CN1979295A - 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79295A
CN1979295A CNA2006101633952A CN200610163395A CN1979295A CN 1979295 A CN1979295 A CN 1979295A CN A2006101633952 A CNA2006101633952 A CN A2006101633952A CN 200610163395 A CN200610163395 A CN 200610163395A CN 1979295 A CN1979295 A CN 1979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sub
pixel
zone
materi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633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饭岛千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79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92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 G02F1/133555Trans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57Planarisation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6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lacement of the optical elements
    • G02F1/13356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lacement of the optical elements on the back s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使单元厚均匀化的液晶装置。其构成为:在子像素(40)内,设置存在滤色器的色材料层(22)的着色区域(CL),和不存在色材料层(22)的非着色区域(NC);在非着色区域(NC),设置下基板的高度的调整膜(120),并在调整膜(120)的表面设置反射膜(21)。调整膜(120),以具有遮光性的树脂材料所构成,在子像素间区域(41)也配置。在该子像素间区域(41)形成反射膜(21)的缝隙,使调整膜(120)显露出来而形成遮光部(20y)。

Description

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液晶装置的领域中,提出了下述技术:在明亮的场所利用外光,并在黑暗的场所通过背光源等的内部的光源而使显示可以识别。即,该液晶装置,采用兼具了反射型和透射型的显示方式,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该液晶装置称为“半透射半反射型液晶装置”。
图10(a)是现有技术中的液晶装置的子像素的平面图,图10(b)是图10(a)的F-F线处的剖面图。如示于图10(a)中地,在半透射半反射型的液晶装置中,在为图像显示单位的子像素内,具备:形成了反射膜的反射区域R,和未形成反射膜的透射区域T。
近年来,伴随着便携设备等的发展而要求半透射半反射型液晶装置的彩色化。为此,如示于图10(b)中地,形成红(R)、绿(G)、蓝(B)的滤色器的色材料层22。在此种半透射半反射型的液晶装置的情况下,在反射模式中入射到面板的外光,透射了滤色器的色材料层22之后,以反射膜21所反射,再次透射色材料层22。另一方面,在透射模式中,从背光源等的照明单元入射进来的照明光对色材料层22进行透射。
如此地,在半透射半反射型彩色液晶装置中,通过在反射模式时2次,在透射模式时1次,使入射光对色材料层22进行透射而得到彩色显示。因此,在偏重反射模式时的色而具备了浅色的色材料层22的情况下,难以在透射模式时得到显色良好的显示。另一方面,在偏重透射模式时的色而具备了深色的色材料层22的情况下,反射模式的显示将变暗。
于是,提出了在反射区域R内的一部分,设置了不存在色材料层22的非着色区域NC的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情况下,在反射模式中光的一部分对非着色区域NC进行透射。因此,在反射模式时透射了色材料层22的光,为重叠了透射了非着色区域NC的非着色光和透射了着色区域CL的着色光的光。另一方面,在透射模式时对透射区域T进行透射的光,全部对着色区域CL进行透射,全部为着色光。因为能够如此地在反射模式和透射模式使色的深浅差变小,所以若对色材料层22进行最优化,则在双方的模式中显色变好,能够得到识别性高的显示。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95296号公报
但是,上述的液晶装置有以下的问题。
首先如示于图10(b)中地,有在存在色材料层22的着色区域CL和不存在色材料层22的非着色区域NC之间,产生台阶差的问题。因为色材料层22一般以树脂进行制作,所以为了提高色纯度而需要使色材料层22的厚度形成为0.5~2.0μm。因此,即使在色材料层22的上层形成了外覆膜(平坦化膜)24的情况下,也在其表面残留0.2~0.7μm程度的大的台阶差G。由此,液晶装置中的单元厚变得不均匀,招致电光特性的劣化。若为了进一步提高色纯度而使色材料层22的厚度变厚,则着色区域CL和非着色区域NC之间的单元厚之差扩大,在STN模式的液晶装置中会产生畴域(domain)发生等的不良状况。
另外,子像素的周边的遮光部20,采用使碳等分散了的黑色的树脂材料所形成。因为该黑色树脂曝光灵敏度差,所以不能窄幅地形成。由此,遮光部20变得超出需要地宽幅,而有开口率降低、显示图像变暗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目的在于提供可以使单元厚均匀化,并且使开口率提高的液晶装置。并且目的在于提供显示质量优良的电子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液晶装置,其具有:设置多个子像素而互相对向配置的一对基板,和夹持于前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其特征在于,具备:在前述一对基板之中的一方的基板中,设置于前述子像素内的一部分的色材料层;使得前述一方的基板的前述液晶层侧的表面在前述子像素内变得平坦地,对前述子像素内的存在前述色材料层的着色区域和不存在前述色材料层的非着色区域的台阶差进行调整,设置于前述一方的基板的前述非着色区域的调整膜;和设置于前述调整膜上及前述着色区域的反射膜;前述色材料层,设置于前述着色区域中的前述反射膜上。
依照该构成,因为在着色区域配置色材料层,在非着色区域配置调整膜,所以可以使两区域间的台阶差变小。由此,能够使液晶装置的单元厚均匀化。
并且优选:在前述子像素内,设置存在前述反射膜的反射区域,和不存在前述反射膜的透射区域;前述色材料层,设置于前述透射区域及前述反射区域中的前述反射膜上的一部分。
依照该构成,反射显示,通过在着色区域中对色材料层进行了2次透射的光,和在非着色区域中未对色材料层进行透射的光所进行;透射显示,通过在着色区域中对色材料层进行了1次透射的光所进行。由此,可以使反射显示和透射显示的色的深浅差变小,能够提供显示质量优良的液晶装置。
并且优选:前述调整膜,包括树脂材料所构成。
依照该构成,能够自由且容易地设定调整膜的膜厚。
并且优选:前述调整膜,包括具有遮光性的材料所构成,除了形成于前述子像素内,还形成于前述多个子像素之中的相邻的前述子像素间的区域。
依照该构成,可以与子像素间区域的遮光部的形成一同形成调整膜,不必另外增加调整膜的形成工序,能够防止制造成本的上升。
并且优选:在前述子像素间的区域的前述调整膜上,设置不形成前述反射膜的区域。
依照该构成,可以仅在子像素间区域高精度地形成遮光部,能够使液晶装置的开口率提高。
并且优选:前述液晶装置,具有设置有前述多个子像素的显示区域;前述调整膜,包括具有遮光性的材料所构成,除了形成于前述显示区域内,还形成于前述显示区域的周边的非显示区域。
依照该构成,可以使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台阶差变小。由此,可以使显示区域的周缘部的单元厚均匀化。
并且优选:在前述非显示区域,设置不存在前述反射膜的区域。依照该构成,因为在非显示区域不反射光,所以即使在反射显示时也看不到因配置于非显示区域的布线引起的色不匀、交叉点亮。
并且优选:前述调整膜的厚度,与前述色材料层的厚度同等地所形成。
依照该构成,可以使液晶装置的单元厚高度地均匀化。
并且也可以:前述非着色区域,配置于前述子像素内的周边部。
依照该构成,因为能够从子像素间区域到非着色区域连续形成调整膜,所以可以确保非着色区域的面积。由此,能够实现明亮的图像显示。
并且也可以:前述非着色区域,配置于前述子像素内的中央部。
依照该构成,能够防止:子像素间区域中的取向约束力的降低的影响,波及到非着色区域。从而,能够实现由非着色区域产生的明亮的图像显示。
并且优选:前述调整膜的侧面为倾斜面,在前述倾斜面上配置前述反射膜。
依照该构成,可以对反射光产生类似散射的效果,能够实现宽视场角的图像显示。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液晶装置。
依照该构成,因为具备单元厚均匀而开口率高的液晶装置,所以能够提供显示质量优良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液晶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平面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的平面图。
图3是图2的A-A线处的剖面图。
图4是色材料层的端部形状的变形例。
图5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液晶装置的平面图。
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的平面图。
图7是图6的C-C线处的剖面图。
图8是图6的D-D线处的剖面图。
图9是便携电话机的立体图。
图10是现有技术中的液晶装置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液晶装置,R…反射区域,T…透射区域,CL…着色区域,NC…非着色区域,2…下基板,3…上基板,9a…显示区域,9b…非显示区域,15…周边遮光部,20y…遮光部,21…反射膜,22、22R、22G、22B…色材料层,26…液晶层,40…子像素,41…子像素间区域,120…调整膜,121…第1调整膜,122…第2调整膜,1300…便携电话机(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还有,在用于以下的说明的各附图中,为了使各构件为可以识别的大小,适当改变了各构件的比例尺。
图1,是表示液晶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平面图。本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是无源矩阵方式的半透射半反射型的彩色液晶装置,是在向液晶层的施加电压为关(非施加)的状态下进行黑显示的常黑模式的液晶装置。
(液晶装置)
如示于图1中地,本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1,具备:平面看矩形状的下基板(第2基板)2及上基板(第1基板)3。这些下基板2及上基板3,通过密封材料4所对向配置。密封材料4的一部分在各基板2、3的一边(图1中的上边)侧进行开口而成为液晶注入口5,在被双方的基板2、3和密封材料4所包围的空间内封入由STN(Super Twisted Nematic,超扭曲向列)液晶等构成的液晶,液晶注入口5通过密封材料6所密封。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基板3的外形尺寸的一方比下基板2大,虽然在下基板2和上基板3的1边(图1中的上边、右边、左边)边缘对齐,但是上基板3的周缘部从下基板2的剩下的1边(图1中的下边)伸出地所配置。而且,在上基板3的下边侧的端部,安装着用于对下基板2及上基板3的双方的电极进行驱动的驱动用半导体元件7。
以符号8表示的虚线,是显示区域9a和非显示区域9b的边界线。在此,该边界线8的内侧(中央侧),是用于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区域9a。显示区域9a,是矩阵状地排列了多个像素的区域,所谓实际上用于显示的区域。另一方面,边界线8的外侧(周边侧),是位于显示区域9a的外部的非显示区域9b,是不用于显示的区域。另外,在非显示区域9b,设置起隔断周边作用的周边遮光部15。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示于图1中地,在上基板3上,条带状地形成带状地延伸于图中纵方向的多个段电极11。另一方面,在下基板2上,条带状地形成与段电极11相正交地带状地延伸于图中横向方向的多个共用电极10。在此,通过段电极11和共用电极10互相进行交叉,形成平面性地看重合了的矩形状的区域,该区域构成了为像素显示单位的“子像素”40。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夹在相邻的2个子像素40的区域称为“子像素间区域”。详细进行后述,在显示区域9a中的多个子像素40的各个,设置用来进行彩色显示的,由滤色器的R(红)、G(绿)、B(蓝)的各色构成的色材料层。该色材料层,对从各像素所射出的光进行着色。而且,以R、G、B的3个子像素40构成画面上的1个像素。
(遮光部,调整膜)
图2,是图1的P部处的下基板的平面图。还有在图2中,以单点划线表示形成于上基板的段电极11。并且在图2中,将子像素40的较短方向(纸面横向方向)作为X方向,将较长方向(纸面纵向方向)作为Y方向。如示于图2中地,在段电极11和共用电极10相交叉的区域,构成子像素4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邻于图2的X方向上的不同色的子像素40的子像素间区域(延伸于Y方向上的子像素间区域)41,设置带状的遮光部20y。另一方面,在相邻于横向方向上的相同色的子像素40的子像素间区域(延伸于X方向上的子像素间区域),不设置遮光部。从而,在液晶装置整体中,在显示区域9a内,延伸于Y方向上的多条带状的遮光部20y,对应于子像素间区域41而设置成条带状。并且如上述地,在周边的非显示区域9b设置周边遮光部15。在该周边遮光部15的表面,不形成反射膜。并且周边遮光部15和带状的遮光部20y,形成为一体。如此地,若在非显示区域9b形成周边遮光部15,则可以使显示区域9a和非显示区域9b的台阶差变小。由此,可以使显示区域9a的周缘部的单元厚均匀化。
在这些遮光部20y及周边遮光部15,形成分散了光吸收性高的黑色的碳等的具有感光性的树脂材料。并且在各遮光部,也可以形成:由Cr等的黑色金属构成的下层膜和由树脂材料构成的上层膜的叠层结构。通过如此地包括树脂材料来构成各遮光部,能够自由并且容易地设定遮光部的膜厚。还有,利用具有上述感光性的树脂材料或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膜,能够构成后述的调整膜。还有调整膜的色,也可以为黑以外蓝等的其他的色。
图3,是图2的A-A线处的剖面图。如示于图3中地,下基板2,具备由玻璃、塑料等的透光性材料构成的基板主体2A。在其基板主体2A的表面,形成色材料层22的台阶差的调整膜120。调整膜120的膜厚,设定为与后述的色材料层22同等的0.5~2.0μm程度。并且调整膜120,剖面形成为大致梯形状,侧面为倾斜面。该调整膜120,除了在子像素间区域41形成,还重叠地形成于相邻的子像素40的非着色区域NC。由此,调整膜120的宽度,比子像素间区域41的宽度宽。
(反射膜)
并且,从子像素40的中央部到调整膜120的上面,形成反射膜21。还有在调整膜120和反射膜21之间,也可以通过SiO2等形成两者间的贴紧性提高膜(未图示)。反射膜21,以铝或其合金、银或其合金等的,光反射率高的金属膜所形成。在子像素间区域41的调整膜120的上面,设置不形成反射膜21的区域。具体地,既可以为矩阵状地排列岛状的反射膜的结构,也可以在调整膜120的上面形成反射膜21的缝隙(slit)21b。通过该缝隙21b,由黑色树脂构成的调整膜120显露出来,构成遮光部20y。如此地,若包括具有遮光性的材料而构成调整膜120,则可以在遮光部20y的形成工序中形成调整膜120,不必另外增加调整膜120的形成工序,能够防止制造成本的上升。
再者因为黑色树脂曝光灵敏度差,所以不能窄幅地进行图形化。但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反射膜21,能够通过采用光刻等高精度地进行图形化。因此,通过在子像素间区域41的调整膜120的上面,形成反射膜21的缝隙21b,可以仅在子像素间区域41高精度地形成遮光部20y。由此,可以使液晶装置的开口率提高,能够实现明亮的图像显示。
并且,对应于各子像素40的中央的位置而形成反射膜21的开口部21a。通过该开口部21a(不存在反射膜21的区域),构成透射区域T。另一方面,通过开口部21a以外的区域(存在反射膜21的区域),构成反射区域R。在此,因为使上述的调整膜120的侧面为倾斜面,在该倾斜面的表面配置反射膜21,所以来自液晶装置的法线方向的入射光,反射到其法线方向以外的方向。由此,可以对反射光产生类似散射的效果,能够实现宽视场角的图像显示。还有,在反射膜21的表面,也可以形成用于使反射光散射而使明亮度均匀的散射用凹凸。
(色材料层)
如示于图2中地,对应于各子像素40,设置滤色器的色材料层22(红色色材料层22R,绿色色材料层22G,蓝色色材料层22B)。各色材料层22,通过具有感光性的树脂材料所构成,为了提高色纯度而形成0.5~2.0μm程度的厚度。本实施方式的色材料层22的排列图形,称为所谓的纵条带。即,对于并排于纵向方向上的子像素40配置同色的色材料层22,对于并排于横向方向上的子像素40则按顺序重复配置不同色的色材料层22R、22G、22B。
如示于图3中地,在透射区域T内的全部区域,配置色材料层22,而另一方面在反射区域R内,则设置:配置了色材料层22的着色区域CL,和未配置色材料层22的非着色区域NC。依照该构成,反射显示,通过在着色区域CL透射了2次色材料层22的光,和在非着色区域NC中不透射色材料层22的光所进行;透射显示,通过在着色区域CL透射了1次色材料层22的光所进行。由此,因为能够在反射模式和透射模式使色的深浅差变小,所以若最优化各色材料层22,则在双方的模式中显色良好,能够得到识别性好的显示。
再者在子像素40的较短方向(图3中的横向方向)的两端部,配置上述的调整膜120。而且色材料层22,从子像素40的中央部,到配置于调整膜120的侧面的反射膜21的表面所形成。再者因为调整膜120的侧面为倾斜面,所以还存在调整膜和色材料层相重叠的区域(倾斜面上)。而且,在配置于调整膜120的上面的反射膜21的表面,不形成色材料层。因此,通过配置于调整膜120的上面的反射膜21,形成非着色区域NC。再者还可以形成调整膜和色材料层,使得形成纵向剖切子像素的带状的非着色区域。
如此地,存在色材料层22的着色区域CL配置于各子像素40的靠中央,不存在色材料层22的非着色区域NC配置于各子像素40的较短方向的两端。还有,也可以使非着色区域NC的面积按不同色的子像素而不同。在该情况下,优选:对应于绿色的子像素中的非着色区域NC的面积,比对应于红色及蓝色的子像素中的非着色区域NC的面积大。
如示于图3中地,在下基板2的内面,与使因色材料层22等的功能膜引起的台阶差平坦化一同,为了保护色材料层22的表面,而形成由丙烯酸等的树脂、硅氧化膜等的无机膜等构成的外覆膜24(平坦化膜)。进而,在外覆膜24上,按顺序形成由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以下,简称为ITO)等的透明导电膜构成的共用电极10,和由聚酰亚胺等构成的取向膜25。还有,也可以在色材料层及调整膜和基板主体之间存在基底膜等。
另一方面,上基板3,具备由玻璃、塑料等的透光性材料构成的基板主体3A。在该基板主体3A的内面,按顺序形成由ITO等的透明导电膜构成的段电极11,和由聚酰亚胺等构成的取向膜28。并且,在上基板3的内面,在位于周边遮光部15的上方的区域形成引绕电极48。该引绕电极48,是在将下基板2上的电极上下导通到了上基板3侧之后,在上基板3上将布线一直引绕到端子的电极。还有,因为在引绕电极48和共用电极10之间也加电压,所以在黑色的周边遮光部15上形成反射膜的情况下,存在液晶的取向状态发生变化而在反射显示时看到光的情况。但是,若为在非显示区域不形成反射膜的构成,则即使在液晶的取向状态变化了的情况下,也因为通过黑色的周边遮光部15吸收光,所以不会看见光。而且,在上基板3和下基板2之间,夹持液晶层26。在该液晶层26的内部夹置球状衬垫27a,而确保单元厚。
其他,如示于图3中地,在下基板2的外面侧,相位差板(λ/4板)30、偏振板31从基板侧按该顺序所设置,进而,在偏振板31的外面侧设置背光源(照明单元)38。背光源38,具有冷阴极管、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等的光源和反射板和导光板。并且,在上基板3的外面侧,前方散射板35、第1相位差板32a、第2相位差板32b、偏振板33从基板侧按该顺序所设置。通过该前方散射板35,能够将图像光扩散而进行出射。还有,也能够在上基板3的外面侧设置前方散射层,来代替前方散射板。
(液晶装置的制造方法)
其次,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示于图3中地,在基板主体2A的表面形成调整膜120。具体地,首先在基板主体2A的表面整体涂敷黑色树脂的液状体,并通过描绘有调整膜120的图形的光掩模进行曝光及显影,形成调整膜120。
接着,形成反射膜21。具体地,覆盖基板主体2A及调整膜120的整体地,形成金属膜。金属膜的形成,可以通过溅射法、蒸镀法、CVD法等来进行。接着,采用光刻使金属膜图形化。具体地,首先在金属膜的反射膜21的形成区域,形成由抗蚀剂等构成的掩模。通过该掩模对金属膜进行蚀刻,并通过最后去除掩模,形成反射膜21。
此外,因为构成调整膜120的黑色树脂曝光灵敏度低,所以难以将调整膜本身窄幅地图形化。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宽幅地形成调整膜120,并使其表面的反射膜21窄幅地开口。该反射膜21的图形化,可以采用光刻高精度地进行。由此,因为按预定形状地形成子像素间区域41的遮光部20y,所以可以使开口率提高,能够实现明亮的图像显示。
接着,形成色材料层22。具体地,将多色的色材料层22R、22G、22B之中的任何一色的色材料层(第1色材料层)的材料液,涂敷于下基板2的表面整体。然后,通过采用描绘有该第1色材料层的图形的光掩模进行曝光及显影,形成第1色材料层。同样地,顺序形成其他的色材料层。然后,覆盖下基板2的整体地,形成外覆膜24。由树脂材料构成的外覆膜24,可以通过旋转涂敷法、喷涂法、浸渍(dipping)法等而形成。另外由氧化硅等的无机材料构成的外覆膜,则可以通过CVD法、溶胶-凝胶法等而形成。
图4,为色材料层的端部形状的变形例。在图4(a)中,色材料层22的端部,仅覆盖配置于调整膜120的侧面的反射膜21的一部分。由此,在色材料层22和反射膜21之间形成凹部29a。并且在图4(b)中,色材料层22的端部,覆盖配置于调整膜120的侧面的反射膜21的整体。由此,色材料层22的表面整体大致为平坦面。并且在图4(c)中,色材料层22的端部,覆盖配置于调整膜120的侧面的反射膜21的整体,并且在配置于调整膜120的上面的反射膜21的表面凸起,形成凸部29b。
而且在任何的情况下,都覆盖下基板2的整体地,形成外覆膜24。在此,在如图4(a)地凹部29a浅的情况下、如图4(c)地凸部29b低的情况下,大致平坦地形成外覆膜24的表面。因此,若以图4(b)作为标准形状形成色材料层22,则即使由于光掩模的对齐的不匀等,而如图4(a)或图4(c)地形成色材料层22,也能够大致平坦地形成外覆膜24的表面。
还有,如图4(d)地,即使在凹部29a变深了的情况下,也因为外覆膜24有2~4μm的厚度,所以能够通过使凹部29a的宽度充分地窄(5 μm以下),而大致平坦地形成外覆膜24的表面。但是,即使在凹部29a的宽度变宽的情况下,也因为不会如示于现有例的图10中地非着色区域整体凹陷,所以与现有例相比较平坦化的效果大。
如在以上进行了详述地,本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为下述构成:在子像素内,设置存在滤色器的色材料层的着色区域,和不存在色材料层的非着色区域,在其非着色区域,设置色材料层的台阶差的调整膜,并在其调整膜的表面设置反射膜。依照该构成,因为在着色区域配置色材料层,在非着色区域配置调整膜,所以可以使两区域间的台阶差变小。从而,能够使液晶装置的单元厚均匀化。伴随于此,能够防止在STN模式的液晶装置中畴域发生等的不良状况。还有所谓畴域发生的不良状况,是下述不良状况:STN模式的液晶,不相对于基板垂直方向仅按预定角度(例如240°)扭转、在基板水平方向上扭转。
还有即使为了提高色纯度而使色材料层的厚度变厚,也能够通过与色材料层的厚度同等地形成调整膜的厚度,使液晶装置的单元厚高度地均匀化。还有因为调整膜通过树脂材料所构成,所以可以容易地调整其厚度。本申请的发明人,使色材料层及调整膜的膜厚为0.8μm、1.0μm及1.2μm,试制了本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以任何的膜厚,都能够平坦化外覆膜的表面,使单元厚均匀化。由此,反射时和透射时的变成最大对比度的电压之差变小了。并且,可看到反射时的对比度及NTSC比(将以National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标准所规定的对于xy色度域的色再现范围,以面积比来表示)的改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中,因为通过遮光性材料形成调整膜,所以可以在遮光部的形成工序中形成调整膜,不必另外增加调整膜的形成工序,能够防止制造成本的上升。并且,因为采用色材料层的台阶差的调整膜而在非显示区域形成了周边遮光部,所以可以使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台阶差变小。从而,能够抑制显示区域的周缘部的电光特性的紊乱。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中,为非着色区域配置于子像素的周边部的构成。依照该构成,因为能够从子像素间区域到非着色区域连续形成调整膜,所以可以确保非着色区域的面积。由此,能够实现明亮的图像显示。
图5,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液晶装置的平面图,是相当于图1的P部分的部分处的下基板的平面图。在示于图2中的第1实施方式中,在相邻于X方向上的不同色的子像素40的子像素间区域(延伸于Y方向上的子像素间区域),设置了带状的遮光部20y。而且,在子像素内的X方向的周边部,设置了非着色区域NC。
除此之外,在示于图5中的变形例中,在相邻于Y方向上的同色的子像素40的子像素间区域(延伸于X方向上的子像素间区域),也设置带状的遮光部20x。即,格子状地配置遮光部20x、20y。而且在子像素内的Y方向的周边部,也设置非着色区域NC。即,非着色区域NC配置于子像素的四周。依照该构成,可以扩大非着色区域的面积,能够实现更加明亮的图像显示。并且因为全部的子像素间区域被遮光,所以可以抑制来自不能控制取向的子像素间区域的光泄漏,能够使显示图像的对比度提高。进而,因为通过在被配置成格子状的调整膜包围成框状的区域内配置色材料层,色材料层的材料液对于相邻的其他色的相对应的子像素来说难以溢出,所以能够可靠地在相对应的子像素内涂敷色材料层的材料液。
第2实施方式
其次,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进行说明。
图6,是相当于图1的P部分的部分处的下基板的平面图。还有在图6中,以子像素40的较短方向(纸面横向方向)作为X方向,以较长方向(纸面纵向方向)作为Y方向。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在非着色区域NC配置于子像素40的中央部之点,与配置于子像素40的周边部的第1实施方式不相同。还有关于与第1实施方式为同样的构成的部分,对其详细的说明进行省略。
如示于图6中地,在相邻于X方向上的不同色的子像素40的子像素间区域(延伸于Y方向上的子像素间区域),设置带状的遮光部20y。而且,在子像素内的X方向的中央部,透射区域T和反射区域R内的非着色区域NC,在Y方向上并排配置。
图7,是图6的C-C线处的剖面图。如示于图7中地,在上基板3的内面竖立设置柱状的光衬垫27b,其前端接触于下基板2的表面,可确保液晶层26的单元厚。
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下基板2的表面的子像素40的中央部,配置色材料层22的台阶差的第1调整膜121。该第1调整膜121的宽度,设定为与非着色区域NC的宽度同等。还有除了子像素40的中央部的第1调整膜121,在子像素间区域41还形成第2调整膜122。该第2调整膜122的宽度,形成得与子像素间区域41的宽度同等,或比子像素间区域41的宽度稍宽。
从第1调整膜121的表面到第2调整膜122的表面,形成反射膜21。在配置于第2调整膜122的表面的反射膜21,形成与子像素间区域41同宽的缝隙21b。由此,在子像素间区域41形成遮光部20y。
并且在第1调整膜121和第2调整膜122之间的反射膜21的表面,形成色材料层22。而且,设置配置了色材料层22的着色区域CL,和未配置色材料层22的非着色区域NC。而且覆盖两区域地,形成外覆膜(平坦化膜)24。
可是,子像素40的周缘部,在施加电压时液晶取向容易紊乱。因此发生在黑显示时不变暗的问题。在此在第1实施方式中,因为在子像素的内侧的周缘部设置了非着色的反射区域,所以存在在黑显示时变亮而对比度容易降低的问题。
相对于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因为在子像素40的中央部配置非着色区域NC,并且在子像素40的周缘部存在着色区域,所以相比较于此处为非着色区域的情况,能够保持黑显示时的暗度,能够实现对比度良好的图像显示。
再者在示于图10(b)中的现有的液晶装置中,相对于在着色区域CL配置反射膜21及色材料层22,在非着色区域NC仅配置反射膜21。由此,在着色区域CL和非着色区域NC之间,形成相当于色材料层的厚度的、为0.5~2.0μm程度的台阶差。其结果,在外覆膜24的表面的两区域间的台阶差G也变大了。
图8,是图6的D-D线处的剖面图。如示于图8中地,在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中,在着色区域CL配置反射膜21及色材料层22,在非着色区域NC除了配置反射膜21还配置第1调整膜121。因为第1调整膜121的厚度设定为与色材料层22的厚度同等,所以在着色区域CL和非着色区域NC之间几乎不产生台阶差。其结果,可以使在外覆膜24的表面的两区域间的台阶差变小,能够使液晶层的单元厚均匀化。还有若在同等地设定了第1调整膜121的厚度及色材料层22的厚度的基础上,使得各自的不匀为±0.2μm地进行管理,则两者间的膜厚差即使最大也就0.4μm,着色区域CL和非着色区域NC之间的台阶差为0.4μm以下。因为在现有技术中,形成了相当于色材料层的厚度的、为0.5μm以上的台阶差,所以通过进行上述的膜厚的管理,能够使其台阶差变小。
(电子设备)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一例的立体图。示于该图中的便携电话机1300,具备本发明的液晶装置作为小尺寸的显示部1301;具备多个操作按键1302,受话口1303,及送话口1304所构成。
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并不限于上述便携电话机,能够合适地用作电子书籍,个人计算机,数字静止相机,液晶电视机,取景器型或监视器直视型的磁带录像机,汽车导航装置,呼机,电子笔记本,计算器,文字处理机,工作站,电视电话机,POS终端,具备触摸面板的设备等等的图像显示单元。因为在任何的电子设备中,都具备单元厚均匀而开口率高的液晶装置,所以可以进行明亮、高对比度的图像显示。
还有,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包括对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增加种种改变的方式。即,在各实施方式中举出的具体性的材料、构成等只不过是一例而已,可以适当改变。
例如,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无源矩阵方式的液晶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采用了薄膜二极管(Thin Film Diode;TFD)作为开关元件的有源矩阵方式的液晶装置中。另外,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半透射半反射型的液晶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具备了着色区域及非着色区域的全反射型的液晶装置中。
并且,也可以通过覆盖显示区域的大致整面地形成反射膜,来作为反射型显示装置。并且,也可以在对应于某预定的色的子像素不设置非着色区域,仅作为着色区域。该情况下,调整膜设置于子像素间区域即可。进一步,反射膜还包括:不仅仅只具有反射功能,而且还具有具备反射轴和正交于其的透射轴的反射偏振功能的膜。该情况下,不需要如示于图3中的λ/4板。
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为下述构成:在形成于子像素间区域的全部的调整膜的上面形成反射膜的缝隙,设置遮光部。相对于此,也可以为下述构成:在一部分调整膜的上面不形成反射膜的缝隙,不设置遮光部。例如,也可以为下述构成:在相邻于形成了蓝色色材料层的子像素的子像素间区域,在调整膜的上面不形成反射膜的缝隙,不设置遮光部。

Claims (12)

1.一种液晶装置,其具有:设置有多个子像素、互相对向配置的一对基板;和夹持于前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前述一对基板之中的一方的基板,设置于前述子像素内的一部分的色材料层;
调整膜,其使得前述一方的基板的前述液晶层侧的表面在前述子像素内平坦地,对前述子像素内的、存在前述色材料层的着色区域和不存在前述色材料层的非着色区域的台阶差进行调整,设置于前述一方的基板的前述非着色区域;和
设置于前述调整膜上及前述着色区域的反射膜;
前述色材料层,设置于前述着色区域的前述反射膜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子像素内,设置有存在前述反射膜的反射区域和不存在前述反射膜的透射区域;
前述色材料层,设置于前述透射区域及前述反射区域的前述反射膜上的一部分。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调整膜,包括树脂材料所构成。
4.按照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调整膜,包括具有遮光性的材料所构成,除了形成于前述子像素内,还形成于前述多个子像素之中的相邻的前述子像素间的区域。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子像素间的区域的前述调整膜上,设置有不形成前述反射膜的区域。
6.按照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液晶装置,具有设置有前述多个子像素的显示区域;
前述调整膜,包括具有遮光性的材料所构成,除了形成于前述显示区域内,还形成于前述显示区域的周边的非显示区域。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非显示区域,设置有不存在前述反射膜的区域。
8.按照权利要求1~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调整膜的厚度,与前述色材料层的厚度同等地形成。
9.按照权利要求1~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非着色区域,配置于前述子像素内的周边部。
10.按照权利要求1~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非着色区域,配置于前述子像素内的中央部。
11.按照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调整膜的侧面为倾斜面,在前述倾斜面上配置有前述反射膜。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液晶装置。
CNA2006101633952A 2005-12-05 2006-12-04 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9792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50223A JP4337807B2 (ja) 2005-12-05 2005-12-05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350223/2005 2005-12-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9295A true CN1979295A (zh) 2007-06-13

Family

ID=38118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633952A Pending CN1979295A (zh) 2005-12-05 2006-12-04 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639326B2 (zh)
JP (1) JP4337807B2 (zh)
KR (1) KR100805493B1 (zh)
CN (1) CN197929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5981A (zh) * 2013-03-15 2013-07-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滤光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18039906A1 (en) * 2016-08-30 2018-03-0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19236B1 (ko) * 2007-12-26 2014-07-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평판 표시 장치
CN113204137B (zh) * 2021-07-05 2021-09-14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7471A (en) * 1986-08-30 1990-04-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evice
JP3738549B2 (ja) 1997-12-22 2006-01-2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
JP3941481B2 (ja) 2000-12-22 2007-07-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2341333A (ja) 2001-05-15 2002-11-27 Sharp Corp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043467A (ja) 2001-07-31 2003-02-13 Optrex Corp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素子
JP3644442B2 (ja) * 2001-08-07 2005-04-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JP4045878B2 (ja) 2001-08-07 2008-02-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0829735B1 (ko) * 2001-12-15 2008-05-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칼라 액정 표시장치
KR100790357B1 (ko) * 2002-02-26 2008-01-0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반사투과형 액정표시장치용 컬러필터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3255323A (ja) 2002-03-04 2003-09-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270430A (ja) 2002-03-19 2003-09-25 Mitsumura Printing Co Ltd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方法
JP4145581B2 (ja) 2002-06-28 2008-09-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用基板、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5018008A (ja) 2002-09-30 2005-01-20 Optrex Corp 半透過型カラー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反射型カラー液晶表示素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28056A (ja) 2002-11-07 2003-08-15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パネル並びに電子機器
JP4507497B2 (ja) 2003-02-27 2010-07-2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4258231B2 (ja) 2003-02-28 2009-04-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2005049638A (ja) 2003-07-29 2005-02-24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の製造方法、露光マスク
JP2005099636A (ja) 2003-09-26 2005-04-14 Kyocer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04511B2 (ja) 2004-02-26 2011-01-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4600036B2 (ja) 2004-12-27 2010-12-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7612861B2 (en) * 2005-06-13 2009-11-03 L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apable of minimizing a defect rate caused by bright point and repairing method thereof
KR101030529B1 (ko) * 2005-06-20 2011-04-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소자의 제조방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5981A (zh) * 2013-03-15 2013-07-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滤光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14139244A1 (zh) * 2013-03-15 2014-09-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滤光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3185981B (zh) * 2013-03-15 2016-04-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滤光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0094962B2 (en) 2013-03-15 2018-10-0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olor filter array substrate,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8039906A1 (en) * 2016-08-30 2018-03-0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US10180743B2 (en) 2016-08-30 2019-01-1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805493B1 (ko) 2008-02-20
KR20070058976A (ko) 2007-06-11
US7639326B2 (en) 2009-12-29
JP4337807B2 (ja) 2009-09-30
US20070126954A1 (en) 2007-06-07
JP2007156052A (ja) 2007-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7152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8031303B2 (en) Liquid cyr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dielectric projections for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US801396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0594678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KR100520613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기판 및 전자 기기
US6850298B2 (en)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substrate having greater height in reflective region
KR100562599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US6912027B2 (en)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JP463846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335943B (zh) 反射型及半透射反射型液晶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KR20080029776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0860200B1 (ko) 액정 장치 및 전자기기
JP200714008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748805B1 (ko) 액정 장치 및 전자기기
KR20070005514A (ko) 액정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전자기기
EP1405130B1 (en) Color filter and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979295A (zh) 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JP391579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6343615A (ja)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900073B2 (ja)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721225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color filters with recess structures
JP406702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9098323A (ja)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パネル、半透過型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2007147969A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7148460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