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1697A - 一种葛花解酒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葛花解酒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61697A CN1961697A CN 200610070068 CN200610070068A CN1961697A CN 1961697 A CN1961697 A CN 1961697A CN 200610070068 CN200610070068 CN 200610070068 CN 200610070068 A CN200610070068 A CN 200610070068A CN 1961697 A CN1961697 A CN 19616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tract
- puerariae
- grams
- american ginseng
- amomum cardamom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以自然植物为主要原料、具有保健解酒功能的葛花解酒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绿茶中添加具有解酒、保肝等的自然植物。本发明的自然植物组成按其重量比为:葛花200~230克,枳椇子提取物12~20克,白豆蔻提取物10~15克,绿茶200~250克,西洋参20~30克。其制备方法:将枳椇子提取物、白豆蔻提取物用水溶解,制取水溶液后加入在温度为40~50℃炒制后的葛花中,再一起在温度为40~50℃炒制,然后与西洋参片一起与绿茶混合均匀便可制取。具有解酒醒脾、保肝护胃等功效,且饮用方便;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饮用茶,具体地说是一种以自然植物为主要原料、具有保健解酒功能的葛花解酒茶及其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酒越来越多,酗酒和酒精中毒者也日益增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社会的稳定。酒对人体虽然有着理较好的药理作用,但也存在着毒理作用,急性大量饮酒可引起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细运动能力受损和情绪不稳定,严重时甚至可因呼吸麻痹而导致死亡。长期酗酒可引起精神障碍、胃炎、胃溃疡以及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有资料表明食道癌、胃癌、肝癌发病率的升高也与长期酗酒有关。因此开发有效的解酒食品和药品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普遍重视。
许多中外研究人员挖掘中医学的宝贵财富,采用中医药的方法消除饮酒造成的肝、胃等损害,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目前已开发了此类解酒的产品,有口服液、冲剂、胶囊等,但饮料类的产品较少,且大多存在着效果慢、饮用不方便,有的甚至对人体有刺激作用等缺点。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葛花解酒茶,它饮用方便,饮用后,具有解酒醒脾、保肝护胃等功效。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葛花解酒茶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绿茶中添加具有解酒、保肝的自然植物。本发明以自然植物为原料,包含有葛花、枳棋子提取物、白豆蔻提取物、绿茶、西洋参等;本发明的自然植物组成按其重量比为:
葛花200~230克,枳椇子提取物12~20克,白豆蔻提取物10~15克,
绿茶200~250克,西洋参20~30克。
枳椇子提取物每克相当于生药5克;
白豆蔻提取物每克相当于生药5.5克。
葛花: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花蕾。《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书籍均记载有“解酒醒脾”之功效。是传统医学中最具代表性的解酒自然植物,具有良好的保肝作用。据科学家揭示,葛花的解酒机制为葛花中的皂角苷、异黄酮等成分发挥了解酒作用,改善了酒精导致的新陈代谢异常。
枳棋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种子。性味甘、酸、平、无毒。有清热利尿解酒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枳棋子含有皂苷、黄酮、生物硷等成分,有抗脂质过氧化,保肝解酒毒的药理作用。
白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温、辛,具有芳香健脾、化湿、解酒毒之功效。
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性凉、味甘、微苦。具有补肺气、养肺阴清火养胃生津之功效。含人参皂苷类成分,迄今已分离出17种人参皂苷。人参皂苷可以降低乙醇所致血清谷氨酸转氨酶的升高,提高血清及肝中胱肽过氧化酶的活性,抑制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生成。人参皂苷可以清除乙醇在肝组织产生的自由基,起到解酒保肝的作用。
绿茶:为最具有传统性的保健饮品,具有保健及解酒作用。
本发明是将解酒、保肝、护胃、健脾、养肺类的自然植物与绿茶配制而成。饮用时只需用开水冲泡后便可饮用,饮用方便。因此本发明的葛花解酒茶具有解酒醒脾、保肝护胃等功效,且饮用方便等特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本发明所述的葛花解酒茶的制备方法,其制作过程如下:
(1)、将西洋参切片,制取西洋参片,备用;
(2)、将枳椇子提取物、白豆蔻提取物用水溶解,制取枳椇子提取物和白豆蔻提取物的水溶液;水的重量为枳棋子提取物、白豆蔻提取物的总重量的3.5~5倍;
(3)、将新鲜葛花精选后,用清水洗净并晾干,再用温火炒制,炒制温度为40~50℃,炒至散发清香味,葛花的含水量在18~25%(八成干);然后加入制取的枳棋子提取物和白豆蔻提取物水溶液,继续用温度为40~50℃的温火炒干,制取葛花炒干物,葛花炒干物的含水量≤10%;
(4)、将西洋参片、葛花炒干物、绿茶混合均匀,便可制取葛花解酒茶。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且采用的炒作温度较低,其药性不会得到破坏。
四、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绿茶中添加具有解酒、保肝的自然植物。
实施例一:
(一)原料组成:
葛花215克 枳椇子提取物12.5克 白豆蔻提取物12.5克
泰山女儿茶235克 西洋参25克。
(二)制备方法
1、将西洋参切片,制取西洋参片,备用;
2、将枳椇子提取物、白豆蔻提取物用100~120克水溶解,制取枳椇子提取物和白豆蔻提取物的水溶液;
3、将新鲜葛花精选后,用清水洗净后并晾干,再用温火炒制,炒制温度为40~50℃,炒至散发清香味,葛花的含水量在18~25%(八成干);然后加入制取的枳棋子提取物和白豆蔻提取物水溶液,继续用温度为40~50℃的温火炒干,制取葛花炒干物,葛花炒干物的含水量≤10%;
4、将西洋参片、葛花炒干物、绿茶混合均匀,便可制取葛花解酒茶。
实施例二:
原料组成:
葛花225克 枳棋子提取物15克 白豆蔻提取物15克
绿茶215克 西洋参30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三:
原料组成:
葛花200克 枳棋子提取物18克 白豆蔻提取物12克
绿茶250克 西洋参20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的制备方法。
由上可见,由于本发明在绿茶中加入了解酒、保肝、护胃、健脾、养肺的自然植物类自然植物,使其具有醒酒和保健功效。本发明具有解酒醒脾、保肝护胃等功效,且饮用方便;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等特点。
Claims (2)
1、一种葛花解酒茶,以自然植物为原料,包含有绿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葛花、枳椇子提取物、白豆蔻提取物、西洋参;按其重量比为:
葛花200~230克,枳椇子提取物12~20克,白豆蔻提取物10~15克,
绿茶200~250克,西洋参20~30克。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葛花解酒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作过程如下:
(1)、将西洋参切片,制取西洋参片,备用;
(2)、将枳椇子提取物、白豆蔻提取物用水溶解,制取枳椇子提取物和白豆蔻提取物的水溶液;水的重量为枳椇子提取物、白豆蔻提取物的总重量的3.5~5倍;
(3)、将新鲜葛花精选后,用清水洗净并凉干,再用温火炒制,炒制温度为40~50℃,炒至散发清香味,葛花的含水量在18~25%;然后加入制取的枳椇子提取物和白豆蔻提取物水溶液,继续用温度为40~50℃的温火炒干,制取葛花炒干物,葛花炒干物的含水量≤10%;
(4)、将西洋参片、葛花炒干物、绿茶混合均匀,便可制取葛花解酒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10070068 CN1961697A (zh) | 2006-11-10 | 2006-11-10 | 一种葛花解酒茶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10070068 CN1961697A (zh) | 2006-11-10 | 2006-11-10 | 一种葛花解酒茶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61697A true CN1961697A (zh) | 2007-05-16 |
Family
ID=38081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10070068 Pending CN1961697A (zh) | 2006-11-10 | 2006-11-10 | 一种葛花解酒茶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96169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04379A (zh) * | 2010-07-23 | 2010-12-08 | 沁阳市百草坡山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解酒保肝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106898A (zh) * | 2016-08-11 | 2016-11-16 | 亳州市益众堂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葛花解酒茶及其制作方法 |
-
2006
- 2006-11-10 CN CN 200610070068 patent/CN196169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04379A (zh) * | 2010-07-23 | 2010-12-08 | 沁阳市百草坡山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解酒保肝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106898A (zh) * | 2016-08-11 | 2016-11-16 | 亳州市益众堂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葛花解酒茶及其制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11590B (zh) | 一种具有解酒醒酒功效的葛根蓝莓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34809B (zh) | 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制备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6260409B (zh) | 一种护肝醒酒软糖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2389010A (zh) | 苦荞麦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664065A (zh) | 清火保健奶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87899B (zh) | 一种红茶酒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3393183B (zh) | 一种具有清热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17684A (zh) | 一种低浓度葡萄酒风味竹叶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658227A (zh) | 无糖型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485861B (zh) | 具有解酒、降血脂并对肝脏、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的中药制剂 | |
CN105454576A (zh) | 茉莉花八宝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04379A (zh) | 一种解酒保肝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454963A (zh) | 无添加食用糖和化学添加剂的全植物型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60513B (zh) | 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87889A (zh) | 一种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228109A (zh) | 降脂降压茶 | |
CN104041900A (zh) | 一种解酒养生植物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04640B (zh) | 一种扶肝养胃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25937A (zh) | 一种解酒护肝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387163A (zh) | 具有辅助降糖、降脂、抗氧化作用的油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05058A (zh) | 一种樱花奶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961697A (zh) | 一种葛花解酒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760534A (zh) | 一种露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50827A (zh) | 一种解酒护肝普洱茶粉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3749839A (zh) | 一种灵芝万寿果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70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