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0916B - 带支承框电键部件 - Google Patents

带支承框电键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50916B
CN1950916B CN2005800141441A CN200580014144A CN1950916B CN 1950916 B CN1950916 B CN 1950916B CN 2005800141441 A CN2005800141441 A CN 2005800141441A CN 200580014144 A CN200580014144 A CN 200580014144A CN 1950916 B CN1950916 B CN 19509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frame
stiffener
key unit
key
exposed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141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50916A (zh
Inventor
庵原有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arro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arro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arrow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arro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50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0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50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09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86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the casing, e.g. sealed casings or casings reducible in siz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9/00Layers
    • H01H2209/068Properties of the membrane
    • H01H2209/07Properties of the membrane metall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3/00Casings
    • H01H2223/008Casings metall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3/00Casings
    • H01H2223/034Bez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9/00Miscellaneous
    • H01H2239/032Anti-tamp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9/00Miscellaneous
    • H01H2239/034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9/00Miscellaneous
    • H01H2239/038Anti-vandalism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支承框电键部件,加工加强板(4)的外边缘部,形成框状围住并支承排列在电键部件(1)的键操作面上的键组的支承框(4a),经由所述支承框,例如通过将支承框(4a)嵌入为安装电键部件而在移动设备的筐体上设置的开口部等,能够从筐体的外部直接将电键部件安装到该移动设备上。作为硬质树脂制加强板的材料,可采用PC(聚碳酸酯树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MMA(聚异丁烯酸甲酯/丙烯酸树脂)及它们的混合物。作为金属制加强板(4)的材料,可采用镁、铝、不锈钢、钛、铜、金等各种金属及它们的合金。对支承框或加强板的露出部分的加饰,可采用印刷、涂装、基于金属或非金属的各种成膜法等。

Description

带支承框电键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电话机、移动信息终端装置(PDA)等移动设备所使用的电键部件,特别是涉及具备对橡胶制键座赋予形状保持性的加强板,且将加强板的一部分活用作设计要素而构成的电键部件。 
背景技术
电键部件是构成移动电话机或移动信息终端装置(PDA)等移动设备的元件的一种,是在一块板面上集中·排列多个开关操作用键(按钮)的部件。1个键由硬质树脂制的键头和开关按压突起(所谓“按键”)构成,该键头粘接在由硅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等各种橡胶构成的柔软的键座的表面上,该开关按压突起形成在与键头的位置对应的键座的背面上。只要将具备开关单元的电路基板紧贴在这样构成的电键部件的下表面,就可在与各键对应的位置上形成键开关。 
但是,由于以往的橡胶制键座过于柔软,形状稳定性差,所以存在不能高精度地维持键头间的间隙,也难以与自动组装对应等各种不良情况。尤其,在为了维持键之间的间隙而在筐体上设置键框的情况下,产生键头被键框牵住而不能返回的新的不良情况。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考虑了在键座上附加硬质板材(以下,称为“加强板”)的结构,本申请人以“硬基座·电键部件”的名称申请了专利(专利文献1)。 
硬基座·电键部件是将橡胶状弹性体的使用部位限于键座中的键工作部分,用硬质树脂板置换键座的其它部分来加强的结构。在成为加强板的硬质树脂板上,在符合键工作部分的地方设置透孔,在该透孔的周围接合橡胶状弹性体。此外,存在橡胶状弹性体与透孔一同覆盖硬质树脂板的整个上表面的情况,或者还存在用橡胶状弹性体包围包括透孔的硬质树脂板 整体的情况。 
但是,专利文献1中的加强板的作用,停留在对键座赋予刚性和兼作导光板上,未认识到作为设备的设计要素积极地活用该加强板的想法。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786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想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扩展以对电键部件中的橡胶制键座赋予形状保持性为目的而具备的硬质树脂制或金属制的加强板的功能,除键座的形状保持以外,进一步发掘作为功能性设计要素而活用的途径。 
一种带支承框电键部件,其包括键座,该键座包括用橡胶状弹性体形成的键工作部分和用由硬质树脂或金属构成的加强板形成或加强的其它部分,其特征在于,加工加强板的外边缘部,形成框状围住并支承排列在键操作面上的键组的支承框加强板包括:形成中央凹部的底部的基部;以围住该基部的周围的方式向外周方向延长,垂直位置比基部高,且实施了装饰或者以任意的文字或标记的形状造型或形成的支承框;连结所述基部和所述支承框的沿垂直方向延伸的阶梯部,通过将所述支承框嵌入为安装电键部件而在移动设备的筐体或辅助筐体上设置的开口部,能够从该移动设备的外部直接安装电键部件,同时,所述支承框包括露出在移动设备的外部的部分。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方法,可考虑加工硬质树脂制或金属制的加强板的外边缘部,形成框状围住并支承排列在电键部件的键操作面上的键组的支承框,通过将支承框嵌入为安装电键部件而在移动设备的筐体或辅助筐体上设置的开口部,能够从该移动设备的外部直接安装电键部件。此处,所谓移动设备的辅助筐体是指,例如,收容附属在移动设备主体上的滑动式的键盘(参照图15、16)或其它的辅助的键盘等的筐体。另外,上述开口部包括被相邻的两边或三边围住的“切口”。 
以往的电键部件作为移动设备的不可分割的构成要素安装在筐体内,只有其一部分的键头露出于外部。与此相对,本发明的具备由加强板的一部分形成的支承框的电键部件(以下称为“带支承框电键部件”),不敞开(分解)筐体而能够从外部直接安装到移动设备上,所以,可看作是相对于移动设备主体具有一定的某种程度的独立性的可更换的模块。 
可采用以下的生产方式,即,在发货临前,根据这样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的模块性,组合按某设计标准(例如,某发送地用的语言标准)仅制造必要个数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和与该设计标准无关地批量生产的移动设备主体。 
或者,可以采用以下使用方法,即,对于1个移动设备主体,预先准备与不同的用途或设计对应的多个带支承框电键部件,根据需要或好恶随时装卸·更换电键部件的使用方法。 
另外,该带支承框电键部件能够对键座赋予刚性,还能够一并实现使电键部件提高形状稳定性、对自动组装的适应性、键头的位置精度等加强 板本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第1实施例的用由硬质树脂构成的加强板加强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从与图1的相反侧(背面侧)看作为第1实施例的用由硬质树脂构成的加强板加强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的状态,且表示安装键头前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在作为第1实施例的用由硬质树脂构成的加强板加强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中,取下键头的状态的键座的俯视图。 
图4是作为第1实施例的用由硬质树脂构成的加强板加强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所用的加强板的俯视图。 
图5是作为第1实施例的用由硬质树脂构成的加强板加强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所用的遮光板的俯视图。 
图6是沿着图1的a-a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1的b-b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在作为第1实施例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中,设在加强板的上表面的装饰层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表示在作为第1实施例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中,设在加强板的下表面的装饰层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安装有作为第1实施例的用由硬质树脂构成的加强板加强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的移动电话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作为第2实施例的用由硬质树脂构成的加强板加强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的俯视图。 
图12是沿着图11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作为第3实施例的用由硬质树脂构成的加强板加强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的俯视图。 
图14是沿着图13的d-d线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在移动设备中,本发明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的使用方式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本发明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的使用方式的变形例中的e-e纵剖视图。 
图17是表示作为第4实施例的用金属制加强板加强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从与图1的相反侧(背面侧)看作为第4实施例的用金属制加强板加强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在作为第4实施例的用金属制加强板加强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中,取下键头的状态的键座的俯视图。 
图20是表示作为第4实施例的用金属制加强板加强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所用的加强板的俯视图。 
图21是沿着图17的f-f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22是沿着图17的g-g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23是表示在作为第4实施例的用金属制加强板加强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中,设在加强板的上表面的装饰层的放大剖视图。 
图24是表示安装有作为第4实施例的用金属制加强板加强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的移动电话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25是表示作为第5实施例的用金属制加强板加强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的俯视图。 
图26是沿着图25的h-h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27是表示作为第6实施例的用金属制加强板加强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的俯视图。 
图28是沿着图27的i-i线的剖视图。 
图29是表示在移动设备中,用金属制加强板加强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的使用方式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30是图29所示的本发明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的使用方式的变形例中的j-j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中,由于进一步将加强板作为设计要素而活用,所以还能够在支承框以外使加强板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作为使 其露出的部位,可列举键面的各键之间、或围绕多个键集团的环状的部分。可考虑露出的加强板的部分(以下,称为“露出部分”)如键框一样围住各个键头的形式。 
支承框的外边缘或露出部分的形状是自由的。例如,可以在此处形成文字、标记、图样等。 
可以使支承框或露出部分的一部分或全部具有透光性(有色或无色),透过该部分来使光发散。采用硬质树脂制时的加强板的材料,优选PC(聚碳酸酯树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MMA(聚异丁烯酸甲酯/丙烯酸树脂)等透明性优异的硬质树脂。也可以采用含有有色树脂等的2种以上的树脂进行多色成形。 
作为使光发散时的光源,可采用一般所用的LED(发光二极管)、或片状形成有EL(场致发光)元件的EL板。在采用EL板时,其配置除贴附在印刷电路布线基板的表面上以外,还可考虑贴附在加强板的表面,或与加强板一体成形(嵌入成形)。尤其,如果采用可多色发光的EL板,则将键各部分、加强板的支承框或露出部分的一部分或全部适当划分的每个区域独立,且能够以任意的颜色照射。 
与针对键头同样地,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针对支承框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加强板的露出部分的加饰。例如印刷(包括热转印印刷法的一种即“热印”)、涂装、或基于金属或非金属的各种成膜法(镀膜、CVD、蒸镀、溅射、离子喷镀等)。而且,与各键同样,可通过来自光源的光照射支承框或加强板的露出部分。另外,除对构成支承框或露出部分的材质直接加饰以外,还可以用塑料·薄膜等片状构件被覆支承框或露出部分的表面,对该片状构件的单面或双面进行各种加饰。 
在由金属材料形成加强板的时候,作为带金属制的加强板的电键部件时的形成加强板的材料,可采用从镁、铝、不锈钢、钛、铜、金等各种金属及其合金中选择的1种或多种金属材料。 
另外,为了将金属制的加强板作为设计要素而活用,还可以在支承框以外使加强板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作为使其露出的部位,可列举键面的各键之间、或围绕多个键集团的环状的部分。可考虑该加强板的露出部分如键框一样围住各个键头的形式。 
即使在在加强板是金属制的情况下,支承框的外边缘或露出部分的形状也是自由的。例如,可以在此处形成文字、标记、图样等。此外,在该情况下,成为加强板的材料的金属不必局限于1种。例如,即使是对于形成加强板整体强度不足的种类的金属,如果用于露出部分,在具有色调等设计上的优点等时,也可以采用多个金属材料来形成。 
另外,即使在加强板是金属制的情况下,也可以透过支承框或露出部分使光发散。但是,由于加强板是金属制,所以基本上不能具有透光性。但是,通过在露出部分的一部分上设置适宜的透孔等,能够通过该透孔使光发散。在该情况下,设在露出部分上的透孔,从防湿、防尘等观点出发,优选由具有透光性的塑料或橡胶状弹性体埋孔。 
即使在加强板是金属制的情况下,作为使光发散时的光源,也可以采用一般所用的LED(发光二极管)、或片状形成有EL(场致发光)元件的EL板。在采用EL板的时候,其配置除贴附在印刷电路布线基板的表面上以外,还可考虑贴附在加强板的表面。尤其,如果采用可多色发光的EL板,则将键各部分、加强板的露出部分的一部分或全部适当划分的每个区域独立,且能够以任意的颜色照射。 
与针对键头同样地,金属制的加强板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针对支承框或加强板的露出部分的加饰。例如印刷(包括热转印印刷法的一种即所谓热印)、涂装、或基于金属或非金属的各种成膜法(镀膜、CVD、蒸镀、溅射、离子喷镀等)。而且,与各键同样,可通过来自光源的光照射露出部分。另外,除对构成露出部分的材质直接加饰以外,还可以用塑料·薄膜等片状构件被覆露出部分的表面,对该片状构件的单面或双面进行各种加饰。 
此外,通过研磨加强板的支承框或露出部分的表面等,还能够发挥加强板的材质本来的质感、底色。但是,此时,希望在加强板的露出部分的表面设置适宜的透明保护层。 
实施例1 
图1~图10是表示有关用由硬质树脂构成的加强板形成或加强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以下,简称为“电键部件”。)的实施例1的图。在本实施例中,以朝外周方向延长加强板的外边缘部的方式加工形成支承框,该 支承框将作为整体形成3列的键集团(键组)围绕成框状来支承电键部件整体。 
如图1~图3所示,电键部件1具有形成为期望的形状的键头2、2、…、和键座3。键座3具有板状且中央部分相对于外周部分形成凹状的加强板4、和作为键工作部分的衬垫构件5。键头2和加强板4由PC、PET、PMMA等透明性优异的硬质树脂形成。衬垫构件5由具有透光性的硅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等橡胶状弹性体形成为膜结构。键座3例如在衬垫构件5的成形时,可通过嵌入成形成形后的加强板4而形成。另外,电键部件1采用了各键头2之间的间隙为0.3mm以下(希望0.1mm左右)的所谓窄间距键。 
上述加强板4由基部4a和支承框4b构成,在基部4a上形成有具有各种形状的多个透孔6(参照图4),并且基部4a形成加强板4的中央凹部的底部,支承框4b以围住该基部4a的周围的方式向外周方向延长,其垂直位置比基部4a高。这些基部4a和支承框4b之间由向垂直方向延伸的阶梯部4c连结(参照图6)。因此,如图6及图7所示,加强板4的截面形状,可形成相对于基部4a支承框4b向上方突出的大致容器状。 
而且,分别通过衬垫构件5堵塞这些加强板4的透孔6。如图6~图8所示,各衬垫构件5的端部粘接在加强板4的各透孔6的开口部内壁上,并且从成为透孔6的开口边缘的稍内侧的位置以裙状立起而形成顶部,该顶部成为载置并固定键头2的部分即键固定部5a。在各键固定部分5a的上表面,分别采用粘结剂等粘结固定有键头2,在上述键固定部5a的相反侧的面(下表面)上,一体地形成有开关按压用突起(按键)5b。 
此外,在与衬垫构件5一体成形的加强板4的基部4a上,以覆盖除衬垫构件5的各键固定部分5a以外的其它部分的表面的方式,敷设有图5所示的遮光片7。该遮光片7对于本发明电键部件1,并不是必须的构成条件,但由于在照射光时可防止从键和键之间、键和支承框4b之间等漏光,并提高电键部件1整体的外观性,所以希望使用。 
另外,在图7中,参照符号8是配置有多个开个单元(金属拱形开关及未图示的接点等)9等的印刷电路布线基板,10是移动电话机等移动设备的筐体的一部分。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键固定部5a形成为朝一方侧(上方)突出的结构,但并不需要必须形成如此的结构,例如,可以 形成按与加强板4的表面相同的高度构成等适宜的形状。总之,只要形成在按下键头2时,通过按键5b可靠地使开关单元9工作的形状即可。   
在键头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粘接在衬垫构件5上的面)上,采用所述的各种加饰方法,实施了包括表示对应的各键的功能的文字、标记等的装饰。此外,对加强板4的支承框4b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也实施了同样的装饰。 
即,如图8所示,在包括加强板4的支承框4b的外周部分的上表面上,设有根据任意的方法形成的装饰层11。此外,在图9所示的例中,在加强板4的下表面,在包括支承框4b的外周部分形成有装饰层12。该装饰层11、12,通常在各种加饰方法中由特有的多层构成。该多层是指,例如,在对表面进行基于印刷或涂装的装饰的时候,正片状或负片状形成文字或标记等符号的符号层、赋予耐磨损性的外涂层、着色文字或标记等的着色层、衬底层等。另外,图8的2a及图9的2b分别是设在键头2的表面和背面上的适宜的装饰层。 
通过这些装饰层11、12,可在成为电键部件1的外周部分的加强板4的支承框4b上着色,或形成图样、图案等,使其具有装饰性,在电键部件1上,除键头2的装饰性以外,还具有设计性特征。此外,与键同样,在支承框4b上也可形成正片状或负片状的任意的文字或标记等。 
图10表示在移动电话机13上安装有电键部件1的例子。即,例如,如图7所示,电键部件1通过使加强板4的支承框4b与设在移动电话机13的筐体10上的承受部(设在筐体10上的开口10a或阶梯部10b等)嵌合而固定。另外,例示的电键部件1具有大致长方形的外形,但电键部件1的外形形状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形状。例如,如图中单点划线所示,加强板4的支承框的外周形状采用波形状的曲线等,除对支承框4b加饰附加的装饰性以外,还能够将支承框4b的外周形状或整体形成各种形状,使其具有设计性特征。 
移动电话机13可通过围住键组的周围、作为加强板4的一部分的支承框4b的装饰或形状,以不同于以往的多种样式得到崭新的设计。此外,电键部件1还可采用如下使用方法,即,通过在筐体10上形成支承框4b、和可装卸该支承框4b的承受部(开口部或切口),对于1个移动电话机13 的主体,预先准备与不同的用途或设计对应的多个带支承框电键部件,根据需要或好恶随时装卸·更换电键部件的使用方法。 
实施例2 
图11~图12表示本发明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的另一实施例2。如图11所示,实施例2中的电键部件1A具有加强板4的一部分作为露出部分14从键和键之间向外部露出的结构。与所述实施例1中的电键部件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该露出部分14的有无。因此,对于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的部分,采用与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的符号相同的符号,因此省略其说明。 
即,如图11及图12所示,电键部件1A是使加强板4的键之间的5处作为露出部分14从键头2、2、…之间露出,将各露出部分14形成为星形或团子形的适宜的形状、或任意的文字列“ABCDE”的例子。 
于是,对于电键部件1A,通过设置可自由设定其数量及形状的露出部分14,除对支承框4a的加饰以外,根据对露出部分14实施的各种加饰或形状,在电键部件1A及使用该电键部件1A的设备中,在设计面上能够带来更加崭新的效果。 
实施例3 
图13及图14表示本发明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的又一实施例3的电键部件1B。本实施例中的电键部件1B是只有加强板4的形状的一部分与上述2个实施例不同,使露出部分14从全部各键头2之间露出,即,在电键部件1B中一体地形成分为多个部分的露出部分14,全部围住键头2、2、…的周围的例子。因此,对于电键部件1B,对于与所述电键部件1、1A相同的结构的部分,采用与所述电键部件1、1A所用的符号相同的符号,因此省略其说明。 
如图14所示,电键部件1B的加强板4具有配置衬垫构件5的透孔6和除该透孔6的开口边缘周围的一部分以外的其它部分作为露出部分14向一方侧(上方)突出的结构。由透孔6和其开口边缘周围的一部分构成的、配置加强板4的键头2的部分15,相对地形成凹部。 
于是,对于电键部件1B,与以往的具有键框的电键部件不同,除加强板4的支承框4b以外,通过对相当于键框的部分即加强板4的露出部 分14实施的各种装饰或照光等,对于移动电话机等移动设备,在设计面上能够带来崭新的效果。 
图15及图16表示安装有本发明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的移动设备的变形例16。用于该移动设备16的电键部件1C,虽然形状不同,但基本上具有与所述电键部件1相同的构成。因此,对于电键部件1C,对于与所述电键部件1相同的构成的部分,采用与所述电键部件1所用的符号相同的符号,因此省略其说明。 
即,移动设备(此处,假设PDA。以下,称为“PDA”。)通过安装有电键部件1C的部分(以下,称为“安装部分”。)16b相对于主体部分16a滑动,可自如地收纳于主体部分16a。在该安装部分16b中,如图16的剖视图概略地表示,电键部件1C通过支承框4b嵌入设在筐体17上的开口17a及阶梯部17b等,而安装固定在安装部分16b上。于是,本发明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还能够给移动设备带来形状方面的新的可能性。 
实施例4 
关于金属制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21的实施例4,除带支承框电键部件21的材料是金属这一点以外,与实施例1所示的硬质树脂的结构大致相同。 
如图17~图26所示,实施例4的电键部件的概略结构具有形成为期望的形状的键头22和键座23。键座23具有板状且中央部分相对于外周部分形成凹状的加强板24、和作为键工作部分的衬垫构件25。键头22及加强板24,除容易腐蚀的材质以外,采用镁、铝、不锈钢、钛等轻量且具有某种程度以上的刚性的金属材料,通过冲裁加工、锻造、铸造等任意的成形·加工方法形成。衬垫构件25通过具有透光性的硅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等橡胶状弹性体形成为膜结构。键座23例如在衬垫构件25的成形时,通过嵌入成形已成形的加强板24而形成。 
上述加强板24由基部24a和支承框24b构成,在基部24a上形成有具有多种形状的多个透孔26,并且该基部24a形成加强板24中央凹部的底面,支承框24b以围住该基部24a的周围的方式向外周方向延长,设在比基部24a高的位置。这些基部24a和支承框24b之间通过阶梯部24c在纵向上连结。因此,如图21及图22中的截面形状所示,加强板24可形 成支承框24b相对于基部24a向上方突出的大致容器状。 
如图18及图19所示,上述加强板24的透孔26分别被衬垫构件25堵塞。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衬垫构件25作为一例,形成为除一部分以外覆盖加强板24的上下的各面整体,从上下夹持加强板24的形状。在图21及图22中,表示了一体地形成覆盖加强板24的上下的各面的部分和堵塞各透孔26的部分的结构,但衬垫构件25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为一体地形成只覆盖加强板24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中的一面的部分和堵塞各透孔26的部分的结构,或只有堵塞各透孔26的部分,上下两面都不覆盖。 
如图22~图23所示,各衬垫构件25的端面粘接在加强板24的各透孔26的开口部内壁上,并且,从成为透孔26的开口边缘的稍内侧的位置裙状立起而形成顶部,该顶部成为载置并固定键头22的部分即键固定部25a。在各键固定部分25a的上表面,分别采用粘结剂等粘结固定键头22,在上述键固定部25a的相反侧的面(下表面),一体地形成开关按压用突起(按键)25b。 
此外,在图22中,双点划线所示的板体27是配置有多个开关单元(金属拱形开关28及未图示的接点等)等的印刷电路布线基板。此外,在本实施例4中,上述键固定部分25a形成为朝一方侧(上方)突出的结构,但不需要必须形成如此的结构,例如,可以形成为按与加强板24的表面相同的高度构成等的适宜的形状。总之,只要形成在按下键头22时,通过按键25b可靠地使开关单元28可靠地工作即可。另外,图6~图9所示的实施例1的遮光片7,由于金属制的加强板24本身具有遮光性,所以此处不需要。 
在键头2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粘接在衬垫构件25上的一侧的面)上,采用所述的各种加饰方法,实施包括表示对应的各键的功能的文字、标记等的装饰。此外,对加强板24的支承框24b的上表面也实施同样的装饰。 
即,如图26所示,在加强板24的支承框24b及阶梯部24c等的外周部分向外部露出的部位的上表面,设有通过任意的方法形成的装饰层32。该装饰层32通常在各种加饰方法中由特有的多层构成。该多层是指,例如,在对表面实施基于印刷或涂装的装饰的时候,以正片状或负片状形成 文字或标记等符号的符号层、赋予耐磨损性的外涂层、着色文字或标记等的着色层、衬底层等。另外,在图24中,22a是设在键头的表面上的适宜的装饰层。此外,理所当然,对键头22的加饰并不局限于表面,也可以自由地设在利用粘结剂等固定在衬垫构件25上的面(底面或下表面)。 
通过这些装饰层30,可在成为电键部件21的外周部分的加强板24的支承框24b上着色,或形成图样、图案等,使其具有装饰性,在电键部件21上,除键头22的装饰性以外,还具有设计性特征。此外,与键同样,在支承框24b上也可形成正片状或负片状的任意的文字或标记等。 
在移动电话机31上安装有实施例4的电键部件21的例子,其外观实质上与表示实施例1的例子的图10相同。即,例如,如图24所示,实施例4的电键部件21通过使加强板24的支承框24b与设在移动电话机的筐体31上的承受部(图22所示的设在筐体29上的开口29a或阶梯部29b等)嵌合而固定。另外,例示的电键部件21具有大致长方形的外形,但电键部件21的外形形状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形状。例如,如图10中单点划线所示,加强板24的支承框的外周形状采用波形状的曲线等,除对支承框24b加饰附加的装饰性以外,还能够将支承框24b的外周形状或整体形成各种形状,使其具有设计性特征。 
移动电话机31可通过围住键组的周围的加强板24的支承框24b的装饰或形状,以不同于以往的多种样式得到崭新的设计。此外,电键部件21还可采用如下使用方法,即,通过在筐体30上形成支承框24b、和可装卸该支承框24b的承受部(开口部或切口),对于1个移动电话机3 1的主体,预先准备与不同的用途或设计对应的多个带支承框电键部件,根据需要或好恶随时装卸·更换电键部件的使用方法。 
实施例5 
本发明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的实施例5中的俯视图,可看作与表示实施例2的图11相同,但是截面多少有些不同。图25表示实施例5的俯视图,图26是沿着图25的h-h线的剖视图。实施例5具有加强板24的一部分作为露出部分32从键和键之间向外部露出的结构。与所述实施例4中的电键部件2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该露出部分32的有无。因此,对于具有与上述实施例4相同的结构的部分,采用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的符号的 基础上加上数20的符号,省略其说明。该电键部件21A是使加强板24的键之间的5处作为露出部分32从键头22之间露出,将各露出部分32形成为星形或团子形的适宜的形状、或任意的文字列“ABCDE”的例子。 
于是,对于电键部件,通过设置可自由设定其数量及形状的露出部分32,除对支承框24a的加饰以外,根据对露出部分32实施的各种加饰或形状,在电键部件及使用该电键部件的设备中,在设计面上能够带来更加崭新的效果。 
实施例6 
本发明的金属制带支承框电键部件的又一实施例6的电键部件2 1B的外观与图27相同。本实施例6中的电键部件是只有加强板24的形状的一部分与上述2个实施例4、5不同,使露出部分32从全部各键头22之间露出,即,在所述电键部件21A中一体地形成分为多个部分的露出部分32,全部围住键头22的周围的设计变更例。因此,对于电键部件21B的、与所述电键部件21或电键部件21A相同的结构的部分,只是由在实施例1~3所用的参照号码的基础上加上数20的参照号码表示,因此省略其说明。 
电键部件的加强板24具有配置衬垫构件25的透孔26和除该透孔26的开口边缘周围的一部分以外的其它部分作为露出部分32向一方侧(上方)突出的结构。由透孔26和其开口边缘周围的一部分构成的、配置加强板24的键头22的部分35,相对地形成凹部。 
于是,对于本发明的电键部件,与以往的具有键框的电键部件不同,除加强板24的支承框24b以外,通过对相当于键框的部分即加强板24的露出部分32实施的各种加饰或照光等,对于移动电话机等移动设备,在设计面上能够带来崭新的效果。 
图29表示安装有本发明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的移动设备的变形例34。用于该移动设备37的电键部件21C,虽然键形状不同,但基本上具有与所述电键部件21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电键部件21C,对于与所述电键部件21相同的结构的部分,只是由在实施例1~3所用的参照号码的基础上加上数20的参照号码表示,因此省略其说明。 
即,移动设备(此处,假设PDA。以下,称为“PDA”。)通过安装有 电键部件21C的部分(以下,称为“安装部分”。)34b相对于主体部分34a滑动,可自如地收纳于主体部分34a。在该安装部分34b中,如图30的剖视图概略地表示,电键部件21C通过支承框34b嵌入设在筐体35上的开口35a及阶梯部35b等,而安装固定在安装部分34b上。于是,本发明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还能够给移动设备带来形状方面的新的可能性。 
本发明涉及用于移动电话机、移动信息终端装置(PDA)等移动设备的电键部件,所以可用于以电子设备及其各种部件的制造业为首的利用这些设备的信息通信产业等广泛的工业领域。 

Claims (5)

1.一种带支承框电键部件,其包括键座,该键座包括用橡胶状弹性体形成的键工作部分和用由硬质树脂或金属构成的加强板形成或加强的其它部分,其特征在于,
加强板包括:形成中央凹部的底部的基部;以围住该基部的周围的方式向外周方向延长,垂直位置比基部高,且实施了装饰或者以任意的文字或标记的形状造型或形成的支承框;连结所述基部和所述支承框的沿垂直方向延伸的阶梯部,
通过将所述支承框嵌入为安装电键部件而在移动设备的筐体或辅助筐体上设置的开口部,能够从该移动设备的外部直接安装电键部件,同时,所述支承框包括露出在移动设备的外部的第一露出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板还包括露出在移动设备的外部的第二露出部分,对该第二露出部分实施装饰,或者以任意的文字或标记的形状造型或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其特征在于,
采用从由聚碳酸酯树脂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T、聚异丁烯酸甲酯/丙烯酸树脂PMMA及它们的混合物构成的透明的硬质树脂组中选择的树脂形成所述加强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其特征在于,
采用从镁、铝、不锈钢、钛、铜、金及它们的合金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金属材料形成包括所述支承框的加强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支承框电键部件,其特征在于,
采用从由印刷、涂装、或者基于金属或非金属的成膜法构成的方法组中选择的任意的方法,对包括所述支承框的加强板的一部分实施涂装。
CN2005800141441A 2004-05-07 2005-03-16 带支承框电键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509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8603/2004 2004-05-07
JP2004138603 2004-05-07
JP2004138602 2004-05-07
JP138602/2004 2004-05-07
PCT/JP2005/004597 WO2005109460A1 (ja) 2004-05-07 2005-03-16 支持枠付キー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0916A CN1950916A (zh) 2007-04-18
CN1950916B true CN1950916B (zh) 2011-01-19

Family

ID=35320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1414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50916B (zh) 2004-05-07 2005-03-16 带支承框电键部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834284B2 (zh)
EP (1) EP1746616A4 (zh)
JP (1) JPWO2005109460A1 (zh)
KR (1) KR20070007869A (zh)
CN (1) CN1950916B (zh)
WO (1) WO20051094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1394B (zh) * 2004-05-28 2011-04-20 三箭有限公司 具有壳体的按键单元
JP4394047B2 (ja) 2005-08-05 2010-01-06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キーフレームおよび押釦スイッチ用カバー部材
KR101129272B1 (ko) * 2006-03-13 2012-03-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키패드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JP4146866B2 (ja) * 2006-06-06 2008-09-10 サンアロー株式会社 押釦スイッチ用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017216B2 (en) * 2006-08-02 2011-09-13 Shin-Etsu Polymer Co., Ltd. Member for push button switch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960117B2 (ja) * 2007-02-21 2012-06-27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押釦スイッチ用加飾キーシート
GB2447610B (en) * 2007-03-19 2012-01-04 Nokia Corp A casing wall for an apparatus
KR101285273B1 (ko) 2007-06-15 2013-07-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기기
CN102045968A (zh) * 2009-10-13 2011-05-04 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KR20110059501A (ko) 2009-11-27 2011-06-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기기의 키패드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573503B2 (ja) * 2010-08-31 2014-08-20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タクティールスイッチの製造方法
KR101757927B1 (ko) * 2010-12-06 2017-07-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윈도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윈도우 패널 일체형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842452A (zh) * 2011-06-20 2012-12-2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
US9565279B2 (en) * 2013-06-18 2017-02-07 Tracer Imaging Llc Mobile terminal case with displaceable bezel
JP6489301B2 (ja) * 2014-12-18 2019-03-2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
US20220147118A1 (en) * 2019-07-25 2022-05-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ver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99977U (ja) * 2003-08-21 2004-04-22 毅嘉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携帯電話機の入力キー部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42496T1 (de) * 1984-03-21 1989-05-15 Franz Sterner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spritzgussteilen und spritzgussform zur durchfuehrung des verfahrens.
JPS62271313A (ja) 1986-05-16 1987-11-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キ−スイツチ装置
JPS6318727A (ja) 1986-07-10 1988-01-26 Toshiba Corp 波形信号再生回路
JPS6318727U (zh) * 1986-07-23 1988-02-06
JPH0719978B2 (ja) 1988-05-09 1995-03-06 大成プラス株式会社 制御パネルの表示部とその製造方法
JPH0478630U (zh) * 1990-11-15 1992-07-09
JPH078927U (ja) * 1993-07-13 1995-02-07 しなの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押釦スイッチ用カバー部材
JPH07245039A (ja) * 1994-03-07 1995-09-19 Kunio Muto スイッチングユニット
JPH0974439A (ja) * 1995-09-04 1997-03-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携帯型無線機のスイッチ構造
DE29803399U1 (de) * 1998-02-26 1998-06-10 Siemens Ag Tastaturkontaktmatte für elektrische und elektronische Geräte
US6166662A (en) 1998-09-15 2000-12-26 Chuang; Wen-Hao Structure of key pad
TW498710B (en) 1999-01-22 2002-08-11 Taisei Plas Co Ltd Control panel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DE10121045C2 (de) 2001-04-28 2003-03-20 Huf Huelsbeck & Fuerst Gmbh Gehäuse für einen elektronischen Schlüssel
JP5036103B2 (ja) * 2001-05-14 2012-09-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用通信機
JP2003178639A (ja) 2001-12-12 2003-06-27 Sunarrow Ltd ハードベース・キーユニット
US7262379B2 (en) * 2003-04-11 2007-08-28 Polymatech Co., Ltd. Key sheet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4435507B2 (ja) * 2003-06-03 2010-03-17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キーシート
WO2005098884A1 (ja) * 2004-04-05 2005-10-20 Sunarrow Limited 補強板付キー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99977U (ja) * 2003-08-21 2004-04-22 毅嘉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携帯電話機の入力キー部材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实开平7-8927U 1995.02.07
JP平1-281797A 1989.11.13
JP平4-78630U 1992.07.09
JP特开平7-245039A 1995.09.19
JP特开平9-74439A 1997.03.1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34284B2 (en) 2010-11-16
WO2005109460A1 (ja) 2005-11-17
KR20070007869A (ko) 2007-01-16
EP1746616A1 (en) 2007-01-24
JPWO2005109460A1 (ja) 2008-03-21
EP1746616A4 (en) 2010-01-13
CN1950916A (zh) 2007-04-18
US20080283375A1 (en) 2008-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50916B (zh) 带支承框电键部件
US7348512B2 (en) Key unit with reinforcing plate
CN100435254C (zh) 键板及其制造方法
JP4820405B2 (ja) 押釦スイッチ用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00039390A1 (en) Key unit with case
US8022324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keypad structure having a transparent keycap and keypad structure having a transparent keycap
EP1139363A2 (en) Sheet shaped key top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30176746A1 (en) Component built-in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mponent built-in module
US8475911B2 (en) Device hous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7855347B2 (en) Member for push button switch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0840700A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s panel and structure thereof
CN101248501A (zh) 薄型键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US7596857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keyboard
CN104885558A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无缝前盖
JP2005071728A (ja) モバイル機器用キー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70023262A1 (en) Keypa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0584241B1 (ko) 휴대폰 키패드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070221490A1 (en) Keyboard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in-mold decoration technology to manufacture the keyboard with more key height and less key spacing
CN1957431A (zh) 带有加强板的键单元
JP5038969B2 (ja) 押釦スイッチ用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80081915A (ko) 투시부가 구비된 데코레이션 유닛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2083622A (zh) 塑料/金属复合材料
KR20110018404A (ko) 변환형 패드 제조방법 및 그 변환형 패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

Termination date: 201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