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9789A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9789A
CN1949789A CNA2006101515119A CN200610151511A CN1949789A CN 1949789 A CN1949789 A CN 1949789A CN A2006101515119 A CNA2006101515119 A CN A2006101515119A CN 200610151511 A CN200610151511 A CN 200610151511A CN 1949789 A CN1949789 A CN 1949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destination address
mentioned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address ident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515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谷正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949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97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4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management, maintenance, service or repai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037Automation of particular transmitter jobs, e.g. multi-address calling, auto-dialing
    • H04N1/32096Checking the destination, e.g. correspondence of manual input with stored dest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1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involving the use of passwords, ID codes or the like, e.g. P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2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involving separate means, e.g. a server, a magnetic car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3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to an apparatus, part of an apparatus or an apparatus fun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04M1/27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 H04M1/274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 H04M1/274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37Topological 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 H04N2201/0039Connection via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Transmission Control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通信装置(1)与第1信息管理装置(2)可通信地连接,该第1信息管理装置(2)具有按每一目标地址与作为识别目标地址的信息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地保存目标地址名信息的目标地址存储部(21),该通信装置(1)包括:从外部接受作为识别目标地址的信息的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输入的目标地址接受部(101i);判定在目标地址存储部(21)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判定部(101j);以及在判定为在目标地址存储部(21)中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允许与对应于第2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的通信控制部(101m)。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信息管理装置可通信地连接的通信装置。在信息管理装置中保存有作为用于识别目标地址的信息的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传真号或邮件地址等)和对应于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名信息。
背景技术
在通信装置中,有与保存电话簿数据的信息管理装置可通信地连接着的装置。电话簿数据包括作为用于识别目标地址的信息的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传真号或邮件地址等)、和对应于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名信息。这种现有的通信装置能够从信息管理装置接收电话簿数据,接受由用户进行的接收到的电话簿数据中所包含的目标地址名信息的选择,并执行与对应于由用户选择的目标地址名信息(或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之间的通信。
但是,虽然上述现有的通信装置接受用户进行的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输入,能够与对应于由用户输入的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但在因用户错误输入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就会存在与对应于误输入的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即不是用户希望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的情况,对用户来说就不能充分获得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执行与不是用户希望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
本发明的通信装置与规定数量的信息管理装置可通信地连接,该规定数量的信息管理装置具有按每个目标地址,与作为识别目标地址的信息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地保存目标地址名信息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包括:目标地址接受单元、判定单元、和允许单元。目标地址接受单元从外部接受作为识别目标地址的信息的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输入;判定单元判定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允许单元在由上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允许与对应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
根据上述结构,通信装置与规定数量的信息管理装置可通信地连接。信息管理装置具有按每个目标地址,与作为识别目标地址的信息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地保存目标地址名信息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通过目标地址接受单元,从外部接受作为识别目标地址的信息的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输入。通过判定单元,判定在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而且,在判定为在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允许单元,允许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
因此,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答应中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允许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执行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的通信。即,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并未保存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不允许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不执行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的通信。因此,能够防止执行与对应于错误输入的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即不是用户所希望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此外,还可能将通信目标限定为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的目标地址。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发送单元和第1接收单元。第1发送单元向上述信息管理装置,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一起,发送表示请求返回有无信息的信息,其中该有无信息为表示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信息;第1接收单元接收从上述信息管理装置返回的有无信息。此外,上述判定单元根据由上述第1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有无信息,判定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第1发送单元,发送表示请求返回有无信息的信息。所谓有无信息是对于信息管理装置,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一起,是否在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信息。此外,通过第1接收单元,接收从信息管理装置返回的有无信息。然后,根据接收的有无信息,通过判定单元,判定在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
因此,由于根据作为表示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信息的有无信息,判定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所以通过简单的处理,就能够判定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
此外,本发明通信装置包括第2发送单元和第2接收单元。第2发送单元向上述信息管理装置,发送表示请求返回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的信息;第2接收单元接收从上述信息管理装置返回的上述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此外,上述判定单元通过从由上述第2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上述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中,检索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来判定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第2发送单元,对信息管理装置,发送表示请求返回在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的信息。此外,通过第2接收单元,接收从信息管理装置返回的第1目标地址识信息和目标地址名信息。然后,通过判定单元,从接收到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中检索和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由此判定在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
因此,通过从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中检索和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就能够判定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因此,就能够缩短预先连接通信装置与信息管理装置的时间。此外,信息管理装置就不需要判定在自身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并能够减轻信息管理装置执行处理的负担。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知单元,在通过上述允许单元,不允许与对应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的情况下,通知表示不能进行通信的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在不允许与对应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的情况下,通过通知单元,通知表示不能进行通信的信息。
因此,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并未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不允许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通信的情况下,通知表示不能进行通信的信息。因此,用户就能够识别输入了错误目标地址的情况。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定接受单元,接受来自外部的选择输入,以执行第1设定和第2设定之中的任意一个的设定。该第1设定为,只有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才允许通信,该第2设定为,无论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都允许通信。此外,在由上述设定接受单元接受了对应于上述第2设定的选择输入的情况下,无论上述判定单元的判定如何,上述允许单元都允许与对应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设定接受单元,接受来自外部的选择输入,并进行第1设定和第2设定之中的任意设定的设定。而且,在接受了对应于第2设定的选择输入的情况下,无论判定单元的判定如何,都通过允许单元,允许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
因此,用户能够选择第1设定和第2设定之中的任意一种。因此,对用户来说能提高便利性。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包括第1取得单元、第1存储单元和第1禁止单元。第1取得单元从外部获取作为认证个人的信息的第1个人认证信息。第1存储单元预先保存作为认证个人的信息的第2个人认证信息。第1禁止单元,当由上述第1取得单元获取的第1个人认证信息和保存在上述第1存储单元中的第2个人认证信息不一致时,禁止上述设定接受单元的设定。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第1取得单元,从外部获取作为认证个人的信息的第1个人认证信息。此外,在第1存储单元中,预先保存有作为认证个人的信息的第2个人认证信息。并且,在获取的第1个人认证信息和保存的第2个人认证信息不一致时,通过第1禁止单元,禁止设定接受单元的设定。
因此,由于当第1个人认证信息和保存的第2个人认证信息不一致时,禁止进行第1设定或第2设定的设定,所以就能够防止在没有个人认证时的变更设定。例如,由于在第1存储单元中保存有第2个人认证信息的用户(例如管理者、负责人等)之外,能够使用第1设定,所以还能够将通信目标限定为在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的目标地址。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规定数量是多个。此外,通信装置还包括装置选择接受单元。装置选择接受单元从外部接受上述规定数量的信息管理装置之中的任意一个信息管理装置的选择,上述判定单元判定在由上述装置选择接受单元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所具有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通信装置与多个信息管理装置可通信地连接,通过装置选择接受单元接受来自外部的、多个信息管理装置之中的任意一个信息管理装置的选择。并且,通过判定单元判定在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具有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识别信息。
因此,用户能够从多个信息管理装置中,选择所希望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保存在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的信息管理装置。因此对用户来说提高了便利性。例如,在公司中使用通信装置时,在1个信息管理装置中保存同一公司的其它分公司或总公司等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在另一信息管理装置中预先保存生意伙伴等其它公司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如果预先选择保存有同一公司的其它分公司或总公司等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信息管理装置,就能够防止错误执行与其它公司的通信、泄露机密事项的情况。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包括:第2取得单元、第2存储单元和第2禁止单元。第2取得单元从外部获取作为认证个人的信息的第3个人认证信息。第2存储单元预先保存作为认证个人的信息的第4个人认证信息。第2禁止单元,当由上述第2取得单元获取的第3个人认证信息和保存在上述第2存储单元中的第4个人认证信息不一致时,禁止上述装置选择接受单元的接受。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第2取得单元,从外部获取作为认证个人的信息的第3个人认证信息。此外,在第2存储单元中,预先保存有作为认证个人的信息的第4个人认证信息。并且,在获取的第3个人认证信息和保存的第4个人认证信息不一致时,通过第2禁止单元,禁止装置选择接受单元的接受。
因此,由于当第3个人认证信息和第4个人认证信息不一致时,禁止接受信息管理装置的选择,所以就能够防止在没有个人认证时的信息管理装置选择。例如,由于在第2存储单元中保存有第4个人认证信息的用户(例如管理者、负责人等)以外的人使用通信装置时,不能选择信息管理装置,所以能够将通信目标限定为保存在特定的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的目标地址。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允许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执行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的通信。即,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并未保存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不允许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不执行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的通信。因此,能够防止与对应于错误输入的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目标地址、即不是用户希望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此外,还可能将通信目标限定为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的目标地址。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根据作为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信息的有无信息,判定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因此,通过简单的处理,能够判定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通过从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中检索和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能够判定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因此,能够缩短预先连接通信装置与信息管理装置的时间。此外,信息管理装置不需要判定在自身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能够减轻信息管理装置执行处理的负担。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并未保存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不允许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通信的情况下,通知表示不能通信的信息。因此,用户就能够识别输入了错误目标地址的情况。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用户能够选择第1设定和第2设定之中的任意一个。因此,对用户来说提高了便利性。第1设定为,只有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才允许通信。第2设定为,无论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都允许通信。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在第1个人认证信息和第2个人认证信息不一致时,禁止进行第1设定或第2设定的设定。因此,能够防止在没有个人认证时变更设定。例如,在第1存储单元中保存有第2个人认证信息的用户(例如管理者、负责人等)之外,能够使用第1设定。因此还能够将通信目标限定为在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的目标地址。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用户能够从多个信息管理装置中,选择所希望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保存在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的信息管理装置。因此对用户来说提高了便利性。例如,在公司中使用通信装置时,在1个信息管理装置中保存同一公司的其它分公司或总公司等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在另一信息管理装置中预先保存生意伙伴等其它公司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如果预先选择保存有同一公司的其它分公司或总公司等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信息管理装置,就能够防止错误执行与其它公司的通信、泄露机密事项的情况。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在第3个人认证信息和第4个人认证信息不一致时,禁止接受信息管理装置的选择。因此,能够防止在没有个人认证时选择信息管理装置。例如,在第2存储单元中保存有第4个人认证信息的用户(例如管理者、负责人等)之外使用通信装置时,不能选择信息管理装置。因此,能够将通信目标限定为在特定的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的目标地址。
在以下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其他特征、要素、过程、步骤、特性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
图2是电话簿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控制部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在通信装置中执行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在通信装置中执行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1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如图所示,通信装置1包括控制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01,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02,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03,原稿读取部104,编解码器105,图像存储器106,打印部107,操作部108,显示部109,调制解调器110,NCU(Network Control Unit:网络控制部)111及LAN I/F(LocalArea Network Interface:局域网接口)112;各部101至112通过总线113可通信地连接。此通信装置1具备传真发送接收图像数据的传真功能、和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接收图像数据的互联网传真功能。
控制部101根据保存在ROM 102中的控制程序来控制构成此通信装置1的各部,并作为后述的设定接受部101a(参照图3)等起作用。RAM 103作为控制部101的主存储器、工作区域等起作用。
原稿读取部104读取原稿的图像并生成图像数据,输出到规定的输出目标。虽然没有图示出此原稿读取部104,但其结构为包括:具有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等的图像传感器、光源等光学系统的平板扫描仪(FBS:Flat Bed Scanner);和原稿自动供给装置(ADF: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等原稿供给机构等。编解码器105为了复印或传真发送接收等对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并对已编码的图像数据进行解码(展开)。
图像存储器106保存从原稿读取部104直接输出的图像数据、在编解码器105中已编码的图像数据、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等。打印部107打印输出从图像存储器106读出的图像数据。作为此打印部107的打印方式,例如可以使用电子照相方式。
操作部108由用户输入信息的输入键、触摸板等构成,由用户执行的各种操作输入通过此操作部108来进行。作为输入键,有用于指示通信开始的启动键、用于输入传真号码等的数字键、用于进行各种设定的光标(cursor)键等。显示部109包括例如并设于操作部108的、通过文字或图形等显示各种设定状态或通信装置1的动作状态等的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或通过点亮或熄灭来进行显示的LED灯等。
调制解调器110执行遵照例如ITU-T(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部门)建议的V.30标准或与此相同的标准的收发数据的调制和解调。NCU111是控制电话线路以接通、断开电话的线路网控制装置,连接到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s:公共交换电话网)4。控制部101能够控制此调制解调器110和NCU 111,以执行图像数据的传真发送接收。
LAN I/F 112将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5和通信装置1可通信地相连接。LAN 5上连接有第1信息管理装置2(相当于信息管理装置)、路由器6,并且,通过路由器6及互联网7连接有第2信息管理装置3(相当于信息管理装置)。因此,通信装置1与第1信息管理装置2、第2信息管理装置3可通信地连接。在此,第1信息管理装置2是安装了LDAP(L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轻型目录存取协议)的所谓LDAP服务器。该第1信息管理装置2具有第1目标地址存储部21(相当于目标地址存储单元),该第1目标地址存储部21按每一目标地址,与作为识别目标地址的信息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例如,传真号码或邮件地址等)相对应地保存目标地址名信息。
图2是表示在第1目标地址存储部21中保存的、包含目标地址名信息和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电话簿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此电话簿数据中包含的目标地址名信息、传真号码等,可以通过第1信息管理装置2的操作部(未图示),由用户进行输入,并写入第1目标地址存储部21。如图所示,电话簿数据由“号码”字段、“目标地址名信息”字段、“传真号码(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字段、“邮件地址(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字段组成,同一记录的信息相对应地保存。“号码”字段中保存有目标地址名信息、传真号码等按写入的顺序被附加的号码。“目标地址名信息”字段、“传真号码”字段、“邮件地址”字段中分别保存有目标地址的名称(东京总公司、大阪分公司等)、传真号码(03-1234-5678、06-1234-5678等)、邮件地址(abc@xx.ne.jp、def@xx.ne.jp等)。
再有,第2信息管理装置3与第1信息管理装置2结构相同,具有第2目标地址存储部31(相当于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但保存在目标地址存储部31中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即电话簿数据),与保存在第1信息管理装置2的目标地址存储部21中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即电话簿数据)不同。此外,在此,虽然说明了在通信装置1上可通信地连接有2台信息管理装置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通信装置1可通信地连接有2台以外的1台或多台信息管理装置的方式。
接着,说明控制部101的功能结构。控制部101如图3所示,在功能上包括设定接受部101a、第1取得部101b、第1存储部101c、第1禁止部101d、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第2取得部101f、第2存储部101g、第2禁止部101h、目标地址接受部101i、判定部101j、发送部101k、接收部101l、通信控制部101m、通知控制部101n及通信部101o。
设定接受部101a(相当于设定接受单元),通过操作部108接受来自外部的选择输入,执行第1设定和第2设定中的任意一个设定,其中该第1设定为,只有在第1信息管理装置2的第1目标地址存储部21(或第2信息管理装置3的第2目标地址存储部31)中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才允许通信,该第2设定为,在第1信息管理装置2的第1目标地址存储部21(或第2信息管理装置3的第2目标地址存储部31)中无论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都允许通信。即,在通信控制部101m中设定第1设定和第2设定中接受了选择输入的设定。
第1取得部101b(相当于第1取得单元)从外部获取作为认证个人的信息的第1个人认证信息。在此,第1个人认证信息由用户ID及密码构成,第1取得部101b从操作部108获取由用户输入的用户ID及密码。
第1存储部101c(相当于第1存储单元)保存作为认证个人的信息的第2个人认证信息。在此,第2个人认证信息由用户ID(例如,由“001”这样的多个字母数字构成的规定的字符串)及密码(例如,由“abcd1234”这样的多个字母数字构成的规定的字符串)构成,第1存储部101c保存用户ID及密码作为第2个人认证信息。
第1禁止部101d(相当于第1禁止单元),在由第1取得部101b获取的第1个人认证信息和在第1存储部101c中保存的第2个人认证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禁止设定接受部101a的设定。即,在由第1取得部101b获取的第1个人认证信息和在第1存储部101c中保存的第2个人认证信息一致的情况下,通过设定接受部101a接受第1设定和第2设定中的任意一个的选择,并在通信控制部101m中设定接受了选择的任意一个的设定。因此,用户在从操作部108输入与在通信装置1中保存的第2个人认证信息(在此为用户ID及密码)相同的第1个人认证信息的情况下,能够从操作部108选择第1设定和第2设定之中的任意一个。
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相当于装置选择接受单元)通过操作部108,从外部接受规定数量(在此为2个)的第1信息管理装置2、第2信息管理装置3中的任意一个信息管理装置的选择。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将接受了选择的第1信息管理装置2或第2信息管理装置3的信息输出到发送部101k。
第2取得部101f(相当于第2取得单元)从外部获取作为认证个人的信息的第3个人认证信息。在此,第3个人认证信息由用户ID及密码构成,第2取得部101f从操作部108获取由用户输入的用户ID和密码。
第2存储部101g(相当于第2存储单元)保存作为认证个人的信息的第4个人认证信息。在此,第4个人认证信息由用户ID(例如,由“002”这样的多个字母数字构成的规定的字符串)及密码(例如,由“efgh5678”这样的多个字母数字构成的规定的字符串)构成,第2存储部101g保存用户ID及密码。
第2禁止部101h(相当于第2禁止单元)在由第2取得部101f获取的第3个人认证信息和在第2存储部101g中保存的第4个人认证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禁止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的接受。即,在由第2取得部101f获取的第3个人认证信息和在第2存储部101g中保存的第4个人认证信息一致的情况下,通过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接受第1信息管理装置2、第2信息管理装置3之中的任意一个的选择。因此,用户在从操作部108输入了与在通信装置1中保存的第4个人认证信息(在此为用户ID及密码)相同的第3个人认证信息的情况下,能够从操作部108选择第1信息管理装置2和第2信息管理装置3之中的任意一个。
再有,在此,虽然说明了在第1存储部101c、第2存储部101g保存不同的个人认证信息(第2个人认证信息、第4个人认证信息)的情况,但第2个人认证信息和第4个人认证信息也可以是同一认证信息。此外,在此,虽然说明了个人认证信息是用户ID及密码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指纹、视网膜、虹膜、声纹等生物体信息。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预先保存生物体信息,从生物体(用户)获取生物体信息。
目标地址接受部101i(相当于目标地址接受单元)通过操作部108从外部接受作为识别目标地址的信息的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例如,传真号码或邮件地址等)的输入。即,接受由用户从操作部108输入的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判定部101j(相当于判定单元)判定在通过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为了执行此判定,判定部101j将规定的信息(命令)输出到发送部101k。再有,判定部101j在通过控制部101判断为接受了通信开始命令的情况下,执行上述判定。例如,控制部101由目标地址接受部101i接受了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输入,在通信装置1的规定位置装载原稿,在操作部108的启动键被操作的情况下,判断为接受了通信开始命令。
发送部101k(相当于第1发送单元)接受来自判定部101j的规定信息时,向由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与由目标地址接受部101i接受了输入的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一起,发送表示请求返回有无信息的信息,其中该有无信息为表示在目标地址存储部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信息。例如,通过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接受了第1信息管理装置2的选择,通过目标地址接受部101i,作为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接收了“06-1234-5678”的情况下,对于第1信息管理信息装置2,与“06-1234-5678”一起,发送表示请求返回有无信息的信息,该有无信息为表示在第1目标地址保存部21中是否保存有与“06-1234-5678”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信息。
另一方面,第1信息管理装置2(或第2信息管理装置3)接收来自发送部101k的信息时,判定在第1目标地址存储部21(或第2目标地址存储部31)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并向通信装置1返回作为表示该情况的信息的有无信息。例如,第1信息管理装置2在与作为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06-1234-5678”一起接收了表示请求返回有无信息的信息的情况下,通过从第1目标地址存储部21(即,电话簿数据)中检索与“06-1234-5678”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判定是否保存有与“06-1234-5678”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在保存图2所示的电话簿数据的情况下,由于保存有与“06-1234-5678”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所以将表示在第1目标地址存储部21中保存有与“06-1234-5678”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信息,返回给通信装置1。
此外,例如,第1信息管理装置2与作为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06-1234-5679”一起接收了表示请求返回有无信息的信息的情况下,通过从第1目标地址存储部21(即,电话簿数据)中检索与“06-1234-5679”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判定是否保存有与“06-1234-5679”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在保存图2所示的电话簿数据的情况下,由于并未保存与“06-1234-5679”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所以将表示在第1目标地址存储部21中并未保存与“06-1234-5679”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信息,返回给通信装置1。
接收部1011(相当于第1接收单元)接收从信息管理装置返回的有无信息。判定部101j根据由此接收部1011接收的有无信息,判定在通过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例如,在通过接收部101l接收到表示在第1目标地址存储部21中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信息的情况下,判定部101j判定为在第1信息管理装置2的第1目标地址存储部21中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此外,例如,在通过接收部101l接收到表示在第1目标地址存储部21中并未保存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信息的情况下,判定部101j判定为在第1信息管理装置2的第1目标地址存储部21中并未保存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
通信控制部101m(相当于允许单元)在由设定接受部101a设定了第1设定的情况下,通过判定部101j判定为在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时,允许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即,通信部101m在由设定接受部101a接受了对应于第1设定的选择输入的情况下,在由判定部101j判定为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时,允许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在由判定部101j判定为并未保存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时,不允许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禁止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
此外,通信控制部101m在由设定接受部101a接受了对应于第2设定的选择输入的情况下,无论判定部101j的判定如何,都允许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例如,在由设定接受部101a接受了对应于第2设定的选择输入的情况下,即使通过判定部101j判定为在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并未保存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也允许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
在通过通信控制部101m,不允许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禁止)的情况下,即,设定了第1设定、并且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并未保存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101n(相当于通知单元的一部分)将指示通知表示不能通信的信息的意思的信息,输出到显示部109。显示部109接收到来自通知控制部101n的信息时,例如,在LCD上显示“未登记输入的号码,因此不能通信”这样的消息。再有,在此,虽然说明了通过显示上述这样的消息来通知表示不能通信的信息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通信装置1中设置扬声器(未图示),通过从扬声器输出“未登记输入的号码,因此不能通信”这样的声音消息,来通知表示不能通信的信息。
在通过通信控制部101m,允许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的情况下,通信部101o执行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之间的通信。在此,通信部101o,在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是传真号码的情况下,向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传真发送由原稿读取部104生成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在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为邮件地址的情况下,发送附加了由原稿读取部104生成的图像数据的电子邮件。
再有,通信装置1在指定的时刻进行通信,能够进行所谓的时刻指定通信,控制部101通过操作部108能够接受通信时刻的指定。通过控制部101,接受通信时刻的指定,并接受到通信开始命令时,执行时刻指定通信。这种情况下,设定了第1设定、并且由判定部101j判定为在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或者在设定了第2设定的情况下,通信控制部101m对执行时刻指定通信的通信任务(在此,为传真发送图像数据的任务、发送附加了图像数据的电子邮件的任务)附加表示允许通信的属性。而且,通信部101o在由控制部101接受了指定的通信时刻,判定是否附加有表示允许通信的属性,在判定为附加有表示允许通信的属性的情况下,执行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的通信。
相反地,不指定通信时刻,通过控制部101接受了通信开始命令的情况下,执行常规的通信。即,通过控制部101接受了通信开始命令后,通过通信控制部101m允许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通信时,通信部101o如果为可进行通信的状态,就立即执行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通信。
下面,根据图4及图5所示的流程表说明通信装置1中进行的动作。首先,判断第1取得部101b是否获取了第1个人认证信息(S1)。即,判断是否由用户从操作部108输入了由用户ID及密码构成的第1个人认证信息。在判断为第1取得部101b没有获取第1个人认证信息的情况下(S1:否),重复执行步骤S1的动作,直到判断为获取了第1个人认证信息为止。在判断为通过第1取得部101b获取了第1个人认证信息的情况下(S1:是),第1禁止部101d判断由第1取得部101b获取的第1个人认证信息和保存在第1存储部101c中的第2个人认证信息是否一致(S2)。
在判定为第1个人认证信息和第2个人认证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S2:否),第1禁止部101d禁止设定接受部101a的设定(S3)。即,禁止设定接受部101a接受来自外部的选择输入并进行第1设定和第2设定之中的任意一个的设定。再有,步骤S3的动作后,执行步骤S1的动作。
相反,在通过第1禁止部101d判断为第1个人认证信息和第2个人认证信息相一致的情况下(S2:是),判断设定接受部101a是否接受了对应于第1设定和第2设定之中的任意一个的选择输入(S4)。即,判断是否由用户从操作部108选择了第1设定和第2设定之中的任意一个。在判断为设定接受部101a没有接受对应于第1设定和第2设定之中任意一个的选择输入的情况下(S4:否),重复执行步骤S4的动作,直到判断为接受了对应于第1设定和第2设定之中任意一个的选择输入为止。在判断为设定接受部101a接受了对应于第1设定和第2设定之中任意一个的选择输入的情况下(S4:是),对通信控制部101m设定接受了选择的第1设定或第2设定(S5)。
接着,判断第2取得部101F是否获取第3个人认证信息(S6)。即,判断是否由用户从操作部108输入了由用户ID和密码构成的第3个人认证信息。在判断为第2取得部101f没有获取第3个人认证信息的情况下(S6:否),重复执行步骤S6的动作,直到判断为获取了第3个人认证信息为止。在判断为通过第2取得部101f获取了第3个人认证信息的情况下(S6:是),第2禁止部101h判断由第2取得部101f获取的第3个人认证信息和保存在第2存储部101g中的第4个人认证信息是否一致(S7)。
第2禁止部101h在判定第3个人认证信息和第4个人认证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S7:否),禁止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的接受(S8)。即,禁止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从外部接受的第1信息管理装置2、第2信息管理装置3之中任意一个的选择。再有,步骤S8的动作后,执行步骤S6的动作。
相反,在通过第2禁止部101h判断为第3个人认证信息和第4个人认证信息相一致的情况下(S7:是),判断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是否接受了第1信息管理装置2、第2信息管理装置3之中的任意一个的选择(S9)。即,判断是否由用户从操作部108选择了第1信息管理装置2、第2信息管理装置3之中任意一个。在判断为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没有接受第1信息管理装置2、第2信息管理装置3之中任意一个的选择的情况下(S9:否),重复执行步骤S9的动作,直到判断为接受了第1信息管理装置2、第2信息管理装置3之中任意一个的选择为止。在判断为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接受了第1信息管理装置2、第2信息管理装置3之中任意一个的选择的情况下(S9:是),对发送部101k输出接受了选择的第1信息管理装置2、或第2信息管理装置3的信息(S10)。
接着,判断目标地址接受部101i是否接受了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输入(S11)。即,判断是否由用户从操作部108输入了传真号码或邮件地址等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在判断为目标地址接受部101i没有接受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输入的情况下(S11:否),重复执行步骤S11的动作,直到判断为接受了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输入为止。在判断为通过目标地址接受部101i接受了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输入的情况下(S11:是),判断控制部101是否接受了通信开始命令(S12)。例如,在通信装置1的规定的位置装载原稿,操作部108的启动键被操作的情况下,判断为控制部101接受了通信开始命令。在判断为控制部101没有接受通信开始命令的情况下(S12:否),重复执行步骤S12的动作,直到判断为接受了通信开始命令为止。在判断为通过控制部101接受了通信开始命令的情况下(S12:是),通信控制部101m判断是否通过设定接受部101a设定第1设定和第2设定之中的任意一个(S13)。
在通过通信控制部101m,判断为设定了第1设定的情况下(S13:第1),判定部101j判定在由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S14)。即,判定部101j向发送部101k输出规定的信息(命令),发送部101k接受来自判定部101j的规定的信息,并向由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一起,发送表示请求返回有无信息的信息。然后,接收部101l,接收从信息管理装置返回的有无信息,判定部101j,根据由接收部101l接收的有无信息,判定在由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
在通过判定部101j判定为在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并未保存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S14:否),通信控制部101m不允许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禁止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S15)。接着,通知控制部101n,向显示部109输出指示通知表示不能通信的信息的信息,显示部109通过在LCD上显示表示不能通信的消息,通知表示不能通信的信息(S16)。
相反,在通过判定部101j判定为在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S14:是),通信控制部101m允许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S17)。此外,通信控制部101m,在步骤S13判断为设定了第2设定的情况下(S13:第2),执行步骤S17的动作。然后通信部101o执行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的通信(S18)。
如此,由于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允许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执行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的通信,即,由于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没有保存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不允许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不执行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的通信,所以能够防止与对应于误输入的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即、不是用户所希望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
此外,由于根据有无信息来判定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其中该有无信息为表示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信息,所以通过简单的处理,就能够判定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
此外,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并未保存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不允许与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由于通知表示不能通信的信息,所以用户能够识别输入了错误的目标地址的情况。
此外,由于用户能够选择第1设定和第2设定中的任意一个,所以对用户来说提高了便利性,其中该第1设定为只有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才允许通行;该第2设定为无论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都允许通信。
此外,由于用户能够选择第1信息管理装置2、第2信息管理装置3之中所希望的保存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信息管理装置,所以对用户来说提高了便利性。例如,在公司中使用通信装置1时,在第1信息管理装置2中保存相同公司的其它分公司或总公司等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在第2信息管理装置3中保存有生意伙伴等其它公司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如果选择保存有相同公司的其它分公司或总公司等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第1信息管理装置2,就能够防止执行错误的与其它公司的通信从而泄露公司内的机密事项等情况。
此外,由于在第1个人认证信息和第2个人认证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禁止设定第1设定或第2设定,在第3个人认证信息和第4个人认证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禁止接受信息管理装置的选择,所以能够防止未经个人认证时的变更设定和信息管理装置的选择。例如,在第1存储部101c中保存有第2个人认证信息,使第2存储部101g中保存有第4个人认证信息的用户(例如,管理者、负责人等)之外的人,可以使用第1设定,将通信目标限定为第1信息管理装置2的目标地址存储部21中保存的目标地址。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判定部101j根据由接收部101l接收的有无信息,判定在由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面说明判定部101j的判定的其它实施方式。
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发送部101k(相当于第2发送单元),向由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发送表示请求返回保存在目标地址存储部中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即,电话簿)的信息。
另一方面,第1信息管理装置2(或第2信息管理装置3),接收了来自发送部101k的信息时,向通信装置1返回在第1目标地址存储部21(或第2目标地址存储部31)中保存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
接收部101l(相当于第2接收单元),接收从信息管理装置返回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即,电话簿)。由接收部101l接收到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被写入RAM 103。判定部101j,通过从由接收部101l接收到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中检索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来判定在由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
再有,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发送部101k按每一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每1小时),对由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发送表示请求返回保存在目标地址存储部中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即,电话簿)的信息。因此,能够以每一规定的时间间隔更新在RAM 103中保存着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
如此,通过从信息管理装置接收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并从接收到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中检索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从而来判定在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缩短预先连接通信装置1和信息管理装置的时间。例如,第2信息管理装置3通过路由器6及互联网7与通信装置1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如上,由于能够缩短预先连接通信装置1和第2信息管理装置3的时间,所以能够削减通信所需要的成本。此外,信息管理装置就不需要判定在自身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能够减少信息管理装置执行的处理的负担。
此外,通信装置1接受1个通信开始命令,执行与分别对应于多个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的通信,能够执行所谓的广播通信。例如,能够向分别对应于多个传真号码(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顺序地或一齐传真发送相同的图像数据。此外,例如,能够向分别对应于多个邮件地址(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顺序地或一齐发送添加了相同图像数据的电子邮件。此外,例如,能够向对应于传真号码(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及对应于邮件地址(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顺序地或一齐发送图像数据的传真发送、和添加了与传真发送的图像数据相同内容的电子邮件的发送。
为了执行上述的广播通信,目标地址接受部101i接受多个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输入。在由目标地址接受部101i接受了多个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输入的情况下,对于由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发送部101k与由目标地址接受部101i接受了输入的多个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一起,发送表示请求返回有无信息的信息,该有无信息是表示在目标地址存储部中是否保存有与多个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分别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信息。判定部101j根据由接收部101l接收的有无信息,判定在由装置选择接受部101e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是否保存有与多个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分别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
通信控制部101m在由设定接受部101a设定了第1设定的情况下,在由判定部101j判定为在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保存有与多个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分别对应的全部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时,允许进行与分别对应于多个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之间的全部通信。即,通信控制部101m在由判定部101j判定为保存有与多个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分别对应的全部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允许进行与分别对应于多个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之间的全部通信;在通过判定部101j判定为没有与多个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内任意一个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不允许进行与分别对应于多个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之间的全部通信,全部禁止与分别对应于多个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
通知控制部101n在通过通信控制部101m全部不允许(禁止)与分别对应于多个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向显示部109输出指示通知下面两个信息的信息,这两个信息是:表示不能通信的信息、以及由判定部101j判定为在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没有保存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显示部109接收了来自通知控制部101n的信息时,例如,在LCD中显示“没有登记输入的06-1234-9999,所以不能通信”这样的消息。由此,用户就能够识别输入了错误的目标地址的情况。
在此,说明了通信控制部101m设定了第1设定,由判定部101j判定为并未保存任何与多个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之中的一个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全部不允许与分别对应于多个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全部禁止与分别对应于多个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允许仅与对应于多个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中的、被判定为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被保存着的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此情况下,通信控制部110m向显示部109输出指示通知下面两个信息的信息,这两个信息是:由判定部101j判定为在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部中没有保存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和表示不能与对应于被判定为没有保存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的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1信息管理装置2、第2信息管理装置3为所谓的LDAP服务器的情况,但是,如果是按每一目标地址、与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地保存目标地址名信息,并根据来自通信装置1的信息,检索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并且能够返回有无信息(其它实施方式中返回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的装置,也可以不限定为LDAP服务器。例如,LDPA之外的、安装了用于访问目录服务的协议、并且可根据来自通信装置1的请求返回信息的服务器装置也是可以的。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本发明的通信装置是互联网传真装置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如果是能够执行与对应于接收了来自外部输入的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例如也可以是电话机、移动电话机、个人电脑等。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向对应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发送图像数据,但在本发明的通信装置为电话机的方式下,也可以向对应于作为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电话号码的目标地址进行呼叫。
虽然已经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可以按照各种方式来修改描述的本发明,并且可以给出除了上述阐明并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之外的许多实例。因此,希望附加的权利要求覆盖本发明的所有修改且本发明的所有修改将落入本发明的实质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通信装置,与规定数量的信息管理装置可通信地连接,该规定数量的信息管理装置具有:按每个目标地址、与作为识别目标地址的信息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地保存目标地址名信息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通信装置包括:
目标地址接受单元,从外部接受作为识别目标地址的信息的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输入;
判定单元,判定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以及
允许单元,在由上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允许与对应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1发送单元,向上述信息管理装置,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一起,发送表示请求返回有无信息的信息,其中该有无信息为表示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信息;以及
第1接收单元,接收从上述信息管理装置返回的有无信息,
上述判定单元根据由上述第1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有无信息,判定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2发送单元,向上述信息管理装置,发送表示请求返回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的信息;以及
第2接收单元,接收从上述信息管理装置返回的上述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
上述判定单元通过从由上述第2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上述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中,检索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来判定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通知单元,在通过上述允许单元,不允许与对应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的情况下,通知表示不能进行通信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设定接受单元,接受来自外部的选择输入,以执行第1设定和第2设定之中的任意一个的设定,其中该第1设定为只有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才允许通信的设定,该第2设定为无论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都允许通信的设定,
在由上述设定接受单元接受了对应于上述第2设定的选择输入的情况下,无论上述判定单元的判定如何,上述允许单元都允许与对应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1取得单元,从外部获取作为认证个人的信息的第1个人认证信息;
第1存储单元,预先保存作为认证个人的信息的第2个人认证信息;以及
第1禁止单元,当由上述第1取得单元获取的第1个人认证信息和保存在上述第1存储单元中的第2个人认证信息不一致时,禁止上述设定接受单元的设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数量是多个;
该通信装置还包括:装置选择接受单元,从外部接受上述规定数量的信息管理装置之中的任意一个信息管理装置的选择,
上述判定单元判定在由上述装置选择接受单元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所具有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2取得单元,从外部获取作为认证个人的信息的第3个人认证信息;
第2存储单元,预先保存作为认证个人的信息的第4个人认证信息;以及
第2禁止单元,当由上述第2取得单元获取的第3个人认证信息和保存在上述第2存储单元中的第4个人认证信息不一致时,禁止上述装置选择接受单元的接受。
9、一种通信装置的通信方法,该通信装置与规定数量的信息管理装置可通信地连接,该规定数量的信息管理装置具有:按每个目标地址、与作为识别目标地址的信息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地保存目标地址名信息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通信方法包括:
目标地址接受步骤,从外部接受作为识别目标地址的信息的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输入;
判定步骤,判定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以及
允许禁止步骤,在上述判定步骤中判定为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允许与对应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在上述判定步骤中判定为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并未保存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禁止与对应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1发送步骤,向上述信息管理装置,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一起,发送表示请求返回有无信息的信息,其中该有无信息为表示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信息;以及
第1接收步骤,在上述第1发送步骤之后,接收从上述信息管理装置返回的有无信息,
上述判定步骤中,根据由上述第1接收步骤接收到的有无信息,判定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2发送步骤,向上述信息管理装置,发送表示请求返回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的信息;以及
第2接收步骤,在上述第2发送步骤之后,接收从上述信息管理装置返回的上述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
上述判定步骤中,通过从由上述第2接收步骤接收到的上述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中,检索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来判定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通知步骤,在上述允许禁止步骤中禁止了与对应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的情况下,通知表示不能进行通信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设定接受步骤,接受来自外部的选择输入,以执行第1设定和第2设定之中的任意一个的设定,其中该第1设定为只有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才允许通信的设定,该第2设定为无论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都允许通信的设定,
在上述设定接受步骤中接受了对应于上述第2设定的选择输入的情况下,无论上述判定步骤的判定如何,上述允许禁止步骤都允许与对应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1取得步骤,从外部获取作为认证个人的信息的第1个人认证信息;以及
第1存储步骤,预先保存作为认证个人的信息的第2个人认证信息,
当由上述第1取得步骤获取的第1个人认证信息和在上述第1存储步骤中保存的第2个人认证信息不一致时,禁止在上述设定接受步骤中接受对上述第1设定和上述第2设定中的任意一个的设定。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数量是多个;
该通信方法还包括:装置选择接受步骤,从外部接受上述规定数量的信息管理装置之中的任意一个信息管理装置的选择,
上述判定步骤中,判定在由上述装置选择接受步骤接受了选择的信息管理装置所具有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2取得步骤,从外部获取作为认证个人的信息的第3个人认证信息;以及
第2存储步骤,预先保存作为认证个人的信息的第4个人认证信息,
当由上述第2取得步骤获取的第3个人认证信息和在上述第2存储步骤中保存的第4个人认证信息不一致时,禁止在上述装置选择接受步骤中接受上述信息管理装置的选择。
17、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可相互通信地连接的通信装置和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管理装置包括:
目标地址存储单元,按每个目标地址、与识别目标地址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地保存目标地址名信息,
上述通信装置包括:
目标地址接受单元,从外部接受作为识别目标地址的信息的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输入;
判定单元,判定在信息管理装置的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以及
允许单元,在由上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允许与对应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目标地址进行通信。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通信装置还包括:
第1发送单元,向上述信息管理装置,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一起,发送表示请求返回有无信息的信息,其中该有无信息为表示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的信息;以及
第1接收单元,接收从上述信息管理装置返回的有无信息,
上述判定单元根据由上述第1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有无信息,判定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
上述信息管理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在存在来自上述通信装置的有无信息的返回请求的情况下,判定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并将作为该判定结果的有无信息发送给上述通信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信装置还包括:
第2发送单元,向上述信息管理装置,发送表示请求返回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的信息;以及
第2接收单元,接收从上述信息管理装置返回的上述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
上述判定单元通过从由上述第2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上述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中,检索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来判定在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是否保存有与上述第2目标地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
上述信息管理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在存在来自上述通信装置的返回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的请求的情况下,将上述目标地址存储单元中保存的第1目标地址识别信息及目标地址名信息发送给上述通信装置。
CNA2006101515119A 2005-10-14 2006-09-12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Pending CN19497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00389A JP2007110519A (ja) 2005-10-14 2005-10-14 通信装置
JP300389/2005 2005-10-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9789A true CN1949789A (zh) 2007-04-18

Family

ID=38019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515119A Pending CN1949789A (zh) 2005-10-14 2006-09-12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21912A1 (zh)
JP (1) JP2007110519A (zh)
CN (1) CN194978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6431A (zh) * 2016-04-19 2018-12-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00049B2 (en) * 2002-05-10 2006-08-29 Rsa Secur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hentication of users and web sites
US20050141042A1 (en) * 2003-12-25 2005-06-30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6431A (zh) * 2016-04-19 2018-12-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9076431B (zh) * 2016-04-19 2022-03-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110519A (ja) 2007-04-26
US20070121912A1 (en) 200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05741B2 (ja) ファクシミリシステム
JP3955052B2 (ja) 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ファクシミリの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874406A (zh) 图像处理装置
CN1744648A (zh) 图像发送装置和图像发送方法
CN1668004A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个人信息管理方法
US8151361B2 (en) Image-processing system enabling user to use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bly connected image-processing apparatuses, image-processing apparatus, function execution authorizing method, and function execution authorizing program embodied in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444381A (zh) 通信设备,信息和来电显示方法,程序和存储介质
US20070061573A1 (en) Processing device and processing method
EP2041954A1 (en)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fax-data, fax server, and fax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756287A (zh) 传真系统
JP2007324883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08021222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ユーザ認証方法
US20060173964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JP488784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808667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007208691A (ja) 通信端末装置
CN1949789A (zh)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US778247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facsimile data transfer method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208820A (ja) 通信端末装置
JP2006197386A (ja) データ送信装置
JP4320633B2 (ja) 複合機
JPH11239257A (ja)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2008098775A (ja) 複合機及びそのファクシミリ誤送信防止方法
JP2004015338A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07110474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0234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0418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0234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