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0014A - 白度化微胶囊红磷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白度化微胶囊红磷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0014A
CN1940014A CN 200610021973 CN200610021973A CN1940014A CN 1940014 A CN1940014 A CN 1940014A CN 200610021973 CN200610021973 CN 200610021973 CN 200610021973 A CN200610021973 A CN 200610021973A CN 1940014 A CN1940014 A CN 1940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d phosphorus
melamine
coating layer
weight
ad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2197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0356C (zh
Inventor
李碧英
卢国建
兰彬
张玉才
李猛
张帆
彭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Priority to CNB20061002197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80356C/zh
Publication of CN1940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0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035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035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度化微胶囊红磷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白度化微胶囊红磷是以红磷为芯材,其表面包覆有四层。制备方法是先芯材乳化,用镁、铝、锌、锡的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包覆的一层,用水溶性高聚物或水溶性热固性树脂包覆第二层,用镍、铜的氢氧化物或/和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包覆第三层,用含有钛白粉的蜜胺类树脂中的一种或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中的一种包覆第四层。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包覆致密、均匀,所得产品阻燃性显著提高,作为阻燃剂添加在材料中不会影响制品着色,能广泛用于各种高分子材料及涂料。

Description

白度化微胶囊红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白度化微胶囊红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磷作为阻燃剂已广泛得到应用,为提高其应用范围和提高阻燃效果对红磷外表面进行了处理。中国专利CN1506408A公开了一种无机、有机双层包覆红磷及其制备方法。是在超细化红磷水溶液中加入金属卤化物或硫酸盐和尿素,于90~120℃温度下反应4~6小时,使无机氢氧化物沉积在红磷表面形成第一包覆层,然后将其过滤、水洗后再配制成水溶液,加入水溶性树脂或油溶性树脂,适当条件下固化,形成有机树脂包覆层。由于所得产品为红色微胶囊化红磷,加入材料后会影响材料着色,因此只能用于深色材料中,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另,中国专利031458882公开了一种改性红磷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用含白度70以上的白色粒子、蒙塞尔颜色体系的色相环中其色相为30~70的有色粒子,以及改性树脂包覆含红磷的粒子表面所得的改性红磷。其中含红磷的粒子是红磷粒子、用无机物包覆红磷粒子表面所得的稳定化红磷、用热固性树脂包覆结构式红磷粒子表面所得的稳定化红磷,以及用无机物、热固性树脂进行双重包覆后所得的稳定化红磷中的至少一种。该法所得的改性红磷虽然达到一定的白度化效果,但在实际生产中,有机颜料很难在水中均匀分散从而影响其包覆均匀性,使其制品颜色仍然为明亮的橙色、青色、或黄绿色,这样也会影响其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其产品白度化效果好,阻燃性高的白度化微胶囊红磷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白度化微胶囊红磷以红磷为芯材,表面有四层包覆。第一层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锌和氢氧化锡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层是明胶-醛或聚乙烯醇-醛中的一种或蜜胺类树脂中的一种;第三层为镍、铜的氢氧化物或/和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第四层白色树脂是含有钛白粉的蜜胺类树脂中的一种或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中的一种。
本发明白度化微胶囊红磷的制备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
1)芯材乳液的制备:将200~400目红磷按重量百分比配制成20~50%的水悬浮液,加入红磷重量0.8~3.0%的明胶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以及红磷重量0.1~1.0%的渗透剂,乳化分散0.5~2.0小时,得芯材乳液。其中,明胶或聚乙烯醇作为乳液的分散剂,渗透剂是JFC、JFC-2、JFC-S。
2)第一包覆层的制备:在1)所得的芯材乳液中加入红磷重量15~80%的镁、铝、锌、锡的氯化物或硫酸盐中至少一种,于40℃温度下调节PH值为4.0~8.0,加热至60~100℃,在氮气保护下保温1.5~6.0小时,得第一包覆层。该层的主要作用是生成的氢氧化物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水,促进红磷快速产生聚偏磷酸,加速对高分子材料的脱水炭化作用,从而提高红磷的阻燃效果。
3)第二包覆层的制备:于60~80℃温度下在2)所得溶液中加入红磷重量2~25%高聚物固化剂,或加入红磷量5~20%的蜜胺树脂,调节PH值为4.0~7.0,搅拌反应0.5~1.5小时,得第二包覆层。其中高聚物固化剂是甲醛、乙醛、戊二醛等醛类物质中的一种,用于步骤1)中明胶及聚乙烯醇的固化;蜜胺类树脂是蜜胺甲醛树脂、蜜胺乙醛树脂、蜜胺脲醛树脂、蜜胺磷酸盐、蜜胺聚磷酸盐、蜜胺焦磷酸盐及蜜胺氰尿酸盐等中的一种。该层的作用是,其一,对第一层包覆过程中未包覆的红磷进行再次包覆;其二,隔离第三包覆层与红磷,避免第三包覆层对红磷性能产生影响;其三,使红磷完全稳定化。
4)第三包覆层的制备:室温下在3)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红磷重量1~25%的氯化铜、氯化镍、硫酸铜、硫酸镍中的至少一种,调节PH值为4.0~8.0,于40~80℃温度下反应0.5~1.0小时,冷却至室温,水洗、过滤、干燥,得有3层包覆层的灰色微胶囊红磷。其中,氯化铜、氯化镍、硫酸铜、硫酸镍为着色用金属无机盐,从而使第三包覆层为灰色,有利于红磷颗粒的白度化。该层采用颜色互补原理,对红磷进行脱色,消除红磷原有的紫红色,使其白度化,在作为阻燃剂添加在材料中时便于着色。
5、第四包覆层的制备,采用以下A)或B)步骤制备:
A)采用蜜胺树脂包覆,将4)所得产物按重量百分比配制成20~50%水溶液,加入红磷重量0.5~2.0%的表面活性剂、红磷重量0.1~1.0%渗透剂及红磷重量30~80%钛白粉,乳化分散0.5~1.0小时,加入红磷量5~40%蜜胺树脂,调节PH值为4.0~8.0,于60℃温度下加入树脂固化剂,其加入量为树脂量的0.5~8.0%,于70~100℃温度下固化反应0.5~3.5小时,冷却至60℃,加入蜜胺树脂量5~30%的甲醛捕捉剂,搅拌0.5~1.5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水洗,于90~120℃温度下真空干燥5~10小时,得白度化微胶囊红磷。
B)采用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包覆,取红磷量5~40%的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加入树脂量8~20倍的丙酮或汽油溶解,加入4)所得产物、表面活性剂、渗透剂及红磷重量30~80%钛白粉,搅拌均匀,于90~120℃温度下真空干燥5~10小时,得灰白色白度化微胶囊红磷。
其中,A)和B)中的表面活性剂是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如吐溫-80、司盘-80、十二烷基磺酸钠等中的一种;蜜胺类树脂是蜜胺甲醛树脂、蜜胺乙醛树脂、蜜胺脲醛树脂、蜜胺磷酸盐、蜜胺聚磷酸盐、蜜胺焦磷酸盐及蜜胺氰尿酸盐等中的一种;树脂固化剂是是氯化铵、磷酸二氢铵、磷酸氢铵、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等中的一种;甲醛捕捉剂是尿素、亚硫酸氢钠、环亚乙基尿、2-羟甲基尿中的一种,用于消除反应中产生的甲醛,有利于环境保护。该第四层的主要作用是使红磷进一步达到白度化的效果,同时提高第三包覆层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所加的蜜胺树脂还为红磷阻燃剂提供了氮元素,有利于发挥P-N协同阻燃作用,提高阻燃效果。
以上各步骤中的PH值调节均按常规方法调节,采用常用PH调节剂,如碳酸钠、碳酸氢钠、醋酸、盐酸、磷酸等。
本发明白度化微胶囊红磷及其制备方法的优点在于工艺简单,成本低,所得产品白度化微胶囊红磷致密、均匀,并能吸收产品在储存过程中产生的磷化氢,减小其应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潜在危害,提高了红磷阻燃剂的的阻燃性能,其吸湿性、抗氧化性、磷化氢释放量、着火点及白度值均有显著改善。可广泛用于各种树脂、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和涂料中,不影响制品着色,使其用范围更加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白度化微胶囊红磷以红磷为芯材,表面有四层包覆层,第一层是氢氧化铝包覆层,第二层是明胶-甲醛包覆层,第三层为碳酸镍层,第四层是含有钛白粉的蜜胺甲醛树脂包覆层。
其操作步骤如下:(各组分加入量均为红磷的重量百分数)
1)芯材乳液的制备:将70g 200目红磷配制成20%(重量)的水溶液,加入红磷重量0.8%的明胶及红磷重量0.1%JFC,乳化分散0.5小时,得芯材乳液。
2)在1)所得乳液中加入红磷重量80%的硫酸铝,于40℃温度下调节PH为4.0,加热升温至60℃,在氮气保护下继续保温反应3小时,得第一包覆层。
3)于60℃温度下向2)所得溶液中加入红磷重量2.0%固化剂甲醛,调节PH为4.0,搅拌反应0.5小时,得第二包覆层。
4)将3)所得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红磷重量25%的氯化镍,调节PH值为6.0,于80℃温度下搅拌反应1.0小时,冷却至室温,水洗、过滤、干燥,得具有3层包覆层的灰色微胶囊化红磷。
5)将4)所得产物配制成20%的悬浮液,加入红磷重量0.5%的吐溫-80、0.1%JFC及30%超细钛白粉,乳化分散0.5小时,室温下加入红磷量5%蜜胺甲醛树脂,调节PH值为4.0,再加入蜜胺甲醛树脂重量0.5%的磷酸二氢钠,于90℃温度下反应1.5小时,使树脂固化,冷却至60℃,加入蜜胺甲醛树脂重量5%的尿素,搅拌1.0小时,冷却,水洗、过滤后于105℃温度下真空干燥8小时,得产品白度化微胶囊红磷,其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本发明白度化微胶囊红磷以红磷为芯材,表面有四层包覆层,第一层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及氢氧化锌包覆层,第二层是明胶-甲醛包覆层,第三层为氢氧化铜层,第四层是含有钛白粉的蜜胺乙醛树脂包覆层。
其操作步骤如下:(各组分加入量均为红磷的重量百分数)
1)芯材乳液的制备:将70g 200目红磷配制成35%(重量)的水溶液,加入红磷重量1.5%的明胶及红磷重量0.5%JFC,乳化分散2.0小时,得芯材乳液。
2)在1)所得乳液中加入红磷重量15%的硫酸铝、15%的硫酸镁及15%的氯化锌,于40℃温度下调节PH为6.0,加热升温至100℃,在氮气保护下继续保温反应4小时,得第一包覆层。
3)于80℃温度下向2)所得溶液中加入红磷重量10.0%固化剂甲醛,调节PH为7.0,搅拌反应1.5小时,得第二包覆层。
4)将3)所得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红磷重量1%的氯化铜,调节PH值为4.0,于40℃温度下搅拌反应1.0小时,冷却至室温,水洗、过滤、干燥,得具有3层包覆层的灰色微胶囊化红磷。
5)将4)所得产物配制成35%的悬浮液,加入红磷重量2.0%的司盘-80、0.5%JFC及50%超细钛白粉,乳化分散1.0小时,室温下加入红磷量5%蜜胺乙醛树脂,调节PH值为6.0,再加入蜜胺乙醛树脂重量8.0%的磷酸二氢铵,于70℃温度下反应3.5小时,使树脂固化,冷却至60℃,加入蜜胺乙醛树脂重量18%的亚硫酸氢钠,搅拌1.5小时,冷却,水洗、过滤后于120℃温度下真空干燥5小时,得产品白度化微胶囊红磷,其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本发明白度化微胶囊红磷以红磷为芯材,表面有四层包覆层,第一层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及氢氧化锌包覆层,第二层是聚乙烯醇-戊二醛包覆层,第三层为碳酸铜层,第四层是含有钛白粉的蜜胺甲醛树脂包覆层。
其操作步骤如下:(各组分加入量均为红磷的重量百分数)
1)芯材乳液的制备:将70g 300目红磷配制成50%(重量)的水溶液,加入红磷重量3.0%的聚乙烯醇及红磷重量1.0%JFC,乳化分散1.0小时,得芯材乳液。
2)在1)所得乳液中加入红磷重量5%的硫酸铝、5%的硫酸镁及5%的氯化锌,于40℃温度下调节PH为8.0,加热升温至80℃,在氮气保护下继续保温反应6小时,得第一包覆层。
3)于70℃温度下向2)所得溶液中加入红磷重量25%固化剂戊二醛,调节PH为5.5,搅拌反应1.0小时,得第二包覆层。
4)将3)所得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红磷重量25%的氯化铜,调节PH值为8.0,于60℃温度下搅拌反应0.5小时,冷却至室温,水洗、过滤、干燥,得具有3层包覆层的灰色微胶囊化红磷。
5)将4)所得产物配制成50%的悬浮液,加入红磷重量1.2%的十二烷基磺酸钠、1.0%JFC及80%超细钛白粉,乳化分散0.7小时,室温下加入红磷量25%蜜胺甲醛树脂,调节PH值为8.0,再加入蜜胺甲醛树脂重量4.0%的氯化铵,于100℃温度下反应0.5小时,使树脂固化,冷却至60℃,加入蜜胺甲醛树脂重量30%的环亚乙基脲,搅拌0.5小时,冷却,水洗、过滤后于90℃温度下真空干燥10小时,得产品白度化微胶囊红磷,其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本发明白度化微胶囊红磷以红磷为芯材,表面有四层包覆层,第一层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锡及氢氧化锌包覆层,第二层是明胶-甲醛包覆层,第三层为碱式碳酸铜层,第四层是含有钛白粉的蜜胺脲醛树脂包覆层。
其操作步骤如下:(各组分加入量均为红磷的重量百分数)
1)芯材乳液的制备:将70g 350目红磷配制成35%(重量)的水溶液,加入红磷重量3.0%的明胶及红磷重量0.5%JFC,乳化分散0.5小时,得芯材乳液。
2)在1)所得乳液中加入红磷重量15%的硫酸铝、15%的硫酸锡及15%的氯化锌,于40℃温度下调节PH为7.0,加热升温至80℃,在氮气保护下继续保温反应1.5小时,得第一包覆层。
3)于60℃温度下向2)所得溶液中加入红磷量10%固化剂甲醛,调节PH为4.0,搅拌反应1.0小时,得第二包覆层。
4)将3)所得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红磷重量15%的硫酸铜,调节PH值为6.0,于60℃温度下搅拌反应1.0小时,冷却至室温,水洗、过滤、干燥,得具有3层包覆层的灰色微胶囊化红磷。
5)将4)所得产物配制成35%的悬浮液,加入红磷重量1.0%的吐溫-80、0.1%JFC及80%超细钛白粉,乳化分散0.5小时,室温下加入红磷量25%蜜胺脲醛树脂,调节PH值为6.0,再加入蜜胺脲醛树脂重量4.0%的氯化铵,于80℃温度下反应1.5小时,使树脂固化,冷却至60℃,加入蜜胺脲醛树脂重量20%的尿素,搅拌0.7小时,冷却,水洗、过滤后于120℃温度下真空干燥5小时,得产品白度化微胶囊红磷,其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本发明白度化微胶囊红磷以红磷为芯材,表面有三层包覆层,第一层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及氢氧化锌包覆层,第二层是明胶-甲醛包覆层,第三层是含有钛白粉的蜜胺甲醛树脂包覆层。
其操作步骤1)、2)、3)及5)同实施例2,无步骤4),得产品白度化微胶囊红磷,其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实施例6
本发明白度化微胶囊红磷以红磷为芯材,表面有四层包覆层,第一层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及氢氧化锌包覆层,第二层是蜜胺-乙醛树脂包覆层,第三层为碱式碳酸镍层,第四层是含有钛白粉的蜜胺乙醛树脂包覆层。
其操作步骤如下:(各组分加入量均为红磷的重量百分数)
1)芯材乳液的制备:将70g 250目红磷配制成20%(重量)的水溶液,加入红磷重量1.5%的明胶,乳化分散2.0小时,得芯材乳液。
2)在1)所得乳液中加入红磷重量15%的硫酸铝、15%的硫酸镁及15%的氯化锌,于40℃温度下调节PH为6.0,加热升温至100℃,在氮气保护下继续保温反应4.0小时,得第一包覆层。
3)于60℃温度下向2)所得溶液中加入红磷重量5%的蜜胺乙醛树脂,调节PH为4.0,搅拌反应0.5小时,得第二包覆层。
4)将3)所得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红磷重量10%的氯化镍,调节PH值为4.0,于40℃温度下搅拌反应1.0小时,冷却至室温,水洗、过滤、干燥,得具有3层包覆层的灰色微胶囊化红磷。
5)将4)所得产物配制成35%的悬浮液,加入红磷重量2.0%的司盘-80及50%超细钛白粉,乳化分散1.0小时,室温下加入红磷量40%的蜜胺乙醛树脂,调节PH值为6.0,再加入蜜胺乙醛树脂重量8.0%的磷酸二氢铵,于70℃温度下反应3.5小时,使树脂固化,冷却至60℃,加入蜜胺乙醛树脂重量18%的亚硫酸氢钠,搅拌1.5小时,冷却,水洗、过滤后于120℃温度下真空干燥8小时,得产品白度化微胶囊红磷,其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实施例7
本发明白度化微胶囊红磷以红磷为芯材,表面有四层包覆层,第一层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及氢氧化锌包覆层,第二层是蜜胺-甲醛树脂包覆层,第三层为氢氧化铜和碳酸铜包覆层,第四层是含有钛白粉的环氧树脂包覆层。
其操作步骤如下:(各组分加入量均为红磷的重量百分数)
1)芯材乳液的制备:将70g 200目红磷配制成35%(重量)的水溶液,加入红磷重量1.5%的明胶及红磷重量0.8%的JFC-2,乳化分散2.0小时,得芯材乳液。
2)在1)所得乳液中加入红磷重量15%的硫酸铝、15%的硫酸镁及15%的氯化锌,于40℃温度下调节PH为6.0,加热升温至100℃,在氮气保护下继续保温反应4.0小时,得第一包覆层。
3)于70℃温度下向2)所得溶液中加入红磷重量10%的蜜胺甲醛树脂,调节PH为7.0,搅拌反应1.5小时,得第二包覆层。
4)将3)所得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红磷重量15%的氯化铜,调节PH值为6.0,于70℃温度下搅拌反应1.0小时,冷却至室温,水洗、过滤、干燥,得具有3层包覆层的灰色微胶囊化红磷。
5)取红磷量5%的环氧树脂,加入树脂量8倍的丙酮溶解,加入4)所得产物、加入红磷重量1.0%吐溫-80、0.8%JFC-2、60%的超细化钛白粉,乳化分散0.5小时,于90℃温度下真空干燥8小时,得产品白度化微胶囊红磷,其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实施例8
本发明白度化微胶囊红磷以红磷为芯材,表面有四层包覆层,第一层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及氢氧化锌包覆层,第二层是蜜胺-甲醛树脂包覆层,第三层为碳酸铜包覆层,第四层是含有钛白粉的酚醛树脂包覆层。
其操作步骤如下:(各组分加入量均为红磷的重量百分数)
1)芯材乳液的制备:将70g 400目红磷配制成35%(重量)的水溶液,加入红磷重量1.5%的明胶及红磷重量0.8%的JFC-S,乳化分散1.5小时,得芯材乳液。
2)在1)所得乳液中加入红磷重量15%的硫酸铝、15%的硫酸镁及15%的氯化锌,于40℃温度下调节PH为6.0,加热升温至100℃,在氮气保护下继续保温反应4.0小时,得第一包覆层。
3)于80℃温度下向2)所得溶液中加入红磷重量20%的蜜胺甲醛树脂,调节PH为5.5,搅拌反应1.5小时,得第二包覆层。
4)将3)所得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红磷重量15%的硫酸铜,调节PH值为7.0,于70℃温度下搅拌反应1.0小时,冷却至室温,水洗、过滤、干燥,得具有3层包覆层的灰色微胶囊化红磷。
5)取红磷量40%的酚醛树脂,加入树脂量20倍的丙酮溶解,加入4)所得产物、加入红磷重量1.0%吐溫-80、0.8%JFC-S、80%的超细化钛白粉,乳化分散0.5小时,于90℃温度下真空干燥8小时,得产品白度化微胶囊红磷,其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表1白度化微胶囊红磷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   PH3(μg/g·h)   氧化稳定性(mg/g·h)   吸湿性(%)   白度值   着火点(℃)   颜色
  实施例1   15.214   0.693   0.495   30.5   375   灰色
  实施例2   5.719   0.1082   0.12   36.7   405   灰色
  实施例3   3.251   0.1251   0.167   65.4   391   灰白色
  实施例4   0.408   0.1173   0.159   68.0   397   灰白色
  实施例5   3.523   0.1161   0.174   43.8   390   粉红色
  实施例6   0.825   0.1077   0.135   51.7   392   浅灰色
  实施例7   1.961   0.1190   0.273   58.9   385   浅灰色
  实施例8   0.354   0.1032   0.132   65.6   408   灰白色
  红磷原料   111.23   4.741   4.53   7.4   260   紫红色
注:白度化微胶囊红磷性能按下列方法测试。
1、氧化稳定性:
准确称取10.00g红磷悬浮于200ml水中,将此悬浮液加热至沸腾1.0小时,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00g分析纯氯化钠,溶解后用已标定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滤液中因磷氧化形成的含氧酸,以每克红磷消耗的氢氧化钠的毫克数来表示氧化稳定性。
2、吸湿性:
准确称取2.00g红磷,均匀分散于称量瓶中,将称量瓶放入30℃,装有18.6±0.5%硫酸溶液(相对湿度为90%)的密闭干燥箱中,放置10天后称重,计算红磷增加的重量,以每克红磷平均每天的增重百分比来表示吸湿性。
3、磷化氢释放量:
准确称取红磷样品10.00g悬浮于含100ml蒸馏水的500ml三口烧瓶中,使其在120℃硅油浴中加热保温2小时,在氮气的驱动下使产生的磷化氢与HgCl2反应生成不溶性的P(HgCl)3,P(HgCl)3被碘氧化,过量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滴定,从而计算每克红磷每小时释放的磷化氢的量,以μg/g·h表示。
4、着火点:
采用TGS-2测TGA,或用DSC-2C测DSC进行测定。
5、白度值的测定:
用SBDY-1数显白度仪测定,以黑丝绒布校正零点,以标准碳酸钙白度为100为标准,采用SBDY-1数显白度仪进行测定。

Claims (6)

1、一种白度化微胶囊红磷,以红磷为芯材,表面有包覆层,其特征在于包覆层为四层,第一层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锌和氢氧化锡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层是明胶-醛或聚乙烯醇-醛中的一种或蜜胺类树脂中的一种;第三层为镍、铜的氢氧化物或/和碳酸盐中的一种;第四层是含有钛白粉的蜜胺类树脂中的一种或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中的一种。
2、一种要求1所述白度化微胶囊红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
1)芯材乳液的制备:将200~400目红磷按重量百分比配制成20~50%的水悬浮液,加入红磷重量0.8~3.0%的明胶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红磷重量0.1~1.0%的渗透剂,乳化分散0.5~2.0小时,得芯材乳液;
2)第一包覆层的制备:在1)所得的芯材乳液中加入红磷重量15~80%的镁、铝、锌、锡的氯化物或硫酸盐中至少一种,于40℃温度下调节PH值为4.0~8.0,加热至60~100℃,在氮气保护下保温1.5~6.0小时,得第一包覆层;
3)第二包覆层的制备:于60~80℃温度下在2)所得溶液中加入红磷重量2~25%高聚物固化剂,或加入红磷量5~20%的蜜胺类树脂,调节PH值为4.0~7.0,搅拌反应0.5~1.5小时,得第二包覆层;
4)第三包覆层的制备:室温下在3)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红磷重量1~25%的镍、铜的氯化物或硫酸盐中的至少一种,调节PH值为4.0~8.0,于40~80℃温度下反应0.5~1.0小时,冷却至室温,水洗、过滤、干燥。得有3层包覆层的灰色微胶囊化红磷;
5)第四包覆层的制备,采用以下步骤A)或B)制备:
A)采用蜜胺树脂包覆,在4)所得产物按重量百分比配制成20~50%水溶液,加入红磷重量0.5~2.0%的表面活性剂、红磷重量0.1~1.0%渗透剂及红磷重量30~80%钛白粉,乳化分散0.5~1.0小时,加入红磷量5~40%蜜胺类树脂,调节PH值为4.0~8.0,于60℃温度下加入树脂固化剂,其加入量为树脂量的0.5~8.0%,于70~100℃温度下固化反应0.5~3.5小时,冷却至60℃,加入蜜胺树脂量5~30%的甲醛捕捉剂,搅拌0.5~1.5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水洗,于90~120℃温度下真空干燥5~10小时,得白度化微胶囊红磷;
B)用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包覆,取红磷量5~40%的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加入树脂量8~20倍的丙酮或汽油溶解,加入4)所得产物、表面活性剂、渗透剂及红磷重量30~80%钛白粉,搅拌均匀,于90~120℃温度下真空干燥5~10小时,得灰白色白度化微胶囊红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度化微胶囊红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渗透剂是JFC、JFC-2、JFC-S。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度化微胶囊红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高聚物固化剂是甲醛、乙醛或戊二醛中的一种;步骤5)中的树脂固化剂是氯化铵、磷酸二氢铵、磷酸氢铵、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度化微胶囊红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蜜胺树脂是蜜胺甲醛树脂、蜜胺乙醛树脂、蜜胺脲醛树脂、蜜胺磷酸盐、蜜胺聚磷酸盐、蜜胺焦磷酸盐及蜜胺氰尿酸盐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度化微胶囊红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的、甲醛捕捉剂是尿素、亚硫酸氢钠、环亚乙基尿、2-羟甲基尿中的一种。
CNB2006100219739A 2006-09-29 2006-09-29 白度化微胶囊红磷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035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219739A CN100480356C (zh) 2006-09-29 2006-09-29 白度化微胶囊红磷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219739A CN100480356C (zh) 2006-09-29 2006-09-29 白度化微胶囊红磷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0014A true CN1940014A (zh) 2007-04-04
CN100480356C CN100480356C (zh) 2009-04-22

Family

ID=37958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2197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0356C (zh) 2006-09-29 2006-09-29 白度化微胶囊红磷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80356C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3542B (zh) * 2008-08-25 2011-05-11 温州大学 一种超细红磷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1684186B (zh) * 2008-09-27 2011-12-1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胶囊红磷及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微胶囊红磷的阻燃母料及聚苯醚合金
CN101691452B (zh) * 2009-09-23 2012-12-05 淮海工学院 多彩超细微胶囊红磷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435743A (zh) * 2013-08-30 2013-12-11 段宝荣 一种阻燃与耐光性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4017354A (zh) * 2014-06-09 2014-09-03 温州科力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作防爆装备的无卤高韧性红磷阻燃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54295A (zh) * 2016-12-05 2017-06-16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度化红磷、尼龙用低气味低散发白度化红磷阻燃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86631A (zh) * 2017-07-19 2017-10-24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聚氨酯的双层包覆微胶囊高效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74257A (zh) * 2017-10-24 2018-05-01 什邡市太丰新型阻燃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阻燃效率高的白度化红磷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85967A (zh) * 2018-10-26 2019-03-19 安庆市悦发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烯多孔梅花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2528A (zh) * 2019-07-15 2019-11-15 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微胶囊包覆浸润型红磷阻燃尼龙6及制备方法
CN110483989A (zh) * 2019-07-15 2019-11-22 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微胶囊包覆浸润型红磷阻燃尼龙66及制备方法
CN111349271A (zh) * 2018-12-24 2020-06-30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包覆微胶囊红磷的方法及应用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3542B (zh) * 2008-08-25 2011-05-11 温州大学 一种超细红磷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1684186B (zh) * 2008-09-27 2011-12-1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胶囊红磷及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微胶囊红磷的阻燃母料及聚苯醚合金
CN101691452B (zh) * 2009-09-23 2012-12-05 淮海工学院 多彩超细微胶囊红磷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435743A (zh) * 2013-08-30 2013-12-11 段宝荣 一种阻燃与耐光性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4017354A (zh) * 2014-06-09 2014-09-03 温州科力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作防爆装备的无卤高韧性红磷阻燃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54295A (zh) * 2016-12-05 2017-06-16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度化红磷、尼龙用低气味低散发白度化红磷阻燃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54295B (zh) * 2016-12-05 2021-09-03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度化红磷、尼龙用低气味低散发白度化红磷阻燃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86631A (zh) * 2017-07-19 2017-10-24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聚氨酯的双层包覆微胶囊高效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74257B (zh) * 2017-10-24 2019-03-15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阻燃效率高的白度化红磷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74257A (zh) * 2017-10-24 2018-05-01 什邡市太丰新型阻燃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阻燃效率高的白度化红磷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85967A (zh) * 2018-10-26 2019-03-19 安庆市悦发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烯多孔梅花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49271A (zh) * 2018-12-24 2020-06-30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包覆微胶囊红磷的方法及应用
CN110452528A (zh) * 2019-07-15 2019-11-15 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微胶囊包覆浸润型红磷阻燃尼龙6及制备方法
CN110483989A (zh) * 2019-07-15 2019-11-22 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微胶囊包覆浸润型红磷阻燃尼龙66及制备方法
CN110452528B (zh) * 2019-07-15 2022-01-04 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微胶囊包覆浸润型红磷阻燃尼龙6及制备方法
CN110483989B (zh) * 2019-07-15 2022-01-04 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微胶囊包覆浸润型红磷阻燃尼龙66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80356C (zh) 2009-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40014A (zh) 白度化微胶囊红磷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272C (zh) 高度取向片状颜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53638C (zh) 多层包覆粉末及其生产方法
CN1097622C (zh) 薄片状氧化铝和珠光颜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84915B (zh) 经表面涂布的阻燃性颗粒的生产方法和由其生产的颗粒
DE10332852B4 (de) Modifizierter roter Phosphor,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entfärbte Zusammensetzung von rotem Phosphor und flammwidrige Polymerzusammensetzung
CN106009045B (zh) 一种微胶囊红磷、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571756A (zh) 含有分散二氧化钛的非酸、非碱胶体溶液,其制备方法和含有该胶体溶液的涂布材料
CN106854295B (zh) 一种白度化红磷、尼龙用低气味低散发白度化红磷阻燃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437563A (zh) 多孔无机细颗粒
CN104893248B (zh) 一种无机杂化消烟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939163B (zh) 一种高度水分散性的荧光功能化有机粘土的制备方法
CN101362835A (zh) 一种氢氧化镁阻燃剂的表面处理方法
CN105482163A (zh) 一种高耐热微胶囊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763132A (zh) 阻燃性热塑性聚酯树脂组合物
CN1112414C (zh) 具有强烈彩虹色效果的珍珠颜料、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Zhang et al. Morphology control of zinc hydroxystannate microcapsules by sol–gel method and their enhanced flame retardancy properties for polyvinyl chloride composites
CN1690135A (zh) 一种具有高吸收性浅色的红外吸收粉体的防伪油墨
CN107722356A (zh)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微胶囊化赤磷阻燃剂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7803A (zh) 一种复合双层膜包覆硫磺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854067A (zh) 氢氧化镁粒子及其制法以及包含该粒子的树脂组合物
CN104059388A (zh) 一种双层包覆的微胶囊红磷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4706B (zh) 一种无载体环保协效阻燃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125C (zh) 高色度橙色珠光颜料
CN104387614A (zh) 一种环境友好型制备密胺树脂包覆红磷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Chongqing Kebao Cable Co.,Ltd.

Assignor: Sichuan Fire Fighting Inst., Ministry of Public Safety

Contract record no.: 201150000004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Whiteness microcapsule red phosphorus and its production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2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Open date: 20070404

Record date: 201107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