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4140B - 圆头锁眼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圆头锁眼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4140B
CN1924140B CN200610126244XA CN200610126244A CN1924140B CN 1924140 B CN1924140 B CN 1924140B CN 200610126244X A CN200610126244X A CN 200610126244XA CN 200610126244 A CN200610126244 A CN 200610126244A CN 1924140 B CN1924140 B CN 19241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nd end
needle plate
feeding table
needle
m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262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4140A (zh
Inventor
蒲野淳
清水靖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924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4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24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41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包括:上下运动的针杆;具有将支承被缝制物的左右一对布承载板固定的送料台的送料装置;在所述布承载板上可装卸的左右一对针板;以及利用上刀及下刀将从圆头锁眼线迹的缝制结束位置延伸的缝线切断的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承载板可以装卸在所述圆头锁眼线迹的尾部的前后方向长度每增加规定长度时前后方向长度就阶梯状增大的多种所述针板,设定所述多种的各针板的前后方向长度及在所述布承载板上的安装位置,从而在从所述布承载板的上方看时,使圆头锁眼线迹的缝制结束位置相对于所述切线装置相对性地处于一定位置。

Description

圆头锁眼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制由圆头部和尾部构成的圆头锁眼线迹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尤其是涉及能缝制不同长度的圆头锁眼线迹的圆头锁眼缝纫机。
背景技术
圆头锁眼缝纫机具有针杆、弯针、支承要进行圆头锁眼缝纫的被缝制物的送料台、以及设于送料台内部的切线装置。切线装置在圆头锁眼缝纫结束时将底线及芯线同时切断。
在日本公开特许公报2001-321589号(现有技术文献1)中记载着具有切线装置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在处于圆头锁眼线迹(由圆头部和从该圆头部直线状延伸的尾部构成的线迹)的中心线右侧的右侧布承载板上,通过台阶螺钉可转动地安装着上刀及下刀。在切线驱动曲柄上连接着连接连杆。上刀的一端部通过上刀连杆与所述连接连杆连接,下刀的一端部通过下刀连杆与所述连接连杆连接。
切线驱动曲柄通过切线连杆曲柄与缸体连接。切线时,一旦驱动缸体进入后,通过切线连杆曲柄及切线驱动曲柄使连接连杆移动。上刀和下刀同时朝相互接近的方向转动,在圆头锁眼线迹的缝制结束位置(尾部的末端位置)附近,将从圆头锁眼线迹延伸的底线及芯线同时切断。
圆头锁眼线迹的针距(从穿设在圆头部上的圆头孔的前端至缝制结束位置的长度)通常是18mm~36mm。圆头锁眼线迹的针距例如每隔4mm地区分成4个线迹组。第1线迹组的针距是18mm~22mm。第2线迹组的针距是22mm~26mm。第3线迹组的针距是26mm~32mm。第4线迹组的针距是32mm~36mm。对应于各线迹组分别准备了第1~第4针板及第1~第4上刀。
作业者在缝制第1线迹组(第2线迹组、第3线迹组、第4线迹组)的圆头锁眼线迹时,将第1针板(第2针板、第3针板、第4针板)以该针板的缝制圆头部的部分为基准安装在右侧布承载板的第1安装位置(第2安装位置、第3安装位置、第4安装位置)上。因安装于右侧布承载板的针板的种类不同,圆头锁眼线迹的尾部长度也不同。尾部的长度越长,则圆头锁眼线迹的缝制结束位置离上刀越近,尾部的长度越短,则圆头锁眼线迹的缝制结束位置离上刀越远。通过根椐安装于右侧布承载板的针板的种类更换上刀,可在因针板种类不同而不同的各缝制结束位置上将底线切断,能使切断后的底线的线端长度大致一定。
使用现有技术文献1中记载的圆头锁眼缝纫机时,作业者必须在每次改变缝制的圆头锁眼线迹的针距时更换成最适合该针距的针板及最适合该针板的上刀。因针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右侧布承载板的上面,故可容易地进行针板的更换作业。但是,在上刀更换作业中,必须将右侧布承载板取下后再将台阶螺钉取出,以断开连接连杆的连接,从而需要花费大量的作业时间及劳力。因此,不能容易地进行上刀的更换作业,必须根据针板的种类准备多种上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容易且迅速地进行缝制针距不同的圆头锁眼线迹时的更换作业的圆头锁眼缝纫机。
本发明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包括:上下运动的针杆;具有将支承被缝制物的左右一对布承载板固定的送料台的送料装置;在所述布承载板上可装卸的左右一对针板;利用上刀及下刀将从由圆头部和从该圆头部直线状延伸的尾部构成的圆头锁眼线迹的缝制结束位置延伸的缝线切断的切线装置;以及具有在所述圆头锁眼线迹上穿设圆头孔的锤子及切刀的开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承载板可以装卸在所述圆头锁眼线迹的尾部的前后方向长度每增加规定长度时前后方向长度就阶梯状增大的多种所述针板,设定所述多种的各针板的前后方向长度及在所述布承载板上的安装位置,从而在从所述布承载板的上方看时,使圆头锁眼线迹的缝制结束位置相对于所述切线装置相对性地处于一定位置。
采用上述构成,即使将多种针板中的任一种针板安装在布承载板上,从布承载板的上方看,圆头锁眼线迹的缝制结束位置相对于切线装置也相对性地处于一定位置。不需要更换上刀,能容易且迅速地进行缝制尾部长度不同的圆头锁眼线迹时的更换作业。也不需要根据针板的种类来准备多种上刀。
最好是设定所述多种的各针板的前后方向长度及在所述布承载板上的安装位置,使所述圆头锁眼线迹的尾部的前后方向长度越长,则所述多种的各针板上的缝制所述圆头部的部分的位置越远离所述切线装置。
由于在多种针板中,将缝制圆头部的部分设置在与缝制结束位置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因此,采用上述构成,可使圆头锁眼线迹的缝制结束位置相对于切线装置相对性地处于一定位置。
最好是设定所述多种的各针板的前后方向长度及在所述布承载板上的安装位置,使所述多种的各针板上的缝制所述尾部一侧的端部相对于所述切线装置处于一定位置。
由于在多种针板中,将缝制尾部一侧的端部设置在与缝制结束位置相同的一侧的部分,因此,采用上述构成,可使圆头锁眼线迹的缝制结束位置相对切线装置相对性地处于一定位置。
最好是所述送料装置具有使所述送料台分别在前后方向及与该前后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上移动的Y方向驱动电机及X方向驱动电机,所述圆头锁眼缝纫机包括: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用于输入从所述多种针板中指定所使用的针板的针板指定数据;缝制基准位置存储装置,该缝制基准位置存储装置将所述切刀的安装位置与所述圆头锁眼线迹的圆头孔的穿孔位置对应时的所述送料台的位置定为缝制基准位置,与所述多种的针板对应地存储所述缝制基准位置;以及送料台控制部,该送料台控制部在所述圆头锁眼线迹的缝制开始之前,根据所述针板指定数据将与指定的针板对应的所述缝制基准位置从所述缝制基准位置存储装置中读出,并驱动所述Y方向驱动电机,使所述送料台移动到所述读出的缝制基准位置。
采用这种构成,送料台控制部在所述圆头锁眼线迹的缝制开始之前,使送料台移动到与所使用的针板对应的缝制基准位置,由此,可消除因更换针板引起的切刀安装装置与圆头锁眼线迹的圆头孔穿孔位置的偏离,能高精度地在圆头锁眼线迹的圆头部上穿设圆头孔。
最好是包括检测所述Y方向驱动电机的旋转量的编码器,所述送料台控制部具有:对所述编码器输出的编码信号进行计数来获得计数值的计数器;以及当所述送料台移动到所述缝制基准位置时使所述计数器的计数值复位的复位部。
采用这种构成,可将与所使用的针板对应的缝制基准位置设定为送料台的原点位置。然后,只要不进行针板更换,就不需在圆头锁眼线迹的缝制开始之前进行使送料台移动到与所使用的针板对应的缝制基准位置的处理,可缩短圆头锁眼线迹的缝制时间。
最好是设定所述送料台的原点位置,使所述送料台从该原点位置移动到与所述各针板对应的缝制基准位置的移动量小于等于所述规定长度。
采用这种构成,由于送料台从初始的原点位置移动到与各针板对应的缝制基准位置的移动量小于等于规定长度,从而在变更针板后的最初的圆头锁眼线迹的缝制开始之前,可缩短使送料台移动到与所使用的针板对应的缝制基准位置所需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圆头锁眼缝纫机的立体图。
图2为圆头锁眼缝纫机的侧视图。
图3为送料台的俯视图。
图4为切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表示安装着各针板的送料台各自的原点位置的图。
图6为表示圆头锁眼缝纫机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7为表示缝制基准位置偏离量表的图。
图8为送料台的移动控制的流程图。
图9为用于说明使用第1针板时的图。
图10为用于说明使用第2针板时的图。
图11为用于说明使用第3针板时的图。
图12为用于说明使用第4针板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将本发明应用在例如用于在牛仔布(细斜纹布)上缝制具有尾结形状的圆头锁眼线迹HN(参照图4)的圆头锁眼缝纫机1上的例子。圆头锁眼线迹HN由圆头部HM和从该圆头部HM直线状延伸的尾部HK构成。
如图1所示,圆头锁眼缝纫机1包括:上方开放的大致呈矩形箱状的机座2;嵌入状配置在机座2上的底板部3;从底板部3的后方部竖立状设置的柱部4;以及从柱部4的上部向前方延伸的机壳部5。圆头锁眼缝纫机1被固定在缝纫机台板(未图示)上。
安装着缝针6a的针杆6可上下运动地设置在机壳部5的前端侧的下部。凸轮机构(未图示)将由缝纫机电机64(参照图6)产生的使主轴旋转的旋转力传递给针杆6。针杆6一边以规定幅度左右摆动一边上下运动。主轴每旋转2圈,针杆6在左侧摆动位置与右侧摆动位置之间往返1次。
如图2所示,弯针座80设置在底板部3内。两根弯针(未图示)与针杆6相向地设置在弯针座80上。两根弯针与针杆6的通过主轴及凸轮机构进行的上下运动同步地进行动作。在底板部3内设置有由θ方向驱动电机66和齿轮机构构成的转动机构81。针杆6和弯针座80通过转动机构81以转动轴82为中心沿水平面一体地进行转动。
开孔机构90具有用于穿设圆头孔HA的切刀14、锤子连接体68、锤子本体部91等。切刀14位于底板部3内的弯针座80的后方侧。切刀14可装卸地安装在安装台(未图示)上。锤子连接体68设置在机壳部5内的与切刀14相向的位置上。锤子驱动机构(未图示)使锤子连接体68上下移动。用于穿设圆头孔HA的锤子本体部91可装卸地安装在锤子连接体68的前端部。当锤子驱动机构使锤子连接体68(锤子本体部91)上下移动时,锤子本体部91相对切刀14从上方抵触或分离。开孔机构90通过使锤子本体部91与切刀14抵触,在加工布上缝制的圆头锁眼线迹HN上穿设圆头孔HA。
支承加工布的送料台7设置在底板部3的上面部。送料台7整体呈薄型的矩形箱状。如图3所示,左右一对布承载板8、9设置在送料台7上面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分。右针板10通过多根螺钉12(参照图4)可装卸地安装在右侧布承载板8的前后方向中途部分。左针板11通过多根螺钉12(参照图4)可装卸地安装在左侧布承载板9的前后方向中途部分。切线装置20设置在布承载板8、9的前端侧。盖板13将布承载板8、9的前端侧及切线装置20覆盖。
如图5所示,作为右针板10准备四种右针板10a~10d,作为左针板11准备四种左针板11a~11d。右针板10a~10d和左针板11a~11d分别将第1针板10a、11a、第2针板10b、11b、第3针板10c、11c、第4针板10d、11d分别作为一组来使用。
第1针板10a、11a在缝制针距(从穿设在圆头锁眼线迹HN上的圆头孔HA的前端至缝制结束位置NE的长度)为14mm~22mm的圆头锁眼线迹HNa时使用。第2针板10b、11b在缝制针距为22mm~30mm的圆头锁眼线迹HNb时使用。第3针板10c、11c在缝制针距为26mm~34mm的圆头锁眼线迹HNc时使用。第4针板10d、11d在缝制针距为34mm~42mm的圆头锁眼线迹HNd时使用。使用一种针板可缝制的圆头锁眼线迹HN的针距范围是8mm。
在缝制的圆头锁眼线迹HN的尾部HK的前后方向长度每增加规定长度、例如8mm或4mm时,第1针板10a、11a~第4针板10d、11d的前后方向长度就阶梯状地增大。
第1针板10a、11a安装在使针距为18mm(14mm~22mm的中间值)的圆头锁眼线迹HNa的缝制结束位置NE(尾部HK的末端位置)相对于切线装置20处于一定位置的位置上。第2针板10b、11b安装在使针距为26mm(22mm~30mm的中间值)的圆头锁眼线迹HNb的缝制结束位置NE相对于切线装置20处于与前述相同的一定位置的位置上。第3针板10c、11c和第4针板10d、11d也根据同样的基准进行安装。
第1针板10a、11a~第4针板10d、11d的前后方向长度以及第1针板10a、11a~第4针板10d、11d在布承载板8、9上的安装位置被设定成:从布承载板8、9的上方看,圆头锁眼线迹HN的缝制结束位置NE相对于切线装置20相对性地处于一定位置。
图5表示电源接通时送料台7相对底板部3移动到原点位置的状态。所缝制的圆头锁眼线迹HN的尾部HK的长度越长,则第1针板10a、11a~第4针板10d、11d上的缝制圆头部HM的部分(圆弧状切口部分)的位置越远离切线装置20。
使用第1针板10a、11a或第2针板10b、11b时,从缝针6a的落针点至切刀14的前端14a的距离为54mm。使用第3针板10c、11c或第4针板10d、11d时,从缝针6a的落针点至切刀14的前端14a的距离为66mm。
使用第1针板10a、11a时和使用第3针板10c、11c时,标准的穿孔位置MP(在缝制在加工布上的圆头锁眼线迹HN上穿设圆头孔HA的位置)是相对于切刀14的前端14a的位置向前方错开4mm的位置。缝制开始时,若送料台7向后方移动4mm,则标准的穿孔位置MP与切刀14的安装位置一致。
使用第2针板10b、11b时和使用第4针板10d、11d时,标准的穿孔位置MP是相对于切刀14的位置向后方错开4mm的位置。缝制开始时,若送料台7向前方移动4mm,则标准的穿孔位置MP与切刀14的安装位置一致。
设于底板部3内的送料装置74(参照图6)具有X方向移动机构(未图示)及Y方向移动机构(未图示)。X方向移动机构通过驱动X方向驱动电机15使送料台7沿X方向(左右方向)移动。Y方向移动机构通过驱动Y方向驱动电机16使送料台7沿Y方向(前后方向)移动。
保持加工布的左右一对压脚板手17、18(参照图3)设置在送料台7的上面。压脚(未图示)被安装在压脚板手17、18的前端部。压脚板手17、18通过气缸(未图示)进行动作,压脚可以在离开送料台7上表面的退避位置和与送料台7上表面抵触的按压位置之间移动。
对设于送料台7内部的切线装置20作出说明。
切线装置20用于将从加工布上缝制的圆头锁眼线迹HN的缝制结束位置延伸的底线及芯线切断。
如图3和图4所示,切线装置20包括:可转动地支承在右侧布承载板8上面的上刀构件21及下刀构件22;使上刀构件21及下刀构件22转动的切线作动机构23;以及驱动切线作动机构23的切线用气缸24等。
下刀构件22设置在安装于右侧布承载板8的右针板10的前侧。上刀构件21设置在下刀构件22的上侧。下刀构件22和上刀构件21由第1台阶螺钉26可转动地支承着。上刀21a设置在上刀构件21的前端部分。用于保持切断的底线及芯线的线保持件27与上刀构件21的前端部分固接。下刀构件22构成右针板10的一部分。上刀构件21和下刀构件22朝相互接近的方向转动,将底线及芯线切断。上刀构件21和下刀构件22切断底线及芯线的位置(线切断位置)应尽量靠近圆头锁眼线迹HN的缝制结束位置NE。
切线用气缸24沿左右方向设置在送料台7的前端侧内部。俯看大致呈U字状的连接构件28与切线用气缸24的活塞杆24a的前端部固接。切线装置20切线时,切线用气缸24从阀单元(未图示)接收压缩空气,由此使活塞杆24a向右方移动(参照图4中的箭头S)。
对切线作动机构23作出说明。
如图4所示,切线作动机构23设置在连接构件28的后侧,具有多个作动连杆。
第2台阶螺钉31将第1作动连杆30的弯曲部支承在右侧布承载板8的下面。第1作动连杆30能以该弯曲部(第2台阶螺钉31)为转动支点转动。向下延伸的支轴32的上端部与第1作动连杆30的前端部固接。支轴32可旋转地支承着滚柱构件33。在第1作动连杆30的后侧,驱动轴34能在从右侧布承载板8的下侧穿通到上侧的状态下转动。
驱动连杆35的弯曲部与驱动轴34的下端部(向右侧布承载板8下侧突出的一侧的端部)固接。驱动连杆35能以弯曲部(驱动轴34)为转动支点转动。第1作动连杆30的后端部通过第1销37与第1连接连杆36的右端部连接。第1连接连杆36的左端部通过第2销38与驱动连杆35的前端部连接。
俯看大致呈V字状的第2作动连杆39的弯曲部与驱动轴34的上端部(向右侧布承载板8上侧突出的一侧的端部)固接。在右侧布承载板8的上侧,第2作动连杆39能以弯曲部(驱动轴34)为转动支点转动。第2作动连杆39的第1臂部39a的前端部通过第3销41与第2连接连杆40的左端部连接。第2连接连杆40的右端部通过第4销42与突出形成在下刀构件22上的下刀连接部22b连接。
第2作动连杆39的第2臂部39b的前端部通过第5销44与第3连接连杆43的前端部连接。第3连接连杆43的后端部通过第6销45与突出形成在上刀构件21上的上刀连接部21b连接。
图4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凹部8a设置在右侧布承载板8的上面部。凹部8a中收容着第2连接连杆40及第3连接连杆43。第2作动连杆39、下刀构件22及上刀构件21的上刀连接部21b配设成与右侧布承载板8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
在右侧布承载板8的下侧,前后方向延伸的板构件46的后端部与驱动连杆35固接。螺旋弹簧48张设在板构件46的前端部与固接于右侧布承载板8下面的螺钉47之间。由于螺旋弹簧48拉伸由多个连杆30、35、36、39、40、43构成的连杆机构中的驱动连杆35,从而第1作动连杆30与固接于右侧布承载板8下面的限制螺钉49抵触。螺旋弹簧48通过连杆机构向图4所示的待机位置方向对第1作动连杆30弹性施力。
在第1作动连杆30位于待机位置的状态下,下刀构件22与右针板10一起作为针板发挥功能,上刀构件21处于向左针板11侧形成大的开口的状态。缝制结束时,驱动切线用气缸24后,通过第1作动连杆30及驱动连杆35的转动,上刀构件21和下刀构件22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在下刀构件22转动的途中,第2作动连杆39的驱动轴34、第2连接连杆40的第3销41及第4销42在规定斯间位于一条直线上。
此时,虽然第2作动连杆39在转动,但下刀构件22都实质性停止转动。上刀构件21继续向下刀构件2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切线装置20通过使上刀构件21朝停止转动的下刀构件22的方向转动而将底线及芯线切断。
参照图6说明圆头锁眼缝纫机1的控制系统。
圆头锁眼缝纫机1的控制装置50具有微机、输入接口56a、输出接口56b等。微机包含CPU51、ROM52、RAM53、非易失性存储器54等。输入接口56a及输出接口56b通过数据总线等公用总线55与微机连接。
在输入接口56a上连接着启动·停止开关57、连接于压脚的压脚开关58、定时信号发生器59、设定送料台7的X方向原点位置的X方向原点传感器60、设定送料台7的Y方向原点位置的Y方向原点传感器61、双列直插开关62、操作面板63、X编码器15a、Y编码器16a等。X方向原点传感器60及Y方向原点传感器61向输入接口56a发送表示送料台7到达了原点位置的原点信号。双列直插开关62向输入接口56a发送指定后述的圆头锁眼线迹HN的线迹组的指定信号。操作面板63向输入接口56a发送与用户选择的线迹对应的线迹选择信号。X编码器15a及Y编码器16a向输入接口56a发送编码信号。
在输出接口56b上连接着缝纫机电机64的驱动电路65、θ方向驱动电机66的驱动电路67、电磁切换阀70的驱动电路71、使送料台7在X方向上移动的X方向驱动电机15的驱动电路72、使送料台7在Y方向上移动的Y方向驱动电机16的驱动电路73、操作面板63等。电磁切换阀70与驱动锤子连接体68的气缸69连接。输出接口56b向各驱动电路65、67、71、72、73及操作面板63发送驱动信号及驱动脉冲信号。
双列直插开关62具有两个设定开关(未图示),通过该设定开关的组合来指定四种线迹组GP1~GP4中的任一种线迹组。第1线迹组GP1的针距范围是14mm~22mm。第2线迹组GP2的针距范围是22mm~30mm。第3线迹组GP3的针距范围是26mm~34mm。第4线迹组GP4的针距范围是34mm~42mm。
在作业者根据要缝制的线迹组变更设定开关的组合后,双列直插开关62向控制装置50(输入接口56a)发送指定与该组合对应的线迹组的指定信号。因变更线迹组时针板也变更,故来自双列直插开关62的指定信号不仅指定线迹组,也指定所使用的针板。
X方向驱动电机15及Y方向驱动电机16由分辨率为400脉冲的步进电机构成。控制装置50开环式驱动控制X方向驱动电机15及Y方向驱动电机16。编码盘(未图示)分别与X方向驱动电机15及Y方向驱动电机16固接。在编码盘上等间隔且放射状地刻印有400条细线。X编码器15a读取X方向驱动电机15的编码盘的细线。Y编码器16a读取Y方向驱动电机16的编码盘的细线。
X方向驱动电机15驱动1步(步进角为0.9度),则X编码器15a向输入接口56a输出1个编码信号。Y方向驱动电机16驱动1步,则Y编码器16a向输入接口56a输出1个编码信号。定时信号发生器59与圆头锁眼缝纫机1的主轴相关连。在进行圆头锁眼线迹HN的缝制处理时,定时信号发生器59检测主轴的旋转相位,输出各种相位信号。
ROM52中存储有多种圆头锁眼线迹HN的线迹数据、各种锁眼线迹的线迹数据、驱动控制程序、用于进行送料台7的移动控制的控制程序等。控制装置50通过执行驱动控制程序,根据线迹数据对驱动送料台7及旋转机构等的X方向驱动电机15、Y方向驱动电机16、电磁切换阀70等进行控制。
RAM53具有用作线迹数据存储器及各种工作存储器的存储区域,并具有缓冲存储器、指示器等存储区域。线迹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进行圆头锁眼线迹HN的缝制处理时与来自操作面板63的线迹选择信号对应的圆头锁眼线迹HN的线迹数据。
非易失性存储器54由EEPROM(可电气性改写的ROM)等构成。非易失性存储器54具有用作移动量存储器54a的存储区域和缝制基准位置偏离量表(参照图7)。移动量存储器54a以增量(或减量)方式存储X编码器15a输出的编码信号的脉冲数作为X方向计数值。移动量存储器54a以增量(或减量)方式存储Y编码器16a输出的编码信号的脉冲数作为Y方向计数值。缝制基准位置偏离量表对应地存储着各线迹组(第1线迹组GP1~第4线迹组GP4)、与各线迹组对应的针板种类(第1针板10a、11a~第4针板10d、11d)、以及缝制基准位置(切刀14的安装位置与标准的穿孔位置MP一致的位置)相对于送料台7初始的原点位置的偏离量。
参照图8的流程图说明圆头锁眼缝纫机1的控制装置50执行的送料台7的移动控制。图中的符号Si(i=11、12、13…)表示各步骤号。
当作业者接通圆头锁眼缝纫机1的电源时,控制装置50开始控制送料台7的移动。首先,控制装置50执行初始化处理(步骤S11)。在初始化处理中,控制装置50根据来自X方向原点传感器60及Y方向原点传感器61的原点信号,使送料台7移动到初始的原点位置。控制装置50移行到步骤S12,读入来自双列直插开关62的指定信号。
控制装置50移行到步骤S13,判断读入的指定信号指定的是第1线迹组GP1~第4线迹组GP4中的哪一种。当读入的指定信号指定的是第1线迹组GP1或第3线迹组GP3时,控制装置50从缝制基准位置偏离量表中读入与所读入的指定信号对应的偏离量。控制装置50移行到步骤S14,根据读入的偏离量,驱动Y方向驱动电机16使送料台7向后方的缝制基准位置移动4mm。控制装置50移行到步骤S16,使移动量存储器54a的Y方向计数值复位(设定为0),结束控制。
步骤S13中,当读入的指定信号指定的是第2线迹组GP2或第4线迹组GP4时,控制装置50从缝制基准位置偏离量表中读入与所读入的指定信号对应的偏离量。控制装置50移行到步骤S15,根据读入的偏离量,驱动Y方向驱动电机16使送料台7向前方的缝制基准位置移动4mm。控制装置50移行到步骤S16,使移动量存储器54a的Y方向计数值复位(设定为0),结束控制。
作业者在更换第1针板10a、11a~第4针板10d、11d及压脚的同时变更双列直插开关62的设定,在每次关断电源后再重新接通时,控制装置50执行上述送料台7的移动控制。
在此,根据来自双列直插开关62的指定信号间接性地指定针板的种类,但作业者也可通过操作面板63预先指定针板的种类。
对送料台7的移动控制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9表示的是作业者将右针板10a安装在右侧布承载板8上,将左针板11a安装在左侧布承载板9上,通过双列直插开关62设定第1线迹组GP1,然后接通圆头锁眼缝纫机1的电源时的动作。切刀14被固定在与缝针6a相隔54mm的位置上。压脚安装了最适合缝制第1线迹组GP1的压脚。
具有第1针板10a、11a和切线装置20的送料台7处于送料台7初始的原点位置(初始设定位置)(参照图9中的状态A)。控制装置50通过驱动Y方向驱动电机16使送料台7从初始的原点位置向后方的缝制基准位置移动4mm(参照图9中的状态B)。由此,标准的穿孔位置MP(缝制后在缝制在加工布上的圆头锁眼线迹HNa上穿设圆头孔HA的位置)与切刀14的安装位置一致。
控制装置50在B状态下使移动量存储器54a的Y方向计数值复位,将与第1针板10a、11a对应的缝制基准位置设定为送料台7的原点位置。然后,当缝制针距处于第1线迹组GP1的针距范围内的圆头锁眼线迹HN时,与第1针板10a、11a对应的缝制基准位置成为了送料台7的原点位置。
为了使缝制结束位置NE与缝针6a的落针点一致,控制装置50使送料台7向前方移动32mm(参照图9中的状态C)。控制装置50根据与来自操作面板63的线迹选择信号对应的线迹数据,执行圆头锁眼线迹HNa的缝制。缝制结束时,控制装置50使送料台7向后方移动32mm而返回缝制基准位置(参照图9中的状态D)。控制装置50通过驱动开孔机构90使锤子本体部91与切刀14抵触,在圆头锁眼线迹HNa上穿设圆头孔HA。控制装置50在使压脚上升的同时通过切线装置20将底线及芯线切断。
图10表示的是作业者将右针板10b安装在右侧布承载板8上,将左针板11b安装在左侧布承载板9上,通过双列直插开关62设定第2线迹组GP2,然后接通圆头锁眼缝纫机1的电源时的动作。切刀14被固定在与缝针6a相隔54mm的位置上。压脚安装了最适合缝制第2线迹组GP2的压脚。
具有第2针板10b、11b和切线装置20的送料台7处于送料台7初始的原点位置(初始设定位置)(参照图10中的状态A)。控制装置50通过驱动Y方向驱动电机16使送料台7从初始的原点位置向前方的缝制基准位置移动4mm(参照图10中的状态B)。由此,标准的穿孔位置MP(缝制后在缝制在加工布上的圆头锁眼线迹HNb上穿设圆头孔HA的位置)与切刀14的安装位置一致。
控制装置50在B状态下使移动量存储器54a的Y方向计数值复位,将与第2针板10b、11b对应的缝制基准位置设定为送料台7的原点位置。然后,当缝制针距处于第2线迹组GP2的针距范围内的圆头锁眼线迹HN时,与第2针板10b、11b对应的缝制基准位置成为了送料台7的原点位置。
为了使缝制结束位置NE与缝针6a的落针点一致,控制装置50使送料台7向前方移动24mm(参照图10中的状态C)。控制装置50根据与来自操作面板63的线迹选择信号对应的线迹数据,执行圆头锁眼线迹HNb的缝制。缝制结束时,控制装置50使送料台7向后方移动24mm而返回缝制基准位置(参照图10中的状态D)。控制装置50通过驱动开孔机构90使锤子本体部91与切刀14抵触,在圆头锁眼线迹HNb上穿设圆头孔HA。控制装置50在使压脚上升的同时通过切线装置20将底线及芯线切断。
图11表示的是作业者将右针板10c安装在右侧布承载板8上,将左针板11c安装在左侧布承载板9上,通过双列直插开关62设定第3线迹组GP3,然后接通圆头锁眼缝纫机1的电源时的动作。切刀14被固定在与缝针6a相隔66mm的位置上。压脚安装了最适合缝制第3线迹组GP3的压脚。
具有第3针板10c、11c和切线装置20的送料台7处于送料台7初始的原点位置(初始设定位置)(参照图11中的状态A)。控制装置50通过驱动Y方向驱动电机16使送料台7从初始的原点位置向后方的缝制基准位置移动4mm(参照图11中的状态B)。由此,标准的穿孔位置MP(缝制后在缝制在加工布上的圆头锁眼线迹HNc上穿设圆头孔HA的位置)与切刀14的安装位置一致。
控制装置50在B状态下使移动量存储器54a的Y方向计数值复位,将与第3针板10c、11c对应的缝制基准位置设定为送料台7的原点位置。然后,当缝制针距处于第3线迹组GP3的针距范围内的圆头锁眼线迹HN时,与第3针板10c、11c对应的缝制基准位置成为了送料台7的原点位置。
为了使缝制结束位置NE与缝针6a的落针点一致,控制装置50使送料台7向前方移动32mm(参照图11中的状态C)。控制装置50根据与来自操作面板63的线迹选择信号对应的线迹数据,执行圆头锁眼线迹HNc的缝制。缝制结束时,控制装置50使送料台7向后方移动32mm而返回缝制基准位置(参照图11中的状态D)。控制装置50通过驱动开孔机构90使锤子本体部91与切刀14抵触,在圆头锁眼线迹HNc上穿设圆头孔HA。控制装置50在使压脚上升的同时通过切线装置20将底线及芯线切断。
图12表示的是作业者将右针板10d安装在右侧布承载板8上,将左针板11d安装在左侧布承载板9上,通过双列直插开关62设定第4线迹组GP4,然后接通圆头锁眼缝纫机1的电源时的动作。切刀14被固定在与缝针6a相隔66mm的位置上。压脚安装了最适合缝制第4线迹组GP4的压脚。
具有第4针板10d、11d和切线装置20的送料台7处于送料台7初始的原点位置(初始设定位置)(参照图12中的状态A)。控制装置50通过驱动Y方向驱动电机16使送料台7从初始的原点位置向前方的缝制基准位置移动4mm(参照图12中的状态B)。由此,标准的穿孔位置MP(缝制后在缝制在加工布上的圆头锁眼线迹HNd上穿设圆头孔HA的位置)与切刀14的安装位置一致。
控制装置50在B状态下使移动量存储器54a的Y方向计数值复位,将与第4针板10d、11d对应的缝制基准位置设定为送料台7的原点位置。然后,当缝制针距处于第4线迹组GP4的针距范围内的圆头锁眼线迹HN时,与第4针板10d、11d对应的缝制基准位置成为了送料台7的原点位置。
为了使缝制结束位置NE与缝针6a的落针点一致,控制装置50使送料台7向前方移动24mm(参照图12中的状态C)。控制装置50根据与来自操作面板63的线迹选择信号对应的线迹数据,执行圆头锁眼线迹HNd的缝制。缝制结束时,控制装置50使送料台7向后方移动24mm而返回缝制基准位置(参照图12中的状态D)。控制装置50通过驱动开孔机构90使锤子本体部91与切刀14抵触,在圆头锁眼线迹HNd上穿设圆头孔HA。控制装置50在使压脚上升的同时通过切线装置20将底线及芯线切断。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例,即使将多种针板(第1针板10a、11a~第4针板10d、11d)中的任一种针板安装在布承载板8、9上,从布承载板8、9的上方看,圆头锁眼线迹HN的缝制结束位置NE相对于切线装置20也相对性地处于一定位置。不需要更换上刀21a(上刀构件21),能容易且迅速地进行缝制尾部HK长度不同的圆头锁眼线迹HN时的更换作业。也不需要根据针板的种类来准备多种上刀。
控制装置50在所述圆头锁眼线迹HN的缝制开始之前,使送料台7移动到与所使用的针板对应的缝制基准位置,可消除因更换针板引起的切刀14的安装位置与圆头锁眼线迹HN的圆头孔HA的标准穿孔位置MP的偏离,能高精度地在圆头锁眼线迹HN上穿设圆头孔HA。
通过双列直插开关62可容易地将指定所使用的针板的指定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50。
可将与所使用的针板对应的缝制基准位置设定为送料台7的原点位置。然后,只要不进行针板更换,就不需在圆头锁眼线迹HN的缝制开始之前进行使送料台7移动到与所使用的针板对应的缝制基准位置的处理,可缩短圆头锁眼线迹HN的缝制时间。
由于将送料台7的初始的原点位置设定成:送料台7从该初始的原点位置移动到与各针板对应的缝制基准位置的移动量为4mm,因此,在更换针板后的最初的圆头锁眼线迹HN的缝制开始之前,可缩短使送料台7移动到与所使用的针板对应的缝制基准位置所需的时间。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可作下列变形或扩展。
在电源接通时的送料台7的移动控制的步骤S11中,也可将使送料台7移动的初始的原点位置预先设定为与指定第1线迹组GP1或第3线迹组GP3时的缝制基准位置一致的位置。同样,也可将电源接通时使送料台7移动的初始的原点位置预先设定为与指定第2线迹组GP2或第4线迹组GP4时的缝制基准位置一致的位置。
也可在所缝制的圆头锁眼线迹HN的针距每增加规定长度、例如8mm和4mm以外的长度时,使针板的前后方向长度阶梯状地增大。

Claims (7)

1.一种圆头锁眼缝纫机,包括:上下运动的针杆;具有将支承被缝制物的左右一对布承载板固定的送料台的送料装置;在所述布承载板上可装卸的左右一对针板;利用上刀及下刀将从由圆头部和从该圆头部直线状延伸的尾部构成的圆头锁眼线迹的缝制结束位置延伸的缝线切断的切线装置;以及具有在所述圆头锁眼线迹上穿设圆头孔的锤子及切刀的开孔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承载板能装卸在所述圆头锁眼线迹的尾部的前后方向长度每增加规定长度时前后方向长度就阶梯状增大的多种所述针板,
设定所述多种的各针板的前后方向长度及在所述布承载板上的安装位置,从而在从所述布承载板的上方看时,使圆头锁眼线迹的缝制结束位置相对于所述切线装置相对性地处于一定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设定所述多种的各针板的前后方向长度及在所述布承载板上的安装位置,使所述圆头锁眼线迹的尾部的前后方向长度越长,则所述多种的各针板上的缝制所述圆头部的部分的位置越远离所述切线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设定所述多种的各针板的前后方向长度及在所述布承载板上的安装位置,使所述多种的各针板上的缝制所述尾部一侧的端部相对于所述切线装置处于一定位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具有使所述送料台分别在前后方向及与该前后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上移动的Y方向驱动电机及X方向驱动电机,
所述圆头锁眼缝纫机包括:
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用于输入从所述多种针板中指定所使用的针板的针板指定数据;
缝制基准位置存储装置,该缝制基准位置存储装置将所述切刀的安装位置与所述圆头锁眼线迹的圆头孔的穿孔位置对应时的所述送料台的位置定为缝制基准位置,与所述多种的针板对应地存储所述缝制基准位置;以及
送料台控制部,该送料台控制部在所述圆头锁眼线迹的缝制开始之前,根据所述针板指定数据将与指定的针板对应的所述缝制基准位置从所述缝制基准位置存储装置中读出,并驱动所述Y方向驱动电机,使所述送料台移动到所述读出的缝制基准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所述Y方向驱动电机的旋转量的编码器,
所述送料台控制部具有:对所述编码器输出的编码信号进行计数来获得计数值的计数器;以及当所述送料台移动到所述缝制基准位置时使所述计数器的计数值复位的复位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设定所述送料台的原点位置,使所述送料台从该原点位置移动到与所述各针板对应的缝制基准位置的移动量小于等于所述规定长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设定所述送料台的原点位置,使所述送料台从该原点位置移动到与所述各针板对应的缝制基准位置的移动量小于等于所述规定长度。
CN200610126244XA 2005-08-30 2006-08-23 圆头锁眼缝纫机 Active CN19241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48885 2005-08-30
JP2005248885A JP4650169B2 (ja) 2005-08-30 2005-08-30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
JP2005-248885 2005-08-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4140A CN1924140A (zh) 2007-03-07
CN1924140B true CN1924140B (zh) 2011-06-22

Family

ID=37816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26244XA Active CN1924140B (zh) 2005-08-30 2006-08-23 圆头锁眼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650169B2 (zh)
CN (1) CN19241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0533B (zh) * 2007-03-19 2012-10-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圆头锁眼缝纫机
CN101845715A (zh) * 2009-03-25 2010-09-2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锁眼缝纫机
TWI508677B (zh) * 2013-08-16 2015-11-21 Chee Siang Ind Co Ltd Hammer hammer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keyhole cut buttonhole devic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7134A (zh) * 1997-04-21 1998-10-28 迪科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带有多个刀块的扣眼缝纫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42355A (ja) * 1992-11-11 1994-05-24 Brother Ind Ltd ロックミシン
JPH09155085A (ja) * 1995-12-11 1997-06-17 Juki Corp 自動縫い縫製装置及び縫製装置
JP4686025B2 (ja) * 1999-12-16 2011-05-18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4468550B2 (ja) * 2000-05-16 2010-05-26 Juki株式会社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3779912B2 (ja) * 2001-11-19 2006-05-31 Juki株式会社 ボタン穴かがりミシン
JP4059477B2 (ja) * 2001-12-11 2008-03-12 Juki株式会社 ボタン穴かがり縫いミシン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7134A (zh) * 1997-04-21 1998-10-28 迪科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带有多个刀块的扣眼缝纫机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175290A 2003.06.24
JP特开平2001-232086A 2001.08.28
JP特开平2001-321589A 2001.11.20
JP特开平9-155085A 1997.06.17
JP特开平9-225166A 1997.09.0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4140A (zh) 2007-03-07
JP2007061250A (ja) 2007-03-15
JP4650169B2 (ja) 201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0637B (zh) 纽扣供给装置
CN1924140B (zh) 圆头锁眼缝纫机
US6095066A (en) Eyelet-buttonhole sewing machine
CN1746371B (zh) 带剪线装置的缝纫机
CN200988895Y (zh) 装饰片进给装置
CN1824872B (zh) 缝纫机
SE456091B (sv) Symaskin med en atergivningsenhet for visning av antingen data for valt monster eller i ett arbetsminne inmatade monster
CN101831768B (zh) 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CA1046613A (en) Pattern selection system for sewing machines
US4226199A (en) Sewing machine six motion work feeding mechanism
CN1837443B (zh) 嵌条缝纫机
CN101041923B (zh) 锁眼缝纫机
CN100366812C (zh) 锁扣眼缝纫机
CN1904183B (zh) 锁眼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CN101104984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US4759302A (en) Sewing machine
CN101440555A (zh) 缝纫机
US4738209A (en) Work material feeding device for sewing machine
CN1940163B (zh) 袋口滚边缝纫机
CN1861883B (zh) 缝纫机的中压脚机构
CN1924137A (zh) 带切线装置的缝纫机
US2024434A (en) Feeding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s
CN1769563B (zh) 锁钮孔缝纫机
JP2000197781A (ja) ミシン
KR20030043707A (ko) 단추구멍내기 재봉기의 밑실 절단 장치 및 단추구멍내기재봉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