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5715A - 锁眼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锁眼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5715A
CN101845715A CN201010119465A CN201010119465A CN101845715A CN 101845715 A CN101845715 A CN 101845715A CN 201010119465 A CN201010119465 A CN 201010119465A CN 201010119465 A CN201010119465 A CN 201010119465A CN 101845715 A CN101845715 A CN 101845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knife
control device
sewing machine
eedle
m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9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村和人
柴田到
野村悦造
蒲野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736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022092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7362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022093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45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57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锁眼缝纫机包括能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切刀。切刀通过在不同的移动位置下降而在加工布上形成钮孔。操作者可在不更换切刀的情况下形成不同长度的钮孔。切刀可在不移动的加工布或低速移动的加工布上形成钮孔。钮孔可在不受加工布移动影响的情况下以较高的精度形成。切刀不会妨碍用于形成锁眼线迹的加工布的移动。锁眼缝纫机能形成高质量的锁眼线迹。切刀通过避让指示部的指示而朝避让位置移动。避让位置是从机针离开的位置。移动到避让位置的切刀不会妨碍将针线穿过机针的穿线作业。操作者能容易且高效地实施穿线作业。

Description

锁眼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加工布上形成锁眼线迹的锁眼缝纫机。
背景技术
锁眼缝纫机在加工布上形成钮孔,并对形成的钮孔周围进行锁缝。锁眼缝纫机包括送布机构、切刀和机针。加工布随着送布机构的动作而在底座上沿前后方向移动。切刀通过下降到加工布并将该加工布切断来形成钮孔。机针上升、下降,在钮孔周围形成锁眼线迹。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平成11年128578号记载的锁眼缝纫机中,通过使切刀多次下降,在不更换切刀的情况下形成不同长度的钮孔。切刀朝着移动的加工布下降。切刀形成的钮孔例如会在加工布的移动速度较大时产生位置偏离。切刀无法以较高的精度在加工布的规定位置形成钮孔。
机针和切刀在加工布的移动方向(前后方向)上排列配置。机针与切刀的上述移动方向的间隔为数mm左右。操作者在缝制开始时实施将针线穿过机针针孔的穿线作业。位于机针附近的切刀会妨碍穿线作业。
日本专利公报第4026886号记载的锁眼缝纫机中,在使机针朝右移动后的状态下停止缝纫机,使机针从切刀离开,藉此使穿线作业变得容易。
为形成锁眼线迹,锁眼缝纫机的机针可在左右方向上以规定宽度(数mm左右)移动。缝纫机停止时机针的移动是规定宽度内的移动。朝右移动后的机针与切刀的间隔对于进行穿线作业的操作者而言并不是足够的间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以较高的精度在加工布的规定位置形成钮孔的锁眼缝纫机。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容易且高效地实施将针线穿过机针针孔的穿线作业的锁眼缝纫机。
技术方案1的锁眼缝纫机中,包括相对于在底座上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加工布而上升、下降的切刀和机针,通过上述切刀下降,在上述加工布上形成钮孔,通过上述机针上升、下降,在上述钮孔周围形成锁眼线迹,其特征在于,上述切刀以能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状态设置。
技术方案1的锁眼缝纫机中,切刀能沿前后方向移动。切刀通过在前后方向的不同位置下降来形成钮孔。操作者在形成不同长度的钮孔时不用更换切刀。钮孔可在不移动加工布的情况下或加工布的移动速度较小的状态下形成。钮孔可在不受加工布移动影响的情况下以较高的精度形成。加工布在不受切刀影响的情况下移动,可提高锁眼线迹质量。
技术方案2的锁眼缝纫机包括:使上述切刀上升、下降的上下驱动机构;以及使上述切刀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前后驱动机构。
技术方案2的锁眼缝纫机包括独立的上下驱动机构和前后驱动机构。切刀通过前后移动机构的动作而沿前后方向移动。切刀通过上下驱动机构的动作而在前后方向的任意移动位置下降,在加工布上形成钮孔。
技术方案3的锁眼缝纫机中,上述上下驱动机构包括:上下驱动用的第一致动器、以及通过该第一致动器的驱动而沿上下方向移动的上下移动台,上述前后驱动机构包括:前后驱动用的第二致动器、通过该第二致动器的驱动而以上下方向的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的轴、以能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状态安装于上述上下移动台的前后移动台、以及将上述轴的转动传递到上述前后移动台并使该前后移动台移动的连杆机构,上述切刀安装于上述前后移动台。
技术方案4的锁眼缝纫机中,上述前后驱动机构包括:前后驱动用的第二致动器、以及通过该第二致动器的驱动而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前后移动台,上述上下驱动机构包括:上下驱动用的第一致动器;能沿上下方向移动地支撑于上述前后移动台的上下移动台;以及将该上下移动台与上述第一致动器连接、将该第一致动器的动作传递到上述上下移动台、移动该上下移动台的连杆机构,上述切刀安装于上述上下移动台。
技术方案3或4的锁眼缝纫机包括结构简单的上下驱动机构和前后驱动机构。切刀通过上下驱动机构的动作而可靠地上升、下降。切刀通过前后驱动机构的动作而可靠地沿前后方向移动。
技术方案5的锁眼缝纫机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根据缝制数据来控制上述机针的上升、下降和上述加工布的移动,以用上述钮孔两侧的曲折缝部和上述钮孔前后的套结部来形成上述锁眼线迹,并且上述控制装置控制成使上述切刀在上述套结部的形成中进行下降动作。
技术方案5的锁眼缝纫机中,切刀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动作而在套结部的形成中下降。加工布在套结部的形成中低速移动。下降的切刀在不受加工布移动影响的情况下将加工布切断,以较高的精度形成钮孔。
技术方案6的锁眼缝纫机中,上述控制装置包括在与上述套结部对应的缝制数据中设定下降标识符的标识符设定部,根据该标识符设定部设定好的下降标识符来控制上述上下驱动机构,执行上述切刀的下降动作。
技术方案6的锁眼缝纫机中,控制装置的标识符设定部对与套结部对应的缝制数据设定下降标识符。在根据缝制数据形成锁眼线迹的期间,控制装置根据下降标识符来控制上下驱动机构。切刀通过上下驱动机构的动作而在套结部的形成中可靠地下降。
技术方案7的锁眼缝纫机中,上述控制装置包括根据设定了上述下降标识符的缝制数据来计算上述切刀的下降位置的下降位置计算部,根据该下降位置计算部的计算结果来控制上述前后驱动机构,使上述切刀朝上述下降位置移动,执行上述切刀的下降动作。
技术方案7的锁眼缝纫机中,控制装置的下降位置计算部针对设定了下降标识符的缝制数据计算切刀的下降位置。控制装置根据下降位置的计算结果来控制前后驱动机构。切刀通过沿前后方向移动、在上述下降位置下降来切断加工布。在套结部的形成中,切刀通过在前后方向的不同下降位置下降来形成比该切刀长的钮孔。
技术方案8的锁眼缝纫机中,上述控制装置包括对上述下降位置计算部计算出的上述切刀的下降位置进行修正的下降位置修正部。
技术方案9的锁眼缝纫机中,上述下降位置修正部根据缝纫机马达的旋转速度、上述加工布的移动速度、上述加工布的种类以及线的种类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上述下降位置的修正量。
技术方案8、9的锁眼缝纫机将下降位置计算部计算出的切刀的下降位置修正后使用。下降位置的修正量根据会对切刀和加工布的位置偏离造成影响的缝制条件进行确定。切刀以较高的精度形成钮孔。
技术方案10的锁眼缝纫机还包括:指示上述切刀的避让移动的避让指示部;以及根据该避让指示部的指示来控制上述前后驱动机构、以使上述切刀朝从上述机针离开的避让位置移动的控制装置。
技术方案10的锁眼缝纫机包括指示切刀的避让移动的避让指示部。控制装置根据避让指示部的指示进行控制动作,使切刀朝从机针离开的避让位置移动。避让指示部例如是操作者操作的开关。操作者在将针线穿过机针的穿线作业前操作避让指示部。切刀朝从机针离开的位置移动,以不妨碍穿线作业。
技术方案11的锁眼缝纫机还包括通知部,在上述切刀朝上述避让位置移动时,上述通知部根据上述控制装置的指令进行规定的通知。
技术方案11的锁眼缝纫机包括通知部。切刀朝避让位置移动时,通知部根据控制装置的指令进行通知动作。操作者等待切刀的移动,能安全地实施穿线作业。
技术方案12的锁眼缝纫机还包括指示上述切刀的复原移动的复原指示部,并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根据上述复原指示部的指示来控制上述前后驱动机构,以使上述切刀朝接近上述机针的复原位置移动。
技术方案12的锁眼缝纫机包括指示切刀的复原移动的复原指示部。切刀通过控制装置根据复原指示部的指示进行控制动作而朝避让前的位置复原。复原指示部例如是操作者操作的开关。操作者在穿线作业结束后操作复原指示部。切刀通过朝接近机针的复原位置移动来应对缝制中的钮孔形成动作。
技术方案13的锁眼缝纫机中,在上述切刀朝上述复原位置移动时,上述通知部根据上述控制装置的指令进行规定的通知。
技术方案13的锁眼缝纫机包括通知部。切刀朝复原位置移动时,通知部根据控制装置的指令进行通知动作。操作者知晓切刀的复原移动,能安全地实施穿线后的作业。
技术方案14的锁眼缝纫机还包括使上述机针沿左右方向移动的机针移动机构,上述控制装置在根据上述避让指示部的指示进行控制动作时,对上述机针移动机构进行控制,以使上述机针朝左或朝右移动。
技术方案14的锁眼缝纫机中,在使切刀朝避让位置移动的同时使机针沿左右方向移动。机针从切刀离开。操作者能容易地实施将针线穿过机针的穿线作业。
技术方案15的锁眼缝纫机还包括压脚驱动机构,该压脚驱动机构使将上述加工布按压于上述底座上的压脚上升、下降,上述控制装置在根据上述避让指示部的指示进行控制动作时,对上述压脚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以使上述压脚下降而按压上述加工布。
技术方案15的锁眼缝纫机中,在使切刀朝避让位置移动的同时使压脚下降。压脚从机针的前端离开。操作者能容易地实施将针线穿过机针的穿线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锁眼缝纫机的立体图。
图2是将机针和切刀部分放大表示的侧视图。
图3是送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针线的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上方观察钮孔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从下方观察钮孔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7A、图7B是切刀的上下方向移动动作的说明图。
图8A、图8B是切刀的前后方向移动动作的说明图。
图9是锁眼缝纫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10是锁眼缝纫机所形成的锁眼线迹的俯视图。
图11是缝制参数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控制装置所执行的下降标识符设定步骤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控制装置所执行的下降标识符设定步骤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切断位置和切刀的下降位置计算例的图表。
图15是控制装置所执行的锁眼线迹形成动作的流程图。
图16是控制装置所执行的钮孔形成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从右方观察变形例的钮孔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18是从左方观察变形例的钮孔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19A、图19B是变形例的切刀的上下方向移动动作的说明图。
图20A、图20B是变形例的切刀的前后方向移动动作的说明图。
图21是变形例的缝制参数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变形例的下降标识符设定步骤的流程图。
图23是表示变形例的切断位置和切刀的下降位置计算例的图表。
图24是变形例的锁眼缝纫机所包括的操作面板的主视图。
图25是进行穿线作业时控制装置所执行的流程图。
图26是表示压脚上升后的状态的机臂前端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27是表示压脚下降后的状态的机臂前端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28是表示切刀朝后方移动后的状态的机臂前端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29是表示位于中央的机针与压脚的位置关系的放大主视图。
图30是表示朝右方移动后的机针与压脚的位置关系的放大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表示最佳实施方式的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0所示,锁眼缝纫机形成锁眼线迹60和该锁眼线迹60内侧的钮孔65。下面的说明中,方向的定义使用图1、图3等中用箭头表示的前、后和左、右。
如图1所示,锁眼缝纫机M包括作业台板1、缝纫机马达2、踏脚板3、操作面板4和控制装置5。缝纫机马达2固定于作业台板1中央下部。踏脚板3配置于作业台板1下方。控制装置5设置于作业台板1右侧下部的收容箱内。操作面板4设置于控制装置5的收容箱前部。
操作者操作操作面板4来设定缝制参数。操作者通过操作踏脚板3来驱动、停止缝纫机马达2。
锁眼缝纫机M包括底座6、立柱7和机臂8。底座6固定于作业台板1中央上部。立柱7在底座6的后部设置成朝上方竖立。机臂8从立柱7的上部以与底座6相对的形态朝前方延伸。
如图2所示,锁眼缝纫机M在机臂8前端部的内侧支撑着针杆31。机针32安装于朝机臂8下方延伸的针杆31的下端。针杆31和机针32通过设置在机臂8内的针杆驱动机构(未图示)的动作而上升、下降。针杆31和机针32通过针杆移动马达36(参照图9)的驱动而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针杆31和机针32在左右方向的移动端上升、下降。针杆驱动机构通过缝纫机马达2的驱动进行动作。
如图4所示,锁眼缝纫机M包括两个线引导构件33a、33b、夹线机构34和挑线杆35。线引导构件33a安装于机臂8上部。线引导构件33b安装于线引导构件33a前方的机臂8右侧。
夹线机构34包括第一夹线器40、第二夹线器41和辅助夹线器42。第一夹线器40、辅助夹线器42和第二夹线器41在上下方向上排列配置于线引导构件33b前方的机臂8右侧。挑线杆35具有朝机臂8右侧突出的前端部。挑线杆35的前端部通过设置在机臂8内的挑线杆驱动机构(未图示)的动作而上升、下降。挑线杆驱动机构通过缝纫机马达2的驱动而与针杆驱动机构同步地动作。
如图4所示,针线33穿过线引导构件33a、33b并依次卷挂于夹线机构34的第一夹线器40、辅助夹线器42和第二夹线器41。卷挂于夹线机构34的针线33在钩在挂线器33c上后,穿过挑线杆35前端的线孔。穿过挑线杆35的针线33在穿过配置于挑线杆35下方的引导构件33d、33e后,穿过机针32前端的线孔。
夹线机构34对卷挂于第一夹线器40、第二夹线器41和辅助夹线器42的针线33赋予张力。第一夹线器40通过松线螺线管45(参照图9)的动作而解除赋予针线33的张力。夹线机构34赋予针线33的张力在松线螺线管45动作的期间变小。针线33的张力能通过松线螺线管45的驱动分两阶段地进行切换。
挑线杆35下降时放松针线33。机针32在针线33松弛期间下降并刺入加工布。针线33在加工布下方的底座6内与底线交织。针线33通过挑线杆35的上升而绷紧,在加工布上形成锁眼线迹60(参照图10)。
如图2所示,锁眼缝纫机M在机针32的后侧包括钮孔形成装置50。钮孔形成装置50包括切刀51、支撑构件52和切刀杆53。切刀杆53支撑于机臂8前端部,并配置于针杆31后侧。支撑构件52固定于朝机臂8下方延伸的切刀杆53下端。切刀51能装拆地安装于支撑构件52。切刀杆53和切刀51通过上下驱动机构80(参照图5、图6)的动作而上升、下降。切刀杆53和切刀51通过前后驱动机构90的动作而沿前后方向移动。
如图3所示,送料机构10设置于底座6内和底座6上部。送料机构10包括送料板11、压脚12和送料马达13。送料板11是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板。送料板11嵌合在固定于底座6上表面的引导板14、14之间。送料板11后部支撑于底座6内的支撑台15。
支撑台15左端部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杆16前部连接。连接杆16后部与移动台17连接。连接杆16利用设置在支撑台15前方和移动台17后方的轴承19、19支撑成能沿前后方向移动。底座6在连接杆16右侧包括与该连接杆16平行地延伸的引导杆20。引导杆20穿过移动台17右端部。引导杆20沿前后方向引导移动台17。移动台17通过引导杆20和轴承19、19的引导而沿前后方向移动。通过移动台17的移动,支撑台15保持着连接杆16的连接间隔沿前后方向移动。
送料马达13配置于底座6内的支撑台15和移动台17左侧。送料马达13驱动驱动带轮13a旋转。送料机构10包括卷挂于驱动带轮13a与从动带轮(未图示)之间的驱动皮带21。从动带轮在驱动带轮13a的后方离开配置。移动台17在驱动带轮13a与从动带轮之间固定于驱动皮带21。驱动皮带21随着送料马达13所驱动的驱动带轮13a的旋转而旋转。通过驱动皮带21的旋转,支撑台15和移动台17沿前后方向移动。
移动台17包括朝底座6上部突出的支撑部17a。支撑部17a将压柄18后端部支撑成能以左右方向的轴为中心进行摆动。压柄18在底座6上方朝前方延伸。压脚12安装于压柄18前端部。压柄18前部通过弹簧力(未图示)的作用朝下方移动。如图2、图3所示,压脚12重叠于送料板11上表面,按压加工布(未图示)。如图2所示,压脚12在机针32的前后重叠于送料板11。
通过支撑台15和移动台17的移动,送料板11和压脚12沿前后方向同步地移动。通过送料板11和压脚12的移动,加工布在底座6上表面沿前后方向移动。如图3所示,送料板11包括下降的机针32所穿过的针孔11a。针孔11a是在送料板11的移动方向(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孔。
送料马达13和压脚马达22(参照图9)是步进马达。加工布的送料移动量能通过控制送料马达13的驱动进行调节。压脚12的上升量和下降量能通过控制压脚马达22的驱动进行调节。送料马达13包括检测该送料马达13的旋转位置的送料位置传感器101(参照图9)。
压脚马达22包括检测该压脚马达22的旋转位置的压脚位置传感器102(参照图9)。送料位置传感器101和压脚位置传感器102是旋转编码器、光学传感器等公知的传感器。
送料位置传感器101和压脚位置传感器102将各自的检测信号输入到控制装置5(参照图9)。控制装置5将送料位置传感器101检测出的送料马达13的旋转位置与基准旋转位置进行比较,藉此计算出送料板11和压脚12的前后方向的移动位置、即加工布的移动位置。基准旋转位置是送料机构10位于原点位置时送料马达13的旋转位置。送料机构10的原点位置是在送料板11和压脚12的前后方向移动范围内的最后方位置。
控制装置5将压脚位置传感器102检测出的压脚马达22的旋转位置与基准旋转位置进行比较,藉此计算出压脚12的上下方向位置。基准旋转位置是压脚12位于原点位置时压脚马达22的旋转位置。压脚12的原点位置是在压脚12的上下方向移动范围内的最上方位置。
下面对钮孔形成装置50进行说明。
如图5、图6所示,钮孔形成装置50的切刀51通过上下驱动机构80的动作而上升、下降,通过前后驱动机构90的动作而沿前后方向移动。切刀51下降时将送料板11上的加工布切断,形成钮孔65(参照图10)。上下驱动机构80将切刀驱动螺线管81(相当于第一致动器)作为驱动源。前后驱动机构90将切刀驱动马达91(相当于第二致动器)作为驱动源。切刀驱动马达91是步进马达。
如图5所示,锁眼缝纫机M包括上下移动板98(相当于上下移动台)。上下移动板98能上下移动地支撑于机臂8(参照图2)前端部。上下移动板98在其下部具有前后延伸的导轨98a。导轨98a与前后移动板97(相当于前后移动台)嵌合。前后移动板97通过导轨98a的引导能沿前后方向移动。切刀51的支撑构件52固定于前后移动板97下部。
切刀杆53(相当于转动轴)能转动地嵌入上下移动板98的一部分。如图6所示,切刀杆53的嵌入位置是从前后移动板97离开的位置。切刀杆53具有固定于其下端部的连接臂96。连接臂96在其朝前后移动板97延伸的前端部支撑着滑动器96a。滑动器96a能以上下方向的轴为中心进行转动。前后移动板97具有朝切刀杆53延伸的臂。该臂包括能供滑动器96a嵌入的槽97a。如图6所示,切刀杆53和前后移动板97通过使滑动器96a与槽97a嵌合而连接。
切刀杆53能以上下方向的轴为中心进行转动。连接臂96的前端随着切刀杆53的转动而摆动。前后移动板97和切刀51通过连接臂96的摆动而沿着导轨98a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连接臂96、滑动器96a和槽97a相当于连杆机构。
切刀杆53上部突出到上下移动板98的上侧。如图5所示,筒构件82嵌合于切刀杆53外侧。切刀杆53在筒构件82内转动。切刀杆53和筒构件82沿上下方向一体移动。上下移动板98和切刀51通过切刀杆53和筒构件82沿上下方向移动而上升、下降。
上下驱动机构80包括切刀驱动螺线管81、轴保持构件83、摆动杆85和弹簧86。轴保持构件83固定于筒构件82上下方向的中间部。轴保持构件83与摆动杆85连接。摆动杆85配置于轴保持构件83后方。摆动杆85是以左右方向的轴85a为中心进行摆动的L字形杆。轴保持构件83与摆动杆85的朝前方延伸的臂连接。弹簧86与摆动杆85的朝前方延伸的臂连接。弹簧86对摆动杆85的前部施加朝上的作用力。
切刀驱动螺线管81配置于摆动杆85后方。切刀驱动螺线管81具有朝前方延伸的柱塞81a。柱塞81a与摆动杆85的朝上方延伸的臂连接。柱塞81a通过切刀驱动螺线管81的驱动而朝前方突出。摆动杆85通过柱塞81a的突出而摆动(图7B的箭头X6方向)。摆动杆85前端部通过轴保持构件83将筒构件82压下。切刀51随着筒构件82和切刀杆53朝下移动而下降。
切刀驱动螺线管81处在非驱动状态时,摆动杆85通过弹簧86的力的作用而摆动(图7A的箭头X2方向)。摆动杆85前端部通过轴保持构件83将筒构件82抬起。切刀51随着筒构件82和切刀杆53朝上移动而上升。
图7A表示切刀51上升后的状态。图7B表示切刀51下降后的状态。图7A中的箭头X1、图7B中的箭头X5表示柱塞81a的动作方向。图7A中的箭头X2、图7B中的箭头X6表示摆动杆85的摆动方向。图7A中的箭头X3、图7B中的箭头X7是筒构件82和切刀杆53的移动方向。图7A中的箭头X4、图7B中的箭头X8表示切刀51的移动方向。
前后驱动机构90包括切刀驱动马达91和两个摆动臂93、94。切刀驱动马达91配置于切刀杆53和筒构件82的左方。切刀驱动马达91具有朝上方延伸的输出轴91a。摆动臂93固定于输出轴91a上端部。
切刀杆53上端部突出到筒构件82外侧。摆动臂94固定于切刀杆53的突出部分。摆动臂94在其朝摆动臂93延伸的前端部支撑着滑动器94a。滑动器94a能以上下方向的轴为中心进行转动,并能沿着上述轴移动。摆动臂93包括能供滑动器94a嵌入的槽93a。槽93a从摆动臂93前端部朝着基部延伸。摆动臂93、94通过使滑动器94a与槽93a嵌合而连接。
摆动臂93通过切刀驱动马达91的驱动而摆动。摆动臂93的摆动通过在槽93a内滑移的滑动器94a传递到摆动臂94。切刀轴53通过摆动臂94的摆动进行转动。前后移动板97和切刀51如上所述沿前后方向移动。
图8A表示切刀51朝前方移动后的状态。图8B表示切刀51朝后方移动后的状态。图8A中的箭头Y1、图8B中的箭头Y5表示摆动臂93的摆动方向,图8A中的箭头Y2、图8B中的箭头Y6表示摆动臂94的摆动方向。图8A中的箭头Y3、图8B中的箭头Y7表示切刀杆53的转动方向。图8A中的箭头Y4、图8B中的箭头Y9表示切刀51的移动方向。
切刀51前后方向的移动位置由切刀位置传感器104(参照图9)进行检测。切刀位置传感器104例如是对切刀驱动马达91的旋转位置进行检测的旋转编码器。切刀位置传感器104将其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装置5。控制装置5将切刀位置传感器104检测出的切刀驱动马达91的旋转位置与基准旋转位置进行比较,藉此计算出切刀51前后方向的移动位置。基准旋转位置例如是切刀51位于最后方时切刀驱动马达91的旋转位置。
如图9所示,控制装置5是用总线5f将CPU5a、ROM5b、RAM5c、非易失性存储器5g、输入接口5d和输出接口5e连接的计算机。
输入接口5d与上述的送料位置传感器101、压脚位置传感器102、切刀位置传感器104和操作面板4连接。输入接口5d将送料位置传感器101检测出的送料马达13的旋转位置、压脚位置传感器102检测出的压脚马达22的旋转位置、切刀位置传感器104检测出的切刀驱动马达91的旋转位置赋予CPU5a。输入接口5d将在操作面板4上设定的缝制参数赋予CPU5a。
CPU5a使用送料马达13的旋转位置来计算送料机构10的动作位置(送料板11和压脚12的前后方向移动位置)。CPU5a使用压脚马达22的旋转位置来计算压脚12的上下方向移动位置。CPU5a使用切刀驱动马达91的旋转位置来计算切刀51的前后方向移动位置。
非易失性存储器5g存储有送料马达13的基准旋转位置、压脚马达22的基准旋转位置和切刀驱动马达91的基准旋转位置。CPU5a将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g内的送料马达13的基准旋转位置用于计算送料机构10的动作位置。CPU5a将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g内的压脚马达22的基准旋转位置用于计算压脚12的上下方向移动位置。CPU5a将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g内的切刀驱动马达91的基准旋转位置用于计算切刀51的前后方向移动位置。
输入接口5d与踏板位置传感器3a及针杆位置传感器103连接。踏板位置传感器3a检测踏脚板3的操作状态。针杆位置传感器103检测针杆31和机针32的左右方向移动位置。输入接口5d将踏板位置传感器3a和针杆位置传感器103的检测结果赋予CPU5a。CPU5a根据踏板位置传感器3a的检测结果来执行后述的动作。CPU5a将针杆位置传感器103的检测结果作为后述动作的反馈信息使用。
控制装置5的输出接口5e与缝纫机马达2的驱动回路70、送料马达13的驱动回路71、压脚马达22的驱动回路72、针杆移动马达36的驱动回路73、松线螺线管45的驱动回路74、切刀驱动螺线管81的驱动回路75和切刀驱动马达91的驱动回路76连接。控制装置5的CPU5a通过输出接口5e朝驱动回路70~76输出控制信号。
送料马达13、压脚马达22、针杆移动马达36和切刀驱动马达91根据CPU5a的控制信号进行驱动。送料马达13驱动送料机构10,加工布沿前后方向送料移动。压脚马达22驱动压脚12上升。上升的压脚12从送料板11离开,解除对加工布的按压。针杆移动马达36沿左右方向往复驱动针杆31和机针32。如上所述,针杆31和机针32在左右方向的移动端交替地上升、下降,形成锁眼线迹60。切刀驱动马达91沿前后方向驱动切刀51。
松线螺线管45和切刀驱动螺线管81根据CPU5a的控制信号进行动作。如上所述,针线33的张力通过松线螺线管45的动作而减小。切刀51通过切刀驱动螺线管81的动作而下降,在加工布上形成钮孔65。
控制装置5的输出接口5e与操作面板4连接。控制装置5的CPU5a通过输出接口5e朝操作面板4输出控制信号。操作面板4包括显示部。显示部根据CPU5a的控制信号来进行必要的显示。
控制装置5的ROM5b存储有用于辅助设定缝制参数的参数设定辅助程序、用于根据缝制参数来生成缝制数据的缝制数据生成程序、用于根据所生成的缝制数据来执行缝制动作的缝制控制程序等。
如图10所示,锁眼缝纫机M所形成的锁眼线迹60具有左曲折部61、右曲折部62、前套结部63和后套结部64。机针32依次下降到图10中用黑圆点表示的位置。针线33形成用直线将机针32的下降位置连接的线迹。锁眼线迹60在缝制开始位置66开始,按前套结部63、左曲折部61、后套结部64和右曲折部62的顺序前进并返回前套结部63,在缝制结束位置67结束。图10中的虚线表示锁眼线迹60形成结束后机针32的运动轨迹。
切刀51在锁眼线迹60内侧形成钮孔65。控制装置5的CPU5a对钮孔形成装置50的上下驱动机构80和前后驱动机构90进行控制,以在右曲折部62形成后的前套结部63的形成中使切刀51下降,形成钮孔65。
图11是形成锁眼线迹60所需的缝制参数的说明图。图11的下图简化了图10的锁眼线迹60。钮孔65通过使长度为S的切刀51在3处切断位置68、68…下降、将加工布切断而形成。3处切断位置68、68…通过利用前后驱动机构90沿前后方向移动切刀51而实现。为了表示各位置上的切断长度,图11中的切断位置68、68…在X方向(左右方向)上错开位置进行表示。实际的切断位置68、68…不存在X方向的位置偏离。
如图11的上图所示,缝制参数是曲折缝长度A(mm)、切刀长度S(mm)、前套结长度D1(mm)、后套结长度D2(mm)、前切刀空间YE(mm)、后切刀空间YS(mm)等。
曲折缝长度A是形成于钮孔65两侧的左曲折部61和右曲折部62的长度。前套结长度D1是形成于钮孔65前部的前套结部63的长度。后套结长度D2是形成于钮孔65后部的后套结部64的长度。前切刀空间YE是钮孔65的前端(图11的下端)与前套结部63的间隔。后切刀空间YS是钮孔65的后端(图11的上端)与后套结部64的间隔。
控制装置5的CPU5a根据参数设定辅助程序进行动作,将控制信号赋予操作面板4,辅助缝制参数的设定。操作面板4的显示部根据控制信号进行显示,促使缝制参数的设定。操作者参照显示部的显示来对操作面板4进行操作,藉此依次设定缝制参数,即曲折缝长度A、切刀长度S、前套结长度D1、后套结长度D2、前切刀空间YE和后切刀空间YS。
控制装置5的CPU5a将缝制参数用于生成缝制数据。缝制数据是将机针32下降位置(图10中用黑圆点表示)的位置坐标(X,Y)按缝制顺序排列的数据。如图10、图11所示,缝制数据(X,Y)是将左右方向作为X轴、将前后方向作为Y轴的XY坐标。生成的缝制数据存储在RAM5c内。控制装置5的CPU5a将存储在RAM5c内的缝制数据依次读入,根据所读入的缝制数据将控制信号赋予送料马达13和针杆移动马达36,对加工布的前后方向(Y方向)的移动和机针32的左右方向(X方向)的移动进行控制,藉此形成锁眼线迹60。
控制装置5的CPU5a在缝制数据的生成过程中设定下降标识符。图12、图13所示的步骤中,下降标识符设定于与在右曲折部62之后形成的前套结部63对应的缝制数据中。图12、图13所示的步骤中,将切刀51的下降次数(切断次数)N设为最多三次,将相邻切断位置68、68的重叠长度S1(参照图11)设为1.0mm以上,并将切刀51与机针32的最小间隔L(参照图2)设为2.2mm。最小间隔L是移动到最前方的切刀51的前端与机针32之间的前后方向间隔。切断次数N、重叠长度S1和最小间隔L可根据锁眼缝纫机M的规格进行变更。
如图12所示,控制装置5的CPU5a判定是否实施“后形成”(S1)。所谓“后形成”,是指在锁眼线迹60的形成完成后形成钮孔65。操作者操作操作面板4来设定缝制参数时,可选择是否实施“后形成”。
实施“后形成”时(S1:是),控制装置5的CPU5a执行S15。不实施“后形成”时(S1:否),控制装置5的CPU5a判定前切刀空间YE与前套结长度D1之和(YE+D1)是否比2.2(mm)小(S5)。在YE+D1<2.2时(S5:是),控制装置5的CPU5a变更前切刀空间YE,以使YE+D1达到2.2(mm)(S10),并执行S15。在YE+D1≥2.2时(S5:否),控制装置5的CPU5a在不变更前切刀空间YE的情况下执行S15。
S5中,作为判定基准使用的2.2(mm)如上所述,是切刀51与机针32的最小间隔L。在YE+D1<2.2时,切刀51无法下降到最接近前套结部63的切断位置68。S10中的前切刀空间YE的变更是为了能在缝制中途形成钮孔65而进行的。实施“后切断”时,加工布可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因此,不需要S5的判定和S10的变更。
控制装置5的CPU5a计算钮孔65的长度HOL(S15)。钮孔65的长度HOL使用曲折缝长度A、前切刀空间YE和后切刀空间YS,用HOL=A-YS-YE进行计算。
控制装置5的CPU5a对钮孔长度HOL和切刀长度S进行比较(S20)。在HOL≤S时(S20:是),控制装置5的CPU5a将切断次数设为一次,并计算切断位置68前端的Y坐标y[3](S25)。如图11所示,y[3]是将锁眼线迹60的前端作为原点(0)时,前套结长度D1与前切刀空间YE之和(D1+YE)。
在HOL>S时(S20:否),控制装置5的CPU5a对钮孔长度HOL和(2S-1)进行比较(S30)。(2S-1)是从切刀长度S的2倍减去1(mm)后得到的值。如上所述,1(mm)是相邻切断位置68、68的重叠长度S1的最小值。
在HOL≤2S-1时(S30:是),控制装置5的CPU5a将切断次数设为两次,并计算第一次(最初)切断位置68前端的Y坐标y[3]和第二次(最后)切断位置68前端的Y坐标y[1](S35)。如上所述,y[3]是前套结长度D1与前切刀空间YE之和。如图11所示,y[1]是从前套结长度D1与曲折缝长度A之和(D1+A)减去后切刀空间YS和切刀长度S后得到的值。
在HOL>2S-1时(S30:否),控制装置5的CPU5a对钮孔长度HOL和(3S-2)进行比较(S40)。(3S-2)是从切刀长度S的3倍减去2(mm)后得到的值。2(mm)是相邻切断位置68、68的重叠长度S1的最小值的2倍(两次的量)。
在HOL≤3S-2时(S40:是),控制装置5的CPU5a将切断次数设为三次,并计算第一次(最初)切断位置68前端的Y坐标y[3]、第二次切断位置68前端的Y坐标y[2]和第三次(最后)切断位置68前端的Y坐标y[1](S45)。如上所述,最初切断位置68的Y坐标y[3]是前套结长度D1与前切刀空间YE之和。如上所述,最后切断位置68的Y坐标y[1]是从前套结长度D1与曲折缝长度A之和(D1+A)减去后切刀空间YS和切刀长度S后得到的值。第二次切断位置68的Y坐标y[2]是y[3]与y[1]的中间位置,可用(y[3]+y[1])/2进行计算。
在HOL>3S-2时(S40:否),控制装置5的CPU5a判定为无法通过三次切断形成钮孔65。控制装置5的CPU5a执行错误处理(S47),在不设定下降标识符的情况下结束标识符设定动作。
错误处理中,控制装置5的CPU5a例如将控制信号赋予操作面板4,在该操作面板4的显示部中进行错误显示。观察到错误显示的操作者通过重新设定缝制参数或更换切刀51进行应对。
在S25、S35或S45中计算出切断位置68后,控制装置5的CPU5a参照缝制数据,选出具有Y[1]≤y[1]-2.2的Y坐标Y[1]的数据P1(S50)。缝制数据的参照通过将与在右曲折部62之后形成的前套结部63对应的缝制数据作为对象进行实施。y[1]是最后切断位置68的Y坐标。如上所述,2.2(mm)是切刀51与机针32的最小间隔。在机针32下降到与数据P1对应的位置时,切刀51下降到最后切断位置68。
控制装置5的CPU5a判定是否实施“后形成”(S55)。实施后形成时(S55:是),控制装置5的CPU5a将与缝制结束位置67对应的数据的下一数据设为P3,并将P3之前5针(五个)的数据设为P2(S60)。不实施“后形成”时(S55:否),控制装置5的CPU5a将与缝制结束位置67对应的数据设为P3,并将P3之前5针(五个)的数据设为P2(S65)。
控制装置5的CPU5a判定切断次数被设定为一次、两次还是三次(S70)。切断次数为一次时,控制装置5的CPU5a对缝制数据P3设定下降标识符,并计算切刀51的下降位置c[1](S75)。下降位置c[1]用c[1]=(y[3]-Y[3])-2.2进行计算。Y[3]是缝制数据P3的Y坐标。
切断次数为两次时,控制装置5的CPU5a对缝制数据P1设定下降标识符,并计算切刀51的下降位置c[1](S80)。控制装置5的CPU5a对缝制数据P3设定下降标识符,并计算切刀51的下降位置c[2](S85)。
下降位置c[1]用c[1]=(y[1]-Y[1])-2.2进行计算。下降位置c[2]用c[2]=(y[3]-Y[3])-2.2进行计算。Y[1]是缝制数据P1的Y坐标。Y[3]是缝制数据P3的Y坐标。
切断次数为三次时,控制装置5的CPU5a对缝制数据P1设定下降标识符,并计算切刀51的下降位置c[1](S90)。控制装置5的CPU5a对缝制数据P2设定下降标识符,并计算切刀51的下降位置c[2](S93)。控制装置5的CPU5a对缝制数据P3设定下降标识符,并计算切刀51的下降位置c[3](S95)。
下降位置c[1]用c[1]=(y[1]-Y[1])-2.2进行计算。下降位置c[2]用c[2]=(y[2]-Y[2])-2.2进行计算。下降位置c[3]用c[3]=(y[3]-Y[3])-2.2进行计算。Y[1]是缝制数据P1的Y坐标。Y[2]是缝制数据P2的Y坐标。Y[3]是缝制数据P3的Y坐标。
下降位置c[1]、c[2]、c[3]是表示切刀51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机针32的相对位置的坐标。c[1]、c[2]、c[3]的原点是切刀51最接近机针32的位置,即机针32与切刀51的间隔L达到2.2mm的位置。控制装置5的CPU5a将计算出的下降位置c[1]、c[2]、c[3]作为切刀位置数据存储在RAM5c内,结束下降标识符的设定动作。
图14表示切断位置y和切刀51的下降位置c的计算例。曲折缝长度A为31(mm),切刀长度S为13(mm)。前套结长度D1和后套结长度D2为2(mm),前切刀空间YE和后切刀空间YS为0.5(mm)。切断次数为三次。与各次的缝制数据P1、P2、P3相对应的切断位置y和切刀51的下降位置c为图示的值。图14的计算例是实施“后形成”时的例子。切刀51的第三次下降在锁眼线迹60的形成完成后实施。执行图12和图13的流程图的CPU5a相当于标识符设定部和下降位置计算部。
参照图15的流程图,对控制装置5的CPU5a所执行的锁眼线迹60形成动作进行说明。
控制装置5的CPU5a进行动作,以使机针32移动到缝制开始位置66(参照图10)(S105)。控制装置5的CPU5a将控制信号赋予针杆移动马达36,使机针32沿左右方向移动,并将控制信号赋予送料马达13,使加工布沿前后方向移动,藉此执行S105。
控制装置5的CPU5a进行动作,以使切刀51移动到初始位置。如图2所示,切刀51的初始位置是在机针32的最近处上升后的位置。控制装置5的CPU5a将控制信号赋予针杆移动马达36,使切刀51移动到最前部,藉此执行S110。
控制装置5的CPU5a将控制信号赋予缝纫机马达2,启动该缝纫机马达2(S115)。控制装置5的CPU5a读入缝制数据(S120)。缝制数据的读入按RAM5c的存储顺序进行实施。
控制装置5的CPU5a判定所读入的缝制数据是否设定有下降标识符(S125)。未设定下降标识符时(S125:否),控制装置5的CPU5a判定所读入的缝制数据是否是指示缝纫机停止的停止数据(S135)。
设定有下降标识符时(S125:是),控制装置5的CPU5a执行钮孔形成动作(参照图16)(S130),并实施S135的判定。控制装置5的CPU5a将钮孔形成动作(参照图16)与S135以后的动作并行执行。
缝制数据是停止数据时(S135:是),控制装置5的CPU5a停止缝纫机马达2(S140),返回S120,读入下一缝制数据。
缝制数据不是停止数据时(S135:否),控制装置5的CPU5a判定缝制数据是否是结束数据(S145)。结束数据是表示结束锁眼线迹60的形成的数据。缝制数据是结束数据时(S145:是),控制装置5的CPU5a结束锁眼线迹60的形成动作。
缝制数据不是结束数据时(S145:否),控制装置5的CPU5a判定缝制数据是否是线迹数据(S150)。线迹数据是表示机针32的下降位置的坐标位置数据(X,Y)。缝制数据是线迹数据时(S150:是),控制装置5的CPU5a进行待机,直到到达送料时刻(S155)。
送料时刻是加工布和机针32成为可移动状态的时刻。可移动状态是机针32上升而从加工布脱离的状态。到达送料时刻时(S155:是),控制装置5的CPU5a使加工布和机针32朝着缝制数据表示的机针32的下降位置移动(S160)。通过将控制信号赋予送料马达13,加工布沿前后方向移动。通过将控制信号赋予针杆移动马达36,机针32沿左右方向移动。
缝制数据不是线迹数据时(S150:否),控制装置5的CPU5a立即执行S160。控制装置5的CPU5a使处理转移到S120,读入下一缝制数据并反复进行上述动作。
控制装置5的CPU5a通过上面的动作并根据缝制数据在加工布上形成锁眼线迹60。
参照图16的流程图,对控制装置5的CPU5a在S130中执行的钮孔形成动作进行说明。
钮孔形成动作中,控制装置5的CPU5a使切刀51下降(S210),并待机规定时间(S220)。通过将控制信号赋予切刀驱动螺线管81并驱动该切刀驱动螺线管81,切刀51下降。切刀51在该切刀51的当前的前后方向位置下降,切断加工布。当前的前后方向位置是上述初始位置时,切刀51下降到最初的切断位置68(接近前套结部63的切断位置68),切断加工布。
控制装置5的CPU5a使切刀51上升(S230)。通过停止赋予切刀驱动螺线管81的控制信号并使该切刀驱动螺线管81成为非驱动状态,切刀51上升。控制装置5的CPU5a判定规定次数的切断是否结束(S240)。规定次数是在图12的S20~S45中设定好的切断次数。
规定次数的切断结束了时(S240:是),控制装置5的CPU5a使切刀51返回初始位置,结束钮孔形成动作。切断次数为一次时,切刀51在初始位置下降一次并上升。
规定次数的切断尚未结束时(S250:否),控制装置5的CPU5a读入存储在RAM5c内的切刀位置数据(S250)。控制装置5的CPU5a使切刀51移动到下一次的下降位置(S260),结束钮孔形成动作。控制装置5的CPU5a通过将控制信号赋予切刀驱动马达91并使切刀51沿前后方向移动来实现下一次的切断位置。在下一次的钮孔形成动作中,切刀51在S260中实现的下降位置下降,在对应的切断位置68上切断加工布。
在缝制数据设定有下降标识符时,控制装置5的CPU5a执行图16的钮孔形成动作。下降标识符设定于右曲折部62缝制后的前套结部63的缝制数据。切刀51在前套结部63的缝制中沿前后方向移动,下降一次~三次,藉此能形成比切刀51的长度S长的钮孔65。
前套结部63的缝制中,加工布的移动速度较小,因此,切刀51能以较少的位置偏离量下降到期望的切断位置68,钮孔65能以较高的精度形成。下降的切刀51会在切断加工布时妨碍该加工布的移动。但是,前套结部63的缝制中,加工布的移动速度较小,因此,下降的切刀51只是会稍微妨碍加工布的移动,对锁眼线迹60的形成造成的影响较小。锁眼缝纫机M不必为了防止切刀51对加工布移动的妨碍而使运转速度下降,能缩短缝制所需时间。
钮孔形成装置50包括上下驱动机构80和前后驱动机构90。切刀51通过上下驱动机构80的动作顺利且可靠地上升、下降。切刀51通过前后驱动机构90的动作顺利且可靠地沿前后方向移动。
切刀51根据在缝制数据中设定的下降标识符而下降。下降的切刀51在锁眼线迹60的形成中将加工布切断,形成钮孔65。锁眼缝纫机M能在短时间内形成钮孔65和锁眼线迹60。
切刀51下降而将加工布切断后,移动到下一下降位置待机。下一次的切刀51的下降可快速且正确地进行。下降的切刀51可在短时间内高精度地形成钮孔65。
下面对局部变更上面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1)变形例1
如图17、图18所示,变形例1的钮孔形成装置150包括上下驱动机构180和前后驱动机构190。
上下驱动机构180包括切刀驱动螺线管181、上下移动板153(相当于上下移动台)、摆动杆185、弹簧186和滑动器187。上下驱动机构180将切刀驱动螺线管181(相当于第一致动器)作为驱动源。
前后驱动机构190包括切刀驱动马达191、前后移动台192、曲柄板194和连接杆195。前后驱动机构190将切刀驱动马达191(相当于第二致动器)作为驱动源。切刀驱动马达191是步进马达。
如图18所示,前后移动台192在其上部和下部包括轴承198、198。轴承198、198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轴197、197嵌合。轴承198、198能沿导向轴197、197滑动。前后移动台192通过轴承198、198的滑动而沿前后方向移动。
切刀驱动马达191配置于前后移动台192后方。切刀驱动马达191具有朝右方突出的输出轴。曲柄板194固定于切刀驱动马达191的输出轴。连接杆195连接曲柄板194的前端和前后移动台192。曲柄板194通过切刀驱动马达191的驱动而摆动。曲柄板194的摆动通过连接杆195传递到前后移动台192。前后移动台192通过切刀驱动马达191的驱动而沿前后方向移动。
前后移动台192在轴承198、198的上方和下方具有支撑体199、199。如图17所示,上下移动板153使其上部和下部嵌合支撑于支撑体199、199。上下移动板153通过支撑体199、199的引导能沿上下方向移动。
上下移动板153通过前后移动台192的移动而沿前后方向移动。上下移动板153具有设置在支撑体199、199的支撑部之间的导向孔153a。导向孔153a是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孔。滑动器187能自由滑动地嵌合在导向孔153a内。前后移动台192沿前后方向移动时,滑动器187沿导向孔153a滑移。
切刀51通过支撑构件52安装于上下移动板153的下端部。切刀51通过上下移动板153沿上下方向移动而上升、下降,并通过上下移动板153沿前后方向移动而前进、后退。
摆动杆185配置于上下移动板153后方。摆动杆185是L字形的杆,以左右方向的轴185a为中心进行摆动。滑动器187与摆动杆185的朝前方延伸的臂连接。弹簧186与摆动杆185的朝前方延伸的臂连接。弹簧186对摆动杆185前部施加朝上的作用力。切刀驱动螺线管181配置于摆动杆185后方。切刀驱动螺线管181具有朝前方延伸的柱塞181a。柱塞181a与摆动杆185的朝上方延伸的臂连接。
柱塞181a通过切刀驱动螺线管181的驱动而朝前方突出。摆动杆185通过柱塞181a的突出而摆动(图19B的箭头X6方向)。摆动杆185的前部通过滑动器187将上下移动板153压下。切刀51通过上下移动板153朝下移动而下降。
切刀驱动螺线管181处在非驱动状态时,摆动杆185通过弹簧186的力的作用而摆动(图19A的箭头X2方向)。摆动杆185前端部通过滑动器187将上下移动板153抬起。切刀51通过上下移动板153朝上移动而上升。摆动杆185、滑动器187、上下移动板153和导向孔153a相当于连杆机构。
图19A表示切刀51上升后的状态。图19B表示切刀51下降后的状态。图19A中的箭头X1、图19B中的箭头X5表示柱塞181a的动作方向。图19A中的箭头X2、图19B中的箭头X6表示摆动杆185的摆动方向。图19A中的箭头X3、图19B中的箭头X7表示上下移动板153的移动方向。图19A中的箭头X4、图19B中的箭头X8表示切刀51的移动方向。
图20A表示切刀51前进后的状态。图20B表示切刀51后退后的状态。图20A中的箭头Y1、图20B中的箭头Y5表示曲柄板194的摆动方向。图20A中的箭头Y2、图20B中的箭头Y6表示连接杆195的移动方向。图20A中的箭头Y3、图20B中的箭头Y7表示前后移动台192和上下移动板153的移动方向。图20A中的箭头Y4、图20B中的箭头Y8表示切刀51的移动方向。
切刀51通过上下驱动机构180的动作而顺利且可靠地上升、下降。切刀51通过前后驱动机构190的动作而顺利且可靠地沿前后方向移动。
2)变形例2
变形例2是下降位置计算部的变形例。变形例2中的下降位置计算部对在加工布移动的影响下钮孔65的形成位置产生的位置偏离量进行修正,计算切刀51的下降位置。
如图21的上图所示,变形例中,将曲折缝长度A、切刀长度S、前套结长度D1、后套结长度D2、前切刀空间YE和后切刀空间YS、切刀位置修正量ADJ作为缝制参数进行设定。
如图21的下图所示,切刀位置修正量ADJ作为将接近后套结部64的切断位置68朝后侧(加工布的移动方向)延伸的修正量进行设定。切刀位置修正量ADJ也可以是将接近前套结部63的切断位置68朝后侧延伸的修正量。切刀位置修正量ADJ也可以是将接近前套结部63的切断位置68和接近后套结部64的切断位置68双方朝后侧延伸的修正量。
操作者通过操作操作面板4来设定切刀位置修正量ADJ。在缝纫机马达2的旋转速度和加工布的移动速度较大时,操作者将切刀位置修正量ADJ设定成较大。切刀位置修正量ADJ也可根据加工布的种类、针线33的种类等进行变更。
切刀位置修正量ADJ可用控制装置5的CPU5a进行计算。操作者通过操作操作面板4来设定缝纫机马达2的旋转速度、加工布的移动速度、加工布的种类、针线33的种类等。
参照图22所示的流程图,对变形例的下降标识符的设定步骤和下降位置的计算步骤进行说明。图22的流程图与上述图13的流程图对应。
控制装置5的CPU5a判定切断次数被设定为一次、两次还是三次(S70)。切断次数为一次时,控制装置5的CPU5a对缝制数据P3设定下降标识符,并计算切刀51的下降位置c[1](S75)。S70及S75与图13的流程图相同。
切断次数为两次时,控制装置5的CPU5a对缝制数据P1设定下降标识符,并计算切刀51的下降位置c[1](S80A)。控制装置5的CPU5a对缝制数据P3设定下降标识符,并计算切刀51的下降位置c[2](S85)。
控制装置5的CPU5a将切刀位置修正量ADJ用于计算S80A中的下降位置c[1]。下降位置c[1]用c[1]=(y[1]-Y[1])-2.2+ADJ进行计算。下降位置c[2]用与图13的流程图相同的公式进行计算。
切断次数为三次时,控制装置5的CPU5a对缝制数据P1设定下降标识符,并计算切刀51的下降位置c[1](S90A)。控制装置5的CPU5a对缝制数据P2设定下降标识符,并计算切刀51的下降位置c[2](S93)。控制装置5的CPU5a对缝制数据P3设定下降标识符,并计算切刀51的下降位置c[3](S95)。
控制装置5的CPU5a将切刀位置修正量ADJ用于计算S90A中的下降位置c[1]。下降位置c[1]用c[1]=(y[1]-Y[1])-2.2+ADJ进行计算。下降位置c[2]和下降位置c[3]用与图13的流程图相同的公式进行计算。
图23表示变形例中的切断位置y和下降位置c的计算例。曲折缝长度A为31(mm),切刀长度S为20(mm)。前套结长度D1和后套结长度D2为1(mm),前切刀空间YE和后切刀空间YS为0.5(mm)。切刀位置修正量ADJ设为0.5(mm)。
切断次数为两次。与设定了下降标识符的缝制数据P1、P3相对应的切断位置y和切刀51的下降位置c为图示的值。图14的计算例是实施“后形成”时的例子。切刀51的第三次下降在锁眼线迹60的形成完成后实施。
变形例中,使用作为缝制参数进行设定的切刀位置修正量ADJ来修正切刀51的下降位置。切刀51通过下降到修正后的下降位置来形成钮孔65。钮孔65可在不受加工布的移动速度、加工布的种类、针线33的种类等缝制条件影响的情况下以较高的位置精度形成。执行图22的流程图的CPU5a相当于下降位置修正部。
3)变形例3
锁眼缝纫机M包括能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切刀51。变形例3通过使切刀51沿前后方向移动来使将针线33穿过机针32的穿线作业变得容易。
变形例的锁眼缝纫机M包括图24所示的操作面板4。作为操作部,操作面板4包括穿线键111(相当于避让指示部)、选择键113、减号键120、加号键121、输入键122和复位键123(相当于复原指示部)。作为显示部,操作面板4包括LED(发光二极管)112、114~117和图像显示部119。操作面板4包括通知蜂鸣器124(相当于通知部)。
操作者在实施将针线33穿过机针32的穿线作业时操作穿线键111。LED112通过穿线键111的操作而亮灯,显示是在穿线作业中。
操作者通过操作选择键113来选择控制模式。LED114~117通过选择键113的操作而依次亮灯,显示所选择的控制模式。可选择的控制模式是自动缝制模式、测试送料模式、手动缝制模式和程序生成模式。LED114在选择自动缝制模式时亮灯。LED115在选择测试送料模式时亮灯。LED116在选择手动缝制模式时亮灯。LED116在选择程序生成模式时亮灯。通知蜂鸣器124在各种动作的开始、结束时、各种动作中的异常产生时等响起。
如上所述,操作面板4与控制装置5连接。穿线键111、选择键113、减号键120、加号键121、输入键122和复位键123的操作通过输入接口5d输入到控制装置5的CPU5a。控制装置5的CPU5a通过输出接口5e朝操作面板4输出控制信号。LED112、114~117根据CPU5a的控制信号而亮灯、熄灯。图像显示部119根据CPU5a的控制信号进行各种显示。通知蜂鸣器124根据CPU5a的控制信号而响起。
在实施穿线作业时,控制装置5的CPU5a根据图25的流程图进行动作。
控制装置5的CPU5a通过存在穿线键111的操作输入来识别进行穿线作业,将控制信号赋予操作面板4,使通知蜂鸣器124响起(S305)。通过通知蜂鸣器124响起,操作者等待如下文所述产生的压脚12、机针32和切刀51的移动,可没有错误地开始穿线作业。
控制装置5的CPU5a使压脚12下降(S310)。压脚12通过将控制信号赋予压脚马达13而下降。图26表示压脚12上升后的状态。图27表示压脚12下降后的状态。如图27所示,压脚12通过下降而与送料板11重叠,从机针32的前端朝下方离开。
控制装置5的CPU5a使切刀51朝后方移动(S315)。切刀51通过将控制信号赋予切刀驱动马达91、驱动该切刀驱动马达91而朝后方移动。图28表示切刀51移动到后方的状态。切刀51前端与机针32之间的间隔L2比切刀51朝前方移动后的图27中的间隔L1大。切刀51朝机针32后方离开。
控制装置5的CPU5a使机针32朝右方移动(S320)。机针32通过将控制信号赋予针杆移动马达36而移动。图29、图30是从前方观察机针32与压脚12的位置关系的放大图。图29表示机针32位于中央的状态。图30表示机针32朝右方移动后的状态。如图30所示,机针32前端通过朝右方移动而从压脚12离开。机针32的移动方向也可以是左方。机针32的移动方向可做成能切换。操作者实施切换,以使穿线作业变得容易。
操作者能相对于从压脚12和切刀51离开的机针32使针线33容易地穿过。控制装置5的CPU5a使LED112亮灯(S325)。LED112通过将控制信号赋予操作面板4而亮灯。操作者通过确认LED112的亮灯,能安全地实施穿线作业。可进行穿线作业这一内容可在图像显示部119中显示。控制装置5的CPU5a也可实施LED112的亮灯和图像显示部119的显示双方。
操作者在结束穿线作业后操作复位键123(相当于避让指示部)。控制装置5的CPU5a监视复位键123的操作状态并待机,直到存在复位操作(S330)。存在复位操作时(S330:是),控制装置5的CPU5a使通知蜂鸣器124响起(S335),通知机针32、切刀51和压脚12移动这一内容。
控制装置5的CPU5a使机针32返回中央(S340),使切刀51朝前方移动(S345),并使压脚12上升(S350)。控制装置5的CPU5a使LED112熄灯(S355),结束其动作。
操作者在确认LED112的熄灯后,配置加工布并开始缝制作业。LED112在机针32、切刀51和压脚12的移动完成后熄灯。操作者能安全地开始缝制作业。
根据上面的详细说明可以明确,本发明的锁眼缝纫机包括能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切刀。切刀通过在不同的移动位置下降来形成钮孔。操作者可在不更换切刀的情况下形成不同长度的钮孔。钮孔可在不移动加工布的情况下或在加工布低速移动的状态下形成。钮孔可在不受加工布移动影响的情况下以较高的精度形成。加工布的移动在不受切刀影响的情况下产生,可提高锁眼线迹的质量。
本发明的锁眼缝纫机中,切刀通过避让指示部的指示而朝从机针离开的避让位置移动。移动到避让位置的切刀不会妨碍将针线穿过机针的穿线作业。操作者能容易且高效地实施穿线作业。

Claims (15)

1.一种锁眼缝纫机,包括相对于在底座上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加工布而上升、下降的切刀和机针,通过所述切刀下降,在所述加工布上形成钮孔,通过所述机针上升、下降,在所述钮孔的周围形成锁眼线迹,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以能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状态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驱动机构,该上下驱动机构使所述切刀上升、下降;以及前后驱动机构,该前后驱动机构使所述切刀沿前后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致动器,该第一致动器用于上下驱动;以及
上下移动台,该上下移动台通过所述第一致动器的驱动而沿上下方向移动,
所述前后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致动器,该第二致动器用于前后驱动;
转动轴,该转动轴通过所述第二致动器的驱动而以上下方向的轴为中心进行转动;
前后移动台,该前后移动台以能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状态安装于所述上下移动台;以及
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将所述转动轴的转动传递到所述前后移动台,移动该前后移动台,
所述切刀安装于所述前后移动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后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致动器,该第二致动器用于前后驱动;以及
前后移动台,该前后移动台通过所述第二致动器的驱动而沿前后方向移动,
所述上下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致动器,该第一致动器用于上下驱动;
上下移动台,该上下移动台能沿上下方向移动地支撑于所述前后移动台;
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将所述上下移动台与所述第一致动器连接,将该第一致动器的动作传递到所述上下移动台,移动该上下移动台,
所述切刀安装于所述上下移动台。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根据缝制数据来控制所述机针的上升、下降和所述加工布的移动,以用所述钮孔两侧的曲折缝部和所述钮孔前后的套结部来形成所述锁眼线迹,并且,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切刀在所述套结部的形成中进行下降动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标识符设定部,该标识符设定部在与所述套结部对应的缝制数据中设定下降标识符,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标识符设定部设定好的下降标识符来控制所述上下驱动机构,执行所述切刀的下降动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下降位置计算部,该下降位置计算部根据设定了所述下降标识符的缝制数据来计算所述切刀的下降位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下降位置计算部的计算结果来控制所述前后驱动机构,使所述切刀朝所述下降位置移动,执行所述切刀的下降动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下降位置修正部,该下降位置修正部修正所述下降位置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切刀的下降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降位置修正部根据缝纫机马达的旋转速度、所述加工布的移动速度、所述加工布的种类以及线的种类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所述下降位置的修正量。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避让指示部,该避让指示部指示所述切刀的避让移动;以及
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根据所述避让指示部的指示来控制所述前后驱动机构,以使所述切刀朝从所述机针离开的避让位置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知部,在所述切刀朝所述避让位置移动时,所述通知部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指令进行规定的通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原指示部,该复原指示部指示所述切刀的复原移动,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复原指示部的指示对所述前后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切刀朝接近所述机针的复原位置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切刀朝所述复原位置移动时,所述通知部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指令进行规定的通知。
14.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针移动机构,该机针移动机构使所述机针沿左右方向移动,
所述控制装置在根据所述避让指示部的指示进行控制动作时,对所述机针移动机构进行控制,以使所述机针朝左或朝右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脚驱动机构,该压脚驱动机构使将所述加工布按压于所述底座上的压脚上升、下降,
所述控制装置在根据所述避让指示部的指示进行控制动作时,对所述压脚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压脚下降而按压所述加工布。
CN201010119465A 2009-03-25 2010-02-08 锁眼缝纫机 Pending CN1018457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73624 2009-03-25
JP2009073624A JP2010220929A (ja) 2009-03-25 2009-03-25 穴かがりミシン
JP2009073625A JP2010220930A (ja) 2009-03-25 2009-03-25 穴かがりミシン
JP2009-073625 2009-03-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5715A true CN101845715A (zh) 2010-09-29

Family

ID=42770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9465A Pending CN101845715A (zh) 2009-03-25 2010-02-08 锁眼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4571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4350A (zh) * 2013-12-31 2014-05-07 台州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套结和锁眼功能快速切换的一体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90390A (ja) * 1988-01-26 1989-07-31 Juki Corp ボタンホールの縫い方法
JPH06246082A (ja) * 1993-02-23 1994-09-06 Brother Ind Ltd 布切り装置付ミシン
CN1397672A (zh) * 2001-07-12 2003-02-19 重机公司 缝纫机的切布控制装置以及缝纫机的切布装置
CN1609315A (zh) * 2003-10-16 2005-04-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圆头锁眼缝纫机及其圆头锁眼缝纫机的布片限制器
CN1692191A (zh) * 2003-02-06 2005-11-02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钮孔缝纫机
CN1908279A (zh) * 2005-08-04 2007-02-07 重机公司 锁扣眼缝纫机的切布装置
CN1924140A (zh) * 2005-08-30 2007-03-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圆头锁眼缝纫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90390A (ja) * 1988-01-26 1989-07-31 Juki Corp ボタンホールの縫い方法
JPH06246082A (ja) * 1993-02-23 1994-09-06 Brother Ind Ltd 布切り装置付ミシン
CN1397672A (zh) * 2001-07-12 2003-02-19 重机公司 缝纫机的切布控制装置以及缝纫机的切布装置
CN1692191A (zh) * 2003-02-06 2005-11-02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钮孔缝纫机
CN1609315A (zh) * 2003-10-16 2005-04-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圆头锁眼缝纫机及其圆头锁眼缝纫机的布片限制器
CN1908279A (zh) * 2005-08-04 2007-02-07 重机公司 锁扣眼缝纫机的切布装置
CN1924140A (zh) * 2005-08-30 2007-03-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圆头锁眼缝纫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4350A (zh) * 2013-12-31 2014-05-07 台州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套结和锁眼功能快速切换的一体机
CN103774350B (zh) * 2013-12-31 2015-10-07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套结和锁眼功能快速切换的一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63115B (zh)
CN101545178B (zh) 缝纫机
JP2016064096A (ja) ミシンとミシンの制御方法
US10626534B2 (en) Sewing machin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8738169B2 (en) Computer controled sewing machine with cutting needles
CN101135090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JP2012090868A (ja) ミシン
CN101067262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01195949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01845715A (zh) 锁眼缝纫机
CN107881658B (zh)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CN104514096B (zh)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US20140026794A1 (en) Sewing machine
CN101845714B (zh) 锁眼缝纫机
CN103710888B (zh)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CN105887343A (zh)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CN102206904B (zh) 缝纫机
CN101798728B (zh) 缝纫机和线张力设定方法
CN102653902A (zh) 缝纫机
CN111748923A (zh) 缝纫机
CN103628259B (zh) 缝纫机
JP2010220930A (ja) 穴かがりミシン
US5740748A (en) Embroidery stitching device capable of simultaneously performing stitching a computation of stitching time
JP3817039B2 (ja) 刺繍縫いミシン
JP4715936B2 (ja) ミシ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