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4139B - 圆头锁眼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圆头锁眼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4139B
CN1924139B CN2006101215256A CN200610121525A CN1924139B CN 1924139 B CN1924139 B CN 1924139B CN 2006101215256 A CN2006101215256 A CN 2006101215256A CN 200610121525 A CN200610121525 A CN 200610121525A CN 1924139 B CN1924139 B CN 19241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ys
shank
oil
lubricating oil
sew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215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4139A (zh
Inventor
柴田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924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4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24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4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包括:形成有供安装着缝针的针杆可上下运动地插入的针杆插入孔的导向构件;以及在缝纫机的机壳部可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并保持所述导向构件使其可沿着与所述旋转轴线交叉的规定方向往复滑动的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供油源向所述保持构件与所述导向构件的滑动部分供给润滑油的供油机构。

Description

圆头锁眼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形成有供可上下运动的针杆插入的针杆插入孔的导向构件以及保持该导向构件使其可沿规定方向往复滑动的保持构件的圆头锁眼缝纫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缝纫机中有一种在缝制对象物上对圆头孔实施锁边缝的圆头锁眼缝纫机(例如参照日本特许第3426708号公报)。该圆头锁眼缝纫机具有:设置在缝纫机框架的机壳部上的针杆;使该针杆上下运动的针杆上下运动机构;每缝1针使缝针的落针点左右摆动1次的针摆机构;以及与该针摆对应地使设置于座板部的弯针产生动作的弯针驱动机构。所述针杆的下端部安装着缝针。
所述针摆机构具有:供可上下运动的针杆插入用的导向构件;以及设置成可相对于机壳部旋转、用于可左右往复滑动地保持导向构件的保持构件。
将缝制对象物放置在送料台上,开始缝制时,由送料装置使该送料台沿圆头孔的切口形状进行动作,与针杆上下运动机构引起针杆上下运动和针摆机构引起的针摆动作相配合,弯针驱动机构使弯针动作,并且,根据需要使保持构件旋转,由此在缝制对象物上形成圆头锁眼线迹。
在上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中,如前所述,由于供可上下运动的针杆插入用的导向构件被保持构件保持成可左右往复滑动,从而实现了左右摆针动作。但是,为了维持耐久性,必须向该保持构件与导向构件的滑动部分供给适量的润滑油。
以往,由于是用手工操作逐一对该滑动部分涂覆润滑油,因此非常麻烦,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力负担。还有可能误将原本不需要涂覆润滑油的部分附着了润滑油、或者使润滑油飞散到机壳部外及缝制对象物等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操作者供给润滑油的劳力负担并能防止润滑油附着、飞散的圆头锁眼缝纫机。
本发明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包括:形成有供安装着缝针的针杆可上下运动地插入的针杆插入孔的导向构件;以及在缝纫机的机壳部可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并保持所述导向构件使其可沿着与所述旋转轴线交叉的规定方向往复滑动的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供油源向所述保持构件与所述导向构件的滑动部分供给润滑油的供油机构。
采用这种构成,由于通过供油机构从供油源向保持构件与导向构件的滑动部分供给润滑油,由此能稳定地供给维持耐久性所必需的润滑油。结果是,消除了定期性地用手工操作逐一对该滑动部分涂覆润滑油的麻烦,能大幅度减轻操作者的劳力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中的圆头锁眼缝纫机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圆头锁眼缝纫机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转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4为机壳部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5为机壳部的内部机构的立体图。
图6为机壳部的内部机构的俯视图。
图7为从图4的Ⅶ方向看的主视图。
图8为图6的Ⅷ-Ⅷ线的纵剖视图。
图9为图4的Ⅸ-Ⅸ线的纵剖视图。
图10为图4的X-X线的横剖视图。
图11为针摆本体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2为表示针摆本体部及其支承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13为图14的XIII-XIII线的横剖视图。
图14为包含表示针杆导向构件及供油机构的局部剖面的侧视图。
图15为图14的XV-XV线的横剖视图。
图16为用于说明供油机构的整体路径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7为图16的XⅥ-XⅥ线的横剖视图。
图18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沿图19的XⅧ-XⅧ线的横剖视图。
图19为与图14相当的图。
图20为表示凸缘附近结构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21为表示块件部附近结构的放大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17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电子圆头锁眼缝纫机(以下简称为圆头锁眼缝纫机)1具有大致呈矩形箱状的底板部2以及从底板部2的后方部上部向前方连续延伸的机壳部3。该圆头锁眼缝纫机固定在缝纫机台板4上。
在缝纫机台板4的上侧,设置有指示从多种圆头锁眼线迹中择一性地进行选择等各种操作的操作面板(未图示)等,同时在缝纫机台板4的下侧,设置有控制各机构动作用的由微机构成的控制装置(未图示)。
在机壳部3的前端部设置有下端安装着缝针7的中空状(管状)的针杆8,该针杆8可通过后述的针杆上下运动机构30上下运动。该针杆8可通过后述的针摆机构60以规定幅度在左侧摆动位置(内针位置)与右侧摆动位置(外针位置)之间进行摆动。
在底板部2内设置有弯针座11,该弯针座11包括与针杆8相向的、并具有左右一对弯针(未图示)的弯杆机构10。
在所述缝针7中插入有从线供给源供给的面线,而在左弯杆的前端部插入有底线。右弯杆在织入面线环的同时与底线绞合,形成线环结合部。
转动机构15由设于底板部2内的θ方向驱动电机21及齿轮机构构成,利用该转动机构15使所述弯杆座11和针杆8一体地绕垂直轴转动。
在底板部2的上面部,设置有支承要进行圆头锁眼缝的加工布(缝制对象物)的送料台28。
该送料台28整体是薄形的矩形箱状,面向弯杆座11及切刀25(后述)的部位开放着。在该送料台28的上面设置有未图示的由金属制成的左右一对布承载板。在底板部2内,设置有通过由步进电机构成的X方向驱动电机(未图示)的驱动使该送料台28沿X方向(左右方向)送料移动的X方向移动机构(未图示)以及通过由步进电机构成的Y方向驱动电机(未图示)的驱动使该送料台28沿Y方向(前后方向)送料移动的Y方向移动机构(未图示)。
在底板部2内安装着切刀25,该切刀25通过螺栓可装卸地安装在弯杆座11后方侧的安装台(未图示)上。该切刀25是形成圆头孔部用的构件。在机壳部3内设置有可上下摆动的锤子(未图示),相对切刀25从上方接触、分离。
在该冲裁用锤子的前端部安装着可装卸的锤子本体(未图示)。锤子由设于底板部2内的由气缸等构成的锤子驱动机构(未图示)驱动,通过锤子本体与切刀25的互动,在加工布上形成由大致呈圆形的圆头部和与其连续的直线状尾部构成的圆头孔部。
在底板部2中,设置有成为针杆8的上下运动和摆动以及同步驱动弯针机构10等的缝制机构的驱动源的缝纫机电机(未图示)。
图2和图3中,转动机构15包含使针杆8转动用的针杆转动机构15A和使弯针座11转动用的弯针座转动机构15B。
针杆转动机构15A具有:上端部与上侧皮带轮17固接而下端部与下侧皮带轮18固接的垂直朝向的转动轴16以及张设在插入有针杆8的针杆转动支架80(后述)和上侧皮带轮17之间的同步皮带20。弯针座转动机构15B具有弯针座11的从动齿轮23。
并且,针杆转动机构15A和弯针座转动机构15B作为共用驱动源具有θ方向驱动电机21。在与该θ方向驱动电机21的驱动轴固接的驱动皮带轮22、所述下侧皮带轮18、所述从动齿轮23之间张设着同步皮带24。
采用上述构成,针杆转动机构15A将θ方向驱动电机21的驱动力通过同步皮带24、转动轴16、同步皮带20传递给针杆转动支架80,使针杆8绕垂直轴心转动。弯针座转动机构15B也同样,通过将来自同步皮带24的驱动力传递给从动齿轮23,使弯针座11与针杆8的转动同步地绕垂直轴心进行转动。
图4~图6中,在机壳部3的内部,在机框F上可旋转地支承着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主轴31。皮带轮32与该主轴31的后端部固接。通过将前述的缝纫机电机(未图示)的驱动力经由同步皮带33传递给该皮带轮32,从而驱动主轴31旋转。在主轴31的前端部固接着主轴曲柄34。该主轴曲柄34与使针杆8上下运动的针杆上下运动机构30连接。
针杆上下运动机构30具有针杆曲柄35和上下运动传递机构40。将针杆曲柄35的上端部可旋转地安装在主轴曲柄34的偏心部位。上下运动传递机构40与该针杆曲柄35连接。
针杆曲柄35由曲柄本体部35a和从该曲柄本体部35a一体地向前方延伸的俯看呈L字状的伸出曲柄部35b构成。在伸出曲柄部35b的前端部具有伸出支承部35c,该伸出支承部35c隔开规定距离地与曲柄本体部35a平行。
图7~图10中,上下运动传递机构40具有:轭构件41、环状构件43、导向机构50、上侧衬垫构件51a及下侧衬垫构件51b、上侧针杆架52及下侧针杆架53等。
轭构件41通过水平的前后朝向的后侧第1支轴42a及前侧第1支轴42b被支承在针杆曲柄35的曲柄本体部35a上,环状构件43通过水平的左右朝向的左侧第2支轴44a及右侧第2支轴44b被支承在该轭构件41的内侧。
在该环状构件43的上面及下面配置上侧衬垫构件51a及下侧衬垫构件51b,在该上侧衬垫构件51a的上侧配置所述上侧针杆架52,并固定在所述针杆8上,在下侧衬垫构件51b的下侧配置所述下侧针杆架53,并固定在所述针杆8上。
导向机构50包括:分别安装在针杆曲柄35的曲柄本体部35a及伸出支承部35c上的前后一对的导向块45、46;以及分别引导这些导向块45、46的后侧块导向板47及前侧块导向板48等。
后侧块导向板47呈板状形状,以位于针杆曲柄35与主轴曲柄34之间的形态与机框F固接。前侧块导向板48也是板状形状,以位于针杆曲柄35的伸出支承部35c的正前侧的形态通过多根连接轴54、55与后侧块导向板47固接。
该后侧块导向板47与前侧块导向板48相互平行地相对,在后侧块导向板47前面的左面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有纵向延伸的直线状的导向槽47a。导向块45可上下运动地与该导向槽47a卡合。在前侧块导向板48后面的左面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有纵向延伸的直线状的导向槽48a。导向块46可上下运动地与该导向槽48a卡合。
轭构件41是由后侧支承部41a和前侧支承部41b构成的俯看大致呈矩形框体的形状,位于后侧块导向板47与前侧块导向板48之间。
在曲柄本体部35a上插入有后侧第1支轴42a,使用固定销56将该后侧第1支轴42a固定。后侧第1支轴42a的前端侧可转动地支承后侧支承部41a。该后侧第1支轴42a的后端部转动自如地支承后侧导向块45。
在伸出支承部35c上插入有前侧第1支轴42b,使用固定销57将该前侧第1支轴42b固定。前侧第1支轴42b的后端侧可转动地支承前侧支承部41b。该前侧第1支轴42b的前端部转动自如地支承前侧导向块46。
通过使上述前后一对的导向块45、46与导向槽47a、48a卡合,前后一对的块导向板47、48上下运动自如地支承轭构件41。
环状构件43是俯看大致呈环状的形状,其内径大于针杆8的直径(参照图10)。在该环状构件43的内面与针杆8之间具有摆动用间隙S1。在该环状构件43的左右方向上分别突出形成有左侧支承部43a及右侧支承部43b。
在左侧支承部43a上嵌入有左侧第2支轴44a的大致右半部分,该左侧第2支轴44a的左端部转动自如地嵌入在轭构件41的左侧支承部41c中。在右侧支承部43b上嵌入有右侧第2支轴44b的大致左半部分,该右侧第2支轴44b的右端部转动自如地嵌入在轭构件41的右侧支承部41d中。
环状构件43可通过后侧第1支轴42a及前侧第1支轴42b进行转动,且可通过左侧第2支轴44a及右侧支轴44b进行转动。由此,针杆曲柄35以万向节的形态支承着环状构件43。
如图7和图8所示,供针杆8可滑动地插入用的针杆上导向器100,通过由弹性材料构成的薄板状的圆形支承板9安装在机框F上。因此,当后述的针摆机构60使针杆摆动时,针杆8以所述针杆上导向器100与所述支承板9的交叉中央点K为中心进行摆动。
在利用主轴31的旋转驱动,通过主轴曲柄34使针杆曲柄35的曲柄本体部35a及伸出支承部35c上下运动时,通过后侧第1支轴42a及前侧第1支轴42b以及前后一对的导向块45、46与导向槽47a、48a的卡合使轭构件41上下移动。由此,通过左侧第2支轴44a及右侧第2支轴44b使环状构件43上下移动,由上侧针杆架52及下侧针杆架53使针杆8上下运动。
此时,当针杆8一边上下运动一边利用后述的针摆机构60进行前后左右摆动时,因上侧衬垫构件51a及下侧衬垫构件51b可相对环状构件43滑动,故针杆8能无任何障碍地前后左右摆动。该针杆8摆动时,即使固定在针杆8上的上侧针杆架52、下侧针杆架53、上侧衬垫构件51a和下侧衬垫构件51b从水平姿势变化成倾斜姿势,也由于针杆曲柄35以上述万向节的形态支承着环状构件43,因此能可靠地吸收上侧衬垫构件51a及下侧衬垫构件51b的倾斜,针杆8可进行上下运动及摆动。
如图4~图6所示,针摆机构60由针摆驱动部61和针摆本体部62构成。首先说明针摆驱动部61。
主轴31上固接着双曲线齿轮65。与该双曲线齿轮65啮合的双曲线齿轮66与左右朝向的旋转轴67固接,该旋转轴67上固接着偏心凸轮板(未图示)。该偏心凸轮板与摆动构件68的叉形部68a卡合。固定于机框F的旋转轴69可转动地支承着摆动构件68。
摆动构件68的叉形部68a与连接杆70的后端部连接。左右朝向地安装在机框F上的支承轴71可摆动地支承着摆动调节板72。连接杆70的前端部通过螺栓(未图示)及螺母73与该摆动调节板72的第1臂部72a的弯曲状切口孔72b连接。摆动调节板72的第2臂部72c与针摆轭74的基端部连接。
松开螺母73,当连接杆70的相对于切口孔72b的安装位置靠近摆动调节板72的支承轴71侧时,第2臂部72c的摆动量变大,可增大针杆8的针摆量。当连接杆70的相对于切口孔72b的安装位置远离到摆动调节板72的与支承轴71相反的一侧时,第2臂部72c的摆动量变小,可减小针杆8的针摆量。
参照图11和图12,对针摆本体部62作出说明。
该针摆本体部62包括针杆转动支架80(保持构件)、针杆导向构件81(保持构件)、固定环89、连接环87、针摆轭74、大致呈U字状的压板86。
针杆转动支架80是大致呈中空圆筒体的形状,可绕垂直轴转动地设置在机壳部3上。针杆导向构件81形成有针杆插入孔93,针杆8在该针杆插入孔93中可上下方向滑动但不能转动。固定环89以嵌入该针杆导向构件81外周的形态固定着。连接环87隔有间隙地嵌入针杆导向构件81的外周。
针杆转动支架80一体地具有:贯通形成有收容孔801的筒状部80a、设置在其下部的同步皮带轮80b以及一对脚部80c、80c。在筒状部80a的收容孔801中,可上下运动地且可沿与针杆转动支架80的旋转轴线交叉的方向移动地收纳有所述针杆导向构件81。一对脚部80c、80c从所述同步皮带轮80b下垂,设置成相对的形态,横向上分别形成有收纳孔80d。在各收纳孔80d中分别收容着可滑动的导向销84。
在该导向销84的前端部形成有针摆突部84a(突部),在另一端部的轴向上形成了有底孔部84b,该有底孔部84b中收容着具有弹力的压缩弹簧85。
针杆导向构件81包括筒状构件82、固定于筒状构件82下端的长方体状的块件部83以及突设于筒状构件82的凸缘88。
在针杆导向构件81和针杆转动支架80的组装状态下,筒状构件82插入在针杆转动支架80的筒状部80a内,方块部83位于针杆转动支架80的脚部80c之间。
块件部83中的分别与脚部80c连接的2个侧面83A、83B分别形成有朝同一方向延伸的斜状槽83a(滑动槽)。在该斜状槽83a中分别嵌合着可滑动的所述针摆突部84a。
压板86具有夹持脚部80c、80c的一对舌片86a、86a。各舌片86a通过夹持脚部80c从而分别将收纳孔80d闭塞。
利用压缩弹簧85对收容在各收纳孔80d中的导向销84向内方施力,使针摆突部84a可滑动地面对着块件部83的斜状槽83a。针杆导向构件81在针杆转动支架80的收容孔801内可在沿斜状槽83a的方向上滑动。针杆转动支架80转动时,针杆导向构件81与针杆转动支架80一起进行转动。
连接环87呈圆环形状,隔有间隙S2地插入在针杆导向构件81的筒状构件82中,并通过衬垫构件90(参照图12)配置在凸缘88的上面。图11中,为了简单化而省略了衬垫构件90。
将固定环89从所述筒状构件82的上方插入配置在连接环87的上面,该固定环89固定在筒状构件82上。由于连接环87被针杆导向构件81的凸缘88和固定环89夹持,因此,针杆导向构件81相对于所述连接环87,可在上下方向上一体地移动,且在左右方向(针摆方向)上可在所述间隙S2范围内移动。针杆导向构件81可相对连接环87转动。
该连接环87具有水平方向突出的连接销87a,这些连接销87a与针摆轭74的叉状连接部74a连接着。若加大所述凸缘88(从筒状构件82突出的部分)的突出量,则不需要设置所述衬垫构件90。
在利用所述针摆驱动部61通过针摆轭74使连接环87上下运动时,通过固定环89及凸缘88使针杆导向构件81上下移动。由于该针杆导向构件81的导向销84使其针摆突部84a面对着块件部83的斜状槽83a,因此,块件部83(即针杆导向构件81整体)沿其斜状槽83a往复滑动。
由于斜状槽83a沿着与针杆转动支架80的旋转轴(垂直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因此,沿针杆导向构件81的斜状槽83a往复滑动的左右移动宽度决定针摆宽度。
当针杆转动支架80跟随针摆轭74的上下运动进行旋转时,在这些连接环87的内周面与针杆导向构件81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S2,因该间隙S2的存在,针杆导向构件81可一边改变针摆方向一边相对于连接环87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略微移动。
如图12所示,所述针杆转动支架80通过轴承92a、92b(本例中是滚动型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机壳部3的前方下面所形成的大直径的贯通孔3A中。当同步皮带20使同步皮带轮80b旋转时,针杆转动支架80绕旋转轴线(垂直轴)旋转。在针杆转动支架80的上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润滑油泄漏(详细后述)的盖体91。
由供油机构102自动地将润滑轴供给到设于所述针杆转动支架80侧的针摆突部84a、84a与设于针杆导向构件81侧的斜状槽83a、83a的滑动部分101。
下面说明该供油机构102。
图13、图14中,供油机构102设置有从供油源即储油器94(参照图16)将润滑油导向针杆导向构件81的构成第1油路一部分的第1油线R1(供油线)和将从第1油路导出的润滑油导向所述滑动部分101的构成第2油路一部分的第2油线R2。
如图11和图13所示,第1油线R1经由针摆轭74的内部,并从连接环87的外周侧贯通到内周侧,引导到衬垫构件90的上面,大致沿连接环87的内周面配置成大致圆环形状。
在凸缘88部分形成有构成第2油路一部分的槽部88b及贯通孔88a(第1开口部)。槽部88b大致呈圆环状,其上部用于接收润滑油。贯通孔88a将该槽部88b与筒状构件82的内周侧连通(即针杆导向构件81的外面与针杆插入孔93连通)。
从储油器94供给的润滑油通过第1油线R1从针杆导向构件81的筒状构件82的衬垫构件90与筒状构件82的间隙流入所述槽部88b,通过贯通孔88a导向针杆导向构件81的内周侧(针杆8与针杆导向构件81的滑动面)。
第2油线R2具有油接收部R2a、导油部R2b(导油线)、放油部R2d、连接部R2c、连结部R2e。
油接收部R2a围绕针杆导向构件81的外周部设置一周。该油接收部R2a的一部分通过设于针杆导向构件81周向上的外部导出用贯通孔81a(参照图15)向针杆导向构件81的内周侧(即针杆插入孔93)露出。
导油部R2b的上端部与油接收部R2a连接,大致沿垂直方向地设置在针杆导向构件81的外周部。放油部R2d设置在与块件部83的侧面83A、83B的斜状槽83a接近且与其平行形成的斜状槽83b(油线用槽部)中。
连接部R2c设置在块件部83的上面,导油部R2b的下端部与放油部R2d的上端部连接。连结部R2e将连接部R2c与侧面83A、83B的放油部R2d相互间连接。
通过贯通孔88a向针杆8的滑动面供给的润滑油沿该滑动面流下而到达所述外部导出用贯通孔81a,流入在该位置上露出的所述油接收部R2a中。进入该油接收部R2a中的润滑油通过油接收部R2a向针杆导向构件81的外周部流出,通过导油部R2b和连接部R2c进入放油部R2d,并从放油部R2d向滑动部分101供给。
上述外部导出用贯通孔81a的位置并不限定于图14所示的位置(与油接收部R2a的位置相同),也可是该位置更下方的、例如块件部83上面附近的位置。又,也可将连通放油部R2d与斜状槽83a的连通路(槽等)另外形成在块件部83上。
图16和图17中,与储油器94连接的第3油线R3(供油线)在从储油器94向上方立起后,大致水平地沿机壳部3的上部延伸,在机壳部3的前端附近与所述第1油线R1连接。利用该第3油线R3,将储存在储油器94内的润滑油稳定地导向第1油线R1,如前所述经由第1油线R1及第2油线R2等稳定地向斜状槽83a与针摆突部84a的滑动部分101供给。
图12中,盖体91设置在针杆转动支架80的上部。
该盖体91呈环状,将所述轴承92a、92b的内圈及外圈覆盖,内圈侧比外圈侧高。附着在盖体91上的润滑油向外圈侧流下,不会从轴承92a、92b漏出到机框外部。
从盖体91的外端流下的润滑油在机框内面流动,被油回收毛毡95(如图16所示)回收。该油回收毛毡95是润滑油吸收体,设置在附着在所述盖体91上的润滑油流下的位置。
虽然在盖体91的内径部与针杆导向构件81之间也存在间隙,但因连接环87等的位置在其上方,故可防止润滑油流入该部位,润滑油不会漏出到机框外。
如图16所示,构成排出通路的第4油线R4与油回收毛毡95连接着。该第4油线R4大致水平地沿机壳部3的下部延伸后,垂直配设在机壳部3的始端附近,并一直配设到底板部2。由油回收毛毡95回收的润滑油从该第4油线R4排出。
针摆驱动部61构成使针杆导向构件81往复运动用的驱动体,连接环87及针摆轭74构成将导向构件与驱动体作动式连接的连接机构103,形成保持构件容许导向构件旋转的形态。
在以上构成的本实施例的圆头锁眼缝纫机1中,将缝制对象物放置在送料台28上,开始缝制时,送料台28通过X方向移动机构及Y方向移动机构沿圆头孔的切口形状进行送料驱动。
由于缝纫机电机的旋转,主轴31旋转,由此通过由针杆曲柄35和上下运动传递机构40构成的针杆上下运动机构30使针杆8上下运动。通过由针摆驱动部61和针摆本体部62构成的针摆机构60使针杆导向构件81左右往复滑动,使针杆8进行针摆动作。并且,弯针座转动机构15B与这些动作同步地利用θ方向驱动电机21的驱动力,通过弯针座11使弯针转动动作,利用θ方向驱动电机21的驱动力,根据需要使针杆转动机构15A的针杆转动支架80旋转,由此在缝制对象物上形成圆头锁眼线迹。
上述缝制时,由于供可上下运动的针杆8插入用的针杆导向构件81被针杆转动支架80保持成可左右往复滑动,如上所述进行左右摆针动作,为了维持耐久性,必须向设于所述针杆转动支架80侧的针摆突部84a、84a与设于针杆导向构件81侧的斜状槽83a、83a的滑动部分101供给适量的润滑油。
本实施例中,由于通过包含上述第3油线R3、第1油线R1、第2油线R2的所述供油机构102将来自储油器94的润滑油向该滑动部分101供给,从而能稳定地供给维持耐久性所必需的润滑油。结果是消除了以往那样的、定期性用手工操作逐一对该滑动部分涂覆润滑油的麻烦,可大幅度减少操作者的劳力负担。而且,能可靠地防止误将原本不需要涂覆润滑油的部分附着了润滑油、或者润滑油飞散到机壳部3外及缝制对象物等上的不良现象。
本实施例中,特别是在配设于斜状槽83b的第2油线R2的放油部R2d,通过将润滑油引导到针杆导向构件81的块件部83的斜状槽83a附近,能可靠且稳定地将润滑油向滑动部分101供给,能维持耐久性。
本实施例中,特别是构成第1油路的第1油线R1,通过容许针杆导向构件81旋转用的针摆轭74及连接环87,将润滑油向一边相对于针杆转动支架80沿左右方向往复滑动一边与针杆转动支架80一起旋转的针杆导向构件81供给,由此,可容易地向所述滑动部分101供给润滑油。
本实施例中,特别是由于在凸缘88上形成有贯通孔88a,因此可将润滑油供给到针杆导向构件81的针杆插入孔93内的针杆8,并且,能将供给到该针杆8的润滑油通过设于针杆导向构件81的外部导出用贯通孔81a引导到针杆导向构件81的外周部。由此,可将从第1油线R1导出的润滑油引导到针杆8与针杆导向构件81的滑动部分以及针摆突部84a与斜状槽83a的滑动部分101双方。
本实施例中,特别是由于使用了构成供油线的第3油线R3及第1油线R1从储油器94一直连接到针杆导向构件81,因此,能简单地将润滑油从作为供油源的储油器94引导到针杆导向构件81。
本实施例中,特别是在针杆转动支架80的上部设置了用于防止润滑油泄漏的盖体91,可防止润滑油泄漏到针杆转动支架80周围的间隙中而发生各种不良现象。即,因针杆转动支架80可旋转地支承在机壳部3的贯通孔3A中,故可防止润滑油从针杆转动支架80与贯通孔3A的间隙中泄漏到机壳部3外。特别是像本实施例的轴承92a、92b那样,在将针杆转动支架80通过滚动型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机壳部3上时,因轴承的内圈与外圈之间存在间隙,故可防止润滑油从该间隙中向机壳部3外滴下。由此可防止缝制对象物的污损。
并且,本实施例中,特别是通过在附着在盖体91上的润滑油流下的位置上设置有油回收毛毡95,能吸收向下流动到盖体91外的润滑油进行回收。
又,本实施例中,特别是通过将作为排出通路的第4油线R4与油回收毛毡95连接,能顺利且快速地将被油回收毛毡95吸收回收的润滑油向外部排出。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已说明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作以下变更。
(A)说明图18~图21所示的第2实施例。本第2实施例中,不使用第2油线R2而是采用了使润滑油向下流出到针杆导向构件81外部的结构。
在凸缘88上,不仅设置所述第1实施例的槽部88b和贯通孔88a,而且还设置有将槽部88b与筒状构件82的外周侧(即针杆导向构件81的外周面)连通的贯通孔88c。该贯通孔88c与所述槽部88b一起构成第2油路的一部分。
来自储油器94的润滑油通过第1油线R1从针杆导向构件81的筒状构件82的衬垫构件90与筒状构件82的间隙流入所述槽部88b,再通过贯通孔88a流入针杆导向构件81的内周侧。流入槽部88b的润滑油一部分从贯通孔88c通过针杆导向构件81的外周侧流下到其外周部。
在块件部83的上面设置有构成第2油路一部分的收纳槽部83c,如上所述,由该收纳槽部83c将向下流到针杆导向构件81外周部的润滑油收纳。该收纳槽部83c与所述斜状槽83a连通,如上所述地将接收到的润滑油直接导向斜状槽83a。
本第2实施例中,来自储油器94的润滑油从上述的第3油线R3、第1油线R1经由凸缘88的槽部88b及贯通孔88c向下流到针杆导向构件81的外周侧,并从收纳槽部83c引导到斜状槽83a。结果是与上述第1实施例一样,能向斜状槽83a与针摆突部84a的滑动部分供给,能稳定地供给维持耐久性所必需的润滑油。
(B)在上述第1实施例中,通过第1油线R1→凸缘88的贯通孔88a→针杆导向构件81的内周侧→外部导出用贯通孔81a→第2油线R2的油接收部R2a→第2油线R2的导油部R2b→第2油线R2的连接部R2c→第2油线R2的放油部R2d→斜状槽83a的路径来引导润滑油。在上述第2实施例中,通过第1油线R1→凸缘88的贯通孔88c→针杆导向构件81的外周侧→收纳槽部83c→斜状槽83a的路径来引导润滑油,也可将这些进行组合。
即,也可像上述第2实施例那样使润滑油经由第1油线R1→凸缘88的贯通孔88c→针杆导向构件81的外周侧流下,再使流下的润滑油由卷绕设置在针杆导向构件81外周部的第2油线R2的油接收部(未图示)接收,然后通过第1实施例的第2油线R2的导油部R2b→第2油线R2的放油部R2d→斜状槽83a的路径来引导润滑油。该场合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C)上述第1实施例中,在针杆转动支架80侧设置了突部即导向销84的针摆突部84a,通过使该突部与设于针杆导向构件81侧的滑动槽即块件部83的斜状槽83a嵌合滑动来实现针杆8的摆动,但不限定于此。即,也可在针杆转动支架80侧设置滑动槽,通过使设于针杆导向构件81侧的突部相对于该滑动槽嵌合滑动来实现针杆8的摆动。该场合,通过使用与上述相同的供油机构102向该滑动部分101供给润滑油,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Claims (19)

1.一种圆头锁眼缝纫机,包括:形成有供安装着缝针的针杆可上下运动地插入的针杆插入孔的导向构件;以及在缝纫机的机壳部可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并保持所述导向构件使其可沿着与所述旋转轴线交叉的规定方向往复滑动的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所述导向构件沿所述规定方向往复运动的设置在所述机壳部上的驱动体;
将所述导向构件与所述驱动体作动式连接的连接机构;
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将润滑油从储存润滑油的供油源向所述导向构件引导的第1油路;以及
将从所述第1油路导出的润滑油引导到所述保持构件与所述导向构件的滑动部分的设置在所述导向构件上的第2油路,
在所述保持构件与导向构件中的一方上设置有突部,
在所述保持构件与导向构件中的另一方上设置有可滑动地嵌合所述突部且相对所述旋转轴线朝倾斜方向延伸的滑动槽,
所述连接机构具有连接环和针摆轭,
所述连接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导向构件的外径,该连接环隔有间隙地嵌入所述导向构件,
所述针摆轭连接所述连接环,并与所述驱动体连接,
所述第1油路的与所述供油源侧的端部不同的端部沿所述连接环的内周面设置成圆环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2油路具有设置在所述导向构件上、用于将从所述第1油路导出的润滑油引导到所述滑动部分的导油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油路在形成在所述导向构件的所述滑动槽附近的油线用槽部中具有导油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油路在形成在所述导向构件的所述滑动槽附近的油线用槽部中具有导油线。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油路具有使所述导向构件的外面与所述针杆插入孔连通的第1开口部,将通过所述第1油路导向所述导向构件外周部的润滑油引导到所述针杆与导向构件的滑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油路具有使所述导向构件的外面与所述针杆插入孔连通的第2开口部,将通过所述第1开口部向所述针杆的滑动面供给的润滑油引导到所述导向构件的外周部并向所述导向构件与保持构件的滑动部分供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油路在所述导向构件上设置有收纳槽部,该收纳槽部接收通过所述第1油路沿所述导向构件的外周部流下的润滑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部与设于所述导向构件侧的所述滑动槽连通。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油路具有从所述供油源延伸到所述导向构件的至少一根供油线。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油路具有从所述供油源延伸到所述导向构件的至少一根供油线。
11.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构件的上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润滑油泄漏的盖体。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构件的上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润滑油泄漏的盖体。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构件的上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润滑油泄漏的盖体。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附着在所述盖体上的润滑油的流下位置设置有润滑油吸收体。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附着在所述盖体上的润滑油的流下位置设置有润滑油吸收体。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附着在所述盖体上的润滑油的流下位置设置有润滑油吸收体。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从所述润滑油吸收体将润滑油向外部排出的排出通路。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从所述润滑油吸收体将润滑油向外部排出的排出通路。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从所述润滑油吸收体将润滑油向外部排出的排出通路。
CN2006101215256A 2005-08-29 2006-08-17 圆头锁眼缝纫机 Active CN19241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47306A JP4716256B2 (ja) 2005-08-29 2005-08-29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
JP2005-247306 2005-08-29
JP2005247306 2005-08-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4139A CN1924139A (zh) 2007-03-07
CN1924139B true CN1924139B (zh) 2012-04-11

Family

ID=37816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215256A Active CN1924139B (zh) 2005-08-29 2006-08-17 圆头锁眼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716256B2 (zh)
CN (1) CN19241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4747B (zh) * 2015-04-02 2019-01-22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上弯针滑杆强制回油机构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96989A (en) * 1963-07-24 1967-01-10 Pfaff Ag G M Lubricating means for sewing machine drive assembli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516933Y1 (zh) * 1967-08-29 1970-07-13
JPS589325B2 (ja) * 1977-05-31 1983-02-21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流動床熱分解又は焼却装置
JPS6021116B2 (ja) * 1978-11-06 1985-05-2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リアア−ムの取付構造
JP3318377B2 (ja) * 1992-12-24 2002-08-26 ペガサス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針棒給油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6312078A (ja) * 1993-04-30 1994-11-08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のオイル回収装置
JP3426708B2 (ja) * 1994-05-30 2003-07-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の針振り機構
JPH09253374A (ja) * 1996-03-19 1997-09-30 Juki Corp ミシン用給油構造
JP3798857B2 (ja) * 1996-10-14 2006-07-19 Juki株式会社 工業用ミシンの潤滑装置
JP4369036B2 (ja) * 2000-11-15 2009-11-18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油還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96989A (en) * 1963-07-24 1967-01-10 Pfaff Ag G M Lubricating means for sewing machine drive assembli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16256B2 (ja) 2011-07-06
CN1924139A (zh) 2007-03-07
JP2007061139A (ja) 2007-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24872B (zh) 缝纫机
US3611817A (en) Differential feed mechanism for a sewing machine
CN1924146B (zh) 缝纫机的针杆驱动装置及缝纫机
CN101503846A (zh) 缝纫机的刀驱动装置
CN1924139B (zh) 圆头锁眼缝纫机
KR20110063323A (ko) 재봉틀
CN101275345B (zh) 缝纫机
CN1924142B (zh) 圆头锁眼缝纫机
CN1904181B (zh) 锁眼缝纫机
US2636462A (en) Overedge sewing machine
CN1869308B (zh) 锁眼缝纫机的弯针座
CN1837443B (zh) 嵌条缝纫机
CN101555652B (zh) 伸臂式扁平接缝缝纫机
CN101445999B (zh) 圆头锁眼缝纫机
CN102808295A (zh) 缝纫机
CN101929040B (zh) 缝制装置的下侧输送机构及缝制装置
CN101591841A (zh) 曲腕式平缝缝纫机
CN100567611C (zh) 具有裁刀的缝纫机
JP2018130472A (ja) ミシンの油容器、ミシンの給油機構、及びミシン
US2844113A (en) Continuous feed needle feed sewing machine
CN100374636C (zh) 缝纫机
CN108677401A (zh) 缝纫机的梭用润滑装置和缝纫机
JPH07194869A (ja) 下送り機構を持つミシン
US1581496A (en) Feeding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s
US2277971A (en) Sew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