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0944A - 扁平形报警器的接点间隙调节方法及调节工具 - Google Patents

扁平形报警器的接点间隙调节方法及调节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0944A
CN1920944A CN 200610084842 CN200610084842A CN1920944A CN 1920944 A CN1920944 A CN 1920944A CN 200610084842 CN200610084842 CN 200610084842 CN 200610084842 A CN200610084842 A CN 200610084842A CN 1920944 A CN1920944 A CN 1920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entioned
adjusting screw
travelling
fixed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8484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65668C (zh
Inventor
中泽祥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20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0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566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566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扁平形报警器的接点间隙调节中,提供即使是经验少的作业员也能容易地实施接点间隙调节的技术。图(a)中,由于接点(17、18)闭合着,所以,电流从电源(72)通过接点(17、18)流到蜂鸣器(71),蜂鸣器(71)鸣响。作业员向右转动螺丝(14),使可动接点杆(19)朝振动膜片(23)侧移动。在(b)中,继续向右转动螺丝(14),结果,可动接点杆(19)碰到反冲部件(28)而停止移动,但是由于固定接点杆(16)仍继续移动,所以,接点(17、18)稍稍分开。在分开的瞬间,蜂鸣器(71)的声音停止。作业员只要在该蜂鸣器(71)停止的瞬间停止调节螺丝(14)的转动即可。

Description

扁平形报警器的接点间隙调节方法及调节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扁平形报警器的接点间隙调节技术。
背景技术
价格低且构造简单的喇叭,作为产生报警音的器具已广为普及(例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87588号公报(图1)
专利文献1的图1中,2是振动膜片,3是固定铁芯,4是可动铁芯,4b是设在可动铁芯4上的台阶部,6是励磁线圈,7是固定接点,8是可动接点,8a是支承可动接点8的接点板,9是共鸣板,G是空气隙(エアギヤツプ)。
向励磁线圈6通电时,可动铁芯4被固定铁芯3吸引,朝图中下方移动。随着该移动,台阶部4b与接点板8a相接,朝图中下方移动。
接点板8a下降时,可动接点8离开固定接点7,对励磁线圈6的通电被阻断。于是,可动铁芯4借助振动膜片2的复原作用而上升,可动接点8与固定接点7接触,对励磁线圈6的通电重新开始。通过上述动作的反复,共鸣板9上下振动,产生报警音。
为了顺利地产生报警音,对空气隙G、以及台阶部4b与接点板8a的间隙(下面称为接点间隙)的尺寸管理,是极为重要的。
为了人为地调节接点间隙,备有调节螺丝的喇叭是公知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8-162994号公报(图6)
专利文献2的图6中,1是扁平形电气式报警器,3是固定铁芯,8是可动铁芯,9是固定接点杆,10是可动接点杆,11、12是接点。
通过转动调节螺丝(没有附图标记),固定接点杆9可以变更位置,结果,可以调节接点间隙。
扁平形电气式报警器1以预定的顺序组装后,要确认音色和音量等的性能。该性能的确认由检查员进行,检查员将测试电源连接到扁平形电气式报警器1上,听声音,调节调节螺丝(专利文献2图6中,没有附图标记的螺丝)。通过该调节,可以确保预定的音色和音量。
但是,检查员根据听到的声音,决定将调节螺丝向右转动或向左转动,所以,经验少的检查员在调节时要化较多的时间。即,需要熟练的检查员。
另外,当零件精度和组装精度差、接点间隙的偏差大时,即使是熟练的检查员进行调节也相当麻烦。
而且,如专利文献2的图6所示,组装后,接点间隙的部位在扁平形电气式报警器1的内部,很难进行目视检查。
因此,要求一种即使是组装后的扁平形电气式报警器、其接点间隙的调节也能由经验少的检查员容易地实施、可在短时间内确认性能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使是经验少的检查员也能容易地实施接点间隙调节的技术。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扁平形报警器的接点间隙调节方法,该扁平形报警器,在扁平形盒内设有振动膜片,用该振动膜片支承可动铁芯,与该可动铁芯相向地配置固定铁芯,用励磁线圈包围该固定铁芯,从上述盒将调节螺丝伸入到盒内,并且用该调节螺丝支承固定接点,在该固定接点的靠上述固定铁芯侧配置可动接点,用可动接点杆支承该可动接点,用设在上述可动铁芯上的反冲部件使该可动接点杆朝上述固定接点侧移动;该接点间隙调节方法调节上述可动接点杆与反冲部件之间的接点间隙,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导通状态确认步骤、非导通状态设定步骤、零点调节步骤、接点间隙确保步骤;
在导通状态确认步骤,判断上述可动接点和固定接点是否处于电导通状态;
在非导通状态设定步骤,当在上述导通状态确认步骤确认为导通状态时,转动上述调节螺丝直至成为非导通状态;当在上述导通状态确认步骤确认为非导通状态时,不转动上述调节螺丝;
在零点调节步骤,在上述非导通状态设定步骤之后,转动上述调节螺丝直至上述可动接点和固定接点成为电导通状态,将固定接点向零点位置移动;
在接点间隙确保步骤,在上述零点调节步骤之后,用上述调节螺丝移动固定接点,使上述可动接点杆和反冲部件之间成为规定的接点间隙。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一种扁平形报警器的接点间隙调节工具,该扁平形报警器,在扁平形盒内设有振动膜片,用该振动膜片支承可动铁芯,与该可动铁芯相向地配置固定铁芯,用励磁线圈包围该固定铁芯,从上述盒将调节螺丝伸入到盒内,并且用该调节螺丝支承固定接点,在该固定接点的靠上述固定铁芯侧配置可动接点,用可动接点杆支承该可动接点,用设在上述可动铁芯上的反冲部件使该可动接点杆朝上述固定接点侧移动;该接点间隙调节工具用于调节上述可动接点杆与反冲部件之间的接点间隙,其特征在于,该接点间隙调节工具备有工具本体、接点状态检测机构和目标距离移动机构;
上述工具本体支承上述扁平形报警器;
上述接点状态检测机构检测上述可动接点和固定接点是否处于电导通状态;
上述目标距离移动机构将上述固定接点朝振动膜片侧或固定铁芯侧移动目标距离的量。
技术方案3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工具本体,备有由扁平形报警器的外周敛缝部支承的支承部。
发明效果
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只要实施导通状态确认步骤、非导通状态设定步骤、零点调节步骤和接点间隙确保步骤,就可以调节扁平形报警器的接点间隙。在上述导通状态确认步骤,判断可动接点和固定接点是否处于电导通状态。在上述非导通状态设定步骤,当导通状态确认步骤确认为导通状态时,转动调节螺丝,一直到成为非导通状态为止;当导通状态确认步骤确认为非导通状态时,不转动调节螺丝。在上述零点调节步骤,将固定接点移动到零点位置。在上述接点间隙确保步骤,上述零点调节步骤后,用调节螺丝移动固定接点,使可动接点杆和反冲部件之间成为规定的接点间隙。
即,在由导通状态确认步骤、零点调节步骤、和接点间隙确认步骤构成的一系列步骤中,不存在需要熟练技术的步骤。因此,根据技术方案1,即使是经验少的作业员也能容易地实施接点间隙的调节。
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接点间隙调节工具由工具本体、检测可动接点和固定接点是否处于电导通状态的接点状态检测机构、和使固定接点朝振动膜片侧或朝固定铁芯侧移动目标距离的目标距离移动机构构成。
一边监视接点状态检测机构,一边转动调节螺丝,检测出可动接点和固定接点从导通状态到非导通状态、或从非导通状态到导通状态的切换点,用目标距离移动机构,使可动接点杆朝固定铁芯侧移动目标距离,可以调节扁平形报警器的接点间隙。
这些操作不需要熟练的技术。因此,根据技术方案2,提供了即使是经验少的作业员也能容易地实施接点间隙调节的工具。
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只要使扁平形报警器的外周敛缝部与设在工具本体上的支承部抵接,就可完成扁平形报警器的定位,可提高作业效率。另外,不必在扁平形报警器上设置定位突起等,扁平形报警器为广泛应用的形状即可。
因此,根据技术方案3,可以防止扁平形报警器的成本增加,可以提高调节作业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涉及的调节对象物的扁平形报警器的构造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扁平形报警器的接点间隙调节工具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涉及的接点状态检测机构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扁平形报警器的接点间隙调节顺序的流程图。
图5是蜂鸣器鸣响时的、非导通状态设定步骤的说明图。
图6是零点调节步骤的说明图。
图7是图3的7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形式。附图是按照附图标记的朝向观察的。另外,螺丝全部是右旋螺丝。
图1是作为本发明涉及的调节对象物的扁平形报警器的构造说明图。扁平形报警器10,在扁平形的盒11内收容着固定铁芯12和励磁线圈13,将调节螺丝14突出到盒11内,用该调节螺丝14,通过备有螺丝支承件15的固定接点杆16支承固定接点17,与该固定接点17相向地配置着可动接点18,用可动接点杆19支承该可动接点18并且将其朝接点闭合方向推压,通过衬垫22把振动膜片23载置在盒11的法兰21上,在其上面再载置盖24,把该盖24的颚25卷边固定在法兰21上,从而构成外周敛缝部26,在振动膜片23的中央预先备有可动铁芯27,在该可动铁芯27上,备有反冲可动接点杆19的反冲部件28,还备有共鸣板29。该反冲部件28备有第1绝缘板31。
32是把扁平形报警器10安装在车身等上时用的支板,33是设在支板32上的安装孔。
34...(...代表多个,下同。)是开设在盖24上的孔,35是锁紧螺母,36、37是与励磁线圈13连接的端子及电线束,38、39是与固定接点杆16连接的端子及电线束,41是连接励磁线圈13和可动接点杆19的电线束,42是第2绝缘板,43是第3绝缘板。为了清楚起见,扁平形盒11和盖24及支板32在图中用双点划线表示。
螺丝支承件15、第1绝缘板31、第2绝缘板42和第3绝缘板43,用树脂或橡胶等绝缘材料形成。
为了确保扁平形报警器10的预定音色,必须将可动接点杆19和反冲部件28的接点间隙d1调节为目标接点间隙,例如调节为0.15mm。该接点间隙d1的调节,用下面说明的接点间隙调节工具可以容易地进行。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扁平形报警器的接点间隙调节工具的立体图。扁平形报警器的接点间隙调节工具50,备有支承扁平形报警器(图1中标记10)的工具本体51、检测可动接点(图1中附图标记18)和固定接点(图1中附图标记17)是否处于电导通状态的接点状态检测机构(图3中附图标记73)、和将固定接点(图1中附图标记17)朝振动膜片(图1中附图标记23)侧或朝固定铁芯(图1中附图标记12)侧移动目标距离的目标距离移动机构52。下面详细说明它们的构成要素。
工具本体51这样构成:在第1板53和第2板54间设有第3板55,用螺栓或销56...将这些板53、54、55结合起来。
第1板53备有通孔57和刻度盘59。通孔57供目标距离移动机构52穿过。刻度盘59在该通孔57周围,带有与量角器的角度刻度相仿的基准印记58...。第2板54备有支承部61和设置了凸部62的导引部63。支承部61与外周敛缝部(图1中附图标记26)抵接。导引部63的凸部62穿过安装孔(图1中附图标记33)。第3板55是决定第1板53与第2板54之间间隔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块。
目标距离移动机构52,由具有螺丝转动部64的轴部65、设在该轴部65上的刻度杆66和把手部67构成。该螺丝转动部64做成为适合于调节螺丝(图1中附图标记14)的形状及尺寸。
本例中,由于用3个板53、54、55构成工具本体51,所以,当一部分损坏时,可以只更换板53、54或55。另外,第3板55可用卡圈等的间隔片代替。
但是,工具本体51也可以通过切削金属块制造,或冲压金属板而成形,其构造可以任意变更。
本例中,刻度盘59是固定地配置在工具本体51上,但是,例如也可以在通孔57上设置阴螺纹部,把具有与该阴螺纹部嵌合的阳螺纹部的筒体设置在刻度盘59上,这样,刻度盘59可以自由旋转。
图3是本发明接点状态检测机构的说明图。
接点状态检测机构73,由蜂鸣器71和包含电源72的电路74构成。该接点状态检测机构73与扁平形报警器10的端子36、38连接使用。
这时,如果固定接点17和可动接点18闭合着,则从电源72开始,按照端子38、电线束39、固定接点杆16、固定接点17、可动接点18、可动接点杆19、电线束41、励磁线圈13、电线束37、端子36、蜂鸣器71的顺序构成导电路,蜂鸣器71鸣响。
如果固定接点17和可动接点18分开,则蜂鸣器71不鸣响。
作业员只要听蜂鸣器71是否鸣响,就可以判断可动接点18和固定接点17是否处于电导通状态。
另外,本例中,是采用蜂鸣器71作为接点状态检测机构73,但是,也可以用灯代替该蜂鸣器,通过亮灯/熄灯判断接点状态。可以备有蜂鸣器或灯,也可以二者都备有。
图4是表示本发明扁平形报警器的接点间隙调节顺序的流程图。ST××表示步骤编号。
ST01:准备好组装完毕的扁平形报警器(图1中附图标记10)。这时,松开锁紧螺母(图1中附图标记35),使其从盒充分离开(图1中附图标记11)。
ST02:把扁平形报警器(图3中标记10)设置在工具本体(图3中附图标记51)上,将接点状态检测机构(图3中附图标记73)连接到扁平形报警器(图3中附图标记10)上。
ST03:判断蜂鸣器是否鸣响。该蜂鸣器鸣响时,进入ST04。蜂鸣器不鸣响时进入ST06(蜂鸣器不鸣响时的非导通状态设定步骤)。即,ST03是判断图3中的可动接点18和固定接点17是否处于电导通状态的导通状态确认步骤。
ST04:在ST03蜂鸣器鸣响时,将调节螺丝向右转动。即,ST04是蜂鸣器鸣响时的非导通状态设定步骤。用下面的图详细说明该步骤。
图5是蜂鸣器鸣响时的非导通状态设定步骤的说明图。
在(a)中,由于固定接点17和可动接点18闭合着,所以,电流从电源72通过固定接点17及可动接点18流到蜂鸣器71,蜂鸣器71鸣响。告知作业员“蜂鸣器71鸣响时,向右转动调节螺丝14”。
通过向右转动调节螺丝14,可以使固定接点杆16朝振动膜片23侧移动。
在(b)中,用目标距离移动机构52继续将调节螺丝14向右转动,结果,可动接点杆19碰到反冲部件28而停止移动,但固定接点杆16继续移动,所以,固定接点17稍稍离开可动接点18。在离开的瞬间,蜂鸣器71停止。
作业员只要在蜂鸣器71停止的瞬间,停止调节螺丝14的转动即可。通过该作业,将可动接点18移动到零点位置。该零点位置,是可动接点18和固定接点17的接点开闭的切换位置。
即,接点状态检测机构73在电导通状态时,转动调节螺丝14直至成为非导通状态,完成了蜂鸣器鸣响时的非导通状态设定步骤。
返回图4。
ST05:蜂鸣器停止,所以进入ST06。
ST06:向左转动调节螺丝,一直到蜂鸣器鸣响为止。即,ST06是零点调节步骤。用下面的图详细说明该步骤。
图6是零点调节步骤的说明图。
在(a)中,由于固定接点17和可动接点18分开着,所以,电流不从电源72流到蜂鸣器71,蜂鸣器71不鸣响。告知作业员“蜂鸣器71不鸣响时,向左转动螺丝14”。
通过向左转动调节螺丝14,可以使固定接点杆16朝固定铁芯12侧移动。
在(b)中,用目标距离移动机构52继续将调节螺丝14向左转动,结果,固定接点17与可动接点18相接。该瞬间,电流从电源72通过固定接点17及可动接点18流到蜂鸣器71,蜂鸣器71鸣响。
作业员只要在该蜂鸣器71鸣响的瞬间停止调节螺丝14的转动即可。通过该作业,将可动接点18移动到零点位置。
即,接点状态检测机构73在非电导通状态时,转动调节螺丝14直至成为导通状态,完成了零点调节步骤。
另外,在零点调节步骤,也可以用螺丝刀等工具代替目标距离移动机构52。
返回图4。
ST07:蜂鸣器鸣响,所以进入ST08。
ST08:将调节螺丝向左转动规定量(本实施例中是1/2转)。即,进行接点间隙确保步骤。用下面的图详细说明该步骤。
图7是图3的7向视图,是接点间隙确保步骤的说明图。
在(a)中,零点调节步骤后,假定刻度杆66在基准印记58的A位置。
作业者记住零点调节步骤后的刻度杆66的位置与基准印记58...的关系。
调节螺丝14的导程例如是0.3mm,将该调节螺丝转动1/2转,可以使该调节螺丝14前进或后退0.15mm。
借助刻度盘59上的基准印记58...和刻度杆66的位置关系,可以很容易地转动这1/2转。
在(b)中,一边观察刻度杆66和基准印记58...,一边将调节螺丝14向左转1/2转,用调节螺丝14使固定接点杆(图3中附图标记16)朝固定铁芯(图3中附图标记12)侧移动0.15mm。即,接点间隙成为0.15mm。
作业员在实施了导通状态确认步骤、非导通状态设定步骤、零点调节步骤和接点间隙确保步骤后,用图3中的锁紧螺母35将调节螺丝14固定住,完成了接点间隙的调节。
另外,如图2中说明的那样,可自由旋转地安装了刻度盘59时,使刻度盘59旋转,对准任何一个基准印记58...,可以容易地将调节螺丝14转动1/2转。这时的基准印记58...的个数,当旋转角度为1/2转时是2个,为1/4转时是4个即可。只要根据旋转角度适当设定即可。可以减少基准印记58...的个数,使刻度盘59简单化。
如上所述,依次地实施导通状态确认步骤、非导通状态设定步骤、零点调节步骤、接点间隙确保步骤,不需要熟练的技术。因此,即使经验少的作业员也能容易且切实地实施接点间隙调节。
另外,本发明中,是在零点调节步骤后,进行接点间隙确保步骤。无论在哪个步骤,调节螺丝的转动方向都相同,不必担心调节螺丝的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的不同而造成的磁滞。即,可以精度良好地进行接点间隙的调节。
另外,技术方案1的方法,只要能执行导通状态确认步骤、非导通状态设定步骤、零点调节步骤和接点间隙确保步骤即可,该方法中所用的工具、装置不受实施例的限定。
另外,技术方案2的工具,只要备有工具本体、目标距离移动机构、接点状态检测机构即可,它们的构造不受实施例的限定。即,在实施例中,操作都是用作业员的手、耳、眼进行的,但是,也可以用促动器代替作业员的手,用电子仪器或控制部代替耳和眼。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扁平形报警器的接点间隙调节技术。

Claims (3)

1.一种扁平形报警器的接点间隙调节方法,该扁平形报警器,在扁平形盒内设有振动膜片,用该振动膜片支承可动铁芯,与该可动铁芯相向地配置固定铁芯,用励磁线圈包围该固定铁芯,从上述盒将调节螺丝伸入到盒内,并且用该调节螺丝支承固定接点,在该固定接点的靠上述固定铁芯侧配置可动接点,用可动接点杆支承该可动接点,用设在上述可动铁芯上的反冲部件使该可动接点杆朝上述固定接点侧移动;该接点间隙调节方法调节上述可动接点杆与反冲部件之间的接点间隙;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导通状态确认步骤、非导通状态设定步骤、零点调节步骤、接点间隙确保步骤;
在导通状态确认步骤,判断上述可动接点和固定接点是否处于电导通状态;
在非导通状态设定步骤,当在上述导通状态确认步骤确认为导通状态时,转动上述调节螺丝直至成为非导通状态;当在上述导通状态确认步骤确认为非导通状态时,不转动上述调节螺丝;
在零点调节步骤,在上述非导通状态设定步骤之后,转动上述调节螺丝直至上述可动接点和固定接点成为电导通状态,将固定接点向零点位置移动;
在接点间隙确保步骤,在上述零点调节步骤之后,用上述调节螺丝移动固定接点,使上述可动接点杆和反冲部件之间成为规定的接点间隙。
2.一种扁平形报警器的接点间隙调节工具,该扁平形报警器,在扁平形盒内设有振动膜片,用该振动膜片支承可动铁芯,与该可动铁芯相向地配置固定铁芯,用励磁线圈包围该固定铁芯,从上述盒将调节螺丝伸入到盒内,并且用该调节螺丝支承固定接点,在该固定接点的靠上述固定铁芯侧配置可动接点,用可动接点杆支承该可动接点,用设在上述可动铁芯上的反冲部件使该可动接点杆朝上述固定接点侧移动;该接点间隙调节工具用于调节上述可动接点杆与反冲部件之间的接点间隙,其特征在于,该接点间隙调节工具备有工具本体、接点状态检测机构和目标距离移动机构;
上述工具本体支承上述扁平形报警器;
上述接点状态检测机构检测上述可动接点和固定接点是否处于电导通状态;
上述目标距离移动机构将上述固定接点朝振动膜片侧或固定铁芯侧移动目标距离的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平形报警器的接点间隙调节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工具本体,备有由上述扁平形报警器的外周敛缝部支承的支承部。
CNB2006100848425A 2005-08-22 2006-05-23 扁平形报警器的接点间隙调节方法及调节工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566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40217 2005-08-22
JP2005240217A JP4462626B2 (ja) 2005-08-22 2005-08-22 平型警音器の接点隙間調整方法及び同調整治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0944A true CN1920944A (zh) 2007-02-28
CN100565668C CN100565668C (zh) 2009-12-02

Family

ID=37778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8484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5668C (zh) 2005-08-22 2006-05-23 扁平形报警器的接点间隙调节方法及调节工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462626B2 (zh)
CN (1) CN100565668C (zh)
TW (1) TW20070917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63051B2 (ja) * 2007-09-07 2013-12-11 株式会社ミツバ 電気式ホーン
JP7268543B2 (ja) * 2019-08-29 2023-05-08 浜名湖電装株式会社 車両用警音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9288A (en) * 1995-07-28 1997-08-19 Ford Motor Company Method for setting horn air gap
JP3309037B2 (ja) * 1995-08-17 2002-07-29 株式会社ミツバ 自動車用ホーンの調節判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09176A (en) 2007-03-01
TWI302295B (zh) 2008-10-21
CN100565668C (zh) 2009-12-02
JP2007057602A (ja) 2007-03-08
JP4462626B2 (ja) 201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09248B2 (en) Steering device for use in solar tracking equipment
CN1249546C (zh) 操纵杆装置
JP2011031389A (ja) クランプ取換装置
CN103801868B (zh) 筒状管开孔切割器
KR101233646B1 (ko) 경사각 자동 조절 기능을 구비하는 세혈방전기
CN1920944A (zh) 扁平形报警器的接点间隙调节方法及调节工具
CN101011846A (zh) 切削装置
WO2008084548A1 (ja) カメラユニット検査装置、及びカメラユニット検査方法
CN216802321U (zh) 一种钢管焊接用环缝自动焊接去应力装置
JP2009061522A (ja) バリ取り装置
CN201223995Y (zh) 旋转式电极转换装置
ATE493227T1 (de) Kreisförmige vorrichtung zur maschinellen herstellung einer metallischen drehscheibe
CN105619435B (zh) 一种具有激振功能的刚柔混合型机械手、机器人及方法
CN1862658A (zh) 扁平型警报器的接点间隙调整方法及其调整夹具
US8304680B2 (en) Portable bore welding machine
CN207249317U (zh) 一种成像设备
JP2016097471A (ja) ロボットアー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配線作業ロボット
CN209831697U (zh) 一种机械手线缆支架
CN207424285U (zh) 一种组合光栅
CN102240874A (zh) 自动焊枪旋转装置
CN210129350U (zh) 一种智能制造实训装置
CN211867812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机械手
CN104668750A (zh) 一种螺柱焊枪
CN203621836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出气锥管的焊接夹具
CN202433802U (zh) 数控机床电子手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