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2761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2761A
CN1912761A CNA200610109556XA CN200610109556A CN1912761A CN 1912761 A CN1912761 A CN 1912761A CN A200610109556X A CNA200610109556X A CN A200610109556XA CN 200610109556 A CN200610109556 A CN 200610109556A CN 1912761 A CN1912761 A CN 1912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beam
synchronizing signal
view data
image
la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095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78797C (zh
Inventor
小布施道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12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2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879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879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36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 B41J2/471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using dot sequential main scanning by means of a light deflector, e.g. a rotating polygonal mirror
    • B41J2/47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using dot sequential main scanning by means of a light deflector, e.g. a rotating polygonal mirror using multiple light beams, wavelengths or colou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G02B26/125Details of the optical system between the polygonal mirror and the image pla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G02B26/127Adaptive control of the scanning light beam, e.g. using the feedback from one or more de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025Circuits exciting or modulating particular heads for reproducing continuous tone value scales
    • H04N1/40037Circuits exciting or modulating particular heads for reproducing continuous tone value scales the reproducing element being a las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 G03G15/043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by introducing an optical element in the optical path, e.g. a filt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4Arrangements for exposing and producing an image
    • G03G2215/0402Exposure devices
    • G03G2215/0404Las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利用来自不同方向的激光束照射多角镜,使得多角镜将激光束向不同光轴方向反射,从而以预定偏转角对激光束执行主扫描操作。第一和第二光束检测器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光扫描部的扫描方向上的光束入射端来检测光束扫描操作的开始,以使第二光束检测器比第一光束检测器在更早的时间检测到它。使用第一光束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设定第一和第二图像数据之间共用的采样开始定时。根据第一和第二光束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将第一和第二图像数据写入存储器,并根据从存储器读取的图像数据来控制第一和第二激光源部。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像复印机、打印机、或者传真机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多个激光束对光电体进行曝光来形成图像的多光束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利用多个激光束对光电体曝光来形成图像的装置的实例,已知有利用多角镜的多光束图像形成装置。这种图像形成装置在利用多角镜曝光扫描感光鼓时产生多个激光束。当形成彩色图像时,该图像形成装置利用激光束对以预定间隔彼此隔开的感光鼓曝光,并在显影之后,将彩色图像转印到通过传送带送入的纸张上。
在如上所述使用多个激光束来形成彩色图像的情况下,各个颜色的曝光扫描操作必须同步。如果操作不同步,就会产生图像失真、色彩错位、或者行错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检测激光束的光传感器(也称作BD传感器)设置在多角镜对激光束的扫描操作的开始位置上,以获得作为扫描操作开始标准的同步信号(光束检测信号,也称作BD信号),然后根据该同步信号对各个色彩确定激光束的写入开始定时。
然而,实际上,构成光学系统的光学元件的位移、由于多角镜温度的升高引起旋转部件微小振动所导致的旋转平衡改变等类似原因,都会引起BD传感器检测的定时的波动,从而很难执行准确的检测。将由第一激光束获得的BD信号作为基准,如果从第二激光束获得的BD信号的相位前后变化,与各个色彩相对应的激光束的写入开始定时将变得不同步,从而引起色彩错位。在某些情况下,与各种颜色相对应的光电体的扫描操作的开始位置彼此相错一行。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出版物2004-98449中公开了一种防止图像曝光开始时的错位的、利用多个激光束的图像形成装置。
该出版物中披露的图像形成装置利用光传感器检测多个激光束的行扫描基准点,生成与各个激光束相对应的同步信号,并根据同步信号确定图像曝光的开始定时。之后,该图像形成装置从同步信号中确定一个基准同步信号,并使用延迟装置将生成定时接近该基准同步信号的其他同步信号延迟,以使同步信号之间的时差扩大,从而确定图像曝光的开始定时。
在这个实例中,需要确定生成定时接近于基准同步信号而又不同于基准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然后,使用延迟装置使时差扩大,在有些时候会引起色彩错位。
此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4-98299公开了一种利用多个激光束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在生成水平同步信号(BD信号)时确定从第一激光束获得的BD信号作为基准,预先测量基准BD信号和从其他激光束获得的BD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并根据测得的相位差来确定图像的写入定时。
在这个实例中,需要预先测量相位差。此外,在有些情况下,由于构成光学系统的光学元件的位移、温度改变、或者多角镜的机械微小振动会改变相位差。这样,测量的相位差不能一直与估计值相对应,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色彩错位。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激光源部,利用来自不同方向的激光束照射多角镜;第一和第二光扫描部,使多角镜将来自第一和第二激光源部的激光束向不同的光轴方向反射,从而以预定偏转角扫描激光束;第一光束检测器,设置在第一光扫描部的扫描方向上的光束入射端,并接收第一激光束来检测扫描的开始;第二光束检测器,设置在第二光扫描部的扫描方向上的光束入射端,并以比第一光束检测器更早的定时接收第二激光束从而检测扫描的开始;以及激光控制器,利用第一光束检测器的检测结果设定第一和第二图像数据之间共用的采样开始定时,根据第一和第二光束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将第一和第二图像数据写入存储器,并根据从存储器读取的图像数据来控制第一和第二激光源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利用光束检测器检测激光束主扫描操作的基准点并生成与各个激光束相对应的同步信号、从而控制利用激光束执行曝光操作的定时的装置;使与各个激光束相对应的同步信号中的一个(第二)同步信号超前于另一个(第一)同步信号的装置;存储控制器,利用根据第一同步信号生成的使能信号来设定多个图像数据的采样开始定时,并根据相对应的同步信号将图像数据写入存储器;以及激光控制装置,根据已经从存储控制器读出的相应图像数据来调制激光束。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光扫描单元的构成平面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光扫描单元的构成透视图;
图3示出了利用光扫描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处理器的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4所示激光控制器的框图;
图6(a)~6(e)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同步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7(a)~7(e)是用于说明通用型图像形成装置中同步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以及
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处理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应当将所示实施例和实例仅仅作为示例考虑,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装置进行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适用于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以及将这些机器的功能合并的所谓MFP(多功能外围设备)。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光学系统的构成平面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光学系统构成的透视图,而图3示出了利用了图1和图2所示的光学系统的串联式(tandem type)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成的示意图。
在图1中,附图标号10是在其中心具有多角镜11的光扫描单元。该多角镜11绕旋转轴11a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2所示,多角镜11具有图2所示的由整体形成的上反射镜111和下反射镜112构成的双层结构。
激光束穿过相对于包括多角镜11的旋转轴11a的平面对称设置的第一和第二光入射路径投射到多角镜11上。即,激光源12K和12C发出的激光束穿过分光器13L并投射到多角镜11上;同样,激光源12Y和12M发出的激光束穿过分光器13R并投射到多角镜11上。
激光源12C和12K发出的激光束进入分光器13L,并由此处彼此平行地发出;同样,激光源12M和12Y发出的激光束入射到分光器13R上,并由此处以彼此平行的方式发出。
各个激光源发出的激光束分别经过相对于包括多角镜11的旋转轴11a的平面对称行进的光路,并进入多角镜11。然后进入多角镜11的激光束被其反射。此后,来自激光源12K和12C的激光束分别穿过第一fθ透镜14L和第二fθ透镜15L,这里可校正激光束的扫描角。然后,激光束进入反射镜16L并被其折向。另一方面,来自激光源12Y和12M的激光束分别经过第一fθ透镜14R和第二fθ透镜15R,进入反射镜16R并通过其折向。
激光源12Y、12M、12C、和12K将利用Y(黄色)、M(品红色)、C(青色)、和K(黑色)图像数据调制它们的输出光而获得的激光束射出。如图2所示,两个激光束(C,M)投射到多角镜11的上反射镜111上,其他两个激光束(K,Y)投射到下反射镜112上。假设将通过一个入射路径投射的一对激光束(K,C)称作第一组,并将通过另一个入射路径投射的一对激光束(Y,M)称作第二组,第一和第二组的激光束通过多角镜11沿对称的方向反射。多角镜11的旋转使得第一和第二组的激光束分别在虚线A和B表示的方向上被扫描。
如图2所示,第一fθ透镜14L、14R,第二fθ透镜15L、15R,和反射镜16L、16R都具有双层结构。激光源C、M输出的激光束穿过上光路;另一方面,激光源K、Y输出的激光束穿过下光路。
尽管细节将在后面描述,但是通过反射镜16L、16R折向的激光束通过未显示的光学系统(反射镜等)使各种颜色(K、C、M、Y)所对应的感光鼓曝光。
此外,光束检测器17L、17R设置在激光束对反射镜16L、16R的扫描操作开始边缘附近的部分上,该部分是过扫描区域(感光鼓曝光以形成图像的扫描区域外的区域)。由反射镜18L和光传感器19L构成的光束检测器17L检测第一组的两个激光束(K,C),而由反射镜18R和光传感器19R构成的光束检测器17R检测第二组的两个激光束(M,Y)。
利用来自光束检测器17L、17R的检测信号(BD信号),能生成使激光束在主扫描方向上同步的同步信号。各个光传感器19L、19R具有两个光学和电学上彼此分离的光检测装置。通过这些光检测装置,光传感器19L独立检测激光束K、C,而光传感器19R独立检测激光束Y、M。
如图1所示,光扫描单元10相对于包括多角镜11的旋转轴11a的平面对称地构成。假设光束检测器17L和反射镜16L之间的距离是L1,光束检测器17R和反射镜16R之间的距离是L2,L1小于L2(L1<L2)。
假设满足L1=L2,如果忽略制造误差,激光束在旋转多角镜11时,同时进入反射镜18L和18R。结果,光束检测器17L和光束检测器17R同时检测到激光束。
当如上所述满足L1<L2时,在旋转多角镜11时反射镜18R相比反射镜18L会在更早的时间接收到激光束,结果,光束检测器17R总是比光束检测器17L更早地检测到激光束。即,在具有对称构造的扫描光学系统中,只有光传感器19L和19R从对称位置偏移,才能使光传感器19R相比光传感器19L在更早的时间接收到激光束。考虑到在制造时构成扫描光学系统的光学元件的固定位置的位移、由于像温度这样的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光学元件的位置波动、由于多角镜温度的升高引起的微小振动所导致的旋转平衡的改变等等,确定L2和L1之间的差,以使光束检测器17R总是比光束检测器17L更早地检测到激光束。
光束检测器17L和17R的位置不限于所述的实例。例如,它们可以设置在激光束对fθ透镜15L、15R的扫描操作的开始边缘附近的部分。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确定L2和L1之间的差以使光束检测器17R总是比光束检测器17L更早地检测到激光束。光束检测器17R应当更早地检测到激光束的原因将随后在电路操作的描述中描述。
虽然分光器13L、13R被用来输出彼此平行的两个激光束,但是也可以使用像反射镜这样的其他光学系统来代替分光器。
图3示出了利用反射镜16L、16R折向的激光束的串联式彩色图像形成装置20的内部构造。该图像形成装置20具有四个成像单元21K、21C、21M、21Y,以形成K(黑色)、C(青色)、M(品红色)、Y(黄色)各种彩色图像。这四个成像单元按转印纸的移动方向X排列。成像单元21K、21C、21M、21Y分别具有感光鼓22K、22C、22M、22Y。感光鼓22K、22C、22M、22Y沿转印纸的移动方向X(副扫描方向)以预定间隔排成一行。感光鼓22K、22C、22M、22Y的旋转轴平行于主扫描方向。
成像单元21K、21C、21M、21Y具有同样的构造。这里,以成像单元21K的构造作为代表来描述。成像单元21K包括设置在感光鼓22K周围的充电器23K、显影单元24K、和转印单元25K。同样,成像单元21M、21C、21Y也具有充电器、显影单元、和转印单元。传送带26在驱动辊27和从动辊28之间缠绕,并在箭头X指示的方向(副扫描方向)上旋转。纸盒29、30设置在传送带26的下面。
首先将转印纸输送给成像单元21Y,在这里形成黄色图像。感光鼓22Y的表面通过充电器均匀充电,通过从激光源12Y输出的并已由黄色图像数据调制的激光束曝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像。将在感光鼓22Y上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影单元显影,从而在感光鼓22Y上形成黄色墨粉图像。墨粉图像在感光鼓22Y与传送带26上的转印纸接触的位置(转印位置)上转印到转印纸上,从而在转印纸上形成黄色图像。在转印过程完成之后,为了下一步成像过程,对感光鼓进行清洁处理,以消除其表面上残留的不必要的墨粉。
将在成像单元21Y中已经转印有黄色图像的转印纸通过传送带26输送给成像单元21M。之后,顺次将品红色、青色、黑色图像以同样的方式转印到转印纸上。在四种颜色的图像的转印完成之后,将转印纸从传送带26上分离,并排出到装置外部。
图像形成装置20还包括利用激光束扫描的激光曝光单元31。激光曝光单元31包括图1和图2所示的光扫描单元10,并在主扫描方向上执行扫描操作,从而利用Y、M、C、K激光束来照射感光鼓22Y、22M、22C、22K的表面。
图像形成装置20还包括色彩扫描部32。色彩扫描部32上具有透明的原稿台33。色彩扫描部32使用图像传感器来读取置于原稿台33上的文档的彩色图像,并将图像转换为与R(红色)、G(绿色)、B(蓝色)三原色相对应的电信号。
将RGB信号转换为生成C、M、K、Y图像数据的Y(黄色)、M(品红色)、C(青色)、K(黑色)彩色信号。激光曝光单元31的各个激光源基于各种色彩的图像数据进行控制。
此外,为了检测从纸盒29、30输送纸的供纸状态,将检测供纸开始的光传感器34设置在从动辊28附近。只要能够检测到供纸开始,可以将光传感器34设置在任何位置。
除色彩扫描部32获得的图像数据之外,也能够通过个人计算机(PC)生成的图像数据来控制激光曝光单元31的激光源。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处理器的构造。
图4示出了图像处理器40构造的框图。图像处理器40具有读取图像数据的读取单元41、图像数据处理器42、页存储控制器43L、43R,和激光控制单元44L、44R。
注意,页存储控制器43L和激光控制单元44L用于青色(C)或者黑色(K);另一方面,页存储控制器43R和激光控制单元44R用于品红色(M)或者黄色(Y)。为了简便,在下面的描述中,假设页存储控制器43L和激光控制单元44L是用于C或者K的单元,而页存储控制器43R和激光控制单元44R是用于M或者Y的单元。
来自读取单元41的图像数据通过I/F 46提供给连接着控制器(CPU)47和图像存储器48的总线401。此外,PC 49等生成的图像数据通过LAN和I/F 50提供给总线401。
激光控制单元44L、44R控制激光源61L、61R。来自光束检测器17L、17R的光传感器19L、19R的检测信号(BD信号)输入到激光控制单元44L、44R。
例如,由例如色彩扫描部32构成的读取单元41使用CCD等来对文档上的图像作光电转换,以输出RGB图像数据。RGB图像数据被压缩并存储在图像存储器48中。当打印已经存储在图像存储器48中的图像数据时,图像数据处理器42将压缩的图像数据解压,执行将RGB图像数据变为YMCK信号的色空间变换,执行像γ控制这样的图像质量校正或者色调校正,然后,将各种色彩的图像数据传送给页存储控制器43L、43R。
在图4所示的框图中,C(青色)图像数据输出给页存储控制器43L,而M(品红色)图像数据输出给页存储控制器43R,或者K(黑色)图像数据输出给页存储控制器43L,以及Y(黄色)图像数据输出给页存储控制器43R。当将图像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48中时,将图像数据压缩的原因是为了有效地利用内存。在读出数据之后,将执行数据的解压。
通过激光控制单元44L、44R分别对传送给页存储控制器43L、43R的图像数据进行脉宽调制。之后,经过脉宽调制的图像数据被输出给激光源61L、61R用于激光控制。激光源61L对应于图1所示的激光源12C或12K,而激光源61R对应于激光源12M或12Y。来自各个激光源的激光束穿过图1和图2所示的光学系统,并照射在图3所示的成像单元21C、21M或者成像单元21K、21Y的感光鼓22上。页存储控制器43L、43R以页为单位从图像数据处理器42中读取图像数据,并根据来自光传感器19L的检测信号BD(L)将数据输出给激光控制单元44L、44R。即,页存储控制器43L、43R根据基于检测信号BD(L)生成的同步信号(H SYNC)和检测供纸开始的光传感器43的输出来生成使能信号,并将图像数据传送给激光控制单元44L、44R。
图5示出了激光控制单元44L、44R的具体构造。激光控制单元44L包括行缓冲存储器51L、控制到行缓冲存储器51L的数据传送的存储控制器52L、从光传感器19L接收检测信号BD(L)作为输入的脉宽整形电路53L、和对从行缓冲存储器51L读取的数据进行脉宽调制的PWM(脉宽调制)电路54L。在图5中,通过传感器19L检测C(青色)和K(黑色)激光束,而通过传感器19R检测M(品红色)和Y(黄色)激光束。
光传感器19L检测的BD(L)信号输入到脉宽整形电路53L,其将信号整形为具有预定脉宽的波形,然后转换为定时与激光控制单元44L同步的同步信号H sync(L)。这里,为了使同步信号H sync(L)的定时与激光控制单元44L同步,将用于激光控制单元44L的主要部分的脉冲时钟(P Clock)输入至脉宽整形电路53L。随后,同步信号H sync(L)和主时钟信号(m Clock)输入到触发器(flip-flop)57L。主时钟信号(m Clock)是在页存储控制器43L、43R中使用的时钟。将已经通过主时钟信号(m Clock)使定时重新调整的同步信号H sync(L)输入页存储控制器43L、43R。应当注意的是,同步信号H sync(L)不仅输入到页存储控制器43L,还输入到页存储控制器43R。
在将同步信号H sync(L)传送给页存储控制器43L、43R的同时,能够进行图像数据处理器42的图像数据的传送。响应于同步信号H sync(L)的输入而生成使能信号(DATA Enable),从而将图像数据以页为单位加载到存储控制器52L中。如上所述,页存储控制器43L、43R根据公共的主时钟信号(m Clock)工作,并与触发器57L生成的同步信号H sync(L)同步。
此外,如上所述,激光控制单元44L的主要部分根据脉冲时钟(P Clock)工作,并将脉冲时钟(P Clock)提供给存储控制器52L和PWM电路54L。此外,C(青色)图像数据(DATA C)从页存储控制器43L传送给激光控制单元44L。
从页存储控制器43L传送并输入激光控制单元44L的使能信号(DATA Enable),在不能进行图像数据传送时变为高电平;而在能够进行图像数据传送时变为低电平。存储控制器52L接收表示图像数据传送准备好的低使能信号,并通过对每一行采样来读取与C图像数据的一页相对应的并行数据。存储控制器52L将读出的图像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并将对应于一行的数据写入行缓冲存储器51L。
存储控制器52L根据H sync(L)以预定定时顺次读取行缓冲存储器51L中的图像数据,并将读出的图像数据传送给PWM电路54。
根据与同步信号H sync(L)同步的L采样信号,将数据写入行缓冲存储器51L。
传送一页所对应的彩色图像数据的时间根据能够从光传感器34(图3)获取的供纸开始信号来确定,相当于C图像的曝光时间。
PWM电路54L依照图像数据电平执行脉宽调制,并将激光控制信号提供给C(青色)激光源61L。PWM电路54L根据脉冲时钟(P Clock)工作,并将根据每个脉冲时钟周期内像素的值而改变了脉宽的信号输出。
激光控制单元44R具有与激光控制单元44L同样的构造。激光控制单元44R包括行缓冲存储器51R、存储控制器52R、从光传感器19R接收检测信号BD(R)的脉宽整形电路53R、和PWM电路54R。
将来自光传感器19R的检测信号BD(R)和脉冲时钟(P Clock)作为输入的脉宽整形电路53R,在BD信号输入之后,根据第一时钟信号的生成定时,生成已经整形为具有预定脉宽波形的同步信号H sync(R)。这一点与激光控制单元44L相同。在以下方面,激光控制单元44R不同于激光控制单元44L。
参照图1和图2所述,光传感器19R的检测信号BD(R)能够先于光传感器19L的检测信号BD(L)生成。因此,根据检测信号BD(R)生成的同步信号H sync(R)的相位超前于同步信号H sync(L)的相位。
激光控制单元44L生成的同步信号H sync(L)作为基准同步信号输入到页存储控制器43R,以使图像数据处理器42能发送例如M(品红色)图像数据,随后,使能信号(DATA Enable)从页存储控制器43R提供给激光控制单元44R的存储控制器52R。此外,脉冲时钟信号(P Clock)提供给存储控制器52R,同时,M图像数据(DATA M)载入其中。
激光控制单元44R的存储控制器52R从页存储控制器43R接收成像指示电平(低)的使能信号,通过采样来读取与M图像数据的一页相对应的并行数据,将读出的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并将与一行相对应的数据写入行缓冲存储器51R。同时,存储控制器52R根据H sync(R)以预定定时顺次读出行缓冲存储器52R中的图像数据,并将读出的图像数据传送给PWM电路54R。根据与同步信号H sync(R)同步的R采样信号,将数据写入行缓冲存储器51R。
尽管将与一页相对应的M图像数据写入激光控制单元44R的时间和将一页相对应的C图像数据写入激光控制单元44L的时间相同,但是上述两个写入操作之间的定时是不同的。传送一页所对应的彩色图像数据的时间相当于M图像的曝光时间。
K(黑色)图像数据在页存储控制器43L和激光控制单元44L中利用同样的电路处理。Y(黄色)图像数据在页存储控制器43R和激光控制单元44R中利用同样的电路处理。
下面将参照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5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图6的逻辑信号为低有效。
图6(a)所示波形代表由光传感器19L的检测信号BD(L)生成的同步信号H sync(L)。图6(b)的波形代表从页存储控制器43L输出并输入存储控制器52L的使能信号(DATA Enable)。此外,图6(c)代表激光控制单元44L的存储控制器52L读取图像数据的采样时间周期L采样。
图6(d)代表根据来自传感器19R的检测信号BD(R)已经在激光控制单元44R中获得的同步信号H sync(R),图6(e)代表激光控制单元44R的存储控制器52R读取图像数据的采样时间周期R采样。
如图6(b)所示,来自存储控制器43L的使能信号(DATAEnable)响应于图6(a)的同步信号H sync(L)的生成而生成。来自页存储控制器43L、43R的图像数据(DATA L)和(DATA R)在与使能信号(DATA Enable)相同的定时输出给激光控制单元44L和44R。
使能信号(DATA Enable)为高电平的时间段是来自页存储控制器的图像数据的传送被屏蔽的时间段。当使能信号变为低电平时,图像数据才能够传送。当使能信号(DATA Enable)已经变为低电平之后接收到第一同步信号H sync(L)时,在图6(c)的定时t1开始图像数据DATA(L)的采样,并将数据写入行缓冲存储器51L。
激光控制单元44R的传感器19R总是在比激光控制单元44L的传感器19L更早的时间检测到激光束,从而如图6(d)所示,同步信号H sync(R)先于同步信号H sync(L)生成。
因此,如图6(e)所示,存储控制器52R中的图像数据采样时间周期R采样在时间上领先图6(c)的L采样Δt。这样,开始对来自页存储控制器43R的图像数据DATA(R)的采样,并将数据写入行缓冲存储器51R。
图7是用于说明传统通用型图像形成装置操作的时序图,其中激光检测器17L、17R在同一定时检测激光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BD(L)、BD(R)总是同时生成就没有问题。但是,由于光学系统的装配误差,先生成BD(L)还是先生成BD(R)是不确定的。此外,由于多角镜温度升高导致的构成旋转体的元件的微小振动将改变多角镜的旋转平衡,在某些情况下会改变BD传感器的检测定时。
即,假设根据同步信号例如H sync(L)来设定采样时间周期,如图7(d)所示,如果同步信号H sync(R)的相位超前于同步信号H sync(L),则R采样与图7(e)中实线所表示的L采样略微异相。另一方面,如果同步信号H sync(R)的相位滞后于同步信号H sync(L),则如图7(e)中虚线所示,R采样比L采样提前了多达大约一行。第一和第二激光束的扫描位置之间的变动使打印图像上出现明显的色彩模糊。
根据本发明,即使根据一个同步信号,例如H sync(L),设定采样时间周期,也能通过使传感器19R的检测先于传感器19L的检测来消除上述问题。因此,能够避免由于数据写入开始定时的变动造成的图像质量降低。
下面将参照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BD传感器17L、17R之间的位置关系,即机械结构,使得同步信号H sync(R)先于H sync(L)生成。另一方面,在图8中,通过电处理使得同步信号H sync(R)先于H sync(L)生成。
图8示出了激光控制单元44L、44R的主要部分。激光控制单元44L通过由电阻器R1和电容器C1构成的时间常数电路55L将来自传感器19L的检测信号BD(L)输入施密特缓冲器(Schmittbuffer)56L,使得时间常数电路55L对检测信号BD(L)求积分,将其通过施密特缓冲器56L输出来延迟检测信号BD(L),并将经过延迟的检测信号BD(L)输入脉宽整形电路53L。
激光控制单元44R通过施密特缓冲器56L将来自BD传感器19R的检测信号BD(R)输入脉宽整形电路。其他元件同图5所示元件相同。
在这个实例中,将根据延迟检测信号BD(L)生成的同步信号H sync(L)作为基准信号,提供给页存储控制器43L、43R。因此,同步信号H sync(R)的相位总是超前于同步信号H sync(L)的相位,从而在图6C和6E中所示的定时执行图像数据的采样。这样,采样时间周期R采样先于L采样Δt时间,并且在稍早的定时开始将数据写入行缓冲存储器51R。通过设置适当时间常数电路55L,有可能避免采样定时有图7(e)所示的大约一行的变动。
尽管使用的是时间常数电路55L和施密特缓冲器56L作为延迟装置,但是只要能够设定延迟时间以便同步信号H sync(R)的相位总是超前于作为基准信号使用的同步信号H sync(L)的相位,就可以使用任何延迟电路。然而,如果延迟时间过大,也可能发生如图7(e)所示的大约相当于一行的变动。因此,相位差Δt需要设为一个适当值。例如,可以采用使用时钟信号(P Clock)来延迟与几个时钟相对应的时间的计数电路。作为时钟信号(P Clock),使用大约50MHz的时钟信号。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同时使用多角镜产生多个激光束来对感光鼓执行曝光扫描的情况下,能够在激光束对感光鼓的写入过程中抑制所谓的行错位,从而避免图像质量降低。
在上面的描述中,同步信号H sync(R)的相位超前于同步信号H sync(L)的相位,并且,根据来自BD传感器19L的检测信号BD(L)获得的同步信号被提供给页存储控制器43L、43R。然而,可选的是,也可以将根据来自BD传感器19R的检测信号BD(R)获得的同步信号提供给页存储控制器43L、43R。
此外,是同步信号H sync(R)的相位提前还是H sync(L)提前不是根本问题。同步信号H sync(L)的相位也可以超前于同步信号H sync(R)。重点是不能使同步信号H sync(R)和H sync(L)之间的时基关系改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根据不同色彩的图像数据控制多个激光束并对感光鼓执行曝光扫描操作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第一和第二激光源部,利用来自不同方向的激光束照射多角镜;
第一和第二光扫描部,使所述多角镜将来自所述第一和第二激光源部的激光束向不同的光轴方向反射,从而以预定偏转角扫描所述激光束;
第一光束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光扫描部的扫描方向上的光束入射端,并接收所述第一激光束来检测扫描的开始;
第二光束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光扫描部的扫描方向上的光束入射端,并以比所述第一光束检测器更早的定时接收所述第二激光束从而检测扫描的开始;以及
激光控制器,利用所述第一光束检测器的检测结果设定第一和第二图像数据之间共用的采样开始定时,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束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图像数据写入存储器,并根据从所述存储器读取的图像数据来控制所述第一和第二激光源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束检测器设置在过扫描区域,所述过扫描区域是感光鼓被曝光以形成图像的扫描区域之外的区域,使得所述第二光束检测器以比所述第一光束检测器接收所述第一激光束更早的定时接收所述第二激光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多角镜具有上反射镜面和下反射镜面,以及
所述第一和第二激光源部具有多个激光源,所述多个激光源垂直排列,并将不同色彩的激光束投射到所述反射镜的镜面,所述激光束彼此平行行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同步信号生成电路,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束检测器的所述检测结果,生成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激光束相对应的第一和第二同步信号,其中
根据所述第一同步信号设定所述第一和第二图像数据之间共用的采样开始定时,以及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同步信号将第一和第二图像数据写入存储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是串联式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多个通过从多个激光源发射的激光束来曝光的感光鼓。
6.一种根据不同色彩的图像数据控制多个激光束并对感光鼓执行曝光扫描操作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利用光束检测器检测激光束主扫描操作的基准点并生成与各个激光束相对应的同步信号、从而控制利用所述激光束执行曝光操作的定时的装置;
使与各个激光束相对应的同步信号中的一个(第二)同步信号超前于另一个(第一)同步信号的装置;
存储控制器,利用根据所述第一同步信号生成的使能信号来设定多个图像数据的采样开始定时,并根据相对应的同步信号将所述图像数据写入存储器;以及
激光控制装置,根据已经从所述存储控制器读出的相应图像数据来调制激光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使所述第二同步信号超前于所述第一同步信号的所述装置由将作为基准信号的所述第一同步信号比所述第二同步信号延迟的延迟电路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激光控制装置包括根据已经从所述存储控制器读处的相应图像数据来脉宽调制激光束的PWM电路。
CNB200610109556XA 2005-08-10 2006-08-08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879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201,857 US7379084B2 (en) 2005-08-10 2005-08-10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201,857 2005-08-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2761A true CN1912761A (zh) 2007-02-14
CN100478797C CN100478797C (zh) 2009-04-15

Family

ID=37721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0955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8797C (zh) 2005-08-10 2006-08-08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7379084B2 (zh)
JP (1) JP4988261B2 (zh)
CN (1) CN100478797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1280A (zh) * 2010-09-20 2012-04-11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79084B2 (en) * 2005-08-10 2008-05-2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880302B2 (ja) 2005-12-26 2012-02-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偏向器、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TWI268867B (en) * 2006-01-27 2006-12-21 E Pin Optical Industry Co Ltd Multi-beam tandem laser scanning unit
US20100296822A1 (en) * 2009-04-06 2010-11-2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00295919A1 (en) * 2009-05-21 2010-11-25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Multiple Integrated Multi-Beam Laser Scanning System
JP5387455B2 (ja) * 2010-03-09 2014-01-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装置及び該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5622817B2 (ja) * 2011-09-28 2014-11-12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6477102B2 (ja) * 2015-03-23 2019-03-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光走査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3010B1 (en) * 1998-10-30 2002-12-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plurality of single-color images on a latent image carrier
US6573918B2 (en) * 2000-08-22 2003-06-03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plurality of image data interfaces
JP2004098299A (ja) 2002-09-04 2004-04-0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98449A (ja) 2002-09-09 2004-04-02 Ricoh Co Ltd 画像露光タイミングの制御,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複写装置
JP2005148628A (ja) * 2003-11-19 2005-06-09 Canon Inc 走査光学装置
US7379084B2 (en) * 2005-08-10 2008-05-2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1280A (zh) * 2010-09-20 2012-04-11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45148A (ja) 2007-02-22
CN100478797C (zh) 2009-04-15
US7697021B2 (en) 2010-04-13
US7379084B2 (en) 2008-05-27
US20070035608A1 (en) 2007-02-15
US20080218579A1 (en) 2008-09-11
JP4988261B2 (ja) 201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12761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7589878B2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848628B2 (ja) カラーレーザプリンタ
US864889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o detect and correct density variations in a developed image
US9323171B2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including a rotating polygon mirr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20170195518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US819937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00501589C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00014116A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03182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S62287270A (ja) デジタルカラ−複写機
KR20130137990A (ko)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의 화상 농도 제어 방법
JP2749367B2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S6023882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057152B2 (ja) フル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62190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562281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48893A (ja) 複写装置
JP2012063625A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S62253180A (ja) レ−ザ−カラ−プリンタ−
JP200410213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50879A (ja) 光走査方法および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27440A (ja) レーザ光式記録装置
JPH01112863A (ja) カラー画像合成装置
JPH10150527A (ja)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複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