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0733A - 放电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放电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0733A
CN1910733A CNA2005800024768A CN200580002476A CN1910733A CN 1910733 A CN1910733 A CN 1910733A CN A2005800024768 A CNA2005800024768 A CN A2005800024768A CN 200580002476 A CN200580002476 A CN 200580002476A CN 1910733 A CN1910733 A CN 1910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tight container
electrode
discharge lamp
bearing
lamp deiv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024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广桥正树
清水伸浩
山本纪和
重田照明
松林容子
脇村丰
古川修嗣
出岛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10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07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5/00Lamps without any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Lam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65/04Lamps in which a gas filling is excited to luminesce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or by external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for indicating plasma display panels
    • H01J65/042Lamps in which a gas filling is excited to luminesce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or by external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for indicating plasma display panels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 H01J65/046Lamps in which a gas filling is excited to luminesce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or by external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for indicating plasma display panels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the field being produced by using capacitive means around the vess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5/00Details relating to vessels or to leading-in conductors common to two or more basic types of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5/50Means forming part of the tube or lamp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it
    • H01J5/54Means forming part of the tube or lamp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it supported by a separate part, e.g. b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5/00Details relating to vessels or to leading-in conductors common to two or more basic types of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5/50Means forming part of the tube or lamp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it
    • H01J5/54Means forming part of the tube or lamp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it supported by a separate part, e.g. base
    • H01J5/58Means for fastening the separate part to the vessel, e.g. by cement
    • H01J5/60Means for fastening the separate part to the vessel, e.g. by cement for fastening by mechanical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5/00Lamps without any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Lam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Vessels And Coating Film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光源装置上具备反射面的放电灯装置,激励不包含水银的稀有气体,稳定地发光,同时不发生臭氧等。该放电灯装置在封止玻璃灯泡的两端部的气密性容器(10)的内部封入以稀有气体为主体的放电介质,在该气密性容器(10)的一端部内配置第一电极。该气密性容器(10)在一处或多处外嵌在四边形板状的绝缘性支座(20)上,该支座形成贯通孔(21),该支座(20)嵌入U字槽形的第二电极(12)内,气密性容器(10)和第二电极(12)的间隔维持在一定水平,在支座(20)的三个侧面形成有突出部(23),在第二电极(12)上形成与该突出部(23)嵌合的嵌合孔(15),通过嵌合突出部(23)和嵌合孔(15),使得支座(20)无法从第二电极(12)内拔出。

Description

放电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光源装置和反射面的放电灯装置,该光源装置具有在内部封入放电介质的气密性容器和一对电极等,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在气密性容器内封入不包含水银的稀有气体的放电灯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等所使用的背光灯(back light)由导光板和放电灯装置等构成,放电灯装置由光源装置和反射部件构成。现有的光源装置构成为,在内周面上叠层荧光体层的玻璃灯炮的开口端部利用玻璃珠封止电极,在玻璃灯泡内仅扩散封入适量的氖和氩的混合气体和水银。这样的光源装置,通过向两个电极间施加电压,电离和激励玻璃灯泡内的混合气体和水银从而发生紫外线,该紫外线利用荧光体层转换为可见光,该可见光通过玻璃灯泡向外部发射,从而发光。
但是,使用水银的光源装置,由于温度依赖性强,所以不仅低温时的光束瞬变上升特性恶化,而且从环境保护的观点来看,希望开发不使用水银的光源装置。
这里,采用稀有气体代替水银的光源装置公开于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平5-29085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112290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1-325919号公报中。
日本特开平5-29085号公报中公开的光源装置构成为,在封止两端部的玻璃灯泡的内周面形成荧光体层,在该玻璃灯泡内封入氙或者以氙为主体的稀有气体,然后,在玻璃灯泡的一个端部内配置内部电极,在玻璃灯泡的外侧面的基本整个长度上接合带状的外部电极。施加高频电压的高频起辉电路与该光源装置的内部电极和外部电极连接。为了通过减少稀有气体离子撞击玻璃灯泡的玻璃壁的比例,使得稀有气体不消失,该高频起辉电路使得从内部电极向外部电极侧流动的电流的有效值小于从外部电极向内部电极侧流动的电流的有效值。
此外,在日本特开平10-112290号公报中公开的光源装置构成为,在内部封入氙类稀有气体的玻璃灯泡的两端部配置同一极性的内部电极,沿着玻璃灯泡的外周面卷绕与内部电极不同极性的线状外部电极。该光源装置放射紫外线,该紫外线与存在于光源装置周围的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起到杀菌作用的臭氧那样的离子化的气体分子。
再者,日本特开2001-325919号公报中公开的光源装置构成为,封止玻璃灯泡的两端部,在内部形成的放电空间的细长透光性气密性容器内,封入以稀有气体为主体的放电介质,在气密性容器内封装一个或多个内部电极,在玻璃灯泡外面近乎接触的配设有外部电极,在外部电极和放电空间之间形成静电电容变化单元。利用静电电容变化单元改变外部电极和放电空间之间的阻抗分布,使得能够得到沿着气密性容器的长度方向均匀的或以期望变化的光强度分布。
但是,上述公开公报中所介绍的光源装置难以使得外部电极相对玻璃灯泡完全地粘合,在一部分会产生小的间隙。在这样的状态下,不仅光源装置非常不稳定地发光,而且在该小的间隙中的空气会导致绝缘破坏,结果,发生离子化气体分子(例如臭氧),该臭氧等破坏外部电极和玻璃灯泡。
将外部电极机械按压在玻璃灯泡上,或者利用粘结剂、蒸镀法、溅射法等,既使使得外部电极和玻璃灯泡之间不产生间隙,由于制造误差或者操作中的振动、冷暖等环境变化,两者的粘合状态变得不稳定,也会部分地产生间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光源装置上具备反射面的放电灯装置,该光源装置防止封入稀有气体的气密性容器和外部电极之间发生臭氧等,不产生绝缘破坏。
本发明的放电灯装置中,以稀有气体为主体的放电介质被封入气密性容器的内部,第一电极配置在气密性容器的内部,具有反射面的第二电极具备用于放射来自气密性容器的放射光的开口,同时与气密性容器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保持规定间隔的绝缘性的支座外嵌到气密性容器上。
这里,与现有例子的气密性容器和第二电极之间产生的小的间隙相比,规定的间隔设定为充分大的间隔。通过试验了解到:在隔开这样的间隔的情况下,不产生空气的绝缘破坏。第二电极形成例如截面U字形、C字形、V字形等槽形之后,嵌入支座中,或者将板状的第二电极贴附到支座上。放电介质是以稀有气体为主体的一种以上的气体,也可以包含水银。
根据该放电灯装置,支座起到介于气密性容器和第二电极之间的隔板的作用,第二电极配置在利用支座与气密性容器隔开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所以,第二电极和气密性容器的间隔保持在一定水平,在第二电极和气密性容器之间不发生臭氧等,不产生绝缘破坏,从而能够稳定地发光。此外,第二电极具有反射面,所以该放电灯装置不需要具备另外的反射板,能够实现小型化和低廉化。
此外,在放电灯装置中,支座具被气密性容器插通的贯通孔,同时,在配置有第二电极的位置具备突出部,优选第二电极形成与支座的突出部嵌合的嵌合孔。根据该放电灯装置,在第二电极内一处或者两处以上配置支座,在该支座的贯通孔中插通、保持气密性容器。在第二电极上形成嵌合孔,在支座的侧面上形成突出部,该嵌合孔与突出部嵌合,由此,使得支座不能从第二电极拔出或发生位置偏差,气密性容器和第二电极的间隔能够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此外,在本发明的放电灯装置中,优选气密性容器的插通方向的支座的尺寸a、与同方向的突出部的尺寸b的关系设定为a>b。将本发明的放电灯装置作为背光灯使用的液晶显示器,在用户手持使用时,放电灯装置有可能受到来自侧向的按压力,支座变形,改变气密性容器和第二电极的距离。
此外,灰尘还有可能从突出部和在第二电极上形成的嵌合孔之间的间隙侵入到第二电极内。根据该放电灯装置,由于提高了支座的刚性,所以即使是如上所述的按压力也能够将支座的变形抑制到最小限度,将气密性容器和第二电极的距离保持为一定水平。此外,侧面完全地塞住嵌合孔,能够防止灰尘侵入第二电极内。
此外,在放电灯装置中,关于气密性容器的插通方向的支座的尺寸a,优选放射来自气密性容器的放射光侧的尺寸a1、配置有第二电极的位置的尺寸a2的关系设定为a1<a2。根据该放电灯装置,关于气密性容器的插通方向的支座尺寸,加厚第二电极的配置侧,同时向着来自气密性容器的放射光的放射方向变薄,所以,能够确保放电灯装置的光量并提高支座的刚性。
此外,在放电灯装置中,支座也可以利用透明材质形成为与气密性容器大致相同的长度。该放电灯装置中,支座几乎保持全长的气密性容器,由此,气密性容器和第二电极的间隔可正确地保持为一定水平。
此外,在放电灯装置中,第二电极也可以与气密性容器隔开规定间隔埋入支座内,根据该放电灯装置,第二电极埋入支座内,由此,第二电极和气密性容器的间隔可以可靠的维持在一定水平。其中,埋入的第二电极可以适用平板状或者槽类似的截面形状、一个或者多个的棒状、带状等所有形状。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放电灯装置的特征在于,将以稀有气体为主体的放电介质封入气密性容器的内部,第一电极配置在气密性容器的内部,第二电极与气密性容器隔开规定的间隔埋入支座内,绝缘性支座由透明材质形成为与气密性容器大致相同的长度,并且具有被气密性容器插通的贯通孔,反射部件具备用于放射来自气密性容器的放射光的开口,同时,配置在第二电极的外侧。
根据该放电灯装置,第二电极埋入支座内,与放电灯装置同样的,第二电极和气密性容器的间隔维持在一定水平,在第二电极和气密性容器之间不发生臭氧,能够不发生绝缘破坏而稳定地发光。此外,通过在第二电极的外侧配置反射部件,能够使得第二电极和气密性容器的间隔变窄,同时,能够使得气密性容器和反射部件之间的间隔变宽。
其中,第二电极能够由以例如氧化锡或氧化铟等为主要成分的透明电极构成。由此,来自气密性容器的放射光就不会被第二电极阻碍。
此外,在放电灯装置中,支座也可以多个并列配置,与第二电极的开口位置的角部连接。根据该放电灯装置,在导光板的背面配置有多个放电灯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其中,多个支座和连接部件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独立地成型。
此外,在放电灯装置中,支座在放射来自气密性容器的放射光侧形成宽度小于气密性容器的外径的隔离部。根据该放电灯装置,通过在支座上形成隔离部,能够使得气密性容器从该隔离部侧嵌入贯通孔内,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而且,由于隔离部的宽度小于气密性容器的外径,所以嵌入支座的气密性容器,不能从贯通孔内拔出。
此外,在放电灯装置中,规定的间隔优选最短是0.1mm~2.0mm,根据该放电灯装置,最短距离在0.1mm以上,因此,与现有例子的气密性容器和第二电极之间产生的小的间隙相比,是充分大的间隔,能够抑制发生臭氧,此外,由于在2.0mm以下,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最大施加5kV电压时,能够充分激励气密性容器内的放电介质。
此外,在放电灯装置中,放电介质优选至少包含氙气,在气密性容器的内周面叠层有荧光体层。根据该放电灯装置,通过激励氙气发生紫外线,该紫外线利用荧光体层转换为可见光。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放电灯装置,将以稀有气体为主体的放电介质封入内部,并且在配置第一电极的气密性容器上外嵌绝缘性支座,该支座具备第二电极,由此,气密性容器和第二电极维持在规定的间隔,可以不产生气密性容器和第二电极之间粘合的部分与间隙部分,不发生臭氧等,所以,不破坏气密性容器,能得到放电灯装置的长寿命。
再者,第二电极具备反射面,由此,可以实现放电灯装置小型化和低廉化,具备本放电灯装置的液晶显示器等也可以实现小型化和低廉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装置的实施方式一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放电灯装置的支座的实施方式一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装置的实施方式一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装置的实施方式一的主要部分正面图。
图5是表示气密性容器和第二电极的距离与臭氧发生量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将本发明的放电灯装置的实施方式一的支座多个并列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构成放电灯装置的支座的实施方式二的立体图。
图8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装置的实施方式二的主要部分的正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构成放电灯装置的支座的实施方式三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装置的实施方式三的主要部分的正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装置的实施方式四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装置的实施方式五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装置的实施方式六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装置的实施方式七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气密性容器;11第一电极;12第二电极;13荧光体层;14反射面;15嵌合孔;20支座;21贯通孔;22侧面;23突出部;24隔离部;30反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参照图1到图6说明本发明的放电灯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一的放电灯装置构成为,在封止玻璃灯泡的两端部(未图示)的气密性容器10的内部封入以稀有气体为主体的放电介质,在该气密性容器10的一端部或者两端部内配置第一电极11,在气密性容器10的一处或者多处(在图中是两处)外嵌绝缘性支座20,在该支座20上具备第二电极12。
气密性容器10由硼硅酸盐玻璃、石英玻璃、钠玻璃、铅玻璃等玻璃或者丙烯等有机物、其它透光性材料形成。此外,气密性容器10基本上形成为直管状,也可以是L字状、U字状或者矩形状,此外,截面基本上是圆形,但也可以是椭圆形、三角形、四方形等其他形状。此外,气密性容器10的外径通常是1.0mm~10mm,也可以是30mm左右。再者,气密性容器10的壁厚为0.1mm~1.0mm左右。
在该气密性容器10内,封入放电介质(未图示)。放电介质由氙、氖、氩、氪等稀有气体构成,但也可以包含适当的水银而构成。封入气密性容器10中的气体压力,即气密性容器10内部的压力为0.1kPa~76kPa左右。
在通过稀有气体为氙类的放电发生紫外线的情况下,在气密性容器10的内周面上叠层有将紫外线转换为可见光的荧光体层13。荧光体层13利用一般的照明用荧光灯或者等离子显示器等用的材料形成。但是,通过改变荧光体层13的材料,除了白色光之外,还能够发生带有红色、绿色或者蓝色等颜色的光。
此外,第一电极11由例如钨或者镍等金属形成,部分或全部表面由氧化铯、氧化钡、氧化锶这样的金属氧化物层覆盖。利用这样的金属氧化物层,能够降低起辉开始电压,同时,能够防止由离子碰撞导致的电极恶化。与起辉电路(未图示)连接的引线(1ead wire)(未图示)与这样的第一电极连接。
如图2所示,支座20是设置有被气密性容器10插入的贯通孔21的四边形板,在三个侧面22上形成突出部23。突出部23除了形成如图示的长方体之外,也能够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圆柱形状。这样的支座20由具有绝缘性、透明性和弹性的硅树脂或者硅橡胶等形成。
此外,第二电极12具备用于放射来自气密性容器10的放射光的开口16,同时形成为与气密性容器10几乎等长的U字槽形,使得从三个方向包围气密性容器10,与气密性容器10相对的面具有反射面(reflector)14。该第二电极12由例如铜、铝或不锈钢等光反射性优异的金属形成,由此能够将第二电极12整体设为反射面14。
此外,将支座20嵌入第二电极12内的一处或者两处以上(在图1中是两处)。而且,在第二电极12上配置支座20的部位,形成与在支座20上所形成的突出部23嵌合的嵌合孔15。该突出部23和嵌合孔15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三处嵌合,由此,不仅使得支座20不能在第二电极12内移动,而且使其不能拔出,所以,插入支座20的贯通孔21中的气密性容器10和第二电极12的距离,可维持在一定水平。
气密性容器10和第二电极12的距离,最短是0.1mm~2.0mm。将最短距离设为0.1mm以上,可以使得气密性容器10和第二电极12不产生粘合的部分与间隙的部分,能够使得不发生臭氧等。
这里,图5表示测量气密性容器10和第二电极12的最短距离、与臭氧发生量的关系的结果。该测量是在如下典型的条件下进行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之间的最大电压是5kV、气密性容器10的壁厚是0.1mm、气密性容器10的内径是2.0mm、放电介质是Xe-Ar的混合气体(比例是Xe∶Ar=7∶3)、气体压力是10kPa、气密性容器10是介电常数约为5.8的硼硅酸玻璃。如图5所示可知,在最短距离为0.1mm以上的情况下,完全不发生臭氧。可确认在测量器的检测极限以下。
但是,如果气密性容器10和第二电极12的最短距离过长,就不能充分激励气密性容器10内的放电介质,因此,在电极间最大电压为5kV的情况下,该最短距离为2.0mm以下。
此外,在气密性容器10和第二电极12之间一般存在空气。由试验可知:在气密性容器10和第二电极12之间存在空气的情况下,气密性容器10的内径(1.0mm~10mm)、放电介质的种类、气密性容器10内部的压力、气密性容器10的形状对绝缘破坏没有影响,气密性容器10的壁厚越薄,此外,电极间最大电压越高,越容易发生绝缘破坏。
如上述结构的放电灯装置,沿着导光板(未图示)的端面配置,或者如图6所示,在导光板(未图示)的背面并列配置多个,由此,可作为液晶显示器等所使用的背光灯来使用。在任何一种情况下,第二电极12的开口16都与导光板相对。
此外,在并列配置有多个放电灯装置的情况下,构成为,利用连接部24连接不配置第二电极12侧的各个支座20的角部。将各个支座20和连接部24一体成型,由此能够简化组装作业。此外,各个支座20和连接部24也可以独立形成,这种情况下,能够连接任意数量的支座20。
而且,如果利用起辉电路向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之间施加电压,就发生放电,激励放电介质,在向基底状态转移时发生紫外线。该紫外线透过荧光体层13,转换为可见光,从气密性容器10放射。该可见光在第二电极12的放射部上反射,入射到导光板内,导光板整个面发光。此外,气密性容器10外嵌入支座20,在支座20上所形成的突出部23嵌合在形成于第二电极12上的嵌合孔15中,由此,气密性容器10和第二电极12的间隔维持在一定水平,所以不发生臭氧等,不破坏气密性容器10,所以能够长寿命化。
(实施方式二)
参照图7和图8说明实施方式二。实施方式二的特征在于,气密性容器10的管轴方向的支座20的板厚a与同方向的突出部23的宽度b的关系设定为a>b。即,支座20的板厚比突出部23的宽度大。
将本发明的放电灯装置作为背光灯使用的液晶显示器,在用户手持使用时,放电灯装置从侧向受到按压力,支座20变形,有可能使得气密性容器10和第二电极12的距离产生变化。此外,有可能从突出部23与形成于第二电极12上的嵌合孔15之间的间隙向第二电极12内侵入灰尘。
因此,根据实施方式二的结构,如上所述的按压力下也可以将支座20的变形抑制在最小限度,使得气密性容器10和第二电极12的距离保持在一定水平。此外,侧面22可完全地塞住嵌合孔15,能够防止灰尘侵入第二电极12内。而且,支座20形成为厚壁,从改善光的透过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更高透明性的材质。实施方式二的其它构成和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三)
参照图9和图10说明实施方式三,实施方式三的特征在于,关于支座20的气密性容器10的管轴方向的支座20的尺寸a,放射来自气密性容器10的放射光侧的尺寸a1、和在配置有第二电极12的位置与开口16相对一侧的尺寸a2的关系设定为a1<a2。即,将支座20形成为正面看大致梯形形状,向着光照射方向慢慢变薄。与支座20的突出部23的宽度b的关系,从确保支座20的刚性的观点来看,设为a2>b,再者,从提高来自气密性容器10的放射光的放射效率的观点来看,设为a1<b。
利用此结构,除了实施方式二的作用、效果之外,对于支座20,加厚第二电极12的配置侧,同时向着来自气密性容器10的放射光的放射方向变薄,所以,能够确保放电灯装置的光量并提高支座20的刚性。当然,支座20的正面视形状不限于梯形形状,如果满足上述条件a1<a2,也可以是任意形状。此外,如果支座20使用透明性高的材质,可进一步提高来自气密性容器10的放射光的放射效率。实施方式三的其它结构和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四)
参照图11说明实施方式四,实施方式四的特征在于,在支座20的一个侧面22上形成隔离部25。该隔离部25形成于放射来自气密性容器10的放射光侧、即第二电极12的设置开口16的一侧,其宽度比气密性容器10的外径窄。该支座20的板厚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可以设为与图4所示的突出部23的宽度相同,也可以这样如实施方式二和实施方式三,设置为比突出部23的宽度厚,或者向着光放射方向变薄。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在支座20嵌入第二电极12的状态下,能够将气密性容器10嵌入支座20的贯通孔21内,所以,组装作业性能与没有隔离部25的支座20相比得到提高。为了容易地将气密性容器10嵌入支座20的贯通孔21内,也可以将隔离部24的相对面进行倒角。而且,隔离部25的间隔比气密性容器10的外径窄,由此,嵌入支座20的贯通孔21内的气密性容器10不能拔出。实施方式四的其它结构和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五)
参照图12说明实施方式五,实施方式五的特征在于,矩形柱状的支座20形成为与气密性容器10基本相同的长度,在支座20的中心形成被气密性容器10插入的贯通孔21。与实施方式四同样,在支座20的一个侧面22,形成宽度比气密性容器10的外径窄的隔离部25。不形成隔离部25侧的支座20的三个侧面22由U字槽形的第二电极12所覆盖。但是,第二电极12也可以形成为贴附在隔离部25的相反侧的面上的带状,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气密性容器10插入支座20的贯通孔21内,由此,气密性容器10和贴附在支座20上的第二电极12的间隔,可靠地维持在一定水平。
在该实施方式五中,也可以与实施方式一同样地,在支座20的侧面22形成突出部23,在第二电极12上形成与该突出部23嵌合的嵌合孔15,更进一步,也可以并列配置多个支座20,利用连接部件24连接支座20的角部。此外,隔离部25不是必须的,但考虑到在轴向的长支座20的安装作业,优选设置隔离部25。这样的实施方式五的其它结构和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六)
参照图13说明实施方式六,实施方式六的特征在于,与实施方式五相同,在与气密性容器10基本相同长度的矩形柱状支座20的中心形成被气密性容器10插入的贯通孔21,在一个侧面22形成宽度比气密性容器10的外径窄的隔离部25,但与实施方式五不同,第二电极12埋入不形成隔离部25侧的支座20内。第二电极12埋入支座20内,由此,不仅使得气密性容器10和第二电极12的间隔比实施方式五更小,维持在一定水平,而且能够使得第二电极12不能从支座20脱离。第二电极12除了图示那样的槽形之外,也可以为带状。
该实施方式六也与实施方式一同样,可以并列配置多个放电灯装置,利用连接部件24连接支座20的角部,此外,隔离部25不是必须的。而且,实施方式六的其它结构和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五相同,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七)
参照图14说明实施方式七,实施方式七的特征在于,与实施方式六相同,在与气密性容器10基本相同长度的矩形柱状支座20的中心形成被气密性容器插入10的贯通孔21,在一个侧面22形成宽度比气密性容器10的外径窄的隔离部25,第二电极12埋入不形成隔离部25的一侧,但与实施方式六不同的仅在支座20的不形成隔离部25的三个面或者隔离部25的相反侧的一个面具备反射部件30。第二电极12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轴状的电极线构成。利用该结构,能够将第二电极12和气密性容器10的间隔变窄,同时,能够加宽反射部14和气密性容器10的间隔。
而且,第二电极12能够利用以例如氧化锡或氧化铟等为主要成分的透明电极构成。由此,来自气密性容器10的放射光就不会被第二电极12阻碍。
本发明不限于实施方式一到七,能够在专利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事项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例如,除了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以外,在气密性容器10的内部或者外部也可以具有使得容易进行放电的预备控制或者开始放电的第三电极(未图示)。此外,第二电极12如果是包围气密性容器10的形状,不限于U字的槽形,也能够形成为C字槽形或者V字槽形等,支座20也能够形成为与第二电极12的形状匹配的形状。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放电灯装置,能够不发生臭氧等,不破坏气密性容器,所以,作为液晶显示器等所使用的背光灯是有用的。
特别是,由于能够不发生臭氧等,所以不破坏气密性容器,能够实现放电灯装置的长寿命。
再者,第二电极具有反射面,由此,能够实现放电灯装置的小型化和低廉化,具有本放电灯装置的液晶显示器等也能够实现小型化和低廉化。

Claims (11)

1.一种放电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稀有气体为主体的放电介质被封入气密性容器的内部,
第一电极配置在气密性容器的内部,
具有反射面的第二电极具备用于放射来自气密性容器的放射光的开口,同时与气密性容器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
保持所述规定间隔的绝缘性支座外嵌在所述气密性容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座具备被气密性容器插通的贯通孔,同时在配置有所述第二电极的位置具备突出部,
所述第二电极形成有与所述支座的突出部嵌合的嵌合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气密性容器的插入方向的所述支座的尺寸a与同方向的突出部的尺寸b的关系设定为a>b。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放电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气密性容器的插通方向的所述支座的尺寸a,放射来自气密性容器的放射光一侧的尺寸a1与配置有第二电极的位置的尺寸a2的关系设定为a1<a2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电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座由透明材质形成为与气密性容器大致相同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电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气密性容器隔开规定的间隔并埋入所述支座内。
7.一种放电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稀有气体为主体的放电介质被封入气密性容器的内部,
第一电极配置在所述气密性容器的内部,
第二电极与所述气密性容器隔开规定的间隔并埋入所述支座内,
绝缘性的支座由透明材质形成为与气密性容器大致相同的长度,并且具有被气密性容器插通的贯通孔,
反射部件具备用于放射来自所述气密性容器的放射光的开口,同时配置在所述第二电极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放电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支座并列配置,与放射来自气密性容器的放射光一侧的角部连接。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放电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座在放射来自气密性容器的放射光一侧形成有宽度小于气密性容器的外径的隔离部。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放电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间隔最短为0.1mm~2.0mm。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放电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电介质至少包含氙气,在气密性容器的内周面叠层有荧光体层。
CNA2005800024768A 2004-01-14 2005-01-05 放电灯装置 Pending CN19107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06596A JP3966284B2 (ja) 2004-01-14 2004-01-14 放電灯装置
JP006596/2004 2004-01-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0733A true CN1910733A (zh) 2007-02-07

Family

ID=34792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024768A Pending CN1910733A (zh) 2004-01-14 2005-01-05 放电灯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619361B2 (zh)
EP (1) EP1705690A4 (zh)
JP (1) JP3966284B2 (zh)
CN (1) CN1910733A (zh)
TW (1) TW200527476A (zh)
WO (1) WO200506935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2809B (zh) * 2007-11-29 2010-06-16 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双重管型惰性气体荧光灯
CN111463104A (zh) * 2020-03-25 2020-07-28 浙江德清娃哈哈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紫外光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50000B2 (ja) * 2006-04-04 2010-09-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照明ユニット
US10330827B2 (en) 2013-04-04 2019-06-25 Sky Motion Research, U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laying weather information on a timeline
TWI631361B (zh) 2013-06-26 2018-08-01 加拿大商天勢研究無限公司 用於在時間軸上顯示氣象資訊之方法及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831005U1 (de) * 1978-10-18 1979-02-08 Fa. Martin Hamacher, 4352 Herten Leuchte
JP3532578B2 (ja) * 1991-05-31 2004-05-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放電ランプ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画像表示装置
EP0517929B1 (de) * 1991-06-01 1995-03-15 Heraeus Noblelight GmbH Bestrahlungseinrichtung mit einem Hochleistungsstrahler
JPH0529085A (ja) 1991-07-22 1993-02-05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希ガス放電灯装置
JPH05190150A (ja) 1992-01-14 1993-07-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放電ランプ
JPH1064478A (ja) 1996-08-13 1998-03-06 Erebamu:Kk 冷陰極蛍光放電ランプ及び殺菌ユニット
JP3346190B2 (ja) 1996-10-08 2002-11-18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希ガス放電ランプ
JPH10188908A (ja) 1996-12-27 1998-07-21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外面電極蛍光ランプおよび蛍光ランプ装置
JPH10223182A (ja) * 1997-02-10 1998-08-21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蛍光ランプ
JP3282798B2 (ja) 1998-05-11 2002-05-20 クォーク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エキシマランプおよびエキシマ発光装置
US6194821B1 (en) * 1997-02-12 2001-02-27 Quark Systems Co., Ltd. Decomposition apparatus of organic compound, decomposition method thereof, excimer UV lamp and excimer emission apparatus
EP0948030A3 (en) * 1998-03-30 1999-12-29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are gaseous discharge lamp, lighting circuit, and lighting device
JP2000277056A (ja) 1998-06-29 2000-10-06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希ガス放電ランプ、希ガス放電ランプ点灯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JP3688915B2 (ja) * 1998-11-27 2005-08-31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285867A (ja) * 1999-03-31 2000-10-13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放電ランプ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JP2001196028A (ja) 2000-01-07 2001-07-19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外面電極放電ランプ
JP2001325919A (ja) 2000-05-16 2001-11-22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放電ランプおよび照明装置
KR100418490B1 (ko) * 2000-05-18 2004-02-11 가부시키가이샤 히타치세이사쿠쇼 액정 표시장치
JP3857072B2 (ja) 2000-05-18 2006-12-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093589A (ja) 2000-09-12 2002-03-29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放電ランプ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02184360A (ja) 2000-12-12 2002-06-28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蛍光ランプ
CN1276212C (zh) * 2001-03-19 2006-09-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JP2003178717A (ja) * 2001-09-19 2003-06-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源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TW558732B (en) * 2001-09-19 2003-10-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3889987B2 (ja) * 2002-04-19 2007-03-07 パナソニック フォト・ライティング 株式会社 放電灯装置及びバックライト
KR100434331B1 (ko) * 2002-05-22 2004-06-04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백 라이트
JP3881368B2 (ja) * 2003-08-29 2007-02-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2809B (zh) * 2007-11-29 2010-06-16 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双重管型惰性气体荧光灯
CN111463104A (zh) * 2020-03-25 2020-07-28 浙江德清娃哈哈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紫外光源
CN111463104B (zh) * 2020-03-25 2022-08-23 浙江德清娃哈哈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紫外光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7476A (en) 2005-08-16
JP2005203173A (ja) 2005-07-28
EP1705690A8 (en) 2006-12-06
EP1705690A4 (en) 2009-11-18
WO2005069351A1 (ja) 2005-07-28
US7619361B2 (en) 2009-11-17
JP3966284B2 (ja) 2007-08-29
US20080061699A1 (en) 2008-03-13
EP1705690A1 (en) 2006-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4400A (zh) 低压水银蒸气放电灯、照明装置及显示装置
US7116043B2 (en) Compact self-ballasted fluorescent lamp with improved rising characteristics
JP3881368B2 (ja) 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910733A (zh) 放电灯装置
US20070090740A1 (en) External electrode type discharge lamp
JP3122373U (ja) 放電管
JP2006313734A (ja) 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944502B2 (ja) 放電点灯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NL2007664C2 (en)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for illumination.
US20060006804A1 (en)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lamp
JP4081136B2 (ja) 誘電体バリア放電ランプ
JP2003187740A (ja) 冷陰極形電極、放電ランプ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07073254A (ja) 外部電極放電ランプ
EP1333467A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269407B1 (en)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for illumination
JP2006114270A (ja) 蛍光ランプ、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液晶テレビ
JP2006024548A (ja) 冷陰極蛍光ランプ
JP2005174632A (ja) 光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JP2007287534A (ja) 希ガス蛍光ランプおよび希ガス蛍光ランプ点灯装置
JP2005302660A (ja) 冷陰極蛍光ランプ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2006302664A (ja) 放電ランプおよびこの放電ランプを備えたランプシステム
JP2006019100A (ja) 蛍光ランプ及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2007095559A (ja) 発光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294546A (ja) 冷陰極蛍光ランプ
JP2008243521A (ja) 誘電体バリア型放電ラン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