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5401A - 基设备、监视器终端和中继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设备、监视器终端和中继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5401A
CN1905401A CNA2006101059987A CN200610105998A CN1905401A CN 1905401 A CN1905401 A CN 1905401A CN A2006101059987 A CNA2006101059987 A CN A2006101059987A CN 200610105998 A CN200610105998 A CN 200610105998A CN 1905401 A CN1905401 A CN 1905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d device
monitor terminal
relay equipment
pattern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059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05401B (zh
Inventor
西村征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05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5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05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54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59Responders; Transpo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6Co-operative diversity, e.g. using fixed or mobile stations as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中继构成无线LAN的基设备和监视器之间的通信的中继器,包括控制组件,其中,当在基设备和监视器直接通信的直接通信模式中、由监视器从基设备接收的数据的接收质量低于阈值时,根据基于来自监视器的请求的、来自基设备的请求,将中继器设置为中继基设备和监视器之间的通信的间接模式,并且,当在基设备和监视器经由中继器进行通信的间接通信模式中、由监视器从基设备接收的信标的接收电平等于或大于阈值时,根据来自监视器的请求,而将中继器设置为基设备和监视器之间的通信未被中继的非间接模式。

Description

基设备、监视器终端和中继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无线LAN系统的基设备(base apparatus)、监视器终端、和中继器(repeater)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在住所等中使用的无线LAN系统,已经设计了一种具有基设备和监视器终端(显示终端)的系统,该基设备用作诸如接收电视广播、访问因特网等之类的接入点或数据源,而该监视器终端通过与基设备进行无线通信而从基设备接收视频图像,并在因特网上接收数据,在诸如液晶显示器等之类的显示单元上显示视频图像和数据,并经由基设备而执行传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功能等。
在这个系统中,用户可以将基设备固定地布置在合适的位置,可以在允许与基设备进行通信的区域内的任意位置中携带监视器终端,并可以在任意位置中执行接收电视广播、访问因特网、和借助于附近的监视器终端来传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功能。
然而,当监视器终端和基设备之间的距离增加时,监视器终端中的接收功率变低,并且通信质量恶化,这样,在某些情况中,可能不能进行通信。于是,设想可通过中继器设备来中继基设备和监视器终端之间的通信。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124965号)公开了:用于中继诸如两台个人计算机的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的中继器设备被布置为使用特定频带(例如,2.4GHz频带)以便与一个装置通信(数据传送和接收)、并使用另一个频带(例如,5.2GHz频带)以便与另一个装置通信(数据传送和接收),从而提高频段的使用效率、并避免无线电信道之间的泄漏(leakage)。
发明内容
然而,当使用中继器设备时,由于从中继器设备传送的电磁波可能是在包括中继器设备的无线LAN系统附近的其它无线设备的干扰波,所以,不期望中继器设备一直中继基设备和监视器终端之间的通信。此外,当使用中继器设备时,整个系统的功耗增加。
于是,本发明允许减小从中继器设备传送的电磁波可能是其它无线设备的干扰波的可能性,并由此抑制整个无线LAN系统的功耗增加。
本发明的中继器设备是用于中继构成无线LAN系统的基设备和监视器终端之间的通信的中继器设备,该中继器设备包括控制组件,其中:
当在基设备和监视器终端直接通信的直接通信模式中、由监视器终端从基设备接收的数据的接收质量低于阈值时,根据基于来自监视器终端的请求的来自基设备的请求,将中继器设备设置为中继基设备和监视器终端之间的通信的间接模式,以及
当在基设备和监视器终端经由中继器设备进行通信的间接通信模式中、由监视器终端从基设备接收的信标的接收电平等于或大于所述阈值时,根据来自监视器终端的请求,而将中继器设备设置为基设备和监视器终端之间的通信未被中继的非间接模式。
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中继器设备的上面结构的无线LAN系统中,只有当基设备和监视器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变得更差时,中继器设备才中继基设备和监视器终端之间的通信。可以选择的是,当基设备和监视器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良好时,直接在基设备和监视器终端之间执行通信。因此,可以减少从中继器设备传送的电磁波可能是其它无线设备的干扰波的可能性,从而也抑制了整个无线LAN系统的功耗增加。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有可能降低从中继器设备传送的电磁波可能是其它无线系统的干扰波的可能性,从而也抑制了整个无线LAN系统的功耗增加。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从接下来结合附图时的本发明实施例和示例详细描述中变得更容易理解和认识,附图中:
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无线LAN系统中的通信方法的框图;
图2是示出基设备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监视器终端的示例的框图;
图4是示出中继器设备的示例的框图;
图5是示出中继器设备的另一个示例的框图;
图6是示出由中继器设备执行的设置检查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由中继器设备执行的启动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在直接通信模式中由监视器终端执行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在直接通信模式中由基设备执行的处理的示例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在直接通信模式中由基设备执行的处理的示例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在直接通信模式中由中继器设备执行的处理的示例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在直接通信模式中由中继器设备执行的处理的示例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在间接通信模式中由监视器终端执行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在间接通信模式中由基设备执行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以及
图15是示出在间接通信模式中由中继器设备执行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系统和每个设备的示例,图1-5]
(1-1.无线LAN系统的示例:图1)
图1中示出了应用了本发明的无线LAN系统。
这个无线LAN系统由基设备100、监视器终端200、以及中继器设备300构成。
基设备100被布置为固定于合适的位置。监视器终端200被放在用户附近并由用户携带。
区域1是可以在基设备100内直接进行通信的区域,并且中继器设备300被布置在这个区域1中。区域3是可以与中继器设备300直接进行通信的区域。
根据本发明,当如实线所示的监视器终端200存在于区域1内的位置上时,无线LAN系统处于直接通信模式,即处于如实线箭头12所示在基设备100和监视器终端200之间直接执行通信的情形。当如虚线所示的监视器终端200位于区域1之外、且存在于区域3内的位置上时,无线LAN系统处于间接通信模式,即处于如虚线箭头13和23所示、中继器设备300中继基设备100和监视器终端200之间的通信的情形。
此外,如将在后面描述的,在系统中自动执行从直接通信模式到间接通信模式的改变、以及从间接通信模式到直接通信模式的改变,而无用户的操作。
(1-2.基设备100的示例:图2)
图2中示出了基设备100的示例。
基设备100被提供有CPU 111,并且其总线120与程序和数据被写入其中的ROM 112、利用其实现程序和数据的RAM 113等连接,从而构成控制单元110。
而且,总线120与以下部件连接:TV调谐器131,TV(电视)天线与其连接;外部网络接口132,用于连接到诸如因特网等的外部网络;以及外部装置接口133,用于连接到诸如硬盘记录器、DVD播放器等之类的外部装置。
此外,总线120被连接到包括数据处理单元140、调制/解调单元150、传送/接收单元160、和天线170的无线通信单元。
预先向具有该结构的基设备100注册基设备100的MAC(介质访问控制)地址、以及与基设备100一起构成无线LAN系统的监视器终端200和中继器设备300的MAC地址。
(1-3.监视器终端200的示例:图3)
图3中示出了监视器终端200的示例。
监视器终端200被提供有CPU 211,并且其总线220与程序和数据被写入其中的ROM 212、利用其实现程序和数据的RAM 213等连接,从而构成控制单元210。
而且,总线220经由显示控制单元231而与诸如液晶显示器等之类的显示器232连接,经由DAC(D/A转换器)233和音频放大电路234而与扬声器235连接,经由坐标检测单元237而与接触面板236连接,并经由接口239而与键控制单元238连接。在显示器232的显示屏上提供接触面板236。
此外,总线220与包括数据处理单元240、调制/解调单元250、传送/接收单元260、和天线270的无线通信单元连接。
在数据处理单元240中,如将在后面描述的,检测在直接通信模式中从基设备100接收的数据的接收质量(接收的场强和噪声电平)、和在间接通信模式中从基设备100接收的信标的接收电平。
预先向具有所述结构的监视器终端200注册监视器终端200的MAC地址、以及与监视器终端200一起构成无线LAN系统的基设备100和中继器设备300的MAC地址。
(1-4.中继器设备300的示例:图4和5)
图4中示出了中继器设备300的示例。
中继器设备300被提供有CPU 311,并且其总线320与程序和数据被写入其中的ROM 312、利用其实现程序和数据的RAM 313等连接,从而构成控制单元310。
此外,总线320经由接口332而与设置控制单元331连接,并经由显示控制单元333而与LED(发光二极管)显示单元334连接。
而且,总线320与包括数据处理单元340、调制/解调单元350、传送/接收单元360、和天线370的无线通信单元连接。
预先向具有所述结构的中继器设备300注册中继器设备300的MAC地址、以及与中继器设备300一起构成无线LAN系统的基设备100和监视器终端200的MAC地址。
图4的示例示出了:在间接通信模式时,通过一个无线通信单元,中继器设备300执行与基设备100和与监视器终端200的通信。因此,数据不能被同时传送到基设备100和监视器终端200,并且,在间接通信模式时的基设备100和监视器终端200之间的吞吐量大约为在直接通信模式时的基设备100和监视器终端200之间的吞吐量的一半。
于是,期望中继器设备300被独立提供有用于与基设备100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和用于与监视器终端200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
图5示出了该情况中的示例。在这个示例中,总线320与由控制单元381、数据处理单元341、调制/解调单元351、传送/接收单元361、和天线371构成的无线通信单元391连接,并与由控制单元382、数据处理单元342、调制/解调单元352、传送/接收单元362、和天线372构成的无线通信单元392连接。
无线通信单元391用于与基设备100进行通信,无线通信单元392用于与监视器终端200进行通信,并且可以改变所述二者之间的频道。
在该图5的示例中,在间接通信模式时的基设备100和监视器终端200之间的吞吐量可以比得上在直接通信模式时的基设备100和监视器终端200之间的吞吐量。
[2.无线LAN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图6-图15]
(2-1.中继器设备300的设置和启动:图6和7)
在如上所述的无线LAN系统中,对于中继器设备300,如现有的无线LAN系统的接入点那样,用户通过使用网页浏览器的方法等,预先设置了有关系统的信息。
中继器设备300的控制单元310检查是否在接通中继器设备300的电源时进行了设置。图6中示出了设置检查处理的示例。
在这个设置检查处理50中,当接通电源时,中继器设备300的控制单元310在步骤51中确定是否设置了关于基设备和监视器终端的信息。当设置了所述信息时,终止设置检查处理50,将该设置保持为原样。然而,当未设置所述信息时,处理转到步骤52,以产生促使如图4或5中所示的LED显示单元334的LED闪烁的设置。
用户看到该闪烁,并通过在如图4或5所示的设置控制单元331中的设置操作,而设置关于基设备100和监视器终端200的信息,如基设备100和监视器终端200的MAC地址等。
此外,在接通电源时,中继器设备300的控制单元310执行如图7所示的启动处理。当确定在设置检查处理50的步骤51中设置了关于基设备和监视器终端的信息时,随后执行这个启动处理。
在图7的启动处理60中,中继器设备300的控制单元310在步骤61中将设备自身(中继器设备300)设置为非间接模式,即,基设备100和监视器终端200之间的通信未被中继的情形。而且,同时,将设备自身(中继器设备300)设置为节电模式。
在节电模式中,在以特定时间间隔从基设备100传送信标(beacon)的时候,或者当ACK(确认:肯定应答)、模式改变通知等从中继器设备300被传送到基设备100或监视器终端200的时候,将电功率供应到包括无线通信单元的中继器设备300的每个单元,使其呈现唤醒状态(awake state)。在其它定时或时间段,仅仅将电功率供应到最少所需的功能单元,如控制单元310、时钟电路、和定时电路,使其呈现睡眠状态(doze state)。
这样,在非间接模式中,通过使其同时处于节电模式,可以减少中继器设备300的功耗,并可以减少整个无线LAN系统的功耗。
(2-2.直接通信模式中的处理,并改变到间接通信模式:图8-12)
如上所述,当使中继器设备300处于非间接模式(节电模式)、且无线LAN系统处于直接通信模式时,监视器终端200、基设备100、和中继器设备300分别执行将在下面描述的处理。
(2-2-1.监视器终端200执行的处理:图8)
图8中示出了在直接通信模式中由监视器终端200执行的处理的示例。
在这个处理400中,监视器终端200在步骤401中通过直接通信模式与基设备100进行通信,在步骤402中检测从基设备100接收的数据的接收质量,此外,在步骤403中确定所检测的接收质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的阈值。
当如图1所示、监视器终端200存在于比较接近区域1中的基设备100的位置上时,监视器终端200中的数据接收电平为高,并且,接收质量等于或超过阈值。然而,如果用户将监视器终端200移动到区域1的边界附近、或区域1之外,则监视器终端200中的数据接收电平变低,并且,接收质量低于阈值。
在步骤403中,当确定接收质量等于或大于阈值时,监视器终端200的接收单元210将处理返回到步骤401,以继续进行直接通信模式中的通信。
在步骤403中,当确定接收质量小于阈值时,监视器终端200的接收单元210将处理转到步骤404,以通知基设备100接收质量低于阈值,并请求模式改变。
这个模式改变请求不是作为特殊帧、而是作为由作为无线LAN标准的IEEE802.11标准所规定的数据帧传送的,该数据帧与在基设备100和监视器终端200之间传送和接收的普通数据类似。
如将在后面描述的,如果监视器终端200请求了模式改变,则基设备100通过传送信标而请求中继器设备300的模式改变。如果基设备100请求了模式改变,则中继器设备300通知监视器终端200和基设备100改变模式。
如果在步骤404中基设备100被要求模式改变,则监视器终端200的控制单元210在步骤405中启动计时器,并且还将处理转到步骤406,以确定是否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模式改变通知。
在步骤406中,当确定未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模式改变通知时,监视器终端200的控制单元210在步骤407中确定计时器是否超时。如果计时器未超时,则处理返回到步骤406,其中,确定是否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模式改变通知。
换言之,监视器终端200的控制单元210等待来自中继器设备300的模式改变通知,直到已经过了设置时间段为止。当在设置时间段内未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模式改变通知时,处理从步骤407返回到步骤401。
当在设置时间段内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模式改变通知时,监视器终端200的控制单元210将处理从步骤406转到步骤408,其中,将地址字段中的目的地地址从直到那时的基设备100的MAC地址改变为中继器设备300的MAC地址。处理转到步骤409,并变换到间接通信模式。
通过上面的处理,将监视器终端200从直接通信模式改变为间接通信模式。
(2-2-2.基设备100执行的处理:图9和10)
图9和10中示出了在直接通信模式中由基设备100执行的处理的示例。
在这个处理500中,基设备100在步骤501中通过直接通信模式与监视器终端200进行通信,并在步骤502中确定是否从监视器终端200接收到模式改变请求。
在步骤502中,当确定未从监视器终端200接收到模式改变请求时,基设备100的控制单元110使处理返回到步骤501,以继续进行直接通信模式中的通信。
在步骤502中,当确定从监视器终端200接收到模式改变请求时,基设备100的控制单元110使处理转到步骤503,传送ACK到监视器终端200,还使处理转到步骤504,传送信标,并通过信标向中继器设备300通知存在去往中继器设备300的数据。
此外,基设备100的控制单元110在步骤505中启动计时器,并还使处理转到步骤506,以确定是否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ACK。当未接收到ACK时,在步骤507中确定计时器是否超时。当计时器未超时时,处理返回到步骤506,其中确定是否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ACK。
换言之,基设备100的控制单元110等待来自中继器设备300的ACK,直到已经过设置时间段为止。当在设置时间段内未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ACK时,处理从步骤507返回到步骤501。
当在设置时间段内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ACK时,基设备100的控制单元110将处理从步骤506转到步骤511,并请求中继器设备300的模式改变。这个模式改变请求也作为信标内的普通数据帧而被传送。
在步骤511中,向中继器设备300要求模式改变,基设备100的控制单元110在步骤512中启动计时器,还使处理转到步骤513,并确定是否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模式改变通知。
在步骤513中,当确定未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模式改变通知时,基设备100的控制单元110在步骤514中确定计时器是否超时。如果计时器超时,则处理返回到步骤513,并确定是否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模式改变通知。
换言之,基设备100的控制单元110等待来自中继器设备300的模式改变通知,直到已经过设置时间段为止。当在设置时间段内未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模式改变通知时,处理从步骤514返回到步骤501。
当在设置时间段内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模式改变通知时,基设备100的控制单元110将处理从步骤513转到步骤515,地址字段中的目的地地址从直到那时的监视器终端200的MAC地址改变为中继器设备300的MAC地址,处理转到步骤516,以变换到间接通信模式。
通过上面的处理,将基设备100从直接通信模式切换到间接通信模式。
(2-2-3.中继器设备300执行的处理:图11和12)
图11和12中示出了在直接通信模式中由中继器设备300执行的处理的示例。此时,中继器设备300处于节电模式。
在这个处理600中,经由步骤601中的睡眠状态,中继器设备300在步骤602中于唤醒状态下接收从基设备100传送的信标,并确定在接收的信标中是否有去往设备自身(中继器设备300)的数据。
如果在接收的信标中没有去往设备自身的数据,则中继器设备300从步骤603返回到步骤601,以处于睡眠状态。
如果在接收的信标中有去往设备自身的数据,则中继器设备300的控制单元310将处理从步骤603转到步骤604,传送ACK到基设备100,还将处理到转步骤605,并确定去往设备自身的数据是否用于请求模式改变。
当去往中继器设备300的数据不是用于请求模式改变时,中继器设备300的控制单元310终止关于模式改变的处理600,并变换到另一个处理例程。
当去往中继器设备300的数据是用于请求模式改变时,中继器设备300的控制单元310将处理从步骤605转到步骤606,并确定模式改变请求是不是来自基设备(基设备100)、并在设备自身(中继器设备300)中被设置的模式改变请求。当它不是来自设置的基设备(基设备100)的模式改变请求时,处理返回到步骤601。
当该模式改变请求是来自设置基设备(基设备100)的模式改变请求时,中继器设备300将处理从步骤606转到步骤607,通知监视器终端200模式被改变,并还将处理转到步骤608。在通知基设备100模式改变之后,其将处理转到步骤609,取消节电模式(变为激活模式(active mode)),并变换到间接模式。
通过上面的处理而将中继器设备300从非间接模式(节电模式)切换到间接模式(激活模式)。
(2-3.间接通信模式中的处理,并改变到直接通信模式:图13-15)
如上所述,当使中继器设备300处于间接模式(激活模式)、且无线LAN系统处于间接通信模式中时,监视器终端200、基设备100、和中继器设备300分别执行将在下面描述的处理。
<2-3-1.监视器终端200执行的处理:图13>
图13中示出了在间接通信模式中由监视器终端200执行的处理的示例。
在这个处理700中,监视器终端200在步骤701中经由中继器设备300与基设备100进行通信,在步骤702中直接接收从基设备100传送的信标,并在步骤703中确定该信标的接收电平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的阈值。
当监视器终端200存在于如图1所示的区域1之外时,在监视器终端200接收从基设备100传送的信标时的接收电平为低,且其小于阈值。然而,如果用户将监视器终端200移动到区域1的边界附近、或区域1中,则在监视器终端200接收从基设备100传送的信标时的接收电平增大,且等于或大于阈值。
在步骤703中,当确定这个信标接收电平小于阈值时,监视器终端200的接收单元210将处理返回到步骤701,以继续进行间接通信模式中的通信。
在步骤703中,当确定信标接收电平等于或大于阈值时,监视器终端200的接收单元210将处理转到步骤704,向中继器设备300要求模式改变,然后在步骤705中启动计时器,还将处理转到步骤706,并确定是否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模式改变通知。
在步骤706中,当确定未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模式改变通知时,监视器终端200的控制单元210在步骤707中确定计时器是否超时。如果计时器未超时,则处理返回到步骤706,并确定是否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模式改变通知。
换言之,监视器终端200的控制单元210等待来自中继器设备300的模式改变通知,直到已经过设置时间段为止。当在设置时间段内未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模式改变通知时,处理从步骤707返回到步骤701。
当在设置时间段内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模式改变通知时,监视器终端200的控制单元210将处理从步骤706转到步骤708,将地址字段中的目的地地址从直到那时的中继器设备300的MAC地址改变为基设备100的MAC地址,并且处理转到步骤709,以变换到直接通信模式。
通过上面的处理,将监视器终端200从间接通信模式切换到直接通信模式。
<2-3-2.基设备100执行的处理:图14>
图14中示出了在间接通信模式中由基设备100执行的处理的示例。
在这个处理800中,基设备100在步骤801中通过中继器设备300与监视器终端200进行通信,在步骤802中传送信标,并在步骤803中确定是否经由中继器设备300而从监视器终端200接收到模式改变请求。
在步骤803中,当确定未通过中继器设备300而从监视器终端200接收到模式改变请求时,基设备100的控制单元110将处理返回到步骤801,以继续进行间接通信模式中的通信。
在步骤803中,当确定通过中继器设备300而从监视器终端200接收到模式改变请求时,基设备100的控制单元110将处理转到步骤804,向中继器设备300要求模式改变,然后在步骤805中启动计时器,还将处理转到步骤806,并确定是否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模式改变通知。
在步骤806中,当确定未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模式改变通知时,基设备100的控制单元110在步骤807中确定计时器是否超时。如果计时器未超时,则处理返回到步骤806,并确定是否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模式改变通知。
换言之,基设备100的控制单元110等待来自中继器设备300的模式改变通知,直到已经过设置时间段为止。当在设置时间段内未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模式改变通知时,处理从步骤807返回到步骤801。
当在设置时间段内从中继器设备300接收到模式改变通知时,基设备100的控制单元110将处理从步骤806转到步骤808,将地址字段中的目的地地址从直到那时的中继器设备300的MAC地址改变为监视器终端200的MAC地址,并且处理转到步骤809,以变换到直接通信模式。
通过上面的处理,将基设备100从间接通信模式切换到直接通信模式。
(2-3-3.中继器设备300执行的处理:图15)
图15中示出了在间接通信模式中由中继器设备300执行的处理的示例。
在这个处理900中,中继器设备300在步骤901中继基设备100和监视器终端200之间的通信,并在步骤902中确定是否从基设备接收到模式改变请求。在图14的步骤804中传送来自基设备100的模式改变请求。
在步骤902中,当确定未从基设备接收到模式改变请求时,中继器设备300的控制单元310将处理返回到步骤901,以继续进行基设备100和监视器终端200之间的通信的中继。
在步骤902中,当确定从基设备接收到模式改变请求时,中继器设备300的控制单元310将处理转到步骤903,并确定该模式改变请求是不是来自在设备自身(中继器设备300)中设置的基设备(基设备100)的模式改变请求。当其不是来自设置的基设备(基设备100)的模式改变请求时,处理返回到步骤901。
当该模式改变请求是来自设置的基设备(基设备100)的模式改变请求时,中继器设备300将处理从步骤903转到步骤904,向监视器终端200通知模式被改变,并还将处理转到步骤905。在向基设备100通知模式被改变之后,其将处理转到步骤906,变换到非间接模式,以处于节电模式。
通过上面的处理而将中继器设备300从间接模式(激活模式)切换到非间接模式(节电模式)。
本发明包含有关在2005年7月25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JP2005-213858号的主题,通过参考将其全部内容合并于此。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和其它因素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只要它们是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价物的范围之内即可。

Claims (8)

1.一种用于中继构成无线LAN系统的基设备和监视器终端之间的通信的中继器设备,该中继器设备包括控制组件;
其中,当在所述基设备和所述监视器终端直接通信的直接通信模式中、由所述监视器终端从所述基设备接收的数据的接收质量低于阈值时,根据基于来自所述监视器终端的请求的、来自所述基设备的请求,将中继器设备设置为中继所述基设备和所述监视器终端之间的通信的间接模式;以及
其中,当在所述基设备和所述监视器终端经由中继器设备进行通信的间接通信模式中、由所述监视器终端从所述基设备接收的信标的接收电平等于或大于阈值时,根据来自所述监视器终端的请求,而将中继器设备设置为所述基设备和所述监视器终端之间的通信未被中继的非间接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继器设备,其中所述控制组件仅接收来自向中继器设备注册的监视器终端的请求、或者基于先前请求且来自向中继器设备注册的基设备的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继器设备,其中在将中继器设备从所述间接模式改变为所述非间接模式时,所述控制组件将中继器设备设置为节电模式,并且,在将中继器设备从所述非间接模式改变为所述间接模式时,所述控制组件取消中继器设备的节电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继器设备,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基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和用于与所述监视器终端进行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
5.一种在由基设备、监视器终端、和用于中继所述基设备和所述监视器终端之间的通信的中继器设备构成的无线LAN系统中的监视器终端,所述监视器终端包括:
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在与所述基设备直接通信的直接通信模式中从所述基设备接收的数据的接收质量,并检测在经由所述中继器设备而与所述基设备通信的间接通信模式中从所述基设备接收的信标的接收电平;
确定组件,用于分别确定检测组件所检测的数据接收质量和信标接收电平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以及
控制组件,用于在确定组件确定所述数据接收质量低于阈值时、或者在其确定所述信标电平等于或大于阈值时,将模式改变请求传送到所述基设备、或者所述中继器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监视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组件将所述模式改变请求作为在无线LAN标准中规定的数据帧进行传送。
7.一种在由基设备、监视器终端、和用于中继所述基设备和所述监视器终端之间的通信的中继器设备构成的无线LAN系统中的基设备,所述基设备包括:
控制组件,用于在与所述监视器终端直接通信的直接通信模式、或者在经由所述中继器设备而与所述监视器终端通信的间接通信模式中,确定是否存在任何来自所述监视器终端的模式改变请求,并且,在存在来自所述监视器终端的模式改变请求时,传送所述模式改变请求到所述中继器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基设备,所述控制组件将所述模式改变请求作为信标中的数据进行传送。
CN2006101059987A 2005-07-25 2006-07-21 基设备、监视器终端和中继器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054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3858/05 2005-07-25
JP2005213858A JP4292419B2 (ja) 2005-07-25 2005-07-25 モニタ端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5401A true CN1905401A (zh) 2007-01-31
CN1905401B CN1905401B (zh) 2012-07-18

Family

ID=37398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0599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05401B (zh) 2005-07-25 2006-07-21 基设备、监视器终端和中继器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09328B2 (zh)
EP (1) EP1748576B1 (zh)
JP (1) JP4292419B2 (zh)
KR (1) KR101275900B1 (zh)
CN (1) CN190540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28460A1 (fr) * 2007-04-20 2008-10-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tation relais à double mode et procédé d'accès au réseau, procédé de conversion de mode et site de commande de ceux-ci
CN102474794A (zh) * 2009-07-23 2012-05-23 索尼公司 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和中继设备
CN102812739A (zh) * 2010-03-25 2012-12-05 索尼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和中小型基站
CN103533642A (zh) * 2013-10-16 2014-01-22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Wifi终端的定位方法和定位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65301B1 (en) 2006-04-04 2012-04-24 Bitmicro Networks, Inc. Input-output device and storage controller handshake protocol using key exchange for data security
GB0616475D0 (en) * 2006-08-18 2006-09-27 Fujitsu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0839608B1 (ko) * 2006-12-14 2008-06-20 유니챌(주) 무전기의 긴급호출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GB0702771D0 (en) * 2007-02-13 2007-03-21 Sepura Lt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JP4888431B2 (ja) * 2007-03-26 2012-02-29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中継方法
US8959307B1 (en) 2007-11-16 2015-02-17 Bitmicro Networks, Inc. Reduced latency memory read transactions in storage devices
EP2220788B1 (en) * 2007-12-14 2018-02-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radio repeaters
JP5059588B2 (ja) * 2007-12-27 2012-10-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
JP2009246508A (ja) 2008-03-28 2009-10-22 Fujitsu Ltd 無線通信用中継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中継局の制御方法
JP5281312B2 (ja) * 2008-04-25 2013-09-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TWI369099B (en) * 2008-05-08 2012-07-2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Relay station, access poin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angible machine-readable medium thereof for use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EP2134119A1 (en) * 2008-06-11 2009-12-16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deciding if the operating mode of a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has to be switched into a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
DE502009005919C5 (de) 2008-10-27 2022-01-05 Andrew Wireless Systems Gmbh Repeater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solchen Repeaters
CN101841861B (zh) * 2009-03-18 2014-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系统中下行业务的接收方法与装置
US9793982B2 (en) 2009-04-21 2017-10-17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for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GB0907213D0 (en) * 2009-04-27 2009-06-10 Sharp Kk Re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640950B (zh) * 2009-07-27 2012-07-18 西瑞克斯(北京)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可变带宽移频选频数字直放站
JP5338567B2 (ja) * 2009-08-25 2013-11-13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及び無線システム
US9135190B1 (en) 2009-09-04 2015-09-15 Bitmicro Networks, Inc. Multi-profile memory controller for computing devices
US8665601B1 (en) 2009-09-04 2014-03-04 Bitmicro Networks, Inc. Solid state drive with improved enclosure assembly
US8447908B2 (en) 2009-09-07 2013-05-21 Bitmicro Networks, Inc. Multilevel memory bus system for solid-state mass storage
US8560804B2 (en) 2009-09-14 2013-10-15 Bitmicro Networks, Inc. Reducing erase cycles in an electronic storage device that uses at least one erase-limited memory device
JP5546225B2 (ja) * 2009-12-07 2014-07-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EP2547008B1 (en) 2010-03-11 2019-06-1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frame structure for a coordinator device, source device and relay device in a wireless system
GB2485335B (en) 2010-10-25 2012-10-03 Enecsys Ltd Renewable energy monitoring system
CN102215436A (zh) * 2011-06-15 2011-10-12 深圳科立讯电子有限公司 Dmr中转模式下自动脱网的方法
US9372755B1 (en) 2011-10-05 2016-06-21 Bitmicro Networks, Inc. Adaptive power cycle sequences for data recovery
US9043669B1 (en) 2012-05-18 2015-05-26 Bitmicro Networks, Inc. Distributed ECC engine for storage media
KR20140001300A (ko) * 2012-06-25 2014-01-0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셀룰러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통신 방법
US9502902B2 (en) 2012-06-26 2016-11-22 Solarcity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layout of devices in solar installations
JP6109602B2 (ja) * 2013-02-28 2017-04-05 西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器
US9423457B2 (en) 2013-03-14 2016-08-23 Bitmicro Networks, Inc. Self-test solution for delay locked loops
US9720603B1 (en) 2013-03-15 2017-08-01 Bitmicro Networks, Inc. IOC to IOC distributed caching architecture
US9842024B1 (en) 2013-03-15 2017-12-12 Bitmicro Networks, Inc. Flash electronic disk with RAID controller
US9934045B1 (en) 2013-03-15 2018-04-03 Bitmicro Networks, Inc. Embedded system boot from a storage device
US9501436B1 (en) 2013-03-15 2016-11-22 Bitmicro Networks, Inc. Multi-level message passing descriptor
US9971524B1 (en) 2013-03-15 2018-05-15 Bitmicro Networks, Inc. Scatter-gather approach for parallel data transfer in a mass storage system
US9430386B2 (en) 2013-03-15 2016-08-30 Bitmicro Networks, Inc. Multi-leveled cache management in a hybrid storage system
US9875205B1 (en) 2013-03-15 2018-01-23 Bitmicro Networks, Inc. Network of memory systems
US10120694B2 (en) 2013-03-15 2018-11-06 Bitmicro Networks, Inc. Embedded system boot from a storage device
US9916213B1 (en) 2013-03-15 2018-03-13 Bitmicro Networks, Inc. Bus arbitration with routing and failover mechanism
US9672178B1 (en) 2013-03-15 2017-06-06 Bitmicro Networks, Inc. Bit-mapped DMA transfer with dependency table configured to monitor status so that a processor is not rendered as a bottleneck in a system
US10489318B1 (en) 2013-03-15 2019-11-26 Bitmicro Networks, Inc. Scatter-gather approach for parallel data transfer in a mass storage system
US9400617B2 (en) 2013-03-15 2016-07-26 Bitmicro Networks, Inc. Hardware-assisted DMA transfer with dependency table configured to permit-in parallel-data drain from cache without processor intervention when filled or drained
US9798688B1 (en) 2013-03-15 2017-10-24 Bitmicro Networks, Inc. Bus arbitration with routing and failover mechanism
US9734067B1 (en) 2013-03-15 2017-08-15 Bitmicro Networks, Inc. Write buffering
JP5655923B2 (ja) * 2013-11-18 2015-01-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中小規模基地局
US9952991B1 (en) 2014-04-17 2018-04-24 Bitmicro Networks, Inc. Systematic method on queuing of descriptors for multiple flash intelligent DMA engine operation
US10078604B1 (en) 2014-04-17 2018-09-18 Bitmicro Networks, Inc. Interrupt coalescing
US9811461B1 (en) 2014-04-17 2017-11-07 Bitmicro Networks, Inc. Data storage system
US10042792B1 (en) 2014-04-17 2018-08-07 Bitmicro Networks, Inc.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nd receiving frames across PCI express bus for SSD device
US10025736B1 (en) 2014-04-17 2018-07-17 Bitmicro Networks, Inc. Exchange message protocol message transmission between two devices
US10055150B1 (en) 2014-04-17 2018-08-21 Bitmicro Networks, Inc. Writing volatile scattered memory metadata to flash device
EP3035728A1 (en) 2014-12-16 2016-06-22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of selectively enabling a wireless access point or repeater
JP2017184002A (ja) * 2016-03-30 2017-10-05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552050B1 (en) 2017-04-07 2020-02-04 Bitmicro Llc Multi-dimensional computer storage system
KR101951804B1 (ko) * 2017-10-13 2019-02-25 인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밀리미터파 대역에서 디바이스 간 통신 경로를 선택하는 장치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CN111345069B (zh) * 2018-02-19 2022-04-19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
US11290238B2 (en) * 2018-05-29 2022-03-29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ustomiz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acons and transmit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acons
WO2023156408A1 (en) * 2022-02-21 2023-08-24 Sony Group Corporation Beacon signals for beam management at coverage enhanc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7736A (ja) * 1984-06-22 1986-01-14 Nec Corp 無線中継方式
JPH03278727A (ja) 1990-03-28 1991-12-10 Ricoh Co Ltd 移動体間回線接続方式
JPH06261043A (ja) 1993-03-05 1994-09-16 Hitachi Ltd 無線lan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H0884373A (ja) 1994-07-13 1996-03-26 Nec Corp 移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そのための通信方式
JPH099332A (ja) 1995-06-22 1997-01-1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無線システムのセル切換方法
JP2000269884A (ja) * 1999-03-19 2000-09-29 Fujitsu General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3251272B2 (ja) * 1999-03-29 2002-01-28 エヌイーシー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無線lanシステム、その障害救済方法及びその障害救済処理を実現す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1156788A (ja) 1999-11-24 2001-06-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lan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US20020028655A1 (en) * 2000-07-14 2002-03-07 Rosener Douglas K. Repeater system
JP4639008B2 (ja) 2001-08-08 2011-02-23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ビーコン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3124965A (ja) 2001-10-17 2003-04-25 Sony Corp リピータ装置
JP3636695B2 (ja) 2002-02-22 2005-04-06 エヌ・ティ・ティ・コムウェア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中継端末装置及び中継端末プログラム
JP2003304253A (ja) * 2002-04-11 2003-10-24 Canon Inc 通信方法
US20040146013A1 (en) * 2003-01-22 2004-07-29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ime division duplex relay system with high speed automatic up-link and down-link detection
JP2005184314A (ja) 2003-12-18 2005-07-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
US20050143119A1 (en) 2003-12-31 2005-06-3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dividual power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WLAN/WWAN)
JP4102764B2 (ja) 2004-01-29 2008-06-18 株式会社丸島アクアシステム 選択取水設備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28460A1 (fr) * 2007-04-20 2008-10-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tation relais à double mode et procédé d'accès au réseau, procédé de conversion de mode et site de commande de ceux-ci
CN101291167B (zh) * 2007-04-20 2013-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中继站及其入网方法、模式转换方法和控制站点
CN102474794A (zh) * 2009-07-23 2012-05-23 索尼公司 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和中继设备
US8983556B2 (en) 2009-07-23 2015-03-17 Sony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be used from one or more communication devices having a power save mode
US9191096B2 (en) 2009-07-23 2015-11-17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relay device
US10200174B2 (en) 2009-07-23 2019-02-05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relay device
CN102812739A (zh) * 2010-03-25 2012-12-05 索尼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和中小型基站
US9730084B2 (en) 2010-03-25 2017-08-08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small-or-medium-scale base station
CN103533642A (zh) * 2013-10-16 2014-01-22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Wifi终端的定位方法和定位装置
CN103533642B (zh) * 2013-10-16 2016-07-06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Wifi终端的定位方法和定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5401B (zh) 2012-07-18
JP4292419B2 (ja) 2009-07-08
KR101275900B1 (ko) 2013-06-14
EP1748576A2 (en) 2007-01-31
EP1748576A3 (en) 2011-04-20
JP2007036423A (ja) 2007-02-08
US20070019573A1 (en) 2007-01-25
EP1748576B1 (en) 2012-07-04
US7809328B2 (en) 2010-10-05
KR20070013226A (ko) 2007-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05401A (zh) 基设备、监视器终端和中继器设备
CN1602013A (zh) 控制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的睡眠间隔的方法
CN1309227C (zh) 执行接入点的数据传输处理的方法和系统及接入点
KR101267694B1 (ko) 상이한 무선 통신 기술들을 위한 간섭 관리
CN1781270A (zh) 在宽带无线访问通信系统中设置休眠间隔的方法
CN1930796A (zh) 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的睡眠模式中的周期性测距系统和方法
CN1925656A (zh) 多模通信集成电路及其进行信息交互的方法
CN101077032A (zh)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用于处于空闲或者休眠模式的移动站的信道描述符传输通知
CN1684441A (zh) 基于发射功率控制的无线局域网系统和控制发射功率的方法
CN1701621A (zh) 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测量与报告信道质量的方法
CN1918824A (zh)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快速测距而执行快速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946199A (zh) 一种移动通信设备及其节能操作方法
CN101040470A (zh) 利用认知收发机进行自组织组网的系统和方法
CN1698314A (zh)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956393A (zh) 发送/接收装置
CN1285661A (zh) 利用功率控制算法改进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
CN1815923A (zh) 无线电通信装置
CN100340072C (zh) 无线电台和输出防止方法
CN1555616A (zh) 无线终端装置及其接收操作控制程序
CN1893696A (zh) 一种双模终端及其内部芯片间控制和通信的方法
CN1756401A (zh) 移动终端及其数据接收方法
CN101032097A (zh) 移动终端的基站扫描方法
CN1893570A (zh) 无线发送系统
CN1675884A (zh) 间歇通讯方法及间歇通讯装置
CN1716878A (zh) 分布式无线个人区域网中的节能系统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