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4398A - 轴承单元和使用该轴承单元的旋转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轴承单元和使用该轴承单元的旋转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4398A
CN1904398A CNA2006101075640A CN200610107564A CN1904398A CN 1904398 A CN1904398 A CN 1904398A CN A2006101075640 A CNA2006101075640 A CN A2006101075640A CN 200610107564 A CN200610107564 A CN 200610107564A CN 1904398 A CN1904398 A CN 19043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radial bearing
bearing
forms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075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柿沼义昭
金子猛
佐藤弘史
矢泽健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04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43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7/00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7/10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 F16C17/102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grooves in the bearing surface to generate hydrodynamic pressure
    • F16C17/107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grooves in the bearing surface to generate hydrodynamic pressure with at least one surface for radial load and at least one surface for axial loa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7/00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7/02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radial load only
    • F16C17/026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radial load only with helical grooves in the bearing surface to generate hydrodynamic pressure, e.g. herringbone groo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02Parts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F16C33/04Brasses; Bushes; Linings
    • F16C33/06Sliding surface mainly made of metal
    • F16C33/10Construction relative to lubrication
    • F16C33/1025Construction relative to lubrication with liquid, e.g. oil, as lubricant
    • F16C33/106Details of distribution or circulation inside the bearings, e.g. details of the bearing surfaces to affect flow or pressure of the liquid
    • F16C33/107Grooves for generating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60/00Engines or pumps
    • F16C2360/46Fans, e.g. ventil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防止润滑油泄漏到外部并具有优良可靠性的一种轴承单元和一种旋转设备。径向轴承和止推轴承支承一轴以便旋转,并且路径形成件和路径形成件盖形成连通路径,当该轴和该径向轴承彼此相对旋转时该连通路径具有所产生的压力短路的功能。壳体具有覆盖和保持该轴、径向轴承、止推轴承、路径形成件和路径形成件盖的功能,同时该壳体在该轴的一端处开放,其间具有小的空隙。润滑油填充到该空隙中。该路径形成件和该路径形成件盖彼此配合,以便除了该径向轴承的轴开口侧部分之外完全地覆盖该径向轴承。该壳体由模制的树脂材料制成。

Description

轴承单元和使用该轴承单元的旋转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有防止润滑油泄漏的防范措施的轴承单元以及一种设置有该轴承单元的旋转设备。
背景技术
首先,参照图6-9来描述现有技术的轴承单元。
特别地,图6是所述的现有技术的轴承单元的正视截面图。图7A-7C示出了作为图6所示的轴承单元的一部件的路径形成件,并且其中,图7A是整个路径形成件的立体图;图7B是路径形成件的平面图;和图7C是沿图7B的线C-C截取的截面图。另外,图8是作为图6所示的轴承单元的一部件的路径形成件盖的立体图,该路径形成件盖与图6所示的路径形成件结合使用。图9是作为图6所示的轴承单元的另一部件的径向轴承的立体图。
首先参照图6,现有技术的轴承单元由附图标记30表示。该轴承单元30与公开号为No.2005-69382(第9-18页,图3)的日本专利申请中所述的轴承单元相同。轴承单元30包括径向轴承33、路径形成件34、路径形成件盖40、和壳体60。径向轴承33沿周向在其部分31a处支承一轴31,该部分由动压力支承以便旋转并且具有形成其外周上的动压力产生凹槽32。径向轴承33具有轴承轴开口侧端面33a和在其上的止推轴承侧端面33b。路径形成件34覆盖径向轴承33的一部分的周向表面,并且具有形成其底部的止推轴承46。路径形成件盖40具有形成在其中心部分处的轴装配孔40h,如图8特别所示,其具有足以使得轴31穿过轴装配孔40h的直径。路径形成件盖40覆盖径向轴承33的轴承轴开口侧端面33a。
参照图9,径向轴承33具有柱形结构,并且具有轴向地形成在其中心部分处的通孔33h。径向轴承33的上端面形成作为轴承轴开口侧端面33a,而径向轴承33的下端面形成作为止推轴承侧端面33b。径向轴承33还具有多个凹槽,在所示的结构示出了三个凹槽,第一凹槽51形成在其外周面上。径向轴承33还具有相同数量的第二凹槽52和第三凹槽53,它们分别形成在止推轴承侧端面33b和轴承轴开口侧端面33a上,并且均与第一凹槽51连通以便形成连通路径50。
参照图7A-7C,路径形成件34具有杯状结构,并且具有形成在其底面上的止推轴承46。路径形成件34的上柱形部分具有由三个切去部分35分隔开的三个弧形板36,以便覆盖连通路径50,以确保连通路径50的凹槽的空隙。路径形成件34具有形成在其底部的中心部分处的空间37和另一空间38。空间37向外扩开以便当轴31推入到该空间中时容纳一柔性防脱离垫圈49,空间38在其中容纳轴31的下端底部31b。空间37和38形成止推空间,其也与连通路径50连通,以便润滑油42经该止推空间进行循环。另外,接合爪39形成为在上开口处从路径形成件34的周向边缘向内延伸。
参照图8,路径形成件盖40具有环形圈形状的平盘形状,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心部分处的轴装配孔40h。路径形成件盖40具有的尺寸稍微大于形成在路径形成件34的开口处的接合爪39的直径,并且当推开接合爪39时借助接合爪39配合在其中。路径形成件盖40由接合爪39锁定以便其不向上脱离。
当组装轴承单元30时,防脱离垫圈49预先设置在路径形成件34的空间37中,并且径向轴承33装配到防脱离垫圈49中,并且止推轴承侧端面33b朝下。随后,路径形成件盖40从上面装配到路径形成件34中并由接合爪39固定,以便其与径向轴承33的轴承轴开口侧端面33a紧密接触。
如果轴承单元30以这种的方式组装,径向轴承33的三个第三凹槽53紧靠路径形成件盖40以便形成管状的空间路径,并且径向轴承33的三个第一凹槽51紧靠路径形成件34的弧形板36以便形成管状的空间路径。另外,径向轴承33的三个第二凹槽52通向空间37以便形成空间路径。以这种方式形成的空间路径形成了连通路径50,润滑油42经该连通路径供应并循环到轴31的动压力产生凹槽32,并且连通路径具有当轴31和径向轴承33彼此相对旋转时产生压力短路的功能。
当轴承单元30处于上述组装成的状态时,如果路径形成件34的外表面和路径形成件盖40的上表面由树脂材料借助金属模具来密封,轴承单元30则可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壳体60覆盖。特别是,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壳体60可在径向轴承33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之上以及路径形成件盖40的上表面之上覆盖轴承单元30,该外周面的部分是路径形成件34的切去部分35和弧形板36的外表面暴露出来的。
其后,如果轴31经路径形成件盖40的轴装配孔40h和径向轴承33的通孔33h插入并推入到防脱离垫圈49的中心部分中,则可获得具有如图6所示的结构的轴承单元30。在轴承单元30制成之后,润滑油42从轴承单元30的轴开口侧端面33a注入,以便填充在径向轴承的轴装配孔40h与轴31之间以及连通路径50中。
该轴承单元30以上述的方式组装制成。
发明内容
具有上述的结构的轴承单元30可适于用作设置在例如计算机的电子设备中的散热设备的马达的轴承。因此,可最大程度地防止润滑油42的泄漏。
如上所述,在现有技术的轴承单元30中,路径形成件34的弧形板36覆盖连通路径50。然而,由于路径形成件34的切去部分35的存在,因此径向轴承33的一部分与壳体60直接接触。
当轴31相对于径向轴承33旋转时,填充在轴承单元30的空隙中的润滑油42如上所述地在轴承单元30中的空隙内循环。然而,存在这样的可能,即,润滑油42可能从径向轴承33与壳体60直接接触的位置绕到路径形成件34的表面。
壳体60由外部模具或树脂材料等形成,并且路径形成件34具有由切去部分35形成的三个弧形板36所构造成的爪结构。因此,壳体60具有如此的结构,形成壳体60的模制的树脂材料在路径形成件34设置弧形板36的部分处具有相对较小的厚度,而在不设置弧形板36的路径形成件34的部分处具有较大的厚度。
因此,当模制壳体60时,融化的树脂材料不是均匀地流动,并且不均匀地延伸。因此,容易出现熔焊部分(当模制时树脂材料的连接)。另外,由于路径形成件34具有爪结构,因此当模制壳体60时该爪结构沿直径方向被压缩。然而,如果轴承单元30设置在高温环境中,路径形成件34的弧形板36由于内部残留应力而倾斜成向外扩开,并且存在这样的可能,在厚度不同的壳体60部分处可能出现断裂。
如果在壳体60中出现这种熔焊或断裂,路径形成件34的表面则与外侧连通,并且润滑油42从径向轴承33的内部经由该熔焊或断裂部分泄漏到外侧。这样,现有技术的轴承单元30容易出现难以实现良好润滑的情况,这导致可靠性的下降。
因此,所希望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润滑油泄漏到外部并具有优良可靠性的轴承单元以及一种使用该轴承单元的旋转设备。
按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单元,其包括:构造成支承一轴以便旋转的径向轴承和止推轴承;路径形成件和路径形成件盖,其构造成便于形成连通路径,当该轴和该径向轴承彼此相对旋转时该连通路径具有所产生的压力短路的功能;具有覆盖和保持该轴、径向轴承、止推轴承、路径形成件和路径形成件盖的功能的壳体,同时该壳体在该轴的一端处开放,其间具有小的空隙;和填充到该空隙中的润滑油;其中,该路径形成件和该路径形成件盖彼此配合,以便除了该径向轴承的轴开口侧部分之外完全地覆盖该径向轴承,并且该壳体由模制的树脂材料制成。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单元,其包括:径向轴承,该径向轴承具有在其中心部分处形成的通孔,其构造成沿周向支承装配在其中以便旋转的轴,该径向轴承还具有轴开口侧端面和止推轴承侧端面;路径形成件,该路径形成件具有在其底部处形成的止推轴承并且覆盖该径向轴承的整个外周面;和路径形成件盖,该路径形成件盖具有形成在其中心部分处的轴装配孔,该孔的直径足以使得该轴装配到该轴装配孔中,该路径形成件盖覆盖该径向轴承的该轴开口侧端面;该轴承单元具有整体的结构,其中该径向轴承与由该路径形成件覆盖的其整个外周面同轴地装配在该路径形成件中,并且紧靠该路径该路径形成件盖,其轴开口侧端面由该路径形成件盖覆盖,以便形成多个润滑油循环路径,从而使得在该径向轴承的轴开口侧端面与该路径形成件盖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在该径向轴承的外周面与该路径形成件的内周面之间的另一空间、和靠近该止推轴承和该径向轴承的该通孔的再一空间彼此连通,同时润滑油封装在该润滑油循环路径中,并且除了靠近该轴装配孔的部分之外,该路径形成件的整个外周面和该路径形成件盖的上表面由该壳体覆盖。
优选的是,该径向轴承由烧结的金属材料制成。或者,该径向轴承由具有动压力产生凹槽的动压力流体轴承形成,该动压力产生凹槽形成在形成于其中的通孔的内周面上。
优选的是,还包括设置在该路径形成件的底空间中的轴防脱离元件。
优选的是,该壳体由合成树脂材料的模制部件形成为一整体部分。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设备,其包括:径向轴承,该径向轴承具有在其中心部分处形成的通孔,其构造成沿周向支承装配在其中以便旋转的轴,该径向轴承还具有轴开口侧端面和止推轴承侧端面;路径形成件,该路径形成件具有在其底部处形成的止推轴承并且覆盖该径向轴承的整个外周面;和路径形成件盖,该路径形成件盖具有形成在其中心部分处的轴装配孔,该孔的直径足以使得该轴装配到该轴装配孔中,该路径形成件盖覆盖该径向轴承的该轴开口侧端面;该轴承单元具有整体的结构,其中该径向轴承与由该路径形成件覆盖的其整个外周面同轴地装配在该路径形成件中,并且紧靠该路径该路径形成件盖,其轴开口侧端面由该路径形成件盖覆盖,以便形成多个润滑油循环路径,从而使得在该径向轴承的轴开口侧端面与该路径形成件盖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在该径向轴承的外周面与该路径形成件的内周面之间的另一空间、和靠近该止推轴承和该径向轴承的该通孔的再一空间彼此连通,同时润滑油封装在该润滑油循环路径中,并且除了靠近该轴装配孔的部分之外,该路径形成件的整个外周面和该路径形成件盖的上表面由该壳体覆盖;该轴装配到该径向轴承的该通孔中并由该通孔支承以便旋转,从而使得该轴的该止推端侧部分与该路径形成件的止推轴承接触。
该旋转设备是包括定子和转子的马达,并且该马达的旋转轴由该轴承单元支承以便相对于该定子旋转。优选的是,该轴承单元包括设置在该路径形成件的底空间中的轴防脱离元件,并且该轴的该止推端部分锁定在该轴防脱离元件的中心孔内。
在该轴承单元和该旋转设备中,壳体可由在径向轴承的整个外周上具有均匀厚度的材料特别是合成树脂材料来制成。
借助该轴承单元和该旋转设备,壳体可形成为这样的壳体结构,其中,动压力产生部分由路径形成件盖完全地密封,除了轴装配孔之外,并且径向轴承在其整个外周上形成有大致均匀的厚度。因此,填充在轴承单元中的润滑油不可能泄漏,并且由此,该轴承单元和使用该轴承单元的该旋转设备例如马达具有优良的可靠性。
结合附图,从以下说明和所附权利要求中,可以明白本发明的所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类似的部件或元件通过类似的参考标记来表示。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马达的截面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图1所示的马达的轴承单元的正视垂直截面图;
图3A-3C示出了适于与图2所示的轴承单元一起使用的路径形成件,其中图3A是整个路径形成件的立体图;图3B是路径形成件的平面图;和图3C是沿图3B的线C-C截取的正视截面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轴承单元截取之后的立体图,其中动压力产生凹槽形成其内周面上;
图5是表示用于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轴承单元的、形成在路径形成件与径向轴承之间的连通路径的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的现有技术的轴承单元的正视截面图;
图7A-7C示出了作为图6所示的轴承单元的一部件的路径形成件,并且其中,图7A是整个路径形成件的立体图;图7B是路径形成件的平面图;和图7C是沿图7B的线C-C截取的截面图;
图8是作为图6所示的轴承单元的一部件的路径形成件盖的立体图,该路径形成件盖与图6所示的路径形成件结合使用;和
图9是作为图6所示的轴承单元的另一部件的径向轴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描述采用本发明的轴承单元以及作为使用该轴承单元的旋转设备的示例的马达。依据本发明,该轴承单元和马达的实施形式通常如此构造成,通过除了轴开口端部之外完全地覆盖径向轴承,该轴承单元形成为一整体单元,同时省去了现有技术的轴承单元的路径形成件的切去部分。
首先,参照图1来描述作为应用本发明的旋转设备的一个示例的马达。所述的马达适于与执行算法运算处理、记录和复制的电子设备一起使用,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信息处理设备,例如计算机特别是笔记本类型的计算机。特别是,该马达适于与小型的电子设备一起使用并且适于形成为用于散热设备的马达。
散热设备设置在例如笔记本类型的计算机的电子设备内部。该散热设备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基部、装接到该基部上的马达1、由马达1驱动而旋转的风扇3、将风扇3容纳在其中的风扇壳体4、和(没有示出的)散热片。以下将详细描述用于驱动该散热设备的风扇3以便旋转的马达1。
马达1采用了以下将描述的应用本发明的轴承单元30A,该马达包括转子11和定子12。
定子12成一体地设置在风扇壳体4的顶板4a上,风扇3由马达1驱动而旋转,该风扇与马达1一起容纳在风扇壳体4中。定子12包括定子轭13、采用本发明的轴承单元30A、线圈14、和线圈14围绕的芯部15。定子轭13与风扇壳体4的顶板4a形成一体,即,可由风扇壳体4的一部分形成,或以其它方式形成与风扇壳体4分开的单独部件。定子轭13例如由铁制成。轴承单元30A通过施力配合和/或粘接从而固定到保持器16上,该保持器在定子轭13的中心部分处形成为管状。
应当注意,其中施力配合地装配有保持器16与定子轭13成一体地管状形成。驱动电流供应到在芯部15上的线圈14,芯部15装接到在定子轭13上一体地形成的保持器16的外周面上。
转子11与定子12共同形成马达1,转子11装接到由轴承单元30A支承以便旋转的轴31上,这样该转子可与轴31一起旋转。转子11包括转子轭17和与转子轭17一体地旋转的风扇3,风扇具有多个叶片19。风扇3的叶片19通过在转子轭17的外周面上外部模制从而与转子轭17一体地形成。
环形的转子磁体20设置在转子轭17的管状部分17a的内周面上,以便与定子12的线圈14成面对的关系。转子磁体20是S极和N极沿周边方向交替磁化的塑性磁体,并且转子磁体20借助粘合剂固定到转子轭17的内周面上。
转子轭17装接成与轴31一体地旋转,这以如下方式实现,施力配合的中心筒体(凸台)21设置在转子轭17的平板部分的中心部分处并且在通孔21a中设置有装接部分31c,其设置在由轴承单元30A支承的轴31的端部处。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马达1中,驱动电流依据预定的激励模式从设置在马达1外部的没有示出的驱动电路部分供应给定子12的线圈14。这时,由线圈14产生磁场,并且转子11借助由线圈14产生的磁场与转子11的转子磁体20产生的磁场之间的作用从而与轴31一体地旋转。当转子11旋转时,装接到转子11上并且在其上具有叶片19的风扇3也与转子11一体地旋转。当风扇3旋转时,在该设备之外的空气经形成在计算机壳体上的开口被吸入到计算的壳体中并且在该壳体中循环。这样,在空气在设置在该壳体内的散热片中循环之后,该空气经由形成在壳体上的通道被排到该壳体之外。因此,由计算机中的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量借助空气冷却计算机主体从而散发到计算机主体的外部。
现参照图2-4来描述适于与马达1一起使用的依据第一实施例的轴承单元30A。
支承马达1的轴31以便旋转的轴承单元30A包括:用于沿周向方向支承轴31的径向轴承33、以及形成在径向轴承33的外侧上的路径形成件34A。轴承单元30A还包括容纳路径形成件34A的壳体60A以及形成在路径形成件34A与径向轴承33之间的连通路径50。
轴承单元30A构造成如下结构:路径形成件34A覆盖径向轴承33的总体外周。特别是,径向轴承33由路径形成件盖40和路径形成件34A完全地覆盖,但除了其轴开口端部30a侧的一部分之外。
应当注意,径向轴承33和路径形成件盖40具有与分别参照图9和8所述的现有技术结构相同的结构,因此,在此为了避免重复所以省去了重复的描述。
路径形成件34A的结构适于应用于图1和2所示的轴承单元30A,在图3A-3C的放大图中示出了路径形成件34A的该结构。参照图3A-3C,所示的路径形成件34A具有大致杯状的构形并且具有可完全覆盖径向轴承33的外周的柱形结构。换言之,路径形成件34A在其顶部处不具有设置在上述现有技术结构的路径形成件34上的切去部分35,并且路径形成件34A形成为具有这样的尺寸,即,可确保连通路径50的凹槽的空隙。
在路径形成件34A的底部的中心部分处,空间37容纳有一柔性防脱离垫圈49,当轴31插入到防脱离垫圈49中时该防脱离垫圈49柔性地膨胀开,并且空间38容纳轴31的下端底部31b,空间37和空间38同心地形成。空间37和空间38还可用作与连通路径50连通的止推空间,润滑油42经该止推空间进行循环。另外,接合爪39沿路径形成件34A的上开口的整个周向边缘向内地形成。
当组装轴承单元30A时,防脱离垫圈49预先设置在路径形成件34A的空间37中,并且径向轴承33装配到防脱离垫圈49中,并且止推轴承侧端面33b朝下。随后,路径形成件盖40从上面装配到路径形成件34A中直到其与接合爪39接合并由接合爪39固定,以便其与径向轴承33的轴承轴开口侧端面33a紧密接触。
由于以这种方式进行组装,径向轴承33的三个第三凹槽53紧靠路径形成件盖40以便形成管状的空间路径。另外,径向轴承33的三个第一凹槽51紧靠路径形成件34A的柱形部分以便形成管状的空间路径。另外,径向轴承33的三个第二凹槽52通向空间37。因此,润滑油42经所述连通路径形成的连通路径50供应并循环到轴31的动压力产生凹槽32。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应当注意到,尽管由第一凹槽51、第二凹槽52、和第三凹槽53形成每一连通路径50以间隔开120度的角度形成,但是连通路径50的数量不限于3个,而且可以是例如一个。然而,径向轴承33优选为多个连通路径,该连通路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地对称围绕设置。
当处于上述组装成的状态时,在路径形成件34A的外表面和路径形成件盖40的上表面之上,但除了轴装配孔40h之外,该组件由树脂材料借助金属模具来密封。借助这种密封,路径形成件34A的整个外表面和路径形成件盖40的上表面可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壳体60覆盖。
其后,如果轴31插入并推入到路径形成件盖40的轴装配孔40h(图8)、径向轴承33的通孔33h(图9)、和防脱离垫圈49的中心部分中。这样,可获得到具有如图2所示的结构的轴承单元30A。
在轴承单元30A制成之后,润滑油42从轴承单元30的轴向开口侧端面33a注入,以便润滑油扩散到径向轴承的轴装配孔40h与轴31之间的空间中并且扩散到连通路径50中。这样,润滑油42产生压力短路,这是在轴31与径向轴承33彼此相对旋转时产生的。
防脱离垫圈49设置用作轴承单元30A的轴31上的防脱离元件,以便在使用中增加方便性。防脱离垫圈49由树脂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树脂材料例如为尼龙或聚酰亚胺。
该轴承单元30A以上述的方式组装制成。
径向轴承33不与壳体60A直接接触,这是因为,除了轴向开口部分之外,径向轴承完全由路径形成件盖40和路径形成件34A覆盖。因此,填充在轴承单元30A内部的空隙中的润滑油49根本不会绕到路径形成件盖40和路径形成件34A的外侧。
另外,由于路径形成件34A具有完整的周向结构,壳体60A的厚度在直径方向上是均匀的。因此,在壳体60A模制时,树脂均匀地流向整个周面。因此,可最大程度地抑制在现有技术的轴承单元30出现的树脂熔焊部分的产生。
另外,由于路径形成件34A具有完整的周向结构,与具有爪结构的现有技术的路径形成件34相比,路径形成件34A具有更高的刚性,这对于防止断裂而言也是有效的。
这样,由于在壳体60A模制时不出现熔焊部分或没有断裂,因此可保持稳定的模制状态。
如上所述,由于路径形成件34A的构形具有完整的周向结构,并且因为用于润滑油的密封结构的加强以及树脂模制状态的稳定化,所以可获得具有优良的可靠性的轴承单元,其中轴承单元不太可能受到润滑油泄漏的影响。
在依据第一实施例的轴承单元30A中,尽管动压力产生凹槽设置在轴31上,但是动压力产生凹槽43、44也可设置在径向轴承33A的内周面上,如图4所示。
对于用于径向轴承33或33A的材料,可使用例如烧结金属、黄铜或不锈钢的金属材料或树脂材料。
另外,止推轴承元件可以是动压力流体轴承或者枢轴承。在图2中,使用了止推枢轴承元件,其中轴31具有球状的下端,并且路径形成件34A由树脂材料制成。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轴承单元中,当轴31旋转时连通路径50设置成使得在两个动压力产生凹槽32之间的离散动压力短路,并且离散静压力与动压力的升高一起产生。
如果动压力和静压力在动压力产生凹槽32之间不短路,则当在轴31的非开口侧上的动压力低于在轴31的开口侧上的动压力时,静压力变为相对较高。因此,产生用于上推轴31的力。如果轴31被该力向外推,则轴承单元30A不展示出用作轴承单元的功能。
在动压力产生凹槽32中产生的动压力的量取决于动压力产生凹槽的深度、动压力产生凹槽与轴之间的空隙量、凹槽角度的机械精确度等。然而,将机械精确度调节到相等水平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所希望的是,在动压力产生凹槽32之间提供连通路径50,以便使得动压力和静压力短路。
另外,尽管壳体60A的壳体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壳体60A是由树脂材料的外部模制而制成的,该树脂材料例如为POM(聚甲醛)、聚酰亚胺、LCP(液晶聚合物)等。
第二实施例
现参照图5来描述采用本发明的另一轴承单元。应当注意,为了简明,省去了与图2的结构相似的轴承单元的截面图。
上述第一实施例的轴承单元30A中的连通路径50如此构造成,即,第一凹槽51、第二凹槽52、第三凹槽53设置径向轴承33上并且紧靠路径形成件34A和路径形成件盖40,以便形成管状的空间路径。然而,在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轴承单元中,如图5所示,这种连通路径以如图5所示的方式形成。特别是,参照图5,上述的这些凹槽51、52、53不设置在径向轴承33A的外周面和相对的上和下端面上。而是,例如三个凹槽54a、55a、56a沿轴向方向形成在路径形成件34B的内周面上,并且(没有示出的)三个凹槽设置在路径形成件34B的底面上朝向中心,以便与凹槽54a、55a、56a成连通的关系。另外,三个凹槽54b、55b、56b以相等的角度间隔关系围绕轴装配孔40h形成在路径形成件盖40A的内表面(下表面或后表面)上,其紧靠在路径形成件34B的上端处的开口,以便分别与凹槽54a、55a、56a成连通的关系。
同时,在本实施例的轴承单元中使用的径向轴承33B在其外周面和上端面上没有任何凹槽。具有上述的结构的径向轴承33B装配到路径形成件34B中,并且路径形成件盖40A随后从上面装配到径向轴承33B中。因此,径向轴承33B的外周面紧靠形成在路径形成件34B的内周面上的凹槽54a、55a、56a,以便形成三个空间路径。另外,径向轴承33B的平的上端面紧靠形成在路径形成件盖40A上的凹槽54b、55b、56b,以便形成三个空间路径。空间路径彼此连通,以便形成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轴承单元30A中的连通路径相似的连通路径50。
因此,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轴承单元中,封装在轴承单元中的润滑油42可经连通路径50循环。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述的实施例中采用马达作为旋转设备,但是采用本发明的轴承单元不限于与马达的旋转轴的轴承一起使用的轴承单元。特别是,采用本发明的轴承单元可应用于对于导辊、惰轮、绞盘、压紧辊等的轴承,它们可用于涉及将线形部件例如纱线或线材、或带状部件例如宽胶片或磁带收紧的设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到根据结构要求以及其它因素可以进行多种变型、改型、组合和变化,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概念的范围内即可。

Claims (12)

1.一种轴承单元,其包括:
构造成支承一轴以便旋转的径向轴承和止推轴承;
路径形成件和路径形成件盖,其构造成便于形成连通路径,当该轴和该径向轴承彼此相对旋转时该连通路径具有所产生的压力短路的功能;
具有覆盖和保持该轴、径向轴承、止推轴承、路径形成件和路径形成件盖的功能的壳体,同时该壳体在该轴的一端处开放,其间具有小的空隙;和
填充到该空隙中的润滑油;
其中,该路径形成件和该路径形成件盖彼此配合,以便除了该径向轴承的轴开口侧部分之外完全地覆盖该径向轴承,并且该壳体由模制的树脂材料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径向轴承由烧结的金属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径向轴承由具有动压力产生凹槽的动压力流体轴承形成,该动压力产生凹槽形成在形成于其中的通孔的内周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该路径形成件的底空间中的轴防脱离元件。
5.一种轴承单元,其包括:
径向轴承,该径向轴承具有在其中心部分处形成的通孔,其构造成沿周向支承装配在其中以便旋转的轴,该径向轴承还具有轴开口侧端面和止推轴承侧端面;
路径形成件,该路径形成件具有在其底部处形成的止推轴承并且覆盖该径向轴承的整个外周面;和
路径形成件盖,该路径形成件盖具有形成在其中心部分处的轴装配孔,该孔的直径足以使得该轴装配到该轴装配孔中,该路径形成件盖覆盖该径向轴承的该轴开口侧端面;
该轴承单元具有整体的结构,其中该径向轴承与由该路径形成件覆盖的其整个外周面同轴地装配在该路径形成件中,并且紧靠该路径该路径形成件盖,其轴开口侧端面由该路径形成件盖覆盖,以便形成多个润滑油循环路径,从而使得在该径向轴承的轴开口侧端面与该路径形成件盖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在该径向轴承的外周面与该路径形成件的内周面之间的另一空间、和靠近该止推轴承和该径向轴承的该通孔的再一空间彼此连通,同时润滑油封装在该润滑油循环路径中,并且除了靠近该轴装配孔的部分之外,该路径形成件的整个外周面和该路径形成件盖的上表面由该壳体覆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径向轴承由烧结的金属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径向轴承由具有动压力产生凹槽的动压力流体轴承形成,该动压力产生凹槽形成在形成于其中的通孔的内周面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该路径形成件的底空间中的轴防脱离元件。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由合成树脂材料的模制部件形成为一整体部分。
10.一种旋转设备,其包括:
径向轴承,该径向轴承具有在其中心部分处形成的通孔,其构造成沿周向支承装配在其中以便旋转的轴,该径向轴承还具有轴开口侧端面和止推轴承侧端面;
路径形成件,该路径形成件具有在其底部处形成的止推轴承并且覆盖该径向轴承的整个外周面;和
路径形成件盖,该路径形成件盖具有形成在其中心部分处的轴装配孔,该孔的直径足以使得该轴装配到该轴装配孔中,该路径形成件盖覆盖该径向轴承的该轴开口侧端面;
该轴承单元具有整体的结构,其中该径向轴承与由该路径形成件覆盖的其整个外周面同轴地装配在该路径形成件中,并且紧靠该路径该路径形成件盖,其轴开口侧端面由该路径形成件盖覆盖,以便形成多个润滑油循环路径,从而使得在该径向轴承的轴开口侧端面与该路径形成件盖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在该径向轴承的外周面与该路径形成件的内周面之间的另一空间、和靠近该止推轴承和该径向轴承的该通孔的再一空间彼此连通,同时润滑油封装在该润滑油循环路径中,并且除了靠近该轴装配孔的部分之外,该路径形成件的整个外周面和该路径形成件盖的上表面由该壳体覆盖;
该轴装配到该径向轴承的该通孔中并由该通孔支承以便旋转,从而使得该轴的该止推端侧部分与该路径形成件的止推轴承接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旋转设备是包括定子和转子的马达,并且该马达的旋转轴由该轴承单元支承以便相对于该定子旋转。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轴承单元包括设置在该路径形成件的底空间中的轴防脱离元件,并且该轴的该止推端部分锁定在该轴防脱离元件的中心孔内。
CNA2006101075640A 2005-07-27 2006-07-27 轴承单元和使用该轴承单元的旋转设备 Pending CN19043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17763A JP2007032727A (ja) 2005-07-27 2005-07-27 軸受ユニット及びこの軸受ユニットを用いた回転装置
JP2005217763 2005-07-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4398A true CN1904398A (zh) 2007-01-31

Family

ID=37673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075640A Pending CN1904398A (zh) 2005-07-27 2006-07-27 轴承单元和使用该轴承单元的旋转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527431B2 (zh)
JP (1) JP2007032727A (zh)
CN (1) CN190439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0805B (zh) * 2007-04-06 2010-04-14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转动体
CN106329800A (zh) * 2015-06-24 2017-01-11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止推轴承的马达、其止推轴承组及该马达的注油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28364B2 (ja) * 2006-07-05 2010-03-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軸受ユニット及びこの軸受ユニットを用いたモータ
JP2009014152A (ja) * 2007-07-06 2009-01-22 Sony Corp 軸受ユニット、軸受ユニットを有するモ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TW200946792A (en) * 2008-05-08 2009-11-16 Newcera Technology Co Ltd Self-lubricating bearing
US8616772B1 (en) 2013-03-15 2013-12-31 Little Engine, LLC Conformal wear-resistant bearing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10602A1 (fr) * 2000-07-27 2002-0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positif de palier et moteur dote du dispositif de palier
US6513979B2 (en) * 2000-08-22 2003-02-04 Ntn Corporation Hydrodynamic oil-impregnated sintered bearing unit
JP3886028B2 (ja) 2000-10-11 2007-02-28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焼結含油軸受装置
JP2002159158A (ja) * 2000-11-17 2002-05-31 Nidec Copal Corp モータ回転子の支持構造
JP2003047192A (ja) * 2001-07-31 2003-02-14 Tokyo Parts Ind Co Ltd シャフト抜け防止機構とこのシャフト抜け防止機構の着脱方法及びこのシャフト抜け防止機構を備えた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TW515871B (en) * 2001-08-21 2003-01-01 Ind Tech Res Inst Dynamic-static mixing pressure fluid bearing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JP3925155B2 (ja) * 2001-10-24 2007-06-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軸受けユニットおよび軸受けユニットを有するモータ
JP4159332B2 (ja) * 2002-04-05 2008-10-01 Ntn株式会社 動圧軸受装置
JP3930762B2 (ja) 2002-04-19 2007-06-13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動圧軸受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スピンドルモータ
US6948852B2 (en) * 2002-07-15 2005-09-27 Minebea Co., Ltd. Hydrodynamic bearing, spindle motor and hard disk drive
JP3864942B2 (ja) 2003-08-25 2007-01-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軸受ユニット及びこの軸受ユニットを用いたモータ
KR101027186B1 (ko) * 2003-01-10 2011-04-05 소니 주식회사 베어링 유닛 및 이 베어링 유닛을 이용한 회전 구동장치
JP2005214239A (ja) * 2004-01-27 2005-08-11 Sony Corp 軸受ユニット及びこの軸受ユニットを用いたモータ
JP2005221029A (ja) * 2004-02-06 2005-08-18 Sony Corp 軸受ユニット、軸受ユニットを有するモ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0805B (zh) * 2007-04-06 2010-04-14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转动体
CN106329800A (zh) * 2015-06-24 2017-01-11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止推轴承的马达、其止推轴承组及该马达的注油方法
CN106329800B (zh) * 2015-06-24 2018-12-25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止推轴承的马达、其止推轴承组及该马达的注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025653A1 (en) 2007-02-01
US7527431B2 (en) 2009-05-05
JP2007032727A (ja) 2007-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65C (zh) 记录盘旋转设备
USRE45387E1 (en) Spindle motor having a fluid dynamic bearing system and a stationary shaft
JP5622777B2 (ja) 圧縮機又は真空機
CN1904398A (zh) 轴承单元和使用该轴承单元的旋转设备
CN1651788A (zh) 轴承单元、以及具有该轴承单元的电机和电子设备
CN100378356C (zh) 轴承单元、以及装有该轴承单元的电机和电子设备
EP2628915B1 (en) Water pump for a vehicle
CN1461091A (zh) 动压轴承电动机
JP2012193854A (ja) 動圧軸受とこの動圧軸受を備えた放熱ファン
CN1614859A (zh) 主轴马达和包括该主轴马达的记录磁盘驱动装置
CN1801581A (zh) 具有流体动压轴承的主轴电机
CN1258045C (zh) 动压轴承装置
JP2018038099A (ja) 電動モータ
US20190195348A1 (en) Electric oil pump
TWI393331B (zh) 軸承單元,使用該軸承單元之馬達,以及使用該馬達之電子設備
JP2004357413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KR20130088355A (ko) 스핀들 모터
CN1697938A (zh) 轴承组件以及旋转驱动装置
JP4428364B2 (ja) 軸受ユニット及びこの軸受ユニットを用いたモータ
CN1616839A (zh) 轴承单元、以及装有该轴承单元的电机和电子设备
JP2006200742A (ja) 流体動圧軸受システムを備えるスピンドルモータ
KR101307956B1 (ko) 차량용 워터펌프
US9062683B2 (en) Water pump for vehicle
US8755146B1 (en) Spindle motor and hard disk drive including the same
CN1697935A (zh) 轴承组件及具有轴承组件的旋转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