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80158A - 自行车用发电开关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用发电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80158A
CN1880158A CNA2006100936727A CN200610093672A CN1880158A CN 1880158 A CN1880158 A CN 1880158A CN A2006100936727 A CNA2006100936727 A CN A2006100936727A CN 200610093672 A CN200610093672 A CN 200610093672A CN 1880158 A CN1880158 A CN 1880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trol lever
piezoelectric element
hammer portion
electrical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936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50865C (zh
Inventor
上野耕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880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0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086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086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2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 B62M25/04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hand actu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6Le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8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electrical or fluid transmitting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219Interchangeably locked
    • Y10T74/19251Control mechanis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012Multiple controlled elements
    • Y10T74/20018Transmission control
    • Y10T74/2003Electrical actu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General Electrical Machinery Utilizing Piezoelectricity,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防止因自行车的振动造成的误动作而提高耐久性。开关单元(23a)具备安装部(30)、第1操作杆(31)、第1压电元件(33)、和第1锤部(35)。安装部(30)可安装在自行车上。第1操作杆(31)是可安装在安装部(30)上、可在第1操作开始位置和第1操作结束位置之间摆动自如地进行推压操作的杆。第1压电元件(33)是固定在安装部(30)上的元件。第1锤部(35)是安装在安装部(30)上、如果从第1操作开始位置向第1操作结束位置推压第1操作杆(31)、则击打第1压电元件(33)的部件。

Description

自行车用发电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特别是涉及可安装在自行车上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
背景技术
近年来,自行车的电气化不断发展,在自行车上也搭载有各种开关。例如,采用用来对电动变速装置进行变速操作的变速开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往的变速开关通过电气配线而与变速控制部连接,如果操作变速开关,则将变速信号输出给变速控制部。
在自行车的情况下,如果用配线将变速开关和变速控制装置连接,则配线作业变得烦杂,并且还会因配线而损害外观。所以,考虑通过无线方式从变速开关将变速信号发送给变速控制部。在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变速信号的情况下,如果使用电池等电源,则会因电池的消耗而不能进行变速操作。因此,考虑将通过自身发电而能够发送信号的以往的发电开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应用在变速开关中。
以往的发电开关是为了接通/断开建筑物内的照明而使用的。发电开关具有弹簧板和贴合在弹簧板上的压电元件,具备被悬臂支承的致动器、使致动器振动的开关部、使受到按压操作的开关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的回位弹簧、发送信号的信号发送器、和将来自压电元件的电力供给到信号发送器的电源电路。在以往的发电开关中,开关部受到悬臂支承,将应力施加给压电元件的自由端而使致动器弯曲振动。致动器通过开关部的按压操作和回位弹簧的回位动作而振动2次,从而进行发电。
【专利文献1】特开2004-1594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许3616386号说明书
以往的发电开关由于是以进行建筑内的照明装置等的接通/断开为前提的,所以如果将其应用到在行驶中不断振动的情况较多的自行车中,则致动器可能不管有无开关部的操作而振动、发生误动作。此外,由于在致动器中采用弹簧板(簧片),所以通过开关部的操作会使致动器较大地振动。因此,如果像自行车的变速开关那样进行频繁的开关操作,则致动器有可能损坏,在耐久性方面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自行车用开关中,防止因自行车的振动引起的误动作并提高耐久性。
技术方案1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是可安装在自行车上的开关,具备:安装部、第1操作杆、第1压电元件、和第1锤部。安装部可安装在自行车上。第1操作杆是安装在安装部上、可在第1操作开始位置和第1操作结束位置之间摆动自如地进行推压操作的杆。第1压电元件是固定在安装部上的元件。第1锤部是安装在安装部上、如果从第1操作开始位置向第1操作结束位置推压第1操作杆则击打第1压电元件的部件。
在该发电开关中,如果推压操作第1操作杆,则第1锤部击打固定在安装部上的第1压电元件而使其变形振动。由此,第1压电元件发电。这里,由于第1压电元件固定在安装部上,所以第1压电元件不再具有自由端。因此,减小了因自行车的振动使第1压电元件振动而发电的可能性。此外,由于没有将第1压电元件安装在弹簧板上,所以每次开关操作时第1压电元件不会较大地挠曲而振动,即使频繁地进行开关操作也不易损坏第1压电元件,能够提高耐久性。
技术方案2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开关中,第1锤部在击打第1压电元件的第1击打位置和从第1压电元件分离的第1分离位置之间摆动自如地安装在上述安装部上;还具备第1施力部件,所述第1施力部件的两端卡止在第1锤部和第1操作杆上,如果从第1操作开始位置向第1操作结束位置推压第1操作杆,则在其移动途中对第1锤部向第1击打位置施力,并且,如果解除对处于第1操作结束位置的第1操作杆的推压,则对第1操作杆向第1操作开始位置施力,并且在其移动途中对第1锤部向第1分离位置施力。
在此情况下,如果对第1操作杆进行推压操作,使其从第1操作开始位置向第1操作结束位置摆动,则在其移动途中第1锤部受第1施力部件向第1击打位置施力,第1锤部击打第1压电元件。接着,如果在第1操作结束位置处解除推压,则第1操作杆受第1施力部件朝向第1操作开始位置施力,并且在其移动途中第1锤部被向第1分离位置施力。这里,能够在通过推压操作第1操作杆而蓄积在施力部件中的能量的作用下,用第1锤部击打第1压电元件,并且能够通过解除推压而使第1操作杆及第1锤部回到原来的位置。因此,能够通过一个施力部件使2个部件移动,能够使结构简洁化并且提高耐久性。
技术方案3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开关中,安装部具有:装配部,可安装在自行车上;第1安装框架,安装有第1操作杆、第1压电元件、以及第1锤部。在此情况下,通过由装配部和第1安装框架构成安装部,能够借助一个装配部而将其他的安装框架安装在自行车上。
技术方案4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中,第1操作杆和第1锤部隔着第1压电元件来配置各自的摆动中心。在此情况下,由于摆动的第1操作杆和第1锤部的摆动中心隔着第1压电元件而配置在相反侧,所以通过由1个施力部件将第1操作杆和第1锤部连结以使其通过比第1锤部的摆动中心更为远离第1压电元件的位置,能够根据第1操作杆的推压操作,通过1个施力部件使第1锤部对第1压电元件施加冲击,并且能够通过第1操作杆的推压解除操作而使第1锤部及第1操作杆回到原来的位置。
技术方案5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中,还具备第1无线信号输出部,所述第1无线信号输出部与第1压电元件连接,利用由第1压电元件发电的电力,以无线方式输出对应于第1操作杆的操作的第1信号。在此情况下,由于能够通过由第1压电元件发电的电力以无线方式输出对应于第1操作杆的操作的第1信号,所以能够不设置电源而用无线方式将第1信号输出给外部的装置。
技术方案6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在技术方案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中,还具备:第2操作杆,在第2操作开始位置和第2操作结束位置之间摆动自如地安装在安装部上,可用手指操作;第2压电元件,固定在安装部上;第2锤部,安装在安装部上,如果从第2操作开始位置向上述第2操作结束位置推压第2操作杆,则第2锤部击打第2压电元件。在此情况下,由于第2压电元件也固定在安装部上,所以第2压电元件也不再有自由端。因此,减小了因自行车的振动使第2压电元件振动而发电的可能性。此外,由于没有将第2压电元件安装在弹簧板上,所以每次开关操作时第2压电元件不会较大地挠曲而振动,即使频繁地进行开关操作也不易损坏压电元件,能够提高耐久性。进而,由于能够通过2个操作杆的推压操作,用各自的锤部对各自的压电元件施加冲击,所以能够通过1个安装部构成2个开关。
技术方案7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开关中,第2锤部,在击打第2压电元件的第2击打位置和从第2压电元件分离的第2分离位置之间摆动自如地安装在安装部上;还具备第2施力部件,所述第2施力部件的两端卡止在第2锤部和第2操作杆上,如果从第2操作开始位置向第2操作结束位置推压第2操作杆,则对第2锤部向第2击打位置施力,并且,如果解除对处于第2操作结束位置的第2操作杆的推压,则对第2操作杆向第2操作开始位置施力,并且在其移动途中对第2锤部向上述第2分离位置施力。在此情况下,如果对第2操作杆进行推压操作,使其从第2操作开始位置向第2操作结束位置摆动,则在其移动途中第2锤部受第2施力部件向第2击打位置施力,第2锤部击打第2压电元件。接着,如果在第2操作结束位置处解除推压,则第2操作杆受第2施力部件朝向第2操作开始位置施力,并且在其移动途中第2锤部被向第2分离位置施力。这里,能够在通过推压操作第2操作杆而蓄积在第2施力部件中的能量的作用下,用第2锤部击打第2压电元件,并且能够通过解除推压而使第2操作杆及第2锤部回到原来的位置。因此,能够通过一个第2施力部件使2个部件移动,能够使结构简洁化并且提高耐久性。
技术方案8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在技术方案6或7所述的开关中,安装部还具备第2安装框架,所述第2安装框架与第1安装框架并列固定,安装有第2操作杆、第2压电元件、以及第2锤部。在此情况下,由于将第1安装框架与第2安装框架并列设置,所以能够通过装配部将2个操作杆一体地安装在自行车上。
技术方案9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在技术方案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中,第2操作杆和第2锤部隔着第2压电元件来配置各自的摆动中心。在此情况下,由于摆动的第2操作杆和第2锤部的摆动中心隔着第2压电元件而配置在相反侧,所以通过由1个施力部件将第2操作杆和第2锤部连结以使其通过比第2锤部的摆动中心更为远离第2压电元件的位置,能够根据第2操作杆的推压操作,通过1个施力部件使第2锤部对第2压电元件施加冲击,并且能够通过第2操作杆的推压解除操作而使第2锤部及第2操作杆回到原来的位置。
技术方案10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在技术方案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中,还具备第2无线信号输出部,所述第2无线信号输出部与第2压电元件连接,利用由第2压电元件发电的电力,以无线方式输出对应于第2操作杆的操作的第2信号。在此情况下,由于能够通过由第2压电元件发电的电力、以无线方式将对应于第2操作杆的操作的第2无线信号输出,所以能够不设置电源而用无线方式将2个不同的信号输出给外部的装置。
技术方案11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在技术方案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中,第1操作杆和第2操作杆用于自行车的换高档及换低档变速操作。在此情况下,能够不使用电源而用无线方式输出对应于自行车的变速操作的变速信号。
根据本发明,由于第1压电元件固定在安装部上,所以第1压电元件不再有自由端。因此,减小了因自行车的振动使压电元件振动而发电的可能性。此外,由于没有将压电元件安装在弹簧板上,所以每次开关操作时压电元件不会较大地挠曲而振动,即使频繁地进行开关操作也不易损坏压电元件,能够提高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开关单元安装在车把杆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开关单元的俯视图。
图4是开关单元的正视图。
图5是图3的V-V剖面示意图。
图6是表示信号输出部的结构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采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是带前后避震器的山地自行车,具备:车架1,具有带后避震器13r的车架体2、带前避震器13f的前叉3、及车把部4(车把的一例);驱动部5,包括前后的变速装置8、9;前轮6,安装在前叉3上;后轮7,安装有轮毂发电机10;前后变速控制部11、12(图6),分别安装在前后的变速装置8、9上。
车架1的车架体2是焊接异形方管而制作的。在车架体2上安装有包括车座18及驱动部5的各部分。前叉3绕斜向倾斜的轴摆动自如地安装在车架体2的前部上。
车把部4如图2所示,具有固定在前叉3的上部上的车把立管14、和固定在车把立管14上的车把杆15。在车把杆15的两端上安装有制动杆16和握把17。在制动杆16的安装部分的内侧,安装有具有手动进行后变速装置9的换高档及换低档变速操作的后变速开关20a、20b的开关单元23a、和具有手动进行前变速装置8的换高档及换低档变速操作的前变速开关20c、20d的开关单元23b。后变速开关20a是用来使后述的电动后拨链器26r一级级地换低档的开关,后变速开关20b是用来使后拨链器26r一级级地换高档的开关。前变速开关20c是用来使后述的电动前拨链器26f一级级地换低档的开关,前变速开关20d是用来使前拨链器26f一级级地换高档的开关。这些各开关20a~20d是自身发电而用无线方式发送变速信号的发电开关。
驱动部5具有设在车架体2的下部(吊架部)上的曲柄27、和外装式的前后的变速装置8、9。前变速装置8具有安装在曲柄27上的3片链轮F1~F3、和安装在车架体2上的前拨链器26f。后变速装置具有例如具有8片链轮R1~R8的多级齿轮25、和安装在车架体2的后部上的后拨链器26r。曲柄27具有安装有3片链轮F1~F3的右曲柄27a和左曲柄27b。此外,驱动部5具有架设在右曲柄27a的某一个链轮F1~F3和多级齿轮25的某一个链轮R1~R8上的链条29。
前侧的链轮F1~F3从齿数最少的链轮F1开始齿数依次变多,齿数最多的链轮F3配置在最外侧。此外,后侧的链轮R1~R8从齿数最多的链轮R1开始齿数依次减少,齿数最少的链轮R8配置在最外侧。另外,在图1中,为了使附图简略化,没有正确地表示出链轮R1~R8的片数。
在左曲柄27b侧的旋转中心上,安装有用来检测曲柄27的旋转的旋转检测器(未图示)。旋转检测器具有舌簧接点开关(reed switch)、和在舌簧接点开关的旋转中心侧沿曲柄27的旋转方向隔开间隔配置的磁铁(未图示),曲柄27每旋转1周,从舌簧接点开关输出4个脉冲。这里,之所以设置旋转检测器,是因为在外装变速器的情况下,如果曲柄27不旋转则不能够变速,所以仅在曲柄27旋转时进行变速动作。
后轮7的轮毂发电机10是可安装飞轮的轮毂,所述飞轮上安装有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及多级齿轮25,轮毂发电机10借助后轮7的旋转进行发电。在该轮毂发电机10中,内置有将发电的电力变换为直流而蓄积的电源电路,通过来自电源电路的电力使前后拨链器26f、26r动作。
控制装置11、12根据变速开关20a~20d的操作而分别手动变速控制变速装置8、9。
后变速用的开关单元23a和前变速用的开关单元23b是左右对称的结构,所以这里说明开关单元23a。开关单元(自行车用发电开关的一例)23a如图3至图5所说明那样,具备:安装部30,可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把杆15上;第1及第2操作杆31、32,安装在安装部30上,可在图5中由实线表示的第1及第2操作开始位置、和由虚线表示的第1及第2操作结束位置之间分别摆动自如地进行推压操作;第1及第2压电元件33、34,分别固定在安装部30上;第1及第2锤部35、36,安装在安装部30上,如果将第1及第2操作杆31、32分别从第1及第2操作开始位置朝向第1及第2操作结束位置推压,则第1及第2锤部35、36分别击打第1及第2压电元件33、34。此外,开关单元23a还具备:第1及第2施力部件37、38,两端分别卡止在第1及第2锤部35、36和第1及第2操作杆31、32上;第1及第2无线信号输出部39、40,分别连接在第1及第2压电元件33、34上,通过由第1及第2压电元件发电的电力来分别输出第1及第2变速信号。通过这些安装部30的一部分、第1操作杆31、第1压电元件33、第1锤部35、第1施力部件37、和第1无线信号输出部39,构成用来使电动后拨链器26r一级级地换低档的变速开关20a。此外,通过安装部30的剩余部分、第2操作杆32、第2压电元件34、第2锤部36、第2施力部件38、和第2无线信号输出部40,构成用来使电动后拨链器26r一级级地换高档的变速开关20b。
另外,在前变速用的开关单元23b中,虽然没有图示,但也设有同样结构的安装部、第3及第4操作杆、第3及第4压电元件63、64(图6)、第3及第4锤部、第3及第4施力部件、第3及第4无线信号输出部69、70(图6)。并且,通过安装部的一部分、第3操作杆、第3压电元件63、第3锤部、第3施力部件、第3无线信号输出部69,构成用来使电动前拨链器26f一级级地换低档的变速开关20c。此外,通过安装部的剩余部分、第4操作杆、第4压电元件64、第4锤部、第4施力部件、第4无线信号输出部70,构成用来使电动前拨链器26f一级级地换高档的变速开关20d。
安装部30具有:车把杆装配部46,可通过固定螺栓45紧固固定在车把杆15上;第1安装框架47,一体地设置在车把杆装配部46上,安装有第1操作杆31、第1压电元件33、以及第1锤部35;第2安装框架48,与第1安装框架47并列地配置,安装有第2操作杆32、第2压电元件34、以及第2锤部36。
车把杆装配部46形成为半圆状以将车把杆15包围,并且形成有径向狭缝46a,通过由固定螺栓使狭缝46a变窄而能够固定在车把杆15的任意位置上。
第1及第2安装框架47、48分别将2片矩形的侧板47a、47b:48a、48b对置而隔开间隔配置,并且在多个部位通过连结部件47c、48c将2片侧板47a、47b:48a、48b连结而构成。此外,侧板47b和侧板48a在多个部位通过连结部件49连结。此外,在第1及第2安装框架47、48上,连结各侧板47a、47b:48a、48b而配置有第1及第2止动器41a、41b:42a、42b,用来在第1及第2操作开始位置以及第1及第2操作结束位置将分别受第1及第2施力部件37、38施力的第1及第2操作杆31、32定位;和第3及第4止动器43、44,用来在后述的分离位置将分别受第1及第2施力部件37、38施力的第1及第2锤部35、36定位。两安装框架47、48如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一起由合成树脂制的盖部件50覆盖。
第1及第2操作杆31、32在第1安装框架47和第2安装框架48之间分别绕同一轴心摆动自如地安装在第1及第2安装框架47、48上。第1及第2操作杆31、32是将板状部件弯折而形成的,具有分别摆动自如地支承在第1及第2安装框架47、48的下部上的第1及第2摆动支承部31a、32a、从第1及第2摆动支承部31a、32a分别弯曲而向图4上方延伸的第1及第2臂部31b、32b、和从第1及第2臂部31b、32b的末端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弯折而形成的大致矩形的第1及第2操作部31c、32c。第1及第2操作部31c、32c如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分别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制的第1及第2盖部件31d、32d覆盖。此外,在第1及第2操作部31c、32c上,分别形成有将第1及第2施力部件37、38的一端卡止的第1及第2弹簧卡止孔31e、32e。
第1及第2压电元件33、34是通过冲击产生的振动而发电的元件,在比第1及第2安装框架47、48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稍靠下部,分别配置在两侧板47a、47b:48a、48b之间,两端部分别被固定。由第1及第2压电元件33、34产生的电力分别被输出给第1及第2无线信号输出部39、40。
第1及第2锤部35、36绕同一轴心在图5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对第1及第2压电元件33、34施加击打的第1及第2击打位置、和从第1及第2压电元件33、34分离的用实线表示的第1及第2分离位置之间摆动自如地安装在安装部30上。第1及第2锤部35、36在第1及第2压电元件33、34的图5上方,在第1及第2安装框架47、48中,分别配置在两侧板47a、47b:48a、48b之间。因此,第1及第2锤部35、36、和摆动中心配置在第1及第2压电元件33、34的下方的第1及第2操作杆31、32,两者的摆动中心隔着第1及第2压电元件33、34而配置。第1及第2锤部35、36具有:分别摆动自如地支承在两侧板47a、47b:48a、48b的内壁面上的第1及第2摆动臂部35a、36a;和分别固定在第1及第2摆动臂部35a、36a的末端上的例如钢球制的第1及第2击打部35b、36b。第1及第2摆动臂部35a、36a分别具有:固定第1及第2击打部35b、36b的第1及第2末端部35c、36c;和从第1及第2末端部35c、36c的中间部的两外侧部朝向支承在两侧板47a、47b:48a、48b的内壁面上的部分延伸的1对第1及第2基端部35d、36d。在第1及第2末端部35c、36c的位于第1及第2基端部35d、36d侧的端部上,分别形成有卡止第1及第2施力部件37、38的另一端的第1及第2弹簧卡止孔35e、36e。
第1及第2施力部件37、38由螺旋弹簧构成,如果从第1及第2操作开始位置朝向第1及第2操作结束位置推压第1及第2操作杆31、32,则在其移动途中分别对第1及第2锤部35、36向第1及第2击打位置施力,并且如果解除向处于第1及第2操作结束位置的第1及第2操作杆31、32的推压,则分别对第1及第2操作杆31、32向第1及第2操作开始位置施力,并且在其移动途中分别对第1及第2锤部35、36向第1及第2分离位置施力。具体而言,在第1及第2施力部件37、38的两端分别卡止在第1及第2操作杆31、32和第1及第2锤部35、36上的状态下,第1及第2施力部件37、38配置为使轴线L通过第1及第2锤部35、36的摆动中心A的上方,向图5的逆时针方向对第1及第2操作杆31、32施力,向图5的顺时针方向对第1及第2锤部35、36施力。结果,第1及第2操作杆31、32被第1及第2止动器41a、41b定位而配置在第1及第2操作开始位置上,第1及第2锤部35、36被第3及第4止动器43、44定位而配置在第1及第2分离位置上。此外,如果分别推压操作第1及第2操作杆31、32而使第1及第2施力部件37、38的轴线L越过了摆动中心A,则施力方向变化,第1及第2施力部件37、38对第1及第2锤部35、36朝向第1及第2击打位置施力。接着,即使推压操作到第1及第2操作结束位置,由于第1及第2施力部件的轴心L没有越过第1及第2操作杆31、32的摆动中心B,所以第1及第2施力部件37、38始终对第1及第2操作杆31、32向第1及第2操作开始位置侧施力。接着,如果解除对第1及第2操作杆31、32的推压操作,则分别对第1及第2操作杆31、32向第1及第2操作开始位置侧施力,使第1及第2操作杆31、32分别回位到第1及第2操作开始位置侧,如果轴心L越过了摆动中心A,则分别对第1及第2压电元件33、34向第1及第2分离位置侧施力,使第1及第2锤部35、36分别回位到第1及第2分离位置侧。
第1及第2无线信号输出部39、40分别与第1及第2压电元件33、34连接,对应于第1及第2操作杆31、32的推压操作而分别输出使后拨链器26r换高档及换低档的后换高档信号及后换低档信号。第1无线信号输出部39如图6所示,具有:整流电路51,将由第1压电元件33产生的电力整流;信号发生电路52,产生后换低档信号,所述后换低档信号利用整流后的电力而调制为既定的频率或电压,并使后拨链器26r换低档一级;信号发送电路53,将产生的后换低档信号以无线方式输出。第2~第4无线信号输出部40、69、70也具备同样的整流电路、信号发生电路和信号发送电路。另外,各个信号发生电路分别生成不同频率或不同电压的独自的后换高档信号、前换低档信号、以及前换高档信号。此外,第3及第4无线信号输出部69、70设在开关单元23b中,分别将使前拨链器26f换低档及换高档的前换低档信号及前换高档信号输出给前拨链器26f。
后拨链器26r的后变速控制装置12在内部具有接收后换低档信号及后换高档信号的接收电路54、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来控制后拨链器26r的后变速控制部55、由后变速控制部55控制的后马达驱动器(后MD)56、和受后马达驱动器56驱动的后马达57。后马达57使后拨链器26r的4点连杆机构的某个连杆摆动来控制后拨链器26r。
前拨链器26f的前控制装置11在内部具有接收前换低档信号及前换高档信号的接收电路84、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来控制前拨链器26f的前变速控制部85、由前变速控制部85控制的前马达驱动器(前MD)86、和受前马达驱动器86驱动的前马达87。前马达87使前拨链器26f的4点连杆机构的某个连杆摆动来控制前拨链器26f。
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有关本发明的开关单元23a中,如果从第1操作开始位置向第1操作结束位置推压操作第1操作杆31,则如果第1施力部件37的轴线L越过了第1锤部35的摆动轴心A,则第1锤部35受第1施力部件37从第1分离位置向第1击打位置施力,末端的第1击打部35b与第1压电元件33碰撞。由此,第1压电元件33发电,其电力被第1无线信号输出部39的整流电路51整流,将其作为电源,信号发生电路52生成既定频率或电压的后换低档信号,通过无线方式向后拨链器26r输出。收到该信号后,在后拨链器26r中,后变速控制部55判别为后换低档信号,对后马达驱动器输出换低档一级的信号。结果,后马达57向换低档方向旋转一级的量,后拨链器26r换低档。同样,如果推压操作第2操作杆32,则后拨链器26r换高档。
另外,第1击打部35b与第1压电元件33碰撞的力,与从第1操作开始位置向第1操作结束位置操作第1操作杆31时的推压操作的速度及推压操作的强度无关,而大致以一定的力碰撞,所以第1压电元件33能够始终进行大致相同量的发电。由此,第1无线信号输出部39的整流电路51、信号发生电路52的电气动作也稳定,而能够进一步防止误动作。
如果解除第1操作杆31的推压操作,则第1操作杆31受第1施力部件37向第1操作开始位置侧施力而朝向第1操作开始位置摆动,进而,如果轴线L越过了摆动中心A,则第1锤部35也被向第1分离位置侧施力而朝向分离位置摆动。接着,第1操作杆31及第1锤部被止动器41a及43定位,从而被定位在第1操作开始位置及第1分离位置。
这些动作对于第2操作杆32也同样,进而对于第3及第4操作杆也同样。
这里,由于压电元件33、34固定在安装部30上,所以压电元件33、34不再具有自由端。因此,减小了因自行车的振动使压电元件33、34振动而发电的可能性。此外,由于没有将压电元件33、34安装在弹簧板上,所以在每次开关操作时压电元件33、34不会较大地挠曲而振动,即使频繁地进行开关操作,压电元件33、34也不易损坏,能够提高耐久性。
此外,配置为,如果通过由螺旋弹簧构成的施力部件37、38连结操作杆31、32和锤部35、36、并且若从操作开始位置向操作结束位置推压操作杆31、32,则在其移动途中施力部件37、38对锤部35、36向击打位置施力,并且,如果解除对处于操作结束位置的操作杆31、32的推压,则施力部件37、38对操作杆31、32向操作开始位置施力,并且在其移动途中对锤部35、36向分离位置施力。因此,在通过推压操作操作杆31、32而蓄积在施力部件37、38中的能量的作用下,能够用锤部35、36击打压电元件33、34,并且,通过解除推压,能够使操作杆31、32及锤部35、36回到原来的位置。因此,能够通过一个施力部件37、38使操作杆31、32及锤部35、36回位,能够使开关单元23a的结构简洁化,并且能够提高耐久性。
此外,不论缓慢地推压操作、或迅速地推压操作操作杆31、32、还是用力地推压操作或轻轻地推压操作,蓄积在施力部件37、38中的能量都与这些无关而大致一定。结果,能够通过锤部35、36以大致一定的力击打压电元件33、34,能够始终得到大致一定的发电量。因此,第1无线信号输出部39的整流电路51、信号发生电路52的电气动作也稳定,而能够进一步防止误动作。
(其他实施方式)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1个开关单元23a内配置了2个操作杆31、32,但操作杆及附属的压电元件等的结构并不限于在1个开关单元中配置2个,既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3个以上。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配置为使第1操作杆31和第2操作杆32绕同一轴心向相同方向摆动,但也可以配置为绕不同的轴心摆动。例如,也可以将第2操作杆的摆动轴心配置在与摆动轴心A平行且线对称的安装部的上部上,使第2操作杆从下向上摆动。此外,也可以使第1操作杆绕第1轴摆动,而使第2操作杆绕与第1轴交叉的第2轴摆动。

Claims (11)

1、一种自行车用发电开关,可安装在自行车上,其特征在于,具有:
安装部,可安装在上述自行车上;
第1操作杆,安装在上述安装部上,可在第1操作开始位置和第1操作结束位置之间摆动自如地进行推压操作;
第1压电元件,固定在上述安装部上;
第1锤部,安装在上述安装部上,如果从上述第1操作开始位置向上述第1操作结束位置推压上述第1操作杆,则第1锤部击打上述第1压电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锤部在击打上述第1压电元件的第1击打位置和从上述第1压电元件分离的第1分离位置之间摆动自如地安装在上述安装部上;
还具备第1施力部件,所述第1施力部件的两端卡止在上述第1锤部和上述第1操作杆上,如果从上述第1操作开始位置向上述第1操作结束位置推压上述第1操作杆,则在其移动途中对上述第1锤部向上述第1击打位置施力,并且,如果解除对处于上述第1操作结束位置的上述第1操作杆的推压,则对上述第1操作杆向上述第1操作开始位置施力,并在其移动途中对上述第1锤部向上述第1分离位置施力。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部具有:
装配部,可安装在上述自行车上;
第1安装框架,安装有上述第1操作杆、上述第1压电元件、以及上述第1锤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操作杆和上述第1锤部隔着上述第1压电元件来配置各自的摆动中心。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第1无线信号输出部,所述第1无线信号输出部与上述第1压电元件连接,利用由上述第1压电元件发电的电力,以无线方式输出对应于上述第1操作杆的操作的第1信号。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第2操作杆,在第2操作开始位置和第2操作结束位置之间摆动自如地安装在上述安装部上,可用手指操作;
第2压电元件,固定在上述安装部上;
第2锤部,安装在上述安装部上,如果从上述第2操作开始位置向上述第2操作结束位置推压上述第2操作杆,则第2锤部击打上述第2压电元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锤部在击打上述第2压电元件的第2击打位置和从上述第2压电元件分离的第2分离位置之间摆动自如地安装在上述安装部上;
还具备第2施力部件,所述第2施力部件的两端卡止在上述第2锤部和上述第2操作杆上,如果从上述第2操作开始位置向上述第2操作结束位置推压上述第2操作杆,则对上述第2锤部向上述第2击打位置施力,并且,如果解除对处于上述第2操作结束位置的上述第2操作杆的推压,则对上述第2操作杆向上述第2操作开始位置施力,并在其移动途中对上述第2锤部向上述第2分离位置施力。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部还具备第2安装框架,所述第2安装框架与上述第1安装框架并列固定,安装有上述第2操作杆、上述第2压电元件、以及上述第2锤部。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操作杆和上述第2锤部隔着上述第2压电元件来配置各自的摆动中心。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第2无线信号输出部,所述第2无线信号输出部与上述第2压电元件连接,利用由上述第2压电元件发电的电力,以无线方式输出对应于上述第2操作杆的操作的第2信号。
11、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操作杆和上述第2操作杆用于上述自行车的换高档及换低档变速操作。
CNB2006100936727A 2005-06-14 2006-06-14 自行车用发电开关 Active CN10045086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73486 2005-06-14
JP2005173486A JP4168045B2 (ja) 2005-06-14 2005-06-14 自転車用発電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0158A true CN1880158A (zh) 2006-12-20
CN100450865C CN100450865C (zh) 2009-01-14

Family

ID=36950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936727A Active CN100450865C (zh) 2005-06-14 2006-06-14 自行车用发电开关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563998B2 (zh)
EP (1) EP1733963B1 (zh)
JP (1) JP4168045B2 (zh)
CN (1) CN100450865C (zh)
BR (1) BRPI0602295A (zh)
DE (1) DE602006008383D1 (zh)
TW (1) TWI29869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4925A (zh) * 2011-05-16 2014-01-22 国立大学法人金泽大学 发电开关
CN108622268A (zh) * 2017-03-23 2018-10-09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操作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MI20070041U1 (it) * 2007-02-13 2008-08-14 Domino Spa Dispositivo compatto di comando a levette per montaggio al manubrio di motocicletta motoslitta o simili
US20090088934A1 (en) * 2007-09-28 2009-04-02 Shimano Inc. Bicycle control system
US7902967B2 (en) * 2007-10-23 2011-03-08 Shimano Inc. Bicycle control system
KR100914651B1 (ko) * 2009-06-08 2009-09-04 주식회사 삼현 하이브리드 자전거
CN102013835B (zh) * 2010-06-29 2013-01-09 上海大学 踩踏式连续振动压电发电装置
US8655548B2 (en) * 2011-03-31 2014-02-18 Shimano Inc. Bicycle component control apparatus
US20150259025A1 (en) * 2014-03-14 2015-09-17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Shifter lever for a bicycle
US20150284049A1 (en) 2014-04-04 2015-10-08 Sram, Llc Control assembly for a wireless electromechanical bicycle shifting system
DE102014211306A1 (de) * 2014-06-13 2015-12-17 Robert Bosch Gmbh Fortbewegungsmittel, insbesondere Elektrofahrrad, mit batterieloser Starteinrichtung
JP6798808B2 (ja) * 2016-07-11 2020-12-09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制御装置、自転車コンポーネント、および、自転車用制御システム
JP6730144B2 (ja) 2016-09-09 2020-07-29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コンポーネント、および、その通信部
JP2018052356A (ja) * 2016-09-29 2018-04-05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操作装置
JPWO2018123712A1 (ja) * 2016-12-27 2019-10-31 アダマンド並木精密宝石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発電機構を備えた報知装置
JP6796554B2 (ja) * 2017-06-09 2020-12-09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操作装置
JP7236799B2 (ja) * 2017-07-11 2023-03-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制御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自転車用サスペンションシステム
JP7191509B2 (ja) 2017-11-21 2022-12-19 株式会社シマノ 制御システム
JP6921724B2 (ja) 2017-11-30 2021-08-18 株式会社シマノ 変速制御装置および電動変速システム
JP7000251B2 (ja) * 2018-01-12 2022-02-04 株式会社シマノ 人力駆動車用の操作装置
US11591045B2 (en) * 2018-03-30 2023-02-28 Shimano Inc.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 powered vehicle
JP7474560B2 (ja) * 2018-04-10 2024-04-25 株式会社シマノ 操作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7131A (en) * 1972-10-13 1976-05-18 Perkins Dwight L Safety ignition switch and brake actuator
US4230919A (en) * 1978-03-13 1980-10-28 Schantz Spencer C Snap acting switch
US4174473A (en) * 1978-05-04 1979-11-13 Aktiebolaget Electrolux Safety switch for floor treatment apparatus
US4916274A (en) * 1987-09-16 1990-04-10 Cooper Industries, Inc. Snap action sump pump switch
JP3170965B2 (ja) 1993-08-04 2001-05-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電機および携帯用機器
FR2755529B1 (fr) * 1996-11-07 1999-02-05 Mavic Sa Systeme de commande et/ou de mesure a liaison sans fil pour cycle
JP3510442B2 (ja) * 1997-01-14 2004-03-29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の電気的変速操作機構
GB2338938A (en) 1998-07-03 2000-01-12 Steven Robert Sumner A bicycle pedal with selectively energised light emitting diodes
US6051800A (en) * 1998-08-20 2000-04-18 E.M.B. Corporation Snap action switch
CN2424449Y (zh) * 1999-04-08 2001-03-21 黄椿木 无线接收计程显示器
JP2001087566A (ja) 1999-09-17 2001-04-03 Shain:Kk 発光玩具
JP2001180553A (ja) * 1999-12-27 2001-07-03 Usc Corp 車両用安全灯
JP2001351416A (ja) 2000-06-08 2001-12-21 Tokin Ceramics Corp 圧電式発光装置
DE10030959A1 (de) 2000-06-24 2002-01-03 Sram De Gmbh Mehrgangschaltnabe
US6523772B2 (en) 2001-05-29 2003-02-25 Shimano Inc. Electric device with cord retainer for bicycle
ITTO20010555A1 (it) 2001-06-08 2002-12-08 Campagnolo Srl Dispositivo di comando elettrico per un deragliatore motorizzato per biciclette.
JP2003007491A (ja) 2001-06-26 2003-01-10 Nec Tokin Ceramics Corp 発光体点灯装置
JP2003007492A (ja) 2001-06-26 2003-01-10 Nec Tokin Ceramics Corp 発光体点灯装置
JP2003133971A (ja) 2001-10-29 2003-05-09 Jigyo Sozo Kenkyusho:Kk 自己発電型発信装置
DE10221519A1 (de) 2002-05-14 2003-12-04 Gassmann Theiss Messtec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uswertung der auf eine Tretkurbel ausgeübten Kräfte
US6734376B2 (en) * 2002-06-19 2004-05-11 Shimano Inc. Electrical switch device for bicycle
JP3874736B2 (ja) 2002-09-12 2007-01-31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電源装置
JP3616386B2 (ja) 2002-12-17 2005-02-02 太平洋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信号発信装置
US6835904B2 (en) * 2003-02-28 2004-12-28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rake assembly for an all terrain vehicl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4925A (zh) * 2011-05-16 2014-01-22 国立大学法人金泽大学 发电开关
CN103534925B (zh) * 2011-05-16 2016-01-20 国立大学法人金泽大学 发电开关
US9461237B2 (en) 2011-05-16 2016-10-04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Kanazawa University Power generation switch
CN108622268A (zh) * 2017-03-23 2018-10-09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操作装置
TWI712538B (zh) * 2017-03-23 2020-12-1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操作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50865C (zh) 2009-01-14
TWI298693B (en) 2008-07-11
EP1733963B1 (en) 2009-08-12
EP1733963A1 (en) 2006-12-20
BRPI0602295A (pt) 2007-02-21
US20070000343A1 (en) 2007-01-04
JP2006351267A (ja) 2006-12-28
US7563998B2 (en) 2009-07-21
TW200642897A (en) 2006-12-16
JP4168045B2 (ja) 2008-10-22
DE602006008383D1 (de) 2009-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80158A (zh) 自行车用发电开关
CN202187874U (zh) 用于交通工具的振动发电装置
EP1378428B1 (en) Motortricycle with oscillation mechanism
CN107804420B (zh) 自行车用组件及其通信部
CN103075314B (zh) 一种车辆悬架振动能量转换装置
CN1342563A (zh) 车辆摇臂式悬挂装置
CN203051013U (zh) 一种车辆悬架振动能量转换装置
JP5795873B2 (ja) 自動二輪車
CN2440684Y (zh) 车辆避振发电装置
CN2456930Y (zh) 全方位减震车轮
CN102101285A (zh) 手持式工具机
CN101177123B (zh) 具有避震功能的车用储能式发电系统
CN1089073C (zh) 机动二轮车的踏板安装构造
CN212250353U (zh) 车辆动能发电系统
CN210396987U (zh) 一种利用电动车减震往复运动的发电装置
CN201863977U (zh) 一种自行车
CN209192133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
CN102328719B (zh) 摩托车前减震总成
CN104787214B (zh) 多力点杠杆式双驱动自行车
CN117360655A (zh) 一种自行车振动发电方法
CN101580095A (zh) 一种助力车的独立悬挂车架
CN209192130U (zh) 一种减震车架
CN216969887U (zh) 一种u型车架双电池前后避震电动自行车
CN2233886Y (zh) 自行车惯性储能返回器
CN101659214A (zh) 车辆减震发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