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40346A - 液体容器和制造液体容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体容器和制造液体容器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40346A CN1840346A CN 200610066951 CN200610066951A CN1840346A CN 1840346 A CN1840346 A CN 1840346A CN 200610066951 CN200610066951 CN 200610066951 CN 200610066951 A CN200610066951 A CN 200610066951A CN 1840346 A CN1840346 A CN 18403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liquid
- sensor unit
- liquid container
-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Measurement Of Levels Of Liquids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容器(21),具有:外电极(32d),其与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可接触;电解支撑构件(32、33),其支撑外电极(32d)并固定到容器主体(31);压电传感器单元(35),其与电极支撑构件(32、33)分离,并附装到容器主体(31)用于检测在液体供应通路的一部分中液体的存在,并且其包括具有电极(41a)的压电元件(41);和连接器(45),其具有弹性且其将外电极(32d)电连接到压电元件(41)的电极(41a)。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诸如喷墨型记录设备之类的液体喷射设备(液体消耗设备)的液体容器。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该液体容器的电路板。
背景技术
液体喷射设备(液体消耗设备)的常见示例包括用于记录图像的喷墨型记录设备,其包括有喷墨型记录头。其他液体喷射设备的示例包括: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的颜色过滤器的、包括颜料喷射头的设备,用于形成有机EL显示器或场效应显示器(FED)的电极的、包括电极材料(导电膏)喷射头的设备,用于制造生物芯片的、包括生物有机材料喷射头的设备,和作为精确吸液管的包括样品喷射头的设备。
根据液体喷射设备常见示例的喷墨型记录设备具有这样的结构,具有用于对压力产生腔加压的压力产生装置和用于喷射作为墨滴的加压墨水的喷嘴口的喷墨记录头被安装在托架上,且墨水容器中的墨水通过通道被连续地供应到记录头,于是可以连续地进行打印。例如,墨水容器构造为可移除的盒,其可以在墨水耗尽时被用户很容易地更换。
为了在记录设备与墨水容器之间传输信息,电气或电子装备安装到墨水容器。例如,消耗墨水量、剩余墨水量等作为信息在记录设备与墨水容器之间传输。
JP-2002-337358-A(EP-1199178-A)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将存储器安装到墨水容器并将消耗墨水量或剩余墨水量存储在存储器中。
JP-2001-146030-A(EP-1053877-A)和JP-147146-A(EP-1053877-A)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将压电传感器设置到墨水容器以检测墨水耗尽(inkend)。
JP-2005-66902-A(EP-1462263-A)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将取决于施加到墨水的压力的存在或消失并还取决于剩余墨水量而互相接触和分离的电极设置到墨水容器以检测墨水耗尽等。
JP-2004-106382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将压电传感器设置到墨水容器以检测墨水耗尽,且通过无线在墨水容器与记录设备之间传输信息。
此外,EP0710569-A公开了一种结构,用于在记录设备的托架与安装到该托架的喷墨型记录单元之间的电连接。
在其中电气或电子装备被设置到可移除地安装于记录设备的墨水容器的情况下:
(1)需要在记录设备与该装备之间可靠地建立电连接;
(2)需要保护该装备以免受到墨水容器从记录设备的电极接收的外力;
(3)需要保护该装备以免受到墨水雾滴和灰尘;
(4)需要设计墨水容器,其可以在墨水容器使用之后容易并有效地进行循环处理;且
(5)需要抑制制造墨水容器的成本。
发明内容
考虑到这些情况进行了本发明。
作为解释性的、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容器,其可以可移除地安装到液体消耗设备,所述液体容器包括: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具有将液体容纳在其中的液体容纳部分、所述液体可以从其排放到所述液体消耗设备的液体供应端口、和与所述液体容纳部分和所述液体供应端口流体连通的液体供应通路;外电极,其与所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可接触;电极支撑构件,其支撑所述外电极并固定到所述容器主体;压电传感器单元,所述压电传感器单元与所述电极支撑构件分离,并附装到所述容器主体用于检测在所述液体供应通路的一部分中液体的存在,并且包括具有电极的压电元件;和连接器,其具有弹性并将所述外电极电连接到所述压电元件的所述电极。
作为解释性的、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容器,其可以可移除地安装到液体消耗设备,所述液体容器包括: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具有将液体容纳在其中的液体容纳部分、和所述液体可以从其排放到所述液体消耗设备的液体供应端口;外电极,其与所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可接触;电极支撑构件,其支撑所述外电极并固定到所述容器主体;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与所述电极支撑构件分离,并附装到所述容器主体,并且包括电极;和连接器,其具有弹性并将所述外电极电连接到所述传感器的所述电极。
作为解释性的、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其用于当液体容器安装到液体消耗设备时,将安装在所述液体容器中的压电传感器单元的端子板电连接到所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所述电路板包括:板主体;一对第一电极,用于接触并电连接到所述液体消耗设备的所述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形成在所述板主体的第一表面上;和一对第二电极,用于接触并电连接到所述传感器单元的所述端子板,所述第二电极形成在所述板主体的相对的第二表面上并分别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
作为解释性的、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其用于当液体容器安装到液体消耗设备时,将安装在所述液体容器中的压电传感器单元的端子板电连接到所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所述电路板包括:板主体;一对第一电极,用于电连接到所述液体消耗设备的所述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形成在所述板主体的第一表面上;一对第二电极,用于电连接到所述传感器单元的所述端子板,所述第二电极形成在所述板主体的相对的第二表面上并分别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存储器,其安装到所述板主体的所述第二表面;和第三电极,其形成在所述板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电连接到所述存储器,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排列在第一排中;且所述第一电极分别布置在所述排的最外端处。
作为解释性的、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板,当将液体容器安装到液体消耗设备时,所述连接板用于将安装于所述液体容器的传感器单元的端子板电连接到所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所述连接板包括:板主体;一对第一电极,用于电连接到所述液体消耗设备的所述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形成在所述板主体的第一表面上;和一对第二电极,用于电连接到所述传感器单元的所述端子板,所述第二电极形成在所述板主体的相对的第二表面上并分别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
这样的情况是所不期望的,即允许从液体容器到液体喷射头的液体通路中的全部液体被消耗,这是因为如果液体喷射头在无液体的情况下操作,将可能发生损伤。通过在液体通路中设置压电传感器,可以检测液体盒体中的液体已经被消耗掉,同时在引导到液体喷射头的液体通路中有液体剩余。这样,可以更换盒体,同时在液体喷射头中仍然存在液体,因此可以避免损伤。
通过将压电传感器放置在液体盒体中靠近液体供应端口处,可以使得在压电传感器检测到液体已经被消耗掉的情况之前可以从液体盒体取出的液体量最大化。就是说,一旦压电传感器检测到液体盒体的储液室中的全部墨水已经被消耗掉了,则仅需要少量的液体来填充在压电传感器与液体头之间的液体通路。
本公开涉及在以下日本专利申请中包含的内容:
2005年3月31日递交的2005-103265;
2005年5月12日递交的2005-140437;
2005年12月12日递交的2005-357275;
2005年12月12日递交的2005-357276;
2005年12月12日递交的2005-357277;和
2005年12月12日递交的2005-357278,
其每个通过引用将其整体清楚地包含于此。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其中使用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墨盒的喷墨型记录设备(液体消耗设备)的示意性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墨盒的示意性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包括设置在图2的墨盒中的传感器单元(液体检测装置)的部件的详细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的,示出包括设置在图2的墨盒中的传感器单元(液体检测装置)的部件的详细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图3和4中的传感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示出图3和4中的传感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出图2中墨盒的传感器单元附装到其的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8是示出图7中的传感器单元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沿着图8中的线IX-IX所取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墨盒的示意性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其中传感器单元组装到墨盒内的部分的正视图。
图12是在与图11相同的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打印机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墨盒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墨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图15所示的板和封盖构件的立体图。
图17A、17B和17C示出了图15所示的板。
图18A和图18B是示出图15所示的传感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在图14的A-A处沿平行于侧表面的平面所取的墨盒的剖视图。
图20是在图14的A-A处沿平行于前表面的平面所取的墨盒的剖视图。
图21是示出图14所示的墨盒的墨水流动通路的框图。
图22A和22B是示出其中墨盒安装到托架的状态的俯视图和后视图。
图23是沿图22A的平面B-B所取的剖视图。
图24是沿图22A的平面C-C所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作为液体容器示例的墨盒。
图1示出了其中使用了根据该实施例的墨盒的喷墨型记录设备(液体消耗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在图1中,标号1表示托架。托架1被构造为通过引导构件4引导并通过由托架电机2驱动的同步带3来在滚筒5的轴向上往复。
喷墨型记录头12安装在托架1的与记录纸6相对的那侧上,用于将墨水供应到记录头12的墨盒100被可移除地附装到其上部。
盖构件13布置在作为记录设备的非打印区域的标识位置(homepositon)上(图中的右侧)。盖构件13具有这样的结构以使得当安装在托架1上的记录头12移动到标识位置时,盖构件13推靠记录头12的喷嘴形成表面并与喷嘴形成表面一起形成气密封闭空间。泵单元10布置在盖构件13下方,泵单元10用于将负压施加到由盖构件13形成的该气密封闭空间以进行清洁。
此外,包括诸如橡胶之类的弹性板的擦拭构件11布置在盖构件13的打印区域侧附近,以例如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记录头12的移动轨迹前后自由移动,且其具有这样的结构,以在托架1朝向盖构件13侧往复时,在需要的情况下扫过记录头12的喷嘴形成表面。
对于托架1的细节,因为托架1的结构类似于托架19,所以可以对图22A至24及其相关描述进行参考。
图2是示出墨盒100的示意性结构的立体图。墨盒100包括作为电气或电子装备的传感器单元200。
墨盒100具有由树脂形成的墨盒壳体(容器主体)101,其包括墨水存储部分(液体容纳部分)和由树脂形成的封盖102,封盖102被附装以覆盖墨盒壳体101的下端面。设置封盖102用于保护粘到墨盒壳体101的下端面的各种密封膜。送墨部分103从墨盒壳体101的下端面凸出,且用于保护送墨端口(未示出的液体供应端口)的封盖膜104粘到送墨部分103的下端面。
墨盒壳体101采用具有较小厚度(深度)的大致长方体的形状,其包括具有大宽度的一对侧表面101a、具有小宽度的一对侧表面101b、顶面101c和底面101d。用于容纳传感器单元200的传感器容纳凹部110设置在墨盒壳体101的小宽度侧表面101b1的下部中。传感器单元200和弹簧(压迫构件)300容纳在传感器容纳凹部110中。
弹簧300将传感器单元200推靠于在传感器容纳凹部110内底部中的传感器接收壁120(见图7)以使密封环270变形,从而在传感器单元200与墨盒壳体101之间维持密封性,这将在以下描述。
在此情况下,采用圆筒形状的压缩螺旋弹簧被用作弹簧300,且弹簧300和传感器单元200布置在与墨盒壳体101的顶面101c和底面101d垂直的方向上,即墨盒壳体101的高度方向。传感器单元200和弹簧300容纳在传感器容纳凹部110中使得传感器单元200定位在传感器接收壁120的上侧上,且弹簧300还定位在传感器单元200的上侧上。
传感器容纳凹部110在墨盒壳体101的小宽度侧表面101b1上具有插入开口,且传感器单元200和弹簧300从插入开口插入。在传感器单元200和弹簧300容纳在其中的状态下,用封盖构件(电极支撑构件)150从外侧覆盖(如果需要,密封)传感器容纳凹部110的插入开口。封盖构件150由具有覆盖传感器容纳凹部110的插入开口的尺寸的封盖400和与封盖400分离形成并装配且固定到封盖400中的电路板500构成,这将在以下详细描述。如果需要,封盖400可以具有密封功能,用于密封传感器容纳凹部110的插入开口。
图3和4是示出传感器单元200、弹簧300、封盖400和电路板500的每个结构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图5是示出传感器单元200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示出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传感器单元200的分解立体图,且图7是示出墨盒100的传感器单元容纳部分的纵剖视图。此外,图8是示出传感器单元2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且图9是沿着图8中的线IX-IX所取的剖视图。
如图7所示,用于接收传感器单元200的下端的传感器接收壁120设置在墨盒壳体101的传感器容纳凹部110的内底部中。传感器接收壁120具有将传感器单元200安装在其上的上表面。就是说,传感器接收壁120是设置在传感器单元200的下端上的密封环270通过弹簧300的弹性力与其进行压力接触的部分。
一对上游侧传感器缓冲室122和下游侧传感器缓冲室123设置在传感器接收壁120的下侧上。缓冲室122和123由布置在其间的分隔壁127彼此分离。传感器接收壁120设置有与传感器缓冲室122和123对应的一对连通孔132和133。
墨盒壳体101具有送墨通路(液体供应通路)使得存储在墨水存储部分(液体容纳部分)中的墨水可以从送墨端口(墨水供应端口)排放到外部,其并未具体示出。传感器容纳凹部110定位在送墨通路的末端附近,即送墨端口的附近,且传感器单元200设置在传感器容纳凹部110中。在此情况下,使得上游侧传感器缓冲室122通过连接孔124与送墨通路的上游侧送墨通道连通,并使得下游侧传感器缓冲室123通过连接孔125与下游侧送墨通道连通。送墨通路的下游侧送墨通道延续到送墨端口(液体供应端口)。传感器单元200布置为检测送墨通路的末端附近(即,送墨通路的一部分中)是否存在墨水。
而且,传感器缓冲室122和123的下表面可以由刚性壁密封,但在此实施例中是开口的,且这些开口覆盖有由树脂形成的薄密封膜105。
如图5和6所示,传感器单元200由以下部件构成:在上表面上具有凹部211并由树脂形成的板状单元基体210、容纳在设置于单元基体210的上表面上的凹部211中并由金属形成的板状传感器基体220、安装并固定到传感器基体220的上表面上的传感器芯片230、用于将传感器基体220固定到单元基体210的粘接膜240、布置在单元基体210的上侧上的一对可弹性变形的端子板(连接器)250、用于按压端子板250并保护传感器芯片230的板状加压封盖260、和设置在单元基体210的下表面上并由橡胶形成的密封环270。
将详细描述每个部件。如图6所示,单元基体210具有设置在上表面上中部且传感器基体220装配到其的凹部211。单元基体210还具有一对附装壁215,其位于围绕凹部211的上表面壁214的外侧上并被设定为比上表面壁214高出一个台阶。附装壁215在凹部211的对面彼此相对,且四个支撑销216定位在附装壁215上并直立在单元基体210的上表面的四个角部处。此外,由圆形通孔构成的入口侧通道212和出口侧通道213
(储液空间)穿过凹部211的底壁。此外,如图5所示,密封环270装配到其的椭圆突起部分217设置在单元基体210的下表面上,且入口侧通道212和出口侧通道213定位在突起部分217中。密封环270由橡胶形成的环形密封构成,并具有设置有带有半圆形截面的环形突起部分271。
传感器基体220由诸如不锈材料之类的金属板构成,其具有比树脂更高的刚度以增强传感器的声学特性。传感器基体220采用具有四个倒角的矩形板的形状,并包括由与基体单元210中的入口侧通道212和出口侧通道213对应的两个通孔形成的入口侧通道222和出口侧通道223(储液空间)。
例如通过粘附双面粘接膜或涂布粘接剂,将粘接层242形成在传感器基体220的上表面上,且传感器芯片230安装并固定到粘接层242上。
传感器芯片230具有用于接收待检测墨水(液体)的传感器腔232。传感器腔232具有开口以自由地接收墨水的下表面和由振动板233封闭的上表面,且压电单元234设置在振动板233的上表面上。
更具体地,如图7和8所示,传感器芯片230由芯片主体231、振动板233、压电单元234、端子235和236构成,芯片主体231由陶瓷制成并在中部具有由圆形开口构成的传感器腔232,振动板233堆叠在芯片主体231的上表面上并构成传感器腔232的底面壁,压电单元234堆叠在振动板233上,端子235和236堆叠在芯片主体231上。
压电单元(压电元件)234由连接到端子235和236的上电极层和下电极层以及堆叠在上下电极层之间的压电层构成,其未具体地示出。例如,压电单元234实现这样的功能,其基于取决于传感器腔232中墨水的存在而表现的电特性的差别来判断墨水耗尽。对于压电层的材料,可以使用锆钛酸铅(PZT)、锆钛酸铅镧(PLZT),或不使用铅的无铅压电膜。
在传感器芯片230中,芯片主体231的下表面安装在传感器基体220的上表面的中部上,并因此通过粘接层242与传感器基体220一体固定,且同时用粘接层242将传感器基体220和传感器芯片230密封。传感器基体220和单元基体210中的入口侧通道222和212以及出口侧通道223和213(储液空间)与传感器芯片230的传感器腔232连通。通过此结构,墨水通过入口侧通道212和222进入传感器腔232并通过出口侧通道223和213从传感器腔232排出。
因此,其上安装传感器芯片230的、由金属形成的传感器基体220容纳在单元基体210的上表面上的凹部211中。由树脂形成的粘接膜240从其上方放置使得传感器基体220和单元基体210彼此一体地接合。
更具体地,粘接膜240在中部处具有开口241并在其中传感器基体220容纳在单元基体210的上表面上的凹部211中的状态下从上方放置,使得传感器芯片230从中部处的开口241暴露。而且,粘接膜240具有通过粘接层242接合到传感器基体220上表面的内周侧和接合到绕单元基体210的凹部211设置的上表面壁214的外周侧,就是说,粘接膜240粘跨过两个部件(传感器基体220和单元基体210)的上表面,使得传感器基体220和单元基体210固定到彼此并同时被密封。
在此情况下,传感器基体220的上表面从单元基体210的凹部211向上突起。因此,粘接膜240在比绕单元基体210的凹部211设置的上表面壁214的接合位置更高的位置处接合到传感器基体220的上表面。于是,接合到传感器基体220的膜接合表面的高度被设定为高于接合到单元基体210的膜接合表面的高度。因此,通过具有台阶的粘接膜240按压传感器基体220,使得可以增大传感器基体220对单元基体210的固定力。而且,可以实现不会松懈的附装。
此外,每个端子板250都具有带状片部分251、从片部分251的侧缘突起的片簧(spring piece)252、形成在片部分251两侧上的附装孔253、和形成在片部分251两侧上的弯曲片254。每个端子板250在支撑销216通过附装孔253插入以进行定位的状态下被布置在单元基体210的附装壁215的上表面上。加压封盖260从上方安装,使得端子板250置于单元基体210和加压封盖260之间并由两者夹持。在该夹持状态下,使片簧252与设置在传感器芯片230的上表面上的端子235和236进行接触。
加压封盖260具有板部分261,其在如下的状态下安装在单元基体210的附装壁215的上表面上,即端子板250的片部分251插入其间,四个附装孔262设置在板部分261的四个角部处并围绕单元基体210的支撑销216装配,直立壁263设置在板部分261中部的上表面上,弹簧接收座264设置在直立壁263上,且凹部265设置在板部分261的下表面上并形成用于端子板250的片簧252的形态(relief)。加压封盖260安装在单元基体210的上表面上,同时从上方按压端子板250并因此保护容纳在形成于单元基体210的上表面上的凹部211中的传感器板220和传感器芯片230。
为了由以上部件组装传感器单元200,首先,在传感器基体220的基本整个上表面上形成粘接层242,并将传感器芯片230安装在粘接层242上。因此,传感器芯片230和传感器基体220通过粘接层242而互相一体地被固定并密封。
随后,将一体地设置有传感器芯片230的传感器基体220容纳在形成于基体单元210的上表面上的凹部211中,并在该状态下将粘接膜240从上方放置。因此,粘接膜240的内周侧通过粘接层242接合到传感器基体220的上表面,且粘接膜240的外周侧接合到绕单元基体210的凹部211设置的上表面壁214。因此,传感器基体220和单元基体210可以通过粘接膜240互相一体地被固定并密封。
接下来,端子板250设置在单元基体210上,同时附装孔253绕单元基体210的支撑销216装配,且加压封盖260布置在其上方。此外,在可选的步骤中,将密封环270绕形成于单元基体210的下表面上的突起部分217装配。这样,可以组装传感器单元200。
如上构造传感器单元200并将其与弹簧300一起容纳在墨盒壳体100的传感器容纳凹部110中。当如图7所示,当弹簧300在容纳状态下向下按压加压封盖260时,设置在传感器单元200的下表面上的密封环270在变形的同时与传感器容纳凹部110中的传感器接收壁120进行压力接触。因此,维持了在传感器单元200与墨盒壳体101之间的密封性。
通过进行该组装,在维持密封性的条件下,使得在墨盒壳体101中的上游侧缓冲室122通过传感器接收壁120的连通孔132与传感器单元200中的入口侧通道212和222连通,并使得在墨盒壳体101中的下游侧缓冲室123通过传感器接收壁120的连通孔133与传感器单元200中的出口侧通道213和223连通。入口侧通道212和222、传感器腔232以及出口侧通道223和213串联设置在墨盒壳体101中的送墨通路中,以从上游侧以此顺序布置。
更具体地,墨盒100中的送墨通路包括连接到传感器腔232的上游侧通道和连接到传感器腔232的下游侧通道。连接到传感器腔232的上游侧通道包括在墨盒壳体101中并具有大通道截面的上游侧缓冲室122、在墨盒壳体101的传感器接收壁120中的连通孔132、和在传感器单元200中并具有小通道截面的入口侧通道212和222(上游侧窄小通道)。而且,连接到传感器腔232的下游侧通道包括在墨盒壳体101中并具有大通道截面的下游侧缓冲室123、在墨盒壳体101的传感器接收壁120中的连通孔133、和在传感器单元200中并具有小通道截面的出口侧通道213和223(下游侧窄小通道)。
此外,用于在侧表面101b1处封闭传感器容纳凹部110的开口的封盖400具有如图3和4所示的结构。板状封盖主体401的外表面设置有电路板500装配到其的凹部402。凹部402的底壁设有两个开口403(通孔),从其暴露了端子板250的弯曲片254(突起部分)。用于定位电路板500的销406和407从凹部402的底壁突起。封盖主体401的内表面设有界定为半圆筒表面的弹簧支撑部分409,用于侧向地支撑弹簧300的外周表面。一对配合壁(突起配合部分)405从封盖主体401的内表面突起,用于与传感器容纳凹部110中的预定部件(配合凹部)配合。配合臂405设置在将弹簧300侧向地置于其间的位置上。此外,封盖400设有定位孔411和412,从传感器容纳凹部110的周壁突出的一对上下定位销101p和101p装配到定位孔411和412。
此外,电路板500具有形成在绝缘板501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的触点501A和501B,绝缘板501具有刚好装配到封盖主体401的凹部402的尺寸。如果需要,电路板500可以设有电子电路(未示出),其包括诸如本实施例中的存储器M之类的电子部件。绝缘板501设有槽口506和孔507,其与封盖400上的定位销406和407配合。
在此情况下,当用封盖构件150封闭传感器容纳凹部110时,从电路板500的内表面暴露的内侧触点501B中的每个与传感器单元200的端子板250的弯曲片254中对应的一个进行接触并电导通。外侧触点501A的每个与内侧触点501B中对应的一个直接地或通过电子电路电导通,并用作与外部设备进行电连接。
由封盖400和电路板500构成的封盖构件150附装到墨盒壳体101,其中传感器单元200和弹簧300容纳在传感器容纳凹部110中,并在此状态下,设置在电路板500的外表面上的触点501A被导通至端子板250。
接下来,将对于由传感器单元200对墨水的检测原理给出描述。
当消耗墨盒101中的墨水时,所存储的墨水经过传感器单元200的传感器腔232并从送墨部分103送给到喷墨型记录设备的记录头12。
在此情况下,在其中墨盒100中剩余足够的墨水的阶段下,传感器腔232被墨水填充。另一方面,当墨盒100中的残余墨水减少时,在传感器腔232中不存在墨水。
因此,传感器单元200检测由此状态的改变引起的声阻抗的差别。因此,可以检测是否剩余墨水足够,或者墨水消耗了一定量或更多且残余量减少。
更具体地,当将电压施加到压电单元234时,振动板233随着压电单元234的变形而变形。当压电单元234被强制变形并接着解除电压的施加时,在振动板233中保持一段时间的弯曲振动。残余振动是振动板233和腔232中介质的自由振动。通过将待施加到压电单元234的电压设定为具有脉冲波形或矩形波,从而可以在施加电压之后容易地获得振动板233和所述介质的共振条件。
残余振动由振动板233产生并使压电单元234变形。因此,压电单元234随着残余振动产生反电动势。由外部设备通过端子板250检测该反电动势。
通过这样检测的反电动势,可以识别共振频率。因此,可以基于共振频率检测墨盒100中墨水的存在或不存在。
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100具有:与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可接触的外电极501A;支撑外电极501A并固定到容器主体101的电极支撑构件150;与电极支撑构件150分离的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其附装到容器主体101用于检测在液体供应通路中存在的液体且其包括具有电极235、236的压电元件220;和连接器250,其具有弹性且其将外电极501A电连接到压电元件220的电极235、236。
支撑外电极501A的电极支撑构件150与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分离,且外电极501A和压电传感器单元200的压电元件220的电极235、236通过具有弹性的连接器250互相连接。由于电极支撑构件150与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分离,所以由外电极501A从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接收的外力不直接传递到压电传感器单元200,且因此可以保护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具体地,保护作为精密装备的压电元件220免受外力。此外,压电元件220的输出信号受压电元件220的固定状态的显著影响。通过采取这样的结构使得外力不能直接传递到压电元件220,可以维持压电元件220的输出特性。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500和封盖400被用作电极支撑构件,但是电极支撑构件不限于此布置。例如,电路板500单独可以用作电极支撑构件,就是说,电路板500可以直接固定到容器主体101。可选地,外电极501A可以设置在封盖400上(在此情况下,电极支撑构件可以由封盖400单独构成)。
由于外电极501A和压电元件220的电极235、236通过具有弹性的连接器250互相电连接,所以连接器250可以利用其弹性来吸收由外电极501A接收的外力。此外,即使外力施加到外电极501A,连接器250也可以利用其弹性来维持外电极501A与压电元件220的电极235、236之间的电连接。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端子板250用作连接器,但是连接器不限于此。例如,外电极501A可以通过具有弹性的电导线、FPC等电连接到压电元件220的电极235、236。
当液体容器安装到液体消耗设备和从液体消耗设备移除时,外电极501A和支撑外电极501A的电极支撑构件150被液体消耗设备直接接触。相反,虽然其取决于压电传感器单元200附装到容器主体101的位置,但是压电传感器单元200不被液体消耗设备直接接触或具有较低的被液体消耗设备直接接触的可能性。此外,包括外电极501A的电极支撑构件150和包括压电元件220的压电传感器单元200至少部分地由不同的材料形成。而且,用于检查包括外电极501A的电极支撑构件150性能的处理与用于检查包括压电元件220的压电传感器单元200性能的处理不同。由于包括外电极501A的电极支撑构件150与包括压电元件220的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分离,所以被用户使用的和从用户收集的液体容器可以有效地进行循环处理。
压电传感器单元200与电极支撑构件150分离。电极支撑构件150在容器主体101上布置的位置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的位置受到限制,但是只要压电传感器单元200的压电元件220电连接到由电极支撑构件150支撑的外电极510A,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就可以附装到容器主体101的任何期望位置。就是说,压电传感器单元220可以布置在其可以受到保护而免遭墨水雾滴和灰尘的位置处。
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100具有:布置在压电传感器单元200与容器主体101的壁120之间的可变形密封构件270;和将压电传感器单元200朝向容器主体101的壁120压迫的压迫构件300。压电传感器单元200通过密封构件270和压迫构件300附装到容器主体101。
由于压电传感器单元200通过密封构件270和压迫构件300附装到容器主体101,所以施加到容器主体101的外力和冲击被密封构件270和压迫构件300吸收,并因此不直接传递到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因此,可以保护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具体地,可以保护压电元件220。
由于可以使用密封构件270的弹性力和压迫构件300的压迫力来精细地调节压电传感器单元200的位置,所以取决于压电传感器单元200的个体性能差异,可以将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布置在能使压电传感器单元200表现所期望性能的位置处。此外,在循环使用中,可以容易地从容器主体101移除压电传感器单元200。而且,可以使用布置在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和容器主体101的壁120之间的密封构件270将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弹性地支撑于容器主体101,用于与液体供应通路流体连通。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压缩螺旋弹簧300被用作压迫构件,但是压迫构件不限于其。板簧、橡胶构件、张丝等可以用作压迫构件。密封构件270不限于所示的结构、构造等。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连接器250在与压迫构件300压迫压电传感器单元200的方向UD(见图3、7、10和11)基本垂直的方向DD(见图3和4)上可弹性变形。
由于其中压迫构件300和密封构件270将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弹性地支撑于容器主体101的压迫方向UD与连接器250的可变形方向DD基本垂直,所以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可以稳定地弹性支撑于容器主体101。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当外电极501A接触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时,外电极501A在第一方向FD(见图2、3和10)上从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接收力,连接器250在第二方向DD上可弹性变形,且第一方向FD基本平行于第二方向DD。
由于连接器250的可变形方向DD和其中外电极501A接收外力的力方向FD基本互相平行,所以可以由连接器250有效地吸收外力。因此,外力不直接作用在压电传感器单元200上。连接器250与外电极501A之间的电连接不受外力存在与否的影响,并可以被可靠地维持。
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具有:布置在压电传感器单元200与容器主体101的壁120之间的可变形密封构件270;和在基本垂直于第二方向DD的第三方向UD上将压电传感器单元200朝向容器主体101的壁120压迫的压迫构件300。压电传感器单元200通过密封构件270和压迫构件300附装到容器主体。
由于压电传感器单元200通过密封构件270和压迫构件300附装到容器主体101,所以施加到容器主体101的外力和冲击被密封构件270和压迫构件300吸收,并因此不直接传递到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因此,可以保护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具体地,可以保护压电元件220。
由于可以使用密封构件270的弹性力和压迫构件300的压迫力来精细地调节压电传感器单元200相对于容器主体101的壁120的位置,所以取决于压电传感器单元200的个体性能差异,可以将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布置在能使压电传感器单元200表现所期望性能的位置处。此外,在循环使用中,可以容易地从容器主体101移除压电传感器单元200。而且,可以使用布置在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和容器主体101的壁120之间的密封构件270将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弹性地支撑于容器主体101,用于与液体供应通路流体连通。
由于其中压迫构件300和密封构件270将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弹性地支撑于容器主体101的压迫方向UD与连接器250的可变形方向DD基本垂直,所以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可以稳定地弹性支撑于容器主体101。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容器主体101具有用于将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容纳在其中的凹部110,和封闭凹部110的开口的电极支撑构件150。
由于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布置在由容器主体101的凹部110和电极支撑构件150形成的封闭空间中,所以可以保护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免遭墨水雾滴、灰尘和外力。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容器主体101包括第一壁101b1和相对的第二壁101b2,液体供应端口布置在相比第二壁101b2更靠近第一壁101b1的偏移位置处,且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布置在相比第二壁101b2更靠近第一壁101b1的偏移位置处。
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可以布置得靠近液体供应端口。通常,容器主体101的靠近液体供应端口的部分具有高刚度。因此,通过将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布置在容器主体101的这样高刚度的部分处,可以保护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并可以稳定地安装压电传感器单元200。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在其中第一壁101b1和第二壁101b2彼此相对的水平方向Dh(见图2)上,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布置在液体供应端口与第一壁101b1之间。
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可以布置在容器主体101的更高刚度的部分处。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容器主体101包括顶壁101c和具有墨水供应端口的底壁101d,且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布置在相比顶壁101c更靠近底壁101d的偏移位置处。
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可以布置在容器主体101的更高刚度的部分处。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容纳在容器主体101的凹部110中。
由于压电传感器单元200所布置的位置是容器主体101的更高刚度的部分,所以即使在容器主体101中形成了可能降低刚度的凹部110,也可以确保容器主体101的该部分的必要和足够的刚度。因此,凹部110形成在容器主体101中且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容纳在凹部110中。由于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可以布置在容器主体101内部,所以可以保护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免遭墨水雾滴、灰尘和外力。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凹部110的开口由固定到第一壁101b1的电极支撑构件150封闭。
由于电极支撑构件150为容器主体101的形成有凹部110的部分处充当了增强构件,所以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可以布置在容器主体的更高刚度的部分处。
由于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布置在由容器主体101的凹部110和电极支撑构件150形成的封闭空间中,所以可以保护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免遭墨水雾滴、灰尘和外力。
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具有电连接到外电极501A并由电极支撑构件150支撑的内电极501B。连接器250接触内电极501B来电连接到外电极501A。
当液体容器100安装到液体消耗设备和从液体消耗设备移除时,外电极501A被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滑动接触。由于连接器250接触与外电极501A不同的内电极501B以电连接到外电极501A,所以连接器250的接触部分不会被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滑动接触。因此,在连接器250与外电极501A之间的电连接不受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的滑动接触的影响,从而建立了可靠的电连接。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连接器250包括弹性端子板250,该弹性端子板250附装到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并电连接到压电元件220的电极235、236,且弹性端子板250接触内电极501B用于外电极501A与压电元件220的电极235、236之间的电连接。
由于弹性端子板250附装到压电传感器单元200,所以也可以将弹性端子板250处理为压电传感器单元200的单元部件之一。就是说,可以将包括弹性端子板250的压电传感器单元200作为一个单元附装到容器主体101和从容器主体101移除。因此,可以改善制造处理的效率和循环处理的效率。
弹性端子板250与内电极501B的接触可以在外电极501A与压电元件220的电极235、236之间建立电连接。因此,由于具有外电极501A和内电极501B的电极支撑构件150可以与具有压电元件220和弹性端子板250的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分离,所以可以改善制造处理的效率和循环处理的效率。
由于弹性端子板250可以利用弹性端子板250的弹性力而主动地与内电极501B接触,所以弹性端子板250能以高可靠性电连接到内电极501B。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弹性端子板250在保持与内电极501B接触的同时相对于内电极501B可移位。
即使弹性端子板250与内电极501B的相对位置或多或少地移动了,也可以可靠地确保弹性端子板250与内电极501B的接触,即电连接。也可以使得在制造和循环期间容易地控制零部件的尺寸精度和零部件的组装精度。
此布置在其中压电传感器单元200弹性地支撑于容器主体101的情况下也是有利的。就是说,即使压电传感器单元200相对于电极支撑构件150在方向DD、方向UD以及与这些方向DD和UD垂直的方向上或多或少地移动了,也可以简单地通过相应地改变弹性端子板250与内电极501B的接触位置来维持弹性端子板250与内电极501B的接触。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电极支撑构件150包括电路板500,其具有外电极501A形成在其上的第一表面和内电极501B形成在其上的相对的第二表面,且电路板500固定到容器主体101使得第二表面位于第一表面与压电传感器单元200之间。
由于电极支撑构件由电路板500构成,所以可以例如通过导体印刷技术容易地形成外电极501A和内电极501B。
外电极501A形成在电路板500的第一表面(前表面)上,且内电极501B形成在电路板500的第二表面(后表面)上。因此,由于其中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接触外电极501A的那侧和其中端子板250接触内电极501B的那侧可以通过电路板500可靠地彼此隔开,所以在端子板250与内电极501B之间的接触部分不会受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的滑动接触。
由于压电传感器单元200也布置在其中端子板250接触内电极501B的那侧上,所以压电传感器单元200也不会受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的滑动接触的影响。
通过将电路板500固定到容器主体101使得端子板250利用端子板250的弹性而压力接触第二表面的内电极501B,可以在外电极501A与压电元件220的电极235、236之间容易地建立电连接。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电极支撑构件150还包括支撑电路板500的电路板支撑构件400,且电路板500通过电路板支撑构件400固定到容器主体101。
例如,可以在将电路板支撑构件400固定到容器主体101之前将电路板500固定到电路板支撑构件400。在此情况下,由于电路板500固定到电路板支撑构件400,所以可以容易地夹持电路板500并保护电路板500。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电路板支撑构件400具有通孔403,弹性端子板250的突起部分254插入到其中,用于与电路板500的内电极501B接触。
即使在电路板支撑构件400被置于电路板500与传感器单元200之间的情况下,端子板250也可以利用通孔403来容易地与内电极501B进行接触。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在通孔403与突起部分254之间设置间隙,使得突起部分254在不与通孔403接触的情况下,相对于通孔403可移位。
通孔403可以允许弹性端子板250与内电极501B的接触位置的改变。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通孔403被电路板500覆盖。
这可以防止墨水雾滴和灰尘经过通孔403到达内电极501B与弹性板250之间的接触部分并到达压电传感器单元200。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电路板支撑构件400具有突起配合部分405,且容器主体101具有匹配的配合凹部,该配合凹部用于当电路板支撑构件400相对于容器主体101布置到位时与突起配合部分405配合。
通过突起配合部分405与配合凹部之间的配合,电路板支撑构件400可以固定到容器主体101。具体地,在其中在将电路板支撑构件400固定到容器主体101之前将电路板500固定到电路板支撑构件400的情况下,通过突起配合部分405与配合凹部之间的配合,具有电路板500的电路板支撑构件400可以固定到容器主体101。通过从配合凹部拆卸突起配合部分405,可以从容器主体101移除具有电路板500的电路板支撑构件400。因此,例如当在电路板500固定到容器主体101之后需要对压电传感器单元200进行精细调节(例如对压电传感器单元200相对于容器主体101的位置的精细调节)或对压电传感器单元200进行更换时,此布置可以改善和易性。
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具有:安装到电路板500的第二表面(后表面)的存储器M、和电连接到存储器M并形成在电路板500的第一表面(前表面)上的存储器电极501M。
与液体消耗设备和液体容器相关的各种信息可以利用存储器M存储在电路板500中。
由于存储器M类似于内电极501B安装到电路板500的第二表面(后表面),所以可以保护存储器M。
由于被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滑动地接触的存储器电极501M形成在第一表面(前表面)上,所以在端子板250与内电极501B之间的接触部分不会受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的滑动接触。
根据本实施例电路板500具有:板主体501;用于接触并电连接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的一对第一电极501A,第一电极501A形成在板主体501的第一表面(前表面)上;和用于接触并电连接到传感器单元200的端子板250的一对第二电极501B,第二电极501B形成在板主体501的相对的第二表面(后表面)上并分别电连接到第一电极501A。
用于接触并电连接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的该对电极501A形成在板主体501的第一表面(前表面)上,且用于接触并电连接到传感器单元200的端子板250的该对电极501B形成在板主体501的相对的第二表面(后表面)上。因此,由于其中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接触第一电极501A的那侧和其中端子板250接触第二电极501B的那侧可以通过板主体501可靠地隔开,所以在端子板250与第二电极501B之间的接触部分不会受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的滑动接触。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中,每个第一电极501A具有内缘和外缘。就是说,如图3所示,右侧第一电极501AR具有内缘501ARIE和外缘501AROE。左侧第一电极501AL具有内缘501ALIE和外缘501ALOE。
每个第二电极501B具有内缘和外缘。就是说,如图4所示,从前表面观察时,右侧第二电极501BR具有内缘501BRIE和外缘501BROE。左侧第二电极501BL具有内缘501BLIE和外缘501BLOE。
在第一电极中的一个501AR的内缘501ARIE与第一电极中的另一个501AL的内缘501ALIE之间的距离D-AIE小于第一中心对中心距离D-CLU(见图23)。第一中心对中心距离D-CLU是分别由电极501AR和501AL接触的液体消耗设备电极91c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电极501AR和501AL分别接触在上电极排(upper electrode row)中的液体消耗设备电极91c。
在第一电极中的一个501AR的外缘501AROE与第一电极中的另一个501AL的外缘501ALOE之间的距离D-AOE大于第一中心对中心距离D-CLU。
在第二电极中的一个501BR的内缘501BRIE与第二电极中的另一个501BL的内缘501BLIE之间的距离D-BIE小于第二中心对中心距离D-CLT。第二中心对中心距离D-CLT(见图5)是分别由电极501BR和501BL接触的传感器单元端子板250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在第二电极中的一个501BR的外缘501BROE与第二电极中的另一个501BL的外缘501BLOE之间的距离D-BOE大于第二中心对中心距离D-CLT。
通过此布置,即使第一电极501A与液体消耗设备电极91c的相对位置或多或少地移动,也可以使在第一电极501A与液体消耗设备电极91c之间的接触以及其间的电连接可靠。通过此布置,即使第二电极501B与端子板250的相对位置或多或少地移动,也可以使在第二电极501B与端子板250之间的接触以及其间的电连接可靠。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中,板主体501具有中心线CL-500,且第一电极501AR、501AL相对于中心线CL-500互相对称地定位。
通常,在其中液体容器100安装到液体消耗设备的情况下,从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正确地定位液体容器的角度看,液体供应端口的中心线CL-sp是重要元素之一。因此,在其中电路板500设置到液体容器100的情况下,电路板500固定到液体容器100使得当从垂直于电路板500的表面(前表面、后表面)的方向观察时,板主体501的中心线CL-500与液体供应端口的中心线CL-sp一致。因此,通过将第一电极501AR、501AL相对于板主体501的中心线CL-500互相对称地布置,可以正确并精确地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电极91c来定位第一电极501AR、501AL。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具有位于中心线CL-500上的第一定位通孔506或槽口507、和位于中心线CL-500上的第二定位通孔507或槽口506。
通过此布置,电路板500可以相对于液体容器100精确地定位。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中,第二电极501BR、501BL相对于中心线CL-500互相不对称地定位,且在每个第二电极501BR(501BL)的内、外缘501BRIE、501BROE(501BLIE、501BLOE)之间的距离D-BR(D-BL)大于每个第一电极501AR(501AL)的内、外缘501ARIE、501AROE(501ALIE、501ALOE)之间的距离D-AR(D-AL)。
虽然还优选的是,从垂直于电路板500的表面(前表面、后表面)的方向观察,使传感器单元200的端子板250相对于板主体501的中心线CL-500互相对称地布置,但是存在这样的情况,其中涉及液体容器100、液体容器100的另一个构件(在本实施例中的侧封盖102)等的空间限制,端子板250不能相对于中心线CL-500对称地布置。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二电极501BR、501BL可以相对于中心线CL-500互相不对称地布置以对应于端子板250的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使得第二电极501BR、501BL的宽度,即距离D-BR、D-BL更大,以在第二电极501BR、501BL与端子板250之间提供更可靠的电连接。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中,第一电极501A通过形成在第一表面、板主体的通孔TH的内周壁、和第二表面上的印刷导体PC电连接到第二电极501B(见图17A和17B)。
可以通过导体印刷技术容易地实现在第一电极501A和第二电极501B之间的电连接。对板主体501的通孔TH的内周壁的利用可以缩短第一电极501A与第二电极501B之间的电连接所需的印刷导体PC的长度。具体地,由于第一电极501A和第二电极501B电连接到压电传感器单元200的端子板250,所以在压电传感器单元200与液体消耗设备之间通过第一电极501A和第二电极501B传输的信号是模拟信号。因此,通过缩短印刷导体PC的长度,可以防止噪声叠加到模拟信号上。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中,当从垂直于第一和第二表面的方向观察时,第一电极501A中电连接到第二电极501B中对应的一个501BR(501BL)的一个501AR(501AL)至少与第二电极501B中对应的一个501BR(501BL)部分地重叠。
通过此布置,可以缩短第一电极501AR(501AL)与对应的第二电极501BR(501BL)之间的连接长度。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具有安装到板主体的第二表面的存储器M、和形成在板主体的第一表面上并电连接到存储器M的第三电极501M。第一电极501A和第三电极501M排列在第一排中,且第一电极501A分别布置在该排的最外端。
在其中当液体容器安装到液体消耗设备时被液体消耗设备电极接触的液体容器电极排列为电极排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501A和第三电极501M排列在上排中)下,在电极排中最外端的电极具有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电极移动的最大的可能性。换言之,如果在电极排中最外端的电极相对于对应的液体消耗设备电极被正确地定位,则在电极排中最外端电极内侧的电极可以相对于对应的液体消耗设备电极被可靠地正确定位。
当液体容器安装到液体消耗设备时,液体消耗设备首先检测液体容器是否在其中容纳有液体。在液体容器中容纳有液体的情况下,液体消耗设备接着访问存储器以从存储器获得各种信息。因此,液体消耗设备首先访问第一电极501A并接着访问第三电极501M。
考虑到这些因素,将第一电极501A布置在该排的最外端处具有如下优点:
在其中液体消耗设备试图访问第一电极501A但不能访问到第一电极501A的情况下,液体消耗设备可以判断液体容器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未被正确地定位。因此,液体消耗设备在不访问存储器的情况下可以告知用户关于液体容器未被正确定位的情况并可以提醒用户重安装液体容器。其也可以防止由对存储器的非正常访问引起的存储器的损坏。
在其中液体消耗设备可以访问到位于电极排的最外端处的第一电极501A的情况意味着位于第一电极501A内侧的第三电极501M也被正确地定位,且因此如果液体消耗设备被安排为在液体消耗设备已经访问第一电极501A之后访问第三电极501M,可以防止由于对存储器的非正常访问引起的存储器的损坏。换言之,通过将第一电极501A布置在电极排的最外端处,不仅可以检测液体容器中是否存在液体,而且还可以检测液体容器是否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被正确地定位。
施加到第一电极501A的电压高于施加到第三电极501M的电压,第一电极501A电连接到压电传感器单元200的端子板250,第三电极501M电连接到存储器M。因此,从防止第一电极501AR、501AL之间和第二电极501BR、501BL之间短路的角度看,将第一电极501AR、501AL布置在电极排的最外端处(即,使得第一电极501AR、501AL之间的距离和第二电极501BR、501BL之间的距离更长)也是有利的。
在根据此实施例的电路板中,每个第二电极在面积上大于每个第一电极。
通过有效地利用板主体501的第二表面(后表面)的空间,可以使第二电极501B与传感器单元200的端子板250之间的接触(即,其间的电连接)更可靠。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中,第一和第三电极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
这可以提高第一电极501A和第三电极501M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的定位精度。由于可以使得分别接触第一电极501A和第三电极501M的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所以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中,第一和第三电极以相同间距排列。
这可以提高第一电极501A和第三电极501M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的定位精度。由于可以使得分别接触第一电极501A和第三电极501M的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以相同间距排列,所以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500具有:板主体501;用于电连接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的一对第一电极501A,第一电极501A形成在板主体的第一表面上;用于电连接到传感器单元200的端子板250的一对第二电极501B,第二电极501B形成在板主体501的相对的第二表面上并分别电连接到第一电极501A;安装到板主体501的第二表面的存储器M;和形成在板主体501的第一表面上并电连接到存储器M的第三电极501M。第一电极501A和第三电极501M排列在第一排中,且第一电极501A分别布置在该排的最外端处。
用于电连接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的该对电极501A形成在板主体501的第一表面(前表面)上,且用于电连接到传感器单元200的端子板250的该对电极501B形成在板主体501的相对的第二表面(后表面)上。因此,由于其中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电连接到第一电极501A的那侧、和其中端子板250电连接到第二电极501B的那侧可以通过板主体501可靠地彼此隔开,所以在端子板250与第二电极501B之间的电连接不会受到在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与第一电极501A之间的电连接的不利影响。
通过将第一电极501A布置在电极排的最外端处,不仅可以检测液体容器中是否存在液体,而且还可以检测液体容器是否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被正确地定位。
从防止第一电极501A之间和第二电极501B之间短路的角度看,将第一电极501A布置在电极排的最外端处也是有利的。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用封盖构件150来可靠地覆盖(如果需要,密封)用于容纳传感器单元200的传感器容纳凹部110,所以可以保护设置在其中的传感器单元200使得可以增强可靠性和安全性。具体地,可以通过封盖构件150防止墨水雾滴(液体雾滴)侵入到传感器容纳凹部110中。因此,可以消除墨水雾滴可能粘到压电单元234的可能性。而且,外部气流不进入传感器容纳凹部110。因此,可以在没有气流紊乱的影响的情况下检测残余墨水量。
而且,在其中墨盒100掉落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传感器单元200受到直接震动。因此,可以保护精密的压电单元234及其周围结构。而且,导通至传感器单元200侧上的端子板250的触点501A设置在封盖构件150的外表面上。因此,可以通过触点501A在传感器单元200与装置之间容易地实现电连接。
此外,封盖构件150的一部分由电路板500构成。因此,通过将电路板500上简单地设置触点501A和501B,可以容易地实现传感器单元200到装置的电连接。此外,也可以容易地将合适的电子部件(例如存储器)安装在电路板500上。因此,也可以记录关于墨盒100的信息和关于墨水的信息。
而且,与封盖400分离地制造电路板500,且电路板500可以稍后自由地附装到封盖400。因此,仅封盖400可以是公共部件,且电路板500可以设置为个别部件,其可以取决于规格而更换。
此外,可以通过设置在封盖400的内表面上的弹簧支撑部分409和/或配合臂405来支撑弹簧300。因此,可以防止弹簧300移动并可容易地组装弹簧300。
而且,在该实施例中,弹簧300和传感器单元200布置在采用长方体形状的墨盒壳体101的高度方向(垂直于顶面101c和底面101d的方向)上并被这样组装。因此,可以由墨盒壳体101的高度方向上的壁表面(传感器容纳凹部110的上壁表面)来接收弹簧300的反作用力。通常,墨盒壳体101在高度方向上具有较大尺度。因此,在其中弹簧300的弹簧力增大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高度方向上的壁表面(传感器容纳凹部110的上壁表面)以具有余地的强度接收其弹簧300的力。
此外,传感器容纳凹部110的插入开口110h设置在墨盒壳体101的具有小宽度的侧表面101b上,且在外表面上具有触点501A的封盖构件150布置在其上。因此,可以通过具有小宽度侧表面101b上存在的触点501A实现到设备的电连接。当布置大量墨盒壳体101以紧凑成为整体时,墨盒壳体101被排列使得墨盒壳体101的大宽度侧表面101a互相相邻。在此情况下,在墨盒壳体101的小宽度侧表面101b上的所有触点501A可以被布置为面对设备,使得可以容易地实现到设备的连接。
根据该实施例,通过简单地将安装了传感器芯片230的传感器基体220从上方插入到单元基体210中,并在该状态下在所布置的两个部件的上表面(即,传感器基体220和单元基体210的上表面两者)之上粘附粘接膜240,可以同时将由不同材料形成的两个部件(由金属形成的传感器基体220和由树脂形成的单元基体210)固定并密封。因此,组装易用性非常优良。此外,粘接膜240简单地粘跨过两个部件。因此,可以在对这些部件中每个的尺寸的精度没有很大影响的情况下密封这些部件。例如,在其中由大批量生产机器通过加热和加压来焊接粘接膜240的情况下,可以由该大批量生产机器通过简单地控制温度和压力来增强密封的性能。因此,可以在大批量生产中容易地获得稳定性。此外,影响密封性的粘接膜240可以容易地附装,而且,空间效率较高。因此,可以减小传感器单元200的尺寸。
此外,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其中用于传感器腔232的入口侧通道212和222以及出口侧通道213和223分别形成在单元基体210和传感器基体220中,且墨水通过入口侧通道212和222流入传感器腔232并通过出口侧通道223和213排出。因此,墨水持续地流动到传感器腔232。因此,可以防止由传感器腔232中的液体或气泡的停留引起的错误检测。
此外,粘接膜240的到单元基体210的粘接膜240的接合表面的高度被设定为小于到传感器基体220的接合表面的高度。因此,可以通过粘接膜240用台阶按压传感器基体220并可以提高传感器基体220到单元基体210的固定力。而且,可以实现不会松懈的附装。
此外,传感器单元200布置在墨盒壳体101中送墨通路的末端附近,且传感器单元200中的入口侧通道212和222、传感器腔232、和出口侧通道223和213串联设置在送墨通道中,以此顺序从上游布置。因此,可以精确地检测墨盒100中的残余液体量。
虽然已经对如下结构的情况给出了说明,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接收壁120设置在传感器容纳凹部110的下侧上,且在墨盒壳体101的下表面上开口的两个传感器缓冲室122和123设置在墨盒壳体101的下侧上,且弹簧300和传感器单元200竖直地排布并以弹簧300的按压方向朝向传感器接收壁120向下作用的方式布置在传感器容纳凹部110中,但是还可以采用如图10至12所示的墨盒100B的结构。
更具体地,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盒100B中,传感器容纳凹部110设置于墨盒壳体101B的小宽度侧表面101b1,墨盒壳体101B以相同方式构造为采用与前实施例相同的外部形状。但是,传感器接收壁120设置在传感器容纳凹部110的横向侧(即,大宽度侧表面101a侧)处,而非其下侧处。两个传感器缓冲室122和123设置在传感器接收壁120的大宽度侧表面101a侧,并在大宽度侧表面101a处开口。弹簧300和传感器单元200布置在与大宽度侧表面101a垂直的横向上,并以使得弹簧300的按压方向朝向位于横向侧处的传感器接收壁120横向作用的方式布置在传感器容纳凹部110中。
换言之,传感器缓冲室122和123设置在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情况垂直的方向上,且传感器单元200和弹簧300对应地横向布置。除了方向不同之外,其他方面具有相同结构。因此,相同部件具有相同标号并将省略其说明。以相同的方式,用由封盖400和电路板500构成的封盖构件150封闭传感器容纳凹部110的插入开口110h。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使得弹簧300和传感器单元200在采用长方体形状的墨盒壳体101B的厚度方向(垂直于大宽度侧表面101a的方向)上布置并插入,因而可以减小与传感器单元200和弹簧300的尺度对应的墨盒壳体101B的厚度。其他优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将参考附图讨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图13是示出打印机(液体消耗设备)的示例的立体图。如图13所示的打印机81用作通过将墨水喷射到诸如纸张之类的介质P上来记录字符、图像等的记录设备。
打印机81具有托架91,托架91可以沿着在与介质P的送给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轴92移动,并由电机94经由带93驱动。
托架91将墨盒(液体容器)21可移动地安装于其上,并在面向介质P的位置处具有头(未示出)以喷射从墨盒21供应的墨水。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墨盒(液体容器)21的立体图。图15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墨盒21的分解立体图。
墨盒21包括墨盒主体(容器主体)31、用于检测墨盒主体31中墨水消耗的传感器(传感器单元)35、电路板32固定到其的封盖构件33、和侧封盖34。
传感器容纳凹部31c形成在墨盒主体31的前表面中,且传感器35布置在传感器容纳凹部31c中。在传感器容纳凹部31c中,传感器35放置在墨盒主体31的壁(凹部31c的底壁)上,并被弹簧(压迫构件)36的回复力朝向该壁压迫。具有固定到其的板(电路板)32的封盖构件(板支撑构件)33固定到传感器容纳凹部31c的开口端以覆盖传感器35。在本实施例中,封盖构件33和板32构成了电极支撑构件。用于覆盖墨盒主体31的侧表面和一部分底表面的侧封盖34通过诸如咬扣装配(snap fit)之类的配合而附装到墨盒主体31。
此后将讨论这些部件的详细结构。
首先,将讨论墨盒主体31。
如图15所示,墨盒主体31具有基本长方体的形状,并包括:杆31a,其布置在前表面(第一壁)31w1上并用作用于安装和移除墨盒21的操作部分;和形成在底表面(底壁31wb)中的墨盒出口(液体供应端口)31b。容器主体31还包括容器主体31内部的墨水容纳部分(液体容纳部分)61和止回阀62(见图24)。墨盒主体31由树脂一体地形成,且其互相相对的侧表面由膜密封使得墨水可以填充在墨水容纳部分中。
传感器容纳凹部31c形成在墨盒主体31的前表面中且向其底表面偏移的位置处。墨盒主体31的前表面具有形成在传感器容纳凹部31c正上方的轴杆31d、31e,和形成在传感器容纳凹部31c正下方的定位突起(轴杆部分)31f和半圆柱突起部分31g。轴杆31d、31e、31f和突起部分31g用于固定封盖构件33。
传感器容纳凹部31c界定了基本平行六面体的空间,并具有分别形成在其侧表面内壁中的配合凹部31h。凹部31c的上表面内壁形成有在传感器容纳凹部31c的深度方向上延伸的突起部分31i。凹部31c的后表面内壁形成有半圆筒状凹部31j,其定向为使得轴向与高度方向一致。如图20所示,传感器容纳凹部31c的底表面内壁形成有墨水流动通路(液体供应通路)的一部分。当封盖构件33被固定时,封盖构件33的爪部(突起配合部分)33a的末端部被分别装配到配合凹部31h中。突起部分31i和凹部31j用于固定弹簧36。
接着,将讨论封盖构件33。
图16是示出图15所示的板32和封盖构件33的立体图。
如图15和16所示,封盖构件33由树脂一体地形成,并具有这样的形状,其使得两个爪部33a从基本矩形板部分的后表面沿着基本垂直方向突出。两个爪部33a的每个的末端部形成为细长锥形,并具有向外定向的钩。爪部33a布置在相比封盖构件33的一端(图16中的上端表面)更靠近其另一端(图16中的下端表面)的偏移位置处。孔33b、33c形成为穿过封盖构件33的上端部以在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延伸。突起33d形成在封盖构件33的下端部上,用于与侧封盖34的凸缘部分34a配合。孔33b、33c用于固定封盖构件33至墨盒主体31。在这些孔中,孔33c仅用于定位,而两个孔33b用于热填隙(thermal caulking)或热铆接(thermalriveting)。
热填隙或热铆接表示如下的操作:将两片热塑性材料放置在一起并接着将这几片材料中的至少一个加热并变形以将两片接合在一起。作为示例而非限制,这样处理的一种方式是:提供具有突起的第一片和具有形成为能接收该突起的孔的第二片,当这些片放置在一起时该突起延伸通过并超出该孔。这些片被放在一起使得该突起的暴露端延伸超出该孔,并接着加热该暴露端。当柔屈时,该暴露端变形(展平)为比该孔宽。突起冷却并成为非柔性,且不能通过该孔缩回,因此突起将两个部件夹持在一起。
封盖构件33的前表面形成有用于将板32容纳在其中的凹部33e1,和用于将板32的后表面上的突起部分容纳在其中的凹部33e2。封盖构件33的前表面形成有更靠近上端部的突起部分33f和更靠近下端部的突起部分33g。突起部分33f、33g用于将板32固定到封盖构件33。突起部分33f、33g分别是用于定位和热填隙的轴杆。
插入孔(通孔)33h1形成为穿过封盖构件33并在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延伸。凹部33h2在后表面那侧上形成在两个插入孔33h1的开口端处,且传感器35的端部放置在凹部33h2处。
孔33i和凹部33j形成在封盖构件33的后表面下端部中。半圆筒状凹部33k形成在两个爪部33a之间并被定向为使得轴向与高度方向一致。孔33i和凹部33i用于将封盖构件33定位并固定到墨盒主体31。当固定弹簧33时,凹部33k用作导向体。孔33i和凹部33j仅用于定位,且孔33i不用于热填隙。
突起部分33m形成在封盖构件33的每个侧表面上的两个位置处。换言之,总共四个突起部分33m形成在封盖构件33的侧表面上。因此,当墨盒21安装到托架91时,这些突起部分33m接触托架91以增强在固定于封盖构件33的板32上的端子(图17中的端子32c、32d)相对于托架91的端子(图24中的接触端子91c)的定位精度。此外,由于突起部分33m一体地模制在比墨盒主体31尺寸更小的封盖33上,所以可以防止定位精度由于模制期间的收缩而降低。
如上所述,凹部33e1和突起部分33f、33g形成在封盖构件33的前表面上作为用于固定板32的固定部分,且两个爪部33a形成在其相对的后表面上用于装配到墨盒主体31。因此,板32固定到封盖构件33以不从其分离,且封盖构件33固定到墨盒主体31以不从其分离。就是说,封盖构件33充当了用于将板32固定到墨盒主体31的板附装构件。
接着,将讨论板(电路板)32。图17A至17C示出了图15所示的板32。图17A是示出板32的前表面的正视图。图17B是示出板32的后表面的后视图。图17C是板32的侧视图。
板主体32M是玻璃环氧材料等制成的硬板,其具有形成在其两个表面上的电路图案。板主体32M的上端部形成有槽口32a,且其下端部形成有孔32b。槽口32a和孔32b用于将板32固定到封盖构件33。槽口32a用于热填隙。
用于将电能供应到存储器32f并用于存储器32f的数据输入/输出的七个存储器端子(存储器电极)32c和用于从传感器35输出电信号的两个输出端子(外电极)32d形成在板主体32M的前表面上。这些端子32c、32d由印刷电路板上的接点(land)构成,并当墨盒21安装到托架91时由托架91的接触端子(电极,见图24)91c接触。存储器32f是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其被打印机81访问以从其读取或者在其中写入关于墨水消耗量或墨水剩余量的数据。
两个端子(内电极)32e形成在板主体32M的后表面上,其通过传感器35的可弹性变形端子板(图18中的电极端子45)接触并且电信号从传感器35输入到其。这些端子32e也由印刷电路板上的接点构成。
输入端子32e在面积上比用于从传感器35输出电信号的两个输出端子35d中的每个都大。输入端子32e布置在这样的位置处,以当从其中输入端子32e与端子32d(板主体32M至于其间)相对的方向(即,在垂直于板主体32M的前后表面的方向上)观察时,输入端子32e至少部分地与输出端子32d叠置。两个输入端子32e之间的中点布置在从板主体32M的宽度中心(中心线CL-32M)偏移了与侧封盖34的厚度对应量的位置处。
板主体32M的后表面具有突起部分32g,在存储器32f连接到电路图案以固定到板主体32M之后,突起部分32g作为通过模制处理将存储器32f密封的结果而形成。
板主体32M的后表面上的存储器32f和其前表面上的存储器端子32c通过板主体32M的前后表面上的电路图案(未示出)和在板主体32M的前后表面之间延伸的通孔(未示出)电连接在一起。类似地,板主体32M的后表面上的端子32e和其前表面上的输出端子32d通过类似的电路图案和通孔电连接(见图17A和17B中形成在前表面、板主体32M的通孔TH的内周壁、和后表面上的印刷导体PC)。
接着,将讨论传感器35。图18A和18B是示出图15所示传感器35的分解立体图。图18A是示出从上表面侧观察的传感器35的分解立体图,且图18B是示出从底表面侧观察的传感器35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8A和18B所示,传感器35包括传感器元件41、板体42、由树脂制成的下外壳43、密封件44、由金属制成的两个电极端子(连接器)45、和由树脂制成的上外壳46。
传感器元件41是用于检测在传感器35内的墨水流动通路的部分中墨水的存在与否的元件。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元件41使用压电元件以利用压电换能效应。传感器元件41接收电能以产生持续预定时间段的振动,并此后检测振动以输出对应的电信号作为指示墨水存在与否的信号。就是说,取决于在墨水流动通路中是否存在墨水,从传感器元件41输出的电信号的波形发生改变。施加到传感器元件41的驱动电压高于施加到板32的存储器32f的电源电压。
两个电极41a形成在传感器元件41的上表面上,且通过传感器元件41的下表面形成两个墨水流动端口41b。墨水流动端口41b设置为使得传感器元件41的内部形成墨水流动通路的一部分。
传感器元件41粘附并固定到金属制的板体42,且传感器元件41所固定到其的板体42布置在下外壳43的凹部43a中。
因此,使得传感器元件41的墨水流动端口41b、板体42的墨水流动通道孔42a和下外壳43的墨水流动通道孔43b连续,从而传感器元件41的内部空间和流动通路端口41b、板体42的墨水流动通道孔42a和下外壳43的墨水流动通道孔43b形成了墨水流动通路的位于传感器35内的一部分。
两个电极端子45布置在传感器元件41的上表面上。以这样的方式定位每个电极端子45,使得下外壳43的的支撑柱43c插入到各个孔45b中。电极端子45接触传感器元件41的电极41a。每个电极端子45具有由金属制成的平面板在两端处弯曲的这种形状。在两端处的弯曲部分45a从传感器35暴露到外部。弯曲部分45a的内部被穿透以在弯曲部位处提供足够的弹性。通过在弯曲部位处提供在弯曲方向上的弹性,当电极端子45接触板32时可以产生很好的接触压力,且施加到电极端子45的载荷不直接对传感器35的内部(具体地,传感器元件41)产生影响。
上外壳46布置在两个电极端子45上。以这样的方式定位上外壳46使得下外壳43的支撑柱43c插入到孔46a中。在下外壳43的支撑柱43c插入到上外壳46的孔46a中之后,下外壳43的支撑柱43c的上端部被热熔化使得上外壳46通过热填缝固定到下外壳43。因此,电极端子45、传感器元件41和板体42也在传感器35内固定在一起,从而电极端子45稳定地电导通到传感器元件41的电极41a。
密封件(密封构件)44装配到下外壳43的底表面凹部43d。密封件44比下外壳43和上外壳46更有弹性。上外壳46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接收弹簧(压迫构件)36的座46b。
接着,将讨论上述部件到墨盒主体31的组装和组装之后的结构。图19是墨盒21在沿着图14的线A-A所取的并平行于侧表面的平面上的剖视图。图20是墨盒21在沿着图14的线A-A所取的并平行于前表面的平面上的剖视图。图21是示出墨盒21的墨水流动通路的框图。
首先,传感器35布置在墨盒主体31的传感器容纳凹部31c中使得传感器35的底表面(密封件44)接触传感器容纳凹部31c下侧(即墨盒主体31的墨水出口31b那侧)处的内壁。
接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36布置在传感器35的座46b与墨盒主体31的突起部分31i之间,并接着被释放。通过弹簧36的回复力,传感器35的底表面被压靠于传感器容纳凹部31c的内壁以使得传感器35的密封件44弹性变形,其使得传感器35与墨盒主体31紧密接触。因此,传感器35非刚性地固定于墨盒主体31,而是通过在传感器元件41的振动方向(振幅方向),也即高度方向上的弹簧36和密封件44这样的弹性构件弹性地固定于墨盒主体31。
如图20所示,在墨盒主体31中墨水流动通路的一部分(上游侧缓冲室31p和下游侧缓冲室31q)连接到传感器35中的墨水流动通路(见图20中的虚线)。如图21所示,传感器35布置在墨水流动通路的该部分中,该部分位于墨盒主体31中的墨水容纳部分61与止回阀(防逆流阀)62之间。因此,只要在墨水容纳部分61中存在墨水,就在墨水容纳部分61与止回阀62之间的墨水流动通路中存在墨水,且如果墨水容纳部分61中的墨水被完全消耗,则在墨水容纳部分61与止回阀62之间的墨水流动通路中的墨水消失。因此,传感器35可以检测墨盒21中是否存在墨水。换言之,传感器35可以检测墨盒21中的墨水量。
板32以下述方式固定到封盖构件33:封盖构件33的突起部分33f布置在板32的槽口32a中,封盖构件33的突起部分33g布置在板32的孔32b中,且此后突起部分33f的末端被熔化以通过热填缝将板固定到封盖构件33。通过此方式,板主体32M的后表面上的端子32e布置在面对封盖构件33的插入孔33h1的位置处。
此后,封盖构件33以下述方法固定到墨盒主体31。首先,封盖构件33的爪部33a配合并夹持到墨盒主体31的配合凹部31h。墨盒主体31的轴杆31d插入到封盖构件33的孔33b中,轴杆31e插入到孔33c中,轴杆31f插入到孔33i中,且突起部分31g布置在凹部33j中。此时,传感器35的电极45接触板32,且电极端子45的弹性力在远离墨盒主体31的方向上对板32施力,从而对封盖构件33施力。此后,封盖构件33被按压以抵抗电极端子45的弹性力而接触墨盒主体31,且在保持压力接触状态的同时将轴杆31d熔化,使得封盖构件33通过热填缝固定到墨盒主体31。对板32的杆31a那侧处的轴杆31d进行热填缝,但不对板32的相反那侧(即,墨盒主体底表面那侧)处的轴杆和突起部分进行热填缝。
如图19所示,传感器35的一个端表面在此状态下抵靠传感器容纳凹部31c的后表面的细长肋条31r,且电极端子45的从传感器35的另一个相对的端表面突起的弯曲部分45a穿过封盖构件33的插入孔33h1以抵靠板主体32M的后表面上的端子32e。因此,建立了在传感器35的传感器元件41与板32的输出端子32d之间的电连接。
由于通过由彼此面对的半圆筒状凹部33k和31j的组合界定的圆筒状空间来引导弹簧36,防止弹簧36从墨盒主体31的传感器容纳凹部31c内的突起部分31i和座46b脱离。此外,墨盒主体31的前表面在杆31a的近侧部分与轴杆31d、31e的近侧部分之间具有台阶,且因此当封盖构件33附装到墨盒主体31时,如图14所示,封盖构件33的前侧末端表面与墨盒主体31的设置有杆31a的近侧部分处的表面基本平齐。
这样,板32、封盖构件33、传感器35和弹簧36被组装到墨盒主体31。此外,侧封盖34被附装到墨盒主体31使得侧封盖34的凸缘部分34a限制封盖构件33的突起部分33d的移动。侧封盖34在墨盒主体31的底表面处将孔31k密封。
接着,将对如何把墨盒21安装到托架91进行说明。图22A和22B是示出其中墨盒21安装到托架91的状态的俯视图和后视图。图23是示出图22A的平面B-B的剖视图,且图24是示出图22A的平面C-C的剖视图。
图22A至24所示的托架91被设计为其上安装六个墨盒,每个存储各自颜色的墨水。图22A至23示出了其中仅一个颜色的一个墨盒21安装在托架91上的状态。
如图22A至2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托架91具有用于每个墨盒21的杆状物91a、引导件91b、接触端子(电极)91c以及配合孔91d。杆状物91a是中空的,并在其末端处具有墨水引入端口。当墨盒21安装到托架91时,杆状物91a插入到墨盒21的墨水出口31b中。墨水被汲取通过杆状物91a的内部以供应到头(未示出)。引导件91b是在托架11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的突起部分,并且在将墨盒21安装到托架91的处理期间和在墨盒完全安装到托架91之后,一对引导件91b接触封盖构件33的突起部分33m以在宽度方向上(在墨盒21排列的方向上)限制墨盒21的移动并定位墨盒21。
接触端子91c是金属制的端子,用于与板32的前表面上的端子32c、32d接触。接触端子91c的数量与接触端子32c、32d的数量相等。在本实施例中,为一个墨盒21设置九个接触端子91c。如图24所示,接触端子91c的每个在中部弯曲180度,且接触端子91c的每个末端较厚并向外翘曲。接触端子91c的每个附装为使得其中部弯曲部分夹住托架91的固定板91e的末端部。当墨盒21安装到托架91时,每个接触端子91c产生类似板簧的弹性力,使得每个接触端子91c的一个末端与板32的对应端子32c、32d进行压力接触,且其另一个末端与固定于托架91的编码板51的对应端子(未示出)进行压力接触。
当墨盒21安装到托架91时,墨盒21的杆31a的突起部分(配合部分)31ae被装配到配合孔91d中,从而限制了墨盒21在高度方向上的移动。
这样,当墨盒21安装到托架91时,墨盒21的电气系统被可拆卸地连接到托架91的电气系统,且墨盒21的墨水流动通路(液体供应通路)被可拆卸地连接到托架91的墨水流动通路。
如图24所示,墨水流动通路连续地从墨水容纳部分61通过传感器35和止回阀62延伸到墨水出口并进一步延伸到托架91的杆状物91a。墨水容纳部分61被间隔体分为经由流动通道孔(未示出)而彼此连通的多个部分。墨水出口31b、止回阀62、传感器35和板32布置得更靠近墨盒主体31的一个表面(这里,为前表面),并因此,即使传感器35和止回阀62布置在墨水流动通路的中间部分处,也可使得从墨水容纳部分61到墨水出口31b的墨水流动通路较短。
由于此布置,可以消耗墨盒21中基本所有的墨水而不损伤打印头,这是因为在传感器35判断墨水已经被耗尽时,在从止回阀62延伸到打印头的墨水通路中的传感器35下游仍将有墨水剩余。因为墨水通路中剩余的墨水量相当少,所以在检测到墨水耗尽之前可以消耗墨水容纳部分61中的基本所有墨水,这提高了墨盒21的使用效率。
在将墨盒21安装到托架91的处理期间,墨盒21在图24中的竖直方向DV上被向下朝向托架91按压并插入到托架91中,使得杆状物91a被插入到墨水出31b中,并且杆31a装配到配合孔91d。类似地,接触端子91c从墨盒21的底表面侧接近墨盒21并接着接触墨盒21。因此,接触端子91c接触侧封盖34和封盖构件33的在墨盒21的前表面处的部分,并在其上滑动,且当安装完成时最终接触板32的端子32c、32d。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和15所示,墨盒21的前表面在从底表面延伸到板32的端子32c、32d的区域中不使用热填缝,并因此托架91的接触端子91c不会接触热填缝部分。由于封盖33和侧封盖34由树脂制成但模制为光滑表面,所以即使封盖33和侧封盖34被托架91的接触端子91c接触,也不太可能从封盖33和侧封盖34发生中断(abatement)或切出微粒(cut particle)。
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21具有:可与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接触的外电极32d;支撑外电极32d并固定到容器主体31的电极支撑构件32、33;与电极支撑构件32、33分离的压电传感器单元35,其附装到容器主体31用于检测液体供应通路的一部分中存在的液体,且其包括具有电极41a的压电元件41;和连接器45,其具有弹性并将外电极32d电连接到压电元件41的电极41a。
支撑外电极32d的电极支撑构件32、33与压电传感器单元35分离,且外电极32d与压电传感器35的压电元件41的电极41a通过具有弹性的连接器45互相电连接。由于电极支撑构件32、33与压电传感器单元35分离,所以由外电极32d从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接收的外力不直接传递到压电传感器单元35,且因此可以保护压电传感器单元35(具体地,作为精密装备的压电元件41)免遭外力。此外,压电元件41的输出信号受压电元件41的固定状态的显著影响。通过采取这样的结构使得外力不能直接传递到压电元件41,可以维持压电元件41的输出特性。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32和封盖33用作电极支撑构件,但是电极支撑构件不限于此布置。例如,电路板32单独可以用作电极支撑构件,就是说,电路板32可以直接固定到容器主体31。可选地,外电极32d可以设置在封盖33上(在此情况下,电极支撑构件可以由封盖33单独构成)。
由于外电极32d和压电元件41的电极41a通过具有弹性的连接器45互相电连接,所以连接器45可以利用其弹性来吸收由外电极32d接收的外力。此外,即使外力施加到外电极32d,连接器45也可以利用其弹性来维持外电极32d与压电元件41的电极41a之间的电连接。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端子板45用作连接器,但是连接器不限于此。例如,外电极32d可以通过具有弹性的电导线、FPC等电连接到压电元件41的电极41a。
当液体容器安装到液体消耗设备和从液体消耗设备移除时,外电极32d和支撑外电极32d的电极支撑构件32、33被液体消耗设备直接接触。相反,虽然其取决于压电传感器单元35附装到容器主体31的位置,但是压电传感器单元200不被液体消耗设备直接接触或具有较低的被液体消耗设备直接接触的可能性。此外,包括外电极32d的电极支撑构件32、33和包括压电元件41的压电传感器单元35至少部分地由不同的材料形成。而且,用于检查包括外电极32d的电极支撑构件32、33性能的处理与用于检查包括压电元件41的压电传感器单元35性能的处理不同。由于包括外电极32d的电极支撑构件32、33与包括压电元件41的压电传感器单元35分离,所以被用户使用的和从用户收集的液体容器可以有效地进行循环处理。
压电传感器单元35与电极支撑构件32、33分离。电极支撑构件32、33在容器主体31上布置的位置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的位置受到限制,但是只要压电传感器单元35的压电元件41电连接到由电极支撑构件32、33支撑的外电极32d,则压电传感器单元35就可以附装到容器主体31的任何期望位置。就是说,压电传感器单元35可以布置在其可以受到保护而免遭墨水雾滴和灰尘的位置处。
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21具有:布置在压电传感器单元35与容器主体31的壁之间的可变形密封构件44;和将压电传感器单元35朝向容器主体31的壁压迫的压迫构件36。压电传感器单元35通过密封构件44和压迫构件36附装到容器主体31。
由于压电传感器单元35通过密封构件44和压迫构件36附装到容器主体31,所以施加到容器主体31的外力和冲击被密封构件44和压迫构件36吸收,并因此不直接传递到压电传感器单元35。因此,可以保护压电传感器单元35,具体地,可以保护压电元件41。
由于可以使用密封构件44的弹性力和压迫构件36的压迫力来精细地调节压电传感器单元35的位置,所以取决于压电传感器单元35的个体性能差异,可以将压电传感器单元35布置在能使压电传感器单元35表现所期望性能的位置处。此外,在循环使用中,可以容易地从容器主体31移除压电传感器单元35。而且,可以使用布置在压电传感器单元35与容器主体31的壁之间的密封构件44将压电传感器单元35弹性地支撑于容器主体31,用于与液体供应通路流体连通。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压缩螺旋弹簧36被用作压迫构件,但是压迫构件不限于其。板簧、橡胶构件、张丝等可以用作压迫构件。密封构件44不限于所示的结构、构造等。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连接器45在与压迫构件36压迫压电传感器单元35的方向UD(见图15、19、20和24)基本垂直的方向DD(见图15、19和24)上可弹性变形。
由于其中压迫构件36和密封构件44将压电传感器单元35弹性地支撑于容器主体31的压迫方向UD与连接器45的可变形方向DD基本垂直,所以压电传感器单元35可以稳定地弹性支撑于容器主体31。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当外电极32d接触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时,外电极32d在第一方向FD(见图15、19和24)上从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接收力,连接器45在第二方向DD上可弹性变形,且第一方向FD基本平行于第二方向DD。
由于连接器45的可变形方向DD和其中外电极32d接收外力的力方向FD基本互相平行,所以可以由连接器45有效地吸收外力。因此,外力不直接作用在压电传感器单元35上。连接器45与外电极32d之间的电连接不受外力存在与否的影响,并可以被可靠地维持。
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具有:布置在压电传感器单元35与容器主体31的壁之间的可变形密封构件44;和在基本垂直于第二方向DD的第三方向UD上将压电传感器单元35朝向容器主体31的壁压迫的压迫构件36。压电传感器单元35通过密封构件44和压迫构件36附装到容器主体。
由于压电传感器单元35通过密封构件44和压迫构件36附装到容器主体,所以施加到容器主体31的外力和冲击被密封构件44和压迫构件36吸收,并因此不直接传递到压电传感器单元35。因此,可以保护压电传感器单元35,具体地,可以保护压电元件41。
由于可以使用密封构件35的弹性力和压迫构件36的压迫力来精细地调节压电传感器单元35相对于容器主体31的壁的位置,所以取决于压电传感器单元35的个体性能差异,可以将压电传感器单元35布置在能使压电传感器单元35表现所期望性能的位置处。此外,在循环使用中,可以容易地从容器主体31移除压电传感器单元35。而且,可以使用布置在压电传感器单元35与容器主体31的壁之间的密封构件44将压电传感器单元35弹性地支撑于容器主体31,用于与液体供应通路流体连通。
由于其中压迫构件36和密封构件44将压电传感器单元35弹性地支撑于容器主体31的压迫方向UD与连接器45的可变形方向DD基本垂直,所以压电传感器单元35可以稳定地弹性支撑于容器主体31。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容器主体31具有用于将压电传感器单元35容纳在其中的凹部31c,和封闭凹部31c的开口的电极支撑构件32、33。
由于压电传感器单元35布置在由容器主体31的凹部31c和电极支撑构件32、33形成的封闭空间中,所以可以保护压电传感器单元35免遭墨水雾滴、灰尘和外力。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容器主体31包括第一壁31w1和相对的第二壁31w2,液体供应端口31b布置在相比第二壁31w2更靠近第一壁31w1的偏移位置处,且压电传感器单元35布置在相比第二壁31w2更靠近第一壁31w1的偏移位置处。
压电传感器单元35可以布置得靠近液体供应端口31b。通常,容器主体31的靠近液体供应端口31b的部分具有高刚度。因此,通过将压电传感器单元35布置在容器主体31的这样高刚度的部分处,可以保护压电传感器单元35并可以稳定地安装压电传感器单元35。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在其中第一壁31w1和第二壁31w2彼此相对的水平方向Dh(见图15和24)上,压电传感器单元35布置在液体供应端口31b与第一壁31w1之间。
压电传感器单元35可以布置在容器主体31的更高刚度的部分处。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容器主体31包括顶壁31wt和具有墨水供应端口31b的底壁31wb,且压电传感器单元35布置在相比顶壁31wt更靠近底壁31wb的偏移位置处。
压电传感器单元35可以布置在容器主体31的更高刚度的部分处。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压电传感器单元35容纳在容器主体31的凹部31c中。
由于压电传感器单元35所布置的位置是容器主体31的更高刚度的部分,所以即使在容器主体31中形成了可能降低刚度的凹部31c,也可以确保容器主体31的该部分的必要和足够的刚度。因此,凹部31c形成在容器主体31中且压电传感器单元35容纳在凹部31c中。由于压电传感器单元35可以布置在容器主体31内部,所以可以保护压电传感器单元35免遭墨水雾滴、灰尘和外力。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凹部31c的开口由固定到第一壁31w1的电极支撑构件32、33封闭。
由于电极支撑构件32、33为容器主体31的形成有凹部31c处的部分充当了增强构件,所以压电传感器单元35可以布置在容器主体的更高刚度的部分处。
由于压电传感器单元35布置在由容器主体31的凹部31c和电极支撑构件32、33形成的封闭空间中,所以可以保护压电传感器单元35免遭墨水雾滴、灰尘和外力。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容器主体31包括第一壁31w1、相对的第二壁32w2和具有配合部分31ae的杆31a,配合部分31ae位于相比第二壁31w2更靠近第一壁31w1处,并可朝向并远离第一壁31w1移位来用于与液体消耗设备配合,液体供应端口31b布置在相比第二壁31w2更靠近第一壁31w1的偏移位置处,且压电传感器单元35布置在相比第二壁31w2更靠近第一壁31w1的偏移位置处。
压电传感器单元35可以布置得靠近液体供应端口31b,即容器主体的高刚度部分处,来保护并稳定地安装压电传感器单元35。
液体供应端口31b和杆31a的配合部分31ae是用于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定位液体容器的基准位置。因此,容器主体31的靠近液体供应端口31b和配合部分31ae的部分可以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以高精度定位。因此,通常,被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接触的电极32d布置在容器主体31的靠近液体供应端口31b和配合部分31ae的部分处。通过将压电传感器单元35布置得靠近液体供应端口31b和配合部分31ae,可以缩短压电传感器单元35的电极41a与电极32d之间电通路的长度,并因此提高液体消耗设备与压电元件41之间通过电极91c、电极32d、电极41a等的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压电传感器单元35在其中第一壁31w1和第二壁31w2彼此相对的水平方向Dh上布置在液体供应端口31b与配合部分31ae之间。
压电传感器单元35可以布置在容器主体31的更高刚度处。可以缩短压电传感器单元35的电极41a与电极32d之间电通路的长度。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压电传感器单元35在与水平方向Dh垂直的竖直方向Dv(见图24)上布置在液体供应端口31b与配合部分31ae之间。
压电传感器单元35可以布置在容器主体31的更高刚度处。可以缩短压电传感器单元35的电极41a与电极32d之间电通路的长度。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压电传感器单元35容纳在容器主体31的凹部31c中。
由于压电传感器单元35可以布置在容器主体31内部,所有可以保护压电传感器单元35免遭墨水雾滴、灰尘和外力。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凹部31c的开口由固定到第一壁31w1的电极支撑构件32、33封闭。
由于电极支撑构件32、33为容器主体31的形成有凹部31c处的部分充当了增强构件,所以压电传感器单元35可以布置在容器主体的更高刚度的部分处。
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具有内电极32e,其电连接到外电极32d并由电极支撑构件32、33支撑。连接器45接触内电极32e,用于电连接到外电极32d。
当液体容器31安装到液体消耗设备和从液体消耗设备移除时,外电极32d受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的滑动接触。由于连接器45接触与外电极32d不同的内电极32e以电连接到外电极32d,所以连接器45的接触部分不会受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的滑动接触。因此,在连接器45与外电极32d之间的电连接不受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的滑动接触的影响,从而建立了可靠的电连接。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连接器45包括弹性端子板45,该弹性端子板45附装到压电传感器单元35并电连接到压电元件41的电极41a,且弹性端子板45接触内电极32e用于外电极32d与压电元件41的电极41a之间的电连接。
由于弹性端子板45附装到压电传感器单元35,所以也可以将弹性端子板处理为压电传感器单元35的单元部件之一。就是说,可以将包括弹性端子板45的压电传感器单元35作为一个单元附装到容器主体31和从容器主体31移除。因此,可以改善制造处理的效率和循环处理的效率。
弹性端子板45与内电极32e的接触可以在外电极32d与压电元件41的电极41a之间建立电连接。因此,由于具有外电极32d和内电极32e的电极支撑构件32可以与具有压电元件41和弹性端子板45的压电传感器单元35分离,所以可以改善制造处理的效率和循环处理的效率。
由于弹性端子板45可以利用弹性端子板45的弹性而主动地与内电极32e接触,所以弹性端子板45能以高可靠性电连接到内电极32e。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弹性端子板45在保持与内电极32e接触的同时相对于内电极32e可移位。
即使弹性端子板45与内电极32e的相对位置或多或少地移动了,也可以可靠地确保弹性端子板45与内电极32e的接触,即电连接。也可以使得在制造和循环期间容易地控制零部件的尺寸精度和零部件的组装精度。
此布置在其中压电传感器单元35弹性地支撑于容器主体31的情况下也是有利的。就是说,即使压电传感器单元35相对于电极支撑构件32、33在方向DD、方向UD以及与这些方向DD和UD垂直的方向上或多或少地移动了,也可以简单地通过对应地改变弹性端子板45与内电极31e的接触位置来维持弹性端子板45与内电极31e的接触。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电极支撑构件32、33包括电路板32,其具有外电极32d形成在其上的第一表面和内电极32e形成在其上的相对的第二表面,且电路板32固定到容器主体31使得第二表面位于第一表面与压电传感器单元35之间。
由于电极支撑构件由电路板32构成,所以可以例如通过导体印刷技术容易地形成外电极32d和内电极32e。
外电极32d形成在电路板32的第一表面(前表面)上,且内电极32e形成在电路板32的第二表面(后表面)上。因此,由于其中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接触外电极32d的那侧和其中端子板45接触内电极32e的那侧可以通过电路板32可靠地彼此隔开,所以在端子板45与内电极32e之间的接触部分不会受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的滑动接触。
由于压电传感器单元35也布置在其中端子板45接触内电极32e的那侧上,所以压电传感器单元35也不受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的滑动接触的影响。
通过将电路板32固定到容器主体31使得端子板45利用端子板45的弹性而压力接触第二表面的内电极32e,可以在外电极32d与压电元件41的电极41a之间容易地建立电连接。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电极支撑构件还包括支撑电路板32的电路板支撑构件33,且电路板32通过电路板支撑构件33固定到容器主体31。
例如,可以在将电路板支撑构件33固定到容器主体31之前将电路板32固定到电路板支撑构件33。在此情况下,由于电路板32固定到电路板支撑构件33,所以可以容易地夹持电路板32并保护电路板32。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电路板支撑构件33具有通孔33h1,弹性端子板45的突起部分45a插入到其中,用于与电路板32的内电极32e接触。
即使在电路板支撑构件33被置于电路板32与传感器单元35之间的情况下,端子板45也可以利用通孔33h1来容易地与内电极32e进行接触。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在通孔33h1与突起部分45a之间设置间隙,使得突起部分45a在不与通孔33h1接触的情况下,相对于通孔33h1可移位。
通孔33h1可以允许弹性端子板45与内电极32e的接触位置的改变。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通孔33h1被电路板32覆盖。
这可以防止墨水雾滴和灰尘经过通孔33h1到达内电极33e与弹性板45之间的接触部分并到达压电传感器单元35。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电路板支撑构件33具有突起配合部分33a,且容器主体31具有匹配的配合凹部31h,该配合凹部用于当电路板支撑构件33相对于容器主体31布置到位时与突起配合部分33a配合。
通过突起配合部分33a与配合凹部31h之间的配合,电路板支撑构件33可以固定到容器主体31。具体地,在其中在将电路板支撑构件33固定到容器主体31之前将电路板32固定到电路板支撑构件33的情况下,通过突起匹配部分33a与匹配凹部31h之间的配合,具有电路板32的电路板支撑部分33可以固定到容器主体31。通过从配合凹部31h拆卸突起配合部分33a,可以从容器主体31移除具有电路板32的电路板支撑构件33。因此,例如当在电路板32固定到容器主体31之后需要对压电传感器单元35进行精细调节(例如对压电传感器单元35相对于容器主体31的位置的精细调节)或对压电传感器单元35进行更换时,此布置可以增强和易性。
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具有:安装到电路板32的第二表面(后表面)的存储器32f、和电连接到存储器32f并形成在电路板32的第一表面(前表面)上的存储器电极32c。
与液体消耗设备和液体容器相关的各种信息都可以利用存储器32f存储在电路板32中。
由于存储器32f类似于内电极32e安装到电路板32的第二表面(后表面),所以可以保护存储器32f。
由于被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滑动接触的存储器电极32c形成在第一表面(前表面)上,所以在端子板45与内电极32e之间的接触部分不会受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的滑动接触。
根据本实施例电路板32具有:板主体32M;用于接触并电连接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的一对第一电极32d,第一电极32d形成在板主体32M的第一表面(前表面)上;和用于接触并电连接到传感器单元35的端子板45的一对第二电极32e,第二电极32e形成在板主体32M的相对的第二表面(后表面)上并分别电连接到第一电极32d。
用于接触并电连接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的该对电极32d形成在板主体32M的第一表面(前表面)上,且用于接触并电连接到传感器单元35的端子板45的该对电极32e形成在板主体32M的相对的第二表面(后表面)上。因此,由于其中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接触第一电极32d的那侧和其中端子板45接触第二电极32e的那侧可以通过板主体32M可靠地彼此隔开,所以在端子板45与第二电极32e之间的接触部分不会受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的滑动接触。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中,每个第一电极32d具有内缘和外缘。就是说,如图17A所示,右侧第一电极32dR具有内缘32dRIE和外缘32dROE。左侧第一电极32dL具有内缘32dLIE和外缘32dLOE。
每个第二电极32e具有内缘和外缘。就是说,如图17B所示,从前表面观察时,右侧第二电极32eR具有内缘32eRIE和外缘32eROE。左侧第二电极32eL具有内缘32eLIE和外缘32eLOE。
在第一电极中的一个32dR的内缘32dRIE与第一电极中的另一个32dL的内缘32dLIE之间的距离D-dIE小于第一中心对中心距离D-CLL(见图23)。第一中心对中心距离D-CLL是分别由电极32dR和32dL接触的液体消耗设备电极91c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电极32dR和32dL分别接触在下电极排(lower electrode row)中的液体消耗设备电极91c。
在第一电极中的一个32dR的外缘32dROE与第一电极中的另一个32dL的外缘32dLOE之间的距离D-dOE大于第一中心对中心距离D-CLL。
在第二电极中的一个32eR的内缘32eRIE与第二电极中的另一个32eL的内缘32eLIE之间的距离D-eIE小于第二中心对中心距离D-CLT。第二中心对中心距离D-CLT(见图18B)是分别由电极32eR和32eL接触的传感器单元端子板45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在第二电极中的一个32eR的外缘32eROE与第二电极中的另一个32eL的外缘32eLOE之间的距离D-eOE大于第二中心对中心距离D-CLT。
通过此布置,即使第一电极31d与液体消耗设备电极91c的相对位置或多或少地移动,也可以使在第一电极31d与液体消耗设备电极91c之间的接触以及其间的电连接可靠。通过此布置,即使第二电极32e与端子板45的相对位置或多或少地移动,也可以使在第二电极32e与端子板45之间的接触以及其间的电连接可靠。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中,板主体32M具有中心线CL-32M,且第一电极32dR、32dL相对于中心线CL-32M互相对称地定位。
通常,在其中液体容器21安装到液体消耗设备的情况下,从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正确地定位液体容器的角度看,液体供应端口的中心线CL-sp是重要元素之一。因此,在其中电路板32设置到液体容器21的情况下,电路板32固定到液体容器21使得当从垂直于电路板32表面(前表面、后表面)的方向观察时,板主体32M的中心线CL-32M与液体供应端口的中心线CL-sp一致。因此,通过将第一电极32dR、32dL相对于板主体32M的中心线CL-32M互相对称地布置,可以正确并精确地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电极91c来定位第一电极32dR、32dL。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具有位于中心线CL-32M上的第一定位通孔32b或槽口32a、和位于中心线CL-32M上的第二定位通孔32b或槽口32a。
通过此布置,电路板32可以相对于液体容器21精确地定位。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中:第二电极32eR、32eL相对于中心线CL-32M互相不对称地定位,且在每个第二电极32eR(32eL)的内、外缘32eRIE、32eROE(32eLIE、32eLOE)之间的距离D-eR(D-eL)大于每个第一电极32dR(32dL)的内、外缘32dRIE、32dROE(32dLIE、32dLOE)之间的距离D-dR(D-dL)。
虽然还优选的是,从垂直于电路板32表面(前表面、后表面)的方向观察,使传感器单元35的端子板45相对于板主体32M的中心线CL-32M互相对称地布置,但是存在这样的情况,其中涉及液体容器21、液体容器21的另一个构件(在本实施例中的侧封盖34)等的空间限制,端子板45不能相对于中心线CL-32M对称地布置。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二电极32eR、32eL可以相对于中心线CL-32M互相不对称地布置以对应于端子板45的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使得第二电极32eR、32eL的宽度,即距离D-eR、D-eL更大,以在第二电极32eR、32eL与端子板45之间提供更可靠的电连接。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中,第一电极32d通过形成在第一表面、板主体的通孔TH的内周壁、和第二表面上的印刷导体PC电连接到第二电极32e(见图17A和17B)。
可以通过导体印刷技术容易地实现在第一电极32d和第二电极32e之间的电连接。对板主体32M的通孔TH的内周壁的利用可以缩短为第一电极32d与第二电极32e之间的电连接所需的印刷导体PC的长度。具体地,由于第一电极32d和第二电极32e电连接到压电传感器单元35的端子板45,所以在压电传感器单元35与液体消耗设备之间通过第一电极32d和第二电极32e传输的信号是模拟信号。因此,通过缩短印刷导体PC的长度,可以防止噪声叠加到模拟信号上。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中,当从垂直于第一和第二表面的方向观察时,第一电极32d中电连接到第二电极32e中对应的一个32eR(32eL)的一个32dR(32dL)至少与第二电极32e中对应的一个32eR(32eL)部分地重叠。
通过此布置,可以缩短第一电极32dR(32dL)与对应的第二电极32eR(32eL)之间的连接长度。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具有安装到板主体的第二表面的存储器32f、和形成在板主体的第一表面上并电连接到存储器32f的第三电极32c。第一电极32d和第三电极32c排列在第一排中,且第一电极32d分别布置在该排的最外端。
在其中当液体容器安装到液体消耗设备时被液体消耗设备电极接触的液体容器电极排列为电极排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32d和第三电极32c排列在下排中)下,在电极排中最外端的电极具有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电极移动的最大的可能性。换言之,如果在电极排中最外端的电极相对于对应的液体消耗设备电极被正确地定位,则在电极排中最外端电极内侧的电极可以相对于对应的液体消耗设备电极被可靠地正确定位。
当液体容器安装到液体消耗设备时,液体消耗设备首先检测液体容器是否在其中容纳有液体。在液体容器在其中容纳有液体的情况下,液体消耗设备接着访问存储器以从存储器获得各种信息。因此,液体消耗设备首先访问第一电极32d并接着访问第三电极32c。
考虑到这些因素,将第一电极32d布置在该排的最外端处具有如下优点:
在其中液体消耗设备试图访问第一电极32d但不能访问到第一电极32d的情况下,液体消耗设备可以判断液体容器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未被正确地定位。因此,液体消耗设备在不访问存储器的情况下可以告知用户关于液体容器未被正确定位的情况并可以提醒用户重安装液体容器。这也可以防止由对存储器的非正常访问引起的存储器的损坏。
在其中液体消耗设备可以访问到位于电极排的最外端处的第一电极32d的情况意味着位于第一电极32d内侧的第三电极32c也被正确地定位,且因此如果液体消耗设备被安排为在液体消耗设备已经访问到第一电极32d之后访问第三电极32c,可以防止由于对存储器的非正常访问引起的存储器的损坏。换言之,通过将第一电极32d布置在电极排的最外端处,不仅可以检测液体容器中是否存在液体,而且还可以检测液体容器是否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被正确地定位。
施加到第一电极32d的电压高于施加到第三电极32c的电压,第一电极32d电连接到压电传感器单元35的端子板45,第三电极32c电连接到存储器32f。因此,从防止第一电极32dR、32dL之间和第二电极32eR、32eL之间短路的角度看,将第一电极32dR、32dL布置在电极排的最外端处(即,使得第一电极32dR、32dL之间的距离和第二电极32eR、32eL之间的距离更长)也是有利的。
在根据实施例的电路板中,每个第二电极在面积上都大于每个第一电极。
通过有效地利用板主体32M的第二表面(后表面)的空间,可以使第二电极32e与传感器单元35的端子板45之间的接触(即,其间的电连接)更可靠。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中,第一和第三电极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
这可以提高第一电极32d和第三电极32c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的定位精度。由于可以使得分别接触第一电极32d和第三电极32c的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所以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中,第一和第三电极以相同间距排列。
这可以提高第一电极32d和第三电极32c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的定位精度。由于可以使得分别接触第一电极32d和第三电极32c的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以相同间距排列,所以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具有形成在板主体32M的第一表面上并电连接到存储器32f的四个电极32c。这四个电极32c排列在与第一排平行的第二排中,且板主体32M的中心线CL-32M与第二排中四个电极32d中每个最外端的电极之间的距离D-R2、D-L2小于板主体32M的中心线CL-32M与每个第一电极32d之间的距离D-R1、D-L1。
在其中电连接到存储器32f的电极32c的数量较大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相邻的电极32c之间的距离变得太短,优选的是将电极32c排列为多个电极排。在本实施例中,三个电极32c排列在下排(第一排)中,且四个电极32c排列在上排(第二排)中。在其中电极32c排列在多个排中的情况下,其优点在于不仅与第一电极32d一起排列在第一排中的第三电极32c,而且排列在第二排中的第四电极32c都布置在第一电极32d的内侧。这是因为通过检测第一电极32d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是否被正确地定位,可以检测第一和第二排中的第三和第四电极32c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的对应电极是否被正确地定位。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32具有:板主体32M;用于电连接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的一对第一电极32d,第一电极32d形成在板主体的第一表面上;用于电连接到传感器单元35的端子板45的一对第二电极32e,第二电极32e形成在板主体32M的相对的第二表面上并分别电连接到第一电极32d;安装到板主体32M的第二表面的存储器32f;和形成在板主体32M的第一表面上并电连接到存储器32f的第三电极32c。第一电极32d和第三电极32c排列在第一排中,且第一电极32d分别布置在该排的最外端处。
用于电连接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的该对电极32d形成在板主体32M的第一表面(前表面)上,且用于电连接到传感器单元35的端子板45的该对电极32e形成在板主体32M的相对的第二表面(后表面)上。因此,由于其中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电连接到第一电极32d的那侧、和其中端子板45电连接到第二电极32e的那侧可以通过板主体32M可靠地彼此隔开,所以在端子板45与第二电极32e之间的电连接不会受到在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91c与电极32d之间的电连接的不利影响。
通过将第一电极32d布置在电极排的最外端处,不仅可以检测液体容器中是否存在液体,而且还可以检测液体容器是否相对于液体消耗设备被正确地定位。
从防止第一电极32d之间和第二电极32e之间短路的角度看,将第一电极32d布置在电极排的最外端处也是有利的。
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墨盒)21包括:容纳液体(墨水)并优选地具有基本平行六面体形状的主体31;具有输出端子32d的板32,输出端子32d用于将电信号输出到液体容器可安装到其的设备(打印机);和传感器35,其布置为靠近主体31的其上具有板32的表面(前表面),且其可以将电信号通过板32的输出端子32d输出到设备。该电信号指示了液体是否被消耗到布置了传感器35处的位点。
例如,当主体31具有基本长方体的形状,其具有第一表面(前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后表面)时,传感器35布置在相比第二表面更靠近其上布置了板32的第一表面的位置处。传感器35通过板32的输出端子32d输出取决于液体量的电信号。
通过此布置,可以缩短用于从传感器35到该板的电信号的传输通路,且因此即使传感器35布置在液体容器21上,液体容器的尺寸也可以保持得较小。因此,不论传感器35是否安装到液体容器21,设备(托架91以及打印机81)的尺寸都可以保持得较小。
在根据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传感器35检测液体流动通路(液体供应通路)的在液体容纳部分61与液体供应端口(墨水出口)31b之间的部分中存在的液体量,且液体供应端口31b和传感器35位于靠近其上布置板的表面(前表面)处。传感器35位于相比液体供应端口31b所处的位置更靠近前表面处。
通过此布置,可以不仅缩短从传感器35到板32的电信号传输通路,而且还可缩短从液体容纳部分61通过传感器35到液体供应端口31b的液体流动通路,并因此即使传感器35布置在液体容器21上,液体容器的尺寸也可以保持得较小。因此,不论传感器35是否安装到液体容器21,设备(托架91以及打印机81)的尺寸都可以保持的较小。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止回阀62布置在墨水供应通路的在液体容纳部分61与液体供应端口31b之间的部分中以防止液体的逆流。传感器35检测液体供应通路的在墨水容纳部分61与止回阀62之间的部分中的液体量,且止回阀62和传感器35两者都布置为靠近其上布置了板32的表面(前表面)。传感器35比止回阀62所处的位置更靠近前表面。
通过此布置,可以不仅缩短从传感器35到板32的电信号传输通路而且还可缩短从液体容纳部分61通过传感器35和止回阀62到液体供应端口31b的液体流动通路,并因此即使传感器35布置在液体容器21上,液体容器的尺寸也可以保持得较小。因此,不论传感器35是否安装到液体容器21,设备(托架91以及打印机81)的尺寸都可以保持的较小。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设置了杆31a,其在液体容器21安装到设备(打印机81的托架91)和从设备移除时操作,且其可以与设备(托架91)配合。杆31a和板32设置在主体31的相同表面上,且传感器35布置为靠近其上设置了杆31a和板32的表面。
通过此布置,杆31a的配合帮助将设置在相同表面上的板32更精确地定位。
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21可安装到设备(打印机)81的托架91,且传感器35这样布置,当液体容器21安装到托架91时,传感器35靠近主体31的与固定于托架91的编码板51最靠近的表面。
通过此布置,缩短了从传感器35通过板32到编码板51的距离,且因此即使传感器35布置在液体容器21上,液体容器的尺寸也可以保持得较小。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板32具有存储器32f和存储器端子32c,存储器32f可以存储关于从主体31消耗的液体量或主体31中剩余的液体量的数据,存储器端子32c用于从存储器32f读取数据和将数据写入存储器32f。
通过此布置,板可以通用于将存储器安装于其上和从其输出传感器35的电信号,且因此即使传感器35布置在液体容器21上,液体容器的尺寸也可以保持得较小。因此,不论传感器35是否安装到液体容器21,设备(托架91以及打印机81)的尺寸都可以保持的较小。
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21包括:传感器35;封盖构件33;和板32。传感器35可以输出取决于液体量的电信号。封盖构件33至少覆盖传感器35的一部分,传感器35附装到容器21的主体31。板32固定到封盖构件33并具有用于输出传感器35的电信号的端子32d。
此布置较简单,但可以实现以下两者功能:从传感器35通过板32输出电信号,和将传感器35与周围环境隔离。因此,可以排除由于灰尘、液体雾滴(墨水雾滴)等引起的传感器35的错误操作和损坏。此外,即使在其中代替传感器35布置了不同于传感器35的电气或电子装备的情况下,也可以简单地排除该装备的错误操作和损坏。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板32覆盖传感器35的未被封盖构件33覆盖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封盖构件33具有插入孔33h1,且传感器35的对应于此插入孔33h1的部分被板32覆盖。
通过此布置,传感器35可以与周围环境隔离,并因此可以排除由于灰尘、液体雾滴(墨水雾滴)等引起的传感器35的错误操作和损坏。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传感器35布置在形成于主体31中的传感器容纳凹部31c中,且封盖构件33固定到传感器容纳凹部31c的开口端(即,固定到主体31的前表面)。
通过此布置,传感器35可以与周围环境隔离,并因此可以排除由于灰尘、液体雾滴(墨水雾滴)等引起的传感器35的错误操作和损坏。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传感器35与封盖构件33和板32独立地通过弹簧36和密封件44附装到主体31,弹簧36和密封件44每个都充当弹性构件。
通过此布置,传感器35没有相对于被设备(打印机)81接触的封盖构件33和/或板32刚性地固定,其中液体容器21可安装到设备(打印机)81。因此,即使在其中传感器35采用类似压电元件的动态效应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取决于液体量的精确检测信号。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板32具有存储器32f和存储器端子32c,存储器32f可以存储关于从主体31消耗的液体量或主体31中剩余的液体量的数据,存储器端子32c用于从存储器32f读取数据和将数据写入存储器32f。
通过此布置,板可以通用于以下功能:从其输出传感器35的电信号,和将能够存储关于消耗或剩余的液体量的数据的存储器32f安装于其上,并因此在不增加安装到液体容器的板的数量的情况下,可以输出传感器35的电信号。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封盖构件33布置在传感器35与板32之间并具有插入孔33h1,传感器35的一部分(传感器35的电极端子45)插入到其中。此外,在其中不同的导体构件或另外的导体构件被用于将传感器35电连接到板32的情况下,导体构件可以插入到插入孔33h1中用于其间的电连接。
通过此布置,电信号通路可以布置在孔33h1内,并因此传感器35的更多区域可以被覆盖,且传感器35可以与周围环境隔离。可以排除由于灰尘、液体雾滴(墨水雾滴)等引起的传感器35的错误操作和损坏。
根据本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35,其可附装到液体容器(墨盒)21的主体31并能够输出取决于液体(墨水)量的电信号;用于覆盖传感器35的至少一部分的封盖构件33,封盖构件33具有可以固定到主体31的连接部分33a;和固定到封盖构件33的板32,板32具有用于输出传感器35的电信号的端子32d。
此布置较简单,但可以实现以下两者功能:从传感器35通过板32输出电信号,和将传感器35与周围环境隔离。因此,可以排除由于灰尘、液体雾滴(墨水雾滴)等引起的传感器35的错误操作和损坏。
根据本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35,其可附装到液体容器(墨盒)21的主体31并能够输出取决于液体(墨水)量的电信号;和用于覆盖传感器35的至少一部分的板32,板32具有用于输出传感器35的电信号的端子32d。
此布置较简单,但可以实现以下两者功能:从传感器35通过板32输出电信号,和将传感器35与周围环境隔离。因此,可以排除由于灰尘、液体雾滴(墨水雾滴)等引起的传感器35的错误操作和损坏。
根据本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包括:封盖构件33,其具有可以固定到液体容器(墨盒)21的主体31的连接部分33a,封盖构件33构造为当连接部分33a固定到主体31时,封盖构件33覆盖了附装到容器主体31的电气或电子装备35的至少一部分;和固定到封盖构件33的板32,板32具有用于输出装备35的电信号的端子32d。
此布置较简单,但可以实现以下两者功能:从电气或电子装备35输出电信号,和将装备35与周围环境隔离。因此,可以排除由于灰尘、液体雾滴(墨水雾滴)等引起的装备35的错误操作和损坏。
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墨盒)21包括传感器35、封盖构件33和板32。传感器35输出取决于液体(墨水)量的电信号。封盖33覆盖了附装到液体容器的主体31的传感器35的至少一部分。板32固定到封盖构件33并具有:在其一个表面(后表面)上的输入端子32e,其被电极端子45接触且传感器35的电信号输入到其;和在其另一个表面(前表面)上的输出端子32d,传感器35的电信号从其输出。
此布置较简单,但可以在传感器35与用于输出传感器35的电信号的液体容器侧的接触端子(即,板32的输出端子32d)之间建立电连接,这是因为传感器35的电极端子45直接接触具有输出端子32d的板32的输入端子32e。此外,由于输入端子设置在与其上设置输出端子不同的表面上,所以可以增大被传感器接触的输入端子的面积,并因此可以增大传感器和板的组装容许公差。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板32的输入端子32e通过在板主体32的后表面与其前表面之间延伸的通孔TH电连接到输出端子32d。
通过此布置,由于输入端子32e和输出端子32d通过板主体32M的内部互相连接,所以输入端子32e和输出端子32d可以互相电连接而未增加零部件。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当在与板主体32M的后表面和前表面垂直的方向上观察时,板32的每个输入端子32e至少部分地与对应的输出端子32d叠置。
通过此布置,可以缩短后表面上输入端子32e与前表面上的输出端子32d之间的电路长度。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板32的后表面上的每个输入端子32e在面积上大于其前表面上的每个输出端子32d。
通过此布置,即使传感器35与板32之间的触点或多或少地移动了,仍可以维持其间的接触,且因此使得与液体容器(墨盒)21相对于设备(打印机)81的定位误差相比,传感器35与板32的组装误差是可容许的。
根据本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35,其具有传感器输出端子,用于当传感器附装到液体容器(墨盒)的主体31时输出取决于液体(墨水)量的电信号;封盖构件33,其具有构造为固定到主体31的连接部分33a且其覆盖传感器35的至少一部分;和板32,其固定到封盖构件33。板32具有:在其一个表面(后表面)上的输入端子32e,其被传感器输出端子45接触且传感器35的电信号输入到其;和在其另一个表面(前表面)上的输出端子32d,传感器35的电信号从其输出。
此布置较简单,但因为传感器35的传感器输出端子45直接接触具有输出端子32d的板32的输入端子32e,所以可以在传感器35与为输出传感器35的电信号设置的液体容器侧接触端子(即,板32的输出端子32d)之间建立电连接。此外,由于输入端子32e设置在与其上设置输出端子32d的表面不同的表面上,所以可以增大被传感器35接触的输入端子32e的面积,并因此可以增大传感器35和板32的组装容许公差。
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液体容器的板包括:板主体32M;在板主体32M的一个表面(后表面)上的输入端子32e,其可以被附装到液体容器的电气或电子装备35的端子45接触,且装备35的电信号输入到其;和在板主体32M的另一个表面(前表面)上的输出端子32d,装备35的电信号可以从其输出。
此布置较简单,但因为装备35的端子45直接接触具有输出端子32d的板32的输入端子32e,所有可以在装备35与为输出装备35的电信号设置的液体容器侧接触端子(即,板32的输出端子32d)之间建立电连接。此外,由于输入端子32e设置在与其上设置输出端子32d的表面不同的表面上,所以可以增大被装备35接触的输入端子32e的面积,并因此可以增大装备35和板32的组装容许公差。
根据本实施例的板包括:安装到板主体32M的存储器;和存储器端子32c,其形成在其上具有输出端子的另一个表面(前表面)上并用于数据输入和/或数据输出。
通过此布置,板32可以通用于以下功能:用于将信号传输到装备35和从装备35传输信号,以及用于安装存储器(诸如用于存储关于液体消耗量的数据的存储器等),并因此在不增加板的数量的情况下,可以从液体容器输出装备35的输出信号。
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墨盒)21包括将墨水容纳在其中的主体、板32和封盖构件(板附装构件)33。板32具有端子,其用于附装到容器21的电气或电子装备(存储器32、传感器35)的输入信号和/或输出信号。板32附装到封盖构件33的固定表面,且封盖构件33具有作为装配部分设置在与固定表面相对的表面上的爪部33a。封盖构件33通过诸如爪部33a之类的装配部分固定到主体31。封盖33用作板附装构件。
通过此布置,封盖构件33以及板32通过设置在封盖构件33的与被设备(打印机)81的接触端子91c所接触的板表面相对的表面上的诸如爪部33a之类的装配部分固定到主体31。因此,接触端子91c不会接触热填缝部分等,且可以抑制由于被接触端子91c接触所引起的中断(abatement)或切出树脂微粒(cut resin particle)的发生。因此,可以降低设备81与液体容器21之间电接触错误的风险。
其上具有板32的封盖构件33可以用以下方式附装到主体31。就是说,在通过将爪部33a装配到主体31而使封盖构件33抵抗装备35的电极端子45的弹性力暂时地夹持在主体31上之后,通过使用孔33b和轴杆31d的热填缝,封盖构件33被完全固定到主体31。这可以简化用于将其上具有板32的封盖33固定到主体31的夹具。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封盖构件33的一端侧通过使用孔33b和轴杆31d的热填缝固定,且封盖构件33的另一端侧通过爪部33a固定。
通过此布置,封盖构件33的一端侧可以通过热填缝简单并牢固地固定,且封盖构件33的另一端侧可以免于热填缝。因此,在将液体容器(墨盒)21安装到设备(打印机)81(其中设备的接触端子91c从另一端侧延伸且最终被定位并与板32的端子32c进行接触)的处理期间,接触端子91c不会接触热填缝部分等。因此,可以抑制由于被接触端子91c接触所引起的中断(abatement)或切出树脂微粒(cut resin particle)的发生。因此,可以降低设备81与液体容器21之间电接触错误的风险。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封盖构件33的爪部33a位于相比封盖构件33的一端(热填缝端)更靠近封盖构件33的另一端的位置处。
通过此布置,由于可以确保在进行热填缝的位置与装配爪部33a的位置之间更长的距离,所以封盖构件33可以牢固地固定到主体31。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板32通过热填缝固定到封盖构件33的一端侧,其是与封盖构件33通过热填缝固定到主体31处相同的一侧。例如,板32通过使用位于孔33b附近的突起部分33f的热填缝固定到封盖构件33。
通过此布置,封盖构件33和主体31上的热填缝部分仅位于上侧上,且下侧使用爪部33a和侧封盖34以免于热填缝。
而且,通过此布置,板32的一端侧可以通过热填缝简单并牢固地固定,且板32的另一个端侧可以免于热填缝。因此,在将液体容器(墨盒)21安装到设备(打印机)81(其中设备的接触端子91c从另一端侧延伸且最终被定位并与板32的端子32c、32d进行接触)的处理期间,接触端子91c不能接触热填缝部分等。因此,可以抑制由于被接触端子91c接触所引起的中断(abatement)或切出树脂微粒(cut resin particle)的发生。因此,可以降低设备81与液体容器21之间电接触错误的风险。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中,板32固定到封盖构件33,使得端子32c、32d位于相比封盖构件33的一端(热填缝侧)更靠近封盖构件33的另一端。
通过此布置,在将液体容器(墨盒)21安装到设备(打印机)81(其中设备的接触端子91c从另一端侧延伸且最终被定位并与板32的端子32c、32d进行接触)的处理期间,缩短了接触端子91c相对于液体容器21的行进长度或接触长度。因此,可以抑制由于被接触端子91c接触所引起的中断(abatement)或切出树脂微粒(cut resin particle)的发生,并可以降低设备81与液体容器21之间电接触错误的风险。
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液体容器21的板附装构件33包括:固定部分33f,用于固定具有端子32c、32d的板32,端子32c、32d用于附装到液体容器21的电气或电子装备的信号输入和/或信号输出;和用于装配到液体容器21的装配部分33a,装配部分设置在与其上设置固定部分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
通过此布置,板附装构件33通过装配部分33a固定到液体容器21,装配部分33a设置在板附装构件33的与被设备(打印机)81的接触端子91c所接触的板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因此,接触端子91c不会接触热填缝部分等,且可以抑制由于被接触端子91c接触所引起的中断(abatement)或切出树脂微粒(cut resin particle)的发生。因此,可以降低设备81与液体容器21之间电接触错误的风险。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板附装构件33中,孔33b设置在一端侧处用于热填缝,且装配部分33a设置在另一端侧处。
通过此布置,板附装构件33的一端侧可以通过热填缝简单并牢固地固定,且板附装构件33的另一端侧可以免于热填缝。因此,在将液体容器(墨盒)21安装到设备(打印机)81(其中设备的接触端子91c从另一端侧延伸且最终被定位并与板32的端子32c、32d进行接触)的处理期间,接触端子91c不会接触热填缝部分等。因此,可以抑制由于被接触端子91c接触所引起的中断(abatement)或切出树脂微粒(cut resinparticle)的发生。因此,可以降低设备81与液体容器21之间电接触错误的风险。
前述实施例是本发明的示例,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其或受其限制,并可以用各种修改或改造实施而部偏离本发明的精神。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粘接剂代替热填缝用于将构件互相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35的电极端子45直接接触板32的后表面上的端子32e以将传感器35电连接到板32。代替此布置,诸如引线之类的导电构件可以用于电连接,且/或板32和传感器35可以在板32的前表面上互相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板32、封盖构件33和传感器35可以构造为形成与主体31分离并可作为一个单元附装到容器主体31的组件(单元)。类似地,板32和传感器35可以构造为形成组件(单元)。在其中不需要封盖构件33的情况下,板32可以直接固定到容器主体31。
在本实施例中,板32和封盖构件33可以构造为覆盖诸如传感器35之类的电气或电子装备。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不同系统的传感器代替传感器35。例如,可以使用能检测作为连续值的剩余量或消耗量的传感器,来代替能检测是否存在液体的传感器35。
包括但不限于如上所讨论的板32的布置等的各种布置可以不仅用于其中传感器35设置到容器主体21的情况而且还可以用于其中不同于传感器35的电气或电子装备设置到容器主体21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封盖构件33装配到容器主体31,突起部分(爪部33a)设置到封盖构件33且凹部31设置到容器主体31,但是凹部可以设置到封盖构件33且突起部分可以设置到容器主体31来用于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35已经示出为位于墨水容纳部分61与止回阀62之间的墨水通路中。应该认识到,可以采用其他布置。作为非限制性的示例,传感器35可以位于止回阀62与墨水供应端口31b之间的墨水通路中。
本发明不限于此处所述的止回阀;可以使用用于调节墨水流动的任何合适的结构。
而且,关于传感器35位置的讨论可以等同地应用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墨盒21可安装到其上的打印机81不限于图13所示的一种,并可以构造为墨盒21可安装到打印机外壳内但不是托架的打印机部分,且管体等用于将墨水从墨盒21供应到托架的墨水喷射头。
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单元不限于参考传感器单元35、200所讨论的具体结构。例如,板体42或传感器基体220可以被修改或省略,下外壳43或单元基体210可以被修改或省略等等。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用于液体消耗设备的液体容器,并还可以应用于用于液体容器的电路板。液体消耗设备的通常示例包括喷墨型记录设备。其他液体消耗设备的示例包括: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的颜色过滤器的、包括颜料喷射头的设备,用于形成有机EL显示器或场发射显示器(FED)的、包括电极材料(导电膏)喷射头的设备,用于制造生物芯片的、包括生物有机材料喷射头的设备,和用于精确吸管的、包括样品喷射头的设备。
Claims (59)
1.一种液体容器,其可以可移除地安装到液体消耗设备,所述液体容器包括:
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具有将液体容纳在其中的液体容纳部分、所述液体可以从其排放到所述液体消耗设备的液体供应端口、和与所述液体容纳部分和所述液体供应端口流体连通的液体供应通路;
外电极,其与所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可接触;
电极支撑构件,其支撑所述外电极并固定到所述容器主体;
压电传感器单元,所述压电传感器单元与所述电极支撑构件分离,并附装到所述容器主体用于检测在所述液体供应通路的一部分中存在的液体,并且包括具有电极的压电元件;和
连接器,其具有弹性并将所述外电极电连接到所述压电元件的所述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还包括:
可变形密封构件,其布置在所述压电传感器单元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壁之间;
压迫构件,其将所述压电传感器单元朝向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壁压迫,
其中所述压电传感器单元通过所述密封构件和所述压迫构件附装到所述容器主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在与其中所述压迫构件压迫所述压电传感器单元的方向基本垂直的方向上可弹性变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当所述外电极接触所述液体消耗设备的所述电极时,所述外电极在第一方向上从所述液体消耗设备的所述电极接收力,
所述连接器在第二方向上可弹性变形,且
所述第一方向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容器,还包括:
可变形密封构件,其布置在所述压电传感器单元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壁之间;
压迫构件,其将所述压电传感器单元在与所述第二方向基本垂直的第三方向上朝向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壁压迫,
其中所述压电传感器单元通过所述密封构件和所述压迫构件附装到所述容器主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容器主体具有用于将所述压电传感器单元容纳在其中的凹部;
所述电极支撑构件封闭所述凹部的开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容器主体包括:第一壁;和相对的第二壁;
所述液体供应端口布置在相比所述第二壁更靠近所述第一壁的偏移位置处;
所述压电传感器单元布置在相比所述第二壁更靠近所述第一壁的偏移位置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压电传感器单元在其中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彼此相对的水平方向上布置在所述液体供应端口与所述第一壁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容器主体包括顶壁和具有所述墨水供应端口的底壁;
所述压电传感器单元布置在相比所述顶壁更靠近所述底壁的偏移位置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压电传感器单元容纳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凹部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由固定到所述第一壁的所述电极支撑构件封闭所述凹部的开口。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容器主体包括:第一壁;相对的第二壁;和具有配合部分的杆,所述杆位于相比所述第二壁更靠近所述第一壁处,并可朝向所述第一壁和远离所述第一壁移位来用于与所述液体消耗设备配合;
所述液体供应端口布置在相比所述第二壁更靠近所述第一壁的偏移位置处;
所述压电传感器单元布置在相比所述第二壁更靠近所述第一壁的偏移位置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压电传感器单元在其中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彼此相对的水平方向上布置在所述液体供应端口与所述配合部分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压电传感器单元在与所述水平方向垂直的竖直方向上布置在所述液体供应端口与所述配合部分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压电传感器单元容纳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凹部中。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由固定到所述第一壁的所述电极支撑构件封闭所述凹部的开口。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还包括:
内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外电极且由所述电极支撑构件支撑,
其中所述连接器接触所述内电极,用于电连接到所述外电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连接器包括弹性端子板;
所述弹性端子板附装到所述压电传感器单元并电连接到所述压电元件的所述电极;且
所述弹性端子板接触所述内电极,用于在所述外电极与所述压电元件的所述电极之间的电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弹性端子板在与所述内电极保持接触的同时,相对于所述内电极可移位。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电极支撑构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所述外电极形成在其上的第一表面和所述内电极形成在其上的相对的第二表面,
所述电路板固定到所述容器主体使得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压电传感器单元之间。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电极支撑构件还包括支撑所述电路板的电路板支撑构件,且
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电路板支撑构件固定到所述容器主体。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电路板支撑构件具有通孔,所述弹性端子板的突起部分插入到所述通孔中,用于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内电极接触。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在所述通孔与所述突起部分之间设置间隙,使得所述突起部分在不与所述通孔接触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通孔可移位。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由所述电路板覆盖所述通孔。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电路板支撑构件具有突起配合部分;
所述容器主体具有匹配的配合凹部,用于当所述电路板支撑构件相对于所述容器主体布置到位时与所述突起配合部分配合。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体容器,还包括:
存储器,其安装到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二表面;和
存储器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存储器并形成在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液体容器是墨盒。
28.一种液体容器,其可以可移除地安装到液体消耗设备,所述液体容器包括:
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具有将液体容纳在其中的液体容纳部分、和所述液体可以从其排放到所述液体消耗设备的液体供应端口;
外电极,其与所述液体消耗设备的电极可接触;
电极支撑构件,其支撑所述外电极并固定到所述容器主体;
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与所述电极支撑构件分离,并附装到所述容器主体,并且包括电极;和
连接器,其具有弹性并将所述外电极电连接到所述传感器的所述电极。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容器主体具有与所述液体容纳部分和所述液体供应端口流体连通的液体供应通路;且
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液体供应通路的一部分中的液体。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传感器单元是压电传感器单元。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当所述外电极接触所述液体消耗设备的所述电极时,所述外电极在第一方向上从所述液体消耗设备的所述电极接收力,
所述连接器在第二方向上可弹性变形,且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同或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液体容器,还包括:
可变形密封构件,其布置在所述传感器单元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壁之间;
压迫构件,其将所述传感器单元朝向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壁压迫,
其中所述传感器单元通过所述密封构件和所述压迫构件附装到所述容器主体。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在与其中所述压迫构件压迫所述传感器单元的方向基本垂直的方向上可弹性变形。
34.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传感器单元容纳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凹部中。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电极支撑构件封闭所述凹部的开口。
36.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容器主体包括:第一壁;和相对的第二壁;
所述液体供应端口布置在相比所述第二壁更靠近所述第一壁的偏移位置处。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传感器单元布置在相比所述第二壁更靠近所述第一壁的偏移位置处。
38.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传感器单元在其中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彼此相对的水平方向上布置在所述液体供应端口与所述第一壁之间。
39.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容器主体包括具有配合部分的杆,所述杆位于相比所述第二壁更靠近所述第一壁处,并可朝向所述第一壁和远离所述第一壁移位来用于与所述液体消耗设备配合;且
所述传感器单元布置在相比所述第二壁更靠近所述第一壁的偏移位置处。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传感器单元在其中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彼此相对的水平方向上布置在所述液体供应端口与所述配合部分之间。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传感器单元在与所述水平方向垂直的竖直方向上布置在所述液体供应端口与所述配合部分之间。
42.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电极支撑构件固定到所述第一壁。
4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容器主体包括顶壁和具有所述液体供应端口的底壁;且
所述传感器单元布置在相比所述顶壁更靠近所述底壁的偏移位置处。
44.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液体容器,还包括:
内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外电极并由所述电极支撑构件支撑,
其中所述连接器接触所述内电极用于电连接到所述外电极。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连接器包括弹性端子板;
所述弹性端子板附装到所述传感器单元并电连接到所述传感器单元的传感元件;且
所述弹性端子板接触所述内电极,用于在所述外电极与所述传感元件的电极之间的电连接。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弹性端子板在与所述内电极保持接触的同时,相对于所述内电极可移位。
47.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电极支撑构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所述外电极形成在其上的第一表面和所述内电极形成在其上的相对的第二表面,且
所述电路板固定到所述容器主体使得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传感器单元之间。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电极支撑构件还包括支撑所述电路板的电路板支撑构件,且
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电路板支撑构件固定到所述容器主体。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电路板支撑构件具有通孔,所述弹性端子板的突起部分插入到所述通孔中,用于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内电极接触。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在所述通孔与所述突起部分之间设置间隙,使得所述突起部分在不与所述通孔接触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通孔可移位。
51.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由所述电路板覆盖所述通孔。
52.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电路板支撑构件具有突起配合部分;
所述容器主体具有匹配的配合凹部,用于当所述电路板支撑构件相对于所述容器主体布置到位时与所述突起配合部分配合。
53.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液体容器,还包括:
存储器,其安装到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二表面;和
存储器电极,其电连接到所述存储器并形成在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
54.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液体容纳部分容纳液体。
55.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液体容器是墨盒。
56.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28至5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传感器单元安装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凹部中;和
将所述电极支撑构件安装到所述容器主体以覆盖所述凹部,所述连接器将所述传感器单元电连接到所述电极支撑构件,以将所述传感器单元电连接到所述外电极。
5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安装所述电极支撑构件之前或之后,用墨水填充所述液体容纳部分。
58.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感器单元和所述连接器作为单个单元安装到所述液体容器。
59.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极支撑构件被包括在所述单个单元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103265 | 2005-03-31 | ||
JP2005103265A JP4613667B2 (ja) | 2005-03-31 | 2005-03-31 | 液体検出装置、液体容器、液体検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05140437 | 2005-05-12 | ||
JP2005357275 | 2005-12-12 | ||
JP2005357276 | 2005-12-12 | ||
JP2005357278 | 2005-12-12 | ||
JP2005357277 | 2005-12-1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40346A true CN1840346A (zh) | 2006-10-04 |
CN100553983C CN100553983C (zh) | 2009-10-28 |
Family
ID=37029617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6695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3983C (zh) | 2005-03-31 | 2006-03-30 | 液体容器和制造液体容器的方法 |
CN20061006695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40347B (zh) | 2005-03-31 | 2006-03-30 | 用于液体容器的电路板和连接板 |
CNB20061006695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8185C (zh) | 2005-03-31 | 2006-03-30 | 具有液体检测功能的容器以及传感器单元 |
CNB20061006695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7244C (zh) | 2005-03-31 | 2006-03-30 | 液体检测装置、液体容器和制造液体检测装置的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6695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40347B (zh) | 2005-03-31 | 2006-03-30 | 用于液体容器的电路板和连接板 |
CNB20061006695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8185C (zh) | 2005-03-31 | 2006-03-30 | 具有液体检测功能的容器以及传感器单元 |
CNB20061006695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7244C (zh) | 2005-03-31 | 2006-03-30 | 液体检测装置、液体容器和制造液体检测装置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613667B2 (zh) |
CN (4) | CN100553983C (zh)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49754B (zh) * | 2006-12-26 | 2010-12-2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 |
US8267495B2 (en) | 2006-12-26 | 2012-09-18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container with residual liquid quantity detecting un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01486272B (zh) * | 2008-01-15 | 2013-01-30 |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打印头芯片保护器及其墨盒与控制方法 |
CN103171302A (zh) * | 2011-12-22 | 2013-06-2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盒和用于将电路板固定到盒的支撑表面的方法 |
CN103188968A (zh) * | 2010-06-10 | 2013-07-03 | 大卫·伯恩斯坦 | 液体容器 |
CN103481666A (zh) * | 2012-01-12 | 2014-01-0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盒和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
US8875922B2 (en) | 2010-06-10 | 2014-11-04 | David Bernstein | Convertible liquid container |
CN104723688A (zh) * | 2013-12-18 | 2015-06-2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以及液体供给单元 |
CN104842661A (zh) * | 2015-05-22 | 2015-08-19 | 杭州旗捷科技有限公司 | 打印设备、打印材料容器及其芯片、前两者的电连接结构 |
CN105383180A (zh) * | 2014-08-29 | 2016-03-09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供给单元 |
CN109562623A (zh) * | 2016-07-27 | 2019-04-02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用于具有数字流体液位传感器的流体供应墨盒的水平接口 |
CN110300517A (zh) * | 2017-01-16 | 2019-10-01 | 无线电系统公司 | 吠叫项圈的压电检测耦合 |
CN111497453A (zh) * | 2019-01-31 | 2020-08-07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Ic芯片座 |
CN112009109A (zh) * | 2019-05-28 | 2020-12-01 |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 盒产品和墨盒、以及盒产品的生产方法 |
CN113165392A (zh) * | 2018-12-03 | 2021-07-23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密封的互连件 |
US11479047B2 (en) | 2018-12-03 | 2022-10-2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 liquid supply units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082723B2 (ja) * | 2007-03-30 | 2012-11-2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体収容容器並びに液体検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
US7922308B2 (en) | 2007-03-30 | 2011-04-12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detection device, liquid container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liquid detection device |
JP5088193B2 (ja) * | 2007-10-16 | 2012-12-0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 |
JP4985302B2 (ja) | 2007-10-16 | 2012-07-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体収容容器 |
JP5286759B2 (ja) | 2007-11-30 | 2013-09-1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体収容容器 |
JP5326618B2 (ja) * | 2008-03-12 | 2013-10-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体収容容器 |
JP5088694B2 (ja) * | 2008-05-26 | 2012-12-0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287518B2 (ja) * | 2008-06-13 | 2013-09-1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装置 |
AU2011380025B2 (en) * | 2011-10-24 | 2016-01-14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Inkjet printhead device, fluid ej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
CN106313902B (zh) * | 2013-05-22 | 2017-11-21 |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 墨盒芯片短路检测方法、芯片和墨盒 |
CN106457836B (zh) * | 2014-03-14 | 2018-11-0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容纳体、液体消耗装置以及电连接体 |
CN105856848B (zh) * | 2015-01-20 | 2018-09-18 |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成像盒芯片及芯片响应成像装置墨量信息读写的方法 |
CN107225859B (zh) * | 2016-03-24 | 2019-04-05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喷墨匣结构 |
CN107718887B (zh) * | 2016-08-12 | 2023-04-25 |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墨盒芯片及墨盒 |
JP2018079589A (ja) | 2016-11-14 | 2018-05-2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検出装置及び液体容器 |
EP3814012B1 (en) | 2018-06-29 | 2024-04-24 |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 Sensor assembly for a sample fluid analysis system |
DE102018129497B4 (de) * | 2018-11-22 | 2022-01-13 | Balluff Gmbh | Sensorgehäuse und Sensor |
CN110936723B (zh) * | 2019-06-28 | 2021-04-06 |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墨盒 |
CN112504383A (zh) * | 2020-09-04 | 2021-03-16 | 上海大学 | 基于图像处理的量器内液位平视判断方法 |
CN116801783A (zh) * | 2021-01-22 | 2023-09-22 |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 医疗设备用再处理器、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29833A (en) * | 1991-06-26 | 1992-07-14 | Amp Incorporated | Low-force, high-density gel connector |
US5188536A (en) * | 1992-03-16 | 1993-02-23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Space-saving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type interconnect device for electrically coupling a ribbon connector to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US5201222A (en) * | 1992-05-29 | 1993-04-13 | Edo Corporation | Vessel level sensor mounting structure with positive mechanical lock |
US5378160A (en) * | 1993-10-01 | 1995-01-03 | Bourns, Inc. | Compliant stacking connector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EP1867485B1 (en) * | 1998-05-18 | 2010-04-2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cartridge for a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
JP2001146030A (ja) * | 1999-05-20 | 2001-05-29 | Seiko Epson Corp | 圧電装置、モジュール体、液体容器、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3755755B2 (ja) * | 1999-07-14 | 2006-03-1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並びに同装置へ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装着可否判定方法。 |
ATE464185T1 (de) * | 2000-07-07 | 2010-04-15 | Seiko Epson Corp | Flüssigkeitsbehälter,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apparat,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s apparats,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detektion des flüssigkeitsverbrauchs |
US6319054B1 (en) * | 2000-11-30 | 2001-11-20 | Avx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CA2379725C (en) * | 2001-04-03 | 2007-06-12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cartridge |
-
2005
- 2005-03-31 JP JP2005103265A patent/JP461366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3-30 CN CNB2006100669514A patent/CN10055398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3-30 CN CN2006100669529A patent/CN184034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3-30 CN CNB2006100669567A patent/CN10047818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3-30 CN CNB2006100669533A patent/CN10053724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007086B2 (en) | 2006-12-26 | 2011-08-30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container |
US8267495B2 (en) | 2006-12-26 | 2012-09-18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container with residual liquid quantity detecting un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01249754B (zh) * | 2006-12-26 | 2010-12-2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 |
CN101486272B (zh) * | 2008-01-15 | 2013-01-30 |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打印头芯片保护器及其墨盒与控制方法 |
CN103188968B (zh) * | 2010-06-10 | 2015-09-09 | 大卫·伯恩斯坦 | 液体容器 |
CN103188968A (zh) * | 2010-06-10 | 2013-07-03 | 大卫·伯恩斯坦 | 液体容器 |
US8875922B2 (en) | 2010-06-10 | 2014-11-04 | David Bernstein | Convertible liquid container |
CN103171302A (zh) * | 2011-12-22 | 2013-06-2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盒和用于将电路板固定到盒的支撑表面的方法 |
CN103171302B (zh) * | 2011-12-22 | 2015-04-01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盒和用于将电路板固定到盒的支撑表面的方法 |
TWI566954B (zh) * | 2012-01-12 | 2017-01-21 | 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 匣體及印刷材料供給系統 |
CN103481666A (zh) * | 2012-01-12 | 2014-01-0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盒和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
CN104723691A (zh) * | 2012-01-12 | 2015-06-2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盒和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
TWI637859B (zh) * | 2012-01-12 | 2018-10-11 | 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 匣體及印刷材料供給系統 |
CN103481666B (zh) * | 2012-01-12 | 2015-06-1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盒和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
CN106240160A (zh) * | 2012-01-12 | 2016-12-2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盒和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
CN104723688B (zh) * | 2013-12-18 | 2017-09-19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以及液体供给单元 |
CN104723688A (zh) * | 2013-12-18 | 2015-06-2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供给单元安装机构以及液体供给单元 |
CN105383180A (zh) * | 2014-08-29 | 2016-03-09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供给单元 |
CN104842661A (zh) * | 2015-05-22 | 2015-08-19 | 杭州旗捷科技有限公司 | 打印设备、打印材料容器及其芯片、前两者的电连接结构 |
CN109562623B (zh) * | 2016-07-27 | 2021-01-08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用于具有数字流体液位传感器的流体供应墨盒的水平接口 |
CN109562623A (zh) * | 2016-07-27 | 2019-04-02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用于具有数字流体液位传感器的流体供应墨盒的水平接口 |
US11230107B2 (en) | 2016-07-27 | 2022-01-2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Horizontal interface for fluid supply cartridge having digital fluid level sensor |
CN113147180A (zh) * | 2016-07-27 | 2021-07-23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用于具有数字流体液位传感器的流体供应墨盒的水平接口 |
CN110300517A (zh) * | 2017-01-16 | 2019-10-01 | 无线电系统公司 | 吠叫项圈的压电检测耦合 |
CN113165392A (zh) * | 2018-12-03 | 2021-07-23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密封的互连件 |
US11479047B2 (en) | 2018-12-03 | 2022-10-2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 liquid supply units |
US11787194B2 (en) | 2018-12-03 | 2023-10-17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Sealed interconnects |
CN111497453A (zh) * | 2019-01-31 | 2020-08-07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Ic芯片座 |
CN111497453B (zh) * | 2019-01-31 | 2022-03-01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Ic芯片座 |
US11499991B2 (en) | 2019-01-31 | 2022-11-15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C chip holder |
US11982687B2 (en) | 2019-01-31 | 2024-05-14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C chip holder |
CN112009109A (zh) * | 2019-05-28 | 2020-12-01 |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 盒产品和墨盒、以及盒产品的生产方法 |
CN112009109B (zh) * | 2019-05-28 | 2022-07-01 |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 盒产品和墨盒、以及盒产品的生产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53983C (zh) | 2009-10-28 |
CN1840348A (zh) | 2006-10-04 |
CN1840347B (zh) | 2010-05-26 |
CN100478185C (zh) | 2009-04-15 |
JP2006281550A (ja) | 2006-10-19 |
CN1840347A (zh) | 2006-10-04 |
CN1840349A (zh) | 2006-10-04 |
JP4613667B2 (ja) | 2011-01-19 |
CN100537244C (zh) | 2009-09-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40346A (zh) | 液体容器和制造液体容器的方法 | |
CN1240545C (zh) | 具有液体消耗检测装置的液体容器 | |
CN100346978C (zh) | 墨水罐 | |
CN2853413Y (zh) | 液体传感器和包含该传感器的液体容器 | |
CN1305682C (zh) | 模块体 | |
CN1150090C (zh) | 墨槽、喷墨墨盒、供墨装置、喷墨打印装置和供墨方法 | |
CN1532063A (zh) | 液体容器 | |
CN2727517Y (zh) | 阀门装置 | |
CN1799845A (zh) | 具有液体检测功能的容器 | |
CN1740814A (zh) | 超声波传感器 | |
CN1524696A (zh) | 液滴喷出装置和喷出异常恢复方法 | |
CN1358137A (zh) | 打印装置用墨盒及喷墨式打印装置 | |
CN101034706A (zh) | 半导体装置、墨盒及电子设备 | |
CN101038917A (zh) | 半导体装置、墨盒及电子设备 | |
CN101038916A (zh) | 半导体装置、墨盒、电子设备 | |
CN1807100A (zh) | 液体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和液体容器 | |
CN1799846A (zh) | 记录装置用墨盒及喷墨式记录装置 | |
CN1906040A (zh) | 打印头组件和用于该打印头组件的打印头模块 | |
CN1093793C (zh) | 喷墨头、打印盒和喷墨装置 | |
CN1942324A (zh) | 液体传感器和包含该传感器的液体容器 | |
CN1796136A (zh) | 液体检测压电装置、液体容器及安装模块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9478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9478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8 Termination date: 20130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