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6077A - 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6077A
CN1826077A CNA2004800212423A CN200480021242A CN1826077A CN 1826077 A CN1826077 A CN 1826077A CN A2004800212423 A CNA2004800212423 A CN A2004800212423A CN 200480021242 A CN200480021242 A CN 200480021242A CN 1826077 A CN1826077 A CN 1826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oscope
pipeline
mentioned
sterilization
high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212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4461C (zh
Inventor
高濑精介
森山宏树
西家武弘
宫城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26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6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446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446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 A61B1/121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cleaning post-use
    • A61B1/123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cleaning post-use using washing mach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 A61B1/121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cleaning post-use
    • A61B1/125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cleaning post-use using fluid circu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2/04Heat
    • A61L2/06Hot gas
    • A61L2/07Ste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70Clean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instruments
    • A61B2090/701Clean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instruments for flexible tubular instruments, e.g. endoscop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doscopes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内窥镜,细长的管道穿过被插入体腔内等的插入部,其管道前端在前端部向外部开口,其管道后端在操作部的后端附近向外部开口,另外,大部分穿过连接线的细长的管道,其管道后端在连接器部的注入管接头开口,其管道前端在操作部开口。通过用连接管把管道后端和管道前端连接起来,由此,在内窥镜检查时,从管道后端注入液体,就能把急速的液体从管道前端送出,并且,在清洗时和用高温高压蒸汽进行杀菌的杀菌时,则把连接管拆卸下来,使其成为两根较短的管道,从而能快速地进行杀菌等。

Description

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内窥镜检查、诊断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近年来,内窥镜已经广泛使用于医疗应用领域和工业应用领域中的体腔内的检查、诊断,和设备内部的检查等。特别是在医疗应用领域中,在内窥镜检查之后,为了防止感染病症,必须进行杀菌处理。
最近,进行高温高压蒸汽杀菌处理的方法,正处于普及的状态,该方法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和实施环境保护对策等。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0-5132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杀菌处理方法,其用于在对内窥镜进行高温高压蒸汽杀菌时,利用内窥镜内、外的压力差,来防止内窥镜外壳的破损。
此外,在日本特开2001-25883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内窥镜,该内窥镜具有细长管道,该细长管道的端部向内窥镜外部开放。
可是,在以往的例子中,涉及利用高温高压蒸汽对端部向内窥镜外部敞开的细长管道内部快速地进行杀菌的技术,却没有记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加快速地利用高温高压蒸汽,对内置在内窥镜中的细长管道内部进行杀菌的内窥镜。
本发明的内窥镜具有:
内窥镜主体,由铠装部件覆盖,并且,至少一端与外部连通的管道穿过其内部;
连通孔,设置在上述管道的途中,为对上述管道进行蒸汽杀菌而把蒸汽导入上述管道的内部。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通过下文中的说明就会非常明了。
附图说明
图1~图5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表示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内窥镜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结构图;
图2A是把内窥镜容纳在图1的托盘中的状态的图;
图2B是表示在图2A的插入部位置上的A-A断面的断面图;
图3是表示用高温高压蒸汽对图1中的内窥镜进行杀菌处理的高温高压蒸汽杀菌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4A是表示设置在图1的内窥镜中的管道系统,以及其一部分的第一变形例的结构的图;
图4B是表示设置在图1的内窥镜中的管道系统,以及其一部分的第二变形例的结构的图;
图5是详细表示清洗和杀菌处理等的重新处理的处理过程的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管道系统的图;
图7A和图7B涉及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7A是表示把内窥镜容纳在托盘的限制部的状态的操作部附近的图;
图7B是表示图7A的B-B断面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参照附图来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内窥镜装置1,例如,由下列部分构成:具有摄像单元的内窥镜2;光源装置3,其能够装卸地连接在内窥镜2上,向设置在内窥镜2中的光导向器提供照明光;图像信号处理器(videoprocessor)5,通过信号电缆4与内窥镜2连接起来,控制内窥镜2的摄像单元,同时,对从摄像单元获得的信号进行处理;以及监控器6,其显示从处理器5输出的、与被摄物体像相对应的图像。内窥镜2的外壳等结构部件,由具有耐高温高压蒸汽性能的部件构成,以便在内窥镜用于观察和处理之后,在清洗后能用高温高压蒸汽进行杀菌处理。
内窥镜2具有下列部件:细长的插入部7,其具有挠性,能插入被检查体内(更具体地,是体腔内)的;连接在插入部7的基端侧的操作部8;从操作部8的侧部延伸出来的,具有挠性的连接线(也称为通用线)9;连接器部10,设置在连接线9端部上,并能够装卸地连接在上述光源装置3上;电连接器部11,其设置在连接器部10的侧部,能够装卸地与连接在上述处理器5上的上述4连接。
在电连接器部11中,设有使内窥镜2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口37(参照图4A)。
在插入部7与操作部8的连接部,设有插入部侧防折部件12,其具有弹性部件,可防止连接部的急剧弯曲。在操作部8与连接线9的连接部,设有同样的操作部侧防折部件13。在连接线9与连接器部10的连接部,设有同样的连接器部侧防折部件14。
插入部7由下列部分构成:具有挠性的柔软的挠性管部15;弯曲部16,设置在挠性管部15的前端侧,通过操作部8的操作能够弯曲;硬质的前端部17,设置在该弯曲部16的前端侧,具有未图示的观察光学系统、照明光学系统等。
在前端部17中设有:送气送水喷嘴18,用于通过送气操作、送水操作,向未图示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外表面的光学部件喷射洗涤液体或气体;以及抽吸口,其是作为未图示的处理器具通道前端侧上的开口,用于使设置在插入部7中的处理器具穿过,抽吸体腔内的液体。此外,在该前端部17上还设有送液口,其朝向观察对象物开口,并用于喷射液体。
在连接器部10中,设有:气体供应管接头21,能够装卸地与内置在光源装置3中的、未图示的气体供应源连接;以及能够装卸地与作为液体供应源的送水箱22连接的送水箱加压管接头23和液体供应管接头24。
此外,还设有抽吸管接头25,其与通过上述抽吸口19进行抽吸用的、未图示的抽吸源连接。此外,还设有注入管接头26,其与通过送液口进行送水用的、未图示的送水单元连接。
此外,还设有接地端子管接头27,其用于在进行高频处理等时,当在内窥镜中产生高频泄漏电流的情况下,使泄漏的电流返回到高频处理装置中。
在操作部8中,设有下列部分:进行送气操作、送水操作的送气送水操作按钮28;用于进行抽吸操作的抽吸操作按钮29;用于进行上述弯曲部16的弯曲操作的弯曲操作旋钮30;遥控操作上述图像信号处理器5的多个遥控开关31;与上述处理器具通道连通的开口,即处理器具插入口32。
在内窥镜2的电连接器部11上能够装卸地连接有带压力调节阀的防水盖33。在带压力调节阀的防水盖33中,设有未图示的压力调节阀。
在高温高压蒸汽杀菌时,上述内窥镜2容纳在杀菌用容纳盒34中。
该容纳盒34由下列部分构成:上面侧开口,可以容纳内窥镜2的托盘35;以及覆盖该托盘35的上面侧的盖部件36。
在托盘35和盖部件36上设有多个未图示的通气孔,通过这些孔,水蒸气能够透过。
如图2A所示,在托盘35中形成有容纳限制部(简称限制部)49,其形成与内窥镜2的形状相对应的凹部(凹槽部),沿着该凹部,容纳并限制内窥镜2的各部分。限制部49形成为把内窥镜2的各部分容纳在规定的位置上。例如,在图2B中表示了图2A的插入部7的位置上的A-A断面。以能容纳插入部7的方式设置比其外径稍大一些的大致U字形的凹部,来形成限制部49。
图3表示把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2容纳起来,用高温高压蒸汽进行杀菌处理的高温高压蒸汽杀菌装置50。
该高温高压蒸汽杀菌装置50呈箱形形状,当打开设置在其前面的门51时,其内部设有用高温高压蒸汽进行杀菌处理的腔室52,把容纳了内窥镜2的托盘35,或者用盖部件36覆盖着托盘35的杀菌用容纳盒34投入其中,进行杀菌。
该腔室52的形状,例如,可以做成恰好能把一个容纳了内窥镜2的杀菌用容纳盒34放入其中。
作为通过高温高压蒸汽杀菌装置50等进行高温高压蒸汽杀菌的代表性的条件如下。
在美国标准协会承认、医疗器械开发协会发行的美国标准ANSI/AAMIST37-1992中,在预真空类型中,杀菌工序在132℃下进行4分钟,在重力式类型中,杀菌工序在132℃下进行10分钟。
关于高温高压蒸汽杀菌的杀菌工序时的温度条件,因高温高压蒸汽杀菌装置的形式和杀菌工序的时间不同而不同,一般地,设定在大约从115℃到138℃的范围内。在杀菌装置的内部,也可以设定在142℃左右。
关于时间条件,则因杀菌工序的温度条件不同而不同,一般地,设定在3分钟~60分钟左右。根据杀菌装置种类的不同,也可以设定在100分钟左右。
在该工序中的杀菌室内的压力,一般地,相对于大气压力,设定为+0.2MPa左右。
在一般的预真空类型的高温高压蒸汽杀菌工序中,包含:预真空工序,使收容了杀菌对象器械的杀菌室内在杀菌工序之前处于减压状态;以及此后把高温高压蒸汽送入杀菌室内并进行杀菌的杀菌工序。预真空工序,是用于在后面的杀菌工序中让蒸汽浸透到杀菌对象器械的细部的工序,通过使杀菌室内减压,高温高压蒸汽便遍布整个杀菌对象器械。
在预真空工序中的杀菌室内的压力,通常,相对于大气压力,设定为-0.07MPa~-0.09MPa左右。
为了使杀菌后的杀菌对象器械干燥,还包含在杀菌工序之后,再一次使杀菌室内处于减压状态的干燥工序。在该工序中,使杀菌室内减压,把蒸汽从杀菌室内排出去,促进杀菌室内的杀菌对象器械的干燥。在该工序中的杀菌室内的压力,通常,相对于大气压力,设定为-0.07~-0.09MPa左右。
下面,参照图4A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2中的有特点的结构。
图4A示意地表示内置在内窥镜2内部的各种各样的管道系统。
管道40大部分位于插入部7内,管道前端40a在前端部17中向外部开口,管道后端40b在操作部8中向外部开口。该管道40,是例如处理器具穿过用或者抽吸用的管道。
管道41大部分位于连接线9内,管道前端41a在操作部8中向外部开口,管道后端41b借助于抽吸管接头25,在连接器部10中向外部开口。该管道41是例如抽吸用的管道。
管道42大部分位于操作部8内,其管道前端与上述管道后端40b连通,而处于相通状态。因此,其管道前端侧通过管道后端40b,在操作部8中向外部开口。此外,该管道42的管道后端与管道前端41a连通,而处于相通状态,并在操作部8中向外部开口。该管道42是例如抽吸用的管道。
把来自未图示的抽吸器的管道(或者管),连接在管道后端41b(抽吸管接头25)上,用抽吸器进行抽吸操作,当把管道前端41a、管道后端40b堵塞时,就能利用管道41、42、40这一通路,从管道前端40a进行体液等的抽吸。
管道43大部分位于插入部7内,管道前端43a在前端部17中向外部开口,管道后端43b在操作部8中向外部开口。该管道43,例如,是在前端部17的镜面的清洗中进行送气和送水的送气送水用的管道。
管道44大部分位于连接线9内,其管道前端与管道后端43b相通,在操作部8的后端附近向外部开口,管道后端44b通过液体供应管接头24,在连接器部10中向外部开口。当堵塞管道后端43b,从管道后端44b(液体供应管接头24)送气或者送水时,就能从管道前端43a送气或送水。
管道45大部分位于插入部7内,管道前端45a在前端部17中向外部开口,管道后端45b在操作部8中向外部开口。
此外,管道46大部分位于连接线9内,管道前端46a在操作部8中向外部开口,管道后端46b通过注入管接头26,在连接器部10中向外部开口。
在操作部8中向外部开口的管道后端45b和管道前端46a通过连接管47连接。该连接管47设有连接管接头,该连接管接头能够装卸地分别连接在管道后端45b和管道前端46a上。
如图4A所示,在由连接管47连接管道后端45b和管道前端46a的状态下,管道45和管道46便形成了一根管道。通过连接管47的连接,就能作为如下的前方送水用的管道来使用,即,通过从管道后端46b输送液体,就能利用管道46、连接管47、管道45这样一条通路,从管道前端45a,例如,向观察对象物输送液体。
另一方面,在检查后等为了能够再次使用进行处理的重新处理时,其特点为,通过把连接管47拆卸下来,就能形成管道45和管道46的两端部可以与内窥镜2的外部连通的连通单元。
即,在以往的例子中,管道46和45是从连接器部10一直延伸到插入部7的前端部17的一根细长的管道,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处于连接器部10与插入部7的前端部17的大致中央附近的操作部8中,形成向外部开口的端部46a、45b。另外,端部46a、45b在设置于操作部8上的情况下,相对于连接器部10和插入部7的前端部17的管道整体长度,被设置在其中央附近的位置上。
并且,在内窥镜检查时,使两端部46a、45b连通,就与以往一样,具有输送流体的作用;在清洗和杀菌处理后能够再次使用的重新处理时,通过让两端部46a、45b向外部开口,便成为与下述同样的管道状态,即,两端分别以较短的管道长度与外部连通,从而能在短时间里完成重新处理的作业。
另外,该管道46、连接管47、管道45这一通路,虽然因例如内窥镜2的种类不同而不同,但都具有2m~5m左右的长度。为了利用管道46、连接管47、管道45从管道前端45a输送液体,需要制成Φ1~2左右的较细的管通路,如果不是这样,那么需要从管道后端46b输入大量的液体,或者不能从管道前端45a送出急速的的液体。此外,在与其它管道和未图示的内置物的关系上,也不能把直径做得太粗。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2中,内置有两端在插入部7或连接器部10中向外部敞开(开口)的各种管道。特别是对于细长的管道45、46来说,端部在操作部8中以相邻的方式开口,通过连接管47的连接,可以作为一根管道使用,并且,在重新处理时,可通过把连接管47拆卸下来,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清洗和杀菌处理了。
另外,在电连接器部11中,设有使该电连接器部11的铠装部件的外部与内部的空间部连通的通气口37。由此,在进行清洗的情况下,防水盖33被安装到电连接器部11上。
在图4A中,通过连接管47把在操作部8中开口的两端部45b和46a能够装卸地连接起来,但,也可以按如下方式来代替,即,如图4B所示,通过具有连接通道38的块状连接部件39,可以把端部45b和46a连接起来,使它们连通,也可以使它们分开。
此外,连接管47,特别是连接部件39,是用橡胶材料等非金属材料形成的简单的结构,价格便宜,由此,并不限定于作为重复使用的物品来使用,而可以作为一次性物品(用后就可丢弃的物品)来使用。
(参照图5)如下文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内窥镜2进行高温高压蒸汽杀菌时,要在把带压力调节阀的防水盖33安装在电连接器部11上的状态下进行。在该状态下,未图示的防水盖33的压力调节阀关闭,上述通气口用防水盖33堵塞,将内窥镜2的内部与外部水密地密闭起来。
此外,在杀菌作业的处理过程中,进行预真空工序和杀菌工序。在具有预真空工序的杀菌方法的情况下,实施下述那样的预真空工序的处理。
在预真空工序中,当作为杀菌室的腔室52内的压力减小,产生外部的压力低于内窥镜2内部的压力那样的压力差时,上述压力调节阀打开,通过上述通气口,内窥镜2的内部与外部连通,防止内窥镜2内部与腔室52内的压力产生很大的压力差。这样,内窥镜2就不会因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差而破损。
在杀菌工序中,当腔室52内被加压,当产生外部的压力高于内窥镜2内部的压力那样的压力差时,上述压力调节阀便关闭。这样,防水盖33可防止高温高压的蒸汽通过通气口37主动地侵入内窥镜2的内部。
另外,在预真空工序中被减压后的压力和在杀菌工序中被加压后的压力加在一起,则在内窥镜2的铠装件上处于被施加了从外部向内部的压力的状态。
在杀菌工序后还包含减压工序的方法的情况下,实施下述那样的减压工序的处理。
在减压工序中,腔室52的压力减小,产生外部的压力低于内窥镜2内部压力那样的压力差,几乎与此同时,上述压力调节阀打开,内窥镜2的内部通过上述通气口37与外部连通,防止内窥镜2的内部与腔室52内的压力产生很大的压力差。这样,内窥镜2就不会因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差而破损。
减压工序结束,便处于如下状态,即,腔室52内被加压,产生外部的压力高于内窥镜2内部压力那样的压力差。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如下特点,即设有连通单元,其能有选择地使管道45、管道46与内窥镜2的外部连通,从而如下文所说明的,能通过该连通单元在短时间内进行杀菌。
下面,参照图5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如图5所示,在进行内窥镜检查的情况下,如步骤S1所示,连接连接管47(或者连接部件39),进行内窥镜检查。
如上所述,通过把连接管47(或者连接部件39)连接在内窥镜2的操作部8中的端部45b、46a之间,就能设定成在内窥镜检查时用作前方送水管道的状态。
在内窥镜检查结束,为能够再次使用而进行重新处理的情况下,首先进行清洗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如步骤S2所示,把带压力调节阀的防水盖33安装在电连接器部11上,并且把连接管47(或者连接部件39)拆卸下来。
即,把防水盖33安装在电连接器部11上,对该电连接器部11进行防水处理,使得内窥镜2的铠装件的内部相对于外部处于确保水密的状态。
此外,在清洗作业后所进行的杀菌作业(后述)中,在减压或加压时,也能使安装在防水盖33上的压力调节阀适当地起作用。
此外,通过把连接管47(或者连接部件39)拆卸下来,便处于易于在短时间内清洗管道45、46内的状态(此外,即便是在后述的杀菌作业中,也处于易于在短时间内杀菌的状态)。
然后,如步骤S3中所示,进行外表面和管道内的清洗。
在步骤S3中,把水密状态下的内窥镜2插入清洗槽等中,对内窥镜2的外表面和管道内部进行清洗。在该清洗时,管道45和46的各自的两端是以较短的管道长度与外部连通,处于这样的管道状态下,与长的管道状态相比,对清洗液来讲,管道阻力变小,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清洗。
然后,如步骤S4所示,进行清洗液的冲洗和干燥之后,便结束清洗作业(清洗工序)。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同样在很短的时间里结束干燥等。
当该清洗工序结束后,便如步骤S5所示,把内窥镜2容纳在托盘35中。
这样,把内窥镜2容纳在杀菌用容纳盒34的托盘35中,用盖部件36覆盖。然后,如步骤S6所示,把容纳了内窥镜2的杀菌用容纳盒34,容纳(打包)在杀菌用包装(杀菌包装袋(peelpack)等)里。要可靠地打包到杀菌用包装中,以使得外部气体中的细菌不能侵入(空气、水蒸气透过,但细菌不能侵入)。
然后,进行从步骤S7到步骤S10的杀菌作业(杀菌工序)。首先,在步骤S7中,把处于容纳在托盘35(或者杀菌用容纳盒34)状态下的内窥镜2投入到图3所示的高温高压蒸汽杀菌装置50中。
在图5所示的杀菌作业中,在用高温高压蒸汽杀菌装置50进行步骤S9的高温高压蒸汽杀菌工序之前,先进行步骤S8的预真空工序(负压工序)的处理。
在具有预真空工序的杀菌方法的情况下,当在预真空工序中杀菌室内的压力减小,产生外部的压力低于内窥镜2内部的压力那样的压力差时,上述压力调节阀便打开,内窥镜2的内部与外部通过上述通气口37连通,防止内窥镜2的内部与腔室52内的压力产生很大的压力差。
在接下来的步骤S9的高温高压蒸汽杀菌工序中,当腔室52内被加压,产生外部的压力高于内窥镜2内部的压力那样的压力差时,上述压力调节阀关闭。由此,防水盖33可防止高温高压的蒸汽通过上述通气口37主动地侵入内窥镜2的内部。
另外,在预真空工序中被减压后的压力和在杀菌工序中被加压后的压力加在一起,在内窥镜2的铠装件上处于被施加了从外部向内部的压力的状态。
由于在高温高压蒸汽杀菌工序中,管道45、46也分别形成为两根较短的管道,并分别处于在操作部8中开口的状态,所以,能使蒸汽快速地遍布管道46、管道45内。即,能在比以往的例子短得多的时间内,用高温高压蒸汽对管道46、管道45内部进行杀菌。
在高温高压蒸汽杀菌工序之后,实施步骤S10中所示的减压工序(真空干燥工序)的处理。
在减压工序中,腔室52内的压力减小,产生外部的压力低于内窥镜2内部的压力那样的压力差,几乎与此同时,上述压力调节阀打开,内窥镜2的内部与外部通过上述通气口37连通,防止内窥镜2的内部与腔室52内的压力产生很大的压力差。这样,内窥镜2就不会因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差而破损。然后,进行干燥。
当利用减压工序对内窥镜干燥后,腔室52内被加压,返回到常压。在这种情况下,处于产生如下的压力差状态,即,外部压力高于内窥镜2内部压力,上述压力调节阀关闭。
然后,把包裹在杀菌用包装里的内窥镜2从高温高压蒸汽杀菌装置50中取出来。
然后,如步骤S11所示,在进行内窥镜检查之前,把杀菌用包装拆开,把经过杀菌并容纳在杀菌用容纳盒34中的内窥镜2取出来。然后,如步骤S1所示的那样,通过连接连接管47后,就能再次用于内窥镜检查了。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方式,通过在重新处理时把连接管47(或者连接部件39)拆卸下来,就能把两端之间较长的管道分成两根短管道,从而能在短时间里结束管道内的清洗和蒸汽杀菌。
下面,对蒸汽杀菌的情况作进一步的补充说明。
在高温高压蒸汽杀菌工序中,内窥镜2容纳在图3所示的高温高压蒸汽杀菌装置50的腔室52内,通过被送入到腔室52内的高温高压蒸汽进行杀菌。
此时,必须使蒸汽充分地遍布图4A中所示的各管道内部。
为了使蒸汽充分地遍布管道内部,尽量使用粗而短的管道能高效率地在短时间里进行杀菌,可是,像图4A中所示的管道,特别是,由于管道46、连接管47、管道45这些管道都是细而长的结构,要让蒸汽充分地遍布整个管道内部进行杀菌,要花费很多时间。
可是,在本结构中,在杀菌工序时,通过去掉连接管47,处于敞开状态,内窥镜2的管道46和管道45便分别成为短的管道,并处于能与外部连通的状态。因此,就能在短时间里把蒸汽送入管道46、45中,与用一根管道连通的以往的例子相比,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杀菌处理。
此时,通过把连接管47或连接部件39(连接通道38)这样的连接部件设置在操作部8上,就能把它们设定成位于管道45和管道46的大致中心附近的位置上。由此,与设置在中心附近以外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加高效率地对管道45和管道46进行蒸汽杀菌。
此外,在手术医生使用内窥镜2进行内窥镜检查时,是连接了连接管47或者连接部件39后使用的。这样,管道46和管道45就成了一条通道,就能通过从管道后端46b输入液体,用必要的动量把液体从管道前端45a输送出去。
此外,把连接管47或连接部件39作为廉价的一次性用品使用,就可以省去对连接管47或连接部件39本身进行清洗、消毒和杀菌的劳力和时间,从而能提供简单的清洗、消毒和杀菌单元。
因此,按照本实施方式,具有能快速对容纳在内窥镜2中的管道内部进行杀菌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图6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2B的管道系统。本实施方式如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那样连通,即第一实施方式的管道45的管道后端45a和管道46的管道前端46b在操作部8内形成一根通道。而且,连通通道56是这样形成的,设置在操作部8内部,管道与操作部8的外部连通。
更具体的说,如图6所示,管道45大部分位于插入部7内,管道前端45a在前端部17中向外部开口,而管道后端侧连接在连通通道56上。
此外,管道46大部分位于连接线9内,管道前端与管道45相通,并连接在连通通道46上,管道后端46b通过注入管接头26在连接器部10中向外部开口。
上述连通通道56通常(除了清洗工序时或者杀菌工序时之外)通过截止阀57来堵塞连通通道56本身。通过堵塞该连通通道56,就能作为如下的前方送水用的管道来使用,即,通过从管道后端44b输送液体,利用管道48和管道44这条通路,从管道前端44a,例如,向观察对象物输送液体。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内窥镜2B在高温高压蒸汽杀菌的杀菌工序中,在通过被送入图3的高温高压蒸汽杀菌装置50的腔室52内的高温高压蒸汽进行杀菌时,需要让蒸汽充分地遍布图6中所示的各管道内部。
在本结构中,在杀菌工序时,通过去掉截止阀57而敞开,就能使蒸汽迅速地遍布管道46、管道45。
手术医生使用内窥镜2B时,可用截止阀57堵塞连通通道56来使用。这样,管道46和管道45就成了一条通道,就能通过从管道后端46b送入液体,并从管道前端45a急速喷出。
另外,堵塞连通通道56的截止阀57也可以是把连通通道56整体堵塞的结构。这样,在管道46与管道45的连接部中产生的阶梯差就变小,例如,在从管道后端46b输送液体时,在经过管道46向管道45流动时,能以该连接部中的管道阻力的变化为最小限度的状态通过。这样,通过管道连接部时的液体流速的损失很小,能以充分的动量从管道前端45a送出去。
此外,通过把连通通道56设置在操作部8中,就能使它位于管道45与管道46的大致中心附近的位置。这样,在高温高压蒸汽杀菌工序时,就能以很高的效率使蒸汽遍布各管道45、管道46中。
此外,通过把连通通道56设置在操作部8的内部,从操作部8延伸出来的截止阀57的凸起形状就能变小,在检查时等手术医生把持操作部8进行操作时,能获得良好的操作性能。
因此,按照本实施方式,具有能更加快速地对内置在内窥镜2B中的管道内部进行杀菌的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7A和图7B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7A是表示把内窥镜2B容纳在托盘35的限制部49中的状态的操作部8附近的图。
当内窥镜检查结束时,进行内窥镜2B的清洗,其后,为了进行清洗之后的高温高压蒸汽杀菌工序,要以规定的形状把内窥镜2B容纳在图2所示的托盘35中。
此时,操作部8周围的限制部49a,如图7A所示,做成沿着操作部8的形状的凹部,与此相对,被设定成如果不把安装在操作部8上的截止阀57完全从操作部8拆卸下来,则截止阀57便会凸出,就不能把操作部8容纳在托盘35中。
此外,本实施方式在把容纳了内窥镜2B的托盘35的杀菌用容纳盒34,投入到图3所示的高温高压蒸汽杀菌装置50中的情况下,腔室52的形状,例如做成刚刚能把一个容纳了内窥镜2B的杀菌用容纳盒34放入其中。
其它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在把内窥镜2B容纳在托盘35中时,如果是把截止阀57安装在操作部8上的状态,由于具有操作部8的凸起形状部分,会与限制部49a发生干涉,就不能完全容纳。这样,由于如果不把截止阀57从操作部8上拆卸下来,操作部8就不能完全容纳,因此能事先防止忘记把截止阀57拆卸下来。即,限制部49a成为确认是否忘记把截止阀57拆卸下来的单元,或者把这件事通知给使用者的单元。
此外,即使在上述没有把内窥镜2B完全容纳在托盘35中的状态下,使用者试图把它投入到高温高压蒸汽杀菌装置50中时,也不能把托盘35放入腔室52中,从而能成为如下的确认单元,即,确认是否使用者确保了管道46和管道45在操作部8中与外部连通的状态。
这样,除了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之外,还能更加可靠地进行在适当的状态下的杀菌。
另外,本实施方式是在图6的内窥镜2B的情况下进行说明的,但,很明显,它也同样能适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2的情况。
很明显,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能在很宽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构成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除了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之外,不受那些特定的实施方式限制。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内窥镜作为一种对内部管道进行观察的、需要杀菌的装置,是很有用的。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具有:
内窥镜主体,其由铠装部件覆盖,并且至少一端与外部连通的管道穿过其内部;
连通孔,其设置在上述管道的途中,为对上述管道进行蒸汽杀菌而把蒸汽导入上述管道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道穿过上述内窥镜主体的内部,并且其两端与内窥镜的外部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能有选择地封闭上述连通孔的封闭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通孔在内窥镜使用时通过封闭部件来封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通孔在高温高压蒸汽杀菌时,敞开基于上述封闭部件的封闭状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道是流体流出用的管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道是前方送水用的管道。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通通道设置在操作部的一部分上。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状态通知部,其在高温高压蒸汽杀菌装置运转之前,在没有通过上述连通孔把上述管道与内窥镜外部连通起来的情况下,把该非连通状态通知给使用者。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道的内径小于等于6mm。
11.一种内窥镜的高温高压蒸汽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杀菌工序,其通过从连通孔送入高温高压蒸汽来进行杀菌,上述连通孔设置在穿过上述内窥镜主体内部的、至少一端与外部连通的管道的途中,为对上述管道进行蒸汽杀菌,把蒸汽导入上述管道的内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窥镜的高温高压蒸汽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能使清洗液从上述连通孔流入并进行清洗的清洗工序。
13.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具有:
由铠装部件覆盖的内窥镜主体;
管道,其穿过上述由铠装部件覆盖的内窥镜主体的内部,两端与外部连通,同时,在上述两端以外的部位上向上述外部敞开,并且能有选择地通过封闭部件封闭该敞开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道由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构成,上述第一管道的一端向外部开口,同时,另一端在上述敞开部具有开口,上述第二管道的一端向外部开口,同时,另一端在上述敞开部具有开口;
上述封闭部件具有连接管道,其把上述敞开部中的上述第一管道的开口,和上述第二管道的开口互相连接起来。

Claims (12)

1.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具有:
内窥镜主体,其由铠装部件覆盖,并且至少一端与外部连通的管道穿过其内部;
连通孔,其设置在上述管道的途中,为对上述管道进行蒸汽杀菌而把蒸汽导入上述管道的内部。
2.权利要求1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道穿过上述内窥镜主体的内部,并且其两端与内窥镜的外部连通。
3.权利要求1或2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能有选择地封闭上述连通孔的封闭部件。
4.权利要求3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通孔在内窥镜使用时通过封闭部件来封闭。
5.权利要求3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通孔在高温高压蒸汽杀菌时,敞开基于上述封闭部件的封闭状态。
6.权利要求3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道是流体流出用的管道。
7.权利要求6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道是前方送水用的管道。
8.权利要求3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通通道设置在操作部的一部分上。
9.权利要求3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状态通知部,其在高温高压蒸汽杀菌装置运转之前,在没有通过上述连通孔把上述管道与内窥镜外部连通起来的情况下,把该非连通状态通知给使用者。
10.权利要求3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道的内径小于等于6mm。
11.一种内窥镜的高温高压蒸汽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杀菌工序,其通过从连通孔送入高温高压蒸汽来进行杀菌,上述连通孔设置在穿过上述内窥镜主体内部的、至少一端与外部连通的管道的途中,为对上述管道进行蒸汽杀菌,把蒸汽导入上述管道的内部。
12.权利要求11的内窥镜的高温高压蒸汽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能使清洗液从上述连通孔流入并进行清洗的清洗工序。
CNB2004800212423A 2003-07-24 2004-07-22 内窥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446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35/2003 2003-07-24
JP2003201235A JP3850394B2 (ja) 2003-07-24 2003-07-24 内視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6077A true CN1826077A (zh) 2006-08-30
CN100484461C CN100484461C (zh) 2009-05-06

Family

ID=34100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2124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4461C (zh) 2003-07-24 2004-07-22 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050065403A1 (zh)
EP (1) EP1656878B1 (zh)
JP (1) JP3850394B2 (zh)
CN (1) CN100484461C (zh)
AT (1) ATE513502T1 (zh)
WO (1) WO200500922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3074A (zh) * 2016-07-08 2018-01-16 深圳市先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内窥镜灭菌方法、密封箱式灭菌方法、环氧乙烷灭菌袋
CN110151102A (zh) * 2013-12-02 2019-08-23 安都乔斯公司 用于观察内窥镜的流体分配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65474B2 (en) * 2009-05-19 2013-06-18 Intuitive Surgical Operations, Inc. Cleaning of a surgical instrument force sensor
JP4912669B2 (ja) * 2005-11-11 2012-04-11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洗滌消毒装置
JP5289525B2 (ja) * 2011-08-23 2013-09-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及び内視鏡の滅菌方法
US10874406B2 (en) 2017-02-28 2020-12-29 MFr Technologies, Inc. Handheld surgical instru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82301U (ja) * 1983-05-18 1984-12-05 株式会社 町田製作所 防水型内視鏡
US4771766A (en) * 1986-07-08 1988-09-20 Kabushiki Kaisha Machida Seisakusho Guide tube assembly of endoscope
JP3414531B2 (ja) * 1994-12-27 2003-06-09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管路切り換え装置
JP3015277B2 (ja) * 1995-05-16 2000-03-06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
JP3653158B2 (ja) 1997-03-03 2005-05-25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内視鏡の管路構造
JP3335561B2 (ja) 1997-07-23 2002-10-21 富士写真光機株式会社 内視鏡の管路構造
US5891014A (en) * 1997-07-18 1999-04-06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Passage structure in endoscope and adapter used when washing passages in endoscope
JP3615059B2 (ja) 1998-08-07 2005-01-2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オートクレーブ滅菌処理方法
DE19941320B4 (de) * 1998-09-01 2005-07-2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Zur Autoklavensterilisation geeignetes Endoskop
AU755635B2 (en) * 1998-10-01 2002-12-19 Minntech Corporation Endoscope reprocessing and sterilization system
US6412334B1 (en) * 2000-02-07 2002-07-02 Steris Inc. Leak detector for endoscopes
JP3488170B2 (ja) 2000-03-21 2004-01-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2002017652A (ja) * 2000-06-30 2002-01-2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装置
JP2002065577A (ja) * 2000-08-28 2002-03-0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JP2002336190A (ja) * 2001-03-12 2002-11-2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JP2003153853A (ja) * 2001-11-22 2003-05-2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JP4159282B2 (ja) * 2001-12-10 2008-10-0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
US7699773B2 (en) * 2003-03-06 2010-04-20 Precision Optics Corporation Repairable endoscop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1102A (zh) * 2013-12-02 2019-08-23 安都乔斯公司 用于观察内窥镜的流体分配设备
CN110151102B (zh) * 2013-12-02 2022-04-01 安都乔斯公司 用于观察内窥镜的流体分配设备
CN107583074A (zh) * 2016-07-08 2018-01-16 深圳市先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内窥镜灭菌方法、密封箱式灭菌方法、环氧乙烷灭菌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50603B2 (en) 2010-12-14
CN100484461C (zh) 2009-05-06
US20070293723A1 (en) 2007-12-20
ATE513502T1 (de) 2011-07-15
US20050065403A1 (en) 2005-03-24
JP2005040221A (ja) 2005-02-17
EP1656878A1 (en) 2006-05-17
EP1656878B1 (en) 2011-06-22
JP3850394B2 (ja) 2006-11-29
EP1656878A4 (en) 2007-06-06
WO2005009228A1 (ja) 2005-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09826A (zh) 内窥镜、内窥镜系统以及过滤单元
CN200963126Y (zh) 内窥镜插入辅助工具和内窥镜装置
JP3905320B2 (ja) 内視鏡用高温高圧蒸気滅菌容器及び内視鏡洗滌滅菌システム
CN1717194A (zh) 内窥镜可挠管
CN1628600A (zh) 内窥镜的插入辅助器械
CN1878496A (zh) 灭菌用收纳箱和内窥镜系统
JP2002017657A (ja) 内視鏡
CN1826077A (zh) 内窥镜
JP2013066666A (ja) 流体管路切換装置および内視鏡
JP2003153853A (ja) 内視鏡
US20120130174A1 (en) Rapid Endoscopic Gastrointestinal Irrigation System fo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CN1747762A (zh) 体外循环管连接器
JP2012254153A (ja) 内視鏡用流体噴射ノズルユニット及び内視鏡
US20180250096A1 (en) Catheter rinsing chamber
CN209899462U (zh) 与管状器械配合使用的冲洗吸引装置
JP2000126111A (ja) 内視鏡
CN112515612B (zh) 一种可替换组件的内镜装置及外鞘管
JP2014057637A (ja) 内視鏡洗浄消毒システム
JP2006042874A (ja) 内視鏡
RU125446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текучими средами в эндоскопе
CN217938181U (zh) 软式电子鼻咽喉镜隔离套
JP2003000526A (ja) 内視鏡
CN211187139U (zh) 内镜套及内窥镜机构
CN214017488U (zh) 一种胸腔镜自动清洁装置
JP2006167064A (ja) 内視鏡の給水接続アダプ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06

Termination date: 2018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