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5313A - 液晶显示器的驱动装置与包含该装置的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器的驱动装置与包含该装置的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15313A
CN1815313A CNA2006100061778A CN200610006177A CN1815313A CN 1815313 A CN1815313 A CN 1815313A CN A2006100061778 A CNA2006100061778 A CN A2006100061778A CN 200610006177 A CN200610006177 A CN 200610006177A CN 1815313 A CN1815313 A CN 1815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apacitor
lcd
wire
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061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15313B (zh
Inventor
宋锡天
朴根佑
李相勋
崔弼模
金雄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15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5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15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53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3/00Measuring 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3/22Feeler-pin gauges, e.g. dial gaug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96Generation of voltages supplied to electrode driv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6Handl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s [EMI], covering emitted as well as received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09G3/367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驱动装置,包含:传送栅极电压的信号线;生成栅极电压的栅极电压生成器;放置在栅极电压生成器与栅极电压线之间的开关单元;以及生成用来控制开关单元的控制信号的信号控制器。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器的驱动装置与包含该装置的液晶显示器
相关申请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5年2月2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05-0009507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融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驱动装置与包含该装置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一般地,液晶显示器(LCD)包含:液晶(LC)面板单元,包含配备有像素电极与共同电极的两个面板;以及在其间插入的、具有电介质各向异性的LC层。像素电极按矩阵排列,并且连接到开关元件,例如薄膜晶体管(TFT),以向该开关元件依次提供对于行的数据电压。共同电极覆盖上面板的整个表面,并且被供给共同电压。从电路的观点看,像素电极、共同电极、以及LC层形成LC电容器,并且LC电容器以及与其连接的开关元件一起为像素基本单元。
LCD是进行以下工作的设备:通过向布置在两个面板之间的液晶层施加电场并且调节电场强度以调整穿过液晶层的光的透射率而显示图像。同时,为了防止LC层由于单方向电场而退化,对于每一帧、每一行、或者每个点都将数据电压的极性相对于共同电压翻转,或者将数据电压与共同电压的极性一起翻转。
作为小到中型显示设备的LCD使用双显示设备,该设备在其内外两侧都有面板单元。
双显示设备包含:安装在内侧上的主面板单元;安装在外侧上的辅面板单元;配备有传送来自外部设备的输入信号的信号线的驱动用柔性印刷电路薄膜(FPC);将主面板单元连接到辅面板单元的辅FPC;以及控制上述元件的集成芯片。
LCD包含:面板单元,配备有包含开关元件与显示信号线的像素;栅极驱动器,提供对于显示信号线的栅极线的栅极导通电压与栅极截止电压,以导通/截止开关元件;以及数据驱动器,提供对于显示信号线的数据线的数据信号,以通过导通的开关元件,向像素施加数据电压。并且集成芯片生成用来控制主面板单元与辅面板单元的控制信号与驱动信号,该集成芯片一般安装为玻璃上芯片(COG)。另外,栅极驱动器可以由开关元件形成,以集成到面板单元的边沿上。另外,该集成芯片包含栅极电压生成器,用来向栅极驱动器提供栅极导通电压与栅极截止电压。
相应的高压与低压线沿面板单元的边沿放置在内侧与外侧,以防止在制造LCD过程中的静电破坏。在高压线与低压线之间连接包含多个二极管的二极管单元,并且数据线连接到二极管单元,以通过预定路径向外释放进入面板单元中心的静电电荷,由此保护面板单元。
高与低压线连接在集成芯片与栅极驱动器之间,并且在(例如)移动电话的正常操作模式下分别发送栅极导通电压与栅极截止电压。
当向LCD供电时,栅极电压生成器开始生成栅极导通电压与栅极截止电压。需要一短暂时间以达到稳态电压(此后称为“稳定电压”)。此时,处于未达到稳定电压的状态的过渡电压被传送到高与低压线,并且所述二极管(例如在两个电压线之间连接的两个二极管)作为电阻器,以分割过渡电压。由此,向在两个二极管之间连接的每条数据线提供经分割的电压,并且由此电流流至像素的开关元件。泄露电流流至LC电容器,该LC电容器在开关元件截止状态下被充电。在LC电容器中的充电电压激活LC。相应地,在LCD的屏幕上显示沿数据线的垂直条纹,或者在其上显示沿栅极线的水平条纹。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驱动装置,包含传送栅极电压的信号线,生成栅极电压的栅极电压生成器,放置在栅极电压生成器与栅极电压线之间的开关单元,以及生成用来控制开关单元的控制信号的信号控制器。开关单元可以在栅极电压达到稳态之后被导通。
该驱动装置可以进一步包含:第一电容器,其一端连接在栅极电压生成器与开关单元之间,另一端连接到地电压;以及第二电容器,其一端连接到所述信号线,另一端连接到地电压。第一电容器的电容可以大于第二电容器的电容。第一电容器电容与第二电容器电容的比例可以大于大约100∶1。
栅极电压生成器可以包含:生成栅极导通电压的栅极导通电压生成器,以及生成栅极截止电压的栅极截止电压生成器。所述信号线可以包含:传送栅极导通电压的第一电压线,以及传送栅极截止电压的第二电压线。开关单元可以包含:连接到栅极导通电压生成器的第一开关元件,以及连接到栅极截止电压生成器的第二开关元件。
该驱动装置可以进一步包含:第一电容器,其一端连接在栅极导通电压生成器与第一开关元件之间,另一端连接到地电压;第二电容器,其一端连接在栅极截止电压生成器与第二开关元件之间,另一端连接到地电压;第三电容器,其一端连接到第一电压线,另一端连接到地电压;以及第四电容器,其一端连接到第二电压线,另一端连接到地电压。
第一电容器的电容以及第二电容器的电容可以大于第三电容器的电容以及第四电容器的电容。第一电容器电容对第三电容器电容的比例、以及第二电容器电容对第四电容器电容的比例可以分别大于大约100∶1。在第一与第二电容器被充电之后,可以导通第一与第二开关元件。
液晶显示器包含面板单元,该面板单元配备有栅极线以及数据线与其连接的多个像素,并且此处驱动装置可以进一步包含:驱动该面板单元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可以包含开关单元。
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含:按矩阵排列的多个像素;配备有连接到所述像素的栅极线与数据线的面板单元;向栅极线施加栅极信号的栅极驱动器;向数据线施加数据电压的驱动电路;连接在数据线与驱动电路之间的多个传输门;以环形沿面板单元的边沿放置的第一电压线;以环形沿面板单元的边沿、并且在第一电压线的外侧放置的第二电压线;第一二极管单元,包含第一二极管组,该第一二极管组与驱动电路分开放置,串联在第一与第二电压线之间的,并且包含多个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单元,包含第二二极管组,该第二二极管组靠近驱动电路放置,串联在第一与第二电压线之间,并且包含多个二极管;生成分别通过第一与第二电压线施加到栅极驱动器的栅极导通电压以及栅极截止电压的栅极电压生成器;以及分别连接在栅极电压生成器与第一电压线、以及栅极电压生成器与第二电压线之间的第一与第二开关元件。
每条数据线的一端可以连接在第一二极管组之间,并且其另一端通过多个传输门中的一个连接到第二二极管组。
该液晶显示器可以进一步包含:信号控制器,其开关控制信号导通/截止第一与第二开关元件。
栅极电压生成器可以包含:生成栅极导通电压的栅极导通电压生成器,以及生成栅极截止电压的栅极截止电压生成器。
该液晶显示器可以进一步包含:第一电容器,其一端连接在栅极导通电压生成器与第一开关元件之间,另一端连接到地电压;第二电容器,其一端连接在栅极截止电压生成器与第二开关元件之间,另一端连接到地电压;第三电容器,其一端连接到第一电压线,另一端连接到地电压;以及第四电容器,其一端连接到第二电压线,另一端连接到地电压。
第一电容器的电容以及第二电容器的电容可以大于第三电容器的电容以及第四电容器的电容。第一电容器电容与第三电容器电容的比例可以大于大约100∶1。第二电容器电容与第四电容器电容的比例可以大于大约100∶1。
可以在第一与第二电容器被充电之后,导通第一与第二开关元件。第一与第二二极管组可以按逆向方向连接。每条数据线的一端可以连接在第一二极管组之间,并且其另一端通过多个传输门中的一个连接到第二二极管组。
驱动电路可以包含所述栅极电压生成器,并且可以包含所述第一与第二开关元件。驱动电路可以包含所述信号控制器。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可以变得更明白,其中: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LCD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LCD的方框图;
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LCD的像素的结构与等效电路图;
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LCD的示意图;
图5显示图4的LCD的部分放大图;
图6显示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LCD的驱动装置的等效电路图;以及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CD的驱动装置的栅极导通电压与开关控制信号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后将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夸大了层与区的厚度。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应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基底、或者面板等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之上”时,其可以直接在该另一元件之上,或者可能存在居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时,不存在居间元件。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LCD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LCD的方框图,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CD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CD包含:两个面板单元,即主面板单元300M与辅面板单元300S;附接于主面板单元300M的FPC 650,附接于主辅面板单元300M、300S之间的辅FPC 680,以及安装在主面板单元300M之上的集成芯片700。
FPC 650附接于主面板单元300M的一侧,并且具有在折叠状态下暴露辅面板单元300S的开口690。
FPC 650在其下侧具有连接器660,其中从外部设备输入信号,以及多条信号线(未示出),用来将集成芯片700电连接到面板单元300M与300S。通过将其显著放大,这些信号线在集成芯片700与面板单元300M及300S的附接点的连接点中形成焊盘(pad)(未示出)。
辅FPC 680附接于主面板单元300M另一侧与辅面板单元300S一侧之间,并且配备有信号线SL2与DL,用来电连接集成芯片700与辅面板单元300S。
面板单元300M与300S分别包含形成屏幕的显示区域310M与310S、外围区域320M与320S。外围区域320M与320S可以包含挡光层(未示出)(“黑矩阵”),用来阻挡光。FPC 650与680附接于外围区域320M与320S的挡光区域。
如图2所示,每个面板单元300M与300S都包含:多条显示信号线,包括多条栅极线G1-Gn以及多条数据线D1-Dm;多个与其连接、并且基本按矩阵排列的像素;以及向栅极线提供信号的栅极驱动器400。大部分像素与显示信号线G1-Gn及D1-Dm放置在显示区域310M与310S之中,并且栅极驱动器400M与400S位于外围区域320M与320S之中。在其中放置栅极驱动器400M与400S的地方,外围区域320M与320S具有更大的宽度。
另外,如图1所示,部分数据线D1-Dm通过副FPC 680连接到辅面板单元300S。即,两个面板单元300M与300S共享数据线D1-Dm的部分,并且在图1中显示了其线DL。
显示信号线G1-Gn及D1-Dm配备在下面板100上,并且包含:传送栅极信号(称为扫描信号)的多条栅极线G1-Gn以及传送数据信号的多条数据线D1-Dm。栅极线G1-Gn基本沿行方向延伸,并且其基本相互平行,而数据线D1-Dm基本沿列方向延伸,并且其基本相互平行。利用焊料或者各向异性导电膜(ACF),将FPC 650的焊盘、连接器680M与680S的焊盘、以及每个面板单元300M与300S的焊盘相互电连接。
每个像素都包含:连接到显示信号线G1-Gn及D1-Dm的像素开关元件Q;以及连接到像素开关元件Q的LC电容器CLC与存储电容器CST。可以省略存储电容器CST
诸如TFT等像素开关元件Q配备在下面板100上,并且具有三个接线端:连接到栅极线G1-Gn中一个的控制接线端;连接到数据线D1-Dm中一个的输入接线端;以及连接到LC电容器CLC与存储电容器CST的输出接线端。
如图3所示,面板单元300包含下面板100、上面板200、以及插入其间的LC层3。显示信号线G1-Gn、D1-Dm及像素开关元件Q配备在下面板100上。
LC电容器CLC包含:配备在下面板100上的像素电极190、配备在上面板200上的公共电极270、以及作为电极190与270之间的电介质的LC层3。像素电极190连接到像素开关元件Q,公共电极270覆盖上面板100的整个表面并且被提供公共电压Vcom。可替换地,像素电极190与公共电极270两者(其具有条或带形状)可以配备在下面板100上。
存储电容器CsT为LC电容器CLC的辅助电容器。存储电容器CST包含像素电极190以及分离的信号线(未示出),其配备在下面板100上,通过绝缘体与像素电极190重叠,并且被提供诸如公共电压Vcom的预定电压。可替换地,存储电容器CST包含像素电极190以及称为先前栅极线的邻近栅极线,其通过绝缘体与像素电极190重叠。
对于彩色显示器,每个像素唯一地表示三原色中的一种,例如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空间划分),或者在时间上依次表示三原色(时间划分),由此获得所希望的颜色。图2显示空间划分的例子,其中每个像素都包含在上面板200面向像素电极190的区域上表示三原色之一的滤色器230。可替换地,滤色器230配备在下面板100上的像素电极190上面或者之下。
一对用来偏振光的偏光器(未示出)附接在像素单元300的上下面板100、200的外表面上。
栅极电压生成器750生成栅极导通电压Von以及栅极截止电压Voff,以施加到栅极驱动器400M与400S上。
栅极驱动器400M与400S合成栅极导通电压Von以及栅极截止电压Voff,以生成施加到栅极线G1-Gn的栅极信号。栅极驱动器400M、400S和像素开关元件Q一起形成以进行集成,并且分别通过信号线SL1与SL2连接到集成芯片700。
通过配备在连接器660与FPC 650上的信号线,向集成芯片700提供外部信号,并且集成芯片700通过配备在外围区域320M与辅FPC 680上的信号线提供经处理的信号,以控制主面板单元300M与辅面板单元300S。集成芯片700包含图2所示的栅极电压生成器750、灰度电压生成器800、数据驱动器500、以及信号控制器600。
灰度电压生成器800生成与像素透射率相关的一组或两组灰电压。当生成两组灰电压时,一组中的灰电压相对于公共电压Vcom具有正极性,而另一组中的灰电压相对于公共电压Vcom具有负极性。
数据驱动器500通过传输门TG1-TG6连接到面板单元300的数据线D1-Dm,并且向数据线D1-Dm施加从灰度电压生成器800提供的灰电压中选择的数据电压。
信号控制器600控制栅极驱动器400与数据驱动器500。
现在将参照图1与2详细描述显示设备的操作。
从外部设备(未示出)向信号控制器600提供图像信号R、G、B,以及控制图像信号R、G、B显示的输入控制信号。输入控制信号包含(例如)垂直同步信号Vsync、水平同步信号Hsync、主时钟MCLK、以及数据使能信号DE。在生成栅极控制信号CONT1、数据控制信号CONT2、开关控制信号CONT3、CONT4,并且响应于输入控制信号处理图像信号R、G、B以适合于面板单元300M、300S的操作之后,信号控制器600向栅极驱动器400M、400S提供栅极控制信号CONT1,向数据驱动器500提供经处理的图像信号DAT与数据控制信号CONT2,并且向传输门TG1-TG6以及第一与第二开关元件SW1、SW2提供开关控制信号CONT3、CONT4。
栅极控制信号CONT1包含:用来通知栅极驱动器帧开始的垂直同步开始信号STV,用来控制栅极导通电压Von的输出时间的栅极时钟信号CPV,以及用来定义栅极导通电压Von宽度的输出使能信号OE。
数据控制信号CONT2包含:用来通知数据驱动器500水平周期开始的水平同步开始信号STH,用来指示数据驱动器500向数据线D1-Dm施加适当数据电压的负载信号LOAD或TP,数据时钟信号HCLK,以及用来(相对于公共电压Vcom)翻转数据电压极性的翻转控制信号RVS。
开关控制信号CONT3、CONT4控制传输门TG1-TG6、以及第一与第二开关元件SW1与SW2,并且具有高与低电平。
数据驱动器500从信号控制器600接收对于像素行的经处理的图像信号DAT,并且将经处理的图像信号DAT转换为从灰度电压生成器800提供的灰电压中选择的模拟数据电压,并且响应于来自信号控制器600的数据控制信号CONT2,通过已导通的传输门TG1-TG6将该数据电压施加到数据线D1-Dm
响应于来自信号控制器600的栅极控制信号CONT1,栅极驱动器400M与400S将栅极导通电压Von施加到栅极线G1-Gn,由此导通连接到栅极线G1-Gn的像素开关元件Q。
对于像素开关元件Q的导通时间(其被称为“一个水平周期”或者“1H”,并且等于水平同步信号Hsync、数据使能信号DE、以及栅极时钟信号CPV的一个周期),数据驱动器500施加数据电压到相应的数据线D1-Dm。通过已导通的像素开关元件Q,将数据电压依次施加到相应的像素。
施加到像素的数据电压与公共电压Vcom之间的差异表示为LC电容器CLC充电电压,即像素电压。液晶分子具有依赖于像素电压幅度的方向,并且该方向决定了通过LC电容器CLC的光的偏振。偏光器将光偏振转换为光透射率。
通过重复上述过程,在一帧期间依次向所有栅极线G1-Gn提供栅极导通电压Von,由此向所有像素施加数据电压。当在完成一帧之后开始下一帧时,控制施加到数据驱动器500的翻转控制信号RVS,使得数据电压极性翻转(“帧翻转”)。可以控制翻转控制信号RVS,使得一帧中在数据线中流动的数据电压的极性被翻转(“行翻转”、“点翻转”),或者一个数据分组中数据电压的极性被翻转(“列翻转”、“点翻转”)。
现在参照图4-7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LCD。
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LCD的示意图,图5显示图4的LCD的部分放大图,图6显示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LCD的驱动装置的等效电路图,以及图7为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LCD的驱动装置的栅极导通电压与开关控制信号的时序图。
图4显示主面板单元300M,其将被作为例子描述。
参照图4,集成芯片700置于面板单元300M的下侧,并且栅极驱动器400M集成在其右侧。高压线31、31a、31b以及低压线32、32a、32b以环形状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在显示区域DA之外的外围区域上连接在集成芯片700与栅极驱动器400M之间。
电压线31与32连接在集成芯片700与栅极驱动器400M之间,并且电压线31a与32a相对于集成芯片700分别按逆时针方向与顺时针方向连接在其间。电压线31b与32b分别连接在电压线31、32与电压线31a、32a之间。高压线31、31a、31b置于内侧,低压线32、32a、32b置于外侧,并且高压线31、31a以及低压线32、32a通过栅极驱动器400M相互连接。
集成芯片700的每个通道33连接到三个传输门TG,并且每个传输门TG连接到数据线D1-Dm中的一个。
另外,二极管单元35与36分别连接在两条电压线31a与32a以及两条电压线31b与32b之间。
参照图5,二极管单元35包含按反向方向从低压线32a连接到高压线31a的多个二极管d1与d2,并且该二极管单元还包含按反向方向从低压线32b连接到高压线31b的多个二极管d3与d4。
在这种情况下,二极管单元35连接到数据线D1-Dm,并且二极管单元36连接到通道33。数据线D1-Dm连接在两个二极管d1与d2之间,并且该通道连接在两个二极管d5与d6之间。
通过这种方式,电流不从高压线32a与32b流向低压线31a与31b,并且在静电电荷穿入面板单元300M中心之后,静电电荷通过分别连接在二极管d1与d2以及二极管d5与d6之间的数据线D1-Dm或者通道33释放。
同时,当向LCD供电时,栅极电压生成器750开始生成栅极导通电压Von以及栅极截止电压Voff,现在参照图6与7描述这一点。
此后,由℃’表示的标记表示电容器以及该电容器的电容。
如图6所示,栅极电压生成器750包含栅极导通电压生成器751以及栅极截止电压生成器752。
在图4与5中由‘31’、‘31a’、‘31b’表示的高压线HL,以及在图4与5中由‘32’、‘32a’、‘32b’表示的低压线LL,分别连接到栅极导通电压生成器751以及栅极截止电压生成器752。二极管单元356连接在高压线HL与低压线LL之间。二极管单元356包含逆向方向的两个二极管di与dj。在这种情况下,二极管单元356为二极管单元35与二极管单元36中的一个,二极管di为二极管d2与d3中的一个,二极管dj为二极管d1与d4中的一个。另外,数据线Dx为数据线D1-Dm中的一个。
第一开关元件SW1连接到高压线HL,第二开关元件SW2连接到低压线LL。电容器Ceq1一端连接在栅极导通电压生成器751与第一开关元件SW1之间,另一端连接地,电容器Ceq2一端连接在栅极截止电压生成器752与第二开关元件SW2之间,另一端连接地。
电容器Ceq1具有存在于栅极导通电压生成器751与第一开关元件SW1之间的等效电容,并且包含存在于栅极导通电压生成器751之中的电容、以及栅极导通电压生成器751与第一开关元件SW1之间的寄生电容。
类似地,电容器Ceq2具有存在于栅极截止电压生成器752与第二开关元件SW2之间的等效电容,并且包含存在于栅极截止电压生成器752之中的电容、以及栅极截止电压生成器752与第二开关元件SW2之间的寄生电容。
另外,电容器CP1与CP2分别表示存在于高压线HL与低压线LL之中的寄生电容。
参照图7,当向LCD供电时,例如,栅极导通电压生成器751开始生成栅极导通电压Von。此时,需要时间t1达到稳态,其中栅极导通电压Von恒定,即通过关系1计算充满栅极导通电压Von所用的时间t1
t1=Ceq×Von/I1
其中I1为从栅极导通电压生成器751流向电容器Ceq1的电流。
当(例如)第一与第二开关元件SW1与SW2为NMOS晶体管时,在时间t1开关控制信号CONT4为高电平,从而第一开关元件SW1导通,并且由此充于电容器Ceq1中的栅极导通电压Von充入电容器CP1。
此时,当在时间t2充满电容器CP1时,充满栅极导通电压Von所用的时间t3对应于两个时间t1与t2的差异,其通过关系2计算:
t3=CP1×Von/I2
其中I2为从电容器Ceq1流向电容器CP1的电流。
在关系1与2中,两个电流I1和I2基本相同,这是因为传送了相同的电压Von,并且由此两个电容器的电容Ceq1与CP1决定了充电时间。当两个电容Ceq1与CP1的比例大约为100∶1时,两个时间t1与t3的比例也大约为100∶1。调整电容Ceq1与Ceq2以及寄生电压CP1与CP2的比例会进一步调整充电时间。
另外,对于栅极截止电压Voff,也以与关系1与2相同方式计算充电时间。
如上,在栅极电压生成器750与电压线HL、LL之间提供第一与第二开关元件SW1与SW2减少了充电时间。例如,在没有第一与第二开关元件SW1与SW2的情况下,电压线HL、LL的充电时间为时间t1。考虑到电压线HL、LL的寄生电容,充电时间长于时间t1。充电时间越长,向连接在高压线HL与低压线LL之间的二极管单元356施加瞬态电压的时间间隔也越长。由此,瞬态电压由二极管di与dj分割,以施加到数据线D1-Dm,由此显示垂直条纹。换言之,较长的充电时间使到数据线D1-Dm的非正常电压显示垂直条纹。
第一与第二开关元件SW1与SW2置于栅极电压生成器750与电压线HL、LL之间,并且充满电的电压施加到电压线HL、LL,由此减少了充电时间,如上示例说明。即,非正常电压诱导到电压线HL、LL的时间间隔被大大减少,由此大大减少了垂直条纹故障或水平条纹故障。
虽然已经参照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相反意在覆盖包含在权利要求范围与精神中的各种修改与等效结构。

Claims (30)

1.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驱动装置,包含:
传送栅极电压的信号线;
生成栅极电压的栅极电压生成器;
放置在栅极电压生成器与栅极电压线之间的开关单元;以及
生成用来控制开关单元的控制信号的信号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在栅极电压达到稳态之后导通开关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进一步包含:
第一电容器,其一端连接在栅极电压生成器与开关单元之间,另一端连接到地电压;以及
第二电容器,其一端连接到所述信号线,另一端连接到地电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第一电容器的电容大于第二电容器的电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第一电容器电容与第二电容器电容的比例大于大约100∶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栅极电压生成器包含:生成栅极导通电压的栅极导通电压生成器,以及生成栅极截止电压的栅极截止电压生成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信号线包含:传送栅极导通电压的第一电压线,以及传送栅极截止电压的第二电压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开关单元包含:连接到栅极导通电压生成器的第一开关元件,以及连接到栅极截止电压生成器的第二开关元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装置,进一步包含:
第一电容器,其一端连接在栅极导通电压生成器与第一开关元件之间,另一端连接到地电压;
第二电容器,其一端连接在栅极截止电压生成器与第二开关元件之间,另一端连接到地电压;
第三电容器,其一端连接到第一电压线,另一端连接到地电压;以及
第四电容器,其一端连接到第二电压线,另一端连接到地电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第一电容器的电容以及第二电容器的电容大于第三电容器的电容以及第四电容器的电容。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第一电容器电容对第三电容器电容的比例、以及第二电容器电容对第四电容器电容的比例分别大于大约100∶1。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在第一与第二电容器被充电之后,导通第一与第二开关元件。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液晶显示器包含面板单元,该面板单元配备具有与其连接的栅极线与数据线的多个像素,并且驱动装置进一步包含驱动该面板单元的驱动电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驱动电路包含开关单元。
15.一种液晶显示器,包含:
按矩阵排列的多个像素;
配备有连接到所述像素的栅极线与数据线的面板单元;
向栅极线施加栅极信号的栅极驱动器;
向数据线施加数据电压的驱动电路;
第一电压线;
第二电压线;
第一二极管单元,包含连接在第一与第二电压线之间的第一组多个二极管;
第二二极管单元,包含连接在第一与第二电压线之间的第二组多个二极管;
生成分别通过第一与第二电压线施加到栅极驱动器的栅极导通电压以及栅极截止电压的栅极电压生成器;以及
分别连接在栅极电压生成器与第一电压线、以及栅极电压生成器与第二电压线之间的第一与第二开关元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每条数据线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二极管单元之间,并且其另一端通过多个传输门中的一个连接到第二二极管单元。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进一步包含:信号控制器,其开关控制信号导通/截止第一与第二开关元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栅极电压生成器包含:生成栅极导通电压的栅极导通电压生成器,以及生成栅极截止电压的栅极截止电压生成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进一步包含:
第一电容器,其一端连接在栅极导通电压生成器与第一开关元件之间,另一端连接到地电压;
第二电容器,其一端连接在栅极截止电压生成器与第二开关元件之间,另一端连接到地电压;
第三电容器,其一端连接到第一电压线,另一端连接到地电压;以及
第四电容器,其一端连接到第二电压线,另一端连接到地电压。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第一电容器的电容以及第二电容器的电容大于第三电容器的电容以及第四电容器的电容。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第一电容器电容与第三电容器电容的比例大于大约100∶1。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第二电容器电容与第四电容器电容的比例大于大约100∶1。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在第一与第二电容器被充电之后,导通第一与第二开关元件。
24.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第一与第二二极管单元按逆向方向连接。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每条数据线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二极管单元之间,并且每条数据线的另一端通过多个传输门中的一个连接到第二二极管单元。
2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驱动电路包含所述栅极电压生成器。
2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驱动电路包含所述第一与第二开关元件。
2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驱动电路包含所述信号控制器。
2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进一步包含:
连接在数据线与驱动电路之间的多个传输门。
3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第一电压线以环形沿面板单元的边沿放置,并且第二电压线以环形沿面板单元的边沿、并且在第一电压线的外侧放置。
CN2006100061778A 2005-02-02 2006-01-25 液晶显示器的驱动装置与包含该装置的液晶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153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50009507A KR101133763B1 (ko) 2005-02-02 2005-02-02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장치
KR9507/05 2005-0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5313A true CN1815313A (zh) 2006-08-09
CN1815313B CN1815313B (zh) 2011-01-26

Family

ID=36755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0617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15313B (zh) 2005-02-02 2006-01-25 液晶显示器的驱动装置与包含该装置的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170641A1 (zh)
JP (1) JP5255751B2 (zh)
KR (1) KR101133763B1 (zh)
CN (1) CN1815313B (zh)
TW (1) TWI4232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0738A (zh) * 2006-01-11 2007-07-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压产生系统
US8502812B2 (en) * 2006-07-10 2013-08-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for preventing white or black effect
EP1884911A1 (en) * 2006-08-03 2008-02-06 St Microelectronics S.A. Optimized row cut-off voltage
JP4346636B2 (ja) * 2006-11-16 2009-10-21 友達光電股▲ふん▼有限公司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993420B1 (ko) * 2006-12-29 2010-11-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TWI437822B (zh) 2010-12-06 2014-05-11 Au Optronics Corp 移位暫存器電路
KR20120114020A (ko) * 2011-04-06 2012-10-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7958653B (zh) * 2016-10-18 2021-0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JP7415423B2 (ja) * 2019-10-15 2024-01-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の検査方法
KR20230019352A (ko) * 2021-07-30 2023-02-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80513B2 (ja) * 1991-06-07 2003-02-24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テレビ、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ション型表示装置
JPH07159754A (ja) * 1993-12-08 1995-06-23 Toshiba Corp 半導体集積回路
CN1221843C (zh) * 1995-10-03 2005-10-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有源矩阵基板、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防止静电破坏的方法
JPH1098870A (ja) * 1996-09-20 1998-04-14 Casio Comput Co Ltd 電源装置
US6025746A (en) * 1996-12-23 2000-02-15 Stmicroelectronics, Inc. ESD protection circuits
KR100218375B1 (ko) * 1997-05-31 1999-09-01 구본준 전하 재활용을 이용한 티에프티-엘씨디의 저전력 게이트드라이버회로
US6124840A (en) * 1997-04-07 2000-09-26 Hyundai Electronics Industries Co., Ltd. Low power gate driver circuit for 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 (TFT-LCD) using electric charge recycling technique
KR100455651B1 (ko) * 1997-08-08 2005-01-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출력 직류/직류 전압 변환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JPH11272237A (ja) * 1998-03-20 1999-10-08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アレイ基板およびアレイ基板の駆動方法
KR100430095B1 (ko) * 1998-09-15 2004-07-27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잔상제거장치및그방법
US6421038B1 (en) * 1998-09-19 2002-07-16 Lg. Philips Lcd Co., Ltd. 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7002542B2 (en) * 1998-09-19 2006-02-21 Lg.Philips Lcd Co., Ltd. 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180743B2 (ja) * 1999-07-08 2008-11-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6509796B2 (en) * 2000-02-15 2003-01-21 Broadcom Corporation Variable transconductance variable gain amplifier utilizing a degenerated differential pair
JP4037029B2 (ja) * 2000-02-21 2008-01-23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JP2003029296A (ja) * 2001-07-13 2003-01-29 Toshiba Corp アレイ基板及びその検査方法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KR100747684B1 (ko) * 2001-08-14 2007-08-08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전원 시퀀스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JP2003084304A (ja) * 2001-09-13 2003-03-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4200683B2 (ja) * 2002-04-16 2008-1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駆動回路、電気光学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JP2004086146A (ja) * 2002-06-27 2004-03-18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駆動制御回路、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KR100878244B1 (ko) * 2002-09-12 2009-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구동 전압 생성 회로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0890025B1 (ko) * 2002-12-04 2009-03-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장치 및 방법
KR100523665B1 (ko) * 2003-02-04 2005-10-24 매그나칩 반도체 유한회사 에스티엔 액정표시 패널 구동 회로
JP4703955B2 (ja) * 2003-09-10 2011-06-15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5313B (zh) 2011-01-26
KR20060088975A (ko) 2006-08-07
TW200630949A (en) 2006-09-01
KR101133763B1 (ko) 2012-04-09
JP5255751B2 (ja) 2013-08-07
US20060170641A1 (en) 2006-08-03
JP2006215562A (ja) 2006-08-17
TWI423224B (zh) 2014-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15313A (zh) 液晶显示器的驱动装置与包含该装置的液晶显示器
CN113345362B (zh) 显示面板冗余方案
CN104269428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显示装置
JP5154033B2 (ja) 表示装置
TWI452556B (zh) 驅動裝置,具有該驅動裝置的顯示設備以及用以驅動該顯示設備的方法
CN1201195C (zh) 液晶显示器件
CN1510466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728205A (zh) 显示装置
CN1648757A (zh) 有源矩阵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811569A (zh) 液晶显示装置
JP200529283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825414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407527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885379A (zh) 用于显示器件的移位寄存器和包括移位寄存器的显示器件
CN1991450A (zh) 液晶显示器件
CN1797085A (zh) 液晶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932594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JP6239276B2 (ja) アレイ基板、液晶ディスプレーパネル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ー装置
CN1818749A (zh) 用于显示装置的面板组件、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修理方法
CN1755757A (zh) 驱动电压产生电路及包括该驱动电压产生电路的显示装置
CN1811534A (zh) 液晶显示器
CN101078846A (zh) 显示装置
CN105334651A (zh) 液晶显示屏、显示装置及公共电极电压调节方法
CN1794045A (zh) 显示装置
WO2004097786A1 (ja) 表示装置用アレイ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1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05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