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2991A - 三唑并嘧啶 - Google Patents

三唑并嘧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12991A
CN1812991A CNA2004800180422A CN200480018042A CN1812991A CN 1812991 A CN1812991 A CN 1812991A CN A2004800180422 A CNA2004800180422 A CN A2004800180422A CN 200480018042 A CN200480018042 A CN 200480018042A CN 1812991 A CN1812991 A CN 1812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atom
methyl
represent
formula
fluor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180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O·格鲍尔
O·古特
U·海涅曼
J·N·格罗伊尔
S·赫尔曼
H·盖尔
H·-L·埃尔贝
S·希勒布兰德
U·瓦亨多夫-诺伊曼
P·达门
K·-H·库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yer CropScience AG
Original Assignee
Bayer CropScienc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yer CropScience AG filed Critical Bayer CropScience AG
Publication of CN1812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29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87/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9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04Antibacterial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0Antimycotics

Landscapes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Onc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的式(I)的三唑并嘧啶,其中R1,R2,R3,R4和X如说明书中所述定义,以及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防治有害微生物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新的式(II),(IV),(V-a)和(V-b)的中间产物以及这些中间产物的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三唑并嘧啶
本发明涉及新的三唑并嘧啶,它们的制备方法及其防治有害微生物的用途。此外,本发明还涉及新的中间产物及其制备方法。
已知某些三唑并嘧啶化合物具有杀真菌活性(参见,DE-A 10121162和EP-A 0613900)。尽管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活性,但在某些情况下,当以低用量施用时,其某些方面不能令人满意。
现已发现新的下式的三唑并嘧啶化合物
Figure A20048001804200111
其中
R1代表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链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环烷基,或代表任选取代的杂环基,
R2代表氢或烷基,或
R1和R2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起代表任选取代的杂环,
R3代表卤素,任选取代的烷基,或任选取代的环烷基,
R4代表任选取代的杂环基,
X代表卤素。
再有,现已发现式(I)的三唑并嘧啶化合物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a)任选地存在稀释剂,任选地存在酸接受体,以及任选地存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将下式的二卤代三唑并嘧啶
其中
R3,R4和X具有如上所述定义以及
Y1代表卤素
与下式的胺反应
其中
R1和R2具有如上所述定义。
最后,已发现式(I)的三唑并嘧啶化合物非常适用于防治有害微生物。尤其是,这些化合物表现出很强的杀真菌活性,既可以用于植物保护还可以用于材料的保护。
令人惊奇的是,式(I)的三唑并嘧啶化合物与现有技术中具有相同活性谱的结构上最接近的已知化合物相比表现出显著的更高的杀微生物活性。
本发明式(I)化合物可任选以不同可能异构体混合物的形式存在,所述可能异构体特别是立体异构体,例如E和Z型,苏型和赤型异构体以及旋光异构体,如R和S异构体或阻转异构体,以及任选还包括互变异构体。
尽管申请中通常仅涉及式(I)化合物,但是本发明的目的是包括纯的立体异构体以及这些异构体的任意混合物。
根据上述定义的取代基的类型,式(I)化合物呈酸性或碱性并可以形成盐。如果式(I)化合物带有羟基,羧基,或引致酸性的其它基团,则这些化合物可与碱反应形成盐。适合的碱是,例如,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特别是钠,钾,镁和钙的氢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以及氨,带有(C1-C4)烷基的伯胺,仲胺和叔胺,还包括(C1-C4)链烷醇的一-,二-和三链烷醇胺。如果式(I)化合物带有氨基,烷基氨基,或引致碱性的其它基团,则这些化合物可与酸反应形成盐。适合的酸是,例如,无机酸,如盐酸,硫酸以及磷酸,有机酸,如乙酸或草酸,以及酸式盐,如NaHSO4和KHSO4。由此获得的盐同样具有杀真菌和杀微生物活性。
本发明目的还涉及由式(I)化合物通过与碱性和/或酸性化合物反应形成的盐类衍生物以及根据通常的氧合作用获得的N氧化物。
本发明中,杂环基代表具有3-8个环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的,芳族或非芳族环状化合物,其中至少一个环原子代表杂原子,即非碳原子。如果环中含有多个杂原子,则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杂原子优选氧,氮或硫。如果环中含有多个氧原子,则它们不直接相邻。环状化合物还任选与其它碳环或杂环的稠合或桥连的环连接形成多环体系。优选单环或二环体系,特别是单环或二环的芳环体系。
本发明的三唑并嘧啶是由式(I)作通式定义。优选下述的式(I)化合物,其中
R1代表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该烷基可被选自卤素、氰基、羟基、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和/或具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的相同或不同取代基一至五取代,或
R1代表具有2-6个碳原子的链烯基,该链烯基可被选自卤素、氰基、羟基、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和/或具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的相同或不同取代基一至三取代,或
R1代表具有2-6个碳原子的炔基,该炔基可被选自卤素、氰基、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和/或具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的相同或不同取代基一至三取代,或
R1代表具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该环烷基可被选自卤素、氰基、羟基、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和/或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的相同或不同取代基一至三取代,或
R1代表具有5或6个环原子以及1-3个杂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的杂环基,杂原子如氮,氧和/或硫,该杂环基可被卤素、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氰基、硝基和/或具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一或二取代,
R2代表氢或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
R1和R2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起代表具有3-6个环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杂环,该杂环化合物可含有另外的氮,氧或硫原子作为环原子以及该杂环化合物可被氟、氯、溴、硝基、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和/或具有1-4个碳原子以及1-9个氟和/或氯原子的卤代烷基至多三取代,
R3代表氟,氯,溴,碘,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4个碳原子以及1-9个卤素原子的卤代烷基或代表具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
R4代表具有5或6个环原子及1-4个杂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基,杂原子如氧,氮和/或硫,以及该杂环基可被选自下列的相同或不同取代基一至四取代:
氟、氯、溴、氰基、硝基,
在每个烷基部分各自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烷氧基,羟基亚氨基烷基或烷氧亚氨基烷基,
各自具有1-3个碳原子以及1-7个卤素原子的卤代烷基或卤代烷氧基,
以及
X代表氟,氯,溴或碘。
特别优选下述的那些式(I)三唑并嘧啶化合物,其中
R1代表下列结构式的残基
Figure A20048001804200142
#标记键合点,
R2代表氢,甲基,乙基或正丙基,或
R1和R2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起代表吡咯烷基,哌啶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哌嗪基,3,6-二氢-1(2H)-哌啶基或四氢-1(2H)-哒嗪基,这些残基可被1-3个氟原子,1-3个甲基和/或三氟甲基取代,或
R1和R2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起代表下式的残基
Figure A20048001804200152
其中
R’代表氢或甲基,
R”代表甲基,乙基,氟,氯或三氟甲基,
m代表0,1,2或3,如果m代表2或3,则R”代表相同或不同的残基,
R代表甲基,乙基,氟,氯或三氟甲基以及
n代表0,1,2或3,如果n代表2或3,则R代表相同或不同的残基,
R3代表氟,氯,溴,碘,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三氟甲基,1-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七氟异丙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或环己基,
R4代表吡啶基,在其2或4位键合以及可被选自下列的相同或不同取代基一至四取代:氟,氯,溴,氰基,硝基,甲基,乙基,甲氧基,甲硫基,羟基亚氨基甲基,羟基亚氨基乙基,甲氧亚氨基甲基,甲氧亚氨基乙基和/或三氟甲基,或
R4代表嘧啶基,在其2或4位键合以及可被选自下列的相同或不同取代基一至三取代:氟,氯,溴,氰基,硝基,甲基,乙基,甲氧基,甲硫基,羟基亚氨基甲基,羟基亚氨基乙基,甲氧亚氨基甲基,甲氧亚氨基乙基和/或三氟甲基,或
R4代表噻吩基,在其2或3位键合以及可被选自下列的相同或不同取代基一至三取代:氟,氯,溴,氰基,硝基,甲基,乙基,甲氧基,甲硫基,羟基亚氨基甲基,羟基亚氨基乙基,甲氧亚氨基甲基,甲氧亚氨基乙基和/或三氟甲基,或
R4代表噻唑基,在其2,4或5位键合以及可被选自下列的相同或不同取代基一或二取代:氟,氯,溴,氰基,硝基,甲基,乙基,甲氧基,甲硫基,羟基亚氨基甲基,羟基亚氨基乙基,甲氧亚氨基甲基,甲氧亚氨基乙基和/或三氟甲基,
以及
X代表氟,氯或溴。
上述残基的定义还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此外,还可以省却个别的定义。
如果使用5,7-二氯-6-(5-氯嘧啶-4-基)-2-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和1-甲基-2,2,2-三氟乙胺作为起始物,本发明方法(a)的反应过程可通过下面的反应路线图进行解释。
式(II)给出了用作本发明方法(a)的必要起始物的二卤代三唑并嘧啶的通式定义。在式(II)中,R3,R4和X优选具有前面对这些残基作为优选已给出的那些定义并结合本发明式(I)中对这些基团的描述。Y1优选代表氟,氯或溴,特别优选氟或氯。
式(II)的二卤代三唑并嘧啶是新的。这些化合物也适用于防治有害微生物。
二卤代三唑并嘧啶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即
(b)任选地存在稀释剂的条件下,将下式的二羟基三唑并嘧啶与卤化剂反应
其中
R3和R4如上所述定义。
如果使用6-(5-氯嘧啶-4-基)-2-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7-二醇作为起始物以及磷酰氯与五氯化磷混合作为卤化剂,则本发明方法(b)的反应过程可通过下面的反应路线图进行解释。
式(IV)给出了用作本发明方法(b)的必要起始物的二羟基三唑并嘧啶的通式定义。在该式中,R3和R4优选具有前面对这些残基作为优选已给出的那些定义并结合本发明式(I)中对这些基团的描述。
式(IV)的二羟基三唑并嘧啶迄今也是尚未公开。它们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c)任选地存在稀释剂以及任选地存在酸结合剂,将下式的杂环基丙二酸酯
其中
R4如上所述定义以及
R5代表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
与下式的氨基三唑反应
其中
R3如上所述定义。
如果使用2-(5-氯嘧啶-4-基)-丙二酸二甲酯和3-氨基-5-甲基-三唑作为起始物,则本发明方法(c)的反应过程可通过下面的反应路线图进行解释。
Figure A20048001804200182
式(V)给出了用作本发明方法(c)的必要起始物的杂环基丙二酸酯的通式定义。在该式中,R4优选具有前面对这些残基作为优选已给出的那些定义并结合本发明式(I)中对这些基团的描述。R5优选代表甲基或乙基。
式(V)的杂环基丙二酸酯中的部分化合物是已知的(参见DE-A 3820 538,WO 01-11965和WO 99-32464)。
下式的吡啶基丙二酸酯是新的
Figure A20048001804200183
其中
R5如上所述定义以及
R6代表卤素或卤代烷基。
下式的嘧啶基丙二酸酯也是新的
Figure A20048001804200191
其中
R5如上所述定义,
R7代表卤素或卤代烷基,以及
R8和R9各自独立地代表氢,氟,氯,溴,甲基,乙基或甲氧基。
式(V-a)的吡啶基丙二酸酯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d)任选地存在稀释剂,任选地存在铜盐以及任选地存在酸接受体的条件下,将下式的卤代吡啶
Figure A20048001804200192
其中
R6如上所述定义以及
Y2代表卤素,
与下式的丙二酸酯反应
其中
R5如上所述定义。
如果使用2-氯-3-三氟甲基吡啶和丙二酸二甲酯作为起始物,则本发明方法(d)的反应过程可通过下面的反应路线图进行解释。
Figure A20048001804200201
式(VII)给出了用作本发明方法(d)的必要起始物的卤代吡啶的通式定义。在该式中,R6优选代表氟,氯或三氟甲基。Y2优选代表氯或溴。
式(VII)的卤代吡啶是已知合成化合物。
用作本发明方法(d)的必要起始物的式(VIII)丙二酸酯也是已知合成化合物。
式(V-b)的嘧啶基丙二酸酯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e)任选地存在稀释剂,任选地存在铜盐,以及任选地存在酸接受体的条件下,将下式的卤代嘧啶
Figure A20048001804200202
其中
R7,R8和R8如上所述定义
Y3代表卤素,
与下式的丙二酸酯反应
Figure A20048001804200203
其中
R5如上所述定义。
如果使用4,5-二氯嘧啶和丙二酸二甲酯作为起始物,则本发明方法(e)的反应过程可通过下面的反应路线图进行解释。
式(IX)给出了用作本发明方法(e)的必要起始物的卤代嘧啶的通式定义。在该式中,R7优选代表氟,氯或三氟甲基。R8和R9还各自独立地优选代表氢,氟,氯,溴,甲基,乙基或甲氧基。Y3优选代表氯或溴。
式(IX)卤代嘧啶是已知的或可以根据已知方法制备(参见J.Chem.Soc. 1955,3478-3481)。
式(VI)给出了用作本发明方法(c)的必要反应组分的氨基三唑的通式定义。在该式中,R3优选具有前面对这些残基作为优选已给出的那些定义并结合本发明式(I)中对这些基团的描述。
式(VI)的氨基三唑是已知的或可根据已知方法制备(参见DE-A10121162和Russian J.Org.Chem. 29(1993),1942-1943)。
在进行本发明方法(b)时,通常能用卤素置换羟基的所有物质都考虑用作卤化剂。优选可使用三氯化磷,三溴化磷,五氯化磷,磷酰氯,亚硫酰氯,亚硫酰溴或它们的混合物。式(II)相应的氟化合物可由其氯或溴化合物与氟化钾反应而制得。
前面列举的卤化剂是已知的。
式(III)给出了用作本发明方法(a)的另一起始物胺的通式定义。在该式中,R1和R2优选具有前面对R1和R2作为优选已给出的那些定义并结合本发明各化合物中的相应描述。
式(III)的胺是已知的或可根据已知方法制备。
进行本发明方法(a)时,所有常用的惰性有机溶剂都考虑用作稀释剂。优选使用卤代烃,如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氯仿、四氯甲烷、二氯乙烷或三氯乙烷;醚,如乙醚、二异丙醚、甲基叔丁基醚、甲基叔戊基醚、二噁烷、四氢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或茴香醚;腈,如乙腈、丙腈、正或异丁腈或苄腈;酰胺,如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甲酰苯胺、N-甲基吡咯烷酮或六甲基磷酰三胺;酯,如乙酸甲酯或乙酸乙酯;亚砜,如二甲基亚砜;砜,如环丁砜。
进行本发明方法(a)时,所有常用于这类反应的无机或有机碱都考虑用作酸接受体。优选使用碱土金属或碱金属的氢化物,氢氧化物,氨化物,醇盐,乙酸盐,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例如氢化钠,氨基化钠,二异丙基氨基化锂,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钙,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钾和碳酸氢钠,以及铵化合物,如氢氧化铵,乙酸铵和碳酸铵,还有叔胺,如三甲胺,三乙胺,三丁胺,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苄胺,吡啶,N-甲基哌啶,N-甲基吗啉,N,N-二甲基氨基吡啶,二氮杂二环辛烷(DABCO),二氮杂二环壬烯(DBN)或二氮杂二环十一碳烯(DBU)。
进行本发明方法(a)时,所有常用于这类反应的反应加速剂都考虑作为催化剂。优选使用氟化物如氟化钠、氟化钾或氟化铵。
进行本发明方法(a)时,反应温度可在宽范围内变化。通常,反应是在0℃至150℃,优选0℃至80℃的温度下进行。
进行本发明方法(a)时,通常每1摩尔式(II)二卤代三唑并嘧啶使用0.5-10摩尔,优选0.8-2摩尔的式(III)的胺。根据常规方法进行处理。
进行本发明方法(b)时,所有常用于这类卤化反应的溶剂考虑作为稀释剂。优选使用卤代脂族或芳族烃,如氯苯。然而,卤化剂本身,例如磷酰氯,或卤化剂混合物也可以作为稀释剂使用。
进行本发明方法(b)时,反应温度也可在宽范围内变化。通常,反应是在0℃至150℃,优选10℃至120℃的温度下进行。
进行本发明方法(b)时,通常式(IV)的二羟基三唑并嘧啶与过量的卤化剂反应。根据常规方法进行处理。
进行本发明方法(c)时,所有常用于这类反应的惰性有机溶剂都考虑作为稀释剂。优选使用醇,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和叔丁醇。
进行本发明方法(c)时,所有常用于这类反应的无机和有机碱都考虑作为酸结合剂。优选使用叔胺,如三丁胺或吡啶。还可以过量使用胺作为稀释剂。
进行本发明方法(c)时,反应温度可在宽范围内变化。通常,反应是在20℃至200℃,优选50℃至180℃的温度下进行。
进行本发明方法(c)时,通常式(V)杂环基丙二酸酯和式(VI)氨基三唑是以等当量反应。然而,也可以过量使用一种或另一种组分。根据常规方法进行处理。
进行本发明方法(d)和(e)时,所有常用惰性有机溶剂都考虑作为稀释剂使用。优选使用卤代烃,如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氯仿、四氯甲烷、二氯乙烷或三氯乙烷;醚,如乙醚、二异丙醚、甲基叔丁基醚、甲基叔戊基醚、二噁烷、四氢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或茴香醚;腈,如乙腈、丙腈、正或异丁腈或苄腈;酰胺,如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甲酰苯胺、N-甲基吡咯烷酮或六甲基磷酰三胺;亚砜,如二甲基亚砜;砜,如环丁砜;醇如甲醇、乙醇、正或异丙醇、正-,异-,仲-或叔丁醇,乙二醇,丙-1,2-二醇,乙氧基乙醇,甲氧基乙醇,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乙醚,它们与水的混合物或纯水。
进行本发明方法(d)和(e)时,每种情况下常用的铜盐考虑作为铜盐使用。优选使用氯化铜(I)或溴化铜(I)
进行本发明方法(d)和(e)时,常用于这类反应的所有无机或有机碱都考虑用作酸接受体。优选使用碱土金属或碱金属的氢化物,氢氧化物,氨化物,醇盐,乙酸盐,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例如氢化钠,氨基化钠,二异丙基氨基化锂,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钙,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钾和碳酸氢钠,以及铵化合物,如氢氧化铵,乙酸铵和碳酸铵,还有叔胺,如三甲胺,三乙胺,三丁胺,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苄胺,吡啶,N-甲基哌啶,N-甲基吗啉,N,N-二甲基氨基吡啶,二氮杂二环辛烷(DABCO),二氮杂二环壬烯(DBN)或二氮杂二环十一碳烯(DBU)。
进行本发明方法(d)和(e)时,反应温度可在宽范围内变化。通常,反应是在0℃至150℃,优选0℃至80℃的温度下进行。
进行本发明方法(d)时,通常每1摩尔式(VII)卤代吡啶使用1-15摩尔,优选1.3-8摩尔的式(VIII)的丙二酸酯。根据常规方法进行处理。
进行本发明方法(e)时,通常每1摩尔式(IX)卤代嘧啶使用1-15摩尔,优选1.3-8摩尔的式(VIII)的丙二酸酯。根据常规方法进行处理。
通常,本发明所有制备方法都是在大气压条件下进行。然而,也可以在高压条件下进行。
本发明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杀微生物活性并可在植物保护和材料保护方面用于防治有害微生物,如真菌和细菌。
在植物保护方面,杀真菌剂可用于防治根肿菌纲、卵菌纲、壶菌纲、接合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纲真菌。
在植物保护方面,杀细菌剂可用于防治假单胞菌科、根瘤菌科、肠杆菌科、棒杆菌科和链霉菌科的细菌。
可归入上述通用名的引起真菌和细菌病害的某些病原物将以实例列于下面,但并不限于此:
黄单胞菌属,例如,野油菜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
假单胞菌属,例如,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
欧文氏菌属,例如,梨火疫病欧文氏菌;
腐霉属,例如终极腐霉;
疫霉属,例如蔓延疫霉;
假霜霉属,例如葎草假霜霉或古巴假霜霉;
单轴霉属,例如葡萄生单轴霉;
盘梗霉属,例如莴苣盘梗霉;
霜霉属,例如豌豆霜霉或芸苔霜霉;
白粉菌属,例如禾白粉菌;
单丝壳菌属,例如苍耳单丝壳菌;
柄球菌属,例如苹果白粉病柄球菌;
黑星菌属,例如苹果黑星菌;
核腔菌属,例如圆核腔菌或麦类核腔菌
(分生孢子型:德斯霉,异名:长蠕孢属);
旋孢霉属,例如禾旋孢霉(小麦根腐病菌)
(分生孢子型:德斯霉,异名:长蠕孢属);
单胞锈菌属,例如疣顶单胞锈菌(菜豆单胞锈菌);
柄锈菌属,例如隐匿柄锈菌;
核盘菌属,例如油菜核盘菌;
腥黑粉菌属,例如小麦网腥黑粉菌;
黑粉菌属,例如裸黑粉菌(麦散黑粉菌)或燕麦黑粉菌;
薄膜革菌属,例如佐佐木氏薄膜革菌;
梨孢霉属,例如稻梨孢(稻瘟病菌);
镰孢属,例如大刀镰孢;
葡萄孢属,例如灰色葡萄孢;
壳针孢属,例如颍枯壳针孢(小麦颍枯病菌);
小球腔菌属,例如冰草颍枯病菌的有性阶段;
尾孢属,例如Cerospora canescens;
链格孢属,例如甘蓝黑斑病链格孢;以及
假尾孢属,例如小麦眼斑(基腐病)菌。
本发明活性化合物还对植物具有很好的增强作用。因此,它们可用于调动植物的防御能力以抵抗有害微生物的侵染。
在本发明中,植物-增强(诱导抗性)物质可以理解为表示能够刺激植物的防御系统以使处理的植物在随后接种有害微生物时,对这些微生物表现出显著抗性的那些物质。
在这种情况下,有害微生物可以理解为表示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和病毒。因此,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于保护处理后一段时间内的植物以抵抗上述病原物的侵染。通常,在用活性化合物处理植物后,提供保护的时间可延续1-10天,优选1-7天。
由于当以防治植物病害所需浓度使用时,植物对本发明活性化合物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因此可用于处理植物的地上部分,植物和种子以及土壤。
在此情况下,本发明活性化合物对下列病害具有特别好的防治效果,例如抗白粉菌属真菌引起的禾谷类作物病害,以及在葡萄,果树和蔬菜栽培中发生的由如葡萄孢属真菌,黑星菌属真菌,单丝壳菌属真菌和柄球菌属真菌引起的病害。
本发明活性化合物还适用于提高作物的产量。此外,它们还表现出减低毒性以及很好的植物耐受性。
如果需要,本发明活性化合物在特定的浓度和施用量下还可用作除草剂,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和防治害虫。如果需要,还可以作为合成其它活性化合物的中间体和母体。
本发明活性化合物可用于处理所有植物和植物的各部分。本发明中植物可以理解为表示所有植物以及植物群落,如需要和不需要的野生植物或栽培植物(包括自然长出的栽培植物)。栽培植物可以是通过常规栽培方法和优化方法或通过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方法或上述方法的结合获得的植物,包括转基因植物以及包括获得或没有获得植物品种权保护的植物品种。植物的各部分可理解为表示所有地上和地下部分以及植物器官,如芽、叶、花和根,可提及的实例为叶片、针叶、树桩、茎、花、果实和种子,以及根、鳞茎和根状茎。植物各部分还包括遗传材料以及无性和有性繁殖材料,例如嫩枝、鳞茎、根状茎、插条和种子。
使用活性化合物对植物和植物各部分的本发明处理方法是通过常规处理方法直接施用或将化合物施用于它们的周围环境、生境或贮藏区进行处理,例如通过浸渍、喷雾、熏蒸、弥雾、撒播、刷涂以及在繁殖材料特别是种子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一层或多层包衣处理。
用于保护材料时,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于保护工业材料使之免受有害微生物的侵染和损坏。
在本发明中工业材料可以理解为表示在工业领域已制备使用的非生命物质。例如,使用本发明活性化合物可保护其免受微生物影响或破坏的工业材料可以是粘合剂、胶粘剂、纸和纸板、纺织品、皮革、木材、涂料和塑料制品、冷却剂以及可被微生物侵染或破坏的其它材料。生产设备的各部件,例如可受微生物增殖而破坏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也包括在需要保护的材料范围内。本发明范围内可提及的工业材料优选粘合剂、胶粘剂、纸和纸板、皮革、木材、涂料、冷却剂和传热液体,特别优选木材。
可腐蚀或破坏工业材料的微生物例如是细菌,真菌,酵母,藻和粘菌。本发明活性化合物优选杀真菌,特别是霉菌,使木材变色及腐蚀木材的真菌(担子菌纲),以及杀粘菌和藻类。
下列属的微生物作为实例提出:
链格孢属,例如纤细链格孢,
曲霉属,例如黑色曲霉,
毛壳霉属,例如球毛壳霉,
粉孢革菌属,例如单纯粉孢革菌,
香菇属,例如Lentinus tigrinus,
青霉属,例如灰绿青霉,
多孔菌属,例如变色多孔菌,
短柄霉属,例如出芽短柄霉,
Sclerophoma,例如Sclerophoma pityophila,
木霉属,例如绿色木霉,
埃希氏杆菌属,例如大肠杆菌,
假单胞菌属,例如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以及
葡萄球菌属,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根据它们特定的物理和/或化学性质,可将活性化合物加工成常规制剂,例如溶液、乳剂、悬浮剂、粉剂、泡沫剂、糊剂、颗粒剂、气溶胶、聚合物包封的微胶囊剂以及种子包衣剂,和超低容量(ULV)冷剂和热弥雾剂。
这些制剂是以已知方法制备的,例如,通过将活性化合物与填充剂,即液体溶剂,加压液化气体,和/或固体载体混合而生产,制剂中可任选使用表面活性剂,即乳化剂和/或分散剂和/或发泡剂。如果使用水作为填充剂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使用有机溶剂作为助溶剂。可以考虑作为液体溶剂的主要包括下列溶剂:芳香烃类如二甲苯,甲苯或烷基萘,氯代芳烃类或氯代脂肪烃类,如氯苯,二氯乙烷或二氯甲烷,脂肪烃类,如环己烷或石蜡,例如石油馏份,醇类,如丁醇或乙二醇及其醚和酯,酮类,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或环己酮,强极性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亚砜,以及水。液化气体填充剂或载体意为在常温和常压下呈气态的液体,例如气溶胶喷射剂,如卤代烃类以及丁烷,丙烷,氮气和二氧化碳。可以考虑作为固体载体的包括下列材料:例如,天然矿物粉末,如高岭土,氧化铝,滑石,白垩,石英,硅镁土,蒙脱土或硅藻土,以及合成矿物粉末,如高分散性硅酸(Kieselsure),氧化铝和硅酸盐。可以考虑用于颗粒剂的固体载体包括下列材料:例如粉碎和分级的天然岩石,如方解石,浮石,大理石,海泡石和白云石,以及无机和有机粉末的合成颗粒和有机材料的颗粒,如锯末,椰子壳,玉米穗茎和烟草茎。下列材料可以考虑作为乳化剂和/或发泡剂:例如非离子和阴离子乳化剂,如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例如烷芳基聚乙二醇醚,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芳基磺酸盐以及蛋白水解产物。下列材料可考虑作为分散剂:例如木质素亚硫酸废液和甲基纤维素。
制剂中还可使用粘着剂,如羧甲基纤维素,粉末、颗粒或胶乳状的天然或合成聚合物,如阿拉伯树胶,聚乙烯醇和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天然磷脂,如脑磷脂和卵磷脂,和合成磷脂。其它添加剂可以是矿物油和植物油。
可以使用的着色剂如无机颜料,例如氧化铁,氧化钛,普鲁士兰,和有机染料,如茜素染料,偶氮染料和金属酞菁染料,和痕量营养物,例如,铁、锰、硼、铜、钴、钼和锌的盐。
制剂中通常含有按重量计0.1%-95%,优选0.5-90%的活性化合物。
本发明活性化合物还可以其本身或其制剂形式与其它已知杀真菌剂,杀细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或杀虫剂混合使用,由此例如扩大活性谱或阻止抗性发展。在许多情况下,可获得增效作用,即混合物的活性大于单一组分的活性。
可以考虑作为混合组分的例如下列化合物:
杀真菌剂:
2-苯基苯酚;8-羟基喹啉硫酸盐;
噻二唑素(acibenzenear)-S-甲基;aldimorph;amidoflumet;氨丙膦酸;氨丙膦酸钾盐;andoprim;敌菌灵;氧环唑;腈嘧菌酯;
苯霜灵;麦锈灵;苯菌灵;benthiavalicarb isopropyl;苄烯酸;苄烯酸异丁酯;双丙氨膦;乐杀螨;联苯;联苯三唑醇;灭瘟素;糠菌唑;乙嘧酚磺酸酯;丁硫啶;丁胺;
石硫合剂;capsimycin;敌菌丹;克菌丹;多菌灵;萎锈灵;carpropamid;carvone;灭螨锰;灭瘟唑;苯咪唑菌;地茂散;百菌清;乙菌利;clozylacon;cyazofamid;cyflufenamid;霜脲氰;环丙唑醇;嘧菌环胺;酯菌胺;
咪草酯G;咪菌威;diclofluanid;二氯萘醌;双氯酚;diclocymet;哒菌酮;氯硝胺;乙霉威;苯醚甲环唑;氟嘧菌胺;二甲嘧酚;烯酰吗啉;dimoxystrobin;烯唑醇;烯唑醇-M;敌螨普;二苯胺;吡菌硫;灭菌磷;二氰蒽醌;多果定;敌菌酮;
敌瘟磷;氧唑菌;ethaboxam;乙嘧酚;土菌灵;
噁唑酮菌;fenamidone;咪菌腈;氯苯嘧啶醇;腈苯唑;呋菌胺;fenhexamid;种衣酯;fenoxanil;拌种咯;苯锈啶;丁苯吗啉;福美铁;氟啶胺;噻唑螨;氟噁菌;氟联苯菌;flumorph;氟氯菌核利;fluoxastrobin;氟喹唑;呋嘧醇;氟硅唑;磺菌胺;氟酰胺;粉唑醇;灭菌丹;三乙膦酸铝;三乙膦酸钠;麦穗宁;呋霜灵;呋吡唑灵;灭菌胺;拌种胺;
双胍盐;
六氯苯;己唑醇;恶霉灵;
抑霉唑;亚胺唑;双胍辛醋酸盐;双八胍盐;iodocarb;种菌唑;异稻瘟净;异菌脲;iprovalicarb;irumamycin;稻瘟灵;氯苯咪菌酮;
春雷霉素;亚胺菌(kresoxim-methyl);
代森锰锌;代森锰;meferimzone;嘧菌胺;灭锈胺;甲霜灵;精甲霜灵;叶菌唑;磺菌威;呋菌胺;代森联;叉氨苯酰胺;噻菌胺;米多霉素;腈菌唑;甲菌利;
多马霉素;nieobifen;异丙消;noviflumuron;氟苯嘧啶醇;
呋酰胺;orysastrobin;恶霜灵;喹菌酮;oxpoconazole;氧化萎锈灵;oxyfenthiin;
多效唑;稻瘟酯;戊菌唑;戊菌隆;氯瘟磷;四氯苯酞;picoxystrobin;哌丙灵;多抗霉素;polyoxorim;烯丙苯噻唑;咪鲜胺;腐霉利;霜霉威;propanosine-sodium;丙环唑;丙森锌;proquinazid;prothioconazole;pyraclostrobin;吡菌磷;啶斑肟;嘧霉胺;咯喹酮;氯吡呋醚;pyrrolnitrine;
唑喹菌酮;喹氧灵;五氯硝基苯;
simeconazole;spiroxamine;硫;
戊唑醇;叶枯酞;四氯硝基苯;四环唑;四氟醚唑;噻菌灵;噻菌腈;溴氟唑菌;甲基硫菌灵;福美双;硫氰苯甲酰胺;甲基立枯磷;甲苯氟磺胺;三唑酮;三唑醇;叶锈特;咪唑嗪;水杨菌胺;三环唑;十三吗啉;trifloxystrobin;氟菌唑;嗪胺灵;灭菌唑;
烯效唑;
有效霉素A;乙烯菌核利;
代森锌;福美锌;zoxamide;
(2S)-N-[2-[4-[[3-(4-氯苯基)-2-丙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3-甲基-2-[(甲基磺酰基)氨基]丁酰胺;
1-(1-萘基)-1H-吡咯-2,5-二酮;
2,3,5,6-四氯-4-(甲磺酰基)-吡啶;
2-氨基-4-甲基-N-苯基-5-噻唑甲酰胺;
2-氯-N-(2,3-二氢-1,1,3-三甲基-1H-茚-4-基)-3-吡啶甲酰胺;
3,4,5-三氯-2,6-吡啶二甲腈;
actinovate;
顺式-1-(4-氯苯基)-2-(1H-1,2,4-三唑-1-基)-环庚醇;
1-(2,3-二氢-2,2-二甲基-1H-茚-1-基)-1H-咪唑-5-羧酸甲酯;
碳酸氢钾;
N-(6-甲氧基-3-吡啶基)-环丙烷甲酰胺;
四硫代碳酸钠;
以及铜盐及其制剂,如波尔多液;氢氧化铜;环烷酸铜;王铜;硫酸铜;硫杂灵;氧化铜;锰铜混剂;喹啉铜。
杀细菌剂:
溴硝丙二醇、双氯酚、三氯甲基吡啶、福美镍、春雷霉素、辛噻酮、呋喃羧酸、土霉素、烯丙苯噻唑、链霉素、叶枯酞、硫酸铜和其它铜制剂。
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
阿维菌素、ABG-9008、乙酰甲胺磷、acequinocyl、啶虫脒、acetoprole、氟丙菊酯、AKD-1022、AKD-3059、AKD-3088、棉铃威、涕灭威、砜灭威、烯丙菊酯、烯丙菊酯1R-异构体、顺式氯氰菊酯(甲体氯氰菊酯)、amidoflumet、灭害威、双甲脒、齐墩螨素、AZ-60541、印楝素、甲基吡恶磷、甲基谷硫磷、乙基谷硫磷、三唑锡,
日本甲虫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EG-2348菌株、苏云金芽孢杆菌GC-91菌株、苏云金芽孢杆菌NCTC-11821菌株、baculoviruses、蚕白僵菌、纤细白僵菌、恶虫威、丙硫克百威、杀虫磺、苯螨特、高效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肼酯、联苯菊酯、乐杀螨、生物烯丙菊酯、生物烯丙菊酯-S-环戊基异构体、bioethanomethrin、生物氯菊酯、生物苄呋菊酯、bistrifluron、仲丁威、brofenprox、乙基溴硫磷、溴螨酯、bromfenvinfos(methyl)、BTG-504、BTG-505、合杀威、噻嗪酮、特嘧硫磷、丁酮威、丁酮砜威、butylpyridaben,
硫线磷、毒杀芬、甲萘威、克百威、三硫磷、丁硫克百威、杀螟丹、CGA-50439、灭螨锰、氯丹、杀虫脒、chloethocarb、氯氧磷、氟唑虫清、毒虫畏、氟啶脲、氯甲磷、乙酯杀螨醇、氯化苦、chlorproxyfen、甲基毒死蜱、乙基毒死蜱、chlovaporthrin、chromafenozide、顺式氯氰菊酯、顺式苄呋菊酯、顺式氯菊酯、clocythrin、除线威、四螨嗪、clothianidin、clothiazoben、codlemone、蝇毒磷、苯腈磷、杀螟腈、cycloprene、乙氰菊酯、cydia pomonella、氟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三环锡、氯氰菊酯、cyphenothrin(1R-反式异构体)、灭蝇胺,
DDT、溴氰菊酯、甲基内吸磷、砜吸磷、丁醚脲、氯亚胺硫磷、二嗪磷、除线磷、敌敌畏、三氯杀螨醇、百治磷、环虫腈、除虫脲、乐果、甲基毒虫畏、消螨通、dinocap、呋虫胺、苯虫醚、乙拌磷、碘酰丁二辛、苯氧炔螨、DOWCO-439,
efusilanate、甲氨基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右旋烯炔菊酯(1R-异构体)、硫丹、虫霉属、EPN、S-氰戊聚酯、乙硫苯威、ethiprole、乙硫磷、灭线磷、醚菊酯、特苯恶唑、乙嘧硫磷,
伐灭磷、苯线磷、喹螨醚、苯丁锡、五氯苯菊酯、杀螟硫磷、仲丁威、苯硫威、fenoxacrim、苯氧威、甲氰菊酯、fenpyrad、fenpyrithrin、唑螨酯、丰索磷、倍硫磷、fentrifanil、氰戊菊酯、氟虫腈、flonicamid、嘧螨酯、啶蜱脲、flubenzimine、溴氟菊酯、氟环脲、氟氰戊菊酯、flufenerim、氟虫脲、三氟醚菊酯、氟氯苯菊酯、吡氟硫磷、氟螨嗪、氟胺氰菊醋、地虫硫磷、伐虫脒、安硫磷、丁苯硫磷、噻唑磷、fubfenprox(fluproxyfen)、呋线威,
林丹、gossyplure、grandlure、颗粒体病毒,
苄螨醚、特丁苯酰肼、六六六、HCN-801、庚烯磷、氟铃脲、噻螨酮、伏蚁腙、烯虫乙酯,
IKA-2002、吡虫啉、咪炔菊酯、噁二唑虫、碘硫磷、异稻瘟净、氯唑磷、异柳磷、异丙威、恶唑磷、齐墩螨素,
Japonilure,
噻嗯菊酯、核多角体病毒、烯虫炔酯,
高效氯氟氰菊酯、林丹、氟丙氧脲,
马拉硫磷、灭蚜磷、mesulphenfos、四聚乙醛、威百亩、虫螨畏、甲胺磷、Metharhizium anisopliae、Metharhizium flavoviride、杀扑磷、甲硫威、灭多威、蒙五一五、甲氧滴滴涕、甲氧苯酰肼、速灭威、恶虫酮、速灭磷、milbemycin、米尔螨素、MKI-245、MON-45700、久效磷、moxidectin、MTI-800,
二溴磷、NC-104、NC-170、NC-184、NC-194、NC-196、杀螺胺、烟碱、烯啶虫胺、硝虫噻嗪、NNI-0001、NNI-0101、NNI-0250、NNI-9768、双苯氟脲、Noviflumuron,
OK-5101、OK-5201、OK-9601、OK-9602、OK-9701、OK-9802、氧乐果、杀线威、亚砜磷,
玫烟色拟青霉、甲基对硫磷、乙基对硫磷、氯菊酯(顺式,反式)、石油、PH-6045、苯醚菊酯(1R-反式异构体)、稻丰散、甲拌磷、伏杀硫磷、亚胺硫磷、磷胺、磷虫威、辛硫磷、增效醚、抗蚜威、甲基嘧啶磷、乙基嘧啶磷、右旋炔丙菊酯、丙溴磷、猛杀威、丙虫磷、克螨特、胺丙畏、残杀威、丙硫磷、发硫磷、protrifenbute、吡蚜酮、吡唑硫磷、反灭虫菊、除虫菊素、哒螨灵、pyridalyl、哒嗪硫磷、pyridathion、嘧螨醚、蚊蝇醚,
喹硫磷,
苄呋菊酯、RH-5849、ribavirin、RU-12457、RU-15525,
S-421、S-1833、杀抗松、硫线磷、SI-0009、氟硅菊酯、艾克敌105、spirodiclofen、spiromesifen、氟虫胺、治螟磷、硫丙磷、SZI-121,
氟胺氰菊酯、虫酰肼、吡螨胺、嘧丙磷、氟苯脲、七氟菊酯、双硫磷、灭虫畏、terbam、特丁硫磷、杀虫畏、三氯杀螨砜、胺菊酯、胺菊酯(1R-异构体)、杀螨硫醚、辛体氯氰菊酯、噻虫啉、噻虫嗪、噻丙腈、thiatriphos、硫环杀、硫双威、久效威、甲基乙拌磷、thiosultapsodium、敌贝特、唑虫酰胺、氯溴氰菊酯、四溴菊酯、四氟苯菊酯、苯螨噻、唑蚜威、三唑磷、thiazuron、氯咪唑、敌百虫、杀铃脲、混杀威,
蚜灭磷、氟吡唑虫、增效炔醚、麦柯特尔,
WL-108477、WL-40027,
YI-5201、YI-5301、YI-5302,
XMC、灭杀威,
ZA-3274、己体氯氰菊酯、zolaprofos、ZXI-8901,
化合物3-甲基苯基-丙基氨基甲酸酯(速灭威Z),
化合物3-(5-氯-3-吡啶基)-8-(2,2,2-三氟乙基)-8-氮杂二环[3.2.1]辛烷-3-甲腈(CAS-Reg.No.185982-80-3)以及相应的3-内型异构体(CAS-Reg.No.185984-60-5)(参见WO-96/37494,WO-98/25923),
以及包含杀虫活性植物提取物,线虫,真菌或病毒的制剂。
还可与其它已知活性物质如除草剂或肥料以及生长调节剂,安全剂和/或化学信息素混合使用。
此外,本发明式(I)化合物还具有很强的抗真菌活性。它们具有很宽的抗真菌活性谱,特别是抗皮肤真菌和酵母菌,霉菌和两阶段真菌(diphasic fungi)(例如抗假丝酵母属如白色假丝酵母,Candida glabrata)以及絮状表皮癣菌,曲霉属,如黑色曲霉和烟曲霉,发癣菌属如须发癣菌,小孢子菌属如犬小孢子菌和头癣小孢子菌。上述所列真菌并不表示限制于所覆盖的真菌谱,而是仅作为列举。
而且,本发明式(I)化合物适于抑制人和哺乳动物体内肿瘤细胞的生长。这种抑制作用是基于本发明化合物与微管蛋白和微管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促进微管的聚合而获得。
为此目的,给以有效量的一种或多种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活性成分可以其本身直接施用或以它们的制剂形式或由其制备的应用形式施用,如现混现用溶液,悬浮剂,喷雾粉剂,糊剂,可溶性粉剂,粉剂和颗粒剂。它们可以常规方式施用,例如浇灌,喷雾,撒播,喷粉,形成泡沫,涂布等方式。另外,还可以将活性成分通过超低容量方法施用或将活性成分制剂或活性成分本身注入土壤。还可以用于处理植物种子。
当将本发明活性成分用作杀真菌剂时,根据施用方式的不同,使用量可在宽范围内变化。在用于处理植物各部分时,活性成分的用量通常为0.1-10,000克/公顷,优选10-1000克/公顷。当用于种子处理时,活性成分的用量通常为每公斤种子0.001-50克,优选每公斤种子0.01-10克。在土壤处理时,活性成分的用量通常为0.1-10,000克/公顷,优选1-5000克/公顷。
如上所述,用本发明活性化合物可以处理所有植物以及它们的各部分。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可以处理野生植物类型和植物种或通过常规生物育种方法,例如杂交或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的植物和植物种以及它们的各部分。在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处理的植物是通过遗传工程方法,如需要结合常规育种方法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和植物种(遗传修饰生物体)及它们的各部分。对于术语“各部分”和/或“植物的各部分”或“植物各部分”上面已进行了说明。
特别优选,本发明处理的植物是各自市场上可以购得的植物种或通用的植物种。植物种可以理解为表示通过常规植物育种,突变或重组DNA技术获得的具有新的特性(“性状”)的植物。它们可以是种,品种,生物型和基因型。
根据植物类型和/或植物种,它们的生长场所和生长条件(土壤,气候,营养生长期,养分)情况,本发明处理方法还可以获得超加合(“增效”)作用。因此,例如,可以产生以下结果:减少施用量和/或扩大活性谱和/或提高本发明使用的化学物质及制剂的活性,更佳的植物长势,提高作物对高温或低温的耐受性,增强作物对干旱或者对水和/或土壤盐度的耐受能力,增加开花率,更易于收获,加速成熟,更高的产量,品质更优和/或收获产品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更好的储藏性能和/或收获产品的加工性能,上述这些方面都超出了实际预期的效果。
本发明优选处理的转基因(即通过遗传工程方法获得的)植物和/或植物种包括那些通过遗传修饰方法获得遗传物质的所有植物,其中所述遗传物质赋予这些植物特别有价值的特性(“性状”)。上述特性的实例包括植物的长势更好,提高了对高温或低温的耐受性,增强了对干旱或者对水和/或土壤盐度的耐受能力,提高开花率,易于收获,加速成熟,更高的产量,更好的储藏稳定性和/或收获产品的加工性能。上述性状中另一些特别优选的实例是提高植物对动物以及微生物害虫的防御能力,如抗昆虫,螨,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和/或病毒,以及提高植物对某些除草活性化合物的耐受能力。转基因植物的实例包括重要的栽培植物,如禾谷类(小麦,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烟草,油菜以及果树(苹果,梨,柑桔和葡萄),以及特别优选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烟草和油菜。特别优选的性状是通过在植物体内生成毒素来提高植物对昆虫、螨、线虫和蜗牛的防御能力,特别是通过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遗传物质在植物体内产生的那些毒素来提高植物的这种防御能力(例如,通过基因CryIA(a),CryIA(b),CryIA(c),CryIIA,CryIIIA,CryIIIB2,Cry9c,Cry2Ab,Cry3Bb和CryIF及其组合)(下文称作“Bt植物”)。还特别优选的特性(“性状”)是通过系统获得抗性(SAR),系统素,植物抗毒素,激卫素以及抗性基因及相应的表达蛋白和毒素来提高植物对真菌,细菌和病毒的防御能力。另一些特别优选的性状是提高植物对下述某些除草活性化合物的耐受性,如咪唑啉酮,磺酰脲,草甘膦或膦基麦黄酮(tricine)(例如“PAT”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各自赋予上述所需特性(“性状”)的基因还可以互相组合。“Bt植物”的实例包括下述的玉米品种,棉花品种,大豆品种和马铃薯品种,它们都是市场上可以买得到的并且商品名为YIELD GARD(例如玉米,棉花,大豆),KnockOut(例如玉米),StarLink(例如玉米),Bollgard(棉花),Nucoton(棉花)和NewLeaf(马铃著)。耐除草剂植物的实例是下述的玉米品种,棉花品种和大豆品种,它们都是市场上可以买得到的且商品名为RoundupReady(耐草甘膦的植物品种,例如玉米,棉花,大豆),Liberty Link(耐膦基麦黄酮的植物品种,例如油菜),IMI(耐咪唑啉酮的植物品种)以及STS(耐磺酰脲的植物品种,例如玉米)。还可提及的抗除草剂(通过除草剂耐受性的常规育种方法获得)的植物品种(例如玉米)包括商品名为Clearfield的市售植物品种。当然,上面的描述同样也适用于具有这些遗传特性(“性状”)或未来将要开发的那些性状的那些植物品种,这些植物未来将开发和/或未来将投放市场。
本发明特别优选使用本发明通式(I)化合物和/或活性化合物混合物处理前面所列植物。上述对活性化合物和/或混合物的优选范围也适用于这些植物的处理。特别优选用本文中特别列出的化合物和/或混合物进行植物处理。
将通过下述实施例描述本发明活性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
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1
Figure A20048001804200351
方法(a)
向0.3g(0.86mmol)5,7-二氯-2-甲基-6-(3-三氟甲基-吡啶-2-基)-[1,2,4]三唑并[1,5-a]嘧啶的10ml乙腈溶液中加入0.1g氟化钾,80℃搅拌2小时,随后冷却至0℃。向溶液中加入0.21g(1.9mmol)(S)-三氟异丙胺,80℃搅拌18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倾入30ml 1N盐酸中,搅拌,用二氯甲烷萃取。将有机相用水洗涤两次,硫酸钠干燥,然后减压浓缩。获得0.28g(理论值的70%)的N-{5-氯-2-甲基-6-[3-(三氟甲基)-2-吡啶基][1,2,4]三唑并-[1,5-a]嘧啶-7-基}-N-[(1S)-2,2,2-三氟-1-甲基乙基]胺。
HPLC:logP=2.38
实施例2
万法(a)
向0.17g(0.54mmol)5,7-二氯-6-(5-氯-4-嘧啶基)-2-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的5ml乙腈溶液中加入63mg氟化钾,80℃搅拌2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向溶液中加入0.122g(1.08mmol)(S)-三氟异丙胺,80℃搅拌18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倾入30ml水中,每次10ml二氯甲烷萃取两次。将有机相用硫酸钠干燥,然后减压浓缩。获得1.74g(理论值的75%)的N-[5-氯-6-(5-氯-4-嘧啶基)-2-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7-基]-N-[(1S)-2,2,2-三氟-1-甲基乙基]胺。
HPLC:logP=2.13
根据上述方法还可以制备下表1中所列的式(I)化合物:
表1
Figure A20048001804200371
表1(续)
表1(续)
表1(续)
表1(续)
表1(续)
表1(续)
表1(续)
Figure A20048001804200441
表1(续)
表1(续)
Figure A20048001804200461
表1(续)
Figure A20048001804200471
表1(续)
*)logP值是根据EEC Directive 79/831Annex V.A8标准,通过HPLC(梯度法,乙腈/0.1%磷酸水溶液)测定的。
式(II)母体的制备
实施例114
方法(b):
室温搅拌条件下,向由17.0g(50.4mmol)6-(3-三氟甲基-吡啶-2-基)-2-环丙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7-二醇和77.3g(504mmol)磷酰氯组成的混合物中分批混入8.4g(40.3mmol)五氯化磷。掺混后,将反应混合物回流加热4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减压浓缩,将剩余物与水混合,然后每次100ml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将合并的有机相用每次50ml水洗涤两次,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将剩余物通过硅胶色谱,使用二氯甲烷/甲基叔丁基醚(洗脱)。由此获得3.7g(理论值的19.3%)的5,7-二氯-6-(三氟甲基-嘧啶-2-基)-2-环丙基[1,2,4]-三唑并[1,5-a]嘧啶。
HPLC:logP=2.73
实施例115
Figure A20048001804200492
方法(b)
搅拌条件下,向15.0g(54mmol)6-(5-氯-4-嘧啶基)-2-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7-二醇和50ml磷酰氯的混合物中分批混入5.6g(26.9mmol)五氯化磷。掺混后,将反应混合物在110℃搅拌4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减压浓缩,将剩余物与400ml水混合,然后每次用100ml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将合并的有机相用硫酸钠干燥并减压浓缩。将剩余物通过硅胶色谱,使用环己烷/乙酸乙酯(5∶1-1∶1)洗脱。获得2.6g(理论值的15.1%)的5,7-二氯-6-(5-氯-4-嘧啶基)-2-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
HPLC:logP=1.58
根据上述方法还可以制备下表2中所列的式(II)化合物:
表2
Figure A20048001804200502
实施例121
室温和搅拌条件下,在2分钟内将2.0g(10.74mmol)2-噻吩基丙二酸和1.33g(10.74mmol)3-氨基-5-环丙基-1,2,4-三唑的混合物与41.13g(286mmol)磷酰氯混合。然后将混合物在90℃加热1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混合物倾入250ml冰水中,将所得悬浮液搅拌1小时。抽吸出混合物并用50ml水洗涤。为进一步纯化,将产物悬浮于50ml环己烷/乙酸乙酯=1∶1中,短暂沸腾,然后冷却,通过短硅胶柱抽吸,每次用50ml环己烷/乙酸乙酯=1∶1,洗涤8次。将滤液用硫酸钠干燥,然后再次过滤。将滤渣用少量环己烷/乙酸乙酯=1∶1冲洗。将全部滤液减压浓缩。获得1.73g(理论值的50.7%)的5,7-二氯-2-环丙基-6-(噻吩-3-基)-[1,2,4]三唑并[1,5-a]嘧啶,米黄色固体。
实施例122
室温条件下,向6.0g(19,28mmol)5,7-二氯-2-环丙基-6-(噻吩-3-基)[1,2,4]三唑并[1,5-a]嘧啶的80ml乙酸溶液中导入氯气流2小时。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减压浓缩。将剩余物通过硅胶色谱,使用环己烷/乙酸乙酯=2∶1洗脱。将浓缩洗出液后获得的剩余物与环己烷/乙酸=1∶1一起搅拌,然后抽吸并干燥。将先前获得的母液浓缩后通过硅胶色谱,使用环己烷/乙酸乙酯=1∶1洗脱。由此获得2.7g(理论值的50.5%)的5,7-二氯-2-环丙基-6-(2,5-二氯-噻吩-3-基)-[1,2,4]三唑并[1,5-a]嘧啶。
实施例123
室温和搅拌条件下,将含17.0g(54.89mmol)的2-环丙基-6-(4-氯-噻唑-5-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7-二醇的51.2ml磷酰氯溶液分成多份与5.72g(27.44mmol)五氯化磷混合。掺混后,将反应混合物在110℃搅拌3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倾入冰水中。将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多次,用硫酸钠干燥有机相并减压浓缩。将剩余物通过硅胶色谱,使用环己烷/乙酸乙酯=3∶1洗脱。由此获得0.35g(理论值的1.66%)的5,7-二氯-2-环丙基-6-(4-氯-噻唑-5-基)-[1,2,4]-三唑并[1,5-a]嘧啶。
HPLC:lopP=2.46。
式(IV)的母体制备方法
实施例124
方法(c)
搅拌条件下,将由7.75g(27.96mmol)的2-(3-三氟甲基-吡啶-2-基)丙二酸二甲酯,3.47g(27.96mmol)的3-氨基-5-环丙基-1,2,4-三唑以及5.7g(30,75mmol)的三正丁胺组成的混合物在180℃加热90分钟。同时,不断地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甲醇蒸馏出。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将反应混合物减压浓缩。根据HPLC方法,残留的17.0g剩余物是50%6-(3-三氟甲基-吡啶-2-基)-2-环丙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7-二醇。相应地计算的产率是理论值的90.1%。不经进一步纯化,将产物直接用于下一步合成。
HPLC:lopP=0.47。
实施例125
Figure A20048001804200522
方法(c)
搅拌条件下,将由9.0g(36.8mmol)2-(5-氯-嘧啶-4-基)丙二酸二甲酯,3.61g(36.8mmol)3-氨基-5-甲基-1,2,4-三唑和9.6ml三正丁胺组成的混合物在185℃加热2小时。同时,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甲醇连续蒸馏出。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倾析出分离的三正丁胺。根据HPLC方法,残留的15g剩余物包括约11%的6-(5-氯-4-嘧啶基)-2-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7-二醇。相应地计算的产率是理论值的15%。不经进一步纯化,将产物直接用于下一步合成。
根据上述方法还可以制备下表3中所列的式(IV)化合物:
表3
Figure A20048001804200531
Figure A20048001804200532
实施例128
Figure A20048001804200533
将由8.5g(34.05mmol)2-(4-氯-噻唑-5-基)丙二酸二甲酯,4.23g(34.05mmol)的3-氨基-5-环丙基-1,2,4-三唑和8.92ml三正丁胺组成的混合物在185℃搅拌2小时。同时,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甲醇连续蒸馏出。将混合物冷却至并倾析出分离的三正丁胺。根据HPLC方法,由此获得的18g产物包括64%的2-环丙基-6-(4-氯-噻唑-5-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7-二醇。
HPLC:logP=0.10
式(V-a)母体产物的制备
实施例129
方法(d)
将9g(207mmol)60%氢化钠悬浮液悬浮于300ml二噁烷中。55-60℃条件下,将27.29g(206.6mmol)丙二酸二甲酯滴入上述混合物中,并在相同温度下再搅拌30分钟。加入8.18g(82.63mmol)氯化铜(I)后,将混合物加热至80℃,然后滴入15g(82.63mmol)2-氯-3-三氟甲基吡啶。立刻将反应混合物在100℃搅拌14小时。随后冷却至15-20℃后,缓慢滴入浓盐酸直至混合物呈酸性。即刻加入600ml水和300ml二氯甲烷并滤出不溶物质。从滤液中分离有机相,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将剩余物通过硅胶色谱,使用己烷/乙酸酯(4∶1)洗脱。获得10.1g(理论值的40%)的2-[3-三氟甲基]-嘧啶-2-基)丙二酸二甲酯。
HPLC:logP=2.05
式(V-b)母体产物的制备
实施例130
Figure A20048001804200551
方法(e)
将2.6g(65.4mmol)的60%氢化钠悬浮液悬浮于100ml四氢呋喃中。在0℃,加入6.9g(52.4mmol)丙二酸二甲酯,在相同温度下将混合物搅拌0.5小时。然后滴入6.5g(43.63mmol)4,5-二氯嘧啶的50ml四氢呋喃溶液并将混合物在室温再搅拌3小时。然后缓慢滴入150ml的1N盐酸,将混合物用100ml二氯甲烷萃取。分离有机相,硫酸钠干燥并减压浓缩。将剩余物通过硅胶色谱,使用甲基叔丁基醚/石油醚(1∶9)洗脱。获得7g(理论值的65.6%)的2-(5-氯-4-嘧啶-2-基)丙二酸二甲酯。
HPLC:logP=1.33
4,5-二氯嘧啶的制备
实施例131
向112.5g(673,7mmol)5-氯-6-氧代-1,6-二氢嘧啶-1-鎓氯化物的630ml磷酰氯溶液中加入1.6ml二甲胺,回流加热3小时。然后减压蒸馏出过量的磷酰氯。冷却后,将剩余物倾至1.5l冰水中,用500ml二氯甲烷萃取,硫酸钠干燥有机相并减压浓缩。获得72.3g(理论值的66.3%)的4,5-二氯嘧啶。
HPLC:logP=1.35
5-氯-6-氧代-1,6-二氢嘧啶-1-鎓氯化物的制备
实施例132
向77g(0.8mol)的4(3H)-嘧啶酮的770ml冰醋酸溶液中加入6.5g(40mmol)氯化铁(III),在40-45℃,2小时内导入113.6g(1.6mol)氯气。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15℃,将获得的固体产物抽滤出并用醚洗涤。获得112.5g(理论值的84%)的5-氯-6-氧代-1,6-二氢嘧啶-1-鎓氯化物。
4(3H)嘧啶酮的制备
实施例133
Figure A20048001804200562
将103g(0.804mol)的6-巯基-4(1H)-嘧啶酮(JP50053381,Chem.Abstr.CAN 84:17404)和含141.5g(1.2Mol)阮内镍(Raney Nickel)的1.2l乙醇的混合物回流加热8小时。将溶液热过滤,剩余物用乙醇洗涤,减压浓缩滤液。获得67.2g(理论值的87%)的4(3H)-嘧啶酮。
应用实施例
实施例A
柄球菌属真菌(Podosphaera)试验(苹果)/保护性
溶剂:           24.5重量份丙酮
                 24.5重量份二甲基乙酰胺
乳化剂:         1重量份烷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备合适的活性成分制剂,将1重量份的活性成分与上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然后将浓缩液用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为测试保护活性,以特定用量的活性成分制剂喷雾植物幼苗。喷雾层干燥后,对植物接种苹果白粉病柄球菌病原物的孢子水悬浮液。然后将植物放在约23℃和相对环境湿度约70%的温室中。
接种后10天进行评估。在此条件,0%表示杀菌效果相当于对照,而100%的效果表示没有观察到侵染。
该试验中,在100g/ha施用量条件下,本发明实施例1,2,7,8,13,14,29,46和47化合物表现出大于90%的杀菌活性。
实施例B
钩丝壳霉属真菌(Uncinula)试验(葡萄)/保护性
溶剂:       24.5重量份丙酮
             24.5重量份二甲基乙酰胺
乳化剂:     1重量份烷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备合适的活性成分制剂,将1重量份活性成分与上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然后将浓缩液用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为测试保护活性,以特定用量的活性成分制剂喷雾植物幼苗。喷雾层干燥后,对植物接种葡萄白粉病钩丝壳霉的孢子水悬浮液。然后将植物放在约23℃和相对环境湿度约70%的温室中。
接种后14天进行评估。在此条件,0%表示杀菌效果相当于对照,而100%的效果表示没有观察到侵染。
该试验中,在100g/ha施用量条件下,本发明实施例2,8,13,14和29化合物表现出大于90%的杀菌活性。
实施例C
黑星菌属真菌(Venturia)试验(苹果)/保护性
溶剂:     24.5重量份丙酮
           24.5重量份二甲基乙酰胺
乳化剂:   1重量份烷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备合适的活性成分制剂,将1重量份活性成分与上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然后将浓缩液用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为测试保护活性,用一定用量的活性成分制剂喷雾植物幼苗。喷雾层干燥后,对接种植物苹果黑星病病原物即苹果黑星菌的分生孢子水悬浮液,然后将其保持在约20℃和相对环境湿度约100%的培养箱中1天。
然后,将植物放在约21℃和相对环境湿度约90%的温室中。
接种后10天进行评估。在此条件,0%表示杀菌效果相当于对照,而100%的效果表示没有观察到侵染。
该试验中,在100g/ha施用量条件下,本发明实施例8,13和102号化合物表现出大于90%的杀菌活性。
实施例D
单丝壳菌属真菌(Sphaerotheca)试验(黄瓜)/保护性
溶剂:  49重量份的N,N-二甲基甲酰胺
乳化剂:1重量份烷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备合适的活性成分制剂,将1重量份活性成分与上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然后将浓缩液用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为测试保护活性,用一定用量的活性成分制剂喷雾黄瓜幼苗。处理1天后,对植物接种苍耳单丝壳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的孢子悬浮液。然后将植物放在23℃和相对环境湿度70%的温室中。
接种后7天进行评估。在此条件,0%表示杀菌效果相当于对照,而100%的效果表示没有观察到侵染。
该试验中,在750g/ha施用量条件下,本发明实施例1,10,11和13号化合物表现出大于90%的杀菌活性。
实施例E
白粉菌属真菌(Erysiphe)试验(大麦)/保护性
溶剂:  50重量份的N,N-二甲基甲酰胺
乳化剂:1重量份的烷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备合适的活性成分制剂,将1重量份活性成分与上述量的溶剂和乳化剂混合,然后将浓缩液用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为测试保护活性,以一定用量活性成分制剂喷雾植物幼苗。
喷雾层干燥后,将禾白粉菌大麦致病变种的孢子以喷粉方式接种植物。
将植物放在约20℃和相对环境湿度约80%的温室中,以促进白粉菌孢子堆的发育。
接种后7天进行评估。在此情况下,0%表示杀菌效果相当于对照,而100%的效果表示没有观察到侵染。
该试验中,在500g/ha施用量条件下,本发明实施例1,2和30号化合物表现出大于85%的杀菌活性。

Claims (16)

1.下式的三唑并嘧啶化合物
其中
R1代表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链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环烷基,或任选取代的杂环基,
R2代表氢或烷基,或
R1和R2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起代表任选取代的杂环,
R3代表卤素,任选取代的烷基或任选取代的环烷基,
R4代表任选取代的杂环基,
X代表卤素。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式(I)的三唑并嘧啶化合物,其中
R1代表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该烷基可被选自卤素、氰基、羟基、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和/或具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的相同或不同取代基一至五取代,或
R1代表具有2-6个碳原子的链烯基,该链烯基可被选自卤素、氰基、羟基、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和/或具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的相同或不同取代基一至三取代,或
R1代表具有2-6个碳原子的炔基,该炔基可被选自卤素、氰基、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和/或具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的相同或不同取代基一至三取代,或
R1代表具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该环烷基可被选自卤素、氰基、羟基、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和/或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的相同或不同取代基一至三取代,或
R1代表具有5或6个环原子以及1-3个杂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的杂环基,杂原子如氮,氧和/或硫,以及该杂环基可被卤素、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氰基、硝基和/或具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一或二取代,
R2代表氢或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
R1和R2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起代表具有3-6个环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杂环,该杂环化合物可含有另外的氮,氧或硫原子作为环原子以及该杂环化合物可被氟、氯、溴、硝基、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和/或具有1-4个碳原子以及1-9个氟和/或氯原子的卤代烷基至多三取代,
R3代表氟,氯,溴,碘,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4个碳原子以及1-9个卤素原子的卤代烷基或具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
R4代表具有5或6个环原子及1-4个杂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基,杂原子如氧,氮和/或硫,以及该杂环基可被选自下列的相同或不同取代基一至四取代:
氟、氯、溴、氰基、硝基,
在每个烷基部分各自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烷氧基,羟基亚氨基烷基或烷氧亚氨基烷基,
各自具有1-3个碳原子以及1-7个卤素原子的卤代烷基或卤代烷氧基,
以及
X优选代表氟,氯,溴或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式(I)的三唑并嘧啶化合物,其中
R1代表下列结构式的残基
Figure A2004800180420003C1
#标记键合点,
R2代表氢,甲基,乙基或正丙基,或
R1和R2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起代表吡咯烷基,哌啶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哌嗪基,3,6-二氢-1(2H)-哌啶基或四氢-1(2H)-哒嗪基,这些残基可被1-3个氟原子,1-3个甲基和/或三氟甲基取代,
R1和R2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起代表下式的残基
Figure A2004800180420004C4
其中
R’代表氢或甲基,
R”代表甲基,乙基,氟,氯或三氟甲基,
m代表0,1,2或3,如果m代表2或3,则R”代表相同或不同的残基,
R代表甲基,乙基,氟,氯或三氟甲基以及
n代表0,1,2或3,如果n代表2或3,则R代表相同或不同的残基,
R3代表氟,氯,溴,碘,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三氟甲基,1-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七氟异丙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或环己基,
R4代表吡啶基,在其2或4位键合以及可被选自下列的相同或不同取代基一至四取代:氟,氯,溴,氰基,硝基,甲基,乙基,甲氧基,甲硫基,羟基亚氨基甲基,羟基亚氨基乙基,甲氧亚氨基甲基,甲氧亚氨基乙基和/或三氟甲基,或
R4代表嘧啶基,在其2或4位键合以及可被选自下列的相同或不同取代基一至三取代:氟,氯,溴,氰基,硝基,甲基,乙基,甲氧基,甲硫基,羟基亚氨基甲基,羟基亚氨基乙基,甲氧亚氨基甲基,甲氧亚氨基乙基和/或三氟甲基,或
R4代表噻吩基,在其2或3位键合以及可被选自下列的相同或不同取代基一至三取代:氟,氯,溴,氰基,硝基,甲基,乙基,甲氧基,甲硫基,羟基亚氨基甲基,羟基亚氨基乙基,甲氧亚氨基甲基,甲氧亚氨基乙基和/或三氟甲基,或
R4代表噻唑基,在其2,4或5位键合以及可被选自下列的相同或不同取代基一或二取代:氟,氯,溴,氰基,硝基,甲基,乙基,甲氧基,甲硫基,羟基亚氨基甲基,羟基亚氨基乙基,甲氧亚氨基甲基,甲氧亚氨基乙基和/或三氟甲基,
以及
X代表氟,氯或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式(I)的三唑并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a)任选地存在稀释剂,任选地存在酸接受体,以及任选地存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将下式的二卤代三唑并嘧啶
Figure A2004800180420005C1
其中
R3,R4和X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定义以及
Y1代表卤素
与下式的胺反应
Figure A2004800180420006C1
其中
R1和R2具有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定义。
5.防治有害微生物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它们包含至少一种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式(I)的三唑并嘧啶化合物以及填充剂和/或表面活性剂。
6.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式(I)的三唑并嘧啶化合物防治有害微生物的用途。
7.防治有害微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式(I)的三唑并嘧啶化合物施用至有害微生物和/或它们的栖息地。
8.防治有害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式(I)的三唑并嘧啶化合物与填充剂和/或表面活性剂混合。
9.下式的二卤代三唑并嘧啶化合物
Figure A2004800180420006C2
其中
R3代表卤素,任选取代的烷基或任选取代的环烷基,
R4代表任选取代的杂环基,
X代表卤素,以及
Y1代表卤素。
10.权利要求9的式(II)的二卤代三唑并嘧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b)任选地存在稀释剂的条件下,将下式的二羟基三唑并嘧啶与卤化剂反应
其中
R3和R4如权利要求9所述定义。
11.下式的二羟基三唑并嘧啶化合物
Figure A2004800180420007C2
其中
R3代表卤素,任选取代的烷基或任选取代的环烷基,
R4代表任选取代的杂环基。
12.权利要求11的式(IV)的二羟基三唑并嘧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c)任选地存在稀释剂以及任选地存在酸结合剂,将下式的杂环基丙二酸酯
Figure A2004800180420007C3
其中
R4如权利要求11所述定义以及
R5代表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
与下式的氨基三唑反应
其中
R3如权利要求11所述定义。
13.下式的吡啶基丙二酸酯
其中
R5代表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以及
R6代表卤素或卤代烷基。
14.权利要求13的式(V-a)的吡啶基丙二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d)任选地存在稀释剂,任选地存在铜盐,以及任选地存在酸接受体的条件下,将下式的卤代吡啶
Figure A2004800180420008C3
其中
R6如权利要求13所述定义以及
Y2代表卤素,
与下式的丙二酸酯反应
Figure A2004800180420008C4
其中
R5如权利要求13所述定义。
15.下式的嘧啶基丙二酸酯
Figure A2004800180420009C1
其中
R5代表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
R7代表卤素或卤代烷基,以及
R8和R9各自独立地代表氢,氟,氯,溴,甲基,乙基或甲氧基。
16.权利要求15的式(V-b)的嘧啶基丙二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e)任选地存在稀释剂,任选地存在铜盐,以及任选地存在酸接受体的条件下,将下式的卤代嘧啶
Figure A2004800180420009C2
其中
R7,R8和R8如权利要求15所述定义以及
Y3代表卤素,
与下式的丙二酸酯反应
Figure A2004800180420009C3
其中
R5如权利要求13所述定义。
CNA2004800180422A 2003-06-25 2004-06-14 三唑并嘧啶 Pending CN18129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328481A DE10328481A1 (de) 2003-06-25 2003-06-25 Triazolopyrimidine
DE10328481.8 2003-06-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2991A true CN1812991A (zh) 2006-08-02

Family

ID=33520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180422A Pending CN1812991A (zh) 2003-06-25 2004-06-14 三唑并嘧啶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79295A1 (zh)
EP (1) EP1644374A1 (zh)
JP (1) JP2007506659A (zh)
KR (1) KR20060024434A (zh)
CN (1) CN1812991A (zh)
BR (1) BRPI0411741A (zh)
CO (1) CO5660295A2 (zh)
CR (1) CR8135A (zh)
DE (1) DE10328481A1 (zh)
EC (1) ECSP056247A (zh)
IL (1) IL172359A0 (zh)
MX (1) MXPA05013496A (zh)
WO (1) WO2004113342A1 (zh)
ZA (1) ZA2005102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66818A2 (de) * 2004-12-17 2006-06-29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7-AMINO-6-HETARYL-1,2,4-TRIAZOLO[1,5-a]PYRIMIDIN-VERBINDUNGEN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SCHADPILZEN
TW200643022A (en) * 2005-03-02 2006-12-16 Basf Ag 2-substituted 7-aminoazolopyrimidines, processe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se compounds
WO2006122740A2 (de) * 2005-05-17 2006-11-23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7-AMINO-6-HETARYLIMIDAZOLO[1,2-a]PYRIMIDIN-VERBINDUNGEN UND IHRE VERWENDUNG ZU BEKÄMPFUNG VON SCHADPILZEN
WO2007023020A1 (de) * 2005-07-13 2007-03-01 Basf Aktiengeseelschaft 7-amino-6-heteroaryl-1,2,4-triazolo[1,5-a]pyrimidin-verbindungen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schadpilzen
WO2007006723A1 (de) * 2005-07-13 2007-01-18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7-amino-6-tetrazolyl-1,2,4-triazolo[1,5-a]pyrimidin-verbindungen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schadpilzen
WO2007006722A1 (de) * 2005-07-13 2007-01-18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2 -substituierte 7-amino-6-heteroaryl-1 , 2 , 4-triazolo [1, 5-a] pyrimidin-verbindungen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schadpilzen
WO2007023018A1 (de) * 2005-07-13 2007-03-01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7-amino-6-triazolyl-1,2,4-triazolo[1,5-a]pyrimidin-verbindungen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schadpilzen
BRPI0612809A2 (pt) * 2005-07-13 2016-11-29 Basf Ag compostos, uso de um composto, agente para combater fungos fitopatogênicos, combinação, processo para combater fungos fitopatogênicos, semente, e, processo para preparar um composto
WO2007012642A1 (de) * 2005-07-29 2007-02-01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7-amino-6-thiadiazolyl- und -oxadiazolyl- 1 , 2 , 4-triazolo [1 , 5 -a] pyrimidin- verbindungen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schadpilzen
WO2007101870A1 (de) * 2006-03-08 2007-09-13 Basf Se Substituierte triazolopyrimidin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schadpilzen sowie sie enthaltende mittel
WO2008092836A2 (en) * 2007-01-30 2008-08-07 Basf Se Method for improving plant healt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108731A (en) * 1993-03-04 1997-03-18 Shell Int Research 6, N-DISUBSTITUTED-£1, 2, 4| TRIAZOLO-£1, 5-a| PYRIMIDINE- 7-AMINE DERIVATIV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AS FUNGICIDES
US5817663A (en) * 1996-10-07 1998-10-06 American Cyanamid Company Pentafluorophenylazolopyrimidines
FR2765875B1 (fr) * 1997-07-14 1999-11-19 American Cyanamid Co 5-alkyl-triazolopyrimidines fongicides
CA2413802A1 (en) * 2000-06-30 2002-01-10 Mark R. Schmitt Substituted-triazolopyrimidines as anticancer agents
DE10063115A1 (de) * 2000-12-18 2002-06-27 Bayer Ag Triazolopyrimidine
DE10121162A1 (de) * 2001-04-30 2002-10-31 Bayer Ag Triazolopyrimidine
GB0126914D0 (en) * 2001-11-08 2002-01-02 Syngenta Ltd Fungicides
JPWO2004011467A1 (ja) * 2002-07-29 2005-12-15 北興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トリアゾロピリミジン誘導体および農園芸用殺菌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113342A1 (de) 2004-12-29
EP1644374A1 (de) 2006-04-12
CR8135A (es) 2006-07-27
ZA200510276B (en) 2007-03-28
ECSP056247A (es) 2006-04-19
US20070179295A1 (en) 2007-08-02
DE10328481A1 (de) 2005-01-13
CO5660295A2 (es) 2006-07-31
JP2007506659A (ja) 2007-03-22
KR20060024434A (ko) 2006-03-16
BRPI0411741A (pt) 2006-08-29
IL172359A0 (en) 2009-02-11
MXPA05013496A (es) 2006-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46494A (zh) 二取代的吡唑基甲酰苯胺化合物
CN1745068A (zh) 用于防治有害微生物的吡唑基n-羧酰苯胺类化合物
CN1521165A (zh) 噻吩衍生物
CN1324005C (zh) 苯基苯酰胺
CN1671709A (zh) 吡唑并嘧啶和其用于防治有害生物的用途
CN1956973A (zh) 2-卤代呋喃基/噻吩基-3-甲酰胺
CN1946293A (zh) 用于控制不期望的微生物的吡唑并嘧啶类化合物
CN101044128A (zh) 联苯基噻唑甲酰胺
CN1942431A (zh) 用于防治微生物的卤代烷基甲酰胺
CN1917763A (zh) 作为用于植物保护及材料保护的杀微生物活性成分的n-(2-羟甲基)苯基-1h-吡唑-4-甲酰胺衍生物及相关化合物
CN1826053A (zh) 杀真菌活性化合物结合物
CN1802379A (zh) 三唑并嘧啶类化合物
CN101065369A (zh) 联苯噻唑甲酰胺
ZA200503278B (en) Thiazol-(bi)cycloalkyl-carboxanilides
CN1826054A (zh) 杀真菌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
CN1871220A (zh) 用于防治不想要的微生物的1,3-二甲基丁基碳酰苯胺
CN1812991A (zh) 三唑并嘧啶
CN1930157A (zh) 甲硅烷基化甲酰胺
CN1791569A (zh) N-二氟甲基苯甲酰苯胺类化合物及其用于防治微生物的用途、其中间产物与用途
CN1301954C (zh) 2-取代的2-苯基-1,3-二酮化合物
CN1871219A (zh) 己基苯胺基甲酰
CN1630653A (zh) 被吡唑基取代的杂环化合物和其作为害虫防治剂的用途
CN1882596A (zh) 甲硅烷基化甲酰胺
CN1505632A (zh) 三唑并嘧啶化合物
CN1871221A (zh) N-取代的吡唑基碳酰苯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