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3458A - 液体容器和记录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液体容器和记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03458A
CN1803458A CNA2005101350501A CN200510135050A CN1803458A CN 1803458 A CN1803458 A CN 1803458A CN A2005101350501 A CNA2005101350501 A CN A2005101350501A CN 200510135050 A CN200510135050 A CN 200510135050A CN 1803458 A CN1803458 A CN 1803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ntainer
ink
ink tank
light
electric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350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93473C (zh
Inventor
北畠健二
林崎公之
畑佐延幸
落合贵之
渡边伸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803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3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34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347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41J2002/17573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using optical means for ink level indication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液体容器,它包括具有存储元件的IC插件和发光单元,其可以利用发光单元的发光呈现各种信息。存储元件存储用于控制发光单元中包括的LED发出的光量的信息,从而可以减少发光单元的亮度差别,并可以充分地呈现信息。

Description

液体容器和记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存储例如墨水的液体的液体容器以及使用该液体容器的记录设备。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例如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单元的发光呈现各种信息的液体容器,以及利用该液体容器的记录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数码照相机获得更为广泛的使用,一种称之为无PC记录的记录方法开始流行,其中将数码照相机直接连接至作为记录设备的打印机进行记录操作,而不需要使用个人计算机(PC)。另外,其它类型的无PC记录也变得流行起来,其中将用于数码照相机的卡片状信息存储介质直接连接至打印机,用于数据传输,以进行记录操作。另一方面,通常利用PC在监视器上检查打印机墨水罐中剩余的墨水量。因此,在无PC记录中,需要在不利用PC的情况下检查墨水罐中剩余的墨水量。如果用户知道在墨水罐中仅剩余少量墨水,用户就可以在开始记录操作之前用新的墨水罐来更换该墨水罐,从而可以防止在记录操作中发生由于墨水短缺导致的记录失败。
用于告知用户墨水罐状态的典型结构包括一个显示元件,例如LED。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4-275156中公开了一种在与记录头集成在一起的墨水罐上具有两个LED的结构。这两个LED根据墨水剩余量分两步开启。类似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2-301829中公开了一种包括根据墨水剩余量而开启的灯的结构。在根据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2-301829的结构中,记录设备中使用的四个墨水罐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用于告知用户墨水剩余量的灯。
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以更高质量记录图像的需求,除了四色(黑、黄、品红和青色)墨水之外还使用低密度颜色的墨水,例如淡品红色和淡青色。另外,也使用特殊颜色的墨水,例如红色墨水和蓝色墨水。在每种情况下,在记录设备中独立地安装有许多墨水罐(例如七个或者八个墨水罐)。因此,需要一个用于防止将每个墨水罐安装在错误位置上的机构。美国专利No.6,302,535披露了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在各安装单元和各对应的墨水罐之间的各接合部分具有不同的形状,从而在将墨水罐安装在滑架上的时候,防止将每个墨水罐安装在错误的位置上。
通常,由于制造中的变化,即使所有的LED都连接在同一个电路中并施加同样量的电流,LED也可能发出不同量的光。因此,墨水罐上设置的LED发出的光量可能对每个LED来说都是不同的。例如,当墨水罐上的LED闪烁以通知用户墨水剩余量低的时候,一些LED可能会发出明亮的光,而另一些LED可能会发出黯淡的光。在这种情况下,就存在着用户会认为亮度的不同表示墨水罐状态之间的不同的危险。例如,用户可能认为在具有明亮的LED的墨水罐中剩余较大量的墨水,而在具有暗的LED的墨水罐中剩余较少量的墨水。因此,如果墨水罐上的LED的亮度不同,用户会误以为亮度的不同代表一定的含义。这破坏了告知用户墨水剩余量的功能。
当使用LED之外的其它发光元件的时候,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例如,当在多个墨水罐的每一个上设置灯的时候,由于性能的差异,灯发出的光量可能会因每个灯而不同。还是在这种情况下,当墨水罐数量增加的时候,更容易产生视觉亮度的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发光单元的发光呈现各种信息的液体容器,它可以减少发光单元亮度的变化,从而可以准确地呈现信息。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该液体容器的记录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存储在记录设备中使用的液体的液体容器,包括:便于和记录设备电连接的电触点;发光单元,其根据通过电触点提供的输入信号来发光;以及存储单元,其存储光量信息,用于控制发光单元发出的光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该液体容器包括一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存储光量信息,用于控制发光单元发出的光量。在多个液体容器中的每一个中控制发光单元发出的光量,从而可以减少液体容器中的发光单元之间的亮度变化。结果,可以通过每个液体容器充分地呈现信息。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中可以了解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附图说说明
图1A,1B和1C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墨水罐的侧视图、主视图和仰视图。
图2A是用于解释图1A,1B和1C中所示的墨水罐中包括的光导向件功能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B是图2A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3A和3B分别是侧视图和主视图,用于显示在图1A,1B和1C中所示的墨水罐中包括的基板的示例。
图4是可以安装该墨水罐的喷墨打印机的透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喷墨打印机在该喷墨打印机主盖打开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了在图4所示的喷墨打印机和墨水罐之间的信号接线结构的示例的视图。
图7是示出了在图4所示的喷墨打印机中包括的墨水罐的发光单元的发光时序的视图。
图8A和8B是示出了用于墨水罐的发光单元的发光图案的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墨水罐的IC插件的电路图。
图10是示出了图9所示的LED的发光时序的视图。
图11是示出了用于检测图9所示的LED发出的光量的检测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案
下面将参照这些附图对本发明的这些实施方案进行说明。
图1A,1B和1C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用作液体容器的墨水罐的侧视图、主视图和仰视图。在以下的描述中,墨水罐的“前侧”是指面向用户以允许操纵墨水罐(例如安装和拆卸)以及为用户提供信息(从显示单元发光,如后所述)的一侧。
参考图1A、1B和1C,本实施方案的墨水罐1具有支撑构件3,它在墨水罐1的下部区域处支撑在墨水罐1的前侧上。支撑构件3由树脂制成,并与墨水罐1的外壳成一体。如后所述,当将墨水罐1安装在罐支架上的时候,支撑构件3可以围绕支撑部分运动。墨水罐1在后表面和前表面上分别具有第一接合部分5和第二接合部分6,第二接合部分6在本实施方案中与支撑构件3成为一体。第一接合部分5和第二接合部分6与设置在罐支架上的锁定部分接合,从而可以将墨水罐1牢固地安装在罐支架上。
在墨水罐1的底面上设置供墨孔7,它与如后所述设置在记录头上的墨水入口相结合,在将墨水罐1安装在罐支架上的时候供应墨水。在支撑构件3的支撑部分的底侧上在墨水罐1的底侧和前侧相交的位置处设置基底构件。基底构件可以是片状或者板状的。在以下的描述中,基板100被描述为基底构件的一个实施例。与支撑构件3类似,由树脂形成的光导向件121在支撑构件3和墨水罐1之间的位置处与墨水罐1的外壳形成一个整体。
以下参考图2A、2B、3A和3B描述本实施方案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图2A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墨水罐1中包括的光导向件121的功能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B是图2A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图3A和3B分别是侧视图和主视图,显示了安装至第一实施方案的墨水罐1的控制基板100的实施例。
参考图2A,与带有记录头105′的记录头单元105成一体的支架150包括第一锁定部分155和第二锁定部分156,它们分别与墨水罐1的第一接合部分5和第二接合部分6相接合。因此,墨水罐1被牢固地安装至支架150。在这种状态下,设置在支架150上的触点152(以下称之为连接器)与在墨水罐1中的基底100的面朝外的表面上设置的作为触点的电极焊盘102(参见图3B)相接触,以提供电连接。
墨水罐1的内侧分成设置成靠近前侧的墨水容纳腔室11和设置成靠近后侧的负压产生器容纳腔室(未显示)。负压产生器容纳腔室与供墨孔7相通,并连接至墨水容纳腔室11。墨水I直接存储在墨水容纳腔室11中,例如海绵和纤维组件的能够浸有墨水的墨水吸收件(未显示,以下为方便称之为多孔构件)设置在负压产生器容纳腔室中。多孔构件用于向墨水施加负压,该负压足以和在用于排放墨水的记录头105′的喷嘴处产生的弯液面保持作用力相平衡,由此防止从墨水排放单元中泄漏墨水。
记录头105′可以通过各种墨水排放方法来排放墨水,例如使用电热转换器(加热器)和压电元件的那些方法。当使用电热转换器的时候,利用电热转换器产生的热量蒸发墨水,利用蒸发能量从喷嘴中排出墨滴。
墨水罐1的内部结构不限于上述包括用于存储多孔构件的腔室和用于直接存储墨水的构件的结构。例如,墨水罐的内侧可以基本上完全填充多孔构件。另外,作为多孔构件的一种代替,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制成的袋状构件可以用作用于产生负压的机构,其中弹性材料产生用于增加其容量的张力。在这种情况下,墨水直接存储在袋状构件中,并且通过袋状构件产生的张力向墨水施加负压。另外,可以使用至少部分由柔软材料形成的墨水容纳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墨水容纳空间仅填充墨水,通过向柔软材料施加弹性作用力而产生负压。
如图3A和3B所示,发光单元101包括用于发出可见光的例如LED的发光元件,存储将在后面描述的信息的存储元件,以及用于控制发光单元101的控制元件,该发光单元101被设置在墨水罐1中包括的控制基板100的面朝内的表面上。在本实施方案中,存储元件和控制元件集成在基板100上设置的IC插件103中。
IC插件103通过焊盘102接收来自连接器152的电信号,控制元件根据该电信号控制发光单元101的发光。为了抑制在从发光单元101发出的光进入到光导向件121时光量的减少,将基板100设置成使得发光单元101位于光导向件121的光入口表面123的附近。
如图2B所示,从发光单元101发出的光通过设置在光导向件121的端面处的光入口表面123进入到光导向件121,经过光导向件121,到达向用户呈现光的显示单元122。如上所述,发光单元101发出可见光,所述光被扩散,从而产生多个光线A1-A3。
在本实施方案中,墨水罐1的外壳由聚丙烯制成。由于光导向件121与墨水罐1的外壳成为一体,因此光导向件121也由聚丙烯制成。聚丙烯的折射率是1.49,空气的折射率是1.00。因此,根据如下的Snell折射定律,该定律被表示为:
n1·sinθ1=n2.sinθ2
在聚丙烯和空气之间的边界处的折射临界角确定为大约43°。
因此,在图2B中所示的点(i)处的入射角θ为43°或更大的光线在聚丙烯(光导向件121)和空气之间的边界处发生全反射,并在光导向件121中反复全反射之后到达显示单元122,如箭头A1和A3所示。另外,入射角θ小于43°的光线传输穿过空气,不会到达显示单元122。
如上所述,发光单元101和显示单元122是彼此分开的,在墨水罐1上设置用于将发光单元101和显示单元122光学连接的光引导构件121。从而以低成本提供这样的结构,所述结构允许将发光单元101和显示单元122设置在最佳位置上并且不需要使用用于电源或信号交换的会损害可视性和操作性的布线。因此可以将显示单元122自由地设置在能确保用户可视性的位置处。用户可用视觉来检查显示单元122的发光状态,并识别出与该发光状态相对应的信息(例如关于墨水罐1的信息)。另外,由于光导向件121与墨水罐1的外壳为一体,因此,防止较大地增加制造成本。
与显示单元122的发光状态相对应的墨水罐1的信息可以是,例如关于墨水罐1的安装状态、墨水罐1的安装位置或者剩余墨水量的信息。可以通过控制发光单元122的发光状态的开/关,或者控制显示单元122的发光方式(闪烁等),来呈现该信息。关于墨水罐1的安装状态的信息显示墨水罐1是否被完全安装。关于墨水罐1的安装位置的信息显示墨水罐1是否被安装在支架上的适当的安装位置处,例如处于根据墨水罐1中装有的墨水颜色而确定的安装位置处。关于剩余墨水量的信息显示墨水罐1中是否留有足够量的墨水。
当制造墨水罐1的时候,进行发光单元101的发光证实过程,同时检查发光单元101发出的光量。通过利用传感器检测从发光单元101通过光导向件121通向显示单元122的光的强度来确定发光量。然后,在IC插件103中包括的存储元件中存储与所检测的强度对应的信息。例如从显示单元122输出的光强度被分成四个等级,与四个等级中的一个对应的信息存储在IC插件103中的存储元件中。同时,例如墨水罐1中容纳的墨水的颜色(用作液体容器的特有信息的颜色ID)、各墨水罐1彼此不同的特有代码、墨水罐1填充墨水的日期以及供给墨水罐1的墨水量的其它信息也存储在存储元件中。
图4是喷墨打印机200的透视图,其中可以安装与上述墨水罐类似的墨水罐,以进行记录操作。图5是图4所示的喷墨打印机200在主盖201被打开状态下的透视图。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喷墨打印机200可以接收分别含有黑色(K)墨水、黄色(Y)墨水、品红色(M)墨水以及青色(C)墨水的墨水罐1K、1Y、1M和1C。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打印机200包括:打印机主体,在打印机主体前侧处设置的排纸盘203,在打印机主体后侧处设置的自动送纸器(ASF)202。打印机主体具有包括用于在记录操作中运动滑架的机构的主要部分,所述滑架上安装有记录头和墨水罐,该主要部分由主体盖201和其它壳体部分覆盖。打印机主体还设置有操作单元213,它包括用于在主体盖201打开和关闭时显示打印机200的状态的显示装置、电源开关以及复位开关。
如图5所示,当打开主体盖201的时候,用户可以看见承载着记录头105以及墨水容器1K,1Y,1M和1C的滑架205的可移动范围,和该可移动范围附近的区域。以下为了简便起见,仅用附图标记1来简单地表示墨水罐1。当打开主体盖201的时候,如图所示,执行顺序操作,用于将滑架205自动移动至基本上中心位置(以下也称之为罐更换位置)。当滑架205处于罐更换位置的时候,用户可以用新的墨水罐更换每个墨水罐1。
在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喷墨打印机200中,记录头单元105包括与各种颜色墨水对应的片式记录头105′。随着滑架205沿着箭头X所示方向移动,记录头105′扫描记录介质,例如纸张。在扫描记录介质的同时,通过向记录介质排放墨水而进行记录操作。更具体的说,滑架205能够与沿着滑架205移动方向延伸的引导轴207滑动接合,并通过滑架电机以及其传动机构沿着箭头X所示的主扫描方向移动。与黑色(K)墨水、黄色(Y)墨水、品红色(M)墨水和青色(C)墨水相对应的记录头105′根据从打印机主体中的控制电路通过柔性电缆206传送的排放数据排放墨水。将通过自动送纸器202输送的记录介质(未显示)由包括送纸辊、排纸辊的送纸机构送至排纸盘203。包括墨水罐支架的记录头单元105可拆卸地安装在滑架205上。另外,如上所述,墨水罐1可拆卸地安装在记录头单元105上。
在记录操作中,记录头105′在沿着主扫描方向移动的同时,向记录介质喷射墨水,从而在与记录头105′的喷嘴设置区域(喷嘴沿着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的设置区域)对应的有效宽度区域上进行记录。然后在开始下一个循环的主扫描之前,送纸机构沿着箭头Y所示的副扫描方向按照对应或者小于上述有效宽度的距离输送记录介质。重复这些过程以在记录介质上连续记录图像。在与滑架205一起移动的记录头105′的移动区域的端部处,设置恢复单元(未示出),其包括用于盖住每个记录头105′的喷嘴表面的帽。记录头105′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移动至设置恢复单元的位置,并进行更新过程,例如预喷射。
记录头单元105′具有用于每个墨水罐1的罐支架150,并设有与每个墨水罐1相对应的连接器152,如上所述。每个连接器152与连接至罐支架150的对应墨水罐1上设置的焊盘102相接触并电连接。因此,根据记录设备所执行的预定顺序来使每个墨水罐1中包括的发光部分101发光或者使其闪烁。因此,通过对应的发光单元101的发光,可以呈现与每个墨水罐1的状态有关的信息。
更具体的说,在上述墨水罐更换位置处,当在例如墨水罐1中剩余的墨水量变少的时候,每个墨水罐1的发光部分101发光或者闪烁。来自发光单元101的光通过光导向件121而被引导至显示单元122,从而显示单元122连续或者间歇地发出会被用户看见的光。或者,当滑架205处于罐更换位置的情况下对应的墨水罐1正确地安装在预定位置的时候,也可以接通发光单元101。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发光单元101的光通过光导向件121而被引导至显示单元122,从而显示单元122连续发出会被用户看见的光。与记录头105′的墨水排放控制类似,通过从打印机主体中的控制电路借助柔性电缆206向各墨水罐1传输控制数据(控制信号)来控制每个墨水罐1中的发光单元101。
图6是显示在打印机主体中的控制电路300和墨水罐1中的控制基板100之间的信号布线示例的视图。
根据本实施方案的信号布线包括所有四个墨水罐1共用的信号线(总线连接)。用于墨水罐1的四个信号线包括电源信号线‘VDD’、接地信号线‘GND’、控制信号线‘DATA’,以及时钟信号线‘CLK’。电源信号线‘VDD’和接地信号线‘GND’用于向IC插件103中包括的驱动墨水罐1中的发光单元101的功能元件提供电源。控制信号线‘DATA’将用于使发光单元101发光或者使发光单元101闪烁的控制信号(控制数据)从控制电路300传送至IC插件103,如下所述。时钟信号线‘CLK’传送用于控制信号的时钟信号。
在本实施方案中,将描述包括四个信号线的结构。但是,信号线的数量不限于四个。例如,通过利用其他结构传送接地信号,可以省略接地信号线‘GND’。另外,可以将信号线‘CLK’和信号线‘DATA’集成为一个信号线。在这种情况下,不必为每个墨水罐1提供信号线‘DATA’,可以减少柔性电缆206中的线的数量。
用于本实施方案的总线连接能有效减少具有多个墨水罐1的打印机的成本。为进行对比,将考虑具有用于八种颜色的八个墨水罐1的打印机,其中为每个墨水罐1提供信号线‘DATA’。在这种结构中,需要用于八个墨水罐1的八根信号线‘DATA’以及八个墨水罐1共用的电源信号线‘VDD’、接地信号线‘GND’和时钟信号线‘CLK’。因此,总共需要十一根信号线,这会导致在柔性电缆206中的复杂布线。结果,增加了成本。相反,在本实施方案的总线连接中,不管安装的墨水罐1的数量有多少,信号线的数量都是四根。因此,本发明的总线连接有利于具有用于不同颜色的多个墨水罐的打印机。
如上所述,每个墨水罐1中的控制基板100包括经由四根信号线传输的信号驱动的IC插件103和由IC插件103控制的发光单元101。
图7是显示在打印机主体中的控制电路300向信号线‘DATA’传送的数据包和在墨水罐1中包括的发光单元101内的LED(发光元件)的发光时序之间的关系的时序图的示意图。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案在打印机上安装用于四色墨水的四个墨水罐1。但是,为了便于理解,以下描述包括用于黄色(Y)、品红色(M)和青色(C)墨水的三个墨水罐1(1Y、1M和1C)的结构。
从打印机的控制电路300传送的每个数据包包括代表三个墨水罐1中的一个的颜色ID以及用于控制在所代表的墨水罐1中的发光单元101的LED开/关状态的信号。更具体的说,图7所示的‘DATA’包括从图左边开始的‘C开’、‘M开’和‘Y开’的数据包。在这些数据包中,‘C’、‘M’和‘Y’是颜色ID,颜色ID后面的‘开’是用于对应的LED的‘开’信号。‘DATA’中的这些数据包用作在用于青色墨水的墨水罐1C、用于品红色墨水的墨水罐1M和用于黄色墨水的墨水罐1Y中包括的发光单元101的打开指令。另外,‘DATA’中的后面的数据包‘C关’和‘M关’作为关闭墨水罐1C和1M中的发光单元101的指令。在这些数据包中,‘C’和‘M’是颜色ID,连在颜色ID后面的‘关’是用于对应LED的‘关’信号。在图7中‘null’是显示没有提供信号。
当每个墨水罐1中包括的IC插件103中的控制元件接收到作为上述指令的数据包的时候,控制元件将存储在IC插件103内的存储元件中的颜色ID与包含在数据包中的颜色ID相比较。当两个颜色ID不匹配的时候,控制元件就忽略数据包中颜色ID后面的开/关指令。相反,当两个颜色ID匹配的时候,控制元件对数据包中颜色ID后面的开/关指令作出响应。例如,当‘DATA’中的数据包是‘C开’的时候,用于青色墨水的墨水罐1C的IC插件103中的控制元件响应该指令,并打开IC插件103中的发光单元101。相反,其他墨水罐1M和1Y的IC插件103中的控制元件不会响应该指令。因此,通过总线连接,可以单独地打开和关闭各墨水罐1中的每个发光单元101。
在图7中,t(C开)和t(C关)显示在墨水罐1C中的发光单元101响应于数据包‘C开’和‘C关’而打开和关闭的时间。另外,t(M开)和t(M关)显示在墨水罐1M中的发光单元101响应于数据包‘M开’和‘M关’而打开和关闭时的时间,t(Y开)显示在墨水罐1Y中的发光单元101响应于数据包‘Y开’而打开时的时间。尽管图7中没有显示,墨水罐1Y中的发光单元101关闭时的时间表示为t(Y开)。
由于制造中的差异,即使将用作发光单元101中的发光元件的LED连接至同一个电路并且施加同样大小的电流,LED也可能发出不同的光量。因此,对于每个墨水罐1来说,从墨水罐1中的发光单元101中发出的光量可能不同。另外,光导向件121也可能因为制造差异而具有各自不同的光导性能,因此存在着可能减少光导向件121所引导的光量的危险。结果,在显示单元122所引导的光量中可能产生很大的差异。
在本实施方案中,打印机主体中的控制电路300根据在对应的IC插件103的存储元件中存储的光量等级信息来控制每个发光单元101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量,所述光量等级信息也就是将对应的显示单元122输出的光强度分成四个等级的等级信息。更具体的说,对于从显示单元122发出高强度光的墨水罐1,减少用于使墨水罐1中的LED发光的驱动脉冲信号宽度。相反,对于从显示单元122发出低强度光的墨水罐1,增加用于使墨水罐1中的LED发光的驱动脉冲信号宽度。因此,可以减少在各墨水罐1中的各显示单元122之间的亮度变化。
为了利用控制电路300控制每个显示单元122的亮度,在每个墨水罐1中设置的IC插件103具有将光量等级信息连同其颜色ID传送给控制电路300的功能。当控制电路300接收到颜色ID和光量等级信息的时候,控制电路300通过增加用于对应LED的‘开’时间和‘关’时间的间隔,减少具有高等级的墨水罐1也就是具有亮显示单元122的墨水罐1中的LED的亮度。为此,控制单元300根据光量等级信息产生例如图7所示的‘DATA’。在这种情况下,根据‘DATA’,墨水罐1C中的控制元件为对应的LED产生具有25%的发光负荷的驱动脉冲信号,墨水罐1M中的控制元件为对应的LED产生具有50%的发光负荷的驱动脉冲信号。
当连续设定为‘开’的时候,驱动脉冲信号具有100%的负荷。当‘开’时间是重复‘开’和‘关’的时间单元的一半的时候,驱动脉冲信号的负荷是50%,当‘开’时间是重复‘开’和‘关’的时间单元的四分之一的时候,驱动脉冲信号的负荷是25%。例如,当脉冲信号设定为‘开’的时间间隔是恒定的时候,可以就在时间单元内驱动脉冲信号切换为‘开’的频率来设定负荷。当LED的发光负荷减少到25%、50%等的时候,根据如此调制的驱动脉冲信号,可以在人眼观察的时候发现LED变暗。
控制电路300增加具有低等级的墨水罐1也就是具有暗显示单元122的墨水罐1中的LED的亮度。为此,控制单元300根据光量等级信息产生例如图7所示的‘DATA’。因此,墨水罐1Y中的控制元件为对应的LED产生具有100%的最大发光负荷的驱动脉冲信号,由此使LED连续发光。因此在人眼观察的时候发现LED的亮度处于最大亮度。
通常,当存在发光元件、例如亮度是普通发光元件的两倍的LED时,通过将发光负荷设定为50%,可以将发光元件的亮度降低至普通水平。因此,通过将光量等级信息与发光负荷相关联,可以减少在各墨水罐1的各显示单元122之间的亮度变化。当频率是50Hz或者更低的时候,通过设定发光负荷而导致的例如LED的发光元件的闪烁通常可以被人眼识别为闪光。因此,可以例如将发光负荷设定为闪烁频率为100Hz或者更多之处。
图8A和8B是显示用作发光元件的LED的发光图案的时序图。
图8A示出了用户能够用眼睛识别为LED在闪烁的发光图案的示例。参考图8A,将发光周期和关闭周期的重复识别为闪烁光。图7对应于图8A的发光周期的一部分。图8B显示了用户可以用眼睛识别为LED在连续发光的发光图案的示例。图8B对应于图8A中的发光周期的一部分。在图8A和8B中,从顶部开始顺次将发光负荷设定为25%、50%和100%。按照高于图8A的发光周期和关闭周期的重复频率的频率(100Hz或者更多)如图7所示打开和关闭LED,从而可以控制可视亮度(当负荷是100%的时候,LED不会打开和关闭,因为LED是连续打开的)。
另外,通过将图8A和8B所示的发光图案结合,可以使显示单元122向用户显示为该显示单元122是在闪烁或者是在连续发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减少各墨水罐1之间的显示单元122的亮度变化,可以适当地显示关于每个墨水罐1的信息。
在本实施方案中,每个墨水罐1设有将光引导至显示单元122以为用户呈现光的光导向件121。但是,可以将发光元件设置为使得用户直接可以观看发光元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忽略各光导向件121之间的差异。因此,光量等级信息取决于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量的变化。
第二实施方案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案中,打印机主体中的控制电路300控制LED(发光元件)的发光,以便为用户呈现关于每个墨水罐1中的剩余墨水量等的信息。另外,控制电路300也根据在每个墨水罐1中存储的光量等级信息进行控制过程,以减少LED发出的光量的变化。但是,也可以通过在每个墨水罐1中包括的IC插件103中的控制元件来进行用于减少光量变化的控制过程。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中,在每个墨水罐1中包括的IC插件103中的控制元件据在IC插件103中的存储元件中存储的光量等级信息进行控制过程,以减少LED发出的光量的变化。
图9是显示每个墨水罐1中包括的IC插件103的电路结构的示例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特征。与第一实施方案类似,将IC插件103中的电路的电源线和接地线连接至打印机主体,从而可以从其提供电能。
参考图9,电路包括解码器1101、移位寄存器1102以及输出控制器1103。光量等级数据(等级信息)1104存储在IC插件103所包括的存储元件(信息存储单元)1120中。从打印机主体提供数据传送时钟1105,并由信息存储单元1120共同使用。从打印机主体也提供发光允许信号1106和连续发光信号1107。驱动信号1108用于使包括在发光单元101中的LED 101A发光,加载信号1109用于将解码的数据设定在移位寄存器1102中。晶体管1110根据LED驱动信号1108切换开和关,LED 101A用作发光单元101中的发光元件。用于LED101A的限流电阻1112安装在IC插件103的外部上或者设置在IC插件103中。
图10是当驱动具有图9所示结构的电路的时候所采用的时序图。
数据传送时钟1105被连续提供给通过总线连接所连接的多个墨水罐1。存储元件1120的读取操作和写入操作与LED 101A的打开或者关闭指令的传送与数据传送时钟1105同步进行。通过解码器1101对光量等级数据1104进行解码,从而获得负荷控制信号1121。根据本实施方案,光量等级数据1104用三个比特表示八个等级中的一个,其中‘000’对应于最低的亮度,‘111’对应于最高的亮度。
当发光允许信号1106被设定为高(H)水平的时候,负荷信号1109被切换为与数据传送时钟105的单个周期对应的宽度的H水平,并输入至移位寄存器1102。当负荷信号1109被设定为H水平的时候,在移位寄存器1102中的双稳态多谐振荡器(flip-flop)中设定负荷控制信号1121。在设定了负荷控制信号1121之后,通过移位寄存器1102中的双稳态多谐振荡器来连续传送信号,并作为串行数据输入至输出控制器1103。然后,进行串行数据和发光允许信号1106的AND处理,将输出反馈至移位寄存器1102的串行输入。之后,移位寄存器1102连续输出具有由与等级数据1104所表示的八个等级(0-7)中的一个对应的等级信息所决定的图案的信号。因此,如图10所示,根据移位寄存器1102所输出的信号,产生与八个等级(0-7)中的一个相对应的LED驱动信号1108。
晶体管1110连接至LED 101A的阴极端,电源连接至LED 101A的阳极端,并且电阻1112设置在其间。因此,LED101A可以根据LED驱动信号1108发光。晶体管1110可以设置在IC插件103芯片的外侧,LED 101A的电源不必与逻辑电路系统的相同。当LED驱动信号1108处于H水平的时候,晶体管1110打开,向LED 101A施加电流,从而使LED 101A发光。当LED驱动信号1108处于L水平的时候,晶体管1110关闭,LED101A不发光。
因此,根据代表八个等级(0-7)之一的等级信息,以高速重复性地打开和关闭LED 101A,从而可以控制由用户识别的亮度。更具体的说,与第一实施方案类似,当对应的墨水罐1的显示单元122暗的时候,也就是当对应的墨水罐1的等级信息表示低等级的时候,增加LED 101A的发光负荷。另一方面,当对应的墨水罐1的显示单元122亮的时候,也就是当对应的墨水罐1的等级信息表示高等级的时候,减少LED 101A的发光负荷。因此,根据与等级信息对应的LED驱动信号1108,控制LED 101A的发光负荷。因此,与第一实施方案类似,在所有的墨水罐1中,显示单元122处的亮度都是恒定的。在本实施方案中,当墨水罐1的等级信息所表示的等级水平是‘0’的时候,将对应的LED 101A的发光负荷设定为100%的最大值,如图10所示,从而LED 101A连续发光。LED 101A的连续发光为、眼睛呈现最大亮度。
输出控制器1103用串行数据和发光允许信号1106的AND处理所获得的信号清除LED驱动信号1108。更具体的说,当发光允许信号1106被设定为L水平的时候,LED驱动信号1108也是不启动的。在比{(移位寄存器1102的比特数量)×(数据传送时钟105的周期)}计算得到的时间更长的时间内,将发光允许信号1106设定为L水平,从而清除存储在移位寄存器1102内的数据。
另外,当连续发光信号1107处于H水平的时候,不管等级数据1104和发光允许信号1106的状态,LED 101A都连续发光。当要确定对应的墨水罐1的安装位置的时候,LED 101A的连续发光是有效的。另外,当测量LED 101A的亮度水平或者存储元件1120处于初始状态并且亮度等级数据1104尚未确定的时候,连续发光也是有效的。因此,通过将连续发光信号1107设定在H水平,可以使得LED101A连续发光。
由墨水罐1装运时进行测量的结果,确定存储在存储元件1120内的光量等级数据1104。更具体的说,当装运墨水罐1的时候,使LED 101A发光,以测量显示单元122的亮度,并将与测量结果对应的数据作为等级数据1104存储。
图11是显示用于测量显示单元122亮度的方法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11,用于测量光量的光量测量电路1121包括用作光接收器件的光电晶体管。但是,可以使用其他的元件作为光接收器件。当使用上述的连续发光信号1107的时候,即使当在初始状态中还没有存储等级信号1104的时候,LED 101A也可以连续发光。在LED101A连续发光的时候测量显示单元122的亮度。由于LED 101A和电阻1112的精度、批量差异等的影响,连续发光的LED 101A的亮度具有个体差异。通过设定等级信号1104可以减少由于个体差异导致的可视亮度变化,从而根据光量测量电路1121所测量的亮度,可以将每个显示单元122的亮度设定为恒定值。
当测量显示单元122的亮度时,测量结果也会受到光导向件121的性能变化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根据测量结果来设定等级数据1104,而在不受光导向件121变化的影响下将显示单元122的亮度设定为恒定值。LED 101A的发光可以直接为用户所观察。在这种情况下,LED 101A的亮度测量结果中就不包括光导向件121的性能变化,并且根据LED 101A发出的光量变化设定等级数据1104。另外,当在打印机主体中设置与光量测量电路1121相类似的电路时,可以证实在打印机主体中的墨水罐1的安装位置。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案,在每个墨水罐1中包括的IC插件103中的控制元件进行控制过程,以减少LED 101A发出的光量的变化。另外,与第一实施方案类似,通过在打印机主体中的控制电路300来进行控制过程,用于使LED 101A发光,从而向用户呈现关于每个墨水罐1中的墨水剩余量等的信息。
其他实施方案
可以任意确定用于使得发光单元中的发光元件(例如LED)的发光图案,以向用户呈现关于墨水罐中的墨水剩余量等的信息。例如,根据要呈现的信息的重要性,可以改变闪烁间隔,或者进行连续发光。另外,以发光单元的发光形式呈现的信息不限于关于墨水剩余量的信息,可以例如是每个墨水罐是否被正确安装的信息。
另外,对发光单元中包括的发光元件的类型、显示单元的结构以及设置在发光单元和对应的显示单元之间的光导向件的结构没有限制,发光单元可以作为显示单元,而省略光导向件。在任一种情况下,通过根据关于墨水罐中包括的发光单元和显示单元的亮度(光量或者光强)的信息控制发光单元,可以使得每个墨水罐中的发光单元的亮度恒定。墨水罐可以与喷墨墨盒中对应的记录头集成在一起。
本发明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液体容器,用于存储记录设备中使用的墨水之外的各种液体。例如,可以在根据本发明的液体容器中存储用于记录介质的处理溶剂,用以改善记录性能或者耐水性。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可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披露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依照最广义的解释来确定,从而包括所有的改进、等效结构和功能。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存储在记录设备中使用的液体的液体容器,该容器包括:
电触点,其便于和记录设备电连接;
发光单元,其具有根据通过电触点提供的输入信号来发光的构造;以及
存储单元,其存储光量信息,用于控制发光单元发出的光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光量信息包括关于发光单元的发光性能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光量信息包括关于发光单元发出的光量的测量结果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还包括光导向件和显示器,光导向件便于将发光单元发出的光引导至显示器。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存储单元存储液体容器的特有信息。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光量信息包括发光单元的特征信息,该特征信息通过电触点提供,
其中输入信号包括用于使得发光单元发光并控制发光单元发出的光量的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输入信号包括根据要从发光单元发出的光量而调制的驱动脉冲。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还包括光量控制单元,该光量控制单元被构成为根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光量信息而控制从发光单元发出的光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光量控制单元根据按照光量信息调制的驱动脉冲控制从发光单元发出的光量。
1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液体容器包括适用于存储墨水作为液体的墨水罐。
11.一种记录设备,包括:
安装单元,该安装单元被构成为接纳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存储在液体容器中的液体用于记录;
记录设备电触点,该电触点被构成为与液体容器的电触点电连接;以及
信号提供装置,该装置被构成为通过记录设备电触点向液体容器提供输入信号。
12.一种记录设备,包括:
安装单元,该安装单元被构成为接纳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容器,存储在液体容器中的液体用于记录;
记录设备电触点,其便于和液体容器的电触点进行电连接;以及
信号提供装置,该装置被构成为通过记录设备电触点接收来自液体容器的光量信息,并通过记录设备电触点向液体容器提供与该光量信息对应的输入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安装单元被构成为接纳多个液体容器,为液体容器中包括的每个电触点设置记录设备电触点,以及
信号提供装置通过与记录设备电触点连接的公共接线提供输入信号。
14.一种记录设备,包括:
安装单元,该单元被构成为接纳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容器,存储在液体容器中的液体用于记录;
记录设备电触点,其便于和液体容器的电触点进行电连接;
信号提供装置,该装置被构成为通过记录设备电触点向液体容器提供输入信号;以及
光量控制单元,其根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光量信息控制从发光单元发出的光量。
CN200510135050A 2004-12-24 2005-12-23 墨水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347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74490/2004 2004-12-24
JP2004374490A JP4533127B2 (ja) 2004-12-24 2004-12-24 インク収納容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012301A Division CN101774301B (zh) 2004-12-24 2005-12-23 液体容器和记录设备
CN2010100012316A Division CN101774302B (zh) 2004-12-24 2005-12-23 液体容器和记录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3458A true CN1803458A (zh) 2006-07-19
CN100593473C CN100593473C (zh) 2010-03-10

Family

ID=3661093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350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3473C (zh) 2004-12-24 2005-12-23 墨水容器
CN20101000123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4301B (zh) 2004-12-24 2005-12-23 液体容器和记录设备
CN20101000123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4302B (zh) 2004-12-24 2005-12-23 液体容器和记录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0123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4301B (zh) 2004-12-24 2005-12-23 液体容器和记录设备
CN20101000123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4302B (zh) 2004-12-24 2005-12-23 液体容器和记录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458667B2 (zh)
JP (1) JP4533127B2 (zh)
CN (3) CN100593473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4589B (zh) * 2008-12-02 2012-06-06 尤尼吉可株式会社 脱模膜
CN103171290A (zh) * 2011-12-22 2013-06-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流体盒、打印设备和打印流体盒的使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81757B2 (ja) 2010-01-29 2014-01-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5787193B2 (ja) * 2011-05-09 2015-09-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CN105082773B (zh) * 2011-12-30 2017-07-21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装地安装到打印机上的墨盒及墨盒上的存储芯片
KR102036347B1 (ko) * 2013-02-12 2019-10-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발광소자 어레이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발광소자 모듈
CN103722894B (zh) * 2014-01-17 2016-06-15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墨盒芯片及墨盒
DE102014000954A1 (de) * 2014-01-24 2015-07-30 3T Supplies Ag Tintenpatrone und Tintenpatronensatz
JP7338187B2 (ja) * 2019-03-22 2023-09-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75156A (ja) 1991-03-01 1992-09-30 Tokyo Electric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このプリンタに使用される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3221210B2 (ja) 1994-02-07 2001-10-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
JP3305131B2 (ja) 1994-10-14 2002-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EP0706888B1 (en) 1994-10-14 2003-03-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residual quantity detection unit and residual quantity detection method therefor
JP3200304B2 (ja) 1994-10-14 2001-08-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タンク内の液体残量検知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5812156A (en) * 1997-01-21 1998-09-2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pparatus controlled by data from consumable parts with incorporated memory devices
US6097405A (en) * 1996-09-30 2000-08-0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in a printing device
JP3584880B2 (ja) 1998-09-14 2004-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03011387A (ja) 1998-09-14 2003-01-15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US6151041A (en) * 1998-10-19 2000-11-2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Less restrictive print head cartridge installation in an ink jet printer
WO2000064677A1 (fr) * 1999-04-22 2000-11-02 Copyer Co., Ltd. Dispositif de formation d'image
JP2000326604A (ja) 1999-05-18 2000-11-28 Funai Electric Co Ltd 印字装置
JP2000334999A (ja) 1999-05-26 2000-12-05 Futaba Corp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
US6302535B1 (en) 2000-04-19 2001-10-1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container configured to establish reliable electrical connection with a receiving station
JP3502004B2 (ja) 2000-03-06 2004-03-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1328273A (ja) 2000-05-23 2001-11-27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プリンタ及び記録剤カートリッジ
US6619776B2 (en) * 2001-03-30 2003-09-1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capable of detecting existence of ink and ink cartridge with high accuracy
JP2002301829A (ja) 2001-04-04 2002-10-15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3276245A (ja) 2002-03-25 2003-09-30 Seiko Instruments Inc 電子写真式印刷装置
JP2003300358A (ja) * 2002-04-10 2003-10-21 Canon Inc カートリッジ装着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装置
JP2005231356A (ja) 2004-01-21 2005-09-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判別方法
US7284815B2 (en) 2004-01-21 2007-10-23 Fujifilm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determination method
US7384116B2 (en) * 2004-10-20 2008-06-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ontainer and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JP4533125B2 (ja) * 2004-10-20 2010-09-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275156B2 (ja) * 2006-07-26 2009-06-10 株式会社日立情報システムズ 特定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4589B (zh) * 2008-12-02 2012-06-06 尤尼吉可株式会社 脱模膜
CN103171290A (zh) * 2011-12-22 2013-06-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流体盒、打印设备和打印流体盒的使用
CN103171290B (zh) * 2011-12-22 2015-07-0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流体盒、打印设备和打印流体盒的使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181722A (ja) 2006-07-13
CN100593473C (zh) 2010-03-10
CN101774302A (zh) 2010-07-14
US7458667B2 (en) 2008-12-02
CN101774301A (zh) 2010-07-14
CN101774302B (zh) 2012-06-20
JP4533127B2 (ja) 2010-09-01
CN101774301B (zh) 2012-11-14
US20060139421A1 (en) 200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03458A (zh) 液体容器和记录设备
US8740361B2 (en) Liquid container, liquid supplying system and circuit board for liquid container
RU2294286C2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жидкости и система подачи жидкости
ES2526392T3 (es) Contenedor para líquido e impresora
AU2004242557B2 (en) Liquid contain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7784926B2 (en) Liquid container, liquid supplying system equipped with liquid container
CN1654968A (zh) 用于测量发光元件的正向电压降的方法和装置、光源装置和热敏式打印机
CN1796137A (zh) 液体存放容器、液体供给系统、记录装置及电路板
CN1883954A (zh) 记录设备和检测墨容器位置的方法
JP2006181717A (ja) 液体収納容器、該容器を用いる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記録装置、前記容器用回路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基板、並びに液体収納カートリッジ
JP4673144B2 (ja) 液体収納容器の発光部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
JP4963730B2 (ja) インクタンク
CN103241001B (zh) 墨盒
JP4846045B2 (ja) 複数の液体収納容器の発光部の個別制御が可能なプリンタ
JP2009248373A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搭載位置表示方法
RU2288104C2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жидкости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JP200229284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10

Termination date: 201612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