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2506A - 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02506A
CN1802506A CNA2004800156160A CN200480015616A CN1802506A CN 1802506 A CN1802506 A CN 1802506A CN A2004800156160 A CNA2004800156160 A CN A2004800156160A CN 200480015616 A CN200480015616 A CN 200480015616A CN 1802506 A CN1802506 A CN 1802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tator
gas
housing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156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32435C (zh
Inventor
堀和贵
清水孝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802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2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243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243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6Cooling; Heating; Prevention of free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4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2Lubrication
    • F04B39/0223Lubric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ressor type
    • F04B39/023Hermetic compres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1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15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where only one member is mo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4Heating; Cooling; Heat insulation
    • F04C29/045Heating; Cooling; Heat insulation of the electric motor in hermetic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10/00Working fluid
    • F05B2210/10Kind or type
    • F05B2210/12Kind or type gaseous, i.e. compressi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40/00Components
    • F05B2240/10Stators

Abstract

在框架(21)和电动机(24)的定子(33)之间设有隔壁部件(42)。隔壁部件(42)使连络通路(26)和间隙(39a)连通,且使气体通路(40)和喷出空间(16)连通。从压缩机构(22)喷出的制冷剂气体全部流入间隙(39a),该制冷剂气体通过连通空间(15)后,再流过气体通路(40)从喷出管(18)喷出。

Description

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机,尤其涉及对电动机的冷却对策。
技术背景
到目前为止,作为压缩机,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5-164069号公报、特开平10-22381号公报或者特开平2-169887号公报中所公开的电动式压缩机已为人所知。在该电动式压缩机中,在密闭型壳体内装有压缩机构和用以驱动该压缩机构的电动机。这种压缩机例如被连接在冷冻装置等的制冷剂回路中,用于压缩制冷剂气体。在该压缩机中,压缩机构包括:固定涡轮和可动涡轮,该固定涡轮通过套(housing)固定在壳体上;电动机由固定在壳体上的定子、被布置成在该定子的内侧自由旋转的转子以及固定在该转子上的驱动轴构成。通过转子的转动让驱动轴旋转,从而驱动压缩机构。另一方面,电动机的定子的外周面有一部分被切掉而在壳体和定子之间形成间隙。在压缩机构压缩了的制冷剂气体流入该间隙,由此来冷却电动机。
-解决课题-
然而,现有结构不是积极地控制制冷剂气体在壳体内流动这样的一种结构。结果是,制冷剂气体随心所欲地流过壳体内部后,再通过喷出管喷出。此时,因为制冷剂气体具有朝着阻力小的方向流动的性质,所以制冷剂气体并不一定均匀地流入所述间隙,在制冷剂气体的流动方向上就会出现制冷剂气体不均匀的现象。因此,尽管在现有结构下,能利用制冷剂气体冷却电动机,却不能有效地对电动机进行冷却。这是一个问题。
在例如将喷出管安装到壳体上以保证该喷出管与压缩机构和电动机之间的空间连通的结构下,从压缩机构喷出的一部分制冷剂便不通过定子周围的间隙就从喷出管喷出,也就不能利用制冷剂气体有效地对电动机进行冷却。这也是一个问题。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研究开发出来的。其目的在于:高效地对电动机进行冷却。
发明内容
为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让从压缩机构22喷出的气体,或者是从电动机24的间隙39a、39b流向气体通路40,或者是从气体通路40流向电动机24的间隙39a、39b。
具体而言,第一方面的发明以下述压缩机为前提。该压缩机,在壳体11内装有压缩机构22和驱动该压缩机构22的电动机24,喷出管18位于压缩机构22和电动机24之间联结在所述壳体11上。气体通路40的一端与从电动机24内的一端形成到另一端的间隙39a、39b相通,气体通路40形成在所述电动机24的定子33和壳体11之间且从电动机24的一端面直到另一端面。从所述压缩机构22喷出的气体,或者从从所述电动机24内的一端面形成到另一端面的间隙39a、39b流向气体通路40后,再流向喷出管18;或者从气体通路40流向从电动机24内的一端面形成到另一端面间隙39a、39b后,再流向喷出管18。
第二方面的发明以下述压缩机为前提。该压缩机,在壳体11内装有压缩机构22和驱动该压缩机构22的电动机24,喷出管18位于压缩机构22和电动机24之间联结在所述壳体11上。该压缩机包括:划分部件21,将所述壳体11内部划分为压缩机构22的第一收容空间13、和电动机24的第二收容空间14;连络通路26,形成在所述划分部件21中,将从压缩机构22喷出的气体引导到第二收容空间14;气体通路40,形成在所述电动机24的定子33和壳体11之间且从电动机24的一端面到另一端面,一端与从电动机24内的一端面形成到另一端面的间隙39a、39b相通;以及隔壁部件42,用以使所述连络通路26和间隙39a、39b的另一端连通,且使通到喷出管18的喷出空间16和气体通路40的另一端连通。
第三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二方面的发明中,所述隔壁部件42,形成在划分部件21和电动机24的定子33之间。
第四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三方面的发明中,所述隔壁部件42与划分部件21形成为一体。
第五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三方面的发明中,所述隔壁部件42,与电动机24的定子33的铁芯35形成为一体,且形成为在轴向上比线圈36还突出的圆筒状。
第六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三方面的发明中,所述隔壁部件42,是通过叠层圆环状钢板42a而构成的。
第七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三方面的发明中,所述隔壁部件42,由嵌入到划分部件21和电动机24的定子33之间的圆筒状部件构成。
第八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二方面的发明中,所述连络通路26的流出口,朝着定子33的线圈36开。
第九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到第八方面的任一个方面的发明中,所述定子33的外周面紧密接合在壳体11上;所述气体通路40由形成在定子33外周面的纵沟35d构成。
第十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九方面的发明中,在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纵沟35d;所述喷出管18,在圆周方向上与纵沟35d的形成位置错开。
第十一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九方面的发明中,只设置一个所述纵沟35d;所述喷出管18,设置在夹着电动机24的驱动轴23与纵沟35d的形成位置相反的那一侧。
第十二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二到第八方面的任一个方面的发明中,所述电动机24的定子33,通过划分部件21间接地安装在壳体11上;所述气体通路40,由形成在定子33的整个圆周方向上的间隙构成。
第十三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二到第十二方面的任一个方面的发明中,所述喷出空间16比气体通路40的流出口大。
第十四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到第十三方面的任一个方面的发明中,所述电动机24的定子33,是通过对该定子33的铁芯35的各个齿部35b分别缠绕线圈36而构成的。
-作用-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发明中,从压缩机构22喷出的气体流入电动机24的间隙39a、39b及气体通路40中之一个中。这里,气体对电动机24进行冷却。从该间隙39a、39b或者气体通路40中流出的气体,再流入间隙39a、39b或者气体通路40中的另一个中。这里气体对电动机24进行冷却。该气体通过喷出管18喷到壳体11外。也就是说,对气体的流动方向进行了限制,让气体从间隙39a、39b和气体通路40中的一个朝着另一个流去。结果是,气体在壳体11内顺利地流动而将电动机24冷却。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发明中,从压缩机构22喷出的气体通过连络通路26流向第二收容空间14。该气体一从连络通路26中流出,就流入电动机24的间隙39a、39b。该气体在流过间隙39a、39b之际对电动机24进行冷却。然后,从间隙39a、39b流出的气体又流入气体通路40中。该气体在通过气体通路40之际对电动机24进行冷却。然后,从该气体通路40流出的气体通过喷出空间16后,又通过喷出管18朝着壳体11外喷出。
在上述第八方面的发明中,从连络通路26流出的气体朝着定子33的线圈36流去。当该气体中含有油分的时候,该油分就被线圈36捕捉而液滴化。
在上述第九方面的发明中,电动机24的定子33被固定在壳体11上。另一方面,气体流过形成在定子33的外周面的纵沟35d和壳体11之间的气体通路40。
在上述第十方面的发明中,气体流过设置在圆周方向的多个地方上的定子33的气体通路40。从该气体通路40流出的气体将流动方向改变为圆周方向之后,又通过喷出管18朝着壳体11外喷出。
在上述第十一方面的发明中,气体流过设置在圆周方向的一个地方上的定子33的气体通路40后,将流动方向改变为圆周方向。之后,该气体又通过夹着电动机24的驱动轴23位于相反一侧的喷出管18朝着壳体11外喷出。
在上述第十二方面的发明中,定子33通过划分部件21间接地安装在壳体11上,在定子33的外周面沿着整个圆周方向形成有间隙。该间隙构成气体通路40,从压缩机构22喷出的气体流过该气体通路40。
在上述第十三方面的发明中,从定子33的气体通路40流出的气体流入喷出空间16。此时,因为喷出空间16比气体通路40的流出口大,所以从气体通路40流出的气体的流速下降。该流速下降了的气体通过喷出管18朝着壳体11外喷出。
在上述第十四方面的发明中,定子33的铁芯35的每一个齿35b上各自缠绕着定子33的线圈36。因此,在相邻接的齿35b和齿35b之间也形成间隙39b。结果是,气体流过齿35b和齿35b之间的间隙39b以及定子33和转子34之间的间隙39a。
-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发明,能够让从压缩机构22喷出的气体流过间隙39a、39b和气体通路40。而且,因为此时气体的流动方向受到限制,故能够让气体全部在电动机24的内侧和外侧顺利地流通。结果是,能够利用气体高效地对电动机24进行冷却。
根据所述第二方面的发明,能够让从压缩机构22喷出的气体全部可靠地流入电动机24内侧的间隙39a、39b中。而且,让从该间隙39a、39b流出的气体可靠地流入气体通路40后再喷到壳体11外。结果是,能够利用从压缩机构22喷出的气体高效地对电动机24进行冷却。再就是,因为能够加长从压缩机构22到喷出管18的气体的流通路径,故在气体中含有油分的情况下,能够更多地将油分分离出来。
根据所述第三方面的发明,因为让隔壁部件42形成在划分部件21和电动机24的定子33之间,所以能够可靠地限制气体流向第二收容空间14,再流向电动机24。
根据所述第四方面的发明,因为让隔壁部件42与划分部件21的电动机24一侧的部位形成为一体,所以不用重新对电动机24的定子33进行什么加工,即能够可靠地划分出划分部件21和定子33之间的空间。
根据上述第五方面的发明,因为使隔壁部件42与定子33的铁芯35形成为一体,且使用该隔壁部件42形成为在轴向上比线圈36还突出的圆筒状。所以能够利用划分部件21和定子33的铁芯35将隔壁部件42夹起来。这样一来,就能可靠地划分出划分部件21和定子33之间的空间。
根据所述第六方面的发明,因为是通过叠层圆环状钢板42a来构成隔壁部件42的,所以不用重新对划分部件21进行什么加工,仅靠让电磁钢板42a叠层这一简单的方法即能可靠地划分出划分部件21和电动机24的定子33之间的空间。
根据所述第七方面的发明,因为是利用嵌入到划分部件21和电动机24的定子33之间的圆筒状部件来构成隔壁部件42的,所以不用重新对划分部件21和定子33进行什么加工,即能够可靠地划分出划分部件21和定子33之间的空间。
根据所述第八方面的发明,因为让从连络通路26流出的气体朝着定子33的线圈36流去,所以能够由线圈36捕捉含在该气体中的油分而使其液滴化。这样一来,就能高效地将油分从该气体中分离出来。从而能够抑制从喷出管18喷出的气体和油分一起喷出。
根据所述第九方面的发明,因为将电动机24的定子33固定到壳体11上;通过在定子33上设置纵沟35d来构成气体通路40。所以既能提高电动机24的支承刚性,又能可靠地让气体在定子33的外侧流通。
根据所述第十方面的发明,将气体通路40设在圆周方向上,同时,在圆周方向上与纵沟35d的形成位置错开地设置喷出管18,所以能够从定子33外侧多个方向进行冷却,从而能够高效地对电动机24进行冷却。而且,因为能够加长从压缩机构22到喷出管18的气体路径,所以当气体中含有油分的时候,就能够分离出更多的油分。
根据所述第十一方面的发明,因为将喷出管18布置在与气体通路40相反的那一侧,所以能够使到从喷出管18喷出为止的气体的流通路径最长,在气体中含有油分的情况下,就能够分离出更多的油分。
根据所述第十二方面的发明,定子33通过划分部件21间接地安装在壳体11上;气体流过定子33的整个外周。所以能够边可靠地支承电动机24,边对电动机24进行更高效的冷却。
根据所述第十三方面的发明,因为使流入喷出管18前气体的流速下降,所以当气体中含有油分的时候,就能够在该气体流入喷出管18之间更多地分离出该油分。
根据所述第十四方面的发明,因为对该定子33的铁芯35的各个齿部35b分别缠绕上定子33的线圈36,所以能够使电动机24内侧的间隙39a、39b更宽。结果是,能够让气体高效地且可靠地流入间隙39a、39b,从而能够提高对电动机24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剖视图,显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压缩机的整体结构。
图2为一剖视图,显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电动机的定子的结构。
图3为图1中的III-III线的剖面图。
图4为一剖视图,显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所涉及的压缩机的整体结构。
图5为一剖视图,显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所涉及的压缩机的整体结构。
图6为一剖视图,显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所涉及的压缩机的整体结构。
图7为图6中的VII-VII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补充说明一下,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各个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在以下压缩机中适用。该压缩机是涡旋型压缩机。该涡旋型压缩机,连接在例如进行蒸气压缩式冷冻循环的冷冻装置的制冷剂回路(未示)上,用于压缩制冷剂气体。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所涉及的压缩机10,具有由压力容器构成的壳体11,该壳体11中装有:被固定在该壳体11上的作为划分部件的框架21、安装在该框架21上端部的涡旋式压缩机构22、设有驱动轴23且布置在框架21下方的电动机24。框架21布置在压缩机构22和电动机24之间。壳体11内部被划分为位于框架21上方且装有压缩机构22的第一收容空间13、和位于框架21下方且装有电动机24的第二收容空间14。第二收容空间14由位于电动机24下方的连通空间15以及框架21和电动机24之间的喷出空间16构成。
壳体11上安装有吸入管17和喷出管18。吸入管17穿过壳体11嵌入压缩机构22中。喷出管18穿过壳体11,内端部的口朝着所述喷出空间16开。
例如将所述框架21压入壳体11中的靠上的位置以后,就将框架21固定到壳体11上,且使框架21的外周面和壳体11的内周面紧密接合。框架21上面设置有形成为其中央部位朝下侧凹去的上面凹部21a。框架2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在框架21的整个圆周方向上朝内侧凹去的外周凹部21b。在框架21的外周凹部21b的下端部形成有朝着壳体11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圆板状凸缘部21c。
框架21上所述上面凹部21a下侧设置有轴承部21d。该轴承部21d由滑动轴承构成,支承着电动机24的驱动轴23的一端(上端部),让驱动轴23自由旋转。
框架21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连络通路26。该连络通路26的流入口在位于固定涡轮27外周侧的框架21上端面朝着第一收容空间13开;连络通路26的流出口在凸缘部分21c下端面朝着第二收容空间14开。
喷出管18,穿过框架21紧密地接合在壳体11上的部位和电动机24之间的壳体11。而且,喷出管18与壳体11和框架21的外周凹部21b之间的喷出空间16连通。
上述压缩机构22包括固定涡轮27和可动涡轮28。固定涡轮27在它的周缘部安装在框架21的上面而被固定到该框架21上。两个涡轮27、28分别由端板27a、28a以及形成在该端板27a、28a上的涡旋状搭接部分27b、28b构成。布置成各个涡轮27、28的搭接部分27b、28b相互啮合的状态。
可动涡轮28布置在固定涡轮27和框架21之间。在可动涡轮28的端板28a和框架21之间设置有十字头联轴节等自转阻止部件30,做到:该可动涡轮28相对固定涡轮27仅公转。
在固定涡轮27的端板27a和可动涡轮28的端板28a之间两个搭接部分27b、28b的接触部的空间构成为压缩室32。而且,在固定涡轮27的端板27a的中央部位贯通端板27a形成用以让高压制冷剂喷出的喷出孔27d。
吸入管17嵌入到固定涡轮27的端板27a。吸入管17的内端部朝着形成在搭接部分27b周缘部位的制冷剂气体的吸入室27c开口。
可动涡轮28的端板28a下面中央部位形成有筒状地突出的轴套28c,驱动轴23的上端部插在该轴套28c中。驱动轴23的上端部从该驱动轴23的轴心偏心形成。上述框架21的轴承部分21d在紧靠该驱动轴23的上端部的下方支承驱动轴23。换句话说,电动机24通过驱动轴23联结在框架21上。
补充说明一下,被布置在轴套28c周围且嵌合到框架21的上面凹部21a的是,压接在可动涡轮28的端板28a下面的密封环31。设置了该密封环31之后,流入所述上面凹部21a内侧的高压制冷剂气体就不会漏流到密封环31外周一侧,同时还在该制冷剂气体的高压压力的作用下将可动涡轮28压接到固定涡轮27上。
所述电动机24布置在框架21的轴承部分21d紧下方。电动机24例如由无刷DC马达构成,包括:定子33和布置在该定子33内侧的转子34。所述驱动轴23联结在该转子34上,与该转子34一体地旋转。
如图2及图3所示,定子33由定子铁芯35、装在该定子铁芯35上的线圈36构成。定子铁芯35包括:通过压入而固定在壳体11上的圆环状铁芯主体35a、形成为突出在该铁芯主体35a内侧的、作为齿部的齿35b。
如图2所示,定子铁芯35由多张电磁铜板35c叠层构成,电磁铜板35c是借助冲孔加工而得到。该每一张电磁钢板35c分别由构成铁芯主体35a的圆环状部分和构成齿35b的近似矩形的部分构成。
如图3所示,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设置了多个(在该实施例中为6个齿35b)。每一个齿35b的前端部分别形成为圆弧形状。这些齿35b前端内侧形成有圆柱状空间。
假定转子34是这样的结构,通过冲孔加工得到电磁钢板,将永久磁铁34b埋到电磁钢板叠层构成的圆柱状转子铁芯34a中,即构成转子34。布置转子34,做到:在形成在所述齿35b内侧的空间在转子34和该齿35b之间形成所规定宽度的间隙39a。
采用集中缠绕(直线缠绕)方式作为定子33的线圈36的缠绕方式。换句话说,定子铁芯35的各个齿35b上分别缠绕了线圈36。相互邻接的齿35b和齿35b之间形成有具有规定宽度的间隙39b。
所述间隙39a、39b从电动机24的上端形成到下端。而且,间隙39a、39b的下端部朝着电动机24下方的连通空间15开着口。
在定子铁芯35的铁芯主体35a上,形成有切割了其外周面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后而形成的纵沟35d。对应着齿35b将该纵沟35d正好布置在该齿35b的外侧,在圆周方向上形状细长、贯通整个轴向。由该纵沟35d和壳体11形成制冷剂气体能够流通的气体通路40。也就是说,气体通路40从电动机24的上端形成到下端。气体通路40的下端部朝着所述连通空间15开口。这样一来,气体通路40便在其下端部与间隙39a、39b相通。
所述喷出管18,被布置在圆周方向上,与纵沟35d的形成位置错开。换句话说,喷出管18布置在相邻接的纵沟35d和纵沟35d间的空间的正上方。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4中设有隔壁部件42。该隔壁部件42形成为圆筒形状,被布置成与框架21的凸缘部分21c和定子铁芯35的铁芯主体35a联结的样子。这样一来,框架21和定子33间的空间便被划分为内侧空间和外侧空间。环状电磁钢板42a仅由未形成构成齿35b的部分,亦即构成铁芯主体35a的部分构成,将规定张数的电磁钢板42a叠层即构成隔壁部件42。该隔壁部件42形成得比线圈36在轴向上从定子铁芯35的轴向端面突出的长度还长。通过将该规定张数的电磁钢板42a摞在构成定子铁芯35的电磁钢板35c的叠层体上,隔壁部件42的上端部便与框架21的凸缘部分21c下端部接触。
所述框架21的连络通路26的流出口朝着隔壁部件42内侧的空间开,同时所述间隙39a、39b的上端部作为流入口而开口。另一方面,所述气体通路40的上端部作为流出口朝着隔壁部件42外侧的空间开,通到所述喷出空间16。换句话说,连络通路26和间隙39a、39b的上端、喷出空间16和气体通路40都是借助隔壁部件42而连通起来。
连通空间15中设置有轴承垫板44和贮油器45。轴承垫板44固定在壳体11上,同时支承着驱动轴23的下端部而让驱动轴23自由旋转。贮存在贮油器45中的油通过形成在驱动轴23内的供油路(未示)供到压缩机构22、轴承部分21d等各个滑动部分。
-运转动作-
对该实施例所涉及的压缩机10的运转动作进行说明。首先,一起动电动机24,转子34便相对定子33旋转,驱动轴23由此而旋转。伴随着驱动轴23的旋转,可动涡轮28不自转,仅绕着固定涡轮27公转。这样一来,低压制冷剂便被从吸入管17吸引到压缩室32的周缘部分,该制冷剂随着压缩室32的容积变化而被压缩。该制冷剂在压缩的作用下成为高压,从喷出孔27d喷到第一收容空间13中。该制冷剂气体中含有油分。也就是说,从贮油器45供到压缩机构22的油有一部分和制冷剂一起喷向第一收容空间13。
充满了第一收容空间13的制冷剂气体,通过连络通路26被引导到第二收容空间14中。此时,从连络通路26流出的制冷剂气体,利用隔壁部件42全部流入该隔壁部件42的内侧空间,流向电动机24中的线圈36。于是,含在制冷剂气体中的油分就有一部分被线圈36捕获而被液滴化。这样一来,该成为液滴的油分就从制冷剂气体中分离出来。该制冷剂气体流向电动机24的间隙39a、39b。
制冷剂气体的一部分在定子33和转子34间的间隙39a朝着下方流去;其它部分在齿35b和齿35b间的间隙39b朝着下方流去。此时,制冷剂气体一边流过间隙39a、39b,一边对电动机24进行冷却。该制冷剂气体从间隙39a、39b下端部流出到连通空间15中。因为与间隙39a、39b的流路面积相比,该连通空间15的流路面积增大,所以在连通空间15中制冷剂气体的流速下降。结果是,在该连通空间15中含在制冷剂气体中的一部分油分也被分离。
该制冷剂气体,这次要流入气体通路40,朝着上方流去。此时,制冷剂气体一边流过气体通路40,一边对电动机24进行冷却。也就是说,因为在间隙39a、39b,制冷剂气体朝下方流去,另一方面,在气体通路40,制冷剂气体朝着上方流去,所以在壳体11中制冷剂气体的流动方向受到制约。
从气体通路40流出的制冷剂气体,通过隔壁部件42的外侧流向喷出空间16。因为该喷出空间16比气体通路40的流出口大,所以在喷出空间16中制冷剂气体的流速下降。因此,在该喷出空间16中,也是含在制冷剂气体中的油分有一部分被分离。该制冷剂气体在喷出空间16中流动方向变为圆周方向后,通过喷出管18喷到壳体11外。
-第一个实施例的效果-
因此,根据第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压缩机10,能够让从压缩机构22喷出的制冷剂气体全部在电动机24的间隙39a、39b及气体通路40二者中流通。此时,因为由隔壁部件42限制了制冷剂气体的流动方向,所以能够让从连络通路26流出的制冷剂气体全部可靠地流入间隙39a、39b。结果是,能够由制冷剂气体对电动机24进行有效的冷却。
在该第一个实施例中,制冷剂气体从间隙39a、39b流向气体通路40,从该气体通路40流出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喷出管18喷出。于是,因为只要将喷出管18布置成其内端部通到喷出空间16即可,故能够使喷出管18结构简单。
在该第一个实施例中,隔壁部件42由摞在定子铁芯35上的所规定张数的电磁钢板42a构成。因此,利用叠层电磁钢板42a这一简单方法,则不用重新加工框架21,即可由隔壁部件42可靠地将框架21和定子33间的空间划分开。而且,因为隔壁部件42在轴向上形成得比线圈36还突出来,所以用框架21和定子铁芯35即可将隔壁部件42夹起来。这样做也能可靠地将框架21和定子33间的空间划分开。
在该第一个实施例中,因为连络通路26的流出口朝着定子33的线圈36开,故从连络通路26流出的制冷剂气体朝着线圈36流。因此,含在该制冷剂气体中的油分由线圈36捕捉而液滴化。所以能够从制冷剂气体中将油分分离出来。结果是,能够防止油分和从喷出管18喷出的气体一起喷出。
在该第一个实施例中,将电动机24的定子33压入壳体11中,另一方面,形成有将定子33的一部分外周面切除后而形成的纵沟35d。这样一来,气体通路40即由在该纵沟35d和壳体11之间形成的间隙形成。结果是,既能够提高电动机24的支承刚性,又能够让制冷剂气体在定子33外侧可靠地流通。
在该第一个实施例中,因为在圆周方向上与纵沟35d的形成位置错开着布置喷出管18,故制冷剂气体朝着上方流过设置在圆周方向上的多个气体通路40之后,再将流动方向改变为圆周方向而流动。因此,通过从定子33外侧多个方向进行冷却,便能够对电动机24进行有效的冷却。另一方面,因为能够加长到从喷出管18喷出为止的制冷剂路径,故能够更多地将含在制冷剂气体中的油分分离出来。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从气体通路40流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喷出空间16。此时,因为喷出空间16比定子33的气体通路40的流出口大,所以从气体通路40流出的制冷剂气体的流速下降。该流速已下降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喷出管18喷向壳体11外。于是,因为流入喷出管18之前制冷剂气体的流速下降,故能够在流入喷出管18之前更多地分离出含在制冷剂气体中的油分。
在该第一个实施例中,因为采用的是对定子铁芯35的各个齿35b分别缠绕上线圈36的集中缠绕方式,所以在相邻接的齿35b和齿35b之间形成了间隙39b。因此,能够使制冷剂气体流过的通路的面积更大,从而能够让制冷剂气体有效地且可靠地流入间隙39a、39b,使电动机24的冷却效率提高。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
图4显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补充说明一下,这里和第一个实施例一样的构成要素用相同的符号表示,详细说明省略不提了。
在该第二个实施例中,隔壁部件42由框架21的一部分构成。具体说明的话,和上述一样,框架21的凸缘部分21c形成为圆板状。让该凸缘部分21c的外周端部朝下方延伸即构成隔壁部件42。也就是说,隔壁部件42在框架21靠近电动机24的那一侧的部位与框架21形成为一体。隔壁部件42形成为与驱动轴23同心的圆筒形状,隔壁部件42在轴向上的长度形成得比电动机24中的线圈36从定子铁芯35的轴向端面突出的长度还长。隔壁部件42的下端部与定子铁芯35的铁芯主体35a的上端部接触。
因此,根据该第二个实施例,不用重新对电动机24的定子33进行什么加工,即能可靠地将框架21和定子33间的空间划分开。其它结构、作用及效果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一样。
(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
图5显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补充说明一下,这里和第一个实施例一样的构成要素用相同的符号表示,详细说明省略不提了。
在该第三个实施例中,隔壁部件42由与框架21、电动机24的定子33不同的圆筒状部件构成。该隔壁部件42的长度比电动机24的线圈36在轴向上从定子铁芯35的轴向端面突出的长度长。该隔壁部件42被嵌入到框架21的凸缘部分21c和电动机24的定子33之间,被布置成与驱动轴23同心的样子。隔壁部件42的上端部与凸缘部分21c的下端部接触,另一方面,下端部与定子铁芯35的铁芯主体35a的上端部接触。
因此,根据该第三个实施例,不用重新对框架21和定子33进行什么加工,即能可靠地对框架21和定子33间的空间进行划分。其它结构、作用及效果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一样。
(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
图6显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补充说明一下,这里和第一个实施例一样的构成要素用相同的符号表示,详细说明省略不提了。
在该第四个实施例中,电动机24的定子33通过框架21间接地固定在壳体11上。具体说明的话,定子33的定子铁芯35的外直径形成得比壳体11的内直径小。将定子33布置成离开壳体11的内表面的状态。定子铁芯35的铁芯主体35a上形成有用以插入螺栓51的通孔35e。定子33被布置成在它和框架21之间夹着隔壁部件42的状态,同时用插到通孔33f的螺栓51拧紧而将定子33固定到框架21的凸缘部分21c上。
气体通路40,由形成在壳体11和定子33之间的具有规定宽度的间隙构成。也就是说,如上所述,因为定子铁芯35的外直径形成得比壳体11的内径小,故在定子33的整个圆周方向上在壳体11和定子33之间形成间隙。于是,由该间隙构成制冷剂气体能够流通的气体通路40。补充说明一下,在该第四个实施例中,在定子33的外周面上未形成纵沟35d。
因此,根据该第四个实施例,因为制冷剂气体跨越定子33的整个外周面而流通,故既能可靠地支承电动机24,又能更加高效地对电动机24进行冷却。其它结构、作用及效果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一样。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
在上述第一个实施例到第三个实施例中,构成为在圆周方向形成多个定子33的气体通路40的结构,不仅如此,还可代替这一结构,使其成为在圆周方向上仅设置一个气体通路40这样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喷出管18最好是设置在夹着驱动轴23与该气体通路40相反的那一侧。这样的话,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加长制冷剂气体到从喷出管18喷出为止的流通路径,从而能够更多地分离含在制冷剂气体中的油分。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电动机24的定子铁芯35是通过将电磁钢板35c叠层而构成的。但并不限于此。可由利用例如由压粉铁芯一体形成的部件构成定子铁芯35。
在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中,隔壁部件42是在定子铁芯35的上端部叠层规定张数的电磁钢板42a而得到的结构,可代替这一结构,让隔壁部件42与定子铁芯35一体形成为圆筒状。例如利用压粉铁芯等一体地形成定子铁芯35和隔壁部件42。在这一个结构下,也需要让隔壁部件42形成为在轴向上比线圈36还突出得大。
在所述各个实施例中,电动机24的定子33采用的是所谓的集中缠绕方式,但可代替这一方式,采用将线圈36跨着缠到多个齿35b上的方式,即所谓的分布缠绕方式。
在所述第四个实施例中,亦可由从凸缘部分21c朝下方延伸出来的框架21的一部分构成隔壁部件42。换句话说,亦可由与框架21、定子33不是一体的圆筒状部件构成隔壁部件42。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采用的是这样的结构,即从连络通路26流出的制冷剂气体,流过间隙39a、39b之后,又通过气体通路40从喷出管18喷出。还可使其成为与此不同的下述结构。即从连络通路26流出的制冷剂气体,流过气体通路40后,又通过间隙39a、39b从喷出管18喷出。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使其为涡旋型压缩机10,但并不限于此,可使其为旋转活塞式压缩机。
-工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壳体内装有压缩机构、电动机的压缩机很有用。

Claims (14)

1.一种压缩机,在壳体(11)内装有压缩机构(22)和驱动该压缩机构(22)的电动机(24),喷出管(18)位于压缩机构(22)和电动机(24)之间联结在所述壳体(11)上,其特征在于:
气体通路(40)的一端与从电动机(24)内的一端面形成到另一端面的间隙(39a、39b)相通,气体通路(40)形成在所述电动机(24)的定子(33)和壳体(11)之间且从电动机(24)的一端面直到另一端面;
从所述压缩机构(22)喷出的气体,或者从从所述电动机(24)内的一端面形成到另一端面的间隙(39a、39b)流向气体通路(40)后,再流向喷出管(18),或者从气体通路(40)流向从所述电动机(24)内的一端面形成到另一端面的间隙(39a、39b)后,再流向喷出管(18)。
2.一种压缩机,在壳体(11)内装有压缩机构(22)和驱动该压缩机构(22)的电动机(24),喷出管(18)位于压缩机构(22)和电动机(24)之间联结在所述壳体(11)上,其特征在于:
该压缩机包括:
划分部件(21),将所述壳体(11)内部划分为压缩机构(22)的第一收容空间(13)、和电动机(24)的第二收容空间(14);
连络通路(26),形成在所述划分部件(21)中,将从压缩机构(22)喷出的气体引导到第二收容空间(14);
气体通路(40),形成在所述电动机(24)的定子(33)和壳体(11)之间且从电动机(24)的一端面直到另一端面,其一端与从电动机(24)内的一端面形成到另一端面的间隙(39a、39b)相通;以及
隔壁部件(42),用以使所述连络通路(26)和间隙(39a、39b)的另一端连通,且使通到喷出管(18)的喷出空间(16)和气体通路(40)的另一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部件(42),形成在划分部件(21)和电动机(24)的定子(3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部件(42)与划分部件(21)形成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部件(42),与电动机(24)的定子(33)的铁芯(35)形成为一体,且形成为在轴向上比线圈(36)还突出的圆筒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部件(42),是通过叠层圆环状钢板(42a)而构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部件(42),由嵌入到划分部件(21)和电动机(24)的定子(33)之间的圆筒状部件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络通路(26)的流出口朝着定子(33)的线圈(36)开。
9.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33)的外周面紧密接合在壳体(11)上;
所述气体通路(40)由形成在定子(33)外周面的纵沟(35d)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纵沟(35d);
所述喷出管(18),在圆周方向上与纵沟(35d)的形成位置错开。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只设置一个所述纵沟(35d);
所述喷出管(18),设置在夹着电动机(24)的驱动轴(23)与纵沟(35d)的形成位置相反的那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2到8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24)的定子(33),通过划分部件(21)间接地安装在壳体(11)上;
所述气体通路(40),由形成在定子(33)的整个圆周方向上的间隙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2到12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出空间(16)比气体通路(40)的流出口大。
14.根据权利要求1到13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24)的定子(33),是通过对该定子(33)的铁芯(35)的各个齿部(35b)分别缠绕线圈(36)而构成的。
CNB2004800156160A 2003-06-09 2004-06-09 压缩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243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3800/2003 2003-06-09
JP2003163800A JP4492043B2 (ja) 2003-06-09 2003-06-09 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2506A true CN1802506A (zh) 2006-07-12
CN100432435C CN100432435C (zh) 2008-11-12

Family

ID=33508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1561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2435C (zh) 2003-06-09 2004-06-09 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257272A1 (zh)
EP (2) EP1640609A4 (zh)
JP (1) JP4492043B2 (zh)
KR (1) KR100711694B1 (zh)
CN (1) CN100432435C (zh)
WO (1) WO200410910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4084B (zh) * 2007-04-29 2010-06-23 王暾 气膜熄焦方法
CN101294083B (zh) * 2007-04-29 2010-12-01 王暾 气膜熄焦添加剂
CN103821718A (zh) * 2012-11-19 2014-05-28 丹佛斯商用压缩机有限公司 可变速涡旋式压缩机
TWI663331B (zh) * 2016-07-29 2019-06-21 大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海上運輸用冷凍冷藏集裝箱單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89944B2 (ja) 2006-09-11 2012-08-01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圧縮機
JP2008138526A (ja) * 2006-11-30 2008-06-19 Daikin Ind Ltd 圧縮機
JP2010065556A (ja) * 2008-09-09 2010-03-25 Sanden Corp 密閉型圧縮機
FR2998733B1 (fr) * 2012-11-27 2016-02-05 Valeo Japan Co Ltd Dispositif d'entrainement d'un compresseur electrique et compresseur electrique comprenant un tel dispositif
CN104283350A (zh) * 2013-07-02 2015-01-14 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 定子、电机和压缩机
KR102087141B1 (ko) * 2018-09-06 2020-03-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동식 압축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60587A (ja) * 1982-03-19 1983-09-24 Hitachi Ltd 密閉形電動圧縮機
US4552518A (en) * 1984-02-21 1985-11-12 American Standard Inc. Scroll machine with discharge passage through orbiting scroll plate and associated lubrication system
JPS60224991A (ja) * 1984-04-24 1985-11-09 Daikin Ind Ltd 密閉形スクロ−ル圧縮機
JPS61134584U (zh) * 1985-02-08 1986-08-22
JPH06100185B2 (ja) * 1987-07-10 1994-12-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クロ−ル圧縮機
JPH02989A (ja) * 1988-03-17 1990-01-05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トナー用架橋ポリエステル
JPH0286989A (ja) * 1988-09-22 1990-03-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横置式密閉形圧縮機
JPH02169887A (ja) 1988-12-20 1990-06-29 Daikin Ind Ltd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装置
JPH0554461A (ja) * 1991-08-27 1993-03-05 Nec Yamagata Ltd 記憶デイスク
JPH05164069A (ja) 1991-12-18 1993-06-29 Hitachi Ltd 密閉形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US5221191A (en) * 1992-04-29 1993-06-22 Carrier Corporation Horizontal rotary compressor
JP3412220B2 (ja) * 1993-12-27 2003-06-0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動圧縮機
JPH1022381A (ja) 1996-06-28 1998-01-23 Miyazaki Oki Electric Co Ltd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22682A (ja) * 1997-07-03 1999-01-26 Daikin Ind Ltd ケーシングにおけるシール構造
JP2000337256A (ja) * 1999-05-26 2000-12-0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流体機械
TW552352B (en) * 1999-06-29 2003-09-11 Sanyo Electric Co Sealed rotary compressor
JP2001055979A (ja) * 1999-08-11 2001-02-27 Toshiba Kyaria Kk 冷媒圧縮機
JP3750048B2 (ja) * 2000-05-22 2006-03-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4020622B2 (ja) * 2001-10-25 2007-12-1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JP2003193986A (ja) * 2001-12-25 2003-07-09 Hitachi Ltd 密閉型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4084B (zh) * 2007-04-29 2010-06-23 王暾 气膜熄焦方法
CN101294083B (zh) * 2007-04-29 2010-12-01 王暾 气膜熄焦添加剂
CN103821718A (zh) * 2012-11-19 2014-05-28 丹佛斯商用压缩机有限公司 可变速涡旋式压缩机
TWI663331B (zh) * 2016-07-29 2019-06-21 大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海上運輸用冷凍冷藏集裝箱單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002799A (ja) 2005-01-06
WO2004109108A1 (ja) 2004-12-16
US20060257272A1 (en) 2006-11-16
EP2559902A3 (en) 2014-05-14
KR20060018247A (ko) 2006-02-28
EP1640609A4 (en) 2011-06-15
EP1640609A1 (en) 2006-03-29
EP2559902A2 (en) 2013-02-20
KR100711694B1 (ko) 2007-05-02
CN100432435C (zh) 2008-11-12
JP4492043B2 (ja) 201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790C (zh) 电动式密封压缩机中使用的齿轮泵
CN1219646A (zh) 涡旋式型缩机
CN1722576A (zh) 车辆用电扇
CN1231677C (zh) 电动压缩机及使用此电动压缩机的冷却装置
CN1048790C (zh) 为线性压缩机的摩擦部分供油的装置
CN1292171C (zh) 压缩机
CN1802506A (zh) 压缩机
CN1281868C (zh) 涡旋压缩机
CN1046789C (zh) 线性压缩机的冷却剂供应装置
CN1769680A (zh) 线性压缩机
CN101065580A (zh) 容量可变型双旋转压缩机及其驱动方法和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848620A (zh) 全封闭外部风扇型电动机
CN1272549C (zh) 压缩机
CN1308189A (zh) 具有多个叶轮的电动泵
CN101074660A (zh) 斜盘式压缩机
CN1825735A (zh) 电机和装有该种电机的电气装置
CN1821576A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1237274C (zh) 用于往复式压缩机的吸气引导系统
CN1862018A (zh) 线性压缩机及其润滑油泵
CN1806121A (zh) 压缩机
CN1518638A (zh) 高低压圆顶型压缩机
CN1975171A (zh)
CN1670375A (zh) 多段旋转压缩机
CN1756902A (zh) 燃料泵装置
CN1757923A (zh) 旋转叶片式压缩机的压缩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