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1256A - 等离子体显示组件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体显示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01256A
CN1801256A CNA2005101380954A CN200510138095A CN1801256A CN 1801256 A CN1801256 A CN 1801256A CN A2005101380954 A CNA2005101380954 A CN A2005101380954A CN 200510138095 A CN200510138095 A CN 200510138095A CN 1801256 A CN1801256 A CN 18012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ma display
heat sink
porosity
display assembly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380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65625C (zh
Inventor
金石山
金基正
姜太京
金明坤
金元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01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12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56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562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63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66Cool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9921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 Y10T428/249953Composite having voids in a component [e.g., porous, cellular, etc.]
    • Y10T428/249987With nonvoid component of specified composition
    • Y10T428/24999Inorganic

Abstract

一种减少驱动噪音并提高散热性能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该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包括一个底板,一个安置在底板的前部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用来显示图像,位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底板之间的一个散热板,该散热板具有多个孔,其中散热板的孔隙率随其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距离而变化,和位于底板的后部用来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一个电路单元。散热板由分离的三层板材料制成,每层板具有不同的孔隙率。

Description

等离子体显示组件
优先权
本申请要求先前于2004年12月16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申请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根据35U.S.C.§119的产生的优先权,其分配的序列号为10-2004-0107120,其内容在此被合并入参考文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组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并能降低噪音和振动。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组件是一种平面显示组件,其利用气体放电现象显示图像,由于其具有优良的显示性能例如显示能力、亮度、对比度、残留图像和视角而被认为是能够取代阴极射线管(CRT)的下一代平面显示组件。然而,等离子体的一个缺点是散热性能有限,并且不能充分过滤掉在显示时产生的噪音和振动,因此它们妨碍了等离子体显示组件的性能。
例如,Morita等人的美国专利No.5831374公开了一种使用高取向石墨作为散热板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高取向石墨是一种各向异性的导热材料,它在平面方向的导热系数比厚度方向的导热系数高5倍。然而高取向石墨也是一种缺乏缓冲性能的硬质材料,具有例如将等离子体显示组件产生的振动或噪音向外传送的缺点。因此,需要对等离子体显示组件改进设计以使其不仅散热,而且具有更好的缓冲性能并有效减弱产生的噪音和振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等离子体显示组件提供改进的设计。
为等离子体显示组件提供不仅有效散热,而且有效减弱振动和噪音的设计是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
为等离子体显示组件提供带有改进的散热能力及改进的缓冲性能的设计也是本发明的目的。
提供一个在改进散热性能的同时能够阻止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局部温度升高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也是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目的。
这些以及其它目的可以通过提供一个等离子体显示组件达到,此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包括底板,位于底板前部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位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底板之间的散热板,散热板的前部最接近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散热板的后部最接近底板,散热板包括许多孔,其中散热板的孔隙率随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距离而改变,底板的后部有一个用来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路单元。
散热板包括至少两块板,每块板的孔隙率彼此不同。散热板可以用多孔碳材料制成,或由铝、铜、银和镍的一种或更多组成。散热板的前部可以附着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正面上,散热板的后部可以与底板分离。
附图说明
对本发明的全面评价及其许多的附加优点通过下文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变得明显和更好理解,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其中:
附图1是等离子体显示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附图2是附图1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沿II-II线的横截面图;
附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附图4是附图3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沿IV-IV线的横截面图;
附图5是附图3的散热板的部分剪切透视图;
附图6是附图5的散热板沿VI-VI线的横截面图;
附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散热板的部分剪切透视图;
附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散热板的部分剪切透视图;
附图9是附图8的散热板沿IX-IX线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看附图,附图1是等离子体显示组件的分解透视图。根据附图1,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包括底板50,在底板50的前面支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30,等离子体显示面板30显示图像,在底板50的后部处被支持的用来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30的电路单元(未示出)。另外,一个散热板40位于底板50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30之间。
利用放电现象显示图像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30产生大量的热,因此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30和底板50之间放置散热板40以耗散产生的热。底板50用具有优良导热性能的铝制成,使得底板50能够作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30的散热板。一个双面胶粘带45沿着散热板40的外部粘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30和底板50通过双面胶粘带45互相连接。
现在看附图2,附图2是附图1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沿II-II线的横截面图。为了方便起见,一个放大的附图2的横截面图示出了沿L-L线旋转90°的前面板10和后面板20。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互相连接的前面板10和后面板20,前面板10包括形成在前基板11上的放电维持电极对16,覆盖维持电极对16的前介电层14,和覆盖前介电层14的保护层15。另外,后面板20包括形成在后基板21上的地址电极22,覆盖地址电极22的后介电层23,限定放电单元26的障肋24,和位于放电单元26内的荧光层25。
当在放电维持电极对16之间施加预定的交流(AC)电压时,在放电维持电极对16之间产生的维持放电产生了紫外线,荧光层25受紫外线激发并发射可见光。发射的可见光产生了预定显示的图像。尽管附图2中没有示出,放电单元26中充满了放电气体。在维持放电期间,放电气体的排出压力的波动使得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前后振动。当使用高取向石墨作为散热板时,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振动向外传送并引起传动噪音。另外,电路单元(未示出)由于重复的初始化、维持放光和熄灭操作也产生振动。由于电路单元没有包括任何吸收振动的结构,所以噪音不被吸收因而显示质量下降。
现在看附图3、4,附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的分解透视图,附图4是附图3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沿IV-IV线的横截面图。附图3和4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包括底板150,显示图像并在底板150的前部被支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以及位于底板150的后部用来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的电路单元。另外,由具彼此不同孔隙率的材料构成的层叠板组成的散热板140位于底板150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之间。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通过将前面板110连接于后面板20而形成。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通过放电现象显示图像。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与附图2所示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30相似。
底板150用可作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的一个散热板的高导热性材料制成。对于底板150的这样一种材料是铝。由于底板150支撑由玻璃制成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优选在底板150的背部安装加固元件151用来增强底板150的强度。
一个电路单元安装于底板150的背部,电路单元包括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的多个电路板163。在电路板163上安装了可产生驱动信号的多个电路元件,产生的驱动信号在经过连接电路板163并向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延伸的接线电缆162后,被施加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一个集成电路芯片161安装在接线电缆162上。
散热板140位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和底板150之间,并且散热板140连接于等离子体面板130和底板150。可选择的,如附图4所示,散热板140可以通过一个粘合单元(未示出)附着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的正面而与底板150以预定距离分开。
现在看附图5、6,附图5、6详细地示出了附图3和4的散热板140。如附图5、6所示,散热板140由层叠板构成,包括第一层板材料141,第二层板材料142和第三层板材料143,均为多孔材料。材料141,142和143具有彼此不相同的孔隙率,它们以散热板140从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侧)到后(底板150侧)孔隙率减少的顺序设置。
附图6是附图5的第一层板材料141沿VI-VI线的横截面图。如附图6所示,第一层板材料141显示为网状,其中导热材料141a形成网,形成互相连接的多个开孔141b。第一层板材料141可以例如用多孔碳材料制成。为了形成多孔碳材料,一种碳基材料和粘合剂均匀混合的混合物被模压和硬化以形成模制板。然后模制板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在1000℃或更高温度被烘烤。此处碳基材料可以是碳化纤维或石油焦粉末,粘合剂可以是由热固树脂例如环氧树脂与石油沥青或煤沥青混合而成的材料。也可以用类似工艺制造第二层板材料142和第三层板材料143。
选择地,高导热性金属例如铝、铜、银和镍可以通过起泡加工来制造具有许多孔的第一层板材料141。例如,一种高导热性金属粉末,一种发泡剂和一种粘合剂被熔化以便彼此混合,并被模压形成模制板,模制板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在约1500℃中被加热,形成多孔的第一层板材料141。也可以用类似工艺制造第二层板材料142和第三层板材料143。
孔141b给附图3中的散热板140相对于附图1中的散热板40提供了很多优点。例如,第一层板材料141中的孔141b为散热板140提供了弹性或缓冲性能,使得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产生的放电振动可以被吸收,向外传送的驱动噪音可以减小或消除。并且在移动或运输等离子体显示组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也可以被吸收,因而玻璃制成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可以得到有效保护。另外,由于空气可以通过孔142进入散热板140,当孔141b存在时可以通过空气对流实现散热。
将各层板材料141,142和143层叠以形成散热板140,各层板具有彼此不相同的孔隙率,使得合成的散热板140能够有效衰减由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中的放电产生的振动和噪音。由于组成散热板140的各层板材料141,142和143具有彼此不相同的孔隙率和弹性强度,所以散热板140能够有效衰减振动和噪音。因此预定频率的放电振动穿过各层板材料141,142和143时被减弱,各层板材料141,142和143对放电振动的响应各不相同,由此可以避免谐振。另外,振动引起的放电噪音在经过具有孔的散热板140时也被吸收,由于散热板140由具有各不相同的孔隙率的材料组成,所以噪音经过它时被有效吸收。此处“孔隙率”是孔所占的体积与各层板材料的单位体积的比率,可以通过控制孔的大小或密度来改变孔隙率。
尽管附图5中的散热板140是通过将具有彼此不相同的孔隙率的各层板材料141,142和143层叠形成的,但是散热板140也可以通过在制造散热板140时沿着厚度方向(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到底板150垂直于散热板140的方向)改变孔隙率而形成为单一体或一块板。例如,如果在制造多孔碳基材料时碳纤维的含量或长度沿碳基材料的厚度方向改变,就可以得到孔隙率沿厚度方向变化的单一的多孔碳基板。此处,如果碳纤维的含量或长度以分段方式或连续方式改变,可以分别得到孔隙率分段或连续改变的散热板140。
根据组件的振动衰减特征分别选择各层板材料141,142和143的厚度t1,t2和t3,该特征可以通过测量或观察操作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时产生的振动频率来确定。也就是,由于散热板140的弹性强度受整个散热板140的孔隙率影响,当具有高孔隙率的第一层板材料141的厚度t1增加时,散热板140的缓冲性能或者弹性增加。相反地,当具有低孔隙率的第三层板材料143的厚度t3增加时,散热板140的弹性减小且刚性增加。因此,在设计散热板140时,可以调节厚度t1,t2和t3以得到所需的弹性和刚性。
现在看附图7,附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采用的散热板240的视图。第二实施例的散热板240也是将具有彼此不同孔隙率的第一层板材料241,第二层板材料242和第三层板材料243层叠形成的。然而与附图5的散热板140不同的是,各层板材料241,242和243以散热板240从前往后孔隙率增加的顺序设置。可以根据散热设计改变排列顺序。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当接触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的第一层板材料241具有最小的孔隙率时,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30上直接接触具有网状结构的散热板240的导热材料的面积增加,导致接触散热板而发散热量的增加。
现在看附图8、9,附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采用的散热板340的视图,附图9是附图8的散热板340沿IX-IX线的横截面图。散热板340也是将具有不同孔隙率的第一层板材料341,第二层板材料342和第三层板材料343层叠在一起形成的。各层板材料341,342和343以散热板340从前往后孔隙率减少的顺序设置。根据附图9,第一层板材料341具有海绵状结构,即在导热材料341a中形成多个各自隔离的封闭孔341b。散热板340可以用上述的多孔碳材料形成,特别地,海绵状结构的散热板可以通过使导热材料起泡来形成。在附图8的散热板340中,形成散热板340的各层板材料341,342和343以散热板340从前往后孔隙率减少的顺序设置,然而它们也可以以孔隙率增加的顺序设置。
根据本发明,散热板包括三层板材料,各层板具有彼此不相同的孔隙率。然而如果需要,层叠板材料的数量可以多于或少于3。例如,散热板可以仅有两层板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放电时产生并向外传送的振动和噪音能够减弱或消除。具有许多孔的散热板位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底板之间,因此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放电时产生的振动可以被散热板吸收。另外,由于沿散热板的厚度方向的孔隙率变化,能够更有效的吸收由面板产生的振动。
根据本发明也能提高散热板的散热性能。散热板是用高导热材料制成以提高散热性能。而且,温度低的空气可以通过孔进入散热板,通过空气对流散热。
尽管本发明特别示出和描述了举例性的实施例,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的人员可以理解,能够做出形式上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而不偏离由下面权利要求书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包括:
一个底板;
一个安置在底板前部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用来显示图像;
位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底板之间的一个散热板,散热板的前部最接近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并且散热板的后部最接近底板,散热板具有多个孔,其中散热板的孔隙率随其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距离而变化;以及
一个位于底板后部的电路单元,该电路单元用来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散热板的孔隙率从散热板的前部到后部连续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散热板的孔隙率从散热板的前部到后部以分段增加方式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散热板包括至少两层板材料,各层板材料具有彼此不相同的孔隙率。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散热板包括多孔碳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散热板包括从由铝、铜、银和镍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导热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散热板为网状,该散热板包括多个开口孔。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散热板具有海绵状结构,该散热板包括多个封闭孔。
9、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散热板的前部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正面直接接触,散热板的后部与底板分离。
10、一种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包括:
一个底板;
一个安置与底板的前部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用来显示图像;
位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底板之间的一个散热板,该散热板为多孔的,散热板的孔隙率随其在散热板中的不同位置而变化;以及
一个位于底板的后部的电路单元,该电路单元用来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散热板包括互相层叠的三层子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三层子板具有各不相同的孔隙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每层子板的孔隙率均匀的贯穿整个子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0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散热板的孔隙率仅在厚度方向变化,该厚度方向是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到电路单元并且垂直于散热板表面的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2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具有最低孔隙率的子板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最接近,具有最高孔隙率的子板与电路单元最接近。
16、根据权利要求12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具有最高孔隙率的子板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最接近,具有最低孔隙率的子板与电路单元最接近。
17、根据权利要求12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每一子板中的孔为开口孔,这些孔足够大以致于它们互相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2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每一子板中的孔为封闭孔,这些孔足够小以致于它们完全被固体材料包围并且这些孔互相不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4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散热板的孔隙率沿厚度方向连续变化。
20、根据权利要求14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散热板的孔隙率沿厚度方向以一种分段方式不连续地变化。
CNB2005101380954A 2004-12-16 2005-12-16 等离子体显示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562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107120 2004-12-16
KR1020040107120A KR100708657B1 (ko) 2004-12-16 2004-12-16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모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1256A true CN1801256A (zh) 2006-07-12
CN100565625C CN100565625C (zh) 2009-12-02

Family

ID=36595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3809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5625C (zh) 2004-12-16 2005-12-16 等离子体显示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457121B2 (zh)
JP (1) JP4459163B2 (zh)
KR (1) KR100708657B1 (zh)
CN (1) CN100565625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5675A (zh) * 2013-01-18 2014-07-23 Lg电子株式会社 排热片和包括排热片的显示装置
CN112735257A (zh) * 2016-11-22 2021-04-3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3299211A (zh) * 2017-12-26 2021-08-2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15325B1 (ko) * 2003-08-12 2005-09-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683739B1 (ko) * 2004-12-15 2007-02-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759574B1 (ko) * 2006-04-11 2007-09-1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장치
KR100893615B1 (ko) * 2006-11-20 2009-04-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5216602B2 (ja) * 2009-01-08 2013-06-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画像表示装置
JP2011039152A (ja) * 2009-08-07 2011-02-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表示装置、及びカバー部材
JP2011124194A (ja) * 2009-12-14 2011-06-23 Canon Inc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1141979A (ja) * 2010-01-06 2011-07-21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
KR101876369B1 (ko) * 2011-12-30 2018-07-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3187008B (zh) 2011-12-30 2017-04-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US10303227B2 (en) * 2013-02-27 2019-05-28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housing heat spreader
KR102040612B1 (ko) * 2013-08-21 2019-1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293691B1 (ko) * 2014-07-23 2021-08-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복합 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102224632B1 (ko) * 2014-11-07 2021-03-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609354B1 (ko) * 2018-08-07 2023-1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30010253A1 (en) * 2019-12-13 2023-01-12 Ram BALACHANDAR Porous spreader assisted jet and spray impingement cooling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5246B2 (ja) 1996-01-12 2007-02-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US5971566A (en) 1996-07-23 1999-10-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lasma display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3976166B2 (ja) 2001-07-13 2007-09-12 持田商工株式会社 Pdpパネル
JP2003131581A (ja) 2001-10-23 2003-05-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0466361B1 (ko) * 2002-04-22 2005-01-13 주식회사 큐라이프 홈 게이트웨이 전화기
CN1301528C (zh) * 2002-04-26 2007-02-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其拆解方法
KR20030086386A (ko) * 2002-05-04 2003-11-10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모터로 구동되는 자동차 클러치의 유격 조절 기구
JP2004168867A (ja) 2002-11-19 2004-06-17 Kyocera Chemical Corp 熱伝導シート
KR100521475B1 (ko) * 2003-06-23 2005-10-1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528925B1 (ko) * 2003-09-09 2005-11-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방열시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529112B1 (ko) * 2003-09-26 2005-11-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다공성 열전달 시트를 갖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5675A (zh) * 2013-01-18 2014-07-23 Lg电子株式会社 排热片和包括排热片的显示装置
US9769964B2 (en) 2013-01-18 2017-09-19 Lg Electronics Inc. Heat discharging shee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2735257A (zh) * 2016-11-22 2021-04-3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US11558986B2 (en) 2016-11-22 2023-01-1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13299211A (zh) * 2017-12-26 2021-08-2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299211B (zh) * 2017-12-26 2023-04-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08657B1 (ko) 2007-04-17
US20060133046A1 (en) 2006-06-22
KR20060068429A (ko) 2006-06-21
JP4459163B2 (ja) 2010-04-28
US7457121B2 (en) 2008-11-25
CN100565625C (zh) 2009-12-02
JP2006171763A (ja) 200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01256A (zh) 等离子体显示组件
US7535174B2 (en) Plasma display module with a chassis base having gap pads
CN1602151A (zh) 显示装置
US7375969B2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CN1313990C (zh) 等离子体显示器
US20040124772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KR20060080721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모듈
US20060077619A1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CN1893798A (zh) 平面显示设备
CN1826042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753054A (zh) 等离子体显示模块及包括它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KR20050050450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870081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825393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294545C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JP2001022281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760940A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US20060261737A1 (en) Double-sided adhesive element for a display apparatus and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641824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CN1809263A (zh) 平板显示装置的散热片和包括它的平板显示装置
CN1831904A (zh) 等离子体显示模块
JP300563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702706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
CN1909026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KR100787437B1 (ko) 열전도 매체를 구비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2

Termination date: 201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