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8402A - 线圈的组装夹具、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圈的组装夹具、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88402A CN1788402A CNA2004800127295A CN200480012729A CN1788402A CN 1788402 A CN1788402 A CN 1788402A CN A2004800127295 A CNA2004800127295 A CN A2004800127295A CN 200480012729 A CN200480012729 A CN 200480012729A CN 1788402 A CN1788402 A CN 17884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wire
- lead
- coil
- assembling fix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56—Manufacturing winding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56—Manufacturing winding connections
- H02K15/0068—Connecting winding sections; Forming leads; Connecting leads to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线圈的组装夹具(1),为用于确定在配设在定子铁心(41)上的线圈(5)的端部上形成的引线(53)的长度的夹具,其具有底板(2)和保持机构(3)。底板(2)具备安装在定子铁心(41)的轴方向端部(410)上的安装面(211)、用于确定与定子铁心(41)之间的周方向(C)的位置的位置确定机构(22)、和能够插入线圈(5)的一部分从定子铁心(41)的轴方向端部(410)突出而形成的尾线圈部(52)的插入孔(23)。保持机构(3)被配设在底板(2)的外侧面(212)上,用于保持线圈(5)的引线(53)。
Description
技术区域
本发明涉及在将线圈组装在定子铁心上时使用的线圈的组装夹具、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将由电线卷绕形成的线圈的一部分插入配设到设在定子铁心的内周面上的槽中,然后使此线圈的剩余部分从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突出而形成马达的定子。
例如,在形成3相马达时,将3相的线圈配设到定子铁心上。并且,在3相的线圈中各自的一端部上形成的引线的前端部上,分别压接结合压接端子,形成用于电力供给的动力电缆,将在3相的线圈中各自的另一端部上形成的引线的前端部相互捆扎,然后在该已捆扎的前端部的全体上压接结合压接端子并形成3相马达的中性点。作为表示形成上述3相马达的中性点的方法的文献,例如有专利文献1。
在此,对于上述3相马达,为了批量生产同一形状的线圈,而要在设计上确定上述动力电缆的引出位置及上述中性点的形成位置。还有,进行3相马达的组装的操作者,在使上述各相的线圈中的引线对齐上述尾线圈部来确定其长度之后将其切断,然后进行上述压接端子的压接结合。
然而,在将上述线圈的一部分插入配设到定子铁心中之后,上述线圈的剩余部分从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突出形成尾线圈部的形状不一致,故使上述引线对齐此不一致的尾线圈部来确定其长度是困难的。为此,对尾线圈部进行中间整形并在对其形状进行暂时整理后确定引线的长度并将其切断。另外,在形成了上述动力电缆及中性点后,在沿上述尾线圈部配设中性点之后进行收尾整形,再次整理尾线圈部的形状。
为此,为了形成上述动力电缆及中性点不仅要花费时间,而且根据不同的情况有可能会由于操作者的失误而错误地确定引线的长度。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535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鉴于过去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缩短为确定引线的长度所需的时间并能够防止引线的长度发生偏差的线圈的组装夹具、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
本发明的第1侧面的线圈的组装夹具,作为确定在组装入定子铁心上的线圈的端部上形成的引线的长度的线圈的组装夹具,其特征在于:
该组装夹具具有:
底板,该底板,具备安装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上的安装面、形成在该安装面上并用于确定与上述定子铁心间的周方向的位置的位置确定机构、和能够插入上述线圈的一部分从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突出形成的尾线圈部的插入部,以及
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被配置在该底板上的与上述安装面为相反侧的外侧面上并能够保持上述线圈中的上述引线。
本发明的线圈的组装夹具,是用于确定在组装入定子铁心上的线圈的端部上形成的引线的长度的夹具。此组装夹具具有:具备上述安装面、上述位置确定机构及上述插入部的上述底板、和上述保持机构。
还有,当确定配设在上述定子铁心中的线圈的引线的长度的时候,在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上,使上述底板的安装面相对的状态下,将该组装夹具安装到定子铁心上。此时,在通过在底板上形成的上述位置确定机构确定了相对定子铁心的周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将组装夹具安装到此定子铁心上。另外,此时,配设在定子铁心上的线圈的尾线圈部,能够插入配置到底板的上述插入部中。
还有,在已将上述组装夹具安装到定子铁心上的状态下,通过上述插入部将上述线圈的端部上形成的引线引出到配设在底板上的上述保持机构。此时,通过上述位置确定机构确定相对定子铁心的保持机构的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并且通过此保持机构,能够在确定为规定长度的状态下保持上述引线。还有,此后,能够切断确定为规定长度的状态的引线,并能够在此引线的前端部上压接结合压接端子。
为此,通过使用上述组装夹具,在对上述引线的长度进行确定时无需使此引线对齐上述尾线圈部,也无需为了确定引线的长度而在尾线圈部进行中间整形。为此,能够缩短为确定上述引线的长度所需的时间。
另外,由于使用上述组装夹具来确定引线的长度,故不会错误地确定引线的长度,能够防止引线的长度发生偏差。
本发明的第2侧面的线圈的组装方法,作为将线圈组装入定子铁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圈配设工序,在该工序中,将上述线圈的一部插入配设到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内周面上设置的槽中、同时使剩余部分从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突出并形成尾线圈部,和
使用组装夹具,该组装夹具具有底板和保持机构,其中,底板具备安装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上的安装面、形成在该安装面上并用于确定与上述定子铁心间的周方向的位置的位置确定机构、和能够插入上述线圈的一部分从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突出形成的尾线圈部的插入部;保持机构,被配设在该底板中的与上述安装面为相反侧的外侧面上,能够保持上述线圈中的上述引线,
引线长度确定工序,在该工序中,在通过上述安装面将上述组装夹具安装到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上并通过上述位置确定机构确定了上述组装夹具与上述定子铁心之间的周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上述保持机构保持在上述线圈的端部上形成的引线,然后切断进行了该保持的上述引线,和
在通过上述组装夹具进行了上述引线的保持的状态下,在该引线的前端部上压接结合压接端子的压接端子结合工序,和
进行上述尾线圈部的整形的尾线圈部整形工序。
在本发明的线圈的组装方法中,在将线圈组装入定子铁心上时,首先,作为上述线圈配设工序,将线圈的一部分插入配设到定子铁心的槽中,同时使剩余部分从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突出并形成尾线圈部。
其次,作为上述引线长度确定工序,在将上述组装夹具安装在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上并确定了组装夹具与定子铁心之间的周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上述保持机构保持在上述线圈的端部上形成的引线。此时,确定相对定子铁心的组装夹具的周方向的相对位置,通过此组装夹具,能够在确定为规定长度的状态下保持上述引线。为此,在确定上述引线的长度时,无需使此引线对齐上述尾线圈部,也无需为了确定引线的长度而在尾线圈部进行中间整形。因此,能够缩短为确定上述引线的长度所需的时间,而且能够防止引线的长度发生偏差。
其次,作为上述压接端子结合工序,在通过上述组装夹具进行了上述引线的保持的状态下,在此引线的前端部上压接结合压接端子。为此,能够在上述引线的前端部上可靠地压接结合上述压接端子。另外,特别是在卷绕多个金属线捆扎成的电线而形成上述线圈时,通过上述组装夹具保持引线,使得形成此引线的电线中的各金属线不会散乱,能够容易地通过压接端子压接结合所有的金属线。
还有,此后,作为上述尾线圈部整形工序,能够对尾线圈部进行整形以整理此尾线圈部的形状。为此,作为上述尾线圈部整形工序,对上述尾线圈部进行的整形,例如,仅进行一次就能够完成向上述定子铁心的线圈的组装。
本发明的第3侧面的线圈的组装装置,具有:
确定在组装入定子铁心的线圈的端部上形成的引线的长度的线圈的组装夹具、
进行在该组装夹具中确定了长度的上述引线的加工处理的引线处理机构、和
使该引线处理机构与上述组装夹具产生相对移动的相对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组装夹具,具有:
具备安装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上的安装面、形成在该安装面上并用于确定与上述定子铁心之间的周方向的位置的位置确定机构、和能够插入上述线圈的一部分从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突出形成的尾线圈部的插入部的底板、和
与配设在该底板上的与上述安装面为相反侧的外侧面上并能够保持上述线圈中的上述引线的保持机构,
该保持机构,在上述底板上配设了多个,
在于上述组装夹具中确定了上述引线的长度之后,通过由上述相对移动机构使上述引线处理机构与上述组装夹具产生相对移动,将已保持在上述各保持机构上的上述各引线依次移动到上述引线处理机构,并通过该引线处理机构对上述各引线依次进行上述加工处理。
本发明的线圈的组装装置,是为了使用具有上述优良作用效果的组装夹具、有效地进行上述引线的加工处理而构成的线圈的组装装置。
即,本发明的组装装置,具有上述组装夹具、引线处理机构及相对移动机构,使保持在各保持机构上的各引线依次移动到引线处理机构,并通过此引线处理机构对各引线依次进行加工处理。
为此,能够简单地进行防止了在上述组装夹具中形成的上述长度的偏差的发生的多条引线的加工处理。
故根据本发明的组装装置,能够缩短为确定引线的长度所需的时间,同时能够防止引线的长度发生偏差,而且能够简单地进行引线的加工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实施例1中,在从定子铁心的轴方向所见状态下表示将组装夹具安装到配设有线圈的定子铁心中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是在实施例1中,在表示将组装夹具安装到配设有线圈的定子铁心中的状态的图中,图1的A-A线截面剖视说明图。
图3是在实施例1中,在表示将组装夹具安装到配设有线圈的定子铁心中的状态的图中,图1的B-B线截面剖视说明图。
图4是在实施例1中,在从定子铁心的轴方向所见状态下表示具有动力电缆及中性点的定子铁心的说明图。
图5是在实施例1中,在从定子铁心的轴方向所见状态下表示将3相线圈组装入定子铁心的槽中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在实施例1中,模式化表示将线圈组装入定子铁心的槽中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在实施例1中,模式化表示对U相、V相及W相的线圈进行星型连接并形成了中性点的电力电路的说明图。
图8是在实施例1中,表示底板中的两个分割板已关闭状态的组装夹具的说明图。
图9是在实施例1中,表示底板中的两个分割板已打开状态的组装夹具的说明图。
图10是在实施例1中,表示通过切断装置进行保持在组装夹具上的状态的引线的切断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在实施例1中,表示通过压接装置、在保持在组装夹具上的状态的引线的前端部上压接结合压接端子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2是在实施例1中,表示通过暂时固定装置、在保持在组装夹具上的状态的引线的前端部上暂时固定压接端子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3是在第2实施例中,模式化地表示组装装置的立体说明图。
图14是在第3实施例中,在从定子铁心的轴方向所见的状态下表示将组装夹具安装到配设有线圈的定子铁心中的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上述本发明的第1~第3侧面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的第1~第3侧面上,能够将上述插入部设为在上述底板上贯通形成的插入孔。还有,插入部不一定必须由圆形状的孔形成,例如也可作为具有C型形状的底板的内周侧的区域形成。
在本发明的第1侧面中,希望上述保持机构具有接触上述引线并形成引出该引线的引出路径的引出导杆、与保持在上述引出路径上引出的上述引线的保持夹钳。
此时,将配设在上述定子铁心上的线圈中的引线,沿着规定的上述引出路径引出,通过由上述保持夹钳进行保持,能够更加容易地将该引线确定为规定长度。
另外,希望上述线圈为3相的线圈,同时,各相的线圈中的上述引线,由在该各相的线圈的一端部上形成的第1引线、与在该各相的线圈的另一端部上形成的第2引线构成,上述保持机构,由分别保持上述各第1引线的第1保持机构、与捆扎并保持上述各第2引线的第2保持机构构成。
此时,在通过上述第1保持机构分别进行上述各第1引线的保持的状态下,将各第1引线确定为规定长度,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长度几乎没有偏差的用于电力供给的3条动力电缆。另外,在通过上述第2保持机构捆扎并保持了上述各第2引线的状态下,将此已捆扎的第2引线的全体确定为规定长度,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长度几乎没有偏差的马达的中性点。
另外,希望能够将上述底板在上述插入部的周方向上分割为多个分割板。
此时,在将上述组装夹具的底板安装到上述定子铁心上时,能够将此底板分割为上述多个分割板。还有,通过将此多个分割板从与定子铁心的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包围上述尾线圈部以进行组合,同时将其安装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上,能够容易地将组装夹具安装到定子铁心上。
另外,希望上述底板具有两个上述分割板,该两个分割板的一端部相互连接,同时能够以进行该连接的连接部为中心进行开关。
此时,在将上述组装夹具的底板安装到上述定子铁心上时,将该底板的两个分割板以上述连接部为中心打开。还有,该两个分割板,在使配设在定子铁心上的线圈的尾线圈部通过其另一端部之间后,以上述连接部为中心关闭。据此,与上述相同,能够容易地将组装夹具安装到定子铁心上。
另外,上述两个分割板,由于通过上述连接部进行连接,故两个分割板不会散乱,从而容易保管上述组装夹具。
另外,优选上述保持机构,以多个配设在上述底板上,其上述保持夹钳,保持向上述底板的径方向外方引出的上述引线。
此时,在对保持在各保持夹钳上的引线进行切断或压接等加工处理时,对于向上述底板的径方向外方引出的引线,能够使进行上述加工处理的引线处理机构从径方向外方相面对。为此,利用上述引线处理机构对各保持夹钳的引线进行加工处理就变得简单了。
另外,希望上述各保持夹钳配设在假想圆上。
此时,在对保持在各保持夹钳上的引线进行切断或压接等加工处理时,通过使进行引线的加工处理的引线处理机构与组装夹具产生相对旋转,能够使各保持夹钳面向引线处理机构。为此,对保持在各保持夹钳上的引线进行上述加工处理就变得简单了。
另外,希望上述各保持夹钳配设在1条或多条假想直线上。
此时,在对保持在各保持夹钳上的引线进行切断或压接等加工处理时,通过使进行引线的加工处理的引线处理机构与组装夹具产生相对直线移动,能够使各保持夹钳面向引线处理机构。为此,对保持在各保持夹钳上的引线进行上述加工处理就变得简单了。
在本发明的第2侧面中,希望上述线圈为3相的线圈,同时各相的线圈中的上述引线,由在该各相的线圈的一端部上形成的第1引线、和与在该各相的线圈的另一端部上形成的第2引线构成,在上述引线长度确定工序中,在分别保持并切断上述各第1引线的同时,在已捆扎的状态下保持并切断上述各第2引线,在上述压接端子结合工序中,在进行了上述各第1引线的保持的状态下,在该各第1引线的前端部上压接结合第1压接端子并形成用于电力供给的动力电缆,同时在进行了捆扎并保持上述各第2引线的状态下,在该已捆扎的第2引线整个前端部上压接结合第2压接端子而形成中性点。
此时,在通过上述第1保持机构分别进行上述各第1引线的保持的状态下,将各第1引线确定为规定长度,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长度几乎没有偏差的用于电力供给的动力电缆。另外,在通过上述第2保持机构捆扎并保持了上述各第2引线的状态下,将此已捆扎的第2引线的全体确定为规定长度,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长度几乎没有偏差的马达的中性点。
另外,希望将上述保持机构多个配设在上述底板上,同时具有接触上述引线并形成引出该引线的引出路径的引出导杆、和保持在上述引出路径上引出的上述引线的保持夹钳,在上述引线长度确定工序中,在向上述底板的径方向外方引出上述引线的状态下,通过上述保持夹钳保持上述引线,然后将进行了该保持的上述引线切断。
此时,将配设在上述定子铁心上的线圈中的引线沿着规定的上述引出路径引出,通过由上述保持夹钳进行保持,能够更加容易地将该引线确定为规定长度。
另外,此时,能够在保持夹钳的径方向外部位置上简单地切断已保持在各保持夹钳上的引线。
另外,希望将上述各保持夹钳配置在假想圆上。
此时,在上述引线长度确定工序中,使上述组装夹具对于切断装置产生相对旋转,并使上述各保持夹钳依次面向上述切断装置,能够通过该切断装置依次切断已保持在上述各保持夹钳上的上述引线。为此,能够简单地进行上述引线的切断。
另外,此时,在上述压接端子结合工序中,使上述组装夹具对于压接装置产生相对旋转并使上述各保持夹钳依次面向上述压接装置,也能够通过该压接装置在保持在上述各保持夹钳上的上述引线的前端部上依次压接结合上述压接端子。为此,能够简单地进行向上述引线的前端部的压接端子的压接结合。
另外,希望上述各保持夹钳配设在1条或多条假想直线上。
此时,在上述引线长度确定工序中,使上述组装夹具对于切断装置产生相对直线移动并使上述各保持夹钳依次面向上述切断装置,能够通过该切断装置依次切断已保持在上述各保持夹钳上的上述引线。为此,能够简单地进行上述引线的切断。
另外,此时,在上述压接端子结合工序中,使上述组装夹具对于压接装置产生相对直线移动并使上述各保持夹钳依次面向上述压接装置,也能够通过该压接装置在保持在上述各保持夹钳上的上述引线的前端部上依次压接结合上述压接端子。为此,能够简单地进行向上述引线的前端部的压接端子的压接结合。
另外,希望在将配设有上述线圈的上述定子铁心载置到旋转装置上的状态下进行上述引线长度确定工序,在进行了上述引线长度确定工序之后使上述旋转装置旋转并使上述引线向任意的周方向位置移动,然后进行上述压接端子结合工序。
此时,能够容易地变更确定了上述长度并通过保持机构进行了保持的状态的引线的周方向位置,并能够容易地进行上述压接端子结合工序。
另外,希望在进行了上述引线长度确定工序之后,将配设有上述线圈的上述定子铁心载置到旋转装置上,同时使该旋转装置旋转并使上述引线向任意的周方向位置移动,然后进行上述压接端子结合工序。
此时,也能够容易地变更确定了上述长度并通过保持机构进行了保持的状态的引线的周方向位置,并能够容易地进行上述压接端子结合工序。
在本发明的第3侧面中,希望上述保持机构具有接触上述引线并形成引出该引线的引出路径的引出导杆、与保持在上述引出路径上引出的上述引线的保持夹钳,并且,上述保持夹钳,保持向上述底板的径方向外方引出的上述引线。
此时,将配设在上述定子铁心上的线圈中的引线,沿着规定的上述引出路径引出,通过由上述保持夹钳进行保持,能够更加容易地将该引线确定为规定长度。
另外,此时,能够在保持夹钳的径方向外方位置上,简单地切断已保持在各保持夹钳上的引线。
另外,希望将上述各保持夹钳配设在假想圆上,上述相对移动机构,为使上述引线处理机构与上述组装夹具产生相对旋转的旋转装置。
此时,在对已保持在各保持夹钳上的引线进行加工处理时,通过由旋转装置使引线处理机构与组装夹具产生相对旋转,能够使各保持夹钳面向引线处理机构。为此,使对已保持在各保持夹钳上的引线进行上述加工处理变得简单了。
另外,希望上述各保持夹钳配设在1条或多个条假想直线上,上述相对移动机构,为使上述引线处理机构与上述组装夹具产生相对直线移动的滑动装置。
此时,在对已保持在各保持夹钳上的引线进行加工处理时,通过由滑动装置使引线处理机构与组装夹具产生相对直线移动,能够使各保持夹钳面向引线处理机构。为此,使对已保持在各保持夹钳上的引线进行上述加工处理变得简单了。
另外,希望上述引线处理机构进行的上述加工处理,为在上述组装夹具中确定了长度的上述引线的切断处理,或在该切断处理后的引线的前端部上进行压接端子的压接结合的压接处理中的至少一方。
此时,能够简单地进行防止了在上述组装夹具上形成的上述长度的偏差的发生的多条引线的切断处理或压接处理中的至少一方。
另外,作为上述加工处理,在进行上述压接处理之前,能够在切断处理之后的引线的前端部上进行将压接端子暂时固定的暂时固定处理。
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就本发明的线圈的组装夹具、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例的线圈的组装夹具1,是为了确定在配设在马达用的定子铁心41中的线圈5的端部上形成的引线53的长度的夹具。此组装夹具1具有以下的底板2与保持机构3。
即,上述底板2,是作为上述组装夹具1的底座的金属板,具备安装在上述定子铁心41的轴方向端部(轴方向L的端部)410上的安装面211、在此安装面211上形成并用于确定与上述定子铁心41之间的周方向C的位置的位置确定机构22、和作为能够插入使上述线圈5的一部分从上述定子铁心41的轴方向端部410突出形成的尾线圈部52的插入部的插入孔23。另外,上述保持机构3被配设在底板2中的与上述安装面211为相反侧的外侧面212上,并能够保持上述线圈5中的上述引线53。
以下,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就将上述线圈5组装至定子铁心41中形成的定子4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例中,如图4~图7所示,形成3相马达(3相交流马达)中的定子4。如图5所示,将U相、V相以及W相的3相的线圈5分别插入配设到设在定子铁心41的内周面上的槽411中形成此3相马达中的定子4。另外,如图6所示,分别连接多次卷绕电线500形成的多个单极线圈50形成各相的线圈5。另外,此各单极线圈50,由插入配设到上述槽411中的一对插入边部51、和连系此一对插入边部51的一对尾线圈部52构成。另外,本例的电线500由捆扎多条金属线而形成。
如图5所示,在上述定子4中,上述U相的线圈5U,将它的一对插入边部51插入配设到上述槽411中,同时从上述定子铁心41的轴方向端部410突出配设它的一对尾线圈部52。另外,上述V相的线圈5V,将它的一对插入边部51插入配设到相对上述U相的线圈5U向上述定子铁心41的一方的周方向(圆周方向)C偏移规定的槽数的上述槽411中,同时将它的一对尾线圈部52的一部分重叠配设在上述U相的线圈5U中的一对尾线圈部52的内周侧上。
另外,如图5所示,上述W相的线圈5W,将它的一对插入边部51插入配设到相对上述V相的线圈5V向上述定子铁心41的一方的周方向C偏移规定的槽数的上述槽411中,同时将它的一对尾线圈部52的一部分重叠配设在上述V相的线圈5V中的一对尾线圈部52的内周侧上。
另外,在本例中制作的定子4,为将卷绕电线500形成的线圈5分散地插入配设到定子铁心41中的多个槽411的分布卷曲类型的定子4。另一方面,上述定子4,亦可为将卷绕电线500形成的线圈5卷绕配设到位于定子铁心41中的各槽411之间的T形齿412中形成的集中卷曲类型的定子4。
如图5所示,本例的线圈5,是用于形成如上所述的3相马达中的定子4的3相的线圈5,U相、V相以及W相的各相的线圈5中的各引线53,由在各相的线圈5的一端部上形成的第1引线53A、和在各相的线圈5的另一端部上形成的第2引线53B构成。
还有,如图4、图7所示,在上述定子4中,分别使用上述3相的线圈5中的各第1引线53A形成用于向3相马达供给电力的U相、V相以及W相的动力电缆。在各第1引线53A的前端部上,压接结合具有安装端部61的第1压接端子6A形成此各相的动力电缆71。
另外,在定子4中,捆扎3相的线圈5中的各第2引线53B,并形成3相马达的中性点72。通过第2压接端子6B压接结合已捆扎的各相的第2引线53B的前端部的全体而形成此中性点72。并且,图7是表示由各相的线圈5形成的电路的说明图,并且,本例的定子4,具有通过在各相的线圈5上进行星型接线而形成的中性点72。
另外,本例的定子4,准备有两组上述3相的线圈5(以下也称为3相线圈5),并将其插入配设到定子铁心41中,将两组3相线圈5并列地星型连接并形成2个中性点72(参照图4)。
还有,在定子4中,捆扎各组U相的线圈5U中的第1引线53A并形成U相的动力电缆71,捆扎各组V相的线圈5V中的第1引线53A并形成V相的动力电缆71。另外,在定子4中,捆扎各组W相的线圈5W中的第1引线53A并形成W相的动力电缆71。另外,通过对每组U相、V相以及W相的线圈5中的第2引线53B进行捆扎,形成对应两组的3相线圈5的两个上述中性点72。
其次,就上述组装夹具1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8、图9所示,上述组装夹具1中的底板2,具备具有上述插入孔23的环形状,能够在上述插入孔23的周方向C上分割成两个分割板20。并且,本例中的两个分割板20的端部205相互连接,同时能够以进行此连接的连接部24为中心进行开关。
另外,在连接部24中配设为了能够开关两个分割板20的转动部件241。并且,底板2通过转动部件241使两个分割板20转动能够使其开关,另外,此两个分割板20不会分离开来。
如图4所示,上述定子铁心41,在其轴方向端部410附近的外周面上,具有向径方向外侧突出形成的安装部42,此安装部42,具有能够插入螺栓等固定具的安装孔421。还有,如图3、图8所示,上述底板2的位置确定机构22,作为在上述定子铁心41的安装部42上进行结合的结合部221形成。此结合部221,由在上述两个分割板20中的各一端部205上分别从上述安装面211凹陷形成的一对用于定位的缺口222构成。另外,在面向上述安装部42的位置上,形成本例的底板2中的安装面211。
还有,如图1所示,使两个分割板20在以上述连接部24为中心关闭时,通过在上述用于定位的缺口222之间夹持上述定子铁心41的安装部42,能够进行向定子铁心41的组装夹具1的周方向C的定位。
另外,如图4所示,在定子铁心41上的三处形成上述安装部42,能够为了进行上述定位而使用此三个中的一个安装部42。还有,如图8所示,在上述底板2中,在面向剩下的两个安装部42的位置上,分别形成用于不确定与此剩下的两个安装部42之间的周方向C的位置的脱离用缺口223。
如图2所示,上述底板2的插入孔23,在位于上述外侧面212一侧的内壁端部上,具有从上述安装面211向外侧面212扩径倾斜的环状锥形面231。由于此环状锥形面231的形成,故向上述保持机构3引出上述线圈5中的各引线53变得容易了。
另外,上述底板2,为了提高其强度,在金属制的中间层201的两面上分别固定塑料制的侧面层202。并且,在上述中间层201上固定形成有上述引出导杆31的多根导杆柱312。
另外,如图1所示,上述组装夹具1中的保持机构3,由分别保持上述各相的第1引线53A的第1保持机构3A、和在已捆扎状态下保持上述各第2引线53B的第2保持机构3B构成。
上述第1保持机构3A,具有靠接上述第1引线53A并形成引出此第1引线53A的第1引出路径311A的第1引出导杆31A、和保持在上述第1引出路径311A上引出的上述第1引线53A的第1保持夹钳32A。
另外,上述第2保持机构3B,具有靠接上述第2引线53B并形成引出此第2引线53B的第2引出路径311B的第2引出导杆31B、和在已捆扎状态下保持在上述第2引出路径311B上引出的上述第2引线53B的第2保持夹钳32B。
在本例中,为了形成3条上述动力电缆71而形成3个上述第1保持机构3A,为了形成2个上述中性点72而形成2个上述第2保持机构3B。
另外,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底板2上,分别配设多个根导杆柱312形成本例的第1引出导杆31A以及第2引出导杆31B。
具体来讲,上述第1引出导杆31A,分别由两根导杆柱312构成,经由此两根导杆柱312之间,形成上述第1引出路径311A。还有,通过将各相的线圈5中的第1引线53A由上述两根导杆柱312引导通过第1引出路径311A而向上述第1保持夹钳32A引出,能够将此第1引线53A确定为规定长度。
另外,上述第2引出导杆31B,分别由四根导杆柱312构成,经由此四根导杆柱312之间或经由导杆柱312的附近,形成上述第2引出路径311B。还有,通过将上述各相的第2引线53B由四根导杆柱312通过第2引出路径311B向上述第2保持夹钳32B引出,能够在已捆扎的状态下将此3相的第2引线53B确定为规定长度。
如图1、图2所示,上述第1保持夹钳32A及第2保持夹钳32B,分别具有固定在上述底板2的外侧面212上的固定部件321、和配设在此固定部件321上的肘夹钳322。还有,在肘夹钳322的前端部上,固定有用于在上述固定部件321之间夹持上述第1引线53A或第2引线53B的夹持部件323。
另外,上述各保持夹钳32A、B,对向上述底板2的径方向R的外方引出的引线53A、B进行保持。
即,在第1保持夹钳32A及第2保持夹钳32B中的固定部件321上,使用于配置第1引线53A或第2引线53B的配置槽324向径方向R形成。还有,各引线53A、B,将配置槽324内从径方向R的内方向外方拉出,然后通过由上述夹持部件323进行夹持,而将其保持在各保持夹钳32A、B上。
另外,各保持夹钳32A、B,被配设在距离底板2的中心O、即安装在底板2上的定子铁心41的中心轴线有着相同半径的位置上。即,各保持夹钳32A、B,将位于其固定部件321的径方向R的外方的端部(径方向外方端部)325配设于在安装在底板2上的定子铁心41的中心轴线与中心O一致的假想圆E上排列的底板2上。
其次,就将上述3相的线圈5组装入定子铁心41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本例中,通过进行以下的线圈配设工序、引线长度确定工序、压接端子结合工序以及尾线圈部整形工序,将3相的线圈5组装入定子铁心41并形成3相马达的定子4。
即,在上述线圈配设工序中,将各相的线圈5的一部分插入配设到设在定子铁心41的内周面上的槽411中,同时使各相的线圈5的剩余部分从定子铁心41的轴方向端部410突出并形成尾线圈部52。
其次,在上述引线长度确定工序中,确定配设在上述定子铁心41上的线圈5中的各第1引线53A及各第2引线53B的长度,然后将其切断为规定长度。
即,当确定配设在上述定子铁心41上的3相的线圈5中的各第1引线53A及各第2引线53B的长度的时候,首先,在定子铁心41的安装部42的轴方向端部410上,使上述底板2的安装面211相面对的状态下,将此组装夹具1安装到定子铁心41上。
此时,如图9所示,将组装夹具1的底板2中的两个分割板20,以上述连接部24为中心打开。并且,如图1所示,在使此两个分割板20的另一端部206之间通过配设在定子铁心41上的线圈5的尾线圈部52之后,将两个分割板20以连接部24为中心关闭。据此,如图2所示,能够将底板2从与定子铁心41的轴方向L正交的方向包围尾线圈部52,以使其能够安装到定子铁心41的轴方向端部410上。为此,能够容易地将组装夹具1安装到定子铁心41上。
另外,如图1所示,组装夹具1,在通过底板2上形成的上述位置确定机构22确定了相对定子铁心41的周方向C的位置的状态下,被安装到此定子铁心41上。
其次,如图1、图2所示,在引线长度确定工序中,将上述两组U相的线圈5U中的各第1引线53A,通过由上述两根导杆柱312形成的第1引出路径311A而引出到上述第1保持夹钳32A。并且,在已互相捆扎的状态下,在上述第1保持夹钳32A中的固定部件321与夹持部件323之间对此各第1引线53A进行夹持,以使其保持不动。另外,上述两组V相的线圈5V中的各第1引线53A以及上述两组W相的线圈5W中的第1引线53A,也同样地通过上述第1保持夹钳32A进行保持。
另外,在引线长度确定工序中,将上述3相的线圈5中的各第2引线53B,通过由四根导杆柱312形成的第2引出路径311B,向上述第2保持夹钳32B引出。并且,在已互相捆扎的状态下,在上述第2保持夹钳32B中的固定部件321与夹持部件323之间,对此各第2引线53B进行夹持,以使其保持不动。
如图1所示,在进行上述各第1引线53A以及各第2引线53B的保持时,在确定了位置的状态下,将上述组装夹具1安装到上述定子铁心41上,并确定相对定子铁心41的组装夹具1的周方向C的相对位置。为此,通过上述第1保持机构3A以及上述第2保持机构3B,能够在已确定为规定长度的状态下保持上述各第1引线53A以及各第2引线53B。
还有,如图10所示,通过能够使上述第1保持夹钳32A及第2保持夹钳32B之间形成的规定距离的切断装置81,能够将上述各第1引线53A及已捆扎的第2引线53B切断为规定长度。
为此,在引线长度确定工序中,通过使用上述组装夹具1,在确定上述各第1引线53A及各第2引线53B的长度时,无需使其对齐上述尾线圈部52。为此,无需在用于确定各第1引线53A及各第2引线53B的长度的尾线圈部52上进行中间整形。故能够缩短为确定上述各第1引线53A及各第2引线53B的长度的所需时间。
另外,由于使用上述组装夹具1来确定各第1引线53A及已捆扎的各第2引线53B的长度,故不会错误地确定这些长度,能够防止这些长度发生偏差。
其次,在上述压接端子结合工序中,在通过上述第1保持机构3A进行了各第1引线53A的保持的状态下,在此各第1引线53A的前端部上压接结合上述各第1压接端子6A,然后形成用于上述U相、V相以及W相的电力供给的动力电缆71。另外,在通过上述第2保持机构3B进行了已捆扎的各第2引线53B的保持的状态下,在此已捆扎的第2引线53B的前端部上压接结合上述各第2压接端子6B,然后形成上述3相马达的中性点72。
如图11所示,在进行上述第2压接端子6B的压接结合时,在通过上述第2保持机构3B对上述已捆扎的各第2引线53B进行保持的状态下,使其位于具有一对加压部821的压接装置82之间。还有,在此压接装置82中,在已捆扎的各第2引线53B的前端部上插入配置第2压接端子6B。还有,通过一对加压部821,对已插入配置此已捆扎的各第2引线53B的前端部的第2压接端子6B进行加压并将其压变形,同时在一对加压部821之间传导电流,对已捆扎的各第2引线53B的前端部及第2压接端子6B进行熔合。
这样,通过热而溶解被覆在构成上述各第2引线53B的电线500的多条金属线的表面上绝缘覆盖膜,在除去了绝缘覆盖膜的状态下,使各电线500的金属线密集,故能够在上述已捆扎的各第2引线53B的前端部上压接结合上述第2压接端子6B。
另外,对上述各第1引线53A也能够使用与上述相同的压接装置82压接结合第1压接端子6A。
另外,在压接结合上述各压接端子6时,上述各第1引线53A以及已捆扎的各第2引线53B,分别通过第1保持机构3A以及第2保持机构3B保持不动,构成各第1引线53A以及各第2引线53B的电线500的各金属线不会散乱,故能够通过各压接端子6容易地压接结合所有的电线500。
其次,在上述尾线圈部整形工序中,首先,分别从上述第1保持机构3A以及第2保持机构3B上卸下上述动力电缆71以及中性点72。并且,将上述底板2中的两个分割板20以上述连接部24为中心打开,并从上述定子铁心41上卸下上述组装夹具1。
还有,使形成上述中性点72的第2压接端子6B以及连系此的各第2引线53B沿着上述线圈5的尾线圈部52的周方向C,配置在上述尾线圈部52上。此时,通过上述组装夹具1,使连系第2压接端子6B的各第2引线53B的长度变为规定长度,能够将中性点72配置在尾线圈部52中的规定位置上。还有,为了使形成中性点72的第2压接端子6B不动,压变形此第2压接端子6B并在上述尾线圈部52的规定位置上进行暂时固定。
此后,在配设在上述定子铁心41上的各线圈5的尾线圈部52上,进行收尾整形,以整理此尾线圈部52的形状。
这样,在本例中,由于能够通过上述组装夹具1确定上述各第1引线53A以及各第2引线53B的长度,故在上述尾线圈部52上进行的整形,作为上述尾线圈部整形工序,仅进行一次就能够完成向上述定子铁心41的线圈5的组装。
另外,如上所述,在本例中,通过在确定上述各第1引线53A以及各第2引线53B的长度时使用上述组装夹具1,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长度几乎没有偏差的动力电缆71以及马达的中性点72。
另外,在进行上述引线长度确定工序以及压接端子结合工序时,使用上述组装夹具1。因此,通过此组装夹具1的底板2可避免对配置在定子铁心41上的线圈5的尾线圈部52上产生损伤等,可以对此进行保护。
另外,能够在配设有上述线圈5的上述定子铁心41已载置旋转装置(图示省略)中的状态下进行上述引线长度确定工序。还有,能够在进行了上述引线长度确定工序之后使上述旋转装置旋转,并使上述引线53向任意的周方向C的位置移动,然后进行上述压接端子结合工序。
此时,能够容易地变更通过保持机构3保持了的状态的引线53的周方向C的位置。另外,上述压接装置82能够相对上述旋转装置具有规定的位置关系并进行固定,能够通过仅使上述旋转装置旋转而使上述线圈5中的各第1引线53A以及已捆扎的各第2引线53B移动到上述压接装置82。为此,进行上述压接端子结合工序变得容易了。
另外,如上所述,各保持夹钳32A、B配设在其径方向外方端部325距离底板2的中心O有着相同半径的位置上。为此,在使旋转装置旋转并使各保持夹钳32A、B依次面向切断装置81时,在任意一个保持夹钳32A、B中的径方向外方端部325上,都能够保持与切断装置81之间的一定距离。
据此,对于任意一条引线53A、B、都能够将从保持夹钳32A、B的径方向外方端部325向外部引出的长度切断为规定长度,并能够将各引线53A、B形成为规定长度。另外,使各保持夹钳32A、B与切断装置81相面对是容易的,故能够简单地进行各引线53A、B的切断。
另外,能够在进行了引线长度确定工序之后将配设有线圈5的定子铁心41载置入旋转装置中,同时使此旋转装置旋转,并使引线53向任意的周方向C的位置移动,然后进行压接端子结合工序。
另外,如图12所示,在上述压接端子结合工序中,在各第1引线53A的前端部或已捆扎的各第2引线53B的前端部上,分别配置上述第1压接端子6A或第2压接端子6B,然后通过暂时固定装置83将其压变形,在进行了这些的暂时固定之后,能够通过上述压接装置82进行压接结合(熔合)。此时,在进行上述压接装置82中的熔合之前,由于暂时进行第1压接端子6A以及第2压接端子6B的暂时固定,故在使上述旋转装置旋转时,能够防止第1压接端子6A以及第2压接端子6B下落。另外,在进行上述熔合之前,通过进行上述暂时固定,能够缩短为进行熔合所需的时间。
(实施例2)
在本例中,如图13所示,表示使用如上述实施例1所示的组装夹具1,有效地进行上述引线53A、B的切断处理、暂时固定处理以及压接处理的各加工处理的线圈的组装装置8。
本例的组装装置8具有上述组装夹具1、进行确定了在此组装夹具1上的长度的引线53A、B的加工处理的引线处理机构、和使此引线处理机构与组装夹具1产生相对移动的相对移动机构。
还有,组装装置8,对通过引线处理机构保持在上述各保持机构3A、B上的引线53A、B依次进行加工处理。
本例的引线处理机构,具备在保持夹钳32A、B的径方向R的外方上切断向保持夹钳32A、B的径方向R的外方引出的状态的引线53A、B的切断装置81、在通过此切断装置81进行了切断的引线53A、B的前端部上暂时固定压接端子6A、B的暂时固定装置83、和压接结合通过此暂时固定装置83进行了暂时固定的压接端子6A、B的压接装置82。
另外,切断装置81、暂时固定装置83以及压接装置82的各构成与实施例1相同。另外,相对移动机构,载置保持组装夹具1,并由使此旋转的旋转装置(图示省略)构成。
另外,图13是模式化表示组装装置8的图,组装夹具1的详细构造与上述实施例1所示的相同。
在本例中,直到确定在组装夹具1上的各第1引线53A及第2引线53B的长度为止都与实施例1相同。
还有,在通过切断装置81按规定长度切断了由任意一个保持夹钳32A、B保持的引线53A、B之后,使旋转装置旋转,并使下一个保持夹钳32A、B面向切断装置81,将已保持在此上的引线53A、B切断为规定长度。此后,再次使旋转装置旋转,并依次使各保持夹钳32A、B面向切断装置81,将已保持在各保持夹钳32A、B上的引线53A、B切断为规定长度。为此,能够简单地进行各引线53A、B的切断。
其次,将压接端子6A、B安装在已保持在任意一个保持夹钳32A、B上的引线53A、B的前端部上,在通过暂时固定装置83暂时固定压接端子6A、B之后,使旋转装置旋转,并使下一个保持夹钳32A、B面向暂时固定装置83,在已保持在此上的引线53A、B的前端部上暂时固定压接端子6A、B。此后,再次使旋转装置旋转,并依次使各保持夹钳32A、B面向暂时固定装置83,在已保持在各保持夹钳32A、B上的引线53A、B的前端部上暂时固定压接端子6A、B。为此,能够简单地进行各压接端子6A、B的暂时固定。
其次,通过压接装置82,在对安装在已保持在任意一个保持夹钳32A、B上的引线53A、B的前端部上的压接端子6A、B进行压接结合之后,使旋转装置旋转,并使下一个保持夹钳32A、B面向压接装置82,对安装在已保持在此上的引线53A、B的前端部上的压接端子6A、B进行压接结合。此后,再次使旋转装置旋转,并依次使各保持夹钳32A、B面向压接装置82,对安装在已保持在各保持夹钳32A、B上的引线53A、B的前端部上的压接端子6A、B进行压接。为此,能够简单地进行各压接端子6A、B的压接结合。
另外,在对已保持在一个保持夹钳32A、B上的引线53A、B进行上述切断、暂时固定以及压接之后,对已保持在下一个保持夹钳32A、B上的引线53A、B进行切断、暂时固定以及压接,也能够对已保持在各保持夹钳32A、B上的引线53A、B依次进行加工处理。
另外,在对任意一条引线53A、B进行暂时固定或压接时,能够对其它的引线53A、B进行切断。另外,在对任意一条引线53A、B进行压接时,也能够对其它的引线53A、B进行切断或暂时固定。
根据本例的组装装置8,能够简单地进行防止在组装夹具1上形成的长度的偏差的发生的多条引线53A、B的加工处理。
在本例中,其它的也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作用效果。
(实施例3)
如图14所示,本例是将各保持夹钳32A、B配设于在隔着底板2的中心O相互平行的两条假想直线F上排列的底板2上的例子。
即,在本例中,将上述各第1保持夹钳32A与上述各第2保持夹钳32B排列在相互平行的各自假想直线F上。另外,各第1保持夹钳32A与各第2保持夹钳32B,分别形成为直线状排列的直线状夹钳列320A、B。
另外,本例的组装装置8,具有用于使组装夹具1直线移动的滑动装置(图示省略),并由在面向各第1保持夹钳32A形成的第1直线状夹钳列320A和各第2保持夹钳32B形成的第2直线状夹钳列320B的位置上、分别配设上述切断装置81、暂时固定装置83以及压接装置82而形成。
还有,能够使滑动装置滑动并使各第1保持夹钳32A以及各第2保持夹钳32B分别依次面向切断装置81、暂时固定装置83以及压接装置82,并且能够对已保持在各保持夹钳32A、B上的各引线53A、B依次进行切断、暂时固定以及压接的加工处理。
另外,上述组装夹具8仅准备了一组上述切断装置81、暂时固定装置83以及压接装置82,并在通过滑动装置使组装夹具1可以滑动的同时能够通过旋转装置使其可以旋转。此时,使滑动装置滑动,并在对一方的直线状夹钳列320A(B)中的各引线53A(B)进行了切断、暂时固定以及压接的加工处理之后,使旋转装置旋转,并使另一方的直线状夹钳列320B(A)面向切断装置81、暂时固定装置83以及压接装置82。还有,能够使滑动装置滑动,并对另一方的直线状夹钳列320B(A)中的各引线53B(A)进行切断、暂时固定以及压接的加工处理。
在本例中,在对任意一条引线53A、B进行暂时固定或压接时,能够对其它的引线53A、B进行切断。另外,在对任意一条引线53A、B进行压接时,也能够对其它的引线53A、B进行切断或暂时固定。
另外,在本例中,其它的也与上述实施例1、2相同,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例1、2相同的作用效果。
Claims (20)
1.一种线圈的组装夹具,作为确定在组装入定子铁心上的线圈的端部上形成的引线的长度的线圈的组装夹具,其特征在于:
该组装夹具具有:
底板,该底板,具备安装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上的安装面、形成在该安装面上并用于确定与上述定子铁心间的周方向的位置的位置确定机构、和能够插入上述线圈的一部分从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突出形成的尾线圈部的插入部,以及
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被配置在该底板上的与上述安装面为相反侧的外侧面上并能够保持上述线圈中的上述引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的组装夹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机构,具有:靠接上述引线并形成引出该引线的引出路径的引出导杆、和保持在上述引出路径上引出的上述引线的保持夹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的组装夹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圈为3相的线圈,同时各相的线圈中的上述引线,由在该各相的线圈的一端部上形成的第1引线、和在该各相的线圈的另一端部上形成的第2引线构成,
上述保持机构,由分别保持上述各第1引线的第1保持机构、和捆扎并保持上述各第2引线的第2保持机构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圈的组装夹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板,能够在上述插入部的周方向上分割为多个分割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的组装夹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板,具有两个上述分割板,该两个分割板的一端部相互连接,同时能够以进行该连接的连接部为中心进行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圈的组装夹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机构,多个配设在上述底板上,其上述保持夹钳,保持向上述底板的径方向外方引出的上述引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的组装夹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保持夹钳配设在假想圆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的组装夹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保持夹钳配设在1条或多条假想直线上。
9.一种线圈的组装方法,作为将线圈组装入定子铁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圈配设工序,在该工序中,将上述线圈的一部插入配设到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内周面上设置的槽中、同时使剩余部分从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突出并形成尾线圈部,和
使用组装夹具进行引线长度确定的引线长度确定工序,该组装夹具具有底板和保持机构,其中,底板具备安装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上的安装面、形成在该安装面上并用于确定与上述定子铁心间的周方向的位置的位置确定机构、和能够插入上述线圈的一部分从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突出形成的尾线圈部的插入部;保持机构,被配设在该底板中的与上述安装面为相反侧的外侧面上,能够保持上述线圈中的上述引线,
在引线长度确定工序中,在通过上述安装面将上述组装夹具安装到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上并通过上述位置确定机构确定了上述组装夹具与上述定子铁心之间的周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上述保持机构保持在上述线圈的端部上形成的引线,然后切断进行了该保持的上述引线,和
在通过上述组装夹具进行了上述引线的保持的状态下,在该引线的前端部上压接结合压接端子的压接端子结合工序,和
进行上述尾线圈部的整形的尾线圈部整形工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圈为3相的线圈,同时各相的线圈中的上述引线,由在该各相的线圈的一端部上形成的第1引线和在该各相的线圈的另一端部上形成的第2引线构成,
在上述引线长度确定工序中,在分别保持并切断上述各第1引线的同时,在捆扎状态下保持并切断上述各第2引线,
在上述压接端子结合工序中,在进行了上述各第1引线的保持的状态下,在该各第1引线的前端部上压接结合第1压接端子,从而形成用于电力供给的动力电缆,同时在捆扎上述各第2引线并进行了保持的状态下,在该已捆扎的第2引线整个前端部上,压接结合第2压接端子,从而形成中性点。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线圈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机构,在上述底板上配设了多个,并且具有靠接上述引线并形成引出该引线的引出路径的引出导杆、和保持在上述引出路径上引出的上述引线的保持夹钳,
在上述引线长度确定工序中,在通过上述保持夹钳将上述引线向上述底板的径方向外方引出的状态下进行保持,然后切断进行了该保持的上述引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圈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保持夹钳配设在假想圆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圈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保持夹钳配设在1条或多条假想直线上。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圈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线长度确定工序,在配设有上述线圈的上述定子铁心已载置在旋转装置上的状态下进行,在进行了上述引线长度确定工序之后,使上述旋转装置旋转而使上述引线向任意的周方向位置移动,然后进行上述压接端子结合工序。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圈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了上述引线长度确定工序之后,将配设有上述线圈的上述定子铁心载置入旋转装置上、同时使该旋转装置旋转而使上述引线向任意的周方向位置移动,然后进行上述压接端子结合工序。
16.一种线圈的组装装置,具有:
确定在组装入定子铁心的线圈的端部上形成的引线的长度的线圈的组装夹具、
进行在该组装夹具中确定了长度的上述引线的加工处理的引线处理机构、和
使该引线处理机构与上述组装夹具产生相对移动的相对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组装夹具,具有:
具备安装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上的安装面、形成在该安装面上并用于确定与上述定子铁心之间的周方向的位置的位置确定机构、和能够插入上述线圈的一部分从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突出形成的尾线圈部的插入部的底板、和
与配设在该底板上的与上述安装面为相反侧的外侧面上并能够保持上述线圈中的上述引线的保持机构,
该保持机构,在上述底板上配设了多个,
在于上述组装夹具中确定了上述引线的长度之后,通过由上述相对移动机构使上述引线处理机构与上述组装夹具产生相对移动,将已保持在上述各保持机构上的上述各引线依次移动到上述引线处理机构,并通过该引线处理机构对上述各引线依次进行上述加工处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线圈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机构,具有靠接上述引线并形成引出该引线的引出路径的引出导杆、和保持在上述引出路径上引出的上述引线的保持夹钳,
上述保持夹钳,保持向上述底板的径方向外方引出的上述引线。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线圈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保持夹钳被配设在假想圆上,上述相对移动机构,为使上述引线处理机构与上述组装夹具产生相对旋转的旋转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线圈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保持夹钳被配设在1条或多条假想直线上,上述相对移动机构,为使上述引线处理机构与上述组装夹具产生相对直线移动的滑动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圈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线处理机构进行的上述加工处理,为在上述组装夹具中确定了长度的上述引线的切断处理、或在该切断处理后的引线的前端部上进行压接端子的压接结合的压接处理中的至少一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318826 | 2003-09-10 | ||
JP318826/2003 | 2003-09-1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88402A true CN1788402A (zh) | 2006-06-14 |
Family
ID=34308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4800127295A Pending CN1788402A (zh) | 2003-09-10 | 2004-09-09 | 线圈的组装夹具、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70007832A1 (zh) |
JP (1) | JPWO2005027314A1 (zh) |
CN (1) | CN1788402A (zh) |
DE (1) | DE112004000799T5 (zh) |
WO (1) | WO2005027314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95419A (zh) * | 2011-04-15 | 2011-09-21 | 许晓华 | 一种嵌线工装 |
CN102837183A (zh) * | 2012-09-21 | 2012-12-26 | 苏州瀚川机电有限公司 | Abs9线圈自动化组装设备 |
CN111192758A (zh) * | 2020-01-10 | 2020-05-22 |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 线圈引线处理治具 |
CN112152396A (zh) * | 2019-06-26 | 2020-12-29 | 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马达出口线长度控制治具及其方法 |
CN112189296A (zh) * | 2018-07-12 | 2021-01-05 | 宝马股份公司 | 用于制造定子的方法 |
CN112714993A (zh) * | 2018-09-18 | 2021-04-27 |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机及压缩机 |
CN114006505A (zh) * | 2021-11-08 | 2022-02-01 | 浙江绿驹车业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绕线整理的自剪盖板组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710535B2 (ja) * | 2005-10-13 | 2011-06-2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3相モータの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
US7615899B2 (en) * | 2005-12-13 | 2009-11-1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Magneto generator with arrangements for lead wires of three-phase windings |
US7723879B2 (en) * | 2006-12-12 | 2010-05-25 | Nidec Corporation | Motor having multiple busbar plates and wire for the same |
JP5186767B2 (ja) * | 2007-01-11 | 2013-04-24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レゾルバおよびレゾルバの製造方法 |
JP4270307B2 (ja) * | 2007-06-25 | 2009-05-2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渡り線モジュール |
JP5290612B2 (ja) * | 2008-04-15 | 2013-09-18 | アスモ株式会社 | ステータ、モータ及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
US20130033145A1 (en) * | 2011-08-02 | 2013-02-07 | Remy Technologies, Llc | Electric machine module ins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
JP6126897B2 (ja) * | 2013-04-24 | 2017-05-1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10622861B2 (en) * | 2015-03-31 | 2020-04-14 | Aisin Aw Co., Ltd. | Stator and bus bar connector configuration |
DE102017003103B3 (de) * | 2017-03-30 | 2018-08-30 | Audi Ag | Schneidvorrichtung zum Abschneiden von Drahtbündelend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tators |
DE102018100016A1 (de) | 2018-01-02 | 2019-07-04 | Elmotec Statomat Holding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Rotoren und Statoren einschließlich der Konfektionierung von Anschlussdrähten |
CN113039709A (zh) * | 2018-11-16 | 2021-06-25 | 株式会社东芝 | 定子的制造方法 |
CN111725954B (zh) * | 2020-07-08 | 2024-09-17 | 江苏本格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引线固定工装 |
WO2022085784A1 (ja) * | 2020-10-23 | 2022-04-28 |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52359U (ja) * | 1992-01-07 | 1994-07-15 | 草津電機株式会社 | 電動機 |
US5542456A (en) * | 1994-07-26 | 1996-08-06 | Odawara Engineering Co., Ltd. | Coil wire handling apparatus |
JP3550755B2 (ja) * | 1994-09-14 | 2004-08-04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磁石式発電機の固定子 |
US5508571A (en) * | 1994-12-12 | 1996-04-16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Neutral connection for wire wound stator |
JP3602032B2 (ja) * | 2000-04-25 | 2004-12-1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電動機の固定子 |
JP4245109B2 (ja) * | 2000-05-09 | 2009-03-25 | アスモ株式会社 | 回転機器 |
JP2002291186A (ja) * | 2001-03-23 | 2002-10-04 | Nissan Motor Co Ltd | 平角線の巻付け構造および巻付け方法 |
JP4631243B2 (ja) * | 2001-09-27 | 2011-02-1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電動機の製造方法、電動機 |
JP2003111363A (ja) * | 2001-09-27 | 2003-04-11 | Toshiba Kyaria Kk | 電動機の固定子における接続方法と電動機の固定子 |
-
2004
- 2004-09-09 DE DE112004000799T patent/DE112004000799T5/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4-09-09 WO PCT/JP2004/013149 patent/WO200502731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4-09-09 JP JP2005513896A patent/JPWO2005027314A1/ja not_active Ceased
- 2004-09-09 CN CNA2004800127295A patent/CN1788402A/zh active Pending
- 2004-09-09 US US10/558,414 patent/US2007000783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95419A (zh) * | 2011-04-15 | 2011-09-21 | 许晓华 | 一种嵌线工装 |
CN102837183A (zh) * | 2012-09-21 | 2012-12-26 | 苏州瀚川机电有限公司 | Abs9线圈自动化组装设备 |
CN102837183B (zh) * | 2012-09-21 | 2015-06-10 | 苏州瀚川机电有限公司 | Abs9线圈自动化组装设备 |
CN112189296B (zh) * | 2018-07-12 | 2023-08-08 | 宝马股份公司 | 用于制造定子的方法 |
CN112189296A (zh) * | 2018-07-12 | 2021-01-05 | 宝马股份公司 | 用于制造定子的方法 |
CN112714993A (zh) * | 2018-09-18 | 2021-04-27 |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机及压缩机 |
US11955855B2 (en) | 2018-09-18 | 2024-04-09 | Fujitsu General Limited | Motor and compressor |
CN112152396A (zh) * | 2019-06-26 | 2020-12-29 | 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马达出口线长度控制治具及其方法 |
CN112152396B (zh) * | 2019-06-26 | 2021-08-31 | 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马达出口线长度控制治具及其方法 |
CN111192758A (zh) * | 2020-01-10 | 2020-05-22 |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 线圈引线处理治具 |
CN111192758B (zh) * | 2020-01-10 | 2021-07-23 |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 线圈引线处理治具 |
CN114006505B (zh) * | 2021-11-08 | 2022-09-30 | 浙江绿驹车业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绕线整理的自剪盖板组件 |
CN114006505A (zh) * | 2021-11-08 | 2022-02-01 | 浙江绿驹车业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绕线整理的自剪盖板组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70007832A1 (en) | 2007-01-11 |
JPWO2005027314A1 (ja) | 2006-11-24 |
DE112004000799T5 (de) | 2006-11-02 |
WO2005027314A1 (ja) | 2005-03-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88402A (zh) | 线圈的组装夹具、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 | |
CN1084947C (zh) | 车辆用交流发电机 | |
CN100341218C (zh) | 用于车辆薄型无电刷电动机的集中式配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405949A (zh) | 交流发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43424C (zh) | 插入线圈条和槽型绝缘子组件的转子生产方法和装置 | |
CN1084073C (zh) | 直流电动机 | |
CN1602575A (zh) | 线圈形成装置以及线圈形成方法 | |
CN1248384C (zh) | 加工电缆末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7495C (zh) | 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55084C (zh) | 引线框架及其制造方法、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403823A (zh) | 轮速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端子及焊接端子和电线的方法 | |
CN1132952A (zh) | 电线装配装置及装配电线的方法 | |
CN1034376C (zh) | 具有端子装置的小型电动机及该端子装置的连接方法 | |
CN1910492A (zh) | 摄像机模块 | |
CN1801533A (zh) | 屏蔽电线、与其连接的箱体,它们的连接方法及屏蔽电线单元 | |
CN1489259A (zh) | 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 |
CN1598286A (zh) | 具有过热保护装置的起动器 | |
CN1414672A (zh) | 集中式配电装置以及汇流条的加工方法 | |
CN1523737A (zh) | 无刷直流电动机和使用此一电动机的致冷剂压缩机 | |
CN1499694A (zh) | 顺序段联接电枢以及采用这种电枢的交流电机 | |
CN1595771A (zh) | 马达用叠层芯的制造方法、其制造装置、及叠层夹具 | |
CN1897412A (zh) | 定子单元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定子单元的马达 | |
CN101038055A (zh) | 配管接头结构 | |
CN1413371A (zh) | 具有改进的安装在din导轨上的连接器的电路断续器 | |
CN1788392A (zh) | 接头连接器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