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3662B - 等离子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3662B
CN1773662B CN200510120250XA CN200510120250A CN1773662B CN 1773662 B CN1773662 B CN 1773662B CN 200510120250X A CN200510120250X A CN 200510120250XA CN 200510120250 A CN200510120250 A CN 200510120250A CN 1773662 B CN1773662 B CN 17736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cell
electrode
core
width
horizontal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202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73662A (zh
Inventor
金元泰
李基凡
金允基
金轸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773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3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73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36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01J2211/361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characterized by the shape
    • H01J2211/365Pattern of the spac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多个上电极,形成在上基片上;多个下电极,形成在与上基片对着的下基片上,而且跨过上电极;以及阻挡条,其分隔形成在上基片与下基片之间的多个放电单元。形成放电单元,使得其上部和下部的至少其一的水平宽度小于其中心部分的水平宽度。

Description

等离子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更特别地,涉及一种通过改进放电单元的形状,可以减小面板的电容,从而根据单扫描方法进行驱动的等离子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等离子显示设备是这样的设备,其中,在其上形成阻挡条的下基片和对着该下基片的上基片之间形成放电单元,而且在高频电压使每个放电单元内的惰性气体放电时,产生真空紫外线以辐照荧光体,从而显示图像。
图1是在现有等离子显示设备上形成的电极的平面图,图2是示出现有等离子显示设备的放电单元的剖视图。
首先,在与上基片10对着的下基片18上,利用用于分隔放电空间的多个阻挡条24形成放电单元。
在下基片18上形成寻址电极12X,而在上基片10上,成对形成扫描电极12Y和维持电极12Z。寻址电极12X跨过其他电极,在这方面,为了便于说明,图1所示的上基片10被旋转了90°。
利用在其上形成有寻址电极12的下基片18上,形成用于累积壁电荷的介质层22。
在介质层22上形成阻挡条24,以在其间限定放电空间,而且防止放电产生的紫外线和可见光泄漏到相邻放电单元。荧光体26涂覆在介质层22的表面和阻挡条24的表面上。
因为放电空间内注入了惰性气体,所以由气体放电期间产生的紫外线激发荧光体26,产生红色、绿色和蓝色可见光之一。
在上基片10上形成的扫描电极12Y和维持电极12Z分别包括透明电极12a以及总线电极12b,而且其跨过寻址电极12X。为了覆盖扫描电极12Y和维持电极12Z,形成介质层14和保护膜16。
利用寻址电极12X与扫描电极12Y之间形成的对面放电(facingdischarge),选择具有这种结构的放电单元,而利用扫描电极12Y与维持电极12Z之间的表面放电,维持放电,从而发出可见光。
扫描电极12Y和维持电极12Z分别包括透明电极12a以及其宽度比透明电极12a窄而且形成在透明电极12a的一边缘部分的总线电极12b。
然而,现有技术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存在下面的问题。即,随着面板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以及面板尺寸的增大,延长了扫描寻址电极所需的时间。此外,由于每个电极的长度和电极线的数量随面板的增大而增加,所以面板的寄生电容也增大,使得等离子显示设备消耗更多的功率。
在解决这种问题的措施中,如图3所示,提出了一种根据双扫描方法驱动大尺寸等离子显示设备的方法。
参考图3,双扫描型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两个寻址驱动器31和32,用于以双扫描方式驱动寻址电极;扫描驱动器40,用于驱动扫描电极;以及维持驱动器50,用于驱动维持电极。
第一寻址驱动器31施加数据信号,以驱动显示面板60的第一寻址电极组(X11至X1m),从而在上屏幕上输出图像,而第二寻址驱动器32施加数据信号,以驱动显示面板60的第二寻址电极组(X21至X2m),从而在下屏幕上输出图像。
如图4所示,扫描驱动器40可以将扫描电极(Y1至Yn)分成两组(Y1至Yn/2和Yn/2+1至Yn),并同时对每组中的电极顺序地施加扫描脉冲,从而使寻址周期缩短1/2。
然而,双扫描型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缺点在于,与单扫描型等离子显示设备相比,需要在每个寻址驱动器31和32中安装更多数据驱动器集成电路,因此增加了成本,而且因为面板的寄生电容功耗也增加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的这种问题,设计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其能够通过改进放电单元的形状来减小面板电容,从而根据单扫描方法进行驱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包括多个上电极、多个下电极以及阻挡条。该多个上电极形成在上基片上。该多个下电极形成在与上基片对着的下基片上,而且跨过上电极。该阻挡条分隔形成在上基片与下基片之间的多个放电单元。从上基片来看放电单元被形成为使得其上部和下部的至少之一的水平宽度是其中心部分的水平宽度的90%或者大于90%但小于100%,并且其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的至少之一的垂直宽度是其中心部分的垂直宽度的80%或者大于80%但小于100%。
在此,该放电单元可以具有圆角部分。
可以这样形成放电单元,使得随着从中心部分到上部或者下部,该放电单元的水平宽度变窄。
上电极包括扫描电极,而且可以根据单扫描方法驱动该上电极,在该单扫描方法中,在每个不同时间,分别对形成在上基片的显示区上的多个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还提供了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多个扫描电极、阻挡条以及扫描驱动器。该多个扫描电极形成在上基片上。阻挡条形成在与上基片相对的下基片上。扫描驱动器用于对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冲。这样形成由阻挡条分隔的放电单元,使得其上部和下部的至少之一的水平宽度是其中心部分的水平宽度的90%或者大于90%但小于100%,并且其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的至少之一的垂直宽度是其中心部分的垂直宽度的80%或者大于80%但小于100%,而且该扫描驱动器在每一不同时间分别对多个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冲,其中,随着从其中心部分到其左侧部分或右侧部分,该放电单元的垂直宽度变窄。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做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而且附图合并入本说明书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而且与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原理。
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在根据现有技术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上形成的电极的平面图;
图2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等离子显示设备的放电单元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现有双扫描型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现有双扫描型等离子显示设备的扫描脉冲的示意图;
图5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放电单元的第一应用例子;
图6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放电单元的第二应用例子;
图7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放电单元的第三应用例子;
图8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放电单元的第四应用例子;
图9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放电单元的第五应用例子;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单扫描型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示例结构的图;和
图11是示出一般双扫描型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扫描脉冲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看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实施例,而不局限于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多个上电极,形成在上基片上;多个下电极,形成在与上基片对着的下基片上,而且跨过上电极;以及阻挡条,用于分隔在上基片与下基片之间形成的多个放电单元。对于放电单元,该放电单元的上部和下部中至少之一的水平宽度不同于该放电单元的中心部分的水平宽度。
在上基片上形成多个上电极,在其上层叠介质层以覆盖该上电极。
为了防止因为放电而破坏介质层,在该介质层的表面上形成保护膜。
在对着上基片的下基片上形成下电极,以在其间形成放电,而且层叠介质层以覆盖该下电极。此外,在该介质层上形成用于分隔放电单元60的阻挡条70a和70b。在此,阻挡条70a和70b包括水平阻挡条70a和垂直阻挡条70b,其构成闭合型阻挡条形式。
该下电极包括寻址电极。
该下电极形成在跨过上电极的方向上。
该上电极包括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而且每个电极包括透明电极和宽度小于该透明电极的宽度而且形成在透明电极的一个边缘部分上的金属总线电极。
该透明电极包括诸如锡铟氧化物(ITO)、锌铟氧化物(IZO)或者锌锡铟氧化物(ITZO)的金属,而且在该透明电极上形成通常由铬(Cr)构成的金属总线电极,用于减少由具有高电阻的透明电极产生的电压降。
形成介质层以覆盖在上基片和下基片上形成的各电极。
保护膜包括氧化镁(MgO),防止在发生等离子放电时所产生的溅射破坏介质层,而且提高了二次电子的发射效率。因此,介质层和保护膜可以用于降低放电启动电压。
阻挡条70a和70b与上基片和下基片一起形成放电空间,而且防止根据气体放电产生的真空紫外线泄漏到相邻放电单元。
在放电空间内填充用于实现气体放电的诸如He、Ne、Ar、Xe、Kr等的惰性气体、其混合物的放电气体或者根据该放电可以产生紫外线的受激准分子气。
在阻挡条70a和70b的侧面,或者在放电空间的介质层的表面上涂覆荧光层,而且在发生等离子放电时所产生的真空紫外线(VUV)激发该荧光层,从而发出红色(R)、绿色(G)以及(蓝色)可见光之一。
在下基片上,平行于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形成水平阻挡条70a。
在下基片上,平行于寻址电极形成垂直阻挡条70b。
根据其从上基片观看的形状,来详细说明水平阻挡条70a和垂直阻挡条70b所分隔的单位放电单元。
该单位放电单元具有水平宽度和垂直宽度,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该放电单元的上部和下部的至少之一的水平宽度小于该放电单元的中心部分的水平宽度。
即,放电单元的接触水平阻挡条的部分比该放电单元的中心部分(例如,水平阻挡条之间的间隔)窄。
利用这种结构,可以扩展水平阻挡条与水平阻挡条交叉部分的宽度,因此,可以降低基于阻挡条的电容。
图5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和第四实施例,而图6至9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和第五实施例的放电单元的各种应用例子。
首先,图5示出放电单元具有对称的上部和下部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即,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上,至少放电单元的上部和下部其中之一具有圆角。
尽管已示出放电单元的上部和下部均具有对称圆角,但是放电单元的上部和下部也可以仅一侧具有圆角。
即,由于放电单元的上和下角部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圆形,所以可以加长阻挡条在两个角部的宽度,以使得阻挡条变厚。
有了这种圆角,放电单元的上部或者下部的水平宽度(d1)可以小于该放电单元的中心部分的水平宽度(b1)。
图6至9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具有对称上部和下部的放电单元的各种应用例子。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形成放电单元,使得其水平宽度从其中心部分到其上部或者下部变窄。
参考图6,从中心部分到某一部分,放电单元维持相同的中心部分水平宽度(b2),而从该某一部分放电单元逐渐变窄,在最上部或者最下部,达到一定尺寸(d2)的水平宽度。
参考图7,放电单元的水平宽度(b3)从中心部分开始减小,而且随着到放电单元的上部或者下部,其逐渐减小,最终,在放电单元的最上部或者最下部,具有一定尺寸(d3)的水平宽度。
参考图8,从中心部分直到某一部分,保持着放电单元中心部分的水平宽度(b4),而从该某一部分到上部或者下部,它逐渐变窄,最后,以该放电单元的左侧和右侧垂直阻挡条汇聚而结束。
参考图9,放电单元的宽度(b5)从中心部分开始向该放电单元的上部或者下部减小,以该放电单元的左侧和右侧垂直阻挡条汇聚而结束。
在此,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可以包括这样的情况,其中随着到上部或者下部,放电单元的水平宽度不是线性减小,而是分成几级地减小,从而使放电单元的角部具有不规则形状。
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可以包括这样的情况,其中放电单元具有非对称形状,即,放电单元上部的水平宽度与放电单元下部的水平宽度不同。
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具有这样的结构,即,放电单元的上部或者下部的水平宽度是放电单元中心部分的水平宽度的90%,或者大于90%但小于100%。
即,参考图5至7,放电单元的上部或者下部的水平宽度(d1、d2和d3)可以是放电单元中心部分水平宽度(b1、b2和b3)的90%,或者大于90%但小于100%。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放电单元上部的水平宽度小于中心部分水平宽度的90%,以减小放电单元的面积并增大阻挡条的宽度,则可以降低面板的电容,但是由于减小了放电单元的面积,所以涂覆在放电单元内部的荧光层的面积也减小,从而导致面板亮度降低的问题。
特别是,如果放电单元上部的水平宽度小于中心部分水平宽度的90%,则产生图像质量下降并使得用户可以感觉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多个上电极,形成在上基片上;多个下电极,形成在与上基片对着的下基片上,而且跨过上电极;以及阻挡条,用于分隔在上基片与下基片之间形成的多个放电单元。关于放电单元,放电单元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至少之一的垂直宽度不同于放电单元的中心部分的垂直宽度。
图5示出其中放电单元具有对称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的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即,在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设备中,放电单元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的至少之一具有圆角。
尽管已示出放电单元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均具有对称圆角,但是放电单元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也可以仅一侧具有圆角。
即,由于放电单元的左侧和右侧角部是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圆形,所以可以加大阻挡条在两个角部的宽度,从而使阻挡条增厚。
利用这种圆角,放电单元的左侧部分或者右侧部分的垂直宽度(c1)小于放电单元中心部分的垂直宽度(a1)。
图6至9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具有对称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的放电单元的各种应用例子。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形成放电单元使得随着从其中心部分到其左侧部分或者右侧部分,其水平宽度变窄。
参考图6,从中心部分到一定部分,放电单元保持与中心部分相同的水平宽度(a2),而从该一定部分开始,放电单元逐渐变窄,在最左侧部分或者最右侧部分,达到一定尺寸(c2)的垂直宽度。
参考图7,从中心部分到一定部分,放电单元保持与中心部分相同的垂直宽度(a3),并且随着到放电单元的左侧部分或者右侧部分,逐渐减小,以该放电单元的上部和下部水平阻挡条汇聚而结束。
参考图8,从中心部分开始随着到放电单元的左侧部分或者右侧部分,放电单元的垂直宽度(a4)逐渐减小,最终,在放电单元的左侧部分或者右侧部分具有一定尺寸(c4)的垂直宽度。
参考图9,从中心部分开始,随着到该放电单元的左侧部分或者右侧部分,放电单元的宽度(a5)逐渐减小,以该放电单元的上部和下部水平阻挡条汇聚而结束。
在此,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可以包括这样的情况,其中随着到左侧部分或者右侧部分,放电单元的垂直宽度不是线性减小,而是以分成几级地减小,从而使该放电单元的角部具有不规则形状。
本发明的第四和第五实施例可以包括这样的情况,其中放电单元具有非对称形状,即,放电单元左侧部分的垂直宽度与放电单元右侧部分的垂直宽度不同。
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其中放电单元的左侧部分或者右侧部分的垂直宽度是放电单元中心部分的垂直宽度的80%,或者大于80%但小于100%。
即,参考图5、6和8,放电单元的上部或者下部的垂直宽度(c1、c2和c4)可以是该放电单元中心部分的垂直宽度(a1、a2和a4)的80%或者大于80%或者小于100%。
限制该范围的原因是,因为正如上面在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描述,如果放电单元的面积减小,则可以降低面板的电容从而有利地减小功耗,但是会降低面板的亮度。
特别是,如果放电单元上部的垂直宽度小于中心部分水平宽度的90%,则出现图像质量降质并使得用户可以觉察到。
即,正如在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六实施例中所述,在等离子显示设备中,通过形成由阻挡条分隔的放电单元,使得其外部的水平宽度是中心水平宽度的90%或者大于90%但小于100%,或者通过形成放电单元使得其外部垂直宽度是中心垂直宽度的80%或者大于80%但小于100%,可以减小寻址电极产生的寄生电容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多个扫描电极,形成在上基片上;阻挡条,形成在与上基片对着的下基片上;以及扫描驱动器,用于对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冲。形成被阻挡条分隔的放电单元,使得该放电单元的外部部分的水平宽度或者垂直宽度不同于该放电单元中心部分的水平宽度或者垂直宽度,并且根据单扫描方法,扫描驱动器在每一不同时间分别对多个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冲。
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因为减小了面板的寄生电容值,所以也降低了与其成比例的寻址电流,因此,还可以降低数据驱动器集成电路的功耗。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单扫描型等离子显示设备的示例结构。
由于数据驱动器集成电路消耗的功率少,所以可以根据单扫描驱动方法,利用驱动器110、120和130,如图10所示,来驱动具有上述阻挡条结构的等离子显示设备。
如图10所示,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扫描驱动器110,用于驱动面板100的扫描电极Y1至Yn;维持驱动器120,用于驱动面板100的维持电极(Z);以及寻址驱动器130,用于驱动面板100的寻址电极X1至Xn。
在复位周期期间,在时序控制器(未示出)的控制下,利用斜波波形(Ramp waveform),扫描驱动器110初始化面板100的全部壁电荷。
接着,在寻址周期期间,扫描驱动器110对扫描电极Y1至Yn顺序施加负扫描脉冲,以扫描施加到寻址电极的信号。
图11示出在寻址周期期间,分别对每个扫描电极Y1至Yn施加的扫描脉冲。
如图11所示,扫描驱动器110利用单扫描方法在每个不同时间分别对多个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冲。
等离子显示设备可以应用于其中显示区域上形成的扫描电极线的数量超过480的情况。
在此,显示区域上的扫描电极线的数量是指仅位于实际输出图像信息的屏幕部分上的扫描电极线。
根据单扫描方法来驱动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并且形成由阻挡条分隔的放电单元,使得该放电单元外部部分的水平宽度或者垂直宽度,不同于该放电单元中心部分的水平宽度或者垂直宽度。优选地,形成由阻挡条分隔的放电单元,使得放电单元的外部部分的水平宽度或者垂直宽度小于该放电单元中心部分的水平宽度或者垂直宽度。
关于阻挡条的形状,其具体实施例与上述的本发明第一至第六实施例基本相同。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具有下面的优点。
在采用单扫描方法的情况下,尽管面板如此之大,以致具有480或者更多扫描电极线数量,由于这样形成由阻挡条分隔的放电单元,使得放电单元的外部部分的水平宽度或者垂直宽度小于该放电单元的中心部分的水平宽度或者垂直宽度,从而减小面板的寄生电容,所以仅利用一个寻址驱动器就可以充分驱动它。
特别是,本发明适合应用于XGA级的面板,该面板具有768条或者更多条扫描线,而且通常需要更多的数据驱动器,因为仅利用在面板的上侧或者下侧形成的数据驱动器不能驱动之。即,通过采用本发明,仅利用在面板的上侧或者下侧形成的一个数据驱动器就可以驱动具有768条或者更多扫描线的这种大型面板。在此,其上形成768条扫描线的区域是指显示区域。
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上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目的不在于穷举说明本发明,或者使本发明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形式,而且根据上面讲述的内容,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进行或获得各种修改和变更。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来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
多个上电极,形成在上基片上;
多个下电极,形成在与上基片相对的下基片上,而且跨过上电极;以及
阻挡条,用于分隔形成在上基片与下基片之间的多个放电单元,
其中,从上基片来看放电单元被形成为使得其上部和下部的至少之一的水平宽度是其中心部分的水平宽度的90%或者大于90%但小于100%,并且其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的至少之一的垂直宽度是其中心部分的垂直宽度的80%或者大于80%但小于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该放电单元具有圆角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形成该放电单元,使得随着从其中心部分到其上部或者下部,该放电单元的水平宽度变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该上电极包括扫描电极,而且根据单扫描方法来驱动该上电极,在该单扫描方法中,在每个不同时间,分别对形成在上基片的显示区域上的多个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该上电极包括扫描电极,而且形成在上基片的显示区域上的扫描电极线的数量超过480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形成该放电单元,使得随着从其中心部分到其左侧部分或者右侧部分,该放电单元的垂直宽度变窄。
7.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
多个扫描电极,其形成在上基片上;
阻挡条,其形成在与上基片相对的下基片上;以及
扫描驱动器,用于对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冲,
其中形成由阻挡条分隔的放电单元,使得其上部和下部的至少之一的水平宽度是其中心部分的水平宽度的90%或者大于90%但小于100%,并且其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的至少之一的垂直宽度是其中心部分的垂直宽度的80%或者大于80%但小于100%,而且扫描驱动器在不同时间分别对多个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冲,
其中,随着从其中心部分到其左侧部分或右侧部分,该放电单元的垂直宽度变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显示区域上形成的该扫描电极线的数量超过480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形成在显示区域上的该扫描电极线的数量是大于或等于768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该放电单元具有圆角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形成该放电单元,使得随着从其中心部分到其上部或下部,该放电单元的水平宽度变窄。
CN200510120250XA 2004-11-09 2005-11-09 等离子显示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736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90964 2004-11-09
KR1020040090964A KR100638211B1 (ko) 2004-11-09 2004-11-09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20040090964 2004-11-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3662A CN1773662A (zh) 2006-05-17
CN1773662B true CN1773662B (zh) 2010-11-17

Family

ID=35695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2025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73662B (zh) 2004-11-09 2005-11-09 等离子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097649A1 (zh)
EP (1) EP1655760A3 (zh)
KR (1) KR100638211B1 (zh)
CN (1) CN17736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6019653D1 (de) * 2005-01-20 2011-03-03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anzeigetafel
JP4728170B2 (ja) * 2006-05-26 2011-07-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デバイスおよび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2525A (zh) * 2001-06-19 2003-01-22 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等离子体显示屏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13215A (ja) * 1996-01-30 1997-08-15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
EP1017083A1 (en) * 1998-12-21 2000-07-05 Thomson Plasma Plasma display having a porous structure
JP2001110325A (ja) * 1999-10-13 2001-04-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ガス放電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266751A (ja) 2000-03-17 2001-09-28 Hitachi Ltd メタル隔壁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プラズマデイスプレイパネル
JP3409784B2 (ja) * 2000-10-25 2003-05-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88927B2 (ja) * 2000-11-28 2006-06-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6495967B2 (en) * 2001-04-06 2002-12-17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Discharge cells between barrier walls of alternating current discharge type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806490B1 (ko) * 2001-06-12 2008-02-21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JP2003132805A (ja) * 2001-08-14 2003-05-09 Sony Corp プラズマ表示装置
KR100447120B1 (ko) * 2001-12-28 2004-09-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방법 및 장치
JP2003208848A (ja) * 2002-01-16 2003-07-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表示装置
JP2003338246A (ja) * 2002-05-21 2003-11-28 Sony Corp プラズマ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64885A (ja) * 2002-11-11 2004-06-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538491B2 (en) * 2002-12-27 2009-05-26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panel having differently shaped transparent electrodes
JP2004214166A (ja) * 2003-01-02 2004-07-29 Samsung Sdi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N100337296C (zh) * 2003-01-02 2007-09-12 三星Sdi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KR100502910B1 (ko) * 2003-01-22 2005-07-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델타 화소 배열 구조를 갖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508949B1 (ko) * 2003-09-04 2005-08-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2525A (zh) * 2001-06-19 2003-01-22 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等离子体显示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638211B1 (ko) 2006-10-26
CN1773662A (zh) 2006-05-17
EP1655760A3 (en) 2009-01-21
US20060097649A1 (en) 2006-05-11
KR20060042429A (ko) 2006-05-15
EP1655760A2 (en) 2006-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092323A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パネル型表示装置
US200700699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plasma display device driven using the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6147584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US20100020049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773662B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
US8325110B2 (en) Power supply and driver for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877191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6472826B2 (en) Method of driv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a plasma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method
US7379034B2 (en) Panel driving apparatus and a display panel with the same
KR100482023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과 그 구동 방법
JP4900383B2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20050052357A1 (en)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an improved electrode structure
JP4580162B2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KR100817559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4347868B2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0710819B1 (ko) 교류 타입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스캔 구동 방법
KR100680696B1 (ko) 플라즈마 표시 패널 구동 방법 및 장치
KR100625541B1 (ko) 플라즈마 표시 패널 구동 방법 및 장치
KR100553207B1 (ko) 플라즈마 표시패널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KR20060065130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60042430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60042431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60078566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60082747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9098591A (ja) エネルギー回収回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7

Termination date: 2014110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