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4509A - 无缝管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缝管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4509A
CN1764509A CNA2004800081287A CN200480008128A CN1764509A CN 1764509 A CN1764509 A CN 1764509A CN A2004800081287 A CNA2004800081287 A CN A2004800081287A CN 200480008128 A CN200480008128 A CN 200480008128A CN 1764509 A CN1764509 A CN 1764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thickness
calendering
sizing
pipe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081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54053C (zh
Inventor
岩本宏之
山根明仁
江越亨
筱木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te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Metal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Metal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Metal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764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4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405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405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7/00Tube-rolling by rollers of which the axes are arranged esse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work, e.g. "axial" tube-rolling
    • B21B17/02Tube-rolling by rollers of which the axes are arranged esse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work, e.g. "axial" tube-rolling with mandrel, i.e. the mandrel rod contacts the rolled tube over the rod length
    • B21B17/04Tube-rolling by rollers of which the axes are arranged esse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work, e.g. "axial" tube-rolling with mandrel, i.e. the mandrel rod contacts the rolled tube over the rod length in a continuous pro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5/00Arrangements for performing additional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2015/0028Drawing the rolled produ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78Control of tube ro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 Reduction Rolling/Reduction Stand/Operation Of Reduction Machine (AREA)
  • Metal Extrac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在对无缝管的母管进行延伸压延和定径压延来制造无缝管时,预先求出无缝管在圆周方向上厚度变动的壁厚变动部位,进行延伸压延,使得延伸压延结束后的母管上与壁厚变动部位相当的部位的厚度与除了该部位以外的部位的厚度不同,从而抑制在无缝管中产生壁厚变动部位。由此,可以防止无缝管的壁厚在圆周方向上的部分变动。

Description

无缝管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具体说本发明涉及能够防止无缝管的壁厚在圆周方向上部分变动的无缝管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图1是简化表示例如无缝钢管等无缝管惯用的制造工序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此制造工序1中,用穿孔机将圆柱状的钢坯穿孔(均未图示)成为母管4。依次进行以下工序:使用具有孔型辊的压延台2a~2c的同时还具有在孔型辊和芯棒5之间将母管4压下功能的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对此母管4进行延伸压延;使用包括在圆周方向上以120°等间隔配置有3个孔型辊的压延台3a~3c的定径机3进行定径压延,从而制造具有规定外径和壁厚的无缝管。
在定径压延的无缝管中,壁厚会部分在圆周方向上变动产生不均匀的厚度。作为产品,对此不均匀的厚度的程度有允许范围的规定基准。迄今为止,为了满足此基准,在抑制在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中只由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引起的延伸压延的不均匀的厚度的同时,还要抑制在定径机3中只由定径机3引起的定径压延的不均匀的厚度。即,目前进行的延伸压延使得延伸压延结束时母管4不产生不均匀的厚度。将进行了延伸压延后的母管4放入均热炉6中,以不会由定径压延产生不均匀的厚度的方式均匀地加热升温后,在定径机3中进行定径压延(参照图中1虚线箭头所示的工序)。
近年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如在图1中的实线箭头所示,由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进行了延伸压延的母管4,不经均热炉,在延伸压延结束之后直接由定径机3进行定径压延。但是,在不进行均热炉6加热时,由于如下的原因(a)~(c)使得在送入定径机3中的母管4的圆周方向上温度的分布不均匀。
(a)被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的最后的压延台2c压下的部分,与插入母管4内部的芯棒5相接触,保持此状态从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中取出,此后,从母管4中拔出芯棒5。在此期间内,由于母管4的热量传给芯棒5,使得在母管4中被最后的压延台2c压下部分的温度低于其他部位的温度。一般说来,从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进行的延伸压延结束到从母管4中拔出芯棒5的时间越长,此温度降低就越大。
(b)如在图1中所示,在通常的双辊芯棒式无缝管轧机中,各压延台2a~2c的孔型辊对连续配置,其压下方向互相成90°,且在不同方向上。因此,在母管4中位于各个孔型辊对的从管断面中心与压下方向成45°交叉方向的外面,在整个压延台上与孔型辊相接触,同时与此外面相对的整个内面也在整个压延台上与芯棒5相接触。因此,在母管4中位于与各孔型辊对的压下方向成45°交叉方向的外面和内面,其温度下降得比此部位以外的外面和内面温度降低得更显著。
(c)在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的第偶数个压延台(在图中表示的压延台2b)设置的数目与第奇数个压延台(在图中表示的压延台2a、2c)设置的数目不同时,或者在各个压延台2a~2c中的压下量不同时,由于对母管4的压下方向不同会产生温差。
在由定径机3进行定径压延时,由于不约束母管4的内面,在压下以减小外径时,一般会使母管4的壁厚增加。特别是母管4的温度较高部分,与温度较低的部分相比,由于变形的阻力小,壁厚的增加量较大。因此,在定径压延结束后的无缝管中,壁厚会在圆周方向上部分变动产生不均匀的厚度。由此,由定径机3完成定径压延的无缝管,位于与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的最后压延台2c的孔型辊相接触的部分和位于与各个孔型辊对的压下方向成45°交叉方向的部分,它们的壁厚都比其以外的其他部分的壁厚更薄。
于是,在特开平1-284411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芯棒式无缝管轧机的孔型辊表面刻出用来抵消局部壁厚变薄的辊槽,由此抑制在无缝管中由延伸压延引起的不均匀的厚度的发明。
但是,壁厚局部变薄的程度,即壁厚变薄量是随着操作条件而变化的,并非是一定的。因此,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使用在表面上刻出用来抵消壁厚变薄的辊槽的孔型辊进行延伸压延时,在壁厚的变薄量与设定的量不同的情况下,并不能由此辊槽完全抵消壁厚变薄的部分、消除不均匀厚度的现象。
如果预先准备辊槽深度不同的多个孔型辊,根据壁厚变薄的量使用具有适当深度辊槽的孔型辊,就能够消除此不均匀的厚度。但是,必须备有多个辊槽深度不同的孔型辊,不可避免要增加成本,同时更换孔型辊的时间大幅度增加,使得无缝管制造工序的生产效率显著降低。因此此方法在实际生产中无法应用。
再者,实施专利文献1公开的发明时,通过在孔型辊表面上刻出的辊槽,显著地阻碍了母管在圆周方向上的金属流动,容易产生孔型辊的烧熔或在产品外面产生瑕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其能够可靠的防止壁厚在圆周方向上部分变动。
本发明为了可靠地防止无缝管的壁厚在圆周方向上部分变动,是基于极富独创性的技术思想:在延伸压延结束时在母管上主动地产生不均匀的厚度。
本发明是一种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依次对母管进行延伸压延和定径压延来制造无缝管时,在延伸压延结束时的母管的圆周方向上形成壁厚的变动,以抵消在定径压延时产生的在无缝管的圆周方向上的壁厚变动。
具体说来,本发明的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依次对母管进行延伸压延和定径压延来制造无缝管时,预先求出在无缝管的圆周方向上壁厚变动的壁厚变动部位,进行延伸压延以使在延伸压延结束后的母管中与壁厚变动部位相当位置的厚度与此部位以外的部位的厚度产生差异,由此抑制在无缝管产品中产生壁厚变动部位。
在本发明的无缝管制造方法中,所谓“壁厚变动部位”,意味着在无缝管的横断面上相对于平均壁厚(在无缝管圆周方向上多个点测定壁厚的平均值)其壁厚的变化超过适当规定的比率(比如1%)的部分。
在此,壁厚变动部位的壁厚比平均壁厚更薄的情况被判断为壁厚变薄部位,而比平均壁厚更厚的情况被判断为壁厚变厚的部位。
在本发明的无缝管制造方法中,在无缝管中产生壁厚变薄部位时,在延伸压延结束时的母管中与壁厚变动部位相当的位置上,优选进行延伸压延使得其壁厚比除此部位以外的部位的壁厚更厚。另一方面,在无缝管中产生壁厚变厚部位时,在延伸压延结束时的母管中与壁厚变动部位相当的位置上,优选进行延伸压延使其壁厚比除此部位以外的部位的壁厚更薄。
在本发明的无缝管制造方法中,与延伸压延结束时在母管中壁厚变动部位相当的部位是包括从管中心观察与此压下的方向成45°交叉的位置且壁厚变动的部位是壁厚变薄部位时,在延伸压延工序中,优选如下进行延伸压延:通过使压延机的辊距小于辊的孔型为圆形(在以后的说明中,“辊的孔型为正圆形”意味着“相对配置的一对孔型辊,其各自辊槽底部之间间距的倒数的两倍,等于各个孔型辊辊槽底部的曲率”)的位置距离,且在形成辊孔型为圆形的间距时,使用的芯棒的外径要小于使得在延伸压延结束时母管的壁厚是目标壁厚的芯棒的外径。
再者,在本发明的无缝管制造方法中,与延伸压延结束时在母管中壁厚变动部位相当的部位是包括进行延伸压延的最终压延台的压下方向的位置且壁厚变动的部位是壁厚变薄部位时,在延伸压延工序中,优选如下进行延伸压延:通过使压延机的最终压延台的辊距大于辊孔型为圆形的位置,且最终压延台前的压延台的压下方向的距离小于辊孔型为圆形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简化表示无缝管经常使用的制造工序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2(a)是表示辊槽底部之间距离的说明图;图2(b)是表示辊槽底部曲率的说明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实施例1中使用的芯棒式无缝管轧机最终的两个压延台孔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无缝管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以无缝管是无缝钢管为例,延伸压延使用具有压延台的芯棒式无缝管轧机,该压延台包括以180°间隔配置的两个孔型辊,而定径压延使用具有压延台的定径机,该压延台包括以120°间隔配置的3个孔型辊。
(壁厚变动部位的规定)
如图1所示,通过使用具有以180度间隔配置两个孔型辊的压延台2a~2c的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对无缝钢管的母管4进行延伸压延,使用具有以120度的间隔配置三个孔型辊的压延台3a~3c的定径机3对无缝钢管的母管4进行定径压延制造无缝钢管。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延伸压延之前,先要求出在定径压延结束时无缝钢管厚度在圆周方向上发生部分变动的壁厚变动部位。下面说明求出无缝钢管壁厚变动部位的顺序。
本实施方式中,由定径机3进行定径压延,壁厚变动部位通常是壁厚变薄的部位。而在由管材张力减径机(stretch reducing mill)进行定径压延时,根据压延条件的不同,壁厚变动部位也有是壁厚变厚部位的情况。
壁厚变动部位,可以通过测量制造的无缝钢管的壁厚不均匀的位置和壁厚不均匀量来确定。
测量方法,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在定径压延机出口处的γ射线方式的高温壁厚计测量。也可以在冷却之后离线,由千分尺或超声波探伤器(由管外面和管里面各自反射的时间差计算出壁厚)测量。
用任何一种方法进行测量时,都必须正确地把握在压延时圆周方向的位置和测量时圆周方向位置的关系。在用设置在定径压延机出口处的γ射线方式高温壁厚计测量时,在压延时和在测量时各个圆周方向的位置要大致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在冷却之后离线测量时,例如有预先在母管的一部分圆周方向上打上可见标志(冲压标记)的方法。
(抵消特定的壁厚变动部位的延伸压延)
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先求出无缝钢管中壁厚变动部位,由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进行延伸压延,使得在延伸压延结束时与母管壁厚变动部位相当的部位厚度与此部位以外其他部位的厚度不同,以此抵消在定径压延时的壁厚变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进行的延伸压延是通过在互相成90°交叉的两个方向上压下而进行的,在延伸压延结束时与母管壁厚变动部位的位置相当的部位,是含有从管中心观察与压下方向成45°交叉的位置,或者含有进行延伸压延的最后两个压延台的压下方向的位置中的一个或两个部位。
然而,在此延伸压延结束时的母管中,与壁厚变动部位相当的部位包括从管中心观察与压下方向成45°交叉的方向的部分,如下进行延伸压延,在进行延伸压延的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的压延台2b、2c的辊距小于辊的孔型为正圆形的位置,且在形成辊孔型为圆形的间距时,使用的芯棒5的外径要小于使得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出口侧的母管的壁厚刚好是目标壁厚的芯棒5的外径。
另外,在与上述壁厚变动部位相当的部位是包含位于进行延伸压延的最后压延台2c的压下方向位置的部分时,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的最后一个压延台2c的辊距,要比辊的孔型为圆形的位置更宽,同时在其前面的压延台2b的压下方向的间距,使得辊的孔型比为圆形更紧之后再进行延伸压延。
在此,图2(a)是表示“辊槽底部之间的间距”的说明图,图2(b)是表示“辊槽底部曲率”的说明图。所谓“辊槽底部之间的间距”是指图2(a)中的距离d。所谓“辊槽底部曲率”,与辊槽底部的平均曲率具有同样的意义,以 ∫ - ( 90 / n ) × 0.8 ( 90 / n ) × 0.8 H ( θ ) dθ / { ( 90 / n ) × 0.8 × 2 } 求出。这里符号n表示构成一个压延台的辊数,而符号H(θ)表示在图2(b)的中θ的曲率,定义为:
Figure A20048000812800092
在实际的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中,此“辊槽底部之间的间距d”和“辊槽底部的曲率” ( ∫ - ( 90 / n ) × 0.8 ( 90 / n ) × 0.8 H ( θ ) dθ / { ( 90 / n ) × 0.8 × 2 } ) 是基于图2(a)和图2(b)中所示的断面计算出的,在此图2(a)和图2(b)又是基于各个孔型辊的设计图的。
而与此不同,实际上也可以通过实测求出供生产无缝钢管使用的孔型辊辊槽底部的尺寸和形状。作为实测辊槽底部的尺寸和形状的方法,例如有以下的方法:
①使用500万以上像素的数码相机(比如Canon公司的EOS-1DMark II)给孔型辊的断面摄影。
②将摄影的画面转换为位图,使用Paint shop Pro等图像处理软件改变图像的浓淡对比度,或者进行变换为灰色度标等图像处理。
③由图像处理数据抽出辊槽的边界线,基于上述公式对得到的曲线进行数值计算。
而作为另一个方法:
①使用市场销售的三维座标测定器(比如东京精密制造的型号为UPMC-CARAT的仪器),首先将探头的操作区域固定在与辊的转轴相垂直的平面内,在此平面内确定互相垂直的坐标轴x轴和y轴。
②使探头沿着辊子的表面探查到x值最大的点,将探头的操作区域固定在包含连同此点在内的x轴和辊轴的平面内。
③使探头在此平面内,而且在沿着上述断面的辊的表面上运动,得到沟槽表面的曲线。
④基于上述公式对得到的曲线进行数值计算。
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节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的延伸压延条件,使得在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出口处的母管4在与无缝钢管壁厚变薄部分相当的部分的壁厚变厚,其变厚的比率与该变薄部分的变薄率相对应。
由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产生的壁厚变厚量优选在由定径机3进行定径压延之后在无缝钢管中产生的壁厚变薄部位的变薄量以上,可以求出对此壁厚变薄量规定的倍率α(>1)。在由定径机3进行定径压延时的外径压下率较大时,可以据此设定较大的倍率α,在定径机3进行定径压延前母管4的局部温差较大时,也可以设定得比较大。
在此定径压延中,外径压下率和在定径压延之后产生的壁厚变薄部位的壁厚变薄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定径压延后产生壁厚变薄部位的壁厚变薄量与在延伸压延中应产生的壁厚变厚量之间的关系,都是呈线性的关系。因此,预先决定了进行规定测量的系数,就能够简单迅速地决定由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产生的壁厚变厚量。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壁厚变动部位是壁厚变薄的部位,所以进行延伸压延,使得延伸压延结束时在壁厚变动部位的厚度,比此部位以外的部位的厚度更厚。
(定径压延)
由此,在通常条件下,由定径机3对母管4进行定径压延,该母管4被延伸压延后,壁厚变动部位的厚度比除此部位以外部位的厚度更厚。
由于此母管4,其壁厚变动部位的厚度比除此以外其他部位的厚度更厚,所以在用定径机3进行定径压延时,此壁厚的增加量与起因于上述原因(a)~(c)的壁厚变薄的量相抵消。因此,由本实施方式可以简单可靠地防止无缝管的壁厚在圆周方向上的部分变动。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若采用如下所述的手段(i)~(iv),可以减小使用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进行的延伸压延产生的壁厚变厚量,以应对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产生的部分壁厚变厚不充分的情况。
(i)在由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进行压延之后,尽可能早的从母管中拔出芯棒5。
(ii)在由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进行压延之后,确定延伸压延的条件,使得芯棒5不与母管4的内面相接触。
(iii)将定径机3的外径压下量设定为尽可能小的值。
(iv)在由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进行压延之后,在加热炉中对母管4进行均匀加热。
如上所述,在使用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进行延伸压延时,制造预先将上述原因(a)~(c)造成温度必然降低的部分的壁厚变厚的母管4,在使用定径机3进行定径压延时,就能够充分抑制壁厚不均匀,使得其可以满足作为产品容许的预定基准。
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不同,也可以采用如下所述的方法(v)~(ix):
(v)测量制造的无缝钢管的壁厚不均匀的位置及其量,由此可以对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的两个辊距进行反馈控制并调节。这可以进行在线自动控制。
(vi)测定在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出口处母管4和在定径机3出口处钢管的温度分布,预测出在定径压延之后发生壁厚不均匀的位置及其量,基于此预测对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的两个辊距进行反馈控制调节。
(vii)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均匀加热炉,调节芯棒4的温度。
(viii)不仅要调节形成壁厚不均匀的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的最后两个压延台2b、2c的间隙,也可以调节这两个压延台2b、2c更上游的压延台的间隙,使得延伸压延工序实现整体平衡。
(ix)预先测定在芯棒式无缝管轧机2出口处母管4的壁厚变厚量、定径机3中的外径压下量等和无缝钢管产品的壁厚不均匀量的关系,用表格或回归式等表示此对应关系,并把此表格或回归式存储到计算机中,在由主机(hose computer)得到的制造条件以及此表格或回归式决定的制造条件下进行压延,也可以从压延开始时就制造出高精度的产品。若将压延的结果进行反馈修正表格或回归式,就可以制造出更高精度的产品。
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1是判断出通过上述理由(b)在定径压延结束时,在从管中心观察与延伸压延的压下方向成45°交叉方向上的4个场所发生无缝管壁厚变薄时实施本发明方法的例子。
无缝钢管的制造条件如下所示。图3示意性地表示芯棒式无缝管轧机最后两个压延台的孔型。
(1)对象材料
最终产品的尺寸  外径:245mm,壁厚:12mm
材质              普通钢材
(2)制管工序
加热炉→穿轧机→芯棒式无缝管轧机→抽取式定径机
(3)芯棒式无缝管轧机最后两个压延台的孔型尺寸
偏移量S=0mm
R1=150mm
1=45°
辊的孔型是正圆形的芯棒式无缝管轧机的基准间隙G0=50mm
(4)评价方法
最终产品局部壁厚变薄率如下求出:
最终成品的局部壁厚变薄率
=(局部壁厚变薄部分壁厚-最终产品的平均壁厚)/最终产品的平均壁厚×100(%)
(5)详细条件
  芯棒直径   芯棒式无缝 管轧机间隙G0   芯棒式无缝 管轧机外径   母管的壁厚
 现有方法A本发明方法A本发明方法B   278.0mm276.2mm275.6mm   50.0mm47.9mm47.2mm   300mm298mm297mm   11mm11mm11mm
  延伸压延后 母管壁厚变 薄部分变厚   辊槽底部曲   辊槽底部之 间间距   间距倒数的 二倍
  现有方法A本发明方法A本发明方法B   0.0mm0.3mm0.4mm   1/150(mm-1)1/150(mm-1)1/150(mm-1)   300mm298mm297mm   1/150(mm-1)1/149(mm-1)1/148.5(mm-1)
在本实施例中,所谓现有方法A,就是压延台在压下方向上的辊距设定在辊的孔型为正圆形的位置进行压延的方法。所谓本发明方法A,就是压延台在压下方向上的辊距比辊的孔型为正圆形的位置小2.1mm进行压延的方法。所谓本发明方法B,就是压延台在压下方向上的辊距比辊的孔型为正圆形的位置小2.8mm进行压延的方法。
结果,在现有方法A中,制造423根最终产品的局部壁厚变薄率为2.50%(0.3mm)。
与此相反,在使壁厚变薄部分变厚的本发明方法A中,制造95根最终产品的局部壁厚变薄率被抑制在1.00%(0.12mm),而使壁厚变薄部分变得超厚的本发明方法B,在制造218根最终产品时局部壁厚变薄率为0.15%(0.02mm)。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判断出从管的中心观察,在定径压延机的最后压延台的压下方向上有两个位置由于上述原因(a)、(c)造成在定径压延结束时的无缝管上产生壁厚变薄部分时,实施本发明的方法。
通过如下3个条件I~III制造无缝钢管。
条件I:使用5个压延台的芯棒式无缝管轧机将将直径320mm、厚度30mm、长度6000mm的1000℃的母管延伸压延成直径270mm、厚度15mm。然后,在延伸压延后完全不进行均匀加热就使用定径机进行定径压延。
条件II:使用5个压延台的芯棒式无缝管轧机,将直径320mm、厚度30mm、长度6000mm的1000℃的母管延伸压延成直径270mm、厚度15mm,再在加热炉中(950℃)滞留5min,使用定径机进行定径压延。
条件III:使用6个压延台的芯棒式无缝管轧机,将直径320mm、厚度30mm、长度6000mm的1000℃母管延伸压延成直径270mm、厚度15mm,完全不进行均匀加热,使用定径机进行定径压延。
在表格中所谓“芯棒式无缝管轧机产生的壁厚变厚量”表示在最后的压延台上,辊距的位置大于对向配置的一对孔型辊的孔型为正圆形的位置的量。而在最后压延台前一个压延台上则相反,指小于辊的孔型为正圆形的位置的量。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条件   控制方法   压延条件和效果
  芯棒式无缝管轧机产生的壁厚变厚量(mm)   反馈   外径加工率(%)   壁厚不均匀率(%)
条件I 条件II 条件III
  发明例C   0.33   无   20   0.3   0.3   0.2
  发明例D   0.50   30   0.7   0.4   0.5
  发明例E   0.34   20   0.2   0.1   0.3
  发明例F   0.39   30   0.2   0.1   0.1
  发明例G   0.50   有   30   0.0   0.0   0.0
  比较例   0.00   无   20   3.4   2.0   2.5
这里壁厚不均匀率由下面的公式定义。
{(芯棒式无缝管轧机奇数压延台辊槽底部的产品壁厚(两处平均)-芯棒式无缝管轧机偶数辊槽底部产品的壁厚(两处平均))/平均产品壁厚}×100(%)
反馈的方法,是在用同样的钢的种类和尺寸进行压延时,求出过去10根数据中的最后压延台的辊槽底部壁厚和其前一个压延台辊槽底部的壁厚之差的平均值,取其相反符号的一半的量,对最后压延台辊槽底部壁厚及其前一个压延台辊槽底部壁厚进行调节。也显示了改变壁厚不均匀控制量的例子。
通过在延伸压延时产生壁厚变厚量,降低了壁厚不均匀率。即使在容易产生壁厚不均匀率的条件I中,通过实施本发明也大幅度降低了壁厚不均匀率。此外,在进行反馈控制的发明例G中,则完全抑制了壁厚变动部位的产生。
此外,当在最后两个压延台前的两个压延台也变更为与最后的压延台同样的压下量时,能够如在表3的发明例I所示,防止损伤发生。
表3
条件   调节前一个压延台辊距   瑕疵发生率(%)
  发明例H   无   2
  发明例I   有   0
不仅是2辊芯棒式无缝管轧机,对3辊芯棒式无缝管轧机和4辊芯棒式无缝管轧机也会得到同样的效果。
(变化的实施方式)
在如上所述的说明中,无缝管是以无缝钢管为例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无缝钢管,对无缝钢管以外的其他无缝金属管等也是适用的。
在如上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定径压延是使用具有以120°间隔配置3个孔型辊的压延台的定径机为例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使用定径机进行定径压延的方式,也可以使用管材张力减径机进行定径压延。定径压延机的辊数也可以是两个,并不限定为3个。
在使用管材张力减径机进行定径压延时,根据条件的不同,母管被减薄壁厚。由于在减薄壁厚时,温度较低的部分壁厚变薄的量较小,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反,在芯棒式无缝管轧机中使此部分变薄即可。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可制造能够防止壁厚在圆周方向上发生部分变动的无缝管。

Claims (5)

1.一种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依次对母管进行延伸压延和定径压延制造无缝管时,由所述延伸压延在该延伸压延结束后的母管的圆周方向上形成壁厚变动部位,以抵消由所述定径压延产生的在无缝管圆周方向上产生厚度变动的壁厚变动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如下方式进行所述延伸压延,在延伸压延时预先求出在所述无缝管圆周方向上厚度变动的壁厚变动部位,使得在所述延伸压延结束后母管上与所述壁厚变动部位相当的部位的厚度与该部位以外的部位的厚度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壁厚变动部位是壁厚比圆周方向上其他部位的壁厚更薄的壁厚变薄部位时,进行延伸压延,使得与所述壁厚变动部位相当部位的厚度比除该部位以外的部位的壁厚更厚;所述壁厚变动部位是壁厚比圆周方向上其他部位的壁厚更厚的壁厚变厚部位时,进行延伸压延,使得与所述壁厚变动部位相当的部位的厚度比除该部位以外的部位的壁厚更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壁厚变动部位是壁厚变薄的壁厚变薄部位,且与该壁厚变动部位相当的部位包括与所述压下方向成45°交叉方向的位置时,进行所述延伸压延时芯棒式无缝管轧机的辊距小于辊的孔型为正圆形的位置,同时使用的芯棒的外径小于在所述孔型是正圆形的辊距时使得所述芯棒式无缝管轧机出口处的壁厚是目标壁厚的芯棒的外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壁厚变动部位是壁厚变薄的壁厚变薄部位,且与该壁厚变动部位相当的部位包括进行所述延伸压延的最后压延台的压下方向的位置时,进行所述延伸压延时,要使进行所述延伸压延的芯棒式无缝管轧机的最后压延台的辊距大于辊的孔型为正圆形的位置,且其前面的压延台的压下方向的辊距小于辊的孔型是正圆形的位置。
CNB2004800081287A 2003-03-26 2004-03-25 无缝管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405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6073/2003 2003-03-26
JP2003086073 2003-03-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4509A true CN1764509A (zh) 2006-04-26
CN100354053C CN100354053C (zh) 2007-12-12

Family

ID=33095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812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4053C (zh) 2003-03-26 2004-03-25 无缝管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7174761B2 (zh)
EP (1) EP1607148B1 (zh)
JP (1) JP4389869B2 (zh)
CN (1) CN100354053C (zh)
BR (1) BRPI0408939B1 (zh)
CA (1) CA2519815C (zh)
DE (1) DE602004029995D1 (zh)
MX (1) MXPA05010257A (zh)
RU (1) RU2303497C2 (zh)
WO (1) WO2004085086A1 (zh)
ZA (1) ZA20050739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5617A (zh) * 2013-09-25 2014-01-08 中北大学 一种变壁厚筒体零件辊挤成型装置
CN103978037A (zh) * 2013-02-12 2014-08-13 Sms米尔股份有限公司 辊轧机
CN112823064A (zh) * 2018-10-11 2021-05-18 Sms集团有限公司 管件张力减径时的壁厚控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37978B2 (en) * 2005-03-31 2011-05-10 Sumitomo Metal Industries, Ltd. Elongation rolling control method
CN101277772B (zh) * 2005-08-02 2011-06-08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管的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
DE602006016499D1 (de) * 2006-06-12 2010-10-07 Sms Innse Spa Werk zum walzen mit festgehaltenem dorn für nahtlose rohre
WO2008123121A1 (ja) * 2007-03-30 2008-10-16 Sumitomo Metal Industries, Ltd. 継目無管の製造方法及び孔型ロール
JP5041304B2 (ja) * 2007-03-30 2012-10-03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継目無管の製造方法
DE102007034895A1 (de) * 2007-07-24 2009-01-29 V&M Deutschland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warmgefertigten nahtlosen Rohren mit optimierten Ermüdungseigenschaften im verschweißten Zustand
DE102008061141B4 (de) * 2008-12-09 2012-08-30 Sumitomo Metal Industries, Lt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nahtloser Rohre mittels eines Drei-Walzen-Stangenwalzwerks
JP5262949B2 (ja) * 2009-04-20 2013-08-14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継目無鋼管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設備
US9302302B2 (en) 2010-07-07 2016-04-05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oration Mandrel mil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amless pipe or tube
CN104428073B (zh) * 2012-07-24 2016-06-01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无缝金属管的制造方法、芯棒式轧管机以及辅助夹具
US9333548B2 (en) 2013-08-12 2016-05-10 Victaulic Company Method and device for forming grooves in pipe elements
US10245631B2 (en) 2014-10-13 2019-04-02 Victaulic Company Roller set and pipe elem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67744A (en) * 1983-01-19 1986-02-04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long cylindrical metal products
JPH01284411A (ja) * 1988-05-09 1989-11-15 Nkk Corp マンドレルミル用のカリバーロール
US5513511A (en) * 1991-08-22 1996-05-07 Kawasaki Steel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oducing seamless steel tube by using mandrel mill
JP2718363B2 (ja) * 1994-03-09 1998-02-25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継目無管の肉厚制御方法
JP2897652B2 (ja) * 1994-09-05 1999-05-31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マンドレルミ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管圧延方法
JP3323703B2 (ja) * 1995-07-26 2002-09-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
JP3743609B2 (ja) * 2000-04-13 2006-02-08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継ぎ目無し管の圧延装置および圧延制御方法
JP2001293305A (ja) * 2000-04-14 2001-10-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凝集沈殿装置
JP3473553B2 (ja) * 2000-06-26 2003-12-08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中空体の製造方法、製造装置、製管装置及び製管方法
JP3494131B2 (ja) * 2000-07-27 2004-02-03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継目無鋼管の製造ラインで用いられる圧延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製造装置
JP2002035818A (ja) * 2000-07-28 2002-02-05 Sumitomo Metal Ind Ltd 継目無管の圧延装置および圧延制御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8037A (zh) * 2013-02-12 2014-08-13 Sms米尔股份有限公司 辊轧机
CN103978037B (zh) * 2013-02-12 2018-08-14 Sms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辊轧机
CN103495617A (zh) * 2013-09-25 2014-01-08 中北大学 一种变壁厚筒体零件辊挤成型装置
CN103495617B (zh) * 2013-09-25 2015-08-12 中北大学 一种变壁厚筒体零件辊挤成型装置
CN112823064A (zh) * 2018-10-11 2021-05-18 Sms集团有限公司 管件张力减径时的壁厚控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085086A1 (ja) 2004-10-07
JP4389869B2 (ja) 2009-12-24
ZA200507391B (en) 2006-06-28
CN100354053C (zh) 2007-12-12
US7174761B2 (en) 2007-02-13
JPWO2004085086A1 (ja) 2006-06-29
EP1607148A1 (en) 2005-12-21
CA2519815A1 (en) 2004-10-07
EP1607148A4 (en) 2006-05-31
RU2303497C2 (ru) 2007-07-27
BRPI0408939A (pt) 2006-04-04
EP1607148B1 (en) 2010-11-10
BRPI0408939B1 (pt) 2017-07-18
RU2005132935A (ru) 2006-02-20
CA2519815C (en) 2009-02-03
US20060059969A1 (en) 2006-03-23
MXPA05010257A (es) 2005-11-17
DE602004029995D1 (de) 2010-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64509A (zh) 无缝管的制造方法
CN1840254A (zh) 带钢平整工艺参数的优化预设定方法
CN1077461C (zh) 测定在两辊之间成形薄金属产品的颈部间隙的方法和装置
CN1597166A (zh) 用于监测和矫正带材的方法及装置
EP1738839B1 (en) Cold rolling process for metal tubes
CN1642667A (zh) 确定剖面和表面均匀性调节装置额定值的计算机辅助方法
ITTO950708A1 (it) Laminatoio a mandrino e procedimento per la laminazione di tubi utilizzante tale laminatoio a mandrino
CN1818913A (zh) 金属板带自动矫直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
CN1053848C (zh) 冷轧金属板或带条与其金属板或带条的制造方法及设备
CN1249217A (zh) 热轧机用的平面度控制装置
CN1909985A (zh) 管的减径轧制装置及减径轧制装置用轧辊
CN1814365A (zh) 利用带钢化学成分数据提高热轧轧制力预报精度的方法
CN1791479A (zh) 无缝管的制造方法
RU2638605C2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тонкостенных оболочек сложной формы
CN1253260C (zh) 轧管方法和设备
JP4192970B2 (ja) 金属管の冷間圧延方法
CN1887472A (zh) 一种确定冷辗扩进给速度的方法
JP2001079603A (ja) 磨き棒鋼の製造方法
CN1891365A (zh) 金属管的冷轧方法
SE450874B (sv) Sett att framstella halade stenger
RU2255827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оболочек оживальной формы
CN104209345B (zh) 连轧机孔型设计方法
EP155406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lling a tube
CN105057982B (zh) 染布机网浪板结构成型工艺
RU2501620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винтовых пружи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1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

Address before: Japan Osaka

Patentee before: SUMITOMO METAL INDUSTRIE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