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47021A - 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记录再生装置及磁记录媒体 - Google Patents
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记录再生装置及磁记录媒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47021A CN1747021A CNA2005100884889A CN200510088488A CN1747021A CN 1747021 A CN1747021 A CN 1747021A CN A2005100884889 A CNA2005100884889 A CN A2005100884889A CN 200510088488 A CN200510088488 A CN 200510088488A CN 1747021 A CN1747021 A CN 17470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ord
- recording medium
- magnetic recording
- regeneration
- magne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127—Structure or manufacture of heads, e.g. inductive
- G11B5/1278—Structure or manufacture of heads, e.g. inductiv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gnetisations perpendicular to the surface of the record carrier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5/0002—Special dispositions or recording techniques
- G11B2005/0005—Arrangements, methods or circuit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5/0002—Special dispositions or recording techniques
- G11B2005/0005—Arrangements, methods or circuits
- G11B2005/0021—Thermally assisted recording using an auxiliary energy source for heating the recording layer locally to assist the magnetization revers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1—Magnetic recording h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一边加热辅助、一边记录再生信息信号。其中,通过控制使磁记录媒体的信号记录再生区域的温度分布在记录时和再生不同。这样,在记录细微的标记时,也能使记录磁区稳定,不降低再生信号振幅地稳定检出,所以能够大幅度提高记录密度。在高密度记录时,可以稳定地记录微小的记录磁区,再生时可以稳定地检出再生输出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改写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装置及磁记录媒体。特别涉及根据加热辅助记录再生方法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及其记录再生装置和磁记录媒体。
背景技术
光磁记录媒体及相变化记录媒体等光记录媒体,是可以大容量·高密度记录的移动式记录媒体,伴随近几年来的多媒体化,作为计算机的记录大容量文件及动画的媒体,需求量正在猛增。
光磁记录媒体,通常具有在塑料等透明的圆盘状的基板上形成包含记录层的多层膜的结构。在该光磁记录媒体上,照射激光后,使用聚焦伺服、导向槽或预置坑,一边伺服跟踪,一边记录、消去信息,使用激光的反射光或透过光再生信号。
光磁记录媒体在现有技术中是以光调制记录为主的,即:给光磁记录媒体施加固定磁场后消去,再施加相反方向的固定磁场进行记录。但是近几年来,一边照射激光,一边按照记录图案调制磁场的磁场调制方式引人注目,该方式可以在1次旋转中记录(直接改写),而且在速度快、记录密度大的情况下也能够正确地记录。另外,相变化记录媒体可以通过光调制记录进行直接改写,用与CD及DVD相同的光学系统再生,所以日趋实用化。
光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密度的极限,取决于光源的激光波长(λ)所决定的衍射极限(~λ/2NA,其中NA是物镜的数值孔径)。另外,最近有人提出将物镜由2片一组构成,形成具有0.8以上的NA的系统的方案,正在对此积极地开发。在现有技术中,旨在记录再生的激光,通过基板照射到记录膜上,但NA越大,光通过基板时由基板的斜率等造成的象差就越大,因此,需要减少基板的厚度。这时,例如0.5mm以下的厚度的基板,由于在制作媒体时连保持都很困难,所以有人提出了通过薄膜上的保护层(或保护片)进行记录再生的方法。
另外,在磁记录领域,伴随着记录的高密度化,利用磁阻效应的MR(Magneto-Resistive)头,成为再生头的主流,最近,可以得到高磁场灵敏度的GMR(Giant Magneto-Resistive)头已经投付市场。另外,还正在开发可以获得更高的磁场灵敏度的TMR(Tunnel Magneto-Resistive)头。这样,伴随着GMR头等的实用化和媒体的改良,在磁记录媒体中,实现了比光记录媒体更高的记录密度。但是为了实现更高密度的磁记录媒体,需要改进记录膜的高密度化技术、提高其热稳定性以及改良盘一头的接口技术。
进而,正在开发实现融合光技术和磁记录再生技术所带来的高密度技术。例如,铁氧体磁性材料的磁记录媒体和使用了该磁记录媒体的利用激光进行的加热辅助(热assist)磁记录再生方式,己被公诸于众(参照专利文献1)。
在这种加热辅助磁记录再生方式中,记录时,利用激光使磁记录媒体升温,在使记录区域的矫顽磁力下降的状态下,利用记录用磁头外加外部磁场后,将信息记录到记录区域。另一方面,再生时,也利用激光使磁记录媒体升温,增大记录区域的剩余磁化的强大,再用GMR头等再生用磁头检出来自该剩余磁化的磁通后再生信息。这样,实现了记录信息的高密度的记录再生。
进而,还想出了在光磁记录媒体中,利用磁壁移动,增大表观上的再生信号的技术(例如,参阅专利文献2)。但在更高密度地将细微的记录磁区记录到记录膜上的方面,还存在问题。
进而,在磁记录时,随着记录磁畴的细微化、高密度化,记录磁区的热稳定性的问题,成为重要的课题,需要确保记录磁区的稳定性和作为信息积蓄介质的可靠性。
[专利文献1]特许第26170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6-290496号公报
可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磁记录媒体中,在高密度地记录再生时,存在记录磁区的热稳定性的课题。为了使记录磁区稳定化,需要增大磁记录媒体的磁各向异性,加大室温中的矫顽磁力。这时,需要使用外加较大的记录磁场的磁头,或使用加热辅助等使其升温,用磁头记录。
可是,在外加较大的磁场的磁头的结构中,由于磁头变大,所以难以控制浮起量、实现高传输率等,另外,由于漏磁场对周边的影响,所以在高密度记录上也存在问题。
另外,在采用加热辅助磁记录再生方式中,由于记录膜的温度梯度和杂散磁场的影响,记录的磁区的磁壁移动,所以存在难以记录细微标记的问题。特别是稀土类金属-过渡金属类的合金材料,虽然能够增大室温中的矫顽磁力,但由于是非晶形材料,所以存在着在记录过程中受磁壁移动的影响,微小的记录标记的磁区不稳定甚至被消失的课题。
进而,还存在需要确保采用记录标记的细微化的高密度记录的稳定性和作为信息积蓄介质的足够的长期可靠性的课题。
另外,在使用GMR头、TMR头等再生输出灵敏度高的再生磁头时,存在着记录标记细微化后,无法获得足够的检出信号的课题。进而,为了降低与邻接的标记的干涉,需要减小磁头与记录媒体的间隔,需要以数nm以下的等级对磁头-磁盘之间的间隔进行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使用加热辅助进行磁记录再生之际,用高密度记录时,也能提高细微的记录标记的稳定性、信号特性优异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磁记录媒体及其记录再生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利用使磁记录媒体升温的加热单元,一边使磁记录媒体升温一边记录再生信息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磁记录媒体的信号记录再生区域的温度分布进行控制,使其在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不同。
这样,在高密度地记录再生时,也能形成稳定的记录磁区,提高细微的记录标记的稳定性,实现优异的再生信号特性。
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使最大加热温度不同地进行控制。
加热单元,最好向磁记录媒体上照射光。
加热单元,最好在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选择波长不同的光源地进行控制。
加热单元,最好在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选择数值孔径不同的光源地进行控制。
加热单元,最好在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选择光射出位置不同地进行控制。
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最好在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选择光射出口径不同地进行控制。
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通过波导做媒介照射来自光源的光。
最好在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分别使用记录用波导及再生用波导,照射来自光源的光。
其特征在于:记录用波导和再生用波导,照射时的波导的口径不同。
记录用波导和再生用波导的波导材料的光学常数,最好互不相同。
加热单元,在信息信号的记录时或再生时,也可以用脉冲照射光。
最好使光的脉冲的宽度,在记录时和再生时不同地控制。
在光的脉冲的发光时,最好控制发光时刻,使记录标记的边缘与相位错开。
最好使磁记录媒体的线速,在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不同地控制。
本发明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利用加热单元产生的记录膜的温度分布梯度。
在这里,温度分布梯度由所述加热单元操作。
其特征在于:在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使磁头中心在所述记录膜的温度分布梯度中地控制。
最好在信息信号的再生时,与记录时相比,使所述磁头附近的所述记录膜的温度分布梯度变大地控制。
最好在信息信号的再生时,使记录膜的温度分布的最大位置与磁头的位置不同地控制。
最好在信息信号的记录时,使记录膜的温度分布的最大位置在磁头的位置的附近地控制。
最好在信息信号的记录时,使记录膜的温度分布的最大位置在磁头产生的磁束的中心地控制。
最好在信息信号的记录时,使记录磁头的位置附近的温度分布梯度,比再生磁头的位置附近的温度分布梯度小地控制。
磁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记录层、再生层;根据所述再生层的磁壁移动,检出再生信号。
本发明的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使磁记录媒体升温的加热单元,将信号磁性地记录再生到磁记录媒体上的磁头,控制记录再生信息信号的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一边通过加热单元使磁记录媒体升温一边记录再生所述信息信号,而且在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信号再生时,使磁记录媒体的信号记录再生区域的温度分布不同地控制。
所述加热单元,根据磁记录媒体记忆的记录信息,使磁记录媒体升温;控制单元,最好在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使磁记录媒体的线速度不同地控制。
这样,在高密度地记录再生时,也能形成稳定的记录磁区,能够提高细微的记录标记的稳定性,实现优异的再生信号特性。
本发明是磁性地记录再生信息信号的加热辅助记录再生方式的磁记录媒体,至少具有记录层及再生层,将记录层记录的信息信号复制到再生层上,通过再生层的磁壁移动,扩大被再生层复制的复制磁区,至少记录层或再生层的吸收系数,对照射光的波长的变化而变化。
这样,在高密度地记录再生时,也能形成稳定的记录磁区,能够提高细微的记录标记的稳定性,实现优异的再生信号特性。
所述磁记录媒体的光照射面,最好具有吸收系数随着照射光的波长而异的干涉层。
所述磁记录媒体的所述记录层的附近,最好具有吸收系数随着照射光的波长而异的热吸收层。
所述磁记录媒体具有记录磁道,在记录磁道和记录磁道之间,热传导系数最好不同。
采用本发明后,能够提供可以高速地高密度记录,在反复进行改写时,也能获得稳定的记录再生特性,信号特性优异的磁记录媒体及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和记录再生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采用加热辅助进行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结构。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磁记录媒体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磁记录媒体的(a)记录时、(b)再生时分别加热辅助之际的磁记录媒体的温度分布的特性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磁记录媒体的(a)记录时、(b)再生时分别加热辅助之际的磁记录媒体的温度分布的特性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用磁头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用磁头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中的磁记录媒体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8是为了讲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磁记录媒体的再生动作而绘制的光磁记录媒体的剖面图和特性图,(a)是表示磁记录媒体的记录膜的结构(特别是磁化方向)剖面图,(b)是表示与再生动作中的光磁记录媒体的位置对应的媒体内部的温度分布的特性图,(c)是表示再生层的磁壁能密度的特性图,(d)是表示使再生层的磁壁移动的力的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2,讲述本发明涉及的第1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讲述本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安装着主轴电动机103的磁记录媒体10,通过用磁头控制、检出电路106控制的磁头102记录再生信息信号。另外,在用磁头102的记录再生中,用于对磁记录媒体10加热辅助的光学头104,将受激光器驱动电路105控制的激光照射到磁记录媒体10上。这时,对主轴电动机103的旋转驱动的控制及激光的伺服控制,由控制电路107进行。
使用这种结构的记录再生装置后,本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可以利用表面形状的凹凸坑或被磁记录的坑,一边伺服跟踪,一边记录再生信息信号。
在这里,示出光学头配置在与磁头相反的方向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从和磁头相同的一侧照射的结构,或使磁头和光学头成为一体的结构,或者进而采用磁头和与光源连接的波导成为一体的结构。
采用以上的结构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生装置可以一边利用光学头将磁记录媒体加热,一边利用磁头记录再生信息信号。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10的结构的剖面图。在图2中,设置着由玻璃构成的透明的盘基板11、光聚合体层12、衬底电介质层13、磁性记录膜(14、15、16、17)。磁性记录膜由记录层14、中间层15、控制层16、再生层17构成。进而,还设置着保护记录膜、使磁头滑动的保护层18和固体润滑保护层19。
在这里,形成衬底电介质层13前的盘基板11,是使用形成有坑的复制器,复制到涂敷在玻璃的盘基板11上的光聚合体上后固化的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后,形成用于伺服跟踪和检出地址的坑,记录磁道的结构,能够检出旨在伺服的坑区域和记录信息的数据区域。
图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是从盘基板一侧照射激光束,从形成记录层14的润滑保护层19的一侧由磁头102记录再生检出信号,从而能够在可以记录再生高密度地记录的记录标记的磁记录媒体中应用的结构。通过利用该磁头记录、再生检出信号的结构后,能够在磁记录媒体中记录再生比再生时的激光点的检出极限还小的记录标记。
在这里,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层14,在温度T上升的同时,矫顽磁力Hc减小,另外,再生层17具有在温度T上升的同时,饱和磁化Ms增加的特性。这样,容易用磁头记录,在用GMR头再生时,也能够提高再生信号的检出灵敏度。
图2所示的结构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是可以将在光束造成的温度梯度的作用下、使达到的磁壁接连不断地移动、利用光学头检出该磁壁的移动后、在再生时提高信号检出灵敏度、成为可以超分辩再生的DWDD方式,在磁记录媒体中应用的结构。
作为叠层成上述结构的记录膜利用磁壁的移动,加大再生信号的振幅及信号量的方法——DWDD(Domain Wall Displacement Detection)方式的一个示例,例如特开平6-290496号公报所述,将具有较大的界面饱和矫顽磁力的磁性膜作为记录层,具有较小的界面饱和矫顽磁力的磁性膜作为磁壁移动的再生层,将具有较低的居里温度的磁性膜作为旨在切换的中间层使用。所以,只要使用可以采用DWDD方式的磁性膜就行,并不局限于这种膜结构。
下面,参照图8讲述上述的DWDD方式的再生原理。
图8(a)是表示旋转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膜的剖面的图形,由盘基板、电介质层(未图示)和再生层113、中间层114、(控制层16省略)、记录层115等3层构成的记录膜构成,进而虽然没有图示,但还形成电介质保护层、外涂层或润滑滑动层。
作为再生层113,使用磁壁抗磁力较小的磁性膜材料,中间层114使用居里温度较小的磁性膜,记录层115使用尽管是较小的磁畴也能保持记录区的磁性膜。在该磁记录媒体中,再生层113通过在记录磁道之间形成保护带等,从而形成包含不闭合的磁畴壁的磁区结构。
如图所示,信息信号,作为加热辅助后被记录层115磁记录的记录磁区而形成。未被激光点照射的室温中的记录膜,记录层115、中间层114、再生层113分别交替结合,所以记录层115的记录磁区被再生层113原封不动地复制形成。
图8(b)表示与(a)的剖面图对应的位置x和记录膜的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在记录信号的再生时,盘旋转,沿着磁道,被照射由激光产生的再生光束点。这时,记录膜如图8(b)所示的温度分布,中间层114(或中间遮断层、开关层)存在居里温度下Tc以上的温度区域Ts,再生层113和记录层115的交换结合被断开。
另外,图8(c)示出磁壁能密度σ对位置x的依赖性,正如该图所示,在照射再生光束引起的记录膜的温度分布的作用下,在与图8(a)、(b)的位置对应的盘旋转方向的x方向,存在磁壁能密度σ的梯度。因此,如图8(d)所示,使磁壁驱动的力F,作用于位置x处的各层的磁壁。
作用于该记录膜的力F,如图所示,使磁壁向磁壁能密度σ低的那一方移动。再生层113,由于磁壁抗磁力小、磁壁的移动度大,所以具有不闭合的磁壁时的再生层113容易在该力的作用下单独移动磁壁。所以,再生层113的磁壁,如箭头所示,向温度比较高、磁壁能密度σ较小的区域瞬间移动。而且,磁壁通过光束点内后,在点内的再生层113的磁化,在光点的宽广的区域向相同的方向一致。
其结果,与记录磁区的大小无关,再生磁区的大小始终成为一定的最大振幅。因此,使用GMR头等磁头或光学头再生信号时,也在光束等引起的加热辅助的温度梯度的作用下,使再生层113的复制磁区扩大,从而始终成为一定的最大振幅的信号量。
另外,如图1、图2所示,这种磁记录媒体10,被用于使用加热辅助的磁记录再生,在玻璃等透明支持基板上形成由铁氧体磁性物质构成的磁性记录膜。在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磁性记录膜,具有记录层14为100nm、中间层15为20nm,控制层16为15nm、再生层17为40nm的膜厚,但对该膜厚没有特别的限定。
另外,这种磁记录媒体10的磁记录层14的磁性补偿温度,设定成在室温附近的温度是-100℃~180℃,最好是-60℃~100℃,-20℃~60℃则更好。另外,记录层的居里温度,设定成200℃~400℃,最好是250℃~360℃的范围内。
作为这种记录层的材料,例如,可以列举由Tb、Fe、Co等三种金属构成的合金薄膜。在由这种合金构成的磁性膜中,磁性补偿温度或补偿成分温度,随着Tb的含有量而变化。这已广为人知。
用本第1实施方式制作的磁性膜,其成分例如是Tb27Fe54Co19(数字分别表示原子at%),磁性补偿温度或补偿成分温度在约60℃附近,居里点分别成为310℃以上。所以,调查该记录磁性膜的温度特性后,由于在补偿成分温度以上,矫顽磁力伴随温度上升而下降,因此进行加热辅助时,使用磁头,可以用小磁场进行记录。
另外,中间层15的磁性补偿温度或补偿成分温度在室温以下,居里温度是180℃的TbFeCoCr;控制层16的磁性补偿温度或补偿成分温度是40℃,居里温度是230℃的TbFeCoCr。
进而,上述磁记录媒体10中的再生层17,使用磁性补偿温度或补偿成分温度是-50℃、居里温度是290℃的TbFeCoCr磁性膜
此外,使再生层的磁性补偿温度在室温附近后,还可以使再生层的饱和磁化伴随温度上升而增加、在100℃~220℃的再生温度附近成为最大后减少的特性。这时,由于和采用DWDD方式的移动磁壁扩大再生磁区一起,增大饱和磁化,所以可以进一步增大再生信号输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照射光束的状态的温度——150°下,饱和磁化Ms成为极大。另外,记录层的矫顽磁力Hc具有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少的膜特性,在记录微小磁区时,也能够形成稳定的记录磁区;利用磁头反复记录再生时,也可以成为信号特性优异的记录再生。本实施方式的这种磁记录媒体,在记录信息时,盘旋转,沿着磁道,一边照射激光束点,一边用磁头调制记录磁场,进行记录。这时,记录层的矫顽磁力在高温下降低,所以可以用磁头的小磁场记录。另外,在再生信号时,照射激光束,一边使温度上升,一边采用DWDD方法,移动磁壁从而扩大复制磁区,并且利用GMR头检出再生磁区。这时,如果是再生层的饱和磁化Ms也随着温度而上升的结构,那么由于升温时再生信号成为极大,所以GMR头的检出灵敏度得到提高,再生信号得到增大。
下面,对使用该磁记录媒体10和所述加热辅助用的记录再生装置进行的将信息信号记录再生到磁记录媒体10的记录磁道的试验,加以介绍。使用的GMR头102,以在垂直于磁道的方向上具有0.5μm的宽度、光点尺寸为0.7~1.5μm、光功率在记录时为4mW、再生时为3mW的条件实施。磁盘转数是4000rpm,记录时的基准频率为200MHz。
在这里,图3(a)示出记录时照射光束之际的磁记录媒体的温度分布的特性图,(b)示出再生时照射光束之际的磁记录媒体的温度分布的特性图。
在现有技术中,旨在加热辅助的激光,在记录、再生时都用相同的光分布照射,从而加热记录膜。与此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记录、再生时的光分布变化,从而能够高精度地记录或再生检出细微的标记。在这里,照射的激光的分布的变化,可以通过使光照射磁头的位置发生变化或者使照射的激光的波长、光学系统的折射率、数值孔径等发生变化来实现。
这样,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中,在记录时,将光源的激光功率加大到4mW,通过偏置焦点从而将光点尺寸(1/(e^2)的宽度)定为1.5μm后,对记录用磁头附近的磁记录媒体进行加热辅助。这时,在磁记录媒体10的记录区域,与再生时相比,温度分布梯度变缓。另外,由于磁记录媒体10的记录区域的温度在150℃以上,所以矫顽磁力成为6Koe以下。因此,磁头102能够用较小的磁场记录,所以容易用高频调制磁场。进而,记录时的温度梯度对磁壁的移动的影响减小,记录标记的形状不变化,所以能够稳定地记录。
另外,在信号再生时,采用使聚焦的激光光源照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膜,从而将光点尺寸(1/(e^2)的宽度)定为0.7μm后进行加热辅助,使温度分布的峰值位于再生用GMR头的后方的结构。因此,在再生检出来自磁记录媒体的信号的GMR头附近的区域,与记录信号时相比,再生信号时的记录膜的温度分布梯度变大,上述的DWDD方式的磁壁的移动变得容易,可以再生磁区扩大的信号。
所以,在加热辅助的记录再生方式中,在高密度地记录细微的磁区时,也能形成稳定的记录磁畴,另外,在再生信号时,也能完全达到获得具有良好的S/N的信号的记录再生方式这一效果。
另外,在再生信号时,读出区域以外的温度,低于120℃以下。因此,所述磁记录媒体10的记录层中不被光束照射的邻接磁道等读出区域以外的温度,与磁记录媒体10的磁性膜的读出区域达到的温度——150℃~250℃的温度范围相差很大,所以还能防止出现再生时的串扰。在这里,光点基本形成高斯分布的温度分布。
另外,进而减小磁记录媒体10在室温附近的饱和磁化后,来自没有被照射所述光束的区域、即读出区域以外的区域的磁性膜的残余磁化形成的磁通的影响变小,所以降低串扰、串写的效果也进一步增大。
本发明的磁记录媒体10,在磁记录再生装置象普通的硬盘那样记录媒体和磁头在密闭的状况中也特别有效。那是因为磁记录媒体和磁头是固定的闭合状态,所以通过加热辅助的稳定的控制,可以稳定地获得记录再生的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后,在高密度地记录再生时,也能形成稳定的记录磁区,能够检出优异的再生信号,而且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磁记录媒体及记录再生方法。
(第2实施方式)
下面,讲述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
首先,采用本发明涉及的加热辅助的记录再生方法进行的信息的记录再生方法,和第1实施方式一样,具有图1~图2所示的记录再生装置及磁记录媒体的结构。所以,和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一样,一边加热辅助,一边用磁头102将信息信号记录到磁记录媒体10上,在再生信号时,一边加热,一边用磁头再生。在这里,如图2所示,记录到磁记录媒体10由多层膜结构的记录膜形成,将记录到记录层14的信号,复制到再生层17上,利用磁壁的移动,扩大磁区,检出再生信号。
在这里,磁头102,在再生时被控制部106的偏置电流控制部外加偏置电流,根据读出区域的磁化方向的变化引起的电阻的变化(磁阻效应)及偏置电流,将信息作为再生信号输出。输出的再生信号经过再生放大器放大、整形后,向信号处理部输出。进而,偏置电流控制部能够根据来自控制器的指令,调整外加给磁头102的偏置电流。
图4(a)示出记录时照射光束之际的磁记录媒体的温度分布的特性图,(b)示出再生时照射光束之际的磁记录媒体的温度分布的特性图。在本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式中,采用使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成为2波长的结构,在记录时照射来自780nm的波长的光源的激光,再生时照射650nm的波长的激光。另外,还使物镜的特性在650nm时成为0.6的数值孔径,所以成为在780nm的记录波长中开口被限制的状态下进行加热辅助的结构。
因此,在记录时,在磁记录媒体10的记录区域,如图4(a)所示,与再生时相比,温度分布梯度变缓,另外,由于磁记录媒体10的记录区域的温度在150℃以上,所以保磁膜的矫顽磁力成为4Koe以下。因此,磁头102能够用较小的磁场记录,所以容易用高频调制磁场。进而,记录时的温度梯度对磁壁的移动的影响减小,微小的记录标记的形状不变化,所以能够稳定地记录。
另外,在再生时,如图4(b)所示,对磁记录媒体的记录膜采用650nm的短波长的收敛激光的激光源进行加热辅助,从而成为使温度分布的峰值位于再生用GMR头的后方的结构。因此,在再生检出来自磁记录媒体的信号的GMR头附近的区域,与记录时相比,再生信号时的记录膜的温度分布梯度变大,上述的DWDD方式的磁壁的移动变得容易,可以再生磁区扩大的信号。
这时,将记录时的激光功率设定成为4.5mW,再生时的的激光功率设定成为3.5mW。
所以,在加热辅助的记录再生方式中,在高密度地记录细微的磁区时,也能形成稳定的记录磁畴,另外,在再生信号时,也能完全达到获得具有良好的S/N的信号的记录再生方式这一效果。
另外,在使用加热辅助的磁记录再生方式中,在没有被激光升温的室温区域,能够减小残余磁化,所以即使对于再生用磁头中的磁道而言成为垂直的宽度即间隙宽度,比记录信息的磁道间距大时,也能够充分抑制来自邻接磁道的串扰,能够再生高密度记录的信息。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后,在高密度地记录再生时,也能形成稳定的记录磁区,能够检出优异的再生信号,而且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磁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和记录再生方法。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加热辅助照射的激光光源的波长在记录时和再生时变化。但是也可以是包含化学元件的光学头结构,或者进而是切换物镜的数值孔径NA的结构。
(第3实施方式)
下面,讲述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
首先,采用本发明涉及的加热辅助的记录再生方法进行的信息的记录再生方法,和第1实施方式一样,是一边加热辅助,一边磁记录再生的方法。所以,和第1实施方式一样,一边照射光,一边用磁头102将信息信号记录到磁记录媒体上,在再生信号时,一边加热,一边用GMR磁头再生。在这里,如图2所示,磁记录媒体由多层膜结构的记录膜形成,将记录到记录层14的信号,复制到再生层17上,利用磁壁的移动,扩大磁区,检出再生信号。
在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如图5所示的来自旨在加热辅助的光源的激光和磁头成为一体的头结构。而且是使用波导使来自激光的光源的光照射到磁记录媒体40上,进行加热辅助的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进行讲述。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式涉及的磁头的剖面结构图。如图5所示,在记录磁头42和再生磁头43之间,配置着使来自激光光源的光照射到40上的波导41。另外,这种磁头安装在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滑块44上。
在这种磁头中,记录信号时,激光通过波导41,将光照射到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区域,一边加热,一边使用包含主磁极的记录磁头42,按照记录信息,调制磁场进行记录。另外,再生号信时,同样使来自激光光源的光通过和记录时相同的波导41照射磁记录媒体,使用再生用GMR头43,检出记录信号的磁化方向的变化,进行再生。
在这里,激光光源,是具有2个波长的半导体激光的结构。在记录时,照射780nm的波长的光;而在再生时,照射650nm的波长的光。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在记录时与记录信息同步,以能率为50%的脉冲宽度脉冲照射激光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这种结构中,加热辅助的激光从具有记录层的膜面一侧照射,所以盘基板21,不必是透明的玻璃基板,可以使用Al合金等金属基板。
在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对磁记录媒体上的磁头而言的温度分布不同,再生时与记录时相比,在再生用GMR头附近温度分布梯度可以加大。
特别是在记录信号时,在记录边缘附近的温度梯度变缓,还与记录信号同步地减小脉冲照射,所以能够抑制记录标记的磁壁移动,可以用高密度记录细微标记。
综上所述,在加热辅助的记录再生方式中,在高密度地记录细微的磁区时,也能形成稳定的记录磁畴,另外,在再生信号时,也能完全达到获得具有良好的S/N的信号的记录再生方式这一效果。
在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加热辅助的光照射部的波导41和GMR头43为一体,所以即使头内部的发热量会产生变化,但是通过控制偏置电流,还能控制对GMR头的发热量和温度变化而言的特性。所以,在使用磁记录媒体40的加热辅助记录再生方法中,调整偏置电流值,可以抑制即减轻磁记录媒体40和磁头中的温度变化引起的再生动作的不稳定。
另外,来自GMR头43的再生信号,可以在信号处理部和控制器中评价再生信号的质量,所以能够一边评价再生信号的质量一边实时调整GMR头的偏置电流,可以设定与再生状况的变化对应的偏置电流,提高再生动作的可靠性。
作为再生信号的质量评价,例如可以采用在信号处理部中,求出跳动值或出错率,使该值成为最小地设定偏置电流,根据该设定,控制偏置电流控制部的结构。
在第3实施方式中,还考虑到磁记录媒体40上的记录再生时的加热辅助的热分布对邻接的磁道的影响,所以可以再生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的信息。另外,作为再生信号的质量评价,能够利用来自非加热区域——读出区域以外的区域的检出信号。就是说,在不使磁记录媒体40升温的状况(即不将光束照到磁记录媒体40上的状态),评价来自GMR头43的再生信号电平,设定偏置电流。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采用再生磁记录媒体40上的预先决定的区域——评价区域预先记录的信息后进行评价的方法。就是说,在设定偏置电流时,首先,在磁记录媒体40上的评价区域进行存取,再生在那里记录的预先固定的信息图案后评价信号质量,根据其结果,设定GMR头的偏置电流。采用这种方法后,由于可以简便、迅速地评价再生信号,所以可以提高存取速度,提高偏置电流的设定的可靠性。
进而,如上所述地设定评价区域后,就不需要检索记录信息的区域,只要在不进行光照射的状态下,对预先设定的地址的评价区域实施存取,就能达到存取和记录固定信息的评价区域。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使用加热辅助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中,采用磁头和光照射部成为一体的结构,使光源的波长变化后,使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区域的温度分布变化,一边将偏置电流控制成最适合GMR头,一边进行记录再生,从而可以在高密度地记录细微的磁区时,也能形成稳定的记录磁畴,另外,在再生信号时,也能完全达到获得具有良好的S/N信号的记录再生方式这一效果。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这种结构后,在高密度地记录再生时,也能形成稳定的记录磁区,能够检出优异的再生信号,而且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磁记录媒体及其记录再生方法。
(第4实施方式)
下面,讲述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
首先,采用本发明涉及的采用加热辅助的记录再生方法进行的信息的记录再生方法,和第1实施方式一样,是一边加热辅助,一边磁记录再生的记录再生方法。所以,和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一样,一边加热辅助,一边用磁头102,进而更详细地说,利用图1所示的能够加热辅助的磁头,将信息信号记录到磁记录媒体50上,在再生信号时,一边加热,一边用GMR磁头再生。在这里,如图2所示,磁记录媒体50由多层膜结构的记录膜形成,将记录到记录层14的信号,复制到再生层17上,利用磁壁的移动,扩大磁区,检出再生信号。
可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采用使来自旨在加热辅助的光源的激光光源的波导和磁头成为一体的头结构。而且旨在加热辅助的波导,是具有记录用光源的波导和再生用光源的波导的2系统的结构,是进行加热辅助的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讲述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式涉及的磁头的剖面结构图。如图6所示,在记录磁头53和再生磁头54之间,配置着使来自激光光源的光照射到50上的波导51。另外,再生用波导52,成为配置在再生磁头54的滑块55一侧的结构。进而,这些磁头安装在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滑块55上。
采用这种结构后,在这种磁头中,在向磁记录媒体50进行信号记录时,激光通过记录用波导51照射到磁记录媒体上,一边加热记录区域,一边使用包含主磁极的记录磁头53,按照记录信息,调制磁场进行记录。另外,再生信号时,同样通过再生用波导52使来自激光光源的光照射磁记录媒体,使用再生用GMR头43,再生信号。
在这里,激光光源,是在记录时和再生时,使用波长为650nm的半导体激光器(50%脉冲能率),通过波导,照射磁记录媒体50的结构。因此,在记录时,将4mW的激光功率导入记录用波导51,照射磁记录媒体50。而在再生信号时,设定4.5mW的激光功率,将光路切换成再生用波导52,照射磁记录媒体50。这时,再生用波导52的光的射出口径比记录用波导51的小,聚光。因此,与记录信号时相比,再生时可以在磁记录媒体50上形成较大的温度分布。
进而,在上述结构中,如果是在记录媒时和再生时,使激光脉冲宽度的能率变化的结构,效果就更好。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在记录用波导和再生用波导中,光学常数不同的结构。
另外,还可以是在记录媒时和再生时,使盘转数变化,通过改变线速度,从而使温度分布变化的结构。
这时,磁记录媒体50根据存取性能的要求,使角速度一定地旋转控制。因此,磁记录媒体50的内周和外周中的线速度发生变化,外周的线速度快,越朝内周,速度越慢。进而,线速度变化后,磁头102的浮起量也变化。因此,在磁记录媒体50的内周和外周,在用磁头102记录再生的区域的加热温度和温度分布影响也当然要变化。
所以,在本第4实施方式中,采用将磁记录媒体50从内周到外周,分割成多个区域,对每个区域都切换转数的结构,从而可以在各个区域内使转数保持一定。
另外进而设置多个评价区域,在接近于实际再生的区域的评价区域,进行再生信号的质量评价,根据它设定加热辅助的功率,进而设定GMR头的偏置电流等,从而可以在遍及磁记录媒体50的整个区域,记录再生可靠性高的信息。这样,可以在每个区域,调整加热温度分布。
另外,设置多个评价区域,还具有能够缩短向各评价区域的存取时间的效果。作为设置多个评价区域的方法,可以在磁记录媒体50的半径方向上设定等间隔。或者在用多个磁道数将磁记录媒体50区段化后进行小区分割时,最好给每个小区设定评价区域。进而,这种评价区域的记录再生,最好在信息的记录或再生的待机中进行。在待机中进行后,可以不影响记录再生的实际动作,因此磁记录再生装置的记录再生性能不会由于设定偏置电流而下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在磁记录媒体50上的读出区域(再生区域)附近设置温度传感器的结构。在这种使用温度传感器的偏置电流的设定处理中,首先,利用温度传感器监视磁记录媒体50的周围温度,向控制器输入温度信息,控制器根据上次设定偏置电流时的温度,判断是否出现预先决定的所定的温度变化。然后,出现所定的温度变化时,进行再生信号的质量评价,根据其结果设定偏置电流。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使用加热辅助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中,采用磁头和光照射部成为一体的结构,使用记录用波导,一边将来自光源的光照射磁记录媒体到上,一边用记录磁头记录;使用再生磁头再生。这时,分别使用记录用波导、再生用波导,所以为了将来自光源的光照射磁记录媒体到上,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区域的温度分布和磁头的相对位置,在记录时和再生时是不同的结构。进而,一边使用评价区域,控制最适合于再生时的照射功率和GMR头的偏置电流,一边进行记录再生,从而可以在高密度地记录细微的磁区时,也能形成稳定的记录磁畴,另外,在再生信号时,也能完全达到获得具有良好的S/N的信号的记录再生方式这一效果。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这种结构后,在高密度地记录再生时,也能形成稳定的记录磁区,能够检出优异的再生信号,而且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磁记录媒体及其记录再生方法。
(第5实施方式)
下面,讲述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
本实施方式使用的磁记录媒体的膜结构,采用现有技术的膜结构。
本发明涉及的采用加热辅助进行的记录再生方法的信息的记录再生方法,和第3实施方式一样,如图5所示,采用使来自旨在加热辅助的光源的激光和磁头成为一体的头结构。而且是使用波导使来自激光的光源的光照射到磁记录媒体上,一边加热辅助一边磁记录再生的方法。采用这种结构后,可以一边加热辅助,一边用磁头102将信息信号记录到磁记录媒体40上;再生信号时,一边加热辅助,一边使用GMR头再生。在这里,磁记录媒体40和图2一样,由多层膜结构的记录膜形成,将记录层14记录的信号,复制到再生层17上,利用磁壁的移动,扩大磁区,检出再生信号。
可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记录时和再生时,都脉冲性地照射激光,从而使温度分布变化的记录再生方法。
这时,按照记录时和再生时的信号特性控制激光光源的脉冲宽度和激光功率,从而可以使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分支区域温度分布变化。
另外,不仅使脉冲宽度为多值,而且还使用脉冲发光的激光强度的电平也成为多值和进行控制,可以产生更细微的照射功率电平的变化,在记录时和再生时,分别设定成最佳的条件。
其结果,在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使用加热辅助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中,采用磁头和光照射部成为一体的结构,使光源的脉冲宽度和照射功率电平变化,从而使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区域的温度分布变化,一边控制最适合于GMR头的偏置电流,一边进行记录再生,从而可以在高密度地记录细微的磁区时,也能形成稳定的记录磁畴,在再生信号时,也能完全达到获得具有良好的S/N的信号的记录再生方式这一效果。特别是在记录时,使记录信号和旨在加热辅助的发光脉冲的时刻同步,从而能够在矫顽磁力的温度梯度较大的温度区域,使记录磁场反转,所以使微小的记录区域的磁壁位移等后,可以稳定地记录。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这种结构后,在高密度地记录再生时,也能形成稳定的记录磁区,能够检出优异的再生信号,而且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磁记录媒体及其记录再生方法。
(第6实施方式)
下面,示出本发明的磁记录媒体的一种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是和图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磁记录媒体10同样的结构剖面图。
采用这种结构后,和图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磁记录媒体一样,从盘基板一侧照射激光光束,从形成记录层14的润滑保护层19一侧通过磁头102记录、再生检出信号,从而是能够在可以记录再生高密度地记录的记录标记的磁记录媒体中应用的结构。是采用利用该磁头记录、再生检出信号的结构后,能够在可以记录比再生时的激光点的检出极限小的记录标记的磁记录媒体中应用的结构。
在这里,是从盘基板侧照射激光后进行加热辅助的磁记录媒体,在本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中,所述衬底电介质层13是由吸收系数因波长而异的材料构成。在这里,作为衬底电介质层13的吸收系数因波长而异的材料,有Se、PbSe、PbS、PbTe等材料。但并不局限于这些材料。
而且,和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一样,是在记录时和再生时照射的光的波长不同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式,光投入面侧的薄膜层只要是吸收系数因波长而异的结构就行。
所以,在这里,讲述了在磁头和光学头分离的结构中,使基底的基板侧的薄膜层的吸收系数变化的结构。但磁头和光照射的加热单元为一体时,也可以是在照射光的膜面一侧的保护层的吸收系数不同的材料的结构。
采用这种结构后,和上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一样,在记录时和再生时,使激光波长变化时,成为电介质层的光的吸收不同的结构,其结果,在记录时和再生时,温度分布的变化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利用光投入面侧的薄膜层的吸收系数因波长而异的特性,在记录时和再生时使温度分布变化,在高密度地记录再生时,也能形成稳定的记录磁区,能够检出优异的再生信号,而且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磁记录媒体。
(第7实施方式)
下面,示出本发明的磁记录媒体的一种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是和图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磁记录媒体10同样的结构剖面图。
采用这种结构后,和图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磁记录媒体一样,从盘基板一侧或膜面一侧照射激光光束,从形成记录膜14、15的润滑保护层18的一侧通过磁头102记录、再生检出信号,从而是能够在可以记录再生高密度地记录的记录标记的磁记录媒体中应用的结构。是采用利用该磁头记录、再生检出信号的结构后,能够在可以记录比再生时的激光点的检出极限小的记录标记的磁记录媒体中应用的结构。
这种磁记录媒体10的磁记录层14的补偿组成温度是室温附近的温度即-100℃~180℃,最好是-60℃~100℃,设定为-20℃~60℃则更好。另外,记录层的居里温度,设定成200℃~400℃,最好是250℃~360℃的范围内。
作为这种记录层的材料,例如,可以列举由Tb、Fe、Co等三种金属构成的合金薄膜。在由这种合金构成的磁性膜中,磁性补偿温度,随着Tb的含有量而变化。这已广为人知。
用本实施方式制作的磁性膜,其成分例如是Tb26Fe57Co17(数字分别表示原子at%),磁性补偿温度在约40℃附近,居里点分别成为300℃以上。所以,调查该记录磁性膜的温度特性后,由于矫顽磁力伴随温度上升而下降,因此加热辅助时,使用磁头,可以用小磁场进行记录。
另外,上述磁记录媒体10中的再生层15,使用补偿成分温度是20℃、居里温度是280℃的GdFeCoAl磁性膜
此外,使再生层的磁性补偿温度在室温附近后,还可以使再生层的饱和磁化伴随温度上升而增加、在100℃~220℃的再生温度附近成为最大后减少的特性。这时,在再生温度附近,由于饱和磁化增大,所以可以进一步增大磁头的再生信号输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照射光束的状态的温度——150°下,饱和磁化Ms成为极大。另外,记录层的矫顽磁力Hc具有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少的膜特性,在记录微小磁区时,也能够形成稳定的记录磁区;利用磁头反复记录再生时,也可以成为信号特性优异的记录再生。本实施方式的这种磁记录媒体,在记录信息时,盘旋转,沿着磁道,一边照射激光束点,一边用磁头调制记录磁场,进行记录。这时,记录层的矫顽磁力在高温下降低,所以可以用磁头的小磁场记录。另外,在再生信号时,照射激光束,一边使温度上升,一边使用GMR头,将由记录层复制到再生层的磁区,复制到再生磁区后检出。这时,因为是再生层的饱和磁化Ms也随着温度而上升的结构,所以升温时再生信号成为极大,GMR头的检出灵敏度得到提高,再生信号得到增大。
下面,对使用该磁记录媒体10和所述加热辅助用的记录再生装置进行的将信息信号记录再生到磁记录媒体10的记录磁道的试验,加以介绍。使用的GMR头102,以在垂直于磁道的方向上具有0.4μm的宽度、光点尺寸约为1.0μm、光功率在记录时为5mW、再生时为2.5mW的条件实施。磁盘转数是8000rpm,记录时的基准频率为400MHz。
在这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中,在记录时,将光源的激光功率加大到5mW,用30%的功率脉冲性地照射光,从而对记录用磁头附近的磁记录媒体10进行加热辅助。这时,在磁记录媒体10的记录区域,在磁头的边缘附近温度分布的梯度变大。另外,由于磁记录媒体10的记录区域的温度在160℃以上,所以矫顽磁力成为5Koe以下。因此,磁头102能够用较小的磁场记录,所以容易用高频调制磁场,记录时的温度梯度对磁壁的移动的影响减小,记录标记的形状不变化,所以能够稳定地记录。
另外,在信号再生时,采用使聚焦的激光光源照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膜,从而使温度分布的峰值位于再生用GMR头的中心附近的结构。因此,在来自磁记录媒体的信号被再生检出的GMR头的区域,磁记录媒体的饱和磁化基本成为最大,GMR头的检出灵敏度得到提高,能够检出信号。
所以,在加热辅助的记录再生方式中,在高密度地记录细微的磁区时,也能形成稳定的记录磁畴,另外,在再生信号时,也能完全达到获得具有良好的S/N的信号的记录再生方式这一效果。
另外,在再生信号时,由于采用加热辅助的磁记录媒体10的温度分布是GMR头中心,所以读出区域以外的温度比较低(100℃以下)。因此,所述磁记录媒体10的记录层中不被光束照射的读出区域以外的温度,与磁记录媒体10的磁性膜的读出区域达到的温度——130℃~250℃的温度范围相差很大,所以还能防止出现再生时的串扰。
另外,进而减小磁记录媒体10在室温附近的饱和磁化后,来自没有被照射所述光束的区域、即读出区域以外的磁性膜的残余磁化形成的磁通的影响变小,所以降低串扰、串写的效果也进一步增大。
本发明的磁记录媒体10,在磁记录再生装置象普通的硬盘那样记录媒体和磁头在密闭的状况中也特别有效。那是因为磁记录媒体和磁头是固定的闭合状态,所以通过加热辅助的稳定的控制,可以稳定地获得记录再生的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后,在高密度地记录再生时,也能形成稳定的记录磁区,能够检出优异的再生信号,而且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磁记录媒体及记录再生方法。
(第8实施方式)
下面,示出本发明的磁记录媒体的一种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是和图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磁记录媒体10同样的结构剖面图。所以,在图2中,11是由玻璃构成的透明的盘基板,在盘基板12上依次形成由衬底电介质层13、记录层14、再生层17构成的磁性记录膜的结构。进而,还设置着保护记录层14、使磁头滑动的保护层18和固体润滑保护层19。
采用这种结构后,和图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磁记录媒体一样,从盘基板一侧或膜面一侧照射激光光束,从形成记录膜14的润滑保护层18的一侧通过磁头102记录、再生检出信号,从而是能够在可以记录再生高密度地记录的记录标记的磁记录媒体中应用的结构。是采用利用该磁头记录、再生检出信号的结构后,能够在可以记录比再生时的激光点的检出极限小的记录标记的磁记录媒体中应用的结构。
这种磁记录媒体10的磁记录层14的补偿组成温度,是室温附近的温度即-100℃~180℃,最好是-60℃~100℃,设定为-20℃~60℃则更好。另外,记录层的居里温度,设定成200℃~400℃,最好是250℃~360℃的范围内。
作为这种记录层的材料,例如,可以列举由Tb、Dy、Fe、Co等4种金属构成的合金。在由这种合金构成的磁性膜中,磁性补偿温度,随着Tb、Dy的含有量而变化。这已广为人知。
用本实施方式制作的磁性膜,其成分例如是Tb18Dy7Fe58Co17(数字分别表示原子at%),磁性补偿温度在约-30℃附近,居里点分别成为290℃以上。所以,调查该记录磁性膜的温度特性后,由于矫顽磁力伴随温度上升而下降,因此加热辅助时,使用磁头,可以用小磁场进行记录。另外,使记录层的补偿组成温度在室温附近后,还可以成为使饱和磁化伴随温度上升而增加、在100℃~220℃的再生温度附近成为最大后减少的特性。因此,在再生温度附近,由于饱和磁化增大,所以可以进一步增大磁头的再生信号输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照射光束的状态的温度——150°下,饱和磁化Ms成为极大。
另外,记录层的矫顽磁力Hc具有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少的膜特性,在记录微小磁区时,也能够形成稳定的记录磁区;利用磁头反复记录再生时,也可以成为信号特性优异的记录再生。本实施方式的这种磁记录媒体,在记录信息时,盘旋转,沿着磁道,一边照射激光束点,一边用磁头调制记录磁场,进行记录。这时,记录层的矫顽磁力在高温下降低,所以可以用磁头的磁场记录。另外,在再生信号时,照射激光束,一边使温度上升,一边使用GMR头检出记录层形成的磁区。这时,因为是再生层的饱和磁化Ms也随着温度而上升的结构,所以升温时再生信号成为极大,GMR头的检出灵敏度得到提高,再生信号得到增大。
下面,对使用该磁记录媒体10和所述加热辅助用的记录再生装置进行的将信息信号记录再生到磁记录媒体10的记录磁道的试验,加以介绍。使用的GMR头102,以在垂直于磁道的方向上具有0.5μm的宽度、光点尺寸为0.8μm、光功率在记录时为5.5mW、再生时为2.0mW的条件实施。磁盘转数是7000rpm,记录时的基准频率为400MHz。
在这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中,在记录时,将光源的激光功率加大到5mW,用40%的功率脉冲性地照射光,从而对记录用磁头附近的磁记录媒体10进行加热辅助。这时,在磁记录媒体10的记录区域,在磁头的边缘附近温度分布的梯度变大。另外,由于磁记录媒体10的记录区域的温度在160℃以上,所以矫顽磁力成为4Koe以下。因此,磁头102能够用较小的磁场记录,所以容易用高频调制磁场,记录时的温度梯度对磁壁的移动的影响减小,记录标记的形状不变化,所以能够稳定地记录。
另外,在信号再生时,采用使聚焦的激光光源照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膜,将激光功率加大到2mW,用50%的功率脉冲性地照射光,从而能够抑制温度分布的扩大,采用在再生用GMR头的中心附近的结构后,在来自磁记录媒体的信号被再生检出的GMR头的区域,磁记录媒体的饱和磁化基本成为最大,GMR头的检出灵敏度得到提高,能够检出信号。所以,在加热辅助的记录再生方式中,在高密度地记录细微的磁区时,也能形成稳定的记录磁畴,另外,在再生信号时,也能完全达到获得具有良好的S/N的信号的记录再生方式这一效果。
另外,在再生信号时,由于采用加热辅助的磁记录媒体10的温度分布是GMR头中心,能够抑制记录膜上的温度分布的扩大,所以读出区域以外的温度比较低(90℃以下)。因此,所述磁记录媒体10的记录层中不被光束照射的读出区域以外的温度,与磁记录媒体10的磁性膜的读出区域达到的温度——130℃~250℃的温度范围相差很大,所以还能防止出现再生时的串扰。
另外,进而减小磁记录媒体10在室温附近的饱和磁化后,来自没有被照射所述光束的区域、即读出区域以外的磁性膜的残余磁化形成的磁通的影响变小,所以降低串扰、串写的效果也进一步增大。
本发明的磁记录媒体10,在磁记录再生装置象普通的硬盘那样记录媒体和磁头在密闭的状况中也特别有效。那是因为磁记录媒体和磁头是固定的闭合状态,所以通过加热辅助的稳定的控制,可以稳定地获得记录再生的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后,在高密度地记录再生时,也能形成稳定的记录磁区,能够检出优异的再生信号,而且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磁记录媒体及记录再生方法。
(第9实施方式)
下面,示出本发明的磁记录媒体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7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中的磁记录媒体20的结构的剖面图。在图7中,设置着由形成槽的玻璃构成的透明的盘基板21、衬底电介质层22、磁性记录膜(23、24、25)。磁性记录膜记录层23、中间层24、再生层25构成。进而,还设置着保护记录膜、使磁头滑动的保护层26、润滑保护层27。
在这里,如图所示,盘基板成为在记录磁道的岛2a、2b和在记录磁道之间形成槽3a、3b的结构。在这里,磁道间的槽部分,进行退火处理,从而在记录磁道间设置保护带,使记录膜的磁特性变化,容易进行采用记录磁道的DWDD方式的磁壁移动。另外,在这种进行退火处理的区域,记录膜的热传导系数变化。采用这种结构后,为了进行加热辅助而照射的光引起的温度分布变化。就是说,对记录磁道内而言,在记录磁道间的保护带的区域,热传导系数降低,改变照射区域的大小,从而使温度分布变化。
所以,照射光时,由于记录磁道和记录磁道之间的热传导率不同,从而成为温度分布的曲率变化的结构。因此,在记录时,设定比较高的加热辅助的激光功率,从而能够形成温度分布的曲率较小的分布,所以记录标记的曲率也向半径方向变小,能够按照来自磁头的记录磁场,大致形成直线性的记录标记。另外,在再生时,通过将光照区域比记录时进一步减少,从而能够使记录再生用头的移动方向上的温度分布梯度变大,而且使半径方向的温度分布的曲率变小,由记录层复制到再生层的磁区的磁壁,容易向盘旋转方向移动,可以再生稳定的信号。
综上所述,在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辅助的磁记录媒体中,采用在记录磁道间设置保护带的结构,从而可以使记录磁道内的温度分布变化,使光源的波长、激光功率、脉冲宽度等变化,从而能够使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区域的温度分布变化。这样,在使用GMR头的记录再生方式中,在高密度地记录细微的磁区时,也能形成稳定的记录磁畴,另外,在再生信号时,也能利用稳定的DWDD动作,实现信号检出,从而可以圆满地获得得到具有良好的S/N信号的记录再生方法的效果。
其结果,能够实现再生信号的跳动值,对于检出的信号的最短时间宽度而言在10%以下,另外订正前的出错率在10^(-5)以下的项目,能够实现具有优异的记录特性的磁记录媒体。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后,在高密度地记录时,也能形成稳定的记录磁区,能够检出优异的信号,而且能实现可靠性高的磁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和记录再生方法。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中,讲述了采用光照射进行加热辅助时,再生时的温度分布梯度比记录时的大的结构。但根据记录媒体的结构、加热辅助和记录再生的方式,还可以是记录时或再生时具有较大的温度分布梯度的结构,或用高速使光脉冲发光等的方法,只要是使记录时或再生时磁记录媒体的温度分布变化的方法都行。
特别是采用在记录时,使照射光的光脉冲的发光时刻,与记录标记边缘为一定的相位的方法进行记录再生的方法,能够进一步有效地使其升温,进行高密度记录。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中,讲述了利用光照射进行加热辅助的方法。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采用热传导等的加热方法进行加热的方法,也是使磁记录媒体的温度分布在记录时和再生时变化的方法,可以获得相同效果。
另外,如果采用在记录时使用脉冲光等使光照射时的温度分布变化、利用记录层的矫顽磁力的温度变化固定记录磁区的磁壁的方法,就能够获得更大的效果。
进而,如果是在记录时利用记录膜的温度变化取消浮游磁场的结构,那么获得的效果就更大。
另外,本发明的加热辅助的方法,如果是在记录时和再生时,使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区域的最大加热温度不同地进行控制的方法,就能够获得同等的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光照射面一侧的干涉层的吸收系数,随着照射光的波长而异。但也可以在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层附近,设置吸收系数随着照射光的波长而异的热吸收层。或者采用在记录层中含有吸收系数随着波长而异的材料的结构。
另外,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记录层的结构,讲述了采用DWDD方式的使用电磁性的超分辩的多层结构。此外,例如还可以是包含具有保持记录信息的记录层和旨在使再生信息的信号量增大的再生层、在二层之间被互相电磁性结合的结构。或者即使是单层,如果在记录时和再生时具有和本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结构,就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采用DWDD方式的利用电磁性的超分辩的多层结构,讲述了包含再生层、中间层、记录层或进而还包含控制层的结构。但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例如,还可以是RAD、FAD、CAD或双重掩膜方式的电磁性的超分辩方式,或者是FAMMOS方式等复制的磁区被扩大再生的膜构成的磁记录媒体。另外,记录膜的结构也不局限于再生层、中间层、记录层的三层结构,只要形成具有必要的功能的多层膜的结构即可。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讲述了记录时的温度分布缓慢的结构。但是采用FAMMOS方式等按照记录再生方式、在记录时温度分布梯度变大、在再生时温度分布梯度变缓的结构的记录方式也行。
在这里,进而在使用FAMMOS方式等时,采用与信息记录同步外加再生磁场、或者一面使磁场交替一面再生的方法也行。这时,利用记录用磁头外加比记录磁场小的磁场,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效果。
另外,在采用DWDD方式的磁记录媒体中,讲述了在记录磁道间退火的结构。但是也可以是具有使凹凸或表面粗糙度变化的槽或者岛的在记录磁道之间进行分离的结构。或者在磁道间没有导向槽、进行退火处理的结构也行。如果是这种结构,因为能够实现使热传导系数在半径方向上变化、记录了信息的磁道间被电磁性地断开、被再生层复制的记录磁区容易进行磁壁移动的结构,所以能够实现在DWDD方式的信号特性更加优异的磁记录媒体。这样,在槽或岛的凹凸的作用下,进行记录磁道间的分离后,就能够稳定地形成0.1μm以下的微小磁区,确保采用DWDD方式的复制磁区的磁壁的移动度,实现再生信号特性优异的磁记录媒体。进而还能够在记录再生时减少来自邻接的磁道的串写及串扰。
另外,在这里讲述了由TpFeCo构成的记录层。但也可以是使用稀土类金属-过渡金属合金的磁性薄膜,只要是至少包含Tp、Gd、Dy、Nd、Ho、Pr、Er等稀土类金属材料之一和Fe、Co、Ni等过渡金属的磁性薄膜就行。
另外,讲述了GdFeCoCr的再生层。但也可以是GdFeCoAl或其它的材料成分,或者进而使用这些材料的结构,或者是层叠成多层的结构。
或者进而也可以在记录层的TpFeCo制膜时,通过控制制膜速度、盘基板的转速,从而将Tp和Fe、Co的过渡金属层叠成周期结构的构造。作为这时的层叠周期,通过使其成为至少是2.0nm以下的周期性的层叠结构,从而能够增大记录层的饱和磁化Ms和矫顽磁力Hc之积Ms·Hc。实际上,在1.0nm的层叠周期的记录层中,可以获得4.0×10^(6)erg/cm2这一较大的Ms·Hc值,进而,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式后,在记录50nm以下的微小磁区时,也能够形成稳定的记录磁区,在反复记录再生时,也能够进行信号特性优异的记录再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层的膜厚,是100nm。但并不限于此,如果记录层的膜厚是20nm以上,最好形成40nm~200nm的结构,就能获得同等的效果。
另外,由TpFeCo构成的记录层的居里温度,设定成200℃~400℃,250℃~360℃则更好。但可以按照磁头的特性、光学头造成的温度上升的条件、进而根据环境温度的允许范围,至少设定成150℃以上的温度范围即可。
此外,在这里,磁记录媒体的记录膜的磁特性的变化,还依赖于盘基板或基底层的变化,如果将矫顽磁力、饱和磁化、磁通密度、磁各异向性或包含它们的温度特性等,调整成能够在本发明的磁记录媒体及其记录再生方式中应用的记录层,就能获得同等以上的效果。
此外,盘基板的材料不限于玻璃、铝合金的金属,还可以使用其它的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结晶化玻璃等。
另外,对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磁记录媒体,讲述了利用光聚合物(2P)使盘基板表面具有坑或导向槽的结构。但采用印码器等的方法、直接腐蚀盘基板表面后加工而成的结构、或者直接坑加工、或者将玻璃加热融化后复制从而形成坑也行。或者使用印码器等使光聚合物复制的方法等,还可以使用加工光抗蚀剂原盘后制作的复制器,在盘基板上复制后形成的方法。
进而,采用在盘基板上涂敷的自我组织化的有机微粒上形成记录层的方法时,还可以高密度地记录到微粒的图案的大小为止。进而,如果使微粒具有均匀的特性,使用直径较小的微粒后,就能更加高密度的记录。或者可以是将自我组织化的微粒的形状在盘基板上复制形成的结构。特别是如果在涂敷或复制微粒后进行腐蚀等,可以获得同等的效果。
另外,记录信息的磁道宽度在0.6μm以下的结构,如果是在磁道间距为0.4μm以下的磁道记录媒体上记录记录信息的最短的标记长度在0.3μm以下记录磁畴的结构,其效果就更大。特别是记录磁道小、线记录密度大时,效果更大。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预置坑的深度、大小没有限定。但最好是具有10nm~200nm的范围的深度的预置坑的结构,如果是可以利用磁头检出来自伺服坑、地址坑等预置坑的信号的尽量小的结构,就能够实现同等以上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讲述了表面形状不同的坑或利用磁性记录形成的预置坑,检出地址的方法。但是也可以是使槽或岛蠕动检出地址信息的方法。这时,还能够只使槽或岛中的一个蠕动。
另外,还可以是在盘基板或电介质的基底层之间,形成热传导系数随着照射光的波长而异的热吸收层,控制盘内的温度分布、热传导的结构。
另外,作为电介质层,讲述在盘基板上的SiN、AlTiN、ZnS-SiO2、TaO、AgCu。但还可以是AlTi、AlCr、Cr、Ti、Ta或其它材料的氧化物、或氮化物、或硫类化合物等的II-VI族、II-V族化合物、或者进而是Al、Cu、Ag、Au、Pt等的金属材料、或者是包含它们的混合材料也行。另外,还可以进而将这些材料作为保护膜材料使用。
而且还可以是在保护层中,在Ar或CH4的混合气体介质中使用C靶,利用反应性RF溅射形成由金刚石碳(DLC)构成的固体润滑层的方法。或者还可以采用使用CVD等形成DLC膜的方法,从而形成更加细密的膜的方法。
讲述了或者进而用溅射法形成的非晶形碳的保护层。但是并不局限于此,进而还可以是表面粗糙度Ra小、摩擦系数小、膜强度大的材料。
另外,进而作为外涂敷的保护层,也可以使用由环氧丙烯酸类构成的树脂或氨脂类树脂,通过自旋涂敷形成5μm左右的均匀的膜厚,照射紫外线灯光后硬化,或者通过热硬化形成的方法。
进而,对润滑保护层的涂敷全氟聚醚的结构,可以是用氟类溶剂稀释,采用自旋涂敷或浸渍等均匀涂敷的方法。另外,润滑层材料也可以是在基底的保护层上稳定的材料。
另外,还可以采用平滑性良好的涂敷工序,在本发明的磁记录媒体上,再追加带式抛光处理(tape burnish处理),除去异物、突起等,使表面没有伤痕,从内周到外周端的膜厚均匀分布。
另外,盘基板也可以是两面型。这时,成为在盘基板的两面形成记录层、保护层的磁记录媒体上,从记录层的膜面一侧,一边加热辅助一边进行磁记录再生的方法。另外,在记录再生装置中,最好采用安装能够在记录膜的两面加热辅助的磁头的驱动结构。
进而,还可以采用在两面成膜后,将媒体表面装入带式抛光装置内,一边旋转一边从内周向外周进行带式抛光,从而除去异物、突起的方法。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是在磁记录媒体的信号记录区域,一边加热辅助一边进行磁记录再生的方法,采用在记录时和再生时,温度分布不同的结构,从而能够稳定地记录细微的记录磁区,不使再生信号振幅劣化地大幅度提高记录密度。另外,对周边的温度变化,也能减小串扰,伺服特性也稳定,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优异的磁记录媒体及其记录再生方法。
进而,高密度记录地反复改写时,也能得到稳定的记录再生特性,能够提供信号特性优异的磁记录媒体及其记录再生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装置,具有:使磁记录媒体升温的加热单元,将信号磁性地记录再生到磁记录媒体上的磁头,控制记录再生信息信号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一边通过加热单元使磁记录媒体升温一边记录再生信息信号,而且在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信号再生时,使磁记录媒体的信号记录再生区域的温度分布不同地控制,从而能够稳定地记录细微的记录磁区,不使再生信号振幅劣化地大幅度提高记录密度。另外,对周边的温度变化,也能减小串扰,伺服特性也稳定,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优异的磁记录媒体及其记录再生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磁记录媒体,是在向记录区域照射激光光后加热、磁性地记录再生信息的加热辅助记录再生的磁记录媒体中,至少具有记录层、再生层,将所述记录层记录的信息信号复制到所述再生层上,通过所述再生层的磁壁移动扩大复制磁区,使用磁头磁性地记录再生所述再生层的信号的所述磁记录媒体,所述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层或再生层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吸收系数随所述激光波长而变化的结构或设置保护带的结构的磁记录媒体,在环境温度变化或在记录再生时向记录膜照射激光束之际,也容易使磁记录媒体的记录膜的温度分布变化。其结果,能够稳定地将细微的记录磁区记录到记录层上,利用光束等使记录膜升温,使用GMR头等磁头再生信号时,也具有优异的热耐久性,能够实现信号特性优异的磁记录媒体。另外,对周边的温度变化,也能减小串扰,伺服特性也稳定,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优异的磁记录媒体及其记录再生方法。
因此,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向磁记录媒体的记录膜照射激光束之际,伴随着磁记录媒体的温度上升,微小的记录磁区劣化的问题。也能够解决特别是向记录膜照射激光束之际,伴随着磁记录媒体的温度上升和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记录磁区不稳定,在磁壁的移动的作用下,记录磁畴劣化的问题,以及在磁性地形成伺服坑时,伺服信号的特性也变动或伴随着它记录再生特性下降等问题。
所以,本发明的磁记录媒体及其记录再生方式,在环境温度变化或在记录再生时向记录膜照射激光束磁记录媒体的温度变化之际,也能够稳定地记录细微的记录磁区。其结果,在利用光束等使记录膜升温后,使用GMR头等磁头再生信号时,也具有优异的热耐久性,能够实现信号特性优异的磁记录媒体。
另外,在记录时和再生时,通过温度分布的不同的结构,使用利用磁阻效应的磁头,再生被记录区域记录的信息时,抑制记录区域中的加热读出的区域以外的区域的残余磁化,检出再生信号,成为可以高密度的记录。所以,可以获得能够抑制来自读出区域外的记录区域的串扰,使来自读出区域的记录区域的再生信号的S/N成为良好的效果。
进而,本发明的使用加热辅助的记录再生方法,使用利用磁阻效应的磁头,再生被上述磁记录媒体记录的信息时,可以按照上述记录区域的温度使外加给磁头的偏置电流变化。所以,上述方法能够控制记录区域的组成的离差等造成的磁性补偿温度的偏差,可以获得再生信号的S/N成为良好的效果。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使用加热辅助的记录再生方式后,进而还能够降低来自记录区域的再生信号的跳动值、出错率,能够抑制信号电平的控制系统等的电路的离差造成的不良影响,而且可以获得按照再生状况使再生信号的S/N成为良好的效果。
进而,在照射光后一边使记录膜的温度上升,一边磁记录再生的记录媒体中,也能够使伺服特性稳定,提高可靠性,大幅度地提高盘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后,在高密度地记录再生时,也能获得稳定的再生信号特性。进而,由于在信息磁道的记录磁区形成稳定的形状,所以在记录再生时也能够降低来自邻接磁道的串写及串扰。
本发明的磁记录媒体,可以高密度地记录信息,作为信息积蓄器件、存储器媒体,大有用处。
Claims (29)
1、一种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是利用使磁记录媒体升温的加热单元,一边使所述磁记录媒体升温一边记录再生信息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磁记录媒体的信号记录再生区域的温度分布进行控制,使其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进行控制,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使最大加热温度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之一,向所述磁记录媒体上照射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进行控制,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选择波长不同的光源。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进行控制,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选择数值孔径不同的光源。
6、如权利要求3~5的任一项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进行控制,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选择不同光射出位置。
7、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进行控制,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选择不同光射出口径。
8、如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使来自光源的光通过波导进行照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分别使用记录用波导及再生用波导,照射来自光源的光。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用波导和所述再生用波导,照射时的波导的口径不同。
11、如权利要求9或10任一项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用波导和所述再生用波导的波导材料的光学常数互不相同。
12、如权利要求3~11任一项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记录时或再生时,用脉冲照射光。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使所述光的脉冲宽度,在记录时和再生时不同。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的脉冲的发光时,控制发光时刻,使记录标记的边缘与相位错开。
15、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记录时与再生时,所述磁记录媒体的线速度不同。
16、如权利要求2~15任一项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利用所述加热单元作用下的记录膜的温度分布梯度。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使磁头中心处于所述记录膜的温度分布梯度之中。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使所述信息信号的再生时,与记录时相比,所述磁头附近的所述记录膜的温度分布梯度较大。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在所述信息信号的再生时,使所述记录膜的温度分布的最大位置与所述磁头的位置不同。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记录时,使所述记录膜的温度分布的最大位置在所述磁头的位置的附近。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记录时,使所述记录膜的温度分布的最大位置在所述磁头产生的磁束的中心。
22、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记录时,使记录磁头的位置附近的温度分布梯度,比再生磁头的位置附近的温度分布梯度小。
2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记录媒体,至少具有记录层、再生层;
根据所述再生层的磁壁移动,检出再生信号。
24、一种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使磁记录媒体升温的加热单元、
对所述磁记录媒体磁性地进行记录再生信号的磁头、以及
控制记录再生信息信号的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控制,一边通过所述加热单元使所述磁记录媒体升温一边记录再生所述信息信号,而且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信号再生时,使所述磁记录媒体的信号记录再生区域的温度分布不同。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根据所述磁记录媒体所存储的记录信息,使所述磁记录媒体升温;
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在所述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和再生时,使所述磁记录媒体的线速度不同。
26、一种磁记录媒体,是磁性地记录再生信息信号的加热辅助记录再生方式的磁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
至少具有记录层及再生层,
所述记录层中记录的信息信号,被复制到所述再生层上,
通过所述再生层的磁壁移动,扩大被复制到所述再生层的复制磁区,
至少所述记录层或所述再生层的吸收系数,相应照射光的波长的变化而变化。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磁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记录媒体的光照射面,具有吸收系数随着照射光的波长而异的干涉层。
28、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磁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记录媒体的所述记录层附近,具有吸收系数随着照射光的波长而异的热吸收层。
29、如权利要求26~28任一项所述的磁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具有记录磁道,所述记录磁道的热传导系数不同于所述记录磁道之间的热传导系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225346 | 2004-08-02 | ||
JP2004225346 | 2004-08-02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47021A true CN1747021A (zh) | 2006-03-15 |
Family
ID=35732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5100884889A Pending CN1747021A (zh) | 2004-08-02 | 2005-08-02 | 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记录再生装置及磁记录媒体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535803B2 (zh) |
CN (1) | CN1747021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60674A (zh) * | 2016-01-08 | 2017-07-18 | 株式会社东芝 | 磁记录装置及读入方法 |
CN112530465A (zh) * | 2019-09-19 | 2021-03-19 | 株式会社东芝 | 磁盘装置以及写处理方法 |
CN113540146A (zh) * | 2020-04-22 | 2021-10-22 | 希捷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粒状存储介质的图案化热吸收层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5040612A1 (de) * | 2005-08-27 | 2007-03-01 | Behr Gmbh & Co. Kg | Abgaswärmeübertrager |
WO2007111180A1 (ja) * | 2006-03-29 | 2007-10-04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発熱量制御装置、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磁気ディスク装置ならびに発熱量制御方法 |
US7791839B2 (en) * | 2006-09-14 | 2010-09-07 | 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Netherlands B.V. | Thermally-assisted perpendicular magnetic recording system with write pole surrounding an optical channel and having recessed pole tip |
KR100846510B1 (ko) * | 2006-12-22 | 2008-07-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자구벽 이동을 이용한 정보 저장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US7952906B2 (en) | 2006-12-22 | 2011-05-3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Information storage devices using magnetic domain wall movement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KR101323716B1 (ko) * | 2007-01-03 | 2013-10-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자구벽 이동을 이용한 정보 저장 장치 및 그 동작방법 |
JP2011028822A (ja) * | 2009-06-25 | 2011-02-10 | Sharp Corp | 磁気記録装置及び磁気記録評価装置 |
US8477569B2 (en) * | 2010-02-23 | 2013-07-02 | Seagate Technology Llc | Light source power control for heat 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 (HAMR) |
US8374060B2 (en) * | 2011-03-11 | 2013-02-12 | Tdk Corporation | Thermally-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 method for writing data on a hard disk medium |
JP2015149110A (ja) | 2014-02-06 | 2015-08-20 | 株式会社東芝 |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US9099103B1 (en) * | 2014-10-21 | 2015-08-04 |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 Heat 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 withinterlaced high-power heated and low-power heated tracks |
US11114122B1 (en) * | 2019-03-06 | 2021-09-07 | Seagate Technology Llc | Magnetic devices with overcoat that includes a titanium oxynitride lay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617025B2 (ja) | 1990-08-11 | 1997-06-0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磁気記録媒体とその記録再生方法 |
DE69128504T2 (de) | 1990-08-11 | 1998-07-02 | Sharp Kk |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Wiedergabe von Information auf einem magnetischen Aufzeichnungsträger |
JP3332458B2 (ja) | 1993-04-02 | 2002-10-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光磁気記録媒体 |
EP1426944A3 (en) * | 1993-04-02 | 2008-01-2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magneto-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
JP3568787B2 (ja) * | 1998-09-08 | 2004-09-2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光磁気記録媒体及び再生装置 |
JP4703797B2 (ja) | 1999-01-07 | 2011-06-1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熱アシスト再生方法 |
US6603619B1 (en) * | 1999-01-07 | 2003-08-0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Magnetic storage medium and heat assisted recording and reproduction method |
US6519211B1 (en) * | 1999-04-01 | 2003-02-1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Magneto-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magnetic domain shrinks and disappears |
-
2005
- 2005-08-01 US US11/193,489 patent/US7535803B2/en active Active
- 2005-08-02 CN CNA2005100884889A patent/CN174702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60674A (zh) * | 2016-01-08 | 2017-07-18 | 株式会社东芝 | 磁记录装置及读入方法 |
CN106960674B (zh) * | 2016-01-08 | 2019-03-22 | 株式会社东芝 | 磁记录装置及读入方法 |
CN112530465A (zh) * | 2019-09-19 | 2021-03-19 | 株式会社东芝 | 磁盘装置以及写处理方法 |
CN112530465B (zh) * | 2019-09-19 | 2022-05-31 | 株式会社东芝 | 磁盘装置以及写处理方法 |
CN113540146A (zh) * | 2020-04-22 | 2021-10-22 | 希捷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粒状存储介质的图案化热吸收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60024529A1 (en) | 2006-02-02 |
US7535803B2 (en) | 2009-05-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47021A (zh) | 磁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方法、记录再生装置及磁记录媒体 | |
CN1149558C (zh) | 光记录媒体及对光记录媒体的记录方法 | |
CN1184618C (zh) |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303596C (zh) | 光记录/再现装置和焦点控制方法 | |
CN1257490C (zh) | 信息记录媒体、信息记录方法以及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 | |
CN1574053A (zh) | 记录介质、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 |
CN1320542C (zh) | 光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用于溅射工艺的靶 | |
CN1165040C (zh) | 记录媒体,记录和再现方法以及记录和再现装置 | |
CN1606776A (zh) | 磁光记录介质和其制造方法以及用于对其进行读出的方法和设备 | |
CN1647165A (zh) | 光学信息记录方法、光学信息记录装置和光学信息记录媒体 | |
CN1707642A (zh) | 记录/再现设备、记录/再现方法和信息记录介质 | |
CN1734567A (zh) | 磁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和磁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生方法 | |
CN1494063A (zh) | 磁性记录媒体、其制造方法及磁性记录再现装置 | |
CN1308947C (zh) | 光信息记录介质 | |
CN1922675A (zh) | 磁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磁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装置 | |
CN101034572A (zh) | 光学记录介质及其初始化方法 | |
CN1513180A (zh) | 磁光记录介质 | |
CN1615518A (zh) | 记录装置 | |
CN1178217C (zh) | 光记录/再现设备,光旋转记录介质及该设备设计方法 | |
CN101055737A (zh) | 可记录型信息记录介质及光盘设备 | |
CN100341053C (zh) | 光盘及其记录再现装置以及地址信息管理方法 | |
CN1922674A (zh) | 磁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装置、记录再生方法及记录再生装置 | |
CN1532831A (zh) | 磁性记录媒体及其方法、以及磁性记录装置 | |
CN1647183A (zh) | 光记录媒体、磁光记录媒体、信息记录/再生装置、信息记录/再生方法及磁记录装置 | |
CN1692419A (zh) | 磁光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读出方法和磁记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6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