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36597A - 固相负载型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固相负载型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36597A
CN1736597A CN 200510012597 CN200510012597A CN1736597A CN 1736597 A CN1736597 A CN 1736597A CN 200510012597 CN200510012597 CN 200510012597 CN 200510012597 A CN200510012597 A CN 200510012597A CN 1736597 A CN1736597 A CN 17365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o
supported catalyst
hours
solid
molecular si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1259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军
李忠
鲍卫仁
谢克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 20051001259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36597A/zh
Publication of CN1736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65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一种固相负载型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工程中的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该发明是一种用固相法制备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来讲就是通过高性能球磨设备将载体与活性组分混合研磨,经过微波辐射、焙烧制得固相负载型催化剂。该催化剂能够实现在甲醇氧化羰化法合成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简称DMC)反应中,获得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DMC的时空收率可达0.6~0.9kg/kg·h,DMC的选择性达80%~98%。

Description

固相负载型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固相负载型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固相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工程中的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简称DMC)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绿色化工产品之一,作为中间体可以在诸多领域取代光气、硫酸二甲酯、氯甲烷及氯甲酸甲酯等剧毒或致癌化学品进行羰基化、甲基化、甲酯化及酯交换等有机合成反应;另外由于其优良的溶解性和高含氧量也可作为高品质溶媒和燃油添加剂。由于目前光气法工艺对环境和人员具有严重危害,近年来有关DMC的洁净合成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其中甲醇氧化羰基化法以甲醇、一氧化碳为原料,分别是重要的煤化工产品和煤气化的主要成份,符合我国以相对储量丰富的煤为原料的化工路线;另外,我国煤气化和合成甲醇基础完善、工艺成熟,发展该工艺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早日实现DMC工业化洁净生产是发展煤炭深加工、加快甲醇下游产品开发的一条新途径。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分为液相泥浆法和气相直接法,其中液相泥浆法DMC的收率高,工业化应用前景广阔。美国Dow化学工业公司将活性炭负载金属Cu,Pd等氯化物催化剂用于液相泥浆法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DMC研究,活性和选择性不高;且由于反应过程中Cl逐渐流失,寿命很短,析出的HCl气体还会严重腐蚀设备;通入HCl气体增加催化剂中Cl含量可使催化剂再生,当Cl/Cu接近1时再生活性最高。K.Tomishigo等研究认为,活性炭负载CuCl2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CuCl2转变为碱式氯化铜化合物,如Cu2Cl(OH)3,CuCl2·3[Cu(OH)2]和CuCl2·5Cu(OH)2·H2O等而起催化作用。但随着反应的进行,催化剂表面Cl逐渐流失,铜转化为CuO或过氧氯化铜如Cu2O3/2Cl而丧失活性。
研究发现,添加碱金属或过渡金属氯化物]可以改进催化剂电子环境,提高负载型CuCl2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最新文献报道不同载体的CuCl2/PVP,PdCl2-CuCl2/SiO2和PdCl2-CuCl2/HMS催化剂同样存在Cl的流失问题。事实证明,以CuCl2为主要活性组分的各种负载型催化剂,虽然通过增加助剂或者在反应过程中补充HCl可以改善催化性能,但均不可避免的存在由于Cl流失而导致的催化剂失活和设备腐蚀问题,也是工业化应用难以逾越的瓶颈。
Lamberti等研究认为CuCl和HY,HZSM-5分子筛在高温下发生固体离子交换后,Cu1置换了Brφnsted酸中的H+以绝对优势存在于分子筛中,是气相氧羰法催化合成DMC反应的活性中心,发生如下反应:
         (Ze-:分子筛骨架负离子)
King等制备的Cu(I)Y催化剂活性明显高于CuCl2/活性炭,而且由于Cl离子含量低,催化剂的稳定性大大增加。李忠等对CuCl与HY,HZSM-5和HMCM-41分子筛的固体离子交换条件和催化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创新性获得了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的CuI/MCM-41催化剂,研究结果被多次引用并进行了追踪研究。
申请者应用微波促进固相法合成了系列固相负载型催化剂,研究发现,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载体和制备条件如球磨机转速、时间,微波输出功率、时间、焙烧温度可以提高活性物种的负载量,降低了催化剂体系中Cl的含量。到目前为止,国际上没有用该方法制备固相负载型催化剂,并且在该两种类催化剂上进行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DMC的研究论文和专利文献也未见报道。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固相负载型催化剂及制备方法,目的在于提供制备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合成DMC催化剂的固相方法和条件,通过改进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和优化催化剂的处理条件,发挥活性组分与载体的协同催化作用,改善催化剂的性能,提高活性组分的负载量,降低催化剂体系Cl的含量。通过催化剂活性载体、活性组分与制备条件进行组合,提供一种低腐蚀高效复合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固相负载型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是一种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以H-ZSM5型分子筛、MCM41型分子筛、DASY型分子筛、SiO2、ZrO2、TiO2、SiO2-ZrO2复合氧化物、SiO2-TiO2复合氧化物为载体,氯化亚铜、氯化铜或氯化铜和氯化钯的混合物为活性组分,通过固相法制得的固相负载型催化剂。
上述的一种固相负载型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I、将H-ZSM5型分子筛、MCM41型分子筛、DASY型分子筛、SiO2、ZrO2、TiO2、复合氧化物作为催化剂载体和活性组分氯化亚铜、氯化铜或氯化铜和氯化钯的混合物按照一定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于105-180℃干燥10-16小时,然后放入高性能球磨机,调节转速和时间进行分散研磨;
II、将研磨后的粉体置于坩埚中放入微波炉,调节输出功率和时间进行微波辐射处理;
III、将微波处理后的粉体在氮气气氛下焙烧3-10小时,得到固相负载型催化剂。
上述的一种固相负载型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氧化物是指SiO2-ZrO2复合氧化物或SiO2-TiO2复合氧化物,其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I、在高速搅拌条件下用乙醇、去离子水和乙酸于20~50℃下水解正硅酸乙酯(TEOS)1-5小时形成硅溶胶;将硝酸锆、硝酸氧锆或氧氯化锆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高速搅拌1-2小时,然后与已经制备好的硅溶胶混合继续搅拌直至形成透明的硅锆凝胶,或者在高速搅拌条件下用乙醇、和乙酸水解异丙醇钛和钛酸丁酯1-2小时形成钛溶胶,将钛溶胶和已经制备好的硅溶胶混合继续搅拌直至形成透明的硅钛凝胶;
II、将所得硅锆凝胶或硅钛凝胶放入烘箱内鼓风干燥,最后,在空气下焙烧3-5小时,得到SiO2-ZrO2复合氧化物载体或者SiO2-TiO2复合氧化物。
本发明固相负载型催化剂及制备方法的优点在于:制备工艺简单;过程基本无试剂损耗;污染物排放少;制得的催化剂活性高、稳定性好。通过大量测试发现如下事实:(a)CuCl的负载质量在15%左右活性最高;(b)CuCl固相负载型催化剂在高温焙烧下Cl逐渐从催化剂体系脱除,稳定性逐渐增加,焙烧温度在500-700℃较适宜;(c)CuCl2固相负载型催化剂微波处理时间在12-36小时为宜;(d)固相负载型催化剂在120-140℃测试温度范围内DMC的时空收率可达0.6~0.9kg/kg·h,DMC的选择性达80%~98%。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a)将4g H-ZSM5型分子筛和2gCuCl混合,将混合后的粉体放入烘箱中,设置干燥温度为120℃,干燥10小时;
b)将干燥好的粉体放入球磨机中,调节转速到5000转/分,研磨30分钟;
c)将研磨后的粉体置于坩埚中放入微波炉中,调节输出功率2450MHz,微波辐射处理24小时;
d)将微波处理后的粉体在马弗炉中于550℃N2气氛焙烧3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约5g的CuCl/H-ZSM5固相负载型催化剂。
实施方式2:
a)将4gMCM41型分子筛和1gCuCl2·2H2O混合,将混合后的粉体放入烘箱中,设置干燥温度为180℃,干燥10小时;
b)将干燥好的粉体放入球磨机中,调节转速到5000转/分,研磨50分钟;
c)将研磨后的粉体置于坩埚中放入微波炉中,调节输出功率2450MHz,微波辐射处理16
d)将微波处理后的粉体在马弗炉中于360℃N2气氛焙烧6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约4.8g的CuCl2/MCM41固相负载型催化剂。
实施方式3:
a)将25mL正硅酸乙酯加入到50mL温度为20℃的无水乙醇当中,依次加入6mL去离子水和12.5mL的乙酸,搅拌水解1小时;
b)将3.3mL异丙醇钛加入到6.6mL温度为20℃的无水乙醇当中,然后1.7mL的乙酸,搅拌水解30分钟后,与经预水解的硅溶胶混合再在20℃下搅拌1小时透明溶胶,混合溶胶继续搅拌直至形成凝胶;
c)得到的凝胶在20℃老化48小时形成干凝胶,干凝胶在马福炉空气气氛550℃烧结3小时,得到约9.7g的SiO2-TiO2复合氧化物载体;
d)将9.7gMCM41型分子筛和4gCuCl2·2H2O和0.5gPdCl2混合,将混合后的粉体放入烘箱中,设置干燥温度为180℃,干燥10小时;
e)将干燥好的粉体放入球磨机中,调节转速到5000转/分,研磨30分钟;
f)将研磨后的粉体置于坩埚中放入微波炉中,调节输出功率2450MHz,微波辐射处理10小时;
g)将微波处理后的粉体在马弗炉中于550℃烧结3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约14g的CuCl2-PdCl2/SiO2-TiO2固相负载型催化剂。
实施方式4:
a)将24.7mL正硅酸乙酯加入到50mL温度为20℃的无水乙醇当中,依次加入24.7mL去离子水和12.4mL的乙酸,搅拌水解2小时;
b)将11.83g Zr(NO3)4·5H2OmL溶于200mL温度为20℃的无水乙醇当中,搅拌水解30分钟后,与经预水解的正硅酸乙酯溶胶混合在20℃下继续搅拌直至形成凝胶;
c)得到的凝胶在20℃老化100小时形成干凝胶,干凝胶在马福炉空气气氛550℃烧结3小时,得到约10g的SiO2-TiO2复合氧化物载体;
d)将10g MCM41型分子筛和5g CuCl2·2H2O混合,将混合后的粉体放入烘箱中,设置干燥温度为180℃,干燥12小时;
e)将干燥好的粉体放入球磨机中,调节转速到5000转/分,研磨40分钟;
f)将研磨后的粉体置于坩埚中放入微波炉中,调节输出功率2450MHz,微波辐射处理12小时;
g)将微波处理后的粉体在马弗炉中于400℃烧结3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约14g的CuCl2/SiO2-ZrO2固相负载型催化剂。

Claims (3)

1.一种固相负载型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是一种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以H-ZSM5型分子筛、MCM41型分子筛、DASY型分子筛、SiO2、ZrO2、TiO2、SiO2-ZrO2复合氧化物、SiO2-TiO2复合氧化物为载体,氯化亚铜、氯化铜或氯化铜和氯化钯的混合物为活性组分,通过固相法制得的固相负载型催化剂。
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相负载型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I、将H-ZSM5型分子筛、MCM41型分子筛、DASY型分子筛、SiO2、ZrO2、TiO2、复合氧化物作为催化剂载体和活性组分氯化亚铜、氯化铜或氯化铜和氯化钯的混合物按照一定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于105-180℃干燥10-16小时,然后放入高性能球磨机,调节转速和时间进行分散研磨;
II、将研磨后的粉体置于坩埚中放入微波炉,调节输出功率和时间进行微波辐射处理;
III、将微波处理后的粉体在氮气气氛下焙烧3-10小时,得到固相负载型催化剂。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相负载型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氧化物是指SiO2-ZrO2复合氧化物或SiO2-TiO2复合氧化物,其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I、在高速搅拌条件下用乙醇、去离子水和乙酸于20~50℃下水解正硅酸乙酯(TEOS)1-5小时形成硅溶胶;将硝酸锆、硝酸氧锆或氧氯化锆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高速搅拌1-2小时,然后与已经制备好的硅溶胶混合继续搅拌直至形成透明的硅锆凝胶,或者在高速搅拌条件下用乙醇、和乙酸水解异丙醇钛和钛酸丁酯1-2小时形成钛溶胶,将钛溶胶和已经制备好的硅溶胶混合继续搅拌直至形成透明的硅钛凝胶;
II、将所得硅锆凝胶或硅钛凝胶放入烘箱内鼓风干燥,最后,在空气下焙烧3-5小时,得到SiO2-ZrO2复合氧化物载体或者SiO2-TiO2复合氧化物。
CN 200510012597 2005-06-11 2005-06-11 固相负载型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7365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12597 CN1736597A (zh) 2005-06-11 2005-06-11 固相负载型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12597 CN1736597A (zh) 2005-06-11 2005-06-11 固相负载型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6597A true CN1736597A (zh) 2006-02-22

Family

ID=36079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12597 Pending CN1736597A (zh) 2005-06-11 2005-06-11 固相负载型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36597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1600C (zh) * 2006-04-30 2008-06-04 太原理工大学 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29199A (zh) * 2010-11-15 2011-04-2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无溶剂微波辅助热解法制备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方法
CN102614900A (zh) * 2012-03-08 2012-08-01 天津大学 用于乙醇气相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乙酯的介孔炭负载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6789A (zh) * 2015-12-10 2016-05-04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四氯化硅加氢脱氯制备三氯氢硅的催化剂的方法
CN105797764A (zh) * 2014-12-31 2016-07-27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49189A (zh) * 2019-09-09 2019-11-15 山东德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87794A (zh) * 2018-08-02 2020-02-14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碳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23976A (zh) * 2020-08-31 2020-12-04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双金属改性mcm-41分子筛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50999A (zh) * 2021-09-27 2021-12-07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二氧化硅负载氯化铜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1600C (zh) * 2006-04-30 2008-06-04 太原理工大学 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29199A (zh) * 2010-11-15 2011-04-2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无溶剂微波辅助热解法制备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方法
CN102614900A (zh) * 2012-03-08 2012-08-01 天津大学 用于乙醇气相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乙酯的介孔炭负载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97764A (zh) * 2014-12-31 2016-07-27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36789A (zh) * 2015-12-10 2016-05-04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四氯化硅加氢脱氯制备三氯氢硅的催化剂的方法
CN110787794A (zh) * 2018-08-02 2020-02-14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碳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49189A (zh) * 2019-09-09 2019-11-15 山东德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49189B (zh) * 2019-09-09 2020-09-22 山东德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23976A (zh) * 2020-08-31 2020-12-04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双金属改性mcm-41分子筛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50999A (zh) * 2021-09-27 2021-12-07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二氧化硅负载氯化铜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36597A (zh) 固相负载型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7051585B (zh) 一种具有高效光催化氧化性的复合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12295576B (zh) Cs3Bi2Br9/TiO2钙钛矿异质结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光催化甲苯氧化中的应用
CN110813275A (zh) 一种钛基纳米催化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711577B (zh) 一种PtRu部分嵌入三维有序大孔Ce0.7Zr0.3O2的高稳定性催化剂
CN111905752A (zh) 一种超细钴铈双金属纳米催化剂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方法
CN115445651A (zh) 用于甲烷催化燃烧的纯硅分子筛负载钯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13600202B (zh) 一种分解一氧化二氮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一氧化二氮的分解方法
CN110523414B (zh) 一种担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橡胶促进剂cbs合成中的应用
CN114029053A (zh) 一种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乙二醇制备乙醇酸甲酯中的应用
CN108525695B (zh) 一种二维层状结构的石墨烯/碳氮烯/溴氧铋复合纳米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032697A (zh) 苯羟基化合成苯酚的催化剂及其应用方法
CN107417719B (zh) 一种钛螯合物用作酯交换合成碳酸苯甲酯或碳酸二苯酯的反应催化剂的用途
CN1724159A (zh) 复合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1028995A (zh) 环烷醇和/或环烷酮的制造方法
CN1185196C (zh) 用添加剂制备氧代异佛尔酮的方法
CN1557546A (zh) 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用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18276A (zh) 一种锰氧化物异相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204777B (zh) 一种催化酯交换的方法
CN109772419B (zh) 在限域空间构筑氮化碳基超薄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618469A (zh) 一种负载型氧化锌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3598C (zh) 乙二醇系列单醚类醋酸酯合成中的锆氧化物催化剂
CN117427643B (zh) 一种基于石墨相氮化碳的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709073B (zh) 一种锡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生物质糖制备乳酸甲酯中的应用
CN113731469B (zh) 一种用于催化氧化酯化反应的固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