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2348A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2348A
CN1722348A CNA200510077655XA CN200510077655A CN1722348A CN 1722348 A CN1722348 A CN 1722348A CN A200510077655X A CNA200510077655X A CN A200510077655XA CN 200510077655 A CN200510077655 A CN 200510077655A CN 1722348 A CN1722348 A CN 17223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lectrode unit
equipment according
arc chamber
wav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776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权宰翊
李奎亢
安正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22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23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24Sustain electrodes or sca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24Sustain electrodes or scan electrodes
    • H01J2211/245Shape, e.g. cross section or patter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包括:后基板;前基板;多个障肋,其与后基板和前基板一起限定放电室,设置在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维持电极对,延伸穿过放电室;寻址电极,延伸穿过放电室以与维持电极交叉;第一介电层,覆盖维持电极;第二介电层,覆盖寻址电极;荧光层,设置在放电室中;放电气体,填充在放电室中,其中,维持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单元,设置在与寻址电极交叉的方向;第二电极单元,朝向放电室的中心部分远离第一电极单元设置;第三电极单元,朝向放电室内侧远离第二放电单元设置;第四电极单元,对于每个放电室,其连接第一电极单元、第二电极单元和第三电极单元,第二电极单元形成以使其在面向放电室内侧的方向上是凹的。

Description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本申请要求于2004年6月23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04-0046939号韩国专利申请的利益,该申请全部公开于此,以资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技术,更具体的讲,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近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设备作为用于替代传统阴极射线管(CRT)的设备已经引起了极大的关注。PDP通过产生等离子体因而导致在放电室中产生紫外线来激发形成在放电室中的荧光材料,从而创建可视图像。
PDP设备根据施加到放电室的电压类型可分为直流型和交流型。在直流型PDP设备中,电子直接在暴露于放电室中的放电电极之间运动。另一方面,在交流型PDP设备中,至少一个电极涂覆了介电层,在不需要带电粒子在电极之间直接移动的情况下,就发生等离子体放电。
在直流型PDP设备中,因为带电粒子直接与电极接触和碰撞,所以放电电极通常被严重损坏。由于这个原因,近来较常见的是交流型设备,尤其是采用三个放电电极的交流型设备。
图1是传统PDP设备10的剖面分解透视图。参照图1,PDP10包括上板50和下板60。多个维持电极对12形成在前基板11上,这些维持电极对的每个包括X电极31和Y电极32。多个寻址电极22设置在下板60的后基板21上,并且在大致垂直于X电极31和Y电极32的方向上延伸。
第一介电层15埋藏了维持电极对12,第二介电层25埋藏了寻址电极22。
保护层16(通常为MgO)面向放电室70地形成在第一介电层15上。多个障肋30形成在第二介电层25上并限定放电室70。障肋30防止在放电室70之间电串扰和光串扰,并保持放电距离。红、绿和蓝色的荧光材料涂覆在障肋30的两侧和其上没有形成障肋30的第二介电层25的上表面上。
X电极31和Y电极32分别包括透明电极31a、32a和汇流电极31b、32b。由成对的X电极31和Y电极32及与X电极31和Y电极32交叉的寻址电极22形成的空间是单位放电室70,该放电室70形成了放电单元。透明电极31a和32a由透明的导电材料形成,该材料不会中断从荧光层26产生的光向前基板11的进程(progresss)。透明的导电材料可为氧化铟锡(ITO)。然而,包含ITO的透明导电材料通常比高导电材料如铜或铝的传导性差。因此,如果仅使用透明电极31a和32a来形成维持电极,则由于沿着透明电极31a和32a的长度存在大的电压降而致使该设备的驱动功率增加。另外,电路的响应时间延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由传导性更好的金属形成的窄汇流电极31b和32b与透明电极31a和32a相连。
然而,由于透明电极材料贵并且包括在汇流电极和透明电极的制造中的处理步骤更多,所以采用汇流电极和透明电极的结构需要的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维持电极的PDP,所述的维持电极可产生稳定的放电并可以简单的制造工艺来制造。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包括:后基板;前基板,远离后基板设置;多个障肋,其与后基板和前基板一起来限定放电室并设置在后基板和前基板之间;维持电极对,延伸穿过放电室;寻址电极,延伸穿过放电室以与维持电极交叉;第一介电层,其覆盖维持电极;第二介电层,其覆盖寻址电极;荧光层,设置在放电室中;和放电气体,填充在放电室中,其中,维持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单元,设置在与寻址电极交叉的方向;第二电极单元,朝向放电室的中心部分远离第一电极单元设置;第三电极单元,朝向放电室内侧远离第二放电单元设置;和第四电极单元,其在每个放电室内连接第一电极单元、第二电极单元和第三电极单元,第二电极单元形成以在面向放电室内侧的方向上是凹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后基板;前基板,远离后基板设置;多个障肋,其与后基板和前基板一起来限定放电室,并且设置在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维持电极对,延伸穿过放电室;寻址电极,延伸穿过放电室以与维持电极交叉;第一介电层,其覆盖维持电极;第二介电层,其覆盖寻址电极;荧光层,设置在放电室中;和放电气体,填充在放电室中,其中,维持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单元,设置在与寻址电极交叉的方向;第二电极单元,朝向放电室的中心部分远离第一电极单元设置;第三电极单元,朝向与第二电极单元相反的方向远离第一放电单元设置;和第四电极单元,在每个放电室中,其连接第一电极单元、第二电极单元和第三电极单元,第二电极单元形成以在面向放电室内侧的方向上是凹的。
根据本发明,由于电极形成以在电极中有效地扩散放电,所以可提高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放电稳定性和发光效率。另外,由于电极由相同的材料形成,所以可降低制造成本并可简化制造工艺。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传统PDP的剖面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出放电室的截面图,其中,图1中的PDP的上板旋转90°;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PDP的剖面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3中的障肋和维持电极的形状的平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PDP的修改版本的平面图,该平面图对应于图4中的平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PDP的剖面分解透视图;
图7是图6中的障肋和维持电极的形状的平面图;和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PDP的修改版本的平面图,该平面图对应于图7中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来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特征。每个标题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可具有其它变化,该变化提供另外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3和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交流型PDP设备100。下板160与上板150平行地结合。更具体的讲,PDP 100包括后基板121;前基板111,与后基板121隔开设置;障肋130,其与前基板111和后基板121一起限定放电室170,并设置在前基板111和后基板121之间;维持电极对112,延伸穿过放电室170;寻址电极122,延伸穿过放电室170以与维持电极对112交叉;第一介电层115,其覆盖维持电极对112;第二介电层125,其覆盖寻址电极122;荧光层126,设置在放电室170中;放电气体,填充在放电室170中。
维持电极对112设置在上板150的前基板111上。这时,通常前基板111由玻璃为典型物质的透明材料形成。
每个维持电极对112表示一对形成在前基板111的后表面上用于产生放电的维持电极180和190,维持电极对112相互隔开预定的距离平行排列在前基板111上。每个维持电极对112包括一个X电极180和一个Y电极190。
X电极180和Y电极190分别包括第一电极单元181和191、第二电极单元182和192、第三电极单元183和193、第四电极单元184和194及第五电极单元185和195。
相邻的第一电极单元(或基本线性的元件)181和191相互连接并延伸穿过放电室170。从第一电极单元181和191朝向放电室170的内侧,设置在放电室170中的第二电极单元(或波状元件)182和192相互隔开预定的距离设置并相互平行。从第二电极单元182和192朝向放电室170的内侧,第三电极单元(或基本线性的元件)183和193相互平行设置。这时,包含在每个维持电极180和190中的第二电极单元182和192与第三电极单元183和193分别相互连接并延伸穿过放电室170。
对每个放电室170,设置第四电极单元(或互接元件)184和194,所述的第四电极单元184和194用于分别连接第一电极单元181和191、第二电极单元182和192、第三电极单元183和193。第四电极单元184和194基本上垂直于第一电极单元181和191与第三电极单元183和193设置。
第二电极单元182和192在面向放电室170内侧的方向形成凹面。如图4所述的,第二电极单元182和192具有“V”形的横截面。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PDP 100中,维持电极180和190还可包括一对第五电极单元(或互接元件)185和195,其连接第一电极单元181和191与第三电极单元183和193。第五电极单元185和195设置在每个放电室170的第四电极单元184和194的左右侧并基本上平行于第四电极单元184和194。第五电极单元185和195相对于第一电极单元181和191及第三电极单元183和193垂直地形成。
第一至第五电极单元181、182、183、184、185、191、192、193、194和195分别使用金属窄宽度一体地形成,以增大朝前方向的孔径比。这时,尽管第一至第五电极单元181、182、183、184、185、191、192、193、194和195可由不同的材料形成,但是期望使用相同材料,以便简化制造工艺。另外,第二至第五电极单元182、183、184、185、192、193、194和195可分别以使用透明材料如ITO一体地形成,第一电极单元181和191可使用金属如Cu或Al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电极单元181和191可被用作汇流电极。
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电极单元181、182、183、185、191、192、193、195可分别相对于第四电极单元184和194对称地形成,以便产生稳定的放电。
参照图3,寻址电极122与X电极180和Y电极190交叉地形成在面向前基板111的表面的后基板121上。
寻址电极122形成以产生寻址放电,所述的寻址电极有助于在X电极180和Y电极190之间的维持放电。更具体地讲,寻址电极122降低了用于产生维持放电的放电电压。寻址放电在Y电极190和寻址电极122之间发生。当完成寻址放电时,正离子积聚在Y电极190上,而电子积聚在X电极180上,由此有助于X电极180和Y电极190之间的维持放电。
由一对X电极180和Y电极190与寻址电极122形成的空间形成了单位放电室170,该寻址电极122与X电极180和Y电极190交叉。
覆盖维持电极对112的第一介电层115形成在前基板111上。第一介电层115由电介质形成,所述的电介质可防止在维持放电期间在X电极180和相邻的Y电极190之间的直接通电(electric communication),可防止通过正离子或电子与维持电极180和190之间的直接碰撞而毁坏X电极180和Y电极190,可通过感应电荷来积聚壁电荷。例如,电介质可以是PbO、B2O3或SiO2
另外,保护层116形成在第一介电层115上,保护层116通常由MgO形成。保护层116防止在放电期间由于与正离子或电子的碰撞而致使第一介电层115被损坏,保护层116具有高的透光率,并产生大量的二次电子。
覆盖寻址电极122的第二介电层125形成在后基板121上。第二介电层125由电介质形成,所述的电介质可防止在放电期间由于与正离子或电子的碰撞致使寻址电极122被损坏,并可感应电子。例如,电介质可以是PbO、B2O3、SiO2
障肋130形成在第一介电层115和第二介电层125之间,这些障肋30维持放电距离并防止相邻放电室170之间的电串扰和光串扰。
在图3中,在放电室170中,障肋130按矩阵形状隔开,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只要多个放电室可形成,障肋130可以各种形状形成,例如,开口型障肋形状如带状,封闭型障肋形状如华夫饼(waffle)、矩阵或三角形。另外,封闭型障肋的横截面可为多边形,如在本发明中的三角形、五角形或矩形,或圆形或椭圆形。
红、绿和蓝色的荧光层126涂覆在障肋130的两侧和在其上没有形成障肋130的第二介电层125的前表面上。
荧光层126包含通过接受紫外线而产生可见光的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产生红光的子象素中形成的荧光层126包括Y(V,P)O4:Eu等荧光材料,在产生绿光的子象素中形成的荧光层126包括Zn2SiO4:Mn或YBO3:Tb等荧光材料,在产生蓝光的子象素中形成的荧光层126包括BAM:Eu等荧光材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从气体Ne、He、Xe及其这些气体的混合物中选择的气体填充放电室170并将其密封。
现在将描述PDP 100的操作。
通过在寻址电极122和Y电极190之间施加寻址电压来产生寻址放电。作为寻址放电的结果,选择将产生维持放电的放电室170。
然后,当在选择的放电室170的X电极180和Y电极190之间施加维持放电电压时,通过积聚在Y电极190上的正离子与积聚在X电极180上的电子的碰撞来产生维持放电,并且通过在X电极180和Y电极190之间交替地施加电压来继续放电。
然而,当在X电极180和Y电极190之间产生维持放电时,在具有最小放电间隙的第三电极单元183和193之间开始放电,然后该放电扩散到第二电极单元182和192及第一电极单元181和191。此时,由于在邻近第三电极单元183和193的部分活跃地产生放电,所以放电从第三电极单元183和193快速地扩散到第二电极单元182和192。
然而,由于在第二电极单元182和192与第一电极单元181和191之间的区域远离放电中心,所以从第二电极单元182和192向第一电极单元181和191的迅速扩散可能较难。因此,形成的电极必须确保从第二电极单元182和192向第一电极单元181和191的扩散稳定。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PDP 100中,第二电极单元182和192按向放电室170内侧聚焦的凹状形成。即,第二电极单元182和192与第一电极单元181和191之间的距离在放电空间的中心部分最近,并且随着向放电空间的左右侧部分进行,该距离逐渐变大,在该中心部分上形成了第四电极单元184和194。因此,当放电从第二电极单元182和192向第一电极单元181和191扩散时,放电首先在放电空间的中心部分扩散,在该中心部分放电发生活跃并且第二电极单元182和192与第一电极单元181和191之间的距离是最近的,然后放电在放电空间的两侧部分上扩散。因此,通过第二电极单元182和192的凹状而不需要减少第二电极单元182和192与第一电极单元181和191之间的距离就可获得稳定的放电扩散。
通过降低在放电期间被激发的放电气体的能级,从放电气体中产生紫外线。紫外线激发涂覆在放电室170中的荧光层126,然后通过降低荧光层126的能级来产生可见光,于是,发射的可见光显示图像。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PDP的修改版本的平面图。图5显示了与图4中的障肋130和维持电极180和190对应的障肋130和维持电极180a和190a的形状。一个维持电极180a包括第一至第四电极单元181a、182a、183a和184a,另一个维持电极190a包括第一至第四电极单元191a、192a、193a和194a。这里,为了便于理解,在可能的地方已经使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与先前的图共有的相同的元件以及与在先前附图中采用的组件相似或相同的组件,除了第三电极单元183a和193a以外。
参照图5,具有预定曲率的第三电极单元183a和193a分别形成以向第四电极单元184a和194a的左右两侧延伸。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在于,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三电极单元183和193平行于第一电极单元181和191形成,而第三电极单元183a和193a具有指向放电室170内侧的凸状。因此,由于通过在放电期间相互对应的第三电极单元(波状元件)183a和193a,空间电荷聚集在放电室170的中心,从而有效地产生放电。另外,由于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第二电极单元182a和192a的凸起使得放电从第二电极单元(或波状元件)182a和192a向第一电极单元(基本线性的元件)181a和191a稳定扩散。
第二实施例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PDP 200的剖面分解透视图,图7是图6中的障肋和维持电极的形状的平面图。
参照图6和图7,PDP 200包括上板250和下板260。更具体地讲,PDP200包括后基板221;前基板211,与后基板221隔开设置;障肋230,其与前基板211和后基板221一起限定放电室270,并设置在前基板211和后基板221之间;维持电极对212,延伸穿过放电室270;多个寻址电极222,延伸穿过放电室270以与维持电极对212交叉;第一介电层215,覆盖维持电极对212;第二介电层225,覆盖寻址电极222;荧光层226,设置在放电室270中;放电气体,填充在放电室270中。PDP 200还可包括由MgO形成的保护层216,例如,在第一介电层上。
因为后基板221、前基板211、寻址电极222、第一介电层215、第二介电层225、障肋230、保护层216、荧光层226和放电气体的结构和功能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相应组件至少相似,所以省略对这些组件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以下,将描述第二实施例主要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
维持电极对212设置在上板250的前基板211上。用于产生放电的每个维持电极对212表示一对形成在前基板211的后表面上的维持电极280和290,并且维持电极对212按预定的距离相互平行排列。每个维持电极对212包括X电极280和Y电极290。
X电极280和Y电极290分别包括第一电极单元281和291、第二电极单元282和292、第三电极单元283和293、第四电极单元284和294及第五电极单元285和295。
相邻的第一电极单元(或基本线性的元件)281和291分别相互连接并延伸穿过放电室270。从第一电极单元281和291朝向放电室270的内侧,设置在放电室270中的第二电极单元(或基本线性元件)282和292相互隔开预定的距离设置并相互平行。从第二电极单元282和292朝向与放电室270的内侧相反的方向,第三电极单元(或波状元件)283和293相互隔开预定的距离设置并且相互平行。这时,包含在每个维持电极280和290中的第二电极单元282和292与第三电极单元283和293分别相互连接并延伸穿过放电室270。
在每个放电室270中设置第四电极单元(或互接元件)284和294,所述的第四电极单元284和294用于分别连接第一电极单元281和291、第二电极单元282和292、第三电极单元283和293。第四电极单元284和294基本上垂直于第一电极单元281和291及第二电极单元282和292设置。
第三电极单元283和293面向放电室170的内侧凸出地形成。如图7所述的,第三电极单元283和293的相邻对具有“V”形横截面。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PDP 200中,维持电极280和290还可包括一对第五电极单元(或互接元件)285和295,其连接第二电极单元282和292及第三电极单元283和293,第五电极单元285和295在每个放电室270中的第四电极单元284和294的左右侧基本平行于第一电极单元284和294设置。第五电极单元285和295分别垂直于第一电极单元281和291及第二电极单元282和292形成。
第一至第五电极单元281、282、283、284、285、291、292、293、294和295分别使用金属窄宽度一体地形成,以增大朝前方向的孔径比。这时,尽管第一至第五电极单元281、282、283、284、285、291、292、293、294和295可分别由不同的材料形成,但是在一个实施例中期望使用相同的材料,以便简化制造工艺。另外,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电极单元281、282、284、285、291、292、294和295可分别以使用透明材料如ITO一体地形成,第三电极单元283和293可使用金属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三电极单元283和293可用作汇流电极。
当在X电极280和Y电极290之间产生放电时,在具有最小放电间隙的第二电极单元282和292之间开始放电,并且该放电连续地扩散到第一电极单元281和291与第三电极单元283和293。这时,由于在第二电极单元282和292附近活跃地产生放电,所以放电从第二电极单元282和292稳定地向第一电极单元281和282扩散。因此,快速地实现了放电从第二电极单元282和292向第一电极单元291和292的扩散。
然而,由于在第三电极单元283和293与第一电极单元281和291之间的区域远离放电中心,所以从第一电极单元281和291向第三电极单元283和293的快速扩散可能较为困难。因此,形成的电极必须确保从第一电极单元281和291向第三电极单元283和293的稳定扩散。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PDP 200中,第三电极单元283和293以指向放电室270内侧的凸面形状形成。即,第三放电单元283和293与第一放电单元281和291之间的距离在其上形成第四电极单元284和294的放电空间的中心部分是最近的,并且随着向放电空间的左右侧部分进行,该距离逐渐变大。因此,当放电从第一电极单元281和291向第三电极单元283和293扩散时,放电首先在放电空间的中心部分扩散,在该中心部分放电活跃地发生并且第三电极单元283和293与第一电极单元281和291之间的距离是最近的,然后,放电在放电空间的两侧扩散。因此,通过第三电极单元283和293的凸面形状而无需减小第三电极单元283和293与第一电极单元281和291之间的距离就可实现稳定的放电扩散。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PDP的修改版本的平面图,该平面图对应于图7中的平面图。图8显示了与图7中的障肋230和维持电极280和290对应的障肋230和维持电极280a和290a的形状。一个维持电极280a包括第一至第四电极单元281a、282a、283a和284a,另一个维持电极290a包括第一至第四电极单元291a、292a、293a和294a。这里,为了便于理解,在可能的地方已经使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与先前的图共有的相同的元件以及与在先前附图中采用的组件相似或相同的组件,除了第二电极单元282a和292a以外。
参照图8,具有预定曲率的第二电极单元(或波状元件)282a和292a分别形成以向第四电极单元(或互接元件)284a和294a的左右两侧延伸。与图7中的实施例不同的在于,在图7的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单元282和292以平行于第一电极单元281和291形成,而第二电极单元282a和292a分别具有指向放电室270内侧的凸面形状。因此,由于通过在放电期间相互对应的第二电极单元282a和292a,空间电荷聚集在放电室270的中心,从而有效地产生放电。另外,由于与第二实施例相似的第三电极单元(或波状元件)的凸出使得放电从第一电极单元(或基本线性的元件)281a和291a向第三电极单元283a和293a稳定的扩散。
尽管已经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就其形式和细节进行各种修改。

Claims (41)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障肋,其限定放电室;
多个维持电极对,延伸穿过所述的放电室;
多个寻址电极,延伸穿过放所述的放电室以与所述的维持电极交叉;
其中,每个维持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单元,设置在与所述的寻址电极交叉的方向上;第二电极单元,朝向所述的放电室的中心部分远离所述的第一电极单元设置;第三电极单元,朝向所述的放电室的所述的中心部分远离所述的第二电极单元设置;第四电极单元,在所述的放电室中其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极单元、所述的第二电极单元和所述的第三电极单元,
其中,所述的第二电极单元形成以使其在面向各个放电室的中心部分的方向上是凹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还包括:
后基板;
前基板,远离所述的后基板设置;
其中,所述的多个障肋位于所述的前基板和所述的后基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介电层,其覆盖所述的多个维持电极;
第二介电层,其覆盖所述的多个寻址电极;
其中,荧光层形成在每个放电室的表面上;
其中,放电气体填充在每个放电室中。
4、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障肋,其限定放电室;
多个维持电极对,延伸穿过所述的放电室;
多个寻址电极,延伸穿过所述的放电室以与所述的维持电极交叉;
其中,所述的维持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单元,设置在与所述的寻址电极交叉的方向上;第二电极单元,朝向所述的放电室的中心部分远离所述的第一电极单元设置;第三电极单元,朝向与所述的第二电极单元相反的所述的方向远离所述的第一电极单元设置;第四电极单元,在每个放电室中其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极单元、所述的第二电极单元和所述的第三电极单元,
所述的第二电极单元形成以在面向所述的放电室的中心部分的方向上是凹的。
5、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包括:
多个放电室的阵列;
多个放电电极对,形成在所述的阵列上;
其中,至少一个放电电极包括第一线性元件、第一波状元件和多个互接元件;
其中,所述的第一线性元件通常在第一方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沿通常在所述的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的第一线性元件延伸,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包括在不同于所述的第一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部分;
其中,所述的多个互接元件连接所述的第一线性元件和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至少一个放电电极具有多个通过相邻元件限定的通孔,所述的相邻元件包括所述的第一线性元件、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和所述的至少一个互接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至少一个放电电极的至少一个部分由基本上不透明的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每对放电电极在单一放电室上延伸,其中,所述的对的一个放电电极具有另一个放电电极的镜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设备无需单独的汇流电极也可操作,所述的汇流电极的导电性高于所述的放电电极的导电性。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多个互接元件机械地和电连接所述的第一线性元件和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至少一个放电电极基本上始终等电位的。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第二基本线性元件,沿通常在所述的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的第一线性元件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位于所述的第一线性元件和第二线性元件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第二线性元件位于所述的第一线性元件和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第二波状元件,通常在所述的第一方向上延伸,包括在不同于所述的第一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多个互接元件的至少部分还连接到所述的第二波状元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第二波状元件在所述的第一线性元件和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之间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第一线性元件位于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和第二波状元件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弯曲部分,其中,所述的第二波状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在与所述的第一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上延伸的基本直的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包括至少一个通常在所述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基本线性的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在与所述的第一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上延伸的基本线性的部分。
2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弯曲的部分。
23、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包括:
多个放电室的阵列;
多个放电电极,形成在所述的阵列上;
至少一个放电电极,包括具有多个直通的开口的导电连接的带网格的网状物;
其中,所述的开口具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形状。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至少一个放电电极由基本不透明的材料制成。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多个放电电极中的一对放电电极在单个放电室上延伸。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中,位于单个放电室上的所述的放电电极对基本上相互平行,其中,所述的对的一个具有另一个的镜像结构。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设备没有单独的汇流电极,所述的汇流电极连接到所述的至少一个放电电极并其电阻低于所述的放电电极的电阻。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至少一个放电电极被构建以便电放电从所述的放电室的中心部分向所述的放电室的周围部分扩散。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中,带网格的网状物的导电连接包括第一线性元件和第一波状元件,其中,所述的第一线性元件通常基本上在所述的第一方向,其中,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沿所述的第一方向延伸并包括至少一个相对于所述的第一方向波动的部分,其中,导电连接还包括多个相互连接所述的第一线性元件和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的互接元件。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的互接元件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的第一线性元件延伸。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导电连接还包括通常在所述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基本线性元件。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多个互接元件的至少部分还连接所述的第二线性元件。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位于所述的第一线性元件和第二线性元件之间。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第二线性元件位于所述的第一线性元件和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之间。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导电连接还包括第二波状元件,所述的第二波状元件沿所述的第一线性元件延伸并包括至少一个相对于所述的第一方向波动的部分。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互接元件的至少部分还连接到所述的第二波状元件。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位于所述的第一线性元件和所述的第二波状元件之间。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一线性元件位于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和第二波状元件之间。
39、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包括多个通常在所述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基本直的部分。
4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包括多个以在与所述的第一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上延伸的基本直的部分。
4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的第一波状元件包括多个弯曲的部分。
CNA200510077655XA 2004-06-23 2005-06-22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Pending CN17223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46939 2004-06-23
KR1020040046939A KR100922747B1 (ko) 2004-06-23 2004-06-23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2348A true CN1722348A (zh) 2006-01-18

Family

ID=35447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077655XA Pending CN1722348A (zh) 2004-06-23 2005-06-22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285527A1 (zh)
EP (1) EP1626430B1 (zh)
JP (1) JP4272641B2 (zh)
KR (1) KR100922747B1 (zh)
CN (1) CN1722348A (zh)
AT (1) ATE440374T1 (zh)
DE (1) DE602005016048D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9461B (zh) * 2007-07-05 2012-08-22 Lg电子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板和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86821B1 (ko) * 2005-04-27 2007-02-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 패널
KR100658723B1 (ko) * 2005-08-01 2006-12-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7692387B2 (en) * 2006-03-28 2010-04-06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display panel
US20080259002A1 (en) * 2007-04-19 2008-10-23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KR100863970B1 (ko) * 2007-05-31 2008-10-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4537A (en) * 1982-10-27 1985-11-19 At&T Bell Laboratories Gas plasma display
JP3865029B2 (ja) * 1999-05-11 2007-01-10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ズマパテントライセンシング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N1263068C (zh) * 1999-06-04 2006-07-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JP2001160361A (ja) * 1999-09-21 2001-06-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基板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US6657396B2 (en) * 2000-01-11 2003-12-02 Sony Corporation Alternating current driven type plasma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JP3587118B2 (ja) * 2000-02-24 2004-11-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100891585B1 (ko) 2000-08-18 2009-04-03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가스방전패널
JP2002110049A (ja) * 2000-10-03 2002-04-12 Sony Corp プラズマ表示装置
EP1202319A2 (en) * 2000-10-27 2002-05-02 Sony Corporation Alternating current driven type plasma display
JP2002279905A (ja) * 2001-03-19 2002-09-27 Ne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3688213B2 (ja) * 2001-03-21 2005-08-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電極構造
JP2003007216A (ja) * 2001-06-25 2003-01-10 Ne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27194B2 (ja) * 2001-10-26 2007-12-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基板、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4055489A (ja) * 2002-07-24 2004-02-19 Ne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TWI282107B (en) * 2002-08-09 2007-06-01 Au Optronics Corp Electrode structure of a plasma display panel
JP2003177707A (ja) * 2002-11-05 2003-06-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US7323818B2 (en) * 2002-12-27 2008-01-29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display panel
TWI317965B (en) * 2003-03-07 2009-12-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KR100536215B1 (ko) * 2003-08-05 2005-12-1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TWI278000B (en) * 2003-10-29 2007-04-01 Au Optronics Corp AC plasma display panel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9461B (zh) * 2007-07-05 2012-08-22 Lg电子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板和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26430B1 (en) 2009-08-19
JP4272641B2 (ja) 2009-06-03
KR20050121848A (ko) 2005-12-28
KR100922747B1 (ko) 2009-10-22
JP2006012807A (ja) 2006-01-12
DE602005016048D1 (de) 2009-10-01
ATE440374T1 (de) 2009-09-15
EP1626430A2 (en) 2006-02-15
US20050285527A1 (en) 2005-12-29
EP1626430A3 (en) 2006-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58671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having indented sustain electrode
CN1622259A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722348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JP3443647B1 (ja) 透明電極を必要としないセル構造のpdp
CN1691255A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820344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691254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25423A (zh) 等离子显示板
US7728524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having transverse barrier ribs
CN1731556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67129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83401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70212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85479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83399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KR100670269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CN1848356A (zh) 介电层结构和具有所述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01034649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925094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909146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
CN1744263A (zh) 具有倾斜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KR100581924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20050285531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US20070152580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PDP)
CN1992129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