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1602A - 带有至少一个条纹编织装置的针织机 - Google Patents

带有至少一个条纹编织装置的针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1602A
CN1721602A CNA2005100811638A CN200510081163A CN1721602A CN 1721602 A CN1721602 A CN 1721602A CN A2005100811638 A CNA2005100811638 A CN A2005100811638A CN 200510081163 A CN200510081163 A CN 200510081163A CN 1721602 A CN1721602 A CN 17216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ing
needle
yarn
truipe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811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21602B (zh
Inventor
D·特伦克勒
A·弗拉德
D·蒂施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 GmbH filed Critical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721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1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21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16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26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for producing patterned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54Thread guides
    • D04B15/58Thread guides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Thread-changing devices
    • D04B15/60Thread guides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Thread-changing devices with thread-clamping or -severing devices
    • D04B15/61Thread guides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Thread-changing devices with thread-clamping or -severing devices arranged within needle circle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54Thread guides
    • D04B15/58Thread guides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Thread-chang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26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for producing patterned fabrics
    • D04B9/28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for producing patterned fabrics with colour patterns
    • D04B9/3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for producing patterned fabrics with colour patterns by stri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Pinball Game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机,其包括至少一个设有针织工具(2、3)的托架,一个三角机构,该三角机构有至少一个成圈区域(71)用来移动选中的针织工具(2、3)进入纱线拾取位置,还包括一个条纹编织装置,它用来将选择的纱线喂入被带入纱线拾取位置的针织工具(2、3)。根据本发明,条纹编织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调线装置(73、74),以便被第一或第二调线装置(73、74)选择喂入的纱线(78、79)可以进入被带入成圈区域(71)中的纱线拾取位置的针织工具(2、3)中。

Description

带有至少一个条纹编织装置的针织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针织机以及一种与所述针织机相配的条纹编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多数已知这种类型的针织机中,调线装置设有特定数量的,例如,4个导纱指,以便在包括一个成圈区域和一个调线装置的每一个编织系统中,4根纱线中的任意一根可以喂入针织工具中(例如DE2710045A1,DE2805779A1,DE3129724C2,DE19511949A1)。然而有时,对于条纹织物(有时也被称为裙环图案hooped pattern)有一种趋势,它可以由多于上述给定数量的纱线,也就是例如每个系统5根或更多根纱线制造而来。因此,已经建议调线装置应该设有5个或更多个可选的导纱指。然而,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调线装置要和它只有4个导纱指时的整体宽度一样,则导纱指及其关联部件必须制造得比以前薄。这使得磨损增加并且操作可靠性降低。然而如果,导纱器及其关联部件制造成通常的宽度,就会使得编织系统整个宽度增加。这是不符合需要的,因为由此圆型针织机外围所能容纳的编织系统的数目就会减少。这相比于调线装置只适用于4根纱线的针织机不仅需要重新设计新的机型,而且还导致针织机的性能下降。如果条纹编织功能有时不需要,或者由于要求样式不断改变而又非常需要条纹编织功能时,针织机性能下降尤其不可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设计上述类型的针织机及其调线装置,以便于用具有基本和以前一样设计方案的装置,条纹花型织物可以和以前一样但由数量多于现有调线装置所能工作的纱线数的纱线生产,而不需要设计新的针织机。所述设置还优选应被这样完成,以至于在不使用部分或全部调线装置时,针织机可以相对较高的输出而被操作。
该问题通过权利要求1-16的特征得以解决。
本发明实质上基于这样的思想,即在一台带有多个调线装置的针织机上将两个或更多个调线装置并合到一个共同的条纹编织装置,再将这样一个条纹编织装置和一个指定成圈区域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联合编织系统。特别有益的是,这种设置如此完成,以至于例如,如已知的那样,在多个成圈区域的每一个上安置一个调线装置,如果需要,至少一个成圈区域是不工作的,以便为相邻的成圈区域分配两个或更多个调线装置。由此,一方面可以基于需要,例如,用4根或更多根纱线来制得条纹图案。另一方面,如果需要,带有调线装置的现有针织机可以转换为具有带有多根纱线的条纹编织装置,该条纹编织装置的纱线数目与每一个单调线装置能喂入的纱线数目相比更多。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有益特征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附图说明
现在,借助实施例和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带有调线装置的已知圆型针织机的垂直剖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圆型针织机的示意平面图;
图3是图1和图2所示的圆型针织机的调线装置的前视图;
图4是图3所示调线装置的侧视图;
图5-图9是图3和图4所示带有一个张开或闭合的夹紧装置或夹线装置的导纱指的调线装置的放大的前视图、侧视图以及后视图和横断面图;
图10和图11是图4所示调线装置的、不同操作位置的侧视图;
图12是一个径向外部的前视图,显示了图1所示的圆型针织机的各部件,但是图12的圆型针织机带有一个本发明条纹编织装置,该条纹编织装置包括图3-图11所示、在调线起始点时的两个调线装置;
图13-图15分别是图12所示条纹编织装置的夹带件或接合件的前透视图、后透视图以及平面透视图;
图16是图12所示的本发明条纹编织装置的另一个操作位的视图;
图17是图16所示条纹编织装置从左手侧看的视图;
图18是图12所示的本发明条纹编织装置又一个操作位的视图;
图19显示图18沿XIX-XIX线的截面;
图20显示本发明条纹编织装置的图18所示的操作位置,但从机器中心径向向外观察;
图21和图22是根据本发明条纹编织装置图18和图19所示在纱线放入导纱器中之前不久的视图;
图23是本发明条纹编织装置的图21所示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24是本发明条纹编织装置的图12所示视图的又一个操作位的视图;
图25是图24沿XXV-XXV线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图;
图26是根据图15接合件遇到开启件的平面图
图27是图12所示的本发明条纹编织装置调线完毕后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现在将在被认为最佳实施例的基础上,即一种采用所谓的相对运动技术操作的圆型针织机,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为了这个目的,圆型针织机包括,如图1所示,一个针筒形式的托架1,它绕一个竖直旋转轴可旋转地安装,并且带有舌针2和沉降片3形式的针织工具,这些针织工具沿径向以及轴向上下可移动。针织工具2、3的运动以一种已知方式由被连接到三角箱圆环4上的三角控制,三角箱圆环4固定安装在机器机架内。而且,托架1支撑在托架环5上,托架环5可旋转地安装在底座6上并且借助连接到驱动轴7上的齿轮8旋转。
环形夹具9局部固定地安装在托架1上面的机架的一部分上,一个与托架1同轴的支承环10通过轴承可旋转地安装在环形夹具9上,所述的支承环借助一个也连接到驱动轴7上的齿轮11能够与托架1同步旋转。
至少一个,并且优选许多调线装置12,局部固定地安装在夹具9上,它们具有至少两个并且优选四个导纱指14,由此,通过每个导纱指14,至少1根从供纱筒子上退绕(未详细显示)并且穿过导纱孔16的纱线15,可以放入导纱器17中,以便喂入针织工具2的针钩内。
图2尤其示意性地显示了支承环10和齿轮11,支承环10和托架1(未示出)的旋转轴的参考标记为18。图2中虚线显示的部分设置在如图1所示的支承环10的下面。为了简化视图,这里只显示了两个调线装置12,它们沿旋转轴18周向以小的间隔设置。每一个调线装置12都以已知的方式和一个关联的成圈区域共同形成一个编织系统。在每一个成圈区域,针织工具2、3可以移动到纱线拾取位置以拾取纱线15。自然地,也可以有少于成圈区域的调线装置12。
根据图3和图4,每一个调线装置12包含一个伸长的、基本是立方形的外壳,该外壳包括两个平行的侧板19、20,为了看到外壳的内部,侧板19未在图4中示出。侧板19、20在前下部有一个凹座21,在前上部有肩部22、23,肩部22、23用来将调线装置12连接到夹具9上。外壳的一个纵向轴24(图3)是竖直的,也就是,平行于针织工具2的移动方向并且优选平行于托架1的旋转轴。
在侧板19、20之间设置的螺栓25用来可枢转地安装导纱指14的板形单臂枢轴杠杆26。枢轴杠杆26被弹簧27预拉紧到一个图4中很明显的初始位置。每一个枢轴杠杆26可枢转地连接到一个指定的选择杆28,选择杆28基本平行于纵向轴24设置并且位于枢轴杠杆26的上方。在一个初始位置并且特别在一个将要描述的工作位置,选择杆28的上端向上伸出调线装置12的外壳。每一个选择杆28被弹簧29预张紧,弹簧29使得选择杆28相对于纵向横向枢转,并且相对于图1和图2所示的圆型针织机,弹簧29使得选择杆28径向向内枢转。
齿轮30可旋转地安装在另一个螺栓上,齿轮30和两个平行的齿条31和32处于啮合。图4中齿条31连接到作为控制机构的推动器33的左手侧边缘,齿条32连接到推动器34的右手侧边缘。推动器33的上端向上突出到达调线装置12的外壳外部的一个初始位置。两个推动器33和34通过长圆孔在螺栓35上被可移动地导向。闭合器36的一端以铰接方式连接到推动器33的下端,同时推动器34在其下端优选紧密连接到一个开启机构37上。闭合器36通常被弹簧38径向向外预张紧而靠着止动件47a,尽管闭合器36可以沿顺时针方向并且径向向内反抗弹簧38的张力枢转直到靠在止动件47b上。在一个初始位置,如图4,弹簧38还使推动器33保持在其最高位置并且因此推动器34处于其最低位置。元件30-35包括一个用来共同驱动闭合器36和开启机构37的换向(偏转)齿轮箱。
闭合器36适宜地包括一个沿外壳整个宽度延伸的板,所述板有一个孔,枢轴杠杆26穿过这个孔凸出来。类似地,开启机构37适宜地包括一个角形轮廓(angle profile),其一个分支设计成横向延伸并且跨过所有枢轴杠杆26的杆。
根据图5-9,每一个导纱指14包括一个线性的、杆形指状本体39,它在其端部,图5-9中的最上端,和与其联合的枢轴杠杆26连接。导向套40在指状本体39上可移动。在指状本体39下端具有一个可供纱线15(图1,6,9)穿过的U形槽41,U形槽41下端边沿形成切割刃42(图5)。导向套40在指状本体39的一侧支撑着一个切削元件43,切削元件43与切割刃42相互作用,并且,在相反的一侧,夹紧元件44弹性压靠在指状本体39上。而且,导向套40在切削元件43一侧具有一个和开启机构37(图4)相互作用的突出部45,在夹紧元件44一侧具有一个和闭合器36相互作用的突出部46。
同样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图3-图9的调线装置12带有和需要供给的、不同的纱线15的数量同样多的导纱指14以及选择杆28。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了4个导纱指14和4个选择杆28。
导向套48安装在调线装置外壳的上端(图4),在导向套48中4个控制销49平行于纵轴24以滑动配合方式被控制。而且,导向套48充当推动器33上部的一个滑动支承。每一个控制销49都支撑在四个相配的预选杆50中的一个上,预选杆50可枢转地支承在另一个螺栓51上,并且在图4中基本上水平延伸,也就是,垂直于选择杆28延伸。通过与选择杆50后端接合的弹簧52,选择杆50沿顺时针方向被预张紧在一个初始位置,并且与伸到导向套48外面的、相配的控制销49的下端相接触。预选杆50处于初始位置,前端朝向定位销53,定位销53固定于相关联的选择杆28,并且从这些相关联的选择杆28侧向伸出。
根据图3和图4,在外壳的下部,平行于侧板19和20并且在它们中间设置有部分覆盖凹槽21的许多导向板54。这些导向板54在导纱指14绕枢轴旋转时充当横向、无卡嗒声的引导,并且如果需要,可以额外设有下凹槽55,以便圆型针织机正在编织的纱线15放入其中。
如图1和图2所示,特别是,在旋转支承环10上安装有一个选择装置56,它有与导纱指14和控制销49数量相当的许多控制磁铁57,所述的控制磁铁57根据控制销49径向偏置。控制磁铁57设计成,例如,螺线管,并且每一个都配置有一个可以沿水平方向以及沿径向往复移动的推杆58,所述的推杆58以一种铰接方式与杠杆59连接,杠杆59延伸穿过支承环10下面区域的槽并且在那里支撑有一个控制三角60,杠杆59然后通过一个在其中部连接到支承环10上的螺栓61支撑枢转。控制三角60如此安置在径向,例如,以便推杆58在关联控制销49的动作区域的上面和区域内延伸,推杆58后退出关联控制销49的动作区域。由此,在支承环10与托架1一起沿箭头v方向旋转时(图2),总是只有那些已通过相应控制磁铁57的控制被选中的控制三角60进入相关控制销49的动作区域内。
进一步来说,图2特别显示了三个转换三角63、64和65,它们安装于支承环10的下侧。转换三角63在旋转方向(箭头 V)的前面但跟随在选择装置56后面的前端分配给选择杆28(图4),其后的转换三角64分配给推动器33,最后的转换三角65也被分配给选择杆28。最后,在图2中,示意性地显示了一个连接到支承环10上的镶嵌装置或衬垫装置66,所述的衬垫装置66以已知方式捕捉由导纱器17的腹板17a上面的选中的导纱指14放入的纱线15(图3),并且把它可靠地放置在导纱器17的腹板17a后面形成的一个狭缝17b中。特别如图1显示的那样,衬垫装置66连接到与支承环10相连的臂67上,并且在针织工具2的针钩的上方和后方被紧密握持。
所述圆型针织机的动作模式现在将会基于图1-图11作更详细的描述,籍此,额外标记了字母a的元件被分配给一根新放入的纱线15a,那些额外标记了字母b的元件被分配给一根仍旧正在处理的旧纱线15b。
在图3和图4中,假定四根纱线中的纱线15b正在编织并且放入到针织工具2的针钩内。因此,纱线15b在图4中(还参看图6)放置于一个看不见的导纱指14的开口凹槽41内以及位于相关的导向板54的凹槽55内。所有其它纱线如同在图4中(还可参看图9)的纱线15a那样位于同样的夹紧位置。
如果发生调线,例如,纱线15a发生调线,在支承环10旋转时,首先相关的控制磁铁57(图1)被驱动,并且因此与之耦合的控制三角60处于相关控制销49的上面。支承环10进一步旋转时,就会产生这样的后果,控制销49被控制三角60向下逐渐推动,而且相关的预选杆50沿逆时针方向枢转,并且预选杆50的末端上升离开相关选择杆28的定位销53的表面。通过这种方式,弹簧29现在使选择杆28逆时针旋转到一个工作位置,以便选择杆28上端放置在转换三角63(图2和图10)的区域中。由此,准备好纱线23的选择。
图10还显示了在支承环10进一步旋转时,转换三角63利用其向下扩展的部分作用于位于工作位置的选择杆28a并且向下推动它。通过这种方式,调线启动了,一方面,相关的导纱指14a借助枢轴杠杆26a顺时针枢转(图4)进入工作位置,并且另一方面,在到达控制三角60的末端后,预选杆50a以及控制销49a通过弹簧52a导回进入初始位置。导纱指14a的枢转带来以下后果,相关指状本体39a的下端从一个相对于针织工具2径向向外的初始位置转动到一个位于针织工具2针钩背部的径向上的后面和针钩上方的工作位置。因此,在图10中,引导旧纱线15b的指状本体39b现在也是能看得见的。通过枢轴杠杆26a的枢转,闭合器36同时从止动件47a上抬起并且放置靠在止动件47b上。在这个位置,闭合器36的下自由端正对导向套40b的突出部46b放置。而且,导纱指14a基本上是竖直的,并且如此放置以便开启机构37放置于突出部45a的下方。在纱线15a之前已设置了扫刷插件66。
当支承环10进一步旋转时,扫刷插件66抓取被导纱指14a握持的新放入的纱线15a,并且用向下倾斜的三角66a将其深压入导纱器17的V形狭缝17b中(图3),如此,象纱线15b一样,纱线15a被抬升的针织工具2的针钩抓取。通过这种方式,两根纱线15a、15b在调线区域中同时被编织。
支承环10进一步旋转,转换三角64逐步进入推动器33的上端区域(图11),如此推动器33和闭合器36一起被转换三角64的一个向下倾斜部位向下压,同时推动器34和开启机构37一起向上提升。通过这种方式,一个方面,旧纱线15b被切断并且夹紧(还参看图9)。另一方面,新纱线的15a的夹紧端被开启机构37放开。由此完成调线,并且现在只有新纱线15a被编织。通过合适地确定闭合器36或开启机构37与相关突出部46b或45a之间间隔的尺寸,可设置各个纱线被切割、夹持或放开的精确的时间点。
支承环10进一步旋转,根据图2,接下来要到达转换三角64的末端,籍此在弹簧38的作用下,推动器33和34移动回到它们图4的初始位置,并且同时,闭合器36从止动件47b处向回枢转至止动件47a处。此后,也到达转换三角63(图2)的末端,这样,在弹簧27a的作用下,枢轴杠杆26a和选择杆28a向回枢转进入图4的初始位置。
最后,转换三角65(图2)进入选择杆28a的上端区域,并且使得选择杆28a在横向旋转(未示出),而且逆弹簧29a的力又进入图4的初始位置,籍此,选择杆28a的定位销53在相关预选杆50端表面的后面闭锁,由此,所有部件的开始状态回复了。
基于图1-图11描述的这种类型的圆型针织机和调线装置以及它们的运作方法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尤其从文献DE3311361C2、DE3348030C2和DE19511949A1可知,为了避免进一步描述细节,参考这些文献作为本公开的主题的一部分。
从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开始,根据本发明,建议在一个条纹编织装置上并合至少两个调线装置,现在参考附图12-27更详细加以描述。
图12显示,示意性地拆除圆型针织机针筒的外壳后,多个例如舌针形式的针织工具2和3,在它们之间设置有一些按照相对运动技术工作的沉降片。而且,显示出了一个成圈区域71,在这个区域中针织工具2和3通过织针三角(未显示)运动,并且在最初先进入一个位置拾取纱线。为此,针织工具2以已知方式被提升,并且针织工具3径向向内枢转,于是,为了形成线圈,针织工具2和3沿轴向作相对运动,这如同通常的相对运动技术。
参考标记72标示调线区域,此区域内至少一些针织工具2被省略,并且此区域用来完成纱线的调换,这将通过下面的描述变得清晰。进一步,图12显示了所述类型的两个调线装置73、74,它们在编织方向相邻,用箭头 V显示的编织方向是托架或针筒1在编织过程中的移动方向。首先到达编织方向上的调线区域72的调线装置73将会在下面被作为第一调线装置,而另一调线装置74将会被作为第二调线装置。根据本发明,如此实现布置,被带入成圈区域71的纱线拾取位置的针织工具2、3可以选择性地处理来自第一调线装置和/或第二调线装置73、74的纱线,以便两个调线装置73、74成为给成圈区域71指定的同一条纹编织装置的元件,并且条纹编织装置和成圈区域71一起构成圆型针织机的编织系统。对比于其它一般技术,在第一调线装置73处没有工作成圈区域存在。
图12还显示了一个装配环75,它在图1中也可以看到,并且被固定到夹具9上,导纱器17在成圈区域71内与它相连。第二调线装置74直接位于导纱器17的前方,也就是,基本上位于成圈区域71,同时第一调线装置73在成圈区域71的前面,并且有益地在编织方向上也位于第二调线装置74的前方。
图12-图27只是大概示意性地显示出了调线装置73、74。它们被设计得类似于图1-图11的调线装置12,并且每一个都设置有,特别是,与导纱指14相应的四个导纱指76a-76d和77a-77d。对于调线装置73、74,有一个导纱指,例如76d和77d是不用的,也就是,不穿纱线,而其它导纱指每一个都用来喂入一根纱线78a-78c和79a-79c。不使用导纱指76d、77d的原因在下面解释。
最后,图12显示了圆型针织机在可能的调线发生之前不久的一个位置。可以看出来,这里调线区域72位于在第一调线装置73的前面不远处。在显示的时点,导纱指77c将其纱线79c(粗体显示)导向针织工具2、3,为此示意性显示的、根据图5-图9设计的夹紧元件80c,是张开的,而所有其它纱线78、79是被夹紧的。衬垫装置66在调线区域72中也是看得见的(也参看图2)。
根据图1位于针织工具或织针2背面的衬垫装置66设置有一个图13-图15所示的接合件或夹带件81,它用来将由第一调线装置73带来的纱线78传送到导纱器17。在这个实施例中,接合件81设计成一个独立工作的夹线装置,其由多重弯曲弹簧丝或弹簧带制成。如图1所示,衬垫装置66设置在针织工具2形成的圆内,接合件81位于衬垫装置66朝向离开针织工具2的背部方向的一边。接合件81特别有一个包括夹紧件81a的自由端(图15),夹紧件81a和衬垫装置66的内壁66b一起形成一个V形喂入缝隙82,并且在一个向后的部位形成一个夹紧缝隙83,此向后部位以弹性方式靠着衬垫装置66的壁66b。另外,接合件81随着衬垫装置66在针织工具2、3和调线装置73、74之间移动。
下面通过例子描述,为了从来自第二调线装置74的纱线79c到来自第一调线装置73(图16)的纱线78c(黑体显示)的调线,导纱指76c最初枢转进入图10和图17显示的工作位置,因为选择装置56(图1)的相关控制磁铁57就在这时开动。为了避免不清楚,在图17中导纱器17被省略,并且仍然正在成圈的旧纱线79c显示为直到其导纱孔16为止。由于导纱指76c的枢转,仍旧夹紧的纱线78c现在沿径向延伸至针筒轴,其一部分78d(图17)在纱线78c的导纱孔和导纱指76之间延伸,也就是,这个部分78d在针织工具2、3上面一定高度处横向延伸越过所述的针织工具形成的圆,因此,纱线78c也位于衬垫装置66和接合件81的动作区域内。同时,这些元件和调线区域72一起移动得更靠近第一调线装置73(图16)。
接合件81沿箭头 V方向进一步运动,最终横向延伸的纱线部分78d这样被传递,先经过喂入缝隙82(图15),然后经过夹紧缝隙83,在夹紧缝隙83中被夹紧并被紧紧握持,接着在接合件81进一步运动时,纱线部分78d被向前传送,如图18-20所示。这里,调线区域72、衬垫装置66和接合件81位于两个调线装置73、74之间的中间位置。
基于图2所述的转换三角64根据本发明被设计成为,在纱线部分78d(图17)已经被接合件81牢牢地抓取时,转换三角64作用于推动器33(图4),并由此也作用于闭合器36和开启机构37。上述动作以同一方式准确发生,就像在第一调线装置73所在的区域也提供有一个成圈区域。因此导纱指76c的相应于夹紧元件44(例如图6)的夹紧元件84c(图18)张开以释放新纱线78c的、仍旧夹紧的末端78e(图20),如图18所示,而未选中的导纱指76a、76b的相应的夹紧元件保持在夹紧位置。纱线78c因此可以在接合件81进一步输送时从相关的供纱筒上自由退绕。
接下来的过程中(图21-图23),来自第一调线装置73的纱线78c的部分变得更加长,并且被接合件81带到离成圈区域71内的导纱器17更近的地方。衬垫装置66的下边缘66a现在也在此过程中(图21)变得能起作用,以保证纱线78c被导向导纱器17的腹板17a的上方,然后放入狭缝17b中。这个功能基本上和来自第二调线装置74的纱线被重新喂入针织工具2、3中(图10、图11)的这一功能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其中纱线78c不再位于它的导纱指76c的夹紧元件84c中,而是被图10和图11中看得见的位置处的接合件81相对于针织工具2形成的圆被横向拉紧。
纱线78c导入导纱器17的狭缝17b中后,调线区域72也已经到达导纱器17或成圈区域71(图24)。因此,除了旧纱线79c,新纱线78c现在也被喂入位于调线区域72中可用的并且在成圈区域71内移动进入调线位置的针织工具2、3中,并且优选被所述的针织工具编织成线圈。
因为在所描述的调线装置12中(图1-图11),四根纱线15中的一根总是被喂入针织工具2、3,这将会带给本发明的装置这样的后果,一根纱线也将从第二调线装置74被喂入,即使纱线(例如78c)应该实际上只被第一调线装置73输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调线装置74的导纱指77d和调线装置73的相应的导纱指76d(图12)没有纱线,并且因此不具有该功能。因此在上述描述的情况下,在调线区域72到达第二调线装置74之前,在选择装置56的相关控制磁铁57的帮助下,导纱指77d被选中。由此产生这样的后果,一方面,当调线区域72和转换三角64经过第二调线装置74时(图12),导纱指77d空动,另一方面,导纱指77c运送的纱线79c被切断并且夹紧。一旦调线区域72经过了调线装置74,由此由旧纱线79c产生的末端79e(图25)因此就也被调线区域72的针织工具2、3运送。
一旦新纱线78c被安全喂入调线区域72的至少一个并且优选多个针织工具2、3中,它最终必须被接合件81放开。因为接合件81设计为一个弹性夹线装置,在调线区域72沿箭头 V方向进一步移动时,纱线末端78e原则上被自动拉离夹紧缝隙83(图15)。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如图24所示,纱线末端78e相对严重地在导纱器17的狭缝17b中偏斜,为此,本发明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导纱器17沿编织方向的后方设置一个用于使接合件81自动打开的开启件85(例如,图21、图25)。开启件85包括,例如,一个基本上平行于针织工具2的开启杆85a,它设置在接合件81的喂入缝隙82的动作区域内。如果接合件81靠近开启件85,然后开启杆85a自动进入喂入缝隙82中,并且立刻不久,进入紧随其后的夹紧缝隙83中,籍此,夹紧件81a以弹性方式被推离衬垫装置66的相关壁66b,纱线78c被放开。通过这种方式,不但纱线78c拉离出接合件81容易了,而且能保证纱线78c在调线过程中被轻柔处理且没有严重的张力载荷。在具有许多编织系统时,根据图27适当地连接到相关的导纱器17上的那种类型的一个开启件85,存在于每一个编织喂纱系统中。
由此,所描述的从来自第二调线装置74的纱线到来自第一调线装置73的纱线之间的调线完成了(图27)。
如果从来自第二调线装置74的纱线例如79c到来自同一调线装置74的另一根纱线例如79a之间调线,那么这个过程如同基于图1-图11进行的上述描述。通过其下边缘66a,衬垫装置66简化新纱线79a进入导纱器17的狭缝17b中,同时,接合件81在这样一个调线过程中不干扰,即使它应该短时间内以上面所述的方式抓取新纱线79a。
调线时,从例如来自第一调线装置73的纱线78c到来自同一调线装置73的另一纱线例如78a,这个过程原则上也如在图1-图11的基础上进行的上述描述。然而,为了与之区别,新纱线78a不立即被喂入调线区域72的针织工具2、3中,而是最先被接合件81抓取,然后通过它传送,根据图12-图27以及上述描述,到达成圈区域71,并且只有那时才喂入调线区域72的针织工具2、3中。为了避免在上述过程中,在新纱线78a喂入调线区域72中的第一针织工具2、3中之前旧纱线78c已经被切断并且夹紧,这会使得编织的织物出现错误,转换三角64(图2)和换向齿轮箱30-35(图4)的杠杆率被如下改变。如图2所示,转换三角64设置有一个前导三角部位64a,该前导三角部位64a最先将推动器33(图11)向下推动一点,并直到足以使得纱线78a一旦可靠夹持在接合件81中,运送新纱线78a的导纱指76a的夹紧元件84a(图24)就张开。如此选择杠杆率以便运送旧纱线78c的导纱指76c在此时还没有执行夹紧和切割功能。另一方面,转换三角64(图2)的在后三角件64b被如此设计,以便当调线区域72到达成圈区域71并且至少一个针织工具2已经安全地钩取了新纱线78a时,推动器33的完全压下和由此产生的切割和夹紧程序只在运送旧纱线78c的导纱指76c中执行。由此确保可以用需要的纱线张力处理旧纱线78c,直到它至少被调线区域72的一个针织工具2、3抓取,并且优选形成一个线圈。从而可以容忍旧纱线78c的有些长的纱线端78e。
如果,最终,从来自第一调线装置73的纱线例如78c到来自第二调线装置74的纱线例如79b之间发生调线,这个过程如下所述。在选择装置56的帮助下,最初选中没有携带纱的第一调线装置73的导纱指76d,然后选中携带纱线79b的第二调线装置74的导纱指77b。选择导纱指76d没有结果,因为它的夹紧元件如果之前还没有张开,在此时也会张开。由于基于先前的例子描述的转换三角64的设计,导纱指76c的夹紧元件84c(图24)也仍然没有启动,以便旧纱线78c仍然喂入针织工具2、3中。当调线区域72到达成圈区域71,一方面,借助转换三角63和64,新纱线79b的导纱指77b枢转进入工作位置并且,另一方面,相关的夹紧元件80b(图24)张开。由此,新纱线79b以基于图1-图11描述的方式也喂入调线区域72中的针织工具2、3中。最后,在这时,三角部位64b已经到达第一调线装置73处,如上所述,旧纱线78c被夹紧元件84c切断并且夹紧。
通过本发明可以,在同一成圈区域71,选择处理来自两个相邻的调线装置73、74的纱线78、79。由于基于图1-图11描述的调线装置73、74的实施例,条纹花型可以用四种颜色的六根纱线织成。如果在第一调线装置73之前在编织方向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三调线装置,可以以相应的方式选择九根或更多根纱线编织条纹。各个旧纱线分别被切断和夹紧后针织物所承载的纱线端头的长度可能会限制这种选择,尤其是由于上面所述的转换三角64造成的切断和夹紧功能的延误也可能会限制这种选择,并且也可能当调线只在第二或第三调线装置74的纱线之间进行时也限制这种选择。
如果,代替这种所述的调线装置,使用也可以喂入四根纱线的其它调线装置,但其可以通过除了生成一个空的导纱指(例如76d、77d)以外的其他方式不工作,则使用两个调线装置,可以选择八根不同的纱线编织条纹。可以清楚地看到,代替所述的调线装置,可以使用带有两个、三个、或多于4个导纱指的其它调线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圆型针织机被如此设计,在每一个调线装置73、74处都有一个成圈区域71,调线装置73、74通过交换三角件并在转向件的帮助下或通过其它方式,可以可选地被带入一个贯通的位置,或被带入一个使得针织工具2、3类似于成圈区域71似的移动进入纱线拾取位置的位置。圆型针织机然后可以根据需要操作,类似于图1-图11以最大的输出并且很少的调换纱线运转,或者,类似于图12-图27,以减小的输出但是大量的调换纱线运转。如果没有使用调线装置,圆型针织机将能够以数量相应于现有调线装置数量的编织喂入系统运转。最终,对于每一个编织系统,可以单独地决定应该分配给它零个,只有一个,或多于一个调线装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优势在于:包括至少两个调线装置73、74的条纹编织装置的不同部件也可以被改型而用于针织机,并且可以以改型用全套工具的形式生产和供应。这特别应用于带有如图1-图11调线装置的圆型针织机,并且特别应用于此圆型针织机仅要被改型为用于织造具有四种颜色以上的条纹花型。
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其可以以许多方式实施。尤其是对于调线装置的不同部件而言,特别是闭合器36和开启机构37以及切断和夹紧元件43、44。而且,可以提供设计不同的换向齿轮箱和调线装置,它们的切断和夹紧部件以除了所述换向变速箱以外的其它形式被启动。为了调节它们被启动的时间间隔,将开启机构和/或闭合器例如在槽、可调螺钉、偏心轮和类似元件的帮助下,以可调的方式安装。也可以理解,可以提供其它的,特别是机械的提花装置(patterndevices)来代替控制磁铁57。进一步,本发明不局限于所述的圆型针织机,而是可以类似推导出用于带有固定针床和来回移动的三角座滑架的平织机,或者用于带有固定的针筒和循环三角部件圆环的圆型针织机。类似于图12所示箭头 V方向的编织方向然后可以是三角座滑架或三角部件圆环移动的方向。更进一步,以类似已知圆型针织机(特别参看DE19511949A1)的方式,在具有针筒和针盘的圆型罗纹针织机上实现本发明是可能的,并且将衬垫装置66和接合件81连接到至少一个被插入针盘一个槽中的支承板是可能的。接合件81代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但是也可以不那样设计,这一点是清楚的,因为,例如它可以被制成为一个分离的元件并独立于衬垫装置66,并被如此安装或设计,以便夹紧步骤不会自动发生,而是类似于在一个附加的并且或许可控的元件的帮助下通过开启件85的打开。在成圈区域71处也可能总是使所有的或只有选中的针织工具2、3进入纱线拾取位置,并且可能使用除了那些所示的以外的针织工具,特别是,例如,使用滑针(slide needle)或复合针代替舌针或者使用一般的握持沉降片(holding-down sinkers)或脱圈沉降片(knock-down sinkers)代替沉降片3。最后,应该明白除了已经显示和描述的那些以外的不同的特征可以组合使用。

Claims (25)

1.一种针织机,包括至少一个设有移动针织工具(2,3)的托架(1),
一个带有至少一个成圈区域(71)的三角机构(4),该成圈区域(71)用来移动选中的针织工具(2,3)进入纱线拾取位置,
和至少一个为成圈区域(71)指定的条纹编织装置,该条纹编织装置有一个调线装置用来将选中的纱线喂入被带入纱线拾取位置的针织工具(2,3)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纹编织装置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调线装置和一个第二调线装置(73,74),以便可以任选地将来自第一、第二调线装置(73,74)的纱线(78,79)喂入被带入成圈区域(71)中的纱线拾取位置的针织工具(2,3)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调线装置(73,74)沿编织方向依次相邻设置,以便第一调线装置(73)在编织方向上位于选中的成圈区域(71)之前,并且第二调线装置(74)基本上位于选中的成圈区域(71)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该针织机设计为圆型针织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托架(1)绕旋转轴(18)可旋转地安装,并且三角机构(4)和所述条纹编织装置固定设置在托架(1)的外围。
5.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纹编织装置指定有一个接合件(81),来自所述第一调线装置的纱线可以通过该接合件(81)运送至成圈区域(7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接合件(81)连接到支撑环(10)上,支撑环(10)和托架(1)绕旋转轴(18)可旋转地安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接合件(81)包括一个用来抓取至少来自第一调线装置(73)的纱线(78)的夹线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装置包括一个能自动夹紧纱线(78)的弹性夹紧件(81a)。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夹线装置打开的开启元件(85)位于成圈区域(71)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开启元件(85)固定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调线装置(73,74)都具有至少两个可在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来回枢转的导纱指(76,77),每一个导纱指(76,77)都和选择杆、与导纱指(76,77)相配的切断和夹紧元件(80c,84c)以及驱动切断和夹紧元件(80c,84c)的开启机构和闭合器运转相连;并且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来选择所述选择杆的选择装置(56)和至少一个用来驱动开启机构和闭合器的转换三角(64)。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机构和闭合器均可由受控于转换三角(64)的换向齿轮箱(30-35)驱动。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导纱器(17)位于成圈区域(71)中,接合件(81)形成于镶嵌装置(66)上,镶嵌装置(66)将选中的纱线(78,79)放入导纱器(17)中。
14.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该针织机设计成圆型罗纹针织机,具有带有针槽的针筒和针盘,针槽用于接纳针织工具(2,3),接合件(81)连接到至少一个插入其中一个针槽中的支承板上。
1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该针织机有多个成圈区域(71),每一个成圈区域(71)都指定有一个调线装置(73或74),通过使得分配给编织方向上的条纹编织装置的第一个调线装置(73)的那个成圈区域(71)不工作,至少一个成圈区域(71)和包括两个相邻的调线装置(73,74)的条纹编织装置相结合而成为一个针织系统。
16.用于圆型针织机的条纹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条纹编织装置按照权利要求1、2、3或4中的至少一个设计。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条纹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条纹编织装置被设计成针织机改型用全套工具。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条纹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条纹编织装置设置有一个接合件(81),从第一调线装置(73)喂入的纱线通过该接合件(81)可以转送至成圈区域(71)。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条纹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合件(81)包括一个用来抓取至少来自第一调线装置(73)的纱线(78)的夹线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条纹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装置包括一个可以自动夹紧纱线(78)的弹性夹紧件(81a)。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条纹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使得夹线装置张开的开启元件(85)位于成圈区域(71)中。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条纹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启元件(85)固定设置。
23.如权利要求16-22中之一所述的条纹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调线装置(73,74)都具有至少两个可在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来回枢转的导纱指(76,77),每一个导纱指(76,77)都和选择杆、与导纱指(76,77)相配的切断和夹紧元件(80c,84c)以及驱动切断和夹紧元件(80c,84c)的开启机构和闭合器运转相连;并且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来选择所述选择杆的选择装置(56)和至少一个用来驱动开启机构和闭合器的转换三角(64)。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条纹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机构和闭合器均可由受控于转换三角(64)的换向齿轮箱(30-35)驱动。
25.如权利要求18-22中之一所述的条纹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纱器(17)位于成圈区域(71)中,接合件(81)形成于镶嵌装置(66)上,镶嵌装置(66)将选中的纱线(78,79)放入导纱器(17)中。
CN2005100811638A 2004-06-30 2005-06-29 带有至少一个条纹编织装置的针织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216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4032270A DE102004032270A1 (de) 2004-06-30 2004-06-30 Strickmaschine mit wenigstens einem Ringelapparat
DE102004032270.8 2004-06-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1602A true CN1721602A (zh) 2006-01-18
CN1721602B CN1721602B (zh) 2012-03-07

Family

ID=34993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8116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21602B (zh) 2004-06-30 2005-06-29 带有至少一个条纹编织装置的针织机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073355B2 (zh)
EP (1) EP1612311B1 (zh)
JP (1) JP2006016747A (zh)
KR (1) KR101022188B1 (zh)
CN (1) CN1721602B (zh)
AT (1) ATE402280T1 (zh)
DE (2) DE102004032270A1 (zh)
ES (1) ES2311184T3 (zh)
SG (1) SG118347A1 (zh)
TW (1) TWI306481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2859B (zh) * 2009-02-13 2010-12-08 惠安金天梭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防止调线机织针损坏的方法及带纱刀结构
CN102011263A (zh) * 2009-09-08 2011-04-13 Sipra专利发展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具有横条花纹的针织物的方法和针织机
CN101922084B (zh) * 2009-06-16 2012-01-04 洪荣豪 圆编机的带纱器
CN101255631B (zh) * 2007-02-26 2012-02-29 株式会社福原精机制作所 添纱编织方法及其所用的编织部件
CN101680141B (zh) * 2007-05-10 2012-05-23 株式会社福原精机制作所 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及其方法
CN102076897B (zh) * 2008-06-30 2012-05-30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使用了嵌花提花的针织物的设计装置及设计方法
CN114438652A (zh) * 2022-01-29 2022-05-06 常州零一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编织机的编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MI20061877A1 (it) * 2006-09-29 2008-03-30 Santoni Spa Dispositivo per l'alimentazione dei fili per macchine per maglieria,particolarmente per macchine circolari per maglieria
TWM361512U (en) * 2008-12-29 2009-07-21 Zhi-Liang Wei Thread-changing set for discoloration head
US7845196B1 (en) 2010-04-07 2010-12-07 Pai Lung Machinery Mill Co., Ltd.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having integrated multiple yarn changing apparatus
EP2374920B1 (en) 2010-04-12 2014-11-05 Pai Lung Machinery Mill Co., Ltd.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having integrated multiple yarn changing apparatus
US8548848B1 (en) 2011-06-21 2013-10-01 Google Inc. Mobile interstitial ads
FR3008432A1 (fr) * 2013-07-10 2015-01-16 Steiger Participations Sa Dispositif de pincement et de coupe pour une machine a tricoter rectiligne
KR102020613B1 (ko) * 2018-06-11 2019-09-11 이백용 양말 편직기용 커팅 조절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635865C3 (de) * 1967-08-31 1981-12-17 Mayer & Cie. Maschinenfabrik, 7477 Tailfingen Fadenwechselvorrichtung
US3788104A (en) * 1970-04-10 1974-01-29 G & C Billi Spa Yarn changer for multi-feed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JPS5234056A (en) * 1975-09-09 1977-03-15 Howa Machinery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upplying yarn i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JPS5272658U (zh) * 1975-11-12 1977-05-31
FR2343845A1 (fr) * 1976-03-08 1977-10-07 Asa Sa Installation pour le changement des fils d'alimentation dans un metier a tricoter circulaire
FR2379632A2 (fr) 1976-03-08 1978-09-01 Asa Sa Dispositif de coupe et de retenue du fil pour metier a tricoter circulaire
FR2343846A1 (fr) * 1976-03-08 1977-10-07 Asa Sa Dispositif de coupe et de retenue du fil pour metier a tricoter circulaire
DE2805779A1 (de) 1977-02-11 1978-08-17 Camber Int Uk Ltd Garnwechsler fuer eine garnverbrauchende maschine
JPS5747956A (en) * 1980-09-04 1982-03-19 Fukuhara Seiki Seisakusho Yarn supply switching apparatus of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DE3348030C2 (de) 1983-03-29 1986-10-09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7470 Albstadt Strick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Maschenware
DE3311361C2 (de) 1983-03-29 1986-07-24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7470 Albstadt Strick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Maschenware
GB8503844D0 (en) * 1985-02-14 1985-03-20 Camber Int Ltd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JPS61201057A (ja) * 1985-03-02 1986-09-05 株式会社 福原精機製作所 編機用給糸切換装置
ES2006232A6 (es) * 1987-12-04 1989-04-16 Jumberca Sa Sistema para listar en una maquina circular de genero de punto.
DE19511949B4 (de) * 1995-03-31 2009-10-15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Strickmaschine und Fadenwechselvorrichtung
CN2252821Y (zh) * 1995-08-25 1997-04-23 穆广进 针织机自动调线装置
CN2288198Y (zh) * 1997-03-11 1998-08-19 山东省栖霞市轻纺机械厂 机械式自动调线装置
CN2303016Y (zh) * 1997-08-27 1999-01-06 归继东 针织机电磁多色换线装置
CN2347985Y (zh) * 1998-06-12 1999-11-10 常熟市针织机械研究所 电磁铁中置式调线装置
IT1312329B1 (it) * 1999-05-26 2002-04-15 Mecmor Spa Dispositivo per l'alimentazione selettiva dei fili in macchine permaglieria o simili.
IT1309215B1 (it) * 1999-06-11 2002-01-16 Sangiacomo Spa Dispositivo blocca/taglia-filo per machine circolari da calzetteria emaglieria.
IT1316810B1 (it) 2000-03-17 2003-05-12 Matec Spa Dispositivo per l'erogazione di almeno un filo in corrispondenza diuna alimentazione o caduta di una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US6655176B1 (en) * 2002-06-27 2003-12-02 Pai Lung Machinery Mill Co., Ltd. Striping apparatus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5631B (zh) * 2007-02-26 2012-02-29 株式会社福原精机制作所 添纱编织方法及其所用的编织部件
CN101680141B (zh) * 2007-05-10 2012-05-23 株式会社福原精机制作所 送纱切换机中的条纹图案编织装置及其方法
CN102076897B (zh) * 2008-06-30 2012-05-30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使用了嵌花提花的针织物的设计装置及设计方法
CN101492859B (zh) * 2009-02-13 2010-12-08 惠安金天梭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防止调线机织针损坏的方法及带纱刀结构
CN101922084B (zh) * 2009-06-16 2012-01-04 洪荣豪 圆编机的带纱器
CN102011263A (zh) * 2009-09-08 2011-04-13 Sipra专利发展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具有横条花纹的针织物的方法和针织机
CN102011263B (zh) * 2009-09-08 2016-01-27 Sipra专利发展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具有横条花纹的针织物的方法和针织机
CN114438652A (zh) * 2022-01-29 2022-05-06 常州零一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编织机的编织方法
CN114438652B (zh) * 2022-01-29 2024-05-07 常州零一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编织机的编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016747A (ja) 2006-01-19
SG118347A1 (en) 2006-01-27
TWI306481B (en) 2009-02-21
DE502005004778D1 (de) 2008-09-04
KR20060048536A (ko) 2006-05-18
CN1721602B (zh) 2012-03-07
TW200609398A (en) 2006-03-16
US7073355B2 (en) 2006-07-11
ATE402280T1 (de) 2008-08-15
EP1612311A1 (de) 2006-01-04
EP1612311B1 (de) 2008-07-23
KR101022188B1 (ko) 2011-03-17
DE102004032270A1 (de) 2006-01-19
ES2311184T3 (es) 2009-02-01
US20060010928A1 (en) 2006-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1602A (zh) 带有至少一个条纹编织装置的针织机
CN1846022A (zh) 具有可动导纱部件的横机
KR100948216B1 (ko) 플러쉬 직물을 제조하는 환편기
CN1143396A (zh) 将绒头装载在绒头载纱器上的装置和方法
CN1074475C (zh) 用于针织机的针织用具控制装置
CN101787614A (zh) 三角装配零件和针织机
KR101169326B1 (ko) 환편기의 오토 스트라이퍼 모듈
CN1024575C (zh) 用于同时织成多件筒状针织物的圆形纺织机
CN101050580A (zh) 织造具有可变绒头高度的绒头织物的方法
CN1584167A (zh) 针织纱保持切断方法及装置
KR101765338B1 (ko) 수평 스트라이프 패턴을 가진 편직물을 제조하기 위한 편직기 및 상기 편직물의 제조방법
CN1233675A (zh) 缩短圆型针织机引入线长度的方法和装置
EP0634510B1 (en) Method of knitting a fabric having improved non-run and elasticity characteristics
CN1705779A (zh) 针织机用的给纱机构
CN1780950A (zh) 带有改进的针驱动的、尤其是中等直径型式的圆形针织机
US3668899A (e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US20040200242A1 (en) Method and knitting machine for producing knitwear, especially from hard, inelastic thread material
CN101736515A (zh) 多层衬经衬纬机织针织复合结构及其编织方法和纱线喂入装置
CN1147636C (zh) 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喂纱装置
US1800522A (en) Tufting-attachment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s
JP4018269B2 (ja) 多頭ミシンの下糸交換装置
JP2008101301A (ja) 給糸切換装置を有する丸編機
CN101080522A (zh) 用于将一组针制造的针织品部分转移至另一组针的方法
CN1045823A (zh) 针织机中选择和控制针的机械结构和用于该结构的针
JP2533483B2 (ja) 横糸たて糸編物の製造方法とそのための平形たて編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