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7621A - 滑盖和具有滑盖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滑盖和具有滑盖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7621A
CN1717621A CNA2004800015105A CN200480001510A CN1717621A CN 1717621 A CN1717621 A CN 1717621A CN A2004800015105 A CNA2004800015105 A CN A2004800015105A CN 200480001510 A CN200480001510 A CN 200480001510A CN 1717621 A CN1717621 A CN 1717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p lid
holding member
outer panel
operation projection
structur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015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74092C (zh
Inventor
柳泽岐宣
官井博邦
仲条拓哉
上野洋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17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7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409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409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G03B11/04Hoods or caps for eliminating unwanted light from lenses, viewfinders or focusing ai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04Bodies collapsible, foldable or extensible, e.g. book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滑盖(30)包括外侧板(70),固定到该外侧板的后表面的结构部件(80),设置在该外侧板和结构部件之间的空间内的可移动保持部件(90),和设置在该保持部件和外侧板或该结构部件之间的肘节装置(100)。该保持部件包括两个平行齿条(82a,82b),和设置在两端部并沿与齿条相同方向延伸的导向部分(81)。该保持部件包括保持板(91);相互啮合并由该保持板支撑以便可旋转的偶数个小齿轮(92a,92b),和由保持板支撑的导向部件(93),所述偶数个小齿轮设置在导向部件之间。位于两端部处的小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并且该导向部件与该导向部分相接合以便可滑动,该肘节装置偏压保持部件的偏压方向在该保持部件可移动范围的中点处基本反转。

Description

滑盖和具有滑盖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式滑盖和具有滑盖的电子装置。特别地,本发明提供能够稳定平滑地开启和关闭并能够容易地安装在装置机体上的薄滑盖,以及设置有上述滑盖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多种电子装置包括滑盖,其中该滑盖开启和关闭要被遮挡的部分。例如,在这些装置中,当不使用装置时,通过将滑盖保持在关闭状态来保护该要被遮挡的部分,当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将该滑盖的状态变换到开启状态来暴露该所述部分。例如,数码相机包括用于开启和关闭镜头部分和频闪放电器部分的滑盖。当不使用数码相机时,该滑盖保持在关闭状态以便遮盖该透镜部分和频闪放电器部分;当使用该数码相机时,该滑盖的状态转换到开启状态以便将透镜部分和频闪放电器部分暴露在前方。
在这些滑盖中,一具有两个小齿轮10,11的滑盖已经在日本待审专利申请第2000-305131号中公开,其中所述两个小齿轮10,11同步转动,并分别与形成在透镜盖2中的两个平行齿条4,4相啮合以便稳定开启和关闭透镜盖2所需的力量。此外,在日本待审专利申请第2000-305131号中,杆14的一端连接到小齿轮10的偏心位置以便可旋转,设置在该杆14另一端的销15b与形成在光学装置体1内的凸轮槽相接合以便可滑动。螺旋弹簧19在杆14的钩17和设置在该光学装置体1上的钩18之间拉伸以形成肘节装置。当该透镜盖2位于关闭位置附近时,该肘节装置沿关闭方向偏压透镜盖2;当该透镜盖2位于开启位置附近时,该肘节装置沿开启方向偏压透镜盖2。该肘节装置在该透镜盖2的可滑动范围的中点反转该偏压方向。
在日本待审专利申请第2000-305131号上公开的透镜盖2中,一施加到该滑盖2任意部分的滑动力通过同步旋转的小齿轮10,11均匀地传输到所述两齿条4,4上。因此,能够稳定所述开启和关闭操作。
在日本未待审专利申请第2000-305131号上公开的透镜盖2具有一优点:用于开启和关闭的力的大小能够被稳定。然而,整体的结构不能被紧凑地制造,且装配可操作性低。
也就是说,形成透镜盖2所需的部件诸如具有凸轮槽16和钩18的金属板9及螺旋弹簧19设置在光学装置体1内。因此,该光学装置体1需要空间用来放置这些元件,因此增大了尺寸。因此,该光学装置体1不能缩减尺寸。
此外,将透镜盖2装入该光学装置体1中需要额外的操作,例如将金属板9固定到该光学装置体1上和使设置在杠杆14的另一端的销15b与金属板9的凸轮槽16相接合以便可滑动,以及在该螺旋弹簧19拉伸的同时,在杠杆14的钩17上和金属板9的钩18上挂起该螺旋弹簧19的两端。因此,将透镜盖2装配到光学装置体1内是费时的,并且这导致生产效率低和成本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平滑地开启和关闭并且能够容易地安装在装置体内的细薄的滑盖,和一设置有上述滑盖的电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滑盖包括:外侧板;固定到所述外侧板后表面的结构部件;设置在所述外侧板和所述结构部件之间的空间中的可移动保持部件;和设置在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外侧板或所述结构部件之间的肘节装置(toggling means),其中所述保持部件包括两个平行齿条和设置在两端部并沿与所述齿条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导向部分;所述保持部件包括保持板、偶数个互相啮合并由保持板支撑以便可以旋转的小齿轮和由保持板支撑的导向部件,所述偶数个小齿轮设置在导向部件之间;所述位于两端的小齿轮与齿条啮合,并且所述导向部件与所述导向部分相接合以便可滑动;所述肘节装置偏压保持部件的偏压方向在所述保持部件的可移动范围的基本中点处反转。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滑盖的电子装置的特征是:该滑盖设置在机体上从而使该滑盖的状态能够在阻挡各部分的关闭状态和暴露所述各部分的开启状态之间转变。该滑盖包括外侧板;固定到该外侧板后表面的结构部件;设置在该外侧板和该结构部件之间空间的可移动保持部件和设置在该保持部件和该外侧板或该结构部件之间的肘节装置;该保持部件包括两个平行齿条和设置在两端并沿与齿条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导向部分;该保持部件包括保持板;偶数个相互啮合并由保持板支撑以便可以旋转的小齿轮;和由该保持板所支撑的导向部件,偶数个小齿轮设置在导向部件之间;位于两端的小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并且该导向部件与该导向部分相接合以便可滑动;该肘节装置偏压保持部件的偏压方向在该保持部件可移动范围的中点处基本上反向;该滑盖通过将滑盖的保持部件固定到机体来保持在机体上。
根据本发明,所有所需的元件由外侧板和固定到外侧板后表面的结构部件支撑。因为没有元件安装在滑盖所附着的机体上,所以不需要空间将滑盖的各元件安置在机体上。
此外,该滑盖能够仅仅通过将该保持部件固定到机体来装配到机体内。因此,能够实现高装配可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滑盖包括:外侧板,固定到该外侧板后表面的结构部件,设置在该外侧板和该结构部件之间的空间的可移动保持部件,和设置在该保持部件和该外侧板或该结构部件之间的肘节装置,该滑盖的特征是:该保持部件包括两个平行齿条和设置在两端部并沿与齿条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导向部分;所述保持部件包括保持板、偶数个互相啮合并由保持板支撑以便可以旋转的小齿轮和由保持板支撑的导向部件,所述偶数个小齿轮设置在导向部件之间;位于两端的小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并且该导向部件与该导向部分相接合以便可滑动;该肘节装置偏压保持部件的偏压方向在该保持部件的可移动范围的中点处基本反转。
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滑盖的电子装置的特征是:该滑盖设置在机体上从而使该滑盖的状态能够在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转变,其中在关闭状态阻挡各部分;而在开启状态暴露所述各部分。该滑盖包括外侧板,固定到该外侧板后表面的结构部件,设置在该外侧板和该结构部件之间空间的可移动保持部件,和设置在该保持部件和该外侧板或该结构部件之间的肘节装置;该保持部件包括两个平行齿条和设置在两端部并沿与齿条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导向部分;所述保持部件包括保持板、偶数个互相啮合并由保持板支撑以便可以旋转的小齿轮和由保持板支撑的导向部件,所述偶数个小齿轮设置在导向部件之间;位于两端的小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并且该导向部件与该导向部分相接合以便可滑动;该肘节装置偏压保持部件的偏压方向在该保持部件可移动范围的中点基本上反转;该滑盖通过将该滑盖的保持部件固定到机体上来保持在机体上。
根据本发明,所有所需的元件由外侧板和该固定到外侧板后表面的结构部件支撑。因为没有元件安装在滑盖所附着的机体上,所以不需要空间来在机体上安置滑盖的元件。因此机体能够缩减尺寸。
此外,所有所需元件都能够装配到滑盖中。因此,滑盖能够看作是一单独部件,并能够在部件管理、运输等类似方面容易地操作。
此外,该滑盖仅仅能够通过将该保持部件固定到机体来装配到机体内。因此,因此,能够实现机体内高装配可用性。
根据权利要求2所描述的本发明,该滑盖的特征是:所述结构部件还包括向外侧板的相对侧突出的操作突起。因此,该操作突起能够操作设置在机体内的开关等以使该机体执行与滑盖的开启和关闭相关的操作和类似的操作。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本发明,该滑盖的特征是:该操作突起具有一向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倾斜的推动表面,并且该操作突起由结构部件支撑以便可以旋转;该推动表面通过介于结构部件和操作突起之间的偏压装置偏压,使得推动表面沿旋转轴方向的侧面垂直于该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因此,即使滑盖和机体之间的间隙有变化,该操作突起能够通过设置操作突起使其向机体突出稍微大的量,来可靠地推动设置在机体内的诸如开关的操作接收件的压力接收元件。同样,即使当该操作突起过于接近机体,该操作突起也能够通过克服偏压力旋转该操作突起来可靠地运作,并且也可避免对操作突起,滑盖,机体等类似的部件的损坏。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发明,该滑盖的特征是:该操作突起由具有向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倾斜的推动表面的弹簧形成,该推动表面在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有弹力。于是,即使在滑盖和机体之间的间隙有所变化,该操作突起也能够通过设置操作突起向机体突出稍微大的量来可靠地推动诸设置在机体内的如开关的操作接收件的压力接收元件。同样,即使当该操作突起过于接近机体,该操作突起由于该弹簧的弹力而弯曲。因此,该操作突起能够可靠地运作,并且也可避免对操作突起,滑盖,机体等类似的部件的损坏。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本发明,该电子装置的特征是:该滑盖包括一向外侧板的相对侧突出的操作突起;并且设置在机体内的开关当滑盖的状态变化时运作。因此,能够完成有关滑盖开启和关闭的操作。例如,在一数码相机中,该滑盖的开启引起照相的就绪状态,而滑盖的关闭引起电源关闭的状态。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本发明,该电子装置的特征是:该操作突起包括向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倾斜的推动表面,并由该结构部件支撑以便可以旋转;该推动表面通过接入结构部件和操作突起之间的偏压装置来偏压,从而使该沿旋转轴方向的推动表面侧面垂直于该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并沿该推动表面推动设置在机体内开关的操作接收件的方向偏压;该偏压装置的偏压力足够大以推动该开关的操作接收件。于是,即使在滑盖和机体之间的间隙不同,该操作突起也能够通过设置操作突起以使其向机体突出稍微大的量来可靠地推动设置在机体内开关的操作接收件。同样,即使当该操作突起过于接近机体,该操作突起也能够通过克服偏压力旋转该操作突起来可靠地运作,并且也可避免对操作突起,滑盖,机体等类似的部件的损坏。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本发明,该电子装置的特征是:该操作突起由具有向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倾斜的推动表面的弹簧形成;该推动表面在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有弹性;且该弹力足够大以推动该开关的操作接收件。因此,即使在滑盖和机体之间的间隙有所变化,该操作突起也能够通过设置操作突起以使其向机体突出稍微大的量来可靠地推动设置在机体内开关的操作接收件。同样,即使当该操作突起过于接近机体,该操作突起由于该弹簧的弹力而弯曲。因此,该操作突起能够可靠地运作,并且也可避免对操作突起,滑盖,机体等类似的部件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当应用于一数码相机时,一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滑盖的电子装置。图1、图2和图3都示出了该数码相机的外视图。图1是该滑盖在关闭状态下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该滑盖在开启状态下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是从后部观察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及图5至图18都详细地示出了该滑盖;图4是一分解透视图;
图5是从内部示出的透视图;
图6是当该滑盖的外侧板移除时的正视图;
图7是放大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了保持部件和导引件之间的连接部分;
图8是在关闭状态的下的后视图;
图9是在开启状态的下的后视图;
图10是放大分解透视图,示出了操作突起和支撑该操作突起的部分;
图11是基本部分的放大剖视图,示出了该操作突起和由该操作突起操作的开关;
图12、图13和图14都是该基本部分的剖视图,示出了当在操作突起和开关之间的间隙是正常间隙(正如设计的那样)时,该操作突起怎样操作该开关。图12示出了在关闭状态下的滑盖;
图13充分地示出了在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的滑盖;
图14示出了当操作突起操作开关时的状态;
图15示出了当在操作突起和开关之间的间隙小于正常值的情况下,该操作突起操作该开关的状态;
图16示出了当在操作突起和开关之间的间隙大于正常值的情况下,该操作突起操作该开关的状态;
图17是基本部分的后视图,示出了在操作突起和开关的布置上的更改;
图18是基本部分的放大剖视图,示出了该操作部分的更改;
图19是基本部分的分解透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二实施例;
图20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滑盖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滑盖和具有滑盖的电子装置将参考附图加以描述。在这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具有滑盖的数码相机。
图1至图18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1至图3,数码相机10包括机体20和滑盖30(确切地说,部分该滑盖30),该滑盖30安装在机体20的前表面20a上,从而可在垂直方向移动,即在图1中双向箭头U→D所示的方向上移动。
该机体20是一在水平方向上即在该图中示出的双向箭头L-R的方向上稍长的矩形,且该机体由一平整外壳40形成,该外壳在宽度方向上较薄并且容纳放置在其中的部件和元件。该外壳40包括接合在一起的前壳50和后壳60。该外壳40的上端用一顶板21封闭,其下端用底板22封闭(参见图3)。
近似圆形的开口51设置在机体20的前表面20a的左上部。成像透镜23的前端从开口51处面向前方。用于测定距离的频闪放电器24和光束射出口52设置在开口51的右侧附近。
快门按钮25靠近右端设置在机体20的顶表面20b上。液晶显示器(LCD)26设置在机体20的后表面20c上,因而占用除右侧部分的大部分表面。多个操作按钮27设置在LCD 26和机体20的右端之间(参见图3)。
如前所述,该滑盖30的基本部件安装在机体20的前表面20a上以能够垂直移动。当滑盖30位于可移动范围的上侧位置,即在关闭状态(参见图1)时,该滑盖30阻挡用于该透镜的开口51、频闪放电器24和光束射出口52。当滑盖30位于可移动范围的下侧位置,即在开启状态(参见图2)时,该滑盖30露出用于该透镜的开口51、频闪放电器24和光束射出口52。
参考图4,该滑盖30包括:外侧板70;固定到外侧板70后表面上的结构部件80;设置在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之间的空间中的可移动保持部件90;和肘节装置100,该肘节装置100设置在保持部件90和外侧板70或结构部件80之间。如下所述,该保持部件90固定到机体20上,并且仅有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上述基本部件)相对于机体20移动。在本说明中,诸如“滑盖30移动”和“滑盖30朝向关闭位置或开启位置移动”的表达指的是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的移动,和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向关闭位置或开启位置的移动。
参考图4至图6,该外侧板70是面朝外的装饰板,且近似矩形,从前面观察,其从一侧到另一侧较长。外侧板70的右侧和左侧端部71向外凸起以形成弧形。向右侧凸起的边缘线72在邻近右端的位置形成在外侧板70的外表面上,中空部分73形成在该边缘线的左侧(参见图1和图2)。该外侧板70的后表面弯曲形成不包括外缘的浅的,中空部分74。这种外侧板70通过薄金属板冲压成型,塑料注模或类似的方法形成。
从前面观察为矩形的该结构部件80,稍小于外侧板70,并且安装到形成于外侧板70后表面中的中空部分74中。该结构部件80安装在外侧板70的中空部分74中以便在外侧板70和该结构部件80之间沿宽度方向具有一窄空间。该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通过诸如螺钉或粘合剂的适合手段相互固定。
沿垂直方向延伸并作为导向部分的导向槽81安装在结构部件80的左右两侧。通过少许掏空结构部件80的后侧,接合缘81a沿导向槽81的内、上和下边缘形成,此外,通过少许掏空结构部件80的前侧,接合缘81b(参见图6)沿导向槽81的外边缘形成。
一在其两侧具有齿条82a和82b的大矩形开口82形成在结构部件80稍偏左的位置处。
一从后面观察具有反L-形状的切口部分83设置在结构部件80的开口82和右侧导向槽81之间。一支撑件83a从向左延伸的切口部分83的一部分的边缘向下突出。
参考图10,一在垂直方向延伸的小切口槽84形成在切口部分83和在右侧的导向槽81之间。开口向前的槽84a形成在切口槽84a两侧偏下的位置。通过掏空结构部件80的后侧,一用于接合弹簧的稍薄的凹槽84b从切口槽84的右上端向上延伸。
操作突起85包括主要部分85a,从主要部分85a的两侧突出的轴85b和85c,从主要部分85a的后端向上和向右延伸的弹簧座85d和从主要部分85a的下端向下和向后倾斜的推动表面85e。通过将轴85b和85c从正面安装到槽84a中,然后通过用遮盖元件86关闭槽84a的前端,该操作突起85可旋转地安装在结构部件80上。
通过一用作偏压装置的螺旋扭簧87,操作突起85被向一方向偏压。该操作突起85在右侧的轴85c安装到螺旋扭簧87的环绕部分87a中。该螺旋扭簧87的第一臂87b弹性地与操作突起85的弹簧邻接部分85d的前表面接触;螺旋扭簧87的第二臂87c安置在槽84b内。借助于该螺旋扭簧87,该操作突起85的上端被偏压以便向后旋转。该操作突起在螺旋扭簧87偏压操作突起85的方向上的旋转因主要部分85a下部的前表面与遮盖元件86的接触而中断。此时,该推动表面85e向下和向后倾斜45°。
参考图1,保持部件90包括:保持板91;两个相互啮合的小齿轮92a和92b,该小齿轮92a和92b由保持板91支撑以便能够旋转;以及由保持板91,支撑的寻向部件93小齿轮92a和92b放置在导向部件93之间。
该保持板91是一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条形板,并具有在其右半部中向后突出的弹簧钩挂件91a。每个具有支撑孔91c的支撑件91b从保持板91的两个端部的上和下边缘向后突出。该相互啮合的小齿轮92a和92b在中心稍偏左的位置处被支撑在保持板91的后表面上,以便能够旋转。此外,导向部件93被支撑在保持板91的两侧部分。
参考图7,每个导向部件93都包括一向内(即在导向部件93相互面对的方向上)突出的接合件93a和一向外(即在相对间隔开的方向)突出的接合件93b。该接合件93a设置在接合件93b之后。两个相互间隔的槽93c大体形成在每个导向部件93的中心区域中。上侧槽93c包括一从其下表面向上突出的突起部分93d,下侧槽93c也包括一从其上表面向下突出的突起部分93d。定位突起93e上端和下端形成于每个导向部件93的后表面。此外,向后侧开口的螺纹孔93f形成在每个导向部件93的中心区域内。
该保持板91的支撑件91b从前面安装在导向部件91的槽93c中,从而导向部件93的突起部分93d与支撑件91b的支撑孔91c相接合(参见图6)。在这种方式中,导向部件93被支撑在保持板91两侧部分处。
参考图5和6,具有上述结构的保持部件90由结构部件80支撑以便通过在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之间设置保持板91,通过使导向部件93的接合件93a从后面与结构部件80的导向槽81的内侧上的接合缘81a接合(参见图5),和通过使接合件93b从前面与导向槽81的外侧上的接合缘81b接合(参见图6)以将导向部件93安装到结构部件80的导向槽81中来使该保持部件90能垂直移动。此外,小齿轮92a与结构部件80的齿条82a相啮合,小齿轮92b与结构部件80的齿条82b相啮合。
用作肘节装置的肘节弹簧100包括一环绕部分101和突出以便形成一V形的两个臂即第一臂102和第二臂103。第一臂102的端部由结构部件80的支撑件83a支撑,该第二臂103由保持板91的弹簧钩挂件91a支撑。
具有上述结构的滑盖30如下安装在机体20上。
滑盖30被支撑在机体20的前壳50的前表面上。前壳50通过用诸如不锈钢的金属板冲压、用塑料注模或类似方法形成。前壳50包括一前表面50a,从前表面50a的左和右边缘向后突伸的左和右表面50b,和从前表面50a的上和下边缘都向后突伸的上和下表面50c和50d。前表面50a包括用于透镜的上述开口51,光束射出口52和开口53,其中频闪放电器24通过该开口f3面向前方。前表面50a还包括螺纹孔54和定位孔55,该螺纹孔54位于前表面50a两侧沿垂直方向从中心稍偏上的位置处,该定位孔55设置在这些螺纹孔54的上方和下方。此外,一稍大的矩形开口56在右侧形成螺纹孔54附近处(参见图5)。
该滑盖30的导向部件93的定位突起93e从前面安装在机体20的前壳50的定位孔55内。以这种方式,导向部件93相对于前壳50定位,导向部件93的螺纹孔93f设置在前壳50的螺纹孔54的前面。螺钉93g随后从内侧插入到螺纹孔54并旋入导向部件93的螺纹孔93f中。结果,导向部件93固定到机体20的前壳50上。该导向部件93是装配保持部件90的一部分,并且该保持部件90联接到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上,以便能够以上述方式下相对于彼此移动。因此,该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支撑在前壳50以便能够通过导向部件93垂直移动并由此通过固定到机体20的前壳50上保持部件90垂直移动。前壳50随后与其它元件装配以形成壳40,通过在外壳40内布置所需部件和元件形成机体20。因此,如参考图1至3所述,该滑盖30设置在机体20的前表面20a上,从而该滑盖30的状态能够在图1所示的关闭状态和图2所示的开启状态之间变换。
图8是一滑盖30在关闭状态下的后视图,图9是滑盖30在开启状态下的后视图。
当滑盖30在如图8所示的关闭状态时,保持部件90的导向部件93设置在结构部件80的导向槽81的最下端;并且两个小齿轮92a和92b分别与齿条82a和82b的最下端啮合。在这种状态下,弹力由肘节装置(肘节弹簧)100产生,从而臂102和103的端部相互分开,并且该弹力作用在保持部件90上以使该外侧板70和该结构部件80被向上推动。在这种方式下,滑盖30保持在关闭状态,其中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位于关闭位置。
当施加一作用力以使该滑盖30的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移动到开启位置时(当操作员为右手操作时,该力通常沿图8所示的箭头F方向施加到外侧板70的右上部分上),外侧板70和该结构部件80相对于保持部件90向下移动。此时,向下运动首先显示在作用点(力沿箭头F方向施加的部位)附近的右侧齿条82b处,与齿条82b相啮合的小齿轮92b开始顺时针旋转(参见图8中箭头CW)。因此,与小齿轮92b相啮合的左侧小齿轮92a开始逆时针旋转(参见图8中箭头CCW),由于小齿轮92a与齿条82b相啮合,所以向下的力作用在左侧齿条82b上。在这种方式下,该向下的移动力均匀作用在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的左右两侧,从而该外侧板70和该结构部件80平稳地向下(即向开启位置)移动。
当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从关闭位置移向开启位置并经过可移动范围内的近似中点时,该肘节装置100的方向发生逆转,并且产生的弹力的方向从向上变换为向下,其中该弹力使臂102和103相互分开。因此,该外侧板70和该结构部件80被向下、即向开启位置推动。当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到达开启位置时,该滑盖30保持在开启状态,其中该外侧板70和该结构部件80借助于肘节装置100的推动力位于开启位置。
当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移动到关闭位置时(图8中所示的箭头方向反转),相同作用施加到该情况,并且该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平稳地向上移动。
滑盖的移动引起具有滑盖的电子装置的状态的变化。例如,滑盖的开启导致可用状态,滑盖的关闭导致不可使用状态。因此,如果电子装置准备就绪并且在滑盖开启时可用,该装置的使用性与为使用产品而需要一些操作步骤,例如在使用时需要在滑盖打开后开启电源的情况相比得到了增强。
对于上述数码相机10,当滑盖30开启时,该成像透镜23和频闪放电器24仅面向前方,并且需要一些诸如开启电源的操作以便照相。因此,优选地,当滑盖30开启时,要开启电源和做照相前的准备,当滑盖30关闭时,关闭电源并且取消照相就绪状态。为满足这种需求,滑盖30包括上述操作突起85。该操作突起85的动作将描述如下。
滑盖的状态由检测开关来检测,其中该检测开关由操作突起85来操作。如图11所示,一检测开关120安装在机体20内的基板110的表面上,该表面对着滑盖30。该检测开关120包括一内含所需元件和部件的外壳121和一从外壳121的前表面的下端向前突伸的操作接收件122。该操作接收件122能够相对于外壳121向上和向下移动,并且通常通过设置在外壳121内的弹性装置装置(未示出)保持在如图11所示的位置。该操作接收件122包括一向上和向前基本倾斜45°的压力接收表面122a。当从顶部或前部推动压力接收表面122a时,该操作接收件122沿图11中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旋转,开缩入外壳121内。当操作完成以使操作按收件122缩入外壳121内时,电源开启,并且机体20内的每个部分都为拍照做好了准备。
图11示出了当滑盖30和检测开关120之间的间隙B为正常时的状态。操作突起85的推动表面85e的后端位于检测开关110的外壳121的前表面121a的后面且距离为C。该操作突起85通过螺旋扭簧87沿图11所示的箭头E方向被偏压。
图12至图14示出了当滑盖30和检测开关120之间的间距B为正常时,该操作突起85怎样操作该检测开关120。
图12示出了在关闭状态(即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处于关闭位置)的滑盖30。从这种状态中,该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开始向开启位置(即沿附图所示的箭头D方向)移动,并随后该操作突起85的推动表面85e的后端立即与导向座130相接触,该导向座130安装在检测开关120的紧接着上游的基板110上。导向座130的前表面131在此与检测开关120的前表面121a位于相同平面上。当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沿箭头D的方向进一步移动时,操作突起85对抗螺旋扭簧87的偏压力沿与图11所示箭头E相反的方向旋转,并且该操作突起85的后端在导向座130的前表面131上滑动(参见图13)。当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沿箭头D方向进一步移动时,该操作突起85的推动表面85e与检测开关120的操作接收件122的压力接收表面122a相接触。由于该推动表面85e沿图11所示的箭头D方向进一步推动压力接收表面122a,操作接收件122沿图11所示的箭头A方向旋转并且被推入外壳121内(参见图14)。结果,电源开启,并且照相准备就绪。
当滑盖30从开启状态转换到关闭状态时,图14中所示的状态转变到图12所示的状态,并且上述操作以相反方向进行。因此,该检测开关120的操作接收件122弹性装置(未示出)从外壳121向前突出,并且电源关闭。
接下来,一些在部件和装配精确性上有更改时的操作将描述如下。
图15示出了当检测开关120安装在基板110上时的状态,其中检测开关120和基板110之间具有一小间距,或示出了当操作突起85和检测开关120之间的间距B小于装配时预期的间距时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5所示,当操作突起85与检测开关120的外壳121相接触时,与图13中所示的情况相比,操作突起85沿图11所示的箭头E的相反方向进一步旋转以便消减上述尺寸误差。因此,该操作突起85的尾端与外壳121的前表面相接触并滑动在该前表面上滑动,并且该操作突起85的推动表面85e能够毫无问题地推动检测开关120的操作接收件122的压力接收表面122a。
与图15中所示的情况相反,图16示出了当操作突起85和检测开关120之间的间隙B大于图11中所示的间隙B时的状态。如前所述,当操作突起85和检测开关120之间的间隙偏小时,该操作突起85沿图11所示箭头E的相反方向克服螺旋扭簧的偏压力旋转以便补偿该小间隙B。因此,该操作突起85能够初步设置以使其朝向机体20突出稍微大的量。因此,即使在图16所示的情况下,该操作突起85能够可靠地无故障推动检测开关120的操作接收件122。
尺寸缩减和电子装置的细小化在过去几年变得十分显著,并且将持续到未来几年。在这方面,数码相机也不例外。为响应尺寸缩减和电子装置细小化的倡议,该检测开关也需要细小化,并且容纳该开关的空间也需要变小。当这些细小化和尺寸缩减实行时,该用来操作检测开关以响应滑盖移动的可移动范围或操作突起和检测开关之间的间隙都需要变小。结果,存在由于部件尺寸或装配精确度的小误差而滑盖不能移动或操作突起不能可靠地推动检测开关的可能性。
此时,在上述数码相机10中,该操作突起85能够响应滑盖30的移动而旋转,该操作突起85被沿操作突起85推动检测开关120的操作接收件122的方向弹性偏压。因此,即使当上述间隙为大间隙时,该操作突起85也能够通过设置操作突起85以使其向检测开关120突出稍微大的量,从而成功地推动检测开关120的操作接收件122。另一方面,即使当间隙为小间隙,该操作突起85也能够逆着偏压力旋转并且能够防止诸如滑盖30的操作阻塞或操作发生突起85、检测开关120和其它类似件发生损坏的问题。
图17示出了在操作突起85和检测开关120布置上的更改。
在图17中,安装件88从结构部件80的切口部分83的顶端向下突伸,开口朝右侧和下侧的切口部分88a形成在安装件88的右侧上,并且具有上述相同外形的操作突起85设置在切口部分88a内以便可旋转。操作突起85的轴85c安装到螺旋扭簧87的环绕部分87a中。该螺旋扭簧87的第一臂87b与操作突起85的弹簧邻接部分85d弹性接触,并且第二臂87c与切口部分88a的左内侧表面弹性接触。因此,该操作突起85被螺旋扭簧87向图17中所示的顺时钟方向(参见附图中箭头CW)偏压。因此,该操作突起85的顺时针旋转被主要部分85a与切口部分88a的左内侧表面的接触被打断,并且该操作突起85保持在图17中所示的状态。
该检测开关120安装在设置于机体20内的基板上从而操作接收件122从外壳121向左侧突出,并且该操作接收件122的压力接收表面122a从下部位置对着操作突起85的推动表面85e。
利用如图17所示的结构,该组件起与上述的组件的功能相似。也就是说,即使当操作突起85和检测开关120之间的间隙B为大间隙时,该操作突起85也能通过设置该操作突起85以使其向检测开关120突出稍微大的量,来成功地推动检测开关120的操作接收件122。另一方面,即使当该间隙为小间隙,该操作突起85也能对抗螺旋扭簧87的偏压力旋转并且能防止诸如滑盖30的操作阻塞或操作突起85、检测开关120和其它类似件发生损件的问题。
该操作突起能够以图18中所示的实施例(变型)实行。
操作突起140为包括安装部分141,推动表面142,滑动表面143和辅助部分144的弯曲的长板簧。该安装部分141用螺钉141a固定到滑盖30的结构部件80上。推动表面142以近似45°从安装部分141的顶端向后向上突伸。此外,该滑动表面143从推动表面142的顶端向上延伸。最后,该辅助部分144倾斜地从滑动表面143的顶端向前向上突出。
利用关于上述操作突起140,由于由板簧形成的操作突起140能够补偿操作突起140和检测开关120之间的间隙由于部件的尺寸误差或装配精度而导致的小变动,所以检测开关120的操作接收件122能够可靠地运作。也就是说,即使当上述操作突起140和检测开关120之间的间隙为大间隙,该操作突起140也能够通过设置操作突起140以使其向检测开关120突出稍微大的量,来成功地推动检测开关120的操作接收件122。另一方面,使当操作突起140和检测开关120之间的间隙为小间隙时,该操作突起140也能因板簧的弹性而弯曲,并能够防止发生诸如滑盖30的操作发生阻塞或操作突起140、检测开关120和其他类似件发生损坏的问题。
图1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可向前和向后旋转的诸如直流(DC)电机150的电机设置在机体20内;驱动齿轮151固定在DC电机150的输出轴上。滑盖30的小的齿轮152整合在齿轮92b上,该小齿轮152的直径小于上述齿轮中的齿轮92b的直径并与齿轮92b同轴。当滑盖30安装到机体20上时,该驱动齿轮151和小齿轮152相互啮合。
当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从滑盖30的关闭状态向开启状态稍移动时,传感器(未示出)探测到该移动并沿一方向旋转DC电机。因此,该齿轮92b经由两个齿轮151和152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与92b相啮合的齿轮92a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因而,齿轮92a和92b分别进给齿条82a和82b,该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自动向开启位置移动。当外侧70和结构部件80到达开启位置,即在滑盖30的开启状态时,该传感器(未示出)探测到该状态并停止电机。
当该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从滑盖30的开启位置稍向关闭位置移动时,该传感器(未示出)探测到该状态并沿另一方向旋转DC电机150。因此,该齿轮92b经由两个齿轮151和15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与齿轮92b相啮合的齿轮92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该齿轮92a和92b分别进给齿条82a和82b,并且外侧板70和结构部件80自动向关闭位置移动。当外侧板70和该结构部件80到达关闭位置,即在滑盖30的关闭状态时,该传感器(未示出)探测到该状态并停止电机。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不需要肘节装置100。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滑盖。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滑盖30中,两个中间齿轮92c和92d介于齿轮92a和92b之间,其中齿轮92a和92b分别在左侧和右侧与齿条82a和82b啮合。
即使当滑盖30在一个方向上特别长且沿垂直于纵向的方向移动时,由于移动力在邻近两端的部分施加到齿条82a和82b上,该滑盖30能够平稳地移动而不倾斜向一侧。
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应用到数码相机上。然而,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不只限于数码相机,其也可应用到多种需要滑盖的电子装置上。
此外,安装在滑盖上的操作突起操作该开关。然而,该操作突起不仅仅能够操作该开关,而且能够操作各种例如卸载记录介质的元件或部件。
此外,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示出的部件的特定外形和结构仅仅作为实现本发明的示例,并且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局限于根据实施例描述的范围。
工业适用性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需要滑盖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滑盖能相对于机体滑动。特别地,本发明优选地应用于细小紧凑的电子装置。

Claims (8)

1、一种滑盖,包括:
外侧板;
固定到所述外侧板后表面的结构部件;
设置在所述外侧板和所述结构部件之间的空间中的可移动保持部件;和
设置在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外侧板或所述结构部件之间的肘节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部件包括两个平行齿条和设置在两端部并沿与所述齿条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导向部分;
所述保持部件包括保持板、偶数个互相啮合并由保持板支撑以便可以旋转的小齿轮和由保持板支撑的导向部件,所述偶数个小齿轮设置在导向部件之间;
所述位于两端的小齿轮与齿条啮合,并且所述导向部件与所述导向部分相接合以便可滑动;
所述肘节装置偏压保持部件的偏压方向在所述保持部件的可移动范围的中点处基本反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盖,其中
所述结构部件还包括向外侧板的相对侧突出的操作突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盖,其中
所述操作突起具有向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倾斜的推动表面,并且由所述结构部件支撑以便可以旋转;和
所述推动表面由介于结构部件和操作突起之间的偏压装置偏压,从而所述推动表面沿旋转轴线方向的侧面垂直于所述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盖,其中
所述操作突起由弹簧形成,其中所述弹簧具有向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倾斜的推动表面;并且
所述推动表面相对于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具有弹性。
5、一种具有滑盖的电子装置,所述滑盖设置在机体上从而使所述滑盖的状态能够在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转变,在所述关闭状态遮挡有待关闭的各部分;在开启状态暴露所述各部分,其中
所述滑盖包括外侧板,固定到外侧板的后表面上的结构部件,设置在所述外侧板和所述结构部件之间的空间内的可移动保持部件,和设置在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外侧板或所述结构部件之间的肘节装置;
所述保持部件包括两个平行齿条和设置在两端部并沿与齿条相同方向延伸的导向部分;
所述保持部件包括保持板、偶数个相互啮合并由保持板支撑以便可以旋转的小齿轮和由保持板支撑的导向部件,所述偶数个小齿轮设置在所述导向部件之间;
位于两端部件的小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并且所述导向部件与所述导向部分相接合以便可滑动;
所述肘节装置偏压保持部件的偏压方向在所述保持部件的可移动范围的中点处基本反转;和
所述滑盖通过使所述滑盖的所述保持部件固定到所述机体上而被保持在所述机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滑盖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滑盖包括向外侧板的相对侧突出的操作突起;和
设置在机体内的开关,所述开关当滑盖的状态变化时动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滑盖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突起包括向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倾斜的推动表面,并且由所述结构部件支撑以便可旋转;
所述推动表面由介于结构部件和操作突起之间的偏压装置来偏压,从而推动表面的沿旋转轴方向的侧面垂直于所述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并且所述推动表面在所述推动表面推动设置在机体内的开关的操作接收件的方向被偏压;和
所述偏压装置的偏压力足够大以推动所述开关的操作接收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滑盖的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突起由弹簧形成,该弹簧具有向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倾斜的推动表面;
所述推动表面相对于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有回弹性;和
所述回弹性足够大以推动所述开关的操作接收件。
CNB2004800015105A 2003-10-09 2004-10-07 滑盖和具有滑盖的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409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0371/2003 2003-10-09
JP2003350371A JP3938131B2 (ja) 2003-10-09 2003-10-09 スライドカバー及びスライドカバー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7621A true CN1717621A (zh) 2006-01-04
CN100474092C CN100474092C (zh) 2009-04-01

Family

ID=34431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151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4092C (zh) 2003-10-09 2004-10-07 滑盖和具有滑盖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654406B2 (zh)
EP (1) EP1672418A1 (zh)
JP (1) JP3938131B2 (zh)
KR (1) KR101103172B1 (zh)
CN (1) CN100474092C (zh)
TW (1) TWI238418B (zh)
WO (1) WO200503625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1635A (zh) * 2009-05-26 2010-12-01 诺基亚公司 用于接合两个部件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92918B2 (ja) * 2005-10-12 2012-03-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4449880B2 (ja) 2005-10-12 2010-04-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4710657B2 (ja) * 2006-03-03 2011-06-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WO2007126035A2 (en) 2006-04-28 2007-11-08 Olympus Corporation Sliding mechanism of lens barrier, lens barrier, and camera
JP4546417B2 (ja) * 2006-04-28 2010-09-1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バリアのスライド機構およびカメラ
JP2007298618A (ja) * 2006-04-28 2007-11-15 Olympus Corp レンズバリアおよびカメラ
KR20080024679A (ko) * 2006-09-14 2008-03-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복합장치 및 그 전원제어방법
JP4859623B2 (ja) * 2006-10-19 2012-01-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カバースライド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4324884B2 (ja) 2007-01-31 2009-09-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KR100880981B1 (ko) * 2007-10-01 2009-0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통신 장치의 카메라 도어 개폐 장치
JP2009098415A (ja) * 2007-10-17 2009-05-07 Sony Corp 電子機器
JP4711017B2 (ja) * 2010-02-22 2011-06-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4911653B2 (ja) * 2011-07-11 2012-04-0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2013080216A (ja) * 2011-09-22 2013-05-02 Panasonic Corp 電子機器及び撮像装置
US8453836B1 (en) * 2011-11-14 2013-06-04 Topkase International Co., Ltd. Mobile device protective case with slidable shutter
US9298216B1 (en) * 2013-09-23 2016-03-2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nic device cover with device activating mechanism
US9326404B1 (en) 2013-09-23 2016-04-2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nic device cover
TWD169766S (zh) * 2014-09-11 2015-08-11 華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鏡頭用外罩之部分
CN112782908B (zh) * 2019-11-07 2022-04-26 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挡片装置及成像设备
US20230115144A1 (en) * 2021-10-08 2023-04-13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and display monitor camera with adjustable tilt coverage mirr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63180A (en) * 1937-12-10 1941-11-18 Electrolux Corp Closure member locking means
JPH01149627A (ja) 1987-12-07 1989-06-12 Tokyo Electric Co Ltd スペクトラム拡散通信装置
JPH08101438A (ja) * 1994-09-29 1996-04-16 Minolta Co Ltd 操作設定装置
JP2000155355A (ja) 1998-11-24 2000-06-0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バリア付きカメラ
JP2000305131A (ja) * 1999-04-23 2000-11-02 Sony Corp レンズカバー開閉機構
JP2003222929A (ja) * 2002-01-31 2003-08-08 Canon Inc カメラのバリア移動機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1635A (zh) * 2009-05-26 2010-12-01 诺基亚公司 用于接合两个部件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115109A (ja) 2005-04-28
EP1672418A1 (en) 2006-06-21
US7654406B2 (en) 2010-02-02
JP3938131B2 (ja) 2007-06-27
TW200516601A (en) 2005-05-16
KR101103172B1 (ko) 2012-01-04
CN100474092C (zh) 2009-04-01
KR20060105423A (ko) 2006-10-11
TWI238418B (en) 2005-08-21
US20060163095A1 (en) 2006-07-27
WO2005036252A1 (ja) 2005-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17621A (zh) 滑盖和具有滑盖的电子装置
CN109040358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0536743U (zh) 一种具有升降式可翻转摄像头的电子设备
JP5958836B2 (ja) レンズ鏡筒
US8131147B2 (en) Movement mechanism of mover and imaging device
JP4760293B2 (ja) レンズ鏡筒のカム機構
CN1215610C (zh) 卡用连接装置
JP2007298718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203587C (zh) 卡用连接装置
CN108881680A (zh) 一种摄像头结构及移动终端
JP2012156018A (ja) 車両用前照灯
CN111427419B (zh) 翻转功能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525236A (zh) 电子设备
TW200839420A (en) Blur correction mechanism and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US20130155529A1 (en)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5526101B2 (ja) 撮像装置
JP4730956B2 (ja) レンズ鏡胴、カメラおよび携帯型情報端末装置
JP5056971B2 (ja) レンズ鏡筒のカム機構
CN113225946A (zh) 利用杠杆作用退出抽取式模块的电子装置及一种杠杆机构
JP4546417B2 (ja) レンズバリアのスライド機構およびカメラ
JP2005227385A (ja) ポップアップストロボ
JP6050128B2 (ja) 撮像ユニット
JP2013029713A (ja) 撮像ユニット
JP2009225302A (ja) スライド機構及び電子機器
JP4495478B2 (ja) ポップアップストロ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1

Termination date: 201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