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4283A - 车辆的可折叠后座椅的布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可折叠后座椅的布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04283A
CN1704283A CN 200510075476 CN200510075476A CN1704283A CN 1704283 A CN1704283 A CN 1704283A CN 200510075476 CN200510075476 CN 200510075476 CN 200510075476 A CN200510075476 A CN 200510075476A CN 1704283 A CN1704283 A CN 17042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headrest
extendible portion
recess
sea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754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65026C (zh
Inventor
B·拜克尔
W·班耐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hnson Controls Metals and Mechanisms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C Rob Hammerstein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 Rob Hammerstein GmbH filed Critical C Rob Hammerstein GmbH
Publication of CN1704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4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502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502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座椅布置(16),它包括至少两个前后布置的车辆座椅(18,20),各座椅包括座位部分(24)和座椅靠背(22),同时座椅靠背(22)相对于关联的座位部分(24)可折叠成一装货物的底板位置,用于提供至少带有位于后排的车辆座椅(20)的、包括一头枕(26)的座椅靠背(22)的一装货底板。位于前排的车辆座椅(18)的座椅靠背(22)包括凹部(28),处于装载底板位置的位于后排的车辆座椅(20)的头枕(26)以这样一方式可插入凹部内,即可以形成一基本无间隙的装载底板。

Description

车辆的可折叠后座椅的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汽车的、具有前后安置的至少两个车辆座椅的座椅布置,各座椅包括一座位部分和一座椅靠背,座椅靠背可相对于关联的座位部分折叠以成为装货物的底板位置,用于提供一至少带有位于后排车辆座椅的、包括一头枕的座椅靠背的装货物的底板。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已知可折叠后座椅用于增加车辆的装货空间。尤其对于拉伸的轿车、小汽车和篷车,座椅布置留出了用于在最后一座椅之后装载的很小的空间。为了增加空间,例如可以拆卸和去除后排车辆座椅。它的缺点是需要安装,即需要从车辆底板内的它们的固定处释放各种车辆座椅。并且,拆去的车辆座椅需要存放。
或者,对于某些类型的车辆座椅靠背可被折叠。但是,这引起下列问题:由于在折叠的座椅靠背和位于它的前面的座椅之间留有间隙,从而所得到的装载面积是不连续的。仅仅通过首先拆除折叠的座椅靠背的头枕和滑动带有折叠的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与位于它的前方的座椅接触,才能够避免这间隙。这方法是相当复杂的和还需要存放头枕。这结构还存在这一问题:最后一排的车辆座椅的头枕不能被拆去。在这情况下,间隙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后座通常在长度方向不能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这样一方式提供在上述类型的车辆内的车辆座椅,即能够最容易地将它们从座椅位置转换成装载位置,同时使这样获得的装载空间为最大可能的空间。尤其是,本发明的一目的是通过折叠座椅靠背来提供一尽可能实用的连续的、无间隙的装载底板。这也可应用于在纵向不能调节的车辆座椅。
按照本发明,通过在前排座椅的座椅靠背中提供一凹部,以这样一方式在装载底板位置位置中后排座椅的头枕可插入在这凹部内,即可以形成基本上无间隙的装载底板,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这意味着不需要拆卸被折叠的座椅靠背的头枕。现在,当它们可以被装配进入前排座椅处提供的凹部内时将它们自己形成为装载底板的一部分,即提供了一尽可能实用的连续的装载底板。由于带有一体的头枕的座椅靠背在它们的后侧上、意味着在与软垫相反的一侧上可以包含连续的、有利地是相当牢固的、在折叠时用作为装载底板的表面,所以本发明尤其适合于该座椅靠背。
在前排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内的凹部可以直接一体地在座椅靠背的后侧、即朝向后排座椅的一侧上形成,或者设置在属于座椅靠背的和在软垫部分的下侧上朝车辆底板延伸的一延伸部分上。在两车辆座椅不或又不能相互相对移动时,为形成装载底板或为了节省涉及带有过长的座椅靠背的材料成本,这将是恰当的。它仅仅重要的是当折叠时像测验智力的玩具件那样可将后排座椅的头枕插入前排座椅的也是平的被折叠的座椅靠背内。
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可以制成本发明的延伸部分。例如金属或塑性材料是所选的材料。有利地,离开座椅靠背的延伸部分的侧部被制成为朝相应的座位部分向内形成。这允许避免形成可能干扰或伤害座在其后的乘员的自由边和该边与乘员的脚撞击。并且,延伸部分有利地连接于围绕其它在座位部分的方向可枢转的轴。有利地,当座椅靠背处于直立位置时,延伸部分可朝座位部分枢动,它可以掀扣配合于座位部分,用于增加脚活动空间。
更具体地,本发明的后座椅布置完全适合于车辆中第二和第三排座椅。车辆座椅例如可以被组合成长座椅。这意味着车辆没有装备单独的车辆座椅,而是例如两个长座椅。所述长座椅各包括单一的座位部分和一个共用的座椅靠背。为了形成所需的装载底板,折叠两个座椅靠背,位于后排的座椅靠背的、通常为三个的这样多个头枕啮合进入设置在前排座椅靠背上的诸凹部内。
有利地,诸座椅靠背还可以被制成为可分开的,这样允许折叠长座椅的一部分座椅靠背,而不是整个座椅靠背。当例如要输送乘客和长的货物时,意味着在乘客仍旧占据座椅和例如滑雪橇的细长货物也必须装上时,这座椅布置就起作用了。
原则上,凹部还可以延伸超过延伸部分,进入软垫部分。原则上,它具有后排座椅的头枕的形状,但是它也可以按这样一方式形成,即后排座椅的靠背的区域也可以被接纳在其中。有利地,凹入部被构成为在要被使用的座椅靠背的侧面上是看不到的,意味着在它的软垫侧上。原则上,和尤其当凹部设置在座椅靠背的软垫部分内时,所述凹部是陷窝。相反,如果凹部设置在延伸部分内,它可以被构成为一孔。
原则上,凹部还可以延伸超过延伸部分,进入软垫部分。原则上,它具有后排座椅的头枕的形状,但是它也可以按这样一方式形成,即后排座椅的靠背区域也可以被接纳在其中。有利地,凹部被构成为在要被使用的座椅靠背的侧面上是看不到的,意味着在它的软垫侧上。原则上,和尤其当凹部设置在座椅靠背的软垫部分内时,所述凹部是陷窝。相反,如果凹部设置在延伸部分内,它可以被构成为一孔。
原则上,可以啮合进入座椅靠背的高度可调节的诸单个头枕也是适合的,但是诸一体的头枕是有利的,这是因为不需要将它们移入某一位置,以配合前排座椅的凹部。
从以下叙述和从权要求书,本发明的进一步的许多优点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车辆的带有直立座椅靠背的座椅布置;
图2示出了带有折叠的后排座椅靠背的图1的座椅布置;
图3是后排座椅布置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带有折叠的座椅靠背的图3的后排座椅布置。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第二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用于车辆的座椅布置的示意图。所述座椅布置包括一司机座椅12和一乘客前座椅(或称副驾驶座椅)14以及后座椅布置16。后座椅布置16由位于前排的一第一车辆座椅18和位于后排的一第二车辆座椅20形成。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位于前排的车辆座椅18被提供为带有可分开的座椅靠背22的长座位,而位于后排的车辆座椅20包括它们自己的座椅靠背22。所有座椅12、14、18、20包括座位部分24。头枕26又设置在位于后排的各座椅20上,在所示的示例的实施例中,所述头枕被构成为一体的头枕26。
图2示出了带有被折叠的后座椅布置16的座椅靠背22的座椅布置10。能够易于看到头枕26被插入在凹部28内。在这装载底板位置中,这样按照本发明形成了基本连续的无间隙的装载底板。要点是凹部28与头枕26的形状一致。
图3和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因此,在位于前排的车辆座椅18的座椅靠背22上形成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从座椅靠背22的下边缘32朝向车辆底板(未示出)延伸。凹部28形成在延伸部分30内和座椅靠背22内,如图4清楚地示出。从图4还可以看到提供和相互设置了两座椅18、20,从而当折叠座椅靠背22时,获得了连续的和无间隙的装载底板。或者,凹部28可以仅设置在座椅靠背22内或仅设置在延伸部分30内。
是否需要延伸部分30将尤其取决于在两车辆座椅18、20之间的间距。
有利地,延伸部分30在它的自由端处包括朝座位部分24向内形成的一区域。所述区域防止占据后排座椅20的一乘客遭到用于这特征方面但为尖锐的边缘的伤害或干扰。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它示出了位于前排的车辆座椅18。在这情况下,凹部28不插入在延伸部分30内,而仅是座椅靠背22或它的软垫部分34的一整体部分。因此,座椅靠背不由软垫部分34和由一延伸部分30形成。凹部是在座椅靠背22的后侧内形成的一陷窝,如虚线所示。因此,两座椅18、20必须相互靠近设置,或者当处于装载底板位置中时必须将后排座椅20朝前排座椅18移动。
形成装载底板的座椅靠背22的后侧36有利地由用于装载底板的坚强的、因此是可承载的材料制成。
本发明不局限于仅以举例方式和为了说明目的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具有相互前后设置的至少两车辆座椅(18、20)的一汽车的座椅布置(16),各座椅包括一座位部分(24)和一座椅靠背(22),同时座椅靠背(22)相对于关联的座位部分(24)可折叠成一装货物的底板位置以提供一至少带有后排座椅(20)的包括一头枕(26)的座椅靠背(22)的装货物的底板,其特征在于:
位于前排的车辆座椅(18)的座椅靠背(22)包括一凹部(28),在装载底板位置中位于后排的车辆座椅(20)的头枕(26)以这样一方式可插入在该凹部内,即可以形成一基本无间隙的装载底板。
2.用于具有相互前后设置的至少两车辆座椅(18,20)的一汽车的座椅布置(16)的一前车辆座椅(18)的一座椅靠背(22)的一延伸部分(30),各座椅包括一座位部分(24)和一座椅靠背(22),座椅靠背(22)相对于关联的座位部分(24)可折叠成一装货物的底板位置,用于提供至少带有位于后排的车辆座椅(20)的包括一头枕(26)的座椅靠背(22)的一装货物的底板,延伸部分(30)连接座椅靠背(22)的下边缘(32)、朝车辆底板延伸和包括一凹部(28),位于后排的车辆座椅(20)的头枕(26)至少部分地可插入在该凹部内,以致形成一基本无间隙的装载底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座椅布置(16),其特征在于:由软垫部分(34)和延伸部分(30)形成座椅靠背(22),同时凹部(28)至少整体地处于延伸部分(30)之中,以及,延伸部分(30)连接于座椅靠背(22)的一下边缘(32)和朝一车辆底板延伸。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后座椅布置(16),其特征在于:将头枕(26)提供为一高度可调节的头枕(26)。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后座椅布置(16),其特征在于:将头枕(26)提供为一整体的头枕(26)。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后座椅布置(16),其特征在于:以这样一方式形成延伸部分(30),即延伸部分(30)的一自由边朝向位于前排的座椅(18)的座位部分(24)。
7.如权利要求2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后座椅布置(16),其特征在于:当座椅靠背(22)处于直立位置时,延伸部分(30)可以朝座位部分(24)枢转和可以掀扣配合在靠近座位部分(24)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后座椅布置(16),其特征在于:将诸车辆座椅(18,20)中的至少一个提供为一长座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座椅布置(16),其特征在于:将位于前排的车辆座椅(18)的座椅靠背(22)提供为可分开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座椅布置(16),其特征在于:将位于后排的车辆座椅(20)的座椅靠背(22)提供为可分开的。
CNB2005100754762A 2004-06-01 2005-06-01 车辆的可折叠后座椅的布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502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4026930.0 2004-06-01
DE102004026930 2004-06-01
DE102005001042.3 2005-01-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4283A true CN1704283A (zh) 2005-12-07
CN100465026C CN100465026C (zh) 2009-03-04

Family

ID=35576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547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5026C (zh) 2004-06-01 2005-06-01 车辆的可折叠后座椅的布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65026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7592A1 (zh) * 2009-10-21 2011-04-28 深圳市陆地方舟电动车有限公司 人货两用架
CN102837627A (zh) * 2011-06-24 2012-12-26 铃木株式会社 头枕支撑结构
CN104245413A (zh) * 2012-05-24 2014-12-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包括座椅的多功能床的车辆
CN104417401A (zh) * 2013-08-26 2015-03-1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可折叠的车辆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2709A (en) * 1988-12-27 1990-06-12 Lear Siegler Seating Corporation Mini van seating combination
JP3539228B2 (ja) * 1997-10-23 2004-07-07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用折り畳みシート
US6270141B2 (en) * 1999-11-22 2001-08-07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Power assisted seat folding mechanism
JP4022730B2 (ja) * 2002-03-29 2007-12-19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収納構造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7592A1 (zh) * 2009-10-21 2011-04-28 深圳市陆地方舟电动车有限公司 人货两用架
CN102837627A (zh) * 2011-06-24 2012-12-26 铃木株式会社 头枕支撑结构
CN102837627B (zh) * 2011-06-24 2014-12-31 铃木株式会社 头枕支撑结构
CN104245413A (zh) * 2012-05-24 2014-12-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包括座椅的多功能床的车辆
CN104245413B (zh) * 2012-05-24 2016-05-2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包括座椅的多功能床的车辆
CN104417401A (zh) * 2013-08-26 2015-03-1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可折叠的车辆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65026C (zh) 2009-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7071C (zh) 车辆后部结构
US7341302B2 (en) Seating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US5492386A (en) Flexible seating arrangement for a mini van
EP2985176B1 (en) Vehicular seat device
CN100556733C (zh) 具有可移动式软垫的长排座椅
US8182014B2 (en) Vehicle seat arranging structure
EP1140554B1 (en) Seat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US6672662B1 (en) Vehicle seat
US20060016840A1 (en) Adjustable shelf system
US20030038514A1 (en) Storage apparatus that attaches to a vehicle seat
US20080238125A1 (en) Vehicle rear seat
US6669261B2 (en) Stowable rear vehicle seats
CN1704283A (zh) 车辆的可折叠后座椅的布置
US20090236885A1 (en) Seat arrangement comprising two vehicle seats in a seat row
US20160052425A1 (en) Seat for vehicles
US20050264077A1 (en) Foldable rear seat arrangement for vehicles
DE102022114453A1 (de) Fahrzeug mit nach hinten gewandter heckklappensitzbaugruppe
EP2731823A1 (de) Sitzanlage mit einer variablen sitzbank
JP2007513699A5 (zh)
US7954872B2 (en) Nesting seats for improved ingress/egress
EP1342612B1 (en) Flexible interior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JP4164886B2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及びシート装置
KR100521589B1 (ko) 자동차용 시트의 폴드 앤 다이브 구조
KR102443869B1 (ko) 차량 좌석용 고정장치
EP1342611A1 (en) Flexible interior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04

Termination date: 201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