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1190A - 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以及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单元 - Google Patents

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以及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01190A
CN1701190A CNA2004800011814A CN200480001181A CN1701190A CN 1701190 A CN1701190 A CN 1701190A CN A2004800011814 A CNA2004800011814 A CN A2004800011814A CN 200480001181 A CN200480001181 A CN 200480001181A CN 1701190 A CN1701190 A CN 17011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assembly
liquid
control equipment
displacement restri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011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坂田利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Ti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01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11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 B60K5/1208Resilient suppo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1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 F16F13/105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partitions between two working chambers
    • F16F13/106Design of constituent elastomeric parts, e.g. decoupling valve elements, or of immediate abutments therefor, e.g. c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1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 F16F13/1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plastics springs, e.g. attachment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mbined Devices Of Dampers And Spring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输入振幅较小的振动时可得到低动弹簧特性并能够使噪音充分降低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以及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单元。通过弹性分隔膜(10)的往复位移,可对两个液室(6A、6B)之间的液压波动进行吸收,从而得到低动弹簧特性。此外,第1金属安装部件(1)作为连接到车架一侧的车架侧连接机构而构成,并且第2金属安装部件(2)作为连接到引擎侧的振动发生体侧连接机构而构成,因此,可使得从分隔机构(7)到车架(BF)的振动传递路径的一部分由主防振体(3)形成。其结果,即使分隔机构(7)中弹性分隔膜(10)与板件碰撞而产生振动,也能够利用构成振动传递路径的一部分的主防振体(3)的振动绝缘效果,对该振动向车架的传递切实进行抑制,从而大幅度减小噪音的产生。

Description

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以及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以及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单元,特别是一种在输入振幅较小的振动时可得到低动弹簧特性并能够使噪音充分降低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以及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单元。
背景技术
作为对汽车的引擎和变速箱等振动发生体进行支承和固定的同时防止其振动传递到车架上去的防振装置,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已为人们所知。
作为这种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一般来说,安装在引擎一侧的第1安装部件和安装在车架一侧的第2安装部件二者通过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主防振体相连。此外,通过安装在第2安装部件上的膜片,在该膜片与主防振体之间形成液体封装室。
液体封装室被分隔机构分隔为第1液室和第2液室,该第1和第2液室通过节流孔彼此连通。根据该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利用节流孔的使流体在第1和第2液室之间流动的流体流动效果和主防振体的振动抑制效果,发挥振动衰减功能和振动绝缘功能。
此外,还有一种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其分隔机构以具有弹性分隔膜以及对该弹性分隔膜的位移量从两侧进行限制的一对位移限制部件而构成。
根据这种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在输入振幅较小的振动时,能够通过弹性分隔膜的往复位移对两个液室之间的液压波动进行吸收,从而得到低动弹簧特性。另一方面,在例如因行驶路面凹凸不平等原因而输入振幅较大的振动时,能够通过位移限制部件对弹性分隔膜的位移量从两侧进行限制而提高膜的刚性,使得流体容易通过节流孔在两个液室之间流动,从而得到高的衰减特性。
但是,这种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中,由于具有可引起弹性分隔膜与位移限制部件发生碰撞(接触)的结构,因此,存在着发生这种碰撞时位移限制部件产生振动、该振动传递到车架上而产生噪音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例如可以通过增加膜的厚度或提高橡胶硬度来增加弹性分隔膜的刚性,使得弹性分隔膜不容易往复位移,从而避免与位移限制部件发生碰撞,抑制噪音的产生。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弹性分隔膜不容易跟随两个液室之间的液压波动而变形,因而难以对所说液压波动进行吸收,无法得到低动弹簧特性。
为此,例如如特开平6-221368号公报所公开的,过去是在位移限制部件上设置辐射状突筋,以减小弹性分隔膜与位移限制部件二者的接触面积,从而抑制噪音的产生的(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平6-221368号(如图4等附图所示)
但是,上述现有的结构中,存在着无法充分降低弹性分隔膜与位移限制部件二者碰撞而产生的噪音的问题。此外,上述现有结构还存在着无法使弹性分隔膜高效率地往复位移,得不到很好的低动弹簧特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输入振幅较小的振动时可得到低动弹簧特性并能够使噪音充分降低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以及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单元。
为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具有:第1安装部件,筒状的第2安装部件,连接该第2安装部件和所说第1安装部件的、由橡胶状弹性材料构成的主防振体,安装在所说第2安装部件上而与所说主防振体之间形成液体封装室的膜片,将所说液体封装室分隔为所说主防振体一侧的第1液室和所说膜片一侧的第2液室的分隔机构,以及形成于该分隔机构的外周面和所说第2安装部件的内周面之间的、使所说第1液室和第2液室连通的节流孔;所说分隔机构具有由橡胶状弹性材料构成的弹性分隔膜、以及对所说弹性分隔膜的位移量从其两侧进行限制的一对位移限制部件,并且所说一对位移限制部件各自具有开口部;所说开口部具有在所说位移限制部件的径向中央一侧形成的第1开口部、以及在该开口部周围分散形成的多个第2开口部;所说弹性分隔膜具有:从其中心线方向观察时位于所说第1开口部内的、径向中央一侧的厚壁部,位于该厚壁部的径向外方一侧且以薄于所说厚壁部形成因而位于与所说一对位移限制部件相分离的位置上的薄壁部,位于该薄壁部的周边部位上并相对于所说第2开口部在径向外方一侧被夹持固定在所说一对位移限制部件之间的固定部,在所说薄壁部的一个面上分散位于所说厚壁部的周围、在所说厚壁部和薄壁部的分界部上与之成一体形成并与所说一对位移限制部件之中的一个位移限制部件相分离的第1突筋,以及在所说薄壁部的另一个面上分散位于所说厚壁部的周围、在所说厚壁部和薄壁部的分界部上与之成一体形成并与所说一对位移限制部件之中的另一个位移限制部件相分离的第2突筋;所说第1安装部件作为连接至车架一侧的车架侧连接机构构成,所说第2安装部件作为连接至振动发生体一侧的振动发生体侧连接机构构成,从所说分隔机构到所说车架的振动传递路径的一部分由所说主防振体构成。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中,所说第1和第2突筋在从所说弹性分隔膜的中心线方向现察时是相对于该中心线呈辐射状且在周向上等间隔设置的。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中,所说第1和第2突筋各自在与所说一对位移限制部件相向的面上具有突出的顶部,其顶部的高度尺寸设计成在所说分隔机构组装后该顶部位于与所说一对位移限制部件相分离的位置上。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中,所说第1和第2突筋各自在与所说一对位移限制部件相向的面上具有突出的顶部,其顶部的高度尺寸设计成在所说分隔机构组装后该顶部与所说一对位移限制部件相抵接。
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至4之任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中,在所说薄壁部的至少一个面上,在形成有所说第1或第2突筋之外的剩余部位上形成有辅助突筋,该辅助突筋至少与所说第1和第2突筋相比以突筋高度低、且突筋宽度窄而构成。
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单元具有技术方案1至5之任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以及将该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连接至所说振动发生体一侧的振动发生体侧支架,所说第2安装部件具有小直径筒部、以直径大于该小直径筒部而形成的大直径筒部、以及连接该大直径筒部和所说小直径筒部的肩部,并且所说大直径筒部是向所说振动发生体侧支架的内周部内嵌压入的,在所说振动发生体侧支架的内周部上,形成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可与内嵌压入于该内周部中的所说第2安装部件的肩部抵接的抵接部。
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单元是在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单元中,所说第2安装部件是所说大直径筒部与所说小直径筒部相比位于所说第1安装部件一侧,并且该大直径筒部被内嵌压入于所说振动发生体侧支架的内周部中的部件,在该压入内嵌状态下,所说第2安装部件的肩部与所说振动发生体侧支架的抵接部相比位于所说第1安装部件一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由于弹性分隔膜由厚壁部和薄壁部构成,并且厚壁部和薄壁部分别在径向中央一侧和径向外方一侧形成,因此,可使该弹性分隔膜容易往复位移,容易跟随第1和第2液室之间的液压波动而变形。其结果,具有这样的效果,即,在输入振幅较小的振动时,能够高效吸收第1和第2液室之间的液压压差,从而可靠得到低动弹簧特性。
此外,由于弹性分隔膜的厚壁部从中心线方向观察时位于第1开口部内,因此,可使得第1和第2液室之间的液压波动经由第1开口部高效率传递到弹性分隔膜的厚壁部上。其结果,具有这样的效果,即,可使弹性分隔膜以更高的效率跟随上述液压波动而变形,从而更为可靠地得到低动弹簧特性。
另一方面,在输入振幅较大的振动时,通过第1或第2突筋与位移限制部件抵接,可以限制弹性分隔膜的往复位移,提高该膜的刚性。其结果,可使流体在两个液室之间易于流动,因此,具有可高效发挥靠流体流动效果产生的衰减功能、得到高衰减特性的效果。
而且,由于第1和第2突筋在厚壁部和薄壁部的分界部上形成,因此,具有这样的效果,即,通过第1和第2突筋与位移限制部件抵接,可有效利用厚壁部的刚性进一步提高弹性分隔膜的整体刚性,其结果,可如上所述可靠地得到高衰减特性。
此外,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输入产生较大位移的振动时),由于第1和第2突筋是以分散于厚壁部周围的状态设置的,因而具有这样的效果,即,能够减小弹性分隔膜与位移限制部件二者的接触面积,从而相应地降低因弹性分隔膜与位移限制部件相碰撞而产生的噪音。
再有,由于第1安装部件作为连接至车架一侧的车架侧连接机构构成,并且第2安装部件作为连接至振动发生体一侧的振动发生体侧连接机构构成,因此,可使得从分隔机构(弹性分隔膜及位移限制部件)到车架的振动传递路径的一部分由主防振体构成。
其结果,具有这样的效果,即,即使弹性分隔膜与位移限制部件发生碰撞而引起位移限制部件振动,利用构成振动传递路径的一部分的主防振体的振动绝缘效果,也能够可靠抑制该振动向车架的传递,大幅度减小噪音的产生。
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除了具有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的效果之外,由于第1和第2突筋从弹性分隔膜的中心线方向观察时是相对于该中心线呈辐射状且在周向上等间隔设置的,因此,还具有对于厚壁部可从其周围以均匀的力进行支承的效果。其结果,可避免厚壁部承受偏力,从而不仅能够提高其耐久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发挥上述提高膜的刚性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除了具有技术方案1或2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的效果之外,由于顶部在第1和第2突筋的与位移限制部件相向的面上形成,并且其顶部的高度尺寸设计成位于与所说一对位移限制部件相分离的位置上,因而还具有这样的效果,即,可使弹性分隔膜更易于往复位移,更容易跟随第1和第2液室之间的液压波动变形。其结果,具有这样的效果,即,在输入振幅较小的振动时,能够高效吸收第1和第2液室之间的液压压差,从而可靠得到低动弹簧特性。
再有,在虽然为了得到低动弹簧特性而将顶部的高度尺寸设计成使其与位移限制部件相分离,但在第1和第2突筋仍与位移限制部件发生碰撞的情况下,通过该顶部发挥缓冲作用,可使得第1和第2突筋与位移限制部件缓慢地碰撞。其结果,具有可得到低动弹簧特性并能够大幅度降低噪音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除了具有技术方案1或2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的效果之外,由于顶部在第1和第2突筋的与位移限制部件相向的面上形成,并且其顶部的高度尺寸被设计成其与位移限制部件相抵接,因而当随着输入振幅较大的振动第1和第2突筋与位移限制部件发生碰撞时,顶部成为阻挡物,可使得第1和第2突筋与位移限制部件缓慢碰撞,因此,还具有可靠减少噪音的产生的效果。
再有,由于与位移限制部件抵接的只有顶部,因而能够将妨碍弹性分隔膜往复位移的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弹性分隔膜能够充分跟随第1和第2液室之间的液压波动而变形。其结果,具有这样的效果,即,在输入振幅较小的振动时,能够高效吸收第1和第2液室之间的液压压差,从而可靠得到低动弹簧特性。
根据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除了具有技术方案1至4之任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的效果之外,由于在薄壁部的至少一个面上,在形成有所说第1或第2突筋之外的剩余部位上形成有辅助突筋,因而能够对弹性分隔膜中的强度较差的薄壁部进行补强。因此,还具有减少薄壁部随着振动输入时的往复位移而破损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其耐久性的效果。
此外,由于该辅助突筋与所说第1和第2突筋相比以突筋高度低、且突筋宽度窄而构成,因此,具有能够抑制弹性分隔膜整体刚性的提高,从而保持输入振幅较小的振动时的低动弹簧特性的效果。
再有,当随着输入振幅较大的振动薄壁部与位移限制部件发生碰撞时,通过辅助突筋发挥缓冲作用,可使得薄壁部与位移限制部件缓慢碰撞,因此,具有更为可靠地减少噪音的产生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单元,除了具有技术方案1至5之任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的效果之外,由于在第2安装部件上设置了肩部,并且在振动发生体侧支架的内周部设置了抵接部,因而还具有在将第2安装部件压入而使之内嵌于振动发生体侧支架的内周部中时,通过使肩部与抵接部抵接可在压入方向上进行定位的效果。此外,还具有这样的效果,即,在随着大振幅振动的输入第2安装部件在压入方向上受到作用力作用时,通过肩部与抵接部抵接,可避免第2安装部件从振动发生体侧支架的内周部中脱出。
根据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单元,除了具有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单元的效果之外,由于第2安装部件以大直径筒部与小直径筒部相比更接近第1安装部件一侧而构成,在将该大直径筒部压入并使之内嵌于振动发生体侧支架的内周部中之后,第2安装部件的肩部与振动发生体侧支架的抵接部相比更接近第1安装部件一侧,因此,还具有能够更为可靠地避免第2安装部件从振动发生体侧支架的内周部中脱出的效果。
即,根据上述构成,在对振动发生体进行支承和固定后振动发生体侧支架向承载负荷方向位移的情况下(即,第2安装部件朝向第1安装部件位移的情况下),由于被压缩变形的主防振体的弹性复原力作为阻碍第2安装部件移动的力起作用,因而第2安装部件容易从振动发生体侧支架的内周部中脱出,而根据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单元,通过第2安装部件的肩部与振动发生体侧支架的抵接部抵接,可避免上述脱出的发生。
而在振动发生体侧支架向与承载负荷相反的方向位移的情况下(即,第2安装部件向远离第1安装部件的方向位移的情况下),被压缩变形的主防振体的弹性复原力作为辅助第2安装部件进行移动的力起作用,使得第2安装部件难以从振动发生体侧支架的内周部中脱离,因而不需要上述防脱出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的使用状态进行展示的示意图,(a)是俯视图,(b)是图1(a)的Ib向侧视图。
图2是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的图1(a)的II-II向剖视图。
图3(a)是节流孔部件的俯视图,(b)是节流孔部件的图3(a)的IIIb-IIIb向剖视图。
图4(a)是板件的俯视图,(b)是板件的图4(a)的IVb-IVb向剖视图。
图5(a)是弹性分隔膜的俯视图,(b)是弹性分隔膜的图5(a)的Vb-Vb向剖视图。
图6是弹性分隔膜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7(a)是分隔机构的俯视图,(b)是分隔机构的图7(a)的VIIb-VIIb向剖视图。
图8是展示变型例中的弹性分隔膜的附图,(a)是弹性分隔膜的俯视图,(b)是弹性分隔膜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9是变型例中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单元的一部分)
1:第1金属安装部件(第1安装部件)
2:第2金属安装部件(第2安装部件)
2a:大直径筒部
2b:小直径筒部
3:主防振体
5:膜片
6:液体封装室
6A:第1液室
6B:第2液室
20:节流孔
7:分隔机构
8:节流孔部件(分隔机构的一部分)
84:板件(位移限制部件的一部分)
84a:第1开口部
84b:第2开口部
9:板件(位移限制部件的一部分,分隔机构的一部分)
94a:第1开口部
94b:第2开口部
10、210:弹性分隔膜(分隔机构的一部分)
11、211:厚壁部
12、112:薄壁部
13:固定部
14、214:第1突筋
14a、214a:顶部
15、215:第2突筋
15a、215a:顶部
216:辅助突筋
EG:引擎(振动发生体)
BF:车架
B2、B12:引擎侧支架(振动发生体侧支架,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单元的一部分)
B12b:抵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图1是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100的使用状态进行展示的示意图,(a)是俯视图,(b)是图1(a)的Ib向侧视图。
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100是旨在对汽车的引擎EG进行支承和固定的同时防止该引擎EG的振动传递到车架BF上去的防振装置,如图1所示,经车架侧支架B1连接到车架BF上,并经引擎侧支架B2连接到引擎EG上。
车架侧支架B1靠穿过安装孔B1a的螺栓(未图示)紧固在车架BF上,引擎侧支架B2靠穿过安装孔B2a的螺栓(未图示)紧固在引擎侧部件EG1上。因此,在对引擎EG进行支承和固定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100上,作用有朝向图1(b)的下方的承载负荷。
图2是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100的图1(a)的II-II向剖视图。在图2中,省略了第1金属安装部件1的断面。
如图2所示,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100主要具有:可通过车架侧支架B1安装在车架BF(参照图1(b))一侧的第1金属安装部件1;可通过引擎侧支架B2安装在引擎EG(参照图1(b))一侧的筒状的第2金属安装部件2;将它们连接起来的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主防振体3。
第1金属安装部件1如图2所示,由铝合金等呈围绕中心线对称的、断面为上部变窄的约圆锥台形状形成,在其下端面上,设置有与车架侧支架B1进行连接用的、向上凹陷的阴螺纹部11。此外,在阴螺纹部11的侧方,设置有可与车架侧支架B1的凹部嵌合的突出的定位销12。
第2金属安装部件2如图2所示,由钢铁材料呈上下端(图2中的上端和下端)开口的筒状构成。另外,第2金属安装部件2以具有肩部而构成,该肩部的下方(图2中的下方)为大直径筒部2a,肩部的上方(图2中的上方)为小直径筒部2b。如图2所示,第2金属安装部件2的大直径筒部2a被内嵌压入引擎侧支架B2的内周部中。
主防振体3如图2所示,由橡胶状弹性体呈围绕中心线对称的、断面为下部变窄的约圆锥台形状形成,通过加硫粘接在第1金属安装部件1的上端面及其侧面与第2金属安装部件2的下端(主要是大直径筒部2a)内周部之间。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100,第1金属安装部件1作为连接至车架BF一侧的车架侧连接机构而构成,并且第2金属安装部件2作为连接至引擎EG(振动发生体)一侧的振动发生体侧连接机构构成,因此,从后述的分隔机构7到车架BF的振动传递路径的一部分由主防振体3构成。
其结果,在分隔机构7中,即使如后所述,弹性分隔膜10与板件84、94发生碰撞而该板件84、94产生振动,靠构成振动传递路径的一部分的主防振体3的振动绝缘效果,也能够可靠抑制该振动向车架BF的传递,大幅度减少噪音的产生。
如图2所示,在主防振体3的上端部(图2中的上方),设置有将第2金属安装部件2(主要是小直径筒部2b)的内周面覆盖的连续的橡胶膜31,后述的节流孔部件8的节流孔形成壁81(参照图3)、板件9的外周部、以及膜片5的金属安装部件51各自与该橡胶膜31紧密接触。
膜片5如图2所示,是由橡胶状弹性体以局部呈球状形成的橡胶膜状构成,安装在第2金属安装部件2(小直径筒部2b)的上端部(图2中的上方)上。其结果,在该膜片5的下表面与主防振体3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了液体封装室6。
该液体封装室6内封装有乙二醇等防冻性液体(未图示)。而且如图2所示,液体封装室6被后述的分隔机构7(节流孔部件8、板件9以及弹性分隔膜10)分隔为主防振体3一侧(图2中的下方)的第1液室6A、以及膜片5一侧(图2中的上方)的第2液室6B两个腔室。
膜片5通过加硫粘接在俯视时呈环形的金属安装部件51上,并如图2所示,经该金属安装部件51安装在第2金属安装部件2的上端部(图2中的上方)上。
如上所述,分隔机构7将液体封装室6分隔为第1液室6A和第2液室6B,具有由金属材料大体呈圆柱状构成的节流孔部件8、由金属材料大体呈圆片状构成的板件9、以及由橡胶状弹性体大体呈圆片状构成的弹性分隔膜10。
在节流孔部件8的外周一侧,如图2所示,与第2金属安装部件2的内周(橡胶膜32)之间形成有节流孔20。该节流孔20是使第1液室6A与第2液室6B二者连通的流体节流路径。
节流孔20,通过在节流孔部件8的节流孔形成壁81上进行切除而形成的缺口83(参照图3)与第2液室6B连通,另一方面,通过在板件9的外周缘进行切除而形成的缺口93(参照图4)与第2液室6B连通。
在这里,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100的组装这样进行,即,首先,从第2金属安装部件2的上端(图2中的上端)开口部将分隔机构7和膜片5顺序嵌入,其次,对第2金属安装部件2的小直径筒部2b整体向径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进行减径加工(拉深加工)。
其结果,分隔机构7(板件9)将如图2所示,在主防振体3上所设置的分隔机构支承部32与膜片5之间,在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100的中心线方向(图2中的上下方向)上被夹持固定。分隔机构支承部32在主防振体3的上表面的多处(或整周)作为台肩形成,以该台肩对分隔机构7(板件9)的下端面(图2中的下方的面)进行支承。
在该组装状态下,分隔机构支承部32被压缩变形,该分隔机构支承部32的弹性复原力作为对分隔机构7进行保持的力作用于该分隔机构7的下端面上。这样,即使在大振幅或高频振幅输入等情况下,也能够牢固且稳定地将分隔机构7夹持固定住,避免因各部件8、9、10的错位或共振等原因对动态特性产生影响。
下面,参照图3至图7就构成分隔机构7的各部件8、9、10顺序进行说明。在对各部件8、9、10进行的说明中,将适当参照作为分隔机构7的俯视图及其剖视图的图7。
首先,参照图3,就构成分隔机构7的节流孔部件8进行说明。图3(a)是节流孔部件8的俯视图,图3(b)是节流孔部件8的图3(a)的IIIb-IIIb向剖视图。
如图3所示,节流孔部件8例如由铝等金属材料呈具有中心线的、内周侧为空洞的约圆筒状形成。在节流孔部件8的轴向上端(图3(b)中的上端)的整周,设置有约凸缘状的突出的节流孔形成壁81。
此外,在节流孔部件8的外周上,设置有将节流孔20(参照图1)在周向上分断的突出的纵壁82。并且,如图3(a)所示,在节流孔形成壁81的外周缘上,形成有俯视时约呈コ形切除而形成的缺口83。如上所述,节流孔20通过该缺口83与第2液室6B连通(参照图2)。
在节流孔部件8的内周上,如图3所示,与之成一体地形成有厚度一定的板件84,该板件84上开设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开口部(第1和第2开口部84a、84b),并且沿该第1和第2开口部84a、84b的周缘形成有位移限制部84c~84e。
第1开口部84a如图3所示,是在板件84的径向中央呈圆形开设而形成,而第2开口部84b是在第1开口部84a的周围分散开设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而形成。各第2开口部84b呈将周向的环形孔呈辐射状分断的形状,彼此以相同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第1开口部84a呈中心对称散布。
此外,如图3(a)所示,位移限制部84c和84e呈与第1开口部84a同心的环形形成,位移限制部84d相对于第1开口部84a的中心呈辐射状直线形成。位移限制部84c和位移限制部84d二者的宽度尺寸彼此大致相同,并且比上述第2开口部84b的开口宽度(图3(b)中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窄。其结果,不仅可以减小与弹性分隔膜10的接触面积,而且能够使第2液室6B(参照图2)的液压波动向该弹性分隔膜10高效传递。
下面,参照图4,就构成分隔机构7的板件9进行说明。图4(a)是板件9的俯视图,图4(b)是板件9的图4(a)的IVb-IVb向剖视图。
如图4所示,板件9由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呈具有中心线的厚度一定的约圆片状形成,在其外周缘上形成有俯视时约呈コ形切除而形成的缺口93。如上所述,节流孔20通过该缺口93与第1液室6A连通(参照图2)。
与上述节流孔部件8的板件84同样,板件9上也开设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开口部(第1和第2开口部94a、94b),并且沿着该第1和第2开口部94a、94b的周缘形成有位移限制部94c~94e。
由于上述第1和第2开口部94a、94b及位移限制部94c~94e是以与上述节流孔部件8的板件84上所形成的第1和第2开口部84a、84b及位移限制部84c~84e相同的图案(位置、大小、形状等)构成的,所以省略其说明。
下面,参照图5和图6,就构成分隔机构7的弹性分隔膜10进行说明。图5(a)是弹性分隔膜10的俯视图,图5(b)是弹性分隔膜10的图5(a)的Vb-Vb向剖视图。而图6是弹性分隔膜10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弹性分隔膜10容纳于板件84、94的相向面之间(参照图7)、起到缓和第1和第2液室6A、6B之间的液压压差的作用,由橡胶状弹性体约呈圆片状构成,并如图5所示,主要具有厚壁部11、薄壁部12、固定部13、以及第1和第2突筋14、15。
厚壁部11如图5所示,在弹性分隔膜10上约位于径向中央,并且俯视时呈圆形而形成。此外,厚壁部11的直径尺寸被设计成,在分隔机构7组装后的状态下,从中心线方向观察时位于上述第1开口部84a、94a(参照图3和图4)内(即,从中心线方向观察时不重叠)
(参照图7)。
薄壁部12如图5和图6所示,位于厚壁部11的径向外侧,并且以薄于该厚壁部11(例如是厚壁部11的1/4~1/2的厚度)形成。薄壁部12接续于厚壁部11的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位于与上述板件84、94相分离的位置上(参照图7)。
固定部13如图5和图6所示,分别竖立地设置在薄壁部12的周边部位的一个面和另一个面上,相对于上述第2开口部84b、94b(参照图3和图4)在径向的外侧被夹持固定在板件84、94(位移限制部84e、94e)之间(参照图7)。
如图6所示,在固定部13的顶部,设置有断面约为圆弧形的突出的凸部13a,在分隔机构7组装后的状态下,该凸部13a承担密封部的作用,以防止流体在第1和第2液室6A、6B之间泄漏。
如图6所示,两个凸部13a之间的弹性分隔膜10的厚度尺寸(图6中的上下方向尺寸)比厚壁部11处的厚度尺寸以及后述的顶部14a、15a之间的厚度要厚。
第1和第2突筋14、15如图5和图6所示,在薄壁部12的一个面和另一个面上,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单面8个)以分散的状态位于厚壁部11的周围,在厚壁部11和薄壁部12的分界部上与之成一体形成。
由于如上所述,弹性分隔膜10由厚壁部11和薄壁部12构成,并且厚壁部11和薄壁部12分别形成于径向中央一侧和径向外方一侧,因此,该弹性分隔膜10易于往复位移,容易跟随第1和第2液室6A、6B之间的液压波动而变形。
此外,由于弹性分隔膜10的厚壁部11以从中心线方向观察时能够位于第1开口部84a、94a内而构成(参照图7),因此,可使得第1和第2液室6A、6B之间的液压波动经第1开口部84a、94a高效率传递到弹性分隔膜10的厚壁部11上。
其结果,弹性分隔膜10跟随上述液压波动的变形能够更高效地进行,因此,在输入振幅较小的振动时,能够高效率吸收第1和第2液室6A、6B之间的液压压差,从而可靠得到低动弹簧特性。
另一方面,在输入振幅较大的振动时,通过第1或第2突筋14、15向板件84、94(位移限制部84c、94c)抵接,能够限制弹性分隔膜10的往复位移,提高其膜的刚性。其结果,可使流体在两个液室6A、6B之间易于流动,因此,可高效发挥靠流体流动效果产生的衰减功能、得到高衰减特性。
而且,由于第1和第2突筋14、15在厚壁部11与薄壁部12二者的分界部上形成,因此,通过第1和第2突筋14、15与板件84、94(位移限制部84c、94c)的抵接,能够有效利用厚壁部11的刚性而进一步提高弹性分隔膜10的整体刚性,其结果,如上所述,能够可靠得到高衰减特性。
此外,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输入产生较大位移的振动时),由于第1和第2突筋14、15是以分散于厚壁部11周围的状态设置的,因此,能够减小弹性分隔膜10与板件84、94(位移限制部84c、94c)的接触面积,从而相应地减小因弹性分隔膜10与第1和第2突筋14、15碰撞而引起的噪音的产生。
而各突筋14、15是相对于厚壁部11的中心呈辐射状且在周向上以约45°的间隔均等设置的。此外,各突筋14、15从中心线方向观察时设置在相互重叠的位置上。因此,当输入振幅较大的振动、第1和第2突筋14、15与板件84、94(位移限制部84c、94c)抵接(碰撞)时,对于厚壁部11可从其周围以均匀的力进行支承,因而避免厚壁部11承受偏力,从而不仅能够提高其耐久性,而且还能够更高效地提高膜的刚性。
如图6所示,第1和第2突筋14、15的自薄壁部12起的高度尺寸被设计为与厚壁部11大致相同,并且在其上端面和下端面(图6中的上端和下端的面)上,各自形成有突出的顶部14a、15a。在分隔机构7组装后的状态下,仅顶部14a、15a与板件84、94(位移限制部84c、94c)抵接。
因此,当随着输入振幅较大的振动第1和第2突筋14、15与板件84、94(位移限制部84c、94c)发生碰撞时,顶部14a、15a成为阻挡物,可使得第1和第2突筋14、15与板件84、94缓慢碰撞,因而能够可靠减少噪音的产生。
再有,在通常状态下与板件84、94抵接的只有刚性小的顶部14、15,因而能够将妨碍弹性分隔膜10往复位移的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弹性分隔膜10能够充分跟随第1和第2液室6A、6B之间的液压波动而变形。其结果,在输入振幅较小的振动时,能够高效吸收第1和第2液室6A、6B之间的液压压差,从而可靠得到低动弹簧特性。
顶部14a、15a在第1和第2突筋14、15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可以呈在周向上连续的凸条状形成,也可以呈圆锥体状突出而形成。
此外,弹性分隔膜10是其一个面和另一个面以相同的图案(位置、大小、形状等)构成,相对于经过厚度方向中间部位的平面对称、且相对于中心线旋转对称地构成。即,不存在上下面的方向性和旋转方向上的方向性,因而在分隔机构7的组装工序中,不必考虑弹性分隔膜10的组装方向,因此,可简化其组装作业从而降低作业成本。
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很容易想到,在不超出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未特别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在薄壁部12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辅助突筋。此外,还可以将第1和第2突筋14、15的顶部14a、15a的高度尺寸设计成与板件84、94(位移限制部84c、94c)相分离。
将该构成作为变型例参照图8进行说明。图8(a)是变型例中的弹性分隔膜210的俯视图,图8(b)是弹性分隔膜210的图8(a)的VIIIb-VIIIb向局部放大剖视图。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将其说明省略。
如图8所示,在弹性分隔膜210的薄壁部212上,多个辅助突筋216相对于中心线呈辐射状且以中心线为中心的圆环状形成。该辅助突筋216在薄壁部212的一个面和另一个面上以相同的图案(位置、大小、形状等)形成。
其结果,能够对弹性分隔膜210中的强度差的薄壁部212进行补强,因而能够减少薄壁部212随着振动输入时往复位移而破损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其耐久性。
此外,由于辅助突筋216如图8所示,与后述的第1和第2突筋214、215相比以其突筋高度低且突筋宽度窄而形成,因此,能够抑制弹性分隔膜210整体刚性的提高,从而保持输入振幅较小振动时的低动弹簧特性。
再有,当随着输入振幅较大的振动薄壁部212与板件84、85(位移限制部84d、84e、94d、94e)发生碰撞时,通过辅助突筋216发挥缓冲作用,可使得薄壁部212与板件84、94缓慢碰撞,因而能够更为可靠地减少噪音的产生。
此外,厚壁部211与第1和第2突筋214、215如图8(b)所示,其高度尺寸比上述实施方式低,并且其高度尺寸被设计成,在分隔机构7组装后的状态下,第1和第2突筋214、215的顶部214a、215a与板件84、94(位移限制部84c、94c)相分离。
其结果,可使弹性分隔膜210易于往复位移,从而更容易跟随第1和第2液室6A、6B之间的液压波动而变形,因此,在输入振幅较小的振动时,能够高效吸收第1和第2液室6A、6B之间的液压压差,从而更为可靠地得到低动弹簧特性。
再有,在虽然为了得到低动弹簧特性而将顶部214a、215a的高度尺寸设计成可使其与板件84、94(位移限制部84c、94c)相分离,但在第1和第2突筋214、215仍与板件84、94发生碰撞的情况下,通过使该顶部214a、215a发挥缓冲作用,可使得第1和第2突筋214、215与板件84、94缓慢地碰撞,因此,能够相应地大幅度降低噪音。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引擎侧支架B2的内周部是以其断面呈直线形状而形成的,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可与内嵌压入于该内周部的第2金属安装部件2的肩部抵接的抵接部向径向内侧突出而形成。
将该构成作为变型例参照图9进行详细说明。图9是变型例中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100的剖视图,与上述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100的图1(a)的II-II向剖视图相对应。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将其说明省略。
如图9所示,在引擎侧支架B12的内周部上形成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抵接部B12b。因此,在将第2金属安装部件2向引擎侧支架B12的内周部中压入并使之内嵌时,通过使该肩部与抵接部B12b抵接,可实现在压入方向上的定位。
再有,第2金属安装部件2这样构成,即,其大直径筒部2a与小直径筒部2b相比更接近第1金属安装部件1一侧,并且在图9所示的内嵌压入状态下,第2金属安装部件2的肩部与引擎侧支架B12的抵接部B12b相比更接近第1金属安装部件1一侧。
因此,在对引擎EG进行支承和固定之后,因行驶路面凹凸不平而引擎EG大幅度位移、引擎侧支架B12向承载负荷方向(图9中的下方)大幅度位移的情况下(即,第2金属安装部件2朝向第1金属安装部件1位移的情况下),由于被压缩变形的主防振体3的弹性复原力作为阻碍第2金属安装部件2移动的力起作用,因而第2金属安装部件2容易从引擎侧支架B12的内周部中脱出,而根据本变型例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100,由于引擎侧支架B12的抵接部B12b是与第2金属安装部件2的肩部抵接的,因此,能够可靠避免第2金属安装部件2从引擎侧支架B12的内周部中脱出。
而在引擎侧支架B12向承载负荷的反方向(图9中的上方)产生位移的情况下(即,第2金属安装部件2向远离第1金属安装部件1的方向位移的情况下),由于被压缩变形的主防振体3的弹性复原力作为辅助第2金属安装部件2移动的力起作用,因而第2金属安装部件2难以从引擎侧支架B12的内周部中脱出。因此,可不需要上述防脱出机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就第2金属安装部件2的大直径筒部2a内嵌压入于引擎侧支架B12的内周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第2金属安装部件2的小直径筒部2b内嵌压入于引擎侧支架B12的内周部的构成。
当这样构成时,可使第2金属安装部件2的肩部与引擎侧支架B2的开口部抵接,因此,与上述设置抵接部B12b时同样,能够得到在将其压入并内嵌时进行定位和防止被压入部脱出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就弹性分隔膜10的第1和第2突筋14、15从中心线方向观察设置在相互重叠的位置上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以从中心线方向观察第1突筋14相对于第2突筋15在周向上错开的状态设置。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第1和第2突筋14、15在周向上以45°的间隔设置,因此,从中心线方向观察,使第2突筋15的设置位置相对于第1突筋14的设置位置在周向上移动约22.5°,以使得第2突筋15位于彼此相邻的第1突筋14的中间。
这样,例如在随着输入振幅较大的振动第1突筋14朝向板件84位移时,特别是在第1突筋14与板件84抵接后,位于该位移方向的相反一侧的第2突筋15成为补强部而对弹性分隔膜10(厚壁部11及薄壁部12)的位移进行限制,因而使弹性分隔膜10难以位移,可相应地提高膜的刚性。其结果,可进一步发挥流体的流动效果,从而得到高衰减特性。
另一方面,对于振幅较小的振动的输入,由于第1和第2突筋14、15的设置数量与上述实施方式并无不同,因而能够抑制弹性分隔膜10整体刚性的提高、保持低动弹簧特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未说明,但也可以这样构成,即,在车架侧支架B1的内周面(容纳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100的空间的内周面)以及引擎侧支架B2的外周面上,分别以加硫粘接等方式安装橡胶状弹性体,使其能够对位移进行限制,从而在大幅度位移时起到止挡作用。

Claims (7)

1.一种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
具有:第1安装部件,筒状的第2安装部件,连接该第2安装部件和所说第1安装部件的、由橡胶状弹性材料构成的主防振体,安装在所说第2安装部件上而与所说主防振体之间形成液体封装室的膜片,将所说液体封装室分隔为所说主防振体一侧的第1液室和所说膜片一侧的第2液室的分隔机构,以及形成于该分隔机构的外周面和所说第2安装部件的内周面之间的、使所说第1液室和第2液室连通的节流孔;
所说分隔机构具有由橡胶状弹性材料构成的弹性分隔膜、以及对所说弹性分隔膜的位移量从其两侧进行限制的一对位移限制部件,并且所说一对位移限制部件各自具有开口部;
其特征是,
所说开口部具有在所说位移限制部件的径向中央一侧形成的第1开口部、以及在该开口部周围分散形成的多个第2开口部;
所说弹性分隔膜具有:从其中心线方向观察时位于所说第1开口部内的、径向中央一侧的厚壁部,位于该厚壁部的径向外方一侧且以薄于所说厚壁部形成因而位于与所说一对位移限制部件相分离的位置上的薄壁部,位于该薄壁部的周边部位上并相对于所说第2开口部在径向外方一侧被夹持固定在所说一对位移限制部件之间的固定部,在所说薄壁部的一个面上分散位于所说厚壁部的周围、在所说厚壁部和薄壁部的分界部上与之成一体形成并与所说一对位移限制部件之中的一个位移限制部件相分离的第1突筋,以及在所说薄壁部的另一个面上分散位于所说厚壁部的周围、在所说厚壁部和薄壁部的分界部上与之成一体形成并与所说一对位移限制部件之中的另一个位移限制部件相分离的第2突筋;
所说第1安装部件作为连接至车架一侧的车架侧连接机构构成,并且所说第2安装部件作为连接至振动发生体一侧的振动发生体侧连接机构构成,从所说分隔机构到所说车架的振动传递路径的一部分由所说主防振体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第1和第2突筋在从所说弹性分隔膜的中心线方向观察时是相对于该中心线呈辐射状且在周向上等间隔设置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第1和第2突筋各自在与所说一对位移限制部件相向的面上具有突出的顶部,其顶部的高度尺寸设计成在所说分隔机构组装后该顶部位于与所说一对位移限制部件相分离的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第1和第2突筋各自在与所说一对位移限制部件相向的面上具有突出的顶部,其顶部的高度尺寸设计成在所说分隔机构组装后与该顶部所说一对位移限制部件相抵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任一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说薄壁部的至少一个面上,在形成有所说第1或第2突筋之外的剩余部位上形成有辅助突筋,该辅助突筋至少与所说第1和第2突筋相比以突筋高度低、且突筋宽度窄而构成。
6.一种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单元,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5之任一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以及将该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连接至所说振动发生体一侧的振动发生体侧支架,其特征是,
所说第2安装部件具有小直径筒部、以直径大于该小直径筒部而形成的大直径筒部、以及连接该大直径筒部和所说小直径筒部的肩部,并且所说大直径筒部是向所说振动发生体侧支架的内周部内嵌压入的,
在所说振动发生体侧支架的内周部上,形成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可与内嵌压入于该内周部中的所说第2安装部件的肩部抵接的抵接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单元,其特征是,
所说第2安装部件是所说大直径筒部与所说小直径筒部相比更接近所说第1安装部件一侧,并且该大直径筒部被内嵌压入于所说振动发生体侧支架的内周部中的部件,
在该内嵌压入状态下,所说第2安装部件的肩部与所说振动发生体侧支架的抵接部相比更接近所说第1安装部件一侧。
CNA2004800011814A 2004-11-24 2004-11-24 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以及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单元 Pending CN17011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4/017384 WO2006057030A1 (ja) 2004-11-24 2004-11-24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及び液封入式防振装置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1190A true CN1701190A (zh) 2005-11-23

Family

ID=36497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011814A Pending CN1701190A (zh) 2004-11-24 2004-11-24 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以及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328888B2 (zh)
JP (1) JP4077018B2 (zh)
CN (1) CN1701190A (zh)
WO (1) WO2006057030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8187B (zh) * 2009-06-29 2011-01-1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一种复合减震器
CN102770686A (zh) * 2010-02-25 2012-11-07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液体密封防振装置
CN103148161A (zh) * 2011-12-07 2013-06-12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液封式防振装置以及防振单元
CN103807350A (zh) * 2012-11-08 2014-05-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防振支承装置
CN104494510A (zh) * 2014-12-24 2015-04-08 广西大学 一种可组装中小型车辆整车运输非牛顿流体减震固定装置
CN106090114A (zh) * 2016-08-11 2016-11-09 安徽中鼎减震橡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防噪音结构解耦膜片
CN109790902A (zh) * 2017-03-17 2019-05-21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CN113494556A (zh) * 2020-04-08 2021-10-12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充液式防振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338230T1 (de) * 2004-03-12 2006-09-15 Toyo Tire & Rubber Co Hydraulische schwingungsdämpfende vorrichtung
CN1997840A (zh) * 2004-03-31 2007-07-11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以及该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中使用的弹性分隔膜和夹持部件
JP4718500B2 (ja) * 2007-02-22 2011-07-06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5172243B2 (ja) * 2007-08-13 2013-03-2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JP4861969B2 (ja) * 2007-11-30 2012-01-25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US8474799B2 (en) * 2007-11-30 2013-07-02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Fluid filled type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WO2009147748A1 (ja) * 2008-06-06 2009-12-10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4555364B2 (ja) * 2008-06-06 2010-09-29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FR2946287B1 (fr) * 2009-06-09 2011-05-20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Support et procede de suspension d'un groupe motopropulseur, vehicule incorporant ce support.
US9046147B2 (en) * 2009-12-10 2015-06-02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Liquid-filled vibration isolating device
JP5198605B2 (ja) * 2011-03-11 2013-05-15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5248645B2 (ja) 2011-03-31 2013-07-31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US20140366669A1 (en) * 2013-06-13 2014-12-18 David J. Goerend Transmission plate
US10361606B2 (en) * 2014-03-12 2019-07-23 Hutchinson Hydraulic anti-vibration device provided with an electricity generator device and electricity generator device for such an anti-vibration device
US10001191B2 (en) 2015-01-16 2018-06-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neumatically tuned vehicle powertrain mounts
DE102015111505B4 (de) * 2015-07-15 2018-03-08 Vibracoustic Gmbh Trennvorrichtung und Hydrolager
JP6807723B2 (ja) * 2016-12-07 2021-01-0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KR102370154B1 (ko) * 2017-07-14 2022-03-0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엔진 마운트
KR102484894B1 (ko) * 2017-10-30 2023-01-0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유체 봉입형 마운트
JP7182635B2 (ja) * 2018-08-24 2022-12-02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FR3088976B1 (fr) * 2018-11-27 2021-04-09 Vibracoustic Nantes Sas Module hydraulique antivibratoire commutable et element de sepa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60326B1 (fr) * 1984-02-27 1988-07-29 Hutchinson Perfectionnements aux supports antivibratoires hydrauliques
US4738435A (en) * 1985-05-16 1988-04-19 Flower Wallace C Fluid filled vibration isolator which operates quietly over broad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ranges
DE3522482A1 (de) * 1985-06-22 1987-01-15 Freudenberg Carl Fa Hydraulisch daempfendes motorlager
DE3526686A1 (de) * 1985-07-25 1987-02-05 Metzeler Kautschuk Zweikammer-motorlager mit hydraulischer daempfung
JPS6449731A (en) * 1987-08-20 1989-02-27 Tokai Rubber Ind Ltd Fluid-sealed type mount device
JPS6449731U (zh) 1987-09-22 1989-03-28
JPH0271140U (zh) * 1988-11-21 1990-05-30
DE3937232A1 (de) * 1989-11-09 1991-05-16 Freudenberg Carl Fa Gummilager mit hydraulischer daempfung
FR2697604B1 (fr) 1992-11-02 1995-01-27 Hutchinson Perfectionnements aux supports antivibratoires hydrauliques.
JP3702683B2 (ja) * 1998-12-22 2005-10-05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US6422545B1 (en) * 2001-02-09 2002-07-2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Vacuum actuated active decoupler mount
JP3901070B2 (ja) * 2001-10-26 2007-04-04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03329079A (ja) 2002-05-14 2003-11-19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液体封入式防振マウントの組立設備
JP3560044B1 (ja) 2003-04-04 2004-09-02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US6910683B2 (en) * 2003-05-29 2005-06-28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Fluid-sealed anti-vibration device
ATE338230T1 (de) * 2004-03-12 2006-09-15 Toyo Tire & Rubber Co Hydraulische schwingungsdämpfende vorrichtung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8187B (zh) * 2009-06-29 2011-01-1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一种复合减震器
CN102770686A (zh) * 2010-02-25 2012-11-07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液体密封防振装置
CN103148161A (zh) * 2011-12-07 2013-06-12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液封式防振装置以及防振单元
CN103807350A (zh) * 2012-11-08 2014-05-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防振支承装置
CN103807350B (zh) * 2012-11-08 2016-01-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防振支承装置
CN104494510A (zh) * 2014-12-24 2015-04-08 广西大学 一种可组装中小型车辆整车运输非牛顿流体减震固定装置
CN104494510B (zh) * 2014-12-24 2016-08-17 广西大学 一种可组装中小型车辆整车运输非牛顿流体减震固定装置
CN106090114A (zh) * 2016-08-11 2016-11-09 安徽中鼎减震橡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防噪音结构解耦膜片
CN109790902A (zh) * 2017-03-17 2019-05-21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CN113494556A (zh) * 2020-04-08 2021-10-12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充液式防振装置
CN113494556B (zh) * 2020-04-08 2022-11-18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充液式防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157902A1 (en) 2006-07-20
WO2006057030A1 (ja) 2006-06-01
JPWO2006057030A1 (ja) 2008-06-26
JP4077018B2 (ja) 2008-04-16
US7328888B2 (en) 2008-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01190A (zh) 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以及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单元
CN1701189A (zh) 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
CN1273733C (zh) 往复式压缩机
CN101037118A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510326A (zh) 用于横置发动机的支承结构
CN1263579A (zh) 能量吸收器
CN1492817A (zh) 气体发生器
CN1219654A (zh) 防松垫圈及使用该防松垫圈的防松装置
CN1782460A (zh) 流体填充式减振装置
CN1697943A (zh) 防振装置
CN101029626A (zh) 抑制风力涡轮机塔架位移的系统和方法
CN1468756A (zh) 车内扬声器的旋转安装结构
CN101031734A (zh) 防振装置
CN1945050A (zh) 机动车的摩擦离合器和用于该摩擦离合器的预组装件
CN1193177C (zh) 电磁离合器和装有该电磁离合器的压缩机
CN1854036A (zh) 零件输送装置
CN1210493C (zh) 箱体元件安装结构
CN1675483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液压联接设备
CN1127025A (zh) 特别适用于机动车辆的用于摩擦离合器的固定盘
CN1616290A (zh) 汽车地板结构
CN1839272A (zh) 滚珠螺杆装置
CN1273738C (zh) 用于往复式压缩机的吸气阀联接结构
CN1705833A (zh) 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以及该液体封装式防振装置中使用的弹性分隔膜
CN1578723A (zh) 用于固定仪表板附件的振动焊接结构
CN1699802A (zh) 膨胀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