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81317A - 网络会议系统、管理服务器、会议终端以及发信权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网络会议系统、管理服务器、会议终端以及发信权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1317A
CN1681317A CNA2005100741086A CN200510074108A CN1681317A CN 1681317 A CN1681317 A CN 1681317A CN A2005100741086 A CNA2005100741086 A CN A2005100741086A CN 200510074108 A CN200510074108 A CN 200510074108A CN 1681317 A CN1681317 A CN 1681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ak
power
participant
letter
po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741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天野光善
长山博功
杉之原启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one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ione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oneer Corp filed Critical Pione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81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13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04N7/152Multipoint control uni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22Conducting the conference, e.g. admission, detection, selection or grouping of participants, correlating users to one or more conference sessions, prioritising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多点连接的网络会议系统,该系统允许多个(至少两个)用户同时发言,并且能够容易地以集中方式来管理所述系统中的服务器-客户机系统的信息分布。管理服务器(100)实时并动态管理所有地点的发信权(发言权等等),并且另一步面,每一个会议终端的信息发起控制部分(221)响应于发信权的存在与否而对从会议终端到网络的信息传输进行恰当的控制。

Description

网络会议系统、管理服务器、会议终端以及发信权管理方法
本申请涉及2004年02月2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4-050550所包含的主题,其中所述申请在此全部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会议系统、管理服务器、会议终端以及发信权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借助于使用IP(网际协议)技术,网络会议系统被用作了多点(多地点)通信工具而不是简单的点到点(地点-地点)通信工具。
然而,如果所有会议参与者在连接多个点(多个地点)的网络系统中以同时发言的方式发出信息,那么通信信息量将会突然增加,并且非常令人担忧的是,在执行整合语音数据等特定处理来控制带宽的时候,会出现通信带宽增长的问题以及服务器CPU的负载加重和语音延迟的问题。
其中一种措施是限制用于允许参与者与一方或两方交谈的会议终端(地点)数目的方法。
不限制用于使参与者发言的会议终端(地点)数目的方法是在JP-A-8-298653中描述的会议主席仲裁的方法。
在JP-A-8-298653所描述的技术中,主席终端具有发言权管理表,希望发言的人员可以向主席终端发送发言权获取请求,然后,主席终端依照发言权管理表来判定是否授予发言权,并且将判定结果从主席终端发送到每个参与者的终端。
发明内容
在依照上述现有技术来限制那些允许参与者与一或两方交谈的会议终端(地点)数目的方法中,可以主动发出信息的用户从一开始就是固定的,并且由此无法实现参与者自由发言的活跃讨论。
由于系统缺乏灵活性,因此,如果网络会议系统具有容量裕度(也就是存在通信频带和CPU硬件性能等等的裕度),那么不能充分开发系统的潜力,且由此不能实现多地点的双向讨论。
在JP-A-8-298653所描述的技术中,在得到发言权的时候发言机会被提供给各个地点的用户(会议参与者),但是主席始终判定每一个会议参与者是否可以发言,并且用于每一个用户发言的过程是麻烦的,而参与者的发言机会会因为主席的判定而可能变得不平衡。因此,从允许参与者彼此进行自由的和活跃的讨论的系统的角度来看,该技术(系统)是不能满足需要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高多点网络会议系统的灵活性和易用性,并使每一个会议参与者都能更自由地发言,由此实现多地点的活跃的双向讨论。
依照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服务器-客户机类型的网络会议系统,其包括:与网络相连的管理服务器;多个作为客户机提供并通过网络而与管理服务器相连的会议终端,其中管理服务器包括:服务器通信部分,它经由网络与会议终端进行通信;以及发信权管理部分,在没有发信权的用户发起新的发信权获取请求的时候,该发信权管理部分依照预定的交换算法而使其中一个具有发信权的用户的会议终端返还发信权,并且将发信权提供给发布新请求的用户的会议终端,以便将同时发出信息的最大用户数目限制到预定数目,其中每一个会议终端包括:经由网络而与管理服务器进行通信的客户机通信部分;以及信息始发控制部分,其传送那些往来于管理服务器的发信权管理部分并且与发信权有关的信息,并且控制信息发起以响应发信权的存在或不在。
依照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服务器-客户机网络会议系统中的发信权管理方法,该服务器-客户机网络会议系统包括在网络上提供的管理服务器以及多个作为能够通过网络来使用管理服务器的客户机的会议终端,其中管理服务器为发言权、发信权设定可允许的同时发言数目,该方法包括:在将发言权授予数量少于可允许的同时发言数目的参与者的状态中,开始会议;从没有发言权的参与者终端向管理服务器发送新的发言权获取请求;以及在会议继续进行时,一旦接收到来自会议终端的新的发言权获取请求,动态改变发言权,则管理服务器依照预定交换算法而让其中一个具有发言权的参与者的会议终端返还发言权,并且将发言权授予发布了新的获取请求的参与者的会议终端。
附图说明
从参考附图而对示范性优选实施例所进行的具体描述可以更清楚了解到本发明的上述目标和优点,其中:
图1是说明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会议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描述图1中的网络会议系统操作的图示(在各个会议终端与管理服务器等设备之间传送的信息);
图3是对管理服务器使用FIFO(先入先出)算法来判定返还发言权的用户的操作进行描述的图示;
图4A和4B是对管理服务器使用LFU(最少使用)算法来确定返还发言权的用户的操作进行描述的图示;
图5A和5B是描述使用彼此关联的授权来管理演示权和发言权的方法的图示;图5A说明的是授予演示权之前的状态,图5B说明的是授予演示权之后的状态;
图6A和6B是描述使用彼此关联的授权来管理发言权和其它发信权的方法的图示;图6A说明的是授予发言权之前的状态,图6B说明的是授予发言权之后的状态;以及
图7是描述各种发信权的变化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说明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网络会议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1所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网络会议系统是服务器-客户机系统,该系统是由集中管理信息资源的管理服务器100以及四个作为客户机使用管理服务器100的会议终端(200a到200d)所组成,会议终端(200a到200d)与管理服务器100是通过网络300连接的。
假设图1的网络会议系统最多允许三个用户同时发言。
如果与网络会议系统相连的地点数目超出可允许同时发言的数目,则执行对发言权的动态管理等以使参与者能够从所有地点进行发言信息发起等处理。
网络会议系统的结构如下所示:
管理服务器100包括会议管理部分120、会议处理部分130、视频处理部分140、语音处理部分142、用于复用/解复用通信信道的复用/解复用部分(150a~150n),以及服务器通信部分160。
这些部分彼此是通过总线(总线1到总线3)连接的并且可以传送通信数据和控制信息。
在召开会议之前,会议管理部分120接受来自与网络会议系统相连的各个会议终端的会议预订,并以统一的方式来对参与会议的用户(参与者)的信息进行管理。
会议管理部分120包括会议预订部分122和用户信息表124。只要必要,它都可以对数据库(DB)进行查阅。
管理服务器的管理者可以借助会议操作部分110而在会议管理部分120中输入必要信息。
会议处理部分130是通过执行实时处理来支持会议进程的部分;特别地,它执行的是会议连接处理(包括参与者验证处理)、不同授权(发信权)的动态管理以及会议操作所需要的控制处理。
会议处理部分130包括发言权管理部分132(具有交换处理部分139、演示权管理部分134、笔输入权管理部分135、指针光标权管理部分136以及视频显示权管理部分138。
授权管理部分(132~138)对各个会议的授权进行管理,并且执行授权获取请求处理、授权返还请求处理,同时发言的数目的控制等等。
发言权是对参会用户发言的授权,并且演示权是进行演示的授权。
笔输入权是对用户在参与者可以共享电子白板屏幕等的网络会议系统中使用电子笔从他的或她的会议终端输入必要数据的授权。
指针光标权是供一个参与者将他的或她的会议终端显示器上的光标显示在另一个会议终端的显示器上,以便将其用作指示工具的授权。
举例来说,如果演讲者用光标指向显示器上所显示的地图中的某个点,那么该光标同样会显示在另一个会议终端的显示器的相同位置上,并且指向相同的地图点。
视频显示权是在网络会议系统中优先显示具有发言权的参与者的视频的授权,其中各个与会议系统相连接的参与者的视频(脸部图像、凹痕等等)都显示在各个会议终端的显示器上。
视频显示权用于隐藏没有发言权的参与者的视频,由此不会发射或接收参与者视频,并且由此可以减小网络负载。
在这里,这些授权合在一起称为“发信权”。
换言之,发言权是开始向其它会议终端发言的授权;演示权是开始向其它会议终端演示的授权;笔输入授权是开始向其它会议终端进行笔输入描述的授权;指针光标权是开始向其它会议终端指示光标所指向的位置信息的授权;以及视频显示权是开始向其它会议终端显示参与者的视频的授权;这些授权都是包含在有效信息发起中的授权。
如果这种信息发起得到允许并且不受限制,通信数据的突然增加会导致引起网络拥塞、CPU过载状态等等的发生,由此管理服务器是以一种统一方式来创建和管理不同授权的。
发言权从属于演示权,而笔输入授权、指针光标权和视频显示权则从属于发言权(稍后将会在第二实施例中对此进行具体说明)。
在图1中,发言权管理部分132和显示授权管理部分134交换管理信息,由此可以结合彼此关联的发言权和演示权来进行处理。
发言权管理部分132、笔输入权管理部分135、指针光标权管理部分136以及视频显示权管理部分138交换管理信息,因此可以结合彼此关联的发言权、笔输入授权、指针光标权以及视频显示权来进行处理。
在图1中的管理服务器100中提供的视频处理部分140对在会议数据中包含的视频信息进行处理,语音处理部分142则对会议数据中包含的语音信息进行处理。
复用/解复用部分150a~150n则复用/解复用信道。
也就是说,可允许同时发言的数目是“三”,这需要能对三个参与者同时发起的语音数据进行复用并且将其实时传送到其它会议终端。此外还需要解复用那些经过复用并从某个会议终端发送的语音信息和视频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进行独立处理。由此,提供了复用/解复用部分150a~150n。
服务器通信部分160将会发送和接收会议数据(包括语音信息、视频信息以及各种控制信息)。
在图1中的会议终端200a~200d具有相同的结构。图1仅仅显示了会议终端200d的内部结构。
会议终端200d包括客户机通信部分210、信息始发控制部分220(具有授权管理部分221)、语音处理部分230,视频处理部分231,语音输入接口232,语音输出接口234,笔输入接口236(具有用电子白板功能等等而将笔输入信息转换成数据的功能),数据输出接口238(用于输出笔数据等等)、指针光标接口240(具有将指针光标操作信息转换成数据的功能)、视频输入接口242、视频输出接口244以及作为用于获取、放弃发言权等的用户接口的发言按钮管理部分250。
会议终端200d还包括作为语音输入/输出装置的麦克风(MC)和扩音器(SP),以及作为信息输入/输出装置的电子笔(PEN)、数据输出终端(JD)、鼠标(MU)、相机(CA)、显示器(MN)等等。
会议终端200d具有发言按钮(或发言键等等)BT,以此作为产生获取或放弃发言权的意图表述的用户接口。也可以用语音输入系统作为用户接口。
客户机通信部分210将会发送和接收会议数据(包括语音信息,视频信息以及各种控制信息)。
语音处理部分230具有编码/解码语音数据以及判定数据是来自声压的语音数据的功能。视频处理部分231具有在指定地点编码视频数据以及解码输入视频数据的功能。
发言按钮管理部分250对如下状态进行检测:按下发言按钮(BT)状态(即会议终端用户具有发言权等等的状态),放开发言按钮的状态(即返还发言权等等的状态),发言按钮被按下一次的状态(新的发言权获取请求等等、放弃发言权的意图表述等等)或是其它类似状态,并且还会将检测到的状态等等告知信息发起控制部分220。
信息发起控制部分220在作为客户机的会议终端中获取、放弃发言权、演示权、笔输入权、指针光标权以及视频显示权,或是对这些授权采取其它措施,并且信息发起控制部分220还控制客户机通信部分210、语音处理部分230以及视频处理部分231,由此禁止会议终端用户在不具有任何授权的状态中发起信息。
信息发起控制部分220的授权管理部分221传送那些去往及来自管理服务器100中的会议管理部分120和会议处理部分130的管理信息(关于授权的信息),以便管理授权。
接下来将参考图2来论述图1中的网络会议系统的操作。
图2是描述网络会议系统操作的图示(在各个会议终端与管理服务器等设备之间传递信息)。
首先将要论述的是直至连接到会议的操作。
尝试参与网络会议的各个会议终端200a~200d的用户都必须产生会议预订。
每一个会议终端200a~200d都使用了网络浏览器中的客户应用来访问在管理服务器100中提供的会议管理部分120的会议预订部分122,并且产生会议预订(图2中的S10)。
在产生会议预订时,会议预订部分122将验证口令分发给各个用户。这时,就可以将诸如发言权之类的发信权授予预定用户。
产生会议预订的用户的信息、会议发起者的信息以及验证信息全都保存在图1的用户信息表124中。
一旦完成会议预订,则会议预订部分122将会议发起者的信息和与会议相关(参与)的用户的信息发送到会议处理部分130(图2中的S11)。如果在限定时间内将诸如发言权之类的授权授予预定用户,那么还会将表明谁拥有授权的信息发送到会议处理部分130。
在到了会议开始时间的时候,每一个用户都会在会议预订时间从网络浏览器中输入验证口令。然后将会启动会议客户应用。
会议终端200a到200d中的每一个都与管理服务器100的会议处理部分130执行预定的连接操作。
当各个会议终端200a~200d连接的时候,会议处理部分130会基于口令来验证用户,并仅在用户得到验证的时候才允许会议终端连接到会议。相应地,会议终端200a~200d是与预定的会议相连的。
当在预订时间指定发言权等授权的时候,在初始连接状态中,至少有一个用户(等于或小于可允许同时发言的数目)具有发言权等授权。而作为第一演讲人的会议发起者则始终具有发言权。
在使用发言按钮BT来管理各个会议终端用户发言的系统中(参见图1),具有发言权的用户会议终端的发言按钮是自动按下的,由此允许该用户发言。
在会议继续进行的时候,如果没有发言权的参与者(用户)希望发言,那么他或她按下发言按钮BT来获取发言权的。
在没有发言权的参与者按下发言按钮BT时,会议终端的发言按钮管理部分250将会对此进行检测,并且将按下发言按钮BT这一事实告知信息发起控制部分220。信息发起控制部分220通过客户机通信部分210向管理服务器100发送新的发言权获取请求。
管理服务器100的会议处理部分130判定当前具有发言权的用户的数目(=M)是否等于最大的可允许发言数目(=N;在本实施例中,N=3)。
如果M不等于N,则存在将发言权分配给另一个用户的余地,由此会议处理部分130会将发言权授予发布了新发言权获取请求的用户,并且还会将授予该用户发言权这个事实告知用户的会议终端。
另一方面,如果M=N,那么已经有与可允许数目一样多的发言权处于使用之中。因此,这时将会执行从当前具有发言权的用户组中清除一个用户并且更换为在所述组中输入发布了新的发言权获取请求的用户的处理,即交换处理。
交换处理部分139将会执行交换处理。
也就是说,交换处理部分139依照预定算法来确定要求哪一个用户返还发言权。
在这里可以使用要求最早发言的参与者返还发言权的FIFO(先进先出)算法或是要求在最后一次发言之后经过时间最长的用户返回发言权的LFU(最少使用)算法作为预定算法,。
图3是对管理服务器使用FIFO(先入先出)算法来确定返还发言权的用户的操作进行描述的图示。
在图3中,没有发言权的参与者D按下会议终端200d的发言按钮BT,以便发布新的发言权获取请求(S1)。
在发言权管理部分132中的交换处理部分139包括作为发言权管理数据的FIFO队列,并且最早发言的参与者A被要求返还发言权。
发言权管理部分132向参与者A的会议终端200a发送发言权返还请求(S2)。
发言权管理部分132检测参与者A的会议终端200a是否在预定时段以内做出响应(S3),并且基于检测结果而向参与者D的会议终端告知是否允许发言(发言权是否改变)(S4)。
图4A和4B是对管理服务器使用LFU(最少使用)算法来确定返还发言权的用户的操作进行描述的图示。图4A和4B提供了在发言管理注册表400的值上存在差别两个实例,并且每一个实例都说明了由哪一个参与者返还发言权。
如图4A和4B所示,发言权管理部分132的交换处理部分139具有发言管理寄存器400(图1并未示出)。
当没有发言权的参与者D按下会议终端200d的发言按钮BT,以便发布新的发言权获取请求的时候(S1),交换处理部分139将会查阅发言管理寄存器400。
发言管理寄存器400记录了除按下发言按钮BT的发言人D之外的所有参与者A、B和C中的每一个人的从最后一次发言起经过的时间以及发言数目。
在图4A的实例中,参与者A进行过四次发言,从最后一次发言时起经过的时间是30秒。参与者B进行过两次发言,从最后一次发言以来经过的时间是15秒。参与者C进行过六次发言,并且从最后一次发言时起经过的时间是5分钟。
在这种情况下,最后一次发言时起经过时间最长的参与者C将被要求返还发言权。
在图4B的实例中,参与者A进行过四次发言,从最后一次发言时起经过的时间是30秒。参与者B进行过两次发言,并且从最后一次发言时起经过的时间是5分钟。参与者C进行过六次发言,并且从最后一次发言时起经过的时间是5分钟。
在这种情况下,从最后一次发言时起经过时间最长的参与者是B和C,并且经过的时间是五分钟。如果这些参与者由此具有从最后一次发言时起的相同的经过时间,那么参与者B和C中发言次数较少的参与者、即参与者B将被要求返还发言权。
各个参与者的发言数目的计数方法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恰当的定义的,其中
(1)如果语言音量完全超出预定的声级,则计数加1(发言);或者
(2)如果语言音量在预定时间或是更长时间持续超出第一声级,然后则在一个预定时间或是更长时间连续落到第二声级以下,则计数将会加1(发言)。
令人担心的是,对(1)中的计数方法而言,该计数可能会因为参与者产生诸如“是”之类的同意响应而被加1,由此较为理想的是采用(2)中的计数方法。
发言权管理部分132向参与者B(或C)的会议终端200b发送发言权返还请求(S2)。发言权管理部分132检测参与者B(或C)的会议终端200b是否在预定时段中产生了响应(S3),并且基于检测结果来向参与者D的会议终端告知是否允许发言(发言权改变或者不变)(S4)。
由此在会议继续进行的同时执行了发言权的动态改变。
相应地,发言可以在多点连接的网络会议系统中的任何地点进行,并且提供了灵活的系统。
不但可以执行发言权的,而且还可以执行诸如笔输入权之类的其它授权的动态改变。
具有发言权的参与者还可以在会议中主动地放弃发言权。
在这种情况下,希望放弃发言权的用户再次按下会议终端的发言按钮BT。
当具有发言权的参与者按下发言按钮BT时,会议终端的发言按钮管理部分250检测到这种情况并且向信息发起控制部分220告知按下了发言按钮BT。信息发起控制部分220则经由客户机通信部分210向管理服务器100发送新的发言权获取请求。
为了放弃发言权,除了如上所述的再次按下会议终端的发言按钮BT的方式之外,可能发言权放弃按钮被附加地提供并按下。
在管理服务器100的会议处理部分130中,发言权管理部分132检测来自具有发言权的参与者的发言权放弃请求,并取消参与者的发言权。
由于这样主动地放弃了发言权,因此可以将发言机会授予其它任何用户(或者可以将发言权授予预定用户)。
实施本实施例的网络会议系统的大多数功能,由此实现了真实意义上的自由会议。本实施例的网络会议系统是高度通用和灵活的,并且可以对网络会议系统进行不同的修改和应用。
例如,在会议开始时,具有发言权的人员是根据授予发言权的方式而变化的。
如上所述,演讲者总是具有发言权。也可以在会议预订时指定可以获取发言权的参与者。
还可以在会议预订时规定始终具有发言权的参与者。在会议连接时间,只有发起人(第一演讲人)具有发言权,其它参与者直到按下发言按钮都不具有发言权。
还可以在会议预订时指定可允许同时发言的数目。
每个会议中的同时发言的数目可以作为会议系统的设置而不是在会议预订的时来加以设定。然而,同时发言的数目必须受限于系统性能,并且同时发言的最大数目必须是根据系统来设定。
如果参与者A按下发言按钮,那么还可以向演讲人询问参与者A是否可以发言,并且可以通过演讲人的授权来允许/不允许参与者A发言。
作为一种发言权获取方法,无论是否按下发言按钮,发起人都可以为参与者提供发言权。
作为一种发言权获取方法,无论是否按下发言按钮,也都可以使用语音输入检测。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发言权的参与者在给定时间以某种超出阈值的声级发出声音,则将其假设成与按下发言按钮一样的新的获取发言权的请求。
在各个会议终端中,还可以在用户接口中使用专有应用而不是网络浏览器来进行会议预订、会议连接等等。
(第二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将会论述授权与使用了从属关系的关联处理之间的从属关系。
图5A和5B是描述使用彼此关联的授权来管理演示权和发言权的方法;图5A说明的是授予演示权之前的状态,图5B说明的是授予了演示权之后的状态。
参与者可以获取演示权以进行会议演示。发言权从属于演示权,则因此演示人始终具有发言权。
如图5A所示,假设发起人A在其具有演示权和发言权1的状态中将演示权授予参与者D。那么如图5B所示,发言权1也会自动改变到参与者D(新演示人)。
图6A和6B是描述结合彼此关联的授权来管理发言权和其它发信权的方法;图6A说明的是授予发言权之前的状态,图6B说明的是授予发言权之后的状态。
笔输入权、指针光标权以及视频显示权都从属于发言权。
如图6A所示,假定发起人A在其具有笔输入权、指针光标权以及视频显示权和发言权1的状态中将发言权1授予参与者D。那么如图6B所示,笔输入权、指针光标权以及视频显示权同样也会自动改变到参与者D(新的发言权用户)。
不同的授权(诸如笔输入权)从属于发言权,并且针对不同授权(例如笔输入授权)的处理是同发言权处理一起执行的,由此可以简化授权管理。
如果这些参与者分别具有不同的授权,并且所有参与者突然使用自己所拥有的授权来执行信息发起,那么网络负载、客户计算机负载以及管理服务器负载会迅速地变的沉重。
在不同授权从属于发言权的时候,这种情况是很难出现的。
(第三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将对不同授权的动态管理方法进行描述(由会议处理部分130执行的不同授权的变更处理的方法)。
如上所述,演示人始终具有发言权,并且各种授权(笔输入权、指针光标权以及视频显示权)全都从属于发言权。
发言权可以是在实施按下发言按钮之类的操作时新近获取的,并且发言权还可以被主动地放弃。
图7是描述不同发信权的变更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检测演讲人是否改变(S500)。如果发生改变,则执行主持人变更处理(S501),并随后还将会改变从属于演示权的发言权(S507),并且其后还会为各种授权例如从属于发言权的笔输入权执行变更处理,。
如果演示授权在S500没有变化,则在没有发言权的参与者产生新的发言权获取请求的时候(S502),这时将会判定具有发言权的用户的数目是否等于允许同时发言的数目N(S504)。
如果它们不等,则意味着可以授予发言权,由此执行发言权变更处理而将发言权授予发布了新的获取请求的用户(S507)。
在S504,如果具有发言权的用户的数目与允许同时发言的数目N相等,那么这意味着每一个发言权都处于使用之中,由此将会执行要求当前具有发言权的用户之一返还发言权的处理(S506)。
也就是说,将会执行使用交换算法的发言权返还处理(S506)。然后则执行S507和S508。
如果演示权不变,那么将会在其中一个具有发言权的用户产生发言权放弃请求的时候(S503),执行发言权放弃处理(S505)。
为了将所放弃的发言权授予另一个用户,还会执行发言权变更处理(S507),并执行从属于发言权的不同授权的变更处理(S508)。
由此可以动态改变诸如发言权之类的发信权,从而可以从各个地点进行发言等操作,并且还可以在恰当的时限放弃和授予发言权,由此可以平稳地进行会议。
因此,可以进行自然、活跃的双向讨论。
如上所述,上述各个实施例的网络会议系统都包含了在网络上提供的管理服务器,以及作为可以经由网络使用管理服务器的客户机的会议终端,其中只允许被授予了发信权的会议终端发起信息,由此将同时发起信息的最大用户数目限制成预定数目,并且管理服务器可以将发信权动态授予多个会议终端,其中管理服务器包括了服务器通信部分;和发信权管理部分,在没有发信权的参与者产生新的发信权获取请求的时候,该发信权管理部分会根据预定的交换算法而使具有发信权的其中一个用户的会议终端返还发信权,并将发信权授予发布了新的获取请求的参与者的会议终端,其中多个会议终端中的每一个终端都包含客户机通信部分;以及信息发起控制部分,用于传送那些去往和来自管理服务器的发信权管理部分的发信权信息,并且响应于发信权的存在与否来控制信息发起。
在允许同时进行在多个地点的多点连接的发言的网络会议系统中,实时和动态地管理发信权,由此可以在防止网络拥塞和系统过载的同时始终充分使用网络会议系统的性能,并且在各个地点可以进行自由的交谈等。因此,实现了真实意义上的自然和活跃的双向讨论。
例如,希望进行发言之类的信息发起操作的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用户界面等设备来向管理服务器发布新的发信权的获取请求,以便获取发信权,并且由此为其提供积极参与会议的机会。为参与会议的用户实现了易于使用的系统。
发信权还可以被主动地放弃。通过使用该功能,会议参与者还可以故意彼此授予发信权,从而顺利地召开会议。由于参与者使用了会议中的大多数功能,因此可以像所有人都聚集在一起那样进行会议。
上述每一个实施例的网络会议系统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因此可以灵活地应对通信环境的变化、地点数目的变化等等。例如,允许同时发言的数目是响应于网络环境(通信频带)而被恰当设定的,由此可以尽量利用实际通信环境。在地点数目增加或减少的时候,最恰当的同时发言数目是根据通信环境设定的,由此可以充分地利用系统性能。
为了改变发信权,使用了恰当的交换算法或者在一个授权与另一个授权之间提供从属关系,此外还可以联合执行授权变更处理,由此也可以实现快速处理、减少处理负担,简化授权管理等优点。
具有多点连接的网络会议系统允许增加地点数目,并且本发明的系统还可以灵活应对地点数目的增加。
虽然已经参考具体的优选实施例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从这里的阐述中可以清楚了解到各种变化和修改。这些变化和修改都被视为落入附加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和意图之中。

Claims (13)

1.一种服务器-客户机类型的网络会议系统,包括:
与网络相连的管理服务器;
多个作为客户机提供并经由网络而与管理服务器相连的会议终端,
其中该管理服务器包括:
服务器通信部分,其经由网络而与会议终端进行通信;以及
发信权管理部分,其中当没有发信权的用户请求新的发信权获取请求的时候,该发信权管理部分将会根据预定交换算法而使一个具有发信权的用户的会议终端返还发信权,并且将发信权授予发布了新的获取请求的用户的会议终端,从而将同一时间发起信息的最大用户数目限制到预定的数目,
其中每一个会议终端包括:
客户机通信部分,其经由网络而与管理服务器进行通信;以及
信息发起控制部分,其传送那些去往和来自管理服务器的发信权管理部分的关于发信权的信息,并且响应于发信权的存在与否来控制信息发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会议系统,其中发信权包括发言权,并且
其中当没有发言权的参与者的会议终端在会议进行中产生新的发言权获取请求的时候,发信权管理部分依照交换算法而使一个具有发言权的参与者的会议终端返还发言权,并且将发言权授予发布了新的获取请求的参与者的会议终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会议系统,其中多个会议终端中的每一个终端都具有供参与者向管理服务器发送新的发言权获取请求和发言权主动放弃请求的用户接口部分,以及
其中在没有发言权的参与者操作用户接口部分的时候,新的发言权获取请求被传送到管理服务器,并且当具有发言权的参与者操作用户接口部分的时候,发言权主动放弃请求被传送到管理服务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会议系统,其中交换算法是请求最早发起信息或发言的参与者返还发信权或发言权的FIFO(先入先出)算法和请求最少发起信息或发言的参与者返还发信权或发言权的LFU(最少使用)算法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会议系统,其中发信权包含了进行演示的演示权以及发言权,并且发言权从属于演示权,由此具有演示权的用户始终具有发言权,以及
其中当演示权从一个参与者变更到另一个参与者的时候,发言权也会伴随演示权而自动变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会议系统,其中发信权包含笔输入权、指针光标权、应用操作权以及视频显示权中的至少一种授权,以及发言权,
其中笔输入权、指针光标权、视频显示权以及应用操作权都从属于发言权,并且
其中在将发言权从一个参与者变更到另一个参与者的时候,笔输入权、指针光标权、应用操作权以及视频显示权也会伴随发言权而自动变更。
7.一种管理服务器,其包括服务器通信部分和发信权管理部分,该管理服务器是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会议系统结合使用的。
8.一种会议终端,其包括客户机通信部分和信息发起控制部分,该会以终端是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会议系统结合使用的。
9.一种会议终端,其包括用户接口部分,该会以终端是与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会议系统结合使用的。
10.一种服务器-客户机网络会议系统中的发信权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网络会议系统包括在网络上提供的管理服务器,和多个作为可以通过网络使用管理服务器的客户机的会议终端,其中所述管理服务器为发言权,一个发信权,设定允许同时发言的数目,该发信权管理方法包括:
在发言权被授予数量少于可允许同时发言的数目的参与者的状态中开始会议;
从没有发言权的参与者的会议终端向管理服务器发送新的发言权的获取请求;以及
一旦接收到来自会议终端的新的发言权获取请求,则管理服务器依照预定的交换算法而让一个具有发言权的参与者的会议终端返还发言权,并且将发言权授予发布了新的获取请求的参与者的会议终端,在会议继续的同时动态改变发言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信权管理方法,其中发言权从属于演示权,即一种发信权,并且具有演示权的参与者始终具有发言权,以及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由管理服务器根据预定交换算法而从具有演示权的参与者之外的其它参与者中确定返还发言权的参与者。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信权管理方法,其中发言权返回请求是从具有发言权的参与者的会议终端传送到管理服务器的,由此具有发言权的参与者放弃发言权。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信权管理方法,其中发信权包含了笔输入权、指针光标权、应用操作权和视频显示权中的至少一种授权,还包含了发言权,笔输入权、指针光标权、应用操作权以及视频显示权从属于发言权,则因此当在会议进行中动态改变发言权的时候,伴随着发言权,管理服务器也改变了笔输入权、指针光标权、应用操作权以及视频显示权。
CNA2005100741086A 2004-02-25 2005-02-25 网络会议系统、管理服务器、会议终端以及发信权管理方法 Pending CN16813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50550A JP2005244521A (ja) 2004-02-25 2004-02-25 ネットワーク会議システム、管理サーバ、会議端末および情報発信権限の管理方法
JP050550/2004 2004-02-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1317A true CN1681317A (zh) 2005-10-12

Family

ID=34858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0741086A Pending CN1681317A (zh) 2004-02-25 2005-02-25 网络会议系统、管理服务器、会议终端以及发信权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195955A1 (zh)
EP (1) EP1580999A3 (zh)
JP (1) JP2005244521A (zh)
CN (1) CN1681317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0462A (zh) * 2010-06-09 2010-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设备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917402A (zh) * 2010-07-12 2010-12-1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保障安全性的电力调度云会商方法和装置
CN102170362A (zh) * 2011-04-27 2011-08-31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页的网络会议中多主讲身份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2316048A (zh) * 2010-09-17 2012-01-11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主讲身份切换的实现方法
CN101056387B (zh) * 2006-04-11 2013-03-0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会议系统
CN111147793A (zh) * 2019-12-20 2020-05-1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言终端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11193896A (zh) * 2019-12-25 2020-05-2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角色切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70058A (zh) * 2020-06-01 2020-10-13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请求冲突的设备、方法及系统
CN112468762A (zh) * 2020-11-03 2021-03-09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言方的切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25359A (zh) * 2021-11-23 2022-03-01 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拓展分布式媒体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5103151A (zh) * 2022-08-24 2022-09-23 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共享会议号进行kurento集群方法及集群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88399B2 (en) 2001-03-26 2010-08-31 Salesforce.Co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pping of services
US9948644B2 (en) 2001-03-26 2018-04-17 Salesforce.Com, Inc. Routing messages between applications
US7689711B2 (en) 2001-03-26 2010-03-30 Salesforce.Co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ing messages between applications
JP4154616B2 (ja) 2006-03-14 2008-09-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PoC及びPoC拡張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への広告挿入方法およびサーバ
JP4413201B2 (ja) * 2006-03-28 2010-02-10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サーバー及び無線通信端末
JP2009194489A (ja) * 2008-02-13 2009-08-27 Meidensha Corp 画像配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音声処理方法
JP5623271B2 (ja) * 2010-12-27 2014-11-12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情報処理装置、権限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5252598B2 (ja) * 2011-01-12 2013-07-31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電話会議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運用方法
CN103475846B (zh) 2012-06-06 2018-09-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通讯的方法及用于视频通讯的终端、服务器
JP6006737B2 (ja) * 2014-02-10 2016-10-1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方法、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端末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369212B2 (ja) * 2014-08-11 2018-08-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KR101943989B1 (ko) * 2015-06-05 2019-0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서버 및 단말기
EP3425891B1 (en) 2016-02-29 2021-01-06 Audio-Technica Corporation Conference system
CN108370400B (zh) * 2016-02-29 2021-06-04 铁三角有限公司 会议系统
US10666809B2 (en) 2016-02-29 2020-05-26 Audio-Technica Corporation Conference system
CN113329456B (zh) * 2021-04-30 2022-03-25 北京连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组网与多路传输结合的勤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01658A (ja) * 1989-11-09 1991-09-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発言管理システム
JP2804405B2 (ja) * 1992-05-13 1998-09-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多地点間テレビ会議システム
GB9215662D0 (en) * 1992-07-23 1992-09-09 Workspace Technologies Limited Conference assisting apparatus
US5491743A (en) * 1994-05-24 1996-02-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irtual conference system and terminal apparatus therefor
JPH089063A (ja) * 1994-06-17 1996-01-12 Canon Inc 通信端末
US5657246A (en) * 1995-03-07 1997-08-12 V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video conference user interface
JPH09219750A (ja) * 1996-02-13 1997-08-19 Toshiba Corp 通信会議システム
US6167432A (en) * 1996-02-29 2000-12-26 Webex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for creating peer-to-peer connections over an interconnected network to facilitate conferencing among users
US5867653A (en) * 1996-04-18 1999-02-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st based video conferencing
WO1998013995A1 (en) * 1996-09-25 1998-04-02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Network-based conference system
JPH10243110A (ja) * 1997-03-03 1998-09-11 Nec Eng Ltd 電話会議システム
US6011782A (en) * 1997-05-08 2000-01-04 At&T Corp. Method for managing multicast address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ultimedia conferencing information on an internet protocol (IP) network
WO2000060472A1 (en) * 1999-04-06 2000-10-12 Lipstream Networks, Inc. Facilitating real-time,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over the internet
US6473858B1 (en) * 1999-04-16 2002-10-29 Dige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roadcasting data with access control
US6687358B1 (en) * 2000-03-04 2004-02-0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oining a party to a multipoint conference using digital techniques
JP2002222157A (ja) * 2001-01-29 2002-08-09 Toshiba Corp 電子会議システム
WO2003003756A2 (en) * 2001-06-27 2003-01-09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group communications
US6982961B2 (en) * 2001-07-19 2006-0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ush-to-talk and push-to-conference in a 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3973078B2 (ja) * 2001-11-29 2007-09-05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会議システム
US20040006595A1 (en) * 2002-07-03 2004-01-08 Chiang Yeh Extended features to conferencing system using a web-based management interface
US20040125933A1 (en) * 2002-12-31 2004-07-01 Peng Jun Managing and initiating conference calls
CA2515488C (en) * 2003-02-10 2013-04-16 Raindance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galitarian control in a multimedia collaboration session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6387B (zh) * 2006-04-11 2013-03-0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会议系统
CN101860462A (zh) * 2010-06-09 2010-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设备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917402A (zh) * 2010-07-12 2010-12-1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保障安全性的电力调度云会商方法和装置
CN101917402B (zh) * 2010-07-12 2014-03-1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保障安全性的电力调度云会商方法和装置
CN102316048A (zh) * 2010-09-17 2012-01-11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主讲身份切换的实现方法
CN102170362A (zh) * 2011-04-27 2011-08-31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页的网络会议中多主讲身份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1147793A (zh) * 2019-12-20 2020-05-1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言终端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11147793B (zh) * 2019-12-20 2023-04-07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言终端的切换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93896A (zh) * 2019-12-25 2020-05-2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角色切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70058A (zh) * 2020-06-01 2020-10-13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请求冲突的设备、方法及系统
CN111770058B (zh) * 2020-06-01 2022-03-22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请求冲突的设备、方法及系统
CN112468762A (zh) * 2020-11-03 2021-03-09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言方的切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68762B (zh) * 2020-11-03 2024-04-0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言方的切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25359A (zh) * 2021-11-23 2022-03-01 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拓展分布式媒体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5103151A (zh) * 2022-08-24 2022-09-23 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共享会议号进行kurento集群方法及集群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195955A1 (en) 2005-09-08
EP1580999A2 (en) 2005-09-28
EP1580999A3 (en) 2009-02-25
JP2005244521A (ja) 2005-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81317A (zh) 网络会议系统、管理服务器、会议终端以及发信权管理方法
US834026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user interface to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conferencing session
CN100351745C (zh) 调用预定时间视频会议的服务器
CN1855832A (zh) 会议系统和终端装置
CN1633652A (zh) 具有消息传送系统的视频会议应用用户接口
CN1643505A (zh) 视频会议系统结构
US20120077536A1 (en) Collaborative group communication method involving a context aware call jockey
CN1976435A (zh) 一种视频会议中资源调配的方法
JP2006324832A (ja) グループ通信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端末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フロア制御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922875A (zh) 用于临时缓冲的方法
CN1848889A (zh) 多模服务会话建立和提供方法以及建立和提供系统
CN101080000A (zh) 视频会议中显示发言人的方法、系统、服务器和终端
CN1946165A (zh) 远程会议系统,远程会议方法和远程会议终端设备
CN100337499C (zh) Ptt通信的令牌分配
CN1917537A (zh) 一种实现一键通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604684A (zh) 用于通信控制的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735112A (zh) 带有无线通信便携式终端的语音电话会议系统
CN1889722A (zh) 一种PoC群组会话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744516A (zh) 通信带宽控制方法、服务器、用户终端和程序
JP4053869B2 (ja) ビデオ会議システム
KR20140006221A (ko) 회의 처리 장치 선택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화상 회의 시스템
CN1642263A (zh) 控制会议电视系统中会场的方法
JP608945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会議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801968A (zh) 集群系统中实现实时发言的方法及系统
CN1849834A (zh) 具有呼叫方定位识别的便携式设备的多方呼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