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28398A - 具有至少一个有导电能力的校正元件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以及印刷电路板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至少一个有导电能力的校正元件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以及印刷电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28398A
CN1628398A CNA038034115A CN03803411A CN1628398A CN 1628398 A CN1628398 A CN 1628398A CN A038034115 A CNA038034115 A CN A038034115A CN 03803411 A CN03803411 A CN 03803411A CN 1628398 A CN1628398 A CN 16283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pcb
printed circuit
radio communication
correc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034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28398B (zh
Inventor
M·厄尔施莱格
T·科瓦尔斯基
M·施赖伯
M·温贝尔格
S·胡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628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8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28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8398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005Patch antenna using one or more coplanar parasitic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21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a shorting wall or a shorting pin at one end of th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在无线电通信设备中,在印刷电路板(LP)上这样连接和构造至少一个附加的、有导电能力的校正元件(ZV1),使得在同时尽可能地保持所述印刷电路板(LP)预定的长度和横向尺寸的情况下,为所述印刷电路板(LP)上可能由天线(AT1)的无线电电磁辐射场所引起的电流(I(X))产生有针对性的、假定的电流路径延长(WV)。

Description

具有至少一个有导电能力的校正元件 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以及印刷电路板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其具有至少一个放置在外壳中的预定了长度以及横向尺寸的印刷电路板,以及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到印刷电路板上的、用于发射和/或接收无线电电磁辐射场的天线。
通过无线电通信设备、尤其是例如按照DECT标准(Digital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数字增强型无绳通信标准)的移动无线电设备或无绳电话机的功率辐射,通常无线电电磁辐射场的一部分功率也辐射到人体中。尤其是在按照规定将无线电通信设备靠近各个用户头部的情况下,对脑中的器官组织造成超出容许范围的极大负担。由于这个原因,为人体器官组织确定了热功率吸收的极限值。使用所谓的SAR值(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特定吸收率)作为对各个用户实际遭受的辐射负荷的特定的测量标准。该SAR值给出了以每千克一瓦特为单元的特定吸收率,利用该特定吸收率使可预定的组织体积范围变暖。
本发明所基于的任务是,指出一种可以在电磁辐射特性方面更好地可控地调节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该任务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种无线电通信设备中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即在印刷电路板上这样连接和构造至少一个附加的、有导电能力的校正元件,使得在同时尽可能地保持印刷电路板的预定长度和横向尺寸的情况下,为印刷电路板上可能由于天线的无线电电磁辐射场所引起的电流,产生有针对性的、假定的电流路径延长。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用有针对性的、即可控制的方式更好地调节印刷电路板上产生的电流的局部分布。
通过借助附加的、有导电能力的校正元件而产生的印刷电路板上电流路径延长,尤其可以这样影响印刷电路板上局部的电流分布,使得可能存在的电流或与电流有关的磁场的局部最大值可以偏移和/或减小到相对不危险的设备区域内。在有利的方法中,尤其可以减小或者甚至尽可能地避免超出容许强度的“热区”(Hot Spots)、即相对于较小SAR值的组织体积范围而具有较大SAR值的组织体积范围,因此可以减小或者甚至尽可能地避免组织体积范围的-例如在按照规定使用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设备时各个用户头部范围内-热负荷中的局部波动。总的看来,与没有校正元件的相同印刷电路板的SAR分布相比,通过至少一个这种附加的校正元件至少可以使SAR分布更有规律或更均匀。此外,在有利的方法中,可以实现各个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天线阻抗匹配的改善,并因此也可以实现改进的功率辐射,这在设备尺寸很小、相对紧凑时尤其有利。
本发明的其他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讲述本发明及其改进方案。
其中:
图1用简图在空间上描绘了印刷电路板以及连接在其上的传统移动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天线,
图2是对SAR效应来说有效的电流的局部分布示意图,该电流是在移动无线电设备工作时沿着图1的印刷电路板长度方向近似地流过的电流,
图3用简图在空间上描绘了用于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印刷电路板,相对于图1的印刷电路板,按照本发明的延长电流路径的校正元件附加地连接到该印刷电路板上,
图4示出了沿图3的印刷电路板长度方向的电流的局部分布,该印刷电路板具有附加地连接着的、延长电流路径的校正元件,
图5至7是本发明校正元件的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这些校正元件分布连接到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
图8、9分别示出了:在没有以及具有另一个修改过的、延长电流路径的附加元件的情况下,沿图1的印刷电路板长度方向的电流变化曲线,
图10示出了:在用户头部附近按照规定使用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设备时,具有印刷电路板以及具有按照图9的附加的、延长电流路径的校正元件的本发明无线电通信设备,以及
图11、12分别是一个印刷电路板的示意图,该印刷电路板具有改变过的、按照本发明连接的用于虚拟地延长电流路径的校正元件。
具有相同功能和工作方式的元件在图1至12中分别具有相同的参考符号。
图1用简图在空间上描绘了一个印刷电路板LP,像通常一样,其放置在无线电通信设备、例如移动无线电电话机或无绳电话机的外壳中。例如在图10中,在移动无线电设备MP的外壳GH内部设有这样的印刷电路板LP,在图10中以侧视图的形式画出了在用户头部HE附近按规定使用时的移动无线电设备。该移动无线电设备MP优选地被构造为移动无线电电话机,其尤其按照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移动通信全球系统)、IS95、IS136、IS2000、DCS1900、GPRS(General Packet and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基于GSM演进的增强数据率)、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工作。优选地这样确定该移动无线电设备的尺寸,使得其便于用户携带,并因此可以与用户一起在这样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小区中变化的位置上停留。除了或独立于这种移动无线电设备的语音传输功能或打电话功能,该移动无线电设备也许还能实现以下功能,即传输其他的消息、例如数据、图像、传真消息、E-Mails或者诸如此类的。
此外,根据图1的印刷电路板还可以集成在其他无绳电话机的外壳中,该无绳电话机通过无线电开展其与本地基站或其他用户设备的通信业务。目前,这种无绳电话机优选地按照所谓的DECT(Digital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数字增强无线通信)或蓝牙标准工作。
从空间上来看,图1的印刷电路板具有基本上为矩形的长方体形状,即其四个侧边SRL、SRR、SRO、SRU一起构成矩形的外部轮廓,该矩形的长度大于其宽度。该印刷电路板的空间几何关系通过以下方式来说明,即在图1中附加地一起画出了笛卡儿坐标系统的坐标X、Y和Z。在此,X坐标沿着印刷电路板LP的长面SRL、SRR而延伸,而Y方向平行于印刷电路板LP的宽面SRO、SRU。因此,该印刷电路板LP的部件安装面基本上位于XY平面内。在此,将Z方向分配给具有不同部件、例如高频部件HB1和分析/控制部件HB2的印刷电路板LP的高度或厚度H。
该印刷电路板的矩形形状优选地适合于嵌入平坦的、基本上为长方体的外壳中。当然,该印刷电路板也可以具有其他的外部轮廓,通常通过合理地匹配各个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外壳各自的几何形状来选择该外部轮廓。
为了接收和/或发射无线电信号,图1的印刷电路板LP在其长度方向的上半部分区域内具有一个高频部件HB1,其具有连接着的天线AT1。在此,为了画图的简便起见,只通过虚线框指出该高频部件HB1。借助于发射/接收天线AT1,可以将无线电电磁波辐射到雷达室和/或检测来自雷达室的无线电电磁波。该发射/接收天线AT1与用于提供能量、尤其用于馈电以及通过电接触线COA(“热导体”)控制无线电信号的高频部件HB1相连接。同时其通过第二电线KS1(“冷导体”)接触印刷电路板LP上至少一个接地面(“地”)。这样的接地面例如可以由金属的外壳覆盖层或高频部件HB1的屏蔽盖或由有传导能力的涂层构成,通常在印刷电路板的正面或反面整个表面上装设该涂层,或作为印刷电路板LP中的中间涂层而装设该涂层。合理地这样构造接触线,使得天线AT1以足够的机械稳定性安装在印刷电路板LP上,因此尽可能持续地保持其预定的位置或情况。为此,尤其可以形成板条状的接触线,因此这些接触线分别独自地或共同地承担一种用于将天线AT1机械地固定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法兰功能。
这里在图1的实施例中,借助接触线COA、KS1在印刷电路板LP的上端面或上宽面SRO上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天线AT1。在此,天线AT1被构造为平面天线。其具有近似的矩形形状。借助于机械的连接板条COA、KS1,从印刷电路板LP的上侧边缘SRO出发,将该天线定位到由四个侧边SRL、SRR、SRO、SRU在Z方向上沿平面法线所包围的空间范围内。因此,天线在印刷电路板LP的部件安装面上所推想的正交投影基本上位于由印刷电路板LP的侧边SRL、SRR、SRO、SRU所张开的界面BF之内。换句话说,也就是说天线AT1没有延长地伸出印刷电路板LP的部件安装面BF的四个侧边,即由于所连接的天线,电路板表面即没有延长也没有变宽。借助于连接板条使天线AT1这样在朝印刷电路板LP的方向上倾斜或弯曲,使得天线像印刷电路板LP的焊层平面之上和/或之下的另一涂层一样位于由印刷电流板的四个侧边所限定的空间范围内。在有利的方法中,通过这样的天线布置可以实现特别紧凑的或小的设备尺寸。
在图1的印刷电路板LP的第二部分、即下半部分中,放置一个或几个其他的电气部件,同样地,为了画图简便起见只用虚线框指出这些电气部件,并且为其配备参考符号HB2。这些电气部件被用于控制移动无线电设备MP的输入和/或输出元件、例如其键盘、显示屏、扬声器等等,以及被用于对借助高频部件HB1所接收的和/或通过其发射的无线电信号进行信号处理。
如在图2中所示,在这种具有连接天线的印刷电路板中,在X方向上、即沿印刷电路板的长度方向现察,产生所属的局部的总电流分布。电有效的总电流I(X)沿横坐标分布,该总电流是在印刷电路板LP的每个长度位置X上分别在印刷电路板的总横截宽度B上累加或积分而在X方向上并因此在电路板长度方向上总共流过的电流。假设,具有优选方向X方向的电流的起因是H场、即磁场,该磁场在天线AT1工作时在其近区内局部地产生。
在图2中,为图1的印刷电路板LP的下侧边缘SRU分配了X轴的原点,而上侧边缘SRO符合长度值X=L。在高频部件HB1和天线AT1之间的电触点COA范围内,流入在长度位置X=L上的天线AT1的馈电流或脚点电流FSI≠0。因为高频部件HB1将已定义的馈电流FSI馈入天线AT1的脚点。与此相对,在印刷电路板LP长度方向上的电流在印刷电路板的下部自由端上由于那里的边界而截止,也就是说在与天线AT1相对的端面上尽可能地成立I(X)=0。相反地,在优选地使用所谓的λ/4天线时,电场在下侧边缘上或在与天线相对的自由端SRU上具有最大值。由于长矩形形状的印刷电路板LP的几何关系,在分别对横截宽度B积分而产生总电流I(X)的情况下,沿中心长轴ML约在印刷电流板LP的中心MI上、即在印刷电路板对角线的交点范围内出现对于SAR效应来说最大有效的电流幅度。在印刷电路板的横向Y上观察,由于表面效应以及其他的电流偏移效应,X方向上的电流强度成分在沿两条长边SRL、SRR的范围内比沿中心线ML高;在此,长边SRL、SRR上的电流强度分布基本上关于中心长轴ML成轴对称。该电流分布导致对于SAR效应来说有效的H场或产生SAR效应的H场,如图2所示,可为其分配具有沿中心长轴ML的总密度的总电流I(X)。在此,在长度位置X=MI上的有效电流幅度的最大值在图2中用IM来表示。
因此,在这种具有至少一个天线和至少一个连接在其上的、有导电能力的印刷电路板的连接结构中,在印刷电路板表面上产生局部不均匀的电流分布,也就是说对于SAR效应有效的总电流强度局部地波动。
为了确定移动无线电设备或一般来说无线电通信设备的SAR值,优选地使用在欧洲标准建议EM50361中详细描述的测量方法以作为加热特定组织体积范围的量度。在此,寻找各个用户的最高热负载的位置。于是,由在按规定使用移动无线电设备MP时在各个用户头部附近放置该移动无线电设备MP的位置上(参见图10)特定的归一化的组织体积的积分得出SAR值。
在用仿真方法实现的模型头部中用电磁的测量探针进行的大量测试表明,器官组织的变暖局部地波动或变化、即有具有至少一个最大值和/或最小值的局部分布。在此,该局部变化的场密度看来尤其源于与此一致的印刷电路板LP上的局部的总电流分布、例如图2的I(X)。当例发射和/或接收天线、如图1的AT1被构造为λ/4天线并且与印刷电路板LP一起构成发射偶极天线时,这种总电流I(X)优选地在该印刷电路板LP上沿其长度方向流动。在此,该印刷电路板近似地起一种补充天线AT1的λ/4天线的作用。在图2中用简图示出了沿印刷电路板LP的长度方向X的对SAR效应来说有效的电流的局部分布I(X)。在此,近区是位于距离2D2/λ(λ是波长;D是设备长度)之内的那个局部区域。例如在具有在880和960MHz(中心频率900MHz)之间的频率范围的GSM无线电网中,波长λ约为35cm。在具有在1710和1880MHz之间的频带的PCN(Private Commercial Network私营商业网)(E网)中,波长约为17cm。在具有在1920和2170MHz之间的频率传输范围的UMTS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波长约为15cm。在GSM无线电系统中,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局部电流分布,可以估计电磁近场的渗透深度约为6cm,而在PCN网中约为5cm,在UMTS移动无线电设备中,由于主电路板上的局部电流分布,近场的渗透深度约为2至4cm。在此,局部渗透到组织中的深度越浅,在接收到的天线发射功率相同时,所测量的SAR值越高,因为导致每个预定的组织体积具有更高的电磁场密度,因此引起更大的电流,从而引起更高的场密度。
现在很希望:可控地调节电磁辐射场、尤其是各个无线电通信设备近区内的H场和/或根据源于其的电流的局部分布可控地调节电流。
为此,图3用简图在空间上描绘了按照本发明的、用于虚拟地延长图1的印刷电路板LP上电流路径的校正元件的第一个实施例。在图3中用KV1表示第一校正元件。其安装在印刷电路板LP较窄的-这里为下面的-那个侧边SRU上,该侧边与另一个较窄的-这里为上面的-连接有天线AT1的侧边SRO相对。该校正元件基本上被构造为U形。其具有分别到印刷电路板LP的正面和反面的板条元件KV1或KV2,该板条元件基本上垂直于印刷电路板LP的正面以及反面、即沿印刷电路板LP的正面以及反面的平面法线方向Z。优选地,该板条元件KV1、KV2关于印刷电路板LP对称地安装在其下端面SRU上。在此,该该板条元件优选地基本上沿印刷电路板LP的整个宽度B、即沿其下侧边缘SRU伸展。由此产生板条元件波阻适中的尽可能理想的连接。在每个横向板条元件KV1或KV2上又这样安装了基本上平坦的第二板条元件PST1或PST2,使得第二板条元件基本上平行于印刷电路板LP的正面或反面(=印刷电路板安装面),并且位于由印刷电路板的四个侧边所限定的空间范围内。因此,第二板条元件PST1、PST2基本上垂直于沿Z轴方向的宽度为ZVB的横向板条KV1、KV2。用这种方法,校正元件KV1不仅机械连接而且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LP上。
总的来看,该校正元件ZV1由于其U形轮廓像顶盖一样位于印刷电路板LP的端面末端,该端面末端与具有天线连接的相反的印刷电路板端面SRO相对。由于校正元件KV1而产生的印刷电路板LP的顶盖状覆盖层与该印刷电路板LP另一末端上的天线AT1一起形成一种顶部电容。从电作用原理来看,具有印刷电路板LP、连接在其上的天线AT1以及同样连接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校正元件ZV1的总结构是一种短的杆形天线,该杆形天线在其末端上具有板形电极或天线AT1以及校正元件ZV1形式的电容器平面。但是,从电的角度看,由于作为附加的端电容的校正元件ZV1的作用,人工地、即虚拟地延长了印刷电路板LP,因此,可以为印刷电路板LP上可能由天线AT1的无线电电磁辐射场引起的对于SAR效应来说有效的总电流I(X)提供有针对性的电流路径延长。因为可能沿印刷电路板LP的长度方向-在图3的实施例中为在X方向上-流动的总电流现在可以附加地在校正元件ZV1的延伸面上流动,该校正元件从印刷电路板LP的端面下边缘出发,在由印刷电路板LP的四个侧边所限定的空间范围之上和/或之下折叠。测试已表明,为了实现特定的、所期望的电流路径的延长,该电流路径由例如LP的印刷电路板的原长度、例如L所预定,确定由各个校正元件附加地提供的、从其在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区域到其端面末端的路径长度是决定性的。
在图3中,基于各个横向板条KV1、KV2,校正元件ZV1为路径延长分别提供Z方向上的ZVB,并且还通过各个板条元件PST1、PST2提供X方向上的其他路径延长ZVL。因此,对于电路径延长来说,尤其重要的是:在推想校正元件无折叠的状态下、即平面设计状态下,近似地测量的各个校正元件从其在印刷电路板LP上的连接区域出发到其端面末端的机械路径导向。可以说,校正元件延长了印刷电路板的长度,但不是在印刷电路板的原焊层平面内,而是在由印刷电路板的四个侧边所限定的并位于印刷电路板的界面BF之上和/或之下的空间范围内。在图3中,给出了通过校正元件ZV1在X和Z方向上的总的折叠长度、即通过路径段ZVB和ZVL的总和可以实现的路径延长。在此,在实际的实验中,利用有利的方法,30%的延长导致SAR值降低了约20%。
图4示出了当在印刷电路板LP上安装附加的校正元件ZV1时,沿图3的印刷电路板长度方向、即在X方向上局部的电流分布。相对于图1中没有校正元件的印刷电路板,在该电路板上大约在长度的中点X=MI处产生电流最大值IM,现在在X=MI位置上、即在印刷电路板LP的中心区域MI内,有效的电流电平下降到值I(X=MI)=IMD<IM。尤其在X方向上现察,在印刷电路板LP上产生均匀的局部电流分布。因为现在由于附加地连接了校正元件ZV1,即使在印刷电路板LP的下端也产生电流,这里该电流以I(X=0)=ID移动或延伸,直到校正元件ZV1的外部的开放端。因此,借助于该校正元件ZV1,可以用已定义的方法调节沿印刷电路板长度方向的在X=0至L之间的电流电平分布I(X),相对于根据图1的没有校正元件的印刷电路板,从印刷电路板的一个端面末端朝另一个端面末端方向看,该电流电平分布具有均匀的、即近似恒定的电流密度。在图4中附加地画出了假定的或虚拟的电流路径延长WV,其随着从在印刷电路板的下端面SRU(X=0)上的连接区域到校正元件ZV1的外部的开放端口(X=L)测量该校正元件ZV1而产生。电流在附加元件ZV1的开放的端面末端上才截止,因此在那儿总电流电平才基本上等于0。在图4中附加地用点划线画出了沿延长路径段WV的总电流电平I(X)。通过印刷电路板LP的上和下端面之间的、即X=0和X=L之间的电流电平曲线值以及校正元件自由端或开放端上0安培的电流电平值的内插形成该总电流电平。
由沿长度延伸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在X方向上附加地连接的校正元件、例如ZV1产生的虚拟的电流路径延长、例如WV,尤其近似地由校正元件在ZX平面内的路径长度的总和决定。然而除此之外或独立于此,由各个校正元件形成的总面积也会影响产生的总电流长度。因为所提供的校正元件的面积越大,优选地电容的充电能力也越强,因此印刷电路板上可实现的电流谐波也越大。同样地可以假设:在印刷电路板上电流分布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的最大值。
可以用适当的方法单个地构成例如ZV1的校正元件。为此,优选地通过弯曲或折叠最初为平面的、有导电能力的元件来制造该校正元件。
优选地装设至少一个有导电能力的元件、合理地为一个单层或多层的有导电能力的薄片涂层元件、一个单层或多层的薄膜和/或其他有导电能力的平面元件或结构元件以作为例如ZV1的各个校正元件。也许装设一条或几条有导电能力的金属线作为校正元件也足够了。
也许通过校正元件已经可以引起沿印刷电路板长度方向的虚拟的电流路径延长,该校正元件不是通过印刷电路板LP的整个宽面连接在与天线相对的端面上,而是由带状的有导电能力的元件构成,与印刷电路板LP的宽度相比,该元件所选择的宽度很窄。图5用简图在空间上描绘了这样的校正元件。该校正元件用ZV2表示。因此,假定可以在X方向上、即沿印刷电路板LP的长度方向提供尽可能大的电流路径延长,则在XY平面内用回形实现该带状校正元件ZV2。该校正元件与印刷电路板LP在其端面下边缘区域内机械连接和/或电连接,该下边缘与连接着向外伸出的杆形天线AT2的端面上边缘相对。在此,尤其可以简单地通过弯曲或折叠印刷电路板接地面的子段来实现校正元件ZV2在印刷电路板LP上的连接。优选地,将回形的校正元件ZV2沿端面的子段相对于它的其他基本上为平面的延伸部分折弯或折叠约90°。在图5中用KV2来表示连接段。该校正元件ZV2以其有导电能力的基本上平坦的表面延伸至平面的折叠部分,该平面基本上平行于印刷电路板LP的焊层平面。通过相应地选择回形形状、即通过选择回形弯曲的数目和/或选择校正元件ZV2基本上在印刷电路板LP的X方向上或与此相反而在Y方向上伸展的子段的长度,可以用可控的方法来调节所期望的电流路径延长。
总的来看,也就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有针对性地为预定了、需保持长度和宽度的印刷电路板提供所期望的电流路径延长,即一个或几个校正元件这样附加地连接到印刷电路板上,使得该校正元件只在该印刷电路板之上和/或之下的空间范围内延伸,该空间范围由该印刷电路板的侧边限定。因此产生一个多层结构,即可以这么说,印刷电路板以及各个校正元件相互堆叠。在此,该校正元件尤其可以在一个或几个平面内具有一个或几个褶皱,这些平面位于由印刷电路板的侧边所限定的平面之内以及被布置在超出该平面的高度上。用这种方法,印刷电路板在其焊层平面内不会延长或变宽,即尽可能地保持了其最初预定的在其最初预定的长度和宽度方面的尺寸。
为了虚拟地延长外壳,这样扩展印刷电路板本身接地面的子区,使得产生附加的延长元件,这也许是合理的。在图11中,这样的校正元件ZV6是印刷电路板LP*的电路板接地面的集成的组成部分,该印刷电路板LP*最初具有矩形的外部轮廓。在此,在与天线AT1相对的印刷电路板端面SRU上,在相同的焊层平面内这样与该印刷电路板分离地实现该印刷电路板LP*的接地面的子区,使得该子区起延长电流路径的作用。该校正元件ZV6具有由串行连接的板条段的90°弯折或矩形的之字形弯曲形成的回形形状。该回形形状的校正元件ZV6尤其可以通过模压或切割图1的最初为矩形的印刷电路板LP来制造。优选地在电路板下端面SRU的角落区域内装设该校正元件ZV6,该角落区域被布置为与相对的上端面SRO的角落区域中的天线连接成斜角、尤其是成对角。因为在预定的矩形的外部轮廓不变时,通过天线AT1和校正元件ZV6的自由端FE之间尽可能成对角的行走路线,为在可供使用的电路板表面上就SAR效应而言有效的总电流提供了最大可能的虚拟的路径延长。
通过在印刷电路板安装面之内和/或在印刷电路板正面上和/或在印刷电路板底面上折叠各个校正元件,可以用可控的方法来调节电流路径。通过校正元件的回形形状、即校正元件的造型,可以使校正元件在X方向的长度保持很短,在该校正元件中,分别在印刷电路板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子段和分别与印刷电路板的长度方向交叉、尤其正交的段交替,在此两个这样连接的子段相互之间分别围成一个不同于0的角,尤其构成约为90°的角。因为,相对于笔直的带状校正元件,通过之字形的形状可以为电流获得更大的行走长度。图11的印刷电路板上最大可能的电流路径在天线AT1的区域内开始并且在流经校正元件ZV6的回形弯曲之后在其自由端FE上结束。
如果在印刷电路板的端面末端的角落区域内,沿印刷电路板的长度方向朝外伸出的天线、例如图5中的AT2连接到该印刷电路板LP上,那么合理的是,在印刷电路板上这样相对于天线机械连接和电连接校正元件,使得该校正元件基本上沿着用点划线画出的从天线的角落区域到相对的校正元件ZV2的角落区域的对角线DIG提供电流路径延长(参见图5)。在图5中用点划线附加地画出了该对角线DIG。其描绘了基本上为矩形的印刷电路板、例如图5的LP上的电流最大可覆盖的电流路径变化过程。在图5中,天线AT2被构造为向外伸出的杆形天线。测试已表明,通过天线AT2和校正元件ZV2相互成对角的布置,可以用有效的方法假定地或虚拟地延长电流路径。在此,可以同时使校正元件的长度在印刷电路板长度方向上保持尽可能紧凑、即很短。优选地,这种回形校正元件的长度在1cm和4cm之间。
在由印刷电路板、例如图1的LP的侧边、例如SRL、SRR、SRO、SRU所张开的界面BF一侧的空间范围内布置各个校正元件,也许也是合理的。例如在图12中,校正元件ZV7连接在右长面SRR上在与天线AT1约成对角的角落ECK范围内。在此,该校正元件ZV7具有第一子元件WT,其基本上正交于界面BF而固定在长侧边SRR上。第二子元件DAC位于第一子元件向上伸出的末端上,该第二子元件相对于第一子元件WT弯曲约90°并且突出到界面中或构成其边缘。因此,该第二子元件被布置在超出印刷电路板安装面的高度上,并且作为顶盖形的子覆盖层基本上平行于该印刷电路板安装面。当然,该第一和第二子元件WT、DAC可以作为单个的部件、即作为一个构成。因此例如可以通过弯曲最初为平面的有导电能力的元件、例如铜板来制造钩形和角尺形的校正元件KV7。
为了降低SAR效应或将不期望的“热区”(hot spots)偏移到不危险的设备区域内,校正元件的其他几何形状也许也是合理的,只要各个校正元件可以这样连接到印刷电路板上,使得其假想的在印刷电路板LP部件安装面上的正交投影基本上位于由该印刷电路板LP的侧边SRL、SRR、SRO、SRU所张开的界面BF内。因此,删去第二子元件DAC,并且只使第一子元件WT在一个或几个侧边的一个或几个子段上以相对于电路板表面成90°的或更小的夹角向上伸出,这也许已经足够了。这样的校正元件尤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构成,即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的侧边沿子段或在该印刷电路板的总长度上相应地弯曲或翻卷。尤其合理的是,部分地或完全地拉高或弯曲与具有天线连接的印刷电路板端面相对的那个宽面-这里在图12中为SRU。
图6示出了人工地延长电流路径而没有使印刷电路板在其焊层平面内变宽或延长的另一个例子。所谓的PIFA天线(Planar InvertedF-Antenne平面倒F型天线)PIF经电流馈入点SS连接到图6的印刷电路板上。在电流馈入点上,给该天线馈电。在此,该PIFA天线PIF被布置在超出印刷电路板LP的焊层平面的位置上。其基本被构造为平面的,并且被这样布置,使得其基本上平行于印刷电路板LP的焊层平面。该PIFA天线被安装在印刷电路板LP的上端面末端SRO范围内。因此可以产生无线电电辐射场并且发散到自由空间中,在印刷电路板LP和PIFA天线PIF之间布置了接地面ZV3。该接地面ZV3基本上平行于印刷电路板的焊层平面和PIFA天线而伸展。其到印刷电路板LP的横向间隔、即高度为D1(优选地大于1mm),以及到PIFA天线的横向间隔为D2。在PIFA天线和超出其而横向布置的接地面ZV3之间形成可向空间范围内发散的电场和/或磁场。该接地面ZV3在其端面末端区域与印刷电路板LP的接地相连接。该接地连接在图6中用KV3表示。根据可供使用的沿印刷电路板LP长度方向的电流行走路径来人工地延长该印刷电路板LP,可以用简单的方法通过以下方式来提供,即根据PIFA天线而沿印刷电路板LP的长度方向延长无论如何存在的接地面ZV3的长度。因为该PIFA天线被布置在印刷电路板表面上方的两层中,所以总的构成一个多层的结构,而没有在长度和宽度方面放大原来的印刷电路板大小,而只是恒定地保持该印刷电路板大小。
图7用简图在空间上描绘了具有另一个校正元件ZV4的图1的印刷电路板LP,该校正元件用电的方式延长了沿该印刷电路板LP长度方向、这里在本实施例中为沿该印刷电路板LP长面的X方向上的电流路径,而没有改变该电路板最初的长度和宽度。现在通过以下方式构成该校正元件ZV4,即在供电单元、尤其是蓄电池单元AK上装设有导电能力的涂层。这样的供电单元优选地被构造为可再充电。该供电单元被用于给印刷电路板LP上的电气部件和线路供电。例如可以在沿长度伸展的矩形带方向的蓄电池表面上装设金属,以作为有导电能力的涂层ME。该金属层通过电触点KV4与印刷电路板LP连接。优选地,在印刷电路板LP的端面末端区域内进行矩形金属面的电触点KV4,以便为电流获得尽可能长的流动路径长度,在此,为可能在X方向上流动的电流而提供的最大流动路径长度从发射/接收天线AT3所连接的那个印刷电路板LP的端面末端区域延伸至相对的电连接有校正元件ZV4的端面末端,包括校正元件在长度方向X上的带长。这里在本实施例中,天线AT3被构造为平面天线。为此,优选地使用有切缝的金属板或者其他有电磁传导能力的元件。在此,这样形成该天线AT3,使得为发射和接收不同频率范围的无线电电磁波,该天线不仅起双频带天线的作用,而且起多频带天线的作用。该天线AT3在印刷电路板LP的上部区域内通过电线SS馈电。为局部放电,该平面天线AT3的另一区域经电触点MK与印刷电路板LP的接地相连接。
因此这里,在蓄电池单元AK的X方向上、即沿印刷电路板LP的长度方向附加地提供沿金属ME的长度WV*上的有导电能力的线路。总的来看,也就是蓄电池AK上的金属ME具有以下作用,即将长度L的印刷电路板LP用电的方式附加地虚拟地延长了路径长度WV*。然而在此,印刷电路板LP最初在长度和宽度方面的大小保持恒定,因为附加的延长WV*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在印刷电路板表面上的平面内自身提供该附加地延长电流路径的线路ME。金属面ME与印刷电路板LP的接地的电连接和接触可以例如通过电线、薄膜和其他有导电能力的中间元件来建立。
这里在图7的实施例中,近似为长方体形状的蓄电池单元AK的外表面上的金属ME只涂在该蓄电池单元AK外表面的部分面积上。同样可能合理的是,将该金属ME涂在蓄电池单元AK的整个表面上。相应地,尤其可以用这种有导电能力的涂层部分地或完全地涂覆一个或几个或整个蓄电池表面。
图8和9分别说明了所期望的所谓SAR“热区”的偏移、即在没有和具有延长电流路径的校正元件情况下沿印刷电路板长度方向的局部的总电流分布中局部最大值的偏移。在图8中,在图的上半部分中,用侧视图的形式画出了具有平面天线AT3的图7的印刷电路板LP。为此,在图的下半部分中,在X方向上画出了在移动无线电电话机工作时所设置的沿电路板长度方向的局部的总电流分布I(X)。在此,分别为横坐标分配了X方向。在印刷电路板LP的端面左端上,平面天线AT3通过电线SS和接地触点MK与该印刷电路板LP电连接。因为在印刷电路板LP的该端面末端区域内有效地为该平面天线AT3供电,所以电流在印刷电路板LP的左侧边缘上大于0安培。朝总长为X=L的印刷电路板LP长度的中心的方向上,总电流电平在位置X=XM1上达到局部最大值IM1。紧接着,在朝与天线AT3相对的印刷电路板LP末端方向上,总电流密度下降,直到在右侧边缘上在位置X=L上电流截止,因此在那里I(X)近似为0安培。因此,沿着印刷电路板长度方向总共产生总电流分布SV(X),其在天线所属的那半部分印刷电路板中在X=XM1处具有局部最大值。
如果这时在印刷电路板LP的端面末端上电连接一个附加的有导电能力的校正元件ZV5,该端面末端与具有天线连接的印刷电路板LP的第二端面末端区域相对,那么根据校正元件ZV5的大小尺寸、造型、定位以及其他的材料参数(例如导电能力),沿印刷电路板LP长度方向的原局部最大值至少可以在X方向上移动。图9下半部分图像中的局部电流分布SV*(X)说明了这种情况。图中X方向沿横坐标伸展,而为纵坐标分配了每个地点位置X的总电流密度I(X)。在图9中,例如通过在侧视图中近似为直角的线绕元件来构成延长电流路径的校正元件ZV5。在此,电路板表面上方的线绕元件在X方向上的伸展选择得越长,由该附加的线路产生的电流路径延长就越明显。由此,X方向上的局部电流最大值IM2偏移到长度位置X=XM2>XM1上。因此,通过本发明的校正元件可以如下改变印刷电路板上对于SAR效应来说有效的总电流最初存在的局部分布,印电流电平最大值至少偏移到不危险的设备区域内,或者甚至引起电流电平分布的均匀化。此外,除了均匀化电流变化过程之外,还可以减小电流最大值,因此一般成立IM2≤IM1。由此才能用可控的方法调节移动无线电设备近区内的实际电磁场分布。在图9的实施例中,电流电平最大值IM2从天线区域出发沿X方向、即沿印刷电路板LP的长度方向移动,而且移动到与具有天线连接的印刷电路板LP的另一端面末端区域相对的端面末端区域中。采取该有针对性的偏移措施的原因是,通常天线连接范围内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属于各个用户耳朵的范围,而该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另一端面末端位于各个用户的脸部区域内,并且离该用户有较大的缝隙或横向间隔。
图10说明了借助至少一个校正元件来移动所谓SAR“热区”的效果。在图10中,用正视图的形式画出了用户的头部HE,该用户按规定使用移动无线电设备MP并且握住该设备贴在脸上。在此,为用户的耳朵EA分配了该移动无线电设备MP的上端,因为通常在那里放置移动无线电设备MP的扬声器。同时在那里,在移动无线电设备MP的外壳GH内部有具有发射/接收天线、例如图9的AT3的印刷电路板LP的高频部件。该印刷电路板在其长度方向上背向天线区域的下端面末端区域内还具有根据图9的延长电流路径的校正元件ZV5。附加地,根据图8和9的在没有和具有校正元件情况下局部的总电流分布曲线用点划线画入外壳GH内部。在印刷电路板LP没有校正元件时,局部的电流电平最大值近似地位于外壳GH紧靠在各个用户头部HE上的镀层区域AZ内,而在存在校正元件ZV5时,局部的电流最大值可以按照局部的电流分布曲线SV*(X)朝校正元件ZV5偏移,因此从镀层区域出发被进一步引到移动无线电设备的下端上。因为由于各个用户头部成曲形或弧形,印刷电路板在紧靠在用户脸蛋或面颊BA下端上的外壳GH中通常具有缝隙空间,因此电流分布的最大值至少在外壳GH的就产生SAR值而言不危险的区域内移动。因为由于印刷电路板LP的反面和用户面颊BA之间的横向间隔DB,可以大大减小可能在那里存在的电流电平分布最大值的作用。没有校正元件的印刷电路板具有电流电平分布SV(X),其在印刷电路板的一个位置上具有电流最大值,该印刷电路板离面颊的横向间隔为DA,而在印刷电路板LP具有校正元件ZV5的情况下,这时该横向间隔根据局部的电路分布SV*(X)移动到某一长度位置上,在该长度位置上印刷电路板和各个用户面颊之间的横向间隔被放大到缝隙间隔DB>DA。
在此,将最初存在的电路板上的局部最大值偏移到一个区域中,与在没有校正元件的情况下相比,该区域离各个用户的脸颊有更大的缝隙间隔DB,这对生效的场有以下作用:在印刷电路板上的镀层区域AZ范围内,可能在该印刷电路板上流动的电流通过对应地引起的磁场H产生电磁功率密度PA,其中PA=1/2 ZFD H2,ZFD是波阻,H表示磁场强度的幅值。这时,磁场H的功率密度与其由于电流而产生的源的间隔或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地下降。也就是说在镀层区AZ范围内成立:PA~1/DA2。因此在外壳GH下半部分区域内,在所偏移的局部电流最大值的位置上,对于由电流最大值产生的H场的功率密度相应地成立:PB~1/DB2。如果构造两个功率密度之间的关系,那么产生以下关系:PB/PA=DA2/DB2。如果现在电流最大值偏移到印刷电路板的一个区域内,该区域近似地具有两倍的到各个用户面颊的横向间隔或缝隙间隔,因此成立DB=2DA,那么在原镀层区AZ上功率密度PB下降到原功率密度的四分之一。
沿着到电路板平面的法线方向看,电流变化曲线SV*(X)的所偏移的电流最大值范围内的功率密度在面颊上只有外壳GH镀层区AZ中的功率密度的四分之一,在该镀层区印刷电路板离各个用户面颊的横向间隔为DA。这相当于使有效的能量功率密度降低了约6dB,因为成立PB/PA=1/4=>10log PB/PA=6dB。也就是说如果借助校正元件将原SAR有效的局部的电流最大值偏移到电路板的某一区域中,该区域具有约两倍的最初到各个用户头部的横向间隔,那么原有效的功率密度不仅减半而且下降到四分之一。
另外,也许合理的是,使无线电通信设备MP的外壳GH形成这样的形状,即该外壳在所偏移的电流电平最大值范围内附加地具有从头部HE开始向外凸出的弧形内表面。因此,沿电路板平面的法线方向看,到头部的横轴间隔进一步被放大,因此在印刷电路板上出现偏移的电流最大值的地方还产生到用户头部的附加距离。
优选地在印刷电路板最大可构造的外壳长度的10%和90%之间、尤其是在10%和50%之间,选择各个校正元件在展开的、伸展最大的状态下的实际长度。也就是说,校正元件优选地具有这样的长度,即为可能沿印刷电路板长度方向流动的电流而产生的虚拟路径延长是印刷电路板原长度的1.1倍至1.5倍。在矩形的印刷电路板长约为9cm并且宽为4cm时,合理地在1和8cm之间、优选地在1和5cm之间选择在平面设计的、展开的状态下的校正元件长度。
校正元件尤其也可以构造成多次折弯、弯曲或螺旋形弯曲。该校正元件也许可以由不同高度焊层中的子长度组成。
在有利的方法中,校正元件不仅可以用电镀的方式连接到印刷电路板上,而且除此之外或独立于此,在就电流路径延长效果而言的功能和工作方式相同时,还可以用电容、电感和/或辐射的方式连接到印刷电路板上。
总的看来,也就是在各个印刷电路板上这样连接和构造至少一个附加的有导电能力的校正元件,使得在同时尽可能地保持印刷电路板的预定长度和横向尺寸时,为印刷电路板上可能由天线的无线电电磁辐射场引起的电流产生有针对性的、假定的或虚拟的电流路径延长。因此可以用可控的方式调节各个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电磁辐射场、尤其是近区内的H场,和/或在源于其的电流的局部分布方面调节电流。因此,印刷电路板上可能存在的对于SAR效应来说有效的电流的局部最大值例如可以用定义的方式移动、降低和/或分摊到几个较小的极值上。
测试已表明,移动无线电设备的相对高的SAR值尤其是因为在印刷电路板上产生的电流分布不均匀。这里通过将至少一个有导电能力的校正元件附加地连接到印刷电路板上由其侧边所限定的空间范围内,在印刷电路板在长度和宽度方面的结构大小或尺寸不变时,至少一个局部电流电平最大值至少将偏移到不危险的外壳区域内,和/或实现场分布在沿本发明无线电通信设备的长度方向上尽可能地均匀。由此,用有利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减小可测量的SAR值。
优选地,在印刷电路板上这样连接和构造附加的校正元件,使得为电流产生这种假定的电流路径延长,其导致在印刷电路板周围区域内所期望的SAR值降低(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特定吸收率)。
各个附加的、有导电能力的校正元件尤其这样连接到印刷电路板上,使得其假想的在印刷电路板的部件安装面上的正交投影基本上位于由印刷电路板的侧边所张开的界面之内。
为此,优选地只将有导电能力的校正元件布置在由印刷电路板的侧边张开的界面之内、和/或之上、和/或之下、和/或旁边的空间范围内。由于校正元件利用这种方法与印刷电路板一起构成一种多层的结构,并且在长度方向或横向方向上没有延伸和延长或加宽印刷电路板的大小,所以印刷电路板在长度和宽度方面的原尺寸尽可能地得以保持。仅仅在深度上、例如根据图1的实施例在Z方向上观察,附加的校正元件作为其他焊层添加到移动无线电设备的外壳内部的印刷电路板上。
在按照规定使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例如移动无线电设备或无绳电话机时,特别有利的是:按照本发明将至少一个虚拟地延长电流路径的校正元件连接到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因为在按照规定使用无线电通信设备时,通过借助校正元件的可控的电流路径延长,可以在各个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天线近区内并因此在各个用户的近区内产生更均匀的磁场强度,并降低SAR值。这可以同时改善功率辐射。
在此,尤其是在移动无线电技术领域内,发展趋势是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体积越来越小。因此,除了宽度和厚度之外,尤其是降低设备的长度。因为固定地预定了无线电设备应工作的频率范围,因此该频率范围保持不变,所以设备长度与波长之比变小。该影响导致各个设备的功率辐射减少,因为天线的有效长度变小。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补偿,即提高为天线而馈入的功率,然而这又将导致在印刷电路板上会有较大电流流过的效果。这同时又导致不期望的SAR值的提高。与此相反,按照本发明借助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上的校正元件来虚拟地延长电流路径,所谓的“热区”将变小和/或偏移到不危险的设备区内。因此可以改善功率辐射并且可以降低SAR值。甚至在有利的方法中,本发明的校正元件也许可以被用作为设计元件。因此,该校正元件例如可以一起集成到各个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指示装置或键盘中。
以下是除了本发明的校正元件之外也许可以附加地或独立地实现的其他解决方法:
a)放大移动无线电设备中以及用户头部内具有大电流幅度的区域之间的间隔:
在设备具有外部天线的情况下,电流最大值直接位于该天线上。因此该解决方法是外部天线位于设备的背面上并且通常从各个用户的头部处拐弯。在设备具有集成的天线情况下,合理地将该天线放置在各个移动无线电设备的外壳内部的印刷电路板背向头部的面上。另外可能合理的是,构造尽可能厚的设备,以使印刷电路板和用户头部之间的间隔尽可能地大。尤其使印刷电路板和用户头部之间的间隔在移动无线电设备直接靠在各个用户面颊上的那个地方为最大值。此外有利的是,相对紧靠外壳反面来安装印刷电路板并且使其到外壳正面的缝隙间隔尽可能大。然而在实际中为了设备便于使用,不期望设备厚度过大。此外,由于预定的无线电设备尺寸,利用这种解决方法本身只能有限地降低SAR值。
b)屏蔽朝用户头部方向上的电磁辐射功率:
利用这种解决方法本身改变无线电通信设备在水平面内的定向发射特性。在此,定向效应负责放大在朝设备背面方向上的发射功率并且降低在朝头部方向上的发射功率。在天线集成时可以识别出该效果,该天线在印刷电路板上具有全平面的接地面,该印刷电路板起发射器的作用。然而,在移动无线电天线情况下,不期望该定向效应提高太多并且将定向效应提高太多在物理上也受限制,因为发射和接收工作否则将受过大的干扰。
c)在负责高SAR值的区域内用有损失的材料吸收电磁辐射功率:
然而这种解决方法本身具有一个缺点,即耗费很多而产生的辐射功率也许简单地就又被消灭了。这导致移动无线电设备的功率降低、尤其导致待机和通话时间变短,这是不期望的。例如在EP 0 603 081A1中公开了这种解决方法。
d)降低或分摊高频电流。在这种解决方法中,用有利的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变形方案:
i.)在不改变无线电设备的情况下,简单地降低所发射的功率,因此同时也降低了辐射到头部中的功率。然而,这种解决方法本身由于规定的最小所需的输出功率而被排除。因此,进一步降低SAR值看来不可能。
ii.)加宽印刷电路板。在印刷电路板长度方向上电流强度保持不变时,印刷电路板宽度变大引起电流密度减小,因此引起SAR值减小。然而,这种解决方法本身由于预定的移动无线电设备的外壳尺寸而不能用于进一步减小SAR值。

Claims (26)

1.无线电通信设备(MP),具有至少一个放置在外壳(GH)中的、预定了长度(L)以及横向尺寸(B)的印刷电路板(LP),以及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发射和/或接收无线电电磁辐射场的天线(AT1),所述天线连接到所述印刷电路板(LP)上,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印刷电路板(LP)上这样连接和构造至少一个附加的、有导电能力的校正元件(ZV1),使得在同时尽可能地保持所述印刷电路板(LP)预定的长度和横向尺寸的情况下,为所述印刷电路板(LP)上可能由所述天线(AT1)的无线电电磁辐射场所引起的电流(I(X))产生有针对性的、假定的电流路径延长(WV)。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刷电路板(LP)上这样连接和构造所述附加的校正元件(ZV1),使得为所述电流(I(X))产生这样的假定的电流路径延长(WV),其导致在所述印刷电路板(LP)的周围区域内所期望的SAR值降低(特定吸收率)。
3.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这样定位所述各个附加的校正元件(ZV1),使得其所推想的在所述印刷电路板(LP)部件安装面上的正交投影基本上位于由所述印刷电路板(LP)的侧边(SRL、SRR、SRO、SRU)所张开的界面(BF)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附加的校正元件(ZV1)被布置在由所述印刷电路板(LP)的侧边(SRL、SRR、SRO、SRU)张开的界面(BF)之内、和/或之上、和/或之下、和/或旁边的空间范围内。
5.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装设一条或几条电线、至少一个单层或多层的有导电能力的薄膜、涂层和/或其他有导电能力的平面元件作为有导电能力的校正元件(ZV1)。
6.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这样连接和构造所述各个校正元件(ZV1),使得为具有沿所述印刷电路板(LP)长度方向(L)的主流向的电流(I(X))提供基本上在此方向上的假定的电流路径延长(WV)。
7.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元件(ZV1)安装在所述印刷电路板(LP)的端面末端的区域内,所述端面末端与所述印刷电路板(LP)具有天线(AT1)连接区域的端面末端相对。
8.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LP)基本上被构造为矩形。
9.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LP)的长(L)比宽(B)大。
10.如权利要求8或9之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LP)上这样彼此相对地安装所述校正元件(ZV2)和所述天线(AT2),使得它们属于所述印刷电路板(LP)的两个基本上成对角的、电有效的角落区域。
11.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这样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LP)安装所述校正元件(ZV1)以及所述天线(AT1),使得总体来看它们形成一个顶部电容。
12.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元件(ZV1)由一个U形的延长元件构成,其像顶盖一样位于所述印刷电路板(LP)背向所述天线(AT1)的端面末端上。
13.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元件(ZV1)由有导电能力的延长元件构成,其在一个或几个涂层平面内从所述印刷电路板(LP)出发一次或几次折叠和/或弯曲到所述界面(BF)之内、和/或之上、和/或之下的空间范围内。
14.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元件(ZV2)被构造为回形。
15.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元件(ZV3)由PIFA(平面倒F形)天线的分离的天线外壳构成。
16.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元件(ZV4)由无线电通信设备的蓄电池单元(AK)上至少一个有导电能力的涂层构成。
17.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校正元件(ZV6)被实现为尤其是回形的、所述印刷电路板(LP)的电路板外壳的集成的组成部分。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这样在相同的层平面内与所述印刷电路板分离地实现所述印刷电路板(LP)的接地面的子区(ZV6),使得其起延长电流路径的作用。
19.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元件(ZV2)具有这样的长度,使得为可能沿所述印刷电路板(LP)长度方向(X)流动的电流(I(X))产生假定的路径延长(WV),其为所述印刷电路板原长度(L)的1.1倍至1.5倍。
20.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AT1)被构造为λ/4天线或PIFA(F平面倒F形)天线,所述天线与所述印刷电路板(LP)一起构成发射偶极。
21.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AT3)被构造为基本上为平面的内部天线。
22.如权利要求1至20之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AT2)被构造为从所述外壳(GH)向外伸出的杆形天线。
23.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校正元件(KV1)用电镀、电容、电感和/或辐射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印刷电路板(LP)上。
24.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校正元件被实现为所述外壳(GH)的金属层和/或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其他部分;所述校正元件连接到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接地系统上。
25.具有至少一个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校正元件(KV1-KV6)的印刷电路板(LP)。
26.具有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印刷电路板的移动无线电设备或无绳电话机。
CN038034115A 2002-02-06 2003-02-03 具有至少一个有导电能力的校正元件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以及印刷电路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283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4877A DE10204877A1 (de) 2002-02-06 2002-02-06 Funkkommunikationsgerät sowie Leiterplatine mit mindestens einem stromleitfähigen Korrekturelement
DE10204877.0 2002-02-06
PCT/DE2003/000296 WO2003067702A2 (de) 2002-02-06 2003-02-03 Funkkommunikationsgerät sowie leiterplatine mit mindestens einem stromleitfähigen korrekturel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8398A true CN1628398A (zh) 2005-06-15
CN1628398B CN1628398B (zh) 2012-06-20

Family

ID=27588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0341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28398B (zh) 2002-02-06 2003-02-03 具有至少一个有导电能力的校正元件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以及印刷电路板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151955B2 (zh)
EP (1) EP1472758A2 (zh)
JP (1) JP2005522063A (zh)
KR (1) KR20040081190A (zh)
CN (1) CN1628398B (zh)
AU (1) AU2003212193A1 (zh)
DE (1) DE10204877A1 (zh)
TW (1) TW589933B (zh)
WO (1) WO2003067702A2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0009A (zh) * 2009-07-30 2011-03-23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装置
CN102098070A (zh) * 2011-02-17 2011-06-15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有效降低天线的hac/sar的通信终端
CN102426656A (zh) * 2011-08-16 2012-04-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比吸收率的多天线手机数据卡及方法
CN101183880B (zh) * 2006-11-16 2012-10-10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CN101674098B (zh) * 2008-09-09 2013-03-13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式装置
WO2020228295A1 (zh) * 2019-05-14 2020-11-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和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48756A1 (de) 2002-09-12 2004-03-18 Siemens Ag Funkkommunikationsgerät mit reduziertem SAR-Wert
JP4205670B2 (ja) 2002-11-07 2009-01-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
US7620430B2 (en) * 2003-07-08 2009-11-17 Nokia Corporation Casing for a handheld device
JP2005286895A (ja) * 2004-03-30 2005-10-13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携帯無線装置
DE102004036001A1 (de) 2004-07-23 2006-03-16 Eads Deutschland Gmbh Breitbandige Antenne mit geringer Bauhöhe
JP4108660B2 (ja) * 2004-09-15 2008-06-25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
CN1977419B (zh) * 2004-09-28 2011-08-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电设备的天线装置和便携式无线电设备
JP4627092B2 (ja) * 2005-03-24 2011-02-09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JP4966662B2 (ja) * 2005-04-13 2012-07-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機
JP4384102B2 (ja) * 2005-09-13 2009-12-16 株式会社東芝 携帯無線機およびアンテナ装置
WO2007039071A2 (en) 2005-09-19 2007-04-12 Fractus, S.A. Antenna set, portable wireless device, and use of a conductive element for tuning the ground-plane of the antenna set
SE0502225L (sv) 2005-10-10 2006-10-17 Amc Centurion Ab Antennanordning
KR100683868B1 (ko) 2005-12-05 2007-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슬라이드형 이동통신 단말장치에 적용되는 안테나
JP4146478B2 (ja) 2006-07-07 2008-09-10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モジュール及び携帯端末
US8738103B2 (en) 2006-07-18 2014-05-27 Fractus, S.A. Multiple-body-configuration multimedia and smartphone multifunction wireless devices
DE102006043785B4 (de) * 2006-09-13 2008-06-05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Elektronische Baugruppe
US8000738B2 (en) * 2006-11-16 2011-08-16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with leakage current prevention
US7787920B2 (en) 2007-04-23 2010-08-31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Dipole antenna for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09037523A2 (en) * 2007-09-20 2009-03-26 Nokia Corporation An antenna arrangement,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antenna arrangement and a printed wiring board for use in an antenna arrangement
JP4197734B2 (ja) * 2008-05-26 2008-12-17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モジュール
TWI358852B (en) * 2008-09-03 2012-02-21 Htc Corp Handset device
US8344962B2 (en) * 2008-11-20 2013-01-01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Y153792A (en) 2008-11-25 2015-03-31 Molex Inc Hearing aid compliant mobile handset
US20100203862A1 (en) * 2009-02-09 2010-08-12 Friedlander Gil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d tracking radiation emitted from mobile phones
KR20110003854A (ko) * 2009-07-06 2011-0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20130192865A1 (en) * 2010-03-15 2013-08-01 Nec Corporation Noise suppression structure
US8779991B2 (en) 2010-04-22 2014-07-15 Blackberry Limited Antenna assembly with electrically extended ground plane arrangement and associated method
EP2381527B1 (en) * 2010-04-22 2018-10-31 BlackBerry Limited Antenna assembly with electrically extended ground plane arrangement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8290550B2 (en) * 2010-07-08 2012-10-16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Electromagnetic field strength reducing device, electromagnetic field strength reducing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324626A (zh) * 2011-08-31 2012-01-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
KR102078101B1 (ko) * 2013-09-30 2020-02-1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피파 타입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및 그의 무선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US9812773B1 (en) * 2013-11-18 2017-11-0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ntenna design for reduced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US10734713B2 (en) 2016-04-27 2020-08-04 Fractus Antennas, S.L. Ground plane booster antenna technology for wearable devices
DE102017114721A1 (de) * 2017-06-30 2019-01-03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Reifendrucküberwachungseinhe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HU182355B (en) 1981-07-10 1983-12-28 Budapesti Radiotechnikai Gyar Aerial array for handy radio transceiver
US4648125A (en) * 1986-01-03 1987-03-03 Motorola, Inc. Portable radio transceiver
WO1994025999A1 (en) * 1993-05-03 1994-11-10 Motorola Inc. Antenna for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JP3185513B2 (ja) * 1994-02-07 2001-07-1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表面実装型アンテナ及びその実装方法
JPH09321521A (ja) * 1996-05-31 1997-12-12 Hitachi Ltd 携帯無線端末
SE508365C2 (sv) * 1996-11-04 1998-09-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Radiotelefon med hög antenneffektivitet
SE9801381D0 (sv) 1998-04-20 1998-04-20 Allgon Ab Ground extension arrangement for coupling to ground means in an antenna system, and an antenna system and a mobile radio device having such ground arrangement
IL125674A (en) * 1998-08-05 2004-08-31 David Zilberberg Compact mobile telephone for reducing radiation effect
US6615026B1 (en) * 1999-02-01 2003-09-02 A. W. Technologies, Llc Portable telephone with 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antenna
EP1073207A1 (en) * 1999-06-29 2001-01-3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hield for mobile telephone
SE517564C2 (sv) * 1999-11-17 2002-06-18 Allgon Ab Antennanordning för en bärbar radiokommunikationsanordning, bärbar radiokommunikationsanordning med sådan antennanordning och metod för att driva nämnda radiokommunikationsanordning
JP2001168625A (ja) * 1999-12-08 2001-06-22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01080354A1 (en) * 2000-04-14 2001-10-25 Rangestar Wireless, Inc. Compact dual frequency antenna with multiple polarization
JP2002094311A (ja) 2000-07-14 2002-03-29 Sony Corp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携帯型無線端末
JP3908448B2 (ja) * 2000-08-17 2007-04-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電話装置及びその内蔵アンテナ
SE522492C2 (sv) * 2000-10-27 2004-02-1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ntennanordning för en mobilterminal
KR100420546B1 (ko) * 2001-07-20 2004-03-02 주식회사 액티패스 휴대용 무선통신 단말용 축전지 안테나
GB0122226D0 (en) * 2001-09-13 2001-11-07 Konin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Wireless terminal
EP1329985A3 (en) * 2002-01-18 2004-12-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ntenna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antenna apparatus designing method
AU2003245383A1 (en) * 2002-06-03 2003-12-19 Mendolia, Greg, S. Combined emi shielding and internal antenna for mobile products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3880B (zh) * 2006-11-16 2012-10-10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CN101674098B (zh) * 2008-09-09 2013-03-13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式装置
CN101990009A (zh) * 2009-07-30 2011-03-23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装置
CN101990009B (zh) * 2009-07-30 2014-07-23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装置
CN102098070A (zh) * 2011-02-17 2011-06-15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有效降低天线的hac/sar的通信终端
CN102426656A (zh) * 2011-08-16 2012-04-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比吸收率的多天线手机数据卡及方法
CN102426656B (zh) * 2011-08-16 2016-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比吸收率的多天线手机数据卡及方法
WO2020228295A1 (zh) * 2019-05-14 2020-11-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和通信装置
US11955694B2 (en) 2019-05-14 2024-04-09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Antenna componen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4877A1 (de) 2003-08-14
TW589933B (en) 2004-06-01
AU2003212193A1 (en) 2003-09-02
JP2005522063A (ja) 2005-07-21
EP1472758A2 (de) 2004-11-03
WO2003067702A2 (de) 2003-08-14
TW200303168A (en) 2003-08-16
US7151955B2 (en) 2006-12-19
KR20040081190A (ko) 2004-09-20
CN1628398B (zh) 2012-06-20
WO2003067702A3 (de) 2003-10-16
US20050159195A1 (en) 2005-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28398B (zh) 具有至少一个有导电能力的校正元件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以及印刷电路板
JP4347567B2 (ja) 複数のアンテナを持つ無線端末
EP3809527A1 (en) Antenna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KR100625121B1 (ko) 통신핸드셋 장치에서의 sar 노출 감소 방법 및 장치
Rowley et al. Performance of shorted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handsets at 1800 MHz
CN1507674A (zh) 带有减小sar值的校正件的无线电通讯装置
EP1629569B1 (en) Internal antenna with slots
JPH10209738A (ja) 逆e型アンテナ
JP2002164729A (ja) マルチバンド・マイクロ波アンテナ
EP1930981A1 (en) Built-in type antenna apparatus for mobile terminal
CN1682406A (zh) 具有降低的sar值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JP4803881B2 (ja) 携帯無線機の内蔵アンテナ
EP1686647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15207612A (zh) 一种天线和通讯设备
CN109119748A (zh) 一种降sar天线以及一种通信设备
KR100420546B1 (ko) 휴대용 무선통신 단말용 축전지 안테나
KR100450878B1 (ko) 중앙 급전 구조를 갖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내장형 안테나
US20030001786A1 (en) Antenna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CN114498006A (zh) 一种天线及终端设备
CN111525269B (zh) 一种天线系统和终端
CN208889834U (zh) 一种降sar天线以及一种通信设备
CN118137128A (zh) 一种天线及电子设备
JP4173005B2 (ja) 無線端末
JP2004120519A (ja) 携帯無線機用アンテナ
JP2001230613A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携帯無線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M SA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NQ MOBILE GMBH + CO. OHG

Effective date: 20131018

Owner name: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L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PAM SA

Effective date: 20131018

Owner name: BENQ MOBILE GMBH + CO. OH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NQ CORP.

Effective date: 20131018

Owner name: BENQ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ffective date: 201310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TAIWAN,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018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Patentee after: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L.P.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PALM, Inc.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018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PALM, Inc.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BenQ Mobile GmbH & Co. OHG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018

Address after: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after: BENQ MOBILE GmbH & Co. OHG

Address before: Taoyuan,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Benq Cor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018

Address after: Taoyuan,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BENQ Corp.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Siemens AG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M SA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LP

Effective date: 20140103

Owner name: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L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PAM SA

Effective date: 2014010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103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Patentee after: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L.P.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PALM, Inc.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103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PALM, Inc.

Address before: Texas, USA

Patentee before: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L.P.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QUALCOMM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LP

Effective date: 20140226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226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QUALCOMM Inc.

Address before: Texas, USA

Patentee before: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L.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0

Termination date: 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