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19186A -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19186A
CN1619186A CN 200410090436 CN200410090436A CN1619186A CN 1619186 A CN1619186 A CN 1619186A CN 200410090436 CN200410090436 CN 200410090436 CN 200410090436 A CN200410090436 A CN 200410090436A CN 1619186 A CN1619186 A CN 16191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pump impeller
turbine rotor
drive plate
drum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9043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60834C (zh
Inventor
若月五郎卫
吉本笃司
今坂正文
牧田诚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taka Giken Co Ltd
Toyo Gik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taka Gik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929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1420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929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1420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9292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15572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9292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1420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929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1420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utaka Gik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taka Gik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19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91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083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083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包括输出齿轮、变矩器和起动离合器,它们以该顺序从曲柄箱侧向外布置在曲轴上。涡轮转子布置在起动离合器的输出鼓筒和泵叶轮之间。泵叶轮和输出鼓筒通过连接部件而连接。连接涡轮转子轮毂和输出齿轮的涡轮轴通过一轴承而可旋转地套装在曲轴的外周上。连接到定子轮毂上的空心定子轴可相对旋转地套装在涡轮轴的外周上。因此,在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中,空心涡轮轴由发动机的驱动轴直接支承,从而简化轴承结构。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诸如摩托车或汽车的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改进的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中,输出齿轮、变矩器和起动离合器以该顺序从发动机体的、支承驱动轴的一侧向外布置在发动机的驱动轴上,该变矩器包括泵叶轮、涡轮转子和定子,而该起动离合器包括离合器输入部件和离合器输出部件,这样,驱动轴的动力顺序传递给起动离合器、变矩器和输出齿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1-141025的公开中已知这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
在这种用于车辆的常规动力传动装置中,连接到定子上的空心定子轴可相对旋转地套装在发动机的驱动轴的外周上,连接到涡轮转子上的空心涡轮轴可相对旋转地套装在定子轴的外周上,而输出齿轮布置在涡轮轴的端部处。因此,三个可相对旋转的轴,即驱动轴、定子轴和涡轮轴布置在输出齿轮的内部,并且需要将可承受输出齿轮负载的两个高性能轴承布置在这些轴的双重配合部分之间,这使轴承的结构复杂。而且,配合部分需要高的制造精度,以防止三个轴的配合部分的积累松度对在输出齿轮和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之间的齿隙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而完成本发明,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它允许空心涡轮轴直接由发动机的驱动轴支承,以简化轴承的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中,输出齿轮、变矩器和起动离合器以该顺序从发动机体的、支承驱动轴的一侧向外布置在发动机的驱动轴上,该变矩器包括泵叶轮、涡轮转子和定子,而该起动离合器包括离合器输入部件和离合器输出部件,这样,驱动轴的动力顺序传递给起动离合器、变矩器和输出齿轮,其特征在于:涡轮转子布置在起动离合器和泵叶轮之间;泵叶轮和离合器输出部件通过覆盖涡轮转子的连接部件而连接;连接涡轮转子轮毂和输出齿轮的空心涡轮轴可相对旋转地套装在驱动轴的外周上;一轴承在与输出齿轮相对应的位置处布置在驱动轴和涡轮轴之间;连接到定子轮毂上的空心定子轴可相对旋转地套装在涡轮轴的外周上;并且泵叶轮的轮毂可相对旋转地套装在定子轴的外周上。
发动机体和驱动轴对应于稍后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曲柄箱1和曲轴2,而离合器输入部件和离合器输出部件对应于第一驱动盘5和输出鼓筒9。
通过第一特征,涡轮转子布置在起动离合器和泵叶轮之间,且定子轴可相对旋转地套装在涡轮轴的外周上,从而允许连接涡轮转子和输出齿轮的涡轮轴可相对旋转地套装在驱动轴的外周上。因此,只要在与输出齿轮相对应的位置处在驱动轴和涡轮轴之间布置一个轴承就足够了,以简化涡轮轴的轴承结构。而且,在驱动轴和输出轴之间的部件数目可以减少,以减小部件误差的积累,从而最小化由于该误差而引起的、在输出齿轮和相应齿轮之间的齿隙变化,以降低噪音。
而且,泵叶轮通过覆盖部件而连接到起动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出部件上,从而最小化在变矩器和起动离合器之间的死区,以使动力传动装置紧凑。
除了第一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只允许从涡轮轴向驱动轴传递反向负载的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涡轮轴和驱动轴之间。
通过第二特征,该单向离合器仅布置在涡轮轴和驱动轴之间,以允许将输出齿轮的反向负载传递给驱动轴,从而通过简单的结构获得发动机制动效果。
除了第一或第二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离合器输出部件是具有端壁的输出鼓筒,连接部件以液体密封方式连接到输出鼓筒的外周上,所述端壁布置成紧邻涡轮转子的后表面,且与在泵叶轮和涡轮转子之间的循环油通道连通的油室限定于端壁和涡轮转子之间。
通过第三特征,起动离合器的输出鼓筒的端壁也用作限定在涡轮转子后表面侧的油室的侧盖,以简化动力传动装置的结构,且还允许使变矩器和起动离合器紧邻布置,从而使动力传动装置紧凑。
除了第三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特征,端壁沿涡轮转子的碗形后表面弯曲。
通过第四特征,变矩器和起动离合器可以紧邻布置,从而使得动力传动装置更紧凑。
除了第三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特征,连接到涡轮轴上的离合器输入部件布置在输出鼓筒中,且可连接离合器输入部件和输出鼓筒的锁闭离合器设置在离合器输入部件和输出鼓筒之间。
离合器输入部件对应于稍后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盘40。
通过第五特征,输出鼓筒由直接连接泵叶轮和涡轮转子的锁闭离合器以及起动离合器共用,以容易地使起动离合器和锁闭离合器的组件紧凑。
除了第五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特征,只允许从锁闭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入部件向起动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入部件传递反向负载的单向离合器,布置在起动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入部件和锁闭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入部件之间,并在输出鼓筒中。
通过第六特征,用于提供发动机制动效果的单向离合器布置在由起动离合器和锁闭离合器共用的输出鼓筒中,从而使起动离合器、锁闭离合器和单向离合器组件紧凑。
根据本发明第七特征,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中,输出齿轮可旋转地支承在发动机的驱动轴上,起动离合器和变矩器串联布置在驱动轴和输出齿轮之间,且锁闭离合器布置在变矩器的泵叶轮和涡轮转子之间,其特征在于:起动离合器是离心类型,它包括连接到驱动轴上的第一驱动盘、连接到变矩器的泵叶轮上的输出鼓筒以及第一连接装置,该第一连接装置由第一驱动盘支承,并当第一驱动盘以预定速度或更高速度旋转时连接第一驱动盘和输出鼓筒;且锁闭离合器为离心类型,它包括在输出鼓筒中连接到涡轮转子上的第二驱动盘以及第二连接装置,该第二连接装置由第二驱动盘支承,并当第二驱动盘以预定的高速旋转时连接第二驱动盘和输出鼓筒。
驱动轴对应于稍后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曲轴2,而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分别对应于第一离合器瓦7和第二离合器瓦42。
通过第七特征,起动离合器和锁闭离合器都为离心类型,并共用输出鼓筒,从而允许有效地简化两个离合器的组件结构,并使组件紧凑。
除了第七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八特征,只允许从第二驱动盘向驱动轴传递反向负载的单向离合器布置在第二驱动盘和驱动轴之间。
通过第八特征,只传递反向负载的单向离合器设置在起动离合器的、连接到驱动轴上的第一驱动盘和锁闭离合器的、连接到涡轮转子上的第二驱动盘之间,从而通过布置在传递通路中的单个单向离合器而获得发动机制动效果,以显著地简化动力传动装置的结构。
除了第八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九特征,第一驱动盘和第二驱动盘彼此间隔开,从而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彼此相对,且单向离合器布置在第一驱动盘和第二驱动盘之间,该单向离合器包括连接到第一驱动盘上的离合器内侧部分、连接到第二盘上并环绕离合器内侧部分的离合器外侧部分以及离合器元件,该离合器元件布置在离合器内侧部分和离合器外侧部分之间,并允许从离合器外侧部分向离合器内侧部分传递反向负载。
通过第九特征,除了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之外,在输出鼓筒中彼此间开的、起动离合器的第一驱动盘和锁闭离合器的第二驱动盘之间的空间还有效用于布置单向离合器,从而以高的空间效率使起动离合器、锁闭离合器和单向离合器组件紧凑。
除了第七至第九特征中的任意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第十特征,涡轮转子布置在泵叶轮和输出鼓筒之间,泵叶轮和输出鼓筒通过环绕涡轮转子的连接部件而连接,且输出鼓筒具有在输出鼓筒和涡轮转子后表面之间的端壁,该端壁限定了与在泵叶轮和涡轮转子之间的循环油通道连通的油室。
通过第十特征,输出鼓筒的端壁还用作限定在涡轮转子后表面侧的油室的侧盖,以进一步简化动力传动装置的结构,还允许变矩器、起动离合器和锁闭离合器组件紧邻布置,从而使动力传动装置更紧凑。
除了第十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特征,输出鼓筒具有紧邻端壁的多个排出口,供给起动离合器和锁闭离合器的油通过这些排出口而排出至输出鼓筒的外部。
通过第十一特征,供给输出鼓筒的油用于润滑和冷却起动离合器和锁闭离合器的活动部分,并从输出鼓筒的开口表面或排出口排出至输出鼓筒的外部,且这时,外来物质(例如,包含在油中的切屑废物粉末)也与油一起排出。特别地,排出口布置成紧邻输出鼓筒的端壁,从而防止诸如切屑废物粉末的外来物质较深地保持在输出鼓筒中,以避免由于外来物质而引起起动离合器和锁闭离合器的滑动接触部分的早期磨损。
根据本发明第十二特征,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中,输出齿轮可旋转地支承在发动机的驱动轴上,起动离合器和变矩器串联布置在驱动轴和输出齿轮之间,其特征在于:变矩器设置成使得涡轮转子布置在泵叶轮和起动离合器之间;起动离合器为离心类型,它包括连接到驱动轴上的驱动盘、具有端壁且通过环绕涡轮转子的连接部件而连接到泵叶轮上的输出鼓筒以及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由驱动盘支承,并当驱动盘以预定速度或更高速度旋转时连接驱动盘和输出鼓筒;以及端壁布置成使得油室限定于端壁和涡轮转子的后表面之间,该油室与在泵叶轮和涡轮转子之间的循环油通道连通。
驱动轴对应于稍后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曲轴2,且驱动盘和连接装置对应于第一驱动盘5和第一离合器瓦7。
通过第十二特征,输出鼓筒的端壁也用作限定在涡轮转子后表面侧的油室的侧盖,以简化动力传动装置的结构,还允许变矩器和起动离合器紧邻布置,从而使动力传动装置紧凑。
除了第十二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特征,空心涡轮轴套装在驱动轴的外周上,该空心涡轮轴与涡轮转子的涡轮轮毂花键配合,并具有在其端部的输出齿轮,该输出齿轮可旋转,但不能轴向运动,与涡轮轮毂轴向对齐的一第二轮毂与涡轮轴花键配合,在输出鼓筒中且只允许从第二轮毂向驱动轴传递反向负载的单向离合器布置在第二轮毂和驱动轴之间,且端壁的轮毂可旋转但不可轴向运动地支承在涡轮轮毂和第二轮毂的外周表面上。
第二轮毂对应于稍后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盘轮毂40h。
通过第十三特征,涡轮轮毂、涡轮轴和第二轮毂可以根据它们的功能而分别进行表面处理,例如渗氮或渗碳,以容易地根据功能而提供硬度,从而保证耐用性。而且,输出鼓筒的端壁的轮毂仅可旋转且不可轴向运动地支承在涡轮轮毂和第二轮毂的外周表面上,以控制输出鼓筒和泵叶轮的轴向运动,从而简化输出鼓筒和泵叶轮的轴向定位结构。输出鼓筒具有支承在涡轮轮毂和第二轮毂外周表面上的轮毂,从而显著地防止了输出鼓筒自身的脱落,并使起动离合器的工作稳定。
除了第十三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特征,一对环形凸肩形成于涡轮轮毂和第二轮毂上,该对环形凸肩配合以在它们之间保持端壁的轮毂,并限制轮毂的轴向运动。
通过第十四特征,输出鼓筒和泵叶轮的轴向运动可以通过非常简单的结构来限制,其中,在其间保持输出鼓筒的端壁轮毂的一对环形凸肩形成于涡轮轮毂和第二轮毂上,从而进一步简化输出鼓筒和泵叶轮的轴向定位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特征,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中,输出齿轮可旋转地支承在发动机的驱动轴上,起动离合器和变矩器串联布置在驱动轴和输出齿轮之间,其特征在于:变矩器设置成使得涡轮转子布置在泵叶轮和起动离合器之间,连接涡轮转子和输出齿轮的空心涡轮轴可旋转地套装在驱动轴上,而连接到变矩器的定子上的空心定子轴可旋转地套装在涡轮轴的外周上;起动离合器为离心类型,它包括连接到驱动轴上的驱动盘、通过环绕涡轮转子的连接部件而连接到泵叶轮上的输出鼓筒以及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由驱动盘支承,并当驱动盘以预定速度或更高速度旋转时连接驱动盘和输出鼓筒;以及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涡轮轴和驱动轴之间,该单向离合器只允许从涡轮轴向驱动轴传递反向负载。
驱动轴对应于稍后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曲轴2。驱动盘对应于第一驱动盘,而连接装置对应于第一离合器瓦。
通过第十五特征,变矩器设置成使得涡轮转子布置在泵叶轮和起动离合器之间,连接涡轮转子和输出齿轮的空心涡轮轴可旋转地套装在驱动轴上,同时连接到定子上的定子轴可旋转地套装在涡轮轴的外周上,且起动离合器为离心类型,它包括连接到驱动轴上的驱动盘、通过环绕涡轮转子的连接件而连接到泵叶轮上的输出鼓筒以及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由驱动盘支承,并当驱动盘以预定速度或更高速度旋转时连接驱动盘和输出鼓筒,从而提供单向离合器,用于在不受起动离合器和定子轴干涉的情况下在涡轮轴和驱动轴之间传递反向负载。因此,在车辆减速时,尽管存在起动离合器,也能够在不受其它部件(例如,涡轮轴)干涉的情况下通过操作单个单向离合器而获得发动机制动效果,并可简化动力传动装置的结构。
除了第十五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特征,单向离合器包括连接到涡轮轴上并径向布置在连接装置内部的离合器外侧部分、连接到驱动轴上并由离合器外侧部分环绕的离合器内侧部分、以及布置在离合器外侧部分和离合器内侧部分之间的离合器元件。
通过本发明的第十六特征,可以利用在起动离合器的输出鼓筒中的空间来布置单向离合器,从而使动力传动装置紧凑。
根据本发明第十七特征,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中,输出齿轮、变矩器和起动离合器以该顺序从发动机体的、支承驱动轴的一侧向外布置在发动机的驱动轴上,该变矩器包括泵叶轮、涡轮转子和定子,该起动离合器包括离合器输入部件和离合器输出部件,这样,驱动轴的动力顺序传递给起动离合器、变矩器和输出齿轮,其特征在于:涡轮转子布置在起动离合器和泵叶轮之间;泵叶轮和离合器输出部件通过覆盖涡轮转子的连接部件而连接;连接涡轮转子和输出齿轮的空心涡轮轴可相对旋转地套装在驱动轴的外周上,该输出齿轮布置成紧邻发动机体;连接到定子上的空心定子轴可相对旋转地套装在涡轮轴的外周上;以及当在泵叶轮和涡轮转子之间的扭矩增加时限制定子旋转的飞轮布置在输出齿轮和泵叶轮之间。
发动机体和驱动轴分别对应于稍后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曲柄箱1和曲轴2。
通过第十七特征,输出齿轮可以布置成在不受飞轮干涉的情况下紧邻发动机体。这最小化了由于输出齿轮的传动反作用而引起的、驱动轴的弯曲力矩,从而提高了驱动轴以及用于将驱动轴支承在发动机体上的主轴承的耐用性。
除了第十七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特征,飞轮包括:飞轮内盘,该飞轮内盘连接到定子轴上;多个棘爪杆,这些棘爪杆可摆动地通过轴而支承在飞轮内盘的侧表面上,并沿飞轮内盘的周向方向环形布置;飞轮外盘,该飞轮外盘固定在与发动机体连接的支承壁上,并具有在环绕所述多个棘爪杆的内周表面中的棘爪齿,多个棘爪杆可与这些棘爪齿啮合并从这些棘爪齿脱开;以及弹簧,该弹簧沿与棘爪齿啮合的方向推动各棘爪杆,且当在泵叶轮和涡轮转子之间的扭矩增加时,飞轮内盘通过棘爪杆而锁定在飞轮外盘上。
通过该第十八特征,飞轮设置成轴向扁平,从而使动力传动装置紧凑。
除了第十八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九特征,在各棘爪杆中布置有配重部分,以当飞轮内盘以预定高速旋转时产生用于使棘爪杆逆着弹簧的推力从棘爪齿脱开的离心力。
通过第十九特征,在扭矩增加后,泵叶轮和涡轮转子与定子一起旋转,且当定子进入预定高速旋转状态时,棘爪杆可以逆着弹簧的推力而从棘爪齿上脱开。这允许棘爪杆解除与棘爪齿的滑动接触,并防止由滑动接触产生的磨损和噪音。
除了第十九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特征,泵轮毂形成于泵叶轮上,该泵轮毂朝着飞轮凸出,并可旋转地支承在定子轴的外周表面上,多个棘爪杆通过轴而支承在飞轮内盘的、在泵叶轮侧的侧表面上,且棘爪杆布置成环绕泵轮毂。
通过本发明的第二十特征,朝着飞轮凸出且可旋转地支承在定子轴的外周表面上的泵轮毂形成于泵叶轮上,以可靠地防止涡轮轴上的泵叶轮脱落,且多个棘爪杆布置成环绕泵轮毂,以允许环绕泵轮毂的空间有效地用于安装棘爪杆和飞轮外盘,从而使得动力传动装置紧凑。
通过下面参考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清楚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摩托车的动力传动装置的垂直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部分2的放大图。
图3是沿图1中的线3-3剖取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中的线4-4剖取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1中的线5-5剖取的剖视图。
图6是飞轮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2中,曲轴2通过主轴承3而支承在安装于摩托车上的发动机E的曲柄箱1上。输出齿轮4、变矩器T、锁闭离合器C2和起动离合器C1以该顺序从主轴承3侧朝着曲柄箱1的外部而安装在曲轴2的、凸出至主轴承3外部的部分上。
首先,将参考图3来描述起动离合器C1的结构。
起动离合器C1包括:第一驱动盘5,该第一驱动盘5连接到曲轴2的端部上;一对第一离合器瓦7和7,该对第一离合器瓦7和7通过枢轴6而可摆动地支承在第一驱动盘5上;一对第一复位弹簧8和8,该对第一复位弹簧8和8连接于第一离合器瓦7和7之间,并沿压缩方向推动第一离合器瓦7和7;以及封闭端柱形输出鼓筒9,该输出鼓筒9布置成环绕第一离合器瓦7和7。通过将形成在第一驱动盘5的中心的第一驱动盘轮毂5h与曲轴2花键配合,其中使第一驱动盘轮毂5h通过控制盘11而抵靠曲轴2的环形凸肩10,并且通过将螺母12螺纹紧固在曲轴2上,而将第一驱动盘5连接到曲轴2的端部上。
输出鼓筒9连接到变矩器T的泵叶轮15上,后面将介绍它的结构。
可与输出鼓筒9的内周表面滑动接触的摩擦衬垫7a和7a结合在第一离合器瓦7和7的外周表面上。抵靠第一离合器瓦7和7的内周表面的止动件13和13布置在第一驱动盘5上,以限制减小第一离合器瓦7和7的直径。第一离合器瓦7和7的重量以及复位弹簧8和8的固定载荷设置成这样,即当曲轴2以预定速度或高于空转速度的速度旋转时,第一离合器瓦7和7通过离心力的作用而膨胀,以使摩擦衬垫7a和7a压靠输出鼓筒9的内周表面。
下面,将介绍变矩器T的结构。
再参考图1和2,变矩器T包括:泵叶轮15;涡轮转子16,该涡轮转子16布置成对着泵叶轮15;以及定子17,该定子17布置在泵叶轮15和涡轮转子16的内周部分之间。工作油的、用于传动的循环油通道18限定在三个部件15、16和17中。
应注意,泵叶轮15布置在曲柄箱1侧,而涡轮转子16布置在输出鼓筒9侧,即,涡轮转子16布置在泵叶轮15和输出鼓筒9之间。从泵叶轮15外壳的外周超过涡轮转子16轴向延伸的柱形连接部件14一体连接到泵叶轮15的外壳上,连接部件14的顶端通过焊接等而以液体密封的方式连接到输出鼓筒9的外周表面上。
涡轮转子16的轮毂,即涡轮轮毂16h花键连接到空心涡轮轴20的外周上,该涡轮轴20可相对旋转地套装在曲轴2的外周上。涡轮轴20的一端布置成通过油泵驱动齿轮26和止推滚针轴承22而抵靠主轴承3的内座圈,而另一端布置成抵靠控制盘11。最终,涡轮轴20保持在止推滚针轴承22和控制盘11之间,并抑制了涡轮轴20的轴向运动。
邻近止推滚针轴承22的输出齿轮4花键连接到涡轮轴20的外周上。连接到传动输入轴(未示出)上的从动齿轮25与输出齿轮4啮合。径向滚针轴承23布置在涡轮轴20和曲轴2之间,并位于与输出齿轮4相对应的位置处。
定子17的轮毂,即定子轮毂17h与空心定子轴21花键连接,该空心定子轴21可相对转动地套装在涡轮轴20的外周上。泵叶轮15的轮毂,即泵轮毂15h由定子轴21的外周表面通过轴承衬套24而可旋转地支承。
只允许定子17沿一个预定方向旋转的飞轮F连接到定子轴21的、从泵轮毂15h朝着输出齿轮4凸出的顶端上。
如图1、2、5和6所示,飞轮F包括:飞轮内盘27,该飞轮内盘27通过焊接等而连接到定子轴21的顶端上;多个棘爪杆29,这些棘爪杆29通过枢轴28而可摆动地支承在飞轮内盘27的侧表面上,并在泵叶轮15侧;以及飞轮外盘30,该飞轮外盘30通过螺栓32而固定在与曲柄箱1连接的支承壁1a上,并环绕该多个棘爪杆29。棘爪齿31形成于飞轮外盘30的内周表面中,该多个棘爪杆29可以与这些棘爪齿31啮合并脱开。各棘爪杆29在一端具有爪29a,该爪29a与棘爪齿31啮合并脱开,而在另一端具有配重29b,枢轴28在该爪29a和配重29b之间。螺旋线圈弹簧33安装在枢轴28上,在弹簧33一端处的挂钩33a与飞轮内盘27的锁定孔34弹性啮合,而在另一端处的挂钩33b与配重29b的锁定孔35弹性啮合,从而沿与棘爪齿31啮合的方向推动棘爪杆29。飞轮内盘27设有止动件36,该止动件36提供了在各棘爪杆29通过配重29b的离心作用而与棘爪齿31脱开时其高速旋转过程中的摆动极限。橡胶或合成树脂的隔音材料37结合到棘爪齿31的滑动斜面上。
因此,飞轮F布置在泵叶轮15和输出齿轮4之间,特别地,多个棘爪杆29和飞轮外盘30布置在泵轮毂15h的外周上,从而环绕泵轮毂15h。
下面,将参考图1和4来介绍锁闭离合器C2的结构。
锁闭离合器C2包括:第二驱动盘40,该第二驱动盘40有第二驱动盘轮毂40h,该第二驱动盘轮毂40h花键连接到涡轮轴20的外周上,并与涡轮轮毂16h轴向对齐;一对第二离合器瓦42和42,该对第二离合器瓦42和42通过枢轴41而可摆动地支承在第二驱动盘40上;一对第二复位弹簧43和43,该对第二复位弹簧43和43连接于第二离合器瓦42和42之间,并沿直径减小方向推动第二离合器瓦42和42;以及输出鼓筒9,该输出鼓筒9布置成环绕第二离合器瓦42和42。因此,输出鼓筒9由起动离合器C1和锁闭离合器C2共用。
这时,起动离合器C1的第一驱动盘5布置在输出鼓筒9的开口表面侧,锁闭离合器C2的第二驱动盘40布置在输出鼓筒9的端壁9a侧,因此离合器瓦7和42布置成彼此相对。这允许在驱动盘5和40之间的空间能够有效地用于安装离合器瓦7和42。
可与输出鼓筒9的内周表面滑动接触的摩擦衬垫42a和42a结合在第二离合器瓦42和42的外周表面上。抵靠第二离合器瓦42和42的内周表面的止动件44和44布置在第二驱动盘40上,从而限制减小第二离合器瓦7和7的直径。第二离合器瓦42和42的重量以及复位弹簧43和43的固定载荷设置成这样,即当涡轮轴20进入预定高速旋转状态时,第二离合器瓦42和42通过离心力的作用而膨胀,以使摩擦衬垫42a和42a压靠输出鼓筒9的内周表面。第二驱动盘40在靠近中心的部分处设有一个或多个油口49,该油口49提供了在第二驱动盘40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流通。
沿输出鼓筒9的轴向方向向内弯曲的鼓筒轮毂9h通过在输出鼓筒9的端壁9a的内周端上去毛刺(burring)而形成。鼓筒轮毂9h通过轴承衬套45而可旋转地支承在涡轮轮毂16h和第二驱动盘轮毂40h的外周上。因此,输出鼓筒9的端壁9a用作限定油室18a的侧盖,该油室18a在端壁9a和涡轮转子16的后表面之间与循环油通道18的外周连通。端壁9a沿涡轮转子16的碗形后表面弯曲,并布置成紧邻该后表面。这使得油室18a的容积减至最小,并允许变矩器T、起动离合器C1和锁闭离合器C2能够紧邻布置,从而使动力传动装置紧凑。
在输出鼓筒9的周壁中在紧邻端壁9a处沿周向对齐地钻有多个排出口46,这些排出口46使得输出鼓筒9的内部朝着外部开口,且流入输出鼓筒9中的润滑和冷却油通过该排出口46而与外来物质(例如,摩擦衬垫7a和42a的摩擦废物粉末)一起排出到输出鼓筒9的外部。
彼此相邻的涡轮轮毂16h和第二驱动盘轮毂40h保持在形成于涡轮轴20中部的外周上的环形凸肩47和控制盘11之间,并抑制了涡轮轮毂16h和第二驱动盘轮毂40h的轴向运动。鼓筒轮毂9h保持在涡轮轮毂16h和第二驱动盘轮毂40h的、彼此相对的环形凸肩48和48′之间,从而抑制鼓筒轮毂9h的轴向运动,并因此抑制了通过连接部件14而彼此成一整体的泵叶轮15和输出鼓筒9的轴向运动。而且,鼓筒轮毂9h从端壁9a的内周端朝着输出鼓筒9的内部凸出,且鼓筒轮毂9h通过轴承衬套45而由涡轮轮毂16h和第二驱动盘轮毂40h支承,以可靠地防止输出鼓筒9脱落,并使起动离合器C1和锁闭离合器C2的工作稳定。
在输出鼓筒9中,只可从涡轮轴20向曲轴2传递反向负载的单向离合器C3布置在涡轮轴20和曲轴2之间。单向离合器C3具有柱形离合器外侧部分50,该离合器外侧部分50一体连接到第二驱动盘轮毂40h上,该第二驱动盘轮毂40h花键连接到涡轮轴20上。离合器外侧部分50超过控制盘11而沿径向布置在第一离合器瓦7和第二离合器瓦42内部。由离合器外侧部分50同心环绕的离合器内侧部分51与第一驱动盘轮毂5h的外周花键配合,且多个环形布置的离合器元件52(例如斜撑或辊)布置在离合器外侧部分50和离合器内侧部分51之间,从而允许从离合器外侧部分50向离合器内侧部分51传递反向负载。这样构成了单向离合器C3。
纵向延伸的供油通道55和排油通道59布置在曲轴2中。从由油泵驱动齿轮26驱动的油泵(未示出)排出的油,从曲轴2的端部供给供油通道55。第一、第三和第二环形储油池561、563和562从控制盘11侧开始布置在曲轴2和涡轮轴20之间。第一和第二油口571和572从供油通道55径向伸出,以到达第一和第二储油池561和562,而第三油口573从排油通道59径向伸出,以到达第三储油池563。排油通道59连接到发动机E中的未示出的润滑部分上。
涡轮轴20和定子轴21分别设有侧口581和582,以使第二储油池562与在定子17和泵叶轮15之间的部分连通。涡轮轴20设有侧口583,以使第三储油池563与在定子17和涡轮转子16之间的部分连通。
在上述结构中,涡轮轴20、输出齿轮4和第二驱动盘轮毂40h以及离合器外侧部分50进行渗碳,以使它们的表面硬度最大。具有花键配合部分的涡轮轮毂16h和定子轮毂17h进行渗氮,以使它们的表面硬度增加至期望的程度。因此,输出齿轮4、涡轮轴20、涡轮轮毂16h、定子轮毂17h和第二驱动盘轮毂40h根据其功能而分别进行表面处理(例如渗氮或渗碳),以容易地根据功能来提供硬度,从而保证耐用性。
下面,将介绍本实施例的操作。
在发动机E的工作过程中,从未示出的油泵供给供油通道55的一部分油通过第一油口571流入第一储油池561中,润滑曲轴2和涡轮轴20的旋转表面,并通过在旋转表面之间的间隙,以通过在定子轴21的端部和控制盘11之间的间隙,并供给在涡轮轴20和涡轮轮毂16h以及第二驱动盘轮毂40h之间的花键配合部分,以润滑这些部件。
在供油通道55中的其余部分油通过第二油口572流入第二储油池562中,通过侧口581和582,通过在定子17和泵叶轮15之间的间隙而供给循环油通道18,并通过由泵叶轮15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而如箭头所示在循环油通道18中循环,且该油的一部分通过在定子17和涡轮转子16之间的间隙并随后通过侧口583、第三储油池563和第三油口573而排出至排油通道59。
在循环油通道18中的其余部分油从在泵叶轮15和涡轮转子16的外周之间的部分进入油室18a中,接着进入输出鼓筒9中,同时润滑轴承衬套45,一部分油通过驱动盘40的多个油口49流至起动离合器C1和锁闭离合器C2的活动部分上,以用于润滑和冷却该活动部分。最后,在输出鼓筒9中的油从输出鼓筒9的开口表面或排出口46排出到输出鼓筒9的外部。
这时,外来物质(例如,摩擦衬垫7a和42a的摩擦废物粉末)与油一起排出。特别地,排出口46布置成紧邻输出鼓筒9的端壁9a,从而防止诸如摩擦废物粉末的外来物质较深地保持在输出鼓筒9中,并避免由于诸如摩擦废物粉末的外来物质引起离合器瓦7和42的摩擦衬垫7a和42a的早期磨损。
在第二储油池562中的一部分油从在曲轴2和涡轮轴20之间的间隙泄漏,并供给径向滚针轴承23和止推滚针轴承22,以润滑该径向滚针轴承23和止推滚针轴承22。
在曲轴2的空转过程中,第一离合器瓦7和7保持在直径减小位置,在此处第一离合器瓦7和7通过第一复位弹簧8和8的固定载荷而抵靠止动件13和13,摩擦衬垫7a和7a与输出鼓筒9的内周表面间隔开,且因此,起动离合器C1保持OFF(关闭)状态。因此,尽管有变矩器T,车辆可以保持在止动状态。
当曲轴2以预定速度或高于空转rpm的速度旋转时,第一离合器瓦7和7通过离心力而逆着第一复位弹簧8和8的固定载荷沿膨胀方向摆动,且当摩擦衬垫7a和7a压靠输出鼓筒9的内周表面时,起动离合器C1进入ON(打开)状态。因此,输出鼓筒9带出曲轴2的旋转,并通过连接部件14而传递给变矩器T的泵叶轮15。
当泵叶轮15通过输出鼓筒9而旋转时,充满循环油通道18的工作油将泵叶轮15的旋转扭矩传递给涡轮转子16,同时通过离心力作用而从泵叶轮15循环至涡轮转子16、定子17和泵叶轮15,如图1中箭头所示;该工作油从涡轮轴20向输出齿轮4传递扭矩;且还通过未示出的动力传动装置而传递给车辆的驱动轮,以驱动车轮,从而起动车辆。这时,即使在起动离合器C1中产生连接振动,该振动也会被变矩器T吸收,以保证车辆的平稳起动。
当在变矩器T中增加在泵叶轮15和涡轮转子16之间的扭矩时,伴随该增加的反作用力施加在定子17上,但是定子17与飞轮内盘27一起通过锁定飞轮F(即,在棘爪杆29和棘爪齿31底部之间的啮合)而防止旋转。
当扭矩的增大结束时,定子17与泵叶轮15和涡轮转子16一起沿相同方向旋转,同时通过由定子17接收的反向扭矩而使飞轮F空转,即,棘爪杆29在棘爪齿31的斜面上滑动。当飞轮内盘27与涡轮转子16一起进入预定的高速旋转状态时,各棘爪杆29通过施加在配重29b上的离心力的作用而沿与棘爪齿31分离的方向摆动,并解除与棘爪齿31的滑动接触,从而防止由于滑动接触而产生的磨损和噪音。
涡轮轴20的旋转也传递给锁闭离合器C2的第二驱动盘40。因此,当涡轮转子16以预定的高速旋转时,第二离合器瓦42和42通过离心力而逆着第二复位弹簧43和43的固定载荷沿膨胀方向摆动,以使摩擦衬垫42a和42a压靠输出鼓筒9的内周表面,从而锁闭离合器C2进入锁闭状态。因此,泵叶轮15和涡轮轴20直接机械连接,从而消除了在涡轮转子16和泵叶轮15之间的滑动损失,以增加传动效率。
如果在车辆的减速过程中反向负载从输出齿轮4传递给涡轮轴20,那么单向离合器C3就进入连接状态,且反向负载从涡轮轴20顺序通过第二驱动盘轮毂40h、离合器外侧部分50、离合器元件52、离合器内侧部分51以及第一驱动盘轮毂5h而传递给曲轴2。因此,输出齿轮4的反向负载旁路绕过变矩器T和起动离合器C1,并传递给曲轴2,从而不管起动离合器C1处于OFF状态以及涡轮转子16和泵叶轮15之间的滑动,都将获得令人满意的发动机制动效果。
输出齿轮4布置成在不受飞轮F干涉的情况下紧邻曲柄箱1的主轴承3,从而降低了由输出齿轮4的驱动反作用力引起的、曲轴2的弯曲力矩,并提高曲轴2和主轴承3的耐用性。而且,涡轮转子16布置在起动离合器C1和泵叶轮15之间,且定子轴21可相对旋转地套装在涡轮轴20的外周上,从而允许涡轮轴20可相对旋转地套装在曲轴2的外周上。因此,只要使一个轴承23在与输出齿轮4相对应的位置处布置在曲轴2和涡轮轴20之间就足够了,从而简化了涡轮轴20的轴承结构。而且,在曲轴2和输出齿轮4之间的部件数目减少,以减小部件误差的积累,从而抑制由于该误差而引起的、在输出齿轮4和从动齿轮25之间的齿隙变化,从而降低噪音。
而且,泵叶轮15通过连接部件14而连接到起动离合器C1和锁闭离合器C2的输出鼓筒9上,从而最小化在变矩器T、起动离合器C1和锁闭离合器C2之间的死区,以使动力传动装置紧凑。
输出鼓筒9的端壁9a也用作限定在涡轮转子16后表面侧的油室18a的侧盖,从而简化了动力传动装置的结构,还允许变矩器T和起动离合器C1紧邻布置,从而使动力传动装置紧凑。
输出鼓筒9的端壁9a沿涡轮转子16的碗形后表面弯曲,从而允许变矩器T和输出鼓筒9紧邻布置,并使动力传动装置更紧凑。
起动离合器C1和锁闭离合器C2都为离心类型,并共用一个输出鼓筒9,从而允许有效地简化两个离合器C1和C2的组件结构,并使该组件结构紧凑。
曲轴2和涡轮轴20彼此可旋转地装配。因此,只传递反向负载的单向离合器C3可以设置在连接到曲轴2上的、起动离合器C1的第一驱动盘轮毂5h和连接到涡轮轴20上的、锁闭离合器C2的第二驱动盘轮毂40h之间。因此,尽管存在起动离合器C1,也可在不受其它部件(例如,涡轮轴20)干涉的情况下,通过在传递通路中布置单个单向离合器C3而实现发动机的制动效果,以显著地简化动力传动装置的结构。
而且,单向离合器C3布置在起动离合器C1的第一驱动盘5和锁闭离合器C2的第二驱动盘40之间,且起动离合器C1和锁闭离合器C2共用输出鼓筒9,从而以高效率使得起动离合器C1、锁闭离合器C2和单向离合器C3的组件明显紧凑。
布置在涡轮轴20的外周上的定子轴21通过布置在泵叶轮15和输出齿轮4之间的飞轮F而与连接到曲柄箱1上的支承壁1a连接,从而有效地利用在泵叶轮15和输出齿轮4之间的、用于安装飞轮F的空间。特别地,飞轮F为棘爪类型,且棘爪杆29和具有棘爪齿31的飞轮外盘30布置在泵轮毂15h的外周上,以环绕泵轮毂15h,从而有效地利用在泵叶轮15和输出齿轮4之间的很小空间,以使动力传动装置更紧凑。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题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设计变化。例如,球轴承或平面轴承可以用于代替径向滚针轴承23。

Claims (20)

1.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中,输出齿轮、变矩器和起动离合器以该顺序从发动机体的、支承驱动轴的一侧向外布置在发动机的驱动轴上,该变矩器包括泵叶轮、涡轮转子和定子,而该起动离合器包括离合器输入部件和离合器输出部件,这样,驱动轴的动力顺序传递给起动离合器、变矩器和输出齿轮,其特征在于:
该涡轮转子布置在起动离合器和泵叶轮之间;泵叶轮和离合器输出部件通过覆盖涡轮转子的连接部件而连接;一连接涡轮转子轮毂和输出齿轮的空心涡轮轴,可相对旋转地套装在驱动轴的外周上;一轴承在与输出齿轮相对应的位置处布置在驱动轴和涡轮轴之间;连接到定子轮毂上的一空心定子轴,可相对旋转地套装在涡轮轴的外周上;以及泵叶轮的轮毂可相对旋转地套装在定子轴的外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涡轮轴和驱动轴之间,该单向离合器只允许从所述涡轮轴向所述驱动轴传递反向负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输出部件是具有端壁的输出鼓筒;所述连接部件以液体密封方式连接到输出鼓筒的外周上;该端壁布置成紧邻涡轮转子的后表面;以及与在泵叶轮和涡轮转子之间的循环油通道连通的油室限定于端壁和涡轮转子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沿涡轮转子的碗形后表面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一连接到所述涡轮轴上的离合器输入部件布置在所述输出鼓筒中;且可连接该离合器输入部件和输出鼓筒的一锁闭离合器,设置在该离合器输入部件和输出鼓筒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所述起动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入部件和所述锁闭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入部件之间并在输出鼓筒中,该单向离合器只允许从所述锁闭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入部件向起动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入部件传递反向负载。
7.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中,输出齿轮可旋转地支承在发动机的驱动轴上,起动离合器和变矩器串联布置在驱动轴和输出齿轮之间,且锁闭离合器布置在变矩器的泵叶轮和涡轮转子之间,其特征在于:
该起动离合器是离心类型,它包括连接到驱动轴上的第一驱动盘、连接到变矩器的泵叶轮上的输出鼓筒以及第一连接装置,该第一连接装置由第一驱动盘支承,并当第一驱动盘以预定速度或更高速度旋转时连接第一驱动盘和输出鼓筒;以及
该锁闭离合器为离心类型,它包括在输出鼓筒中连接到涡轮转子上的第二驱动盘以及第二连接装置,该第二连接装置由第二驱动盘支承,并当第二驱动盘以预定高速旋转时连接第二驱动盘和输出鼓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所述第二驱动盘和驱动轴之间并在输出鼓筒中,该单向离合器只允许从所述第二驱动盘向驱动轴传递反向负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盘和第二驱动盘彼此间隔开,从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彼此相对;且所述单向离合器布置在第一驱动盘和第二驱动盘之间,该单向离合器包括连接到第一驱动盘上的离合器内侧部分、连接到第二盘上并环绕离合器内侧部分的离合器外侧部分以及离合器元件,该离合器元件布置在离合器内侧部分和离合器外侧部分之间,并允许从离合器外侧部分向离合器内侧部分传递反向负载。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转子布置在泵叶轮和输出鼓筒之间;所述泵叶轮和输出鼓筒通过环绕涡轮转子的连接部件而连接;且所述输出鼓筒具有在输出鼓筒和涡轮转子后表面之间的端壁,该端壁限定了与在泵叶轮和涡轮转子之间的循环油通道连通的油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鼓筒具有紧邻端壁的多个排出口,供给起动离合器和锁闭离合器的油通过这些排出口而排出至输出鼓筒的外部。
12.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中,输出齿轮可旋转地支承在发动机的驱动轴上,起动离合器和变矩器串联布置在驱动轴和输出齿轮之间,其特征在于:
该变矩器设置成使得一涡轮转子布置在泵叶轮和起动离合器之间;
该起动离合器为离心类型,它包括连接到驱动轴上的驱动盘、具有端壁且通过环绕涡轮转子的连接部件而连接到泵叶轮上的输出鼓筒以及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由驱动盘支承,并当驱动盘以预定速度或更高速度旋转时连接驱动盘和输出鼓筒;以及
该端壁布置成使得油室限定于端壁和涡轮转子的后表面之间,该油室与在泵叶轮和涡轮转子之间的循环油通道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空心涡轮轴套装在所述驱动轴的外周上,该空心涡轮轴与涡轮转子的涡轮轮毂花键配台,并具有在其端部的所述输出齿轮,该输出齿轮可旋转但不能轴向运动;与所述涡轮轮毂轴向对齐的一第二轮毂与涡轮轴花键配合;一单向离合器布置在第二轮毂和驱动轴之间,该单向离合器在输出鼓筒中且只允许从第二轮毂向驱动轴传递反向负载;以及端壁的轮毂可旋转但不可轴向运动地支承在涡轮轮毂和第二轮毂的外周表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环形凸肩形成于所述涡轮轮毂和第二轮毂上,该对环形凸肩配合以在它们之间保持端壁的所述轮毂,并限制该轮毂的轴向运动。
15.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中,输出齿轮可旋转地支承在发动机的驱动轴上,起动离合器和变矩器串联布置在驱动轴和输出齿轮之间,其特征在于:
该变矩器设置成使得一涡轮转子布置在泵叶轮和起动离合器之间,连接涡轮转子和输出齿轮的一空心涡轮轴可旋转地套装在该驱动轴上,而连接到变矩器的定子上的一空心定子轴可旋转地套装在涡轮轴的外周上;
该起动离合器为离心类型,它包括连接到驱动轴上的驱动盘、通过环绕涡轮转子的连接部件而连接到泵叶轮上的输出鼓筒以及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由驱动盘支承,并当驱动盘以预定速度或更高速度旋转时连接驱动盘和输出鼓筒;以及
一单向离合器布置在该涡轮轴和驱动轴之间,该单向离合器只允许从涡轮轴向驱动轴传递反向负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离合器包括连接到涡轮轴上并径向布置在所述连接装置内部的离合器外侧部分、连接到驱动轴上并由离合器外侧部分环绕的离合器内侧部分、以及布置在离合器外侧部分和离合器内侧部分之间的离合器元件。
17.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中,输出齿轮、变矩器和起动离合器以该顺序从发动机体的、支承驱动轴的一侧向外布置在发动机的驱动轴上,该变矩器包括泵叶轮、涡轮转子和定子,而该起动离合器包括离合器输入部件和离合器输出部件,这样,驱动轴的动力顺序传递给起动离合器、变矩器和输出齿轮,其特征在于:
该涡轮转子布置在起动离合器和泵叶轮之间;泵叶轮和离合器输出部件通过覆盖涡轮转子的连接部件而连接;连接涡轮转子和输出齿轮的一空心涡轮轴可相对旋转地套装在驱动轴的外周上,该输出齿轮布置成紧邻发动机体;连接到定子轮毂上的一空心定子轴可相对旋转地套装在涡轮轴的外周上;以及当泵叶轮和涡轮转子之间的扭矩增加时限制定子旋转的飞轮布置在输出齿轮和泵叶轮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包括:飞轮内盘,该飞轮内盘连接到定子轴上;多个棘爪杆,这些棘爪杆可摆动地通过轴而支承在飞轮内盘的侧表面上,并沿飞轮内盘的周向方向环形布置;飞轮外盘,该飞轮外盘固定在与发动机体连接的支承壁上,并具有在环绕该多个棘爪杆的内周表面中的棘爪齿,多个棘爪杆可与这些棘爪齿啮合并从这些棘爪齿脱开;以及弹簧,该弹簧沿与棘爪齿啮合的方向推动各棘爪杆;且当在泵叶轮和涡轮转子之间的扭矩增加时,飞轮内盘通过棘爪杆而锁定在飞轮外盘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棘爪杆中布置有配重部分,以当所述飞轮内盘以预定高速旋转时产生用于使棘爪杆逆着弹簧的推力从棘爪齿中脱开的离心力。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泵轮毂形成于所述泵叶轮上,该泵轮毂朝着飞轮凸出,并可旋转地支承在定子轴的外周表面上;所述多个棘爪杆通过轴而支承在飞轮内盘的、在泵叶轮侧的侧表面上;且所述棘爪杆布置成环绕泵轮毂。
CNB2004100904360A 2003-11-21 2004-11-18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083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92923A JP4414204B2 (ja) 2003-11-21 2003-11-21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JP2003392923 2003-11-21
JP2003392924A JP4414205B2 (ja) 2003-11-21 2003-11-21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JP2003392924 2003-11-21
JP2003392926 2003-11-21
JP2003392926A JP2005155725A (ja) 2003-11-21 2003-11-21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JP2003392925A JP4414206B2 (ja) 2003-11-21 2003-11-21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JP2003392922 2003-11-21
JP2003392925 2003-11-21
JP2003392922A JP4414203B2 (ja) 2003-11-21 2003-11-21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3076337A Division CN101323251B (zh) 2003-11-21 2004-11-18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9186A true CN1619186A (zh) 2005-05-25
CN100360834C CN100360834C (zh) 2008-01-09

Family

ID=34799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9043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0834C (zh) 2003-11-21 2004-11-18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60834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7566A (zh) * 2011-05-13 2012-11-14 株式会社豊技研 带锁止离合器的流体传动装置
CN103930695A (zh) * 2011-11-24 2014-07-16 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扭矩变换器
CN105937579A (zh) * 2015-03-03 2016-09-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扭振减小装置
CN109253213A (zh) * 2018-11-27 2019-01-22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常啮合起动电机的飞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37262A (en) * 1969-02-26 1970-11-03 Borg Warn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JP4226170B2 (ja) * 1998-11-13 2009-02-18 株式会社ユタカ技研 小型車両用伝動装置
JP4405013B2 (ja) * 1998-11-20 2010-01-27 株式会社ユタカ技研 小型車両用伝動装置
JP4310012B2 (ja) * 1998-11-20 2009-08-05 株式会社ユタカ技研 小型車両用伝動装置
JP2002130426A (ja) * 2000-10-30 2002-05-09 Unisia Jecs Corp 自動変速機用油圧ポンプ
JP3570553B2 (ja) * 2001-11-20 2004-09-29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トルク伝達装置
JP3923319B2 (ja) * 2002-01-24 2007-05-30 株式会社ユタカ技研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7566A (zh) * 2011-05-13 2012-11-14 株式会社豊技研 带锁止离合器的流体传动装置
CN102777566B (zh) * 2011-05-13 2015-04-22 株式会社豊技研 带锁止离合器的流体传动装置
CN103930695A (zh) * 2011-11-24 2014-07-16 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扭矩变换器
CN103930695B (zh) * 2011-11-24 2016-08-03 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扭矩变换器
CN105937579A (zh) * 2015-03-03 2016-09-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扭振减小装置
CN109253213A (zh) * 2018-11-27 2019-01-22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常啮合起动电机的飞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60834C (zh) 2008-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2952C (zh) 电动自行车的电机驱动装置
US9004034B2 (en) Reducing gear and starter device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241769C (zh) 车辆用v形带式自动变速机
CN1324250C (zh) 自动变速器
CN1890492A (zh) 皮带式无级变速器
CN1689893A (zh) 动力单元的隔音结构
CN1657798A (zh) 离心式离合器
CN101048608A (zh) 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
CN1476518A (zh) 起步离合器装置
CN1178806C (zh) 小型车辆的传动系统
CN101077727A (zh) 船外机
JP2003120765A (ja) 可変速モータ・ジェネレータ
CN1668864A (zh) 自动变速器
CN1619186A (zh)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
CN1755168A (zh) 小型车辆用传动装置
CN100351550C (zh) 轴承的配置结构
CN1212483C (zh) 液力变矩器
WO2012023240A1 (en) Torque converter
CN1690473A (zh) V型皮带式自动变速器的从动皮带轮组件
CN1583500A (zh)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CN1740588A (zh) 具有可变带轮的传动装置
CN101323251B (zh)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
CN2630569Y (zh) 自动变速器
TWI296029B (en) Transmission device
CN1842650A (zh) 内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9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