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10280A - 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 - Google Patents

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10280A
CN1610280A CNA2004100857800A CN200410085780A CN1610280A CN 1610280 A CN1610280 A CN 1610280A CN A2004100857800 A CNA2004100857800 A CN A2004100857800A CN 200410085780 A CN200410085780 A CN 200410085780A CN 1610280 A CN1610280 A CN 1610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able device
mentioned
data
cameraman
huma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857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越地福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Medical and Graphic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Medical and Graphi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Medical and Graphic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Medical and Graphic Inc
Publication of CN1610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02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3/00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3/00 - H04B11/00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2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measuring secondary emission from the material
    • G01N23/223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measuring secondary emission from the material by irradiating the sample with X-rays or gamma-rays and by measuring X-ray fluorescen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42/00Obtaining record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Visualisation of such records by using optical means
    • G03B42/02Obtaining record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Visualisation of such records by using optical means using X-rays
    • G03B42/04Holders for X-ray fil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07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secondary emission
    • G01N2223/076X-ray fluorescence

Landscapes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Radiography Using Non-Light Waves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由可佩戴装置每隔一定期间向盒型FPD输出数据要求信号(步骤S1)。安装了可佩戴装置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的手接触于盒型FPD的场合,即,在存在来自盒型FPD的响应的场合(步骤S2;YES),进行盒型FPD与可佩戴装置的数据通信,由可佩戴装置从盒型FPD获得摄影相关数据或摄影图像数据(步骤S3)。

Description

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支援对X射线照片进行摄影的摄影者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
背景技术
过去,在医疗领域,实现了对患者进行摄影的医用图像的数字化,计算机射线图像摄影装置(Computed Radiography;以下称CR)和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以下称FPD)等医用图像摄影装置得到利用。
CR使用在支承体上形成辉尽性荧光体层的荧光体板,使荧光体板吸收透过患者的射线后,照射激发光,激发吸收于荧光体板的射线能量,作为荧光进行放射,对该放射的荧光进行光电变换,获得图像信号。荧光体板收容于可携带的盒中,通过盒专用的读取装置进行图像的读取。
X射线照片摄影者需要把握成为摄影对象的患者姓名和摄影部位等。例如,预先将示出患者名和摄影部位等的条形码粘贴到盒上,通过读取该条形码,从而确认患者名和摄影部位等。另外,也存在将这些信息存储于盒内的存储装置、由读取装置读取的场合。总之,摄影者为了获得患者姓名和摄影部位等的信息,必须在设置条形码的读取装置进行,确认很费时间,存在导致作业延迟的原因。
作为其它通信方法,也可如无线LAN(局域网)和红外线通信等那样由无线传送数据,但由于电磁波朝周围扩展,可能发生数据泄漏,所以,安全等级降低。
因此,期待使用更简单、安全的方法传送信息。例如,提出有从接触于人体的发送装置通过人体将信息传递到接收装置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7566号公报
然而,在公开于上述专利文献1的信息传送系统中,未记述在用于X射线照片摄影的盒中适用以人体作为传送路径的通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已有技术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从记录患者的X射线摄影图像的记录装置获得摄影图像数据或摄影相关数据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1项发明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具有可携带的记录装置和可佩戴装置;该记录装置在内装对患者的X射线摄影图像进行记录的记录媒体的盒体内设置有存储与上述X射线摄影图像相关的摄影相关数据的存储单元、进行数据的收发的第1通信单元、及与该第1通信单元电连接并可接触于人体的第1电极;该可佩戴装置具有在与上述第1通信单元间进行数据的收发的第2通信单元和与该第2通信单元电连接并可接触于人体的第2电极;可在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之间以人体作为传送路径传送来自上述记录媒体的X射线摄影图像数据或来自上述存储单元的摄影相关数据。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第2项发明在第1项发明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摄影相关数据包含摄影的患者姓名、摄影部位、摄影者、摄影时间。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第3项发明在第1或第2项发明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可佩戴装置具有显示上述X射线摄影图像数据或上述摄影相关数据的显示部分或以声音输出上述摄影相关数据的声音输出部分。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第4项发明在第3项发明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可佩戴装置在上述记录装置未摄影的场合显示或以声音输出上述记录装置未摄影这一状态。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第5项发明在第1~4中任何一项发明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可佩戴装置与安装于同一人体的其它可佩戴装置以人体作为传送路径进行数据的收发。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第6项发明在第1~5中任何一项发明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记录装置以人体或空中作为传送路径从上述可佩戴装置被供给数据的收发所需的电力。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第7项发明在第1~6中任何一项发明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的基础上,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可佩戴装置为手表、头戴式显示器、头戴式受话器或可安装于人体地构成的PDA。
按照第1项发明,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以人体作为传送路径进行数据的收发,所以,可由可佩戴装置从记录装置获得摄影图像数据或摄影相关数据。因此,摄影者可简单地确认摄影图像数据或摄影相关数据。
按照第2项发明,摄影相关数据包含摄影的患者姓名、摄影部位、摄影者、摄影时间,所以,摄影者可简单地确认患者姓名、摄影部位、摄影者、摄影时间。
按照第3项发明,可佩戴装置显示X射线摄影图像数据或摄影相关数据或以声音输出摄影相关数据,所以,可以文字、图像、声音向摄影者提供摄影相关数据或摄影图像。
按照第4项发明,可佩戴装置可在记录装置未摄影的场合显示或以声音输出记录装置未摄影这一状态。
按照第5项发明,可佩戴装置与安装于同一人体的其它可佩戴装置以人体作为传送路径进行数据的收发,所以,多个可佩戴装置可共有数据。
按照第6项发明,记录装置以人体或空中作为传送路径从可佩戴装置供给数据的收发所需的电力,所以,不需要具有用于供给通信所需要的电力的电源。
按照第7项发明,可佩戴装置为手表、头戴式显示器、头戴式受话器或可安装于人体地构成的PDA,所以,可向摄影者提供摄影图像数据和摄影相关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第1实施形式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1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盒型FPD2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3为示出可佩戴装置3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4为示出发送器4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5为示出接收器5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6为示出收发器6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7为示出由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1实施的摄影相关数据和摄影图像数据的通信处理的流程图。
图8为数据要求时的可佩戴装置3和盒型FPD2的状态转变图。
图9为数据通信时的盒型FPD2和可佩戴装置3的状态转变图。
图10为数据接收完成时的可佩戴装置3和盒型FPD2的状态转变图。
图11为示出第2实施形式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1的盒7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发明的范围不限于图示例。
首先,参照图1~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式。
图1为示出第1实施形式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1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那样,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1由作为记录装置的盒型平板探测器(以下称盒型FPD)2和可佩戴装置3构成。盒型FPD2和可佩戴装置3与人体接触,以人体为传送路径进行数据的收发。可佩戴装置3指可安装于人体地构成的装置,在这里,以手表式(带安装式)的可佩戴装置3为例进行说明。可佩戴装置3也可具有作为手表的功能。
图2示出盒型FPD2的功能构成。
如图2所示那样,盒型FPD2在盒体具有电源21、通信部分22、控制部分23、摄像面板24、存储器25、充电端子26、电力接收用天线27、电极28、PC用通信端子29,可携带地构成。
电源21由电池或充电电池构成,将电力供给到各部分。电源21由设于盒型FPD2的盒体表面的充电端子26进行充电。在盒型FPD2与可佩戴装置3的通信中,由电力接收用天线27接受来自可佩戴装置3的电力供给。
通信部分22由以人体为传送路径进行与可佩戴装置3的数据收发的发送器和接收器及进行与PC(个人计算机)等的通信的通信装置构成。与PC等的通信在使用PC等从盒型FPD2读出摄影图像数据时或将摄影相关数据输入到盒型FPD2时进行。
控制部分23由图中未示出的CPU(中央处理器)、ROM(只读存储器)等构成,控制通信部分22、摄像面板24、存储器25。CPU根据从通信部分22输入的数据通过与存储于ROM的各种程序的协同动作实施各种处理。
摄像面板24由以相应于照射的X射线的强度发光的荧光体为主成分的荧光体层、将由荧光体层发光的电磁波变换成电能的电荷发生层、对各像素贮存电能的电容器、用于将贮存的电能作为信号输出的开关元件构成,生成摄影图像数据。该摄影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器25。
存储器25由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或快闪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存储器25存储与摄影相关的摄影相关数据、由摄像面板24获得的摄影图像数据。另外,在控制部分23中,还用于需要一时保存数据的场合等。摄影相关数据指摄影的患者姓名、摄影部位、摄影者、摄影时间等。
充电端子26为用于对电源21进行充电的接口,为与叉簧(cradle)的连接器。叉簧为台式的连接设备,通过载置盒型FPD2从而与PC等连接。
电力接收用天线27为从可佩戴装置3接受电力供给的接口,设在盒型FPD2的内部或表面。由通过电力接收用天线27从可佩戴装置3供给的电力进行与可佩戴装置3的数据收发。
电极28设于盒型FPD2的盒体表面,与通信部分22的发送器和接收器进行电连接,为用于以人体作为传送路径进行与可佩戴装置3的数据收发的接口。电极28设在盒型FPD2的盒体侧面等图像摄影区域外,通过摄影者接触于电极28,从而进行数据通信。
PC用通信端子29为与PC等连接而进行通信的接口,为与叉簧的连接器。PC用通信端子29连接到与通信部分22的PC等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
下面,说明可佩戴装置3的功能构成。
如图3所示那样,可佩戴装置3具有电源31、通信部分32、操作部分33、控制部分34、显示部分35、存储器36、充电用端子37、电力发送用天线38、电极39、PC用通信端子40。
电源31由电池或充电电池构成,将电力供给到各部分。电源31由设于可佩戴装置3的盒体表面的充电用端子37进行充电。
通信部分32由发送器和接收器构成,以人体为传送路径进行与盒型FPD2或其它可佩戴装置的数据收发。
操作部分33由各种功能按钮构成,将由按钮操作的按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分34。在进行显示于显示部分35的内容的切换、显示内容的复位、强制通信时等使用。
控制部分34由图中未示出的CPU、ROM等构成,控制通信部分32、操作部分33、显示部分35、存储器36。CPU根据从通信部分32输入的数据或从操作部分33输入的指示,通过与存储于ROM的各种程序的协同动作实施各种处理。
显示部分35由LCD(液晶显示器)、有机EL(电致发光)等平板显示器构成,显示从盒型FPD2或其它可佩戴装置接收到的数据。
存储器36由SRAM和SDRAM等易失性存储器或快闪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存储器36存储从盒型FPD2或其它可佩戴装置接收到的数据。
充电用端子37为用于对电源31进行充电的接口。
电力发送用天线38为用于将电力供给到盒型FPD2的接口,设在可佩戴装置3的内部或表面。
电极39设于可佩戴装置3的表面,与通信部分32的发送器和接收器进行电连接,为用于以人体作为传送路径进行与盒型FPD2或其它可佩戴装置的数据收发的接口。电极39设在当在人体戴上可佩戴装置3时与人体接触的位置。
PC用通信端子40为与PC等连接而进行通信的接口。
下面说明包含于盒型FPD2的通信部分22、可佩戴装置3的通信部分32的发送器4、接收器5。
首先,说明可佩戴装置3的发送器4的功能。
如图4所示那样,发送器4具有电源401、信号发送部分(还包含电力的发送)402、电力发送部分403等。
电源401电池或充电电池构成,将电力供给到各部分。电源401也可由可佩戴装置3的电源31代替。
信号发送部分402具有存储器404、控制部分405、载波发生源406、调制器407、带通滤波器(以下称BPF)408、放大器(以下称AMP)409、调谐电路410。
存储器404为一时保存从可佩戴装置3的内部的与发送器4的外部的连接部分411输入到发送器4的数据的存储器,由SRAM和SDRAM等易失性存储器或快闪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存储器404也可由可佩戴装置3的存储器36代替。
控制部分405通常由CPU等构成,控制发送器4。控制部分405对保存于存储器404的数据或从连接部分411输入的数据进行信号处理,输出到调制器407。控制部分405也可由可佩戴装置3的控制部分34代替。
载波发生源406产生用于传送数据的载波。
调制器407根据来自控制部分405的数据对载波进行调制,将调制信号输出到BPF408。
BPF408从由调制器407输入的调制信号除去存在由调制器407发生的可能性的噪声(高次谐波),形成仅有所期望的频率信号的调制信号,输出到AMP409。
AMP409放大发送的调制信号,输出到调谐电路410。
调谐电路410由共振电路构成,作为从由AMP409放大后的信号仅输出所期望频率的信号的滤波器起作用。另外,还具有获得与成为传送路径的人体的阻抗匹配的效果。可按良好的效率输出信号。调谐电路410的输出端子与可佩戴装置3的发送电极39a连接。
发送电极39a、GND电极39b(图3的电极39)与人体接触地分别设在可佩戴装置3的表面。以人体为传送路径的数据通信通过电信号沿皮肤表面传播而进行,所以,发送电极39a、GND电极39b也可具有天线的形状。接地的GND电极39b也可没有,但通过设置GND电极39b,可高效率地沿人体的表面传送信号。
电力发送部分403具有载波发生源412、BPF413、AMP414、调谐电路415。从电力发送部分403输出的信号由于将电力供给到盒型FPD2,所以,不进行数据信号的重叠。另外,从发送电极39a送出的数据信号和从电力发送部分403输出的电力发送用的信号为不同的频率。在盒型FPD2的接收器侧,对于可从以人体为传送路径的数据信号获得足够的电力供给的场合,也可为没有电力发送部分403的构成。
载波发生源412产生用于将电力供给到盒型FPD2的载波。
BPF413从由载波发生源412输入的载波除去噪声(高次谐波),仅形成为所期望的频率信号的信号,输出到AMP414。
AMP414放大发送的信号,输出到调谐电路415。
调谐电路415由共振电路构成,作为从由AMP414放大的信号仅输出所期望频率的信号的滤波器起作用。另外,还具有获得与成为传送路径的空间的阻抗匹配的效果,可高效率地发送电力。调谐电路415的输出端子与可佩戴装置3的电力发送用天线38连接。
关于盒型FPD2中的发送器4,不需要向可佩戴装置3侧发送电力,所以,成为没有电力发送部分403的构成。其它构成与可佩戴装置3中的发送器4同样,所以,省略说明。关于电源401、存储器404、控制部分405,也可由盒型FPD2的电源21、存储器25、控制部分23代替。
下面,说明盒型FPD2中的接收器5的功能构成。
如图5所示那样,接收器5具有电源501、信号接收部分(也包含电力接收)502、电力接收部分503等。
接收电极28c(图2的电极28)与人体接触地分别设置于盒型FPD2的表面。GND电极28d与盒型FPD2的地线连接。也可没有GND电极28d。
电源501由电池或充电电池构成,将电力供给到各部分。电源501也可由盒型FPD2的电源21代替。
信号接收部分502具有调谐电路504、AMP505、BPF506、载波发生源507、解调器508、存储器509、控制部分510。
调谐电路504由共振电路构成,作为从由接收电极28c输入的接收信号仅取入所期望频率的信号的滤波器起作用。另外,还具有获得与成为传送路径的人体的阻抗匹配的效果,可按良好的效率接收信号。
AMP505对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进行放大,输出到BPF506。
BPF506从由AMP505放大后的调制信号除去存在由AMP505发生的可能性的噪声(高次谐波),形成仅有所期望频率信号的调制信号,输出到解调器508。
载波发生源507通常在接收器5中不需要,但对于某些调制方法,也存在为了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变换成原来的数据信号而需要的场合。
解调器508从接收到的调制信号取出数据信号。
存储器509为用于一时保存由接收器5接收、在盒型FPD2从连接部分511输出的数据的存储器,由SRAM和SDRAM等易失性存储器或快闪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存储器509也可由盒型FPD2的存储器25代替。
控制部分510通常由CPU等构成,控制接收器5。控制部分510对接收数据进行信号处理,将其内容存储于存储器509,或从连接部分511输出。控制部分510也由盒型FPD2的控制部分23代替。
电力接收部分503具有调谐电路512、整流·平滑电路513。
调谐电路512由共振电路构成,作为从由电力接收用天线27接收到的电波仅取入所期望频率的信号的滤波器起作用。另外,还具有获得与成为传送路径的空间的阻抗匹配的效果,可高效率地接收电力。
整流·平滑电路513由整流电路和平滑电路构成,对由电力接收用天线27或接收电极28c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整流·平滑,获得可在接收器5和发送器4(或收发器)可利用的直流的电流、电压。这样,即使在盒型FPD2内部具有电源的场合也可进行通信。在以人体作为传送路径可从由接收电极28c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获得足够的电力供给的场合,也可为没有电力接收用天线27的构成。在该场合,由于用于接收数据信号的电极与用于电力供给的电极相同,所以,不需要电力供给用的电路的一部分和天线,可使装置小型化,可降低成本。
电力接收用天线27在来自接收电极28c的电力供给少的场合有效,从沿人体传送的数据信号之外的别的系统可获得电力。另外,电力接收用天线27的发送器4中的电力发送用天线38不与人体接触。因此,与通常的无线同样,以空中为路径,可进行电力供给。在该电力供给用的电波中,由于不重叠数据,所以,与数据的泄漏无关。
关于可佩戴装置3的接收器5,由于不进行电力供给,所以,成为没有电力接收部分503的构成。关于其它构成,与盒型FPD2的接收器5同样,所以,省略说明。关于电源501、存储器509、控制部分510,也可由可佩戴装置3的电源31、存储器36、控制部分34代替。
以上参照图4、图5分别说明了发送器4、接收器5,但不使发送器4、接收器5另成一体,也可设置图6所示那样的具有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的收发器6。如图6所示那样,收发器6具有电源401(501)、调谐电路504、AMP505、BPF506、载波发生源406(507)、解调器508、存储器404(509)、控制部分405(510)、调制器407、BPF408、AMP409、调谐电路410、调谐电路512、整流·平滑电路513、载波发生源412、BPF413、AMP414、调谐电路415等。关于收发器6的构成,与发送器4和接收器5的构成同样,所以,对于相同构成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在收发器6的场合,发送器、接收器的控制部分相同,可兼用,也可分别设置。
下面,说明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1的动作。
图7为示出由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1实施的摄影相关数据和摄影图像数据的通信通信处理的流程图。
在盒型FPD2的存储器25预先存储摄影相关数据。摄影相关数据的登录通过在将盒型FPD2载置于与PC等连接的叉簧的状态下从PC等输入数据而进行。另外,在盒型FPD2的存储器25存储对患者摄影获得的摄影图像数据。
如图7所示那样,由可佩戴装置3每隔一定期间将数据要求信号输出到盒型FPD2(步骤S1)。在没有来自盒型FPD2的响应的场合(步骤S2;NO),再次从可佩戴装置3向盒型FPD2要求数据(步骤S1)。
在安装可佩戴装置3的X射线照片的摄影者的手接触于盒型FPD2的电极28的场合,即存在来自盒型FPD2的响应的场合(步骤S2;YES),进行盒型FPD2与可佩戴装置3的数据通信,由可佩戴装置3从盒型FPD2获得摄影相关数据和摄影图像数据(步骤S3)。
在盒型FPD2与可佩戴装置3的数据通信完成的场合(步骤S4;YES),从可佩戴装置3将数据接收完成信号发送到盒型FPD2(步骤S5)。
在数据接收完成处理结束的场合(步骤S6;YES),成为下一摄影相关数据和摄影图像数据的通信处理的待机状态。另外,在数据通信中,在摄影者的手从盒型FPD2离开的场合等在一定期间没有响应、不能进行通信的场合(步骤S4;NO,步骤S6;NO),返回到开始。
以上,结束摄影相关数据和摄影图像数据的通信处理。
下面,参照状态转变图,对各处理例更详细地说明。
图8示出数据要求时的可佩戴装置3和盒型FPD2的状态转变。
在要求数据时,先从可佩戴装置3向盒型FPD2发送ENQ(询问)。在这里,可佩戴装置3成为等候ACK(肯定响应)状态。
戴有可佩戴装置3的X射线照片的摄影者具有盒型FPD2时,由盒型FPD2接收ENQ。在盒型FPD2的状态为可接收的场合,向可佩戴装置3发送ACK,成为数据等候状态。在盒型FPD2的状态不可接收的场合,将NAK(否定响应)发送到可佩戴装置3,盒型FPD2成为初始状态(状态2)。
在由可佩戴装置3接收到NAK的场合,再次向盒型FPD2发送ENQ。在可佩戴装置3已接收到ACK的场合,向盒型FPD2发送数据要求信号,可佩戴装置3成为ACK等候状态。
然后,由盒型FPD2接收数据要求信号。在数据要求信号正常接收到的场合,向可佩戴装置3发送ACK,盒型FPD2成为EOT(传送结束)等候状态。在未能由盒型FPD2正常地接收到数据要求信号的场合,将NAK发送到可佩戴装置3,盒型FPD2返回到数据等候状态。
在由可佩戴装置3接收到NAK的场合,向盒型FPD2再次发送数据要求信号。在由可佩戴装置3接收到ACK的场合,将EOT发送到盒型FPD2(状态3)。在这里,在可佩戴装置3中,进行发送了数据要求信号这样的信号处理(到图9的状态6)。
然后,由盒型FPD2接收EOT(状态4)。在这里,在盒型FPD2进行接收到数据要求信号这样的信号处理(到图9的状态5)。
下面,说明数据通信时的盒型FPD2和可佩戴装置3的状态转变。
如图9所示那样,首先,从盒型FPD2向可佩戴装置3发送ENQ,可佩戴装置3成为ACK等候状态。
然后,由可佩戴装置3接收ENQ。在可佩戴装置3的状态为可接收的场合,向盒型FPD2发送ACK,成为数据等候状态。在可佩戴装置3的状态为不可接收的场合,向盒型FPD2发送NAK,可佩戴装置3返回到状态6。
在由盒型FPD2接收到NAK的场合,向可佩戴装置3再次发送ENQ。在由盒型FPD2接收到ACK的场合,将数据(摄影相关数据和摄影图像数据)发送到可佩戴装置3,盒型FPD2成为ACK等候状态。
然后,由可佩戴装置3接收数据。在正常接收到数据的场合,将ACK发送到盒型FPD2,可佩戴装置3成为EOT等候状态。在未由可佩戴装置3正常地接收到数据的场合,将NAK发送到盒型FPD2,可佩戴装置3成为数据等候状态。
在由盒型FPD2接收到NAK的场合,再次向可佩戴装置3发送数据。在由盒型FPD2接收到ACK的场合,向可佩戴装置3发送EOT(状态7)。在这里,在盒型FPD2进行发送了数据的这样的信号处理(到图10的状态10)。
由可佩戴装置3接收EOT(状态8)。在这里,在可佩戴装置3进行接收到数据这样的信号处理(到图10的状态9)。
图10为数据接收完成时的可佩戴装置3和盒型FPD2的状态转变图。
在数据接收完成时,先从可佩戴装置3向盒型FPD2发送ENQ,可佩戴装置3成为等候ACK状态。
然后,由盒型FPD2接收ENQ。在盒型FPD2的状态为可接收的场合,向可佩戴装置3发送ACK,成为数据等候状态。在盒型FPD2的状态不可接收的场合,将NAK发送到可佩戴装置3,盒型FPD2返回到状态10。
在由可佩戴装置3接收到NAK的场合,再次向盒型FPD2发送ENQ。在可佩戴装置3已接收到ACK的场合,向盒型FPD2发送数据接收完成信号,可佩戴装置3成为ACK等候状态。
然后,由盒型FPD2接收数据接收完成信号。在数据接收完成信号正常接收到的场合,向可佩戴装置3发送ACK,盒型FPD2成为EOT等候状态。在未由盒型FPD2正常地接收到数据接收完成信号的场合,将NAK发送到可佩戴装置3,盒型FPD2返回到数据等候状态。
在由可佩戴装置3接收到NAK的场合,向盒型FPD2再次发送数据接收完成信号。在由可佩戴装置3接收到ACK的场合,将EOT发送到盒型FPD2(状态11)。在这里,在可佩戴装置3中,进行发送了数据接收完成信号这样的信号处理(到图8的状态1)。
然后,由盒型FPD2接收EOT(状态12)。在这里,在盒型FPD2进行接收到数据接收完成信号这样的信号处理(到图8的状态2)。
由可佩戴装置3获得的摄影相关数据和摄影图像数据作为文字和图像显示于可佩戴装置3的显示部分35。摄影者通过从操作部分33进行按钮操作,从而可切换显示于显示部分35的摄影相关数据和摄影图像数据。由可佩戴装置3获得的摄影图像数据也可为通过按多个像素的每一个而间拔像素而生成的间拔图像数据。另外,在盒型FPD2为未摄影的场合,在可佩戴装置3的显示部分35显示盒型FPD2为未摄影这一状态。
按照第1实施形式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1,盒型FPD2与人体接触,这样,可佩戴装置3以人体为传送路径从盒型FPD2获得摄影相关数据和摄影图像数据,可在显示部分35显示这些信息。因此,摄影者可在摄影前简单地确认患者姓名、摄影部位、摄影者、摄影时间等摄影相关数据,可不弄错成为摄影对象的患者和部位地进行摄影。另外,可在摄影后当场确认摄影图像数据(包含减像素图像数据)。
另外,在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1中,由于以人体为传送路径进行数据的收发,所以,不易受到周围的噪声的影响。另外,在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1中,由于不将电磁波放出到外部,所以,与按照无线LAN和蓝牙技术的通信方法相比,在数据的泄漏等安全方面更安全,同时,可降低消耗电力。
由可佩戴装置3从盒型FPD2获得的数据也可预先相应于摄影者的希望进行选择。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式。
在第1实施形式所示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1中,作为记录装置说明了使用盒型FPD2的例子,但在第2实施形式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中,作为记录装置使用盒7。关于可佩戴装置3,与第1实施形式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1同样,所以,对于相同的构成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对省略其构成的图示和说明。下面说明在第2实施形式中的特征构成。
图11示出盒7的功能构成。
如图11所示那样,盒7在盒体设置通信部分71、辉尽性荧光体72、电力接收用天线73、电极74、PC用通信端子75,可携带地构成。
通信部分71包含CPU、存储器等,由以人体作为传送路径进行与可佩戴装置3的数据收发的发送器和接收器及与PC等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构成。发送器、接收器与图4、图5所示发送器4、接收器5的构成同样,所以,省略说明。
辉尽性荧光体72吸收透过患者的X射线,保持X射线潜像。即,辉尽性荧光体72为记录X射线摄影图像的记录媒体。摄影后,使用读取装置在辉尽性荧光体72照射激发光,激发吸收后的能量,作为荧光进行放射,对该放射的荧光进行光电变换,获得摄影图像数据。
电力接收用天线73为用于从可佩戴装置3接收电力供给的接口,设在盒7的表面或内部。由通过电力接收用天线73从可佩戴装置3供给的电力进行与可佩戴装置3的数据收发。
电极74设于盒7的盒体表面,与通信部分71的发送器和接收器进行电连接,为以人体为传送路径进行与可佩戴装置3的数据的收发的接口。电极74设在盒7的盒体侧面等的图像摄影区域外,通过摄影者接触于电极74,进行数据通信。
PC用通信端子75为用于与PC等连接进行通信的接口,为与PC等的连接器。PC用通信端子75连接到进行与通信部分71的PC等的通信的通信装置。
在盒7的存储器中预先存储摄影相关数据。摄影相关数据的登录在连接PC等与盒7的状态下从PC等输入数据而进行。在第2实施形式中,未在盒7内的存储器存储摄影图像数据,而是使盒7在读取装置中通过,从而可获得摄影图像数据,所以,在由可佩戴装置3从盒7获得的数据中不包含摄影数据。
第2实施形式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的动作除了第1实施形式所示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1的盒型FPD2为盒7和由可佩戴装置3从盒7获得的成为对象的数据仅为摄影相关数据外,与第1实施形式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1的动作同样,所以,省略说明。
按照第2实施形式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通过盒7与人体接触,从而由可佩戴装置3以人体为传送路径从盒7获得摄影相关数据,所以,摄影者可简单地确认患者姓名、摄影部位、摄影者、摄影时间等摄影相关数据。
上述各实施形式的记述为本发明的优选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的例子,不限于此。构成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的各装置的细部构成和细部动作可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进行适当改变。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形式中,作为可佩戴装置3说明了手表型的可佩戴装置,但不限于此,也可为以声音输出获得的信息的头戴式受话器型的可佩戴设置、如眼镜那样安装于头部周边、在透镜部分放映出影像的头戴式显示器或可安装于人体地构成的PDA等。由头载式受话器可按声音输出摄影相关数据、记录装置未摄影这一状态,或在头戴式显示器或PDA的显示画面上显示X射线摄影图像数据和摄影相关数据。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形式中,说明了盒型FPD2或盒7等记录装置与可佩戴装置3的数据通信,但也可在安装于同一人体的多个可佩戴装置之间以人体为传送路径进行数据通信。为了区别记录装置和多个可佩戴装置的多个数据通信的信号,可使用按不同的频率进行通信,或改变数据的代码,或将发送目的地的设备信息记录到标题等方法。这样,可由多个可佩戴装置实现数据的共有,由别的可佩戴装置显示由其它可佩戴装置获得的信息,进行声音输出或保存。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形式中,说明了以人体为传送路径的数据通信,但也可以人体以外的生物为传送路径。

Claims (25)

1.一种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具有可携带的记录装置和可佩戴装置;
该记录装置在内装对患者的X射线摄影图像进行记录的记录媒体的盒体内设置有存储与上述X射线摄影图像相关的摄影相关数据的存储单元、进行数据的收发的第1通信单元、及与该第1通信单元电连接并可接触于人体的第1电极;
该可佩戴装置具有在与上述第1通信单元间进行数据的收发的第2通信单元和与该第2通信单元电连接并可接触于人体的第2电极;
可在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之间以人体作为传送路径传送来自上述记录媒体的X射线摄影图像数据或来自上述存储单元的摄影相关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影相关数据包含摄影的患者姓名、摄影部位、摄影者、摄影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可佩戴装置具有显示上述X射线摄影图像数据或上述摄影相关数据的显示部分或以声音输出上述摄影相关数据的声音输出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可佩戴装置具有显示上述X射线摄影图像数据或上述摄影相关数据的显示部分或以声音输出上述摄影相关数据的声音输出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可佩戴装置在上述记录装置未摄影的场合显示或以声音输出上述记录装置未摄影这一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可佩戴装置在上述记录装置未摄影的场合显示或以声音输出上述记录装置未摄影这一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可佩戴装置与安装于同一人体的其它可佩戴装置以人体作为传送路径进行数据的收发。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可佩戴装置与安装于同一人体的其它可佩戴装置以人体作为传送路径进行数据的收发。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可佩戴装置与安装于同一人体的其它可佩戴装置以人体作为传送路径进行数据的收发。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可佩戴装置与安装于同一人体的其它可佩戴装置以人体作为传送路径进行数据的收发。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可佩戴装置与安装于同一人体的其它可佩戴装置以人体作为传送路径进行数据的收发。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可佩戴装置与安装于同一人体的其它可佩戴装置以人体作为传送路径进行数据的收发。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装置以人体或空中作为传送路径从上述可佩戴装置被供给数据的收发所需的电力。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装置以人体或空中作为传送路径从上述可佩戴装置被供给数据的收发所需的电力。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装置以人体或空中作为传送路径从上述可佩戴装置被供给数据的收发所需的电力。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装置以人体或空中作为传送路径从上述可佩戴装置被供给数据的收发所需的电力。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装置以人体或空中作为传送路径从上述可佩戴装置被供给数据的收发所需的电力。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装置以人体或空中作为传送路径从上述可佩戴装置被供给数据的收发所需的电力。
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装置以人体或空中作为传送路径从上述可佩戴装置被供给数据的收发所需的电力。
2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装置以人体或空中作为传送路径从上述可佩戴装置被供给数据的收发所需的电力。
2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装置以人体或空中作为传送路径从上述可佩戴装置被供给数据的收发所需的电力。
2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装置以人体或空中作为传送路径从上述可佩戴装置被供给数据的收发所需的电力。
2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装置以人体或空中作为传送路径从上述可佩戴装置被供给数据的收发所需的电力。
2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装置以人体或空中作为传送路径从上述可佩戴装置被供给数据的收发所需的电力。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可佩戴装置为手表、头戴式显示器、头戴式受话器或可安装于人体地构成的PDA。
CNA2004100857800A 2003-10-21 2004-10-18 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 Pending CN16102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60483A JP2005124618A (ja) 2003-10-21 2003-10-21 X線写真撮影者支援システム
JP2003360483 2003-10-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0280A true CN1610280A (zh) 2005-04-27

Family

ID=34386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857800A Pending CN1610280A (zh) 2003-10-21 2004-10-18 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359483B2 (zh)
EP (1) EP1526390A1 (zh)
JP (1) JP2005124618A (zh)
KR (1) KR20050038554A (zh)
CN (1) CN161028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30965B2 (ja) * 2005-06-06 2012-05-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信号出力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7288493A (ja) * 2006-04-17 2007-11-01 Fujifilm Corp 情報記録システム、情報記録装置、情報提供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KR100837588B1 (ko) * 2006-11-16 2008-06-13 아이쓰리시스템 주식회사 아날로그 전기신호를 이용한 체내외 간 고속통신방법 및 그시스템
JP2010051523A (ja) * 2008-08-28 2010-03-11 Fujifilm Corp 可搬型放射線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放射線画像管理装置
JP5285485B2 (ja) * 2008-08-28 2013-09-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制御装置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制御方法
US20100111263A1 (en) * 2008-10-30 2010-05-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odular handle for digital x-ray detectors
JP2011259172A (ja) * 2010-06-08 2011-12-22 Sony Corp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モード切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DE102013019746B4 (de) 2013-11-27 2017-10-26 Audi Ag Verfahren zum Einrichten einer funkgestützten Kommunikationsverbindung
JP6683131B2 (ja) 2014-11-27 2020-04-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および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6271491B2 (ja) * 2015-02-10 2018-01-3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2423062B1 (ko) * 2015-08-27 2022-07-20 주식회사 바텍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를 포함하는 구강 엑스선 촬영 장치 및 시스템
JP6815819B2 (ja) * 2016-10-17 2021-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27221A1 (en) * 1994-03-31 1995-10-12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assette for use in an electronic radiographic imaging system
DE19547560C2 (de) * 1995-12-20 2000-01-13 Daimler Chrysler Ag Einrichtung zur körpergebundenen Datenübertragung zwischen zwei Endgeräten
US6344652B1 (en) * 1999-01-13 2002-02-0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Radiation detecting cassette
DE19929328A1 (de) * 1999-06-26 2001-01-04 Daimlerchrysler Aerospace Ag Vorrichtung zur medizinischen Langzeitüberwachung von Personen
US6747561B1 (en) * 2000-06-20 2004-06-08 Med-Datanet, Llc Bodily worn device for digital storage and retrieval of medical records and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JP2004141240A (ja) 2002-10-22 2004-05-2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放射線検出用カセッテおよび画像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US6805484B2 (en) * 2002-12-19 2004-10-19 Canon U.S.A., Inc. Handle for digital radiography panel
JP4586618B2 (ja) * 2005-04-18 2010-1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人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26390A1 (en) 2005-04-27
US20050097220A1 (en) 2005-05-05
KR20050038554A (ko) 2005-04-27
JP2005124618A (ja) 2005-05-19
US7359483B2 (en) 2008-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10280A (zh) X射线照片摄影者支援系统
JP5556855B2 (ja) 可搬型の医療用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テクタ
CN102596036B (zh) 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
CN1461144A (zh) 移动型放射线摄影用的装置、系统、方法、程序和存储介质
CN101076082A (zh) 图像获取系统和图像获取装置
CN1685714A (zh) 同屏显示控制图像显示设备和图像显示方法
US20060017028A1 (en) Radiation image detector and radiation image generating system
CN1215730C (zh) 具有电视电话功能的移动电话终端设备
CN1774065A (zh) 视频电话
CN1480786A (zh) 电子相机和摄影方向的取得方法
JP2006263322A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コンソール、コンソールで実行されるプログラム
JP2008142094A (ja) 放射線画像取得装置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CN1705255A (zh) 数据发送/接收装置、通信系统及红外线数据发送装置
WO2006103794A1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コンソール、コンソールで実行されるプログラム
JP2009103609A (ja) カセッテ型放射線画像固体検出器
JP2007007243A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コンソール、コンソールで実行されるプログラム
CN1359658A (zh) 超声成像设备
CN1585336A (zh) 电子设备和通信控制方法
CN1905630A (zh) 无线音频传输系统,接收器,视频摄像机和音频混合器
CN1494326A (zh) 移动终端的图象显示方法、图象变换装置和移动终端
WO2006101236A1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用カセッテ
JP2011059058A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
CN1610385A (zh) 成像装置
JP2012100796A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09104043A (ja) カセッテ型放射線画像固体検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