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7109A - 牵引挂钩的安装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牵引挂钩的安装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07109A
CN1607109A CN 200410088050 CN200410088050A CN1607109A CN 1607109 A CN1607109 A CN 1607109A CN 200410088050 CN200410088050 CN 200410088050 CN 200410088050 A CN200410088050 A CN 200410088050A CN 1607109 A CN1607109 A CN 16071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eam parts
secure component
outsid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8805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8410C (zh
Inventor
飞田一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07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7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841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841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击载荷不会从梁部件直接传递给车架部件的牵引挂钩的安装部构造。具有中空封闭截面形状的梁部件(11)通过贯通该梁部件(11)的螺栓(19)安装到沿牵引方向所设的车体的车架部件(13)上,经由上述螺栓(19)将牵引挂钩(4)安装到该梁部件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紧固部件的轴线与牵引挂钩的轴线不在同一线上。

Description

牵引挂钩的安装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上使用的牵引挂钩的安装部构造。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等车辆中,有的在车体前端部和车体后端部安装有牵引挂钩。由于牵引挂钩的安装部承受牵引载荷,所以关于该安装部分有各种各样的构造提案。例如众所周知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公报实开平4-39911号)是,由贯通具有中空截面形状的梁部件的螺栓,经由梁部件将牵引挂钩安装到沿牵引方向所设车体的车架部件上。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虽然能够以强度刚性上具有优势的车架部件承受牵引载荷,并且能够靠螺栓提高牵引强度,但是存在作用于梁部件的冲击载荷直接传递给车架部件这一问题。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冲击载荷不会从梁部件直接传递给车架部件的牵引挂钩的安装部构造。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牵引挂钩的安装部构造,将具有中空封闭截面形状的梁部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连接部件11)通过贯通该梁部件的紧固部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螺栓19)安装到沿牵引方向所设的车架部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侧车架13)上,牵引挂钩(例如,实施状态中的牵引挂钩4)经由上述连接部件安装到该梁部件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紧固部件的轴线(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轴线C1)与牵引挂钩的轴线(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轴线C2)不在同一线上。
利用这样的构成在牵引挂钩上作用牵引载荷时,该载荷从牵引挂钩经由作为车体骨架部件的梁部件,并经由与牵引挂钩轴线处于不同位置的紧固部件传递给车架部件。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设置于上述梁部件外侧的安装支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保险杠梁支架15、侧车架支架16)将上述紧固部件连接到上述牵引挂钩或上述车架部件上。
利用这样的构成,可以通过安装支架将紧固部件与牵引挂钩或车架部件相连接。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安装支架设置于中空状的车架部件的外侧。
利用这样的构成,安装支架的安装可从车架部件的外侧进行,并且在有冲击载荷作用时,能够避免车架部件的存在而妨碍安装支架的变形。
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设置于上述梁部件的中空截面内的隔壁板(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隔壁板17)将上述紧固部件安装于梁部件上。
利用这样的构成,既可以提高梁部件自身强度,也同时可以提高紧固部件的安装强度。
技术方案7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紧固部件的周围设有垫套(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垫套24)。
利用这样的构成,可以抵消作用在梁部件压扁方向的力。
根据技术方案1中所述的发明,可得到这样的效果即,可使构造承受足够大的牵引载荷,且避免冲击载荷被直接传递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2中所述的发明,可得到这样的效果即,因没有安装支架,这样就可使构造变得简单易于安装。
根据技术方案3中所述的发明,可得到这样的效果即,有易于安装且能够确保安装支架的变形自由,吸收冲击。
根据技术方案4中所述的发明,可得到这样的效果即,可提高紧固部件的安装强度、更加可靠地承受牵引力。
技术方案7中所述的发明,可得到这样的效果即,更加可靠地承受牵引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的斜视图。
图2是从驾驶席一侧看到的车体后部下方的斜视图。
图3是从左斜侧看到的车体后部的斜视图。
图4是图3的侧面图。
图5是沿图3中的5-5线的剖面图。
图6是隔壁板和垫套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后侧”表示车后侧、“外侧”表示车厢外侧。
如图1所示,设置于车体1后部的后部开口部2上设有能够开闭的车背门3,上述后部开口部2的下方设有下文即将提到的牵引挂钩4的安装部。
具体地讲,后保险杠6的保险杠表面7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开口部8,该开口部8由盖9封闭。而且,在该盖9呈打开状态时,在由保险杠表面7的内部向后方突出的套筒螺母5中将牵引挂钩4拧入,加以固定。
图2是从驾驶席一侧看到的车体后部下方的斜视图。在该图中,后支柱12经由连接部件11连接于构成上述后部开口部2下缘的后面板10上。该后面板10、连接部件11、后支柱12都是截面为中空形状的部件,它们构成车体骨架部,以确保包括车背门3的支承刚性在内的车体后部的强度和刚性。沿车体前后方向所设置的外侧车架13的后端部从前侧连接到上述连接部件11上。
该外侧车架13为盒形截面形状的部件,它连接于后地板14的下表面,并在后地板14之下沿车体前后方向所设置形成截面为中空形状的车体骨架部。
图3是从左后方看到的车体后部的斜视图;图4是图3的侧面图。如图3、图4所示在后面板10的后壁上安装有保险杠梁支架15。在保险杠梁支架15的上壁15a上安装有上述套筒螺母5,在该套筒螺母5中将牵引挂钩4拧入加以固定。在这里,上述保险杠梁支架15安装在这样的位置,即,在上下方向上,该位置相对于外侧车架13向后面板10的安装部稍微偏下。
下面参照图5对上述牵引挂钩4的安装部构造进行具体说明。在该图中,截面为带缘帽子形状的上述外侧车架13是沿牵引方向、即车体前后方向设置的部件,并如上述所述与后地板14接合而形成截面为中空封闭形状的车体骨架部。截面为“L”字状的外侧车架支架16的一片16a通过焊接接合于外侧车架13的后部两侧壁13a、13a上,该外侧车架支架16的另一片16b与截面为中空形状的连接部件11的前壁11a重叠。
在上述连接部件11的内部,在位于上述侧车架13的安装部位的里侧设置有构造为前侧开放,截面为带缘帽子形状的隔壁板17。在该隔壁板17的两侧形成有肩部18,该肩部18从内侧重叠于连接部件11的前壁11a,其中,上述连接部件11的前壁11a又与上述侧车架支架16重叠的内侧。隔壁板17的上壁17a被配置成与连接部件11后壁11b的内面贴合的状态。17的17a覆盖外侧车架13并且起到防止在下文即将提到的螺栓19之间的连接部件11部分受压变形的作用。
这样构成的连接部件11在前后方向上4个部位、即,由贯通上述两外侧车架支架16的另一片16b和隔壁板17的各肩部18的4根螺栓19和螺母19’,将上述外侧车架支架16和下文即将提到的垫套24和外侧车架13加以紧固。由此,在上述外侧车架13上,上述螺栓19通过设置于上述部件11外侧的外侧车架支架16而得以连接。
在这里,从外侧安装于上述后面板10后壁上的保险杠梁支架15为前侧开放的箱形部件,在其周围上形成有肩部20,左右的肩部20的上部与上述上部两根螺栓19、19的安装位置相匹配;在上下方向上左右的肩部20的大致中央部与下面的两根螺栓19、19的安装位置相匹配。而且,该肩部20由上述螺栓19和螺母19’拧紧固定于上述连接部件11上。
图6表示配置于上述螺栓19周围的垫套24的安装状态。由螺栓19对上述连接部件11进行紧固时,为了防止连接部件11被压扁而在螺栓19周围设置有垫套24。在隔壁板17的两侧壁17b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垫套24,它们上下作为一组装配于螺栓19、19的外侧。
该垫套24具有基部25、上下的筒状部分26以及安装部27,所述基部紧贴于上述隔壁板17的侧壁17b上,所述筒状部分从该基部25处上边缘和下部边缘呈弧状向内侧卷入而形成,所述安装部设置在垫套后缘上并向隔壁板17的上壁17a弯曲。利用点焊等方法将该安装部27焊接于17的上壁17a上,从而在隔壁板17的两侧壁17b上配置两个垫套24。
因此,由螺栓19和螺母19’上述保险杠梁支架15的肩部20、连接部件11和外侧车架支架16的另一片16b中间隔着垫套24而与隔壁板17的肩部18被一起紧固到部件11上。
此外,在保险杠梁支架15的上壁15a的大致中央位置设置孔22,该孔22也贯穿强化用的加强件21,具有内螺纹23的套筒螺母5插入该孔22并通过止脱部28与之焊接接合。牵引挂钩4穿过保险杠表面7的孔22,被装卸自如地拧入并固定在内螺纹部23。因此,上述螺栓19通过设置于上述连接部件上11的外侧的保险杠梁支架15被连接到上述牵引挂钩4上。
像这样,在保险杠梁支架15上壁15a的大致中央位置处安装牵引挂钩4,并使螺栓19的安装位置设置于保险杠梁支架15的周围部分的肩部20上,所以上述螺栓19的轴线C1与牵引挂钩4的轴线C2处在不同位置上。
因此,根据该实施方式,在牵引挂钩4上作用有牵引载荷时,该载荷由保险杠梁支架15的肩部20被各螺栓19分担承载,并从靠隔壁板17使强度和刚性得以提高的连接部件11处,经由外侧车架支架16作用于外侧车架13上,由此可足以承受大的牵引载荷。特别是,由于将后支柱12、后面板10以及侧车架13连接于连接部件11上,这样,受力的部位处于强度和刚性大的部位,能足够承受牵引载荷,这一点是非常有益的。
另外,在安装了上述牵引挂钩4的状态下,当冲当击载荷从后侧作用于车辆后部时,该载荷沿牵引挂钩4的轴线C2向内传递,通过使保险杠梁支架15的变形而被吸收,同时经保险杠梁支架15间接地传递给螺栓19,再从螺栓19经侧车架支架16传递至外侧车架13,其中,上述螺栓19在不同于牵引挂钩4的轴线位置的位置上具有轴线C1。因此,这样的结构能够充分承受大的牵引载荷,并可以避免冲击载荷被直接传递。
另外,由于上述螺栓19通过设置于上述连接部件11外侧的保险杠梁支架15与牵引挂钩4相连,再通过外侧车架支架16与外侧车架13连接,所以使保险杠梁支架15和侧车架支架16介于中间,构造变得简单,易于安装。
此外,由于上述保险杠梁支架15和外侧车架支架16设置于外侧车架13的外侧,从而使保险杠梁支架15和外侧车架支架16易于安装,在有冲击载荷作用时,可以避免外侧车架13妨碍保险杠梁支架15和外侧车架支架16的变形。因此,具有既能提高安装操作性,并且还可以确保保险杠梁支架15和外侧车架支架16的变形自由,吸收冲击的优点。
另外,由于在设有螺栓19的连接部件11上设置了隔壁板17,这样既能够提高连接部件11自身的强度,也能够提高螺栓19的安装强度。因此,能够可靠地承受牵引力。由于垫套24外装于螺栓19上,所以能够抵消发生在连接部件11被压扁的方向上的力,而能够更加可靠地承受牵引力。
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虽然上述说明以位于车体后部的牵引挂钩为例,但在也适用于位于车体前部的牵引挂钩的安装部构造的情况。
本发明可运用于具有牵引挂钩的车辆的冲击安全技术方面。

Claims (7)

1.一种牵引挂钩的安装部构造,将具有中空封闭截面形状的梁部件通过贯通该梁部件的紧固部件安装到沿牵引方向所设的车架部件上,牵引挂钩经由上述紧固部件安装到该梁部件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紧固部件的轴线与上述牵引挂钩的轴线不在同一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部构造,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于上述梁部件外侧的安装支架将上述紧固部件连接到上述牵引挂钩或上述车架部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部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支架设置于中空状的车架部件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部构造,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于上述梁部件的中空截面内的隔壁板将上述紧固部件安装于梁部件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部构造,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于上述梁部件的中空截面内的隔壁板将上述紧固部件安装于梁部件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部构造,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于上述梁部件的中空截面内的隔壁板将上述紧固部件安装于梁部件上。
7.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安装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紧固部件的周围上设有垫套。
CNB2004100880506A 2003-10-15 2004-10-15 牵引挂钩的安装部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841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55335A JP3980545B2 (ja) 2003-10-15 2003-10-15 牽引フック取付部構造
JP355335/2003 2003-10-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7109A true CN1607109A (zh) 2005-04-20
CN100408410C CN100408410C (zh) 2008-08-06

Family

ID=34612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805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8410C (zh) 2003-10-15 2004-10-15 牵引挂钩的安装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980545B2 (zh)
CN (1) CN100408410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6847B (zh) * 2009-06-24 2011-09-14 叶培玉 球头朝上牵引器及其牵引方法
CN103085615A (zh) * 2011-11-08 2013-05-08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的牵引用钩的固定部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10533B2 (ja) * 2005-10-07 2011-06-29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牽引車両のドローバー装置
JP6450234B2 (ja) * 2015-03-27 2019-01-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の後部構造
JP6285975B2 (ja) * 2016-03-03 2018-02-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0911A (en) * 1988-09-23 1992-09-29 Williams Gregory J Tow bar assembly
JPH0439911U (zh) * 1990-08-03 1992-04-06
JPH107031A (ja) * 1996-06-18 1998-01-13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緊締・牽引フック取付構造
JP3328237B2 (ja) * 1999-08-27 2002-09-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牽引フックの取り付け構造
JP4531947B2 (ja) * 2000-08-09 2010-08-25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牽引用フックの取付構造
JP4454121B2 (ja) * 2000-08-10 2010-04-21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牽引フックの取付構造
JP2003160068A (ja) * 2001-11-27 2003-06-03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けん引フック取付構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6847B (zh) * 2009-06-24 2011-09-14 叶培玉 球头朝上牵引器及其牵引方法
CN103085615A (zh) * 2011-11-08 2013-05-08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的牵引用钩的固定部结构
CN103085615B (zh) * 2011-11-08 2015-04-29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的牵引用钩的固定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119406A (ja) 2005-05-12
CN100408410C (zh) 2008-08-06
JP3980545B2 (ja) 2007-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81603B1 (en) Front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CN1224530C (zh) 牵引钩安装结构
US7429076B2 (en)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JP7408927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10612246B (zh)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CN1248896C (zh) 车辆的前部结构
CN1903634A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590194A (zh) 车身结构
US11577787B2 (en) Rea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772548A (zh) 车辆的后部车体结构
US11155308B2 (en) Vehicle side body structure
CN101061031A (zh) 车身侧部内的增强结构
CN1607109A (zh) 牵引挂钩的安装部构造
CN1689850A (zh) 牵引钩安装结构
CN1102517C (zh) 汽车的车身结构
JPH0597059A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305724C (zh) 悬架支承装置
JP3633523B2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317148C (zh) 卷收器安装结构
CN218907420U (zh) 一种高强度轻型货车驾驶室结构及其轻型货车
CN217623078U (zh) 汽车铰链安装加强板
CN217598684U (zh) 前副车架及车辆
CN217778747U (zh) 前副车架及车辆
CN218536869U (zh) 车辆前防护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861626U (zh) 一种副车架总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06

Termination date: 201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