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5724C - 悬架支承装置 - Google Patents
悬架支承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05724C CN1305724C CNB2004100079058A CN200410007905A CN1305724C CN 1305724 C CN1305724 C CN 1305724C CN B2004100079058 A CNB2004100079058 A CN B2004100079058A CN 200410007905 A CN200410007905 A CN 200410007905A CN 1305724 C CN1305724 C CN 130572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spension
- support device
- frame support
- car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60G7/02—Attaching arms to sprung part of veh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 B62D21/03—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transverse members providing body suppor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架支承装置,其包括:一对右纵梁和左纵梁,它们分别在车辆的两侧大致沿车辆的纵向延伸;所述悬架支承装置还包括:沿着车辆横向设置的一对右悬架和左悬架,它们分别连接到这对右纵梁和左纵梁上,并分别支承悬架系统的一对右拖臂和左拖臂的前端;一对右侧梁和左侧梁,该对右侧梁和左侧梁设置在这对右纵梁和左纵梁的外侧并通过底板相互连接;梁部件,该梁部件沿车辆横向布置,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这对右悬架和左悬架上;和复数个隔板,这些隔板靠近所述梁部件在所述侧梁内或在所述侧梁和悬架之间。本发明可以在车辆中刚性地支承悬架系统的拖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车辆中支承悬架系统的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支承拖臂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用于在车辆中支承悬架系统的拖臂的装置,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0-335448中已公开了其结构。在该装置中,与拖臂的前端相连的悬架固定到后侧框架上。悬架在车辆的横向由侧支撑柱支承。但这样存在的问题是,当较大的载荷沿车辆横向作用于悬架时,侧支撑柱就不会象预期的那样可靠地承载负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车辆中沿车辆横向刚性地支承悬架系统的拖臂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悬架支承装置包括:一对右纵梁和左纵梁,它们分别在车辆的两侧大致沿车辆的纵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支承装置还包括:沿着车辆横向设置的一对右悬架和左悬架,它们分别连接到这对右纵梁和左纵梁上,并分别支承悬架系统的一对右拖臂和左拖臂的前端;一对右侧梁和左侧梁,该对右侧梁和左侧梁设置在这对右纵梁和左纵梁的外侧并通过底板相互连接;梁部件,该梁部件沿车辆横向布置,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这对右悬架和左悬架上;和复数个隔板,这些隔板靠近所述梁部件在所述侧梁内或在所述侧梁和悬架之间。
另外,两个悬架分别固定在两个纵梁上,并分别支承悬架系统的拖臂的前端,且两个悬架分别固定在沿车辆横向布置的梁部件的两端。因此,沿车辆横向作用于一个悬架上的输入力就不仅仅由一侧的纵梁承载,而且还通过梁部件由两侧的纵梁承载。因此,就提高了悬架在车辆横向的强度和刚度,并显著地增强了拖臂前端在车辆横向的承载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主要部分的竖直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沿II-II剖取的水平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主要部分的水平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5是图4沿V-V剖取的横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主要部分的竖直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8是图7沿VIII-VIII剖取的横截面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改进示例的主要部分的竖直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类似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进行表示。
如图1和2所示,下面将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进行描述。一对箱形右悬架和左悬架2分别固定到一对在车辆后部两侧基本上沿车辆纵向延伸的右纵梁和左纵梁1上,所述右悬架和左悬架在水平截面图中向车辆的后侧开口。杆(梁部件)3的两端分别穿过悬架2,并焊接到悬架2的相应外侧面上,所述杆3由管材制成并沿车辆的横向布置。后悬架系统中的一对右拖臂和左拖臂的前端4分别由悬架2可转动地支承在靠近杆3的位置上。
具有封闭截面结构的一对右侧梁和左侧梁8沿车辆横向布置在纵梁1的相应外侧,每个侧梁8包括外壁板5、内壁板6和增强件7。每个侧梁8包括一个固定到其上的隔板9。隔板9在车辆横向与杆3交叠的位置处大致沿车辆的横向延伸。标号10表示固定在两个纵梁1的上表面上的底板。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悬架支承装置中,这对分别固定到这对右纵梁和左纵梁1上的右悬架和左悬架2由沿车辆横向布置的杆3的两端穿过,并分别焊接到这两端上。而且,焊接点的位置靠近拖臂的前端4。因此,从拖臂的前端4沿车辆横向作用于悬架2的输入力始终通过杆3由两个悬架2和两个纵梁1刚性承载。总之,可增大悬架2在车辆横向的强度和刚度。因此,可显著地增强拖臂前端在车辆横向的承载强度。因此,还可显著地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另外,一侧的悬架2也可通过杆3由另一侧的纵梁1进行支承。因此,即使在沿车辆横向推压拖臂后端(未示出)以及水平面上的转矩作用于悬架2时,由于增大了抵抗转矩的强度和刚度,因此,也提高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由于如上所述显著地增大了悬架2在车辆横向的强度和刚度,因此,其优点是可减小悬架2的厚度,且悬架2可制造成较紧凑,从而就减小了悬架支承装置的整体重量并降低了制造成本。
另外,在车辆发生偏后碰撞时,作用于一个纵梁1上的冲击力从车辆的后侧通过杆3传递到另一个纵梁1上,因此,两个纵梁1可抵抗上述冲击力。因此可简单地增强了在车辆发生偏后碰撞情况下的车身刚度。
由于固定在侧梁8内的隔板9大致沿车辆的横向设置在沿车辆横向与杆3交叠的位置上,从外部沿车辆横向作用于隔板9的输入力由具有较高刚性的杆3的轴向强度承载,因此,就可通过杆3来抵抗侧面碰撞,从而有效地保护车身。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增强板20在车辆横向的内侧位置处焊接到悬架2上。杆3的两端分别焊接到这些增强板20上。每个悬架2具有内侧壁2a和外侧壁2b,上述内侧壁在车辆横向内侧沿车辆的纵向和竖直方向延伸,上述外侧壁在车辆横向外侧沿车辆的纵向和竖直方向延伸。
螺栓21穿过悬架2和增强板20,并拧入到杆3的内孔中。拖臂的前端4在内侧壁2a和外侧壁2b之间通过螺栓21由悬架2可转动地支承在杆3的轴线上。除了上述以外,其它部分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这里就不再进行描述。
上述第二实施例的悬架支承装置可与第一实施例的装置进行类似的工作并获得类似的效果。另外,由于拖臂的前端4由相应的悬架2可转动地支承在杆3的轴线上,因此,进一步增强了抵抗沿车辆横向从拖臂的前端4作用于悬架2上的输入力的承载强度。
图4和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一个横梁40用作梁部件,其沿车辆横向的两端固定到右悬架和左悬架2上。横梁40具有一个上部件41和一个下部件42,上部件41在沿车辆纵向的两端处具有凸缘,并由一块金属板形成为向上凸起的帽形形状,下部件42同样在沿车辆纵向的两端处具有凸缘,并由一块金属板形成为向下凸起的帽形形状。横梁40构造成使上部件41和下部件42的凸缘焊接在一起,并形成一个沿车辆横向延伸的封闭截面的结构。
横梁40在其沿车辆横向的两端还具有适合于紧固和固定到悬架2上的安装凸缘43。每个安装凸缘43由一块金属板形成为大致L形的形状,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下部件42上,从而使安装凸缘43从下部件42上悬垂下来。
横梁40还在其沿车辆横向的两端设有适合于紧固和固定到纵梁1上的圆筒形套管44。圆筒形套管44设置在横梁40内的一个具有封闭截面形状的空间内,以便桥接上部件41和下部件42,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上部件41和下部件42上。圆筒形套管44制成中空的,以便可穿过螺栓。沿车辆的纵向布置有两个圆筒形套管44。
应当注意,图4和5仅仅示出了位于车辆左端的一部分横梁40,而位于车辆右端的一部分横梁40具有相同的结构。
每个悬架2具有内侧壁2a、外侧壁2b和竖直壁2g,上述内侧壁2a在车辆横向内侧沿车辆的纵向和竖直方向延伸,上述外侧壁2b在车辆横向外侧沿车辆的纵向和竖直方向延伸,而上述竖直壁2g位于车辆的后侧并在内侧壁2a和外侧壁2b之间延伸。这些内侧壁2a、外侧壁2b和位于车辆后侧的竖直壁2g整体由一块金属板制成。悬架2具有位于车辆的前侧并在内侧壁2a和外侧壁2b之间延伸的竖直壁2c。位于车辆前侧的竖直壁2c由与内侧壁2a和外侧壁2b分离开的一块金属板制成,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内侧壁2a和外侧壁2b上。
悬架2构造成使内侧壁2a和外侧壁2b向上延伸,以便从下方将纵梁1夹紧在它们之间。内侧壁2a和外侧壁2b的延伸部分分别被焊接到纵梁1的位于车辆横向内侧和外侧的壁上。总之,悬架2刚性地固定到纵梁1上。
如上所述,悬架2固定到纵梁1上,且悬架2从纵梁1上悬垂下来。在悬架2的下侧形成一个伸出部分2d,从车辆横向看,其大致呈L形形状向车辆前方伸出。因此,在伸出部分2d和纵梁1之间形成一个空间。螺母2e焊接在位于车辆前侧的竖直壁2c上,以便将竖直壁2c紧固和固定到横梁40上。在伸出部分2d的上表面设有一个用于穿过螺栓50的辅助孔2f。
悬架2在其固定到纵梁1的位置的下方将悬架系统的拖臂的前端4可转动地支承在内侧壁2a和外侧壁2b之间。可转动支承通过公知的方式实现,因此,这里就不再进行描述。
应当注意,图4和5仅仅示出了设置在车辆左侧的悬架2,但是设置在车辆右侧的悬架2具有相同的结构。
在第三实施例中,横梁40沿车辆横向的两端设置在由纵梁1和悬架2的伸出部分2d所形成的空间中。为了将横梁40两端中的每一端紧固和固定到每一个悬架2上,螺栓51穿过横梁40的安装凸缘43和竖直壁2c且从前方插入,并与螺母2e螺纹联接在一起,该竖直壁2c设置在伸出部分2d上且位于车辆前侧。通过这种方式,横梁40可紧固和固定到竖直壁2c上。总之,横梁40的两端分别固定到这对右悬架和左悬架2上。
而且,横梁40沿车辆横向的两端分别固定到这对右纵梁和左纵梁1上。具体地说,螺栓50穿过横梁40的下部件42、圆筒形套管44和上部件41以及纵梁1的下表面、且从下方插入,并与设置在纵梁1中的螺母1a螺纹联接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横梁40的两端紧固和固定到纵梁1上。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的悬架支承装置中,分别固定到这对右纵梁和左纵梁1上的这对右悬架和左悬架2分别固定到沿车辆横向布置的横梁40的两端。因此,从各个拖臂的前端4作用于相应的悬架2的输入力就通过横梁40由两个悬架2和两个纵梁1刚性承载。因此,显著地提高了拖臂的前端4在车辆横向的承载强度。因此,就可容易地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另外,一侧的悬架2还可通过横梁40由另一侧的纵梁1进行支承。因此,即使在沿车辆横向推压拖臂后端(未示出)以及水平面上的转矩作用于悬架2时,由于增大了抵抗转矩的强度和刚度,因此,也提高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另外,该装置构造成使每个悬架2包括内侧壁2a和外侧壁2b,且悬架2可转动地将拖臂的前端4支承在内侧壁2a和外侧壁2b之间。因此悬架2的结构可得到简化。
而且,该装置构造成这样:即,每个悬架2除了具有内侧壁2a和外侧壁2b以外,还具有在内侧壁2a和外侧壁2b之间延伸的竖直壁2c,且横梁40固定在该竖直壁2c上。竖直壁2c由内侧壁2a和外侧壁2b支承,因此具有较高的刚性。从而就增强了横梁40和悬架2之间的紧固刚性,并显著地提高了拖臂的前端4在车辆横向的承载强度。
另外,横梁40的两端设置在悬架2的伸出部分2d和纵梁1之间。因此,在将横梁40紧固和固定到悬架2上时,通过将横梁40的两端设置在悬架2的伸出部分2d和纵梁1之间事先所形成的空间内,就可实现横梁40的定位。总之,可容易地将横梁40紧固和固定到悬架2上。
横梁40的两端还固定到纵梁1上。因此,横梁40、悬架2和纵梁1相互刚性固定,因此,显著地提高了拖臂的前端4在车辆横向的承载强度。
最后,图6-8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中,向车辆后部和下部开口的箱形安装托架31焊接到杆3位于车辆前侧的端部边缘上。发动机辊状杆32的前端与安装托架31相连,其后端与发动机(未示出)相连。如图8所示,该装置构造成使发动机辊状杆32的轴线与杆3相交。
在连接到这对右纵梁和左纵梁1的上表面的底板10与杆3之间形成一个空间。总之,杆3与底板10是分离开的。除了上述以外,其它部分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这里就不再进行描述。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悬架支承装置,其可以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方式工作并可取得类似的效果。另外,杆3可支承未示出的发动机,因此可简化车身的结构。
而且,未示出的发动机的振动通过发动机辊状杆32、安装托架31和杆3传递到纵梁1上。但是,由于杆3和底板10在竖直方向相互隔开,因此,发动机的振动不会直接传递到底板10上。另外,由于纵梁1通常具有较高的刚性,因此,可非常方便地阻止发动机的振动传递给固定到纵梁1上表面的底板10。
由于发动机辊状杆32的轴线与杆3相交,因此,具有较高刚性的纵梁1可有效地承载由发动机通过发动机辊状杆32作用于杆3的轴向振动。总之,可非常方便地阻止轴向振动传递到底板10。
因此,振动不易从发动机传递到底板10上,其优点是可在车厢内保持舒适的环境。
尽管上面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还可做出各种的变型。
例如,第一实施例中的隔板9可布置在沿车辆横向与杆3相交叠的位置上。但是,隔板9也可布置成不与杆3相交叠,而是靠近杆3。在此情况下,也可与实施例一样进行工作并取得相同的效果。
而且,如图9所示的改进实施例,沿车辆横向延伸的隔板9可以设置得靠近杆3,并位于侧梁8和悬架2之间。在此情况下,例如,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来自车辆横侧向的输入力可通过隔板9由具有较高刚性的杆3的轴向强度进行承载。因此,就可通过杆3抵抗车辆的侧面碰撞来保护车身。
另外,在第三实施例中,横梁40刚性地固定在位于车辆前侧的竖直壁2c上。但是,横梁40也可固定到位于车辆后侧的竖直壁2g上。在此情况下,可以与将横梁40固定到位于车辆前侧的竖直壁2c上的结构类似地进行工作,并取得类似的效果。
Claims (9)
1.一种悬架支承装置包括:
一对右纵梁和左纵梁,它们分别在车辆的两侧大致沿车辆的纵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支承装置还包括:
沿着车辆横向设置的一对右悬架和左悬架,它们分别连接到这对右纵梁和左纵梁上,并分别支承悬架系统的一对右拖臂和左拖臂的前端;
一对右侧梁和左侧梁,该对右侧梁和左侧梁设置在这对右纵梁和左纵梁的外侧并通过底板相互连接;
梁部件,该梁部件沿车辆横向布置,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这对右悬架和左悬架上;和
复数个隔板,这些隔板靠近所述梁部件在所述侧梁内或在所述侧梁和悬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悬架包括一个内侧壁和一个外侧壁,该内侧壁在车辆横向内侧位置处沿车辆的纵向和竖直方向延伸,该外侧壁在车辆横向外侧位置处沿车辆纵向和竖直方向延伸,且拖臂的前端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可转动地将拖臂的前端支承在梁部件的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分别具有竖直壁,竖直壁在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延伸,且梁部件的两端刚性地固定到竖直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悬架在侧视图中形成L形形状,并具有从其下侧向车辆前方伸出的伸出部分,梁部件的两端布置在纵梁和伸出部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部件的两端刚性地固定在纵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安装托架与发动机辊形杆的一端相连,发动机辊形杆的另一端与发动机相连,且安装托架刚性地固定在梁部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架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部件与底板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架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辊形杆的轴线与梁部件相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060071A JP4158558B2 (ja) | 2003-03-06 | 2003-03-06 | 車両フロア防振装置 |
JP2003060032 | 2003-03-06 | ||
JP060032/2003 | 2003-03-06 | ||
JP060071/2003 | 2003-03-0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26599A CN1526599A (zh) | 2004-09-08 |
CN1305724C true CN1305724C (zh) | 2007-03-21 |
Family
ID=32929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0790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5724C (zh) | 2003-03-06 | 2004-03-05 | 悬架支承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305724C (zh) |
DE (1) | DE102004010699B4 (zh) |
TW (1) | TWI24311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0927B (zh) * | 2011-07-18 | 2013-03-06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独立悬架汽车拖曳臂安装座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JP6488598B2 (ja) * | 2014-09-05 | 2019-03-27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サスペンションフレーム構造 |
KR101664049B1 (ko) * | 2014-11-21 | 2016-10-10 |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 스티프바 체결구조 및 그 조립 방법 |
US11524721B2 (en) * | 2019-09-06 | 2022-12-1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Vehicle frame assembly |
CN110937021B (zh) * | 2019-12-17 | 2024-08-09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一种无驾驶室的电动运输车底盘车架 |
NL2024646B1 (en) * | 2020-01-10 | 2021-09-07 | Vdl Weweler Bv | Chassis mounting unit |
KR20230111947A (ko) * | 2022-01-19 | 2023-07-26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Pbv용 프레임 구조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65298A (en) * | 1982-01-21 | 1984-08-14 | Raidel Sr John E | U-Joint mount and lateral guide for air spring suspension |
US4718692A (en) * | 1981-05-21 | 1988-01-12 | Raidel John E | Heavy vehicle suspension with unitized narrow profile bolster beam hanger assembly and outboard spring mount |
CN1203158A (zh) * | 1997-06-04 | 1998-12-30 | 达纳公司 | 车架组件 |
CN1235577A (zh) * | 1996-10-23 | 1999-11-17 | 纽维锚锁国际公司 | 带有铰接轴装置的拖臂悬吊装置 |
JP2000335448A (ja) * | 1999-05-25 | 2000-12-05 |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 自動車のサスペンション取付け部構造 |
CN1399596A (zh) * | 1999-11-24 | 2003-02-26 | 华兰德美国有限公司 | 拖臂悬架 |
US20030047896A1 (en) * | 2001-09-11 | 2003-03-13 | Unkoo Lee | Suspension layout using steering gear fr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205593A1 (de) | 1992-02-24 | 1993-08-26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 Hinterradaufhaengung fuer kraftfahrzeuge |
DE19612885C2 (de) * | 1996-03-30 | 2001-09-06 | Porsche Ag | Tragvorrichtung |
DE19831327A1 (de) * | 1998-07-13 | 2000-01-20 | Man Nutzfahrzeuge Ag | Vordere Lagerung des kippbaren Fahrerhauses eines Lastkraftwagens |
KR20010019320A (ko) | 1999-08-26 | 2001-03-15 | 이계안 | 후륜 크로스멤버의 차체 조립구조 |
-
2004
- 2004-03-04 TW TW093105674A patent/TWI243111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3-04 DE DE102004010699.1A patent/DE102004010699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3-05 CN CNB2004100079058A patent/CN130572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18692A (en) * | 1981-05-21 | 1988-01-12 | Raidel John E | Heavy vehicle suspension with unitized narrow profile bolster beam hanger assembly and outboard spring mount |
US4465298A (en) * | 1982-01-21 | 1984-08-14 | Raidel Sr John E | U-Joint mount and lateral guide for air spring suspension |
CN1235577A (zh) * | 1996-10-23 | 1999-11-17 | 纽维锚锁国际公司 | 带有铰接轴装置的拖臂悬吊装置 |
CN1203158A (zh) * | 1997-06-04 | 1998-12-30 | 达纳公司 | 车架组件 |
JP2000335448A (ja) * | 1999-05-25 | 2000-12-05 |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 自動車のサスペンション取付け部構造 |
CN1399596A (zh) * | 1999-11-24 | 2003-02-26 | 华兰德美国有限公司 | 拖臂悬架 |
US20030047896A1 (en) * | 2001-09-11 | 2003-03-13 | Unkoo Lee | Suspension layout using steering gear fram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500236A (en) | 2005-01-01 |
TWI243111B (en) | 2005-11-11 |
DE102004010699A1 (de) | 2004-09-30 |
CN1526599A (zh) | 2004-09-08 |
DE102004010699B4 (de) | 2020-0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575C (zh) | 汽车底架结构 | |
CN1055662C (zh) | 机动车底盘 | |
EP3508400B1 (en)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vehicle, mount mem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 |
US10525781B2 (en) | Mounting assembly for a suspension and wheel assembly of a vehicle, and vehicle including same | |
CN108349539B (zh) | 前副车架结构 | |
US20190299737A1 (en) | Frame and suspension assembly for a vehicle and vehicle having same | |
US7905541B2 (en) |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CN100447032C (zh) | 汽车的前部结构 | |
CN101032980A (zh) | 车身结构 | |
CN1590195A (zh) | 车身结构 | |
CN1590194A (zh) | 车身结构 | |
US7559402B2 (en) | Vehicle chassis | |
US11192592B2 (en) | Upp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 |
CN1668499A (zh) | 汽车的地板梁结构 | |
CN111619677B (zh) |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 |
CN1814489A (zh) | 车辆前部结构 | |
US10661628B2 (en) |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a stabilizer bar to a vehicle | |
CN1960904A (zh) | 汽车车身前部结构 | |
CN1305724C (zh) | 悬架支承装置 | |
CN1668498A (zh) | 汽车地板加固结构 | |
CN100337871C (zh) | 树脂材料车辆挡板结构 | |
CN1919657A (zh) | 机动车辆前车体的冲击力减轻结构 | |
CN101061031A (zh) | 车身侧部内的增强结构 | |
CN1522916A (zh) | 小型电动车辆 | |
US10793192B2 (en) | Bracket nod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vehicle frame assembly having same and vehicle having sam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3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