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6244A - 用于下变频用于数字多媒体广播或数字音频广播的双频带的接收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下变频用于数字多媒体广播或数字音频广播的双频带的接收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06244A CN1606244A CNA2004100318449A CN200410031844A CN1606244A CN 1606244 A CN1606244 A CN 1606244A CN A2004100318449 A CNA2004100318449 A CN A2004100318449A CN 200410031844 A CN200410031844 A CN 200410031844A CN 1606244 A CN1606244 A CN 16062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quency
- signal
- output
- filter
- ba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897 surface acoustic wav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D—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 H03D7/00—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e.g. frequency-changing
- H03D7/16—Multiple-frequency-chang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26—Circuits for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26—Circuits for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 H04B1/28—Circuits for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the receiver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30—Circuits for homodyne or synchrodyne rece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AREA)
- Stabilization Of Oscillater, Synchronisation, Frequency Synthesizers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在此公开了用于下变频双频带的接收机。该接收机能仅使用一个压控振荡器(VCO),通过用分频器,将VCO的输出划分成预定比率,将两种不同频带的射频信号变换成所需IF信号。VCO输出用于将第一频带RF信号变换成IF信号的所需振荡频率,以及分频器,以预定比率划分所需振荡频率以便输出用于将第二频带RF信号变换成IF信号的频率。因此,能在一个硅衬底上形成接收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用于数字多媒体广播(DMB)或数字音频广播(DAB)的射频(RF)信号变换成中间中频(IF)信号的接收机,更具体地说,涉及通过使用硅工艺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以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实现的用于下变频用于DMB的双频带的接收机。
背景技术
图1是用标记100表示的传统的双芯片外差型接收机的电路图。
参考图1,用下述方式操作传统的双芯片外差型接收机100。首先,通过用于L频带(1452-1492MHz)的天线101接收信号,由仅通过L频带信号分量的带通滤波器(BPF)102带通滤波,然后提供到用单个IC芯片的形式实现的L频带处理器110。在L频带处理器110中,低噪声放大器(LNA)111仅放大来自BPF102的输出信号的所需分量,同时最大限度地抑制放大包含在其中的噪声,然后将合成信号输出到自动增益控制器(AGC)112。AGC112自动控制来自LNA111的输出信号的增益以便提供其输出信号,不管来自LNA111的输出信号中的电平如何变化,其输出信号在电平方面总是恒定的。
将来自AGC112的输出信号提供到安置在对应于L频带处理器110的IC芯片的外部的图象滤波器113。图象滤波器113从来自AGC112的输出信号消除图象频率分量以及将结果信号输出到混频器114。
混频器114将来自图象滤波器113的输出信号与来自压控振荡器(VCO)的频率信号混合以便输出band_III(174-240MHz)信号。由另一LNA116放大、BPF1222带通滤波来自混频器114的输出信号,然后将其提供到band_III处理器130。在这里,由锁相环(PLL)/I2C117控制VCO115并将其单独安置在L频带处理器110的外部。
此后,通过L频带天线101接收的信号通过band_III处理器130的处理操作转换成所需中频(IF)信号。
在下文中,将描述band_III处理器130的操作。首先,由仅通过band_III信号分量的BPF122带通滤波由L频带处理器110提供的信号或通过band_III天线121接收的信号,然后提供到以与L频带处理器110相似的单IC芯片的形式实现的band_III处理器130。
在band_III处理器130中,经LNA131、AGC132和用于图象消除的外部BPF133,将来自BPF122的输出信号提供到混频器134。混频器134将来自外部BPF1333的输出信号与来自VCO135的频率信号混合。通过缓冲器136、另一BPF137、另一AGC138和用于选择所需频道的另一BPF139,将来自混频器134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所需IF信号。
在这里,由PLL/I2C140控制VCO135并将其单独地安装在band_III处理器130的外部。上述传统的双芯片外差型接收机的缺点在于必须一起使用band_III处理器芯片以及L频带处理器110芯片以便处理L频带信号。
另外,必须分别在L频带处理器110和band_III处理器130的外部单独地提供VCOs115和135,导致增加了制造成本。此外,外差型接收机在将所接收的信号转换成IF信号的过程中,经受大理信号衰减。
图2是用标记200表示的用于下变频双频带的传统的单芯片接收机的电路图。
参考图2,传统的单芯片接收机能处理L频带信号和band_III信号,如下文所述。
首先,通过L频带天线201接收信号,以及通过第一BPF202提供到以单一IC芯片的形式实现的RF处理器230。在RF处理器230中,第一LNA203仅放大来自第一BPF202的输出信号的所需分量同时最大限度地抑制放大包含在其中的噪声,然后将最终信号输出到第一AGC204。第一AGC204自动地控制来自第一LNA203的输出信号的增益以便提供其输出信号,不管来自第一LNA203的输出信号中的电平如何,其输出信号的电平总是恒定的。
将来自第一AGC204的输出信号提供到用于图象消除、安置在对应于RF处理器230的IC芯片的外部的第二BPF205。第二BPF205从来自第一AGC204的输出信号消除图象频率分量以及将最终信号输出到第一混频器206。
第一混频器206将来自第二BPF205的输出信号与来自第一VCO207的频率信号混合以便输出band_III(174-240Mhz)信号。在这里,第一VCO207受PLL/I2C213控制并安置在对应于RF处理器230的IC芯片的外部。
通过第二LNA209和用于图象消除的第三BPF210,将来自第一混频器206的输出信号输入到第二混频器211。
第二混频器211将来自第三BPF210的输出信号与来自第二VCO212的频率信号混合以便输出包含所需IF分量的信号。在这里,第二VCO212受PLL/I2C213控制并安置在对应于RF处理器230的IC芯片的内部。
来自第二混频器211的输出信号经第四BPF214、第三LNA215、第五BPF216和第二AGC217提供到第六BPF218,用于最终信道选择,然后,其输出IF信号。
在用于下变频双频带的传统的单芯片接收机200中,经第七BPF222和第四LNA223,将通过band_III天线221接收的信号输入到第三BPF210中,然后在来自第二VCO212的频率信号的基础上,变换成IF信号。
然而,在用于下变频双频带的上述传统的单芯片接收机200中,为处理L频带信号,必须在对应于RF处理器230的IC芯片的外部提供第一VCO,以及必须在IC芯片的内部单独地提供第二VCO212。实际上,在IC芯片的外部提供第一VCO207要求很高的制造成本。另外,传统的单芯片接收机200也经受大量信号衰减,因为它以与外差型接收机相似的方式处理band_III信号。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做出了本发明,以及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下变频双频带的接收机,能使用一个压控振荡器,处理两种不同频带的射频信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下变频双频带的接收机,其中采用用于图象消除的滤波器来相对于输入信号,使用来自压控振荡器的频率信号,选择信道,以便保证高信道选择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下变频在一个硅衬底上形成的双频带的优化接收机。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通过提供用于下变频双频带的接收机来实现上述和其他目的,包括:第一放大装置,用于放大该第一频带RF信号;第二放大装置,用于放大该第二频带RF信号;连接到该第一和第二放大装置的输出端的第一滤波器,该第一滤波器从来自该第一和第二放大装置的输出信号消除图象频率分量;压控振荡器(VCO),用于输出用于将该第一频带RF信号变换成该IF信号的所需振荡频率;分频器,用于以预定比率划分该所需振荡频率以便输出用于将该第二频带RF信号变换成该IF信号的频率;连接到该第一滤波器、VCO和分频器的输出端的混频器,该混频器将该第一频带RF信号与来自该VCO的输出信号混合或将该第二频带RF信号与来自该混频器的输出信号混合以便输出该IF信号;以及开关装置,用于当处理该第一频带RF时,启动该第一放大装置以及将来自该VCO的输出信号直接传送到该混频器,以及当处理该第二频带RF信号时,启动该第二放大装置和将来自该VCO的输出信号经该分频器传送到该混频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下变频双频带的接收机,包括:第一放大装置,用于放大该第一频带RF信号;连接到该第一放大装置的输出端的第一滤波器,该第一滤波器从来自该第一放大装置的输出信号消除图象频率分量;VCO,用于输出用于将该第一频带RF信号变换成该IF信号的所需振荡频率;连接到该第一滤波器和VCO的输出端的第一混频器,该第一混频器将来自该第一滤波器的输出信号与来自该VCO的输出信号混合以输出该第二频带RF信号;用于放大该第二频带RF信号的第二放大装置;连接到该第一混频器和第二放大装置的输出端的第二滤波器,该第二滤波器从来自该第一混频器和第二放大装置的输出信号消除图象频率分量;分频器,用于以预定比率划分该所需振荡频率以便输出用于将该第二频带RF信号转换成该IF信号的频率;连接到该第二滤波器和分频器的输出端的第二混频器,该第二混频器将来自该第二滤波器的输出信号与来自该分频器的输出信号混合以便输出IF信号;以及开关装置,用于当处理该第一频带RF信号时,启动该第一放大装置以及将来自该VCO的输出信号直接传送到该第一混频器,以及当处理该第二频带RF信号时,启动该第二放大装置以及将来自该VCO的输出信号经该分频器传送到该第二混频器。
附图说明
从下述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其他优点,其中:
图1是传统的双芯片外差型接收机的电路图;
图2是用于下变频双频带的传统的单芯片接收机的电路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用于下变频用于DMB的双频带的接收机的电路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用于下变频用于DMB的双频带的接收机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这些图中,用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即使在不同图中描述它们。在本发明的下述描述中,将省略在此包含的已知功能和结构的详细描述,当其会使本发明的主题反面不清楚时。
<实施例1>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用于下变频双频带的接收机的电路图,用标记300表示。
参考图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用于下变频双频带的接收机300包括第一放大电路310、第二放大电路320、第一滤波器330、压控振荡器(VCO)350、分频器(divider)360、混频器340和开关电路370和371。除第一滤波器330外,在硅衬底上以一个IC芯片的形式构成这些元件,如下文所述。
通过用于L频带(1452-1492MHz)的天线301接收的射频(RF)信号(在下文中称为“第一频带RF信号”)通过包括LNA311和AGC312的第一放大电路310被提供到第一滤波器330。
通过用于band_III(174-240MHz)的天线302接收的RF信号(在下文中称为“第二频带RF信号”)通过第二放大电路320提供到第一滤波器330,该第二放大电路320与第一放大电路310类似,包括LNA321和AGC322。
第一滤波器330具有连接到混频器340的输出端。
VCO350具有经第一缓冲器351连接到混频器340的输出端。还将VCO350的输出端连接到分频器360上,分频器360的输出端经第二缓冲器361被连接到混频器340上。
开关电路370具有分别连接到第一放大电路310和第二放大电路320的输出端,以及开关电路371具有分别连接到第一和第二缓冲器351和361的输出端。
第一滤波器330还经第三缓冲器381连接到PLL/I2C380上。VCO350、分频器360和开关电路370和371还具有连接到PLL/I2C380的输入端。
混频器340具有经第二滤波器390连接到接收机300的输出端303的输出端。
用下述方式操作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用于下变频双频带的接收机300。
首先,将通过L频带天线301接收的RF信号(第一频带RF信号)输入到第一放大电路310,然后被放大到预定的电平。第一放大电路310包括LNA311和AGC312。LNA311仅放大第一频带RF信号的所需分量,同时最大限度抑制放大包含在其中的噪声,以及将最终信号输出到AGC312。AGC312自动地控制来自LNA311的输出信号的增益以便提供其输出信号,不管来自LNA311的输出信号的电平如何变化,该输出信号在电平方面总是恒定的。来自AGC312的输出信号被提供到第一滤波器330。
同时,通过band_III天线302接收的RF信号(第二频带RF信号)被输入到第二放大电路320,然后放大到预定的电平。第二放大电路320与第一放大电路310类似,包括LNA321和AGC322。LNA321仅放大第二频带RF信号的所需分量同时最大限度地抑制放大包含在其中的噪声,然后将最终信号输出到AGC322。AGC322自动地控制来自LNA321的输出信号的增益以便提供其输出信号,不管来自LNA321的输出信号的电平如何变化,其输出信号的电平总是恒定的。来自AGC322的输出信号被提供到第一滤波器330。
第一滤波器330被安置在接收机芯片的外部并位于混频器340的前面,以及是用于消除包含在输入RF信号中的图象频率分量的图象抑制滤波器。第一滤波器330用来使用来自VCO350的频率信号,相对于输入信号选择信道,以致增加了信道选择性。第一滤波器330将其输出信号提供到混频器340。
VCO350基于由PLL/I2C380提供的控制电压,输出所需振荡频率(600-1500MHz)。来自VCO350的振荡频率被设置成其与第一频带RF信号的频率的差值能等于所需中频(IF)的值。来自VCO350的输出频率经第一缓冲器351被提供到混频器340。
分频器360将来自VCO350的振荡频率分成约1/4(150-375MHz)。分频器360将其输出信号经第二缓冲器361提供到混频器340。即,沿两条路径,一条经第一缓冲器351连接到混频器340以及另一条经分频器360和第二缓冲器361连接到混频器340,将来自VCO350的输出频率提供到混频器340。
混频器340将通过第一滤波器330输入的RF信号与通过第一缓冲器351或第二缓冲器361,从VCO350输入的频率信号混合,以便输出包含所需IF分量的信号。
如果通过L频带天线301接收第一频带RF信号,开关电路370和371协作以便允许第一放大电路310和第一缓冲器351以及禁止第二放大电路350和第二缓冲器361。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混频器340将第一频带RF信号与来自VCO350的所需振荡频率信号混合以便输出所需IF信号。
另一方面,在通过band_III天线302接收第二频带RF信号的情况下,开关电路370和371协作以便激活第二放大电路320和第二缓冲器361以及停用第一放大电路310和第一缓冲器351。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混频器340将第二频带RF信号与来自分频器360的输出频率信号混合以便输出所需IF信号。
PLL/I2C380将来自VCO350,反馈到其中的振荡频率信号的相位与预定参考信号的相位比较,以及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振荡频率信号的频率和相位。PLL/I2C380具有信道信息以及能使用相同的控制电压,通过控制VCO350和第一滤波器330来增加信道选择性。
PLL/I2C380还控制开关电路370和371。开关电路370和371包括分别连接到第一放大电路310中的LNA和AGC312和第一缓冲器351的输出端的缓冲器372以及具有分别连接到第二放大电路320的LNA321和AGC322和第二缓冲器361的输出端的反相器373。缓冲器372和反相器373具有共同连接到PLL/I2C380的输入端。为处理第一频带RF信号,PLL/I2C380向开关电路370和371提供逻辑信号“1”以便激活第一放大电路310和第一缓冲器351同时停用第二放大电路320和第二缓冲器361。相反,为处理第二频带RF信号,PLL/I2C380向开关电路370和371提供逻辑信号“0”以便启动第二放大电路320和第二缓冲器361同时停用第一放大电路310和第一缓冲器351。
第二滤波器390连接在混频器340的输出端和接收机300的输出端303之间。第二滤波器390是带通滤波器(BPF),用于从来自混频器340的输出信号仅选择所需信道的信号分量。最好,使用在窄的带宽上仅能通过所需频率的信号分量的表面声波(SAW)滤波器,第二滤波器390可以安置在接收机IC芯片的外部以便启动精确的信道选择。更优选地,用于信道选择的第二滤波器390可以安置在接收机IC芯片的内部。
<实施例2>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用于下变频双频带的电路图,用标记400表示。
参考图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用于下变频双频带的接收机400包括L频带输入滤波器404、band_III输入滤波器405、第一放大电路410、第二放大电路440、第一至第三滤波器420、421和490、第一混频器430、第二混频器460、VCO470、分频器475和开关电路450。除band_III输入滤波器405、第一和第二滤波器420、421外,在硅芯片上以一个IC芯片的形式构成这些部件,如下文所述。
通过用于L频带(1452-1492MHz)的天线接收的RF信号(第一频带RF信号)通过安置在IC芯片的内部的L频带输入滤波器404,被提供到第一放大电路410。第一放大电路410包括LNA411和AGC412。
第一放大电路410将其输出信号提供到第一滤波器420,第一滤波器420的输出信号被输入到第一混频器430。第一混频器430将其输出信号提供到第二滤波器421。
通过用于band_III(174-240MHz)的天线接收的RF信号(第二频带RF信号)通过安置在IC芯片外部的band_III输入滤波器405和第二放大电路440被提供到第二滤波器421,第二放大电路440与第一放大电路410类似,包括LNA441和AGC442。
第二滤波器421具有连接到第二混频器460的输出端。
VCO470具有经第一缓冲器471连接到第一混频器430的输出端。VCO470的输出端还连接到分频器475,分频器475的输出端经第二缓冲器476被连接到第二混频器460。
开关电路450具有分别连接到第一放大电路410和第二放大电路440的输出端。
第一滤波器420和第二滤波器421具有经第三缓冲器481,共同连接到PLL/I2C480的输入端。VCO470、分频器475和开关电路450还具有连接到PLL/I2C480的输入端。
第二混频器460具有经第三滤波器490连接到接收机400的输出端403的输出端。
用下述方式操作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用于下变频双频带的接收机400。
首先,将通过L频带天线401接收的RF信号(第一频带RF信号)输入到L频带输入滤波器404,然后仅将输入RF信号的L频带信号分量通过到第一放大电路410。第一放大电路410将来自L频带输入滤波器404的输出信号放大到预定电平。为此,第一放大电路410包括LNA411和AGC412。LNA411仅放大来自L频带输入滤波器404的输出信号的所需分量同时最大限度地抑制放大包含在其中的噪声,然后将最终信号输出到AGC412。AGC412自动地控制来自LNA411的输出信号的增益以便提供其输出信号,不管来自LNA411的输出信号的电平如何变化,其输出信号在电平方面总是恒定的。
第一滤波器420安置在接收机芯片的外部以及位于第一混频器430的前面,以及是用于消除包含在输入RF信号中的图象频率分量的图象抑制滤波器。第一滤波器420将其输出信号提供到第一混频器430。
VCO470基于由PLL/I2C480提供的控制电压,输出所需振荡频率(600-1500MHz)。来自VCO470的振荡频率被设置为其与第一频带RF信号的频率的差值属于band_III(174-240MHz)或第二RF频带的值。
来自VCO470的输出频率经第一缓冲器471被提供到第一混频器430。
第一混频器430将通过第一滤波器420输入的RF信号与通过第一缓冲器471,从VCO470输入的频率信号混合以便输出包含band_III分量的信号。第一滤波器420用来使用来自VCO470的频率信号,相对于输入信号选择信道,以便增加信道选择性。将来自第一混频器430的输出信号输入到第二滤波器421。
同时,通过band_III天线402接收的RF信号(第二频带RF信号)被输入到band_III输入滤波器405,然后,其仅通过输入的RF信号的band_III分量到第二放大电路440。第二放大电路440将来自band_III输入滤波器405的输出信号放大到预定电平。为此,第二放大电路440与第一放大电路410类似,包括LNA441和AGC442。LNA441仅放大来自band_III输入滤波器405的输出信号的所需分量,同时最大限度地抑制放大包含在其中的噪声,然后将最终信号输出到AGC442。AGC442自动地控制来自LNA441的输出信号的增益以便提供其输入信号,不管来自LNA441的输出信号的电平如何变化,其输出信号在电平方面总是恒定的。来自AGC442的输出信号被提供到第二滤波器421。
将第二滤波器421安置在接收机芯片的外部并位于第二混频器460的前面并且是用于消除包含在输入RF信号中的图象频率分量的图象抑制滤波器。第二滤波器421用来使用来自VCO470的频率信号,相对于输入信号选择信道,以便增加信道选择性。
第二滤波器421将其输出信号提供到第二混频器460。
分频器475将来自VCO470的振荡频率划分成约1/4(150-375MHz)。分频器475将其输出信号经第二缓冲器476提供到第二混频器460。
第二混频器460将通过第二滤波器421输入的RF信号与通过分频器475和第二缓冲器476,从VCO470输入的频率信号混合以便输出包含所需IF分量的信号。
如果通过L频带天线401接收RF信号,开关电路450用来激活第一放大电路410和停用第二放大电路440。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将所接收的第一频带RF信号通过第一混频器430变换成第二频带(band_III)RF信号,依次,通过第二混频器460变换成IF信号。
另一方面,在通过band_III天线402接收第二频带RF信号的情况下,开关电路450激活第二放大电路440和停用第一放大电路410。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混频器460使用所接收的第二频带RF信号,抽取IF信号。
PLL/I2C480将来自VCO470、反馈到其中的振荡频率信号的相位与预定参考信号的相位比较,以及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来自VCO470的振荡频率信号的频率和相位。PLL/I2C480具有信道信息并能使用相同的控制电压,通过控制VCO470、第一滤波器420和第二滤波器421,增加信道选择性。
PLL/I2C480还控制开关电路450。开关电路450包括具有分别连接到第一放大电路410中的LNA411和AGC412以及第一缓冲器471的输出端的缓冲器451,以及具有分别连接到第二放大电路440中的LNA441和AGC442的输出端的反相器452。缓冲器451和反相器452具有共同连接到PLL/I2C480的输入端。为处理第一频带RF信号,PLL/I2C480将逻辑信号“1”提供到开关电路450以便启动第一放大电路410和第一缓冲器471,同时停用第二放大电路440。相反,为处理第二频带RF信号,PLL/I2C480将逻辑信号“0”提供到开关电路450以便激活第二放大电路440同时禁用第一放大电路410和第一缓冲器471。此时,通过来自PLL/I2C480的单独的控制信号,驱动分频器475。
将L频带输入滤波器404安置在芯片的内部和L频带天线404和第一放大电路410之间。L频带输入滤波器404是用于通过L频带信号分量的BPF。band_III输入滤波器405安置在芯片外部和band_III天线402和第二放大电路440之间。band_III输入滤波器405是用于通过band_III信号分量的BPF。
第三滤波器490连接在第二混频器460的输出端和接收机400的输出端403之间。第三滤波器490是用于仅从来自第二混频器460的输出信号选择所需信道的信号分量的BPF。最好,使用能在窄带宽仅通过所需频率的信号分量的SAW滤波器,第三滤波器490可以安置在接收机IC芯片的外部以便允许精确的信道选择。更可取的是,用于信道选择的第三滤波器490可以安置在接收机IC芯片的内部。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单一变换型RF接收机形成在单个硅衬底上,以及使用以整个CMOS技术实现的一个RF接收机IC芯片,处理DMB系统的band_III信号和L频带信号。因此,本发明具有消除使用不同工艺所需的成本以及提高设计的均匀性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与基带数字IC相同的电压和工艺能施加到该接收机上,从而增加了实现SoC(系统上芯片)的可能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使用L频带VCO的振荡范围,能驱动band_III区,从而使得用一个VCO处理双频带信号成为可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用于图象消除的外部BPF受芯片内的VCO自动控制,导致增加了信道选择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简化和优选的单一芯片DMB接收机以便允许简化采用该接收机的现有的接收机应用电路。因此,可以在单一半导体集成电路内构造许多外围电路和用于特定功能的应用电路的全部,导致缩减了大部分输入设备的数量,特别是总计为接收机制造成本约30-40%的RF接收机模块中的应用设备的数量。因此,能缩减制造成本以便使得易于将接收机应用于预期的竞争多媒体系统。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限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背离由附加权利要求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和取代是可能的。
Claims (8)
1.一种接收机,用于下变频双频带,将第一或第二频带的射频(RF)信号转换成所需中频(IF)信号,所述第二频带低于所述第一频带,所述接收机包括:
第一放大装置,用于放大所述第一频带RF信号;
第二放大装置,用于放大所述第二频带RF信号;
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放大装置的输出端的第一滤波器,所述第一滤波器从来自所述第一和第二放大装置的输出信号消除图象频率分量;
压控振荡器(VCO),用于输出用于将所述第一频带RF信号变换成所述IF信号的所需振荡频率;
分频器,用于以预定比率划分所述所需振荡频率以便输出用于将所述第二频带RF信号变换成所述IF信号的频率;
连接到所述第一滤波器、VCO和分频器的输出端的混频器,所述混频器将所述第一频带RF信号与来自所述VCO的输出信号混合或将所述第二频带RF信号与来自所述分频器的输出信号混合以便输出所述IF信号;以及
开关装置,用于当处理所述第一频带RF时,启动所述第一放大装置以及将来自所述VCO的输出信号直接传送到所述混频器,以及,当处理所述第二频带RF信号时,启动所述第二放大装置和将来自所述VCO的输出信号经所述分频器传送到所述混频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机,进一步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开关装置的锁相环(PLL)/I2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机,其中,所述PLL/I2C具有信道信息,以及用来使用相同的控制电压,控制所述VCO和所述第一滤波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机,进一步包括以连接在所述混频器的输出端和所述接收机的输出端之间的方式,形成在集成电路(IC)芯片上,用于信道选择的第二滤波器。
5.一种用于下变频双频带的接收机,将第一或第二频带的RF信号变换成所需IF信号,所述第二频带低于所述第一频带,所述接收机包括:
第一放大装置,用于放大所述第一频带RF信号;
连接到所述第一放大装置的输出端的第一滤波器,所述第一滤波器从来自所述第一放大装置的输出信号消除图象频率分量;
VCO,用于输出用于将所述第一频带RF信号变换成所述IF信号的所需振荡频率;
连接到所述第一滤波器和VCO的输出端的第一混频器,所述第一混频器将来自所述第一滤波器的输出信号与来自所述VCO的输出信号混合以输出所述第二频带RF信号;
用于放大所述第二频带RF信号的第二放大装置;
连接到所述第一混频器和第二放大装置的输出端的第二滤波器,所述第二滤波器从来自所述第一混频器和第二放大装置的输出信号消除图象频率分量;
分频器,用于以预定比率划分所述所需振荡频率以便输出用于将所述第二频带RF信号转换成所述IF信号的频率;
连接到所述第二滤波器和分频器的输出端的第二混频器,所述第二混频器将来自所述第二滤波器的输出信号与来自所述分频器的输出信号混合以便输出IF信号;以及
开关装置,用于当处理所述第一频带RF信号时,启动所述第一放大装置以及将来自所述VCO的输出信号直接传送到所述第一混频器,以及,当处理所述第二频带RF信号时,启动所述第二放大装置以及将来自所述VCO的输出信号经所述分频器传送到所述第二混频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机,进一步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开关装置的PLL/I2C。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收机,其中,所述PLL/I2C具有信道信息,以及用来使用相同的控制电压,控制所述VCO、所述第一滤波器和所述第二滤波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机,进一步包括以连接在所述第二混频器的输出端和所述接收机的输出端之间的方式,形成在IC芯片上,用于信道选择的第三滤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70756/2003 | 2003-10-10 | ||
KR1020030070756A KR20050034966A (ko) | 2003-10-10 | 2003-10-10 | Dmb용 이중대역지원 수신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06244A true CN1606244A (zh) | 2005-04-13 |
Family
ID=32171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4100318449A Pending CN1606244A (zh) | 2003-10-10 | 2004-03-30 | 用于下变频用于数字多媒体广播或数字音频广播的双频带的接收机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50079849A1 (zh) |
JP (1) | JP2005117611A (zh) |
KR (1) | KR20050034966A (zh) |
CN (1) | CN1606244A (zh) |
GB (1) | GB2406982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91106A (zh) * | 2012-05-08 | 2013-11-13 | 索尼公司 | 接收装置和半导体集成电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672582B1 (ko) * | 2004-11-22 | 2007-01-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디지털 멀티미디어 방송 수신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신호처리 방법 |
JP5000108B2 (ja) * | 2005-07-20 | 2012-08-1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90度分配器および高周波回路 |
KR100726794B1 (ko) * | 2005-07-26 | 2007-06-11 | 인티그런트 테크놀로지즈(주) | 이중 주파수 대역 수신 경로를 동일물질 상에 구현한원-칩화된 수신칩. |
KR100737530B1 (ko) * | 2005-10-08 | 2007-07-10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알에프 수신장치 |
KR100755624B1 (ko) * | 2006-02-09 | 2007-09-04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필드 순차 칼라 모드의 액정 표시 장치 |
KR20090048958A (ko) | 2007-11-12 | 2009-05-15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듀얼 밴드 수신기 |
US8644427B2 (en) | 2011-08-10 | 2014-02-04 | Sigear Europe Sarl | Radio frequency receiver with dual band reception and dual ADC |
US8937874B2 (en) | 2011-09-23 | 2015-01-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djusting repeater gains based upon received downlink power level |
US10299290B2 (en) * | 2016-09-30 | 2019-05-21 | Intel IP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radar detec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644392A1 (de) * | 1986-12-24 | 1988-07-14 | Telefunken Electronic Gmbh | Direktmischender synchronempfaenger |
KR920001946A (ko) * | 1990-06-21 | 1992-01-30 | 강진구 | 텔레비젼 신호 수신 튜닝방식 및 회로 |
US5796772A (en) * | 1991-05-13 | 1998-08-18 | Omnipoint Corporation | Multi-band, multi-mode spread-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
GB9219486D0 (en) * | 1992-09-15 | 1992-10-28 |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 | Digital audio broadcasts |
JP3100111B2 (ja) * | 1995-06-26 | 2000-10-16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無線機のマルチバンド高周波回路 |
US6725463B1 (en) * | 1997-08-01 | 2004-04-20 | Microtune (Texas), L.P. | Dual mode tuner for co-existing digital and analog television signals |
JPH11112462A (ja) * | 1997-08-08 | 1999-04-23 | Sony Corp | デジタル放送の受信機 |
JP3591704B2 (ja) * | 1999-06-30 | 2004-11-24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Dab受信機 |
JP3347099B2 (ja) * | 1999-07-23 | 2002-11-20 | エヌイーシー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 簡易携帯電話内蔵型携帯電話機におけるアンテナ切替回路 |
JP2001044872A (ja) * | 1999-08-04 | 2001-02-16 | Hitachi Ltd | 受信信号処理用半導体集積回路 |
JP2001285098A (ja) * | 2000-03-29 | 2001-10-12 | Clarion Co Ltd | 放送受信装置 |
JP2001285110A (ja) * | 2000-03-29 | 2001-10-12 | Clarion Co Ltd | 放送受信装置 |
US6867665B2 (en) * | 2000-08-21 | 2005-03-15 | Sirific Wireless Corporation | Filters implemented in integrated circuits |
US6694129B2 (en) * | 2001-01-12 | 2004-02-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rect conversion digital domain control |
US6831957B2 (en) * | 2001-03-14 | 2004-12-14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of dual mode automatic gain control for a digital radio receiver |
JP2002368642A (ja) * | 2001-06-08 | 2002-12-20 | Sony Corp | 受信機およびic |
-
2003
- 2003-10-10 KR KR1020030070756A patent/KR20050034966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4
- 2004-03-04 US US10/791,850 patent/US2005007984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4-03-10 GB GB0405404A patent/GB2406982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3-18 JP JP2004077821A patent/JP2005117611A/ja active Pending
- 2004-03-30 CN CNA2004100318449A patent/CN160624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91106A (zh) * | 2012-05-08 | 2013-11-13 | 索尼公司 | 接收装置和半导体集成电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GB2406982B (en) | 2006-02-22 |
GB2406982A (en) | 2005-04-13 |
GB0405404D0 (en) | 2004-04-21 |
KR20050034966A (ko) | 2005-04-15 |
JP2005117611A (ja) | 2005-04-28 |
US20050079849A1 (en) | 2005-04-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40068C (zh) | 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方法及具有无线前端部件的收发机 | |
CN1155162C (zh) | 多频带接收机 | |
CN1190964C (zh) | 电缆调制解调器的调谐器 | |
CN100341252C (zh) | 射频前端和提高射频前端的使用灵活性的方法 | |
CN1617456A (zh) | 高频信号接收装置及半导体集成电路 | |
CN1606244A (zh) | 用于下变频用于数字多媒体广播或数字音频广播的双频带的接收机 | |
CN1913598A (zh) | 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和数字音频广播的低中频接收器 | |
CN1744686A (zh) | 广播接收机及其调谐器控制方法 | |
CN1934791A (zh) | 信号处理电路 | |
US2006001962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uning radio frequency | |
CN1145554A (zh) | 超外差接收电路和超外差接收机 | |
CN1773871A (zh) | 用于数字多媒体广播的零中频调谐器 | |
CN1204696C (zh) | 宽带调谐器 | |
CN1921579A (zh) | 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和数字音频广播的低中频接收器 | |
CN1878263A (zh) | 单次转换集成电路电视调谐器 | |
JP2008053836A (ja) | 受信回路及び受信機 | |
CN1628410A (zh) | 二次奈奎斯特斜率滤波器 | |
US7224750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RF signal free of 1/f noise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284365C (zh) | 用于地面和卫星广播的组合调谐器 | |
CN1328388A (zh) | 直接变换接收机和无线电收发两用机 | |
CN1365197A (zh) | 在接收机中避免频带干扰波的方法和电路 | |
CN1523772A (zh) | 射频信号并行处理装置和方法 | |
CN1841943A (zh) | 发送信号的频带宽或调制方式可变的无线发送装置 | |
US8139160B2 (en) | Television tuner with double quadrature mixing architecture | |
CN101095286A (zh) | 集成无线接收器及其无线接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