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41943A - 发送信号的频带宽或调制方式可变的无线发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送信号的频带宽或调制方式可变的无线发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41943A
CN1841943A CNA2006100683742A CN200610068374A CN1841943A CN 1841943 A CN1841943 A CN 1841943A CN A2006100683742 A CNA2006100683742 A CN A2006100683742A CN 200610068374 A CN200610068374 A CN 200610068374A CN 1841943 A CN1841943 A CN 1841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modulation
intensity
circuit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683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12026C (zh
Inventor
小林睦子
成田雅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41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19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202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202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8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allowing a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to use more than one type of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改变发送信号的频带宽或调制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其中,信号处理电路(12)接收调制电路(11)的输出,并进行放大、滤波和混频,生成具有被选择的频带宽的信号。调制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5)参照表(13),该表(13)规定了发送信号的各频带宽与从调制电路输出的信号的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选定与被选择的发送信号的频带宽对应的从调制电路(11)输出的信号的强度,从而指示调制电路(11),使输出的调制信号强度成为选定的强度。AGC放大器(5)将信号处理电路(12)的输出放大至基准强度。在表(13)中具有如下的对应关系,即发送信号的频带宽越宽,从调制电路(11)输出的信号的强度越小。

Description

发送信号的频带宽或调制方式可变的无线发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发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发送信号的频带宽度或调制方式可以改变的无线发送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提出了一种用于实现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基站、终端等中的无线发送装置的低成本化的技术。
例如,在特开平10-209935号公报所公开的无线发送装置中,不使用合成器,来进行多个系统的信号的收发,这些系统为了可以使用收发天线101~104的任意一个来进行发送,使用了十字(cross)开关160和发送切换开关109、110。而且,对应于该切换,在发送、接收处理中调整了控制PLL的PLL控制部137、138,从而可以简化无线系统的电路。
可是,在PHS等中,公开了可以改变发送信号的频带宽的无线发送装置。
图10是表示窄频带发送信号和宽频带发送信号的频率成分的图。
参照图10,在频带宽为192KHz的窄频带发送信号中,其邻接的信道点是±600KHz、±900KHz。在该情况下,邻接信道点对载波的3次畸变不产生影响。
与之相对,在频带宽为600KHz的宽频带发送信号中,其邻接的信道点是±900KHz、±1200KHz。在该情况下,邻接信道点对载波的5次畸变产生影响。因此,为了减小波形的畸变,要求构成无线发送装置的部件的线性。
因此,在可以改变发送信号的频带宽的无线发送装置中,即使在发送最宽的频带的发送信号时,也必须进行规范来减小波形的畸变,而构成的部件为了满足这样的规范需要优越的线性,使得其成本增高。
而且,在可以改变发送信号的调制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中,也有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并可以改变发送信号的频带宽或调制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
根据本发明某一方面的无线发送装置,是一种可以改变发送信号的频带宽的无线发送装置,包括:调制电路,其调制发送信号来生成调制信号;信号处理电路,其接收调制电路的输出并进行放大、滤波和混频(mixing),来生成具有被选定的频带宽的信号;表,其规定发送信号的各频带宽与从调制电路输出的信号的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控制电路,其参照表来选定与被选定的发送信号的频带宽对应的从调制电路输出的信号的强度,从而指示调制电路,使输出的调制信号强度成为选定的强度;和AGC放大器,其将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放大至基准强度;在表中具有如下的对应关系,即发送信号的频带宽越宽,则从调制电路输出的信号的强度越小。
而且,根据本发明某一方面的无线发送装置,是一种可以改变发送信号的调制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包括:调制电路,其以从多个调制方式中选择出的调制方式调制发送信号,来生成调制信号;信号处理电路,其接收调制电路的输出,进行放大、滤波和混频;表,其规定发送信号的各调制方式与从调制电路输出的信号的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控制电路,其参照表来选定与被选定的调制方式对应的从调制电路输出的信号的强度,从而指示调制电路,使输出的调制信号的强度成为选定的强度;和AGC放大器,其将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放大至基准强度。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可以改变发送信号的频带宽或调制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表(table)的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信号强度的变化的图。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5(A)是π/4相移QPSK调制方式的信号空间图。图5(B)是16QAM调制方式的信号空间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表(table)的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信号强度的变化的图。
图8是变形例的无线发送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9是表示变形例的表的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窄频带发送信号和宽频带发送信号的频率成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构成)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的构成的图。
参照图1,该无线发送装置1包括:调制电路11、信号处理电路12、AGC(Auto Gain Control)放大器5、带通滤波器4、大功率放大器3、天线2、AGC控制电路10、表13和调制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5。信号处理电路12包括:放大器9、带通滤波器8、放大器7和混频器6。
调制电路11,以规定的调制方式(例如,π/4相移QPSK(QuadraturePhase Shift Keying))来调制发送信号。
放大器9放大从调制电路11输出的信号。
带通滤波器8除去从放大器9输出的信号中不要的频率成分。
放大器7放大从带通滤波器8输出的信号。
混频器6将从放大器7输出的信号转换为具有从多个频带宽(192KHz的频带宽、600KHz的频带宽等)中选择出的频带宽的信号。
AGC控制电路10对AGC放大器5提供基准强度。
AGC放大器5将从混频器6输出的信号放大至基准强度。
带通滤波器4除去从AGC放大器输出的信号中不要的频率成分。
大功率放大器3将从带通滤波器4输出的信号放大至通过天线2发送的高强度。
天线2发送从大功率放大器3输出的信号。
表13规定发送信号的各频带宽与从调制电路11输出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表13的例子的图。
参照图2可知,发送信号的频带宽越宽,则从调制电路11输出的信号强度越小。例如,当发送信号的频带宽是192KHz时,从调制电路11输出的信号强度为M1。而当发送信号的频带宽是600KHz时,从调制电路11输出的信号强度为M2。这里,M1>M2。
参照表13,调制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5选定与所选择出的发送信号的频带宽对应的从调制电路11输出的信号的强度,从而指示调制电路11,使输出的调制信号强度成为选定的强度。
调制电路11通过内部的放大器,将调制信号(调制后的信号)放大至由调制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5指示的强度。
(动作实例)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信号强度的变化的示意图。
参照图3,对于频带宽为192KHz的发送信号,从调制电路11输出时的信号强度为M1;对于频带宽为600KHz的发送信号,从调制电路11输出时的信号强度为M2。这里,M1>M2。
之后,对于频带宽为192KHz的发送信号和频带宽为600KHz的发送信号的任一个,都通过放大器9来增加强度,通过带通滤波器8来减少强度,通过放大器7来增加强度,通过混频器6来增加强度。
然后,对于频带宽为192KHz的发送信号和频带宽为600KHz的发送信号的任一个,都通过AGC放大器5,将强度增加至基准强度S。
然后,对于频带宽为192KHz的发送信号和频带宽为600KHz的发送信号的任一个,都通过带通滤波器4来减少强度,通过大功率放大器3来增加强度。
如上所述,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由于如果频带宽变大,则会减小从调制电路11输出的信号的强度,所以输入到信号处理电路12内的构成要素,即放大器9、带通滤波器8、放大器7和混频器6的信号的强度会变小,无需使用高规范、高价格的部件来作为这些构成要素,就可以确保这些构成要素的线性。
(第2实施方式)
(构成)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的构成的图。
参照图4,该无线发送装置51的构成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方送装置1的构成的不同点在于,替代调制电路11而包含调制电路21,替代表13而包含表23,替代调制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5而包含调制信号输出控制电路22。下面,对这些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调制电路21以从多个调制方式(π/4相移QPSK、16QAM(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ion)以及其他的多值调制方式)中选择出的调制方式来调制发送信号。
表23规定发送信息的调制方式和从调制电路21输出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5(A)是π/4相移QPSK调制方式的信号空间图。
图5(B)是16QAM调制方式的信号空间图。
与π/4相移QPSK相比,在16QAM中各信号点的强度(或功率)与信号的平均强度的差较大。信号处理电路12内的各要素被设计为在信号的平均强度附近满足线性要求。因此,为了相对16QAM调制方式的发送信号也确保线性,则需要减小向信号处理电路12内的各要素输入的信号的强度。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表的例子的示意图。
参照图6,如果发送信号的调制方式发生变化,则从调制电路21输出的信号强度也发生变化。例如,当调制方式为π/4相移QPSK(Phase ShiftKeying)时,从调制电路21输出的信号的强度为L1。而当调制方式为16QAM时,从调制电路21输出的信号的强度为L2。这里,L1>L2。
参照表23,调制信号输出控制电路22选定与所选择的调制方式对应的从调制电路21输出的信号的强度,从而指示调制电路21,使输出的调制信号的强度成为选定的强度。
调制电路21通过内部的放大器,将调制信号(调制后的信号)放大至由调制信号输出控制电路22指示的强度。
(动作实例)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信号强度的变化的示意图。
参照图7,对于调制方式为π/4相移QPSK的发送信号,从调制电路21输出时的信号强度为L1;对于调制方式为16QAM的发送信号,从调制电路21输出时的信号强度为L2。这里,L1>L2。
之后,对于调制方式为π/4相移QPSK的发送信号和调制方式为16QAM的发送信号的任一个,都通过放大器9来增加强度,通过带通滤波器8来减少强度,通过放大器7来增加强度,通过混频器6来增加强度。
然后,对于调制方式为π/4相移QPSK的发送信号和调制方式为16QAM的发送信号的任一个,都通过AGC放大器5,将强度增加至基准强度S。
然后,对于调制方式为π/4相移QPSK的发送信号和调制方式为16QAM的发送信号的任一个,都通过带通滤波器4来减少强度,通过大功率放大器3来增加强度。
如上所述,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由于以16QAM调制方式来调制发送信号时从调制电路21输出的信号的强度,比以π/4相移QPSK来调制时小,所以,输入到信号处理电路12内的构成要素,即放大器9、带通滤波器8、放大器7和混频器6的信号的强度会变小,则无需使用高规范、高价格的部件来作为这些构成要素,就可以确保这些构成要素的线性。
(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还可以包含下面的变形例。
(1)使用可变放大器的构成
图8是表示变形例的无线发送装置的构成的示意图。
参照图8,该无线发送装置61的构成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1的构成的不同点在于,替代AGC放大器5而包含可变放大器35,替代表13而包含表33,替代AGC控制电路10和调制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5而包含控制电路32。下面,对这些构成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变形例的表33的例子的示意图。
参照图9可知,发送信号的频带宽越宽,则从调制电路11输出的信号的强度越小,并且,可变放大器35的放大率越大。
例如,当发送信号的频带宽为192KHz时,从调制电路11输出的信号的强度为M1、可变放大器35的放大率为e。而当发送信号的频带宽为600KHz时,从调制电路11输出的信号的强度为M2、可变放大器35的放大率为f。这里,M1>M2,e<f。
而且,从调制电路11输出的信号的强度和可变放大器35的放大率被调整为,由可变放大器35输出的强度为基准强度S。
可变放大器35以由控制电路32指示的放大率,来放大从混频器6输出的信号。
参照表33,控制电路32选定与所选择的发送信号的频带宽对应的从调制电路11输出的信号的强度,从而指示调制电路11,使输出的调制信号强度成为选定的强度。
而且,参照表33,控制电路32选定与所选择的发送信号的频带宽对应的可变放大器35的放大率,并将选定的放大率指示给可变放大器35。
(2)调制电路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调制电路11、21是通过内部的放大器,将调制信号(调制后的信号)放大到由调制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5、22指示的强度,但并不限定于此。调制电路11、21也可以通过改变调制前的数字信号的大小,而将从调制电路11、21输出的信号的强度放大到由调制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5、22指示的强度。

Claims (2)

1.一种无线发送装置,其可以改变发送信号的频带宽,该无线发送装置(1)包括:
调制电路(11),其调制发送信号来生成调制信号;
信号处理电路(12),其接收所述调制电路(11)的输出并进行放大、滤波和混频,以生成具有被选择的频带宽的信号;
表(13),其规定发送信号的各频带宽与从所述调制电路(11)输出的信号的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控制电路(15),其参照所述(13)表来选定与所述被选择的发送信号的频带宽对应的从所述调制电路(11)输出的信号的强度,从而指示所述调制电路(11),使输出的调制信号强度成为所述选定的强度;和
AGC放大器(5),其将所述信号处理电路(12)的输出放大至基准强度,
在所述表(13)中具有如下的对应关系,即发送信号的频带宽越宽,从所述调制电路(11)输出的信号的强度越小。
2.一种无线发送装置,其可以改变发送信号的调制方式,该无线发送装置(51)包括:
调制电路(21),其以从多个调制方式中选择的调制方式调制发送信号,来生成调制信号;
信号处理电路(12),其接收所述调制电路(21)的输出,进行放大、滤波和混频;
表(23),其规定发送信号的各调制方式与从所述调制电路(21)输出的信号的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控制电路(22),其参照所述表(23)来选定与所述被选择的调制方式对应的从所述调制电路(21)输出的信号的强度,从而指示所述调制电路(21),使输出的调制信号的强度成为所述选定的强度;和
AGC放大器(5),其将所述信号处理电路(12)的输出放大至基准强度。
CNB2006100683742A 2005-03-30 2006-03-30 发送信号的频带宽度或调制方式可变的无线发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202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97843A JP4441429B2 (ja) 2005-03-30 2005-03-30 無線送信装置
JP2005097843 2005-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1943A true CN1841943A (zh) 2006-10-04
CN100512026C CN100512026C (zh) 2009-07-08

Family

ID=37030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6837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2026C (zh) 2005-03-30 2006-03-30 发送信号的频带宽度或调制方式可变的无线发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222103A1 (zh)
JP (1) JP4441429B2 (zh)
CN (1) CN100512026C (zh)
TW (1) TWI31635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0103B (zh) * 2008-06-04 2012-11-14 索尼株式会社 数字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CN103199883A (zh) * 2013-02-26 2013-07-10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仑科学艺术实验中心 嵌入式搜救海图仪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48374A (zh) * 2013-02-26 2013-08-14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仑科学艺术实验中心 求救信号发射模块及其编码方法
CN103259550A (zh) * 2013-02-26 2013-08-2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仑科学艺术实验中心 求救信号接收模块及其译码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57043B2 (ja) * 2008-12-15 2013-08-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近距離無線通信回路の通信モード切り替え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470038B (sv) * 1992-11-13 1993-10-25 Televerket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dynamisk allokering av multipla bärvågskanaler för multipelaccess genom frekvensmultiplexering
JP2856250B2 (ja) * 1997-06-27 1999-02-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コード多重通信方式における増幅部利得補償装置
JP3360044B2 (ja) * 1999-07-28 2002-12-24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基地局送信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cdma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6674796B1 (en) * 2000-02-14 2004-01-06 Harmonic, Inc. Statistical multiplexed video encoding for diverse video formats
KR100400922B1 (ko) * 2001-07-21 2003-10-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필터의 첨예도 자동 조절 회로 및 방법
US7120401B2 (en) * 2001-10-12 2006-10-10 Kyocera Wireless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tter output lev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20030078011A1 (en) * 2001-10-18 2003-04-24 Integrated Programmable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for integrating a plurality of radio systems in a unified transceiver structure and the device of the same
CA2504687C (en) * 2002-11-04 2008-08-1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ulating the transmitted power in multi-ra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4196380B2 (ja) * 2003-12-15 2008-12-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受信装置
DE602005000685T2 (de) * 2004-01-21 2008-01-24 Nec Corp. 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Sendeleistungsregelung, Computerprogramm für Sendeleistungsregelungseinrichtung und Funksender
US7433708B2 (en) * 2004-02-04 2008-10-07 Nokia Corporation Variable bandwidth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21543B2 (en) * 2004-12-08 2013-12-31 Imagine Communications Ltd. Distributed 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of multi-media
US7400865B2 (en) * 2005-02-09 2008-07-15 Nokia Corporation Variable bandwidth envelope modulator for use with envelope elimination and restoration transmitter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I20055284A0 (fi) * 2005-06-03 2005-06-03 Nokia Corp Vastaanotin, lähetin ja vaihtuvan kaistanleveyden lähetysmenetelmä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0103B (zh) * 2008-06-04 2012-11-14 索尼株式会社 数字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CN103199883A (zh) * 2013-02-26 2013-07-10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仑科学艺术实验中心 嵌入式搜救海图仪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48374A (zh) * 2013-02-26 2013-08-14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仑科学艺术实验中心 求救信号发射模块及其编码方法
CN103259550A (zh) * 2013-02-26 2013-08-2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仑科学艺术实验中心 求救信号接收模块及其译码方法
CN103199883B (zh) * 2013-02-26 2015-05-13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仑科学艺术实验中心 嵌入式搜救海图仪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59550B (zh) * 2013-02-26 2015-07-08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仑科学艺术实验中心 求救信号接收模块及其译码方法
CN103248374B (zh) * 2013-02-26 2015-07-08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仑科学艺术实验中心 求救信号发射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04047A (en) 2007-01-16
JP4441429B2 (ja) 2010-03-31
CN100512026C (zh) 2009-07-08
JP2006279705A (ja) 2006-10-12
TWI316356B (en) 2009-10-21
US20060222103A1 (en) 200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3080C (zh) 负载包络跟随放大器系统
CN1951020A (zh) 特别是在高频接收机中的信号处理方法以及信号调节电路
CN1075914C (zh) 编码多路复用无线装置
CN1237748C (zh) 峰值限幅器和多载波放大装置
CN1094302C (zh) 无线电接收机和无线电接收机中的信号放大方法
CN1293493A (zh)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和具有该电路的接收机
CN1190904C (zh) 直接转换接收机
CN1864325A (zh) 发送装置、发送输出控制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
CN1706109A (zh) 直接转换多载波处理器的系统及方法
CN1841943A (zh) 发送信号的频带宽或调制方式可变的无线发送装置
CN1173101A (zh) 双模蜂窝电话系统
CN1606375A (zh) 用于支持多模式的移动通信终端
CN1943121A (zh) 发送装置及无线通信设备
CN1617456A (zh) 高频信号接收装置及半导体集成电路
CN1797961A (zh) 无线电发射机和发射功率调整方法
CN1645755A (zh) 发射功率控制设备及其方法、计算机程序及无线电发射器
CN1171421C (zh) 直接变换接收机
CN1661908A (zh) 调整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的方法及系统
CN1792040A (zh) 自动增益控制装置
CN1619949A (zh) 放大器、以及使用该放大器的发射器和通讯装置
CN1551488A (zh) 通信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223114C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中的发射功率控制的方法
CN1223160C (zh) 具自动增益控制机动射频接收器的接收器电路
CN1496014A (zh) 接收装置与增益控制方法
CN1773871A (zh) 用于数字多媒体广播的零中频调谐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YOTO CERAM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O ELECTR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8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821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KYOCERA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Japan Osaka

Patentee before: Sanyo Electric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