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5670A - 针织服装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针织服装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05670A
CN1605670A CN 200410083576 CN200410083576A CN1605670A CN 1605670 A CN1605670 A CN 1605670A CN 200410083576 CN200410083576 CN 200410083576 CN 200410083576 A CN200410083576 A CN 200410083576A CN 1605670 A CN1605670 A CN 1605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coil
knitting
bar
shou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835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2872C (zh
Inventor
H·施密德特
T·农嫩马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lmeyerstol R & D Co ltd
H Stoll & CoKg GmbH
H Stoll GmbH and Co KG
Karl Mayer R&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H Stoll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 Stoll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H Stoll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605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5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287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287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平机上生产作为圆筒形针织品的针织服装的方法,该平机配有至少两个相对置的针床,其中,为了生产肩部(C,C’)须完成以下步骤:在对于圆筒形针织品的已被置于第一针床上的部分(2)的肩部(C)中,在部分(2)的总宽度上成形线圈横列;在为了圆筒形针织品的已被置于第二针床上的部分(2’)的肩部(C’)中成形出线圈横列,其线圈少于在部分(2’)的总宽度上的线圈;在最后一个针织横列之后,将第一针床上的部分(2)的线圈移圈到带有第二针织部分(2’)的线圈的第二针床的织针上,并将两个部分(2,2’)的线圈连接起来。

Description

针织服装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服装的生产方法,它作为圆筒式针织品,带有特定的肩部构形,以所谓的“法兰西肩(Franzsische Schulter)”而知名。这种肩部的特征在于:服装的前侧和背部之间的连接不是在肩部的中央,而是延伸在背部的上部。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圆筒式针织品的这种肩部解决方案,在DE 19704666 A1中提出一种方法,其中法,服装的前侧和背部都按已知方式共同地作为筒状针织物进行针织直到肩部的起始。在肩部,然后仅仅首先对上述两个部分之一,例如对前侧肩部加以如此成形,使得它经过服装的肩的中心延伸出去。在为第一个部分完成肩部之后,才适时在形成领口的情况下也为第二个部分形成肩部。然后,实现两个部分的肩部的连接,为此,在边缘处开始,将一个部分的线圈移圈到带有另一个部分的线圈的织针上,并利用这些织针在每次移圈过程之后形成线圈。
对圆筒式针织品,在前后针床上形成针织物—这时也就是针织服装的前侧和背部,这些针织物在边缘上彼此连接起来。两个针织物由针织机的牵拉装置按一个单一针织物幅的同样方式予以夹住。因此几乎不可能出现下述情况:对在前针床上形成的线圈横列在后针床上于一段较长时间周期内没有形成线圈的情况下,会有一种有针对性的牵拉力发生作用。牵拉装置的受限制的作用就必须通过握持沉降片和退圈器的作用来加以补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圆筒式针织品的肩部的成形的方法,利用此方法可以在肩部中心的外面实现躯干部分的前侧与背部的连接,而且借此可避免上面所述及的那些缺点。
上述任务是利用一种针织服装的生产方法加以解决的,该针织服装作为圆筒式针织品在一个配有至少两个彼此相对置的针床的平机上成形,其中,为了生产出圆筒式针织品的肩部,须完成以下步骤:
—在对于已置于第一针床上的圆筒式针织品的那一部分的肩部中,在该部分的总宽度上形成线圈横列;
—在对于已置于第二针床上的圆筒式针织品的那一部分的肩部中,形成线圈横列,其线圈数少于上述那个部分总宽度上的线圈数,
—在最后一个针织横列之后,将第一针床上的那个部分的线圈移圈到第二针床的织针上以配结第二针织物部分的线圈,并将两个部分的线圈连接起来。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继续为该服装的前侧分和后侧分在肩部形成线圈横列。在这里也不会出现以前就现有技术所介绍的那一种尚未确定的针织品牵拉的缺点。肩部准线从肩部中心移位到服装的后侧或前侧的上区,在这里仅通过以下过程发生:对一部分总是在针织品的总宽度上形成线圈,与此同时对另一部分则减少肩部上的线圈数目。其中,可取的是,可将第二针床上针织品部分的线圈横列的线圈数目从针织品边缘开始加以递减,使得在连接两个针织品部分在肩部的线圈之后,在第二部分的上区产生一个斜的从领口伸延到袖子的连接线。在第二针床上的针织品部分的肩部中线圈横列线圈数目的减少可线性地、梯级式地或者按其它任何方式在肩部的高度上加以实施。从而在肩部的两个针织品部分之间产生一条直的、梯级式的或弧形的连接线。
优选的是可以对肩部中的两个针织品部分形成相等数目的线圈横列。这样可以避免按现有技术所介绍的那种问题,就是在只为两个针织品部分中之一形成线圈横列时降低了针织品牵拉机的效率问题。
在将第一针床上的针织品部分的线圈移圈到第二针床上时,这种移圈最好能从外边的针织品边缘上的线圈开始。线圈的连接可以按已知方法利用缝合技术加以实现。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在将第一针床上的针织品部分的线圈每次移圈到第二针床上之后,至少利用那些在其上已转移了线圈的织针以形成两个针织品部分之间用于凸显连接线所需的线圈。另外还可以利用与已被移圈的线圈所占据的织针相邻的织针成形这样的线圈,这些线圈然后依针织品中心方向加以移圈,使得它们准确地沿着两个针织品部分的连接线伸延。
若要生产出一种带袖子的服装,则可在服装的肩部,利用一种移圈技术,仅在第一针床上的针织品部分的肩部移入袖子线圈。在两个针织品部分用的肩部完成之后,就只需连接两个针织品部分的线圈。两个袖子就完全被移入了。
在对两个针织品部分的肩部进行针织时,当然还可在这两个针织部分的居中区成形出领口如圆形领口或V形领口。然后也可以在领口上织出任意的领子如立领或翻领。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按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所生产的针织品。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提出的方法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1b依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生产的针织套衫的前侧和后侧,
图2图1所示针织套衫的前侧和后侧的肩部视图,在针织成形平机上织成时两个部分沿机器纵轴线有一虚构的拆开线,
图3图1所示针织套衫的左肩部视图,沿视向Z,
图4a-4c与图3相应的图,带有套衫前侧和后侧之间的连接线变型,
图5.1-5.11生产图1所示针织套衫的肩部所用针织方法成形的线圈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1b表示一件针织套衫1,从其前侧和后侧观看。在图1a中所示的前侧上,可看出的是:躯干部分的前侧2,袖子前侧3、4,领子前侧5。在图1b中示出的有:躯干部分的后侧2’,袖子后侧3’、4’,领子后侧5’。前侧2、3、4、5是在针织成形平机的前针床上织成的,后侧2’、3’、4’、5’是在针织成形平机的后针床上织成的。其中,在图1a中所示的高度区段A中,前侧和后侧2、2’和袖子前侧和后侧3、3’;4、4’是作为圆筒形针织物用分开的导纱器彼此平行地在针织成形平机上织成的。在达到肩挡之后,在区段B中,可用现有技术的任一方法将袖子3、3’;4,4’同躯干部分2、2’连接起来。然后利用一个共同的导纱器成形出用于相关联的圆筒形针织物的线圈,一直达到肩部C或C’的起始。在肩部C、C’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成形出用于躯干部分的前侧和后侧2、2’的针织横列,而前侧2和后侧2’则沿着连接线6、7彼此连接起来,其中,连接线6、7并不是在套衫1的肩部中心伸延、而是在后侧2’的上区伸延。随后,再按照现有技术的一种方法在区段D织出立领5、5’。
图2表示图1a、1b中所示针织套衫1的肩部C、C’的成形过程。为了更好地表明针织流程起见,在这里特地将作为一个共同的圆筒形针织物的躯干和袖子的前侧2、3、4在平面图中加以拆开地表示在图上未能进一步绘示出的针织成形平机的中纵轴线M两侧。从用于肩部C、C’的第一个针织横列之后,不再为袖子3、3’;4、4’成形线圈。对于躯干部分的前侧2,在区段C中,在躯干部分2所具有的至肩部C的起始的总宽度上成形出针织横列。与此同时,通过移圈技术,将右袖子和左袖子的前侧和后侧3、3’;4、4’的所有线圈依箭头T1、T2方向同躯干部分的前侧2连接起来。其中,首先将袖子前侧3、4的线圈移进去然后才将袖子后侧3’、4’的线圈移进去。
与之相反,在后侧2’的肩部C’中则不是在后侧2’的总宽度上形成线圈。更确切地说是利用一种网眼编织技术不断减小形成线圈的织针数目,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是直线性的和与针织件纵轴线X对称的。所有的织针当然都是配有线圈的。靠外的织针只是不再参与线圈形成过程。
通过在各针织横列中形成线圈的织针的数目的变化,在躯干部分的后侧2’上出现轮廓线条2”、2。上述轮廓线条2”、2又决定图1b中所示的处于套衫1的躯干部分的前侧2和后侧2’之间的连接线6、7的位置和走向。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出现一个所谓的“法兰西式肩”,其中,前侧和后侧2、2’之间的连接线不是延伸在肩部中央,而是延伸在后侧2’的上部。依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在区段C、C’中对前侧2和后侧2’形成同样多的线圈。肩部中前后两侧2、2’的连接是通过将前侧2的线圈移圈到对置的织针上实现的,这些织针被后侧2’的线圈占有。这一情形在图2中以箭头T3、T4表示。
图3表示图1所示套衫1的左肩部的俯视图。其中,虚线Y表示套衫的肩部中央。在这里可清楚看出:前侧2和后侧2’之间的连接线7不是延伸在肩部中央Y上,而是斜着从领子5、5’向袖子4、4’延伸到后侧2’中。连接线7终止在袖子后侧4’至躯干部分后侧2’中的移入线4”。
以8,9表示附加的线圈纵行,这些线圈纵行在光学上加强连接线的轮廓,它们平行于连接线17同样从袖子侧面4、4’的移入线4”一直延伸到领子5、5’的左侧。
图4a-4c表示图3所示连接线7的另一些设计,其它方面可以与图3所示类似。图4a中所示的连接线7’是梯级形的,它是由于断续地减少躯干部分的后侧2’中的织针数目而产生的。在肩部C中,前侧2是采用如图2所示的相同方式形成的。
图4b中示出躯干部分的前侧和后侧2、2’之间的连接线7”的弧形走向。图4c表明:前侧和后侧2、2’之间的连接线7即使在前侧2的区域中也可以变向延伸。为此,前侧2的区段C必须通过网眼编织技术来获得所希望的轮廓,与此同时,在后侧2’上,要在肩部C’中针织物2’的总宽度上形成线圈。
图5.1-图5.11以线圈分布图的形式表示图1所示针织套衫1的肩部中C、C”的成形。针织横列R1-R32涉及到为形成躯干部分的前侧和后侧2、2’的线圈横列的针织过程,以及左右袖子同躯干部分的前侧2的连接。在针织横列R33-R40中表示了为连接躯干部分的前侧和后侧2、2’的针织过程及轮廓线圈的成形。在所有的针织横列中,前针床均用V表示,后针床均用H表示。在两个针床V、H上的织针分配如下:只是每隔一个织针被线圈占据。每个承载线圈的织针此外还对置着一个空的织针。
按所示的实施例,采用了具有三个成圈系统的针织机,其中每个成圈系统都能将织针置于任一位置。当然本方法也可用具有更少的成圈系统的针织机来实施。不过为此必须执行更多的滑架运动。此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导纱器由成圈系统带动。因此所有的位置上都需要导纱器的校正运动,这些校正运动只有当采用配有为导纱器用的单独的针织机时才能免去。
针织横列R0表示图1所示针织套衫1的区段B中的最后一个针织横列。在前针床上V上,织针A-D已成形出用于袖子的前侧3的线圈;织针E-O已成形出用于躯干部分的前侧2的线圈;织针P-S已成形出用于第二个袖子的前侧4的线圈。在后针床上,织针a-d已织出用于右袖子的后侧3’的线圈;织针e-o已织出用于躯干部分的后侧2’的线圈;织针P-S已织出用于左袖子的后侧4’的线圈。
针织横列R1是区段C、C’的起始针织横列。前针床V的织针A-D;P-S和后针床H的织针a-d;p-s迄今已为袖子成形出线圈,现在就不再参与针织过程了。在这些织针上留着袖子的最后的线圈。然后沿着从右至左的针织方向,利用第一个成圈系统和导纱器5,以后针床H的织针h-o成形出用于躯干部分的后侧2’的线圈。其中,用网眼编织技术成形后侧2’。这意味着:所有的织针都承载着线圈,但并不是所有的织针都参与线圈成形。所以在针织横列R1中,不再有线圈以织针e-g加以成形。如特别可从图3中看出的,织针的数目随着不断增大的针织物高度而不断减少。
在针织横列R2中,利用第二个成圈系统和导纱器4,沿同一个针织方向,以织针H-O成形出用于躯干部分的前侧2的线圈。前侧2在区段C的总高度上以同一数目的织针加以成形。在针织横列R2中,之所以不以织针E-G成形线圈,乃是因为导纱器5为了另一针织过程尚在途中。
上述导纱器5在针织横列R3中,沿滑架移动方向,从左向右如同导纱器4一样,利用第二个和第三个成圈系统被移入到它们的针织区。其中,导纱器5被移动到如此程度,使得它在织针G后的喂纱过程中不妨碍导纱器4。
在针织横列R4中,于是利用导纱器4,在前针床V的织针E-G上,成形出其余的线圈。
在针织横列R5中,再利用第二个成圈系统向左至织针h旁为导纱器5进行一次校正运动,使得该导纱器在下一个针织横列中能可靠地向该织针喂纱。
在针织横列R6中,沿着同一个滑架运动方向,利用第三个成圈系统将袖子线圈P-S移圈到彼此对置的空的织针P’-S’上。
然后在织针横列R7中,后针床H从其初始位置向左横移两个针距。于是沿滑架运动方向从左向右,利用第一个成圈系统将织针P’-S’的线圈移圈到前针床V的织针O-R上。
在针织横列R8中,后针床再被置于其初始位置上,成圈系统移到左边的针织物侧,先于在针织横列R9中依针织方向从左向右利用第一个成圈系统和导纱器5,以织针h-I为躯干部分的后侧2’成形出线圈。此时,织针h-I处于远离后侧2’的边缘的位置。
在针织横列R10中,利用第二个成圈系统和导纱器4,同样沿针织方向,从左向右,以前针床V的织针E-K为肩部C中的前侧2成形出线圈。在织针O上有两个线圈,即前侧2的最外一个线圈和由左袖子的边缘织针P所移入的袖子线圈。
在针织横列R11中,再为导纱器5和4执行校正运动。其中,将导纱器5如此移动,使得它不妨碍通过导纱器4从织针L起的喂纱。
然后在织针横列R12中,利用前针床V的其余织针L-O为前侧2实施线圈的成形。
在针织横列R13中,导纱器5随第十一个成圈系统再次沿滑架方向从左向右地如此程度往右移动到织针i旁,使得它在下一个针织横列中能够安全向该织针喂纱。
在针织横列R14中,然后将袖子线圈从前针床V的织针A-D移圈到对置的空织针a’-d’上。
在针织横列R15中,然后使后针床向右横移两个针距,并将线圈从织针a’-d’移圈到前针床V的织针B-E上。
在针织横列6中,然后将后针床H再向左横移一个针距。将后针床H的织针a的线圈移圈到前针床V的织针A上。该线圈是右袖子的后侧的一个线圈,它现在已被转移到右袖子的前侧的针床上。这样便得出一个相同形式的移圈过程,其中过程,袖子的所有线圈都与躯干部分的前侧相连。
在针织横列R17中,再将后针床H置于其初始位置上。然后利用第一个成圈系统和导纱器5,以织针i-I为躯干部分的后侧2’成形线圈。
在针织横列R18中,利用第二个成圈系统和导纱器4,依针织方向从右向左,在织针I-O上,在前针床V的织针上,为躯干E上留有两个线圈,即躯干部分的前侧的最外一个线圈和移入右袖子的那个线圈。
在针织横列R19中,沿滑架运动方向从左向右,利用第二个和第三个成圈系统,将导纱器4、5推移到它们的针织区中。
随后在针织横列R20中,利用织针E-H,为躯干部分的前侧2成形出其余的线圈。
在针织横列R21中,依滑架运动方向,从右向左,利用第二个成圈系统,导纱器5朝左移至织针i旁,使得它在下一个针织横列中能可靠地向该织针喂纱。
在针织横列R22中,然后依同一个滑架运动方向,利用第三个成圈系统,将尚未移入到躯干部分上的织针P、Q、R的前袖子线圈移圈到后针床H的织针P’、Q’、r’上。
然后在针织横列R23中,让后针床H向左横移两个织针位置,并让已转移的线圈回移到前针床上的织针O、P、Q中。
在针织横列R24中,使后针床H向右回移一个织针位置,使后针床H的线圈S移圈到前针床V的织针R上。织针S的线圈是袖子后侧的一个袖子线圈。这样就产生一个相同形式的移圈过程,其中,袖子的所有线圈都与躯干部分的前侧2相连。
在针织横列R25中,再将后针床H置于其初始位置中。依滑架运动方向,从左向右,利用第一个成圈系统和导纱器5,为躯干部分的后侧2’成形出另一个经过织针i、j、k延伸的短的线圈横列。
然后,在针织横列R26中,依滑架运动方向,从左向右,利用第二个成圈系统和导纱器4,以前针床V的织针E-J为躯干部分的前侧2成形出线圈。在前针床V的织针O上留有两个线圈,即除了躯干部分线圈之外还有那个相应的已转入的左袖子线圈。
在针织横列R27中,再移动导纱器,特别使得导纱器5现在不妨碍在前针床V上其它线圈的成形,从而在针织横列R28中也可利用前针床V的织针K-O为躯干部分的前侧2成形出线圈。
在针织横列R29中,利用第二个成圈系统,使导纱器5朝右移至织针K旁,使得它在继后的针织过程中能可靠地给该织针喂纱。
可以首先在针织横列R30中,将右袖子的前侧的线圈从织针A-D移圈到后针床H的对置的织针a’-d’上;然后在针织横列R31中,使后针床H向右横移两个织针位置,并使刚才转移的线圈回移到前针床V的对置的织针B-E上。
在针织横列R32中,现在再将后针床置于其初始位置,并使成圈系统都移到右边的针织物侧。
在针织横列R1-R32的针织循环中,有四个针织横列是为肩部(c,c’)中躯干部分的前侧和后侧而成形的。从两个袖子各自有两个线圈与躯干部分的前侧相连。这一针织循环重复进行,直到为区段c、c’成形出所需的线圈横列,而且袖子的所有线圈均与躯干部分的前侧2相连。
肩部中躯干部分的前侧2和后侧2’的连接是通过处于前针床V上的躯干部分的前侧2的线圈移圈到后针床H的对置的承载着线圈的织针上加以实现的,这些织针业已成形出躯干部分的后侧2’。线圈的移圈在侧向的针织物边缘开始,至少用一个织针。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总同时转移两个线圈,如在针织横列R33中所示。为此,首先使后针床向右横移一个织针位置。
在针织横列R34中,再将后针床H置于其初始位置上。依针织方向从左向右,第二个成圈系统同导纱器3和织针b-e一起成形线圈。利用这些线圈便可凸显出右肩部中躯干部分的前侧和后侧的连接线轮廓。成形线圈的织针越多,则上述轮廓区就越宽。凸显上述轮廓的织针的最低数目,是根据由前针床的织针将线圈转移其上的织针的数目来决定的。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也就是两个织针。
在针织横列R35中,依针织方向从右向左,利用第二个成圈系统和导纱器3,以织针b-e成形出轮廓线圈的另一横列。
然后在针织横列R36中,依同一针织方向,利用第三个成圈系统和导纱器4,以左肩部中的织针o-r成形出一个轮廓线圈横列。
在针织横列R37中,利用同样的织针再次成形出轮廓线圈。
在针织横列R38中,利用第三个成圈系统,将织针b-e和o-r的线圈,也就是后针床H的轮廓线圈移圈到与之相对置的前针床V的织针A’-D’和N’-Q’上。
然后在针织横列R39中使后针床H向左横移两个针距。依滑架运动方向,从右向左,利用第二个成圈系统,将前针床V的织针A’-D’的线圈移圈到相对置的后针床H的织针d-g上。其中,用来转移线圈的织针的数目乘以织针间距便得出针床的横移行程。
在针织横列R40中,然后使后针床向右横移总共八个针距,将前针床V的织针N’-Q’的线圈移圈到相对置的后针床H的织针m-p上。
重复针织循环R33-R40,直到在左右肩部上的躯干部分的前侧和后侧彼此连接好为止。

Claims (10)

1.用于在平机上生产作为圆筒形针织品的针织服装的方法,该平机配有至少两个相对置的针床(V,H),其中,为了生产圆筒形针织品(1)的肩部(C,C’)须完成以下步骤:
--在对于圆筒形针织品(1)已被置于第一针床(V)上的部分(2)的肩部(C)中,在该部分(2)的总宽度上成形出线圈横列,
--在对于圆筒形针织品(1)已被置于第二针床(H)的部分(2’)的肩部(C’)中,成形出其所具线圈少于在该部分(2’)的总宽度上已有线圈的线圈横列,
--在最后一个针织横列之后,将第一针床上的部分(2)的线圈移圈到带有第二部分(2’)的线圈的第二针床(H)的织针上,并将两个部分(2,2’)的线圈连接起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肩部(C,C’)中的两个部分(2,2’)成形出相等数目的线圈横列。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第一针床(V)的部分(2)的线圈移圈到第二针床(H)上时,移圈过程以靠外针织物边缘上的线圈开始。
4.按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部分(2,2’)的最后一个针织横列利用缝合技术彼此连接起来。
5.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次将第一针床(V)的部分(2)的线圈移圈到第二针床(H)上之后,至少利用在其上转移了线圈的那些织针成形出用于凸显两个部分(2,2’)之间的连接线(6,7)的线圈。
6.按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针床(H)上的部分(2’)的线圈横列上的线圈数目从针织物边缘起逐渐减少。
7.按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针床(H)上的部分(2’)的肩部(C’)中的线圈横列方面,线圈数目呈线性地、梯级地或按任一其它方式地在肩部(C’)的高度上逐渐减少。
8.按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带有袖子(3、3’;4、4’)的衣服,在服装(1)的肩部(C、C’)中,袖子线圈只在第一针床(V)上的部分的肩部(C)中利用移圈技术移进去。
9.按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两个针织物部分(2,2’)的肩部(C,C’)进行针织的过程中,在所述部分(2,2’)的居中区成形出领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生产的针织品。
CNB2004100835765A 2003-10-06 2004-10-08 针织服装的生产方法以及生产的针织服装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8287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3022392.9 2003-10-06
EP20030022392 EP1522616B1 (de) 2003-10-06 2003-10-06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estrickten Kleidungsstüc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5670A true CN1605670A (zh) 2005-04-13
CN100482872C CN100482872C (zh) 2009-04-29

Family

ID=34306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35765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82872C (zh) 2003-10-06 2004-10-08 针织服装的生产方法以及生产的针织服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1522616B1 (zh)
CN (1) CN100482872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1615A (zh) * 2010-03-20 2011-09-21 H.斯托尔两合公司 圆筒形成品针织物制造方法
CN102418226A (zh) * 2010-09-18 2012-04-18 H.斯托尔两合公司 用于制造圆筒形针织物的方法
CN103628238A (zh) * 2013-12-04 2014-03-12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鞋面花型的编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02006004124D1 (de) * 2006-04-04 2009-08-13 Stoll H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Stricken eines Kleidungsstücks
WO2011004694A1 (ja) * 2009-07-09 2011-01-13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袖と身頃を有するニットウェア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
CN112176517B (zh) * 2020-09-30 2021-11-30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横机全成型服装编织效率的编织方法
CN112609308B (zh) * 2020-12-15 2022-06-14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全成型插肩服装sp领型结构的编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5258B2 (ja) 1990-07-17 1995-07-12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地の端部処理方法
US5826445A (en) 1996-02-09 1998-10-27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Knitting method on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and a knit fabric thus produced
DE60044195D1 (de) 1999-07-13 2010-05-27 Shima Seiki Mfg Verfahren zum nähen von einem saum mit ausgezeichneter dehnbarkeit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1615A (zh) * 2010-03-20 2011-09-21 H.斯托尔两合公司 圆筒形成品针织物制造方法
CN102191615B (zh) * 2010-03-20 2013-11-06 H.斯托尔两合公司 圆筒形成品针织物制造方法
CN102418226A (zh) * 2010-09-18 2012-04-18 H.斯托尔两合公司 用于制造圆筒形针织物的方法
CN102418226B (zh) * 2010-09-18 2015-08-26 H.斯托尔两合公司 用于制造圆筒形针织物的方法
CN103628238A (zh) * 2013-12-04 2014-03-12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鞋面花型的编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22616A1 (de) 2005-04-13
CN100482872C (zh) 2009-04-29
EP1522616B1 (de) 2013-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518C (zh) 具有2×1罗纹线圈组织的筒状针织物的针织方法
US6151922A (en) Method of knitting inlaid fabric and inlaid fabric knitted by the method
CN1529776A (zh) 嵌花图案针织物的针织方法及其针织程序生成装置
CN1526039A (zh) 针织衣类编织方法
CN1029019C (zh) 筒状织品连续编织法及用该法编成的端部呈连结状之筒状织品
US4100766A (en) Flat knitting machine having four opposed needle beds
CN1396967A (zh) 用横机形成的针织物的领口的针织方法及该针织物
CN101307527B (zh) 多层衬纬机织针织复合结构及其编织方法和纱线喂入装置
US6658899B2 (en) Method of knitting neck of knit wear by weft knitting machine and the knit wear
EP2366820B1 (en) Knitting method of V-neck peak and knitwear having V-neck
US6318131B1 (en) Method of knitting 3-d shape knit fabric
CN101068963A (zh) 用横机编织的针织衣物及其编织方法
CN1255594C (zh) 具有分支部的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以及分支部的形成方法
CN1605670A (zh) 针织服装的生产方法
US6581417B2 (en) Knit wear knitting method
CN201395677Y (zh) 一种机织针织复合结构及其专用横机纱线喂入装置
KR101484989B1 (ko) 통 모양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및 통 모양 편성포
Hong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3D shaped knitted fabrics for technical purposes on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CN1514896A (zh) 使用横编机的编织方法和编织程序
CN101029427A (zh) 生产带花纹的针织物的方法
CN100406628C (zh) 双轴向增强纬编间隔针织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KR101356440B1 (ko) 브이-넥 포인트를 구비하는 칼라를 부착한 니트웨어의 편성방법 및 편성포
CN1296542C (zh) 罗纹针织部分的制造方法及其织物
CN1143909C (zh) 针织类衣服的针织方法
JPH0737699B2 (ja) 厚手の伸縮性の少ないしっかりした編地の編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eutlingen

Patentee after: H. Stoll AG & Co. KG

Address before: Reutlingen

Patentee before: H. STOLL GmbH & Co.KG

Address after: Reutlingen

Patentee after: H. STOLL GmbH & Co.KG

Address before: Reutlingen

Patentee before: H. Stoll GmbH & Co.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Obertschau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Carlmeyerstol R & D Co.,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 Obertshausen

Patentee before: Karmeier R & 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8

Address after: German Obertshausen

Patentee after: Karmeier R & D Co.,Ltd.

Address before: Reutlingen

Patentee before: H. Stoll AG & Co. K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