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1544A - 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91544A
CN1591544A CNA2004100794290A CN200410079429A CN1591544A CN 1591544 A CN1591544 A CN 1591544A CN A2004100794290 A CNA2004100794290 A CN A2004100794290A CN 200410079429 A CN200410079429 A CN 200410079429A CN 1591544 A CN1591544 A CN 1591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voltage
discharge
space
plasma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794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5431C (zh
Inventor
郑宇埈
金镇成
姜京湖
蔡升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91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1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543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543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 G09G3/29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for reset discharge, priming discharge or erase discharge occurring in a phase other than addressing
    • G09G3/2927Details of initialis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6Driving circuits for producing the waveforms applied to the driv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6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 G09G2310/066Waveforms comprising a gent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portion, e.g. ramp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28Increasing the driving margin in plasma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52Improving the response spe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Gas Discharge Display Tubes (AREA)

Abstract

公开的是一个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复位波形。在复位间隔,快速地施加一个上升或下降的电压来产生一个剧烈的放电。然后浮动电极来降低放电期间施加在放电空间的电压,使放电自发地淬灭,从而精确地控制壁电荷。

Description

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本申请以2003年5月14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2003-30652为基础,该申请的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及其驱动方法。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于PDP的复位波形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平板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LCD)、场致发射平板显示器(FED)、PDP等正在积极地发展着。和其它平板显示器相比,PDP一般来说有较高的亮度、较高的发光效率和较宽的视角。因此,例如与常用的阴极射线管(CRT)相比,PDP更利于制造40英寸或更大型的显示器。
PDP是利用气体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来显示字符或图像的一种平板显示器,根据其尺寸,它包括以矩阵模式排列的几十到几百万的像素。根据PDP的放电单元结构和施加的驱动电压的波形,可将PDP分为直流(DC)型和交流(AC)型。
DC型PDP的电极暴露于放电空间,当施加电压时,直流电流(DC)可以流过放电空间,因此,DC型PDP一般需要一个电阻来限制所述电流。相反地,AC型PDP具有覆盖有电介质层的电极,所述介质层形成一个电容元件来限制电流并保护电极在放电期间不受离子的碰撞。因此,和DC型PDP相比,AC型PDP有较长的寿命。
图1是一个AC型PDP的局部透视图。图1示出了:第一玻璃基板1,平行的扫描电极4和维持电极5,电介质层2和保护层3。在第二玻璃基板6上,设有数个为一绝缘层7所覆盖的寻址电极8。障壁条(barrier rib)9形成在绝缘层7上并与寻址电极8平行,且插入寻址电极8之间。绝缘层7的表面和障壁条9的两边形成有荧光材料10。第一和第二玻璃基板1和2相对放置,在二者之间形成放电空间11,以使得扫描电极4和维持电极5的方向与寻址电极8正交。在寻址电极8和一对扫描电极4和维持电极5之间的交叉处的放电空间形成放电单元12。
图2表示PDP中的电极分布。
参考图2,PDP有一个由m×n个放电单元组成的像素矩阵。在该PDP中,寻址电极A1-Am排列为列,扫描电极(Y电极)Y1-Yn和维持电极X1-Xn交替地排成n行。图2中所示的放电单元12与图1中的放电单元12相对应。
根据一般的PDP驱动方法,一个帧被分为许多子场,每个子场由一个复位间隔、一个寻址间隔和一个维持间隔构成。
在复位(初始)间隔,来自于上一个维持间隔的壁电荷的状态被擦除,并为稳定地执行下一次寻址放电壁电荷被设置。一般来说,复位间隔是为其后的寻址间隔期间的寻址操作准备壁电荷的最佳状态。
寻址间隔选择接通单元和关断单元并在接通单元(即寻址单元)累积壁电荷。维持间隔执行放电从而在寻址单元显示一个图像。
常用驱动方法的复位间隔包括施加一个斜坡波形(ramp waveform),如US5,745,086中公开的。在常用的驱动方法中,一个缓慢上升或下降的斜坡波形被施加在Y电极,以控制复位间隔期间每一个电极的壁电荷。然而,壁电荷的精确控制极大地依赖于所施加的斜坡波形的斜坡坡度。因此,为了精确地控制壁电荷,一般来说,需要长时间用于初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在短时间内实施初始化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本发明单独地提供了一种驱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方法,该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由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限定的第一空间,通过施加一个电压至第一电极来使第一空间放电,并且在第一空间放电后,浮动第一电极。
本发明单独地提出一种驱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方法,该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由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限定的第一空间。在复位间隔期间,该方法涉及施加一个上升的电压至第一电极来使第一空间放电,在第一空间放电后浮动第一电极,施加一个下降的电压至第一电极来使第一空间放电,和在第一空间放电后浮动第一电极。
本发明单独地提供一种驱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方法,该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限定的第一空间。在复位间隔期间,该方法涉及在第一空间执行第一放电,以至少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一上形成的电介质上积累壁电荷,淬灭(quench)第一放电,在第一空间执行第二放电,以在形成于至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一上的电介质上积累壁电荷,淬灭第二放电。
本发明单独地提出一种驱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方法,该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由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限定的第一空间。在复位间隔期间,该方法涉及:在第一空间执行第一放电,以减少在至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一上形成的电介质上积累的壁电荷,淬灭第一放电,在第一空间执行第二放电,以减少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形成的电介质上积累的壁电荷,淬灭第二放电。
本发明单独地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由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限定的第一空间;和驱动电路,用于在复位间隔期间发送一驱动信号至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该驱动电路施加一个电压至第一电极以使第一空间放电,之后浮动第一电极。
本发明单独地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平行地形成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寻址电极;由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限定的第一空间;以及驱动电路,用于在复位间隔、寻址间隔和维持间隔期间,将驱动信号发送给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寻址电极。在复位间隔期间,驱动电路施加一个上升电压至第一电极以使第一空间放电,然后浮动第一电极。
本发明单独地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平行地形成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寻址电极;由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限定的第一空间;和驱动电路,用于在复位间隔、寻址间隔和维持间隔期间,将驱动信号发送给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寻址电极。在复位间隔期间,驱动电路施加一个下降电压至第一电极以使第一空间放电,然后浮动第一电极。
附图说明
在此引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所述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一个AC型PDP的局部透视图。
图2示出了PDP中电极的排列。
图3A显示了一个等离子显示单元的模型,其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
实施例的驱动方法。
图3B是与图3A的等价电路图。
图4、5和6显示了图3A所示的等离子体显示单元的图形,其示出了放电空间中的电荷、壁电荷和电压。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PDP的图形。
图8A和图8B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复位波形的图形。
图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电极电压、壁电压和放电电流。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实施驱动方法的概念图。
图11是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波形图。
图12A、12B和12C是图11的复位波形的详细的图形。
图13A和图13B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电极电压、壁电压和放电电流的图形。
具体实施方式
在接下来的详细描述中,仅仅描述和说明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将了解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作出多种显而易见的修改。相应地,附图和描述实质上是对发明作出举例说明,而不是加以限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方法包括:在复位间隔期间足够快地增加或减少施加的电压以产生剧烈的放电,然后在放电期间降低施加于放电空间内的电压从而导致放电的自淬灭(self-quenching),由此控制壁电荷。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利用电极的浮动状态,可以完成放电的自淬灭。
一个称作“放电延迟”的预定时间周期是施加电压后至放电空间放电的这个时间段。这个以施加电压开始以放电结束的过程将在下面给以描述。
当表现为电容负载的两个电极(两个X和Y电极和寻址电极)的至少一个耦合至一电源时,两电极被充电并且给放电空间(即两个电极之间)施加一电压。当电压施加至放电空间时,放电通过α和γ过程发生并且壁电荷积累在两电极的介质层上。积累的壁电荷降低施加到放电空间内部的电压。因为相当大数量的壁电荷积累了,随着壁电荷逐渐地使该放电淬灭,施加到放电空间的电压逐步减少。
在这一步骤中,可能发生下面的情形。
在第一种情形中,和现有技术中的复位方法相同,在基本上整个放电期间等离子体显示板的电极耦合到电源上。
随着放电的发生,壁电荷积累在形成于电极上的介质层上。然而,因为电源连续地提供电荷,电极电压基本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施加电压。从电源提供给电极的电荷数量几乎与通过放电积累的壁电荷数量相等,因此由壁电荷引起的放电空间的内部电压降是非常无关紧要的。因此,需要相当大数量的积累壁电荷来使放电淬灭。
在第二种情形中,在施加电压后电极被浮动并且电极与电源是电绝缘的,如本发明实施例所述。
随着放电的发生和壁电荷的积累,因为不存在从电源提供给电极的电荷,电极电压根据积累的壁电荷的数量而改变。积累的壁电荷的数量降低了放电空间的间隔电压,因此当只有少量的壁电荷时,放电淬灭。当一个预定的电压施加到电极上并且电源和板被置于一个开路(高阻抗)状态以浮动电极时,电极之间的电压由于壁电荷的积累导致的放电空间内部电压的减少而降低,从而少量的壁电荷使放电淬灭。相应地,与给电极施加电压相比,浮动电极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壁电荷。
现在,参考图3A、3B、4、5和6,对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原理给予更详细地描述。
图3A显示了PDP单元的一维模型,用于解释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方法,图3B是图3A的等价电路图。
参考图3A,第一电极(如Y电极)15通过开关S1耦合到电压Vin,并且第二电极(例如X电极)16耦合到地电压。电介质20和30各自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电极15、16上。在电介质20和30之间注入有放电气体(未示出),并且电介质20和30之间的区域定义为放电空间40。
第一电极15和第二电极16,电介质20和30,和放电空间40在图3B示出的等价电路图中表现为一个板电容Cp
在图3A中,两个电介质20和30有相同的厚度d1,互相之间以一个预定的距离(放电距离)d2分隔开。两个电介质20和30的介电常数是εγ,施加至放电空间40的电压是Vg
接下来,将参考图4来计算在没有积累壁电荷的情况下,当电压Vin施加至电极上时施加至放电空间的电压Vg
参考图4,根据下述等式1表示的麦克斯韦等式通过高斯面来选择区域A和B。对区域A和B应用高斯定理可导出等式2和3,等式2和3分别决定电介质中的电场E1和放电空间中的电场E2
等式1:
·D=·(εE)=σ
等式2:
E 1 = σ t ϵ γ ϵ 0
其中σ1是施加到电极上的电荷。
等式3:
E 2 = σ t ϵ 0
图4中的外部施加电压Vin可用来导出如下所示的等式4和5。
等式4:
2d1E1+d2E2=Vin
等式5:Vg=d2E2
如下所示的等式6和7可从等式1-5导出。
等式6:
σ t = V in d 2 ϵ 0 + 2 d 1 ϵ γ ϵ 0
等式7:
V g = d 2 E 2 = d 2 σ t ϵ 0 = d 2 d 2 + 2 d 1 ϵ γ V in = ϵ γ d 2 ϵ γ d 2 + 2 d 1 V in = αV in
其中d2比d1大得多,所以α约等于1。
从等式7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外部施加电压Vin都施加到了放电空间。
下面,将参考图5来计算当利用施加的电压Vin形成壁电荷σw时放电空间的内部电压Vg’。在图5中,因为在壁电荷的形成过程中电源向电极提供电荷以维持电极电势基本上恒定,所以加到电极的电荷增加到σ1’。
参考图5,通过高斯面选择区域A和B。对区域A和B运用高斯定理导出等式8和9,如下所示,等式8和9分别决定介质20和30中的电场E1和放电空间中的电场E2
等式8:
E 1 = σ t ′ ϵ γ ϵ 0
等式9:
E 2 = ( σ t ′ - σ w ) ϵ 0
因为2d1E1+d2E2=Vin和Vg’=d2E2,如下所示,可从等式8和9导出等式10和11。
等式10:
σ t ′ = V m + d 2 ϵ 0 σ w d 2 ϵ 0 + 2 d 1 ϵ γ ϵ 0 = V in d 2 ϵ 0 + 2 d 1 ϵ γ ϵ 0 + ασ w = ϵ 0 d 2 V g + ασ w
等式11:
V g ′ = d 2 E 2 = d 2 σ t ′ - σ w ϵ 0 = V g + d 2 ϵ 0 ασ w - d 2 ϵ 0 σ w = V g - d 2 ϵ 0 σ w ( 1 - α )
从等式11可以看出,当施加电压Vin时,α约等于1,并且产生一个可忽略的电压降。
接下来参考图6来计算施加电压Vin后壁电荷σw形成且电极浮动时放电空间的内部电压Vg’。在图6中,因为在壁电荷的形成期间,没有电荷从电源Vin加到电极上,施加到电极上的电荷变为σt
参考图6,通过高斯面选择区域A和B。对区域A和B运用高斯定理来导出等式2和12,如下所示,等式2和12分别决定电介质中的电场E1和放电空间的电场E2。
等式12:
E 2 = ( σ t - σ w ) ϵ 0
因为Vg’=d2E2,等式12可写为下面等式13所示的形式.
等式13:
V g ′ = d 2 E 2 = d 2 σ t - σ w ϵ 0 = V g - d 2 ϵ 0 σ w
从等式13可以看出,当不施加电压Vin时(即当电极处于浮动状态时),由于壁电荷的影响,产生了一个高的电压降。也就是说,等式11和等式13表明,当电极浮动时壁电荷引起的电压降要比对电极施加电压Vin时的电压降大1/(1-α)倍。相应地,当电极处于浮动状态时附加地积累到电介质上的少量壁电荷迅速地降低放电空间的内部电压并且以迅速放电淬灭机制起作用。
这一淬灭机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用来精确地控制壁电荷。
接下来对依照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驱动PDP的方法作出描述。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PDP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PDP包括:等离子体板100,控制器200,地址驱动器300,X电极驱动器400,和Y电极驱动器500。
等离子体板100包括多个纵向排列的寻址电极A1到Am,和许多交替横向排列的维持电极X1到Xn和扫描电极Y1到Yn。
控制器200接收外部的图像信号并输出地址驱动控制信号210、X电极驱动控制信号220和Y电极驱动控制信号230。
寻址驱动器300接收来自控制器200的地址驱动控制信号210并对各个寻址电极施加一个用来选择将显示的放电单元的显示数据信号。
X电极驱动器400接收来自控制器200的X电极驱动控制信号220并对X电极施加一个驱动电压。Y电极驱动器500接收来自控制器200的Y电极驱动控制信号230并对Y电极施加一个驱动电压。在复位间隔X电极驱动器400或Y电极驱动器500对X电极或Y电极施加一个预定的电压来产生放电,然后浮动各个电极。在维持间隔,X电极驱动器400或Y电极驱动器500也对X电极或Y电极施加一个维持电压。
图8A和8B是依照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复位波形图。
如图8A所示,依照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复位波形,对Y电极施加电压Vset,同时使X电极保持在地电压来产生放电,然后浮动Y电极。将施加电压和浮动电极的操作重复执行一个预定的次数来驱动Y电极。在这里,如图8B所示,施加电压的间隔ta比浮动电极的间隔tf要短。
图9示出了X电极和Y电极之间的电压差Va、两个电极的电介质层上积累的壁电荷所引起的壁电压Vw和如图8A和8B所示当重复施加电压和浮动电极的操作以驱动Y电极时的放电电流Id。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因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X电极电压为地电压,电压Va将认为是Y电极电压。
参考图9,当大于放电激活电压(discharge firing voltage)Vf的电压Vset施加到Y电极来激发一次放电然后浮动Y电极时,如先前所述,便积累了特定数量的壁电荷并且在放电空间中发生剧烈的放电淬灭。随着放电空间放电的淬灭,Y电极电压Va降低。接下来,给Y电极施加电压Vset来产生第二次放电,然后浮动Y电极,积累特定数量的壁电荷并且在放电空间发生剧烈的放电淬灭。将施加电压和浮动电极的操作重复执行预定的次数。
从图9可以看出,放电空间中的放电量(即放电电流的大小)慢慢地降低。这是因为在放电空间流动的放电电流Id是与Y电极电压Va和壁电压Vw的差值成正比的。如图9所示,随着用来驱动Y电极的施加电压和浮动电极步骤的重复执行,两电极的电介质层上所积累的壁电荷引起的壁电压Vw增加,于是Y电极电压Va和壁电压Vw的差值下降,因此放电电流Id下降。同时,壁电荷仍在积累直到施加到放电空间的电压(即Va和Vw之间的电压差)达到放电激活电压Vf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当中,通过给Y电极施加一个预定的电压Vset然后浮动Y电极来驱动Y电极,在少量的壁电荷的情况下可迅速地淬灭放电。以这种方式,壁电荷能够得到精确的控制。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为了控制壁电荷,施加电压的时间ta不应该长到导致过分剧烈地放电。
此外,因为第一次放电是最剧烈的,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能够通过第二次放电稳定地控制壁电荷。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利用设置的电压施加时间(即点亮时间)和浮动时间(即熄灭时间)可以驱动Y电极从而产生至少两个放电时间。
接下来,对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给予描述。
图10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实施复位方法的电路的示意图。
参考图10,可产生恒定电流的电流源I通过开关S1连接至一个板电容Cp。板电容Cp与两个Y电极、X电极和寻址电极是等效的。当开关闭合时施加到板电容Cp的一个电极上的电压通过下面的等式给出:
等式14:
V=±(I/Cx)·t
其中Cx代表板电容Cp的电容量;符号(+)和(-)根据电流源提供的电流的方向决定。
从等式14可以看出,在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提供给板电容Cp的是一个以斜率I/Cx上升的斜坡波形。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复位方法包括在一个预定时间期间给板电容的一个电极施加一个迅速上升和迅速下降的斜坡波形,从而在板电容间(即在两个电极之间的放电空间)产生放电,然后浮动板电容的一个电极来淬灭放电空间中的放电。
在图10的等价电路中,与电流源I和开关S1相对应的电路元件可以是图7所示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X电极驱动器400、Y电极驱动器500和寻址驱动器300中的至少一个。图10的等价电路中的电流I和开关S1的详细电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因而不再给以描述。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驱动波形图。参考图11,复位间隔包括一个擦除间隔,一个Y上升斜坡/浮动间隔,和一个Y下降斜坡/浮动间隔。在下面对每个间隔给以简要描述。
(1)  擦除间隔
在维持间隔完成以后,正(+)和负(-)电荷各自积累在X电极和Y电极的电介质层上。在维持间隔后,将Y电极维持在一个预定的电压(如地电压)的同时,给X电极施加一个从0(V)上升到Ve(V)的斜坡电压。于是积累在X电极和Y电极上的电介质上的壁电荷被慢慢地擦除。
(2)  Y上升斜坡/浮动间隔
在将寻址电极和X电极维持在0V时,用于重复执行使斜坡从Vs上升到Vset然后浮动Y电极的过程的一个上升斜坡/浮动电压被施加到Y电极。当将迅速上升的斜坡电压施加到Y电极时,在所有的放电单元发生复位放电来积累壁电荷,当浮动Y电极时,放电空间的放电迅速淬灭。
(3)  Y下降斜坡/浮动间隔
将X电极维持在一个恒定电压Ve,对Y电极施加一个用于重复执行使斜坡从Vs下降到V0然后浮动Y电极的过程的一个下降斜坡/浮动电压。
图12A是图11中复位间隔的区域II放大后的图形,例如Y上升斜坡/浮动间隔和Y下降斜坡/浮动间隔;图12B和图12C分别是图12A中的区域b和c放大后的图形。
在图12B和12C中,给Y电极施加上升的斜坡电压的时间tr_a和给Y电极施加下降的斜坡电压的时间tf_a最好分别少于Y电极的浮动时间tr_f和tf_f。当随时间变化的电压提供给Y电极(即板电容)时,在放电空间中提供电荷,从而更少地使存储的壁电荷淬灭。因此,比较理想的是将具有陡的斜坡的随着时间变化的电压施加到电极上。
在第二个实施例中,随时间而变化的电压的斜率大于10V/μsec.c。
图13A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X和Y电极之间的电压差Va、两个电极的电介质层上积累的壁电荷引起的壁电压Vw、和在Y上升斜坡/浮动间隔的放电电流Id。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为了示例的目的,电压Va将认为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Y电极的电压,因为在Y上升斜坡/浮动期间,X电极电压是地电压。
如图13A所示,当一个超过放电激活电压Vf的斜坡电压施加到Y电极上以产生一次放电然后浮动Y电极时,就会如前所述积累特定数量的壁电荷并在放电空间导致剧烈放电的淬灭。随着放电空间放电的淬灭,Y电极电压Va下降。接下来,斜坡电压第二次施加到Y电极,然后浮动Y电极,就会积累特定数量的壁电荷并在放电空间导致剧烈放电的淬灭。将施加电压和浮动电极的操作重复执行预定的次数。
从图13A可以看出,第二实施例中放电空间的放电量(即放电电流的大小)要比第一实施例中的稳定。这是因为施加到Y电极上的电压Va和积累在形成于两个电极的电介质上的壁电荷引起的壁电压Vw随着施加电压和浮动电极步骤的重复而增加,因而使Y电极电压Va和壁电压Vw之间的差值和第一实施例的相比更稳定。
相应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复位方法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相比能更精确地控制壁电荷。
图13B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X电极电压Vx、Y电极电压Vy、积累在两个电极的电介质层的壁电荷所引起的壁电压Vw、和在Y下降斜坡/浮动间隔的放电电流Id。在Y下降斜坡/浮动间隔,一个高于Y电极电压的偏压Vx被施加到X电极。
如图13B所示,一个迅速下降的斜坡电压被施加到Y电极以产生一次放电,以致X电极电压Vx和Y电极电压Vy的差值超过放电激活电压Vf,然后浮动Y电极来减少先前积累的壁电荷,并在放电空间导致剧烈放电的淬灭。Y电极电压Vy随着放电空间放电的淬灭而增加。接下来,一个下降的斜坡电压被施加到Y电极以产生一次放电,然后浮动Y电极,使壁电荷进一步减少,并在放电空间导致一次剧烈放电的淬灭。随着施加电压和浮动电极步骤被重复执行预定的次数,如图13B所示,将在形成于X和Y电极的电介质层上积累预定数量的壁电荷。
相应地,和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相同,通过重复地执行施加电压和浮动电极步骤,能够将两电极上形成的电介质层上所积累的壁电荷控制在一个期望的状态。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复位方法通过施加电压然后浮动该电极来控制积累在电极的电介质层上的壁电荷。下面将描述本发明有代表性的优点。
常用的复位方法是一种反馈方法,其主要是施加一电压来产生放电从而积累壁电荷,并且当壁电荷积累得足够的时候降低内部电压,淬灭放电。相对照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使用电极浮动状态的复位方法是一个更为有效的反馈方法,其利用通过浮动电极积累的少量壁电荷来迅速降低内部电压,从而使放电淬灭。也就是说,与常用的方法相比,本发明使用少得多的积累壁电荷来使放电淬灭,从而能够对壁电荷进行精确的控制。
常用的施加一斜坡电压的复位方法以稳定的电压变化缓慢地增加施加到放电空间的电压,来阻止剧烈的放电并控制壁电荷。这一使用斜坡电压的常规方法通过斜坡电压的斜率来控制放电的强度,而且需要一个斜坡电压斜率的限制条件来控制壁电荷,从而在复位操作上花费太多的时间。相对照地,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浮动状态的复位方法通过采用基于壁电荷的电压降来控制放电强度,从而减少了需要的时间。
本发明已经描述的内容被认为是最实用的和最优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实施例,而是正相反,它将覆盖包括在权利要求的构思和范围之内的各种修改和等价的变换。
例如,尽管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浮动Y电极来使放电淬灭,也可浮动任何其它的电极。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是上升/下降斜坡波形,但也可使用任何其它的上升/下降波形。
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够精确地控制壁电荷并缩短复位间隔所需要的时间。

Claims (42)

1.一种驱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方法,所述显示板包括由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限定的第一空间,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施加一电压以使第一空间放电,和
在施加第一电压之后浮动第一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第一电极处于浮动状态时或者维持施加到第二电极上的电压或者浮动第二电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驱动方法在复位间隔执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电极是一个扫描电极,第二电极是一个维持电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加压步骤和浮动步骤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将维持电极偏压到一个预定的电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浮动第一电极的间隔比给第一电极施加电压的间隔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施压步骤和浮动步骤重复预定的次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电压为一预定电压。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电压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电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随时间而变化的电压的斜率大于10V/μsec。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电压是上升的斜坡电压。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电压是下降的斜坡电压。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第n次施加电压时在第一空间流动的放电电流比第n+1次施加电压时在第一空间流动的放电电流大。
14.一种驱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方法,所述显示板包括由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限定的第一空间,所述方法包括:
在复位间隔,
给第一电极施加一个上升电压使第一空间放电;
在给第一电极施加上升电压后,浮动第一电极;
给第一电极施加一个下降电压使第一空间放电;和
在给第一电极施加下降电压后,浮动第一电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浮动第一电极时或者维持施加到第二电极上的电压或者浮动第二电极。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电极是一个扫描电极,第二电极是一个维持电极。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上升电压施加步骤和浮动步骤重复预定的次数。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下降电压施加步骤和浮动步骤重复预定的次数。
19.一种驱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方法,所述显示板包括由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限定的第一空间,所述方法包括:
在复位间隔,
在第一空间执行第一放电以在形成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上的电介质上积累壁电荷;
使第一放电淬灭;
在第一空间执行第二放电以在形成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上的电介质上积累壁电荷;
使第二放电淬灭。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次放电的放电量比第二次放电的放电量大。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重复第二放电步骤和第二淬灭步骤直到壁电压达到第一壁电压为止,所述壁电压基于积累在形成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上的电介质上的壁电荷。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壁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电极电压与第二电极电压的电压之间的差电压减去放电激活电压。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放电淬灭步骤和第二放电淬灭步骤中没有积累壁电荷。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放电淬灭步骤和第二放电淬灭步骤中浮动第一电极。
25.一种驱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方法,所述显示板包括由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限定的第一空间,所述方法包括:
在复位间隔,
在第一空间执行第一放电以减少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的电介质上积累的壁电荷;
使第一放电淬灭;
在第一空间执行第二放电以减少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的电介质上积累的壁电荷;
使第二放电淬灭。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第二放电步骤和使第二放电淬灭的步骤重复预定的次数。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第一放电淬灭的步骤和使第二放电淬灭的步骤都包括浮动第一电极。
28.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由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限定的第一空间;和
在复位间隔发送一个驱动信号给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一个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给第一电极施加一个电压来使第一空间放电,然后浮动第一电极。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第一电极是一个扫描电极,第二电极是一个维持电极。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驱动电路驱动第一电极使第一电极浮动的间隔比给第一电极施加电压的间隔长。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驱动电路驱动第一电极,从而使施加电压和浮动第一电极重复预定的次数。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第n次施加电压时在第一空间流动的放电电流比第n+1次施加电压时在第一空间流动的放电电流大。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驱动电路包括:
一供电电压;和
连接在供电电压和第一电极之间的开关。
34.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驱动电路包括:
一电流源;和
连接在电流源和第一电极之间的开关。
35.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
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平行地形成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寻址电极;
由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限定的第一空间;和
驱动电路,其在复位间隔、寻址间隔和维持间隔发送驱动信号给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寻址电极,在复位间隔,所述驱动电路为第一电极提供电压来使第一空间放电,然后浮动第一电极。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驱动电路驱动第一电极,从而使施加上升电压和浮动第一电极重复预定的次数。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驱动电路附加地给第一电极施加一个下降电压以使第一空间放电然后浮动第一电极。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驱动电路驱动第一电极,从而使施加下降电压和浮动第一电极重复预定的次数。
39.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驱动电路包括:
一个电流源;和
连接在电流源和第一电极之间的开关。
40.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
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平行地形成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寻址电极;
由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限定的第一空间;和
驱动电路,其在复位间隔、寻址间隔和维持间隔给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寻址电极发送驱动信号,在复位间隔,所述驱动电路为第一电极提供下降电压来使第一空间放电,然后浮动第一电极。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驱动电路驱动第一电极,从而使施加下降电压和浮动第一电极重复预定的次数。
4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驱动电路包括:
一电流源;和
连接在电流源和第一电极之间的开关。
CNB2004100794290A 2003-05-14 2004-05-14 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543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0030652/2003 2003-05-14
KR0030652/03 2003-05-14
KR10-2003-0030652A KR100490631B1 (ko) 2003-05-14 2003-05-14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1544A true CN1591544A (zh) 2005-03-09
CN100405431C CN100405431C (zh) 2008-07-23

Family

ID=36696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942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5431C (zh) 2003-05-14 2004-05-14 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20040227701A1 (zh)
EP (1) EP1477957A3 (zh)
JP (1) JP2004341473A (zh)
KR (1) KR100490631B1 (zh)
CN (1) CN100405431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3555A (zh) * 2014-03-31 2014-07-02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等离子体显示器复位期的斜坡上升波形驱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02927B1 (ko) * 2003-06-23 2005-07-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장치 및 구동 방법
JP5009492B2 (ja) 2003-06-23 2012-08-22 三星エスディアイ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KR100484650B1 (ko) * 2003-08-05 2005-04-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및 플라즈마 표시장치
KR100739634B1 (ko) * 2003-08-14 2007-07-1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 패널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KR100497237B1 (ko) * 2003-10-09 2005-06-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장치 및 구동 방법
KR100515327B1 (ko) * 2004-04-12 2005-09-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및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KR100560481B1 (ko) * 2004-04-29 2006-03-1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및 플라즈마 표시장치
KR100578933B1 (ko) * 2005-01-25 2006-05-1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와 플라즈마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장치 및구동 방법
KR100673469B1 (ko) * 2005-09-16 2007-0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784530B1 (ko) * 2005-10-31 2007-12-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KR20070091426A (ko) * 2006-03-06 2007-09-1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KR20080006987A (ko) * 2006-07-14 2008-0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796693B1 (ko) * 2006-10-17 2008-01-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장치와 구동 방법
US8471785B2 (en) * 2007-09-11 2013-06-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Driving device, driving method and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KR20090063847A (ko) * 2007-12-14 2009-06-1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KR20100033802A (ko) * 2008-09-22 2010-03-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20491B2 (ja) * 1990-03-30 1998-11-05 松下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気体放電型表示装置
JP2776298B2 (ja) * 1995-05-26 1998-07-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容量性負荷の駆動回路及び駆動方法
US5745086A (en) * 1995-11-29 1998-04-28 Plasmaco Inc. Plasma panel exhibiting enhanced contrast
JP3526179B2 (ja) * 1997-07-29 2004-05-1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H11338417A (ja) * 1998-05-22 1999-1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表示装置
CN101819747A (zh) * 1998-09-04 2010-09-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板驱动方法及离子体显示板装置
JP2001005422A (ja) * 1999-06-25 2001-01-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駆動方法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3679704B2 (ja) 2000-02-28 2005-08-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駆動装置
JP3630640B2 (ja) 2000-06-22 2005-03-16 富士通日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0366942B1 (ko) * 2000-08-24 2003-0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저전압 어드레스 구동방법
JP2002132208A (ja) 2000-10-27 2002-05-09 Fujitsu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駆動回路
JP4656742B2 (ja) 2001-02-27 2011-03-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KR100450179B1 (ko) 2001-09-11 2004-09-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DE10224181B4 (de) * 2001-06-04 2010-02-04 Samsung SDI Co., Ltd., Suwon Verfahren zum Rücksetzen einer Plasmaanzeige
JP4093295B2 (ja) 2001-07-17 2008-06-04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ズマパテントライセンシング Pdpの駆動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03058105A (ja) 2001-08-14 2003-02-28 Sony Corp プラズマ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KR100452688B1 (ko) * 2001-10-10 2004-10-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방법
US7012579B2 (en) * 2001-12-07 2006-03-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driv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US7151510B2 (en) * 2002-12-04 2006-12-19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Industry Foundation Method of driv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JP4496703B2 (ja) 2002-12-19 2010-07-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KR100477995B1 (ko) * 2003-07-25 2005-03-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KR100490632B1 (ko) * 2003-08-05 2005-05-1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3555A (zh) * 2014-03-31 2014-07-02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等离子体显示器复位期的斜坡上升波形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564428B2 (en) 2009-07-21
EP1477957A2 (en) 2004-11-17
JP2004341473A (ja) 2004-12-02
CN100405431C (zh) 2008-07-23
KR20040098335A (ko) 2004-11-20
US20060164341A1 (en) 2006-07-27
EP1477957A3 (en) 2007-12-19
US20040227701A1 (en) 2004-11-18
US20060164340A1 (en) 2006-07-27
KR100490631B1 (ko) 2005-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5610C (zh) 等离子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591544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61733C (zh) 用于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
CN1753064A (zh) 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和设备
CN1801274A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787051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536548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和其驱动方法
CN1855196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804969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648977A (zh) 等离子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622145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和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CN1527345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667679A (zh) 驱动pdp的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877672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830013A (zh) 用于驱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设备和方法
CN1677464A (zh) 等离子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707590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776785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892761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713251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542717A (zh) 等离子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838211A (zh) 驱动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方法
CN1637806A (zh) 等离子体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809857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700278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等离子体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23

Termination date: 201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