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6028A - 图像打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打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6028A
CN1576028A CN200410069285.0A CN200410069285A CN1576028A CN 1576028 A CN1576028 A CN 1576028A CN 200410069285 A CN200410069285 A CN 200410069285A CN 1576028 A CN1576028 A CN 15760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feeding
feeding guide
paper
mode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692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13279C (zh
Inventor
明石善晴
奥家孝博
松岛浩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76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60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327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327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41J11/04Roller plat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14Aprons or guides for the printing section

Abstract

一种图像打印装置,在将纸卷绕于压辊上进行图像的感热式打印机中,在打印图像时,将送纸导向件从热敏头的下降位置退回。送纸导向件(4)包括导向板(41),其将纸(S)卷绕于辊周面上进行导向;支承板(44,44),其与压辊(2)的轴心相垂直设于导向板(41)的两端;杆(6),其在与导向板(41)的纵向相垂直的面内旋转设于支承板上,退回机构(40)由2块旋转板(7,7a),杆(6)和送纸导向件旋转限制部(8)构成,该2块旋转板(7,7a)与送纸导向件(4)的两端相对设于同一轴上,对应于图像打印装置的模式同步地旋转,具有对杆(6)上的突部(61)进行导向的凸轮部(73),送纸导向件旋转限制部(8)设于固定位置。

Description

图像打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将纸卷绕于辊上的状态,进行打印图像的图像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这种图像打印装置中,人们广泛地知道有按照行单位进行记录的所谓行记录方式的个人计算机等的感热式打印机(专利文献1)。
上述打印机通过设置于压辊上的夹持部件,持握纸的前端,通过压辊的旋转将纸卷绕于该辊上。在该专利文献1中,具有下述的问题,即,为了使夹持部件动作,在与压辊离开的位置必须要求设置凸轮和连杆机构,装置尺寸变大。
于是,如图2和图3所示的那样,本申请人尝试下述方式,即,在压辊2的周围,设置多个卷绕辅助件21,22,23,24,使纸S通过该压辊2和卷绕辅助件21,22,23,24之间,将该纸S卷绕于压辊2上。
卷绕辅助件21,22,23,24通过弹簧(图中未示出),偏置于压辊2上。
热敏头31的下降位置由卷绕辅助件21,22,23,24释放,在该释放区间,按照可沿箭头C,D方向前后运动的方式,设置送纸导向件4 。
当处于打印图像模式以外的模式时,即,当热敏头31沿箭头A方向移动,与压辊2离开时,可沿箭头D方向使送纸导向件4移动,可将纸S从第1卷绕辅助件21,送向第2卷绕辅助件22。
在热敏头31沿箭头B方向移动,通过墨带(图中未示出),按压压辊2的打印图像模式中,沿箭头C方向将送纸导向件4退回,避免对热敏头31和墨带的妨碍。
为了保护压辊2的外层的橡胶层,在初始模式中,使卷绕辅助件21,22,23,24与压辊2离开。
为了减小图像打印装置的整体尺寸,本申请人尝试了下述方式,即,通过与压辊2同轴的旋转板(图中未示出),进行上述送纸导向件4的退回动作以及卷绕辅助件21,22,23,24与压辊2的离开动作。该卷绕辅助件21,22,23,24的离开动作通过旋转板外周的4个凸轮片(图中未示出)进行,送纸导向件4的旋转可通过旋转板上的凸轮(图中未示出)进行。
但是,在此场合,为了实现旋转板外周的4个凸轮片仅仅使4个卷绕辅助件21,22,23,24中的,相应的1个作为对象的卷绕辅助件动作,受到旋转板的旋转角度在实施时不能够超过65°的限制。
在旋转板的旋转角度65°的场合,无法按照下述方式设计凸轮,该方式为:在打印图像模式之前,将送纸导向件4保持纸的导向位置,在接近压辊2之前,使热敏头31沿箭头C方向后退,并且旋转板的正向,反向旋转顺利地进行。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容易获得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图像打印机。
专利文献1
日本第2001-88396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打印机,其包括辊2a,该辊2a卷绕纸S;图像打印机构3,该图像打印机构3设置于打印图像位置附近;多个卷绕辅助件21,22,23,24,该多个卷绕辅助件21,22,23,24按照包围辊2a的方式设置,对纸S在辊2a上的卷绕进行导向;送纸导向件4,该送纸导向件4按照沿辊2a的基本圆周方向,描绘一定的轨迹而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打印图像位置的附近,用来确保其与辊2a之间的纸通过间隙;退回机构40,该退回机构40将送纸导向件4退回到不妨碍打印图像的位置;
该送纸导向件4包括导向板41,该导向板41按照纸S卷绕于辊周面上的方式进行导向;支承板44,44,该支承板44,44按照与辊2a的轴心相垂直的方式设置于导向板41的两端;杆6,该杆6按照可在与导向板41的纵向相垂直的面内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支承板44上,在其自由端向外设置有按沿导向板41的纵向的方向延伸的突部61,其沿接近辊2a的方向弹性地被偏置;
退回机构40由2块旋转板7,7a,杆6和送纸导向件旋转限制部8构成,该2块旋转板7,7a按照与送纸导向件4的两端相对的方式设置于同一轴上,对应于图像打印装置的模式同步地旋转,具有对杆6上的突部61进行导向的凸轮部73,该送纸导向件旋转限制部8设置于固定位置上,可通过与凸轮部73的相互作用,对杆6的运动进行控制,在打印图像模式之前,使送纸导向件4退回。
由于通过旋转板7,7a上的凸轮部73和旋转限制部8的相互作用,对杆6,即,送纸导向件4的动作进行控制,故在旋转板7,7a的旋转角度较小的场合,可实现无法仅仅通过凸轮部实现的动作,即送纸导向件4的打印图像模式之前的较快的退回动作。
由于通过设置于送纸导向件4的两侧的同步旋转的2块旋转板7,7a和与它们相对应而设置的2个旋转限制部8,对送纸导向件4的动作进行控制,故送纸导向件4的动作稳定,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打印机的内部的基本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压辊、卷绕辅助件、送纸导向件和热敏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3为各卷绕辅助件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送纸导向件与旋转板的安装关系的立体图;
图5为送纸导向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初始模式的旋转板与送纸导向件的动作说明图;
图7为排纸模式的旋转板与送纸导向件的动作说明图;
图8为带送纸模式的旋转板与送纸导向件的动作说明图;
图9为供纸模式的旋转板和送纸导向件的动作说明图;
图10为打印图像模式的旋转板和送纸导向件的动作说明图;
图11(a)~图11(c)为初始模式的旋转板和送纸导向件的动作说明图,其中图11(a)的斜线部分表示送纸导向件,图11(b)的斜线部分表示杆,图11(c)的斜线部分为作为旋转规定部的侧板的孔(在下面,图12(a)~图12(c)至图15(a)~图15(c)也相同);
图12(a)~图12(c)为排纸模式的旋转板和送纸导向件的动作说明图;
图13(a)~图13(c)为带送纸模式的旋转板和送纸导向件的动作说明图;
图14(a)~图14(c)为供纸模式的旋转板和送纸导向件的动作说明图;
图15(a)~图15(c)为打印图像模式的旋转板和送纸导向件的动作说明图;
图16为调整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感热式打印机的概述
图1表示图像装置的一个实例的感热式打印机的主要部分。
该打印机的机壳1按照左右的侧板11,12通过连接板13、撑杆14和背板15连接的方式形成。
连接板13位于侧板11,12的底部之间,在连接板13的下方,供纸盘17按照象箭头F所示的那样,可沿与背板15离开的方向取出的方式设置。
在连接板13的上方,按照被支承于侧板11,12上可旋转的方式设置有压辊2。该压辊2的外层由硬质橡胶形成。
在压辊2的上方的图像打印位置,设置图像打印机构3。
在下面的描述中,“前”指供纸盘17的取出侧,“后”指背板15侧。
如图11(a)~图11(c)所示,图像打印机构3由设置于热敏头31和该热敏头31与压辊2之间的墨带33构成。
该热敏头31位于支承轴32的前方,以旋转轴32为中心而上下旋转,相对压辊2,接近离开。
墨带33如公知的那样,按照交替反复的方式排列有黄色、品红色、蓝绿色这3种颜色的升华性墨,接纳于墨盒34中。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压辊2的周围,4个卷绕辅助件21,22,23,24被支承于上述侧板11,12,按照覆盖压辊2的方式设置。
卷绕辅助件21,22,23,24通过相应的弹簧(图中未示出),按照按压压辊2的方式偏置。
在压辊2的热敏头31附近,按照下述方式设置有送纸导向件4,该方式为:该送纸导向件4由卷绕辅助件21,22,23,24释放,在该释放区间,在压辊2上与退回机构40连接,可沿前后旋转。
在背板15的内面,形成有纸导向壁16,该纸导向壁16具有朝向压辊2的旋转中心侧变高的隆起部16c,该隆起部16c的下方构成纸S的卷绕导向面16a,隆起部16c的上方构成排纸导向面16b。
接纳于供纸盘17中的纸S通过供纸辊18,从供纸盘17的后端抽出,在卷绕导向面16a上滑动,象箭头X所示的那样,在第1卷绕辅助件21和压辊2之间受到引导,通过送纸导向件4,第2卷绕辅助件22,第3卷绕辅助件23和第4卷绕辅助件24,卷绕于压辊2上。
压辊2的周长稍稍长于纸S的长度。
每当压辊2旋转1圈,进行1种颜色的打印图像,通过压辊2的3圈旋转,完成3种颜色的打印。
在第1卷绕辅助件21和第4辅助件24之间,按照可旋转的方式设置有导向板19,在压辊2旋转3圈的期间,导向板19将通过第4卷绕辅助件24的纸S强制地送向第1卷绕辅助件21侧。
在压辊2旋转3圈时,导向板19按照箭头Y所示的方式,向下旋转,由第4卷绕辅助件24,释放与导向壁16的排纸导向面16b之间的移动通路,将纸S送向排纸导向面16b侧。如果排纸结束,导向板19恢复到原始位置,供下一纸S的卷绕之用。
感热式打印机的各模式
图11(a)~图11(c)为初始模式,图12(a)~图12(c)为排纸模式,图13(a)~图13(c)为带送纸模式,图14(a)~图14(c)为供纸模式,图15(a)~图15(c)为打印图像模式时的送纸导向件4的动作说明图。
“初始模式”指卷绕辅助件21,22,23,24与压辊2离开,为了将纸S卷绕于压辊2上而处于等待状态的模式,在打印机使用后,自动地变为初始模式。
“排纸模式”指3种颜色的图像打印结束,从压辊2,取出纸的模式。
“带送纸模式”指1种颜色,2种颜色的图像打印结束,为了进行下一颜色的图像打印,每次按照1个间距传送墨带,并且使压辊2旋转,将压辊2上的纸送到打印初始位置的模式。
“供纸模式”指将纸从供纸盘17抽出,卷绕于压辊2上的模式。
“打印图像模式”指热敏头31朝向压辊2侧旋转,将墨带33按压于纸S上,进行图像打印的模式。
退回机构40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送纸导向件4的退回机构40。
送纸导向件4由导向板41,支承板44,44,与设置于支承板44上的安装部件5和杆6构成,该导向板41将通过第1卷绕辅助件21的纸S送向第2卷绕辅助件22和压辊2之间,该支承板44,44设置于导向板41的两端。
导向板41比压辊2稍长,在中间部,设置有朝向前方的小翼片43,在该小翼片4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朝向后方的大翼片42,42。
支承板44,44与导向板41的纵向相垂直,相互面对,在两个支承板44上,分别开设有2个定位孔45,45和1个螺纹孔46。
导向板41和支承板44,44按照对1块金属板进行薄板加工的方式形成。
安装部件5位于支承板44的外面,突设于内面的定位轴51,52嵌于上述支承板44的定位孔45,45中,通过与螺纹孔46螺合的小螺钉53,固定于支承板44上。
在安装部件5的外面上,形成导向凸部50,该导向凸部50以可滑动的方式嵌于后述的旋转板7,7a的导向槽71中。
本实施例的导向凸部50由长短2个导向轴54,55构成。
导向长轴55位于导向短轴54的前方。
在安装部件5的前部,在安装部件5和支承板44之间,形成空间,杆6的基端以可旋转的方式嵌于该空间中,该杆基端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上述安装部件5上的定位轴52上。
在杆6的自由端,沿导向板41的纵向(沿压辊2的纵向),向外而突设有圆杆状的突部61。
在图5中,杆6通过弹簧62,沿逆时针方向(按压后述的旋转板7,7a的凸轮部73的方向)偏置。
如图4所示,在压辊2的旋转轴20的两端,按照可相对该轴20旋转的方式安装有旋转板7,7a。
在形成于旋转板7,7a的外周的一部分的齿面70,70上,啮合有设置于共同的轴78的两端的齿轮77,77。
旋转驱动装置79与其中一个齿轮77连接,该旋转驱动装置79通过来自控制部(图中未示出)的信号,在上述初试模式、排纸模式、带送纸模式、供给模式、打印图像模式的各模式的每次切换时,同步地使旋转板7,7a旋转,或反向旋转。
在旋转板7,7a上,开设有导向槽71,在该导向槽71中,以可滑动的方式嵌合有上述送纸导向件4上的导向短轴54和导向长轴55。
导向槽71和轴54,55用于按照保持纸通过导向板41和压辊之间的间隙的方式,使送纸导向件4按一定轨迹沿前后在压辊2上移动导向,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槽71呈以旋转板7,7a的旋转中心为曲率中心的圆弧状。
相对导向槽71的基本中间部,前侧为朝向旋转板7,7a的外面贯通的槽孔72,导向长轴55穿过槽孔72,在旋转板7,7a的外侧露出。
在旋转板7,7a的外周面,形成有上述杆6的突部61滑动的凸轮部73。
该凸轮部73由沿上述导向槽71的曲率的圆弧状面74、与上述圆弧状面74的前端接近垂直地急剧落入的承窝部75、以及按压凸轮面76形成,该按压凸轮面76与上述承窝部75连续,沿旋转板7,7a的基本半径方向延伸。
在承窝部75中,可在具有稍稍富裕的状态下嵌入杆6的突部61。
承窝部75位于上述导向槽71的前端的稍前方。
按压凸轮面76延伸到相对旋转板7,7a的半径方向,圆弧状面74的外侧。
另外,如图4所示,在旋转板7,7a的外周面上,突设有4个凸轮片72,该4个凸轮片72用于抵抗弹簧(图中未示出),使上述卷绕辅助件21,22,23,24,与压辊2离开。
在旋转板7,7a的外侧,对应于模式的切换,设置有限制上述送纸导向件的后退移动的送纸导向件旋转限制部8。
本实施例的旋转限制部8通过开设于机壳1的两侧板11,12上的冲孔80形成。
该冲孔80包括第1接触部81,该第1接触部81在旋转板7,7a正向旋转,从初始模式切换到供纸模式,直至上述突部61落入承窝部75的期间,与该突部61接触,阻止送纸导向件4的退回方向的运动;第2接触部82,该第2接触部82在旋转板7,7a正向旋转,从供纸模式切换到打印图像模式时,与上述送纸导向件4上的导向长轴55接触,阻止送纸导向件4的退回方向的移动;导向面83,该导向面83在为了从打印图像模式切换到另一模式,在旋转板7,7a反向旋转时,按照与上述凸轮部73相互作用,从上述承窝部75脱出的方式对落入到旋转板7,7a的承窝部75中的突部61进行导向。
退回机构40的动作
图6~图9表示各模式的退回机构40的动作状态,图6为初始模式,图7为排纸模式,图8为带送纸模式,图9为供纸模式,图10为打印图像模式的动作说明图,其为从图像打印装置的斜右前方看到的状态。
从上述初始模式,到打印图像模式的顺序指旋转板7,7a的正向旋转(图6~图9中的顺时针方向)的顺序。
图11(a)为在初始模式,送纸导向件4(斜线部分)的状态,图11(b)为在初始模式,杆6(斜线部分)与安装部件5的状态,图11(c)为作为旋转限制部8的冲孔80(斜线部分)与杆6上的突部61和安装部件5上的导向长轴55与导向短轴54的关系的说明图。
在下面,图12(a)~图12(c)表示排纸模式,图13(a)~图13(c)表示带送纸模式,图14(a)~图14(c)表示供纸模式,图15(a)~图15(c)表示打印图像模式,图15(a),图15(b),图15(c)表示与图11(a),图11(b),图11(c)相同的关系。
图11(a)~图11(c)至图15(a)~图15(c)为从左侧看到的退回机构40的状态。
旋转板7,7a对应于模式的切换,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
压辊2可仅仅沿图11(a)~图11(c)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从初始模式转换到供纸模式
为了进行打印图像,首先,将纸S卷绕于压辊2上。在其上,在从初始模式,转到供纸模式之前,使旋转板7,7a正向旋转。在途中的排纸模式,带送纸模式中,送纸导向件4上的杆6的突部61处于通过弹簧62,按压凸轮73的圆弧状面74的状态。另外,象图11(c)所示的那样,该突部61的前端侧对应于旋转限制部8的第1接触部81,阻止向后方的移动。
送纸导向件4的导向轴54,55嵌入的旋转板7,7a上的导向槽71的曲率中心,与杆6上的突部61滑动的凸轮部73的圆弧状面74的曲率中心,分别与旋转板7,7a的旋转中心一致,通过第1接触部81,阻止杆6的后退,即,阻止送纸导向件4的退出方向的移动,由此,即使在于从图11(a)~图11(c)所示的初始模式转移到图13(a)~图13(c)所示的途中的带送纸模式之前,旋转板7,7a象箭头G所示的那样正向旋转的情况下,送纸导向件4仍不伴随旋转板7,7a的旋转,保持在静止状态。
如图14(a)~图14(c)所示,如果在到达供纸模式之前旋转板7,7a正向旋转,则杆6上的突部61落入到凸轮部73的承窝部75,与旋转限制部8的导向面83接触。同时,突部61与旋转限制部8的第1接触部81脱开。
在本实施例中,落入到承窝部75中的突部61还以接触方式支承于凸轮73的按压凸轮面76,沿退回方向使送纸导向件4稍稍移动。
在旋转板7,7a从初始模式,到达途中的排纸模式之前,旋转板7,7a的外周的各凸轮片72与卷绕辅助件21,22,23,24脱开,卷绕辅助件21,22,23,24按压压辊2。
如图2所示,如上所述,通过送纸辊18,从供纸辊17的后端抽出纸S,并且压辊2沿箭头E所示的纸卷绕方向旋转。纸S在卷绕导向面16a上滑动,如箭头X所示,在卷绕辅助件21和压辊2之间引导,通过送纸导向件4、第2卷绕辅助件22、第3卷绕辅助件23和第4卷绕辅助件24,卷绕于压辊2上。
通过设置于适当部位的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检测纸的前端,如果纸前端到达打印图像基准位置,则停止压辊2的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在从带送纸模式,转移到供纸模式的期间,热敏头31下降到按压墨带33的位置,但是,在其与压辊2之间,尚具有间隙,不妨碍送纸导向件4。
从供纸模式转移到打印图像模式
如果传感器检测到供纸完成,则旋转板7,7a进一步正向旋转。凸轮部73的按压凸轮面76按压杆6上的突部61,使送纸导向件4向后方退回(图10,图15(a)~图15(c))。由于突部61与旋转限制部8的第1接触部81脱开,故不妨碍向后方的移动。
如果供纸导向件4上的导向长轴55与旋转限制部8的第2接触部82接触,则阻止送纸导向件4的后退,旋转板7,7a以在其以上的程度正向旋转,即使在该情况下,送纸导向件4仍停止于退回位置。
热敏头31以支承轴32为中心而旋转,实现下降,将墨带33按压于压辊2上的纸S上。在该状态,压辊2按照纸的长度旋转,1种颜色的图像打印结束。
从打印图像模式转移到带送纸模式
如果1种颜色的图像打印结束,则热敏头31恢复到等待位置,墨带33按照1个间距(1种颜色的宽度)卷绕。
如图15(a)~图15(c)中的箭头H所示,旋转板7,7a反向旋转,通过图14(a)~图14(c)的供纸模式,转移到图13(a)~图13(c)的带送纸模式。通过此时的旋转板7,7a的反向旋转,按压凸轮面76也沿与突部61离开的方向旋转。由于突部61通过弹簧62,偏置于按压凸轮面76侧,突部61伴随按压凸轮面76的运动,向前方移动,从凸轮部73的圆弧状面74,落入承窝部75中,与旋转规定部8的导向面83接触(图9,图14(a)~图14(c))。另外,如果旋转板7,7a连续地反向旋转,则凸轮部73的承窝部75的壁面将突部61向前方按压。突部61在导向面83上滑动,到达可与旋转规定部8的第1接触部81扣合的位置(图8,图13(a)~图13(c))。
压辊2旋转到纸S前端到达打印图像基准位置的程度。
从带送纸模式,旋转板7,7a正向旋转,返回到打印图像模式,进行第2种颜色的打印图像。对于第3种颜色的打印图像,按照与第2种颜色相同的动作进行。
从打印图像模式转移到排纸模式
如果第3种颜色的打印图像完了,则旋转板7,7a反向旋转,通过供纸模式、带送纸模式、转移到排纸模式。
从打印图像模式转移到带送纸模式的退回机构40的动作描述完成。
即使在从带送纸模式的状态旋转板7,7a进一步反向旋转的情况下,则杆6上的突部61处于装载于凸轮部73的圆弧状面74上的状态,送纸导向件4的姿势与带送纸模式的场合相同。
象图2中的箭头Y所示的那样,导向板19向下旋转,从第4卷绕辅助件24,释放导向壁16的排纸导向内面16b间的转移通路。压辊2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纸在导向壁16的排纸导向面16b上上升,实现排出。
如果排纸结束,则导向板19恢复到原始位置,以备下一张纸S的卷绕。
如上所述,送纸导向件4的动作通过旋转板7,7a上的凸轮部73和旋转限制部8进行控制。
在从初始模式,到达供纸模式的期间,旋转板7,7a沿正向旋转,即使在该情况下,送纸导向件4为了阻止杆6上的突部61与旋转限制部8的第1接触部81接触而导致的后退,由此,送纸导向件4保持静止状态,即,在将纸S从第1卷绕辅助件21送向第2卷绕辅助件22的位置,保持静止状态。
在为了切换到打印图像模式,旋转板7,7a跳过供纸模式,进一步正向旋转时,杆6上的突部61与旋转限制部8的第1接触部81脱开,允许杆6,即,送纸导向件4的后退,将送纸导向件4退回到不妨碍打印图像的后方位置。由此,不对热敏头31按压压辊2上的纸的动作造成妨碍。
通过上述动作,即使在旋转板7,7a的旋转角度范围变小的情况下,仍可在该旋转板7,7a上,形成下述的凸轮部73,该凸轮部73用于快速地将送纸导向件4退回。
在上述实施例中,送纸导向件4以旋转板7,7a的旋转中心为中心,向后方旋转而退回,但是,送纸导向件4的旋转中心不必与旋转板7,7a的旋转中心一致。当送纸导向件4旋转到前侧时,可将纸送到第2卷绕辅助件22和压辊2之间,在旋转到后方时,可不对热敏头31和墨带33造成妨碍。
上述实施例的描述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其不应限定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或不应按照缩小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方式解释。另外,显然,本发明的各部分的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在权利要求的记载的技术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比如,本发明不限于热敏式打印机,在将纸卷绕于辊2a的状态,可在能够进行包括打字的图像打印的打印机,或复印机中实施。另外,图像打印机构为喷墨方式等的机构,也没有关系。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16所示,热敏头31与调整机构9连接,可沿前后调整压辊2上的纸的按压位置。
在调整机构9中,使热敏头31的支承轴32的两端穿过开设于机壳1的侧板11,12中的圆弧状的长孔10a,通过设置于侧板11,12上的摆动板95的摆动,使支承轴32前后摆动。
在侧板11,12之间,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有调整轴91,该调整轴91嵌于开设在该侧板11,12中的孔10b中,与支承轴32平行。
摆动板95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突轴93上,该突轴93突设于侧板11,12的长孔10a和孔10b之间。
摆动板95按照夹持旋转中心的方式,在相对位置设置有大小两个缺口部90,94,热敏头31的支承轴32的端部嵌于底部的小缺口部94中,形成于调整轴91上的偏心圆形部92嵌于顶部的大缺口部90。
在摆动板95中,开设有以该板的旋转中心为曲率中心的圆弧孔96。
如果通过扳手等的旋转工具,旋转调整轴91的端部的方轴部91a,则偏心圆形部92旋转,使摆动板95摆动。由此,可使支承轴32沿长孔10a,移动到前方或后方,通过约定点适当地调整热敏头31的位置。
在热敏头31的位置调整后,可将嵌于摆动板95的圆弧状96中的小螺钉97与侧板11,12螺合,将摆动板95固定于侧板11,12上。

Claims (5)

1.一种图像打印装置,其包括辊(2a),该辊(2a)卷绕纸(S);图像打印机构(3),该图像打印机构(3)设置于打印图像位置附近;多个卷绕辅助件(21,22,23,24),该多个卷绕辅助件(21,22,23,24)按照包围辊(2a)的方式设置,对纸(S)在辊(2a)上的卷绕进行导向;送纸导向件(4),该送纸导向件(4)按照沿辊(2a)的基本圆周方向,描绘一定的轨迹而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打印图像位置的附近;退回机构(40),该退回机构(40)将送纸导向件(4)退回到不妨碍打印图像的位置,其特征在于:
该送纸导向件(4)包括导向板(41),该导向板(41)按照纸(S)卷绕于辊周面上的方式进行导向;支承板(44,44),该支承板(44,44)按照与辊(2a)的轴心相垂直的方式设置于导向板(41)的两端;杆(6),该杆(6)按照可在与导向板(41)的纵向相垂直的面内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支承板(44)上,在其自由端向外设置有按沿导向板(41)的纵向的方向延伸的突部(61),沿接近辊(2a)的方向弹性地被偏置;
上述退回机构(40)由2块旋转板(7,7a),杆(6)和送纸导向件旋转限制部(8)构成,该2块旋转板(7,7a)按照与送纸导向件(4)的两端相对的方式设置于同一轴上,对应于图像打印装置的模式同步地旋转,具有对杆(6)上的突部(61)进行导向的凸轮部(73),该送纸导向件旋转限制部(8)设置于固定位置上,可通过与凸轮部(73)的相互作用,对杆(6)的运动进行控制,在打印图像模式之前,使送纸导向件(4)退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板(7,7a)的凸轮部(73)具有圆弧状面(74)、从该圆弧状面(74)凹陷的承窝部(75)、按压凸轮面(76),该按压凸轮面(76)在旋转板(7,7a)转移到打印图像模式的正向旋转时,在圆弧状面(74)上滑动,按压突部(61),使该送纸导向件(4)退回;
送纸导向件旋转限制部(8)包括第1接触部(81),该第1接触部(81)在旋转板(7,7a)正向旋转,从初始模式切换到供纸模式的期间,与突部(61)接触,阻止送纸导向件(4)的退回方向的运动;第2接触部(82),该第2接触部(82)在旋转板(7,7a)正向旋转从供纸模式切换到打印图像模式时,阻止送纸导向件(4)的退回方向的移动;导向面(83),该导向面(83)在为了从打印图像模式切换到另一模式,旋转板(7,7a)反向旋转时,与承窝部(75)的壁面相互作用,按照与该承窝部(75)脱开的方式对落入旋转板(7,7a)的承窝部(75)中的突部(61)进行导向。
3.一种图像打印装置,其包括压辊(2),该压辊(2)卷绕纸;卷绕辅助部件(21,22,23,24),该卷绕辅助部件(21,22,23,24)按照包围该压辊的方式,设置于多个部位,用于沿压辊的周面卷绕纸;热敏头(31),该热敏头(31)以可相对压辊(2)接近离开的方式设置于由上述辅助部件释放的打印图像位置附近;墨带(33),该墨带(33)设置于热敏头(31)和压辊(2)之间;送纸导向件(4),该送纸导向件(4)在墨带(33)和压辊(2)之间,以可沿压辊2的基本圆周方向旋转的方式设置;退回机构(40),该退回机构(40)在热敏头(31)通过墨带按压纸时,将送纸导向件(4)从热敏头(31)的按压位置退回,其特征在于:
送纸导向件(4)包括导向板(41),该导向板(41)按照纸(S)卷绕于压辊周面上的方式进行导向;支承板(44,44),该支承板(44,44)按照与压辊(2)的轴心相垂直的方式设置于导向板(41)的两端;杆(6),该杆(6)按照可在与导向板(41)的纵向相垂直的面内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支承板(44)上,在其自由端,向外设置有按沿导向板(41)的纵向的方向延伸的突部(61),沿接近压辊(2)的方向弹性地偏置;
上述退回机构(40)由2块旋转板(7,7a),杆(6)和送纸导向件旋转限制部(8)构成,该2块旋转板(7,7a)按照与送纸导向件(4)的两端相对的方式设置于同一轴上,对应于图像打印机的模式,同步地旋转,具有对杆(6)上的突部(61)进行导向的凸轮部(73),该送纸导向件旋转限制部(8)设置于固定位置;
上述旋转板(7,7a)的凸轮部(73)具有圆弧状面(74)、从该圆弧状面(74)凹陷的承窝部(75)、与按压凸轮面(76),该按压凸轮面(76)在旋转板(7,7a)转移到打印图像模式的正向旋转时,在圆弧状面(74)上滑动按压突部(61),使该送纸导向件(4)退回;
送纸导向件旋转限制部(8)包括第1接触部(81),该第1接触部(81)在旋转板(7,7a)正向旋转,从初始模式切换到供纸模式的期间,与突部(61)接触,阻止送纸导向件(4)的退回方向的运动;第2接触部(82),该第2接触部(82)在旋转板(7,7a)正向旋转,从供纸模式切换到打印图像模式时,阻止送纸导向件(4)的退回方向的移动;导向面(83),该导向面(83)在为了从打印图像模式切换到另一模式,在旋转板(7,7a)反向旋转时,与承窝部(75)的壁面相互作用,按照与该承窝部(75)脱开的方式对落入旋转板(7,7a)的承窝部(75)中的突部(61)进行导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送纸导向件(4)的支承板(44,44)上,形成有导向凸部(50),在该旋转板(7,7a)中,开设有导向槽(71),上述导向凸部(50)以可滑动的方式嵌入该导向槽(71)中,该导向槽(71)对送纸导向件(4)的旋转进行导向,在该导向凸部(50)上设置有导向轴(55),该导向轴(55)以可滑动的方式穿过导向槽(71),与旋转限制部(8)的第2接触部(82)接触,阻止送纸导向件(4)退回方向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送纸导向件旋转限制部(8)由开设于机壳(1)中的孔(80)的孔缘形成。
CNB2004100692850A 2003-07-22 2004-07-15 图像打印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327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9666/03 2003-07-22
JP199666/2003 2003-07-22
JP2003199666A JP3913720B2 (ja) 2003-07-22 2003-07-22 印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6028A true CN1576028A (zh) 2005-02-09
CN1313279C CN1313279C (zh) 2007-05-02

Family

ID=34225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6928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3279C (zh) 2003-07-22 2004-07-15 图像打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981810B2 (zh)
JP (1) JP3913720B2 (zh)
CN (1) CN1313279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1574B (zh) * 2006-05-31 2010-06-02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打印装置
CN101925465B (zh) * 2008-09-29 2012-12-12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喷墨打印机的墨供给装置及其逆流阻断装置
CN109065967A (zh) * 2018-07-16 2018-12-21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芯卷绕隔膜编码器机构及圆柱锂电池制片卷绕一体机
CN114161845A (zh) * 2021-01-28 2022-03-11 河南奥德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热熔打印工程图接纸降温导出及分切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95014B1 (ko) * 2005-09-06 2007-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송용지를 안내하는 가이드부재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GB0521754D0 (en) * 2005-10-25 2005-11-30 Esselte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JP4905218B2 (ja) * 2007-03-29 2012-03-28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JP4585593B2 (ja) * 2009-02-18 2010-11-24 株式会社ウェッジ 画像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4800A (en) * 1925-04-09 1926-07-09 Alexander George Salerni Paper release device for typewriters
JPS60189475A (ja) * 1984-03-09 1985-09-26 Canon Inc 紙送り機構
JPS6187952U (zh) * 1984-11-15 1986-06-09
DE69032565T2 (de) * 1989-05-08 1999-01-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Drucker
US5296874A (en) * 1990-10-19 1994-03-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Thermal printer
DE69222034T2 (de) * 1992-06-04 1998-01-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pierhalter für einen Videodrucker
JP2001088396A (ja) 1999-09-28 2001-04-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熱転写記録装置
JP3892679B2 (ja) * 2001-04-27 2007-03-1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のプラテンローラ解除機構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1574B (zh) * 2006-05-31 2010-06-02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打印装置
CN101925465B (zh) * 2008-09-29 2012-12-12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喷墨打印机的墨供给装置及其逆流阻断装置
CN109065967A (zh) * 2018-07-16 2018-12-21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芯卷绕隔膜编码器机构及圆柱锂电池制片卷绕一体机
CN114161845A (zh) * 2021-01-28 2022-03-11 河南奥德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热熔打印工程图接纸降温导出及分切系统
CN114161845B (zh) * 2021-01-28 2023-10-27 河南印都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热熔打印工程图接纸降温导出及分切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913720B2 (ja) 2007-05-09
US20050053409A1 (en) 2005-03-10
CN1313279C (zh) 2007-05-02
US6981810B2 (en) 2006-01-03
JP2005040960A (ja) 2005-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2961C (zh) 进纸设备和记录设备
CN1231359C (zh) 薄片进送装置和记录装置
CN1765716A (zh) 记录材料导向装置及记录设备
CN1313279C (zh) 图像打印装置
CN1269652C (zh) 片材导向机构、备有该机构的片材送给装置及记录装置
WO1998042508A1 (fr) Dispositifs de couchage, d'impression et d'imagerie, systeme d'impression et procede d'impression
CN1266014C (zh) 卷筒纸卷曲的校正设备以及带有该设备的记录装置
CN1651243A (zh) 记录装置
CN101032892A (zh) 介质供给器和装有它的液体喷射设备或记录设备
CN1263597C (zh) 用于翻转纸张的装置及带有翻转纸张装置的印刷装置
CN1644370A (zh) 片材供给胶印转轮式印刷机
CN1714034A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865001A (zh) 成像设备
CN1775536A (zh) 热转印印刷机
US7731178B2 (en) Feeding device
CN1644385A (zh) 行式热敏头和热转印行式打印机
CN1519185A (zh) 成像设备的送纸装置
KR19990023165U (ko) 잉크젯 프린터의 자동용지 급지장치
CN1660596A (zh) 模版印刷机
CN1761570A (zh) 打印机及安装在其上的连续纸夹具
CN101045377A (zh) 记录装置和喷液装置
CN101077744A (zh) 媒介物检测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090014944A1 (en) Feeding devic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feeding method
JP3891278B2 (ja) 短尺用紙給紙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備える記録装置
JP4737432B2 (ja) 被記録材給送装置、記録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02

Termination date: 201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