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4034A - 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4034A
CN1714034A CN 200380104018 CN200380104018A CN1714034A CN 1714034 A CN1714034 A CN 1714034A CN 200380104018 CN200380104018 CN 200380104018 CN 200380104018 A CN200380104018 A CN 200380104018A CN 1714034 A CN1714034 A CN 1714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conveyor
recording medium
guidance unit
ink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8010401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久间英臣
井本晋司
伊东阳一
安田宽
石井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14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40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可以精确确定传送带和记录头之间的间隙并保持传送带和受到传送的记录介质的良好的平整度。引导单元设置为从内侧推动传送带的一部分。该引导单元包括多个突起长条,所述突起长条位于该引导单元与传送带接触的表面上并且设置在垂直于传送带滚动方向的方向上。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尤其是涉及这样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包括用于传送打印纸的带电传送带和用于引导该传送带的引导板。
背景技术
喷墨记录装置应用于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及其他成像装置。喷墨记录装置从墨水记录头向记录介质喷出墨滴,以记录图像。记录介质可以是例如纸张、OHP片材或通常为打印纸,其上可以粘附墨滴。喷墨记录装置能够高速记录精细图像,并且具有低运行成本和低噪音。此外,通过使用多色墨水,喷墨记录装置可易于记录彩色图像。
在现有技术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引导板设置为与墨水记录头相对,并且当将打印纸传送到引导板上时,墨水记录头就在打印纸上进行打印。此外,还设置具有突出周边部的齿形轮(spur),以在印刷过程中将打印纸压在引导板上。通过这样的结构,使打印纸在印刷过程中保持平整。
在现有技术的喷墨记录装置中,通过使用在印刷区域每一端设置一组的两组滚轮执行打印纸进给。然而,采用这种结构,难以获得高的进给精度,除非打印纸牢固接触这两组滚轮。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211768公开了现有技术的上述喷墨记录装置。
近来,已经要求有更大的印刷区域,并且为了增大印刷区域,提出一种喷墨图像记录装置,其仅具有一组用于进给打印纸的滚轮。但是,该装置使得更加难以获得高的进给精度。具体而言,在打印纸仅有一侧接触滚轮的情况上,打印纸有时相对滚轮悬浮,并且有时不能获得用于传送打印纸的力。从而,进给精度变得很低,并且图像质量下降。
从而,提出了喷墨记录装置以解决这一问题,其中,为了保持打印纸的平整度,提出了带电无缝带,以由电荷产生的静电力将打印纸保持在该带上,并且该带以此状态滚动,以传送打印纸。以此方式,可以防止打印纸从该带悬浮起来并且可获得良好的平整度。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7-5308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897960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5-518公开了上述喷墨记录装置。
此外,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7-53082所述,引导板在对应于印刷区域的位置上设置于无缝带内侧,以提高打印纸的平整度。
在喷墨记录装置中,其中打印纸在由静电力保持在进给带上的同时进给,为了将打印纸堆叠在纸张输出单元(sheet delivery unit)上,通过曲率分离(curvature separation)从进给带上分离打印纸。然而,相对柔软的打印纸不易于与该带分离。这些打印纸在保持在该进给带上的同时被连续传送,而导致打印纸阻塞。
此外,在现有技术的上述喷墨记录装置中,进给带由至少两个滚轮张紧并且带在滚轮之间的一部分对应于印刷区域,即由喷墨头在其上进行打印的区域。这部分带容易起褶,并且当带受到滚动时在垂直于带表面的方向上摆动,而导致带平整度的下降。由于打印纸的平整度通常直接与带的平整度相关,从而记录头和打印纸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而导致印刷质量下降。
此外,即使当按上述方式设置引导板时,由于记录头和打印纸之间的距离影响印刷精度并且难以将引导板的表面制造得高度平坦,从而不易于获得高的印刷精度。此外,如果引导板接触移动着的带电无缝带,该带可能失去电荷,这将降低用于保持打印纸的静电力。
发明内容
此外,本发明的总体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更具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和片材传送装置,其可精确地确定传送带和记录头之间的距离,并且使传送带和记录介质保持良好的平整度。
本发明的第二个更具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和片材传送装置,其可以可靠地从传送带上分离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包括:传送带,其张紧于多个滚轮上以在滚动同时传送记录介质;记录单元,其配置为向位于传送带上的记录介质上喷射墨水;以及引导单元,其在两个滚轮之间设置在传送带的内侧上、面向记录单元。传送带被充电以将记录介质保持于其上而进行传送。引导单元设置为推动传送带的一部分,从而传送带的受推动部分接近记录单元。
引导单元可以包括位于该引导单元与传送带接触的表面上的多个突起长条。该突起长条设置在垂直于传送带滚动方向的方向上。各个突起长条的宽度可以基本上小于或者等于5mm。
引导单元的上表面高于多个滚轮中的两个的上切线。
喷墨记录装置还可以包括分离单元,其相对于受推动部分设置在下游侧,以在进行记录之后从传送带上分离记录介质。该分离单元可以包括分离爪。该分离爪可以设置为可与传送带的表面接触并可与传送带的表面分离。
喷墨记录装置还可以包括引导滚轮,其沿着传送带的滚动方向在引导单元一端处设置于传送带内侧并与传送带接触。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包括:传送带,其张紧于多个滚轮上以在滚动同时传送记录介质;记录单元,其配置为向位于传送带上的记录介质上喷射墨水;引导单元,其在两个滚轮之间设置在传送带的内侧、面向记录单元;以及输出滚轮(delivering roller),其设置为在进行记录之后承载由传送带传送的记录介质,以进一步传送记录介质。传送带被充电以将记录介质保持于其上而进行传送。输出滚轮承载记录介质之处的高度低于引导单元与传送带接触的上表面的高度。
喷墨记录装置还可包括传送滚轮,其设置为与用于张紧传送带的滚轮之一接触以将记录介质传送至记录单元。传送滚轮承载记录介质之处的高度低于引导单元与传送带接触的上表面的高度。
传送滚轮承载记录介质之处的高度高于输出滚轮承载记录介质之处的高度。
在受到传送滚轮承载之前,记录介质受到转向。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传送带,其张紧于多个滚轮上以在滚动同时传送记录介质;记录单元,其配置为向位于传送带上的记录介质上喷射墨水;以及引导单元,其在两个滚轮之间设置在传送带的内侧、面向记录单元。传送带被充电以将记录介质保持于其上而进行传送。引导单元设置为推动传送带的一部分,从而传送带的受推动部分接近记录单元。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传送带,其张紧于多个滚轮上以在滚动同时传送记录介质;记录单元,其配置为向位于传送带上的记录介质上喷射墨水;引导单元,其在两个滚轮之间设置在传送带内侧、面向记录单元;以及输出滚轮,其设置为在进行记录之后承载由传送带传送的记录介质,以进一步传送记录介质。传送带被充电以将记录介质保持于其上而进行传送。输出滚轮承载记录介质之处的高度低于引导单元与传送带接触的上表面的高度。
成像装置还可包括传送滚轮,其设置为与用于张紧传送带的滚轮之一接触以将记录介质传送至记录单元。传送滚轮承载记录介质之处的高度低于引导单元与传送带接触的上表面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片材传送装置,其包括:传送带,其张紧于多个滚轮上以在滚动同时传送记录介质;以及引导单元,其在两个滚轮之间设置在传送带内侧、面向记录单元。传送带被充电以将记录介质保持于其上而进行传送。引导单元设置为从传送带内侧向传送带外侧推动传送带的一部分,从而传送带的受推动部分突起。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片材传送装置,其包括:传送带,其张紧于多个滚轮上以在滚动同时传送记录介质;引导单元,其在两个滚轮之间设置在传送带的内侧、面向记录单元;以及输出滚轮,其设置为在进行记录之后承载由传送带传送的记录介质,以进一步传送记录介质。输出滚轮承载记录介质之处的高度低于引导单元与传送带接触的上表面的高度。
片材传送装置还可包括传送滚轮,其设置为与用于张紧传送带的滚轮之一接触以将记录介质传送至记录单元。传送滚轮承载记录介质之处的高度低于引导单元与传送带接触的上表面的高度。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进行如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传送带的机构的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喷墨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片材传送部分的透视图,
其中示出引导板的结构;
图5是第一实施例中一部分引导板的透视剖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例中引导板的透视图;
图7是第一实施例中喷墨打印机的片材传送部分的示意图;
图8是第二实施例中喷墨打印机的片材传送部分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9是第二实施例中喷墨打印机的片材传送部分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10是第三实施例中喷墨打印机的片材传送部分的示意图;以及
图11是第三实施例中喷墨打印机的片材传送部分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是作为根据本发明喷墨记录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0的示意图。
喷墨打印机100包括驱动滚轮10、张紧滚轮11以及在滚轮10和11上张紧的带电传送带12。滚轮10接地。传送带12是闭合带,并且可以直接制造成这种形式或者通过连接带条两端而制成。
图2是示出传送带12的结构的视图。
如图2所示,传送带12包括前层12a和后层12b。前层12a是绝缘膜,其由纯树脂例如纯ETFT材料制成,而不进行任何阻抗调节(resistanceadiustment)。前层12a的厚度为例如40μm。在传送过程中,前层12a支持打印纸。后层12b也被称为中间电阻层或接地层,其由与前层12a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受到由碳进行的阻抗调节。后层12b接触滚轮10并且接地。
前层12a的厚度影响其介电常数。具体而言,当前层12a变厚时介电常数降低,导致带12承载更少量的电荷。从而,优选的是,只要在制造中厚度的波动足够小,并且即使当带12在实际应用中受到损伤时该厚度也不会变成零,就尽可能降低该厚度,以增加带12的静电吸引力。
后层12b的厚度不具有直接的电气影响,但是如果带12的总厚度增加,带12变得更坚硬,并且当在实际应用中张紧带12时难以获得良好平整度。相反,为了保持所需强度,带12的厚度不可以太小。通过实验可知,后层12b的厚度的优选范围为50μm至200μm。
采用此类双层结构以及受到阻抗调节的后层,在将电荷沉积于前层12a之后,当打印纸接触带12时,供应附加电荷,这增加了带12和打印纸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如果该带仅具有一绝缘层,静电吸引力将减少到一半,打印纸必须在接地滚轮10的位置上开始接触带12。采用双层结构,带12不受这种限制。
驱动滚轮10由包括未示出的电机的驱动系统驱动,进而驱动传送带12沿方向A(辅助扫描方向)滚动。
喷墨打印机100也包括:记录头13,其用于向由传送带12传送的打印纸上喷墨;以及托架9,其承载记录头13,并且当从记录头13喷射墨水时垂直于包括其上已经打印的图案的纸张前后移动。
图3是喷墨打印机100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托架9可摆动地由引导杆1和未显示的支柱支撑,以使托架9可在主扫描方向上摆动。未示出的主扫描电机驱动托架9沿主扫描方向移动。
记录头13包括四个用于分别喷射黄色、青色、品红色和黑色墨滴的喷墨头;四个喷墨头沿着主扫描方向设置,其喷射开口向下喷射墨滴。
各个喷墨头可以包括用以强制喷出墨水的能量生成单元,诸如,压电致动器,例如压电元件;热致动器,其采用通过使用诸如电阻器的热电转化元件产生的沸腾液体的相变;或者静电致动器,其采用静电力。
在托架9中安装有四个未示出的子容器,以向记录头13供应墨水。通过墨水供应管从主容器(墨盒)向子容器提供墨水。
喷墨打印机100也包括:用于引导传送带12的引导板14,其在驱动滚轮10和张紧滚轮11之间设置于传送带12的内侧、面向记录头13;以及充电滚轮15,其用于向传送带12表面的绝缘层添加电荷。
充电滚轮15设置为与带12的表面接触,并与带12的滚动一起旋转。当将打印纸传送至滚轮10上并且其一端压靠在带12上时,就由高压电源向充电滚轮15施加高电压,从而对带12充电。使打印纸感应而带有负极电荷,并且受到带12的吸引。从而,当带12滚动时,将打印纸沿着辅助扫描方向传送至记录单元13的印刷区域。
移动托架9以根据图像信号驱动记录单元13,以向静止的打印纸喷射墨滴而记录一行目标图像;在将打印纸进一步传送等于一行的距离之后,记录下一行。当接收到记录完成信号或者表示打印纸的后端进入印刷区域的信号时,就结束打印操作,并且将打印纸输出至后面所述的输出托盘26。
喷墨打印机100也包括:传送滚轮16,其沿传送带12的滚动方向A设置在记录头13上游侧,以将传送带12压靠在驱动滚轮10上,从而使打印纸与传送带12紧密接触;以及分离爪17,其沿传送带12的滚动方向A设置在记录头13的下游侧,以挤压张紧滚轮11,使传送带12处于两者之间,从而从传送带12上分离打印纸。
喷墨打印机100还包括:片材进给托盘18,用于承载打印纸;片材进给滚轮19,用于从片材进给托盘18输出打印纸;以及分离垫20,用于使打印纸由分离垫20输出之后相互分离。片材进给托盘18、片材进给滚轮19和分离垫20组成片材进给单元21。
喷墨打印机100还包括:引导部件22a,用于引导由片材进给单元21尤其是分离垫20分离的一片材,以在接近垂直的方向上向上传送该片材;以及引导部件22b,其沿着传送带12的滚动方向A设置在传送滚轮16的上游侧,以使从引导部件22a出来的打印纸的移动方向改变大致90度,并且在水平方向上将打印纸传送至传送带12和传送滚轮16之间的空间。
为了使由引导部件22a垂直进给的打印纸的移动方向改变90度至水平方向,引导部件22b面向传送带12的表面成形为弧形,该弧形具有大于传送带12的半径的曲率半径,并从而在引导部件22a和传送带12之间形成弧形传送路径。
喷墨打印机100还包括:一对滚轮23,其用于传送由分离爪17从传送带12上分离的打印纸;以及输出托盘26,其用于堆叠由该对滚轮23传送的打印纸。
该对滚轮23包括齿形滚轮(spur roller)24和与滚轮24接触的滚轮25。虽然在图1中没有示出,但是齿形滚轮24在其圆周外表面上可以具有多个突起。
引导板14具有足以覆盖从记录头13中的喷嘴(未示出)喷出的墨水喷射区域的尺寸,换句话说,即托架9的扫描区域。引导板14安装成面向墨水喷射区域或者托架扫描区域并且具有如图7中以点划线示出的引导表面14b。引导板14从传送带12内侧向托架9推动传送带12,形成平坦部分18,以使传送带12和打印纸保持平整,如稍后所述。
引导板14通过树脂模制而成。通常,难以通过树脂模制获得具有高精度的平坦且均匀的表面。同时,如果引导板14的平坦度不是足够好,与引导板14接触的传送带12的平整度就会下降,并且传送带12和记录头13之间的间隙就发生变化,导致很低的记录精度,进而导致很差的图像质量。作为这一困难的解决方案,就在引导板14接触传送带12的表面上形成多个突起肋。
图4是包括滚轮10和11、传送带12以及引导板14的喷墨打印机100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其示出引导板14的表面上的肋。
图5是引导板14的一部分的透视剖视图。
图6是引导板14的透视图。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多个肋14a相互平行并且垂直于传送带12的滚动方向A形成。肋14a的顶表面与传送带12接触,以引导传送带12。如图6中所示,引导板14由用于支撑滚轮10和11的部件35a和35b保持。
图7是包括滚轮10和11、传送带12和引导板14的喷墨打印机100的部分的视图,其示出引导板14表面上的肋14a的结构。
如图7中点划线所示,与传送带12接触的肋14a的顶表面形成引导表面14b,并且传送带12的对应部分突起,形成平行于记录头13的扫描表面的平坦部分28。
各个肋14a在滚动方向上的宽度可以是,例如5mm。
通常,与诸如没有肋的引导板的相对较大板相比,更易于获得诸如肋14a的长条的平坦且均匀表面。从而,可获得引导表面14b的足够良好的平坦度,从而使得传送带12和记录头13的间隙高精度的恒定,导致高的记录精度和高的图像质量。
应当注意的是,如果肋形成为平行于移动方向A,由于各个肋的长度与引导板自身的长度相同,则将难以获得肋的顶表面的精确平坦度和均匀性,这正好与没有肋的引导板的情况相同。
此外,由于仅有肋14a的顶表面与传送带12相接触,引导板14和传送带12之间的接触区域很小,并且引导板14和传送带12之间的摩擦力很小,从而传送带12可以在引导板14上平滑地移动。结果,与引导板14不具有肋并且其整个顶表面与传送带12接触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传送带12的驱动系统的载荷。
此外,由于仅有肋14a的顶表面与传送带12接触,就减少了由于与引导板接触而导致传送带12的电荷的损失,从而传送带12具有足够大的静电吸引力以保持打印纸。从而,正如传送带12一样,可以将打印纸保持为高度平整,即使当打印纸吸收了墨水中的水。
从传送带12的驱动系统的载荷和传送带12的电荷损失的角度来看,优选地在滚动方向A上将各个肋14a的宽度设定为小于或等于5mm。
如图7所示,由于引导板14的结构,与没有引导板14而形成的平面27相比,传送带12的由引导板14的引导表面14b形成的平整部分28被移动至更接近记录头13。
如果不存在引导表面14b或者没有将其设置成如本实施例那样推动传送带12,则传送带12仅由驱动滚轮10和张紧滚轮11支撑,并且带12如同条带一样摆动。从而,传送带12和记录头13之间的间隙是不恒定的,并且图像质量下降。
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结构,可以防止带的摆动,并且传送带12和记录头13之间的间隙变得恒定,导致高的图像质量。
由于在记录过程中由静电力将打印纸保持在传动带12的平整部分28上,所以打印纸保持高度平整。
第二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图1中喷墨打印机100相同的结构。下文中,将使用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以进行说明。
如第一实施例所述,喷墨打印机100包括沿着传送带12的滚动方向设置在记录头13上游侧的传送滚轮16,以将传送带12压靠在驱动滚轮10上,从而使打印纸与传送带12紧密接触。喷墨打印机100也包括一对滚轮23,其用于传送由分离爪17从传送带12上分离的打印纸。该对滚轮23包括齿形滚轮24和与滚轮24接触的滚轮25。齿形滚轮24在其圆周外表面上可具有多个突起。
图8是打印机100的一部分的示例的示意图,该打印机100包括用于传送打印纸的传送带12、传送滚轮16和该对滚轮23。
如图8所示,滚轮16和滚轮10之间的接触位置以及滚轮24和滚轮25之间的接触位置是滚轮16和10以及滚轮24和25分别保持打印纸的位置。图8中,滚轮24和滚轮25设置成它们的接触位置低于引导平面14b并且位于位置H1上;由于引导板14向上推动传送带12,滚轮16和滚轮10的接触位置也低于引导平面14b并且位于位置H2。图8中,H2小于H1。
由于引导部件22a和引导部件22b,来自片材进给单元21的打印纸的移动方向在到达印刷区域(即,传送带12的平整部分28)之前两次发生接近90度的改变。
在印刷区域中,当由传送带12保持打印纸的同时移动打印纸。由于滚轮23的位置差异H1,当打印纸的引导端到达滚轮24和滚轮25的接触位置时,打印纸被拉向引导板14上。同样,在滚轮16一侧打印纸也被拉向引导板14上。由于打印纸在其两侧受到滚轮拖拉,由此被压靠在引导板14上,从而打印纸紧密接触传送带12,这提高了传送带12和打印纸的表面平整度,并且可以以高精度保持记录头13和传送带12之间由引导板14确定的间隙。
此外,即使对于易吸收墨水中水分而导致变形的打印纸,也可以修整这种变形。此外,即使对于易弯曲而导致从传送带12悬浮或者降低对传送带12的附着力的柔软打印纸,也可以通过滚轮16和23的挤压作用而抑制悬浮并提高附着力。从而,在上述情况下,可以很好地确定记录头13和传送带12之间的间隙,并且这提高了印刷精度和图像质量。
图9是喷墨打印机100的一部分的示例的示意图,该喷墨打印机100包括用于传送打印纸的传送带12、传送辊16和该对滚轮23。
图9中,引导板14不推动传送带12,从而引导表面14b,即引导板14的与传送带12接触的顶表面不会突起,从而传送带12的对应部分也不会突起。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应用本发明。如图9所示,滚轮24和滚轮25设置成它们的接触位置,即滚轮24和25夹持打印纸的位置低于引导平面14b并且位于位置H。
由于滚轮23的位置差异H,当打印纸的引导端到达滚轮24和滚轮25的接触位置时,打印纸被滚轮24和滚轮25拉向引导板14上。并且打印纸紧密接触传送带12。这提高了传送带12和打印纸的表面平整度,并且可以以高精度保持记录头13和传送带12之间的间隙。
此外,即使对于易吸收墨水中水分而导致变形的打印纸,或者对于易弯曲而导致从传送带12悬浮或者降低对传送带12的附着力的柔软打印纸,也可以通过滚轮23的挤压作用而抑制悬浮并提高附着力。从而,可以提高印刷精度和图像质量。
第三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基本上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图1中喷墨打印机100相同的结构。下文中,仅说明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并且将使用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以进行说明。
图10是喷墨打印机100的片材传送部分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沿着传送带12的滚动方向A设置引导滚轮33和34,其位于传送带12的内侧并且分别位于引导板14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引导滚轮33和34降低传动带12和引导板14之间的摩擦,并且从而降低传送带12的驱动载荷,这进一步防止传送带12由与引导板14之间的摩擦而导致的滑移,并提高了图像质量。
此外,如图10中所示,作为用于传送打印纸的传送单元的一部分,分离爪17设置为接触传送带12,以由记录头13在打印纸上进行记录之后从传送带12上分离打印纸。分离爪17位于输出辊24和25的上游侧。分离爪17可摆动地安装于轴17a上,并由弹簧部件45驱动以接触传送带12。
由于分离爪17,在由记录头13在其上进行记录之后,来自传送带12的打印纸可以可靠地受到分离和输出,防止了在将打印纸保持在传送带12上的同时进一步输出打印纸,进而防止打印纸的阻塞。
图11示出本实施例中分离爪17的另一示例。
在图11中,分离爪17可摆动地安装于轴17a上,以可接触传送带12并可从传送带12上分离。此外,柱塞61设置为使分离爪17从传送带12上分离。为了驱动柱塞61操作,进一步提供用于检测打印纸端部的检测传感器62、主控制器63以及驱动器64。基于由检测传感器62输出的信号,主控制器63通过驱动器64控制柱塞61。
例如,柱塞61可以受到驱动,以在记录之后的输出定时(打印纸的端部到达输出部分所需时间)上进行操作。将分离爪17设置为接触传送带12,以从传动带12上分离打印纸。在分离之后,柱塞61停止,分离爪17与传送带12分离。
从而,将传动带12设置为仅在必要时接触传动带12,并且传送带12可以持续时间更长。
除了分离爪17之外,也可以采用空气分离单元,其使用气流来分离打印纸。
虽然参照为说明目的而选择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显而易见,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许多中改进,而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概念和范围。
本发明不仅可用于喷墨打印机,也可应用于传真机、复印机和其他成像装置。
此外,用于张紧传送带的滚轮的数量可以大于2,并且此时,在引导板的两侧考虑使用两个滚轮是足够的。
总结本发明的效果,由于引导单元设置成推动传送带,所以形成了更接近印刷区域中记录单元的平整部分。这防止了传送带的摆动,降低了传送带和记录单元之间的距离变化,并且提高了印刷精度和图像质量。
由于引导单元具有形成于其接触传送带的表面上的突起长条,并且所述突起长条设置为垂直于传送带的滚动方向,从而可以提高引导单元的表面的平坦度精度,并从而提高传送带的平整度以及由静电力保持在该带上的印刷介质的平整度。这进一步降低了传送带和记录单元之间距离的变化、减少了由于与引导单元接触而导致传送带的电荷损失,并减小了传送带的驱动系统的载荷。
由于引导单元向上推动传送带并且输出滚轮低于受推动部分,记录介质在其两侧被压靠在引导单元上,使得记录介质紧密接触传送带,并且这提高了传送带和记录介质的表面平整度,从而可将记录单元和传送带之间的距离保持为常数。此外,即使对于易吸收墨水中水分的记录介质,或者易弯曲的柔软记录介质,也可以抑制记录介质的变形和记录介质的悬浮,提高记录介质对传送带的附着力,并且可以很好地确定记录单元和传送带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提高图像质量。
本专利申请基于2002年11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2-341834、2002年11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2-342036、2003年1月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3-002390、以及2003年1月1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3-003963的优先权,其整体内容在此引作参考。

Claims (18)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包括
传送带,其张紧于多个滚轮上以在滚动同时传送记录介质,所述传送带被充电以将记录介质保持于其上而进行传送;
记录单元,其配置为向位于传送带上的记录介质上喷射墨水;以及
引导单元,其在两个所述滚轮之间设置在传送带内侧、面向记录单元,所述引导单元设置为推动传送带的一部分,从而传送带的受推动部分接近记录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引导单元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多个滚轮中的两个的上切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引导单元包括位于该引导单元与传送带接触的表面上的多个突起长条,所述突起长条设置在垂直于传送带滚动方向的方向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各个突起长条的宽度基本上小于或者等于5mm。
5.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包括:
传送带,其张紧于多个滚轮上以在滚动同时传送记录介质,所述传送带被充电以将记录介质保持于其上而进行传送;
记录单元,其配置为向位于传送带上的记录介质上喷射墨水;
引导单元,其在两个所述滚轮之间设置在传送带内侧、面向记录单元;以及
输出滚轮,其设置为在进行记录之后承载由传送带传送的记录介质,以进一步传送记录介质,所述输出滚轮承载记录介质之处的高度低于所述引导单元与传送带接触的上表面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记录介质,还包括:
传送滚轮,其设置为与用于张紧传送带的滚轮之一接触以将记录介质传送至记录单元,所述传送滚轮承载记录介质之处的高度低于所述引导单元与传送带接触的上表面的高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记录介质,其中所述传送滚轮承载记录介质之处的高度高于所述输出滚轮承载记录介质之处的高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墨记录介质,其中在被传送滚轮承载之前,记录介质被转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介质,还包括:
分离单元,其相对于所述受推动部分设置于下游侧,以在进行记录之后从传送带上分离记录介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墨记录介质,其中分离单元包括分离爪。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墨记录介质,其中分离爪设置为可与传送带的表面接触并可从传送带的表面上分离。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介质,还包括:
引导滚轮,其沿着传送带的滚动方向在引导单元一端处设置于传送带内侧并与传送带接触。
13.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传送带,其张紧于多个滚轮上以在滚动同时传送记录介质,所述传送带被充电以将记录介质保持于其上而进行传送;
记录单元,其配置为向位于传送带上的记录介质喷射墨水;以及
引导单元,其在两个所述滚轮之间设置在传送带内侧、面向记录单元,所述引导单元设置为推动传送带的一部分,从而传送带的受推动部分接近记录单元。
14.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传送带,其张紧于多个滚轮上以在滚动同时传送记录介质,所述传送带被充电以将记录介质保持于其上而进行传送;
记录单元,其配置为向位于传送带上的记录介质喷射墨水;
引导单元,其在两个所述滚轮之间设置在传送带内侧、面向记录单元;以及
输出滚轮,其设置为在进行记录之后承载由传送带传送的记录介质,以进一步传送记录介质,所述输出滚轮承载记录介质之处的高度低于所述引导单元与传送带接触的上表面的高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
传送滚轮,其设置为与用于张紧传送带的滚轮之一接触以将记录介质传送至记录单元,所述传送滚轮承载记录介质之处的高度低于所述引导单元与传送带接触的上表面的高度。
16.一种片材传送装置,包括:
传送带,其张紧于多个滚轮上以在滚动同时传送记录介质,所述传送带被充电以将记录介质保持于其上而进行传送;以及
引导单元,其在两个所述滚轮之间设置在传送带内侧、面向记录单元,所述引导单元设置为从传送带内侧向传送带外侧推动传送带的一部分,从而传送带的受推动部分突起。
17.一种片材传送装置,包括:
传送带,其张紧于多个滚轮上以在滚动同时传送记录介质,所述传送带被充电以将记录介质保持于其上而进行传送;
引导单元,其在两个所述滚轮之间设置在传送带内侧、面向记录单元;以及
输出滚轮,其设置为在进行记录之后承载由传送带传送的记录介质,以进一步传送记录介质,所述输出滚轮承载记录介质之处的高度低于所述引导单元与传送带接触的上表面的高度。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还包括:
传送滚轮,其设置为与用于张紧传送带的滚轮之一接触以将记录介质传送至记录单元,所述传送滚轮承载记录介质之处的高度低于所述引导单元与传送带接触的上表面的高度。
CN 200380104018 2002-11-26 2003-11-25 喷墨记录装置 Pending CN17140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42036/2002 2002-11-26
JP2002341834A JP2004175490A (ja) 2002-11-26 2002-11-26 画像記録装置
JP341834/2002 2002-11-26
JP002390/2003 2003-01-08
JP003963/2003 2003-01-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4034A true CN1714034A (zh) 2005-12-28

Family

ID=327040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398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5068C (zh) 2002-11-26 2003-11-14 成像装置
CN 200380104018 Pending CN1714034A (zh) 2002-11-26 2003-11-25 喷墨记录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398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5068C (zh) 2002-11-26 2003-11-14 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4175490A (zh)
CN (2) CN100545068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8720A (zh) * 2012-03-27 2013-10-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06103826A (zh) * 2014-03-26 2016-11-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07814226A (zh) * 2016-09-14 2018-03-2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纸张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92366B2 (ja) * 2004-09-07 2010-06-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496326B2 (en) 2004-12-22 2009-02-24 Ricoh Company, Ltd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4717571B2 (ja) 2005-09-16 2011-07-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6263724B2 (ja) 2012-12-27 2018-01-24 株式会社エース電研 分離回収装置
JP6111758B2 (ja) * 2013-03-15 2017-04-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処理装置および用紙反転用搬送ユニット
JP2014189377A (ja) * 2013-03-27 2014-10-06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JP6265065B2 (ja) * 2014-06-27 2018-01-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705203B2 (ja) * 2016-02-19 2020-06-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686669B2 (ja) * 2016-04-26 2020-04-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8551536B (zh) * 2018-06-11 2023-08-08 重庆光大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不动产登记用录入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8720A (zh) * 2012-03-27 2013-10-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03358720B (zh) * 2012-03-27 2015-12-0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06103826A (zh) * 2014-03-26 2016-11-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06103826B (zh) * 2014-03-26 2019-04-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07814226A (zh) * 2016-09-14 2018-03-2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纸张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175490A (ja) 2004-06-24
CN100545068C (zh) 2009-09-30
CN1714033A (zh) 2005-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7376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00316967A1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US887018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forming images on both faces of recording media
JP4667300B2 (ja) 記録装置
CN1714034A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672931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666879A (zh) 传送装置和记录装置
EP1565394B1 (en)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CN101039857A (zh) 成像装置
US7533962B2 (en)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US2009017474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carriage with recording head
US854498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819923A (zh) 成像装置
US10744803B2 (en) Tension controller, medium conveying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tension controll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medium conveying device
CN1741946A (zh) 片材传送设备和成像设备
US7246962B2 (en) Exit roller system for an imaging apparatus
US11167945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CN1865015A (zh) 片材输送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01032892A (zh) 介质供给器和装有它的液体喷射设备或记录设备
CN1706653A (zh) 传送装置与记录装置
JP2005343577A (ja) ベル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220591C (zh) 具有改进的纸张传送机构的喷墨打印系统
US8147058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799299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22435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