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5984A - 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5984A
CN1575984A CNA2004100586014A CN200410058601A CN1575984A CN 1575984 A CN1575984 A CN 1575984A CN A2004100586014 A CNA2004100586014 A CN A2004100586014A CN 200410058601 A CN200410058601 A CN 200410058601A CN 1575984 A CN1575984 A CN 1575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vibratory output
vibration
rotating shaft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586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8330C (zh
Inventor
日下明广
布施木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or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omor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ori Corp filed Critical Komor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75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59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833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833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15Devices for moving vibrator-roll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01/00Printing
    • Y10S101/38Means for axially reciprocating inking roller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该装置设有一个用于限制一套筒转动的套筒制动板。操作者手动地松开一套筒锁紧螺钉以便使该套筒相对支承套筒的一转轴可转动。该套筒的转动受到套筒制动板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一振动驱动马达可使该支承套筒的转轴转动从而调节振动辊子的振动量。

Description

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
本申请引入2003年7月2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3-200299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等所有公开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印刷机的涂油墨设备内的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量调节装置,该装置利用马达通过远程和自动控制的方式来进行调节,同时节省空间且不会对印刷施加不利的影响。
背景技术
在印刷机的涂油墨设备中,油墨盒内的油墨通过油墨辊依次输送到许多分配辊子上。在这些分配辊子上,油墨均匀分布,并将油墨传送到一印版上,其中,该印版支承在印版滚筒的环形表面上。上述许多分配辊子为金属辊子和橡胶辊子的组合。在这些辊子中,将金属辊子称作振动辊子,将其设计成在摆动设备的作用下横向(沿辊子轴向方向)摆动的同时进行旋转,从而使油墨均匀分布。
当进行彩色印刷时,或者当机器速度改变时,调节振动辊子的振动量是很重要的。现有的通过远程和自动控制来调节振动量的振动量调节装置已在诸如日本待审专利申请No.2001-199051(下文中称作专利文献1)中公开。然而,该振动量调节装置具有一大型驱动系统,包括转筒、轴、控制杆和链板,这样,就需要大的空间,而且考虑到辊子的布置及其与其它设备的关系还出现了难于安装的问题。
此外,专利文献1中的振动量调节装置利用控制杆使这些辊子互相连接从而可使多个振动辊子沿辊子的轴向摆动。这样,多个振动辊子同时停在摆动末端的位置上,引发了油墨层厚度变得不均匀的问题。而且,多个振动辊子同时停止并开始沿相反方向转动,这样,由于载荷增加就会引起影响印刷质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如在日本专利申请No.1979-3763(下文中称作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那样,已经设计出这样一种振动机构,该机构在每个振动辊子的摆动运动中通过圆盘的摩擦运动能使相位产生不同。
在上述专利文献2公开的振动机构内的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中,采用了日本专利申请No.1981-6864(下文中称作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方法。如图16所示,圆柱形套筒102具有一个相对转轴100的倾斜轴部分101倾斜的外圆周表面,该套筒可转动地安装在该倾斜轴部分101上,而且多个振动辊子104a,104b…可转动地支承在一圆盘103上,其中该圆盘103由套筒102来可转动地支承。
这样,当转轴100以与印刷机的驱动马达及其类似物互锁的方式旋转时,转轴100的倾斜轴部分101(具有一倾斜轴线)作振动运动。圆盘103经由套筒102而绕倾斜轴部分101枢转从而进行一种所谓的摩擦运动。在该过程中,振动辊子104a,104b…沿轴向摆动,使其相位根据振动辊子104a,104b…的排列次序不同而依次改变。
在振动辊子104a,104b…的振动量调节中,印刷机的驱动停止运转一次。接着,操作者手动地松开调节螺钉105,将一个工具插入到套筒102的孔102a中从而使该套筒转动一预定的角度,然后,拧紧调节螺钉105从而将套筒102再锁紧到转轴100上。
在专利文献3公开的振动量调节设备中,操作者必须手动地转动套筒102并使所有保持不动的振动辊子104a,104b…移动。这样,就对操作者施加了负荷。而且,调节精度取决于各操作者的技术能力。因此,如果调节后驱动印刷机并发现调节得不成功,则印刷机必须再次停止运转并进行调节,因此产生了占用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来进行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该振动量调节装置利用马达及其类似物以半自动方式进行调节,同时节省空间且不会对印刷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振动辊子摆动设备内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其中振动辊子摆动设备包括:
一个沿一轴向摆动的振动辊子,
一个转轴,该转轴由一机架可转动地支承并具有一相对该振动辊子的轴倾斜的倾斜轴部分,
一个圆柱形套筒,该套筒可转动地安装在转轴的倾斜轴部分上并具有相对该倾斜轴的轴线倾斜的外圆周表面,
套筒锁紧释放装置,该装置使该套筒相对转轴不可转动或者可转动,
一振动辊子接合件,该接合件可转动地支承在套筒上并具有一用于接合振动辊子的第一接合部分,以及
用于使转轴旋转的驱动装置,
振动量调节装置包括:
一设置在套筒上的第二接合部分;以及
限制装置,用于接合第二接合部从而限制套筒的旋转,
其中,所述套筒锁紧释放装置处于释放状态下,所述限制装置与第二接合部分接合起来,并且在保持所述释放状态和所述接合状态的同时,所述传动装置受到驱动。
这样,利用马达及其类似物能半自动地实现高精度调节,从而能显著地降低工作时间。而且,由于各振动辊子的振动相位不同,所以不会影响印刷质量,而且装置的简化还节约了空间。
该驱动装置可以是一个直接连接到该转轴的一轴端上的专用马达。
该驱动装置可以是一个用于驱动整台机器的驱动马达,而且所述驱动马达可以经由一齿轮机构连接到所述转轴上。
振动量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限制装置的移动装置,该移动装置用于使所述限制装置在一接合位置和一缩回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其中,在所述接合位置上所述限制装置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分接合,在所述缩回位置上所述限制装置脱离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分之间的接合。
振动量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一套筒转动位置检测器,该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套筒的一转动位置,而且所述第二接合部分可以是一个位于所述套筒内的凹槽。
振动量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用于设定所述振动辊子的振动量的振动量设定装置;一个用于检测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量的驱动量检测器;以及一个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响应来自一套筒转动位置检测器的信号,一来自于所述振动量设定装置的信号和一来自于所述驱动量检测器的信号而控制所述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振动辊子摆动设备内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
所述振动辊子摆动设备包括,
一个沿一轴向摆动的振动辊子,
一个转轴,该转轴由一机架可转动地支承并具有一相对振动辊子的轴倾斜的倾斜轴部分,
一个圆柱形套筒,该套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转轴的倾斜轴部分上并具有一相对所述倾斜轴部分的轴线倾斜的外圆周表面,
套筒锁紧释放装置,该装置可使所述套筒相对转轴不可转动或者可转动,
一振动辊子接合件,该接合件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套筒上并具有一用于接合所述振动辊子的第一接合部分,以及
用于使转轴旋转的驱动装置,
所述的振动量调节装置包括:
一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二接合部分;以及
限制装置,其用于接合所述第二接合部分从而限制所述转轴的旋转,
其中,所述套筒锁紧释放装置处于释放状态下,所述限制装置与第二接合部分接合起来,并且在保持所述释放状态和所述接合状态的同时,所述传动装置受到驱动。
该驱动装置可以是一个专用马达,所述专用马达可以通过一齿轮机构连接到一转动件上,所述转动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转轴上,该转动件由一支承部可转动地支承并且与所述套筒不可转动地接合。
该驱动装置可以是一个专用马达,所述专用马达通过一摩擦轮直接使所述套筒转动,所述套筒不可转动地接合一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转轴上并且由一支承部可转动地支承。
振动量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限制装置的移动装置,该移动装置用于使所述限制装置在一接合位置和一缩回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其中,在所述接合位置上所述限制装置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分接合,在所述缩回位置上所述限制装置脱离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分之间的接合。
该振动量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转动位置的转轴转动位置检测器;一个用于设定所述振动辊子的摆动量的振动量设定装置;一个用于检测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量的驱动量检测器;以及一个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响应一来自该转轴转动位置检测器的信号,来自一所述振动量设定装置的信号和来自一所述驱动量检测器的信号而控制所述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示例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将更容易理解本发明,而且这些附图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示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中印刷机内涂油墨设备之振动辊子摆动设备的前视剖面图;
图2为主要部件的侧视图;
图3为控制方框图;
图4为用于振动量控制的流程图;
图5为用于振动量控制的流程图;
图6为用于振动量控制的流程图;
图7示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中印刷机内涂油墨设备之振动辊子摆动设备的前视剖面图;
图8为一控制方框图;
图9为用于振动量控制的流程图;
图10示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中印刷机内涂油墨设备之振动辊子摆动设备的前视剖面图;
图11为一控制方框图;
图12为用于振动量控制的流程图;
图13为用于振动量控制的流程图;
图14为用于振动量控制的流程图;
图15示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中印刷机内涂油墨设备之振动辊子摆动设备的前视剖面图;以及
图16为现有的油墨设备的振动辊子摆动设备的前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用于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进行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第一个实施例
图1示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中印刷机内涂油墨设备之振动辊子摆动设备的前视剖面图。图2为主要部件的侧视图。图3为一控制方框图。图4为用于振动量控制的流程图。图5为用于振动量控制的流程图。图6为用于振动量控制的流程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四个振动辊子2a、2b、2c和2d通过涂油墨设备的支架1而枢转地支承。转轴6设置在与这些振动辊子2a、2b、2c和2d基本相等间隔的一中间位置上,而且该转轴6通过位于支架1上的轴承3和位于支承板4上的轴承5枢转地支承,其中,将支承板4拧紧到支架1上。
转轴6包括一倾斜轴部分7和与其邻接的一平行轴部分8,倾斜轴部分7具有相对于振动辊子2a、2b、2c和2d的轴线倾斜的轴线,平行轴部分8具有相对于振动辊子2a、2b、2c和2d的轴线平行的轴线。平行轴部分8通过支承板4枢转地支承,并且还直接连接到一带有转动编码器9(驱动量检测器;参见图3)的振动驱动马达(驱动装置,专用马达)10上,该振动驱动马达10包括一伺服马达及其类似物。
圆柱形套筒12具有相对倾斜轴部分7的轴线倾斜的外圆周表面,将该套筒12安装在倾斜轴部分7上以便可以旋转但是不能沿轴向方向移动。将圆盘(振动辊子接合件)14通过轴承13支承在套筒12的外圆周表面上以便可以旋转但是不能沿轴向方向移动。球状主体16设置在每个振动辊子2a、2b、2c和2d的轴端上,将该球状主体16安装在一球状轴承(第一接合部分)15上,其中该球状轴承15设置在圆盘14的外圆周部分上。
在套筒12的外圆周的一部分上形成一接合凹槽(第二接合部分)17。与接合凹槽17接合的套筒制动板(限制装置)18通过支承板4可枢转地支承。套筒12适于夹紧倾斜轴部分7,而且当松开一个套筒锁紧螺钉(套筒锁紧释放装置)22时,该套筒12可相对紧倾斜轴部分7旋转。
气缸(限制装置的移动装置)19可在一接合位置(参见图1中的双点划)和一缩回位置(参见图1的实线)之间移动该套筒制动板18,其中,在接合位置上,套筒制动板18接合该接合狭槽17;在缩回位置上,套筒制动板18脱离与该接合狭槽17的接合,并且将气缸19装到支承板4上。气缸19安装一个活塞伸出(上述的接合位置)检测传感器20a和一个活塞缩回(上述的缩回位置)检测传感器20b(如图3所示)。将一个用于检测套筒12在其外圆周表面的停止位置上的传感器21安装在支承板4上。
如图3所示,正如用于驱动整个印刷机的驱动马达28一样,通过一个控制装置30A来驱动和控制振动驱动马达10和气缸19,其中,驱动马达28带有一转动编码器27。
控制装置30A包括CPU,ROM和RAM,而且还包括一个振动量存储器,一个振动相位存储器,一个振动相位容许值存储器,一个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一个振动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一个转动偏差存储器,一个振动相位差值存储器,一个驱动马达当前转速存储器,一个在先振动量存储器,一个振动驱动马达目标转动量存储器和一个振动驱动马达当前转动量存储器,这些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装置31a至31k,31m和31n通过一总线汇流条(BUS)联接在一起。
将诸如启动开关或者键盘的输入装置32,诸如CRT或者显示器的显示装置33及诸如打印机或者软盘(注册商标)驱动器的输出装置34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a上。输入/输出装置31b上连接有用于设定振动辊子2a、2b、2c和2d之振动量的振动量设定装置35,用于设定振动辊子2a、2b、2c和2d之振动相位的振动相位设定装置36,用于设定振动辊子2a、2b、2c和2d之振动相位容许值的振动相位容许值设定装置46,以及用于设定驱动马达28之转速的驱动马达转速设定装置37。
驱动马达28经由一个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38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c上。将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经由F/V转换器39和A/D转换器40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d上。将转动偏差检测计数器41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e上,并且将转动偏差检测计数器41经由双稳态触发电路42连接到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和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驱动量检测器)9上。来自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检测信号(时钟脉冲)被输入到转动偏差检测计数器41和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38中。
将转动偏差检测计数器41,双稳态触发电路42,振动量检测计数器48和套筒停止位置检测传感器21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f。将振动量检测计数器48还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g上,而且将振动量检测计数器48还连接到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上并经由双稳态触发电路47连接到套筒停止位置检测传感器21上。将振动量检测计数器48和双稳态触发电路47连接到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上。将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计数器49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h上,而且还将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计数器49连接到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上。
将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计数器49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i上。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经由F/V转换器43和A/D转换器44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j上。振动驱动马达10经由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k上。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连接到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上。将一个用于控制套筒制动板气缸19的套筒制动板气缸阀50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m上。在套筒制动板气缸19中设有活塞伸出检测传感器20a和活塞缩回检测传感器20b,将这两个传感器都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n上。
由于上述特征,在常规操作的过程中,振动驱动马达10旋转,套筒制动板18位于缩回位置上(参见图1实线所示)而且通过套筒锁紧螺钉22将套筒12夹紧到转轴6上。通过这样的操作,套筒12可与转轴6(倾斜轴部分7)一体地旋转,而且倾斜轴部分7的振动运动引起圆盘14的摩擦运动。结果,振动辊子2a、2b、2c和2d沿轴向方向以一不同的相位和一预定振动量相继摆动起来。
在振动辊子2a、2b、2c和2d的振动量调节中,首先打开用于调节的启动开关。接着,振动驱动马达10使转轴6和套筒12以较低的速度转动。当转轴6和套筒12到达一预定的停止位置(接合凹槽17与套筒制动板18对准)时,传感器21将这种到达情况检测出来。此时,转轴6和套筒12的转动停止,而且套筒制动板18与接合凹槽17相接合从而使套筒12停止下来。
然后,操作者松开套筒锁紧螺钉22以便使套筒12可相对转轴6自由转动,接着,再次打开启动开关,由振动驱动马达10使转轴6旋转一特定的转动量。然后,在操作者的操纵下,套筒12经由套筒锁紧螺钉22而紧固到转轴6上。接着,打开启动开关。结果,套筒制动板18从接合凹槽27中释放出来,因而转轴6和套筒12可和印刷机一起同步转动,以便可进行印刷了。通过以这种方式设置套筒12相对转轴6的转动相位,可调节振动辊子2a、2b、2c和2d的振动量。
结合图4-6的流程图对上述振动辊子2a、2b、2c和2d的振动量控制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步骤P1,判断是否振动量已存储在振动量存储器中,是否振动相位已存储在振动相位存储器中,是否振动相位容许值已存储在振动相位容许值存储器中,以及是否驱动马达转速已存储在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中。如果这些参数没有存储下来,在步骤P2中,判断是否振动量已经输入到振动量设定装置35中,而且,在步骤P3中,如果该振动量还没有输入,则已经输入到振动量设定装置35中的振动量被装载并存储在振动量存储器中。同样地,执行步骤P4和P5以便将振动相位存储在振动相位存储器中。此外,执行步骤P6和P7以便将振动相位容许值存储在振动相位容许值存储器中。而且,执行步骤P8和P9以便将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在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中。
如果在步骤P1中确定有关的参数都已存储下来了,则在步骤P10中判断是否打开启动开关以便开始对振动辊子2a、2b、2c和2d的振动量进行控制。
如果打开开关,则在步骤P11中,从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中读取出驱动马达转速。接着,在步骤P12中,从读取出的驱动马达转速中计算出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速,并且将通过计算获得的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速存储在振动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中。然后,在步骤P13中,将读取出来的驱动马达转速向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38输出。在步骤P14中,通过计算获得的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速向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输出。
接着,在步骤P15中,判断是否从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输出一起始位置信号,在步骤P16中从转动偏差检测计数器41装载一计数值,然后,在步骤P17中向转动偏差检测计数器41输出一重设信号。
接着,在步骤P18中,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起始位置信号和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的起始位置信号之间的偏差从上述载入的计数值中计算出来,并且将该计算出来的偏差存储在转动偏差存储器中。然后,在步骤P19中,从振动相位存储器中读取出设定的振动相位。
接着,在步骤P20中,在通过计算获得的上述偏差(即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起始位置信号和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的起始位置信号之间的偏差)和读取出来的设定振动相位之间的差值被计算出来并存储在振动相位差值存储器中。接着,在步骤P21中,从振动相位容许值存储器中读取出设定的振动相位容许值。
接着,在步骤P22中,判断是否在计算出的偏差(即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起始位置信号和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的起始位置信号之间的偏差)和读出的设定振动相位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读取出来的设定振动相位容许值。
如果在步骤P22中的绝对值较大,则程序转到步骤P23,在步骤P23中,加载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输出频率。在步骤P24中,驱动马达28的当前转速从已加载的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输出频率中计算出来并存储在驱动马达当前转速存储器中。接着,在步骤P25中,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速从计算出的偏差(即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起始位置信号和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的起始位置信号之间的偏差)和设定振动相位之间的差值中以及从计算出的驱动马达28的当前转速中计算出来,并且将该计算出的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速存储在用于振动驱动马达的转速存储器中。然后,在步骤P26中,将该计算出的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速向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输出,然后,程序返回到步骤P15。
如果在步骤P22中的绝对值比较小,则程序进行到步骤P27,在步骤P27中,判断是否套筒停止位置检测传感器21已经打开。在步骤P28中,从振动量检测计数器48中装载计数值,之后,在步骤P29中,向振动量检测计数器输出重设信号。
接着,在步骤P30中,从上述装载的振动量检测计数器48的计数值中计算出在先(以前)振动量,并且将其存储在在先振动量存储器中。当在步骤P31中确定套筒停止位置检测传感器21被打开时,在步骤P32中向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38输出一停止信号。此外,在步骤P33中,向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输出一停止信号。
然后,在步骤P34中,使套筒制动板气缸阀50沿活塞伸出方向开启。接着,在步骤P35中,当确定套筒制动板气缸19的活塞伸出检测传感器20a打开时,在步骤P36中,从振动量存储器中读取出设定的振动量。
在步骤P37中,从在先振动量存储器中读取出在先振动量。接着,在步骤P38中,计算出在读取出的设定振动量和读取出的在先振动量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存储在振动驱动马达的目标转动量存储器中。接着,在步骤P39中,确定启动开关已打开时,在步骤P40中判断是否设定振动量和在先振动量之间的差值等于0(零)。如果差值等于0(零),则程序进行到步骤P50。如果差值不等于0(零),则在步骤P41中向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计数器49输出一ON信号。接着,在步骤P42中判断是否设定振动量和在先振动量之间的差值小于0(零)。
如果在步骤P42中的差值较小,在步骤P43中向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输出一正常转动信号。如果在步骤P42中的差值较大,在步骤P44中向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输出一反向转动信号。接着,在步骤P45中,从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计数器49装载计数值。然后,在步骤P46中,从装载的计数值计算出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动量,并且将该转动量存储到用于振动驱动马达的当前转动量存储器中。
接着,在步骤P47中,判断通过计算获得的振动驱动马达的当前转动量与振动驱动马达的目标转动量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程序返回到P45。如果一致,则在步骤P48中向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输出一停止信号。
接着,在步骤P49中,向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计数器49输出一OFF信号和一重设信号。接着,如果在步骤P50中确定启动开关已打开,之后,在步骤P51中,套筒制动板气缸阀50沿活塞缩回方向开启。然后,当在步骤P52中套筒制动板气缸19的活塞缩回检测传感器20b打开时,程序进行到步骤P53并且结束振动量控制。
在步骤P53中,判断是否驱动马达的转速已重新输入到驱动马达转速设定装置37中。如果还没有重新输入,则程序转到步骤P61。如果已经重新输入,则在步骤P54中,输入到驱动马达转速设定装置37中的驱动马达转速被装载和存储到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中。
接着,在步骤P55中,从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中读取出驱动马达的转速,之后,在步骤P56中,将读取出的驱动马达转速向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38输出。然后,在步骤P57中装载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输出频率。接着,在步骤P58中,从上述装载的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输出频率中计算出驱动马达28的当前转速,并且将该当前转速存储在用于驱动马达的当前转速存储器中。
接着,在步骤P59中,从通过计算获得的驱动马达的当前转速中计算出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速,并且将其存储在用于振动驱动马达的转速存储器中。接着,在步骤P60中,将通过计算获得的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速向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输出而且程序进行到步骤P61。
接着,在步骤P61中,当从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输出一起始位置信号时,在步骤P62中,从转动偏差检测计数器41装载计数值。接着,在步骤P63中向转动偏差检测计数器41输出一重设信号。
接着,在步骤P64中,从上述装载的计数值中计算出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起始位置信号和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的起始位置信号之间的一偏差,并且将计算出的该偏差存储在转动偏差存储器中。接着,在步骤P65中,从振动相位存储器中读取出设定的振动相位。
接着,在步骤P66中,在上述通过计算获得的偏差(即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起始位置信号和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的起始位置信号之间的偏差)和读取出的设定振动相位之间的差值被计算出来并存储在振动相位差值存储器中。接着,在步骤P67中,装载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输出频率。
接着,在步骤P68中,驱动马达28的当前转速从上述装载的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输出频率中计算出来,并且将该当前转速存储在驱动马达当前转速存储器中。接着,在步骤P69中,判断通过计算获得的驱动马达28的当前转速是否为0(零)。如果为0,则在步骤P70中向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输出一停止信号并结束振动相位控制。
如果在步骤P69中转速不为0,则在步骤P71中,从通过计算获得的偏差(即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起始位置信号和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的起始位置信号之间的偏差)和设定的振动相位之间的差值以及从通过计算获得的驱动马达28的当前转速中计算出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速,并且将该转速存储在振动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中。接着,在步骤P72中,向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输出通过计算获得的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速,并且程序返回到步骤P53以便继续进行振动相位控制。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用于限制套筒12转动的套筒制动板18,而且操作者手动地松开套筒锁紧螺钉22时可使该套筒12相对支承其的转轴6转动。此外,在这种状况下,套筒12的转动受到套筒制动板18的限制,支承套筒12的转轴6在振动驱动马达10的作用下转动以便调节振动辊子2a、2b、2c和2d的振动量。这样,利用马达及其类似物可以以高精度半自动地进行振动量的调节,从而实现工作时间的显著降低。
此外,在常规操作过程中,圆盘14根据倾斜轴部分7的振动而作摩擦运动。这样,可使振动辊子2a、2b、2c和2d沿轴向摆动。此时,振动辊子2a、2b、2c和2d按照其排列顺序的不同相继在不同的相位上摆动。结果,就可在不同的相位上进行辊子的油墨分配,而且由于这些摆动是单独发生的,所以能实现不受震动影响的高质量印刷。此外,振动机构结构紧凑,因此确保了空间节约。
第二个实施例
图7示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中印刷机内涂油墨设备之振动辊子摆动设备的前视剖面图。图8为一控制方框图。图9为用于振动量控制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中,转轴6(即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倾斜轴部分7上可转动地支承套筒12的转轴)由用于驱动整台印刷机的驱动马达28经由齿轮51来驱动和旋转,而且将一起始位置相位检测传感器52(诸如一个光学传感器)安装到支承板4上,其中该传感器用于检测转轴6的平行轴部分8处一相位起始位置基准。其余的特征与第一实施例都相同。
如图8所示,由控制装置30B来驱动和控制驱动马达28和气缸19。
控制装置30B包括CPU,ROM和RAM,而且还包括一个振动量存储器,一个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一个在先振动量存储器,一个驱动马达目标转动量存储器和一个驱动马达当前转动量存储器,这些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装置31a至31d,31o至31q、31g、31m和31n通过一总线汇流条(BUS)联接在一起。
将诸如启动开关或者键盘的输入装置32,诸如CRT或者显示器的显示装置33及诸如打印机或者软盘驱动器的输出装置34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a上。输入/输出装置31b上连接有用于设定振动辊子2a、2b、2c和2d的振动量的振动量设定装置35,和用于设定驱动马达28的转速的驱动马达转速设定装置37。
驱动马达28经由一个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38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c上。将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经由F/V转换器39和A/D转换器40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d上。将驱动马达转动编码计数器53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o上,并且将驱动马达转动编码计数器53连接到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上。驱动马达转动编码计数器53还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p上。
将振动量检测计数器48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g上,而且该振动量检测计数器48还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g上,而且将振动量检测计数器48还经由双稳态触发电路47连接到套筒停止位置检测传感器21和起始位置相位检测传感器52上。振动量检测计数器48连接到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驱动量检测器)27上。振动量检测计数器48和套筒停止位置检测传感器21都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q上。
用于控制套筒制动板气缸19的套筒制动板气缸阀50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m上。设置在套筒制动板气缸19上的活塞伸出检测传感器20a和活塞缩回检测传感器20b都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n上。
下面,结合图9的流程图,对上述结构的振动辊子摆动装置中振动辊子2a、2b、2c和2d的振动量控制进行详细说明。
在步骤P1,判断是否振动量已存储在振动量存储器中,以及是否驱动马达转速已存储在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中。如果这些参数没有存储下来,在步骤P2中判断是否振动量已经输入到振动量设定装置35中,并且在步骤P3中,如果振动量还没有输入,则已经输入到振动量设定装置35中的振动量被装载并存储在振动量存储器中。同样地,执行步骤P4和P5以便将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在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中。
如果在步骤P1中确定有关的参数都已存储下来了,则在步骤P6中判断是否打开启动开关以便开始对振动辊子2a、2b、2c和2d的振动量进行控制。
然后,在步骤P7中,从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中读取出驱动马达转速。接着,在步骤P8中,将读取出的驱动马达转速向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38输出。
当在步骤P9中确定套筒停止位置传感器21打开时,在步骤P10中从振动量检测计数器48装载计数值,然后,在步骤P11中向振动量检测计数器48输出一重设信号。
接着,在步骤P12中,从上述装载的计数值计算出在先振动量,并且将该在先振动量存储在在先振动量存储器中。当在步骤P13中确定套筒停止位置传感器21打开时,在步骤P14中向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38输出一停止信号。
接着,在步骤P15中,套筒制动板气缸阀50沿活塞伸出的方向开启。接着,当在步骤P16中确定套筒制动板气缸19的活塞伸出检测传感器20a打开时,在步骤P17中,从振动量存储器读取出设定的振动量。
在步骤P18中,从在先振动量存储器中读取出在先振动量。接着,在步骤P19中,计算出在读取出的设定振动量和读取出的在先振动量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存储在驱动马达的目标转动量存储器中。接着,在步骤P20中,确定启动开关已打开时,在步骤P21中判断是否设定振动量和在先振动量之间的差值等于0(零)。如果差值等于0(零),则程序进行到步骤P31。如果差值不等于0(零),则在步骤P22中向驱动马达转动编码计数器53输出一ON信号。接着,在步骤P23中判断是否设定振动量和在先振动量之间的差值小于0(零)。
如果在步骤P23中的差值较小,在步骤P24中向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38输出一正常转动信号。如果在步骤P23中的差值较小,在步骤P25中向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38输出一反向转动信号。接着,在步骤P26中,从驱动马达转动编码计数器53装载计数值。然后,在步骤P27中,从装载的计数值计算出驱动马达28的转动量,并且将该转动量存储到用于驱动马达的当前转动量存储器中。
接着,在步骤P28中,判断通过计算获得的驱动马达的当前转动量与驱动马达的目标转动量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程序返回到P26。如果一致,则在步骤P29中向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38输出一停止信号。
接着,在步骤P30中,向驱动马达转动编码计数器53输出一OFF信号和一重设信号。接着,如果在步骤P31中确定启动开关已打开,之后,在步骤P32中,套筒制动板气缸阀50沿活塞缩回方向开启。然后,当在步骤P33中套筒制动板气缸19的活塞缩回检测传感器20b打开时,结束振动量控制。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驱动马达28能半自动地调节振动辊子2a、2b、2c和2d的振动量,而且能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和效果。此外,本实施例中没有使用一专用的振动驱动马达,所以实现了装置简化和成本降低。
第三个实施例
图10示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中印刷机内涂油墨设备之振动辊子摆动设备的前视剖面图。图11为一控制方框图。图12为用于振动量控制的流程图。图13为用于振动量控制的流程图。图14为用于振动量控制的流程图。
如图10所示,四个振动辊子2a、2b、2c和2d通过涂油墨设备的支架1而枢转地支承。转轴6设置在与这些振动辊子2a、2b、2c和2d基本相等间隔的一中间位置上,而且该转轴6通过位于支架1上的轴承3和位于支承板4上的轴承5枢转地支承,其中支承板4拧紧到支架1上。
转轴6包括一倾斜轴部分7和与其邻接的一平行轴部分8,倾斜轴部分7具有相对于振动辊子2a、2b、2c和2d的轴线倾斜的轴线,平行轴部分8具有相对于振动辊子2a、2b、2c和2d的轴线平行的轴线。平行轴部分8经由转动件62通过支承板(支承部分)4枢转地支承,并且由一带有转动编码器9(驱动量检测器;参见图3)的振动驱动马达(驱动装置,专用马达)10可转动地驱动,其中,该振动驱动马达10包括一伺服马达及其类似物。
换言之,将转动件62通过一轴锁紧螺钉22a拧入到平行轴部分8上,而且该转动件62通过在一套筒12内形成的安装凹槽60和一在该转动件62上设置的安装突起61而与套筒12进行接合。将齿轮63a拧入到转动件62的外圆周表面上,而且该齿轮63a与一齿轮63b相啮合,其中,齿轮63b固定在振动驱动马达10的一输出轴上,而该振动驱动马达10沿横向安装在支承板4上。
上述圆柱形的套筒12具有相对转轴6的倾斜轴部分7的轴线倾斜的外圆周表面,将该套筒12安装在倾斜轴部分7上并且使其不能沿轴向方向移动。将圆盘14(振动辊子接合件)通过轴承13支承在套筒12的外圆周表面上以便可以旋转但是不能沿轴向方向移动。一轴支承部分(第一接合部分,以日本字母的片假名イ来表示)可转动地支承在每个振动辊子2a、2b、2c和2d的轴端上,其中该轴支承部分设置在圆盘14的外圆周部分上。轴支承部分イ可选用一轴承和球状滑动轴承,但是也可以采用凸轮从动件和滑轮或者其它的结构。
一压力接合部分(第二接合部分)66a设置在转轴6的外圆周部分上。在支架1上沿纵向方向安装一个轴制动气缸(限制装置,限制装置的运动装置)64,该轴制动气缸通过一活塞杆顶端64a与压力接合部分66a相接合。轴制动气缸64结合一个活塞伸出检测传感器68a和活塞缩回检测传感器68b(参见图11)。轴停止位置检测传感器(转轴转动位置检测器)65用于检测转轴6在其外圆周表面上的停止位置,并将该传感器65安装在支架1上。起始位置相位检测传感器52(诸如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在转轴6的平行轴部分8(严格地讲是转动件62的轴部)上相位起始位置基准,并将该传感器52安装在支承板4上。
如图11所示,正如驱动整个印刷机的驱动马达28一样,振动驱动马达10和轴制动气缸64通过一个控制装置30C来驱动和控制,其中,驱动马达28带有一转动编码器27。
控制装置30C包括CPU,ROM和RAM,而且还包括一个振动量存储器,一个振动相位存储器,一个振动相位容许值存储器,一个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一个振动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一个转动偏差存储器,一个振动相位差值存储器,一个驱动马达当前转速存储器,一个在先振动量存储器,一个振动驱动马达目标转动量存储器和一个振动驱动马达当前转动量存储器,这些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装置31a至31k,31m和31n通过一总线汇流条(BUS)联接在一起。
将诸如启动开关或者键盘的输入装置32,诸如CRT或者显示器的显示装置33及诸如打印机或者软盘驱动器的输出装置34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a上。输入/输出装置31b上连接有用于设定振动辊子2a、2b、2c和2d之振动量的振动量设定装置35,用于设定振动辊子2a、2b、2c和2d之振动相位的振动相位设定装置36,用于设定振动辊子2a、2b、2c和2d之振动相位容许值的振动相位容许值设定装置46,以及用于设定驱动马达28之转速的驱动马达转速设定装置37。
驱动马达28经由一个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38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c上。将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经由F/V转换器39和A/D转换器40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d上。将转动偏差检测计数器41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e上,并且将转动偏差检测计数器41经由双稳态触发电路42连接到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和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驱动量检测器)9上。来自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检测信号(时钟脉冲)被输入到转动偏差检测计数器41和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38中。
将转动偏差检测计数器41,双稳态触发电路42,轴停止位置检测传感器65和振动量检测计数器48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f。将振动量检测计数器48还连接到入/输出装置31g上,而且将振动量检测计数器48经由双稳态触发电路47还连接到起始位置相位检测传感器52和轴停止位置检测传感器65上。将振动量检测计数器48还连接到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上。将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计数器49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h上,而且还将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计数器49连接到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上。
将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计数器49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i上。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经由F/V转换器43和A/D转换器44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j上。振动驱动马达10经由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k上。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连接到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上。将一个用于控制轴制动气缸64的轴制动气缸阀69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m上。在轴制动气缸64中设有活塞伸出检测传感器68a和活塞缩回检测传感器68b,将这两个传感器都连接到输入/输出装置31n上。
由于具有上述特征,在常规操作的过程中,振动驱动马达10旋转,轴制动气缸64收缩以便使活塞杆顶端64a和转轴6的压力接合部分66a之间脱离接合,并且利用轴锁紧螺钉22a将转动件62拧入到转轴6中。通过这样的操作,套筒12可与转轴6(倾斜轴部分7)一体地旋转,而且倾斜轴部分7的振动运动引起圆盘14的摩擦转动。结果,振动辊子2a、2b、2c和2d沿轴向方向分别以一不同的相位和一预定振动量相继摆动起来。
在振动辊子2a、2b、2c和2d的振动量调节中,首先打开用于调节的启动开关。接着,振动驱动马达10使转轴6和套筒12以较低的速度转动。当转轴6和套筒12到达一预定的停止位置(活塞杆顶端64a与压力接合部分66a对准)时,传感器65将这种到达情况检测出来。此时,转轴6和套筒12的转动停止,而且轴制动气缸64膨胀并使活塞杆顶端64a与压力接合部分66a相接合从而使转轴6停止下来。
然后,操作者松开(移走)轴锁紧螺钉22a以便使套筒12和转动件62可相对转轴6自由转动,接着,打开启动开关,由振动驱动马达10使套筒12和转动件62旋转一特定的转动量。然后,在操作者的操纵下,套筒12和转动件62经由轴锁紧螺钉22a而紧固到转轴6上。接着,打开启动开关。结果,轴制动气缸64从压力接合部分66a中缩回以便使活塞杆顶端64a与压力接合部分66a分离开,从而使转轴6和套筒12可和印刷机一起同步转动,以便可进行印刷了。通过以这种方式设置套筒12相对转轴6的转动相位,可调节振动辊子2a、2b、2c和2d的振动量。
结合图12-14的流程图对上述振动辊子2a、2b、2c和2d的振动量控制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步骤P1,判断是否振动量已存储在振动量存储器中,是否振动相位已存储在振动相位存储器中,是否振动相位容许值已存储在振动相位容许值存储器中,以及是否驱动马达转速已存储在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中。如果这些参数没有存储下来,在步骤P2中判断是否振动量已经输入到振动量设定装置35中,由此在步骤P3中,如果振动量没有输入到存储器中时,已经输入到振动量设定装置35中的振动量被装载并存储在振动量存储器中。同样地,执行步骤P4和P5以便将振动相位存储在振动相位存储器中。此外,执行步骤P6和P7以便将振动相位容许值存储在振动相位容许值存储器中。而且,执行步骤P8和P9以便将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在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中。
如果在步骤P1中确定有关的参数都已存储下来了,则在步骤P10中判断是否打开了启动开关以便开始对振动辊子2a、2b、2c和2d的振动量进行控制。
接着,在步骤P11中,从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中读取出驱动马达转速。接着,在步骤P12中,从读取出的驱动马达转速中计算出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速,并且将通过计算获得的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速存储在振动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中。然后,在步骤P13中,将读取出来的驱动马达转速向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38输出。在步骤P14中,通过计算获得的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速向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输出。
接着,在步骤P15中,判断是否从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输出一起始位置信号,在步骤P16中从转动偏差检测计数器41装载计数值,然后,在步骤P17中向转动偏差检测计数器41输出一重设信号。
接着,在步骤P18中,从上述载入的计数值中计算出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起始位置信号和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的起始位置信号之间的偏差,并且将该计算出来的偏差存储在转动偏差存储器中。然后,在步骤P19中,从振动相位存储器中读取出设定的振动相位。
接着,在步骤P20中,在通过计算获得的上述偏差(即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起始位置信号和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的起始位置信号之间的偏差)和读取出来的设定振动相位之间的差值计算出来并存储在振动相位差值存储器中。接着,在步骤P21中,从振动相位容许值存储器中读取出设定的振动相位容许值。
接着,在步骤P22中,判断是否在计算出的偏差(即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起始位置信号和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的起始位置信号之间的偏差)和读出的设定振动相位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读取出来的设定振动相位容许值。
如果在步骤P22中的绝对值较大,则程序转到步骤P23,在步骤P23中,加载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输出频率。在步骤P24中,驱动马达28的当前转速从已加载的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输出频率中计算出来并存储在驱动马达当前转速存储器中。接着,在步骤P25中,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速从计算出的偏差(即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起始位置信号和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的起始位置信号之间的偏差)和设定振动相位之间的差值中以及从计算出的驱动马达28的当前转速中计算出来,并且将该计算出的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速存储在用于振动驱动马达的转速存储器中。然后,在步骤P26中,将该计算出的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速向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输出,然后,程序返回到步骤P15。
如果步骤P22中的绝对值比较小,则程序进行到步骤P27,在步骤P27中,判断轴停止位置检测传感器65是否已经打开。在步骤P28中,从振动量检测计数器48中装载计数值,之后,在步骤P29中,向振动量检测计数器输出重设信号。
接着,在步骤P30中,从上述装载的振动量检测计数器48的计数值中计算出在先振动量,并且将其存储在在先振动量存储器中。当在步骤P31中确定轴停止位置检测传感器65被打开时,在步骤P32中向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38输出一停止信号。此外,在步骤P33中,向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输出一停止信号。
然后,在步骤P34中,使轴制动气缸阀69沿活塞伸出方向开启。接着,在步骤P35中,当确定轴制动气缸64的活塞伸出检测传感器68a打开时,在步骤P36中,从振动量存储器中读取出设定的振动量。
在步骤P37中,从在先振动量存储器中读取出在先振动量。接着,在步骤P38中,计算出在读取出的设定振动量和读取出的在先振动量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存储在振动驱动马达的目标转动量存储器中。接着,在步骤P39中确定启动开关已打开时,在步骤P40中判断是否设定振动量和在先振动量之间的差值等于0(零)。如果差值等于0(零),则程序进行到步骤P50。如果差值不等于0(零),则在步骤P41中向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计数器49输出一ON信号。接着,在步骤P42中判断是否设定振动量和在先振动量之间的差值小于0(零)。
如果在步骤P42中的差值较小,在步骤P43中向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输出一正常转动信号。如果在步骤P42中的差值较大,在步骤P44中向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输出一反向转动信号。接着,在步骤P45中,从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计数器49装载计数值。然后,在步骤P46中,从装载计数值计算出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动量,并且将该转动量存储到用于振动驱动马达的当前转动量存储器中。
接着,在步骤P47中,判断通过计算获得的振动驱动马达的当前转动量与振动驱动马达的目标转动量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程序返回到P45。如果一致,则在步骤P48中向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输出一停止信号。
接着,在步骤P49中,向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计数器49输出一OFF信号和一重设信号。接着,如果在步骤P50中确定启动开关已打开,之后,在步骤P51中,轴制动气缸阀69沿活塞缩回方向开启。然后,当在步骤P52中,轴制动气缸64的活塞缩回检测传感器68b打开时,程序进行到步骤P53并且结束振动量控制。
在步骤P53中,判断是否驱动马达28的转速已重新输入到驱动马达转速设定装置37中。如果还没有重新输入,则程序转到步骤P61。如果已经重新输入,则在步骤P54中,输入到驱动马达转速设定装置37中的驱动马达转速被装载和存储到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中。
接着,在步骤P55中,从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中读取出驱动马达的转速,之后,在步骤P56中,将读取出的驱动马达转速向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38输出。然后,在步骤P57中装载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输出频率。接着,在步骤P58中,从上述装载的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输出频率中计算出驱动马达28的当前转速,并且将该当前转速存储在用于驱动马达的当前转速存储器中。
接着,在步骤P59中,从通过计算获得的驱动马达的当前转速中计算出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速,并且将其存储在用于振动驱动马达的转速存储器中。接着,在步骤P60中,将通过计算获得的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速向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输出而且程序进行到步骤P61。
接着,在步骤P61中当确定从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输出一起始位置信号时,在步骤P62中,从转动偏差检测计数器41装载计数值。接着,在步骤P63中向转动偏差检测计数器41输出一重设信号。
接着,在步骤P64中,从上述装载的计数值中计算出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起始位置信号和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的起始位置信号之间的一偏差,并且将该计算出的偏差存储在转动偏差存储器中。接着,在步骤P65中,从振动相位存储器中读取出设定的振动相位。
接着,在步骤P66中,在上述通过计算获得的偏差(即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起始位置信号和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的起始位置信号之间的偏差)和读取出的设定振动相位之间的差值被计算出来并存储在振动相位差值存储器中。接着,在步骤P67中,装载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输出频率。
接着,在步骤P68中,驱动马达28的当前转速从上述装载的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输出频率中计算出来,并且将该当前转速存储在驱动马达当前转速存储器中。接着,在步骤P69中,判断通过计算获得的驱动马达28的当前转速是否为0(零)。如果为0,则向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输出一停止信号并结束振动相位控制。
如果在步骤P69中转速不为0,则在步骤P71中,从通过计算获得的偏差(即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27的起始位置信号和振动驱动马达转动编码器9的起始位置信号之间的偏差)和设定的振动相位之间的差值和从通过计算获得的驱动马达28的当前转速中计算出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速,并且将该转速存储在振动驱动马达转速存储器中。接着,在步骤P72中,向振动驱动马达的电动驱动器45输出通过计算获得的振动驱动马达10的转速,并且程序返回到步骤P53以便继续进行振动相位控制。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用于限制转轴6转动的轴制动气缸64,而且操作者手动地松开轴锁紧螺钉22a时可使该套筒12和转动件62相对支承二者的转轴6转动。此外,在这种状况下,转轴6的转动受到轴制动气缸64的限制,而且在此情况下,套筒12和转动件62在振动驱动马达10的作用下转动以便调节振动辊子2a、2b、2c和2d的振动量。这样,利用马达及其类似物可以以高精度半自动地进行振动量的调节,从而实现工作时间的显著降低。
此外,在常规操作过程中,圆盘14根据倾斜轴部分7的振动而作摩擦运动。这样,可使振动辊子2a、2b、2c和2d沿轴向摆动。此时,振动辊子2a、2b、2c和2d按照其排列的顺序的不同相继在不同的相位上摆动。结果,就可在不同的相位上进行辊子的油墨分配,而且由于这些摆动是单独发生的,所以能实现不受震动影响的高质量的印刷。此外,振动机构结构紧凑,因此确保了空间节约。
第四个实施例
图15示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中印刷机内涂油墨设备之振动辊子摆动设备的前视剖面图。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三个实施例中的轴制动气缸64的活塞杆顶端64a安装到一圆孔66b中以便锁紧转轴6,其中,该圆孔位于转轴6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上,而且在此状态下,松开(移走)轴锁紧螺钉22a,然后,套筒12通过摩擦轮67在振动驱动马达10的作用下转动,从而可对振动辊子2a、2b、2c和2d的振动量进行调节。除了将用于检测套筒12的外圆周表面上相位起始位置基准(phase home position reference)的起始位置相位检测传感器52(诸如光学传感器)安装在支承板(支承部分)4上之外,本实施例中的其余特征与第三个实施例中的都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振动驱动马达10半自动地进行振动量的调节,从而可以获得与第三个实施例中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尽管本发明已经结合上述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而且本发明可以有许多其它方式的变化或者修改。例如,在第三个实施例和第四个实施例中不需要使用专用的振动驱动马达10,取而代之的是,转轴6可由一驱动马达28通过一齿轮机构来转动和驱动。这样的变化或者修改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而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所有的这样的变化或者修改都落入到附属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用于振动辊子摆动设备内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所述振动辊子摆动设备包括,
一个沿一轴向摆动的振动辊子,
一个转轴,该转轴由一机架可转动地支承并具有一相对所述振动辊子的轴倾斜的倾斜轴部分,
一个圆柱形套筒,该套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转轴的倾斜轴部分上并具有一相对所述倾斜轴部分的轴线倾斜的外圆周表面,
套筒锁紧释放装置,该装置可使该套筒相对所述转轴不可转动或者可转动,
一振动辊子接合件,该接合件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套筒上并具有一用于接合振动辊子的第一接合部分,以及
用于使所述转轴旋转的驱动装置,
所述的振动量调节装置包括:
一设置在所述套筒上的第二接合部分;以及
限制装置,其用于接合所述第二接合部分从而限制所述套筒的旋转,
其中,所述套筒锁紧释放装置处于释放状态下,所述所述限制装置与第二接合部分接合起来,并且在保持所述释放状态和所述接合状态的同时,所述驱动装置受到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是一个直接连接到所述转轴的一轴端上的专用马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是一个用于驱动整台机器的驱动马达,而且所述驱动马达经由一齿轮机构连接到所述转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还包括:限制装置的移动装置,该移动装置用于使所述限制装置在一接合位置和一缩回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其中,在所述接合位置上所述限制装置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分接合,在所述缩回位置上所述限制装置脱离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分之间的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还包括:一套筒转动位置检测器,该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套筒的一转动位置,而且所述第二接合部分是一个位于所述套筒内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还包括:
一个用于设定所述振动辊子的振动量的振动量设定装置;
一个用于检测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量的驱动量检测器;以及
一个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响应一来自套筒转动位置检测器的信号,一来自于所述振动量设定装置的信号和一来自于所述驱动量检测器的信号而控制所述驱动装置。
7.一种用于振动辊子摆动设备内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所述振动辊子摆动设备包括,
一个沿一轴向摆动的振动辊子,
一个转轴,该转轴由一机架可转动地支承并具有一相对所述振动辊子的轴倾斜的倾斜轴部分,
一个圆柱形套筒,该套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转轴的倾斜轴部分上并具有一相对所述倾斜轴部分的轴线倾斜的外圆周表面,
套筒锁紧释放装置,该装置可使所述套筒相对转轴不可转动或者可转动,
一振动辊子接合件,该接合件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套筒上并具有一用于接合所述振动辊子的第一接合部分,以及
用于使转轴旋转的驱动装置,
所述的振动量调节装置包括:
一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二接合部分;以及
限制装置,其用于接合所述第二接合部分从而限制所述转轴的旋转,
其中,所述套筒锁紧释放装置处于释放状态下,所述限制装置与第二接合部分接合起来,并且在保持所述释放状态和所述接合状态的同时,所述驱动装置受到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是一个专用马达,所述专用马达通过一齿轮机构连接到一转动件上,所述转动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转轴上,该转动件由一支承部可转动地支承并且与所述套筒不可转动地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是一个专用马达,所述专用马达通过一摩擦轮直接使所述套筒转动,所述套筒不可转动地接合一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转轴上并且由一支承部可转动地支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还包括:限制装置的移动装置,该移动装置用于使所述限制装置在一接合位置和一缩回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其中,在所述接合位置上所述限制装置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分接合,在所述缩回位置上所述限制装置脱离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分之间的接合。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还包括:
一个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转动位置的转轴转动位置检测器;
一个用于设定所述振动辊子的振动量的振动量设定装置;
一个用于检测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量的驱动量检测器;以及一个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响应一来自所述转轴转动位置检测器的信号,一来自所述振动量设定装置的信号和一来自所述驱动量检测器的信号而控制所述驱动装置。
CNB2004100586014A 2003-07-23 2004-07-23 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833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99/2003 2003-07-23
JP2003200299A JP4025256B2 (ja) 2003-07-23 2003-07-23 振りローラの振り量調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5984A true CN1575984A (zh) 2005-02-09
CN100408330C CN100408330C (zh) 2008-08-06

Family

ID=33487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860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8330C (zh) 2003-07-23 2004-07-23 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7104197B2 (zh)
EP (1) EP1500506A1 (zh)
JP (1) JP4025256B2 (zh)
CN (1) CN100408330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4143B (zh) * 2007-11-12 2011-07-20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驱动印刷机的辊的装置
CN102189754A (zh) * 2010-02-02 2011-09-21 高斯国际美洲公司 用于印刷机输墨装置或润湿单元的振动辊组件
CN109291638A (zh) * 2018-10-10 2019-02-01 河南工学院 一种胶印机用新型串墨机构
CN113561628A (zh) * 2021-07-23 2021-10-29 河南今明纸业有限公司 高频振动的纸张烫金装置和纸张烫金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59015A1 (de) * 2006-12-14 2008-06-19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erfahren zur Verringerung von Mikrofarbstreifen bei der Herstellung eines Druckprodukts in einer Druckmaschine
DE102007049916A1 (de) * 2007-10-18 2009-04-23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Druckwerks einer Druckmaschine
CN102673099A (zh) * 2012-05-31 2012-09-19 宁波欣达印刷机器有限公司 高速电子轴传动印刷机印刷版辊驱动装置
CN102922867A (zh) * 2012-11-12 2013-02-13 玉溪环球彩印纸盒有限公司 印版辊无间隙传动连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3763A (en) 1977-06-10 1979-01-12 Iseki & Co Ltd Device for discharging grain in grain storage tank
JPS5440706A (en) 1977-09-07 1979-03-30 Komori Printing Mach Adjuster for quantity of rock of roller at ink unit of printer
JPS566864A (en) 1979-06-28 1981-01-24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 Packageetype electricity generation equipment
JPS5672960A (en) * 1979-11-19 1981-06-17 Tokyo Kikai Seisakusho:Kk Vibrator device of ink cylinder in rotary printer
DD156238B1 (de) * 1981-02-26 1989-03-22 Arndt Jentzsch Verreibwalze in druckmaschinen
JPS61237645A (ja) * 1985-04-15 1986-10-22 Ryobi Ltd 印刷機のインキ装置におけるロ−ラ−揺動量調整装置
DE3623590A1 (de) * 1986-07-12 1988-02-04 Miller Johannisberg Druckmasch Filmfeuchtwerk fuer offsetdruckmaschinen
US5363763A (en) * 1993-09-13 1994-11-15 Fury, Ltd. Inker mechanism
DE19736118C2 (de) * 1997-08-20 2000-01-20 Koenig & Bauer Ag Kurbeltrieb
JP3018241B2 (ja) * 1997-11-21 2000-03-13 株式会社東京機械製作所 輪転印刷機のローラー交換装置
DE19756077A1 (de) * 1997-12-17 1999-06-24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Rotationsdruckmaschine und Vorrichtung in einer Rotationsdruckmaschine
DE10044860B4 (de) * 1999-09-29 2008-04-30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Druckmaschinen
JP4494570B2 (ja) 2000-01-20 2010-06-30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振りローラの振り装置
DE10102734B4 (de) * 2000-02-17 2007-09-06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orrichtung zum Antreiben einer Reibwalze in einer Druckmaschin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4143B (zh) * 2007-11-12 2011-07-20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驱动印刷机的辊的装置
CN102189754A (zh) * 2010-02-02 2011-09-21 高斯国际美洲公司 用于印刷机输墨装置或润湿单元的振动辊组件
CN102189754B (zh) * 2010-02-02 2013-12-18 高斯国际美洲公司 胶版印刷机及优化印刷机振动组件的方法
CN109291638A (zh) * 2018-10-10 2019-02-01 河南工学院 一种胶印机用新型串墨机构
CN109291638B (zh) * 2018-10-10 2020-12-01 河南工学院 一种胶印机用新型串墨机构
CN113561628A (zh) * 2021-07-23 2021-10-29 河南今明纸业有限公司 高频振动的纸张烫金装置和纸张烫金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040991A (ja) 2005-02-17
CN100408330C (zh) 2008-08-06
US7104197B2 (en) 2006-09-12
US20050016400A1 (en) 2005-01-27
US7222569B2 (en) 2007-05-29
US20060272528A1 (en) 2006-12-07
EP1500506A1 (en) 2005-01-26
JP4025256B2 (ja) 200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75984A (zh) 振动辊子的振动量调节装置
CN1239937C (zh) 物镜切换装置
CN101067711A (zh) 液晶投影装置
CN1722013A (zh) 成像装置
CN1864069A (zh) 测试头定位系统
CN101045232A (zh) 基板处理装置以及基板处理方法
CN1062359C (zh) 根据复印效率选择送纸的数字复印机
CN1457230A (zh) 用于获得印刷线路板定位误差的方法和程序、以及电子电路元件安装系统
CN1066083C (zh) 圆柱件夹持器、具有夹持器的机加工设备及其机加工方法
CN1849861A (zh) 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
CN1928698A (zh) 成像设备
CN1524633A (zh) 振动器与振动滚子
CN101068643A (zh) 坯料把持装置,坯料导向装置及自动车床
CN1598705A (zh) 成像装置
CN1183456C (zh) 摄影机系统及附件装置
JP2004255222A (ja) 振盪装置
CN1610498A (zh) 电子零件的安装方法及安装装置
CN1083776C (zh) 打印机用步进马达的传动结构
CN1831658A (zh) 文件阅读器
CN1470448A (zh) 纸件馈送和传送装置
CN1209243C (zh) 印刷单元
CN1254719C (zh) 图像调整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506287A (zh) 提供各种操作模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874671A (zh) 对电路基板作业系统
CN1291838C (zh) 印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06

Termination date: 201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