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4710A - 光通信系统、光通信设备和光缆 - Google Patents

光通信系统、光通信设备和光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4710A
CN1574710A CNA2004100766619A CN200410076661A CN1574710A CN 1574710 A CN1574710 A CN 1574710A CN A2004100766619 A CNA2004100766619 A CN A2004100766619A CN 200410076661 A CN200410076661 A CN 200410076661A CN 1574710 A CN1574710 A CN 1574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optical cable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766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鸟海洋一
塚原信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74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47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23/00Auxiliary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structing, repairing, reconditioning, or taking-up road or like surfaces
    • E01C23/0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working the finished surface; Devices for repairing or reconditioning the surface of damaged paving; Recycling in place or on the road
    • E01C23/12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working the finished surface; Devices for repairing or reconditioning the surface of damaged paving; Recycling in place or on the road for taking-up, tearing-up, or full-depth breaking-up paving, e.g. sett extractor
    • E01C23/122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working the finished surface; Devices for repairing or reconditioning the surface of damaged paving; Recycling in place or on the road for taking-up, tearing-up, or full-depth breaking-up paving, e.g. sett extractor with power-driven tools, e.g. oscillated hammer apparatus
    • E01C23/12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working the finished surface; Devices for repairing or reconditioning the surface of damaged paving; Recycling in place or on the road for taking-up, tearing-up, or full-depth breaking-up paving, e.g. sett extractor with power-driven tools, e.g. oscillated hammer apparatus rotary, e.g. rotary hamm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15Cables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
    • G02B6/4416Heterogeneous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1Fault location on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1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10/08Shut-down or eye-safe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光通信设备通过光纤连接到另一个通信装置。光缆包括导线。通过互连设置于光通信设备的输出侧传导电路和设置于另一个通信装置的输入侧传导电路,构成了检测电路。光通信设备包括用于监视检测电路的导通状态的监视器和控制激光二极管的输出控制部分。当光缆从光通信设备中拔出、从另一个光通信设备中拔出或者折断时,输出侧和输入侧传导电路切断。监视器监视到导通状态的改变。若监视器检测到导通状态的改变,输出控制部分停止光从激光二极管的发射。

Description

光通信系统、光通信设备和光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通信系统及构成此光通信系统的光通信设备和光缆,其中一个光通信设备和另一光通信设备通过光缆相互连接。
背景技术
在其中装备了用于输出光信号的光发射单元用于接收光信号的光接收单元的光通信设备通过光缆同另一个光通信设备耦接的光通信系统中,光缆可以连接到光通信设备并可以从光通信设备上脱开。
在光通信设备中,例如,只要对其供电,光发射单元就可持续发光。因此,即使光缆没有耦接到光通信设备,光发射单元也会持续在光通信设备中发射光。
已知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技术为通过当光缆没有耦接时停止从光发射元件的光发射来试图减少功耗(见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No.2000-340306)。
图1A至1D为概念图,显示出引入了光缆未耦接时能够停止从光发射元件的光发射的机制的常规光通信系统的结构。
如图1A所示,一个常规光通信系统101具有这样的结构,使得光通信设备102和光通信设备103通过光缆104互相耦接。一个光通信设备102配备了诸如激光二极管的光发射元件105。另一方面,另一个光通信设备103配备了诸如光电二极管106的光接收元件106。
光缆104在其相对端部的每个上都设置有插头107,从而光缆104可以连接到每个光通信设备102、103,也可以从每个光通信设备102、103脱开。配备了光发射元件105的光通信设备102也配备了检测电路108,用来检测插头107是否连接到光通信设备。该检测电路108设置为,例如,根据插头107是否连接而在导通状态和非导通状态之间切换。另外,还配备了监视器109,用于监视检测电路108是否处于导通,使得控制系统(未示出)根据监视器109的监视结果,可以控制从光发射元件105的光发射。
在此常规光通信系统101中,若光缆104从光通信设备102中拔出,如图1B所示,例如,检测电路108从导通状态切换到非导通状态。监视器109检测状态的变化,从而能够停止从光发射元件105的光发射。
相反,若光缆104是从光通信设备103中拔出,如图1C所示,或者若光缆104断开,如图1D所示,检测电路108保持导通状态不变。因此,不可能停止从光发射元件105的光发射。
图2A至2C为概念图,显示出实现双向通信的另一种常规光通信系统的结构。该常规的光通信系统111已经实现了单芯双向光通信并具有这样的结构,使得光通信设备112和光通信设备113通过光缆114互相耦接,如图2A所示。一个光通信设备112配备了诸如激光二极管的光发射元件115a和诸如光电二极管的光接收元件116a。另一方面,另一个光通信设备113配备了诸如激光二极管的光发射元件115b和诸如光电二极管的光接收元件116b。
光缆114在其相对端部的每一个处设置有插头117,使得光缆114可以连接到每个光通信设备112、113,也可以从每个光通信设备112、113脱开。光通信设备112配备了检测电路118a,用来检测此插头117是否连接到该光通信设备。检测电路118a设置为,例如,根据插头117是否连接到光通信设备而在导通状态和非导通状态之间切换。另外,还配备了监视器119a,用于监视检测电路118a是否处于导通。控制系统(未示出)根据此监视器119a的监视结果可以控制从光发射元件115a的光发射。
另一方面,光通信设备113配备了检测电路118b,用来检测插头117是否连接到光通信设备113。检测电路118b设置为,例如,根据插头117是否连接到该光通信设备而在导通状态和非导通状态之间切换。另外,还配备了监视器119b,用于监视检测电路118b是否处于导通。控制系统(未示出)根据监视器119b的监视结果可以控制从光发射元件115b的光发射。
在此常规光通信系统111中,若光缆114从光通信设备112中拔出,如图2B所示,例如,检测电路118a从导通状态切换到非导通状态。监视器119a检测状态的变化,从而能够停止从光发射元件115a的光发射。
然而,耦接了光缆114的光通信设备113中的检测电路118b保持导通状态不变,因此,不可能停止从光发射元件115b的光发射。虽未示出,这在光缆114从光通信设备113中拔出的情况下也是同样。
另外,若光缆114如图2c所示的断开,光通信设备112中的检测电路118a和光通信设备113中的检测电路118b都不改变导通的状态。从光发射元件115a和115b的光发射都不能停止。
如上所述,在常规光通信系统中,若光缆是从自身配备了光发射元件的光通信设备中拔出,该系统能检测到该拔出以停止从光发射元件的光发射。然而,若光缆是从其它的光通信设备中拔出或者若其断开,则不能检测出该拔出。这已经带来了问题,使得若光缆是从其它的光通信设备中拔出或者若其断开,则不可能停止从光发射元件的光发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检测光纤的拔出或断开来控制光通信设备的光发射的光通信系统、光通信设备和光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与本发明相关的光通信系统。该光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光通信设备,具有用于输出光信号的光发射器;第二光通信设备,具有用于接收该光信号的光接收器;以及光缆,用于相互耦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所述光缆连接到该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的每一个,以及从该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的每一个脱开。所述光缆还包括用于导电至该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的设备间导体。该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包括用于连接设备间导体从而向其导电的内部导体。该光缆耦接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从而构成用于检测光缆连接的检测电路。由此,检测电路通过利用设备间导体将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的内部导体互相连接而构成。具有光发射器的第一光通信设备包括用于监视检测电路的导通状态的监视器和用于基于监视器的监视结果控制光发射器的输出的控制器。
光通信设备与本光通信系统的构成相关。光通信设备至少包括用来输出一组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的信号光的光发射器,该光接受器用来接收光信号。该光通信设备可拆卸地耦接光缆,来自光发射器的信号光照射在该光缆上。该光通信设备包括连接到包括在光缆中的设备间导体的内部导体,从而连同经设备间导体耦接到光缆另一端的另一个光通信设备一起构成用于检测光缆连接的检测电路。该光通信设备还包括用于监视检测电路的导通状态的监视器和用于基于监视器的监视结果控制光发射器的输出的控制器。
或者,与本发明相关的可拆卸地耦接光缆的光通信设备,包括用于通过光缆接收光信号的光接收器,以及连接至光缆中的设备间导体的内部导体,从而连同经设备间导体耦接到光缆另一端的另一个光通信设备一起构成用于检测光缆连接的检测电路。
与本发明相关的光缆将具有用于发射光信号的光发射器的第一光通信设备和具有用于接收光信号的光接收器的第二光通信设备互相耦接。所述光缆包括至少一根用来传播光信号的纤维芯、每个用来可拆卸地将光缆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的每一个的接头、以及用来互连该些接头的设备间导体,所述接头设置于纤维芯的一端和另一端。设备间导体连接到设置于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的每个的内部导体,从而构成用于检测光缆与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的每个的连接的检测电路。
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光通信系统、光通信设备和光缆,通过经光缆互相耦接具有用于输出光信号的光发射器的第一光通信设备和具有用于接收光信号的光接收器的第二光通信设备,从第一光通信设备的光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光可通过光缆传播并施加于第二光通信设备的光接收器。
另外,当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通过光缆互相耦接时,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中的内部导体连接到光缆的设备间导体。以此方式,构成了检测电路,其中两个内部导体经设备间导体互相电性连接。接着,在具有用于输出光信号的光发射器的第一光通信设备中,监视器监视检测电路的导通状态。
若光缆从第一光通信设备中拔出,具有光接收器的第二光通信设备内部导体从由监视器监视的检测电路切断。
若内部导体从检测电路断开,检测电路的导通状态改变。当监视器监视到导通状态的改变时,控制器控制光发射器输出。
另外在光缆从第二光通信设备中拔出的情况下,第二光通信设备中的内部导体从由监视器监视的检测电路切断。类似地,在光缆折断的情况下,第二光通信设备中的内部导体从由监视器监视的检测电路断开。若内部导体因此从检测电路切断并因此监视器检测到导通状态的变化,控制器控制光发射器的输出。
因此,通过借助第一光通信设备中的监视器监视检测电路的导通状态,可以不只检测到光缆从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中的任一个拔出,还可以检测到光缆被折断。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光通信系统允许光发射器的输出得到控制,例如,其中的光发射停止或者发射光的量得到抑制,不只在当光缆从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中的任一个拔出时,而且在光缆被折断时也可以。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光通信设备防止光泄漏出从中拔出了光缆的光通信设备,或者防止光在光缆的断开处泄漏,从而提高了安全性。该系统还降低了功耗,若关闭通信,则光发射停止或得到抑制。
本说明书的总结部分特别指出并直接要求了本发明的主要内容的权利。然而本通过结合附图阅读说明书的后续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充分了解本发明的结构和操作方法、及进一步的优点和其目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附图说明
图1A至1D为概念图,示出了常规光通信系统的结构;
图2A至2C为概念图,示出了另一种常规的光通信系统的结构;
图3为概念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结构;
图4A和4B为概念图,示出了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光通信设备的结构;
图5为概念图,示出了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光缆的结构;
图6A至6C为概念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操作;
图7为概念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结构;
图8为概念图,示出了构成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光通信设备的结构;
图9A至9C为概念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操作;
图10为概念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结构;
图11为概念图,示出了构成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光通信设备的结构;
图12为概念图,示出了构成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光缆的结构;
图13A至13C为概念图,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操作;
图14为概念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结构;
图15为概念图,示出了构成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光通信设备的结构;
图16为概念图,示出了构成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光缆的结构;
图17A至17C为概念图,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操作;
图18A至18J为截面图,每幅示出了一种光缆的结构;
图19A至19J为截面图,每幅示出了另一种光缆的结构;以及
图20A至20J为截面图,每幅示出了又一种光缆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光通信系统、光通信设备和光缆的实施例。
图3为概念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结构。图4A和4B为概念图,示出了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光通信设备的结构。图5为概念图,示出了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光缆的结构。
第一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1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光通信设备2和另一光通信设备3通过光缆4互相耦接,以实现单向光通信。光缆4为光缆的一种示例,如图5所示,具有光信号通过其中传播的光纤芯4a、以及用来保护该光纤芯4a的护套4b。光缆4沿此光纤芯4a设有两根导线5和6。导线5和6构成了设备间导体并电性互连通过光缆4互相耦接的光通信设备2和3。
光通信设备2包括连接到导线5和6的输出侧传导电路7。另一方面,光通信设备3包括连接到导线5和6的输入侧传导电路8。输出侧传导电路7和输入侧传导电路8构成内部导体。输出侧传导电路7和输入侧传导电路8与导线5和6组合以构成检测电路9,如图3所示。
应注意,光缆4可以接到光通信设备2和3中的每一个,也可以从其上脱开。当光通信设备2和3通过光缆4互相耦接时,构成检测电路9。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光缆4在其一端设有插头10a,在其另一端设有插头10b。这些插头10a和10b每一个为可拆接头的示例。下列描述是假设插头10a是连接到光通信设备2而插头10b是连接到光通信设备3上做出的。应注意,插头10a和10b可以是或可以不是相同的形状,以适应其所连接的设备的结构。
如图4A所示,光通信设备2包括插头10a插入其中并从其中拔出的插座11,类似地,如图4B所示,光通信设备3包括插头10b插入其中并从其中拔出的插座12。这给出了这样的结构,即光缆4可以接到光通信设备2和3的每一个,也可以从其上脱开。
光缆4的插头10a设有导线5的一个接线端5a和导线6的一个接线端6a。另一个插头10b设有导线5的另一个接线端5b和导线6的另一个接线端6b。
因此,在光缆4中,一个插头10a一侧的接线端5a和另一个插头10b一侧的接线端5b通过导线5互相电性连接。类似地,一个插头10a一侧的接线端6a和另一个插头10b一侧的接线端6b通过导线6互相电性连接。
光通信设备2的插座11包括输出侧传导电路7的一个接线端7a和另一个接线端7b。光通信设备3的插座12包括输入侧传导电路8的一个接线端8a和另一个接线端8b。
在此结构中,通过将光缆4的一个插头10a插入光通信设备2的插座11,插座11一侧的接线端7a与插头10a一侧的接线端5a接触,并且插座11一侧的接线端7b与插头10a一侧的接线端6a接触,使得输出侧传导电路7电性连接到导线5和6。
另外,通过将光缆4的另一个插头10a插入光通信设备3的插座12,插座12一侧的接线端8a与插头10b一侧的接线端5b接触,并且插座12一侧的接线端8b与插头10b一侧的接线端6b接触,使得输入侧传导电路8电性连接到导线5和6。
通过将光缆4的一个插头10a插入光通信设备2的插座11并将光缆4的另一个插头10b插入光通信设备3的插座12,输出侧传导电路7和输入侧传导电路8的每一个都连接到导线5和6,从而构成了检测电路9。
检测电路9设置为,例如电路阻抗改变,若光缆4是从光通信设备2或光通信设备3中拔出,或者若光缆4断开。这便于对光缆的拔出或断开的检测。
例如,输出侧传导电路7设有电源(未示出)、以及具有任意阻抗值(Z1)的阻抗13。输入侧传导电路8包括具有任意阻抗值(Z2)的阻抗14。检测电路9具有这样的结构,即阻抗13和14并联连接。另外,输出侧传导电路7设有监视器15。例如,监视器15测量检测电路9的阻抗值。
光通信设备2包括与耦接到插座11的光缆4相对的激光二极管(LD)16。该激光二极管16构成光发射器并发射照射在光缆4上的信号光。
另外,光通信设备2包括用于驱动激光二极管16的驱动电路(未示出)和用于控制此驱动电路从而控制从激光二极管16的光发射的输出控制部分17。输出控制部分17构成控制器并控制监视器15以监视检测电路9的导通状态。若监视器15检测到变化,例如检测电路9的阻抗值的变化,输出控制部分17控制激光二极管16的输出。
光通信设备3包括与耦接到插座12的光缆4相对的光电二极管(PD)18。该光电二极管18构成光接收器并接收从光缆4上发射的信号光。
图6A至6C为概念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操作。下面将描述第一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1的操作。首先,如图3所示,光缆4的一个插头10a插入光通信设备2的插座11,并且光缆4的另一个插头10b插入光通信设备3的插座12。这给出了光通信系统1的这样的结构,即光通信设备2和3通过光缆4互相耦接。
在光通信系统1中,当光通信设备2接收到电信号时,激光二极管16将该电信号转换为信号光并将其发射。从光通信设备2中的激光二极管16发射的信号光照射在光缆4的光纤芯4a的一端。进入光纤芯4a后,信号光通过光纤芯4a传播,并从另一端射出。从光纤芯4a的另一端射出的信号光照射在光通信设备3中的光电二极管18上。接着,光电二极管18将信号光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输出到光通信设备3之外。于是,从光通信设备2到光通信设备3的单向光通信在第一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1中实现。
在该光通信系统1中,光通信设备2中的输出侧传导电路7和光通信设备3中的输入侧传导电路8中的每一个都连接到光缆4的导线5和6,从而构成了检测电路9。
在此结构中,设置于输出侧传导电路7的监视器15监视该检测电路9的导通状态,并且输出控制部分17控制从激光二极管16的光发射。即,由于输入侧传导电路8通过导线5和6连接到输出侧传导电路7,阻抗13和14两者连接到设置在光通信设备2一侧的监视器15。
由上可见,在光通信设备2和3通过光缆4互相正常耦接的情况下,检测电路9的电阻值为阻抗13(Z1)和阻抗14(Z2)并联的电阻值,因为输出侧传导电路7和输入侧传导电路8互相连接。
因此,监视器15将检测电路9的电阻值为阻抗13(Z1)和阻抗14(Z2)并联的电阻值的情况认作为检测电路9的正常导通状态。应注意,监视器15可以设置为将检测电路9的电压或电流值对应于该并联阻抗值的情况认作为检测电路9的正常导通状态。
若光缆4是如图6A所示的从光通信设备2中拔出,插头10a从插座11上拔下,使得插座11一侧的接线端7a与插头10a一侧的接线端5a分开,以及插座11一侧的接线端7b与插头10a一侧的接线端6a分开。
结果,输出侧传导电路7从导线5和6电性断开。即,输出侧传导电路7和输入侧传导电路8互相电性断开。
若光缆4是从光通信设备2拔出,只有输出侧传导电路7的阻抗13(Z1)连接到监视器15。
因此,当监视器15监视电阻值作为检测电路9的导通状态时,若光缆4是从光通信设备2拔出,监视器15检测到电阻值的增加。或者,当监视器15监视电压值时,检测到电压值的增加,当其监视电流值时,检测到电流值的减少。下列描述是在假设监视器15监视检测电路9的电阻值上做出的。
若光缆4是如图6B所示的从光通信设备3中拔出,插头10b从插座12上拔下,使得插座12一侧的接线端8a与插头10b一侧的接线端5b分开,插座12一侧的接线端8b与插头10b一侧的接线端6b分开。
结果,输入侧传导电路8从导线5和6电性断开。即,与光缆4是从光通信设备2中拔出的情况一样,输出侧传导电路7和输入侧传导电路8互相电性断开。
因此,若光缆4是从光通信设备3中拔出,只有输出侧传导电路7的阻抗13(Z1)连接到监视器15。因此,若光缆4是从光通信设备3拔出,监视器15检测到电阻值的增加。
另外,若光缆如图6C所示的断开,导线5和6都被切断,使得输出侧传导电路7和输入侧传导电路8互相电性断开。
因此,若光缆4折断,只有输出侧传导电路7的阻抗13(Z1)连接到监视器15。因此,若光缆4折断,监视器15检测到电阻值的增加。
若监视器15检测到导通状态的变化或者,例如检测电路9的电阻值的增加,输出控制部分17判定光缆4被拔出或折断,由此控制激光二极管16的操作以停止从中的光发射。或者,其控制激光二极管16的操作以将从激光二极管16发射的光的量抑制在激光的安全标准限度(如,1级)内。
如上所描述,在第一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1中,通过设置在光缆4上的导线5和6互联设置在光通信设备2中的输出侧传导电路7和设置在光通信设备3中的输入侧传导电路8构成检测电路9,该系统不只允许光缆4从设有监视器15的光通信设备2和光通信设备3的拔出,还允许光缆4的断开得到检测。
因此,若光缆4是从光通信设备2或3中拔出或者若光缆4折断,则可以停止从激光二极管16的光发射或者将从激光二极管16发射的光的量抑制在不大于预定值的值。这防止激光泄漏出从中拔出光缆4的光通信设备或者折断的光缆4,从而提高了安全性。例如,这还可以通过在关闭通信时停止从激光二极管16的光发射减少功率消耗。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图7为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概念图。图8为示出构成第二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光通信设备的结构的概念图。
第二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21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光通信设备22和另一光通信设备23通过光缆4互相耦接,以实现单芯双向光通信。虽然在图8中示出光通信设备22,光通信设备23也有相同的结构。
光缆4与第一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1所描述的在以下方面具有相同的结构,即光信号通过其中传播的光纤芯4a由护套4b覆盖。光缆4沿着光纤芯4a设有两根导线5和6。导线电性互联了通过光缆4互相耦接的光通信设备22和23。
光通信设备22包括连接到导线5和6的输出侧传导电路24。另一方面,光通信设备23,包括连接到导线5和6的输出侧传导电路25。输出侧传导电路24和输出侧传导电路25构成内部导体。输出侧传导电路24和25与导线5和6组合构成检测电路26,如图7所示。
如第一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所述,光缆4在其一端设有插头10a,在其另一端设有插头10b。下列描述是假设插头10a连接到光通信设备22,插头10b连接到光通信设备23而做出的。
如图8所示,光通信设备22包括插头10a插入其中并从其中拔出的插座27,类似地,光通信设备23包括插头10b插入其中并从其中拔出的插座28。这给出了这样的结构,即光缆4可以接到光通信设备22和23的每一个,也可以从其上脱开。
光通信设备22的插座27包括输出侧传导电路24的一个接线端24a和另一个接线端24b。类似地,光通信设备23的插座28包括输出侧传导电路25的一个接线端25a和另一个接线端25b。
在此结构中,通过将光缆4的一个插头10a插入光通信设备22的插座27,插座27一侧的接线端24a与插头10a一侧的接线端5a接触,插座27一侧的接线端24b与插头10a一侧的接线端6a接触,使得光通信设备22中的输出侧传导电路24电性连接到导线5和6。
另外,通过将光缆4的另一个插头10b插入光通信设备23的插座28,插座28一侧的接线端25a与插头10b一侧的接线端5b接触,插座28一侧的接线端25b与插头10b一侧的接线端6b接触,使得光通信设备23中的输出侧传导电路25电性连接到导线5和6。
通过将光缆4的一个插头10a插入光通信设备22的插座27并将光缆4的另一个插头10b插入光通信设备23的插座28,输出侧传导电路24和25的每个连接到导线5和6,从而构成了检测电路26。
该检测电路26可以检测到光缆4的拔出或光缆4中的破损,因为检测电路26设置为能改变,例如电路阻抗,若光缆4是从光通信设备22或者光通信设备23中拔出,或者若光缆4折断。
例如,输出侧传导电路24设有电源(未示出)、以及具有任意电阻值(Z1)的阻抗29。类似地,输出侧传导电路25设有电源(未示出)、以及具有任意电阻值(Z2)的阻抗30。检测电路26具有这样的结构,即阻抗29和30并联连接。另外,输出侧传导电路24设有监视器31,输出侧传导电路25设有监视器32。比如,监视器31和32测量检测电路26的阻抗值。
光通信设备22包括与耦接到插座27的光缆4相对的激光二极管33。该激光二极管33构成光发射器并发射照射在光缆4上的信号光。
光通信设备22还包括用于驱动激光二极管33的驱动电路(未示出)、及用于控制该驱动电路以控制从激光二极管33的光发射的输出控制部分34。输出控制部分34构成控制器,并且若正在监视检测电路26导通状态的监视器31检测到变化,例如检测电路26的电阻值的变化,则控制激光二极管33的输出。
光通信设备22还包括与耦接到插座27的光缆4相对的光电二极管35。该光电二极管35构成光接收器并接收从光缆4发射的信号光。虽未详述,光通信设备22引入了一种机构,使从激光二极管33发射的信号光入射在光缆4的光纤芯4a上,并使从光缆4的光纤芯4a发射的信号光入射在光电二极管35上。
类似地,光通信设备23包括与耦接到插座28的光缆4相对的激光二极管36。该激光二极管36构成光发射器并发射照射到光缆4上的信号光。
另外,光通信设备23还包括用于驱动激光二极管36的驱动电路(未示出)、及用于控制该驱动电路以控制从激光二极管36的光发射的输出控制部分37。输出控制部分37构成控制器,并且若正在监视检测电路26导通状态的监视器32检测到变化,例如检测电路26的电阻值的变化,则控制激光二极管36的输出功率。
光通信设备23还包括与耦接到插座28的光缆4相对的光电二极管38。该光电二极管38构成光接收器并接收从光缆4发射的信号光。虽未详述,光通信设备23引入了一种机构,使从激光二极管36发射的信号光入射在光缆4的光纤芯4a上,并使从光缆4的光纤芯4a发射的信号光入射在光电二极管38上。
图9A至9C为概念图,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操作。下面将描述第二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21的操作。首先,如图7所示,光缆4的一个插头10a插入光通信设备22的插座27,光缆4的另一个插头10b插入光通信设备23的插座28。这给出了光通信系统21的这样的结构,即光通信设备22和23通过光缆4互相耦接。
在光通信系统21中,当光通信设备22接收到电信号时,激光二极管33将该电信号转换为信号光并将其发射。从光通信设备22中的激光二极管33发射的信号光照射在光缆4的光纤芯4a的一端。进入光纤芯4a后,信号光通过该光纤芯4a传播,并从其另一端发射。从光纤芯4a的另一端发射的信号光照射在光通信设备23中的光电二极管38上。接着,光电二极管38将信号光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输出到光通信设备23之外。
当光通信设备23接收到电信号时,激光二极管36将该电信号转换为信号光并将其发射。从光通信设备23中的激光二极管36发射的信号光照射在光缆4的光纤芯4a的另一端。进入光纤芯4a后,信号光通过该光纤芯4a传播,并从其另一端发射。从光纤芯4a的另一端发射的信号光照射在光通信设备22中的光电二极管35上。接着,光电二极管35将信号光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输出到光通信设备22之外。
于是,在光通信设备22与23之间的单芯双向光通信在第二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21中实现。
在该光通信系统21中,光通信设备22中的输出侧传导电路24和光通信设备23中的输出侧传导电路25中的每一个连接到光缆4的导线5和6,从而构成了检测电路26。
在此结构中,在光通信设备22中,设置于输出侧传导电路24的监视器31监视该检测电路26的导通状态,输出控制部分34控制从激光二极管33的光发射。类似地,在光通信设备23中,设置于输出侧传导电路25的监视器32监视该检测电路26的导通状态,输出控制部分37控制从激光二极管36的光发射。
由于输出侧传导电路24和25通过导线5和6互相连接,两个阻抗29和30都连接到设置于光通信设备22一侧的监视器31。另外,两个阻抗29和30也都连接到设置于光通信设备23一侧的监视器32。
由上可见,在光通信设备22和23通过光缆4互相正常耦接的情况下,输出侧传导电路24和25互相连接,使得检测电路26的电阻值变成阻抗29(Z1)和阻抗30(Z2)并联的电阻值。
因此,监视器31将检测电路26的电阻值为阻抗29(Z1)和阻抗30(Z2)并联电阻值的情况认作为检测电路26的正常导通状态。应注意,检测电路26的电压值或电流值相应于该并联阻抗值的情况也可以认作检测电路26的正常导通状态。
另外,监视器32也将检测电路26的电阻值为阻抗29(Z1)和阻抗30(Z2)并联电阻值的情况认作为检测电路26的正常导通状态。
若光缆4是如图9A所示的从光通信设备22中拔出,插头10a从插座27上拔下,使得插座27一侧的接线端24a与插头10a一侧的接线端5a分开,插座27一侧的接线端24b与插头10a一侧的接线端6a分开。
结果,输出侧传导电路24从导线5和6电性断开。即,输出侧传导电路24和25互相电性断开。
于是,若光缆4是从光通信设备22拔出,只有输出侧传导电路24的阻抗29(Z1)连接到监视器31。因此,在光通信设备22中,监视器31检测到电阻值的增加。
因此,在光通信设备22中,输出控制部分34控制激光二极管33的操作以停止从中的光发射。或者,控制激光二极管33的操作以将从激光二极管33发射的光的量抑制为不大于预定值。
另外,若光缆4是从光通信设备22中拔出的,输出侧传导电路24和25互相电性断开,使得只有输出侧传导电路25的阻抗30(Z2)连接到在光通信设备23中的监视器32。因此,若光缆4是从光通信设备22中拔出,监视器32检测到光通信设备23中的电阻值的增加。
因此,在光通信设备23中,输出控制部分37也控制激光二极管36的操作以停止从中的光发射。或者,控制激光二极管36的操作以将从激光二极管36发射的光的量抑制为不大于预定值。
于是,在用于执行单芯双向光通信的第二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21中,若光缆4是从一个光通信设备22中拔出,则可以不只,例如,停止从光通信设备22中的激光二极管33的光发射,还能停止从另一个光通信设备23中的激光二极管36的光发射,其中光缆4从光通信设备22中拔出。
若光缆4是如图9B所示的从光通信设备23拔出,进行相似的控制。即,若光缆4是从光通信设备23中拔出,插头10b从插座28上拔下,使得插座28一侧的接线端25a与插头10b一侧的接线端5b分离,插座28一侧的接线端25b与插头10b一侧的接线端6b分离。
结果,输出侧传导电路25从导线5和6电性断开,使得输出侧传导电路24和25互相电性断开。
于是,若光缆4是从光通信设备23中拔出,只有输出侧传导电路25的阻抗30(Z2)连接到光通信设备23中的监视器32。因此,在光通信设备23中,监视器32检测到电阻值的增加。
因此,在光通信设备23中,输出控制部分37控制激光二极管36的操作以停止从中的光发射。或者,控制激光二极管36的操作以将从激光二极管36发射的光的量抑制为不大于预定值。
另外,若光缆4是从光通信设备23中拔出的,输出侧传导电路24和25互相电性断开,只有输出侧传导电路24的阻抗29(Z1)连接到光通信设备22中的监视器31。因此,监视器31也在光通信设备22中检测到电阻值的增加。
因此,在光通信设备22中,输出控制部分34控制激光二极管33的操作以停止从中的光发射。或者,控制激光二极管33的操作以将从激光二极管33发射的光的量抑制为不大于预定值。
于是,若光缆4是从另一个光通信设备23中拔出,则可以不只,例如,停止从光通信设备23中的激光二极管36的光发射,还能够停止从光通信设备22中的激光二极管33的光发射,其中光缆4从光通信设备23中拔出。
另外,若光缆4如图9C所示的折断,导线5和6都断开,使得输出侧传导电路24和25互相电性断开。
因此,若光缆4折断,只有输出侧传导电路24的阻抗29(Z1)连接到光通信设备22中的监视器31,使得监视器31检测到电阻值的增加。另外,只有输出侧传导电路25的阻抗30(Z2)连接到光通信设备23中的监视器32,使得监视器32检测到电阻值的增加。
因此,在光通信设备22中,输出控制部分34控制激光二极管33的操作以停止从中的光发射。或者,控制激光二极管33的操作以将从激光二极管33发射的光的量抑制为不大于预定值。另外,在光通信设备23中,输出控制部分37也控制激光二极管36的操作以停止从中的光发射。或者,控制激光二极管36的操作以将从激光二极管36发射的光的量抑制为不大于预定值。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21中,在光缆4是从光通信设备22拔出,光缆4是从光通信设备23拔出,或者光缆4折断的所有情况下,可以停止光通信设备22中的激光二极管33的光发射,或抑制光发射的量。也可以停止光通信设备23中的激光二极管36的光发射,或者抑制光发射的量。
因此,在执行单芯双向光通信的光通信系统中,若光缆4拔出或折断,光通信系统21可以防止激光从光缆4从中拔出的光通信设备或折断的光缆4泄漏,从而提高了安全性。若关闭通信时,激光二极管33和36例如停止光发射,从而减少了功率消耗。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光通信系统的第三实施例。图10为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概念图。图11为示出构成第三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光通信设备的结构的概念图。图12为示出构成第三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光缆的结构的概念图。
第三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41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光通信设备42和光通信设备43通过光缆44互相耦接,以实现多芯双向光通信。虽然在图11中示出光通信设备42,光通信设备43具有与光通信设备42相同的结构。
光缆44为光缆的示例,如图12所示,其具有这样的结构,即护套44c覆盖光信号通过其中传播的两根光纤芯44a和光纤芯44b。光缆44沿着光纤芯44a和44b包括四根导线45、46、47和48。导线45、46、47和48构成设备间导体并电性互联通过光缆4互相耦接的光通信设备42和43。
光通信设备42包括连接到导线45和46的输出侧传导电路49和连接到导线47和48的输入侧传导电路50。光通信设备43具有与光通信设备42相似的结构,其中包括连接到导线45和46的输入侧传导电路51和连接到导线47和48的输出侧传导电路52。
输出侧传导电路49和输入侧传导电路50以及输出侧传导电路51和输入侧传导电路52构成内部导体。输出侧传导电路49、输入侧传导电路51、以及导线45和46组合构成第一检测电路53。另外,输出侧传导电路52、输入侧传导电路50、以及导线47和48组合构成第二检测电路54。
光缆44接到每个光通信设备42和43的每一个,也可以从其上脱开。当光通信设备42和43通过光缆44互相耦接时,构成了第一检测电路53和第二检测电路54。
具体而言,光缆44在其一端设有插头55a,在其另一端设有插头55b。这些插头形成连接。下列描述是假设插头55a连接到光通信设备42,插头55b连接到光通信设备43所做出的。
如图11所示,光通信设备42包括插头55a插入其中并从其中拔出的插座56。类似地,如图10所示,光通信设备43包括插头55b插入其中并从其中拔出的插座57。这给出了这样的结构,即光缆44可以接到每个光通信设备42和43,也可以从其上脱开。
光缆44的一个插头55a包括导线45的一个接线端45a、导线46的一个接线端46a、导线47的一个接线端47a、以及导线48的一个接线端48a,如图12所示。另一方面,另一个插头55b包括导线45的另一个接线端45b、导线46的另一个接线端46b、导线47的另一个接线端47b、以及导线48的另一个接线端48b。
光通信设备42的插座56包括输出侧传导电路49的一个接线端49a和另一个接线端49b。另一方面,插座56包括输入侧传导电路50的一个接线端50a和另一个接线端50b。类似地,光通信设备43的插座57包括输入侧传导电路51的一个接线端51a和另一个接线端51b,如图10所示。另外,插座57包括输出侧传导电路52的一个接线端52a和另一个接线端52b。
在此结构中,通过将光缆44的一个插头55a插入光通信设备42的插座56,插座56一侧的接线端49a与插头55a一侧的接线端45a接触,插座56一侧的接线端49b与插头55a一侧的接线端46a接触,使得光通信设备42中的输出侧传导电路49电性连接到导线45和46。
另外,插座56一侧的接线端50a与插头55a一侧的接线端47a接触,插座56一侧的接线端50b与插头55a一侧的接线端48a接触,使得光通信设备42中的输入侧传导电路50电性连接到导线47和48。
通过将光缆44的另一个插头55b插入光通信设备43的插座57,插座57一侧的接线端51a与插头55b一侧的接线端45b接触,插座57一侧的接线端51b与插头55b一侧的接线端46b接触,使得光通信设备43中的输入侧传导电路51电性连接到导线45和46。
另外,插座57一侧的接线端52a与插头55b一侧的接线端47b接触,插座57一侧的接线端52b与插头55b一侧的接线端48b接触,使得光通信设备43中的输入侧传导电路52电性连接到导线47和48。
通过将光缆44的一个插头55a插入光通信设备42的插座56并将光缆44的另一个插头55b插入光通信设备43的插座57,设置于光通信设备42的输出侧传导电路49和设置于光通信设备43的输入侧传导电路51中的每个都连接到设置于光缆44的导线45和46,从而构成了第一检测电路53。
另外,设置于光通信设备42的输入侧传导电路50和设置于光通信设备43的输出侧传导电路52中的每个都连接到设置于光缆44的导线47和48,从而构成了第二检测电路54。
第一检测电路53和第二检测电路54可以检测到光缆44的拔出或破损,因为每个检测电路都设置为能改变,例如电路阻抗,若光缆44是从光通信设备42或光通信设备43中拔出,或者若光缆44折断。
第一检测电路53设置为,例如,具有设置在输出侧传导电路49中的电源(未示出)和具有任意电阻值(Z1)的阻抗58。输入侧传导电路51设置有具有任意电阻值(Z2)的阻抗59。第一检测电路53具有这样的结构,即阻抗58和59并联连接。另外,输出侧传导电路49设有监视器60。监视器60测量,例如检测电路53的电阻值。
第二检测电路54设置为,例如,具有阻抗61,其设置在输入侧传导电路50,并具有任意的电阻值(Z1)。输出侧传导电路52设置有电源(未示出)和具有任意电阻值(Z2)的阻抗62。第二检测电路54具有这样的结构,即阻抗61和62并联连接。另外,输出侧传导电路52设有监视器63。监视器63测量,例如第二检测电路54的电阻值。
光通信设备42包括与耦接到插座56的光缆44的光纤芯44a相对的激光二极管64。该激光二极管64构成光发射器并发射信号光,信号光进入光缆44的光纤芯44a。
另外,光通信设备42包括用于驱动激光二极管64的驱动电路(未示出)和用于控制该驱动电路以控制从激光二极管64的光发射的输出控制部分65。输出控制部分65构成控制器,并且若监视第一检测电路53的导通状态的监视器60检测到变化,例如第一检测电路53中阻抗值的变化,则控制激光二极管64的输出功率。
光通信设备42还包括与耦接到插座56的光缆44的光纤芯44b相对的光电二极管66。该光电二极管66构成光接收器并接收从光缆44的光纤芯44b发射的信号光。
类似地,光通信设备43包括与耦接到插座57的光缆44的光纤芯44b相对的激光二极管67。该激光二极管67构成光发射器并发射信号光,信号光进入光缆44的光纤芯44b。
另外,光通信设备43包括用于驱动激光二极管67的驱动电路(未示出)和用于控制该驱动电路以控制从激光二极管67的光发射的输出控制部分68。输出控制部分68构成控制器,并且若监视第二检测电路54的导通状态的监视器63检测到变化,例如第二检测电路54中阻抗值的变化,则控制激光二极管67的输出功率。
光通信设备43还包括与耦接到插座57的光缆44的光纤芯44a相对的光电二极管69。该光电二极管69构成光接收器并接收从光缆44的光纤芯44a上发射的信号光。
图13A至13C为概念图,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操作。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第三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41的操作。首先,如图10所示,光缆44的一个插头55a插入光通信设备42的插座56,光缆44的另一个插头55b插入光通信设备43的插座57。这给出了光通信系统41的这样的结构,即光通信设备42和43通过光缆44互相耦接。
在光通信系统41中,当光通信设备42接收到电信号时,激光二极管64将该电信号转换为信号光并将其发射。从光通信设备42中的激光二极管64发射的信号光照射在光缆44的光纤芯44a的一端。进入光纤芯44a后,信号光通过该光纤芯44a传播,并从另一端发射。从光纤芯44a的另一端发射的信号光照射在光通信设备43中的光电二极管69上。接着,光电二极管69将信号光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输出到光通信设备43之外。
当光通信设备43接收到电信号时,激光二极管67将该电信号转换为信号光并将其发射。从光通信设备43中的激光二极管67发射的信号光照射到光缆44的光纤芯44b的另一端。进入光纤芯44b后,信号光通过该光纤芯44b传播,并从一端发射。从光纤芯44b的一端中发射的信号光照射在光通信设备42中的光电二极管66上。接着,光电二极管66将信号光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输出到光通信设备42之外。
于是,光通信设备42与43之间的多芯双向光通信在第三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41中实现。
在该光通信系统41中,光通信设备42中的输出侧传导电路49和光通信设备43中的输入侧传导电路51中的每一个连接到光缆44的导线45和46,从而构成了第一检测电路53。另外,光通信设备42中的输入侧传导电路50和光通信设备43中的输出侧传导电路52中的每一个连接到光缆44的导线47和48,从而构成了第二检测电路54。
在此结构中,设置于光通信设备42的输出侧传导电路49的监视器60监视第一检测电路53的导通状态,输出控制部分65控制从激光二极管64的光发射。另外,设置于光通信设备43的输出侧传导电路52的监视器63监视第二检测电路54的导通状态,输出控制部分68控制从激光二极管67的光发射。
由于输出侧传导电路49和输入侧传导电路51在第一检测电路53中通过导线45和46互相连接,两个阻抗58和59都连接到设置于光通信设备42的监视器60。
由上可见,在光通信设备42和43通过光缆44互相正常耦接的情况下,输出侧传导电路49和输入侧传导电路51互相连接,使得第一检测电路53的电阻值变成阻抗58(Z1)和阻抗59(Z2)的并联电阻值。
因此,监视器60将第一检测电路53的电阻值为阻抗58(Z1)和阻抗59(Z2)的并联电阻值的情况认作为第一检测电路53的正常导通状态。应注意,第一检测电路53的电压值或电流值对应于该并联阻抗值的情况也可以认作第一检测电路53的正常导通状态。下列描述是在假设监视电阻值的情况下做出的。
由于输入侧传导电路50和输出侧传导电路52在第二检测电路54中通过导线47和48互相连接,两个阻抗61和62都连接到设置于光通信设备43的监视器63。
由上可见,在光通信设备42和43通过光缆44互相正常耦接的情况下,输入侧传导电路50和输出侧传导电路52互相连接,使得第二检测电路54的电阻值变成阻抗61(Z1)和阻抗62(Z2)的并联电阻值。
因此,监视器63将第二检测电路54的电阻值为阻抗61(Z1)和阻抗62(Z2)的并联电阻值的情况认作为第二检测电路54的正常导通状态。
若光缆44是如图13A所示的从光通信设备42中拔出,插头55a从插座56上拔下,使得插座56一侧的接线端49a与插头55a一侧的接线端45a分开,插座56一侧的接线端49b与插头55a一侧的接线端46a分开。
结果,输出侧传导电路49从导线45和46电性断开。即,输出侧传导电路49和输入侧传导电路51互相电性断开。
另外,插头55a从插座56拔出,使得插座56一侧的接线端50a与插头55a一侧的接线端47a分开,插座56一侧的接线端50b与插头55a一侧的接线端48a分开。
结果,输入侧传导电路50从导线47和48电性断开。即,输入侧传导电路50和输出侧传导电路52互相电性断开。
于是,若光缆44是从光通信设备42拔出,只有输出侧传导电路49的阻抗58(Z1)连接到设置于光通信设备42的监视器60。因此,在光通信设备42中,监视器60检测到电阻值的增加。
因此,在光通信设备42中,输出控制部分65控制激光二极管64的操作以停止。或者,将从激光二极管64发射的光的量抑制为不大于预定值。
另外,若光缆44是从光通信设备42中拔出的,只有输出侧传导电路52的阻抗62(Z2)连接到设置于光通信设备43的监视器63。因此,在光通信设备43中,监视器63检测到电阻值的增加。
因此,在光通信设备43中,输出控制部分68控制激光二极管67的操作以停止。或者,将从激光二极管67发射的光的量抑制为不大于预定值。
于是,在用于执行多芯双向光通信的第三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41中,若光缆44是从一个光通信设备42中拔出,则有可以不只,例如,停止由光缆44从中拔出光通信设备42中的激光二极管64的光发射,还能够停止由另一个光通信设备43中的激光二极管67的光发射。
若光缆44是如图13B所示的从光通信设备43中拔出,进行相似的控制。即,若光缆44是从光通信设备43中拔出,插头55b从插座57上脱落,使得插座57一侧的接线端52a与插头55b一侧的接线端47b分离,插座57一侧的接线端52b与插头55b一侧的接线端48b分离。
结果,输出侧传导电路52从导线47和48电性断开,使得输出侧传导电路52和输入侧传导电路50互相电性断开。
另外,由于插座57一侧的接线端51a与插头55b一侧的接线端45b分离,插座57一侧的接线端51b与插头55b一侧的接线端46b分离,输入侧传导电路51从导线45和46电性断开。结果,输出侧传导电路49和输入侧传导电路51互相电性断开。
于是,若光缆44是从光通信设备43中拔出,只有输出侧传导电路52的阻抗62(Z2)连接到光通信设备43中的监视器63。因此,在光通信设备43中,监视器63检测到电阻值的增加。
因此,在光通信设备43中,输出控制部分68控制激光二极管67的操作以停止。或者,将从激光二极管67发射的光的量抑制为不大于预定值。
另外,若光缆44是从光通信设备43中拔出的,输出侧传导电路49和输入侧传导电路51互相电性断开,使得只有输出侧传导电路49的阻抗58(Z1)连接到光通信设备42中的监视器60。因此,在光通信设备42中,监视器60也检测到电阻值的增加。
因此,在光通信设备42中,输出控制部分65控制从激光二极管64的光发射停止。或者,将从激光二极管64发射的光的量抑制为不大于预定值。
于是,若光缆44是从另一个光通信设备43中拔出,则可以不只,例如,停止由光缆44从其中拔出的光通信设备43中的激光二极管67的光发射,还能够停止从光通信设备42中的激光二极管64的光发射。
另外,若光缆44折断,如图13C所示,导线45、46、47和48断开,使得输出侧传导电路49和输入侧传导电路51互相电性断开,并且输出侧传导电路52和输入侧传导电路50互相电性断开。
因此,若光缆44折断,只有输出侧传导电路49的阻抗58(Z1)连接到光通信设备42中的监视器60,使得监视器60检测到电阻值的增加。另外,只有输出侧传导电路52的阻抗62(Z2)连接到光通信设备43中的监视器63,使得监视器63检测到电阻值的增加。
因此,在光通信设备42中,输出控制部分65控制从激光二极管64的光发射停止。或者,将激光二极管64发射的光的量抑制为不大于预定值。另外,在光通信设备43中,输出控制部分68控制激光二极管67的光发射停止。或者,将从激光二极管67发射的光的量抑制为不大于预定值。
如上所述,在第三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41中,可以在光缆44是从光通信设备42拔出、光缆44是从光通信设备43拔出、或者光缆44折断的所有情况下,可以停止通信信装置42中的激光二极管64的光发射,或者抑制从激光二极管64的光发射的量。另外,可以停止光通信设备43中的激光二极管67的发射,或者抑制从激光二极管67的光发射的量。
因此,在执行多芯双向光通信的光通信系统中,若拔出或折断光缆44,本发明可以防止激光从光缆44从中拔出的光通信设备或从折断的光缆44泄漏,从而提高了安全性。若关闭通信时,激光二极管64和67可以,例如停止光发射,从而减少功率消耗。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光通信系统的第四实施例。图14为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概念图。图15为示出构成第四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光通信设备的结构的概念图。图16为示出构成第四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的光缆的结构的概念图。
第四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71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光通信设备72和光通信设备73通过光缆74互相耦接,以实现多芯双向光通信。这通过将一些导线组合为由第三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中的第一和第二检测电路共同使用的一根导线而获得。虽然在图15中示出光通信设备72,光通信设备73具有与光通信设备72相同的结构。
光缆74为光缆的一个示例,如图16所示,其具有这样的结构,护套74c覆盖两根光纤芯74a和74b,光信号通过光纤芯74a和74b传播。光缆74沿着光纤芯74a和74b设有三根导线75、76和77。导线75、76和77构成设备间导体并电性互联通过光缆4互相耦接的光通信设备72和73。
光通信设备72包括连接到导线75和76的输出侧传导电路79和连接到导线76和77的输入侧传导电路80。应注意,结构中,输出侧传导电路79和输入侧传导电路80可以共同使用导线76。
光通信设备73也具有与光通信设备72相似的结构,其中包括连接到导线75和76的输入侧传导电路81和连接到导线76和77的输出侧传导电路82。应注意,结构中,输出侧传导电路82和输入侧传导电路81可以共同使用导线76。
输出侧传导电路79和输入侧传导电路80以及输出侧传导电路81和输入侧传导电路82构成内部导体。输出侧传导电路79、输入侧传导电路81、以及导线75和76组合构成第一检测电路83。另外,输出侧传导电路82、输入侧传导电路80、以及导线76和77组合构成第二检测电路84。
光缆74可以接到每个光通信设备72和73,也可以从其上脱开。当光通信设备72和73通过光缆74互相耦接时,构成了第一检测电路83和第二检测电路84。
具体而言,光缆74在其一端设有插头85a,在其另一端设有插头85b。这些插头85a和85b构成了连接。下列描述是假设插头85a连接到光通信设备72,插头85b连接到光通信设备73所做出的。
如图15所示,光通信设备72包括插头85a插入其中并从其中拔出的插座86。类似地,光通信设备73包括插头85b插入其中并从其中拔出的插座87。这给出了这样的结构,即光缆74可以接到每个光通信设备72和73,也可以从其上脱开。
光缆74的一个插头85a包括导线75的一个接线端75a、导线76的一个接线端76a和导线77的一个接线端77a。另一方面,另一个插头85b包括导线75的另一个接线端75b、导线76的另一个接线端76b和导线77的另一个接线端77b。
光通信设备72的插座86包括输出侧传导电路79的一个接线端79a和另一个接线端79b。该接线端79b也作为输入侧传导电路80的一个接线端。另一方面,插座86包括输入侧传导电路80的另一个接线端80b。类似地,光通信设备73的插座87包括输入侧传导电路81的一个接线端81a和另一个接线端81b。接线端81b也作为输出侧传导电路82的一个接线端。另外,插座87包括输出侧传导电路82的另一个接线端82b。
在此结构中,通过将光缆74的一个插头85a插入光通信设备72的插座86,插座86一侧的接线端79a与插头85a一侧的接线端75a接触,插座86一侧的接线端79b与插头85a一侧的接线端76a接触,使得光通信设备72中的输出侧传导电路79电性连接到导线75和76。
另外,插座86一侧的接线端80b与插头85a一侧的接线端77a接触,使得光通信设备72中的输入侧传导电路80电性连接到导线76和77。
通过将光缆74的另一个插头85b插入光通信设备73的插座87,插座87一例的接线端81a与插头85b一侧的接线端75b接触,插座87一侧的接线端81b与插头85b一侧的接线端76b接触,使得光通信设备73中的输入侧传导电路81电性连接到导线75和76。
另外,插座87一侧的接线端82b与插头85b一侧的接线端77b接触,使得光通信设备73中的输出侧传导电路82电性连接到导线76和77。
通过将光缆74的一个插头85a插入光通信设备72的插座86并将光缆74的另一个插头85b插入光通信设备73的插座87,设置于光通信设备72的输出侧传导电路79和设置于光通信设备73的输入侧传导电路81的每一个连接到设置于光缆74的导线75和76,从而构成了第一检测电路83。
另外,设置于光通信设备72的输入侧传导电路80和设置于光通信设备73的输出侧传导电路82的每一个连接到设置于光缆74的导线76和77,从而构成了第二检测电路84。
第一检测电路83和第二检测电路84可以检测到光缆74的拔出或破损。因为每个检测电路设置为能改变,例如电路阻抗,若光缆74从光通信设备72或光通信设备73中拔出,或者若光缆折断。
第一检测电路83设置为,例如,具有设置于输出侧传导电路79的电源(未示出)和具有任意电阻值(Z1)的阻抗88。输入侧传导电路81设有具有任意电阻值(Z2)的阻抗83。第一检测电路83具有这样的结构,即阻抗88和89并联连接。另外,输出侧传导电路79设有监视器90。监视器90测量,例如检测电路83的电阻值。
第二检测电路84设有,例如,具有任意电阻值(Z1)并设置于输入侧传导电路80的阻抗91。输出侧传导电路82设有电源(未示出)和具有任意电阻值(Z2)的阻抗92。第二检测电路84具有这样的结构,即阻抗91和92并联连接。另外,输出侧传导电路82设有监视器93。监视器93测量,例如第二检测电路84的电阻值。
光通信设备72包括与耦接到插座86的光缆74的光纤芯74a相对的激光二极管94。该激光二极管94构成光发射器并发射信号光,信号光进入光缆74的光纤芯74a。
另外,光通信设备72包括用于驱动激光二极管94的驱动电路(未示出)和用于控制该驱动电路以控制从激光二极管94的光发射的输出控制部分95。输出控制部分95构成控制器,并且若监视第一检测电路83的导通状态的监视器90检测到变化,例如第一检测电路83中阻抗值的变化,则控制激光二极管94的输出功率。
光通信设备72还包括与耦接到插座86的光缆74的光纤芯74b相对的光电二极管96。该光电二极管96构成光接收器并接收从光缆74的光纤芯74b发射的信号光。
类似地,光通信设备73包括与耦接到插座87的光缆74的光纤芯74b相对的激光二极管97。该激光二极管97构成光发射器并发射信号光,信号光进入光缆74的光纤芯74b。
另外,光通信设备73包括用于驱动激光二极管97的驱动电路(未示出)和用于控制该驱动电路以控制从激光二极管97的光发射的输出控制部分98。输出控制部分98构成控制器,并且若监视第二检测电路84的导通状态的监视器93检测到变化,例如第二检测电路84中阻抗值的变化,则控制激光二极管97的输出。
光通信设备73还包括与耦接到插座87的光缆74的光纤芯74a相对的光电二极管99。该光电二极管99构成光接收器并接收从光缆74的光纤芯74a发射的信号光。
图17A至17C为概念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光通信系统第四实施例的操作。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第四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71的操作。首先,如图14所示,光缆74的一个插头85a插入光通信设备72的插座86,光缆74的另一个插头85b插入光通信设备73的插座87。这给出了光通信系统71的这样的结构,即光通信设备72和73通过光缆74互相耦接。
在光通信系统71中,当光通信设备72接收到电信号时,激光二极管94将该电信号转换为信号光并将其发射。光通信设备72中的激光二极管94发射的信号光通过光缆74的光纤芯74a传播并照射在光通信设备73中的光电二极管99上。接着,光电二极管99将信号光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输出到光通信设备73之外。
当光通信设备73接收到电信号时,激光二极管97将该电信号转换为信号光并将其发射。光通信设备73中的激光二极管97发射的信号光通过光缆74的光纤芯74b传播并照射到光通信设备72中的光电二极管96上。接着,光电二极管96将信号光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输出到光通信设备72之外。
于是,光通信设备72与73之间的多芯双向光通信在第四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71中实现。
在该光通信系统71中,光通信设备72中的输出侧传导电路79和光通信设备73中的输入侧传导电路81中的每一个连接到光缆74的导线75和77,从而构成了第一检测电路83。另外,光通信设备72中的输入侧传导电路80和光通信设备73中的输出侧传导电路82中的每一个连接到光缆74的导线76和77,从而构成了第二检测电路84。
在此结构中,设置于光通信设备72中的输出侧传导电路79的监视器90监视第一检测电路83的导通状态,输出控制部分95控制从激光二极管94的光发射。另外,设置于光通信设备73中的输出侧传导电路82的监视器93监视第二检测电路84的导通状态,输出控制部分98控制从激光二极管97的光发射。
由于输出侧传导电路79和输入侧传导电路81在第一检测电路83中通过导线75和76互相连接,两个阻抗88和89都连接到设置于光通信设备72的监视器90。
由上可见,在光通信设备72和73通过光缆74互相正常耦接的条件下,输出侧传导电路79和输入侧传导电路81互相连接,使得第一检测电路83的电阻值变成阻抗88(Z1)和阻抗89(Z2)的并联电阻值。
因此,监视器90将第一检测电路83的电阻值为阻抗88(Z1)和阻抗89(Z2)的并联电阻值的情况认作为第一检测电路83的正常导通状态。应注意,第一检测电路83的电压值或电流值相应于该并联阻抗值的情况也可以认作为第一检测电路83的正常导通状态。在下列描述中,将监测电阻值。
由于输入侧传导电路80和输出侧传导电路82在第二检测电路84中通过导线75和76互相连接,两个阻抗91和92都连接到设置于光通信设备73的监视器93。
由上可见,在光通信设备72和73通过光缆74互相正常耦接的情况下,输入侧传导电路80和输出侧传导电路82互相连接,使得第二检测电路84的电阻值变成阻抗91(Z1)和阻抗92(Z2)的并联电阻值。
因此,监视器93将第二检测电路84的电阻值为阻抗91(Z1)和阻抗92(Z2)的并联电阻值的情况认作为第二检测电路84的正常导通状态。
若光缆74是如图17A所示的从光通信设备72中拔出,插头85a从插座86上拔下,使得插座86一侧的接线端79a与插头85a一侧的接线端75a分开,插座86一侧的接线端79b与插头85a一侧的接线端76a分开。
结果,输出侧传导电路79从导线75和76电性断开。即,输出侧传导电路79和输入侧传导电路81互相电性断开。
另外,插头85a从插座86拔出,使得插座86一侧的接线端80b与插头85a一侧的接线端77a分开。结果,输入侧传导电路80和导线76和77电性断开。即,输入侧传导电路80和输出侧传导电路82互相电性断开。
于是,若光缆74是从光通信设备72拔出,只有输出侧传导电路79的阻抗88(Z1)连接到设置于光通信设备72的监视器90。因此,在光通信设备72中,监视器90检测到电阻值的增加。
因此,在光通信设备72中,输出控制部分95控制激光二极管94的光发射停止。或者,将从激光二极管94发射的光的量抑制为不大于预定值。
另外,若光缆74是从光通信设备72中拔出的,只有输出侧传导电路82的阻抗92(Z2)连接到设置于光通信设备73的监视器93。因此,在光通信设备73中,监视器93检测到光通信设备73中的电阻值的增加。
因此,在光通信设备73中,输出控制部分98控制激光二极管97的光发射停止。或者,将从激光二极管97发射的光的量抑制为不大于预定值。
于是,在用于执行多芯双向光通信的第四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71中,若光缆74是从光通信设备72中拔出,则有可以不只,例如,停止由光缆74从中拔出的光通信设备72中的激光二极管94的光发射,还能够停止从另一个光通信设备73中的激光二极管97的光发射。
若光缆74是如图17B所示的从光通信设备73中拔出,进行相似的控制。即,若光缆74是从光通信设备73中拔出,插头85b从插座87上脱落,使得插座87一侧的接线端81a与插头85b一侧的接线端75b分离,插座87一侧的接线端81b与插头85b一侧的接线端76b分离,插座87一侧的接线端82b与插头85b一侧的接线端77b分离。
结果,输出侧传导电路82从导线76和77电性断开,使得输出侧传导电路82和输入侧传导电路80互相电性断开。另外,输入侧传导电路81从导线75和76电性断开,使得输出侧传导电路79和输入侧传导电路81互相电性断开。
于是,若光缆74是从光通信设备73中拔出,只有输出侧传导电路82的阻抗92(Z2)连接到光通信设备73中的监视器93。因此,在光通信设备73中,监视器93检测到电阻值的增加。
因此,在光通信设备73中,输出控制部分98控制激光二极管97的光发射停止。或者,将从激光二极管97发射的光的量抑制为不大于预定值。
另外,若光缆74是从光通信设备73中拔出的,输出侧传导电路79和输入侧传导电路81互相电性断开,使得只有输出侧传导电路79的阻抗88(Z1)连接到光通信设备72中的监视器90。因此,在光通信设备72中,监视器90也检测到电阻值的增加。
因此,在光通信设备72中,输出控制部分95控制从激光二极管94的光发射停止。或者,将从激光二极管94发射的光的量抑制为不大于预定值。
于是,若光缆74是从另一光通信设备73中拔出,则有可以不只,例如,停止由光缆74从中拔出的光通信设备73中的激光二极管97的光发射,还能够停止从另一个光通信设备72中的激光二极管94的光发射。
另外,若光缆74折断,如图17C所示,导线75,76和77断开,使得输出侧传导电路79和输入侧传导电路81互相电性断开,并且输出侧传导电路82和输入侧传导电路80互相电性断开。
因此,若光缆74折断,只有输出侧传导电路79的阻抗88(Z1)连接到光通信设备72中的监视器90,使得监视器90检测到电阻值的增加。另外,只有输出侧传导电路82的阻抗92(Z2)连接到光通信设备73中的监视器93,使得监视器93检测到电阻值的增加。
因此,在光通信设备72中,输出控制部分95控制激光二极管94的光发射停止。或者,将从激光二极管94发射的光的量抑制为不大于预定值。另外,在光通信设备73中,输出控制部分98控制激光二极管97的光发射停止。或者,将从激光二极管97发射的光的量抑制为不大于预定值。
如上所述,在第四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71中,在光缆74是从光通信设备72拔出、光缆74是从光通信设备73拔出、或者光缆74折断的所有情况下,可以停止光通信设备72中的激光二极管94的光发射,或者抑制从激光二极管94的光发射的量。还可以停止光通信设备73中的激光二极管97的光发射,或者抑制从激光二极管97的光发射的量。
因此,在光缆74拔出或折断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防止激光泄漏,从而提高了安全性。例外,若关闭通信,激光二极管94和97可以,例如停止光发射,从而减少了功率消耗。
另外,导线76可以由第一检测电路83和第二检测电路84共同使用以与第三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相比减少导线的数目,从而减少成本。
虽然已经参考激光二极管作为光发射器的例子的示例描述了上面的实施例,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使用任何其它的比如发光二极管的光发射元件的光通信设备。另外,检测电路的结构仅作为示例给出,若光缆拔出或折断只需改变电路电阻等。
图18A至20J为截面图,每一幅示出一种光缆的结构。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光缆的实施例,特别描述导线的布线。图18A至18J示出了每种光缆4的结构,光缆4用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光通信系统。
图18A至18J示出光缆4的例子,其中光缆4的护套4b具有矩形截面形状。图18A示出了一个例子,其中单根光纤芯4a在其两侧设有线形的导线5和6,以此方式,导线5和6可以如图5等所示的沿着光纤芯4a设置。
图18B和18C示出了几个例子,在每个例子中,单根光纤芯4a设有两根导线5和6,使得导线可以同心围起光纤芯。导线5和6的外侧一根,例如,导线6可以如图18B所示设置于护套4b里面,或者可以如图18C所示设置于护套4b表面上。每根导线5和6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以配合护套4b。
图18D和18E示出了几个例子,在每个例子中,护套4b的表面设有带状导线5和6。由于导线5和6需要互相绝缘,因此导线5和6设置于具有矩形截面形状的护套4b的相对表面上。应注意在导线设置于护套表面结构中,带状导线可以粘附到护套。
图18F至18J示出了几个例子,每个例子中光缆4的护套4b具有圆形横截面性状。图18F和18G示出了几个例子,每个例子中单根光纤芯4a的两侧设有线形导线5和6。护套4b可以具有如图18F所示的椭圆形截面形状或者具有如图18G所示的圆形截面形状。
图18H和18I示出了几个例子,每个例子中单根光纤芯4a以同心围绕的方式设置有导线5和6。导线5和6的外侧一根,例如,导线6可以如图18H所示的设置在护套4b内,或者可以如图18I所示的设置在护套4b的表面。每根导线5和6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以配合护套4b。
图18J示出了一个例子,其中在护套4b的表面设置有带状导线5和6。导线5和6设置为其间具有缝隙使得其互相绝缘。
图19A至19J表示了每种光缆44的结构,光缆44用于第三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图19A至19E示出了光缆44的例子,其中光缆44的护套44c具有矩形截面形状。图19A示出了一个例子,其中光纤芯44a的两侧设有线形导线45和46,并且光纤芯44b的两侧设有线形导线47和48,使得导线45和46以及导线47和48可以如图12等所示的分别沿着光纤芯44a和44b设置。
图19B和19C示出了几个例子,每个例子中,光纤芯44a设有同心围绕光纤芯44a的两根导线45和46,光纤芯44b设有同心围绕光纤芯44b的两根导线47和48。导线45和46的外侧一根,例如导线46,以及导线47和48的外侧一根,例如导线48,可以如图19B所示的设置于护套44c内,或者可以如图19C所示的设置于护套44c的表面上。每根导线45、46、47和48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以适合护套44c。
图19D和19E示出了几个例子,每个例子中,护套44c的表面设有带状导线45、46、47和48。这些导线可以如图19D所示的每对处于矩形护套44c的相对表面,或者如图19E所示的每根处于矩形护套44c的每个面上,使得其可以互相绝缘。
图19F至19J示出了几个例子,每个例子中,光缆44的护套44c具有圆形截面形状。图19F和19G示出了几个例子,每个例子中,线形导线45、46、47和48围着光纤芯44a和44b设置。护套44c可以具有如图19F所示的椭圆形截面形状或者具有如图19G所示的圆形截面形状。
图19H和19I示出了几个例子,每个例子中,光纤芯44a和44b具有四根导线45、46、47和48,使得其可以同心围绕。多根导线中最外侧一根,例如导线48,可以如图19H所示的设置于护套44c内,或者可以如图19I所示的设置于护套44c的表面。每根导线45、46、47和48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以配合护套44c。
图19J示出了一个例子,其中护套44c的表面设有带状导线45、46、47和48。导线设置为在其间具有缝隙使得其可以互相绝缘。
图20A至20J示出了每种光缆74的结构,光缆74用于第四实施例的光通信系统。图20A至20E示出了光缆74的例子,其中护套74c具有矩形截面形状。图20A示出了一个例子,其中线形导线75、76和77沿着光纤芯74a和74bd的排列方向设置,使得导线75、76和导线77如图16等所示的沿着光纤芯74a和74b布置。
图20B和20C示出了几个例子,每个例子中,光纤芯74a设置有同心围绕光纤芯74a的导线75,光纤芯74b设置有同心围绕光纤芯74a的导线76,导线77设置为使得其将导线75和76围绕起来。最外侧的导线77,可以如图20B所示的设置在护套74c内,或者如图20C所示的设置在护套74c的表面。每根导线75、76和77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以适合护套74c。
图20D示出了一个例子,其中护套74c的表面和内部设有带状导线75、76、77。例如,导线75和76设置在矩形护套74c的相对面,导线77设置在光纤芯74a与74b之间。
图20E示出了一个例子,其中护套74c的表面设置有带状导线75、76和77。例如,导线75、76和77可以设置在护套74c的三面,互相之间有缝隙,使得导线75、76和77可以互相绝缘。
图20F至20J示出了几个例子,其中护套74c具有圆形截面形状。图20F和20G示出了几个例子,其中线形导线75、76和77围着光纤芯74a和74b设置。护套74c可以具有如图20F所示的椭圆形截面形状或者具有如图20G所示的圆形截面形状。
图20H和20I示出了几个例子,其中光纤芯74a和74b设置有同心围绕光纤芯的三根导线75、76和77。多根导线中最侧的一根,例如导线77,可以如图20H所示的设置在护套74c内,或者如图20I所示的设置在护套74c的表面。每根导线75、76、77和78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以配合护套74c。
图20J示出了一个例子,其中在护套74c的表面设有带状导线75、76和77。导线设置为其间有缝隙使得其可以互相绝缘。
如上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在光通信设备通过光缆互相耦接的光通信系统中,通过为光缆提供设备间导体并为每个光通信设备提供连接到设备间导体的内部导体,可以构成检测电路,在检测电路中内部导体通过设备间导体互相连接。
在此结构中,通过为具有光发射器的光通信设备提供用于监视该检测电路导通状态的监视器和用于基于该监视器的监视结果控制光发射器的输出功率的控制器,可以检测光缆的拔出和破损,从而控制光发射器的输出。
因此,不只在当光纤是从用于于输出光信号的光通信设备拔出的情况下,还在当光缆是从用于接收光信号的光通信设备中拔出的情况下,都可以停止光发射或者抑制发射的光的量。
虽然前面的说明书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优选实施例作出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更宽的方面。因此所附权利要求应覆盖所有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真实范围和实质的修改。

Claims (12)

1.一种光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光通信设备,具有用于输出光信号的光发射器;
第二光通信设备,具有用于接收该光信号的光接收器;以及
光缆,用于相互耦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所述光缆连接到该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的每一个,以及从该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的每一个脱开,
其中所述光缆包括用于导电至该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的设备间导体,而该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的每一个包括用于连接设备间导体从而向其导电的内部导体;
其中该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通过光缆的方式互相耦接以构成用于检测光缆连接的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通过利用设备间导体将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的内部导体互相连接而构成;以及
其中具有光发射器的第一光通信设备包括用于监视检测电路的导通状态的监视器和用于基于监视器的监视结果控制光发射器的输出的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通信系统,其中
该光发射器为激光二极管;以及
其中若该监视器监视检测电路的导通状态而检测到其中的变化,该控制器允许来自光发射器的光发射停止。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通信系统,其中
该光发射器为激光二极管;以及
其中若该监视器监视检测电路的导通状态而检测到其中的变化,该控制器允许抑制由光发射器发射的光的量。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通信系统,其中
该第一光通信设备还包括光接收器,而该第二光通信设备还包括光发射器;以及
其中该光缆包括一根纤维芯,光信号通过该纤维芯传播,所述纤维芯传播来自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中之一的光发射器的信号光和来自另一个光通信设备的光发射器的信号光。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通信系统,其中
该第一光通信设备还包括光接收器,而该第二光通信设备还包括光发射器;以及
其中光缆包括纤维芯,每根纤维芯用于各个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对,独立的纤维芯传播来自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中之一的光发射器的信号光和来自另一个光通信设备的光发射器的信号光。
6.一种光通信设备,至少包括用来输出一组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的信号光的光发射器,该光接受器用来接收光信号,所述设备可拆卸地耦接光缆,来自光发射器的信号光照射在该光缆上,该设备包括:
连接到包括在光缆中的设备间导体的内部导体,从而连同经设备间导体耦接到光缆另一端的另一个光通信设备一起构成用于检测光缆连接的检测电路;
用于监视检测电路的导通状态的监视器;以及
用于基于监视器的监视结果控制光发射器的输出的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光通信设备,其中
该光发射器为激光二极管;以及
其中若该监视器监视检测电路的导通状态而检测到其中的变化,该控制器允许来自光发射器的光发射停止。
8.根据权利要求6的光通信设备,其中
该光发射器为激光二极管;以及
其中若该监视器监视检测电路的导通状态而检测到其中的变化,该控制器允许抑制由光发射器发射的光的量。
9.一种可拆卸地耦接光缆的光通信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用于通过光缆接收光信号的光接收器;以及
连接至包括在光缆中的设备间导体的内部导体,从而连同经设备间导体耦接到光缆另一端的另一个光通信设备一起构成用于检测光缆连接的检测电路。
10.一种用于将具有用于发射光信号的光发射器的第一光通信设备和具有用于接收光信号的光接收器的第二光通信设备互相耦接的光缆,所述光缆包括:
至少一根用来传播光信号的纤维芯;
每个用来可拆卸地将光缆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的每一个的接头,所述接头设置于纤维芯的一端和另一端;以及
用来互连该些接头的设备间导体,
其中设备间导体连接到设置于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的每个的内部导体,从而构成用于检测光缆与第一和第二光通信设备的每个的连接的检测电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光缆,其中设备间导体由多根导线构成,该些导线设置在覆盖纤维芯的护套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光缆,其中设备间导体由多根导线构成,该些导线设置在覆盖纤维芯的护套的表面上。
CNA2004100766619A 2003-05-23 2004-05-23 光通信系统、光通信设备和光缆 Pending CN15747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6814/2003 2003-05-23
JP2003146814A JP2004350155A (ja) 2003-05-23 2003-05-23 光通信システム、光通信装置および光ケーブ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4710A true CN1574710A (zh) 2005-02-02

Family

ID=33095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766619A Pending CN1574710A (zh) 2003-05-23 2004-05-23 光通信系统、光通信设备和光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079733B2 (zh)
EP (1) EP1480357A3 (zh)
JP (1) JP2004350155A (zh)
KR (1) KR20040101059A (zh)
CN (1) CN157471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9226A (zh) * 2010-09-12 2013-09-11 安费诺-图赫尔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光学插接装置,尤其是光电的usb插接装置
CN105068196A (zh) * 2015-09-16 2015-11-18 成都新锐鑫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损耗光纤连接器
CN109841336A (zh) * 2017-11-24 2019-06-04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小型光电混合缆及跳线接头
CN113287046A (zh) * 2019-02-21 2021-08-20 株式会社藤仓 光纤缆线、使用光纤缆线的光合路器单元、以及激光装置
CN115210621A (zh) * 2020-03-05 2022-10-18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装置、发光装置、光缆以及光装置的连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47632B2 (en) 2003-12-12 2008-03-25 Mina Farr Optical connector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7548675B2 (en) 2004-09-29 2009-06-16 Finisar Corporation Optical cables for consumer electronics
US7706692B2 (en) 2004-09-29 2010-04-27 Finisar Corporation Consumer electronics with optic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JP4155979B2 (ja) * 2005-03-24 2008-09-24 カナレ電気株式会社 光複合ケーブル伝送性能検出装置
US20060263011A1 (en) * 2005-05-20 2006-11-23 Wenzong Chen Hybrid optical/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dapter
US7331819B2 (en) * 2005-07-11 2008-02-19 Finisar Corporation Media converter
US7729618B2 (en) 2005-08-30 2010-06-01 Finisar Corporation Optical networks for consumer electronics
US7860398B2 (en) * 2005-09-15 2010-12-28 Finisar Corporation Laser drivers for closed path optical cables
US7445389B2 (en) 2006-04-10 2008-11-04 Finisar Corporation Active optical cable with integrated eye safety
US7401985B2 (en) 2006-04-10 2008-07-22 Finisar Corporation Electrical-optical active optical cable
US8083417B2 (en) * 2006-04-10 2011-12-27 Finisar Corporation Active optical cable electrical adaptor
US7778510B2 (en) 2006-04-10 2010-08-17 Finisar Corporation Active optical c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499616B2 (en) * 2006-04-10 2009-03-03 Finisar Corporation Active optical cable with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712976B2 (en) * 2006-04-10 2010-05-11 Finisar Corporation Active optical cable with integrated retiming
US7876989B2 (en) * 2006-04-10 2011-01-25 Finisar Corporation Active optical cable with integrated power
DE102006029204A1 (de) * 2006-06-26 2008-01-17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Anordnung mit einem Lichtleiter
US8769171B2 (en) * 2007-04-06 2014-07-01 Finisa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device with electrical interface that is compatible with integrated optical cable receptacle
US8244124B2 (en) 2007-04-30 2012-08-14 Finisar Corporation Eye safety mechanism for use in optical cable with electrical interfaces
US7978979B2 (en) * 2007-08-31 2011-07-12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lementing a universal set top box
US8490161B2 (en) * 2008-01-07 2013-07-16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sioning VLAN services in a network
JP4610624B2 (ja) * 2008-01-31 2011-01-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電複合伝送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0141692A (ja) * 2008-12-12 2010-06-24 Toshiba Corp 光電気ケーブルと光電気ケーブル接続機器及び光電気ケーブルの駆動方法
JP5322612B2 (ja) 2008-12-12 2013-10-23 株式会社東芝 光電気ケーブル
US8718294B2 (en) * 2009-11-19 2014-05-06 Apple Inc. Audio connectors with 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 capabilities
US8682003B2 (en) * 2009-11-19 2014-03-25 Apple Inc. Equipment with optical paths for noise cancellation signals
US8577195B2 (en) * 2009-11-19 2013-11-05 Apple Inc. Interface accessories with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aths
US8573861B2 (en) * 2009-11-19 2013-11-05 Apple Inc. Audio jacks with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aths
US8651750B2 (en) * 2009-11-19 2014-02-18 Apple Inc. Audio connectors with optical structures and electrical contacts
JP5417151B2 (ja) * 2009-12-18 2014-02-12 株式会社東芝 光配線ケーブルと光配線ケーブルの電源制御方法
JP5071488B2 (ja) * 2010-01-14 2012-11-14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付光電気複合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024774A (ja) * 2010-07-20 2012-02-09 Amada Co Ltd レーザ加工ヘッド
CN102468567B (zh) * 2010-11-05 2014-08-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合
JP5879546B2 (ja) 2011-01-07 2016-03-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伝送システム
CN102087389B (zh) * 2011-01-26 2014-06-18 铼诚兴光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查找的光纤跳线
DE102012013037B3 (de) * 2012-06-29 2013-06-20 Langmatz Gmbh Überwachungssysteme fürGlasfaser-Netzverteiler
CN105358996A (zh) * 2013-07-02 2016-02-24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具有熔断器的电缆系统中的问题监控
JP2016529485A (ja) * 2013-07-02 2016-09-23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Koninklijke Philips N.V. ヒューズを有するケーブル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問題監視
CN105023643A (zh) * 2014-04-29 2015-11-04 上海威尔泰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可防盗的电力电缆及其防盗检测系统
JP2016025537A (ja) * 2014-07-23 2016-02-08 利仁 曽根 光通信システム
JP6476359B2 (ja) * 2014-08-09 2019-02-27 利仁 曽根 光通信方法
JP6638210B2 (ja) * 2015-04-17 2020-01-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6554897B2 (ja) * 2015-04-22 2019-08-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WO2017179600A1 (ja) * 2016-04-14 2019-02-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JP2019135829A (ja) * 2019-01-17 2019-08-15 利仁 曽根 光通信システム
JP2020061725A (ja) * 2019-02-05 2020-04-16 利仁 曽根 光通信システム
CN115113344A (zh) * 2021-03-18 2022-09-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无接触式连接器及其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1433A (ja) * 1982-12-17 1984-06-27 Hitachi Ltd 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US4612670A (en) * 1984-05-16 1986-09-16 General Dynamics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al connection between electronic modules
JPS63169534A (ja) * 1987-01-08 1988-07-13 Kokusai Denshin Denwa Co Ltd <Kdd> 光ケ−ブルの障害点検出方式
US5394503A (en) * 1993-10-08 1995-02-28 Data Switch Corporation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monitoring apparatus, patch panel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6931183B2 (en) * 1996-03-29 2005-08-16 Dominion Lasercom, Inc. Hybrid electro-optic cable for free space laser antennas
US6456768B1 (en) * 2000-10-18 2002-09-24 Fitel Usa Corp. Optical fiber cable tracing system
US6821146B2 (en) * 2002-01-07 2004-11-23 Bernard R. Tolmie Hybrid connector system and method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9226A (zh) * 2010-09-12 2013-09-11 安费诺-图赫尔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光学插接装置,尤其是光电的usb插接装置
CN105068196A (zh) * 2015-09-16 2015-11-18 成都新锐鑫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损耗光纤连接器
CN109841336A (zh) * 2017-11-24 2019-06-04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小型光电混合缆及跳线接头
CN109841336B (zh) * 2017-11-24 2020-09-22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小型光电混合缆及跳线接头
CN113287046A (zh) * 2019-02-21 2021-08-20 株式会社藤仓 光纤缆线、使用光纤缆线的光合路器单元、以及激光装置
CN113287046B (zh) * 2019-02-21 2023-11-10 株式会社藤仓 光纤缆线、使用光纤缆线的光合路器单元、以及激光装置
CN115210621A (zh) * 2020-03-05 2022-10-18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装置、发光装置、光缆以及光装置的连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350155A (ja) 2004-12-09
US20050053340A1 (en) 2005-03-10
US7079733B2 (en) 2006-07-18
EP1480357A2 (en) 2004-11-24
KR20040101059A (ko) 2004-12-02
EP1480357A3 (en) 2005-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74710A (zh) 光通信系统、光通信设备和光缆
CN1229754C (zh) 光信息读取装置
CN1976134A (zh) 电子器件连接用连接器
CN1124000C (zh) 信号光输出装置以及具有信号光输出装置的光传输系统
CN1248028C (zh) 光学调制设备和控制光学调制器的方法
CN1399823A (zh) 光学网络中的光功率管理
CN1171683A (zh) 光传输系统
CN1707452A (zh) 计算机的外围装置
CN100335911C (zh) 一种小电流接地选线及故障定位的方法
CN1296795C (zh) 电子装置以及接口装置
CN1728608A (zh) 光通信设备、光通信系统和传输光信号的方法
CN1495964A (zh) 高频滤波器
CN1264475A (zh) 集成光束偏转器及其系统
CN1255259A (zh) 光放大器,用于光放器中的激励光源控制方法,和光放大器控制方法
CN1945786A (zh) 灯、灯座、供电模块、具有供电模块的背光组件和显示设备
CN1371185A (zh) 信息传送系统与方法并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以及光空间传送系统与方法并光空间传送装置
CN1132287C (zh) 电子机器和电子机器的控制方法
CN1482753A (zh) 通信节点和切换装置
CN100351742C (zh) 信息处理装置与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07157B (zh) 用于挤出的能交联的混合料
CN1239982C (zh) 数据处理系统
CN1764928A (zh) 多等级单色图像显示方法,多等级单色图像显示设备,计算机,单色显示设备,再转换适配器,和视频卡
CN1258296C (zh)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机和移动机位置推定方法
CN1272625C (zh) 电气元件的检查方法、电气接线盒的检查装置和终端配件的检查装置
CN1917804A (zh) 内窥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