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2981A - 建筑机械 - Google Patents

建筑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2981A
CN1572981A CNA2004100446697A CN200410044669A CN1572981A CN 1572981 A CN1572981 A CN 1572981A CN A2004100446697 A CNA2004100446697 A CN A2004100446697A CN 200410044669 A CN200410044669 A CN 200410044669A CN 1572981 A CN1572981 A CN 1572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
coupling member
framework
junction surface
central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446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8768C (zh
Inventor
久保刚辉
仙波真一
野口润
浦濑广平
西村孝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Komatsu Ltd
Komatsu Util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Komatsu Zenoah Co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Komatsu Zenoah Co,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72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2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876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876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63B69/004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2Travelling-gear, e.g. associated with slewing gea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2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for large-room or outdoor sporting ga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9/00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9/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without essentially mixing with gas or vapou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9/00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 A63B69/331Breaking boards or holders therefore, i.e. devices for destroying exerci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Operation Control Of Exca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机械,该建筑机械,其履带式行走体的构架,具有箱状的中央构架、配置在中央构架两侧部外方的一对履带架、连接中央构架和履带架的连结构件,将中央构架和连结构件的接合部上的中央构架的上面或下面和连结构件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或下面的各自的高度差中至少任意一个,设定为各自中央构架的上面板或下面板的厚度范围或其以下的尺寸。这种建筑机械,在作业中,能够适当地传递施加给车体的负荷,确保车体的强度,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提高焊接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建筑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压挖掘机等建筑机械,具体涉及建筑机械中的下部行走体的构架的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油压挖掘机11,如图8侧视图所示,具有用于移动的下部行走体12和可转动地装配在其上部的上部旋转体13。
下部行走体12,在履带架14的两端部分别安装驱动轮15和从动轮(浮动轮)16,在驱动轮5和从动轮6的之间,卷装履带17。
油压挖掘机11,通过驱动动力源的发动机,由油压泵变换成油压,驱动行走电机,转动驱动轮15,转动移动驱动履带17,进行行走。
根据特愿2002-332379号,下部行走体的构架12F,如图9所示,在箱状的旋转箱20上,在具有旋转自如地安装上部旋转体13的安装环20r的上面部及下面部,焊接钣金加工的罩21、22,在其两端,焊接钣金加工的“コ”字型的壳体23进行固定,在钣金加工的“コ”字型的壳体23的上部形成上面板24。
此外,在特开平10-236346号公报中公开了履带式车辆的履带架。
可是,上述的油压挖掘机11,由于在户外进行作业,通过转动驱动履带17,在各种状态的地面上行走,履带17能卷起土、泥等。
如图8所示,配置在履带17附近的钣金加工的罩21、上面板24,由于是水平方向延伸的构成,所以,履带17卷起的土、泥等,重叠堆积地滞留在罩21、上面板24、24上。
因此,作业者必须清除这些滞留的土、泥等,此外,如果土、泥等堆积不动,在油压挖掘机11行走时,也成为行走的阻力。
为此,为落下罩21上的土,采取在罩21上开孔等对策。
然而,罩21等,由于无论怎样也产生平面部分,所以难于解决容易载土的问题。
因此,为了良好地落下土,考虑将下部行走体的构件12F分离形成中央部的箱状的转动箱部和两侧部的一对履带架,借助脚状的一对连结构件,将各履带架部连结在转动箱部的构成。
如果采用该构成,由于转动箱部和履带架部借助一对连结构件连结,所以在一对连结构件之间形成空的空间,履带17卷上的土,通过该空的空间落下到地面上,良好地促进土下落。
然而,以往,如图9所示,由于借助一块板的平板状的钣金加工的罩21、22,连接有时外加过大负荷的履带架14和转动箱20,外加给履带架14的负荷的应力传递给一块平面方向延伸的板罩21、22,所以,存在强度问题。
可是,在上述构成中,由于借助另设的连结构件连结外加负荷的履带架部和中央部的转动箱部,所以,有可能因连结构件和中央部的转动箱部的连结结构,对车体产生破坏。
因此,要将从履带架部传递施加给连结构件的负荷的应力,适当地从连结构件传递给中央部的转动箱部,连结构件和转动箱部的连结结构成为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状况,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机械,在作业时,能够适当地传递施加给车体的负荷,确保车体的强度,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提高焊接的可靠性。
第1发明涉及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履带式行走体的构架,具有:箱状的中央构架、配置在中央构架两侧部外方的一对履带架、连结中央构架和履带架的中空状的连结构件;将中央构架和连结构件的接合部的中央构架的上面或下面与连结构件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或下面的各自的高度差中至少任意一个,分别设定为中央构架的上面板或下面板的厚度左右或其以下的尺寸。
第2发明涉及的建筑机械,如第1发明所述,其特征在于:在中央构架和连结构件的接合部,相对于中央构架的上面,接近上方或下方地配置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并且,同一高度地配置中央构架的下面与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下面。
第3发明涉及的建筑机械,如第1发明所述,其特征在于:在中央构架和连结构件的接合部,同一高度地配置中央构架的上面与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并且,相对于中央构架的下面,接近上方或下方地配置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下面。
第4发明涉及的建筑机械,如第1发明所述,其特征在于:在中央构架和连结构件的接合部,相对于中央构架的上面,接近上方或下方地配置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并且,相对于中央构架的下面,接近上方或下方地配置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下面。
第5发明涉及的建筑机械,如第1发明所述,其特征在于:在中央构架和连结构件的接合部,同一高度地配置中央构架的上面和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并且,同一高度地配置中央构架的下面和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下面。
采用第1~第5发明的构成,由于传递到连结构件的上面板的负荷的应力顺利、效率地传递流入刚性高的中央构架的上面板,或者,传递到连结构件的下面板的负荷的应力顺利、效率地传递流入刚性高的中央构架的下面板,所以,能够确保车体的抗负荷强度,提高机械的可靠性。
另外,在分别接近配置中央构架的上面板、下面板和连结构件的上面板、下面板的情况下,由于形成阶梯差部,所以容易准确进行焊接时的示教的动作位置定位,在简化焊接作用的同时,还提高焊接的可靠性。
第6发明涉及建筑机械,具有上部旋转体和下部行走体,下部行走体的构架具有:旋转自如地安装上部旋转体并具有围住侧面的侧板的中空状的中央构架、配置在中央构架两侧部外方的一对履带架、连结中央构架和履带架的中空状的连结构件,在中央构架的侧板上焊接连结构件的中央接合部,其特征在于:使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接近中央构架的上面、同时配置在下方,并且,使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下面接近中央构架的下面、同时配置在上方;从而将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焊接在中央构架的侧板上。
采用上述构成,由于使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接近中央构架的上面、同时配置在下方,并且,使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下面接近中央构架的下面、同时配置在上方,而由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和中央构架的上面形成阶梯差,此外,由于形成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下面和中央构架的下面构成的阶梯差,所以,容易准确进行焊接时的示教的动作位置定位,在简化焊接作用的同时,还提高焊接的可靠性。
此外,由于接近地焊接中央构架的上面板和连结构件的上面板,并且,接近地焊接中央构架的下面板和连结构件的下面板,传递到连结构件的上面板的负荷的应力顺利、效率地传递流入刚性高的中央构架的上面板,此外,传递到连结构件的下面板的负荷的应力顺利、效率地传递流入刚性高的中央构架的下面板,所以,能够确保车体的抗负荷强度,提高机械的可靠性。
第7发明涉及的建筑机械,如第6发明所述,其特征在于:使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接近中央构架的上面、同时配置在下方形成尺寸与焊道的高度相同的阶梯差,并且,使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下面接近中央构架的下面、同时配置在上方形成尺寸与焊道的高度相同的阶梯差;
从而将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焊接在中央构架的侧板上。
如果采用上述构成,由于在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上方设置与焊道的高度同一尺寸的阶梯差,此外,在中央接合部的下方设置与焊道的高度同一尺寸的阶梯差,所以,容易正确进行自动焊接时的示教的工作位置定位,在简化焊接作用的同时,还提高焊接的可靠性。
此外,由于连结构件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和中央构架的上面形成的阶梯差,尺寸与焊道的高度相同,此外,连结构件的中央接合部的下面和中央构架的下面形成的阶梯差,尺寸与焊道的高度相同,所以,能够非常接近地焊接连结构件的上面板和中央构架的上面板,此外,能够非常接近地焊接连结构件的下面板和中央构架的下面板。
因此,由于沿连结构件的上面板,顺利、效率地将传递的负荷的应力,传递流入刚性高的中央构架的上面板,此外,沿连结构件的下面板,顺利、效率地将传递的负荷的应力,传递流入刚性高的中央构架的下面板,所以,能够确保车体的抗负荷强度,提高机械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油压挖掘机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油压挖掘机的下部行走体的构架的斜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油压挖掘机的下部行走体的构架的俯视图
图4A、图4B及图4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油压挖掘机的中央构架的斜视图、表示连结构件的斜视图及表示连结构件的斜视图。
图5A、图5B是图3所示的下部行走体的构架的A方向向视图、B方向向视图。
图6A、图6B、图6C及图6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中央构架和连结构件8r的接合方法的变形例1~4的简要剖视图(从图3的A方向看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中央构架和连结构件8r的接合方法的变形例5的简要剖视图(从图3的A方向看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以往的油压挖掘机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以往的油压挖掘机的下部行走体的构架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表示实施例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的油压挖掘机1,如图1所示,具有:用于移动的下部行走体2,以及旋转自如地安装在其上部的操作者乘用的进行作业的上部旋转体3。
在上部旋转体3上,配置作业者坐在其上部进行操作的操作席3a,在其前方,上下方向摆动自如地轴支撑具有油压驱动的悬臂10a、小臂10b及安装在小臂10b前端的挖掘用的铲斗10c的作业机10。
下部行走体2,在履带架4l、4r的两端部,分别装有驱动轮5和从动轮(浮动轮)6,在驱动轮5和从动轮6的之间,卷装履带r。
油压挖掘机1,通过启动动力源的发动机,利用油压泵变换成油压力,驱动行走电机,并将该动力传递给驱动轮5,使驱动轮5转动,而旋转驱动履带r,进行行走。
下部行走体的构架2F,如图2斜视图、图3俯视图所示,在中央部,配置具有安装上部旋转体3的安装环7r的中央构架7,在其两侧部配置履带架4r、4l。履带架4r,通过2根脚状的连结构件8r、9r,分别连结在中央构架7上;此外,履带架4l,通过2根脚状的连结构件8l、9l,分别连结在中央构架7上。
上述各构件,通过焊接,相互接合连结。
另外,如图3所示,相对于中央构架7的宽度方向(图3中的上下方向)的中心面(图3中的中央构架7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面对称地构成履带架4r及一对连结构件8r、9r和履带架4l及一对连结构件8l、9l。
即,在图3中,连结构件8r和连结构件8l的构成,相对于中央构架7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面,具有对称形状;此外,连结构件9r和连结构件9l的构成,相对于中央构架7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面,具有对称形状。
上述中央构架7,采用铸钢,用铸件制造,如图4A所示,构成中空的箱型形状。
在中央构架7的上面7u,在其中心部具有开口地形成可旋转自如地安装上部旋转体3的安装环7r,此外,在中央构架7的侧面部,以从安装环7r向外突出的状态,形成焊接接合连结构件8r、8l、8r、9l的侧板7b。
另外,侧板7b,形成俯视具有呈直线状的竖直面的平板状(参照图3)。
上述连结构件8r,采用铸钢用铸件制造,如图4B(从图3所示的中央构架7侧看的连结构件8r单体的斜视图)所示,形成中空状,由具有上部带有角部的略五边形的截面形状的上面的在长方向形成棱线的筒体8r1、具有四边形的截面形状并形成有开口8r0的中央接合部8r2、形成有开口的履带接合部8r3构成。
即,连结构件8r,构成为具有封闭的横截面的在长方向延伸的管状的中空构件。
连结构件8r的中央接合部8r2,具有与中央构架7上的侧板7b接合的接合面8rb,该接合面8rb,如图3所示,相对于沿连结构件8r的延伸方向的轴线(图3中的直线P),以非垂直面形成,形成俯视呈直线的平面状。
此外,如图4B所示,具有接合面8rb的中央接合部8r2的上面8ru、下面8rs间的高度尺寸hr1,设定成比中央构架7的上面7u、下面7s间的高度尺寸hr1(参照图4A)只短与焊道的高度尺寸相同的尺寸b1、b2(参照图3的A方向向视图即图5A)。
如此,采用在中央构架7的上下面7u、7s和连结构件8r的中央接合部8r2的上下面8ru、8rs之间分别形成微小的阶梯差b1、b2的焊接结构,用对合中央构架7的上面板、下面板和连结构件8r的上面板、下面板的结构连结,形成使传递给连结构件8r的上面板、下面板的负荷应力顺利地传递给中央构架7的上面板、下面板的结构。
另外,如图3、图5A所示,连结构件8r的接合面8rb和中央构架7的侧板7b的焊缝y1能够形成直线状。
连结构件8r的履带接合部8r3,以能够与履带4的接合面4b(后述)焊接接合的方式,与履带4的接合面4b重合地形成。
图2、图3所示的连结构件8l,采用铸钢用铸件制造,如上所述,相对于中央构架7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面,构成与连结构件8r面对称的结构。与连结构件8r同样,以具有封闭的横截面的在长方向延伸的管状的中空构件的形式构成。
此外,连结构件8l,如图3所示,由于用与连结构件8r相同的构成,焊接在中央构架7上,所以省略详细说明。
上述连结构件9r,采用铸钢,用铸件制造,如图4C(从图3所示的中央构架7侧看的连结构件9r单体的斜视图)所示,形成中空状,由具有上部带有角部的略五边形的截面形状的在上面的长方向形成棱线的筒体9r1、具有四边形的截面形状并形成开口9r0的中央接合部9r2、形成开口的履带接合部9r3构成。
即,连结构件9r,以具有封闭的横截面的在长方向延伸的管状的中空构件的形式构成。
连结构件9r的中央接合部9r2,具有与中央构架7上的侧板7b接合的接合面9rb,该接合面9rb,如图3所示,相对于沿连结构件9r的延伸方向的轴线(图3中的直线Q),以非垂直面形成,形成俯视呈直线的平面状。
此外,如图4C所示,具有接合面9rb的中央接合部9r2的上面9ru、下面9rs间的高度尺寸hr2,设定成比中央构架7的上面7u、下面7s间的高度尺寸hr1(参照图4A)只短与焊道的高度尺寸相同的尺寸b3、b4(参照图3的B方向向视图即图5B)。
如此,采用在中央构架7的上下面7u、7s和连结构件9r的中央接合部9r2的上下面9ru、9rs之间分别形成微小的阶梯差b3、b3的焊接结构,用对合中央构架7的上面板、下面板和连结构件9r的上面板、下面板的结构连结,形成使传递给连结构件9r的上面板、下面板的负荷应力顺利地传递给中央构架7的上面板、下面板的结构。
另外,如图3、图5B所示,连结构件9r的接合面9rb和中央构架7上的侧板7b的焊缝y2能够形成直线状。
连结构件9r的履带接合部9r3,以能够与履带4的接合面4b(后述)焊接接合的方式,与履带4的接合面4b重合地形成。
图2、图3所示的连结构件9l,采用铸钢,用铸件制造,如上所述,相对于中央构架7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面,构成与连结构件9r面对称的结构。与连结构件9r同样,以具有封闭的横截面的在长方向延伸的管状的中空构件的形式构成。
此外,连结构件9l,如图3所示,由于用与连结构件9r相同的构成焊接在中央构架7上,所以省略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连结构件8r、8l、9r、9l,由于形成具有上面带角部的棱线的形状,所以,行走时履带9卷起的土从连结构件8的上面的倾斜面滑落,落在地上,能够防止在连结构件8上积留。
上述履带架4r、4l,以在前后方向(图1、图2、图3中的左右方向)延伸、截面具有矩形形状的方式构成,如图2所示,其上面部具有形成朝车体外下降的片锥面的倾斜面板4a,在履带架4的倾斜面板4a中央附近形成下落土的孔4ah。
下面,说明上述中央构架7和连结构件8r、8l、9r、9l的接合方法。
如图3、图5A所示,在进行中央构架7和连结构件8r的接合时,以中央接合部8r2的上面8ru从中央构架7的上面7u向下尺寸b1地形成阶梯差、并且中央接合部8r2的下面8rs从中央构架7的下面7s向上尺寸b2地形成阶梯差的方式将连结部件8r的中央接合部8r2配置在中央构架7的侧板7b上,再在中央构架7的侧板7b和连结构件8r的中央接合部8r2的焊缝y1上进行自动焊接。
如此,由于在焊缝y1即连结构件8r的中央接合部8r2的上方设置尺寸b1的阶梯差,此外,在中央接合部8r2的下方设置尺寸b2的阶梯差,所以,容易定位自动焊接时的示教的动作位置而准确进行。
此外,如图2图3所示,与上述中央构架7和连结构件8r的焊接相同地进行中央构架7和连结构件8l的焊接。
此外,在进行中央构架7和连结构件9r的接合时,如图3、图5B所示,以中央接合部9r2的上面9ru从中央构架7的上面7u向下尺寸b3地形成阶梯差、并且中央接合部9r2的下面9rs从中央构架7的下面7s向上尺寸b4地形成阶梯差的方式将连结构件9r上的中央接合部9r2配置在中央构架7的侧板7b上,并在中央构架7的侧板7b和连结构件9r的中央接合部9r2的焊缝y2进行焊接。
如此,由于在焊缝y2即连结构件9r上的中央接合部9r2的上方设置尺寸b3的阶梯差,此外,在中央接合部9r2的下方设置尺寸b4的阶梯差,所以,容易定位自动焊接时的示教的动作位置而准确进行。
此外,如图2、图3所示,通过自动焊接连结构件9l的接合面9lb的周围的焊缝y2,而与上述中央构架7和连结构件9r的焊接相同地进行中央构架7和连结构件9l的焊接。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举例了用铸件制造中央构架7和连结构件8r、8l、9r、9l时的例子,但也不局限于铸件,也可以用钣金制造。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与焊道的尺寸相同地设定阶梯差尺寸b1、b2、b3、b4,但也可以设定成不同的尺寸。
如果采用上述构成,油压挖掘机1,由于在多种地面上行走,所以借助履带r,对履带架4r、4l施加多种负荷,从履带架4r、4l,将该负荷的应力传递给各连结构件8r、8l、9r、9l,但由于各连结构件8r、8l、9r、9l的中央接合部8r2、8l2、9r2、9l2的上下面和中央构架7的上下面,以具有微小阶梯差(b1、b2、b3、b4)的方式连结,由于借助连结构件8r、8l、9r、9l的上面板、下面板传递的负荷的应力,顺利且有效地传递流入在中央构架7的水平方向延伸的刚性高的上面板、下面板,所以能确保车体的抗负荷强度,谋求提高可靠性。
此外,由于在中央构架7的上下面7u、7s和各连结构件8r、8l、9r、9l上的中央接合部8r2、8l2、9r2、9l2的上下面间,分别设置微小的阶梯差,所以,容易定位自动焊接的动作位置、容易准确地进行示教,提高焊接的可靠性。
下面,说明上述的实施例中的中央构架7和连结构件8r、8l、9r、9l的接合方法的变形例1~4。
另外,关于中央构架7和连结构件8l、9r、9l的接合方法,由于与中央构架7和连结构件8r的接合方法相同,所以,只说明中央构架7和连结构件8r的接合方法,省略其他的说明。
图6A、图6B、图6C、图6D,是表示中央构架7i(71、72、73、74)和连结构件8r(8ra、8rb、8rc、8rd)的各种接合状态的简要剖视图(从图3的A方向看的剖视图)。
变形例1,如图6A所示,表示:以与中央构架71的上面板的厚度n1大致相等或其以下的尺寸h1(<n1)地将连结构件8ra的中央接合部8ra2的上面8rau配置在中央构架71的上面71u的上方,另外,以与中央构架71的下面板的厚度n2大致相等或其以下的尺寸h2(<n2)地将连结构件8ra的中央接合部8ra2的下面8ras配置在中央构架71的下面71s的下方,通过焊接借助焊道yb接合中央构架71和连结构件8ra时的情况。
另外,也可以:以与中央构架71的上面板的厚度n1大致相等或其以下的尺寸h1(<n1)地将连结构件8ra上的中央接合部8ra2的上面8rau配置在中央构架71的上面71u的下方,另外,也可以:以与中央构架71的下面板的厚度n2大致相等或其以下的尺寸h2(<n2)地将连结构件8ra上的中央接合部8ra2的下面8ras配置在中央构架71的下面71s的上方。
变形例2,如图6B所示,表示,配合中央构架72的上面72u的高度、以相同的高度配置连结构件8rb的中央接合部8rb2的上面8rbu,此外,配合中央构架72的下面72s的高度、以相同的高度配置连结构件8rb的中央接合部8rb2的下面8rbs,通过焊接,借助焊道yb,接合中央构架72和连结构件8rb时的情况。
变形例3,如图6C所示,表示:以与中央构架73的上面板的厚度n3大致相等或其以下的尺寸h3(<n3)地将连结构件8rc的中央接合部8rc2的上面8rcu配置在中央构架73的上面73u的上方,此外,配合中央构架73的下面73s的高度、以相同的高度配置连结构件8rc的中央接合部8rc2的下面8rcs,通过焊接借助焊道yb接合中央构架73和连结构件8rc时的情况。
另外,作为变形例3的变更,也可以:以与中央构架73的上面板的厚度n3大致相等或其以下的尺寸h3(<n3)地将连结构件8rc的中央接合部8rc2的上面8rcu配置在中央构架73的上面73u的下方,进行焊接。
变形例4,如图6D所示,表示:配合中央构架74的上面74u的高度、以相同的高度配置连结构件8rd的中央接合部8rd2的上面8rdu,另外,以与中央构架74的下面板的厚度n4大致相等或其以下的尺寸h4(<n4)地将连结构件8rd的中央接合部8rd2的下面8rds配置在中央构架74的上面74s的下方,通过焊接借助焊道yb接合中央构架74和连结构件8rd时的情况。
另外,作为变形例4的变更,也可以:以与中央构架74的下面板的厚度n4大致相等或其以下的尺寸h4(<n4)地将连结构件8rd的中央接合部8rd2的下面8rds配置在中央构架74的下面74s的上方,进行接合。
采用上述变形例1~4的构成,由于以与中央构架的下面板的厚度大致相等或其以下的尺寸地将连结构件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配置在中央构架的上面的接近或相同的高度,并且,以与中央构架的下面板的厚度大致相等或其以下的尺寸地将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下面配置在中央构架的下面的接近或相同的高度,如此将连结构件接合在中央构架,所以,油压挖掘机1行走时从连结构件传递给中央构架的应力,从连结构件的上面板顺利地传递给中央构架的上面板,另外,从连结构件的下面板顺利地传递给中央构架的下面板。
另外,在中央构架的上面、下面和连结构件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下面的之间分别具有阶梯差的情况下,焊道yb流畅地连接阶梯差,上述应力,借助焊道yb,分别从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下面,顺利地传递给中央构架的上面板、下面板。
所以,能够提高车体的对从连结构件传递的负荷的抗负荷强度。
此外,在中央构架的上面、下面和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下面的之间分别具有阶梯差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定位自动焊接的动作位置、容易准确地进行示教,提高焊接的可靠性。
另外,在变形例1~4的各构成中,无论将中央构架的下面和连结构件的中央接合部的下面的关系、或中央构架的下面和连结构件的中央接合部的下面的关系中的任何一个设定为上述变形例1~4的各构成时,均能够得到一定的上述效果。
例如。如图7所示,也可以配合中央构架75的上面75s的高度、以相同的高度配置连结构件8re的中央接合部8re2的下面8res,此外,也可以:以与中央构架75的上面板的厚度n5大致相等或其以上的尺寸h5(>n5),将连结构件8re上的中央接合部8re2的上面8reu配置在中央构架75的上面75u的下方。
如果列举一例,也能够设成:中央构架75的上面板的厚度n5=10~14mm、中央构架73的上面75u和连结构件8re上的中央接合部8re2的上面8reu的阶梯差h5=15mm。
此时,从连结构件8re传递给中央构架75的应力,顺利地从连结构件8re的下面板传递给中央构架75的下面板,同时,也能够通过中央构架75的上面75u和连结构件8re上的中央接合部8re2的上面8reu的阶梯差h5,吸收制造时产生的中央构架75的上下宽度尺寸的偏差和连结构件8re的上下宽度尺寸的偏差。
这里,与图7的情况相反,也可以配合中央构架75的上面75u的高度地、以相同的高度配置连结构件8re的中央接合部8re2的上面8reu,另外,也可以以与中央构架75的下面板的厚度大致相等或其以上的尺寸地将连结构件8re上的中央接合部8re2的下面8res配置在中央构架75的下面75s的上方。
此时,从连结构件8re传递给中央构架75的应力,顺利地从连结构件8r的上面板传递给中央构架75的上面板,同时,也能够通过中央构架75的下面75s和连结构件8re上的中央接合部8re2的下面8res的阶梯差,吸收制造时产生的中央构架75的上下宽度尺寸的偏差和连结构件8re的上下宽度尺寸的偏差。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及变形例1~4中,举例了焊接接合中央构架和连结构件时的情况,但也可以采用螺栓等焊接以外的方法进行接合。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建筑机械,举例了油压挖掘机,当然,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也能够有效地用于具有类似构成的油压挖掘机以外的其他机械。
例如,除油压挖掘机外,也可以在履带式装卸机、推土机、农业机械等的行走部分的构成中,有效应用本发明。

Claims (7)

1.一种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
履带式行走体的构架,具有:箱状的中央构架、配置在中央构架两侧部外方的一对履带架、连结中央构架和履带架的中空状的连结构件;
将中央构架和连结构件的接合部的中央构架的上面或下面、与连结构件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或下面的各自的高度差中至少任意一个,分别设定为中央构架的上面板或下面板的厚度左右或其以下的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中央构架和连结构件的接合部,相对于中央构架的上面,接近上方或下方地配置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并且,同一高度地配置中央构架的下面与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下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中央构架和连结构件的接合部,同一高度地配置中央构架的上面与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并且,相对于中央构架的下面,接近上方或下方地配置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下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中央构架和连结构件的接合部,相对于中央构架的上面,接近上方或下方地配置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并且,相对于中央构架的下面,接近上方或下方地配置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下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中央构架和连结构件的接合部,同一高度地配置中央构架的上面和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并且,同一高度地配置中央构架的下面和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下面。
6.一种建筑机械,具有上部旋转体和下部行走体,下部行走体的构架具有:旋转自如地安装上部旋转体并具有围住侧面的侧板的中空状的中央构架、配置在中央构架两侧部外方的一对履带架、连结中央构架和履带架的中空状的连结构件,在中央构架的侧板上焊接连结构件的中央接合部,其特征在于:
使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接近中央构架的上面、同时配置在下方,并且,使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下面接近中央构架的下面、同时配置在上方;
从而将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焊接在中央构架的侧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
使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上面接近中央构架的上面、同时配置在下方而形成尺寸与焊道的高度相同的阶梯差,并且,使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的下面接近中央构架的下面、同时配置在上方而形成尺寸与焊道的高度相同的阶梯差;
从而将连结构件上的中央接合部焊接在中央构架的侧板上。
CNB2004100446697A 2003-05-20 2004-05-19 建筑机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876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42603 2003-05-20
JP2003142603 2003-05-20
JP2004109074 2004-04-01
JP2004109074A JP4394503B2 (ja) 2003-05-20 2004-04-01 建設機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2981A true CN1572981A (zh) 2005-02-02
CN100408768C CN100408768C (zh) 2008-08-06

Family

ID=33100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466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8768C (zh) 2003-05-20 2004-05-19 建筑机械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204518B2 (zh)
EP (1) EP1479833B1 (zh)
JP (1) JP4394503B2 (zh)
KR (1) KR100627441B1 (zh)
CN (1) CN100408768C (zh)
AT (1) ATE456710T1 (zh)
DE (1) DE602004025311D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6752B (zh) * 2005-12-01 2010-08-18 克拉克设备公司 用于安装回转轴承的框架
CN104477792A (zh) * 2014-12-15 2015-04-01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轮式起重机的履带挂接结构及轮式起重机
US10112661B2 (en) 2014-12-15 2018-10-30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Track hitching structure for wheeled crane and wheeled cran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21479B1 (ko) * 2002-10-09 2006-09-13 히다치 겡키 가부시키 가이샤 건설 기계의 트랙 프레임
EP1566326B1 (en) * 2002-11-28 2008-03-12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Track frame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JP2004189003A (ja) * 2002-12-06 2004-07-08 Komatsu Ltd 建設機械のクローラフレーム
CN1530496B (zh) * 2003-03-10 2010-04-21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建筑机械的履带构架
JP4617096B2 (ja) * 2003-05-20 2011-01-19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建設機械
JP2005255141A (ja) * 2004-02-10 2005-09-22 Komatsu Ltd クローラフレーム
JP2005271602A (ja) * 2004-03-22 2005-10-06 Komatsu Ltd 建設機械
GB2434344B (en) * 2006-01-20 2009-09-30 Jcb Compact Products Ltd Working machine
JP5041747B2 (ja) * 2006-07-11 2012-10-03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クローラ走行装置におけるセンターフレーム及びセンターフレームの製造方法
JP4823004B2 (ja) * 2006-09-28 2011-11-24 株式会社クボタ トラックフレーム
WO2008038549A1 (fr) * 2006-09-28 2008-04-03 Kubota Corporation Structure de chenille pour engin de chantier
US11235808B2 (en) * 2019-10-25 2022-02-01 Caterpillar Inc. Space frame center upper frame conn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21979A (en) * 1979-07-27 1981-02-28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Truck structure for construction vehicle
FR2467131A1 (fr) * 1979-10-11 1981-04-17 Poclain Sa Chassis porteur d'un engin mobile, telle qu'une pelle hydraulique
FR2488206B1 (fr) * 1980-08-07 1985-07-12 Poclain Sa Chassis porteur d'un engin mobile a bati central et longerons
JPH0615426B2 (ja) 1985-09-06 1994-03-0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SiC又はSi▲下3▼N▲下4▼基材とMo又はW基材との接合体
JP2560717B2 (ja) 1987-03-26 1996-12-04 東レ株式会社 磁気絶縁シ−ト
JPH1045059A (ja) * 1996-07-30 1998-02-17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クローラクレーンのトラックフレーム構造
JPH10236346A (ja) 1997-02-26 1998-09-08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装軌式車両のトラックフレーム
JP3652924B2 (ja) * 1999-06-25 2005-05-25 株式会社クボタ 走行装置のトラックフレーム並びにその組立方法
JP3725775B2 (ja) * 2000-11-02 2005-12-14 株式会社クボタ 旋回作業機
JP2003056005A (ja) * 2001-08-07 2003-02-26 Kubota Corp クローラ式走行装置
CN1304236C (zh) 2001-11-13 2007-03-14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建筑机械的转向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6752B (zh) * 2005-12-01 2010-08-18 克拉克设备公司 用于安装回转轴承的框架
CN104477792A (zh) * 2014-12-15 2015-04-01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轮式起重机的履带挂接结构及轮式起重机
CN104477792B (zh) * 2014-12-15 2017-03-01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轮式起重机的履带挂接结构及轮式起重机
US10112661B2 (en) 2014-12-15 2018-10-30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Track hitching structure for wheeled crane and wheeled cra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79833A2 (en) 2004-11-24
JP4394503B2 (ja) 2010-01-06
DE602004025311D1 (de) 2010-03-18
CN100408768C (zh) 2008-08-06
EP1479833A3 (en) 2005-04-13
US7204518B2 (en) 2007-04-17
KR20040100924A (ko) 2004-12-02
JP2005001651A (ja) 2005-01-06
EP1479833B1 (en) 2010-01-27
US20040232687A1 (en) 2004-11-25
KR100627441B1 (ko) 2006-09-25
ATE456710T1 (de) 2010-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72981A (zh) 建筑机械
CN107614800B (zh) 作业机械
CN1673465A (zh) 工程机械
CN1898447A (zh) 工程机械
CN1572982A (zh) 建筑机械
CN202745098U (zh) 滑轮和采矿挖掘机
CN1304236C (zh) 建筑机械的转向架
CN102628288B (zh) 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
JP2009013778A5 (zh)
JP5975266B2 (ja) 砕石杭形成用アタッチメント
CN1530496A (zh) 建筑机械的履带构架
CN100365215C (zh) 建筑机械
JP6012845B2 (ja) 建設機械
CN206667345U (zh) 一种装载机铲斗
CN1506536A (zh) 建筑机械的履带架
JP4505371B2 (ja) 杭打機及び杭打機の使用方法
CN105051290B (zh) 工程机械
KR101350179B1 (ko) 지반 다짐용 콤팩터
JP2010030453A (ja) 泥上作業機
CN111719631A (zh) 适用于挖掘机的振动式挖斗
CN1189872A (zh) 工作机
JP5798097B2 (ja) 旋回式建設機械
RU2593288C2 (ru) Основная рама и машина с указанной основной рамой
CN1811077A (zh) 工程机械
CN1108943C (zh) 法面作业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11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KOMATSU Ltd.

Co-applicant after: Komatsu Utility Co.,Ltd.

Co-applicant after: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KOMATSU Ltd.

Co-applicant before: KOMATSU ZENOAH CO.

Co-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Co-patentee after: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Ltd.

Patentee after: KOMATSU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Co-patentee before: Komatsu Utility Co.,Ltd.

Patentee before: KOMATSU Ltd.

Co-patentee before: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Co-patentee after: Komatsu Utility Co.,Ltd.

Patentee after: KOMATSU Ltd.

Co-patentee after: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Co-patentee before: Komatsu Utility Co.,Ltd.

Patentee before: KOMATSU Ltd.

Co-patentee before: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06

Termination date: 201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