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49062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49062A
CN1549062A CNA2004100495320A CN200410049532A CN1549062A CN 1549062 A CN1549062 A CN 1549062A CN A2004100495320 A CNA2004100495320 A CN A2004100495320A CN 200410049532 A CN200410049532 A CN 200410049532A CN 1549062 A CN1549062 A CN 1549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original copy
recording chart
read
imag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495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27015C (zh
Inventor
��ľ�ź�
铃木雅和
����һ
卫藤幸一
־
齐藤淳志
龟井直幸
原田直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49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49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701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701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35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using picture signal storage, e.g. at transmitter
    • H04N1/3248Storage of at least a part of one of two image bearing sides of a single sheet, e.g. for two sided copy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2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pying both sides of an original or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1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72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with refeeding for double-sided scanning, e.g. using one scanning head for both sides of a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72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with refeeding for double-sided scanning, e.g. using one scanning head for both sides of a sheet
    • H04N1/00575Inverting the sheet prior to refeeding
    • H04N1/00578Inverting the sheet prior to refeeding using at least part of a loop, e.g. using a return lo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72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with refeeding for double-sided scanning, e.g. using one scanning head for both sides of a sheet
    • H04N1/00575Inverting the sheet prior to refeeding
    • H04N1/0058Inverting the sheet prior to refeeding using at least one dead-end path, e.g. using a sheet eject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1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from the scann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2Feed 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31Ejecting or st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85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using picture signal storage, e.g. at transmitter
    • H04N2201/3287Storage of at least one complete document page or image 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Counte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nd Two-Sided Copying (AREA)
  • Conveyance By Endless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以S-D和D-D模式形成图像后,按照页序排列多张记录纸。把奇数页原稿馈给到图像读取部,读取图像且存储到RAM中。传送偶数页原稿,并读取图像。把一张记录纸传送到图像形成部,在其一面上形成该图像。把这张记录纸传送到一个通路,翻转,并再次传送到图像形成部。读出存储在RAM中的图像,并在这张记录纸的另一面上形成该图像。将这张记录纸的该另一面向下、传送该记录纸,并将其送出到输出托盘。对多张记录纸重复该操作。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本案是于1999年5月21日申请的申请号为99107009.7、发明名称为“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一张记录纸的两面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能够在一张记录纸P的两面印制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复印机包括图1所示的复印机和图9所示的复印机,图1所示的复印机的操作模式为:从一面画有图像的原稿D读取图像,并在记录纸P的两面印制该图像(下文称之为“S-D”模式),图9所示的复印机的操作模式为:从两面都画有图像的原稿D读取图像,并在记录纸P的两面印制这两个图像(下文称之为“D-D”模式)。一般地,上述复印机的每一个都包括:图像读取部,用于读取原稿D的图像;原稿传送部,用于把原稿D传送到图像读取部;图像形成部,用于把读取的图像印制到记录纸P上;以及记录纸传送部,用于把记录纸P传送到图像形成部。
图15是有关技术的、以S-D模式操作的复印机的方框图。该复印机包括控制单元101、操作面板102、读取端驱动源103、主体端驱动源104、印制控制单元105、以及纸张翻转控制单元106。这些组件通过总线107连接。控制单元101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来实现,它控制整个复印机的操作。根据来自操作面板102的复印启动指定,驱动读取端驱动源103,把原稿D传送到图像读取部,并读取图像。主体端驱动源104也被驱动,从而把记录纸P传送到图像形成部。印制控制单元105通过控制图像形成部、把读取的图像印制到记录纸P上。纸张翻转控制单元106通过控制记录纸传送部、翻转记录纸P,以便把图像印制到记录纸P的两面。
图16是图15的复印机的图像形成操作的流程图。当原稿D的图像在步骤S1中被读取时,该图像就在步骤S2中被印制到记录纸P的一面上。在步骤S3中,读取下一个原稿D的图像。进一步,在步骤S4中,翻转该有一面印制了图像的记录纸P。在步骤S5中,把在步骤3中读取的图像印制到该记录纸P的另一面。在步骤S6中,判定是否还有下一个原稿D。当有下一个原稿D时,返回到步骤S1。当没有原稿D时,结束该操作。
图17是另一个有关技术的、以D-D模式操作的复印机的方框图。通过取消图15中的印制控制单元105,并向图15中添加奇数页印制控制单元108、偶数页印制控制单元109、以及原稿翻转控制单元110,就得到了该复印机的方框图。相同的块用相同的标号指定,并在此省略对它们的描述。奇数页印制控制单元108对把读取的图像印制到记录纸P的一面这一操作进行控制。偶数页印制控制单元109对把读取的图像印制到记录纸P的另一面这一操作进行控制。原稿翻转控制单元110翻转原稿D,以便读取原稿D的两面上的图像。
图18是图17的复印机的图像形成操作的流程图。在步骤S11中,读取原稿D的正面的图像。在步骤S12中,把该图像印制到记录纸P的一面上。在步骤S13中,翻转原稿D。进一步,在步骤S14中,翻转记录纸P。在步骤S15中,读取原稿D的反面的图像。在步骤S16中,把该图像印制到记录纸P的另一面上。在步骤S17中,判定是否还有下一个原稿D。若有下一个原稿D,则返回到步骤S11。若无下一个原稿D,则结束该操作。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JP-A 63-224468(1988)公开了一种具有用于存储读取的图像信息的存储器的复印机。此外,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JP-A5-183706公开了一种这样构成的复印机:仅读取一次所有原稿的图像,并存储到存储器中,此后通过从存储器中读取图像数据来形成必要的份数。
当有关技术的、以S-D模式和D-D模式操作的复印机执行连续的复印操作时,就出现了这样的麻烦,即,被印制和送出的多张记录纸P的印制面没有按页的次序排列。作为一个例子,下面参照图8A具体地描述第一至第三张被送出的记录纸P1至P3。第二张记录纸P2叠加在第一张记录纸P1上,并且第三张记录纸P3叠加在第二张记录纸P2上。在记录纸P1至P3的每一张中,奇数页被排列在记录纸的正面(图8A中的上面),并且偶数页被排列在记录纸的背面(图8A中的下面)。因此,页的次序变为2、1、4、3、6和5。
在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JP-A 63-224468(1988)、和JP-A5-183706(1993)的复印机中,由于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是有限的,会出现这样的麻烦:即大量的要读取的图像信息不能被存储。由于存储容量是固定的,所以存储器不能够被有效地使用。此外,在JP-A 5-183706(1993)中公开的复印机必须选择从存储器读取图像数据的次序,以便按页的次序排列送出的多张记录纸的印制面。需要一种用于翻转送出的记录纸的面的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它能够按页的次序送出以S-D模式和D-D模式形成图像的记录纸。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读取部件,用于读取原稿上的图像;
原稿传送部件,用于顺序地把原稿传送到读取部件;
图像形成部件,用于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
记录纸传送部件,用于传送记录纸;以及
存储部件,用于存储由读取部件读取的图像信息,
该装置包括控制部件,用于使读取部件顺序地读取每个原稿的一面上画的图像,并使图像形成部件在每张记录纸的两面形成这些图像,
控制部件使读取部件读取奇数原稿的图像,并存储到存储部件中,
使读取部件读取偶数原稿的图像,并使图像形成部件在记录纸的一面形成该图像,
使记录纸传送部件翻转该张记录纸,
使图像形成部件读出存储部件中存储的图像,并在该张记录纸的另一面形成该图像,以及
使记录纸传送部件将该张记录纸的该另一面向下、传送该张记录纸。
根据本发明,先读取和存储一个奇数原稿的图像。随后,读取一个偶数原稿的图像,并在一张记录纸的一面形成该图像。进一步,翻转这张记录纸,并读出存储的图像,且在这张记录纸的另一面形成该图像。最后,将该张记录纸的该另一面向下、传送这张记录纸。因此,在以S-D模式运行时,形成图像后的记录纸的页的次序变为1、2、3、4、…这样,就可按照页的次序送出多张记录纸。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先读取和存储一个奇数原稿的图像。随后,读取一个偶数原稿的图像,并在一张记录纸的一面形成该图像。进一步,翻转这张记录纸,并读出存储的图像,且在这张记录纸的另一面形成该图像。最后,使这张记录纸的该另一面向下、传送这张记录纸。因此,在以S-D模式运行时,能够按照页的次序送出多张记录纸。
在本发明中,最好该装置还包括:
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原稿的尺寸;
判定部件,用于把被检测的原稿的尺寸、与预定的参考原稿的尺寸相比较,并判定该被检测的原稿是否更大一些;以及
稀化(thinning)装置,用于根据判定的结果,在被检测的原稿更大时、稀化从原稿读取的图像信息,并把结果图像存储到存储部件中。
根据本发明,在以S-D模式运行时,当判定出原稿比预定的参考原稿大时,即,在判定出不能够把全部读取的图像信息都存储到存储部件中时,就稀化并存储该读取的图像信息。因此,必然能够按照页的次序排列多张记录纸,而与原稿的尺寸无关,即,与要读取的图像信息的量无关。
根据本发明,在以S-D模式运行时,当原稿比预定的参考原稿大时,稀化并存储读取的图像信息。这样,必然能够按照页的次序排列多张记录纸,而与原稿的尺寸无关。
在本发明中,最好根据从第一个原稿读取的图像信息的量来判定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
根据本发明,在以S-D模式运行时,根据第一个原稿的图像信息的量来确定用于存储图像信息的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因此,必然能够存储后来的图像信息,而且存储部件也得到了有效的使用。
把根据第一个原稿的图像信息量确定的存储容量、设为预定的参考原稿。例如,当检测出第二个原稿的图像信息量,并且该图像信息量比第一个原稿的大时,就对第二个原稿的图像信息进行稀化。因此,使得设置一个特定值作为参考原稿的尺寸的操作没有必要了,而且能够简化结构。由于操作员不必进行设置操作,所以能够改进其方便性。
根据本发明,在以S-D模式运行时,由于根据第一个原稿的图像信息量来确定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所以必然能够存储后来的图像信息,而且存储部件也得到了有效的使用。通过把根据第一个原稿的图像信息量而确定的存储容量设为参考原稿的尺寸,使得设置一个特定值作为参考原稿尺寸的操作没有必要了,而且能够简化结构。由于操作员不必进行设置操作,所以能够改进其方便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读取部件,用于读取原稿上的图像;
原稿传送部件,用于顺序地把原稿传送到读取部件;
图像形成部件,用于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
记录纸传送部件,用于传送记录纸;以及
存储部件,用于存储由读取部件读取的图像信息,
该装置包括控制部件,用于使读取部件顺序地读取每个原稿的两面上画的图像,并使图像形成部件在每张记录纸的两面形成这些图像,
该控制部件使读取部件读取一个原稿的正面上的图像,并使该图像存储到存储部件中,
使读取部件读取该原稿的背面上的图像,并使图像形成部件在一张记录纸的一面形成该图像,
使记录纸传送部件翻转这张记录纸,
使图像形成装置读出存储部件中存储的图像,并在这张记录纸的另一面形成该图像,以及
使记录纸传送部件将这张记录纸的该另一面向下、传送这张记录纸。
根据本发明,先读取并存储一个原稿的正面的图像。随后,读取该原稿的背面的图像,并在一张记录纸的一面形成该图像。进一步,翻转这张记录纸,并读取存储的图像,且在这张记录纸的另一面形成该图像。最后,使这张记录纸的该另一面向下、传送该记录纸。因此,在以D-D模式运行时,形成图像后的记录纸的页的次序变为1、2、3、4、…这样,能够按照页的次序送出多张记录纸。
根据本发明,读取和存储一个原稿的一面上的图像,读取该原稿的另一面上的图像、并在一张记录纸的一面形成该图像,翻转这张记录纸,读出存储的图像、并在这张记录纸的另一面形成该图像,以及最后,使这张记录纸的该另一面向下、传送该记录纸。这样,在以D-D模式运行时,能够精确地按照页的次序送出多张记录纸。
在本发明中,最好该装置还包括:
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原稿的尺寸;
判定部件,用于把被检测的原稿的尺寸、与预定的参考原稿的尺寸进行比较,并判定该被检测的原稿是否更大一些;以及
稀化部件,用于根据判定的结果,在被检测的原稿更大时、稀化读取的图像信息,并把结果信息存储到存储部件中。
根据本发明,在以D-D模式运行时,当判定出原稿比预定的参考原稿大时,即,当判定出不能够把全部的读取的图像信息都存储到存储部件中时,就稀化并存储该读取的图像信息。因此,必然能够按照页的次序排列多张记录纸,而与原稿的尺寸无关,即,与要读取的图像信息的量无关。
根据本发明,在以D-D模式运行时,当原稿比预定的参考原稿大时,就稀化并存储该读取的图像信息。这样,必然能够按照页的次序排列多张记录纸,而与原稿的尺寸无关。
在本发明中,最好,根据从第一个原稿的正面读取的图像信息的量、来确定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
根据本发明,在以D-D模式运行时,根据第一个原稿的正面上的图像信息的量、来确定用于存储图像信息的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因此,必然能够存储后来的图像信息,而且存储部件也得到了有效的使用。
可把根据第一个原稿的正面的图像信息的量而确定的存储容量、设为预定的参考原稿的尺寸。因此,使得设置一个特定值作为参考原稿的尺寸的操作没有必要了,并且使得结构得到了简化。操作员的设置操作也没有必要了,从而改进了方便性。
根据本发明,在以D-D模式运行时,根据第一个原稿的正面的图像信息的量、来确定存储部件的存储容量,因而必然能够存储后来的图像信息,而且存储部件也得到了有效的使用。通过把根据第一个原稿的正面的图像信息的量而确定的存储容量、设为参考原稿的尺寸,使得设置一个特定值作为参考原稿的尺寸的操作没有必要了,并且能够使结构得到简化。操作员的设置操作也没有必要了,从而改进了方便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顺序地读取在多个原稿的一面上画的图像,并在记录纸的两面形成该图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读取并存储一个奇数原稿的图像的步骤;
读取一个偶数原稿的图像,并在一张记录纸的一面形成该图像的步骤;
翻转这张记录纸的步骤;
读出存储的图像,并在这张记录纸的另一面形成该图像的步骤;以及
使这张记录纸的该另一面向下、传送这张记录纸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该图像形成方法,在以S-D模式形成图像时,能够按照页的次序排列多张记录纸。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该图像形成方法,在以S-D模式使用它时得到该效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顺序地读取在一个原稿的两面上画的图像,并在一张记录纸的两面形成该图像的图像形成方法,该方法包括:
读取并存储一个原稿的正面上的图像的步骤;
读取该原稿的背面上的图像,并在这张记录纸的一面形成该图像的步骤;
翻转这张记录纸的步骤;
读出存储的图像,并在这张记录纸的另一面形成该图像的步骤;以及
使这张记录纸的该另一面向下、传送这张记录纸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该图像形成方法,在以D-D模式形成图像时,能够按照页的次序排列多张记录纸。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该图像形成方法,在以D-D模式使用它时得到该效果。此外,根据本发明,通过只提供一个用于一页的存储器,就能够实现以S-D模式和D-D模式、在多张记录纸的两面形成图像,并按照页的次序送出这些记录纸,而不用考虑图像数据的读出顺序。不需要对送出的多张记录纸进行翻转的机构,这减少了制造成本。能够紧缩纸张送出单元附近的区域,从而能够减小整个装置的尺寸。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的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进一步的目的、特性、和优点将会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以S-D模式操作的复印机1a的示意图;
图2是复印机1a中的原稿传送部2a的示意图;
图3是复印机1a中的图像形成部4和记录纸传送部的示意图;
图4是复印机1a的方框图;
图5是复印机1a的图像形成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复印机1a的图像形成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复印机1a的图像形成操作的流程图;
图8A和8B是在印制之后,多张记录纸P的页的次序的示意图;
图9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以D-D模式操作的复印机1b的示意图;
图10是复印机1b中的原稿传送部2b的示意图;
图11是复印机1b的方框图;
图12是复印机1b的图像形成操作的流程图;
图13是复印机1b的图像形成操作的流程图;
图14是应用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复印机的主体的示意图;
图15是有关技术的、以S-D模式操作的复印机的方框图;
图16是图15的复印机的图像形成操作的流程图;
图17是另一有关技术的、以D-D模式操作的复印机的方框图;以及
图18是图17的复印机的图像形成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以S-D模式操作的复印机1a的示意图。复印机1a大体包括:图像读取部3、原稿传送部2a、图像形成部4、以及记录纸传送部。图2是原稿传送部2a的示意图。图3是图像形成部4和记录纸传送部的示意图。
原稿传送部2a用于把原稿D传送到图像读取部3,它被置于复印机1a的上部。原稿传送部2a包括:进纸托盘13、原稿传送通路、传送滚筒、以及输出托盘18。在原稿传送部2a中,进纸托盘13被安置在上部,而输出托盘18被放在下部。在进纸托盘13和输出托盘18之间提供有原稿传送通路。
设置图像读取部3,使其在通路的某一中间点上面向原稿传送通路。具体地说,原稿传送通路包括:通路14,用于把原稿D馈给到图像读取部3;以及通路34,用于从图像读取部3送出原稿D。传送滚筒,具体地说,有进纸滚筒15、制动滚筒(resist roller)16、以及出纸滚筒17,其中进纸滚筒15和制动滚筒16沿通路14放置,而出纸滚筒17沿通路34放置。滚筒15至17都是成对的滚筒,每对都用于夹入和传送原稿D。
原稿D叠放在进纸托盘13上,并且原稿D中的每一个的一面上都画有图像。将原稿D的图像形成面向上放在进纸托盘13上,以便使图像形成面面向读取部3。进纸滚筒1 5从顶层开始顺序地馈给原稿D,制动滚筒16以预定的定时把原稿D传送到图像读取部3。出纸滚筒17把已被图像读取部3读取图像的原稿D馈给到输出托盘18,并且该输出的原稿D从下部顺序地叠放。放置在输出托盘18上的原稿D的图像形成面向下。原稿D按箭头A1、A2、和A3的顺序传送。当该原稿D被送出时,下一个原稿D就被提供。
用于读取原稿D的图像的图像读取部3、通过发光到原稿的图像形成面来读取图像信息。读取的图像信息直接地、或在存储到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26中之后提供给图像形成部4中的激光单元20。
图像形成部4用于把读取的图像印制到记录纸P上,它包括:感光鼓19、激光单元20、显影单元21、转印单元22、定影单元23、清除单元24、以及充电单元25。激光单元20根据图像读取部3直接或通过RAM 26提供的图像信息,用激光束照射能够以预定的方向旋转的感光鼓19,以便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单元21使显影粉,例如调色剂(toner),吸附到静电潜像上,从而使该图像显影和可视。放置转印单元22,使其在记录纸传送通路上面对感光鼓19,并把显影粉转印到由记录纸传送部传送的记录纸P上。定影单元23通过加热或加压来使转印的显影粉固着到记录纸P上。清除单元24去除转印操作之后残留在感光鼓19表面上的显影粉。充电单元25对感光鼓19的表面充电至预定的电势。在感光鼓19的周围、以来自激光单元20的激光束的照射位置为基准、沿感光鼓19的旋转方向依次排列显影单元21、转印单元22、清除单元24、以及充电单元25。
在用于把记录纸P传送到图像形成部4的记录纸传送部中,提供有进纸盒5、记录纸传送通路、传送滚筒、以及输出托盘12。进纸盒5置于复印机1a的下部,输出托盘12置于进纸盒5的上方,并且记录纸传送通路从进纸盒5延伸至输出托盘12。记录纸传送通路,具体地说,包括:通路6,用于把记录纸P馈给到图像形成部4;通路7,用于从图像形成部4送出记录纸P;以及通路8,用于翻转从图像形成部4送出的记录纸P,并再次把它馈给到图像形成部4中。
具体地说,传送滚筒包括:制动滚筒9、可逆滚筒10、以及传送滚筒11。滚筒9至11是成对的滚筒,其每一对都夹入和传送记录纸P。制动滚筒9沿通路6放置,可逆滚筒10沿通路7放置,而传送滚筒11沿通路8放置。
记录纸P叠放在进纸盒5上。制动滚筒9以预定的定时,从顶层顺序地将记录纸P传送到图像形成部4。
在在记录纸P的一面上形成图像(单面印制)的情况下,前向旋转的可逆滚筒10把由图像形成部4在上面印制图像的记录纸P从图像形成部4送出,并且把该送出的记录纸叠放在输出托盘12上。放置在输出托盘12上的记录纸P的图像形成面向下。在单面印制中,记录纸P按箭头B1、B2、和B3的顺序传送。
在在记录纸P的两面都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双面印制),前向旋转的可逆滚筒10把由图像形成部4在一面上印制了图像的记录纸P从图像形成部4送出,并使其停止于这样的状态,即,该记录纸P的沿传送方向的尾部被夹着。此后,该记录纸P被反向旋转的可逆滚筒10传送到第三通路8,被翻转、并被再次馈给到图像形成部4。由图像形成部4在记录纸P的另一面印制了图像的这张记录纸P按照与单面印制相同的方式从图像形成部4送出,并放置在输出托盘12上。放置在输出托盘12上的记录纸P的、最后形成图像的那一面向下。在双面印制时,记录纸P按照箭头B1、B2、B3、B4、B5、B2、和B3的顺序馈给。
图4是复印机1a的方框图。该复印机1a包括:控制单元41、操作面板42、读取端驱动源43、主体端驱动源44、印制控制单元45、纸张翻转控制单元46、存储器控制单元48、尺寸测量控制单元50、参考值控制单元51、比较判定单元52、以及稀化控制单元53。上述部件通过总线47连接。
控制单元41用CPU等实现,它控制整个复印机的操作。根据来自操作面板42的复印启动指定,驱动读取端驱动源43。读取端驱动源43驱动原稿传送部2a的滚筒15至17。于是把原稿D传送到图像读取部3,并且读取图像。读取的图像信息或者是在印制控制单元45的控制下被直接送给图像形成部4,或者是通过存储器控制单元48被送给RAM 26。
根据来自操作面板42的复印启动指定,驱动主体端驱动源44。主体端驱动源44驱动记录纸传送部的滚筒9至11。于是把记录纸P传送到图像形成部4。印制控制单元45控制图像形成部4的图像形成操作,从而把从图像读取部3、或RAM 26提供的图像信息印制到记录纸P上。纸张翻转控制单元46控制翻转记录纸P的操作,以把图像印制到记录纸P的两面上。
从操作面板42,操作员不仅指定复印的启动,还指定各种操作的执行,如复印的中断和停止。
存储器控制单元48控制把图像信息存储到连接着的RAM 26中的操作、和从RAM 26中读出图像信息的操作。RAM 26存储大约一页的图像信息。
尺寸测量控制单元50检测原稿D的尺寸。例如,用光学传感器或致动器(actuator)测量和检测在原稿馈给方向的长度。比较判定单元52把由尺寸测量控制单元50检测到的原稿D的尺寸、与预先存储在参考值控制单元51中的参考尺寸信息作比较,并且判定被检测的原稿D是否比参考尺寸信息大。参考值控制单元51存储和管理参考尺寸信息,该参考尺寸信息由操作员从操作面板42的输入操作设定、或者如下文将要描述的那样自动设定。根据比较判定单元52的判定结果,在被检测的原稿D的尺寸比由参考值控制单元51控制的参考尺寸大时,稀化控制单元53对读取的图像信息进行稀化。图像信息稀化后,结果图像信息被存储到RAM 26中。
图5至图7是复印机1a的图像形成操作的流程图。当图像形成操作启动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21,控制单元41判定它是否被设置为手动输入参考尺寸信息。当设置为手动输入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22。在步骤S22中,参考尺寸信息从操作面板42输入并被设定。在这种情况下,不超过RAM 26的存储容量的尺寸被输入。当没有设置手动输入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23,在该步骤中,如下文将要描述的那样、自动地把被检测的第一个原稿D的尺寸设为参考尺寸信息。当步骤S22或S23的操作完成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24。在步骤S24中,按下和开启操作面板42上的复印按钮、或者类似的按钮,从而指定复印的启动。
在步骤S25中,控制单元41开启读取端驱动源43的SPF马达,在步骤S26中,用于输送原稿D的滚筒15至17旋转,在步骤S27中,原稿D被馈给到图像读取部3,并且在步骤S28中,打开复印灯。
在步骤S29中,图像读取部3用激光束照射奇数页的原稿D的图像形成面,并且使图像形成面曝光在激光束中。在步骤S30中,尺寸测量控制单元50测量原稿D的尺寸。在步骤S31中,控制单元41判定印制纸的总数是否为0或1。当是0或1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44,在该步骤中,执行读取原稿D上的图像的操作。在步骤S45中,执行把读取的图像印制到记录纸P上的操作,然后结束图像形成操作。在步骤S31中,当印制纸的总数不是0或1时,即,当它是2或更多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32。
在步骤S32中,控制单元41判定被读取图像的原稿的页是否为奇数页。如果是奇数页,则程序进行到步骤S33。当该页不是奇数页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36。在步骤S33中,比较判定单元52把参考尺寸信息与被测原稿D的尺寸进行比较,并判定参考尺寸是否更大一些。当参考尺寸更大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35。当参考尺寸不更大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34,在该步骤中,稀化控制单元53对读取的图像信息进行稀化,然后程序到达步骤S35。在步骤S35中,奇数页的图像信息被存储到RAM 26中。
在步骤S36中,图像读取部3用激光束照射偶数页的原稿D的图像形成面,并且使该图像形成面曝光。在步骤S37中,尺寸测量控制单元50测量原稿D的尺寸。在步骤S38中,比较判定单元52把参考尺寸信息与被测原稿D的尺寸进行比较,从而判定参考尺寸是否更大一些。当参考尺寸更大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40。当参考尺寸不更大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39,在该步骤中,稀化控制单元53对读取的图像信息进行稀化,然后程序进行到步骤S40。
在步骤S40中,通过印制控制单元45的控制,把偶数页的图像信息印制到记录纸P的一面上。在步骤S41中,这张记录纸P被传送到通路8,并且被纸张翻转控制单元46翻转。在步骤S42中,印制控制单元45读出RAM26中存储的图像信息,并使该图像信息印制到这张记录纸P的另一面上。在步骤S43中,控制单元41判定是否还有下一页的原稿。当有下一页的原稿时,程序回到步骤S25。当没有下一页的原稿时,结束该图像形成操作。如此,图像从单面印制的原稿D上读取,并且能够被印制到记录纸P的两面上。
图8A和8B分别示出了多张被印制的记录纸P的页的次序。作为一个例子,将会看到三张记录纸P1至P3。在有关技术中,有一个不便之处,即,多张记录纸P的印制面没有按照页的次序排列。就是说,如图8A所示,第二张记录纸P2叠放在第一张记录纸P1上,并且第三张记录纸P3叠放在第二张记录纸P2上。在记录纸P1至P3中,奇数页在每张记录纸的正面(图8A中的上面)形成,并且偶数页在每张记录纸的背面(图8A中的下面)形成。因此,页的次序是2、1、4、3、6、和5。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多张被印制的记录纸P的印制面是按照页的次序排列的。具体地说,如图8B所示,第二张记录纸P2叠放在第一张记录纸P1上,并且第三张记录纸P3叠放在第二张记录纸P2上。在记录纸P1至P3中,奇数页在每张记录纸的背面(图8B中的下面)形成,并且偶数页在每张记录纸的正面(图8B中的上面)形成。页的次序因此变成1、2、3、4、5、和6。因此,根据本发明,在以S-D模式操作的复印机1a中,形成图像后的记录纸能够精确地按照页的次序排列。
图9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以D-D模式操作的复印机1b的示意图。复印机1b具有原稿传送部2b,以代替复印机1a的原稿传送部2a。除此以外,复印机1b的构成方式与复印机1a相似。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的组件,并在此省略对它们的描述。图10是原稿传送部2b的示意图。
原稿传送部2b与原稿传送部2a不同,特别是在原稿传送通路方面。除此以外,原稿传送部2b的构成方式与原稿传送部2a相似。在从进纸托盘13延伸到输出托盘18的原稿传送通路的某一中点、放置图像读取部3,使其面对该通路。具体地说,原稿传送通路包括:通路27,用于把原稿D馈给到图像读取部3;通路28,用于从图像读取部3送出原稿D;以及通路29,用于把送出的原稿D再次馈给到图像读取部3。具体地说,传送滚筒有:进纸滚筒30、制动滚筒31、和传送滚筒32、以及出纸滚筒33,其中进纸滚筒30、制动滚筒31、和传送滚筒32沿通路27排列,出纸滚筒33沿通路28放置。滚筒30至33都是成对的滚筒,其每一个都夹入和馈给原稿D。出纸滚筒33可反向旋转。
多个原稿D叠放在进纸托盘13上,其每一个的两面都有图像。各原稿D奇数页向上叠放。顺序地从顶层馈给原稿D,由进纸滚筒30进行传送,并且由制动滚筒31以预定的定时将其传送到图像读取部3。传送滚筒32和前向旋转的出纸滚筒33把由图像读取部3读取了正面图像的原稿D送出到输出托盘18,并且使该原稿停止于这样的状态,即,该原稿沿传送方向的尾部被夹在出纸滚筒33中间。此后,该原稿D被反向旋转的出纸滚筒33馈给到通路29,被翻转,并被再次传送到图像读取部3。用与读取正面图像时相似的方式,把由图像读取部3读取了背面图像的原稿D送出到输出托盘18,并且原稿D顺序叠放。原稿D按箭头A11、A12、A13、A14、A15、A16、A13和A14的顺序传送。当该原稿D被送出时,下一个原稿D被送入。
图11是复印机1b的方框图。该复印机1b包括:奇数页印制控制单元54,偶数页印制控制单元55,以及原稿翻转控制单元56,以代替复印机1a中的印制控制单元45。相同的标号代表与在复印机1a中相似的组件,并且在此省略对它们的描述。被图像读取部3读取的图像信息、或是被奇数页印制控制单元54或偶数页印制控制单元55直接提供给图像形成部4,或是通过存储器控制单元48提供给RAM 26。记录纸P被奇数页印制控制单元54或偶数页印制控制单元55馈给到图像形成部4。每个印制控制单元54和55控制图像形成部4的图像形成操作,并把从图像读取部3或RAM 26提供的图像信息印制到记录纸P上。原稿翻转控制单元56翻转原稿D,以便读取画在两面的图像。
图12和13是复印机1b的图像形成操作的流程图。当图像形成操作启动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51,在该步骤中,控制单元41判定参考值尺寸信息是否设置为手动输入。当设置为手动输入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52。在步骤S52中,参考尺寸信息从操作面板42输入并被设定。在此情况下,总量不超过RAM 26的存储容量的尺寸被输入。当没有设置手动输入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53,在该步骤中,如下文将要描述的,自动地将第一个被检测的原稿D的正面的尺寸设为参考尺寸信息。当步骤S52或S53的操作完成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54。在步骤S54中,操作面板42上的复印按钮或者类似的按钮被按下并开启,从而指定复印的启动。
在步骤S55中,控制单元41开启读取端驱动源43的DSPF马达,在步骤S56中,用于馈给原稿D的滚筒30至33旋转,在步骤S57中,原稿D被馈给到图像读取部3,并且在步骤S58中打开复印灯。
在步骤S59中,图像读取部3用激光束照射原稿D的图像形成面,并且使该图像形成面曝光。在步骤S60中,尺寸测量控制单元50测量原稿D的尺寸。在步骤S61中,控制单元41判定该面是否为被读取了图像的原稿的正面。当该面是正面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62。当该面不是正面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66。
在步骤S62中,比较判定单元52把参考尺寸信息与被测原稿D的尺寸作比较,并判定参考尺寸是否比原稿D的尺寸更大一些。当参考尺寸更大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64。当参考尺寸不更大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63,在该步骤中,读取的图像信息被稀化控制单元53稀化,然后进行到步骤S64。在步骤S64中,正面的图像信息被存储到RAM 26中。
在步骤S65中,原稿D被馈给到通路29,并被原稿翻转控制单元56翻转。在步骤S66中,图像读取部3用激光束照射原稿D的背面,从而使之曝光并读取该图像。在步骤S67中,记录纸P被馈给到图像形成部4。在步骤S68中,控制单元41判定原稿D的正面的图像信息是否已被稀化。当正面的图像信息已被稀化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69,在该步骤中,对背面的图像信息进行稀化,然后程序进行到步骤S70。当正面的图像信息还未被稀化时,程序立即进行到步骤S70。
在步骤S70中,把原稿D的背面的图像印制到这张记录纸P的一面上。在步骤S71中,这张记录纸P被馈给到通路8,并被纸张翻转控制单元46翻转。在步骤S72中,读取RAM 26中存储的图像信息,并印制到这张记录纸P的另一面上。在步骤S73中,控制单元41判定是否有下一个原稿。当有下一个原稿时,程序返回到步骤S55。当没有下一个原稿时,结束该图像形成操作。如此,可以从双面印制的原稿D读取图像,并把该图像印制到记录纸P的两面上。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记录纸P的印制面按照页的次序排列。具体地说,如图8B所示,第二张记录纸P2叠放到第一张记录纸P1上,并且第三张记录纸P3叠放到第二张记录纸P2上。在记录纸P1至P3中,奇数页在每张记录纸的背面(图8B中的下面)形成,而偶数页在每张记录纸的正面(图8B中的上面)形成。页的次序因此变成1、2、3、4、5和6。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在以D-D模式操作的复印机1b中,能够精确地按照页的次序排列形成图像后的记录纸。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判定出原稿D比参考尺寸大的情况就是不能够把全部读取的图像信息都能存储到RAM 26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对读取的图像信息进行稀化,并把它存储到RAM 26中。因此,必然能够按照页的次序排列多张记录纸P,而不用管原稿D的尺寸,即,与要读取的图像信息的量无关。
此外,通过根据第一个原稿D的图像信息的量、或第一个原稿D的正面的图像信息的量、确定RAM 26的存储容量,例如,当第二个原稿的图像信息量比第一个原稿的大时,就对第二个原稿的图像信息进行稀化。这样,后来的图像信息必然能被存储,并且RAM 26能得到有效的使用。由于设定一个特定的值作为参考尺寸信息的操作已没有必要,所以装置的结构可以得到简化。操作员的设置操作也变得没有必要了,所以改进了其方便性。
如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图像形成方法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图14是应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复印机的主体部分的示意图。通过在主体上安装一个作为原稿传送部的循环型自动原稿送纸器,就能够实现复印机1a或1b。具体地说,图14的复印机的主体包括一个将原稿D放于其上的原稿支撑盘61,而且,原稿传送部,例如循环型自动原稿送纸器,安装在原稿支撑盘61上。原稿支撑盘61是用玻璃等制成的透明的部件,并且它的上面用盖子62覆盖。
关于图像读取部,复印机的主体有一个扫描器光学系统69。该扫描器光学系统69置于原稿支撑盘61之下,并包括:光源63,用于向放置在原稿支撑盘61上的原稿D上发射光;图像形成透镜67;光电转换器(CCD)68;以及反射镜64至66,用于引导来自原稿D的反射光、通过图像形成透镜67、到达光电转换器68。从原稿D读取的图像须经预定的图像处理。
复印机的主体与图像形成部关联,包括:感光鼓70;激光扫描单元(laserscanning unit,LSU)71,用于在感光鼓70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72,用于用显影粉使静电潜像显影;转印充电器(transfer charger)73,用于把感光鼓70表面上的显影粉转印到记录纸P上;定影滚筒74和75,用于把转印的显影粉固着在记录纸P上;清除单元76,用于去除感光鼓70表面上的多余的显影粉;以及充电单元77,用于对感光鼓70充电至预定的电势。
复印机的主体与记录纸传送部关联,包括:记录纸盒78,用于容纳记录纸P;通路80,记录纸P通过它进行传送;进纸滚筒79,用于把记录纸P从记录纸盒78一张接一张地传送到通路80;制动滚筒81,用于与在感光鼓70的表面形成显影粉图像同步、以预定的定时把记录纸P馈给到图像形成部;出纸滚筒82,用于把形成图像后的记录纸P送出到输出托盘86;传感器83,用于感知制动滚筒81的、位于记录纸馈给方向的上游端的记录纸P;传感器84,用于感知定影滚筒74和75的、位于记录纸馈给方向的、下游端的记录纸P;以及传感器85,用于感知出纸滚筒82的、沿记录纸馈给方向的、上游端的记录纸P。
记录纸盒78置于复印机的下部,并且图像形成部安置在记录纸盒78的上方。形成图像的记录纸P、从位于图像形成部附近的、在记录纸盒78上方的、并且在扫描器光学系统69下方的一个地方送出。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并不是把全部的、从原稿D读取的图像信息都存储到RAM 26中。根据第一实施例,只把从奇数页的原稿D读取的图像信息存储到RAM 26中。根据第二实施例,只把从原稿D的正面读取的图像信息存储到RAM 26中。在图1和9所示的各复印机1a和1b中,转印单元22置于进纸盒5的右上方,并且输出托盘12置于进纸盒5的上方,从而使装置小型化。在各组件如此排列的复印机中,当执行复印操作而没有把图像信息存储到RAM 26时,记录纸P就不能够按照页的次序送出。然而,通过把图像信息存储到RAM 26中,如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那样,就能够使该装置小型化,且记录纸P能够按照页的次序送出。图1和图9中的、把通路6夹在中间的感光鼓19和转印单元22的位置哪个在左侧哪个在右侧都可以。然而,从装置小型化的观点来看,最好是把感光鼓19放置在左侧。
在不脱离其精神或本质特点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它具体的形式实现。因此,无论从那方面来看,这里的实施例应被看作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前面的描述、而是由所附权利要求指出的,并且因此,在权利要求的等价的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应包含在其中。

Claims (9)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1a),包括:
读取部件(3),用于读取原稿(D)上的图像;
原稿传送部件(2a),用于将原稿(D)传送到读取部件(3);
图像形成部件(4),用于在记录纸(P)上形成图像;
记录纸传送部件(9-11),用于传送记录纸(P);
存储部件(26),用于存储由读取部件(3)读取的图像信息;以及
控制部件(41),用于使每个原稿(D)的一面上的图像被读取部件(3)读取,并且使所读取的图像信息被图像形成部件(4)形成在记录纸(P)的两面上,
该控制部件(41)用于控制:
-由读取部件(3)读取一个奇数原稿(D)的图像并将其存储在存储部件(26)中,
-之后由读取部件(3)读取一个偶数原稿(D)的图像并且由图像形成部件(4)将所读取的图像信息形成在记录纸(P)的一面上,
-从存储部件(26)读取奇数图像并且由图像形成部件(4)将所读取的图像信息形成在记录纸(P)的另一面上,
-由记录纸传送部件(9-11)输出记录纸(P),其中偶数图像形成在记录纸的一面上并且奇数图像形成在记录纸的另一面上,所述另一面向下,和
-当最后一页原稿是奇数原稿时,向图像形成部件(4)提供由图像读取部件(3)读取的最后一页原稿的图像信息,而不将其存储在存储部件(26)中,并且将所述图像信息打印在记录纸(P)的另一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a),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41)还控制:当原稿(D)的数量为一时,向图像形成部件(4)提供由图像读取部件(3)读取的图像信息,而不将其存储在存储部件(26)中,并且将所述图像信息打印在记录纸(P)的另一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a),
其中,根据从第一页原稿(D)读取的图像信息的量来确定存储部件(26)的存储容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a),
其中存储部件(26)具有能够存储与原稿(D)的一页对应的图像信息的存储容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a),其中控制部件(41)控制:
当最后一页原稿是奇数原稿时,向图像形成部件(4)提供由图像读取部件(3)读取的最后原稿的图像信息,而不存储与一页对应的图像信息,并且将所述图像信息打印在记录纸(P)的另一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a),其中记录纸传送部件(9-11)具有一通路,在该通路中记录纸(P)被传送到图像形成部件(4)、图像形成在记录纸(P)的一面上、记录纸(P)被翻转并再次被传送到图像形成部件(4)、并且图像形成在记录纸(P)的另一面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a),其中控制部件(41)控制记录纸的传送,从而在从由图像形成部件(4)在记录纸(P)的一面上图像形成的时间点到由图像形成部件(4)在记录纸(P)的另一面上图像形成的时间点的时段期间中,仅在记录纸传送部件(9-11)的通路中传送一张记录纸。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a),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41)还控制:当原稿(D)的数量为一时,向图像形成部件(4)提供由图像读取部件(3)读取的图像信息,而不存储与一页对应的图像信息,并且将所述图像信息打印在记录纸(P)的另一面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a),
其中原稿传送部件(2a)位于读取部件(3)之上,包括:
-原稿进纸托盘(13),用于将原稿(D)的图像读取面向上放置;和
-原稿输出托盘(18),用于将由读取部件(3)读取的原稿(D)从下部顺序地叠放。
CNB2004100495320A 1998-05-22 1999-05-21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701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170298A JP3256681B2 (ja) 1998-05-22 1998-05-22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141702/1998 1998-05-22
JP141702/98 1998-05-22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070097A Division CN1161669C (zh) 1998-05-22 1999-05-21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9062A true CN1549062A (zh) 2004-11-24
CN100527015C CN100527015C (zh) 2009-08-12

Family

ID=1529822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0700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1669C (zh) 1998-05-22 1999-05-21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NB20041004953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7015C (zh) 1998-05-22 1999-05-21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0700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1669C (zh) 1998-05-22 1999-05-21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611352B2 (zh)
EP (2) EP0962833B1 (zh)
JP (1) JP3256681B2 (zh)
CN (2) CN1161669C (zh)
DE (2) DE69933146T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2465B (zh) * 2005-06-27 2010-06-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打印机及其双面打印模式控制方法
CN111552157A (zh) * 2019-02-12 2020-08-1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56681B2 (ja) * 1998-05-22 2002-02-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142223B2 (ja) * 1999-10-27 2008-09-03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US6438339B1 (en) * 2000-12-18 2002-08-2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blower to cool a scanning unit
JP2004163900A (ja) 2002-10-10 2004-06-10 Sharp Corp 両面画像形成装置
CN1307493C (zh) * 2002-10-10 2007-03-28 夏普株式会社 双面图像形成装置
JP4003679B2 (ja) * 2003-03-31 2007-11-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複写装置
JP3880974B2 (ja) * 2003-09-10 2007-02-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57724A (ja) * 2004-11-30 2006-06-15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7376382B2 (en) * 2004-12-16 2008-05-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7013626A (ja) * 2005-06-30 2007-01-18 Canon Inc 色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809641B2 (ja) * 2005-08-10 2011-11-09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84664A (ja) * 2005-12-29 2007-07-19 Brother Ind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5000901B2 (ja) * 2006-03-02 2012-08-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JP4818038B2 (ja) * 2006-09-25 2011-1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WO2011086638A1 (ja) 2010-01-15 2011-07-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弾性体アクチュエータ駆動機構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並びに、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3029463B (zh) * 2012-12-28 2015-12-02 王万龙 复印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99254A (en) * 1976-10-04 1978-07-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collation
US4963946A (en) * 1986-03-04 1990-10-16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Copying machine capable of discharging paper without forming image thereon
JPS6386954A (ja) 1986-09-30 1988-04-18 Toshiba Corp フアクシミリ装置
JPS63108858A (ja) * 1986-10-27 1988-05-13 Canon Inc 電子フアイリングシステム
JP2541540B2 (ja) 1987-03-13 1996-10-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複写機における原稿読取装置
DE3810223C2 (de) * 1987-04-02 1994-05-26 Minolta Camera Kk Duplex-Drucksystem
JP2651173B2 (ja) * 1987-12-29 1997-09-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デジタル複写機における両面複写方法
EP0392529B1 (en) * 1989-04-14 1994-12-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Electrophotographic recording apparatus
US4918490A (en) * 1989-07-19 1990-04-17 Xerox Corporation Batch mode duplex printing
US5095342A (en) * 1990-09-28 1992-03-10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sheet scheduling in an imaging system having an endless duplex paper path loop
JPH05183706A (ja) 1991-12-27 1993-07-23 Minolta Camera Co Ltd 複写機
US5491557A (en) 1991-12-27 1996-02-13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memory and two operating modes,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5347351A (en) * 1992-06-02 1994-09-13 Konic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copying one and two-sided documents
JP3354227B2 (ja) * 1993-08-30 2002-12-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デジタル複写機の動作制御方法
JP3459688B2 (ja) * 1994-07-25 2003-10-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出力装置および画像出力方法
JPH08191370A (ja) * 1995-01-09 1996-07-23 Konica Corp 画像記録装置
JP3620087B2 (ja) 1995-03-30 2005-02-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6074A (ja) * 1995-04-17 1997-01-10 Canon Inc 用紙の両面に印刷する装置及び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出し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JP3542428B2 (ja) * 1995-07-20 2004-07-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3486504B2 (ja) 1996-05-02 2004-01-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デジタル複写機
US7019852B2 (en) * 1997-03-12 2006-03-28 Minolta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image formation in a plurality of modes
JPH10283372A (ja) * 1997-04-07 1998-10-23 Toray Syst Center:Kk 両面印刷された書類の保存方法
JP3716554B2 (ja) * 1997-05-30 2005-11-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H11327217A (ja) * 1998-05-19 1999-11-26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3256681B2 (ja) * 1998-05-22 2002-02-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3455699B2 (ja) * 1999-07-28 2003-10-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原稿搬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2465B (zh) * 2005-06-27 2010-06-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打印机及其双面打印模式控制方法
CN111552157A (zh) * 2019-02-12 2020-08-1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911848T2 (de) 2004-08-19
US20030107765A1 (en) 2003-06-12
DE69933146D1 (de) 2006-10-19
CN1161669C (zh) 2004-08-11
DE69911848D1 (de) 2003-11-13
CN100527015C (zh) 2009-08-12
CN1236911A (zh) 1999-12-01
EP0962833B1 (en) 2003-10-08
US6611352B2 (en) 2003-08-26
EP1385065A2 (en) 2004-01-28
EP0962833A1 (en) 1999-12-08
DE69933146T2 (de) 2007-07-19
EP1385065A3 (en) 2004-02-04
JP3256681B2 (ja) 2002-02-12
JPH11341231A (ja) 1999-12-10
EP1385065B1 (en) 2006-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669C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163801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145851C (zh) 成象方法
US842771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driving carriage to a retreat position
CN1258447C (zh) 纸张处理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
US8237996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ontroll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ngular position controlling method
CN1924728A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浓度调节方法
CN1873555A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控制图像形成设备的方法
CN1940773A (zh) 图像形成设备、记录材料输送方法、程序和存储介质
CN1580974A (zh) 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US807807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231819C (zh) 成像装置
CN1296780C (zh) 成像设备
CN1764226A (zh) 文件读取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US753612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suppressing developer waste
CN1841225A (zh) 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结构
CN1147759C (zh) 图象形成装置
CN1612584A (zh) 图像读取方法和设备、以及图像形成方法和设备
JP2000358131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9078461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450420A (zh) 成像设备及其初始化控制方法
CN1701281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33116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プレビュー表示制御方法
CN1813469A (zh) 图像处理装置、原稿读取装置、电子设备及原稿读取方法
JP2011234185A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