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40167A - 微型气压泵 - Google Patents

微型气压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40167A
CN1540167A CNA031142974A CN03114297A CN1540167A CN 1540167 A CN1540167 A CN 1540167A CN A031142974 A CNA031142974 A CN A031142974A CN 03114297 A CN03114297 A CN 03114297A CN 1540167 A CN1540167 A CN 1540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anger
way valve
check valve
lift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142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3242C (zh
Inventor
章年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ingyield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031142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23242C/zh
Priority to JP2003282166A priority patent/JP3990659B2/ja
Publication of CN1540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40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324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324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微型气压泵,由马达组件、压缩组件、和进出气组件组成,其中,进出气组件包括气嘴及活塞体压块,压缩组件包括具有多个压缩腔的活塞体、支架体和压缩片,活塞体压块上设有多个出气孔使气嘴和压缩腔间形成多条出气气路。活塞体压块上设有多个进气孔使气嘴和压缩腔间形成多条进气气路。活塞体压块与气嘴之间设有单向阀片,该阀片分别对应所述进、出气气路设有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防止气体在进出时产生倒流。阀片中部设有能进一步防止气体倒流的单向阀。气嘴与底座之间通过扣位与卡扣勾紧密卡接固定。本微型气压泵采用双重单向阀,能有效防止气体倒流现象的产生。整体装配使用卡接固定,精简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传动结构使用防串动及静音传动结构,有效降低了噪音。

Description

微型气压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压泵,具体地说是一种微型气压泵,尤其是涉及一种很适合于用在电子血压计上的微型气压泵。
【背景技术】
常用的微型气压泵的气体导流方式、结构不够完善,实际使用过程中运行不够稳定、不够顺畅。
中国专利局2001年10月24日授权公告的发明名称为“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专利号为ZL00225848的实用新型专利。这种机构主要包含马达组件、压缩部和集气部。其中,压缩部之连动杆插入马达转动部之偏心孔,并借助马达旋转偏心孔带动连动杆做圆周转动,使压缩部因连动杆压迫气囊而向集气部送出气体,并由集气部的气体输出孔喷出。这种机构由于采用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气囊以及相对应部位,使其与其它的微型泵相比,结构更多元化,气体压缩时泵浦结构相对稳定,气体导流及出风相对顺畅。
这种微型泵虽说克服了常用微型泵的一些不足,但不够完善,仍还存在如下不足之处:1、单向阀的安装极不方便,并且在装配过程中需要超声波焊接,这些都会使其成本加高。2、传动机构过于烦琐,烦琐的传动机构会生产上下串动,影响微型泵的寿命,并且伴有较大噪音。3、最重要的是,该微型泵在工作时,存在气体倒流现象,影响血压的测量精度。4、整体装配使用螺丝固定,使生产工艺烦琐、生产成本提高。
日本特许厅2003年2月26日公开了一种公开号为2003-56465(P2003-56465A)、名称为“薄膜泵”的发明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与专利号为ZL0022584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采用了立体单向阀,立体单向阀存在的实际问题是气密性差,装配困难,工艺上难以保证。另外,日本专利申请同样存在超声波焊接的成本问题和传动机构过于烦琐所产生的噪音问题以及整体装配使用螺丝固定,使生产工艺烦琐、生产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气密性好、能双重防止气体倒流现象,保证测量精度的微型气压泵。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装配使用扣位安装结构,用于精简整体装配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的微型气压泵。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静音传动的微型气压泵。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微型气压泵,由马达组件、压缩组件、和进出气组件组成,其中,进出气组件包括活塞体压块、单向阀片和带喷嘴的气嘴,马达组件具有一偏心体,压缩组件包括具有多个压缩腔的活塞体、支架体和压缩片,活塞体压块上设有多个出气孔使气嘴和压缩腔间多条出气气路,活塞体压块与气嘴之间设置具有一定弹性的单向阀片,单向阀片上设置多对只在进气时打开的进气单向阀和只在出气时打开的第一道出气单向阀,单向阀片中部对应喷嘴处设有单向阀叶片,气嘴中心喷嘴孔部设置导流槽,由单向阀叶片和导流槽构成能进一步防止气体倒流的第二道出气单向阀,活塞体压块上设有多个与进气单向阀相对应的进气孔和多个与第一道出气单向阀相对应的出气孔,使气嘴上的进气孔经单向阀片上的进气单向阀、活塞体压块上的进气孔与压缩腔间形成多条进气气路,使压缩腔经活塞体压块上开设的出气孔、单向阀片上开设的第一道出气单向阀、第二道出气单向阀与气嘴上的喷嘴之间形成多条出气气路。
所述单向阀片中部的单向阀叶片为叶瓣式结构,且其通常情况下为关闭状态。
所述气嘴上设置有整体装配使用的扣位,底座上设置有整体装配使用的卡扣勾,通过底座上设置的卡扣勾与气嘴上设置的扣位相互卡位,将马达组件、压缩组件及进出气组件紧密压入扣接固定在一起。
所述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的背部均设有保证其在通常情况下为常闭状态的弹力机构。
所述第一道出气单向阀与第二道出气单向阀之间通过导流槽相通。
所述压缩片和偏心体均为塑料材料,塑料压缩片通过背部的静音转动轴插入塑料偏心体上端面开设的倾斜偏心孔内构成静音压缩传动机构。
所述静音转动轴是与塑料压缩片背部中心部位整体加工成形的胶柱。
所述支架体上设有限位球面柱,所述压缩片正面上设有与之相吻合的限位球面凹,限位球面柱插入限位球面凹内而形成传动机构的限位结构。
所述偏心孔(312)内和压缩片(230)正面限位球面凹内涂有润滑油,限位球面凹233内设有润滑油槽234。
工作时,压缩片做圆周摇摆运动时会将压缩腔拉上或推下。在拉下时,压缩腔内产生一个负压,将单向阀片上的进气单向阀吸开,同时将出气单向阀吸合到更加紧密。气体顺着被负压吸开的进气单向阀通过活塞体压块上的进气孔进入压缩腔。气体被吸入后,同样由于压缩片的运动,将另一个压缩腔向上推,该压缩腔内被挤压而产生一个正压。这个正压将单向阀片的常闭进气单向吸合到更加密闭,同时将出气单向阀推开,气体由该另一个压缩腔通过出气孔输出到气嘴,完成气压输出的过程。气压从压缩腔推出后,再进入气嘴前,吹开设在单向阀片中部的单向阀的相应阀瓣,气体通过喷嘴送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1、在活塞体压块和气嘴之间增设了一单向阀片,这个阀片上除了设有进气单向阀和第一道出气单向阀外,还在单向阀片的中部对应喷嘴设有能进一步防止气体喷出后形成倒流的第二道出气单向阀。由于阀片上设有双重单向阀,本气压泵能有效控制气体倒流的产生,提高血压计的测量精度。2、单向阀片为弹性单向阀片,气嘴、单向阀片和活塞体压块之间的气密性好。3、整体装配使用扣位和卡扣勾安装,克服了现有微型气压泵需要超声波焊接的缺点,精简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安装简单、成本低。4、压缩片和偏心体采用塑料材料,塑料压缩片通过胶柱状的静音转动轴插入塑料偏心体上端面开设的倾斜偏心孔内构成静音压缩传动机构,运动时磨擦小、噪音低。5、各进气、出气单向阀背部均设有保证各单向阀常闭的弹力机构,阀片及活塞体上均设有密封圈,这些改进使气压泵具有良好的密闭性。6、支架上的限位球面柱和压缩片上的限位球面凹配合形成限位结构,能有效改善传动机构的上下串动。7、由于活塞体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压缩腔,一个压缩腔在气压吸入过程中一定有另一压缩腔在做气压输出。这种多个压缩腔的循环往复运动,有效控制气压输出的间断性问题,保证了气压输出连续、平稳。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微型气压泵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型气压泵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型气压泵的装配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微型气压泵的马达组件的装配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微型气压泵的压缩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微型气压泵的剖视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微型气压泵单向阀片的正面视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微型气压泵单向阀片的背面视图。
图6c是本实用新型微型气压泵叶瓣式单向阀叶片的外形放大视图。
图6d是本实用新型微型气压泵单向阀片的外形斜视图。
图6e是本实用新型微型气压泵单向阀弹力机构的外形放大视图。
其中,对各组件标号说明如下:
100:进出气组件 120:气嘴
121:喷嘴 122:进气孔
123:扣位 124:导流槽
130:单向阀片 131:进气单向阀
132:出气单向阀 133:定位槽
134:叶片单向阀 135:密封圈
136:单向阀弹力结构 140:活塞体压块
141:定位槽 142:进气孔
143:出气孔 200:压缩组件
210:活塞体 211:压缩腔
212:密封圈 213:安装卡扣
214:定位槽 220:支架体
221:活塞腔安装孔 222:定位槽
223:限位球面柱 230:压缩片
231:活塞体卡扣安装孔 232:静音传动轴
233:限位球面凹 300:马达组件
310:偏心体 312:偏心孔
320:底座 321:卡扣勾
330:马达 331:定位孔
332:马达转动轴 333:螺丝孔
334:接线柱 340:马达固定螺丝
341:弹簧垫片 234:润滑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气压泵由进出气组件100、压缩组件200和马达组件300组成。
请同时参照图3,马达组件300包括马达330、底座320、马达固定螺丝340、弹簧垫片341及塑料偏心体310。马达330上有定位孔隙31,马达330底部有电源接线座334,底座320上设置有整体装配使用的卡扣勾321,底座320通过两颗加有弹簧垫片341的马达固定螺丝340与马达330上的螺丝孔333配合而固定在马达330上。偏心体310直接插到马达转动轴332上。偏心体310上端面设有一倾斜的偏心孔312。
请同时参照图4,压缩组件200包括活塞体210、支架体220和塑料压缩片230。活塞体210可以是方形、圆形、长方形等多种形状并可根据环境需要而改变大小。活塞体210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压缩腔211。活塞体210上设置定位槽214,活塞体210的压缩腔211装入支架体220中,支架体220上设置定位块222,活塞体210的安装卡扣213穿出压缩片230上的活塞体卡扣安装孔231。静音传动轴232是与压缩片230中心部位一体形成的胶柱。静音传动轴232的限位球面凹233内设有润滑油槽234,静音传动轴232插入马达组件300偏心体310上端面的偏心孔312中。
请再参看图5和图6a~图6e,进出气组件100包括密封螺丝110,弹簧垫片111、气嘴120、单向阀片130和活塞体压块140。活塞体压块140在相对活塞体210的每个活塞腔211处均设有一进气孔142和一出气孔143。气嘴120上设有进气孔122和喷嘴121,气嘴120上设置有整体装配使用的扣位123,。活塞体压块140上安装有单向片130。单向阀片130在位于活塞体压块140的进气孔142和出气孔143处分别设有独立的进气单向阀131及第一道出气单向阀132,它们通过一对进气孔142和出气孔143与活塞体210的压缩腔211构成压缩气室。各对进气、出气单向阀(131、132)背部均设有保证各单向阀常闭的弹力机构136。在出气气路上,气嘴120中心孔部的导流槽124与单向阀片130中心部的叶瓣式单向阀叶片134组成第二道单向阀,可有效地控制了压缩气体倒流的现象。压缩单向阀片130上的密封圈135及活塞体210上的密封圈212使所述的压缩气室密闭。气嘴120上的进气孔122经单向阀片130上的进气单向阀131、活塞体压块140上的进气孔142与压缩腔211间形成多条进气气路,使压缩腔211经活塞体压块140上开设的出气孔143、单向阀片130上开设的第一道出气单向阀132、第二道出气单向阀与气嘴120上的喷嘴121之间形成多条出气气路。
底座320上的卡扣勾321经过定位槽214、定位槽141、定位槽133将马达组件300、压缩组件200及进出气组件100紧密压入并与扣位123相互卡接固定在一起。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马达组件300的马达330加电后,马达转动轴332开始转动,与马达转动轴332连接的偏心体310随马达330一起转动。塑料偏心体310上端面设有一偏心孔312,其与压缩组件200的压缩片230中心部的静音传动轴232斜角套合连接。所以,当塑料偏心体310随马达330一起转动时,塑料偏心体310将带动塑料压缩片230做圆周摇摆运动。由于活塞体210的安装卡扣213牢固卡入压缩片230上的活塞体卡扣安装孔231中,压缩片230在做圆周摇摆运动的同时会带动活塞体210的压缩腔211做压缩运动。
单向阀背部设有弹力结构136,所以在常态下所有进、出气单向阀131、132都是常闭的。在受到负压时进气单向阀131才会被吸开;受到正压时,第一道出气单向阀132才会被吸开。
塑料压缩片230做圆周摇摆运动时会将压缩腔211拉上或推下。以一个压缩腔211的运动为例,在拉下时,压缩腔211内产生一个负压,将进出气组件100的单向阀片130上常闭进气单向阀131吸开,同时由于负压,将单向阀片130上的常闭第一道出气单向阀132吸合到更加紧密。气体由气嘴120上的进气孔122吸入,顺着被负压吸开的进气单向阀131通过活塞体压块140上的进气孔142进入压缩腔211,完成压缩腔211中的气体吸入过程。
气体被吸入后,同样由于塑料压缩片230做圆周摇摆运动,将压缩腔向上推,压缩腔211内被挤压而产生一个正压,将进出气组件100单向阀片130上的常闭进气单向131吸合到更加密闭,同时由于正压,将单向阀片130上的常闭的第一道出气单向阀132推开,气体由压缩腔211通过出气孔143输出到气嘴120的导流槽124内,完成压缩腔211气压输出的过程。
为了保证输出的气压不发生回漏现象,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双重单向阀,即一重为进气单向阀131和第一道出气单向阀132,另一重为单向阀片130中心处的单向阀叶片134。气压从压缩腔211推出,再进入气嘴120的导流槽124后,吹开单向阀叶片134与导流槽124相对应处的阀瓣,使气体可通过喷嘴121送出。在吹开该导流槽124处的单一阀瓣时,吹出的正压会将另外的导流槽124处的阀瓣封闭。
单向阀叶片134的原理为,常态下单向阀叶片134与气嘴120组成常闭单向阀,由于单向阀叶片134为叶瓣式,即在一压缩腔211气压输出时,单一叶瓣会被吹开,同时输出的正压将另外常闭的叶瓣压缩到更加紧密。如此一来便构成了第二道单向阀,有效防止了气体倒流现象。
在整个过程中,由于压缩组件200上的压缩片230中心的静音传动轴232与偏心体310上端面的偏心孔312均为塑料材质,又在偏心孔312内涂有润滑油,使其间犘擦系数降到最低,能有效降低由传动机构发出的噪音问题。压缩组件的压缩片230和支架体220中心部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球面柱223和限位球面凹233,并在压缩片230上的限位球面凹233处涂有润滑油,将其间犘擦系数降到最低,减少压缩片230在压缩过程中的串动,也能有效的降低由传动机构发出的噪音问,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
根据需要,也可在底座320上设置整体装配使用的扣位123,在气嘴120上设置整体装配使用的卡扣勾321,此时,同样通过气嘴120上的卡扣勾321与在底座320上的扣位123将马达组件300、压缩组件200及进出气组件100紧密压入扣接固定在一起。
根据需要,支架体220中心部设置的限位球面柱也可以改为限位球面凹,压缩片230上的限位球面凹对应设置为限位球面柱,两者相吻合构成传动机构的限位结构。
由于活塞体210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压缩腔211,所以一个压缩腔211在气压吸入过程中一定有另一压缩腔211在做气压输出。这种多个压缩腔211的循环往复运动,有效控制气压输出的间断性问题,保证了气压输出连续、平稳。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于用作电子血压计上的微型气压泵。

Claims (10)

1.一种微型气压泵,包括马达组件(300)、压缩组件(200)和进出气组件(100),其中,进出气组件(100)包括带喷嘴(121)的气嘴(120)及活塞体压块(140),马达组件(300)具有一偏心体(310),压缩组件(200)包括具有多个压缩腔(211)的活塞体(210)、支架体(220)和压缩片(230),活塞体压块(140)上设有多个出气孔(143)使气嘴(120)和压缩腔(211)间多条出气气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压块(140)与气嘴(120)之间设置具有一定弹性的单向阀片(130),单向阀片(130)上设置多对只在进气时打开的进气单向阀(131)和只在出气时打开的第一道出气单向阀(132),单向阀片(130)中部对应喷嘴(121)处设有(134),气嘴(120)中心喷嘴(121)孔部设置导流槽(124),由叶瓣式单向阀叶片(134)和导流槽(124)构成能进一步防止气体倒流的第二道出气单向阀,第一道出气单向阀(132)与第二道出气单向阀之间相通,活塞体压块(140)上设有多个与进气单向阀(131)相对应的进气孔(142)和多个与第一道出气单向阀(132)相对应的出气孔(143),使气嘴(120)上的进气孔(122)经单向阀片(130)上的进气单向阀(131)、活塞体压块(140)上的进气孔(142)与压缩腔(211)间形成多条进气气路,使压缩腔(211)经活塞体压块(140)上开设的出气孔(143)、单向阀片(130)上开设的第一道出气单向阀(132)、第二道出气单向阀与气嘴(120)上的喷嘴(121)之间形成多条出气气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气压泵,其特征在于:单向阀片(130)中部的单向阀(130)为叶片式结构,且其通常情况下为关闭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气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嘴(120)上设置有整体装配使用的扣位(123),底座(320)上设置有整体装配使用的卡扣勾(321),通过底座(320)上设置的卡扣勾(321)与气嘴上设置的扣位(123)相互卡位,将马达组件(300)、压缩组件(200)及进出气组件(100)紧密压入扣接固定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型气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单向阀(131)和出气单向阀(132)的背部均设有保证其在通常情况下为常闭状态的弹力机构(136)。
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型气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出气单向阀(132)与第二道出气单向阀之间通过导流槽(124)相通。
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型气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片(230)和偏心体(310)均为塑料材料,塑料压缩片(230)通过背部的静音转动轴插入塑料偏心体(310)上端面开设的倾斜偏心孔(312)内构成静音压缩传动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气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音转动轴是与塑料压缩片(230)背部中心部位整体加工成形的胶柱。
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型气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体(220)上设有限位球面柱(223),所述压缩片(230)正面上设有限位球面凹(233),限位球面柱(223)插入限位球面凹(233)内而形成传动机构的限位结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气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体(220)上设有限位球面柱(223),所述压缩片(230)正面上设有限位球面凹(233),限位球面柱(223)插入限位球面凹(233)内而形成传动机构的限位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型气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孔(312)内和压缩片(230)正面限位球面凹内涂有润滑油,限位球面凹(233)内设有润滑油槽(234)。
CNB031142974A 2003-04-24 2003-04-24 微型气压泵 Expired - Lifetime CN132324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142974A CN1323242C (zh) 2003-04-24 2003-04-24 微型气压泵
JP2003282166A JP3990659B2 (ja) 2003-04-24 2003-07-29 小型ポン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142974A CN1323242C (zh) 2003-04-24 2003-04-24 微型气压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0167A true CN1540167A (zh) 2004-10-27
CN1323242C CN1323242C (zh) 2007-06-27

Family

ID=33494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142974A Expired - Lifetime CN1323242C (zh) 2003-04-24 2003-04-24 微型气压泵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990659B2 (zh)
CN (1) CN1323242C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3272A1 (zh) * 2008-07-08 2010-01-14 Chen Hsin-Yu 抽气装置
WO2013029532A1 (zh) * 2011-08-29 2013-03-07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泵的能控制气流的导流装置
CN103486011A (zh) * 2012-06-12 2014-01-01 藤仓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电磁式隔膜泵
CN103717899A (zh) * 2011-07-11 2014-04-09 应研精工株式会社 隔膜泵
CN104500375A (zh) * 2014-11-20 2015-04-08 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气泵
WO2015109924A1 (zh) * 2014-01-21 2015-07-30 深圳市金亿帝科技有限公司 放气阀、集成气泵及电子血压计
CN107654353A (zh) * 2016-07-25 2018-02-02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气泵
CN108186001A (zh) * 2017-12-27 2018-06-22 深圳金亿帝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气泵、组合气泵、电子血压计以及医疗器械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59936B2 (ja) * 2004-12-15 2012-06-27 応研精工株式会社 ダイヤフラムポンプ
JP5846786B2 (ja) * 2011-07-11 2016-01-20 応研精工株式会社 ダイヤフラムポンプ
CN104632589B (zh) * 2014-12-25 2017-08-15 苏州市侨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微型抽吸泵
CN107917057A (zh) * 2016-10-11 2018-04-17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泵浦
CN109838363A (zh) * 2017-11-29 2019-06-04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隔膜泵
CN112814879B (zh) * 2020-12-29 2023-03-24 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 气泵装置及内窥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00838C2 (de) * 1992-01-15 1994-12-22 Knf Neuberger Gmbh Pumpe mit vom Fördermedium gesteuerten Ventilen
CN2455945Y (zh) * 2000-10-27 2001-10-24 张坤林 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
CN2462106Y (zh) * 2001-01-18 2001-11-28 张万青 小型空压泵的改进装置
JP2003056465A (ja) * 2001-06-07 2003-02-26 Oken Ltd ダイヤフラムポンプ
CN2546650Y (zh) * 2002-05-16 2003-04-23 张坤林 微泵浦气体导流改良结构
CN2615375Y (zh) * 2003-04-24 2004-05-12 章年平 微型气压泵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3272A1 (zh) * 2008-07-08 2010-01-14 Chen Hsin-Yu 抽气装置
CN103717899A (zh) * 2011-07-11 2014-04-09 应研精工株式会社 隔膜泵
CN103717899B (zh) * 2011-07-11 2016-05-18 应研精工株式会社 隔膜泵
WO2013029532A1 (zh) * 2011-08-29 2013-03-07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泵的能控制气流的导流装置
CN103486011A (zh) * 2012-06-12 2014-01-01 藤仓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电磁式隔膜泵
CN103486011B (zh) * 2012-06-12 2016-08-17 藤仓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电磁式隔膜泵
WO2015109924A1 (zh) * 2014-01-21 2015-07-30 深圳市金亿帝科技有限公司 放气阀、集成气泵及电子血压计
CN104500375A (zh) * 2014-11-20 2015-04-08 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气泵
CN107654353A (zh) * 2016-07-25 2018-02-02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气泵
CN107654353B (zh) * 2016-07-25 2019-04-19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气泵
CN108186001A (zh) * 2017-12-27 2018-06-22 深圳金亿帝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气泵、组合气泵、电子血压计以及医疗器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990659B2 (ja) 2007-10-17
JP2004324637A (ja) 2004-11-18
CN1323242C (zh) 2007-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40167A (zh) 微型气压泵
CN1246590C (zh) 涡旋式压缩机的防真空装置
CN2615375Y (zh) 微型气压泵
CN202250732U (zh) 一种微型泵的能控制气流的导流装置
CN2615374Y (zh) 微型气压泵装配之改进结构
CN1058773C (zh) 复合轮齿式气体压缩机
CN2849215Y (zh) 低功耗的微型气压泵
CN2849216Y (zh) 具有低功耗空气导流结构的微型气压泵
CN210033788U (zh) 一种微型气泵
CN100436812C (zh) 低功耗的微型气压泵
CN113482896A (zh) 送气装置及具有该送气装置的微型气泵
CN111188754B (zh) 一种应用在气泵中的进气出气转换驱动机构
CN1831334A (zh) 可防卡死的真空泵
CN100387838C (zh) 具有低功耗空气导流结构的微型气压泵
CN219827097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负压泵
CN216617836U (zh) 一种单向阀片微型泵
CN217421486U (zh) 负压隔膜泵
CN220955987U (zh) 带止回功能的隔膜泵
CN212318262U (zh) 一种隔膜增压泵
CN212867858U (zh) 一种隔膜泵的动力组件
CN217873201U (zh) 一种微型真空气泵
CN200964936Y (zh) 打气泵
CN219081812U (zh) 泵体及微型流体泵
CN215891232U (zh) 一种带自动泄压结构的流体泵
CN215979814U (zh) 送气装置及具有该送气装置的微型气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Shenzhen Kingyield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Zhang Nianping

Contract fulfillment period: 2009.12.16 to 2016.12.15

Contract record no.: 201044000000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initype pneumatic pump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27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091225

LIC Patent licence contract for exploitation submitted for record

Free format text: EXCLUSIVE LICENSE; TIME LIMIT OF IMPLEMENTING CONTACT: 2009.12.16 TO 2016.12.15; CHANGE OF CONTRACT

Name of requester: SHENZHEN CITY KINGYIELD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1225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KINGYIELD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ANG NIANPING

Effective date: 201010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101 3-5C, TAIHUA COMMERCIAL CITY, ZONE 10,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O: 518103 BUILDING C1-C2, ZONE C, FUHAI INDUSTRIAL DISTRICT, FUYO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1022

Address after: 518103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Fuyong Street Fuhai Industrial Zone C building C1-C2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ingyiel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518101 District ten Taihua commercial city 3-5C

Patentee before: Zhang Nianping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ENZHEN JINYID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ENZHEN KINGYIELD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03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Fuyong Street Fuhai Industrial Zone C building C1-C2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INGYIEL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3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Fuyong Street Fuhai Industrial Zone C building C1-C2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Kingyield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Baoan District Fuyong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3 ten Wai Road, industrial park building A5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INGYIEL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3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Fuyong Street Fuhai Industrial Zone C building C1-C2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KINGYIELD TECHNOLOGY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2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