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1334A - 可防卡死的真空泵 - Google Patents

可防卡死的真空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1334A
CN1831334A CN 200510042144 CN200510042144A CN1831334A CN 1831334 A CN1831334 A CN 1831334A CN 200510042144 CN200510042144 CN 200510042144 CN 200510042144 A CN200510042144 A CN 200510042144A CN 1831334 A CN1831334 A CN 1831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ddle base
upper shell
flexible sheet
pedestal
suction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4214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6731C (zh
Inventor
张坤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51004214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06731C/zh
Publication of CN1831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13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673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6731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可防卡死的真空泵,主要包括一上壳体、一中间座、一夹设于中间座和上壳体之间的止回橡胶片、一基座及一弹性膜片,该弹性膜片夹设于中间座和基座之间,其主要特征在于在中间座与弹性膜片之间设置有间隙结构,该间隙结构连接中间座上的吸气孔和排气孔,其目的在于当弹性膜片向上运动至最高位置时,使其不会完全贴合于中间座下方而出现卡死现象。

Description

可防卡死的真空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真空泵,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经结构改进的可防止卡死的真空泵。
背景技术
真空泵广泛应用于各个需要对密闭空间抽真空的领域,主要用于对密闭空间进行抽真空。该真空泵的结构及原理为:在一上壳体和一隔板之间夹设一弹性膜片,该弹性膜片与上壳体之间形成一气室;上壳体设有将该气室与气室外部相连通的吸气孔和排气孔,吸气孔和排气孔均为单向,且方向相反;弹性膜片下方通过一连动轴、一偏心轮与一马达的输出轴相连,马达工作时,通过偏心轮带动弹性膜片上下动作,从而使气室从吸气孔吸气,从排气孔排气。吸气空与需抽真空的密闭空间连通,排气孔与外界大气相连通,从而可将该密闭空间内的气体通过该气室抽出。
在上述抽真空过程中,气室完成一次排气时,弹性膜片运动到气室的最上方,当弹性膜片下方的气压大于该密闭空间内的气压,弹性膜片被完全吸合贴紧于上壳体下方,此时若断电,则可能出现马达无法带动弹性膜片向下运动的情况,即该真空泵被卡死而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防卡死的真空泵,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真空泵在抽真空过程中易出现卡死现象而影响其正常工作的缺陷。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可防卡死的真空泵,包括:一上壳体,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吸气口和排气口,吸气口内侧周围凹设有一环形沟槽,排气口内侧边缘的一侧开设有一凹槽;一中间座,嵌设于上壳体下方,该中间座设有与吸气口、排气口分加对应的吸气孔、排气孔,中间座下方设有一连接吸气孔和排气孔下侧边缘的沟槽,吸气孔边缘上方的一侧开设有一凹槽,排气孔上方周围凹设有一环形沟槽;一止回橡胶片,夹设于中间座和上壳体之间,该止回橡胶片沿与吸气孔、排气孔对应位置的周围分别设有第一卡回阀片、第二止回阀片,第一止回阀片偏向上壳体一侧,第二止回阀片偏向中间座一侧;一基座及一弹性膜片,该基座连接于上壳体下方,该弹性膜片夹设于该基座与中间座之间,该弹性膜片与中间座之间形成一气室,该弹性膜片下方形成一凸伸于基座下方的连接杆,该连接杆通过一连动轴与一偏心轮连接,该偏心轮的中心与一马达的输出轴相连。
前述的可防卡死的真空泵,其中,止回橡胶片的两面于两止回阀片周围凸设有将其围绕的密封线,以防止气体向周围泄露。
前述的可防卡死的真空泵,进一步包括:一马达外壳,连接于基座一侧靠下位置,所述马达安装于该马达外壳内;一下壳体,连接于基座下方,并将所述弹性膜片下方的连接杆以及连动轴、偏心轮包围于其中,该下壳体起防尘及降低真空泵运行时产生的噪音的作用。
前述的可防卡死的真空泵,其中,上壳体底部周缘设有若干向下延伸的定位杆,定位杆底端设有螺纹孔,基座边缘位置设有供各定位杆穿过的通孔,下壳体上端部周缘设有供各定位杆端部嵌入的柱形槽,各柱形槽连设有与下壳体下表面相通的螺钉孔,各螺钉孔内配合有一螺钉,各螺钉分别旋入各定位杆底端的螺纹孔中,以将上壳体、基座、下壳体固定连接为一体。
前述的可防卡死的真空泵,其中,上壳体内侧面于所述止回橡胶片周围向下延伸形成一定位框,该定位框设有向定位框内凸伸的定位凸点,所述止回橡胶片嵌设于该定位框内,其周缘设有与前述定位凸点配合的定位凹部。
前述的可防卡死的真空泵,其中,所述中间座底面向上凹陷,于吸气孔、排气孔周围形成一上小下大的锥面,所述弹性膜片中部上方向上凸起,形成与该锥面相适配的形状,该锥面上分布有纵向的凸肋。
本发明技术方案二:可防卡死的真空泵,包括:一上壳体,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吸气口和排气口,吸气口内侧周围凹设有一环形沟槽,排气口内侧边缘的一侧开设有一凹槽;一中间座,嵌设于上壳体下方,该中间座设有与吸气口、排气口分加对应的吸气孔、排气孔,中间座下方设有一连接吸气孔和排气孔下侧边缘的凸肋,吸气孔边缘上方的一侧开设有一凹槽,排气孔上方周围凹设有一环形沟槽;一止回橡胶片,夹设于中间座和上壳体之间,该止回橡胶片沿与吸气孔、排气孔对应位置的周围分别设有第一卡回阀片、第二止回阀片,第一止回阀片偏向上壳体一侧,第二止回阀片偏向中间座一侧;一基座及一弹性膜片,该基座连接于上壳体下方,该弹性膜片夹设于该基座与中间座之间,该弹性膜片与中间座之间形成一气室,该弹性膜片下方形成一凸伸于基座下方的连接杆,该连接杆通过一连动轴与一偏心轮连接,该偏心轮的中心与一马达的输出轴相连。
技术方案二与技术方案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技术方案二于中间座下方设有一连接吸气孔和排气孔下侧边缘的凸肋,而技术方案一于中间座下方设有一连接吸气孔和排气孔下侧边缘的沟槽,虽然结构不同,但其原理及目的一致,即当弹性膜片向上运动至最高位置时,使其不致于完全贴合于中间座下方而出现卡死现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三,与技术方案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将技术方案一的中间座下方连接吸气孔和排气孔下侧边缘的沟槽改为:在弹性膜片与中间座相对的侧面设置一连接中间座上的吸气孔和排气孔的沟槽,其目的仍为当弹性膜片向上运动至最高位置时,使其不致于完全贴合于中间座下方而出现卡死现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四,与技术方案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将技术方案一的中间座下方连接吸气孔和排气孔下侧边缘的沟槽改为:在弹性膜片与中间座相对的侧面设置一连接中间座上的吸气孔和排气孔的凸肋,其目的仍为当弹性膜片向上运动至最高位置时,使其不致于完全贴合于中间座下方而出现卡死现象。
上述四个技术方案虽然结构不同,但其总体构思是相同的,即:在中间座与弹性膜片之间设置间隔装置,使弹性膜片向上运动至最高位置时,不致于完全贴合于中间座下方而出现卡死现象。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一,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创造性的结构改进克服了真空泵易卡死的难题,当其弹性膜片向上运动至最高位置时,不会完全贴合于上壳体下方而使其出现卡死现象,因而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无需因为卡死而进行维修;二,本发明结构紧凑,牢固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另一角度的立体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间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间座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上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止回橡胶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止回橡胶片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间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弹性膜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弹性膜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8,该可防卡死的真空泵,包括上壳体1、止回橡胶片2、中间座3、弹性膜片4、基座5、下壳体6和马达7。
上壳体1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吸气口101和排气口102。参照图6,吸气口101内侧周围凹设有一环形沟槽103,排气口102内侧边缘的一侧开设有一凹槽104;
中间座3嵌设于上壳体1下方,参照图4和图5,该中间座3设有与吸气口101、排气口102分加对应的吸气孔301、排气孔302,中间座3下方设有一连接吸气孔301和排气孔302下侧边缘的沟槽303,吸气孔301边缘上方的一侧开设有一凹槽303,排气孔302上方周围凹设有一环形沟槽304;
止回橡胶片2夹设于中间座3和上壳体1之间,参照图6、图7和图8,上壳体1内侧面于止回橡胶片2周围向下延伸形成一定位框11,该定位框11设有向定位框11内凸伸的定位凸点111,止回橡胶片2嵌设于该定位框11内,其周缘设有与前述定位凸点111配合的定位凹部205,该止回橡胶片2沿与吸气孔301、排气孔302对应位置的分别开设有第一止回阀片201、第二止回阀片202,第一止回阀片201偏向上壳体1一侧,第二止回阀片202偏向中间座3一侧;
基座5连接于上壳体1下方,弹性膜片4夹设于该基座5与中间座3之间,该弹性膜片4与中间座3之间形成一气室,该弹性膜片4下方形成一凸伸于基座5下方的连接杆40,该连接杆40通过一轴承42及一连动轴43与一偏心轮8连接,该偏心轮8的中心与一马达7的输出轴71相连,马达7外部包覆有一马达外壳70,该马达外壳70连接于基座5一侧靠下位置;
参照图4,中间座3底面向上凹陷,于其吸气孔301、排气孔320周围形成一上小下大的锥面30,弹性膜片4中部上方向上凸起,形成与该锥面30相适配的形状,该锥面30上均匀分布有纵向的凸肋32;
下壳体6连接于基座5下方,并将弹性膜片4下方的连接杆40以及连动轴43、偏心轮8包围于其中。
参照图2、图3,上壳体1底部周缘设有若干向下延伸的定位杆12,定位杆12底端设有螺纹孔121,基座5边缘位置设有供各定位杆12穿过的通孔52,下壳体6上端部周缘设有供各定位杆12端部嵌入的柱形槽62,各柱形槽62连设有与下壳体6下表面相通的螺钉孔620,各螺钉孔620内配合有一螺钉621,各螺钉621分别旋入各定位杆12底端的螺纹孔121中,以将上壳体1、基座5、下壳体6固定连接为一体。
上壳体1、止回橡胶片2、中间座3三者形成吸气口101、排气口102的气体单向流动的效果,即当马达7通过偏心轮8带动弹性膜片4中部上下动作时,气体只能从吸气口101进入所述气室,且只能从排气口102排出;中间座3下方连接吸气孔301和排气孔302下侧边缘的沟槽303使弹性膜片4向上运动至最高位置时,不会完全贴合于上壳体1的下方而使其出现卡死现象。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二,参照图9,为其中间座结构,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实施一中连接吸气孔301和排气孔302下侧边缘的为沟槽303,而实施例二中连接吸气孔301和排气孔302下侧边缘的为凸肋305,其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使弹性膜片4向上运动至最高位置时,不会完全贴合于上壳体1的下方而使其出现卡死现象。沟槽303、凸肋305为本发明防卡死的重要结构,但并不局限于此,如可将其改为凸点等其它等同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三,参照图10,为其弹性膜片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与技术方案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将技术方案一的中间座3下方连接吸气孔301和排气孔302下侧边缘的沟槽303改为设在弹性膜片4与中间座3相对的侧面的沟槽401,该沟槽401同样用于连接中间座3上的吸气孔301和排气孔302,其目的仍为当弹性膜片4向上运动至最高位置时,使其不致于完全贴合于中间座3下方而出现卡死现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四,参照图11,为其弹性膜片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与技术方案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将技术方案一的中间座3下方连接吸气孔301和排气孔302下侧边缘的沟槽303改为设在弹性膜片4与中间座3相对的侧面4上的凸肋402,该凸肋402同样用于连接中间座3上的吸气孔301和排气孔302,其目的仍为当弹性膜片4向上运动至最高位置时,使其不致于完全贴合于中间座3下方而出现卡死现象。前述沟槽303、401、凸肋305、402为本发明真空泵防卡死的重要结构,但并不局限于此,其具体形状可有多种变化,如直线形、曲线形等,还可将其改为凸点等其它等同结构。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9)

1、可防卡死的真空泵,包括:
一上壳体,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吸气口和排气口,吸气口内侧周围凹设有一环形沟槽,排气口内侧边缘的一侧开设有一凹槽;
一中间座,嵌设于上壳体下方,该中间座设有与吸气口、排气口分加对应的吸气孔、排气孔,中间座下方设有一连接吸气孔和排气孔下侧边缘的沟槽,吸气孔边缘上方的一侧开设有一凹槽,排气孔上方周围凹设有一环形沟槽;
一止回橡胶片,夹设于中间座和上壳体之间,该止回橡胶片沿与吸气孔、排气孔对应位置的周围分别设有第一卡回阀片、第二止回阀片,第一止回阀片偏向上壳体一侧,第二止回阀片偏向中间座一侧;
一基座及一弹性膜片,该基座连接于上壳体下方,该弹性膜片夹设于该基座与中间座之间,该弹性膜片与中间座之间形成一气室,该弹性膜片下方形成一凸伸于基座下方的连接杆,该连接杆通过一连动轴与一偏心轮连接,该偏心轮的中心与一马达的输出轴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卡死的真空泵,其中,止回橡胶片的两面于两止回阀片周围凸设有将其围绕的密封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卡死的真空泵,进一步包括:
一马达外壳,连接于基座一侧靠下位置,所述马达安装于该马达外壳内;
一下壳体,连接于基座下方,并将所述弹性膜片下方的连接杆以及连动轴、偏心轮包围于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防卡死的真空泵,其中,上壳体底部周缘设有若干向下延伸的定位杆,定位杆底端设有螺纹孔,基座边缘位置设有供各定位杆穿过的通孔,下壳体上端部周缘设有供各定位杆端部嵌入的柱形槽,各柱形槽连设有与下壳体下表面相通的螺钉孔,各螺钉孔内配合有一螺钉,各螺钉分别旋入各定位杆底端的螺纹孔中,以将上壳体、基座、下壳体固定连接为一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卡死的真空泵,其中,上壳体内侧面于所述止回橡胶片周围向下延伸形成一定位框,该定位框设有向定位框内凸伸的定位凸点,所述止回橡胶片嵌设于该定位框内,其周缘设有与前述定位凸点配合的定位凹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卡死的真空泵,其中,所述中间座底面向上凹陷,于吸气孔、排气孔周围形成一上小下大的锥面,所述弹性膜片中部上方向上凸起,形成与该锥面相适配的形状,该锥面上分布有纵向的凸肋。
7、可防卡死的真空泵,包括:
一上壳体,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吸气口和排气口,吸气口内侧周围凹设有一环形沟槽,排气口内侧边缘的一侧开设有一凹槽;
一中间座,嵌设于上壳体下方,该中间座设有与吸气口、排气口分加对应的吸气孔、排气孔,中间座下方设有一连接吸气孔和排气孔下侧边缘的凸肋,吸气孔边缘上方的一侧开设有一凹槽,排气孔上方周围凹设有一环形沟槽;
一止回橡胶片,夹设于中间座和上壳体之间,该止回橡胶片沿与吸气孔、排气孔对应位置的周围分别设有第一卡回阀片、第二止回阀片,第一止回阀片偏向上壳体一侧,第二止回阀片偏向中间座一侧;
一基座及一弹性膜片,该基座连接于上壳体下方,该弹性膜片夹设于该基座与中间座之间,该弹性膜片与中间座之间形成一气室,该弹性膜片下方形成一凸伸于基座下方的连接杆,该连接杆通过一连动轴与一偏心轮连接,该偏心轮的中心与一马达的输出轴相连。
8、可防卡死的真空泵,包括:
一上壳体,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吸气口和排气口,吸气口内侧周围凹设有一环形沟槽,排气口内侧边缘的一侧开设有一凹槽;
一中间座,嵌设于上壳体下方,该中间座设有与吸气口、排气口分加对应的吸气孔、排气孔,吸气孔边缘上方的一侧开设有一凹槽,排气孔上方周围凹设有一环形沟槽;
一止回橡胶片,夹设于中间座和上壳体之间,该止回橡胶片沿与吸气孔、排气孔对应位置的周围分别设有第一卡回阀片、第二止回阀片,第一止回阀片偏向上壳体一侧,第二止回阀片偏向中间座一侧;
一基座及一弹性膜片,该基座连接于上壳体下方,该弹性膜片夹设于该基座与中间座之间,该弹性膜片与中间座之间形成一气室,该弹性膜片与中间座相对的侧面设有一连接中间座上的吸气孔和排气孔的沟槽,该弹性膜片下方形成一凸伸于基座下方的连接杆,该连接杆通过一连动轴与一偏心轮连接,该偏心轮的中心与一马达的输出轴相连。
9、可防卡死的真空泵,包括:
一上壳体,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吸气口和排气口,吸气口内侧周围凹设有一环形沟槽,排气口内侧边缘的一侧开设有一凹槽;
一中间座,嵌设于上壳体下方,该中间座设有与吸气口、排气口分加对应的吸气孔、排气孔,吸气孔边缘上方的一侧开设有一凹槽,排气孔上方周围凹设有一环形沟槽;
一止回橡胶片,夹设于中间座和上壳体之间,该止回橡胶片沿与吸气孔、排气孔对应位置的周围分别设有第一卡回阀片、第二止回阀片,第一止回阀片偏向上壳体一侧,第二止回阀片偏向中间座一侧;
一基座及一弹性膜片,该基座连接于上壳体下方,该弹性膜片夹设于该基座与中间座之间,该弹性膜片与中间座之间形成一气室,该弹性膜片与中间座相对的侧面设有一连接中间座上的吸气孔和排气孔的凸肋,该弹性膜片下方形成一凸伸于基座下方的连接杆,该连接杆通过一连动轴与一偏心轮连接,该偏心轮的中心与一马达的输出轴相连。
CNB2005100421444A 2005-03-10 2005-03-10 可防卡死的真空泵 Active CN10040673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421444A CN100406731C (zh) 2005-03-10 2005-03-10 可防卡死的真空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421444A CN100406731C (zh) 2005-03-10 2005-03-10 可防卡死的真空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1334A true CN1831334A (zh) 2006-09-13
CN100406731C CN100406731C (zh) 2008-07-30

Family

ID=36993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421444A Active CN100406731C (zh) 2005-03-10 2005-03-10 可防卡死的真空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06731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6585B (zh) * 2007-03-13 2012-02-22 美德乐控股公司 隔膜真空泵单元
CN101372957B (zh) * 2007-08-24 2012-06-20 张坤林 可防卡死的气泵
CN103405923A (zh) * 2013-08-26 2013-11-27 樊书印 一种狂奔轮
CN103405927A (zh) * 2013-08-26 2013-11-27 樊书印 一种狂奔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37020A (en) * 1976-12-26 1979-01-30 Nippondenso Co., Ltd. Diaphragm type air pump
JPS6419191A (en) * 1987-07-14 1989-01-23 Nagano Keiki Seisakusho Kk Vacuum pump
US6443713B1 (en) * 2000-10-18 2002-09-03 Thomas Industries Inc. Diaphragm pump with support ring
TW561223B (en) * 2001-04-24 2003-11-1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ump and its producing method
JP2003035264A (ja) * 2001-07-24 2003-0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小型ポンプ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3485551B2 (ja) * 2001-07-27 2004-01-13 株式会社テクノ高槻 電磁振動型ポンプ
CN2837554Y (zh) * 2005-03-10 2006-11-15 张坤林 一种可防卡死的真空泵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6585B (zh) * 2007-03-13 2012-02-22 美德乐控股公司 隔膜真空泵单元
CN101372957B (zh) * 2007-08-24 2012-06-20 张坤林 可防卡死的气泵
CN103405923A (zh) * 2013-08-26 2013-11-27 樊书印 一种狂奔轮
CN103405927A (zh) * 2013-08-26 2013-11-27 樊书印 一种狂奔轮
CN103405927B (zh) * 2013-08-26 2016-01-27 樊书印 一种狂奔轮
CN103405923B (zh) * 2013-08-26 2016-04-27 邢皓宇 一种狂奔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06731C (zh) 2008-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48307Y (zh) 充气产品的手动强制气密式气嘴
CN1831334A (zh) 可防卡死的真空泵
CN100344420C (zh) 吸引器
CN2837554Y (zh) 一种可防卡死的真空泵
CN2818933Y (zh) 聚四氟乙烯旋转轴唇形密封圈
CN1675485A (zh) 密封垫
CN214247970U (zh) 一种强力吸盘装置
CN201929671U (zh) 一种增压式真空无痕挂钩
CN1540167A (zh) 微型气压泵
CN1745250A (zh) 往复式压缩机
AU2003218667A1 (en) Turbomolecular pump with a high-vacuum sided circular suction surface
CN2654560Y (zh) 具真空吸引装置的载体
CN2615375Y (zh) 微型气压泵
US8069746B2 (en) Auxiliary device for mechanical arm
CN1693707A (zh) 滑块式转子泵
CN2615374Y (zh) 微型气压泵装配之改进结构
CN200943636Y (zh) 改进的吸盘构造
CN200946016Y (zh) 玻璃包装箱架缓冲垫
CN2721379Y (zh) 盘片真空贴合装置
CN212449650U (zh) 一种小转径旋转真空吸头
CN219752173U (zh) 一种带有装饰功能的真空玻璃
CN220373298U (zh) 一种真空式柔性夹具
CN116586470B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校形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1225273U (zh) 一种用于o型密封圈的震荡排版机
CN218640178U (zh) 一种菲林送料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