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455945Y - 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 - Google Patents
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455945Y CN2455945Y CN 00225848 CN00225848U CN2455945Y CN 2455945 Y CN2455945 Y CN 2455945Y CN 00225848 CN00225848 CN 00225848 CN 00225848 U CN00225848 U CN 00225848U CN 2455945 Y CN2455945 Y CN 245594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air bag
- micropump
- gas flow
- guiding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由一马达组件、一压缩部、一集气部组成;其中压缩部之连动杆插入马达转动部之偏心孔,并藉马达旋转偏心孔带动连动杆做圆周转动,使压缩部因连动杆压迫气囊而向集气部送出气体,并由集气部之气体输出孔喷出;其特点在于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气囊以及相对应部位,使微型泵结构更多元化、应用更为广泛,使气体压缩时泵浦结构更为稳定,气体导流及出风更加顺畅。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特别是指一种藉由改变泵浦气室数量、结构、而增加气体流量稳定度之微型泵。
已知的微型泵气体导流方式、结构还不够完善,实际使用中被普遍认为运行尚不够平稳,不够顺畅。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利用改变微型泵气室的数量,使气体输出能够更加平稳、顺畅。
本实用新型之次一目的系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配合实际使用的空间大小、形状、本实用新型可以成为各式造型,以符合外在环境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在其集气部所形成之气室,透过流道将气体导入后,可以均匀将气体由气体输出孔喷出,且防止气体由气室回漏的薄膜垫片能有效发挥其功效,阻隔气体由流道反向流入。具有上述优点之本实用新型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包含:一马达组件、一压缩部、一集气部,其中,马达组件包括有马达本体、底座以及转动部,由马达本体延伸一凸轴,并穿过底座与转动部套合,转动部设有一偏心孔,在其侧边之底上设有数个进气口,压缩部包括有压缩片、固持体以及压缩室,由压缩片中心部位延伸出一连动杆,而连动杆系以一偏移角度插入转动部偏心孔中,压缩室由气囊以及止回档片以及防漏垫片所组成,以气囊后方固定卡榫穿过固持体与压缩片上卡槽互相卡合,位于固持体上与止回档片相对应处设有第一止回阀,集气部包括有集气室、与上述气囊相对称处之流道,流道外侧覆有作为第二止回阀之用的薄膜垫片,以及连结上述第一止回阀与气囊之导流槽,集气部外侧则有输出气体之气体输出孔,所述压缩部之气囊数量及相对应之部位为多个,且气囊间的角度及配置位置平衡均等。上述压缩部之连动杆插入马达转动部之偏心孔中,使连动杆做圆周转动,连动杆受偏心转动压迫压缩片,且压缩片持续压迫气囊,进而产生气体并送至集气部,并于压缩片压迫气囊同时:第一止回阀受内部气压影响紧密关闭,第二止回阀薄膜垫片则受气流推出之气体推力而开启;待气囊复归时,第一止回阀开启并将空气经导流槽吸入气囊中,而第二止回阀薄膜垫片则受内部气压影响紧密关闭,藉如此持续动作,在集气室内部的气体因气囊持续挤压之缘故,透过流道将气体导入后,均匀地将气体由气体输出孔喷出。所述压缩部为使压缩气体更加快速及配合微型泵设置之外在环境的需要,在气囊数量及相对应之部位设计成为多个,且气囊间的角度及配置位置平衡均等。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其中:
图1为该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立体分解视图;
图2为该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之马达组件组合示意图;
图3为该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之压缩部组合示意图;
图4为该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之集气部组合示意图;
图5为该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之元件组合图;
图6A~D为该微型泵气体导流结构之各类型实施方式略图;
图7A、B为该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之动作图;
图8A、B为该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之挟持座示意图;
图9为该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之压缩室、防漏垫片以及止回档片之平面视图。
图1至9中,其中
10-马达组件 101-马达本体
102-凸轴 103-底座
104-转动部 105-偏心孔
106-进气口 20-压缩部
201-压缩片 202-连动杆
203-卡槽 204-固持体
205-第一止回阀 206-固定卡榫
207-气囊 208-压缩室
209-止回档片 210-防漏垫片
30-集气部 301-流道
302-薄膜垫片 303-气体输出孔
304-导流槽 40-栓锁元件
50-挟持勾 51-扣勾
52-勾脚 60-沟槽
70-挟持勾 71-扣勾
72-勾脚 73-杆体
80-沟槽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之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为一种外型呈圆柱状之实施例,主要包括一马达组件(10)、一压缩部(20)、一集气部(30)所组成,结合后的微型泵利用栓锁元件(40)由外部予以结合固定。
其中,马达组件(10)包括有:马达本体(101)、底座(103)以及转动部(104),由马达本体(101)延伸一凸轴(102),并穿过底座(103)与转动部(104)套合,转动部(104)并设有一偏心孔(105),在侧边设有数个进气(106)。
压缩部(20)包括有:压缩片(201)、固持体(204)以及压缩室(208);由压缩片(201)延伸出一连动杆(202),而连动杆(202)系以一偏移角度插入转动部偏心孔(105)中,压缩室(208)由气囊(207)和止回档片(209)以及防漏垫片(210)所组成,以气囊(207)后方固定卡榫(206)穿过固持体与压缩片上卡槽(203)相卡合,位于固持体上与止回档片(209)相对应处并有第一止回阀(205)设置,其中该压缩片(201)为三叶状,每一叶片均向上斜升一适当角度。
在此,压缩部为使压缩气体更加快速及配合微型泵设置之外在环境的需要,在气囊部分设计成为三气囊之实施方式,三气囊间的角度及配置位置均相等。
请参阅图2所示,马达本体(101)与底座(103)结合,凸轴并穿过底座(103)与转动部(104)套合,转动部(104)并设有一偏心孔(105),在侧边设有数个进气口(106)。马达在通电后藉以转动部(104)快速转动,使插入偏心孔(105)的连动杆能随之运转,且在偏心孔(105)内设置有一铜珠,可避免连动杆在运转时产生的磨损、消耗等。
请参阅图3所示,此为压缩部(20)结合后示意图,藉由连动杆(202)插入图2马达转动部之偏心孔(105)中,连动杆(202)受偏心转动压迫压缩片(201),且压缩片(201)以圆周旋转运动方式持续压迫气囊(207),进而产生气体并送至集气部。本实用新型先将连动杆(202)与压缩片(201)连结后再插入偏心孔(105)中,可以在转动时节省较多马达消耗动力,再利用偏心孔(105)中的钢球互相搭配应用,可以利用最省动力得到最大的作用。
请同时参阅图3、图4及图7(A~B)。为使更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运作之方式,利用一动作来说明。请参阅图7所示,压缩片以圆周运动方式依序推动气囊,所以各气囊之动作及气流运行的动作及路径均依序固定动作周而复始的进行,并将气体均匀且适量的送出。
以气体由一气囊推出之动作为例,参阅图7(A),当气体送到集气部(30),并于压缩片(201)压迫气囊(207)同时;以第一止回阀(205)受内部气压影响紧密关闭,第二止回阀之薄膜垫片(302)则受流道(301)推出之气体推力而形成周边开启;请参阅图7(B),待气囊(207)复原时,第一止回阀(205)开启并将空气经导流槽(304)由底座之进气孔(106)吸入气囊(207)中,而第二止回阀之薄膜垫片(302)则受内部气压影响紧密关闭。而因为压缩片以圆周运转方式依序推动气囊,所以各种气囊之动作及气流运行的动作及路径均依序前述动作周而复始地进行。
在集气室内部的气体因气囊(207)持续挤压之缘故,透过流道(301)将气体导入后,均匀地将气体由气体输出孔(303)喷出,且防止气体回漏的薄膜垫片(302)能有效发挥其功效,阻隔气体由流道(301)反向流入。
请参阅图5所示,结合后的微型泵利用栓锁元件(40)由外部予以结合固定,并在压缩部(20)与集气部(30)间设有防漏垫片(210),使内部空间保持一定压力值,并且使气体的出风量相对稳定。
所以,依据前述之原理,只要压缩部之压缩室符合平衡均等之分配,其气囊之配置数量及位置均能够任意搭配及设计。在图9中我们揭示了压缩室(208)、防漏垫片(210)以及止回档片(209)之平面视图,每一压缩室(208)由中心点区分时各相隔120度,所以均符合上述之原理。又如同图6(A~D)所示,其形状可为方形、椭圆形、圆形、长方形等形状,而气囊更可以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予以配合,而其他部位的设计亦需搭配呼应。
为加强泵浦各结构间之紧密结合,并且能够将固锁螺丝省略的结构,利用一固定挟持勾(50)予以挟持参阅图8(A~B)。此挟持勾(50)特征在于:由杆体(53)两端分别延伸之扣勾(52)为不同之相反方向,利用其挟持力即可固定各类形状、大小之泵浦。在图8(A)中,所展示的是一圆形结构泵浦,将挟持勾(50)嵌入预设之沟槽(60)中,在各结构之间利用上述之挟持勾(50)予以固定,向外延伸之扣勾(51)分别扣在最上端所设置的勾脚(52),且设置两组挟持勾在前后(左右),即将泵浦每一结构皆固定。而图8(B)所揭示的为一种矩形结构泵浦,同样在泵浦侧边设有沟槽(80)、上端设有勾脚(72),利用相同的方式将挟持勾(70)嵌入沟槽(80)中,由杆体(73)延伸之扣勾(71)扣在最上端所设置的勾脚(72)上。所以不论是何种造型的泵浦均适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挟持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之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使用上具有下列之优点:
1、在外观造型上可以依据不同的环境限制,做出适合的调整。
2、气囊可以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使气体流量控制更为顺畅。
Claims (6)
1、一种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包含:一马达组件、一压缩部、一集气部,其中,马达组件包括有马达本体、底座以及转动部,由马达本体延伸一凸轴,并穿过底座与转动部套合,转动部设有一偏心孔,在其侧边之底上设有数个进气口,压缩部包括有压缩片、固持体以及压缩室,由压缩片中心部位延伸出一连动杆,而连动杆系以一偏移角度插入转动部偏心孔中,压缩室由气囊以及止回档片以及防漏垫片所组成,以气囊后方固定卡榫穿过固持体与压缩片上卡槽互相卡合,位于固持体上与止回档片相对应处设有第一止回阀,集气部包括有集气室、与上述气囊相对称处之流道,流道外侧覆有作为第二止回阀之用的薄膜垫片,以及连结上述第一止回阀与气囊之导流槽,集气部外侧则有输出气体之气体输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部之气囊数量及相对应之部位为多个,且气囊间的角度及配置位置平衡均等。
2、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气囊之数量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3、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微型泵形状可为方形、椭圆形、圆形、长方形等。
4、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连动杆与压缩片先行连结后,再插入偏心孔。
5、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微型泵外部具有一固定挟持勾,此挟持勾由杆体两端分别延伸一扣勾。
6、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压缩片为三叶状,每一叶片均向上斜升一适当角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0225848 CN2455945Y (zh) | 2000-10-27 | 2000-10-27 | 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0225848 CN2455945Y (zh) | 2000-10-27 | 2000-10-27 | 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455945Y true CN2455945Y (zh) | 2001-10-24 |
Family
ID=33589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0225848 Expired - Lifetime CN2455945Y (zh) | 2000-10-27 | 2000-10-27 | 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455945Y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3242C (zh) * | 2003-04-24 | 2007-06-27 | 章年平 | 微型气压泵 |
CN100387838C (zh) * | 2005-09-23 | 2008-05-14 | 章年平 | 具有低功耗空气导流结构的微型气压泵 |
CN100436812C (zh) * | 2005-09-23 | 2008-11-26 | 章年平 | 低功耗的微型气压泵 |
WO2010003272A1 (zh) * | 2008-07-08 | 2010-01-14 | Chen Hsin-Yu | 抽气装置 |
-
2000
- 2000-10-27 CN CN 00225848 patent/CN245594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3242C (zh) * | 2003-04-24 | 2007-06-27 | 章年平 | 微型气压泵 |
CN100387838C (zh) * | 2005-09-23 | 2008-05-14 | 章年平 | 具有低功耗空气导流结构的微型气压泵 |
CN100436812C (zh) * | 2005-09-23 | 2008-11-26 | 章年平 | 低功耗的微型气压泵 |
WO2010003272A1 (zh) * | 2008-07-08 | 2010-01-14 | Chen Hsin-Yu | 抽气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382928B1 (en) | Miniature air pump | |
EP1906018A3 (en) | Miniature pump | |
WO2005107552A2 (en) | Vacuum cleaners especially quiet vacuum cleaners, pumps, and engines | |
WO2004104414A8 (en) | Rotary pump with reduced fluid stress | |
EP0411559A3 (en) | Aquarium pump with reversible and adjustable flows | |
EP1365150A4 (en) | COMPRESSOR WITHOUT VARIABLE CYLINDER FLAT CAM CLUTCH | |
CN2455945Y (zh) | 微型泵气体导流机构 | |
EP0711918A3 (en) | Variable capacity type refrigerant compressor | |
CN1058773C (zh) | 复合轮齿式气体压缩机 | |
KR900008015B1 (ko) | 회전파형 운동식 에어콤프레셔 | |
EP1101945A3 (en) | Vacuum pumps | |
EP1111243A3 (en) | Screw vacuum pump | |
CN2546650Y (zh) | 微泵浦气体导流改良结构 | |
EP1039130A3 (en) |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 |
CN1540167A (zh) | 微型气压泵 | |
CN100342138C (zh) | 可变容量旋转压缩机 | |
CN1576592A (zh) | 可变容量的旋转压缩机 | |
CN101608619A (zh) | 螺旋反爪真空泵 | |
EP0810371A3 (en) | Rotor-type pump | |
CA2355911A1 (en) | Swash pump with low stress housing | |
EP1312807A3 (en) | Rotor blade for centrifugal compressor | |
CN1711422A (zh) | 体积流量可变的转子泵 | |
CN2241240Y (zh) | 叶轮旋转式压缩机 | |
CN2093249U (zh) | 双磁叶片气马达 | |
CN1130240A (zh) | 容积式泵或压缩机的滑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010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1024 |